传统建筑保护条例范文

时间:2024-02-26 17:5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建筑保护条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建筑保护条例

篇1

关键词:历史街区;改造与更新历史风貌;城市文脉 防火防灾;消防设计策略

Abstract:During the renewal process of the historic district, how to eliminate fire hazards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to resist fire emergency is an inevitably task. Based upon the historical character and urban context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fire prevention work of the historic distric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The prevention facilities should be designed in harmony with the local historic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fire prevention design strategies of Civilization Street, the historic District of Kunming, Renovation Project, this article tries to analyze and discuss on using appropriate technical means to realize the objective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and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historical district.

Keywords:historic district;historical character renewal;urban context;fire and disaster prevention;fire prevention design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6-0120-02

1前言

历史街区往往是一个城市自诞生以来人类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历史沉淀与见证,现在人们已从对于城市建筑遗产“冷冻式”和“孤立式”的简单化保护,转变到注重保护和再利用相结合,并且更加注重整体环境的保护和经济振兴。但是由于我们对这些问题认识的不完善,在具体实践中也碰到了许多难题,其中如何建立完备的现代化的防火防灾体系,也成为目前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1我国传统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以及在防火方面的经验

我国传统建筑多为砖木或纯木结构,火灾负荷量大,耐火性能差,在燃烧时所产生的挥发物又可产生其他可燃物。而且木梁架连接木柱与屋顶的结构形式,使整个组合方式犹如架空的炉腔,当发生火灾险情时,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极易发生“轰燃”现象。同时传统街区内巷道狭窄,建筑物毗邻而建,防火分区不明确、缺少有效的防火隔断和安全距离,这些都对防火防灾和消防扑救造成极大的困难。

我国历朝历代就对防火避灾极为重视,5000多年前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考古发掘中,就已发现先民们已采用涂料、涂泥作为木柱和木框的防火涂料使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了为防火专门建造的石室,以后出现了使用涂泥抹灰、封火檐、封火墙、防火石门、防火河、太平缸、储水的皮袋和溅筒灭火器等多种防火器具或措施。

而且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左传》、《公羊传》和《墨子》等古籍中就出现了有关火灾和防火方面的文字记载,后来的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书》的《法制长生屋》中就提出“以法制泥土为用,先宜选用壮大木材,缔构既成,椽上镐板,板上傅泥”,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再次肯定了王祯的提法,而清代学者毛奇龄的《杭州治火议》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消防专著,其中更是提出了“北土南砖,俱作御火”“凡造屋者以复砖为垣,单砖为壁,厚砖为殿,薄砖为荐,一室之中唯栋、梁、椽、枋是木耳,他皆砖也”。此外各个朝代在“以法防火”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法典,并且建立了专门的职位和救火部门,例如周代的“司煊”、“司”、宋代的“防隅”、“潜火军”以及清代的“防范火班”等等。

3近年来国内颁布的一些消防管理办法

近几年国内相继出台了一些与历史街区消防规划和防火措施有关的政策性文件,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木结构设计规范》及《建筑内部装饰设计防火规范》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对历史街区的防火措施作了原则性表述,提出“历史城区必须健全防灾安全体系,对火灾及其他灾害产生的次生灾害应采取防治和补救措施。”

另外地方政府也根据城市自身情况和条件颁布了相应的消防管理办法,《上海市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和《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纲领性地提出历史街区内的消防设施、通道应按照有关的技术规范予以完善,确定无法达到现行消防技术规范的,应由政府相关部门和公安消防部门协商制定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苏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性修复整治消防管理办法》则是一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较为详尽的指导性文件,管理办法不仅提出了“历史文化保护区在规划修复、整治中,应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前提下,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消防技术,消除历史遗留火灾隐患,提高抵御火灾的能力”,而且还规定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其中包括了利用和完善封火墙,合理分隔防火分区、疏散距离和安全出口的设置、消防车道和救援通道的设置、灭火器、消火栓和简易自动喷水灭火设施的使用等。

4昆明文明街历史街区的消防应对策略

4.1项目背景

昆明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东起正义路,西至云瑞西路、五一路和市府东街,南至景星街,北至华山南路和人民中路文庙区域,现存的街区体现了明清时期、西风东渐时期的民居和商业建筑以及近代纪念建筑等各种建筑类型和独特的城市风貌特色。

4.2消防规划原则

在规划修复及整治中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消防技术,消除文明街历史遗留的火灾隐患,提高抵御火灾的能力,在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的同时,促进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4.3消防规划设计

总体规划的防火措施:① 以街区四周的城市快车道和街区内的步行街作为消防通道,组团内部设置小型的消防救援道,并增加相关的消防设施,供消防人员灭火和救援疏散。消防救援通道之间的距离控制在80m左右,在通道的墙面上设置壁挂式室外消火栓(间距小于60m)。② 规划中把地块内街区与周边街区划分成若干个防火组团,每个防火组团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超过5000m2。组团之间充分利用传统建筑的山墙或防火墙进行防火分隔,以巷道宽度作为防火间距,两侧的木构建筑挑檐作防火处理,以降低火灾蔓延的危险性。防火组团内两个外部出口之间的距离控制在80m之内。

建筑物的防火措施:① 为保护和延续街区各类建筑多元共存的状态,对有价值、需保留的部分或全部木制建筑构件,采取涂刷防火涂料的方式进行保护,同时提升房屋在建筑、结构、设施、设备和消防等层面上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并满足实际使用功能的需求。② 与历史风貌无冲突建筑在不影响风貌的前提下,其主要的承重构件和楼梯采用非燃或难燃材料,新建建筑原则上不采用纯木结构的承重体系。③ 与历史风貌无冲突建筑的人员疏散在经过疏散人流宽度计算后满足总疏散宽度即可,建筑内部楼梯形制可部分采用传统木楼梯,以满足传统建筑空间的需要,新建建筑则应满足现行规范的各项要求。④ 街区内设置集中的消防控制中心,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设施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显示和处理火灾报警信号,控制相关消防设施,在一旦出现火情能及时、准确地反馈火情的发展情况,正确、迅速地控制各种相关设备,达到疏导和保护人员、控制和扑灭火灾的目的。⑤ 建筑物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设施及手提式灭火器。⑥ 加强消防供水、供电及用电安全性保障,使用阻燃电线电缆,规范用电方式,控制使用明火,采用低能耗、低发热的节能型电气产品。⑦ 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使用功能确定防雷级别,采用在建筑易遭受雷击的部位装设避雷网(带)组成的接闪器,并且应有防雷电感应、防雷电波侵入等电位和防侧击的措施。

4.4消防安全管理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成立以街区管委会为主,由进驻的各家企业单位共同组成的防火安全委员会,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设立专门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和专职管理人员。重点做到防火巡查、消防安全检查,督促火灾隐患整改,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并且由企业单位自愿出资组成志愿消防队,设立存放器材的固定场所,配备适用于狭窄巷道的两人操作式的机动消防泵车和水带、消防栓扳手和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此外,定期进行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各单位人员的消防意识和基本技能。

5性能化防火设计在历史街区改造更新中的运用前景

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防火设计方法――“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即为了满足性能规范对消防安全目标的要求,而采取的进行消防工程学分析和评估的一种防火设计方法。它是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建筑单体的特征情况,通过优化和组合各个消防系统和防火措施,也就避免了防火规范条文下的教科书式的应对设计,从而实现在安全标准下资源利用的最大集约化。我们希望随着相关规范标准的颁布,火灾基本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分析软件的推出,性能化设计也将成为历史街区改造中的防火工程设计的一种较好的辅助工具。

参考文献:

[1]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2003.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200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9.

[4]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02.

[5]苏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性修复整治消防管理办法.2004.

[6]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2005.

[7]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2005.

[8]赵子新,李进,李引擎等.北京奥运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与消防安全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9] 龚延风,张九根,孙文全著.建筑消防技术.科学出版社,2009.

[10]王铭珍,李采芹著.中国古建筑与消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11] 张泽江,梅秀娟著.古建筑消防.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篇2

一,武汉历史街区保护现状

1,保护历史街区,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

武汉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优秀历史建筑融西方建筑的古典浪漫和民族建筑含蓄典雅为一身,汇金融、商业、居住、宗教、外交、工业建筑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建筑艺术和武汉市近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的演变,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和艺术瑰宝。

武汉近代历史建筑的发展始于晚清,盛于民国,衰于沦陷。主要是两部分:1861年汉口开埠至1945年抗战胜利期间的近代历史建筑;上世纪50年代的现代风貌建筑。

1861年汉口开埠,英、俄、法、德、日五国,在租界相继建立了西洋风格的领事馆、工部局,兴办洋行、银行和工厂;传教士在汉兴办教堂、学堂、医院。荟萃了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哥特式等主要建筑风格。随着的兴起,建立了大批近代工厂、火车站、学堂等,这些建筑有的纯西式,有的中西合璧。清末和民国时代,民间人士构建了近代工厂厂房、里份住宅、私人洋房和别墅。这些建筑成为武汉城市由传统走向近代的表征。1938年,武汉沦陷,日本的给武汉的建筑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上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了武汉钢铁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等重工业项目,兴建了中苏友好宫、武汉剧院等文化设施,留下了大批时代特征鲜明的风貌建筑。

篇3

庐山文化遗产主要分为有形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表达、民间科技、社会习俗、认识记录几个方面。有形物质文化遗产中又包括:遗址遗迹、建筑物、纪念性景观、地方土特产品、文献与遗物几方面,具体有形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下:庐山遗址遗迹中包括古人类生活遗址(如亭子墩新石器晚期村落遗址)、军事遗址、古战场(如庐山植物园内的日军轰炸弹坑)等。建筑物有宗教庙堂(如东林寺、罗汉寺、白龙坛、广佛寺、天王庙、太乙宫等一百多个)、佛塔(如舍利塔、天池塔、普超塔等十几个)、碑林(如白鹿洞碑刻等六处)、历史建筑小品(如琵琶亭、静观亭等几十处)、传统建筑(如匡庐诗社等)、桥梁(华封桥等十多处)、近现代建筑(如波黎公馆等十多处)等。纪念性景观包括洞穴(如莲花洞等十多处)、泉(如墨仙泉等十多处)、水井(如金井、修井炼丹井)、岩石(如刘仙石等)、潭池(如出木池等十多处)等。地方土特产品包括菜品饮食(如石鱼、云雾茶、石鸡、石耳)、手工艺品(如星子金星砚)等。文献与遗物包括古旧图书资料(《庐山志》等)、宗教典籍(《华严经》等)、书画(五百罗汉图、唐伯虎《庐山图》等)。

2庐山文化遗产保护

2.1庐山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2.1.1法律不健全。虽然2006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说明了我国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可是仍然没有达到法律高度。另外关于江西省下达的关于文物保护的文件,没有制定详细的符合当地现状和地方特点的措施,《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内也没有具体指出文化遗产的损坏惩罚及处理办法。

2.1.2管理体制混乱。从古至今,庐山在直属管辖范围方面一直比较混乱,近代以来,前前后后调整多达20次。“一山多治”的尴尬局面,把庐山从一个整体变得支离破碎,导致资源浪费,并且损害了人们对庐山的地理认知。

2.1.3人口压力问题。山上常住人口,加上外来人口和游客,给庐山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且人们的遗产保护意识薄弱,使得资源上的损耗及环境污染等方面都不容小视。庐山周边区域的城市化发展也在逐年提高,山上和周边人口数量带来的压力已经非常之大,人们生活用地比如农田菜地的开垦,工业上工厂的建立及污染物的排放都不同程度地给庐山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负面影响。

2.1.4旅游业的影响。旅游虽然在很多方面能为城市带来很大的正面影响,但是旅游业对于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也不容轻视,游客对于文物的直接破坏表现在:攀爬拍照、乱写乱涂鸦乱刻字、乱扔垃圾、折损植物等等方面;间接破坏表现在:汽车尾气污染、白色污染、水污染以及生态环境平衡被打破等。

2.1.5自然因素影响。如2005年9月受台风影响,庐山出现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暴雨,使得多处景点遭到洪水、泥石流的破坏。对于自然界来说一些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如风化现象、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的变化、风雨、湿度等等,但对于文化遗产而言可能是慢性毒药。

2.2庐山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针对上面谈到的关于遗产保护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对策:

2.2.1普查文化遗产。关于庐山世界文化遗产普查,是由主管部门组织对庐山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的大调查运动。这样不仅能系统地认知,更可能深入发掘一些未知的文化遗产,甚至还能更加详细地获悉每个资源每件遗产的说明,统筹规划,查漏补缺。庐山遗产种类繁多,这样能使我们对它有一个通透的了解。

2.2.2完善法律法规。关于这点,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比较成功的案例。比如意大利,一直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早就颁布了许多法令来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不得不认真学习。从专业的角度来说,立法体系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两方面问题。首先国家层面上,我国对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相对落后,至今连一套完整的“国家文化遗产登录法”都没有定制。其次在地方层面上,可效仿四川省颁布的《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针对庐山区,江西省也可颁布类似“江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规,对庐山风景区的所有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保护。

2.2.3平衡各主体利益。文化遗产保护中利益相关群体很多,从政府各部门到当地居民、企业、个体经营户、游客等等,都是风景名胜区的利益关系者。各利益主体所关注的问题不同,他们有的注重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有的是关注旅游业带来的利润最大化,有的是关注自然风光,如何权衡各关系之间与文化遗产的利益关系,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2.2.4优化管理体制。庐山的管理是“一山多治”的混乱局面,必须统筹规划。从上级到下级系统的管理,从大局出发,摒弃私念,加大政府部门的管理力度,多方配合,一起共同创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和庐山风景区现状的合理的管理制度及体系,是当下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2.2.5研究保护技术。不光是从立法和管理体制上说,我们还应加强技术层面上的保护措施。技术保护的话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需要培养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利用教育资源优势,多方位培养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科技学科专业人才;其次要运用传统保护技术的同时开发新型现代的保护技术,比如在遗产保存方面互联网、3D立体模型、数字图像技术等等。

3结论

篇4

关键词:管理条例;保护条例;泸沽湖区域;适用状况;法律建议

一、《云》与《凉》两个条例之间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分析

(一)差异性分析通过对条例的对比可以看出云南省将泸沽湖景区实行三级保护管理,四川省将泸沽湖风景区按照泸沽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划分重点村落保护区、点,湿地生态保护区,风景游览保护区,生态恢复区,实行两级保护管理,云南省的划分方式更为细致,更有利于对景区进行保护。云南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投资建设景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相对重视经济效益与投资者的利益,四川省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责任保护风景区的生态环境,对侵占和破坏风景区环境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并且对保护风景区环境资源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更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在合理的条件内进行开发利用。《云》规定自治县人民政府设立景区保护管理机构可以征收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费,《凉》并未做出有关规定。《云》与《凉》二者对水质级别要求不同,云南省要求泸沽湖水域水质按国家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Ⅰ类标准保护,四川省对泸沽湖水域的水质的要求是保持国家规定的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笔者认为泸沽湖虽分属两省监管,但实质为一体,且湖水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所以《凉》应该提高标准,争取实现对全湖进行Ⅰ类标准保护。《凉》规定风景区内所有船只应当依法登记,取得许可证,而《云》没有规定船只登记事项,笔者建议增加有关规定,同时两省可以对船只进行统一管理与登记。《云》对泸沽湖裂腹鱼的的保护问题作出了规定,《凉》未对此问题作出相关规定,裂腹鱼经济价值较高,但逐年产量急剧下降,笔者建议为保护泸沽湖生物资源多样性应在条例中增加相关内容。《云》规定进入景区从事科研、考察、影视拍摄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须向管理机构申请办理有关手续,《凉》未做出此类规定,建议增加此类规定,两省可以对该事项进行协商,统一规定。《云》第二十条与《凉》第十七条规定可以看出云南省对景区内的挖沙、采石、取土,实行定点限量开采,四川省严禁在风景区内采石、采矿、采土、采沙和其他毁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笔者建议云南省将“限量开采”改为“禁止开采”,与四川的规定同步,将更有利于对景区的保护。《云》规定管理机构可从门票收入中提取2%的经费,专项用于景区的保护管理工作,《凉》未对此做出相关规定,建议增加相关规定。从对两个条例全文结构的对比可以看出《云》未对条例内容进行结构上的划分,结构相对混乱,笔者建议将条例根据内容划分为总则、保护与利用、管理与监督、法律责任、附则五部分组成。《云》第三条规定景区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坚持保护为主,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根据十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一体,笔者建议应对条例的该条内容予以改进,增加“政治效益”与“文化效益”的表述。(二)共同性分析川滇两省两省出台的旅游管理条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两个条例都包括对泸沽湖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景区内从事各项活动的管理与监督以及违反条例后的法律责任的内容。因为两省条例存在共同性,所以两省在管理泸沽湖的过程中也会采取一定的联动方式,例如两省正在协商达成“在四川盐源县盖租乡共建污水处理厂,统一收集处理污水”的共识,两省进行交叉执法等。笔者认为两省有必要对联动管理方式做进一步商讨,以促进泸沽湖区域的统一发展。

二、《云》与《凉》两个条例的执法效果分析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它的这一特性不仅要求其具有可实施性,且实施过程中取得一定成效,即执法效果。笔者通过调研了解到云南省泸沽湖管委会充分利用云南省政府2004年,2011年两次现场会项目资金和泸沽湖国家良好湖泊生态保护试点项目资金,加强对泸沽湖的保护,稳定保持了条例所规定的I类水质,泸沽湖已被列为全国良好湖泊保护试点。随着泸沽湖旅游业的发展,部分泸沽湖景区群众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原有古色古香的摩梭民俗民居面目全非。2015年11月起开展泸沽湖环境综合整治和项目推进工作,摸底排查出泸沽湖景区有手续但未严格按照审批文件要求建设和整改户64户,无手续“两违户”45户,截止2016年7月15日,泸沽湖“两违”整治工作,有手续的64户风貌整治,已整改拆除44户(41户通过整改验收)。对6家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酒店,客栈进行处罚,责令停业整治3个月,罚款5万元同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笔者认为云南省在对遭到破坏的民俗民居进行整改同时可以学习四川省《凉》有关表彰和奖励保护景区突出的组织及个人的规定,通过奖惩两种方式对景区民俗民居进行保护。云南省为切实加大摩梭文化保护力度,借助四川经验,适当提高重点保护民居补助标准,每年实施检查验收,符合条件的,继续给予资金补助。同时为营造全社会共同护湖的良好氛围,制定《泸沽湖沿湖全民保护泸沽湖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促进对全湖的管理与保护。笔者通过对四川省盐源县泸沽湖景区管理委员会、四川泸沽湖污水处理厂进行调研访谈了解到四川省泸沽湖区域为进一步规划景区旅游市场环境,净化景区干线街景街貌,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结合景区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研究决定,由凉山州摩梭家园暨泸沽湖旅游景区管理局采集信息,并制作统一规范的店招店牌,做到了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风景区的开发利用,符合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要求,并尊重当地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建设项目的建筑风格应与民族传统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为有效保护和恢复泸沽湖渔业资源,做好封湖工作,在封湖前三天张贴通告,加大封湖宣传力度。同时为鼓励泸沽湖景区内单位及个人,开展了泸沽湖第一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确定泸沽湖景区环保公司等3个单位、5名个人为表彰对象,做到了条例的第五条规定。泸沽湖管委会为推进泸沽湖旅游市场综合整治,保护泸沽湖生态环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保护泸沽湖,我们在行动》实施方案。川滇两省在管理泸沽湖区域的执法过程能够依条例执法,并在保护水质,民俗文化,生物资源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发挥旅游保护管理条例的价值,但在法条适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将在下文进行分析,给出相关建议。

三、《云》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法律建议

(一)专项规划滞后,存在风景名胜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集镇和村庄规划等不衔接问题。景区供排水,道路,服务设施,居民建筑风格等专项规划滞后。笔者建议:泸沽湖管委会同丽江市规划局负责,组织完善景区各类专项规划,强化规划引领,严格按照规划进行保护开发。(二)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沿湖截污治污体系不完善,现有污染治理设施效能有待提高。湖滨生态带建设不完整,入湖河道的保护与治理工作需加快。笔者建议:景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尽快实施泸沽湖供水工程、环湖截污治污工程、湖滨生态走廊工程。川滇两省尽快达成“在四川盐源县盖租乡共建污水处理厂,统一收集处理污水”的共识,推进川滇两省共建共管泸沽湖环湖截污治污处理系统建设工程。(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笔者建议:景区加快基础设施规划,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可适当提高条例中规定的从门票中提取出的费用比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四)景区执法和监管体制亟待理顺,由于泸沽湖景区与社区,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旅游渡假区交叉重叠,长期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体制不顺,权限职责不清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执法部门之间存在推诿扯皮,在推进泸沽湖保护与开发进程中出现管委会与县直有关部门执法“两张皮”的现象。笔者建议:加快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机制,尽快成立景区综合执法局,落实编制与人员,由泸沽湖管委会所属的景区综合执法局履行条例中规定的行政执法权及有关行政强制,监督检查职责,协调联系市、县相关执法部门,开展景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市,县环保部门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有关规划,强化对泸沽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五)筹融资工作进展缓慢,泸沽湖景区供水建设项目,蒗放湖滨生态走廊建设项目等筹资困难。影响项目建设。笔者建议:拓宽筹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采用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的资金支持,请求“十三五”期间继续对泸沽湖环保项目予以省级环保资金,国家江河湖泊专项资金支持。

四、《凉》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法律建议

(一)污水处理厂运作状况堪忧,污水处理厂于2006年开始修建,2007年投入运转,由于污水处理没有进行雨污分流,夏季降水多,导致运作超负荷。污水处理厂所处位置较低,所以增加大量水泵,自流管与压力管共同进行,所以工程量投资较大,随着游客量增加,污水处理效果有所下降,水质下降。笔者建议:景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尽快实施泸沽湖供水工程、环湖截污治污工程、湖滨生态走廊工程。川滇两省尽快达成“在四川盐源县盖租乡共建污水处理厂,统一收集处理污水”的共识,促成两省省级泸沽湖环保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川滇两省共建共管泸沽湖环湖截污治污处理系统建设工程。(二)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笔者建议:景区加快基础设施规划,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可以学习云南省条例的规定,从门票中抽取一定费用作为景区专项建设费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三)景区垃圾处理问题,旧的垃圾场使用已经趋于饱和。笔者建议:加快推进新垃圾厂选址及建设进程,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科学合理处理景区垃圾。(四)百姓对景区建设工作支持度不高,在污水处理厂地下埋管过程中会经过当地居民使用的土地,居民认为自建房屋与污水处理厂建厂相矛盾,不是很支持工作,这对于工作开展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建议:加大对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宣传力度,创新景区环保宣传方式,景区政府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与协商以获得居民的支持。(五)景区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慢,出现体制不顺等体制机制问题,手续上报过程复杂,审批时间过长往往拖延工程的开展。笔者建议:加快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机制,减少不必要的上报过程,精简项目审批程序,争取做到早上报,早审批,早建设。

[参考文献]

[1]李仲新.泸沽湖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与利用的矛盾及解决途径[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增刊).

[2]董仁才,苟亚青,李思远,曹慧明.不同管理主体对泸沽湖流域生态系统影响的比较分析[J].生态学报,2012,32(18).

[3]喇明英.关于四川省泸沽湖旅游景区开发模式的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4]裴丽萍.试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泸沽湖地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1,16(30).

篇5

关键词:山地;传统民居;规划;保护

Abstract:Mountain 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but most of the mountain are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ragile, sensitiv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s relatively backward, plus local residents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indifference, the prote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dwellings mountain extremely urgency. This paper put forward Zhongshan town as an example to strengthen the traditional dwellings mountain overall planning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methods for reasonabl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mountain of traditional houses resources, science play traditional residence in mountainous region economic benefits, further promote dwellings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provides reference.

Key words:mountain;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planning;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5-62-(4)

传统的民居凝固着城市内涵和地域文明,不仅代表了一个地方的特色,更是当地人们情感的一种寄托。山地的概念是从建筑场所的角度出发,结合地理学的定义概念,即对有一定的相对和绝对高度、隆起的地形的总称;是一种广义上的山地概念,是山、丘陵、高原的综合;又包括非地理学上的含义,即指地形起伏变化,但不一定在山区的建筑用地。[1]传统的山地民居是生活在山地的人们经过长期的生活而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蕴涵着人类与自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哲理的一种建筑形态。进入现代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时代,受到强势文化的强烈冲击,地方特色和文化多样性日渐式微。这种变化使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不断延续的文化经验和生活方式的传承受到极大的挑战。[2]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北京》明确指出了20世纪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大困扰:“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建筑特色逐渐隐退,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乡土建筑的现代化,殊途同归,推动世界和地区的进步与丰富多彩”[3]。由于山地传统民居所在区域地貌条件十分复杂,生态环境敏感,灾害发生频率高,一旦遭到破坏,其生态格局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由于历史和地缘因素,山地传统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保护意识淡薄的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传统村镇的商业化、人工化现象十分明显,从而导致历史文化、传统的建造技艺逐渐丧失。大多数山地传统村镇的基础设施落后、服务配套设施不全、布局分散和混乱、人居环境质量较差,因此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促进城乡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的主题,为早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做好城乡统筹区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是国家战略需求。

传统山地民居经济基础相对落后,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选择统筹规划和保护这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保护民居历史文化和生态格局,传承民居建造技艺,提高民居居住环境质量,促进民居文化旅游事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其中“村镇宜居社区与小康住宅”、“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示范”、“低碳与和谐社区示范”是创新重点;《“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中重点提出了“村镇绿色建筑适宜技术研究与示范”,这些都与传统民居统筹规划与保护密切相关,其核心内容就是围绕如何促进村镇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技术创新。因此,做好城乡统筹区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是“深化城乡统筹,加强村镇宜居社区建设,保护传统民居”的技术需求。

2 山地传统民居统筹规划与保护的可行性

我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来加强对民居的保护与管理。这也使得山地传统民居的保护、管理、维修和利用有法可依,同时为传统山地民居统筹规划与保护提供了法律基础和制度规范。不论是集体还是私人所有的传统民居,其所有权都受到国家法律保护,传统民居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随意拆毁或修建。

在山地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的过程中,为了掌握现状,进行多角度全面摸底,将其分级、分类加以保护和利用,我国现在已经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文化保护意识和过硬专业素质的科研队伍。这些人员将3S技术应用到山地传统民居的开发保护中来的同时,发现了传统山地民居建造技术后继乏人、工艺面临失传,山地传统民居建造的配套材料部分不复存在的问题,目前正在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以进一步提高山地传统民居的修复及保护。

随着山地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得到人们的重视,初步的规划开发方法也逐步形成,这些都为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和开发提供了基础和借鉴。例如:对于成片分布、规模较大、整体保存较好,文化特色和产业特色较强的村庄,可建设“特色村落”就地保护;对分布相对零散的山地民居,则需要按照实际情况,采取“整体异地迁建”的办法,将散落的山地民居集中到统一规划的区域,从而对其加以保护和利用;此外,“谁使用、谁维修,谁保护、谁受益”这一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将政府、企业、单位与个人各方的力量很好的结合起来,对山地传统民居加以统筹规划与保护是一条可行之路。

3 以中山镇为例的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

3.1 中山镇的区域概况

中山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南部,是江津市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全市保存最好的千年古镇。该镇占地面积156km2,现保存最完好的中山古镇老街有传统建筑商铺307间、青石板铺就的老街面1 132m。中山镇古老的街道大多数铺的是青石板,青石板两旁则矗立着双层的吊脚楼,当地居民多居住在第二层,第一层多用于堆放杂物。整座古镇青色瓦片盖顶,红漆木板竹篾夹墙,圆柱承重,古朴凝重中透出原汁原味的巴渝风韵。中山镇2005年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3.2 中山镇的山地传统民居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山镇的民居由于吸收了山地民居建筑构造精髓,对地形有着较强的应变能力,[4]以吊脚楼为主,濒临河岸,建筑所用的材料容易受到虫蚁啃噬,加上当地阴雨连绵的天气,各种气象灾害也对传统民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中山镇当地村民文化素养有限,对保护历史遗存建筑的认知模糊,他们在改善自身居住条件愿望的驱使下,对传统民居建筑肆意翻建,用新砖墙代替存在了千年的竹篾墙,还用现代的塑料棚代替老瓦檐。政府部门也对传统民居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缺乏认识,保护利用滞后,缺乏前瞻性,成为问题的一大症结。1992年,中山镇上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戏楼被拆掉。此外,传统山地民居建造技术后继无人,工艺面临失传境地,一些损坏的传统山地民居因为技术失传而难以以原貌修复。由于当地特殊的地形,传统民居的分布散乱,使得中山镇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和保护变得更加困难。曾经中山镇的这些传统民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体现着江津、重庆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独特的魅力和文化,但是今天传统的吊脚楼部分变成了砖瓦房,部分随着时间的足迹变得破旧不堪,展现山城独特的民居风貌、展现我们祖先智慧的古老建筑正在消失,蕴藏在中山镇传统民居中的乡村传统文化也遭到破坏并面临失传的境地。目前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发展与保护已成为中山镇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划

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开发不仅投资巨大,风险系数相对也较高。它的实行需要进行大范围的考察与研究分析,充分了解传统民居的发展历史及开发使用现状,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和可行性分析,这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虽然目前中山镇制定了《保护规划与设计》,但是这个规划可操作性相对较差,缺乏系统的管理与规划。

3.2.2 经济相对落后,资金短缺

中山镇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落后,当地人民人均收入较低,政府部门可用于发展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的资金非常有限,上级部门针对民居保护拨款较少,由于经济效益较差导致对外招商引资困难,这些都使得传统民居的保护进展缓慢,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举步维艰。

3.2.3 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

中山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特征为冬冷夏热、易旱易涝、多雾多风。这样的气候特征增加了中山镇传统民居保护的难度,且对建筑的材料、结构、造型、朝向与空间布局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3.2.4 民居保护技术落后人才匮乏

中山镇传统民居的保护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手法,先进的设备和科技手段没有参与进来。从事传统民居保护的人员绝大部分是本镇居民或村民,未经专门培训,而有经验的、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素民居保护与规划人才严重短缺。

3.3 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措施

3.3.1 加强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统筹规划与监测

对中山镇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首先要建立在对其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要对相关的基础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按照中山镇山地民居的空间形态、建造材料、民居分布特点及其所体现出的自然、经济、文化特征进行分类,为其统筹规划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建立基于3S技术的山地传统民居聚落数字化信息库。对中山镇民居的规划不仅要考虑到不同民居的分布范围,更要与当地的土地流转情况、环境资源整合程度、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密切结合起来。针对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在规划建设中已经遭到的破坏以及未来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遭到的破坏,在确定不同修复方案的基础上,明确开发利用的风险要素,开展预警评估。在中山镇的统筹规划与保护的过程中要以数字化信息库为基础,建立数字化动态监测系统,定期对民居消防安全、虫蚁防治、火灾进行检测工作,树立保护意识,努力防范灾害于未然。总之要运用基于3S技术的信息提取、动态监控、数字化分析的管理功能,对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实施科学、有效的统筹规划与保护。

3.3.2 加强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

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民俗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价值。中山镇传统民居文化作为巴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为江津文化乃至重庆文化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中山镇传统民居统筹规划与保护的过程中,要研究其传统民居文化的形成机理、演化模式和动力机制,确定影响其传统民居文化发展的相关因素,在规划过程中重视对特色民居文化资源的保护。正如路易康所认为的:“未来”要来自“融化”的“过去”;“建筑不是抽象地玩弄无根的‘形’和‘饰’,更重要的是把握当地的文化精神并把它们灌注到设计中去”[5]。所以,在民居的修复和改建过程中,要把传统民居文化资源与现在的民居形态、民居功能相结合,体现出传统与现代、人工与自然的协同共生,使当地民居文化空间的开发利用在符合现有的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满足当地居民需求并带来更大的利益。在对中山镇传统民居进行统筹规划与保护的过程中,也要与周边地区的传统民居规划进行区别对待,避免近距离雷同与资源浪费,但同时也要探索多区域文化空间开发利用的整合利用,将中山镇传统民居文化发扬光大。

3.3.3 加强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功能的完善

中山镇特有的气候类型对民居隔热、防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山地传统民居修建时间较早,在光、热、室内空气质量等方面不能满足现代居民的居住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民居统筹规划和保护的过程中研究新的采光照明技术,提升光环境质量,使其达到具有良好气候适应性、节能、健康的目的。新的采光照明技术不仅要有利于既存民居保护,安全性好,还要全面提升传统民居光环境质量。对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修复要在利用传统民居修建技术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山地自然能源来改善传统民居环境,使传统民居达到适应气候、低能耗、居住舒适的目的。针对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要研究民居功能布置,控制污染源,加强对传统民居基础设施进行改造,重点是改厕、改畜、改灶,使室内达到除湿、除臭、防霉的目的,合理处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也有利于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此外,在中山镇传统民居修复的过程中所用的建材也要符合绿色建材的选用要求,最终提高居住的舒适性。

3.3.4 加强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原真性的保护

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建造工艺典型,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传统民居的修复要使其适应当地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体现出当地的传统文化;同时要培养传统建造工艺新一代的接班人,对中山镇特有的建造技术和工艺进行传承。当地传统民居以双层吊脚楼为主,特有建筑材料有青瓦、竹篾等,要在利用传统建造技艺的基础上,优化传统材料的性能,并使其材料性能得以提升,综合多项技术措施并扩大传统材料的使用范围,对中山镇特有的竹篾夹墙,圆柱承重结构进行加固,使山地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安全保障。对传统民居的修缮也要保持其原真性,尽量不用新的建筑材料以免破坏原有民居的整体美观性。

3.3.5 加强中山镇山地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

中山镇远离闹市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中山镇旅游业发展并不兴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不明显。因此,对当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探索中山镇农业、旅游业和其他产业之间协同共生的模式与方法,探索当地不同产业发展的现状、未来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对当地山地传统民居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与整合。在此可以把传统民居分两类,一类是保存较好,受人工化、商业化影响较少,基本处于原始状态的远郊型;另一类是受人工化、商业化影响较大,传统民居已经部分破坏或遭受较严重的破坏的近郊型。对不同类型的山地传统民居要进行区别对待和保护利用。中山镇传统民居规划既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特色,使中山镇的民居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也要使传统山地民居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和谐共生,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 结语

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既可以合理开发利用山地传统民居资源,也可以保留山地传统民居特色,传承山地传统民居历史文化,提高山地居民的居住生活质量。本文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山镇为例说明如何实现山地传统民居的统筹规划与保护,同时也为我国广阔山地传统民居的规划与保护提供了范例。

参考文献:

[1] 卢济威,王海松.山地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95.

[2] 荆其敏,张丽安.中外传统民居[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3] 吴良镛.国际建协北京: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篇6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烟台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神仙文化、海洋文化、海防重镇、通商口岸、民族工商业、北方道教全真派发祥地是烟台的历史文化特色。烟台城市特色的创造,就是要从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城市风貌、产业经济基础、社会生活方式、城市发展条件等方面寻找城市特色要素,以创造富有魅力和活力的城市形象。在规划设计实践方面,包括城市总体保护规划、历史街区、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等不同层面;在建筑设计实践方面,包括文物保护建筑修缮、历史地段建筑和一般地段新建建筑。希望丰富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建筑设计的地方实践,并对突出城市历史文化特色有所启示。

1.工程概况

奇山所城范围东临北河街,西靠胜利路,北至南大街,南至南门外大街,总面积约9.10公顷。在历史文化上重点保护和延续其城市发源地、海防军事地、古城风貌区的内涵、特征及价值。规划提出的保护宗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整体保护,重现价值,合理开发旅游;二是整治环境,改善设施, 优化居住质量。保护框架的内容为“五个一”:整体保护“一面”——全面保护奇山所的传统建筑,保存完整的传统风貌。清理整治“一环”——拆除占用城墙及其遗址的建筑,设提示性的景观休闲绿地。重点利用“一片”——将奇山所西北部分的传统建筑整治利用,设立“所城人家”公建设施。设计改造“一点”——与刘子秀旧居传统风貌相吻合,改造南门外菜市场为文化休闲广场。景观整修“一十字”——整治奇山所城大街十字街,展示传统风貌。

2.规划内容

本规划分为三个层次:

1、烟台市奇山所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是以奇山所城墙及其遗址范围内的传统风貌较集中的区域,面积约为9.10公顷;

2、烟台古城奇山所历史街区重点地段整治规划范围为沿所城里大街、南门里街和北门里街重点风貌地段,以及有特殊利用可能的风貌地段;

3、重点优秀传统民居的空间整治和再利用规划。

3.规划原则

3.1奇山所历史街区以生活居住、文化服务、商业服务为主要职能,保护其最集中体现烟台城市传统风貌特色的风貌地区。

3.2奇山所历史街区的保护,其规划必须符合遗产保护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

3.3奇山所历史街区的保护,其保护的内容按照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规定执行。包括历史街区内各级保护范围划定、传统空间格局保护、传统风貌和风貌要素的保护、建筑高度控制、传统和特色文化的继承与传统经济的发展等。

3.4奇山所历史街区的保护,遵循整体保护,合理更新的原则。基本点是充分协调保护与更新、开发旅游与改善居民生活的关系,从发展的人文的角度认识保护的含义,制定具有发展意义的保护规划。

3.5奇山所历史街区的保护,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合理利用区位差别地块,以利用促保护。

3.6奇山所历史街区的保护,以环境景观改善为先导,逐步稳妥地实现整个街区的保护。

4.具体规划措施

4.1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对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历史街道、建筑维持原有的标高,保留街区原有的高度关系。合理的政策引导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有利于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保护的重点上,并吸引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1)利用经济类政策、行政性政策和法律性政策,利用经济杠杆协调平衡工作。

历史地段的保护是公益,严禁进行盲目开发。

(2)资金方面以组建专门的管理公司进行资金筹措和经营为主。同时利用好国家财政性拨款、地方财政性拨款、集体单位、社会赞助、区级政府和行政调拨、居民筹款等资金。

(3)设立专门贷款,低于商业贷款的贷款利率,给整治房屋的房主,用于房屋整治与维修。尽量考虑保留老住户,外迁新住户。对私房居民,鼓励自己维修,政府进行补贴,而无力自修的居民,则考虑收购或置换房产,人口外迁。

(4)编制《奇山所历史街区保护条例》,通过法律手段完善奇山所的保护工作,积极引导和利用开发商的投资。

(5)设立保护基金,对保护工作具有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严重违反保护的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罚。

(6)对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按风貌要求重新修复过的风貌建筑保持原样,采用修缮的保护措施。这类建筑根据其完好的程度可分为两小类:(A1)完全保持原样;(A2)略加修缮。

(7)原有建筑风貌基本保留,但门窗已经破损,墙体也有不同程度的破坏的建筑原有建筑结构不动,局部修整改造,采用维修的保护措施。此类建筑根据其维修的程度可分为两小类:(B1)利用原有框架,修缮门、窗、屋顶、墙体。(B2)房屋结构不动,门、窗、屋顶、墙体等整修。

(8)原有建筑形式基本保留,但门窗已经严重破坏,墙体和屋顶也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或者是门窗被重新开设,失去了原有风貌特点;建筑质量较好但风貌欠佳的建筑。保持建筑形体结构,局部改造,采用整修和改造的整治措施。此类建筑根据改造的程度,可分为两小类:(C1)对严重破坏的风貌建筑,恢复其原有格局,加固结构;(C2)对质量较好但风貌欠佳的建筑,按风貌要求重新设计其外型。

(9)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按风貌要求重新修复过的风貌建筑。拆除,按原有风貌设计或留为绿地。

4.2重点地段整治规划措施

将所城里大街、南门里街和北门里街的沿街建筑立面分解为屋面、墙身、门窗、厢房、入口和台阶六要素,根据保存程度分别进行修缮、维修、整修和改造。

(1) 拆除沿南大街的与街区风貌冲突较大的建筑,形成环城绿带的组成部分、“所城人家”文化休闲广场及北门广场。

(2) 拆除沿胜利路的城墙遗址上的建筑,形成为残缺式保护的城墙景观。

(3) 将时彦街12、14号(张家祠堂)利用为“所城人家”民俗博物馆。

(4) 将所城里大街51号恢复其城隍庙的功能。

(5) 将所城里大街57号利用为海防体系展示馆;所城里大街58号利用为城市历史展示馆。

(6) 环城绿带设计为提示城墙形状的铺地与草地结合的形式,结合布置水面和休息座椅。

4.3重点优秀传统民居的空间整治和再利用规划

现有的历史建筑除少量利用为公共建筑,大部分仍保留其居住功能,以增加街区的活力。针对现状居住情况,采取以下规划措施:

(1) 所城里大街57号(现为盲人按摩所)

恢复其原来三进式民居院落的格局。 规划利用为烟台海防体系展示馆。重点整治前院,补建东西厢房,并与前房以连廊相连。恢复院落的青石板铺地。

(2)时彦街12、14号(现为职业学校)

恢复其原来三进式民居院落的格局。恢复其原来张家祠堂名称,规划利用为“所城人家”民俗博物馆。修缮建筑外部立面,整修改造内部严重影响建筑功能的室内分割,恢复为原来的布局。恢复院落的青石板铺地。

(3)典型民居院落改善设计

拆除违章搭建,恢复基本四合院的两正两厢的建筑布局。按两户的居住容量设计分配平面,建筑面积各100多平方米。两户分入口入户,共用庭院。合理布局房间功能,正房用作起居、卧室等主要房间,厢房用作厨房等次要房间。在主、厢之间的连接处布置卫生间,提高了居民的居住质量。利用庭院的公共空间,恢复青石板铺地,布置绿化,改善环境。通过合理设计,进行类似院落的组合。

5.结语

篇7

关键词:历史街区;改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213.4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然而一些城市的历史街区的保护迫在眉睫。城市文化的符号是需要历史建筑来体现的,它作为城市文化记忆的载体,同时也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中,有些历史建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大量的历史建筑遭到废弃,历史街区又不去改造,使得历史街区成为了危险地方,如何将这些历史街区重新改造,提升其活力,是当前要探讨的问题。

1.当前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矛盾

1.1 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的矛盾。在我国许多城市中的历史街区都曾经有过繁荣的经历,现在仍具有很强的区段优势,目前大都成为土地增值最高的黄金地段,可观的经济效益使之成为城市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因此,许多城市大面积的历史街区,例如广州有些历史街区被拆除或正面临拆除重建,代之以高利润的大型公建,或高层住宅楼,而原居民则被安置在较偏远的,造价低廉的生活区里。这样,历史街区中传统的城市结构和生活形态便完全丧失了。在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发生矛盾冲突时,后者往往显得微不足道。因此,如何兼顾两者的关系,达成有机的统一,是一个非常尖锐而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保护与发展间的矛盾。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以及我国城市建设上曾经出现的政策性失误,历史街区大都呈现了衰落的状况,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已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因此,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必须是以发展为前提的,一味地强调原封不动的保护是没有现实存在的基础的。

1.3 保护与开发利用间的矛盾。目前,开发旅游业已成为保护利用历史街区的一个常用而有效的手段,但同时必须做好量和度的把握,必须明确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使居住者能够高质量地安居乐业。因此,避免片面地将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旅游资源,获取经济效益紧密联系,从而造成旅游污染。单纯为了旅游,当地居民会彻底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放弃传统的职业和活动,商店里会摆满旅游纪念品而不经营居民生活必需品。兴建现代旅游设施,如宾馆、饭店、停车场等,将逐步损坏历史街区的独特风貌和整体形象。目前,已有不少街区旅游压力明显加大,出现街区原有性质的改变和传统风貌的消退。[1]

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规划

2.1 当前历史街区的形态特征。

(1)遗存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遗存建筑是反映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其价值特色的重要载体,是反映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环境孕育着千姿百态的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总类复杂,质量多样,总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种:

保护建筑:具有较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规划认为应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方法进行保护的建(构)筑物。

历史建筑:对历史建筑,要坚持“最大程度的保护,最小程度的限制”的原则,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附则中对历史建筑的定义,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历史建筑的风貌和价值是有的,但是介于文保单位和普通传统民居之间,对于历史建筑要进行挂牌注册,依据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标准进行保护。

传统民居:是指除了保护建筑和历史建筑之外的传统历史风貌的建筑。对于整个历史街区来说,其个体艺术和文化价值并不十分突出,但是历史街区的整体的“鲜明的城市肌理”正是传统民居和其他历史建筑相得益彰的共存,才形成了历史街区整体的赏心悦目。

近现代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近现代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历史的尊重,对文化遗产的负责,应该加强对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2)重要的历史构筑物。如古城墙,古栈道,古地道,古仓库,堤坝等等在历史上发生过重要作用的构筑物。其本身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同时是历史街区的重要构成要素,蕴藏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

(3)街巷。由于历史功能、自然环境、民族风俗习惯的不同,不同的历史文化街区展现了不同的街巷内容。街巷主要形态包括了街、巷、弄及其他公共空间等,是历史文化街区中人们居住生活、商业交往、游憩观赏的主要公共活动空间,影响着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的重要因素。街巷空间的空间尺度,居住生活类型,建筑营造的空间层次、街巷铺地、绿化环境和依托其存在的环境要素都是应保护的对象。

(4)空间格局。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格局是指其所处历史城市的总体布局形式、体现城市的肌理和风格。空间格局一方面反映着不同自然条件,地域环境,如地形地貌、气候、水源的影响对城市布局形式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文化的历史形态。在对空间格局进行保护时,应联系历史文化街区与周边历史片区,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性及其在历史城市中的区位作用、重要历史景观节点及城市其他重要构成要素等,以保持历史城市的空间布局特色。如北京城的中轴线格局,张家口上下堡和东西太平山,长城等自然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古商道格局。[2]

2.2保护与改造的具体措施。

(1)建筑高度控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范》规定保护规划必须控制历史城区内的建筑高度。在分别确定历史城区建筑高度分区、视线通廊内建筑高度、保护范围和保护区内建筑高度的基础上,应制定历史街区的建筑高度控制规定。历史文化街区是传统特色风貌的集中地段,一般而言,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多为低层建筑,维持这种宜人的尺度和空间轮廓是必须和必要的。保护区内的高度控制主要依据如下:①根据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保护要求,划定不同层次的高度控制。②视线分析,将各个保护对象作为视线焦点进行视线分析,以保证保护对象周边环境达到高度要求,使其周边环境和谐统一。③根据视线分析做出平面的高度控制。对于建筑物的高度控制,根据不同的建筑等级和层次,规定建筑的檐口高度,建筑的整体高度,建筑的层数控制等。相应的,对影响建筑高度较为明显的附属物也应有必要的要求。

(2)重要历史构筑物的改造保护。

重要的历史构筑物:如古城墙,古栈道,古地道,古仓库,堤坝等等在历史上发生过重要作用的构筑物。对这些构筑物要遵循文物保护的原则,保证其原真性,对其现状遗存进行评估,针对其保存的良好程度,进行不同的保护,并应合理利用。对待已经湮灭的历史构筑物,要进行基址提示。反对盲目地重建,要根据历史遗存保存现状进行有选择的修复,否则不仅破坏了历史信息的真实性,还浪费了资源。

(3)传统街巷的改造保护。整体保护和分级保护的原则,保护街巷格局和街巷风貌,不得随意改变街巷的尺度、走向和名称。一般保护要求如下:①保护街巷立面、高处俯瞰的屋顶肌理等空间界面的历史文化风貌特征。②根据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相应要求,保护沿街传统建筑和历史风貌,整治沿街的建筑,使其与传统风貌相协调。③保护街巷空间的连续性、立面及节奏韵律。④新设置的路灯、指示牌、招牌、垃圾桶等街道家具市政设施应妥善设计,其风格、材料、色彩应与保护区的整体环境和氛围相协调。尽可能使各种管线入地,妥善设置相关的地面设施使其不影响街巷和建筑景观环境。⑤街巷的铺装不宜随意更改, 在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时尽力避免对街巷原始铺装的破坏,对待已经破坏改造的铺装,更新地面铺装材料,使其与传统街道环境相协调。

(4)院落形态的改造保护。保护院落的完整性,不能随意改变院落的空间布局和形式。对于院落内的建筑朝向,大门的朝向和位置,院落内的影壁等组成部分要完整保护,不得随意拆除和改建。建立院落保护档案,对院落格局、建筑现状做出总体评价,并进行分级,对不同级别的院落进行不同层级的保护。

(5)建筑的改造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之前,建筑主要包括文保单位建筑和未经确定的历史建筑以及其他民居建筑。

2.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改造保护。

社会环境条件是逐渐变化的,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需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托群体的特殊性。在进行保护时,必须尊重这种遗产所必须遵从的习俗和仪式。保护是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因此必须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保护意识和自觉行动。要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起来,深入挖掘物质遗产的历史、文化、艺术内涵,综合保护文化空间本身及其蕴含的非物质文化价值。在实际工作当中,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建立完整详尽的档案。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载体,如重要的历史遗迹、纪念物,对于已经消失的历史场所要有条件的恢复其功能,如戏台、戏楼、庙宇、祠堂等等。[3]

3.小结

对历史街区文化的改造保护,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悠久文化得以长生,子孙后代才能享用几千年来的精神文化。科学合理利用,才能实现有品质、长久的发展,才能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保护的硕果,才能提高和扩大保护的意识和主体范围,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共生。

参考文献

[1]王景慧.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J].城市规划,2006(11)

篇8

(二四年十二月)

平遥古城具有2700多年的悠久历史,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全县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9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14处,市级4处,县级76处。1998年,平遥古城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整座古城和古城外的双林寺、镇国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99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27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在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古城内,古城墙、古民居、古街巷、古店铺、古庙宇等各类建筑保存完好,风貌犹存;以市楼为中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对称地分布着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院的这种古代左文右武的封建礼制格局;古城内主要街道两侧,完好地保存了220多家古店铺;古城内拥有3798处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民居,其中保存完整的有448处。平遥古城的所有这些特征,为人们展示了一幅中国历史发展中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

面对这一丰厚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责任非常重大,同时,如何利用好先辈留下的珍贵财富发展好旅游业,也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在各级领导、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平遥古城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走过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逐渐理性的过程。从1997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之后,国家、省、市各级对平遥古城保护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2000年,全省调整产业结构“1311”项目中,将平遥古城列入全省旅游业发展的十大旅游景区。2004年全省旅游产业工作会议上,将平遥古城作为全省旅游产业重点支持发展的两大龙头之一。2003年晋中市开始实施双百项目,平遥古城旅游业项目和平遥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连续两年被列入全市双百项目,主要内容有:平遥古城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包括8大类46项工程,总投资为4.58亿元;城市集中供热供气项目,总投资2.27亿元;康宁街拓宽及商业开发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污水处理厂项目,总投资4300万元;平遥古城旅联实业公司文庙开发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平遥中学新校建设项目,总投资1.3亿元;丽泽苑大酒店新建项目,总投资3100万元。从1997年之后,国家、省、市三级计划部门加大了对平遥发展旅游业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共给予投资8150万元,其中国家4850万元,省2820万元,市480万元。所有这些支持,都对平遥这样一个基础薄弱、财力紧张的地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平遥历届县委、政府充分审视分析和深刻认识到“古城存在的唯一性、古城保护的完整性、古城文化的厚重性、古城景点的多样性、古城内部的混合性”这样一些基本特征,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观念和经营城市的发展理念,从解决发展过程中体制、机制、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问题着手,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开发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的路子,最终实现了文物保护、旅游发展、城市建设共赢的目标。在短短的几年间,平遥古城以其丰富多彩、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观,成为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旅游产业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平遥古城,已经成为展示中国汉民族文化的大型博物馆,成为我县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拉动力,成为全省的旅游龙头。2004年,平遥古城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3万人,门票收入4800万元,旅游及相关产业综合收入4.3亿元,分别是1998年的20倍、25倍和18倍。分析平遥古城旅游业的发展,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坚持保护为主的原则,全面夯实旅游发展的基础。

平遥县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始终遵循保护文物就是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的思想,始终遵循保护文物就是发展旅游的理念,全方位地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一是实施依法保护。在省、市的高度重视下,1998年11月30日,山西省人大常委会颁发了《平遥古城保护条例》,这是全国第一个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和遗产保护的省级立法,这一条例成为平遥县保护古城的法律依据,成为制定县城建设规划、古城保护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古城保护管理制度的大纲。根据《平遥古城保护条例》,经山西省政府批准,平遥先后出台了《平遥县县城总体规划》和《平遥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2年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传统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的若干规定》和《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集中管理办法》;针对古城内消防设施失天不足的问题,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加强文物单位、古城区消防安全管理的规定》和《古城内电气线路改造的方案》。特别是最近以来,以市政府文件上报省政府《平遥古城消防安全隐患问题整改和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张宝顺省长亲自做出批示,梁滨副省长组织召开了专门协调会予以研究解决。所有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方案的出台,使文物保护工作更具操作性,更加具体化,促进了文物保护法制化进程。近几年来,根据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和规定,坚持“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方针,平遥县先后对古城内主要街道两侧的房屋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了维修,拆除了不协调建筑,有效制止了乱拆乱建和破坏性建设,保护了古城完整的风貌。

二是实施古城内单位和人口搬迁工程。1998年以前,古城内有近5万常驻人口,多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聚集在古城内,人口密度比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高出十几倍,超负荷的人口密度对保护古城、管理城市及发展旅游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减轻古城人口承载压力,平遥县把古城内单位和人口搬迁作为有效保护古城的重要举措,做为市政建设的重点,持续予以推进。1997年底,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率先迁出了古城,至2004年共带动80余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搬出古城,累计投资2亿多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古城内2万多人口外迁,古城内人口减少到现在的2.7万人,为保护古城、发展旅游创造了宽松的条件。

二、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并重的原则,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

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发展旅游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平遥县县委、政府在充当旅游市场建设与发展主角的同时,积极运用市场经济法则,引导全社会支持和发展旅游,二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大大加快了古城旅游业的快速兴起和发展壮大。

一是文物景点保护实施政府主导。平遥古城与其它景点、景区不同,有它的特殊性,是文化内涵性旅游城市,是以文物、文化资源为主的旅游城市。特别是古城内,既是居住区,也是旅游区,是一个社区和景区特征皆有的混合体,因而,旅游市场管理具有不同于其它旅游胜地的特殊性。鉴于此,文物景点开发和文物保护必须以政府为主导。近几年来,县政府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对古城墙、双林寺、日升昌、镇国寺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维修,实施了护城河、环城路、城门综合整治工程;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的形式,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对文庙、县衙署、城隍庙实施修复,如今都开辟成为景点向游人开放,成为古城的骨干景点。

二是历史街区开发吸引社会力量。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城内一大批古民居、古建筑,平遥县从明清街国有房产经营权转让入手,探索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发展旅游产业的路子,通过政府出政策、定规划,利用社会力量实施了明清街修复,形成了如今的旅游产业街。以此为契机,采取经营权转让和产权拍卖两种办法,先后对古城内20余处古建筑产权和100余处古建筑经营权进行了公开拍卖,拍卖之后,按照古城保护方面的规定和旅游发展的规划,统一制定维修方案,并严格监督其维修和利用,先后对西大街、东大街、衙门街、城隍庙街、北大街等古城区实施了修复。这样的举措,不仅弥补古城维修保护资金的不足,而且加快了旅游产业化发展。近几年全社会用于古城保护的资金达2.5亿元,建成了特色购物、特色餐饮、特色住宿、特色娱乐等方面的6条旅游产业街,发展了400余辆旅游车辆,建成了40余家具有传统风情的民俗宾馆、民俗客栈,开办了80余家旅游购物店铺,形成了20个景点,旅游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达到4万余人,在拉动居民增收、安置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就业等方面发挥了旅游业独特的幅射力。

三是旅游配套建设依靠市场运作。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业的六大要素,但由于平遥古城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在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显露出配套不健全、要素不完善的问题,这是制约平遥古城旅游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对此,平遥县采取练内功提高服务水平、出政策吸引市场投资两种方法,发展旅游要素市场中的薄弱环节。一方面,县委、政府鼓励民营企业大户,积极投资旅游接待设施,发展绿色环保产业,2003年以来,全县新建成了3家星级以上标准的宾馆,其中投资近8000万元的丽泽苑国际大酒店具备四星级标准,2004年9月份国际摄影大展前已经正式投入运营;还有在建的4家星级宾馆预计2005年投入运营。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古城内民俗宾馆接待服务水平,创出地方传统特色,经过省质量技术局审核,通过了《平遥古城民俗客栈星级评定标准》,这是我国唯一的地方传统客栈评定标准,对平遥县民俗客栈特色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已有6家民俗客栈通过了星级评定。2004年年底,平遥县聘请我国旅游界魏小安等专家和权威规划单位,开始组织编制《平遥古城旅游发展规划》,预计2005年8月份完成,该规划将为平遥县旅游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科学有力的指导。

三、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全面加强古城保护与利用。

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为了保护好这块来至不易的金字招牌,并利用好它造福后人,发展旅游业,平遥县在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实加强对古城内3000余间公房的维修管理,2002年撤消原房管所,成立房管局;为了加强对古城环境卫生的管理,撤消原市容办,成立环卫局;同年实施了以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组建平遥古城股份旅游有限公司、实行古城门票“一票制”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三项改革,旅游运行管理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平遥县在全国的县城中第一个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及城管监察大队,将8个单位的部分或全部行政处罚权进行集中,执法局及监察大队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其力量集中、处罚权集中的优势,组织拆除了2.8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和不协调建筑,在古城保护、旅游市场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平遥古城股份旅游有限公司组建成立以来,发挥其企业融资、项目投资的平台作用,已经与国家开发银行签定了3亿多元的古城保护、旅游开发项目贷款,开发了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星级民俗客栈;古城门票实行“一票制”以来,有效解决了部分景点私设回扣、扰乱旅游市场的问题。

2004年12月份,平遥县根据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要求,彻底理顺了文物保护管理体制,成立了“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由县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全面负责全县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为县政府的常设机构,办公室主任由文物局局长兼任。目前,平遥古城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已经形成了“管委会全面负责保护、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旅游局负责旅游行业管理、宣传促销等工作,旅游公司进行旅游项目开发、经营等工作,执法局负责城市行政执法管理等工作”的管理运行模式。

二是创新经营城市办法。为了整合城市资源,加快古城保护和新城建设,平遥县实行了国有土地集中储备制度,创新经营国有土地、房产和广告权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模式,把国有闲置资产推向市场。先后拍卖了县人大、水务局、财政局、交通局、农机中心等10多处房产,拍卖了新城区近400亩国有土地,为政府筹集了6000余万元的建设资金。仅2003年以来,利用市场运作的方式,铺开了3个上亿元的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政府投入铺开了三大类40余项文物保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工程。同时,将城市公交线路运营权、道路广告经营权等无形资产进行了拍卖,城市公共服务业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实现了快速发展。

四、坚持综合整治的原则,全面改善古城环境。

平遥古城因其古老的建筑和弥足珍贵的价值而闻名,同时,也因其古老而暴露出基础设施建设先天不足的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成为古城保护、管理和利用中最大的瓶颈制约。曾经一度时期,古城内建筑破旧不堪,道路坑凹不平,街上电杆如林,空中线缆如网,新城区交通不畅。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平遥县从1998年开始,按照“保护古城、改造旧城、建设新城”的城市建设思路,一以贯之地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就。

一是中小街巷改造初见成效。古城内共有200条大中小街巷,按照先大后小的顺序,投资7000余万元,对古城内86条主要道路进行了硬化,部分街道进行了线路入地和上下水改造,极大改善了古城内面貌。

二是古城消防得到加强。1998年以前,古城内只有3个消防栓,目前已达到45个,并结合古城内道路改造,对部分主要消防供水管网也进行了改造。新购置了一部小型消防车,解决了大型消防车难以进入古城的问题。结合城网改造,对古城内临街古建筑的电气线路进行了阻燃改造处理,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消除了电气线路老化带来的火灾隐患。

三是新城建设初具框架。为加快新城建设,近几年共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了贯通新城东西的柳根路、连接祁临高速公路的引线和康宁街,东城区新建了东关大街,古城外围绕城墙新建了环城路,新城外新建了外环路,构筑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进一步拓展了新城发展空间,加快了新城开发。目前,东部形成了以平遥中学、人武部等单位为主的东城新区,西部有在建的天鸿家园住宅小区、行政审批大楼和即将投资开发的柳根花园住宅小区,南部形成了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为主的新城区。

四是绿化亮化取得进展。近几年投资300多万元,对古城内的主要街道安装了仿古路灯,古城内的部分民俗宾馆、饭店、商店自已投资安装了高档的宫灯和风景灯,现在整座古城夜间灯火通明。先后对高速公路引线、康宁街、柳根路、顺城路等新城主要道路实施了标准较高的亮化工程,别是高速公路引线和康宁街已经成为新城区的一大夜景。同时,积极发展城市公共绿化事业,建成了北门外广场、峰岩广场、柳根路小游园等10余处绿地,30余个单位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县城绿化面积由1998年的人均不足1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3.5平方米,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五是旅游厕所建设取得突破。平遥古城旅游厕所少、标准低,是游客和社会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2004年,平遥县投资300余万元,新建了7处星级厕所,改造了500余处居民旱厕,不仅方便了广大游客,而且净化了古城空气。

多年来,平遥县在处理古城保护、管理、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较好地保护了平遥古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弘扬了汉民族文化,促进了以旅游为龙头的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也对全市、全省的旅游起到了拉动作用。但是,平遥县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压力和困难。

一是古城消防设施先天不足。2.25平方公里的古城内多数为砖木结构建筑,年久失修,耐火等级低,而且古城内没有消防站,供水管网压力不够,电气线路老化现象严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消除隐患。

二是古城内道路急需改造。尽管近几年来,古城内主要街道得到全部硬化,部分已经缆化,但古城内还有近120条中小街巷未实施改造,严重影响到平遥古城的旅游环境。

三是古城内企事业单位搬迁任务繁重。古城内目前仍有10余个企事业单位尚未外迁,其中柴油机厂、第二针织厂、泉永棉织集团、农机公司等国有集体企业由于包袱过重,改制难度大,直接影响到搬迁进程。法院、公安局等单位由于资金紧张,无力新建,搬迁也面临很大困难。这些企事业单位的建筑与古城风貌极不协调,需要尽快搬迁。

四是旅游要素市场还不完善。尽管平遥县目前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但多数游客反映,平遥古城缺少娱乐项目,缺少大规模、系列化的旅游购物市场,满足不了游客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基于以上问题,建议省政府从保护平遥古城不仅仅是平遥人民的责任,也是全省人民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的角度出发,举全省之力,保护平遥古城。具体应集中研究帮助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配套政策问题。一是古城保护费征收政策。建议将古城保护费纳入古城旅游门票之内,通过适当提高古城门票价格,确定一个合理的古城保护费标准。古城保护费实行专款专用,严格用于古城的保护,其正体现“遗产保护,人人有责”。二是招商引资政策。对凡到平遥投资开发、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的项目,省发改委、国土、工商、经贸、环保、金融等部门在项目立项、规划审批、土地征用及银行贷款等方面应给予倾斜照顾,简化审批手续,简化办事程序,促使平遥尽快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地。三是作为一个特殊的县份,平遥在城维费提取比例上,应该享受地市级标准和政策。四是仿照地市级政府所在地的模式,在平遥城内设立街道办事处,加强对社区市民的教育管理。

2、综合支持问题。建议在今后三到五年内,省直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部门职能优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帮助支持平遥实施一揽子工程项目。旅游部门重点加强对平遥旅游业发展的业务指导,帮助培养和引进各类旅游高级管理人才;文物部门倾斜文保项目资金,帮助平遥对县境内双林寺、镇国寺、文庙、慈相寺等国家重点文保单位进行抢救性保护建设;建设部门逐年加大对平遥县城市维护费的资金扶持力度;省经贸委等部门对柴油机厂、棉织厂、二针等古城内企业批准执行计划内破产,享受计划内破产政策补贴;劳动部门对上述企业的职工采取失业基金补贴政策或者下岗工人出再就业中心给予补贴政策,帮助平遥完成这些企业的搬迁改造;交通部门对平遥城区乃至城周交通要道的建设与养护给予更多的倾斜支持;水利部门把平遥古城防汛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尤其是对平遥县柳根河综合整治工程每年给予300——500万元的项目补助资金;林业部门每年倾斜支持平遥300万元的绿化项目资金,以加快平遥古城及新城绿化建设步伐,尽快改善平遥生态环境;电力部门对平遥古城内中小街巷缆化硬化给予更多的资金扶持,帮助平遥在2——3年内全部对中小街巷进行硬化改造,对电力、电信、电视等三电线路全部完成地埋,上下水全部配套,切实改善古城基础设施条件。

篇9

面对这一丰厚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责任非常重大,同时,如何利用好先辈留下的珍贵财富发展好旅游业,也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在各级领导、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古城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走过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逐渐理性的过程。从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之后,国家、省、市各级对古城保护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年,全省调整产业结构“1311”项目中,将古城列入全省旅游业发展的十大旅游景区。年全省旅游产业工作会议上,将古城作为全省旅游产业重点支持发展的两大龙头之一。年晋中市开始实施双百项目,古城旅游业项目和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连续两年被列入全市双百项目,主要内容有:古城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包括8大类46项工程,总投资为4.58亿元;城市集中供热供气项目,总投资2.27亿元;康宁街拓宽及商业开发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污水处理厂项目,总投资4300万元;古城旅联实业公司文庙开发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中学新校建设项目,总投资1.3亿元;丽泽苑大酒店新建项目,总投资3100万元。从年之后,国家、省、市三级计划部门加大了对发展旅游业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共给予投资8150万元,其中国家4850万元,省2820万元,市480万元。所有这些支持,都对这样一个基础薄弱、财力紧张的地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历届县委、政府充分审视分析和深刻认识到“古城存在的唯一性、古城保护的完整性、古城文化的厚重性、古城景点的多样性、古城内部的混合性”这样一些基本特征,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观念和经营城市的发展理念,从解决发展过程中体制、机制、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问题着手,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开发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的路子,最终实现了文物保护、旅游发展、城市建设共赢的目标。在短短的几年间,古城以其丰富多彩、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观,成为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旅游产业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古城,已经成为展示中国汉民族文化的大型博物馆,成为我县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拉动力,成为全省的旅游龙头。年,古城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3万人,门票收入4800万元,旅游及相关产业综合收入4.3亿元,分别是年的20倍、25倍和18倍。分析古城旅游业的发展,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坚持保护为主的原则,全面夯实旅游发展的基础。

县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始终遵循保护文物就是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的思想,始终遵循保护文物就是发展旅游的理念,全方位地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一是实施依法保护。在省、市的高度重视下,年11月30日,山西省人大常委会颁发了《古城保护条例》,这是全国第一个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和遗产保护的省级立法,这一条例成为县保护古城的法律依据,成为制定县城建设规划、古城保护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古城保护管理制度的大纲。根据《古城保护条例》,经山西省政府批准,先后出台了《县县城总体规划》和《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年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传统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的若干规定》和《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集中管理办法》;针对古城内消防设施失天不足的问题,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加强文物单位、古城区消防安全管理的规定》和《古城内电气线路改造的方案》。特别是最近以来,以市政府文件上报省政府《古城消防安全隐患问题整改和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省长亲自做出批示,副省长组织召开了专门协调会予以研究解决。所有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方案的出台,使文物保护工作更具操作性,更加具体化,促进了文物保护法制化进程。近几年来,根据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和规定,坚持“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方针,县先后对古城内主要街道两侧的房屋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了维修,拆除了不协调建筑,有效制止了乱拆乱建和破坏性建设,保护了古城完整的风貌。

二是实施古城内单位和人口搬迁工程。年以前,古城内有近5万常驻人口,多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聚集在古城内,人口密度比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高出十几倍,超负荷的人口密度对保护古城、管理城市及发展旅游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减轻古城人口承载压力,县把古城内单位和人口搬迁作为有效保护古城的重要举措,做为市政建设的重点,持续予以推进。年底,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率先迁出了古城,至年共带动80余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搬出古城,累计投资2亿多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古城内2万多人口外迁,古城内人口减少到现在的2.7万人,为保护古城、发展旅游创造了宽松的条件。

二、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并重的原则,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

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发展旅游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县县委、政府在充当旅游市场建设与发展主角的同时,积极运用市场经济法则,引导全社会支持和发展旅游,二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大大加快了古城旅游业的快速兴起和发展壮大。

一是文物景点保护实施政府主导。古城与其它景点、景区不同,有它的特殊性,是文化内涵性旅游城市,是以文物、文化资源为主的旅游城市。特别是古城内,既是居住区,也是旅游区,是一个社区和景区特征皆有的混合体,因而,旅游市场管理具有不同于其它旅游胜地的特殊性。鉴于此,文物景点开发和文物保护必须以政府为主导。近几年来,县政府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对古城墙、双林寺、日升昌、镇国寺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维修,实施了护城河、环城路、城门综合整治工程;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的形式,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对文庙、县衙署、城隍庙实施修复,如今都开辟成为景点向游人开放,成为古城的骨干景点。

二是历史街区开发吸引社会力量。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城内一大批古民居、古建筑,县从明清街国有房产经营权转让入手,探索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发展旅游产业的路子,通过政府出政策、定规划,利用社会力量实施了明清街修复,形成了如今的旅游产业街。以此为契机,采取经营权转让和产权拍卖两种办法,先后对古城内20余处古建筑产权和100余处古建筑经营权进行了公开拍卖,拍卖之后,按照古城保护方面的规定和旅游发展的规划,统一制定维修方案,并严格监督其维修和利用,先后对西大街、东大街、衙门街、城隍庙街、北大街等古城区实施了修复。这样的举措,不仅弥补古城维修保护资金的不足,而且加快了旅游产业化发展。近几年全社会用于古城保护的资金达2.5亿元,建成了特色购物、特色餐饮、特色住宿、特色娱乐等方面的6条旅游产业街,发展了400余辆旅游车辆,建成了40余家具有传统风情的民俗宾馆、民俗客栈,开办了80余家旅游购物店铺,形成了20个景点,旅游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达到4万余人,在拉动居民增收、安置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就业等方面发挥了旅游业独特的幅射力。

三是旅游配套建设依靠市场运作。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业的六大要素,但由于古城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在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显露出配套不健全、要素不完善的问题,这是制约古城旅游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对此,县采取练内功提高服务水平、出政策吸引市场投资两种方法,发展旅游要素市场中的薄弱环节。一方面,县委、政府鼓励民营企业大户,积极投资旅游接待设施,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年以来,全县新建成了3家星级以上标准的宾馆,其中投资近8000万元的丽泽苑国际大酒店具备四星级标准,年9月份国际摄影大展前已经正式投入运营;还有在建的4家星级宾馆预计年投入运营。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古城内民俗宾馆接待服务水平,创出地方传统特色,经过省质量技术局审核,通过了《古城民俗客栈星级评定标准》,这是我国唯一的地方传统客栈评定标准,对县民俗客栈特色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已有6家民俗客栈通过了星级评定。年年底,县聘请我国旅游界魏小安等专家和权威规划单位,开始组织编制《古城旅游发展规划》,预计年8月份完成,该规划将为县旅游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科学有力的指导。

三、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全面加强古城保护与利用。

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为了保护好这块来至不易的金字招牌,并利用好它造福后人,发展旅游业,县在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实加强对古城内3000余间公房的维修管理,年撤消原房管所,成立房管局;为了加强对古城环境卫生的管理,撤消原市容办,成立环卫局;同年实施了以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组建古城股份旅游有限公司、实行古城门票“一票制”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三项改革,旅游运行管理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县在全国的县城中第一个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及城管监察大队,将8个单位的部分或全部行政处罚权进行集中,执法局及监察大队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其力量集中、处罚权集中的优势,组织拆除了2.8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和不协调建筑,在古城保护、旅游市场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古城股份旅游有限公司组建成立以来,发挥其企业融资、项目投资的平台作用,已经与国家开发银行签定了3亿多元的古城保护、旅游开发项目贷款,开发了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星级民俗客栈;古城门票实行“一票制”以来,有效解决了部分景点私设回扣、扰乱旅游市场的问题。

年12月份,县根据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要求,彻底理顺了文物保护管理体制,成立了“世界文化遗产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由县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全面负责全县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为县政府的常设机构,办公室主任由文物局局长兼任。目前,古城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已经形成了“管委会全面负责保护、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旅游局负责旅游行业管理、宣传促销等工作,旅游公司进行旅游项目开发、经营等工作,执法局负责城市行政执法管理等工作”的管理运行模式。

二是创新经营城市办法。为了整合城市资源,加快古城保护和新城建设,县实行了国有土地集中储备制度,创新经营国有土地、房产和广告权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模式,把国有闲置资产推向市场。先后拍卖了县人大、水务局、财政局、交通局、农机中心等10多处房产,拍卖了新城区近400亩国有土地,为政府筹集了6000余万元的建设资金。仅年以来,利用市场运作的方式,铺开了3个上亿元的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政府投入铺开了三大类40余项文物保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工程。同时,将城市公交线路运营权、道路广告经营权等无形资产进行了拍卖,城市公共服务业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实现了快速发展。

四、坚持综合整治的原则,全面改善古城环境。

古城因其古老的建筑和弥足珍贵的价值而闻名,同时,也因其古老而暴露出基础设施建设先天不足的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成为古城保护、管理和利用中最大的瓶颈制约。曾经一度时期,古城内建筑破旧不堪,道路坑凹不平,街上电杆如林,空中线缆如网,新城区交通不畅。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县从年开始,按照“保护古城、改造旧城、建设新城”的城市建设思路,一以贯之地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就。

一是中小街巷改造初见成效。古城内共有200条大中小街巷,按照先大后小的顺序,投资7000余万元,对古城内86条主要道路进行了硬化,部分街道进行了线路入地和上下水改造,极大改善了古城内面貌。

二是古城消防得到加强。年以前,古城内只有3个消防栓,目前已达到45个,并结合古城内道路改造,对部分主要消防供水管网也进行了改造。新购置了一部小型消防车,解决了大型消防车难以进入古城的问题。结合城网改造,对古城内临街古建筑的电气线路进行了阻燃改造处理,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消除了电气线路老化带来的火灾隐患。

三是新城建设初具框架。为加快新城建设,近几年共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了贯通新城东西的柳根路、连接祁临高速公路的引线和康宁街,东城区新建了东关大街,古城绕城墙新建了环城路,新城外新建了外环路,构筑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进一步拓展了新城发展空间,加快了新城开发。目前,东部形成了以中学、人武部等单位为主的东城新区,西部有在建的天鸿家园住宅小区、行政审批大楼和即将投资开发的柳根花园住宅小区,南部形成了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为主的新城区。

四是绿化亮化取得进展。近几年投资300多万元,对古城内的主要街道安装了仿古路灯,古城内的部分民俗宾馆、饭店、商店自已投资安装了高档的宫灯和风景灯,现在整座古城夜间灯火通明。先后对高速公路引线、康宁街、柳根路、顺城路等新城主要道路实施了标准较高的亮化工程,别是高速公路引线和康宁街已经成为新城区的一大夜景。同时,积极发展城市公共绿化事业,建成了北门外广场、峰岩广场、柳根路小游园等10余处绿地,30余个单位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县城绿化面积由年的人均不足1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3.5平方米,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五是旅游厕所建设取得突破。古城旅游厕所少、标准低,是游客和社会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年,县投资300余万元,新建了7处星级厕所,改造了500余处居民旱厕,不仅方便了广大游客,而且净化了古城空气。

多年来,县在处理古城保护、管理、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较好地保护了古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弘扬了汉民族文化,促进了以旅游为龙头的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也对全市、全省的旅游起到了拉动作用。但是,县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压力和困难。

一是古城消防设施先天不足。2.25平方公里的古城内多数为砖木结构建筑,年久失修,耐火等级低,而且古城内没有消防站,供水管网压力不够,电气线路老化现象严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消除隐患。

二是古城内道路急需改造。尽管近几年来,古城内主要街道得到全部硬化,部分已经缆化,但古城内还有近120条中小街巷未实施改造,严重影响到古城的旅游环境。

三是古城内企事业单位搬迁任务繁重。古城内目前仍有10余个企事业单位尚未外迁,其中柴油机厂、第二针织厂、泉永棉织集团、农机公司等国有集体企业由于包袱过重,改制难度大,直接影响到搬迁进程。法院、公安局等单位由于资金紧张,无力新建,搬迁也面临很大困难。这些企事业单位的建筑与古城风貌极不协调,需要尽快搬迁。

四是旅游要素市场还不完善。尽管县目前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但多数游客反映,古城缺少娱乐项目,缺少大规模、系列化的旅游购物市场,满足不了游客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基于以上问题,建议省政府从保护古城不仅仅是人民的责任,也是全省人民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的角度出发,举全省之力,保护古城。具体应集中研究帮助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配套政策问题。一是古城保护费征收政策。建议将古城保护费纳入古城旅游门票之内,通过适当提高古城门票价格,确定一个合理的古城保护费标准。古城保护费实行专款专用,严格用于古城的保护,其正体现“遗产保护,人人有责”。二是招商引资政策。对凡到投资开发、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的项目,省发改委、国土、工商、经贸、环保、金融等部门在项目立项、规划审批、土地征用及银行贷款等方面应给予倾斜照顾,简化审批手续,简化办事程序,促使尽快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地。三是作为一个特殊的县份,在城维费提取比例上,应该享受地市级标准和政策。四是仿照地市级政府所在地的模式,在城内设立街道办事处,加强对社区市民的教育管理。

2、综合支持问题。建议在今后三到五年内,省直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部门职能优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帮助支持实施一揽子工程项目。旅游部门重点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业务指导,帮助培养和引进各类旅游高级管理人才;文物部门倾斜文保项目资金,帮助对县境内双林寺、镇国寺、文庙、慈相寺等国家重点文保单位进行抢救性保护建设;建设部门逐年加大对县城市维护费的资金扶持力度;省经贸委等部门对柴油机厂、棉织厂、二针等古城内企业批准执行计划内破产,享受计划内破产政策补贴;劳动部门对上述企业的职工采取失业基金补贴政策或者下岗工人出再就业中心给予补贴政策,帮助完成这些企业的搬迁改造;交通部门对城区乃至城周交通要道的建设与养护给予更多的倾斜支持;水利部门把古城防汛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尤其是对县柳根河综合整治工程每年给予300——500万元的项目补助资金;林业部门每年倾斜支持300万元的绿化项目资金,以加快古城及新城绿化建设步伐,尽快改善生态环境;电力部门对古城内中小街巷缆化硬化给予更多的资金扶持,帮助在2——3年内全部对中小街巷进行硬化改造,对电力、电信、电视等三电线路全部完成地埋,上下水全部配套,切实改善古城基础设施条件。

篇10

关键词:传统街区;历史保护;商业业态;影响因素;大城市

Abstract:Recently, issues on commercial adaptive use of traditional historic areas are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During the practice of preservation and renewal, some traditional historic areas in metropolitan cities have made progress on appropriate commercial adaptive use, promoting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influence in their cities. Taking six study areas including Nanluo Guxiang area in Beijing and the New World area in Shanghai, this paper will do analysis of their commercial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5 influencing factors to the commercial oper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plays a key role, while the types of their commercial operation also has been influenced by other multiple factors.

Key words:historic areas; historic preservation; commercial oper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metropolitan cities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5)-06-46(8)

近年来,传统保护类街区更新利用中,来自城市发展更新、社会人口变迁和市场资金回报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使得街区的传统功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一些街区原有的商业功能被更新拓展,一些街区的部分居住功被能置换为商业功能。在这样的背景下,街区更新利用实施和商业经营层面的问题和对策备受关注,街区商业利用对保护的影响也引起了普遍的重视。

本文研究所指的“传统保护类街区”包括了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和古城一般风貌保护区等不同保护级别的传统风貌街区。考虑到街区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相关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了北京南锣鼓巷[1]、上海新天地[2]、南京1912[3]、福州三坊七巷[4]、成都宽窄巷子[5]、苏州平江路[6]6处传统保护类街区作为研究对象(见图1)。

本文将对这6个街区的商业业态特征(包括商业规模和业态功能结构)进行定性定量的客观描述,并从历史文化资源、物质空间形态、周边商业环境、街区保护更新和社会经济发展5个方面的相关影响因素对其进行分析,探讨这6个街区商业业态发展形成背后的客观规律和限制因素,以期对国内正在和将要进行保护更新的传统街区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传统保护类街区的边界是一个人为划定的范围①,面积跨度较大,最大的苏州平江路街区有116.5ha,最小的南京1912仅4ha。本文的研究,更多着眼于街区中商业功能的实际用地面积。从在影像图中实际测定的各街区主要商业使用部分②用地面积来看,规模跨度相对较小,成都宽窄巷子街区商业用地面积最大(6.7ha),苏州平江路街区商业用地面积最小(2.2ha)。(见表1)

1.2 街区业态功能结构

对街区主要商业使用部分中店铺的种类进行统计,可将其业态功能大致分为7种类型③,分别是正餐、一般零售、特色店铺、休闲娱乐、会馆、旅馆住宿和其它,研究中统计了各种业态店铺的数量并计算其构成比例(见表2)。不同的街区业态功能的结构差异较大,正餐、一般零售、特色店铺、休闲娱乐4种业态所占比例较大。

北京南锣鼓巷在老北京胡同的改造利用之上,形成了以特色店铺和休闲娱乐为主的商业功能;上海新天地以传统里弄为挖掘对象,形成了功能混合的时尚街区;南京1912以总统府和民国传统建筑为背景,策划打造为以酒吧和高端餐饮为主的街区;成都宽窄巷子以老成都“慢”生活为核心,形成了以餐饮、休闲娱乐和一般零售为主体的功能;福州三坊七巷以彰显闽都特色为出发点,形成了以一般零售和特色店铺为主的业态功能;苏州平江路商业区在保护传统生活场景的基础上适度发展,以零售、特色店铺和休闲娱乐功能为主。

2 同历史文化资源的关系

2.1 街区的稀缺性影响商业规模

现代商业功能在传统街区中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来自街区自身更新利用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也来自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对商业的吸引。当前,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里具有传统肌理和保留有传统建筑的片区已经不多。传统保护类街区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其稀缺性对商业开发利用的吸引是非常显著的。

本文将市区人均同类历史地段④面积作为衡量传统街区在一个城市中稀缺性的度量指标。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福州、苏州市区人均同类历史地段面积分别为1.08平方米/人、2.01平方米/人、0.23平方米/人、0.13平方米/人、0.47平方米/人、0.96平方米/人。将其同各个街区的商业用地面积对比分析后可以看出,市区人均同类历史地段拥有量越低,街区的稀缺性越高,街区对商业的吸引越强,因而街区商业面积也越大。其中,上海的数据没有明显反应出这个规律,原因是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划定标准与其它城市有区别,划定范围较大。

2.2 街区内历史文化资源作为街区商业利用的限制因素

街区内部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影响街区商业利用的重要因素,但这种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其作为一种吸引要素促进商业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其较高的保护限制条件又会阻碍商业的过度发展。

从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看,北京南锣鼓巷、上海新天地、南京1912、成都宽窄巷子、福州三坊七巷、苏州平江路街区内分别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1处、1处、1处、28处和100余处。将其与街区商业用地比例对比分析不难发现,街区商业用地的比例同街区内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多的街区商业用地比例反而很小。

从街区一般传统建筑的保护情况看,街区商业用地比例较大的上海新天地、南京1912和成都宽窄巷子街区,除个别文保单位和少量传统建筑得到保留外,几乎完全为拆除重建;而其余3个街区除沿街建筑被部分改造外,大量传统建筑均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可以看出,街区内历史文化资源对商业利用的限制作用明显,同时商业利用对街区保护的真实性会造成较大的破坏。

3 同物质空间形态的关系

3.1 交通可达性对商业业态特征的影响

便利的交通几乎是所有商业业态发展的必备条件。我国传统城市的路网密度是很高的,交通可达性非常好。但进入到现代社会以后,随着机动车交通的发展,传统街区内由于道路狭窄,机动车交通可达性很差,有的又加上人为禁止机动车通行的管制要求,机动车交通的可达性就更差了。

机动车交通可达性对街区商业规模有一定影响。商业面积较大的上海新天地、南京1912、成都宽窄巷子由于街区规模相对较小,街区内部同周边城市主干道的联络性较好,机动车交通可达性高。街区面积最大的苏州平江路街区,街区外部两侧的城市主干道相隔一千多米,平江路宽不过三四米,机动车无法进入,内部机动车交通的可达性非常差,其商业面积也最小。(见图2)

值得注意的是,在街区的众多商业业态中,正餐业受机动车交通可达性的影响最为显著,上述机动车交通可达性较强的3个街区正餐业态的比例都在35%以上,明显高于其它街区,这同餐饮业的选址规律不无关系。学者梁明珠[7]等认为,集客力良好的地区更吸引餐饮业态的聚集,餐厅宜选址在交通便利、人口集中、流动量大的地区。

3.2 商业聚集形态对商业业态特征的影响

商业在街区中的聚集形态大致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沿着某一条主要街道的一侧或两侧呈带状分布,第二种是在某一较小区域内呈面状聚集。从研究的6处街区(见图1)看,面积较大的街区内商业聚集多为前一种形态,面积较小的街区商业聚集多为后一种形态。二者相比,后一种形态下各店铺间的相互联系更为紧密,街区商业规模也普遍更大。

4 同周边商业环境的关系

聚集性是商业发展的普遍规律,本文研究中利用GIS软件分析统计了6个街区周边1km范围内零售行业、宾馆酒店和餐饮娱乐三种业态店家数量(见表3)和分布(见图3),并分析其同街区内部业态功能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街区内部的零售业态和休闲娱乐业态受周边商业环境的影响比较明显。

4.1 对街区零售业态的影响

街区周边1km范围内商业店铺的总数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个区域内商业的繁荣程度,在此范围内零售店铺的数量同商业的繁荣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街区内零售业态的比例也与商业的繁荣程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见图4)。这表明,在商业繁华的地段,无论在传统街区内外,零售业态的发展都比较容易。

4.2 对街区休闲娱乐业态的影响

数据对比分析(见图5)表明,街区周边宾馆酒店的数量同街区内休闲娱乐业态的比例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街区周边宾馆酒店的发展同街区内休闲娱乐业态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宾馆酒店吸引大量入驻旅客所带来的消费需求促进了街区内休闲娱乐业态的发展,街区内休闲娱乐业态的发展繁荣也作为一个亮点促使更多的宾馆酒店在街区周边经营发展。

5 同街区保护更新的关系

5.1 街区保护要求影响商业规模

历史文化街区是当前我国名城保护的三个基本层次之一,其保护要求高于历史文化风貌区和老城风貌协调区。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在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用地面积宜达到保护区内建筑总用地的60%以上⑤,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⑥保护就无此硬性规定,而是在控规层面的保护规划编制中根据具体情况划定保护建筑和保留历史建筑,南京的老城风貌协调区保护要求就更低。

街区保护要求对街区商业用地比例的影响非常显著。上海新天地和南京1912街区完全为商业性街区,他们都不属于历史文化街区;成都宽窄巷子虽然为历史文化街区,但其保护更新实际上是按照历史文化风貌区的限制要求进行的,拆除了大量的老房子,其街区商业用地比例也较高,达21.6%;北京南锣鼓巷、福州三坊七巷和苏州平江路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要求高,其街区商业用地比例均在10%以下。

5.2 街区更新动力机制影响业态功能结构

从街区更新动力机制看,6处街区的更新实施主体各不相同。北京南锣鼓巷为民间自发形成,政府后期介入管理;上海新天地和南京1912均为民营企业开发经营,其中新天地由香港瑞安集团开发,南京1912由民营合资企业南京东方三采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进行管理经营;成都宽窄巷子、福州三坊七巷和苏州平江路均属于政府管控,由政府成立的开发公司负责实际的开发经营。

实施主体的商业规划对街区业态功能结构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对餐饮业和特色店铺的影响最为突出。相比其它业态,餐饮业的经营风险小[7],市场需求高,因此特别受到民营企业的青睐;但餐饮业环境容易对街区卫生环境造成污染破坏,一些由政府管控的街区有意排斥餐饮业态进入街区,如福州三坊七巷管委会就明确限制了街区餐饮业态的比例,可见,政府管控的街区中餐饮业态的比例差别较大。特色店铺多经营文化创意类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不确定程度高,营利性和风险性并存[8, 9],在民营企业作为实施主体的街区中其比例不会太高,但其在民间自发形成和政府管理控制形成的街区中比较容易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如北京南锣鼓巷和福州三坊七巷。

6 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本文研究选取的6处街区均位于国内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在12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靠前,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经济水平均较高,且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2012年,80处地级市以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地区生产总值(市辖区)平均为2376亿元,上海(19945亿元)、北京(17617亿元)、南京(6467亿元)、苏州(6048亿元)、成都(5732亿元)、福州(2084亿元)分别排列第1、2、8、10、11、25名;同年,80处地级市以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市辖区)平均为64164元,苏州(11628元)、北京(89659元)、南京(88525元)、上海(86995元)、成都(74167元)、福州(70060元)分别排列第5、13、14、15、27、32名,整体排名均比较靠前。

6.1 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商业规模

从数据对比分析(见图6)来看,城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对街区商业用地规模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北京、上海的城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在各个方面都远高于福州,因而南锣鼓巷、上海新天地的商业用地规模也高于三坊七巷。

但是,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是与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尤其是街区的稀缺性。成都、南京虽然城市总体发展水平一般,但由于传统街区在两个城市中的稀缺性均较高,因而宽窄巷子和南京1912街区商业用地规模并不小;相反,苏州虽然城市GDP水平高于南京,与成都相当,但由于苏州古城保护较好,传统街区的稀缺性相对不高,因此平江路街区的商业用地规模不大。

6.2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影响特色店铺发展

街区特色店铺的发展受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带动较大,街区特色店铺的比例同所在城市市辖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呈比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见图7)。北京虽然第三产业比例最高,但由于被更新利用的历史文化街区较多,分散了特色店铺的聚集。苏州的数据没有很好地符合这一规律,主要原因是由于其工业相当发达,因此第三产业比重被拉低,但其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并不低。这表明,特色店铺在传统街区内的大量产生和聚集,一方面同街区独特历史文化气氛有关,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城市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是三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的产物。

6.3 居民生活水平影响街区休闲娱乐业态发展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直接影响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传统街区内休闲娱乐业态的消费一方面是商品服务本身的消费,一方面也是对文化空间的消费。从对比研究的6个街区(见图8)看,街区休闲娱乐业态的比例同居民生活水平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休闲娱乐业态在街区中的发展需要以较高的居民生活水平作为支撑条件。其中,南京虽然居民生活水平不算最高,但南京1912街区休闲娱乐业态所占比例最高,这同企业经营下街区以酒吧夜生活为发展方向的策划定位有密切关系。

6.4 旅游业发展对商业业态特征的影响

传统街区商业用地规模同城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模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见图9),但也受其它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尤其是街区的稀缺性。北京、上海虽然旅游业发展总体规模高于南京和成都,但由于其街区的稀缺性远低于南京和成都,因此南锣鼓巷、上海新天地的商业用地规模反而低于宽窄巷子和南京1912。

在街区主要的4种商业业态中,特色店铺和休闲娱乐业态是最受外地游客欢迎的,其服务对象很大程度上都是针对外地游客,因而外地游客的旅游消费对其影响巨大。从统计数据(见图10)可以明显看出,这两种业态在街区所占的比例同境内外旅客人均消费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7 结语

案例传统街区所在城市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福州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在125座国家级名城中非常靠前,街区商业规模和业态构成有赖于其发达的经济基础。现代商业功能设施在传统保护类街区中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全国其它历史文化名城不可超越自身发展阶段,盲目在传统保护类街区中进行商业利用和开发。

传统街区商业规模有天花板效应,单个街区的商业占地面积一般不超过10ha。街区商业规模受历史文化资源的影响较大:一方面,街区稀缺性高的城市单个街区的商业规模也较大;另一方面,街区内历史文化资源对街区商业利用的限制作用表明传统保护类街区(尤其是历史文化街区)不宜完全进行商业开发利用。街区物质空间形态、保护要求对街区的商业规模也有显著影响。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到一定阶段,有实力对传统保护类街区进行商业利用的城市,也应当对街区的商业规模有所控制,充分考虑实际需求的容量和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

目前,传统保护类街区的商业利用中以餐饮、零售、特色店铺和休闲娱乐4种业态为主。业态构成受到来自街区物质空间形态、周边商业环境、保护更新动力机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具体而言,餐饮业态受街区物质空间形态和保护更新动力机制的影响较大,零售业态受街区周边商业环境的影响较大,特色店铺受保护更新动力机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休闲娱乐业态受周边商业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传统保护类街区商业利用在理性控制总体规模的基础上,还应当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业态构成的细致研究,避免完全照搬一些大城市的街区商业经营种类和模式。

注释:

① 对于北京南锣鼓巷、成都宽窄巷子、福州三坊七巷、苏州平江路4处历史文化街区,其面积就是各地名城保护规划或街区保护规划中划定的街区保护范围大小。对于上海新天地和南京1912,由于仅占所在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老城风貌协调区的一小部分,街区面积按照影像图上实际开发使用的范围测定。

② 街区内分散的个别商业店铺不计入测量统计范围。

③ 该分类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 4754-2002)》、 《零售业态分类标准(GB/T 18106-2004)》,并根据大多数传统保护类街区的实际情况划定。其中,特色店铺也属于零售业态,但这里特指依托街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经营创意类商品制作的店铺;休闲娱乐包含了正餐之外的小吃、饮料和茶室、咖啡厅、酒吧、KTV等;其它类中包含了办公服务、书店等。

④ 上海新天地的同类历史地段指上海市在市区内划定的1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南京1912的同类历史地段指与其紧邻的总统府性质一样的历史文化街区,其余4处街区均指所在城市划定的历史文化街区。

⑤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2005)》第4.1.1条规定。

⑥ 参见《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02)》。

参考文献:

[1] 单霁翔, 朱嘉广, 梅宁华.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M].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2.

[2] 伍江, 王林. 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与管理[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3] 南京市人民政府.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20)[Z]. 2012.

[4] 福州市人民政府. 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14)[Z]. 2014.

[5] 刘伯英, 黄靖.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策略[J]. 建筑学报, 2010,(02):44-49.

[6] 苏州人民政府.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Z]. 2013.

[7] 梁明珠,等. 餐饮业竞争力研究[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