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金融范文
时间:2024-02-26 17:5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型农村金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1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首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发展迅速,村镇银行能吸收存款,使发展最快,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占重要比例。农村资金互助社在三者机构中处于第二。贷款公司的发展最慢,占农村资金互助社数量的一半,更不及村镇银行。其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是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之举。第一,较好地满足了当地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第二,提高了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的覆盖率。第三,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个新生事物,由于成立时间短,在发展的初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它们或由于风险意识不强、或由于生存困难、或由于经营目标定得过高、或由于追逐高额利润等原因,出现了不审慎、不合规的问题,潜在风险很大。
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风险
2.1宏观经济波动中的政策风险
(1)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波动带来的风险。顶层设计下的新型城镇化离不开扎根农村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但在金融支持中,机构没有明确的贷款优惠政策。并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未建立起一揽子信贷产品体系,品种比较单一。同时,城镇化、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贷款额度大、周期长、回收慢,缺乏有效资产保障,信贷风险较大。
(2)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后增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成本,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减少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利息收入,最终导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净利差收入减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定价能力较弱,进而存贷款定价时,需要综合考虑信贷风险、资金供求情况和成本费用等因素,这会使其面临很大的风险挑战。
(3)准入门槛降低带来的风险。较低的准入门槛会吸引众多的投资者和投机者,也会招来从事民间借贷和发放高利贷的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主要范围,和基层银监会机构主要集中地范围有差距,因而开展现场监督和实地调查困难重重带来监管不到位的风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的庞杂,对若有若无的基层监管办事处的监管能力面临风险。
2.2微观机构可持续发展中的内在风险
(1)流动性风险。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宣传力度不够以及民间资本的参与,造成一些城乡居民认为当中的村镇银行是“私人银行”,或将村镇银行与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相混淆,认为将钱存在村镇银行有风险,导致村镇银行吸收资金难度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占最大比例的村镇银行普遍注册资本金少,经营规模小,地方政府对村镇银行的认可度也较低,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度不够。
(2)操作风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都沿用原发起行的各项制度,必然会存在制度不适用和机制不完善的情况,再加上受农村地区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员工素质较低并且得不到系统的培训,易形成操作不当的风险。同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多信息科技软硬件设施薄弱,数据安全管理的能力不足,业务系统多为原发起行的“瘦身”或“淘汰”系统,影响着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关联风险。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组织的不完善,内部制度不健全,有可能导致管理者或者大股东一人说了算,把新成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变成个人的小金库,形成内部人控制的情况。
(4)行业集中度风险。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少,服务覆盖区域不大,业务经营均在注册所在地有限区域内,这就造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在经济下行或者行业风险聚集时,贷款客户的行业风险难以转移。如截止2012年年末,内蒙古全区村镇银行单一客户贷款集中指标超标的就有8家,占比达14.5%。
3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成因分析
3.1从农民和小微企业的角度
认同感不够。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宣传力度的不够或农村消息流通的不快捷,农民和小微企业未能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机构性质、服务对象、市场地位等有很好的认识。农民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缺乏理性认识,与其它融资手段相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程序复杂,又缺少系统完整的农户信用评价体系,使得农民宁愿向亲朋好友借款。
3.2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角度
(1)趋利性导致定位不准。新型农村金(下转第111页)(上接第108页)融机构的重要供能是“筑渠引水”,引其他地区的富余资金来支持“三农”发展。但当自身经济效益不佳和资金价格显著变化时,有可能延续原有的治理缺陷,甚至变成新的“抽水机”,将农村的资本转移到城市,恶化农村金融的发展,也恶化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2)自身能力的不健全。受市场定位、股权结构、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公众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认识度低等因数制约,客观上制约了存款的增长。由于起步较晚,业务服务手段落后,制约了其开拓市场的能力和资产业务的发展,也都在可持续发展中会带来很多风险。
3.3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角度
(1)信息不对称,监督不及时。由于企业和个人资金的信息透明度不高,在股权设置上会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导致股权关联关系,进而可能形成关联交易。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多设在县(旗),而大部分银行办事处已撤并或合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与监督力量不匹配,造成属地监督力量明显不足。
(2)扶持政策的不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的村镇银行,在税收方面不仅未能享受到与其他涉农金融机构相同的优惠政策,而且个别地区税负较重。有些地方还有歧视政策,使得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难以吸收财政和事业单位存款。
参考文献
[1] 李伏安.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重在制度建设[N].经济日报,2013-12-9.
[2] 陆智强,熊德平,李红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治理困境与解决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11,32(8).
[3] 曲小刚,罗剑朝.利率市场化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J].呼伦贝尔学报,2013(4).
[4] 纪锐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降低门槛带来的隐患[J].红旗文稿,2008(2).
[5] 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觉的概念重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
篇2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8-0060-04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领域的新生力量,其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增长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2006年12月,中国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着重扶持和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以有效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但运行一段时间以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无论从业务发展、制度安排还是政策扶持上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如何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值得深入研究。
一、山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基本情况
政策推动之下,与前些年商业银行纷纷撤出农村地区情况不同,近年来山西商业银行对深入县域、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态度颇为积极。以较晚进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领域的国有银行为例,国有大银行正积极重返农村金融领域。农业银行正在积极调查摸底,做前期准备工作,其近年来开展的支农“惠农卡”业务,已经在广大的农村市场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为农业银行在农村的业务开展打下了基础。商业银行也把农村市场作为其业务拓展的一个主攻方向,以长治为例,长治市商业银行已经在长子县成立了第一家村镇银行,随后还要陆续在其它市县开展。工商银行也将农村金融作为下一步的着力点,以比较发达的县域经济为重点,把机构设置和产品的创新作为突破口,计划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县镇增设工行金融机构网点。
近年来,在山西银监局的大力推进下,山西省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猛。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末,山西省辖内共有11家村镇银行和1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开业,村镇银行成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类型,3月末11家村镇银行资产总额达237505万元。截至2011年3月末,全省1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发放涉农贷款41089万元,占贷款总额的44.07%,有效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目前,1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整体运行良好,存、贷款业务稳步增长,无不良贷款,盈利合计392万元。
二、山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山西省获得了较快发展,在改善农村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业务发展、制度安排、政策扶持上还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给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一)业务发展方面
1.从业人员素质低,制约机构健康发展。在1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中具有金融专业知识的人员少,而具有金融从业经验的几乎没有。虽然员工整体学历较高,大专以上学历不少,但是缺乏工作经验,不了解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状况,不利于其信贷业务的顺利展开。
2.业务品种少,难以满足客户需求。1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业务主要有存款、贷款、结算等,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业务品种少,不能满足客户实际需要。如在农村汇款,村镇银行办理不了,需要委托给其他银行办理,这无疑会增加汇兑的时间,同时也加大了资金成本。
3.吸收存款难,影响可持续发展。按照有关规定,村镇银行发放贷款的金额不得超过存款余额的75%,如果没有资金来源,村镇银行的贷款业务无从做起。村镇银行没有加入银联,服务对象大多分散在农村和小城镇,客户必须到网点来办理存款、取款业务,金融服务不够便捷,组织存款、营销贷款成本较高。
4.贷款风险控制难度大。一是村镇银行贷款发放对象主要是当地农民,其所从事行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抵御灾害能力弱,易形成自然风险。二是农产品需求与农户生产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隐含较大市场风险。三是由于认识上的误区,部分农户认为村镇银行是国家对农民的一种扶助行为,在这样的银行借钱,可能先不用考虑归还,从而引发资金使用的道德风险。
(二)制度安排方面
1.准入门槛过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是低注册资本,即低准入门槛。低准入门槛有利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但准入门槛过低,将会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出现“先天不足”――资金不足,进而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较弱。而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以信用贷款为主,信贷资产的风险系数较大,同时还要应对自然灾害、动物瘟疫等不可抗力导致的违约风险。如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注册资本:在乡(镇)设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注册资本不低于30万元人民币,在行政村设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注册资本不低于10万元人民币。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因此,应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适当提高准入门槛。
2.限制资本投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限制了资本的投入,所以在其运行过程中,极易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村镇银行应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其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10%,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也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10%。对于贷款公司,制度规定应由境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全额出资。贷款公司不得吸收公众存款,其营运资金为实收资本和向投资人的借款。村镇银行各类股东的持股比例制度安排,限制了具有较强资金实力的单个自然人、单一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和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向村镇银行投入资本;农村资金互助社各类股东的持股比例制度安排,也限制了具有较强资金实力的单个农民或单个农村小企业向农村资金互助社投入资本;贷款公司的营运资金为实收资本和向投资人的借款。贷款公司“只贷不存”的制度安排,也使其资金实力受到限制。因此,应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鼓励资本投入。
3.忽视债权人权益保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为农民、农业和农村提供贷款,而贷款制度的安排,又不要求贷款人提供担保品。所以,如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生支付危机或破产倒闭,不仅难以偿还存款人的存款本金和利息,损害存款人的权益,而且投资人也难以收回投入的资本,损害投资人的权益。因此,应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加强债权人的权益保护。
4.监管指标不合适。如对村镇银行的监管指标:资本充足率大于8%、不良资产率低于5%时,适当减少现场检查的频率和范围;资本充足率高于4%、低于8%时,督促其制订切实可行的资本补充计划,限期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大非现场监管及现场检查力度,适时采取限制其资产增长速度、固定资产购置、分配红利和其他收入、增设分支机构、开办新业务等措施;对贷款公司的监管指标:资本充足率大于8%,不良贷款率在5%以下时,适当减少检查频率;资本充足率低于8%、大于4%,或不良贷款率在5%以上时,加大非现场监管力度,督促限期补充资本、改善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降至4%以下,或不良贷款率高于15%时,责令其调整高级管理人员、停办所有业务、限期重组。限期内不能实现有效重组、资本充足率降至2%以下时,责令投资人适时接管或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予以撤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指标,主要是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资产率。因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任务是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尤其是贷款服务,而服务对象又是风险较大和不确定的对象,所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率有时可能会较高。如果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的不良资产率来衡量,则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就可能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应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调整监管指标。
(三)政策扶持方面
1.政策扶持力度不够,金融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2010年5月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农村金融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了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银行的全资贷款公司、法人机构所在地、在县及以下地区的农村合作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其金融保险业收入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虽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承担着支持新农村建设、农户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及小型加工业等支农任务,却没有享受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农村信用社所得税全免,而村镇银行却按25%征收;营业税农村信用社按3%征收,村镇银行却按5%征收。
2.缺乏社会认同,吸储难度较大。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和农信社加大支农力度,老百姓对他们信赖度和认同度较高。而村镇银行作为新兴银行,老百姓对其认知度不够。加上村镇银行开设网点较少,缺乏品牌效应,吸收居民存款难度较大。今年一季度,山西11家村镇银行储蓄存款余额为16.09亿元,仅占全省存款总量的0.08%。
3.监管力量薄弱,金融监管难以到位。一是各地县级银监办普遍存在人员少、监管任务重的问题。村镇银行成立后,伴随其业务开展的合规性和风险性监管,将面临更复杂的监管形势。二是村镇银行监管半径大,越过县乡两级,监管成本高。三是经营管理模式多样增加监管难度。因各村镇银行经营规模及业务复杂程度不同,经营管理模式各异,要根据各村镇银行经营特点制定不同的监管措施,有效监管。
4.筹建过程缺乏有效沟通机制,业务开展被动。一是村镇银行筹建方对相关业务缺乏充分认识和准备。筹建人员以为,审批方面只要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取得银监、工商等营业许可,业务方面只要依赖发起行的平台把系统与发起行对接即可。二是银监部门与人民银行缺乏相应的沟通机制。银监部门负责村镇银行筹建的主要审批事项,掌握其筹建过程的大部分信息,而需要为村镇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支持的人民银行则对此知之甚少。信息不对称导致人民银行无法及时掌握村镇银行的特殊情况,尽早沟通解决相关技术问题,从而使村镇银行业务开展受阻。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一)在科学布局上,全力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以村镇银行为主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结果,要保持其规范化、科学化、有序化发展,就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当地经济发展要求,把握政策,因势利导,科学规划,逐步推进,切忌不顾客观实际,一味地行政推促。在建设思路上,要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合理布局,有序推动。在方法举措上,要注重完善机制,创新模式,提升效益。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村镇银行为了吸储方便设在中小城市,网点延伸不够,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作用发挥不充分,有些甚至偏离了服务宗旨。因此,各级政府要对辖区内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作出科学的决策部署,组织协调人民银行、银监局等金融行政监管部门,加强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的指导扶持和服务管理,构建政府、银行、企业协调沟通联动机制。
(二)在业务发展上,以服务“三农”为中心,定质不定形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要紧紧围绕服务“三农”这一中心展开,时刻反映服务“三农”的业务特质,同时由于“三农”金融需求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量体裁衣”,采取多种方式提升三农服务水平。深入农村群众,利用有利的人缘和地缘,充分了解客户各方面情况,与客户形成良好互动。信贷决策、利率定价、风险控制机制上大胆创新,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利用决策链条短的竞争优势,发挥好贷款的“短、频、快”特点。立足当地,针对不同的农户和农村小企业的不同需求,量身定做合适的金融产品,实行差别服务,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村金融产品。加强员工金融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培育有一定文化背景,熟悉当地情况、具有农业技术专长的人员成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员,减少信贷风险。
(三)在职能定位上,明确“三农”服务宗旨,做强不做大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是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创新之举,是解决农民贷款难和全面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因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明确自己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扎根农村,履行支农重任。在服务“三农”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性,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灵活便捷等优势,做强而不做大。因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过于庞大,就可能丧失根植本乡本土,对乡情民情知根知底的优势,其管理的行政化、组织体系的官僚化就会凸现,这样就大大强化了信息不对称程度,使其难以实施灵活有效的经营策略,以致脱离“三农”服务定位。
(四)在发展方法上,充分利用控股银行资源,依托不依靠
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最大股东一般都是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和良好形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区域性商业银行,有的还是国有商业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促进自身发展,但不能过分依靠控股银行,否则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将变成控股银行的附属机构,这可能导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管理过程中行为扭曲,从而丧失灵活性。制度方面,应依托控股银行已形成的良好管理理念、机制和办法,结合自身条件和实际,制定适合自身发展和特点的管理制度及控制措施。业务方面,积极与控股银行合作,联合开展银团贷款等服务,满足贷款金额较大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缓解村镇银行的资金不足问题。网络方面,借助控股银行已有金融服务网络、畅通的支付结算渠道和其他硬件设施,减少运营成本。人才方面,利用控股银行较高的金融政策水平、更为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采取选派、联合培养等方式,提高村镇银行员工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五)在政策扶持上,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农村金融是弱势金融,服务的对象基本上都是农村弱势群体,直接关系“三农”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因此,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引导是非常必要的。一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所得税和营业税征收标准应低于其他金融机构,应该享受农村信用社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二是建立财政风险担保与损失补偿机制。发挥财政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杠杆作用,政府建立农村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补贴,为其分担风险,激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三是强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树立为“三农”服务的理念,把对农业和农民的扶持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把注重经营效益与“三农”发展有效对接起来,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真正成为农民的好伙伴。四是建立政府的扶持引导机制。全面落实国家、省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各类扶持政策,结合实际,应该在扶持思路上有新的突破,对新组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县财政应给予适当补贴。
(六)在融资渠道上,积极搭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本运作平台
足够的资本注入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生存发展的基础保障。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按照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要求,通过吸收银行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和实体组织等多种途径,拓宽资本注入渠道,特别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充分发挥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在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引导农村地方企业、自然人与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建立资本联结关系,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渠道多元化。
(七)在金融生态上,努力创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金融生态新环境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因此,要努力营造一个有利、公平、积极的金融市场环境,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向农村。加强金融知识教育和宣传,使广大农村金融消费者更多地了解金融知识、使用金融工具。加快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社会信用评级活动,培育增强全民信用意识,对信用环境好的行政村、乡镇和诚实守信的农户,给予更多更优惠的信贷扶持政策。加大对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快农村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提高,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黄韩星,《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福建金融》,2008(12)。
[2]刘伦,《全新模式打造村镇银行》[J],《银行家》,2007(4)。
[3]吴玉宇,《村镇银行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8(1)。
[4]牛娟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负重前行,市场化机制严重滞后》[N],《金融时报》,2009-01-14。
[5]纪瑞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降低准人门槛带来的隐患》[J],《红旗文稿》,2008。
篇3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
引言
我国农村货币资金存在稀缺性与特殊性,难以完全按照市场供求有效配置。据调查,目前至少10000亿元的农村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预计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元到20万亿元。另据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统计,全国纳入统计范围的中小企业有4200万家以上,而没有纳入统计范围的个体商户远超这个数字,其中90%以上难以得到贷款,针对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需要制度的创新。
2006年,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批准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从经营状况上看,截至2009年,已开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269亿元,贷款余额为181亿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与农户小额融资难问题,填补了农村金融市场服务空白,进一步满足了“三农”对资金和服务多样化的需求,目前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正在蓬勃发展。
二、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 村镇银行
银监会2007年1月颁布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定义,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县域经济,它是商业性银行,不是政策性扶贫机构,所以它既坚持服务“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要坚持商业存在原则,达到资本保值增值的目的。目前,村镇银行已初步形成资本构成多元化、民间资本过半的局面。
表1村镇银行分布表(单位:家)
地区分布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东部地区 120 105 161
中部地区 100 103 103
西部地区 92 136 107
合计 312 344 371
根据中国银监会2009年《新型农村金融发展计划表》整理
村镇银行发展迅速,并且占据新型农村机构设置的重要地位,但是其继续发展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从村镇银行股权设置方式来看,《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并且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民间资本虽然也有参与,但是大股东的绝对控股地位,导致村镇银行成立之初更像隶属于大银行的分设机构,无论是人员管理还是业务经营都受到约束,难以自主运营;其次,村镇银行设立于广大的农村贫困地区,这些地区受地域自然条件和开放程度的限制,居民收入水平的限制等,使得村镇银行普遍存在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再次,我国村镇银行主要采取“一般贷款”模式,后来也尝试过“季节性贷款”和“短期贷款”,但是在产品开发方面的创新少,使得信贷产品的期限与生产周期不协调,结构上也满足不了农户的需要。
(二)、 小额贷款公司
中央关于小额信贷的有关规定主要有三点:一是“只贷不存”,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俩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二是在服务于“三农”的原则下自主选择贷款对象,并且规定70%以上的贷款要用于“三农”;同时限定小额信贷公司只能在县域内经营;三是开放小额信贷利率上限,但不能超过法定利率的四倍。目前人民银行六个月贷款年息是5.04%,其四倍应是20.16%,下限为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具体浮动幅度按照市场原则自主确定。
表2贷款公司分布表(单位:家)
地区分布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东部地区 2 17 11
中部地区 14 17 18
西部地区 5 12 10
合计 21 46 39
根据中国银监会2009年《新型农村金融发展计划表》整理
小额贷款贷款公司在效益性原则下涉足了小额贷款的各项业务,并且业务模式大都效仿农信社或农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但是实际操作中存在不规范之处,并且其客户许多具有不良信用记录,他们在农信社等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被拒而与小额贷款公司发生业务关系,这就为小额贷款公司埋下了信用风险和隐患;其次,小额贷款公司也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受到各种规定的限制,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狭窄,无法吸引存款,自有资金有限,面对旺盛的贷款需求,出现了相当大的资金缺口。
(三)、 农村资金互助社
按照银监会2007年初出台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指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银行业金融组织。农村资金互助社在乡(镇)设立的,注册资本不低于30万元人民币,在行政村设立的,注册资本不低于1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应为实缴资本。
表3农村资金互助社分布表(单位:家)
地区分布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东部地区 5 10 10
中部地区 24 26 26
西部地区 20 20 20
合计 49 56 56
根据中国银监会2009年《新型农村金融发展计划表》整理
农村资金互助社在设计理念上有明显的商业化倾向,不符合农民的金融需求偏好,并且很多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存在产权不明、权责不清及收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没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和审计稽核制度,成员向组织借贷有时只是打个借条,这样不规范的操作加之没有明确的经济目标定位,业务规划不科学等问题,使得资金互助社的持续经营存在很大的风险。
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形势,结合各地区各类机构发展现状及问题,为实现新型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政府应大力扶持,出台相应政策以奠定农村金融业发展良好基础。政府应大力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各类农村金融机构,针对县域经济特点,出台优惠政策,通过降低税率、补贴利率等措施,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成本。通过减免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税、所得税等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
其次,净化农村信用环境,降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政府在信用环境整治中要发挥核心作用,减少短期行为,增加行政和司法透明度,杜绝执法随意性;要强化农村征信系统的建设,积极发挥工商、税务年检系统;强化失信惩罚力度,建立相关机制,完善部门制裁制度和法律保障机制。
最后,积极拓展资金来源,加强金融服务业务创新。应加大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放力度,摸索更多融资途径;利用媒体及各种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存款信心;积极探索,加大业务创新力度,探索多种担保、抵押方式帮助客户解决资金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树生,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2):222-237.
[2]赵冬青,王树贤.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10(7):77-81.
[3]廖继伟.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合作发展路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7):48-54.
[4]王在全.小额信贷商业化与新农村建设[J].理论学刊,2010(8):46-49.
篇4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型金融的特点
(一)拥有非常广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
最开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内容是对象贫困农民提供贷款服务,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内容和对象不断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把普通农户、养殖专业户、个体工商等,都纳入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范围中。同时把单一信贷的服务,扩展到汇兑、保险等服务中。近年来,农村银行的金融结构的建立,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内容对象扩大。
(二)组织形式多样化
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型金融组织主要有三个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农村资金互助社、 农村银行、信贷公司等微型金融机构,此类微型金融机构都是工商部门注册的法人,并得到银行监管部门的机构。第二种类型包括服务社、小额贷款的信贷公司,这些公司都具有正规的营业执照。第三种类型包括民间标会之内的微型和非正式信贷组织。
(三)资金主要来源是商业化
最开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的主要来源捐赠资金,但发展至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能在金融市场市场上获得相应的商业性资金,农村资金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够把农户的闲散资金储存进行 储存,从而通过多途径的渠道获得发展资金。微型机构和小额贷款企业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运行资金的重要方式,这就导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还商业性企业资金的来源有本质区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的目标是增值和保值资金。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型金融存在的金融风险
(一)贷款对象发生偏离
一旦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型金融贷款的对象发生偏离,就会导致农户和小企业的贷款比例发生下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推行村镇银行的主要目的,为农村那些经济收入水平低的农户,提供贷款资金,让他们有足够的成本为扩大种植规模或者提高农产品质量,但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快发展,村镇银行的服务对象发生很偏离,不再把贷款的重点放在贫困农户上,而是转向了相对赋予的养殖大户和小型企业客户。这和当初银行监管局设立的村镇银行的目的不相符,这也是村镇银行很少设立国家重扶贫地区的主要原因,在农村用户贷款业务实际操作过程中,村镇银行比较偏重于富裕客户,比如:大型养殖用户和小型企业。截止道2016年底,我国村镇银行的贷款余额为1500亿元左右,其中一般农民贷款余额为520亿元,占总贷款金额的34.7%,小型企业贷款余额为714亿元,占总贷款金额的47.6%。第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方向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其实国家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获得经济效益,而且希望通过农村资金互助改善农村现状,从而实现共同赋予的最终目的。但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和村镇银行相似,也把贷款的对象放在是比较富裕的农户上,完全背离了国家成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初衷,也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少,且分布不够合理
相关资料文献显示我国银监会在是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工作安排》计划在2014年底成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325家,但是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仅仅成立了71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665家,贷款公司20家,农村资金互助社27家,距离实现规定计划仅仅完成了48.6%。从组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村金融机构中村镇银行的增长速度比较快,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增长速度比较慢,就2015年而言我国共建立了625家村镇银,比2014年增长了25%,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仅增长了9%。
在2014年末我国新型农村金融结构712家,其中东部324加,中部211家,西部106家,北部71家。?恼庾槭?据中可以看出,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比较偏重东部和中部,而且村镇银行地址主要集中在县城,不利改善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县城乡村的发展。
(三)新型农村金融结构的流动性不足
在2013年我国新型农村金融结构的存货比是52%,在2014提高到80%,在2015年略有下降仅有79%。资产负债率从2013年的62%,到2015年提高到86%。导致存货比偏高的主要原因是贷款增长快于存款增长,新型农村金融结构的存款从2013年的2468亿元,到2015年增长到5462亿元,而贷款规模从2013年的1452亿元,到2015年在增长到6412亿元。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型金融风险防控与分担措施
(一)强化政策性金融业务的作用
虽然我国农业大国,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和工业、商业相比仍然处于劣势,此种基础国情的背景下,要求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完全借助国家政策扶持的金融体系来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再加上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危险金融的起步比较晚,和很多很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国家政策的扶持具有一定片面性和局限性,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市场之外的力量才能满足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解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资金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强化政策性金融业务的作用可以工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第一,开展多元化资金获取渠道,解决农村信贷资金缺乏的危机。仅仅依靠国家农业银行的贷款并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比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商业企业投资,农村吸引商业企业的主要优势是农产品, 可以和商业企业取得联系,把每年收获的农产品尽数出售给需要的商业企业,已获得第二年种植所需的资金;第二,建立系统完善的政策风险管理机制,由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起步比较晚,很多制度和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发展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大风险;第三,在强化政策性金融业务中必须遵循安全性原则,通过具体的市场调查,掌握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需求,并落实在相应的政策中。
(二)发挥农业银行在微型金融服务市场建设中的作用
目前农业银行在微型金融服务市场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业银的业务既有是农业政策性业务也有商业性业务,在承担农业扶贫政策的同时,由于农业的收入具有季节性,而且回款的质量比较差,这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银行的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第二,农业银行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比较小,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经营风险向金融机构转移的趋势,严重制约了农业银行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型金融贷款投放的数额;第三,缺乏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很大程度阻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向纵深发展;第四,农业银行的服务体系、产品结构和新型农村发展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第五,涉农贷款风险补偿、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不健全。但是从我国农业银行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趋势来看,农业银行具有跨乡城和统一集中管理的优势,对新型农村的发展有大帮助。
(三)突出信用社的地位
农村信用社具有贷款门槛低,专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所以在新型农业金融机构中必须突出农村信用社的地位和作用。要根据当代新型农村建立的具体需求,发挥出农村信用社最大的价值和作用。转变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各类经济组织入股的经营单位,从而更好的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在农村信用社经营过程中,要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管理模式,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模式:第一,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和地区,可以把性用社转变为农业银银行;第二,可以借助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在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股份制的信用模式。第三,放宽并购条件,允许有实力的银行比如:农村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收购农村信用社;第四,对于经营效益和信用良好的农村信用设可进行股份改造,逐步建立成合格合法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第五,把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相互结合,把信用社是改变为多农业银行的基层单位。
(四)规范非正规金融机构
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比较少,而且发展缓慢,满足不了新型农村发展的具体要求,于是出现了很多民间金融结构,就经济学角度而言,这些民间金融机构属于典型“诱致性”引发的产物,长期实践经验表明,民间非正规的金融?C构在农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正规国家政府金融机构主要补充,在某些农村中甚至出现了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相当的局面。在2015年北京市联合周围7个省市,对115个农村地区的300个新型金融机构进行深入调查,其中有102个民间金融结构,占总金融机构的34%,相比2014年提高了6.4个百分点。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民间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正在不断扩大,融资的渠道也日渐多元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微型金融风险。在对民间金融机构进行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完善的立法制度,扶正民间金融机构的地位;第二,逐渐完善民间金融监管体系,赋予民间融资合法性,并指派相关部门全权负责民间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第三,完善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机构的合作关系。
(五)加快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创新
从2006年银监会颁发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到如今已经经历了10多个年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始终遵循“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取得了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改革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前提下,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比如:允许和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农村,在农村设立村、镇银行、专营贷款业务子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银行业机构。同时降低新设银行金融机构的注册成本,减少外界因素限制。加快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大力发展农村保险,和保险公司取得沟通和交流,创新出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险种类;第二,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保证农农产品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第三,建立健全的农村抵押担保制度,进而促进农村信贷方式的创新;第四,大力发展农村信用体系,改善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
篇5
首先是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化方面的研究。白钦先(2004)分析比较了现代商业金融模式与传统信用合作模式的异同,针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指导性建议。其次是农村金融机构相关风险研究。王慧颖(2014)指出农村金融组织主要存在市场性风险与融资风险。杨森、宋小彩(2013)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指出农村金融机构各项管理机制存在缺陷以及引起的风险。王慧颖(2014)分析了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指出从完善风险监控机制、不断拓宽农村金融机构融资渠道等方面控制风险。最后是风险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姜柏林(2009)指出合作社资金互助的健康发展首先需要政府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政策和市场法律环境。杨森、宋小彩(2013)指出完善内部治理机构能够在农村金融机构内部形成合理的分工,促?M农村金融组织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农户联保贷款存在的问题
一是联保贷款有贷款额度限制,设定单一最高贷款额度为5万元。然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所服务的农户的经济情况差别较大。因此,设定单一最高贷款限额不符合所有农户的现实需求。二是联保贷款的利率设定比较单一,一般是按照不超过基准利率的2.3倍的上限收取。这样无法较好的体现利率的风险规避功能,即无法给高风险者以高利率的贷款。三是联保贷款一般是以联保小组成员的信用作为偿还贷款的基础,没有可变现的资产作为抵押,只是要求联保小组成员承担连带责任。然而,在实践中,联保小组的组建多数无非两种情况:要么联保小组内部成员是亲属关系,要么联保小组成员之间有共同利益。这样,一旦存在经营风险,往往导致联保小组内部成员全部受损,无法偿还贷款。四是联保小组的成立无明确的法规规定,也无严格的审查审批程序,容易导致信贷违规的操作风险,信贷人员可能通过虚假联保,套取信贷资金。
2.存储资金来源及拓展的问题
一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因没有单独的行名行号而无法加入人民银行的大小额实时支付系统,因此不能满足客户快速、便捷的汇款服务要求。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较少,未进入银联,汇费昂贵,且银行卡业务还未开展,村民存款、取款都不方便,缺乏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吸引力,从而影响了储蓄业务的发展,存款被迫大量流出。三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社会认知度比较低,且网点比较少,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往往会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如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进行储蓄,这样也无形分流了一部分存款资金。
三、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措施
1.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内部激励机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风险管理能力与企业员工的能力息息相关,企业员工的专业化能力直接制约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升。由前文可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存在道德风险与操作风险以及信用风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应当从企业员工管理入手。
首先是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及合理的薪酬机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织成员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操作风险与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是金融机构的薪酬激励机制不健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承担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这就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员工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机构从业人员要负责处理大量复杂的业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工作量与薪酬不成正比。我们应当根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工作特点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绩效考核制度,制定合理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员工综合考评指标,根据员工工作强度与工作能力合理发放员工工资,拓宽员工晋升渠道,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各类晋升渠道不畅,使员工没有足够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等一些列的问题。
其次是加强员工培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员工专业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因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应当重视员工能力的培养。在职培训是员工提升工作能力与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应当加强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同时考虑农村金融机构工作的特性,健全农村人才长效培养机制,在农村培养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高校员工团队。建立健全员工淘汰机制,完善员工选拔与淘汰各项制度,定期对员工业绩、业务水平进行考核,对不能适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员工进行淘汰机制。
最后是调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激励结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员工各类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样将会大大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员工一直是风险管理工作的主体,如果员工不作为,将会制约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使得风险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应当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员工的风险管理体制。要健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员工激励机制,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将员工工作业务、业绩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应当充分考虑员工的需要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目标,将二者结合确保激励结构能够发挥作用。
2.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首先是加强法律体系的建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各项工的指导,我国目前仅出台了资金互助社的相关法律,缺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整体的相关法律。其次是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管理过程中缺少法律规范,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应当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机制。
3.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律体系
在法律体系中明确说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与法律资格,为有关部门依法管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行为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同时,确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法律规范的前提下开展各项工作。
4.以法律形式明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机构,产权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当通过立法,明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主体,确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得到保障。完善法律中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关系着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大量的管理部门,增加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难度,应当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从法律角度明确说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政府的关系,政府的职责决定了政府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有引导作用,政府必须合理规划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但是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政府过多干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问题,应当以法律形式明确说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政府的关系,法律上明确规定政府部门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督与引导的功能。
篇6
论文摘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度安排的特点是:服务于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册资本金较低,股东持股比例一定,治理机构设置灵活和监管指标明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度安排的缺陷是:准入门槛过低,限制资本投入,忽视债权人权益保护和监管指标不合适等。因此,应适当提高准入门槛、鼓励资本投入、保护债权人权益和调整监管指标。
一、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度演进历程
2006年12月20日,中国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在农村地区建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求各地积极引导包括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在内的各类资本投入到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中,并决定在吉林、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湖北6省(自治区)的农村地区进行试点。2007年1月22日,中国银监会又出台了“三项规定”:即《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和《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2007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监会决定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由原来的6省(自治区)扩大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有105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准开业,其中,村镇银行89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0家,贷款公司6家;105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吸纳股金40.4亿元,吸收存款42.8亿元,贷款余额27.9亿元,累计贷款39.7亿元,96.8%的贷款投向农村小企业和农户。数据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拓宽了农民、农业和农村的融资渠道,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二、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度安排的特点
(一)服务于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村镇银行定位于经中国银监会有关机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定位于经中国银监会有关机构批准,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的,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公司定位于经中国银监会有关机构批准,由境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专门为县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贷款服务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不能用于“三农”以外的其他领域,服务对象限制在县级行政区,或乡(镇)和行政村一级的社区,不准许跨区经营,村镇银行不能发放异地贷款。
(二)注册资本金较低
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注册资本:在乡(镇)设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注册资本不低于30万元人民币,在行政村设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注册资本不低于10万元人民币。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三)股东持股比例一定
村镇银行应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其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10%,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也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10%。对于贷款公司,制度规定应由境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全额出资。贷款公司不得吸收公众存款,其营运资金为实收资本和向投资人的借款。
(四)治理机构设置灵活
“三项规定”提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治理机构应具有灵活性和有效性。不同形式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不同的治理架构,不必拘泥于固定的“三会”形式,应注重组织制度的有效性和股东的真正到位。
(五)监管指标明确
对村镇银行的监管指标:资本充足率大于8%、不良资产率低于5%时,适当减少现场检查的频率和范围;资本充足率高于4%、低于8%时,督促其制订切实可行的资本补充计划,限期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大非现场监管及现场检查力度,适时采取限制其资产增长速度、固定资产购置、分配红利和其他收入、增设分支机构、开办新业务等措施。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管指标:资本充足率大于8%、不良资产率在5%以下时,允许向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适当降低现场检查频率;资本充足率低于8%、大于2%时,禁止其向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限制其发放贷款,加大现场检查力度;资本充足率低于2%时,责令限期增扩股金、清收不良贷款、降低资产规模,限期内未达到规定的,要求其自行解散或予以撤销;对单一社员的贷款总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5%;对单一农村小企业社员及其关联企业社员、单一农民社员及其在同一户口簿上的其他社员贷款总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20%;对前十大户贷款总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得低于100%。对贷款公司的监管指标:资本充足率大于8%,不良贷款率在5%以下时,适当减少检查频率;资本充足率低于8%、大于4%,或不良贷款率在5%以上时,加大非现场监管力度,督促限期补充资本、改善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降至4%以下,或不良贷款率高于15%时,责令其调整高级管理人员、停办所有业务、限期重组。限期内不能实现有效重组、资本充足率降至2%以下时,责令投资人适时接管或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予以撤销;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对单一集团企业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5%。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
三、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度安排的缺陷
(一)准入门槛过低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是低注册资本,即低准入门槛。低准入门槛有利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但准入门槛过低,将会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出现“先天不足”——资金不足,进而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较弱。而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以信用贷款为主,信贷资产的风险系数较大,同时还要应对自然灾害、动物瘟疫等不可抗力导致的违约风险。因此,应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适当提高准入门槛。
(二)限制资本投入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限制了资本的投入,所以在其运行过程中,极易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村镇银行各类股东的持股比例制度安排,限制了具有较强资金实力的单个自然人、单一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和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向
村镇银行投入资本;农村资金互助社各类股东的持股比例制度安排,也限制了具有较强资金实力的单个农民或单个农村小企业向农村资金互助社投入资本;贷款公司的营运资金为实收资本和向投资人的借款。贷款公司“只贷不存”的制度安排,也使其资金实力受到限制。因此,应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鼓励资本投入。
(三)忽视债权人权益保护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为农民、农业和农村提供贷款,而贷款制度的安排,又不要求贷款人提供担保品。所以,如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生支付危机或破产倒闭,不仅难以偿还存款人的存款本金和利息,损害存款人的权益,而且投资人也难以收回投入的资本,损害投资人的权益。因此,应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加强债权人的权益保护。
(四)监管指标不合适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指标,主要是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资产率。不良资产率监管指标是不合适的,它可能会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挥作用。因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任务是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尤其是贷款服务,而服务对象又是风险较大和不确定的对象,所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率有时可能会较高。如果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的不良资产率来衡量,则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就可能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应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调整监管指标。
四、完善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度安的对策
目前,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度安排的法规,主要是中国银监会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和《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因此,完善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度安排,主要是结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特点,修改完善这三部法规,维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正当权益,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实现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
(一)适当提高准入门槛
适当提高准入门槛,既不会太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又可较好地解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不足问题,增强其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来说,就是适当提高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这样,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才能满足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
(二)鼓励资本投入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限制了有关股东的资本投入,可能会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所以,应完善制度安排。第一,完善村镇银行各类股东的持股比例制度安排,提高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提高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关联方持股比例。第二,完善农村资金互助社各类股东的持股比例制度安排,使实力较强的单个农民或单个农村小企业可以自由向资金互助社投入资本。同时,允许吸收非社员存款,并扩大资金互助社的社员范围,使金融机构也可以向其投入资本。第三,完善贷款公司营运资金来源制度安排,使其既可以吸收股东资本和向投资人借款,也可以适当吸纳公众存款和向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提高资金实力。
(三)保护债权人权益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必须保护股东和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在制度安排上,要保证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支付;实行审贷分离;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进行严格审查,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对保证人的偿还能力、抵押物、质物的权属和价值以及实现抵押权、质权的可行性进行严格审查;借款人到期不归还担保贷款的,要依法要求保证人归还;经审查、评估,确认借款人资信良好,确能偿还贷款的,允许不提供担保。
(四)调整监管指标
实践表明,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指标,既可以满足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需要,又可以满足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所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指标安排,可以使用商业银行的监管指标,即使用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负债比例监管指标。
参考文献
篇7
摘 要 在2009年8月4日我国银监会编制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在这3年内设立1300家左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很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偏离了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促进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衷。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的放贷表现为脱农化、大额化、短期化,这些做法违背了国家要求的支农惠农的宗旨。通过调研分析,从现象到本质,最终得出资金不足、投资回报率低、抗风险能力弱三大根源,并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宗旨缺失 村镇银行 小额贷款公司 山寨银行 回报率 涉农贷款
一、政策背景
在中央2010年1号文件第三条中提到:“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财政税收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而第二十条又再次提到:“各级政府扶持的贷款担保公司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服务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可见国家对于农村金融建设的重视。
然而,截至到2010年,全国只有 395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和农村信用社的数量相比,只占3.2%;同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放贷额仅占农业贷款需求额的0.87%。从这些微小的数字不难看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缓慢,放贷数额微乎其微。而且在调研的农户当中,有78%反应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并不比以前容易。以上充分说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解决金融供求问题,前景不容乐观。
二、调查现状
在我们走访的江苏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发现了三个普遍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降低了他们对支农惠农宗旨的落实度。
1.大部分金融机构的总部以及分行建立在城市郊区附近,并没有深入农村开展事务。在我们采访的阳羡村镇银行中,负责人朱经理就透露,主要有两点影响他们的选址安排。一是,农村地区范围较广,交通不便,下乡设办事处费用太高;二是,现在“山寨银行”突起,恶性抢夺农村金融市场。在江苏省,很多县、镇、乡挂着“资金互助合作社”、“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等招牌,墙上贴着存款利率红纸,承诺1年期存款利率在5.6%到6.9%,是大陆规定的银行存款利率2至3倍。贷款利率则一般在17%至22%,是银行同期贷款的3到4倍!手续简单、无需担保等“优点”促成了此类非正规机构的扩张。这类机构非法吸收存款,抢占正规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破坏农村金融市场信用,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只好以“退避三舍”的无奈态度去面对,不敢贸然下乡设立分行。
2.很多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目的是最终转制为村镇银行,因为据银监会要求,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的要求包括开业三年以上,且连续两年盈利;不良贷款率低于2%;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达到130%以上等。同时国家还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只能经营的贷款业务,不能从事票据、委托贷款等其他低风险业务,利息收入成为小额贷款公司唯一的利润来源,这种单一的业务范围导致小额贷款公司不能长期发展下去。例如注册资本为3000万,在及时取得银行贷款支持并能充分用足贷款规模的、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年赢利水平在220万元左右,投资回报率仅为7.3%,风险太高收益太低!
以上种种限制使得小额贷款公司不愿意放风险较高的农业贷款,同时回报率低也限制了它们发展的积极性。
3.我国政策规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最近四个季度末贷款余额占总资产余额的比例均不低于75%,且贷款全部投放所在县域;最近四个季度末涉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均不低于60%。可见,国家允许它们成立的前提是履行“服务三农”的职责的。但是,涉农贷款一词却被众多机构钻了空子。在调研过程中,这词却被所有调研对象解释为:放贷给在农村地区的任何企业,都算涉农贷款。在这样的“解释”下,金融机构更愿意选择本地区优质企业,而对同样需要贷款的农户却置之不理,因为这没有违背支持三农的规定。为了减少自身的资金风险,谁愿意去贷给那些资金规模小的农村弱势群体呢?!
三、政策建议
1.对于“山寨银行”的猖狂出现,当地政府肯定得对此加强打击力度。但是,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要真正切除源头,还得从根本采取措施。“山寨银行”之所以能得到发展关键在于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同时,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实力在乡镇设立办事处,可见这些现象其实归结于一个问题:资金不足!
对于这个问题,地方政府要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利率等货币政策在鼓励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落实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实行定向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人民银行也可以开放对当地村镇银行的支农再贷款,缓解村镇银行可贷资金不足问题,以引导村镇银行延伸和发展针对农村和农户的金融服务。另外,还要支持村镇银行抓住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良机,积极参与农村养老保险的发放,提高村镇银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减消民众对“山寨银行”的依赖。
只有缓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不足现象,使其更好的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山寨银行”的现象才会逐渐消失。同时,金融机构才有足够的资金下乡设点,大范围开展农村业务。
2.小额贷款公司的宗旨缺失的根源是因为投资回报率低的缘故。要解决这样的难题,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实现股东结构多元化,采取多种形式扩大股本来源。只有公司运作良好,原始股东愿意不断增加投资,才能使投资者树立信心,吸引新的资金进入。央行已经放宽政策,新出台的《指导意见》中将股东人数限制由原先的不超过5人增至有限公司的不超过200名。
二是申请正规金融机构批发贷款,参照孟加拉国等国的经验,指定或新设专业化运作的全国性的小额信贷批发融资基金,融入资金的利率,期限由小额贷款公司与相应银行业金融机构自主协商确定,利率以同期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基准加点确定。从银行间市场以较低利率“批发”回资金,再“零售”给各地小额贷款公司。
三是吸收委托资金,集聚社会闲置资金。比如,2008年平遥日升隆小额贷款公司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签订协议,吸收投资15万欧元;当然也可以吸纳慈善机构捐赠资金或扶贫资金。
3.涉农贷款被无形曲解,其深藏根源在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准入门槛低,抗风险能力弱。
现阶段,政策放开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降低了注册资本的要求,村镇银行注册资本要求不低于人民币300万元(县市设立)或100万元(乡镇设立),信用合作组织的注册资本要求不低于人民币30万元(乡镇新设立)或10万元(行政村新设立),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50万元。
这样的注册规模,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无力承担为农村弱势全体放贷的风险,同时,由于要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动物瘟疫等不可抗力而导致的农户违约情况,所以他们如果不曲解“涉农贷款”的限制,此类金融机构也是无法生存的。
但是,只要我们建立担保公司+农户联保+信用建设三者一体联动结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分散风险可以由担保公司进行担保,选择合法的担保公司,加强对担保公司的管理,才能加强农民的资金和人身安全,否则会造成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健康发展。但是,担保公司并非不盈利的,它本身也要考虑风险,因此,担保公司能分散的风险毕竟是比较小的一部分。
分散风险还有一个途径,就是农民联保,江苏汇丰小额贷款公司的老总谈到这个问题时说,这样的方式在实际操作中不仅大大降低了风险,还起到了提高当地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它的操作并不普遍,毕竟选择这样一个适合办理联保的片区还是比较困难。
最后和当地政府以及社会组织一起加快推动社会信用建设。因为社会信用良好,居民才会自觉主动地履行合约;金融机构才可能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效率运营下去。只有在这样的信用环境下,风险才得以最小化,涉农贷款的落实度才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金融创新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和建设也取得一定成就。但是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当前农村金融供给存在诸多问题,农村金融服务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彰显,如何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缺陷
(一)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网点不足
我国“二元经济”经济结构导致城乡金融发展严重不平衡,金融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金融资源按照盈利和安全的目标在经济发达、投资环境好的地区配置,农村资金大规模地涌向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金融资源的“马太效应”。近年来,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推行市场化改革和集约化经营。将大量的无盈利或微利的基层分支机构撤出农村地区。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2007年末,全国县城金融机构的网点数为12.4万个,比2004年减少9811个。县域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机构的网点数为2.6万个,比2004年减少6743个。其中农业银行县域网点数为1.31万个,比2004年减少3784个,占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的比重为10.6%,比2004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在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收缩县域营业网点的同时,其他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也在减少。2007年末,农村信用社县域网点数为5.2万个。分别比2004、2005和2006年减少9087、4351和487个。由于县域金融机构网点的减少,县域经济获得的金融服务力度不足。截至2007年末,全国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由于大量的金融机构网点的撤销,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严重不足。
(二)农村信用社自身存在缺陷,金融服务不到位
目前,在农村占据垄断地位的正规借贷主体是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多年来改革未有大的突破,产权不清,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没有形成。主要表现在:部分农村信用社省联社及派出机构与县联社之间的权责关系不够明确。部分地区省联社及其派出机构与辖内县联社“一级法人”社基本上变成了行政性的上下级关系,县联社作为一级法人的自主权受到了限制,股东大会、监事会等形同虚设,社员的权利普遍受到忽视。农村信用社长期处于所有者缺位的状态,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存在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问题。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和内控制度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加上历史包袱重、人员素质较差、服务手段落后等原因,致使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有着明显的局限性,金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长期低下,金融服务不到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收入渠道呈多元化趋势,农户的经济活动和金融需求日趋复杂。但是目前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仍然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缺少针对农民、农村中小企业的产品服务创新。缺少有效的服务于农村贫困人口的机制,农村信用社将精力放在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优质客户和经济效益好的农业项目中,给予他们足够的信贷支持。而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地区中低收入群体的信贷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可见,农村信用社也未能很好地发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面窄,功能单一
农发行作为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其业务主要是承担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业务,仅在农产品收购、储备、调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扶持作用。对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信贷业务还没有运作起来,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乏力。
(四)非正规金融市场活跃但缺乏规范
由于农村体制内金融服务严重不足,造成体制外的民间金融包括高利贷行为等非正规金融呈快速发展之势。2006年底,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在江苏省13个地市。59个区县的1226个乡镇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次民间高利贷情况调查。据测算,截止2006年8月末,江苏省民间高利贷资金规模为40.12亿元,约占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2.43%,其中,苏州、常州、镇江、南通、泰州、连云港、徐州、淮安等8个地区存在民间高利贷现象,最为活跃的地区为泰州,其高利贷规模为28.26亿元,约占江苏省全部高利贷规模的七成,其次为常州和徐州,分别约占江苏省高利贷规模的14%和6%,在被调查的所有乡镇中,存在高利贷现象的乡镇覆盖率为19.7%。规模庞大的民间资本在民间自由无序流动,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和区域金融稳定,并由于其缺乏法律规范和监管约束,在社会资金匮乏的地区,其交易中极易产生欺诈、违约、社会暴力等违法行为和大量的民事纠纷,增加了农民债务负担和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不利于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
(五)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时间尚短,在经验、人才、经营能力方面的欠缺,使其支农能力大打折扣
2006年12月31日,银监会正式批准有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全资方式出资成立邮政储蓄银行。2007年邮政储蓄银行挂牌,由于其成立时间尚短,缺乏经营银行业务、风险控制方面的经验,缺少经营管理人才,至今农村信贷业务发展缓慢,对农村提供的金融服务还主要局限于存款、汇兑层面。
篇9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特点
一是注重高点起步、统筹规划,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2007年全国首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在青岛召开,青岛胶南市、莱西市、崂山区等各区市结合自身情况先行先试,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此基础上,2012年4月,青岛市委、市政府勾勒出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宏伟蓝图,坚持规划先行、服务下沉、循序渐进、和谐集聚的原则,按照服务半径1.5公里左右、人口3000至5000人的标准,在现有5983个行政村(社区)基础上,规划建设1043个新型农村社区,其中2013年将开工建设100个新型农村社区。至2015年末,全市城镇化率将由目前的67.8%提高到74%以上,10年内达到80%左右。
二是注重产业发展、经济支撑,做到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两区共建。新型农村社区要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要坚持以工哺农、工业造血。因此,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牢牢把握“城乡统筹发展”这一主线,实施“新型社区和特色经济园区”两区共建,一个社区配套建设一个产业园,安置农民就业,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或新型社区集中,实现组织融合、服务融合、居住融合、经济融合。
三是注重以人为本、设施配套,充分考虑农民搬进社区后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青岛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贴近民生,充分保障供水、供暖、供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社区服务中心和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留足空间。明确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确保每个社区服务中心都拥有社区组织办公室、便民服务厅、卫生室、警务室、幼儿园、居民学校、文体活动中心和社区超市,实现行政审批、经济发展、劳动保障、社会救助、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教育培训、人口计生、社区警务、商贸金融等十项功能进社区,方便居民生产生活。
四是注重生态保护、建设质量,体现“先保护、再发展”的理念。把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同挖掘社区文化内涵有机结合起来,彰显和保护农村特色,尊重村庄的文化差异和历史现状,挖掘、保护村庄的文化和民俗特色,结合自然和文化等因素,按照“生态、节能、环保、自然、宜居、和谐”的目标,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经济高效、邻里和谐的生态小镇、特色小镇、精品小镇。
金融需求多元化
青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蕴含着大量多元化的金融需求,2013年拟开工建设的100个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达到1014亿元,其中社区建设一期工程需要资金267.33亿元,未来五年仅社区建设的资金规模就达5000亿元。具体来讲,其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区建设的金融需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围绕土地整理、农民安置房、基础设施建设、县域房地产、县域园区建设、水利建设等领域,将产生大量的基础设施类金融需求。在先期开建的100个社区中,仅45个纯农村社区建设住宅建设就大约需150亿元,要配套完成供水、供暖、供气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则需近230亿元。
园区企业的金融需求。特色园区入驻企业在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时都需要大量信贷资金。同时,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高科技型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多,将对金融机构提出更多金融需求。
社区居民的金融需求。同城市居民一样,农村社区居民也需要存贷、汇兑、银行卡服务、自助机具服务、工资、代收款与代缴费等基础金融服务,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会出现家庭理财和投资方面的金融需求。同时,新型农村社区对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及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需求非常迫切。
金融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建立健全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金融组织体系。一是不断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金融覆盖面。调整优化县城以下传统农村地区的网点布局,鼓励金融机构跟着社区走、设施跟着农民走、服务跟着企业走,加大机构网点、自助银行、自助机具的布设力度,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打造1.5公里无障碍金融服务圈。二是加大资源投入,发挥自身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大型商业银行的综合服务能力,强化政策性银行和涉农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制定与建设规划发展相适应、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特色发展战略,通过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实现业务和收益的快速增加。三是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金以企业投资、社会组织投入、个人赞助等方式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四是由政府出资组建再担保机构,为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融资担保业务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实施再担保,为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多元化担保体系增信,为金融机构介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创造条件。
利用多元化融资工具满足不同类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需求。原有产业基础较好的农村社区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引导大企业通过包街道(镇)、包社区(村)等方式,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融资支持。金融机构可以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发新产品,通过发行基金、信托、理财产品及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融资较为困难的传统农村集聚类社区,积极探索BT、BOT、BOO、BTO等项目融资方式,以少量的政府财政投入盘活社会存量资本,达到以较少财政资金带动更大规模社会资金投入的放大效应。构建以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为引导、民营融资性担保公司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担保体系,为金融资源投入社区建设创造条件。对传统农村集聚类社区建设融资担保业务实施再担保,通过增信方式盘活现有担保资源,提高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并探索通过结余土地指标收益方式解决融资难问题。
调整优化信贷政策体系,支持新型社区产业基础建设。一是重点支持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物流和服务业等领域,尤其要加大对城乡一体化中产业融合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出台差异化的区域信贷政策。二是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顺应生态文明要求和绿色低碳发展潮流,严格落实绿色信贷要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考虑低碳和环保因素,促进资金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转移到低碳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支持生态化社区建设和发展。三是创新服务产品,提升服务层次。从信贷、结算、理财等方面开展“一站式”服务,满足企业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贷款品种。为优质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直接债务融资工具。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贷产品,推广林权抵押贷款、订单农业贷款等信贷新模式。
篇10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供需失衡 现状分析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金融是决定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河南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也是河南省的一个棘手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几年,随着国家和河南省对农村金融的重视,许多优惠政策不断实施,例如2010年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和增量奖励等政策,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农村金融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出现。那么,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现状究竟如何,过去那种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状况是否扭转?搞清楚当前形势下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的具体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这对河南省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刺激内需、以及保持河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有着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通过选取样本进行实地调查,并运用访谈法和问卷法收集数据,进而对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进行分析。
一、样本的基本情况
为准确了解当前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的现实情况,我们在淮阳县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和经济发展状况分别选取了郑州市、信阳市的、商丘市、三门峡市、新乡市的下属县进行了一定数量的农户调查,以期比较全面地揭示当前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现状。
根据调查结果的统计,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详见表1和图1。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此次调查主要是由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完成,尽管事先给学生做了培训,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受访户的人均年收入偏低,样本的收入构成不太理想。原因一是受本校学生来源构成的影响,二是受访户在涉及收入这个较为敏感的话题时有意降低自己的实际收入水平。
二、农村金融供需状况
通过对选取样本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对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而且农村金融供需失衡又出现了新的特点。
1、供需总量失衡
供需总量失衡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供求缺口巨大和金融机构农村存贷差额巨大两个方面。
在农村金融供求缺口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在被问及有借钱的需要上80.77%的受访户有借钱的需要,82.06%的受访户认为所在地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自己的金融需求。15.38%的受访户所在地周围没有正规金融机构。85.9%的受访户的借钱需求是通过亲戚朋友这个非正规金融渠道,只有24.36%的受访户的金融需求是通过农信社满足,3.84%的受访户的金融需求通过农业银行满足,而只有7.18%的受访户的金融需求通过其他正规金融机构满足(这个问题是多项选择,因此百分比之和不是100%)。被调查农户对银行业机构的贷款服务满意度不高,借贷的高利率和高门槛是贷款难的主要原因。受调查农户中认为金融机构“办理贷款程序和时间简便”的只占21.24%。由此不难发现,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的覆盖面和金融服务远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
在金融机构农村存贷差方面,2000―2008年金融机构农村存贷差变化如图2所示。
由图2不难发现,金融机构农村存贷差自2000年以来呈逐年增大趋势,尤其是2004年以后,存贷差更是急剧加大。
2、资金用途失衡
资金用途失衡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供给与农户金融需求出现用途上的错位。
农户的收入水平不同,对农村金融服务的种类也不同,因此其金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调查发现,农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依次为生产贷款、存款、生活贷款、助学贷款、通存通兑业务、扶贫贷款、汇款、银行卡,其中生产用途如买种子、化肥、养殖、牲畜等,占31.85%;其次为子女上学、婚丧嫁娶等,占16.83%;消费用途,盖房子、买电器等,为7.07%;看病,占4.87%;经商,占39.38%。而对代收代付、买卖各类证券、保险、个人理财业务、外汇业务等需求较小,需要这些业务品种的农户比率不足受访农户的4%。因此,农户资金的用途仍主要在生产、经商方面,消费用途和看病上相对较少。原因主要在于农业生产是低收入农户的必须,经商是高收入农户的资金用途。看病不是不需要钱,而是很多农户由于看不起病不到不得已就不看病。
现有县、乡、村的商业银行、农信社和邮政储蓄机构一般都仅仅提供基本的存贷汇服务,而且大多数金融机构“惜贷”,2009年农信社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97.87%。农村金融供给明显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除存贷汇以外的金融业务覆盖率较低,县及县以下地区对住房和汽车等生活贷款、助学贷款、银行卡等业务的需求较大,但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农村银行业网点不足20%;二是村一级由于缺乏银行业网点,当地居民和企业难以享受到便捷的服务。据调查,行政村中设有的网点多为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网点,一般只能办理存款,汇兑,代收税费、代付粮食直补资金等业务,农民和农村企业需求最大的贷款业务无法在村一级的银行业网点办理,更难以获得其他金融服务。
3、资金额度和期限失衡
由于当前小农经济的特点和农村金融需求结构上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在资金额度、需求时间和需求期限等方面的分散性和不固定性。一般来讲,基本生产性需求,如购买化肥、农药、种子等的资金需求,需求时间相对较为规律和固定,资金额度相对较小。而子女上学、盖房、医疗卫生等基本生活性需求在农户金融需求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需求时间极为分散和不固定。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户生产性需求中,5000元以下的占比76.67%,10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3.33%,在生活性需求中,10000元以上的仅占12.75%,5000元以下的占87.25%。而在消费性资金需求中,1000元以下占15.15%,1000―5000元的占比为60.61%,5000―10000元的占18.18%,10000元以上占6.06%。而在贷款期限中,选择3年以上的占6.41%,1至3年的占34.62%,半年至1年的占比为29.49%,半年以下的占29.48%。因此,农户所需小额贷款数量较大,1至3年的期限最多。当然,由于本次调查人均年收入较高的样本所占比例不大,可能会影响数量和期限的统计结果。而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一般仅提供大额信贷。小额信贷比例又小而且要求较高。如额度一般都在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大都需要农户联保或抵押,贷款期限一般都在1年以下。因此,不难看出,农村金融的供给相对于需求在额度上和期限上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
三、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失衡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失衡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供给的数量、结构和质量等满足不了农村金融的需求。其根本原因在于现代金融机构的经营原则与当前农村经济的特点不一致。
当前河南省农村经济的特点主要有:第一,农村信贷需求主体(农户)数量庞大,信贷需求规模及经营规模小,空间上高度分散,因而数量小而交易成本较高。第二,农业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市场组织化程度弱,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率较低,因而收益率相对较低。第三,农业生产有很强的自然依赖性,自然风险较高且不可抗力,而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又使农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风险。因此风险较高。第四,农村地产和房产等不动产产权不明晰,农户自我发展和积累能力弱,他们拥有的有效资产和抵押品严重不足,而信用体系建设又十分落后,因此信用缺乏有效保障。第五,由于交通运输、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医疗、养老、教育等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水平和服务效率低下,潜在支出较多,因此容易出现偿还困难。而现代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金融机构都追求安全、流动、盈利性的经营原则。与城市业务相比,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利润低、风险大,农村金融业务收益不能完全覆盖风险。这与商业化金融机构经营原则相矛盾。因此,金融机构收缩农村市场是金融资本在追逐高额利润的商业思维下的合理选择。
为此,如何通过一些政策措施解决现代金融机构的经营原则与当前农村经济的特点不一致是从根本上扭转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关键。因此,应该加大“三农”投入,转变农村生产方式,分散农业风险,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大力提高农民收入等,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变当前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利润低、风险大的痼疾,吸引现代金融机构返回农村市场,发挥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而推动河南省经济的持续发展。
(注:本文系2009年河南省政府决策课题“扩内需、保增长形势下的河南省经济持续发展研究”(B395)和河南省社科联课题“新形势下河南省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调查和分析(SKL-2009-3076)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骆波:河南省金融业发展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6).
[2] 赵书茂、张秋云、王仕豪: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7(6).
[3] 郑鑫:统筹城乡视角下的农村金融发展对策――以河南省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