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贷市场范文
时间:2024-02-26 17:5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信贷市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村;信贷;金融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滞后性问题日益突出,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出于战略调整的需要正在逐渐淡出农村金融市场:农业发展银行由于政策和自身实力的原因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业务面狭窄:民间金融由于自身不规范和得不到法律认可而或被取缔或只能从事地下经营,难以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成为农村金融市场事实上的垄断者后,由于体制和管理等方面的种种原因,长期经营不力,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信贷资金日益膨胀的需求,而且农信社的合作制改造一直未有明显效果,其业务经营的商业化倾向日益突出,其信贷资金的非农化倾向日趋严重,更是加剧了农村金融市场信贷资金的供求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出路在于进行农村金融创新。农村金融是个世界性难题,主要的困扰来自于农村金融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特点和商业化运作要求实现可持续之间的矛盾。尽管各个国家通过扩张农村金融网点、建立政策银行、提供财政补贴、进行利率管制、发放政策性贷款等一系列方式,试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并且也的确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发育迟缓
(一)长期计划经济影响农村信贷市场的发展
我国在建设和发展时期长期采取计划经济体制,这种高度计划性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所导致的结果是农村金融活动缺乏效率,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中的金融部门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金融机制会促使被抑制经济摆脱徘徊不前的局面,加速经济的增长;但是,如果金融领域本身被抑制或扭曲的话,那么,它就会阻碍和破坏经济的发展。大一统的公有制金融组织对金融市场的垄断经营所导致的金融活动低效率,以及近乎单一的集体经济组织主导农村金融市场所导致的资金运用低效率,都难以促进经济的更快发展。
(二)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需矛盾突出,农村资金外逃现象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济主体日趋多元化,经营活动不断多样化,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不断提高,信贷需求日趋多样化。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政策性金融业务的专门化、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多样化以及金融机构的多元化等方面的改革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金融领域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市场制度不断完善。但在农村金融领域,虽然也发生了诸如农行与信用社分离、信用社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变化,但其改革的速度显然落后于城市金融,市场化程度更是难以提高,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农村金融结构不足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单一,规模较小,金融工具品种单调,基本上仅提供存贷款服务。金融资产在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分布不平衡,金融体系中存在城乡分离和歧视农村的状况。银行及具有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在金融资产中占有绝对优势。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长期以来由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主导,其他诸如保险组织、融资组织、投资组织、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业务基本上是一片空白。金融相关率低。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落后的农村地区,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低,自然经济色彩依然比较重,外部融资率低,资本形成率低,由此导致了农村地区的金融相关比率低。
金融结构落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低下,难以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中介作用,致使在许多贫困地区的农村形成了金融浅短――经济落后――金融浅短的恶性循环。
二、农村信贷市场发展建议
(一)加强重点领域风险排查
针对低效微利的中小企业、高杠杆率的房地产企业、多元化扩张的家族企业、产能过剩行业中的企业链等4类法人客户,开展清查摸底,加强风险防范。严防担保链风险。在新增贷款及收回再贷贷款发放上,尽量避免企业互保和联保等保证形式,落实抵质押品,提升第二还款来源的有效性,预防经济下行期金融风险沿担保链蔓延。加快风险处置。推进不良贷款名单制管理,强化清收责任。完善不良贷款市场化处置机制,加强委托清收、打包处置、债权转让等手段运用,加快推进符合条件的涉农不良贷款核销。建立风险缓释机制。加强与各级政府的沟通和合作,推动地方政府设立政策性担保公司、风险补偿基金等,进一步加强政府增信模式的应用,有效分散业务风险。
(二)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发展
农村商业银行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成,这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变迁,适应了农村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农村信用社内在发展的要求。但是,股份制改革并非是制度变迁的全部。实质上,股份制改革恰恰是破坏了原来的制度均衡,使改革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处于一种制度结构非均衡状态,也就是表现为诸多与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一制度安排不相适应的困境和约束。因此,必需以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新的起点,深化相关改革,调整有关政策,实现新的制度均衡,才能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农户小额信贷留给农村商业银行的又一条出路,从农户小额信贷的实施效果看,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信贷促进了农村商业银行资产的优化和自身业务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支农实力,形成良性循环。如今的农村商业银行已经是商业化了的独立经济主体,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首要目标。因此,如果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不能为其带来任何好处的话,其必然会退出小额信贷市场。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农户小额信贷的热情不断高涨。
(三)制定合理利率水平
国际经验表明,合理的利率水平是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所谓合理的利率是指能补偿管理费用、资金成本、与通货膨胀有关的资金损失及贷款损失,因此小额信贷利率应该是商业化的利率。首先,要让参与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能赢利,这是这些金融机构愿意扩大并能持续提供小额信贷的根本保证。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渐深入,银行商业化的程度提高,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如果农村商业银行在小额信贷项目中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又得不到有关部门的补助,那么目前开展得轰轰烈烈的小额信贷工作就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更大规模地深入发展下去。世界上不少小额贷款项目半途而废的原因归根到底都是因为亏损,特别是由国际组织,国外资金所资助的小额贷款项目,往往是国际组织撤出之日,就是小额贷款活动的完结之时。这与这些项目长期依靠国际上资金补助不无关系。要使参与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能赚钱,国际经验证明,最关键的是利率的高低。小额信贷与银行一般贷款的操作程序不同,有额度小成本高的特点。有较高的存贷差才能弥补操作成本。不能用一般银行对工商业,甚至较大的农业项目的利率水平来套小额信贷的利率。在国际上成功小额贷款的存贷差要高达8%-15%左右。在中国,由于不需要建立新的金融组织来发放小额信贷,加之贷款的方式也较国外简便,因此成本可能比国外同类贷款低一些,但可能也需要5%-7%左右的利差。在目前农村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在3.5%左右的情况下,贷款利率在8%-10%左右才能使项目自负盈亏。当然各地的情况有所不同,应测算后确定盈亏平衡点,再加上正常利润来算出小额信贷的合理利率水平来。
(四)加强政府监管
首先,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小额信贷发展的外部环境。由于小额信贷本身具有金融和社会双重属性,因此,我们在主张利率实施市场化的前提下,也不能忽视政府在小额信贷运行过程中的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另一个角度讲,小额信贷所具有的扶贫的社会属性使得其具有正外部性,这种外部性要求政府发挥应有的调控作用,因此我们无法单纯依托市场机制来解决扶贫问题,必须依靠政府的调控和监督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我们在强调政府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也要防止政府部门和机构对农户小额信贷的干预和限制。政府应把调控的侧重点转向对我国广大落后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上来,一方面,加强优化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和市场化建设,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寻找商业机遇,使信贷资金实现价值增值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政府要增加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教育等方面的建设资金,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力度。总之,政府要把职能重点放在创造有助于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方面,推动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金融环境。
其次,加强小额信贷组织贷款利率监测管理。中国人民银行要利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加强对小额信贷利率变化的监控,建立起畅通快捷的利率信息反馈系统,使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小额信贷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迅速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机构,要及时有效地向小额信贷组织传达各种金融信息,通过对其进行道义劝告,影响其小额信贷款的投入方向,从而达到引导小额贷款机构规避潜在的经济风险,控制信用,使货币政策发挥最大的作用。将小额贷款利率纳入国家利率管理体系,通过摸索和总结,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要逐步形成与我国的市场化利率体系相适应的监管手段和调控能力,以期达到防范贷款风险、提高资金运营安全性的目的。
篇2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重心由监督控制向引导帮助方向的变化,人民银行在坚持执行宽松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对于信贷方面的政策不断放宽。同时也要求各大国有商业银行放宽政策,建立一个积极宽松的信贷环境。这造成了银行以效益为核心的转变,虽然有利于信贷行业的发展,但是也加重了资金回笼的风险。
二、解决措施
(一)实行细化的管理方式
在农村信用社信贷市场的管理方面,我们要分城乡两个市场来进行管理。对于城区方面,可以建立信贷专属部门,直接面向广大中小企业以及个体户,加强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而对于农村这一市场,可以建立三农业务部,推动农村信贷业务的发展。这样不但可以有效的解决当前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发展,提高了资金利用率。不过,在相关资料的调差处理方面,要加强管理,以切实了解客户的实际经济状况。为了规避信贷资金风险,各大部门要严格依据规章制度办事,加强申请到发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以保证贷款审查监督方面的真实性与可行性。
(二)拓展农村信贷市场营销方式
在农村信贷市场方面,我们要施行多元化的经营方式。针对当前农村的具体需求及实际情况,开发出更多的适销对路的新的信贷产品与业务。拓宽农村信贷市场营销方式。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农户在进行信贷过程中往往会由于缺乏有效的抵押而导致整个贷款过程的流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贷款难度,不利于农村信贷业务的展开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产品开发部门可以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开发出既能适应需求,又能减低风险的信贷产品。对于乡村企业可采用银行、企业、农户三位一体的方式,也可以寻求中介担保机构合作。而广大农户也可以通过存入定量的资金成立本组织内的信誉担保机构。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规避信贷方面的资金风险,也有利于加强农村产业改革,促进农户间的合作,扩大农村产业规模,推动农村经济变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贷款手续的办理方面,一定要坚持简单易懂的原则。因为农户由于劳动作业量大、知识水平有限原因,复杂的程序以及专业化的语言会大大增大农化贷款过程中的难度,影响农户贷款的积极性。在农户贷款的整个过程中,申办手续要快,审批链条要短,语言要简单易懂。当然这一切都要以规避风险为前提,不乱贷、不惜贷、不增贷,一切工作都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有序的推动农村信贷市场的发展。
(三)改善服务质量,优化客户结构
篇3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村信贷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56-2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的“霸主”地位正受到其他银行的挑战。目前,已有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以及小额贷款公司等众多金融机构陆续在农村设立了分支机构和村镇银行。随着各家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调整以及服务对象的转型,其强大的市场营销和极具优势的低利率贷款,使农村信用社独家经营的个人贷款业务大量流失。由于自身政策、体制、品类、风险等原因,农村信用社对信贷市场的开拓也并不十分顺畅,信贷资金的投入量和收益率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并且还形成了一定的金融风险。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如何做到创新信贷手段,促进信贷营销,规避贷款风险,进一步激活、开拓农村金融市场,已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课题。
1 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的形势
2003年,随着国家信贷扶持“三农”政策的出台,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农民收入在不断的增加,消费理念也在发生根本的变化。人们的信贷需求已由传统的生存型、温饱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贷款去向也由民房、家电、农机具、医疗保健逐步向子女教育、项目投资、汽车及高档住房等方面倾斜。贷款的数额也由原来的几百元至千元上升到现在少则几千元、上万元,甚至要数十万元之多。由于农村信贷市场正在向产业化、规模化、多元化、大额化发展,建立一种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已迫在眉睫。
近年来,作为供贷方的银行,敏锐地感受到农村金融市场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筹备了大量的储备资金想要投放市场。前景开阔的市场、供贷的迫切、资金旺盛的银行,按理说在这各得其所,两全其美的市场环境下,农村信贷应当是全面开花、遍地结果,但就目前来看,却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一方面是“三农”方“难贷款”,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另一方面是农村金融机构
“贷款难”,资金闲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面呢?其主要原因:一是农民担保物缺乏。由于农村信用体制建设还不健全,许多农户没有可以质押或抵押的土地证、房产证等有效抵押物担保,这就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二是贷款利率高、评估抵押费用高。高额的贷款利息和评估费用使人们望而生畏,直接影响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三是贷款额度小、期限短。农村信贷资金平均贷款限额一般在两千元左右,还贷时限多在一年以内。贷款额度小,还贷时间紧,贷款者解决不了大问题,收不到好成效。四是信贷品种少。有限的贷款品种难以满足贷款者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如医疗保健、结婚、旅游及出国读书保险,委托理财等消费行为都很难找到与之相适应的消费信贷品种。六是缺少有效的风险保障机制。涉农贷款风险高,一旦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或国家产业政策变化,贷款人就会遭受严重损失,而现行的信贷政策又缺乏相应的信贷风险补偿办法。
以上种种原因,使信贷双方产生不信任、不踏实的心理,造成了“惧贷”、“惜贷”或是“一贷即飞,一管即死”的局面,因而对农村信贷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和影响。
2 农村信用社开拓信贷市场的渠道
农村信用社要想站稳农村信贷市场,扩大贷款空间,抢占市场份额,就必须发挥优势,找准定位,不断挖掘市场潜力,培育和稳定优质客户群,以实现社农“互惠双赢”。
2.1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市场定位
农村信用社与其他银行相比具备以下优势:市场定位“准”:农信社主体服务“三农”,在农村有地位、有信誉。规模“大”:在县域范围内,信贷支农所占比例极大,支持中小企业所占比例也较高。贷款速度“快”:决策实施快,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网点“多”: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网点,服务网络体系实现了全覆盖。贷款对象“熟”:因农而生,根植于农,具有根深蒂固的基础。农信员工绝大部分来自本乡本土,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熟悉。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就会在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中抢得先机,占领市场,取得业绩。
2.2强化营销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面对竞争,农信社必须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明确营销任务和目标,走向市场,开拓营销渠道。要通过提高办事效率,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开通贷款绿色服务通道,落实好无障碍办贷承诺,真正把办贷效率、贷款质量提高。同时,还要实施“阳光信贷”,公开办贷程序、贷款条件,提高人们对农信社贷款的信任度。
2.3改变信贷策略,创立贷款品牌
根据市场需要和产业结构特点,运用好各种营销策略开发市场,及时调整放贷政策,考虑对农村消费信贷实行利差补贴,合理确定贷款期限,贷款可以跨年或一次约定二年、三年,以满足农户在贷款利息和期限上的合理需求。要积极推行农村信用社贷款品牌化战略,在当地信贷市场拿出具有特色的贷款品牌,以提高和扩大农村信用社贷款业务品牌的知名度,提升信用社在行业中的品牌形象。
2.4探清市场需求,创新贷款品种
农信社要因地制宜,贴近农户,开发适合地方农村实际需要、有区域特色的农村金融产品,找准那些新型的优质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含量高的特种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及工商业。如可以重点支持中草药精深加工、农副产品生产、食用菌生产和林产品加工及林下经济综合开发为主的生态农业,开展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机械、农村住房及宅基地等“四权”抵押贷款,开发以直补款为依托的“直补宝”等信贷产品。
2.5完善竞争机制,强化责任监督
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监督机制、追究机制,使广大员工树立牢固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服务意识、法律意识,明确岗位责任制,使员工能够自觉寻求市场、创造效益,遵守法纪,积极为完成信贷任务而努力工作。
3 农村信贷保障及风险预控
保证贷款质量,降低贷款风险是银行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与赢利性的必然需要,是提高行业竞争力,实现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农贷资金保证与风险防范上,应当主要从强化信贷全过程管理上着手。
首先,要强化信贷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的培训与教育,提高信贷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使防范信贷资产风险成为信贷人员的自觉行动。要通过准确把握市场行业的整体走向,关注影响贷款偿还的最本质因素,培养预防市场风险的能力,使信贷人员具有及时发现风险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从而有效的进行风险控制。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把握好贷前调查、贷款审查、贷款审批、贷款发放、贷款使用等各个环节,对每个客户、每笔贷款、每项业务都进行连续跟踪、监测和警报提示,为贷款风险评估提供依据。同时还要加强各风险点的稽核监督、内控约束和责任认定,以便对不良贷款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早措施,将贷款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 信贷市场 市场失灵 政策
1.农村金融信贷市场需求综述
我国拥有9亿农民,农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0%,根据2009年的农业信贷分析来看,贷款的总额达到了14204.8亿元,占我国的总贷款额的3.8%;农业存款的总额是7514亿元,占到了存款总额的2.1%。我国的城乡金融信贷市场在结构和数量、规模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很自然对于金融信贷的服务理念和金融产品的需求方面的差异也是相当巨大的。农村的信贷需求小并且需求量不足,借贷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消费和生产为主的;在农村中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和传统思想的制约,金融服务理念比较淡薄、理财的观念比较落后,只有很少的用户只是偶尔向金融机构借贷,所以在农村中的有效的需求不足。
以下是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存贷比变动表:
但是随着我国近几年来不断的推出惠农政策,农村的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我国政府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更有很多的成功企业家,纷纷都回自己的家乡投资,促进家乡的发展。为了彻底的缩小城乡的生活水平,帮助农民过上小康的生活,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启动资金,加大农村的信贷投入是及其有必要的,不仅仅是新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
2.我国农村金融信贷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农村人口占据着我国的半壁江山,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和传统观念的制约以及金融机构的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的影响,我国的农村金融信贷市场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为了实现我国农村金融信贷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就要对阻碍农村金融信贷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2.1农村金融的覆盖率比较低
在农村的金融市场中,借贷的主要方式是以关系型的借贷为主,契约性的借贷为辅助,经过对我国农村中金融市场的调查发现,在农村中农民在遇到困难或是需要资金进行自身的发展建设以及其他的投资时,其中有65.8%的农民会向自己的亲朋还有借钱,而选择向正规的银行或是其他的信贷金融机构借款的只占到了20.14%,其他的则选择了向非正规的金融机构借贷。在九十年代里,农业发展银行占农村信贷的18.9%;中国农业银行占3.6%;农村信用社占30.6%;2003年的农村信用社存款23850亿元,贷款余额17191.4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10.110%,其中农业贷款占到84.1%;2004年底,农村信贷款余额19237.84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10.85%,其中农业贷款占56.79%;农业银行占13.96%;农业发展银行占到4.05%。
2005年末,全国的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是32573亿元,贷款余额是22354亿元,其中农业贷款10071亿元,占贷款总额的比例46%,而同时期的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占全国金融机构贷款比例的87%。综上所述,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供给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中的覆盖率很低,农民通过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很少。
2.2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单一,信贷供给能力不足
在农村的金融服务的主体是以农户为主的农村信用社或是少之又少的中国农业银行,尽管国家把中国农业银行作为了我国专供农民借贷的专业银行,但是就目前的在农村的分布来看,比较少,而且信贷的供给能力以及后备资金的储存存在严重的不足,无法满足农民对于资金的需求。而作为农村信用社或是中国农业银行在向农民借贷问题的推广上做的不到位。所以无法满足农民的需要。
由于我国的农民可支配的收入较低,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增幅缓慢,以下图表可以看出收入差距不断的扩大,城镇与农村的储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农村信贷市场呈现二元结构并且发展滞后。
2.3信贷的风险控制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
“贷款难,难贷款”问题的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农村信贷供给制度和需求制度的错位。 关于农村的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问题,在农村的金融制度由于开发较晚,建立的时间也比较短,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我国农村的金融制度和城市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信贷工作中承担的金融风险较高,创新能力不足,通过对我国的某一个农村的信贷金融的情况的调查发现,在农民借款之后,有56.1%的农户认为还款没有制度的监督,早晚无所谓,什么时候有了就什么时候还;有31.41%的农户认为对于自己的贷款,在将来的还款问题上没有压力;而有很少的用户不会按时还款,没有一个合理、科学、成熟的制度对农户的行为进行约束,所以我国大型的银行,如建设银行、商业银行等纷纷的退出了农村金融市场,所以这就致使在农村的金融结构更加的单一化,农村的资金存在严重的流通滞后的问题,这样农村金融市场的环境会更加的恶化。
篇5
关键词:非价格信贷配给;农村金融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学者对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也越来越关注。近年来,我国政府也逐步意识到落后的农村金融市场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人增加的“瓶颈” ,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从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到放宽市场准人限制从针对农村信用社的存量改革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增量改革,从农业银行开展面向“三农”的体制机制改革到邮政储蓄银行成立, 中央政府一直遵循着增加供给的改革思路,试图通过建立适度竞争、多层次的市场化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来缓解农村地区的融资困境。然而,尽管如此,农村地区的人们的融资困境依然存在,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农民仍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信贷配给。
本文主要采取数据,对影响非价格信贷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影响非价格信贷的主要因素,并且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如何改善目前的非价格信贷机制,进一步地完善我国的农村信贷市场,完善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需求和并且满足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消费能力。
二、文献综述
利率改革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已经基本放开。但是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利率似乎并没有充分的得到金融机构灵活地采用,并且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非价格的信贷配给程度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农村信贷市场对于农户乃至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都非常重要,完善高效的农村信贷市场不仅可以提高农户的收入和福利水平,而且还能够减少农村中的贫困人口,缩小贫富差距。但是,由近二十年来的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等的成果显示,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信贷场的效率非常地低,信贷配给的程度普遍严重。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最近几年我国在农村的信贷领域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很明显地,只有灵活的、能满足各种不同目的的信贷措施才能够较好地服务于农村信贷市场,而固定的、同一不变的信贷服务措施肯定难以满足我国农村市场的需要。因此,农村信贷市场的结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等的建立健全必须从农民和一些乡镇企业这二者的融资行为和其融资需求出发。
三、影响非价格信贷配给因素的计量分析
1.数据来源
由于对信贷配给实证分析对于数据搜集的要求很高,数据搜集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信贷配给程度的精确度的计量, 因而在信贷配给理论不断拓展的同时,很多学者也在探索准确的信贷配给实证衡量方法。作者所做的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蚌埠市下县以及其所属村镇进行随机抽样,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入户调查。发放问卷数量为600份,由于周边共有三个县,所以每县发放200份进行随机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589份。
2.变量选择
影响我国农村信贷配给的因素众多,包括户主受教育年限、户主年龄、家庭劳动人数比率、户主是否有技能、是否为规模农户和个体工商户、2014年生产性固定资产净值、2014年家庭纯收入、2014年家庭是否发生重大事故、平均每年与银行信贷员接触的次数、是否有过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经历等等。本文立足于普通农户都有的状况,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选择户主年龄(X1)、户主受教育年限(X2)、家庭劳动人数比率(X3)、户主是否有技能(D1)以及家庭年纯收入(X4)这五个因素作为本文的变量。
3.模型建立
在只有解释变量X4时,方程拟合效果最好,并且所有检验都通过,所以在这个模型中,对于被解释变量Y(是否提供信贷供给)影响最大的就是解释变量X4(年家庭纯收入)。所以易知,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来说,是否对一些农户提供信贷供给影响最大的就是年家庭纯收入。
针对以上的计量分析,本文主要得到三个结论:
第一,家庭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对于所调查区域的农村非价格信贷配给并没有显著影响。由于考虑到现在农奴才能机械的发展,以及耕种劳作任务的日益减轻,户主年龄对于农村金融机构选择信贷对象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家庭劳动人数比率以及户主是否有技能对所调查区域的农村非价格信贷配给主要产生负向影响。这两个因素直接影响着该农村家庭的年度总收入,因而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家庭劳动人数越多,以及户主的技能越强大,那么所对应的就是该农村家庭的年度总收入越高,因而其还款能力越强,其受到信贷配给的程度越低甚至不受到信贷配给。
第三,家庭年纯收入对所调查区域的农村非价格信贷配给产生较强烈的负向影响。这个因素直接反应了借款者的现金流情况;家庭年纯收入越高,说明借款者的净现金流越高,进而说明借款者的还款能力越强,从而说明借款者受到的信贷配给程度越低,甚至于不会受到信贷配给。
四、结果分析
本文的研究使得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的农村金融改革。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改革对于改善微观经济主体的融资条件的成果是十分有限的,农户信贷配给程度仍较高。由于本身的研究的数据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的道德模型可能不是很符合预期。在这个研究层面上,对于数据的要求是十分高的,但是由于点差的数据可能会存在一些系统上的错误,并且可能本文截取的数据较少,所以会导致本文的结果有些偏差,但是基于以上的模型和结论,我们还是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本文认为,影响农村金融市场非价格信贷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户自身的资产状况,在农户的年收入较高的情况下,金融机构还是很愿意把钱贷给农户的。但是在实践中,在解决农户的自身的资产状况又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本文认为在解决农村信贷供给程度较大的问题上,应该由金融机构进行创新,根据农村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微观信贷合约,以缓解信贷合约中非价格条款对信贷需求的抑制,发挥利率在市场中的作用,最终通过金融制度和产品的创新来改变弄从金融机构长期存在较高程度的信贷配给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张龙耀,江春.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中非价格信贷配给的理论和实证分析[M].金融研究,2001,07.
篇6
关键词:贷款定价;市场化改革;农村信用社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8-0072-03
近年来,在商业银行贷款越来越向大项目、大企业集中的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县市联社不但要鼎力支持农村“三农”的资金需求,还要对辖区中小企业、下岗员工、城乡居民的创业与就业提供资金支持,实际上已经成为辖区小额信贷资金的主要供给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县市联社长期以来资金力量较薄弱,财政支持有限,人才相对匮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其中,长期实行的贷款低息化是阻碍县市联社做强做大的重要原因。农村信用社过去实行低利率的初衷是减轻农民负担,让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群众能用得起贷款。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农信社的各类贷款年利率都比银行低2-3个百分点。然而,从县市联社的经营情况看,长期实行管制下的低利率,不但没有给农民贷款带来优惠和方便,反而加大了群众贷款的难度。本文以海南海口市农村信用联社的调查为基础依据,就贷款低利率的弊端、农信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缺陷及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建议做一探讨。
一、管制下的低利率是农村信用联社持续、有效发展的障碍
农信社实行贷款低利率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造成了农信社的亏损。根据人民银行改革前规定的利率标准,海口市联社在2004年前,一年期的农业贷款的平均利率是6.27%,流动资金贷款利率是6.9%,平均存贷差仅有3.4个百分点。而据海口市联社业务人员反映,办理一笔万元一年期贷款支付的各种成本有:办公场地租金、通信费、水电费、交通工具费、员工工资等5项支出这些竟高达100元,此外,还要扣除营业税32元。而且,不良贷款也在侵蚀海口市联社的资产。
2.长期实行的低利率聚集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农业经济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不确定因素影响多,又可能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属于高风险行业。过去实行的低利率覆盖不了农户的经营风险。从海口市联社近10年来的数据看,年景稍好的年份有2003-2006年,这4年海口市联社的平均不良贷款率比其他年份稍低。
3.长期实行的低利率挫伤了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由于低利率政策压缩了赢利空间,农信社员工的工资收入和各项福利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与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相比有一定差距。据统计部门测算,2005年至2006年间,海口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680元,而同期海口市联社信贷人员的月平均工资仅有861元,奖金福利也低于同工龄的其他行业员工。不少基层社的信贷业务骨干至今还被住房、医疗和子女上学三大难题困扰,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
4.长期实行的低利率不利于树立贷款户的诚信意识。在长期享受低利率的环境下,贷款户对按时偿还贷款本息的观念逐渐淡薄,部分贷户甚至有意违约,他们的理性选择就是宁愿逾期还款也不要依约办事,即使是罚息也仅仅是达到商业银行同样档次的贷款利率水平,起不到应有的震慑作用。据海口市联社统计,2004年逾期的700户贷款户中,具有偿还能力的贷款户占比重为64%。
5.照顾性质的低利率不利于城乡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农信社长期实行的低利率具有浓厚的政策照顾色彩,着眼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方式,支持的是以土地耕作为主业的传统农村劳动者。海口市是我国最大经济特区的省会,各乡镇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农业也在向现代农业迅速过渡,农村劳动者从事土地耕作的比重由2001年的50%下降到2006年的30%。目前农村劳动者主要从事的是经济效益较高的水产养殖、小型加工、旅游餐饮、物流运输和商业贸易等行业。这类新型行业对贷款利率有着较强的承受能力。如果仍然维持原来的低利率,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三、农村信用联社利率改革的缺陷
1.提高利率幅度有限,未能体现资金价格。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与市场利率相比差距较大,且民间融资利率的执行情况不同。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调查统计处2005年初对海南省民间借贷的调查结果显示,受企业之间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亲密度影响,民间融资的利率执行情况截然不同,高利贷时有发生。企业融资月利率在20‰以上的占融资企业总数的38.9%。在需要支付利息的家庭借贷中,月利率在20‰以上的占38.3%,远远超出我国农信社目前贷款利率的浮动上限。目前央行允许的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在一些农村地区还不足以使县市联社获得合理的资产和资本金回报来弥补其成本和风险。其次是与组织资金的成本相比也有所差距。县市联社的资金价格包括获取存款的成本、管理费用、放贷成本和风险溢价。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企业放款也有着较大的利益落差,导致了县市联社更倾向于发放企业贷款。当前县市联社通过要求罚息、强制要求入股等措施,使农户小额贷款的实际贷款利率远远超过贷款利率浮动的上限,也从一个侧面充分反映了当前农信社利率浮动上限太低。而造成县市联社的资金成本偏高的因素很多。一是吸储成本持续上升。海口市管辖范围较小,且交通极其方便,使得海口市联社在吸收储户存款时直接面对来自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各家商业银行实力雄厚,且近年来纷纷吸取国际经验提高服务质量,使海口市联社在吸收存款方面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不得不以各种方式提高存款利率来吸引客户。二是由于农户贷款金额小、居住分散,贷前调查成本也很高。三是县市联社的农户贷款面临着较大的自然风险和产业风险,在缺乏农业保险和抵押品的情况下,贷款的风险很大。因此,只有逐步放开农村金融市场的贷款利率,使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能够抵补风险和成本,县市联社对“三农”贷款才能盈利,才能提供越来越多的资金支持“三农”。
2.基层机构权力有限,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由于农户不能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表和抵押资产,因此农信社向农户提供的主要是关系贷款。在关系贷款的情形下,农信社的授信决策主要是基于客户经理与客户接触过程中所获得的专有“软”信息(即通常不在财务报表上显现的、为大众所了解的信息)。这些专有信息来自于过去贷款的发放、客户开设的储蓄账户以及其他金融产品,还可以从客户的经营环境中获得,例如供应商和顾客等。关系贷款中最重要的关系枢纽是客户经理。客户经理通常掌握最多的软信息,对所负责的社区通常了如指掌,因此可以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了解社区中的企业和其所有者的信用状况。客户经理同时也直接掌握客户的各种“硬”信息,是能把软硬信息有效结合的最合适人选,因此关系贷款要求授予客户经理更多的贷款权限。[1]
县市联社作为基层社的管理机构,既具有在辖区内调剂信用社之间的资金、审计信用社等管理职能,也有办理信用社资金清算、通过银行间市场为信用社融资的服务职能。这样的组织结构,在运作中能增强调控能力,但使得经营决策链拉长,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不同贷款对象的利率趋同,体现不出来贷款定价的差别化与市场化。
3.专业人才短缺,影响改革进一步深入。农村信用社缺乏贷款定价的专业人才,没有能力实行完善科学的利率浮动机制。利率定价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众多的经济金融因素和大量的信息及数据支撑,而农村信用社由于长期的粗放管理,日常工作的主要人力、物力均投向如何扩大存、贷款业务方面,对基础资料数据的收集、保存整理非常薄弱,风险量化和分类标准不完全统一,评估标准弹性较大,尚不能客观、科学地反映各类贷款风险程度。“人情利率”、“关系利率”、“一浮到顶”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四、加快农村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1.端正思想认识,走出理论误区。要纠正“农村贷款利率越低越好”、“低利率就是对农民的支持”、“低利率才能让城乡人民用得起贷款”等诸如此类的错误认识。2006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行行长助理易纲就指出:“许多人希望给农民的贷款利率越低越好,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减轻农民的还款负担。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易纲强调,涉农贷款应在利率覆盖风险的原则下进行,即借贷利率要能覆盖贷款业务的全部成本。孟加拉乡村银行家尤努斯的尤努斯乡村银行是面向农村劳动群众的“穷人银行”,但是,贷款利率并不低,有的达到了年息18%,相当于我国农信社目前贷款利率的2.2倍。[2]因而,我国央行也一直借此宣传适当提高利率对农村金融的重要性。
2.步骤稳妥扎实,工作循序渐进。首先,应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因为科学的风险定价机制是以收益与风险成本相对称原则为基础的。一是明晰产权关系,实现资本的有效约束;二是突出风险防范重点,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三是以调动内在积极性和协调内部利益为重点,加大正向激励。[3]其次,央行要督促当地农村信用社结合经济、地域特点,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贷款利率管理办法。过去农村信用社从大量的案例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但是对于建立一个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数据模型还很不够。根据当前的需要,可以先将其他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模型加以改造。第三,由人民银行总行筛选,制定样本,对符合要求的农村信用社可率先放开贷款利率上限。这一举措将促进农村信用社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资产负债管理和贷款风险定价的能力。第四,政府还需要在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教育和医疗等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创造一个可持续的农村金融商业环境,让农民有能力使用金融服务。[4]
3.及时总结经验,纠正过程偏差。各级央行和监管部门要从监督、指导、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强对利率浮动和执行落实的检查,引导农村信用社在做好支农工作的前提下,实现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一是指导农信社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合理确定贷款价格,积极支持农村产业化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信用社增效。二是要督促农信社建立灵活、惠农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指导农信社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对象的信用等级、经营情况、期限长短、发展潜力及贷款项目的风险状况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三是基层央行要加强与银监部门的协调与沟通。要与银监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根据执行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的需要,可建议银监部门对金融机构违反利率政策的行为进行处罚。银监部门要及时将检查情况及结果反馈给人民银行,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形成对利率政策齐抓共管的格局。
4.加强银、政、企合作,开创多赢局面。一是联合工商、税务、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组织等相关的社会职能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在央行征信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规范权威的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制定科学的企业和农户信用评定指标和操作性强的信用评定办法,全面、真实、系统地反映贷款户运作以来在贷款归还、诚实纳税、注册资金等方面的真实情况,为农村信用社确定贷款利率等级提供可信的参考依据。二是要积极吸收中小企业入股农村信用社,履行民主管理职能,分担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降低利率风险,获得自身的发展壮大,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过去农村信贷中的低利率道路越走越窄。在经过了这一阶段央行“理念”的铺垫之后,各界对“唯有适当提高利率才能拯救农村金融”的观点有了一定程度的认可,这为央行相关政策的出台打造了一个基础。再加上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加速放开贷款利率之后的农村金融市场将会在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占云生.如何破解海南中小企业融资难题[N].海南日报,2005-09-21.
篇7
关键词:新时期 农村 商业银行 信贷营销 创新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整体信贷资金投入呈逐年增加趋势,对促进全国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纵观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全局,我们发现活跃的信贷市场多集中在较发达城市地区,而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却面临着信贷资金投入慢慢萎缩趋势。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信贷支撑作用越来越渺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欠缺,信贷市场营销策略缺乏应有的活力。农村市场对商业银行来说虽然远不及发达城市地区有价值,但是随着城市地区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竞争的加剧,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潜在价值将逐步得以挖掘。所以国家应增强农村商业银行资源配置,有效分配一部分储蓄资金配置到当地经济中去,进信贷市场营销策略,以推进农村地区金融市场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
体系。
二、当前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的必要性
(一)确立真正市场经营理念的需要
信贷市场营销之所以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市场经营观念,其基本原因在于:第一,信贷市场营销强调客户的有效需求,所以农村商业银行必须以广大客户的现实需求为核心,通过积极有效地研究市场和客户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1第二,顾名思义,市场营销必须是一种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的,根据不同类型消费者的现实需求不断创新商品和服务。总的来说,强化农村信贷市场营销,必须增强农村商业银行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增强商业银行对市场变幻莫测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实现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在改革不断深化以及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经历了不断地演化与发展。在利益机制、竞争机制和市场运行规律等机制的共同影响下,国际金融业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出新的金融功能、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以满足时刻都在变化的金融需求,推动银行业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在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信贷市场营销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2对农村商业银行来说,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信贷市场营销活动,不仅可以推动信贷创新,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据信贷市场需求的变化随时修正经营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经营行为,稳保证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三)顺应市场客观经营环境变化的需要
首先,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受到强烈的冲击。新时期,国际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市场和客户结构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农村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不容小觑。当银行筹集资金的功能和地位逐渐被新兴的资本市场给消弱时,将直接导致农村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萎缩,并造成银行客户的流失;其次,国内同行业竞争的加剧使本来就不发达的农村商业银行出现了严重的规模不经济。由于众多银行的信贷产品都具有同质性和可替代性,所以商业银行的信贷产品也很容易被其它商业银行所替代,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3再次,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给商业银行信贷营销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行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传统行业逐步萎缩,新兴行业不断涌现。这时加强信贷营销的研究与实践变得非常重要。
三、新时期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营销方式创新策略
(一)逐步完善信贷管理制度
通过完善基础性的信贷管理制度,能为改进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市场营销策略提供稳固的制度支持与保障。对农村商业银行来说,一是要推进适合中小企业的贷款制度,实施信贷营销的区别管理与分账核算。同时,不断完善信贷营销的业务流程及信用评级、贷款风险等制度;二是根据农村市场的特征,实施针对性的信贷服务制度。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客户群的需求、业务资源规模、竞争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各分支行自行确定相应的业务机构及差别化的信贷服务。
(二)确立市场营销理念
目前我国信贷市场已淡出了卖方市场,但又徘徊在买方市场边缘的买卖市场阶段,而真正成熟的信贷营销理念是以信贷买方市场的形成为条件的,并对信贷营销理念提出新的要去,如:善于观察和了解目标客户及潜在客户的需要,并集合各种资源来满足客户的现实需要。因此,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部门要解放思想观念,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和营销思想,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动力与核心、以实现最大效益和市场占有率为目标的现代营销理念。
(三)丰富信贷营销内容
1、产品营销。产品营销重在迎合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因为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就必须始终向市场和客户,跟随市场的发展趋势提供全新的金融产品。目前,国内金推出的一系列金融新产品,包括:买方信贷、网上银行、应收帐款收购、资金汇划等。4
2、客户行为营销。客户行为营销是银行获取利润最大化的可靠保障,越来越多的银行将重点行业和重点客户作为今后营销的重点,是因为他们己经意识到客户行为营销是建立和完善资产结构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3、方案营销。方案营销是银行为优质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一种方式,包括存贷款、贸易融资、支付便利、财务顾问等,但是针对农村地区的市场特征,农村商业银行应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发展农村商业信贷客户营销。5例如,农村商业银行就可将营销重点放在适应农村发展经济实际需要的粮食、烟草、水果、畜牧等不同领域的综合开发项目上。
四、结束语
新时期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的创新是我国金融管理领域进行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提高新时期下我国金融业管理水平,增强金融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各农村商业银行一定要根据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特点与需求,积极研究和创新信贷营销策略,保证积极有效的市场运转。
参考文献:
[1]孙 在国.体验经济时代营销策略创新思考[J].商业时代,2006(8):90-92
[2]肖宪芝.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策略[J].理论纵横,2009.02
[3]郑芸,朱海洋.浅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营销策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4)
[4] 秦建文.试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管理[J].金融论苑,2005(4)
[5]韦永星.山区农业发展银行商业信贷拓展问题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04
1孙在国.体验经济时代营销策略创新思考[J].商业时代,2006(8):90-92
2肖宪芝.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策略[J].理论纵横,2009.02
3郑芸,朱海洋.浅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营销策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4)
篇8
摘要:本文从小额信贷在农村信贷市场中的发展阐释了其对于在新农村金融制度建设的优越性,并结合实地调研案例进一步分析小额贷款对于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对小额信贷现存的不足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小额信贷;金融发展
一、引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拉开帷幕,但是农村金融发展的落后却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前进脚步。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增加农村的信贷投入、改善农村的金融服务需要我们积极的去关注、实行。
农村小额信贷以贫困或中低收入农村群体为目标客户,提供适合他们的小型金融产品服务。20世纪70年代以来,小额信贷机构的不断涌现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了强有力的小额贷款与其他金融产品,解决了农村金融的困境,效果显著。小额信贷作为金融服务的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工具,为相对较为贫穷的人进入信贷市场提供了平等的机会,同时也拥有促进农村信贷市场发展的潜力,本文基于相关文献及对彭州市隆丰镇的实地调查,梳理了小额信贷的作用,并指出了小额信贷现存的不足,同时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及其作用
当前,我国共有三种类型的小额信贷:分别是大银行提供的下岗失业担保贷款、助学贷款和扶贫贷款、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和非政府组织提供的小额贷款。其中农村信用社贷款是目前的发展主流。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需求。
农村经济的信贷需求大部分是生产性需要,还有部分生活需要及临时急需。而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出现、发展、壮大也使得农户需要各种项目的启动资金、发展资金以及各种配套资金。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一个重心应转移至小额信贷方面。针对农户需求小额、点散、季节性较强、抵押不足的特点,坚持使用小额信用贷款,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二)小额信贷的重要作用。
孙若梅(2006)根据调查分析,将小额信贷在农村信贷市场中的作用归纳为三点,即小额信贷是农户生产性贷款的重要来源;小额信贷补充和代替非正规金融;小额信贷补充正规金融。
其中,第一个作用是小额信贷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小额信贷已占农户生产性贷款的50%以上。还款周期短和还款频率快的特点也使得其成为农村信贷市场的一种有效服务。作为一种供给驱动和扶贫定位的农村信贷服务,小额信贷可以缓解农村信贷市场中生产性贷款不足的约束。
此外,小额信贷中约有25%为非生产性用途,并且与私人借贷的用途比较类似。从调查中发现,小额信贷可以补充或代替私人借款,反之则不成立。而从农户贷款用途角度判断,小额信贷与农村信用社贷款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小额信贷增加了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总量,使得农户的资金需求得到了满足,从而补充了正规金融。
三、实证分析
根据前人的研究,我们前往了四川省彭州市隆丰镇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农村小额信贷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农村小额信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隆丰镇地处彭州市中部。全镇总人口4561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32人。该地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作为彭州农业重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生产性融资的需求非常大,特别是季节性生产性融资。
在实践中,隆丰镇信用社探索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小额贷款发放方式:农户代表要参加评定农户信用资信;除了柜台办理外,还实行送贷下乡、上门送贷;对于优秀信用户的贷款限额由1万元提高到2万元,而最小的一笔贷款仅为280元。新的小额贷款方式实行后,农民们的踊跃贷款让隆丰镇信用社对继续实行小额信贷的政策充满了莫大的信心。
虽然隆丰镇小额信贷的发放次数和贷款额逐渐增加,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当农户没有能力偿还贷款时,银行不能对其抵押自留地进行收回。这在一定程度上让银行承担了损失的风险,给小额贷款的推广埋下了隐患。
2.申请贷款的农民或乡镇企业,基本上都匮乏资金。虽然他们的贷款数额小,但是其有限的偿还能力和不能忽视恶意骗取贷款的欺诈行为都增加了小额信贷的风险。
3.运作成本较高。小额信贷属于零售贷款,同样多笔数的贷款,小额信贷的贷款总额可能只有几百万元。而对于农村地区来说,为数不多的金融机构需要覆盖区域广,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管理,从而造成较高的运作成本。
四、小额信贷发展建议
目前,我国非政府形式的小额信贷机构与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都有着自身的优劣。我们应根据我国金融体制的环境,因地制宜、研究出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小额信贷发展之路。
我们根据实地调研及分析对小额信贷今后的发展做出如下建议:
(一)要加大金融教育的普及力度。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金融市场上发生着的变化与民众所理解的金融知识不足的矛盾渐渐凸现出来,社会的金融普及教育亟待跟进。因此,只有农民观念改变了,小额信贷的推进才能更有效率。
(二)要完善小额贷款的偿还机制。可以将低收入者的未来的收益并入偿还体系中,或者建立风险保证金制度。另外在贷款期限上,需要灵活地确定小额贷款的期限,避免人为缩短贷款期限的发生。
(三)要加强对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监督和指导。要继续完善农村小额贷款的制度建设。科学确定客户的小额贷款授信额度,推行农村小额贷款的客户经理制,增强贷款“三查”、有机地结合农村小额贷款与及其保险业务,把农村小额贷款本身的真实性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孙若梅,《小额信贷在农村信贷市场中作用的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6,(8).
篇9
关键词:农户;金融需求;约束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12-0045-05
当前中国农户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于整个金融领域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满足农户最基本的资金需求,为农户提供周到的金融服务,可以说是新农村建设时期政府农村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也始终是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富有挑战性的议题。
本文认为,农户作为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主体[1],金融需求之所以得不到满足,除了受自身约束外,还面临着市场约束、信息约束、信贷约束和制度性因素的影响。
一、农户金融需求的自身约束
自身约束条件主要取决于农户的收入状况、信誉状况等,收入和信誉的高低决定了农户金融交易成本的大小和信贷风险的高低。
莱文(Levine,1993)认为,投资银行之类的复杂金融机构的出现,就是由于个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在收入水平较高的情况下,人们会发现购买金融服务是值得的,而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人们会发现这样做得不偿失。
从农户的收入与金融需求的关系来看,农户的收入状况构成其预算约束,农户只能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决定其金融需求总体水平。由于现在的借贷需要未来收入偿还,如果预期未来收入不高,就会限制其借款能力,甚至使其不能够借款。由此可知,收入特别是永久性收入,约束着农户的金融需求行为。
收入状况对金融产品需求的影响同收入对其他产品需求的影响完全一样,由于金融产品与金融发展有关,如果农户的收入状况普遍较差(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那么农户的购买力极其有限,只会购买简单、低档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如存款、小额贷款),金融机构没有动力去投资开发复杂的、高档、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如存款支付结算账户、住房按揭抵押贷款、保证贷款、信用贷款、股票、债券、基金等),因为开发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无法收回投资成本,金融服务只能停留在低水平上。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的发展则比较不发达。如果农户的收入状况普遍较好(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那么农户的金融需求欲望强烈,其购买能力也相当强,有能力购买较复杂、价格较为昂贵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有足够的动力去投资开发一些适销对路、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农户通过购买这些产品,可以获得增值服务;金融机构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得到自身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则比较发达。
按照传统观点,低收入者难以从正规信贷市场获得贷款,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但是对于贫困地区来说,贫困农户是一种特殊的金融需求主体层次,其生产和生活资金均较短缺,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和生产,收入越低,对生产、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借贷需求越强烈。收入越高,对日常的基本生活、生产等资金需求完全可以支付,需要的是扩大再生产、较高消费和资产增值、规避风险等方面的金融需求。从汪三贵等(2002)对中国6省6个国家级贫困县的446个农户的实证研究发现,贫困地区大部分贫困农户能够获得正规贷款,尽管贷款额度有限,在贫困地区,贫困农户比富裕农户更可能在正规和非正规信贷市场借款。贫困地区的农户能够得到正规金融贷款可能是由于农村信用社贷款条件宽松,并且缺乏企业来竞争贷款,贫困地区的信用社也缺乏渠道将资金拆出到其他地区。通过从金融机构和农村的数据研究中也可以证实,西部地区比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农户更容易从银行、信用社得到贷款,因为东部地区的信贷资金大部分贷给了乡镇企业,而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不发达,金融机构有钱能够贷给农户。在此,笔者以农村固定观察点提供的2003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对20 842个农户的常规调查数据(见表1)为例进行分析。
由表1可以看到,家庭年收入最低的西部地区农户年内累计借入金额、银行和信用社贷款额、合作基金会借款额都比中部高,其信贷需求随着收入的增长呈U形,通过对农户的贷款用途的进一步分析得到解释应该是,西部农户的生产性信贷需求大于收入比其高的中部地区,而小于收入最高的东部地区。这一结论在褚保金、丁云芬(2003)对江苏农户信贷实证调查结果中进一步得到印证,他们将农户按收入不同等间距分10组,将农户家庭收入、农户1998―2000年平均信贷金额、收入构成及贷款用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农户信贷行为与农户家庭收入基本呈线性相关,即随着农户家庭收入的提高,农户的信贷需求是增加的,但二者并非简单的直线相关,而是在3 000元~4 000元和7 000元~8 000元两个收入组形成倒挂,即收入偏低和收入偏高处出现贷款的波动高峰[2]。由于这两个收入组贷款用于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比重(分别为60%和100%)均高于前后相邻的收入组,而农业(这里是指种植业)和工业生产所需资金数额较其他项目偏高,故在这两个收入组会出现贷款需求峰值。
由以上分析可以推断:农户的收入水平决定其金融需求的大小。农户收入越低,对基本生活、生产、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金融需求越强烈。农户越穷,利用信贷交易平滑化收入的动机越强,这是因为流动性约束更能够对人们起制约作用,使生产和消费无法从储蓄中获得资金融通,而在一个已经相当低水平消费时波动所致的成本(从效用、健康乃至生存机会方面)就相当高[3]。农户收入越高,由于基本生活、生产等资金需求完全可以自己支付,对扩大再生产、较高消费和资产增值、规避风险等方面的金融需求也越大。
针对农户的信誉状况,张维迎(2001)的研究表明,乡村社会相对封闭,反而存在信誉机制。第一,借款人有追求长远利益的动机(自己或子孙还会有借贷可能),不会为了短期的利益而损害自己的名声;第二,信息对称是个人机会主义行为受监督的基础,一个干坏事而不能为其他人所知道,他就更容易干坏事,而乡村里基本不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一个人不守信用的消息很快就会被全村人知道;第三,人们会积极惩罚违约者,用“闲言碎语”和断绝与其交往作为惩罚。中国农村还基本上属于传统社区,农户的流动性不大,人们之间接触较为频繁,传统的道德约束较强,绝大多数农户比较注重自己的声誉,信用相对较好。
虽然研究结论表明,农村存在信誉机制约束,农户信用相对较好,但是农村金融机构针对零散农户而言,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在中国尚未建立个人信用体系之前,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对农户进行信用评级,一方面增加了农户金融交易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所导致出现不良贷款时将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生存。作为独立核算法人单位的农村金融机构,鉴于农户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缺乏足够的抵押物,并不轻易贷款给农户,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给农户贷款风险是比较大的。
二、农户金融需求的市场约束
(一)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软弱性
由于农户经常因土地不能抵押,又没有足够的抵押品而缺乏抵押贷款的能力,加之大多数贷款规模过小而造成的交易成本高,以及人们认为农村金融市场风险很高而利润较低,追逐利益的商业银行大都不愿意涉足农村地区的业务。1996年以来的农村金融改革并没有能促进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随着农业银行在乡镇网点的减少,农发行业务缩小为粮棉油收购贷款以及农村合作基金会全部撤并,客观上迫使农村信用社独立支撑农村金融主渠道的职能,被动垄断的格局必然带来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的软弱性,从而导致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农村信用社自身能力与所负责任不相称的矛盾很快暴露出来。由于农村信用社巨额的历史包袱、利率管制和部分地区经营管理的低效率,处于垄断地位的不少信用社仍然经营亏损,无法长期承担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二)农村金融市场的低效率
由于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格局下用以引导市场双方责任关系的激励机制设计得非常差劲或者不存在,机构、客户群与收入转移的实践中存在的腐败和缺乏责任关系,致使金融机构没有能力监管资金的使用,使得市场退出机制失灵,同时监管机构对信贷资金大面积亏损也不承担责任,道德风险严重[4]。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没有破产约束(不存在存款保险制度)和市场竞争,则不可能是有效的市场。即使放开利率也无法形成市场化的利率,相反,金融机构可能将其经营的低效率通过高利率转嫁给农户,而垄断的农村金融市场一般来说是低效率的。
(三)存在分割的趋势
农村金融市场的典型特征是分割,银行大多集中在城市,交通条件差以及缺少和其他市场的融合导致市场高度分割,这就产生了信息障碍并限制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散。广大的农户难以得到银行的贷款,农户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体系外,民间借贷成为农户主要的借贷途径。由于许多信贷关系是个人化的,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建立起来。通常农村金融市场上的放贷人有相对固定的客户群体,借贷活动通常要以亲戚、朋友等亲缘、乡缘社会关系为依托,在一个或远或近的人伦关系范围中进行,重复放贷的情况比较多,也就是说放贷人总是对本村或邻村比较了解的、并在以前借过钱的人放贷[5]。从中国农村借贷的实际来看,农村信用社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过分注重资产的安全性要求,强化不良贷款比例指标考核,致使信贷人员在贷款发放上也出现了只对关系户、熟人放贷的现象,加剧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分割性。
(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落后
金融基础设施包括法律和会计程序、交易机构和清算设施,以及规范金融体系使用者关系的法律体系。中国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农村经济实体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治理能力不够;农村的法律、信用、市场等各种制度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服务手段落后,电子化、票据化程度较低,支付结算体系落后,会计、律师、业绩考核和执法等金融基础设施落后。纵观几个世纪的历史,金融体系基础设施的演变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金融基础设施与经济体系中的其他领域基础设施一样,政府在推动经济效率方面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在效率方面的局限性。
三、农户金融需求的信息约束
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交易双方的任何一方都未获得完全清楚的信息,即当获得信息的成本超过收益时,信息不可获得;二是有关交易的信息在双方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当交易双方执行交易的信息不可获得或不可确认时,合约某一方处于信息优势信息充分,另一方处于劣势。
信息不完全导致市场缺乏竞争,这是因为信息具有公共品的特性:非排他性(一家银行的贷款客户的优劣情况,会被其他银行参考)和消费非敌对性(一个存款人得知一家银行经营上存在的问题,另一存款人同样也会得知这个信息)。正是由于这两个特性,获取信息就会导致外部性。当一个机构为获取信息而付出成本时,它和其他机构都会从中获益。因为单个机构不能内部化所有的利益,所以对获取信息的投资也不足。获得信息涉及到固定成本的发生(如农村金融机构在人口相对稀少的地区建立分支机构的成本),这会导致不完全市场竞争的产生(Stiglitz,1993)。
从信息不对称的基本内容出发分析农户信贷市场,中国农户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有以下特征:强的信息不可获得性与弱的信息不可确认性。
强的信息不可获得性是指农户以及贷款人对与信贷合同相关的产品销售信息、价格信息、竞争信息的不可获得性。从张亚维(2004)的研究表明,被调查农户对影响其正常还款原因的解释:按重要程度分为三类,首要原因是市场销售与自然灾害;第二是竞争不规范与合作方违约以及经营成本未能预料的上升;第三类是政策变化和信息不灵。据此认为由于自己信息不灵影响经营与还贷的比重并不高,但是从信息角度分析,前面各种因素作用的前提是:与之相关的各市场、政策、自然信息是不确定的或是农户难以获得的。特别是农户受其教育水平、交通与通讯落后的限制,获得国内国际相关市场信息的能力低下、手段原始,在经济上表现为获取信息所要支付的现实搜寻成本、学习成本大大超过预期可获得收益,所以信息有很强的不可获得性;而贷款人对经营具体情况更不了解,所以信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首先表现为双方都不可能获得与交易相关的充分信息[6]。
弱的信息不可确认性表现为交易双方(农户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并不严重,信息的不可确认性较弱。由于农户居住地与信用机构经营区域较为稳定,存在明显的地域固着性、低流动性、相对封闭性和长期性,所以信用机构人员对所在区域农户主体存量信息的了解比较充分。虽然由于信息渠道传统,贷款金融机构对借款主体经营变化信息有较大的不对称,但真要想确认有关农户信息还是可能的,即信息不可确认性相对较弱(张亚维,2003)[7]。
由于这种强的信息不可获得性与弱的信息不可确认性,导致了农村金融交易在信息成本和监督实施成本方面都要高一些。首先,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交通、信息设施落后,加上农业生产复杂的技术性和生产的长期性,使得农村金融交易双方在搜集、整理、分析对方的有关信息方面付出更多的成本;其次,由于受时空限制,以及农村资金用途广泛等特点也使信用贷方对借方的监督成本,保证信用合同实施的成本比城市高。
四、农户金融需求的信贷约束
农户的信贷约束实质就是农户信贷获取能力受到限制,农户不能获取所希望得到的贷款数额,信贷需求不能满足。实际上,农户信贷约束程度取决于农户信贷需求和信贷获取能力,农户可获取的信贷额度与信贷需求差距越大,信贷约束程度越强。而信贷获取能力与农户资信及相关特征(收入、可抵押财产等)、当地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能力及供给行为有关。
农户进入信贷市场的程度取决于农户所拥有的可以做贷款抵押的资产,以及别人认为你相对于现在而言对未来的估计。由于收入的不平等,缺少必要的抵押品,或者由于农村信贷市场的低效率,农户经常面临严重的信贷约束,对于贫困农户而言,由于其贷款抵押物价值较小,自我生存能力比较低,不可能说服银行去相信他们是不会赖账的,因此信贷市场可能是关闭的。
有关印度、印尼和科特迪瓦等国家的研究表明,这些国家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信贷约束,农户不能根据其需要从信贷市场上获得足够的资金。沈明高(2004)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中国10省4 237户农户5年(1995―1999)的面板数据后发现,农户普遍面临信贷约束[8]。为了检验农户的信贷约束,将农户按财富―收入比分成5组,并比较财富―收入比最高组与最低组农户的信贷约束的差异。研究发现,无论是财富―收入比的最高组还是最低组,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信贷约束。不过,最高组的信贷约束小于最低组。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信贷约束只存在于财富―收入比较低组的个人。分组检验的主要结论是:根据不同分组计算的弹性系数均显示,所有级别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信贷约束;相对而言,收入越不平等的地区,农户面临的信贷约束就越大;从正规金融机构或非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本身就是信贷约束的一个信号;非正规金融越发达的地方,农户面临的信贷约束就越少。
由于农户金融需求额度小、信息透明度低、缺乏抵押品等因素,由于信息和交易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商业性银行往往不愿意向农户发放贷款。从理论上讲,规模越大、组织结构越复杂的金融机构,越是不愿意向规模小、缺乏信息透明度的农户提供信贷服务。大型金融机构之所以不愿向农户提供贷款,是因为这些贷款需要金融机构花费很大成本对农户进行密切的关注和了解。大型金融机构在应付信息不对称和对小额借款农户有效监督方面缺乏优势,因而提供农户信贷服务就会出现威廉姆森(1988)所称的组织不经济现象。但对于农村信用社这类小型金融机构而言,由于本身规模小、组织复杂程度相对简单,出于分散风险方面的考虑,难以向大型企业发放贷款,只能向农户或中小型企业放贷。
五、农户金融需求的制度因素
农户的金融需求还受农村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如农村的实施,使农户成为了独立的经营主体,由此改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结构。在农村经济改革以前,农户与金融机构的直接联系实际上只是充当金融机构的存款人,农户的借贷非常有限,生产和投资方面的金融需求是由控制的。由于农村和农产品价格体制的系列改革,农户成为了金融需求的主体,需要流动资金应付季节性生产和消费,需要长期借贷购置固定资产和项目投资,需要消费贷款以满足较高的生活需求。农户的金融需求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的变迁出现了多元化需求。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户的金融需求已经实现或正在实现由满足生活需要向满足经营性资金需要转变;规模化种养业、专业化技能型生产以及发展工商业的贷款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农户贷款需求的额度越来越大,资金需求的目的已经主要不是为了满足养老、就医、子女教育、购买种籽、化肥、农药等,而是为了寻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实现经营转向、发展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的需要。在金融服务需求的种类上,也由过去简单的存款、贷款需求逐渐转变为对于结算、汇兑、金融咨询、租赁、信托、保险、信用卡、有价证券的买卖等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事实上,由于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繁的国家,农业本身具有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决定了农业弱质性的特征,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因此,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农户的金融需求还在很大程度上受不可完全控制和预测的自然因素影响。
六、结论
从中国的现实国情来看,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市场约束、信息不对称约束、信贷约束和制度性因素,上述特征使农村金融市场不同于城市金融市场,通常使以利润为导向的商业性金融机构望而却步。
新农村建设要满足农户最基本的资金需求,为农户提供周到的金融服务,关键在于正确地认识农户金融需求的约束性因素,进而帮助农户从约束中解脱出来。因此,政府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应起到支持、补充的作用,通过政府有选择的干预,来提高农户获得正规信贷的可能性和致力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性,使农户获得有助于使他们摆脱贫困和持续发展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在市场经济中,对于农户而言,其信贷需求的发展轨迹首先是“安全第一”的原则与生存取向,当农户具备了自我生存能力,变成真正的具有和企业一样的目标函数的生产单位,商业性农贷才有可能发展,其信贷需求才能很快变成真正的商业性信贷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建英.论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J].农村经济,2005,(9).
[2]褚保金,丁云芬.农户文化程度与其家庭收入信贷行为的相关分析[J].华南金融研究,2003,(1).
[3]【美】普兰纳布•巴德汉,克利斯托弗•尤迪.发展微观经济学(中译本)[M].陶然,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美】杰拉尔德•M•梅尔,詹姆斯•E•劳赫主编.经济发展的前沿问题(中译本)[M].黄仁伟,吴雪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美】德布拉吉•瑞.发展经济学(中译本)[M].陶然,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张亚维.农户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与风险规避[J].农村金融研究,2004,(5).
[7]张亚维.信息不对称与信贷市场和约――以江苏农户信贷市场为例[J].金融纵横,2003,(10).
[8]沈明高.信贷约束与农户融资数字财富[J].2004,(11).
The Restrained Analysis of Financial Demand of the Peasant Household
Li Jianying
(Finance School,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篇10
(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急需建立和完善
当前,我国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远未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农”经济的发展。一是农村地区政策性金融供给不足。“三农”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金融需求,而且有些农村金融需求具有较强的政策性金融性质,目前的政策性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还不能满足,由此产生的金融需求。二是涉农金融机构的改革仍需深化。如何实现有效服务“三农”和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结合尚在不断探索之中。三是农村金融机构有“离农脱农”现象。其实,涉农金融机构经过努力并采取有效措施,是可以寻求经营利润与服务“三农”发展的平衡点的[1]。四是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建设有待加强。目前农村地区新设的金融服务机构种类较少,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都非常有限,还不能满足“三农”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
(二)农村信贷市场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加强
2006年以来,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准入政策逐步放宽,但市场开放程度仍需逐步提高。一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受到一定的约束。有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受到了相关政策的约束,其经营业务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二是大型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联通机制尚未建立。如大型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他们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联通机制没有完全建立,金融的发展和作用合力不足。三是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仍然受到限制。随着经济发展,民间资本投资能力逐步提高,但目前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仍然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民间资本参与农村金融的积极性受到制约。
(三)金融机构发展的非均衡与联动机制的不足
一是金融机构表现非均衡发展。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仍以银行类信贷为主,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发展相对滞后。二是间接融资机构发展存在缺陷。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信贷市场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足的问题不断显现,单纯依靠信贷市场融资成为农村生产经营主体面临的共同问题。三是直接融资市场发展仍然落后。证券市场发展较慢导致农村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落后,影响了农村地区企业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和扩大再生产。四是金融机构之间联动性不够强。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的金融产品严重不足,信贷、证券、保险没有形成合力,金融市场的有序协调发展仍显不足[2]。
(四)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急需加强
当前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金融教育滞后,金融意识薄弱。一是金融及金融中介机构不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使用现代金融产品定价机制在农村地区开展评估、担保、信用评级等的成本较高,开展金融中介业务难度较大,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二是金融知识和金融人才缺乏。农村地区整体金融生态环境较差使农村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不足,各金融机构难以主动到农村地区开展金融业务。
(五)农村金融政策法规需要不断建立健全
目前,我国涉及农村金融的法律规范不够健全,缺乏农村金融和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一是缺乏针对农村金融业务的法律、法规。农村金融机构在业务拓展中经常遇到法律规定不明确的问题。二是缺乏专门的农村合作金融立法。与合作金融相关的政策法规缺位不利于规范引导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健康发展。三是有关抵押担保的法规亟待完善。在农村金融快速发展和农村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的条件下,农村地区抵押担保物缺乏制约了信贷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二、关于我国农村金融的扶持政策
(一)支持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
一是支持中国农业银行股改。通过中央汇金公司向中国农业银行注资1300亿元人民币等值美元,提高农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支持中国农业银行剥离处置不良资产8157亿元,改善资产质量。二是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对1994—1997年因开办保值储蓄亏损的农村信用社给予补贴,累计拨付88.5亿元;明确省联社发生的服务性支出由基层社分担,不作为省联社收入计税。三是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开展业务。强化了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支农功能。四是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自2008年起,财政部开始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给予费用补贴,减轻财务压力,目前已累计向符合条件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拨付了补贴资金2.61亿元。五是支持西部金融机构发展。2010年,财政部将西部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金融机构网点纳入补贴范围。
(二)鼓励增加涉农信贷投放
2009年,财政部出台《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县域金融机构上年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5%的部分,按2%的比例给予奖励,激发金融机构加大涉农贷款投放的内生动力。2010年,财政部进一步完善试点政策,并将试点范围扩大到18个省(区)。目前已累计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拨付了奖励资金28.83亿元。
(三)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
2007年,财政部启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对6省的5种农作物给予保费补贴,试点险种的保费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各负担25%后,其余50%由农户承担,或由农户与龙头企业和省、市、县级财政部门共同承担。之后,中央财政不断扩大补贴区域,提高补贴比例,增加补贴品种,补贴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从2007年的21.33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67.76亿元。目前,财政支持的涉及国计民生的险种已达到14个,覆盖了所有粮食主产区。
(四)实施扶贫贷款贴息
为引导金融资本投入农村贫困地区,中央财政自1998年起安排扶贫贷款贴息资金,并不断完善扶贫贷款贴息制度,扩大承贷主体,丰富资金来源。到2009年末,中央财政共拨付了贴息资金81.5亿元,累计发放扶贫贷款超过了2000亿元。
三、加快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思路和策略
(一)加快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思路
1.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和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发展,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继续设立各类新型金融组织,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3]。
2.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发展信贷、证券、保险、期货、担保分工配合、相辅相成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加强金融的风险管理功能。既要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中金融产品的发展与创新,也要推进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服务的发展和改善,目前重点要推进计算机和移动通讯技术在农村金融中的应用,发展低成本的农村金融服务。
3.保证农村金融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加大政策促进金融支农力度,尤其要加大财税政策促进金融支农力度,发挥地方政府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继续探索差别农村金融监管制度,保证不同农村金融机构都能健康发展。
(二)加快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策略措施
1.加快建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金融体系。一是增强涉农金融机构支农责任。强调增强涉农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发挥支农作用,履行社会职责。二是加大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力度。要增强其资本实力和资本质量,提高抵御风险和支农能力。三是发展农村社区银行。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贴近基层、贴近农户的“三农”服务主力军作用。四是深化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探索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五是发挥“惠农卡”的功能作用。尤其是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的积极作用。六是重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服务功能。在健全信贷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内控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七是发挥邮储银行网络优势服务“三农”。不断拓展小额零售业务范围,加强涉农信贷产品创新,完善风险管理。八是适当放宽农村金融组织准入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2.进一步完善适应现代金融经济的农村金融市场。
- 上一篇:体育功能室工作计划
- 下一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