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范文
时间:2023-03-21 18:4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高学历,却敲不开企业的大门 本科生遍地都是,硕士生也没那么稀罕,博士都扩招了,所谓的高学历还能在市场上所向披靡吗?不看学历看能力,学历只不过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很久以前人们这样说。时过境迁,曾经被人们看好的高学历在今天似乎怎么也敲不开企业的大门。
研究生白送都没人要 就学历来讲,研究生在求职中处于“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位置。同样在51job论坛上,一位hr这样说:“我们公司只有研发部门才招研究生,其他的岗位还真是没有这个必要;如果要读研究生,那就读到博士,这样出来才会有‘销路’。” 选择考研,学子们本想以此为就业拓宽道路,期待获得可以给自己增重的学历砝码。然而,当他们走出象牙塔再次面临就业的时候,却发现学历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已大大缩水。
2009年厦门市公安局翔安分局要招聘一名高学历的洗碗工,其条件之高被网友怒称“这是对国家学历的藐视!”虽然在舆论的压力之下,招聘方修改了苛刻的招聘条件,丰富了工作内容,可被伤自尊的网友还是“穷追不舍”。相比之下,有些网友则显得“淡定自如”,51job论坛网友“时间换空间”回帖说:“听到这样的消息,15年前愤怒,10年前麻木,5年前呵呵一笑!” 另有网友则在高唱“你伤害了我,我一笑而过,你要求贪婪我只能懦弱”。 这一事件,不仅直射学子就业难,同时也使学历贬值的问题凸现出来! 学历贬值,大学真的无用?
篇2
关键词:就业形势;就业机制;择业观念;职业生涯规划
一、毕业生的数量迅猛增加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全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结构性矛盾突出
未来20年,中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年均550万人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将达到9.4亿人。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人员2400万人,而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300万―1400万人左右,整个社会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而“十一五”时期,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
(二)社会有效需求赶不上毕业生规模增长的速度,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据劳动保障部2005年对全国11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岗位总量的22%。人事部3月24日了《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分析》,对全国24个省份和15个副省级城市的需求调查显示,2006年这些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与2005年实际接收安排的毕业生人数相比,降幅达到22%。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而这种形势,还将影响到2007届毕业生的就业。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可能突破500万人,又将迎来一个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峰年”。
这一形势是我国经济、科技高速增长和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必然出现结果,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主体客观原因。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中国“人世”影响、高校连续几年扩招政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以及市场导向型就业机制尚不成熟等都是形成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主要原因。所以,缓解就业形势需要党和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就业服务。逐步形成完善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导向型就业机制,是我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重要举措。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
二、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就业期望与社会发展和需求之间存在偏差的择聘选择性矛盾显著
大学生择业观是大学生心目中衡量职业好坏、权衡职业得失的天平和尺子,直接决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我国在21世纪初就初步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然而,受长期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影响,部分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一方面,县、市中小企业急需人才、西部大开发需要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人才,一方面部分毕业生不愿去第一线、基层、西部、农村。目前这种“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错位现象相当显著。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如果大学生择业观念和就业期望仍然墨守成规,绝不符合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区域不平衡、城乡不平衡、行业不平衡等重大问题的人才需求。
职业生涯规划是解决毕业生择业观念、就业期望与社会发展需求矛盾的最佳措施之一,是市场为导向的择业、就业机制发展的必然产物。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就是全面、客观地了解、定位自我,包括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兴趣、性格等等。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寻找适合自己的相关职业,收集职业相关信息,了解从事该职业所要接触的岗位、企业文化、工作环境,以及对自身心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最终尽自身最大的努力,使自己向理想的职业方向发展,将自身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自我与职业的最佳结合。无论是高校还是毕业生,都应当充分认识到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应当积极、主动、较早地实施科学、规范的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职业指导部门应当围绕正确大学生就业观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择业创业指导等工作,保证大学生形成以职业规划为基础的、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择业观念。
三、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发展缓慢与社会就业机制的快速变革之间的适应性矛盾存在
篇3
一、 存在的问题
1.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一是大学生就业与国内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越来越大。比如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力度进一步增大, 正在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将受到遏制,这必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行业及其关联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二是16岁以上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达到高峰,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地位已经是一个普通劳动者。三是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2.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一是区域结构性矛盾。受到地区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非常多,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则是缺乏人才、留不住人才,经济发展缓慢。二是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专业结构性矛盾。从计划经济“统包统分”到市场经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演变,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问题暴露出来,如寻求市场和信息观念不强,就业指导观念落后,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导致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
3.就业市场尚不完善。目前,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仍存在。比如,毕业生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而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尚未建立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体制还未真正消除。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方面
1.就业政策灵活性差,造成毕业生就业思想障碍。由于就业政策相对保守,没有真正实现学生自主择业,有些保护人才外流的举措,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反作用,“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如在贫困地区,采取一些手段对所聘毕业生加以种种限制,有些单位在和毕业生签约的同时收取高额保证金和违约金,这种不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念,产生的结果却恰恰相反,造成人才工作的恶性循环。
2.就业市场容量不足。一是国有企业改制改革,造成下岗失业的人数增多。二是产业化、机械化进程的加快,使各类企业的工作流程减少,工作岗位随之减少。三是企业突出生产经营效益和效率,用人的宗旨变化。
3.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限制。比如,许多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急需大学本科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解决不了大学生的派遣、落户口、接档案等问题而招不到大学生,这也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自己的身份丧失,望而却步。
4.地方保护主义限制毕业生跨区域就业。各地引进人才机制的工作不平衡,体制依然存在,某些地方还存在就业上的“地方保护主义”、通过户籍等限制人才跨地区就业。对于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就业机会和就业权利上区别对待,就业权的不平等,形成了以排斥外地人为主要内容的地域歧视。如一些地方政府明文规定“非本地生源的高校毕业生除一些紧缺专业和规定的院校之外不允许落户”,造成外地毕业生就业空间受到限制和人才资源浪费。
5.社会舆论的影响。要重视家长、亲戚、朋友的影响。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城市上学就是城市人了,再回家乡是丢人的事情”,有些家长普遍认为,“在大城市工作就是好的工作”,“能够在大城市找到工作,几代人的脸上都有光”。现实是,城市容量虽大但也有饱和的时候,形成了“无业可就”,相反的,一些小城镇却形成了“有业不就”的奇怪现象。
6.从业待遇差别造成就业地区差异。很多大学毕业生迫切希望到东部发展,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和浪费。而落后地区、工资待遇较差的地方,即便是对毕业生有许多的优惠承诺,却很少有人应聘,毕业生的流向呈现“城市优于地县,河东优于河西,城镇优于农村”。
(二)主观方面
1.就业观念导致就业取向出现偏差。据调查,近乎一半或者超过一半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个人化倾向严重,就业观念相对落后、就业期望值过高,表现为私欲过重、好逸恶劳、盲目随从、好高骛远等不良倾向。一是就业多倾向于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中西部省区的毕业生需求量也较大,但其艰苦、落后的工作、生活环境使毕业生大多不愿在中西部地区就业。二是就业期望值偏高。
2.用人单位存在观念错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提高用人标准,片面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由本科生做,本科生可以做的事要由硕士生做,造成了人才的高消费和浪费,也给毕业生造成了学历“门槛”。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大学生的培训上。
3.社会对大学生定位出现偏差。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失业是正常现象,如果大学生长期找不到工作,只能证明他的能力出了问题。在我国,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处在从精英需求向大众需求转变中。
4.毕业生就业途径出现偏差。毕业生就业的途径有许多种,首先是靠亲友推荐,其次是人才网站招聘、社会性的招聘会、学校“双选”洽谈会、学校推荐等。由于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际关系取向明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靠社会关系通过走后门、托关系、送礼金等手段参与竞争,既有失公平,也易使毕业生产生“关系第一,能力第二”的认识,不利于培养勤恳实干、执著认真的职业素养和进取心,以至偏失人生的方向。
5.大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一是综合素质和能力差别。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增多,质量下降,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二是自身能力欠缺。有些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人际交往等方面能力相对薄弱,有的属于信息渠道狭窄、对岗位期望值过高、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理论功底不扎实等。三是求职技巧欠佳。大学生的就业逐渐市场化,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必然要参加用人单位的面试,由于缺乏基本的技巧,在面试的过程中表现过分紧张,从而显得不自信,甚至有些学生弄虚作假,虚构各种资历、经验和能力,引起用人单位的反感。
三、对策和建议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国家政府部门应主抓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社会企业、团体、组织应积极配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学校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关注热点,责任落实。毕业生应根据自身条件,及时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早定工作岗位。
1.完善、落实各项就业政策。一是国家要加大对甘肃人才工作的扶持。二是要加快建立市县两级毕业生就业领导协调机构,推进各项政策深入落实。
2.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加强学生对国情、省情、民情的了解。
3.全面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要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全程化、信息化水平,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其公益性和主渠道作用。一是搭建就业信息平台。二是实现学生实习、见习、实践、志愿服务与就业相结合,提高学生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寻找就业机会。三是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把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或必选课,积极开发就业创业指导教材,促进就业指导学科建设,促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为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四是加强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实现招聘活动的日常化,建立用人单位的资料库。
4.开阔视野,鼓励多样化就业。一是鼓励大学生开阔视野,不局限于一次性就业,如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考取研究生等缓解就业压力。二是施行奖励措施,切实规范奖励制度,加大奖励力度,如对到国家级贫困地区工作的毕业生给予更多奖励,引导更多的毕业生去支援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三是关注毕业生今后的工作状况,及时给予最有力的帮助。
5.帮助就业有困难的毕业生。一是继续加大对家庭困难、残疾、民族学生的就业扶持力度。二是对于毕业半年以上未能就业,要实施失业登记制度,充分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政策优惠和各种免费服务。享受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救助等服务。
6.提高毕业生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鉴于目前许多毕业生由于自身原因而不能就业,呼吁大学生不仅要学好课本知识和专业知识,更要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自身就业素质。
篇4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大学生;就业形势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005-01
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的时间轨迹相符,所以,对于就业难的这个问题不能单纯的说是教育制度的问题,也不能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更不能说现在大学生的素质差。以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发展为主线,其不仅影响了中国的经济领域,文化领域更是对社会生活领域产生了潜移默化却又不可小视的影响。
一从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社会群体尤其青少年的影响上找源头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当代西方颇具影响力的一股文化思潮,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呈扩大的趋势,已然成为影响青少年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方式的主要社会思潮之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双重的。它倡导的多元视角以及对个体和局部独立性的重视,有利于激发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青少年多元文化的发展。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少年的政治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 。
1.在政治意识和政治观念上走向模糊。 后现代思潮主包含的反权威、反中心、反传统性的特征又为政治观念的多元化提供了合理性的土壤。青少年本身体智发育还不完全,他们没有那么高的理论或者观点给出发点,只是从行为上表现出他们的求异。我们看到的就是他们从反主流文化开始,排斥甚至抵制传统,在政治意识和政治观念上不断走向迷茫和模糊。将反叛作为一种个性的标签,为显示自身思维的独立和成熟,对其他社会制度不加辨识、盲目跟风崇拜。
2.在价值观念和日常行为上走向迷茫。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青少年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个人本位的价值追求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其价值标准的功利色彩日益严重,当前部分青少年玩世不恭、强调自由、不愿拘束在很大程度是对责任的逃避。他们给日常生活涂上浓厚的游戏色彩,把一切都视为游戏,他们无所谓对未来的奋斗,更谈不上对国家的责任。
3.在文化和艺术上走向虚无。后现代主义主张以“解构”颠覆传统本体论固有的二元对立,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取代确定性,其把同一性思维视为扼杀人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刽子手。青少年娱乐亚文化的实质是后现代的消费文化,虽然反映了青少年崇尚公平、重视参与的行动取向,凸显了当代青少年 强烈的主体意识,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困惑与迷茫,大大削弱了青少年人文情感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二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总结
从大学生就业心理:
1.急功近利心理。许多大学生未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对就业岗位存在盲目期待和一步到位的天真梦想。
2.追求安逸心理。许多大学生对于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兴趣不高,绝大多数人更不敢去自己创业,而倾向于职业相对稳定,待遇较好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等。
3.逃避与依赖心理。一些大学生自认为考上大学就是取得成功,虽然也知道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但根本不予关心,每天生活在梦想之中,无论是家人的督促还是老师的帮助,对于他们毫无作用,始终逃避将来必须面临择业或创业的现实。
4.自卑与自大心理。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自卑与自大常存在相互交织的现象,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自大的大学生在求职中自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一旦出现求职失败则容易自卑自责、一蹶不振。
三后现代主义思想与大学生就业难之间的隐性联系分析
一是后现代主义思想上世纪60年代在西方世界悄然成风,在80年代大范围在中国渗透。经过30多年的发展,80年代的那批孩子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2003年,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开始成为社会热点。这两者的发展轨迹有不谋而合的的时间线。二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又和大学生就业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不谋而合。所以,研究后现代主义思想对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后现代主义思想的研究其实有很重要并且也很实际的意义。
如今“宅男”“宅女”“神马”“浮云”“高富帅”等等词汇在网上肆虐也在年轻群体中广为传播,网络的快速传播不仅给人们呈现了现在大学生的精神面貌的懒散和戏谑也体现了一种也把后现代主义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隐性影响暴露出来。其实扩招以来,大学生的身价却在贬值,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也让学生变的看起来真的就“大众”了。这肯定不是当时教育政策的初衷更不是目的。思想是把刀,杀人于无形,对人性格的雕刻也是潜移默化的。所以,从80年的后现代主义思想的进入,到如今30到40年的发展,正是印证了当代学生焦虑症与拖延症并发时的纠结。体现在校园中就是老师们觉得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体现在工作上就是大学生“就业难”。
总之,希望通过这个问题的研究,能够找到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而不是单纯的抱怨政府抱怨社会抱怨学生自己。也为改变现在大学生现状为缓解就业困难做准备。后现代主义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叛逆的思想,是一把双刃剑,到底对中国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程度的判定是个难题。80后是个代名词,是现在社会建设的主力,90后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点培育对象。思想是力量,教育是武器,没有正确的力量即使有在强悍的武器也不能产生优秀的武士。参考文献
[1]姜丽清.后现代注意教育观对大学生教育的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32(3):97-98
篇5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准备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2.071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Readines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ake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Wuy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U Xiaohua
(Wuyi University, Jiangmen, Guangdong 529020)
Abstract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readiness of graduates, a planned measures to raise awareness of graduate employment, graduate job skills to enhance and broaden the depth and width ratio of Employment, the author of more than 400 college where graduates were "Employment readiness survey "survey and analysis,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graduates; employment readiness; countermeasures
为进一步掌握毕业生就业准备情况,有计划、有措施地提高毕业生就业意识,提升毕业生求职技能,拓宽就业准备的深度和宽度,笔者于2014年10月对计算机学院400余名毕业生进行了“就业准备情况调查表”的问卷调查和分析。
1 相关数据
本次调查问卷以班级为单位,12个题目,以表格填空的形式进行,主要设计毕业班学生的就业意向、对将来就业前景态度、就业准备情况、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面临主要问题以及所需的帮助等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前留在学校的学生约50%的同学有投递简历、积极留意就业实习信息,约50%的同学仍在应付毕业必修课考试,尚未踏出毕业的第一步。数据显示,部分同学处于纠结迷茫阶段,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部分同学对自己专业信心不足,缺乏求职的勇气。具体数据详见表1、表2:
2 毕业生在就业准备中的问题
数据显示,毕业生在就业准备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就业方向不明确,求职步伐缓慢。41.8%的毕业生尚未确定求职方向,不确定是否找专业对口的工作,不确定从事哪个方面的工作,实习就业计划一再拖延,难以下手。归根于他们在目标性和角色意识上定位模糊,自我认识不清晰,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任何的优势,没有坚定的求职目标,求职步伐缓慢。
(2)专业学习不深,专业信心不足。40%的毕业生反映想找专业对口的职位,但在求职过程中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没有信心。大学学的都是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多样化,但课程学习和探究深度不够,如编程、java等实用性、专业性课程。在求职期间看到公司对岗位的具体要求,觉得自己达不到公司需求,有畏难情绪,不敢去面试专业岗位要求较高的职位。
(3)社会实践缺位,项目经验贫乏。大部分毕业生在大学四年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行业发展市场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用人单位在明确要求应聘者具有工作经验,49.6%的毕业生认为没有工作经验是求职过程中的最大障碍,两者的错位脱节,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学生的求职信心,使大学生的求职过程变得更加困难。
(4)角色转换较慢,毕业准备不足。部分同学尚未从大三的心态转变为毕业生的心态,认为自己离毕业还较为遥远,未将毕业及求职提上日程。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主观上没有做好心态准备的因素;学校在就业指导、就业培训上给学生的压力不大,就业形势介绍和就业氛围的营造上不够,学生存在角色定位不清的错觉。
(5)行业发展了解不足,求职盲目随大流。43%的毕业生对专业市场发展方向认识不足,不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求职缺乏目标性及针对性,盲目投递简历。以本次调查主体的计算机学院学生为例,大部分学生存在对计算机、互联网行业的运用模式不熟悉的问题,即使有跨专业就业意愿的学生,也对要从事的行业没概念,认为找得到工作就胜利,不看行业发展情况。
(6)求职技巧欠缺,技巧意识有待提升。招聘单位在一次招聘过程中可能要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筛选简历,进行面试。在时间极其宝贵的场景下,学生能在简历制作上能否吸引眼球,面试表现能否脱颖而出,取决于学生对求职技巧的掌握。毕业生求职技巧欠缺,包括简历制作及包装,面试中沟通和其他方面技巧。个别学生盲目认为技巧不重要,个人实力是面试成功唯一因素。
3 就业工作建议
3.1 学院层面
(1)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实习就业平台。学院要积极走访企业,拓展实习就业平台;主动向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让企业在与学校合作的过程中收益,以便建立更加稳固的合作关系;通过积极走访校友,以深厚师生情感来调动校友的积极性,拓展实习就业平台;学院要深度挖掘、拓宽现产学合作深度,就学生中的优秀创意和创新成果与校企合作,提供更多合作空间。
(2)加强学生实训教育,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落实现有的实训安排,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习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学生做好就业能力储备。学院要引进实训机构,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培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3)开展校园就业招聘宣讲,提高学生就业主动性。通过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组织机构、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以及加强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的渗透来为学生做好就业准备提供有利条件。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增加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让在校大学生更了解社会更好地认识发展道路。
3.2 辅导员层面
(1)加强学生思想引导,树立正确就业观。每个月定期深入学生宿舍、课堂了解学生就业观念,分层次、分类别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教育学生讲诚信、知敬业、懂感恩、明集体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筛选公布多元招聘信息,适应求职多样化。及时整理和汇总企业招聘信息,并通过各种渠道将招聘信息发给学生及班导师,有针对性发动学生应聘。针对部分不想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学生,在招聘信息时,可适当非本专业就业信息。对市场就业环境和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和发展趋势等做全面信息筛选和公布,做到招聘岗位信息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多元职业咨询服务。
(3)开展求职技巧培训,提高求职成功率。举办求职技巧培训班,系统讲解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适当推行人际关系中的文明礼仪,提高学生求职成功率。针对学生面试企业,单独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当面指导。指导学生通过提高就业准备度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以自我包装、抓住机会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4)协同学院、班导师、专任教师共同推进就业工作。在学院、班导师、专任教师之间穿针引线,相互沟通,共享就业信息资源,将学院、班导师、专任教师、辅导员拧成一股绳共同做好学生就业工作。
3.3 班导师层面
(1)就业心理引导,提前做好就业准备。深入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家庭情况、心理状态等情况。有针对性地与学生沟通,做好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引导,引导学生提前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
(2)专业方向指导,提升专业信心。利用班导师对本专业行业发展方向较为熟悉的特点,增加与学生在专业发展和行业发展方面的沟通,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专业技术学习,重在培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
(3)深入班集体,了解学生动态。深入班级、深入宿舍,了解学生的困难与困惑,有针对性地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就业困难的学生,帮助其顺利就业。及时和班干部沟通,督促、整理、汇总每位学生就业信息,掌握班级每位同学的就业状态。
3.4 毕业生层面
(1)及时转换角色,做好求职准备。将自己的状态转换为毕业求职状态,增加求职及社会生存的危机感,做好充分的求职准备,包括正装购买、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学习等。在就业前对求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出估计和评价,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建立角色转换的思想观念。
(2)端正求职心理,准确自我定位。毕业生须要充分认识到求职就是一个曲折的过程,遭遇挫折和失败实属正常,不能因为失败过一两次就畏惧求职。同时,准确自我定位,不盲目地对薪金有过高的要求。
(3)面对客观困难,把握当前机会。因学分未满而留在学校的同学,须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客观事实,安心留校上课,并尝试找本地区的实习岗位,把握每一个实习就业的岗位。在校的大学生应该努力地学好专业知识,打牢自己的基本功,同时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综合全面地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 肖云,黄颖婕.大学生就业准备行为与就业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1(1).
篇6
关键词:就业形势;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本身具有自己的优势,如较高的教育资历水平等。但社会上大多企业需要的是具有更多社会经验的劳动力。所以,大学生常常被拒之门外,无法积累社会经验。创业创新能力不仅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能间接地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在我国的教育理念下,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都是全面型、专而不精型的“弱能”型人才。这种人才脱离了社会实际、社会需求,没有实际动手能力和经验能力,完全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定位不准、专业设置结构失调、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等都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难以转变
高校毕业生往往对自己的就业定位在高起点、高期望上,这在无形之中加剧了就业的难度。就业观念应该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作出相对的调整,重新定位。忌眼高手低,要求苛刻。不怕苦、不怕累。
(三)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
目前,企业、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甚至有的企业、单位根本不愿意录用毕业生。综合能力要求就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企业、单位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强的专业技能,还要求毕业生能够吃苦耐劳,甚至要求一些其它的条件,如英语水平、驾驶能力和计算机水平等。但毕业生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实际动手能力薄弱。这是高校课程设置导致的结果,致使许多大学生具备专业知识,而被拒之门外。
二、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目前的社会经济下,大学生创业创新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一方面,目前,我国有大量的创业者。其中,有部分创业者素质低下,导致企业产量低下,制约了企业的壮大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城乡结构的不断调整转变,适应城乡经济发展的劳动力要求也不断提高。新型劳动力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劳动技能,而且还要具备一些新技术、新能力,如开发和创新、创造能力。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正符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需求的要求。
(二)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逐年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高层次劳动力流向各地。在大学生难以就业的形势下,自主创业成为一项不错的选择。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就业不仅解决了本身的就业问题,也间接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壮大大学生的创业队伍是十分之有必要的。在大学生创造财富的同时,形成一股大学生创业的新风潮、新风气,鼓励更多人创业,不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大学生创业创新的自身要求
(一)基本素质
创业者应当具备强硬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包括创业者的自我意识、情感、性格等要素。自我意识应当自信或是自主;情感应当理智、理性;性格应当坚韧、开朗。身体素质,指创业者应该具备健康、体力精力充沛的基本要求。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在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压力下坚持过来。知识素质,要求创业者具备专业的知识。包括熟知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科学的经营知识和管理方法、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科技文化知识等等。能力素质,包括创业者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等等。
(二)要有充分的资源
创业之前要认真思考、考虑成熟再行动。首先要考虑资源问题,如业务资源、客户资源、财务资源、人力资源、行业经验资源、技术资源等等。这些资源创业者并不一定要全部具备,但至少应该具备一些重要的资源条件,如财务资源和客户资源,这两者之一的任何资源都足以去弥补缺失的某种资源。如果以上的资源条件都不具备,那么就要谨慎考虑是否创业、创业能否成功。
四、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的能力
(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高等教育的方式和思想观念
在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大学生为主体,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创新创业教育、开放教育、素质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理念;必须重视作为主体的大学生的主体价值,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能力;系统训练大学生的思维能力、选择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实践能力等。
(二)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
创业教育类课程的开设,能够使大学生学习到有关创业的理论知识。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政策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创业毕竟是一种对综合理论知识运用的实践行为,所以相关创业的理论知识在创业过程中是举足轻重的。在创业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施行。一是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创业教育类基础课程;二是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设创业教育类知识的自主学习;三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创业教育类特色课程。
(三)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对于缺乏实践、只有理论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非常有意义的。鼓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性。有“点子”、有“灵感”就可以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直接接触社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的真正需求,选准创新创业项目,不断地实践,积累经验。有想法、有计划就可以参加创新创业竞赛。通过项目培训、市场调差、完成创新创业计划书等阶段,大学生可以获得模拟创新创业的经验和创业知识。
(四)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更好地引导、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在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作出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后,国家也需要出台鼓励、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体系。(作者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篇7
关键词:高校 就业指导 意义 措施
大学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新经济形势下,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及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一问题,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高校必须积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和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高校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的意义
1. 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
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主要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素质。这两个方面虽不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可以直接影响和瞬间转变的,但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可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准确的社会需求信息和就业形势分析;可以向大学生介绍求职面试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提高展现自我的能力;还可以给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负担。
2. 有助于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
择业是人生的关键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前途和发展。因此,职业的选择既是对未来发展成才道路的选择,更是对人生幸福的选择。对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经验不足,职业目标不确定,容易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犹豫不定,走弯路,甚至找不准自己的发展道路。而大学生就业指导恰好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这样的帮助。
3. 有利于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市场经济下如何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已成为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就业指导通过对行业形势进行分析、对就业趋势进行预测,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就业风向标。同时保持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使得供需信息畅通,解决了供需不相匹配的问题。
二、高校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的具体措施
1、加强就业政策指导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宣传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及有关部门和地方制定的就业规定和学校的具体实施意见。以克服学生择业时思想上的随意性、盲目性、片面性,走出择业的误区,消除择业时的困惑、幻想,从而增强择业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2、加强就业信息指导
高校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掌握社会需求信息,预测就业动态,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及时信息,让所有的毕业生都知晓国家有关政策和人才的需求情况。要将毕业生的表现、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奖惩情况等录入计算机和制成表格,随时供用人单位查阅,向用人单位推荐。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场所,配备相关设备;建立专门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和就业资料阅览室。
3、加强就业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要伴随就业指导全过程,要贴近学生就业实际,力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注重对学生开展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成功观教育,突出吃苦耐劳精神、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确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相互尊重的职业道德观。还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选专业的知识框架、就业方向、岗位特质、特殊能力和一般能力等等,引导大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和发展方向。
4、加强就业心理教育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焦虑心理、急躁心理、自负心理、自卑心理、依靠等待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等。如果不及时对大学生的这些心理进行调适,就会妨碍正常的就业,甚至产生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择业和今后的发展。要结合实际,分析产生这些心理的主观原因,对症下药,通过传授就业技巧、调整择业观念、分析就业形势等各种方式来疏通思想疙瘩,帮助大学生进行合理定位,找到满意工作。
5、加强就业技巧指导
通过技术指导,可以帮助毕业生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确定择业目标,以便在不同需求形式下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工作;其次,帮助毕业生掌握自我推荐的方式、应聘和面试的技巧,克服种种困难和挫折,避免走弯路;再次,帮助毕业生树立竞争意识,以便在求职择业中保持主动。
6、利用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通过社会实践,使得广大学子更加感性的认识社会,提高了社会认知度,包括对社会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认知,这对于青年学生定位人生谋求个人发展具有极强的指引作用。
7、加强创业指导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则是就业之源。通过创业教育,促使大学生在夯实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素质,使大学生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这样,毕业后就具有了更强的就业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学生也要开阔思路,善于学习,寻求多种形式的就业。
大学生就业表面上是个人行为,其实,它与学校的发展、声誉和稳定密切相关,更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以及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政府、社会、学校和师生共同关心的大事。高等学校是国家人才培养任务的重要保障。高校工作者们应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程化建设,在具体工作中贯彻“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改革方向,以“学以致用、人尽其才、择优推荐”为原则,通过“双向选择”,不断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于晓光.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篇8
>> 浅议经济“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新常态经济下的大学生就业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新常态下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 新常态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意向调研及对策 浅谈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工作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现状探究 分析经济新常态下的90后大学生就业观现状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指导困境与对策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提升的对策分析 新常态下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研究 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研究 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困境调查研究 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9] 人社部首次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报告[EB/OL].(2013-02-05).http:///fortune/2013-02/05/c_124324160.htm.
[10] 梁妙荣.大学生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3):72-74.
[11] 朱国仁.新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2003(4):67.
[12] 2009年应届毕业生达610万就业率惨淡不到35.6%[EB/OL].中国新闻网,2009-02-24.
篇9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一、前言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目前社会热点话题,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使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断凸显,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且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直接影响高校自身的“生死存亡”,目前来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高校辅导员应不断创新管理内容与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业指导思想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也要不断贯穿进去,将二者很好地相融合,达到良好地教学效果。
二、高校就业指导中出现的不足
(一)就业指导内容单一
就业形势的严峻,在一定程度上就业指导工作在高校内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很多学校增设了相关指导课程,但对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还应实际运用到实践中去,需要从大量的实践工作之中得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信息。在目前各个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大多以就业指导理论课程及讲座为主,且有的教师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只是讲解理论课程、就业方针与政策的宣贯,为学生仅仅传达出一些基本的就业信息,这种情况下的就业指导内容与形式针对性、指导性并不强,无法满足当前学生应对就业压力的需求。就业指导形式、内容单一、枯燥,直接导致高校就业指导效果较差。
(二)缺乏专业人员指导
通过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现状的研究、分析,部分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配备了就业指导中心的学校部门,且配备有就业指导老师,但是在大多数学校,就业指导老师大多是由不具备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背景的辅导员老师或学校行政人员来担任,这些人大多是一人两职或一人多职,且不说工作时间与内容紧凑,有些就业指导人员自身并没有丰富的就业指导相关工作经验,不具备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因此,学生也不可能真正领会并实现就业指导的最终目的。
三、高校学生思想中存在的不足
(一)严重的攀比心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及人们传统观念的变化,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目前大学生基本以90后为主,且这些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了过度溺爱,对父母也是过度依赖,将这些家庭优越、父母溺爱的学生放在一个环境中,他们的心理状态极其微妙复杂,基本表现为嫉妒、自卑、依赖、攀比等心理,尤其是相互攀比,是高校学生思想存在的重要的亟待化解的问题。
(二)缺乏责任感
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理应将自身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回报国家、社会,为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择业问题上,最先考虑的还是自己的利益,当国家需要、社会责任与其个人利益相冲突时,这部分学生会毫不犹豫选择对自己个人利益有益的工作,没有了担当与社会责任感,更别提为集体做出奉献与牺牲,这是高校学生思想中极为消极的一面,教师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四、高校就业指导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一)指引学生树立职业意识
为促进高校就业指导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高校应帮助学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树立职业意识。传统高校教育体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没有进行合理地引导,大部分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只是在进入大学三年级下学期、甚至临近毕业才开始考虑,对就业准备不足,提升自身能力适应就业形势的针对性准备不充分,这就源于学校在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就没有指导学生着手准备就业的能力及知识储备,开展就业形势分析报告会,让学生对就业形势有全面的了解,而是放任学生自流,没有帮助学生及早在学习中融入职业目标及职业规划,树立职业意识。
(二)提高学生竞争实力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综合型及全能型素质人才早已成为用人单位的硬性要求与标准,大学生就业专业实力竞争逐渐变成综合素质、综合实力的比拼,这就要求大学期间大学生应促进自身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如就业指导老师可以和学生组织的各种社团沟通、联系,组织大学生就业演讲辩论赛,或者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容应对激烈的职业竞争。
(三)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就业指导中
高校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作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融入思政政治教育,使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与追求目标,对自身就业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规划。
(四)加强建设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未引起高校足够的重视,导致就业指导工作缺乏专业性,专业队伍建设欠缺,且目前校方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也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就需要校方不断提高教师、辅导员及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提供专业知识学习的机会,加强专业化队伍培训,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专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促使二者共同进步与发展。
五、总结
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与严峻的就业形势,各大高校应不断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不仅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也应重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就业问题的指导教育,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指引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并适时根据市场对各种人才的需求,帮助学生做好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整体竞争实力,进而推动高校就业指导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朱楠、黎斌.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有效融合[J].品牌,2014(10):175.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141-01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的热点,甚至一度出现了所谓“毕业即失业”的说法。据最新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60万,比2010年增加30万,而就业率却不到80%,这对社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在中国毕业生网的2008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1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随着我国当今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越发变得困难起来,其具体表现为如下。
1.1 高校普遍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
这几年,我国大学入学率不断提高。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00万,2010年630万,2011年660万,2012年680万,4年之中增加了80万,预计今后还将会持续增长。毕业生存量迅速扩大,增长幅度也不断加大,毕业生数量呈现出跳跃式增长,但社会的人才需求增长相对缓慢,无形中增加了就业的难度。从全国人才市场供求的总体趋势来看,人才供大于求,这不是简单的人才过剩,因此需要各地积极调整人才政策,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1.2 在就业地区、部门的选择上失衡,出现“难”就业状况
大学生就业存在趋同性,他们大都选择到省会及沿海大城市,势必造成择业方向上的集中,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分流下岗人员增多,大学生的就业模式又转为“双向”自主就业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有一种普遍的不稳定和不安全感,他们更希望能够得到较为稳定的职位。而具有此种特点的高校、科研单位、医院、国有企业、中小学等部门,因报考人员扎堆,不断抬高部门就业门槛,也使得就业难问题愈加凸显。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2.1 体制方面的因素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应当在大学生就业和人才流动中起基础性的资源配置作用,而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在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方面却未能有效地进行二者供求信息、质量信息的传递工作。人才结构问题,实际上是流动体制的问题,只有通过充分的流动才能够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2.2 传统观念方面的因素
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15%,已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传统观念依旧影响着大学生就业,这主要是:我国大学生仍然用“精英教育”时代的就业思想看待就业,习惯于“被计划”;大学生对薪水的期望值普遍偏高;大学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缺乏自己合理、客观的判断。大多数学生选择就业单位时,偏重大型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忽视中小企业。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处2010年12月的有关调查报告显示,中、小企业人员需求所占比重分别是33.9%和46.5%,中小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占企业人才总需求的八成。传统的就业观,与现实社会需求错位,这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2.3 社会用人环境的因素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已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各类用人单位在选择时存不少误区,主要体现为:很多用人单位一味盲目追求高学历的人才;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急功近利,多要求毕业生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经常遇到歧视,如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只要男生”或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
3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产生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原因是方面的,所以,要解决这一社会性难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3.1 政府要加大对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引导
政府要努力消除就业的制度障碍,确保就业政策及时落实,缩小全国不同地区就业政策上的差距,同时根据各区域经济情况的不同,做出必要合理的政策倾斜。要构建全国性的就业市场网络,让招聘单位和毕业生实现网上双向互联,让二者实现自主的、多样化的选择。
3.2 学校应优化自身的课程设置
学校对课程的设置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水平量力而行,提高课程的质量,发展自己的优势科目,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高等教育内部规律相结合,改变不合理的专业设置,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更能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3.3 大学生要努力充实自己,提高核心竞争力
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平时就要不断充实自己,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学校要加大投入,重视各种实验室的建设,培养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论是社会还是高校,都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引导,使大学生积极有效地将自身的特点与适应职业结合起来,更好地进行自己的职业选择。
参考文献
[1] 窦秀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2):58-59.
[2] 王新,马金锁,张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归因分析及对策[J].大家,2011(12).
[3] 刘艳,李树民.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8(2).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