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经济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4-02-26 17:48: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常态经济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新常态”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简单可概括为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增速是适度的,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相适应,具有可持续性;二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发挥决定性作用,经济结构是优化的。
“新常态”的本质是新的国家经济治理方式下国民经济运行结果,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措施推进和落实的具体表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找内在根源:
首先,是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4万亿”为代表的国家经济刺激行为是过去几年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投资刺激对于稳定和推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之而来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造成局部产能过剩,影响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改革思路。在此思路下,国家刺激行为将大幅收缩,市场对资本流动的引导作用将进一步显现。通过市场引导行为带动经济质量提高,经济动力主要来自生产率的提高。
其次,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速。
如前所述,国家经济刺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局部产能过剩以及经济结构的失衡。“新常态”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具体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要促使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过去片面依赖外需和投资转到要更注重内需和居民消费需求上来;二是在防范化解资产泡沫风险的同时保障经济中高速增长和结构优化;三是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要保护好生存环境,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和中国新经济。
第三,是系统性风险更加可控。
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下行压力,产业结构调整加速。
传统经济治理结构下累积的风险由原来的隐性走向显性化,因而在经济“新常态”下需要更为宏观的顶层设计防范和控制系统性风险。
如在地方政府债务领域,随着新《预算法》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即“43号文”)的颁布实施,未来地方政府债务将朝着更加规范和风险可控的方向发展,对于化解2008年“4万亿”投资带来的地方政府债务隐患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常态”下的信托业
信托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节奏与宏观经济走势休戚相关。随着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信托行业自身发展也将进入自身“新常态”,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特点:
行业发展增速将放缓。
信托行业过去几年经历了高速增长,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信托行业抓住了国家通过经济刺激带动发展的历史机遇,最为典型表现就是与投资行为联系最为紧密的房地产与基础设施建设信托业务的飞速发展,以及银行信贷变相扩大带来了单一资金信托业务的发展。
随着上述信托行业发展动因的改变,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进入下行轨道,以及信托行业在经历高速发展后业务基数的提高,信托行业发展也将进入更为平稳的发展时期。
行业整体风险增加。
当前信托行业开展的业务一般都有土地、房产等资产抵押,流动性风险依然是信托业面临的最关键的风险。
目前中国经济结构的现状是供给大于需求,产能过剩、消化库存已成为许多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部分经营主体将退出市场。当前信托行业风险事件主要集中在房地产、煤炭等产能过剩相对较为严重的行业,它们印证了这一风险因素。
从资金供给看,过去信托资产流动性问题的解决依靠市场流动性释放背景下的资产价格上涨,但在整体经济风险提升,流动性收缩所造成的信托资产的流动性风险被不断放大。
行业发展方向的转变。
经济“新常态”下,信托行业的发展方向将发生根本转变。从发展机遇把握上,信托行业过去几年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投资刺激下巨大的资金需求,信托行业利润来源的本质是在信贷管制与房地产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扩张之间形成的监管套利。而在“新常态”下监管套利空间逐步缩小直至消除,需要信托公司更加积极地在市场中为投资者发现和创造价值。
从具体的方向上看,需要信托公司从传统的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转向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及转型升级需求的市场领域,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新常态”下,信托行业的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这种竞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从行业外部因素来看,随着泛资产管理竞争的深入,信托制度优势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信托公司面临在其他资管主体竞争时,已出现一定的监管弱势,因而亟须建构新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2014年以来,监管机构控风险、促转型的监管思路日渐明晰。在此背景下,风险控制较好、业务转型较快的信托公司将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市场竞争将围绕着风险控制和转型持续深入。 “新常态”下行业转型
“新常态”下,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托行业发展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信托行业在转型过程中,需要切实把握经济“新常态”的脉搏,融入到国民经济新的历史洪流中,实现再次跨越。
私募投行业务是当前信托行业主流业务模式,具体表现为以满足客户融资需求的信托产品设计及销售。而在价值创造上主要表现为融资类业务的利差收益,相应业务领域也主要集中在投资刺激下存在较大资金需求的房地产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而在经济“新常态”下,上述传统领域的发展风险不断积聚,未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随着金融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低风险融资利率将呈现逐步下行的趋势,信托传统私募投行业务利差收益不断收窄,亟待实现在传统私募投行业务领域的价值重构。
信托行业未来的发展必须在“新常态”下实现新的价值发现。从业务机遇的把握上,随着“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加速,将带来巨大的并购重组市场机遇。
在此过程中,信托行业需要积极发挥在资金募集、产品结构化设计等方面的灵活性,拓展并购重组业务。“新常态”下,随着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下的直接融资业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信托公司要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实现信托产品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在产品功能上从融资型向投资型转变。
上述转变,需要信托公司转变经营思路,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能力及风险控制能力,尤其是在风险控制能力上,实现从融资性业务主要以信用风险管控为主,向投资性业务包含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在内的综合风险经营转变。
2007年颁布实施的新“一法两规”确立了信托公司“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基本职能。而信托公司行业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信托的理财功能主要表现为实现融资性私募投行业务的辅助功能,也即在信托产品销售中实现投资者财富的增值,而缺乏相对独立和综合的财富管理功能。
经济“新常态”下,信托行业传统私募投行业务无论是在业务驱动力和规模前景上,还是在业务本身的质地上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而以财富管理作为业务出发点,回归信托公司“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能,能有效地突破信托公司未来的发展瓶颈。
根据麦肯锡的预测,个人可投资资产超过600万元人民币的高净值人士,到2015年末将达到约200万人,可投资产约60万亿元,而在2010年仅为87万人和21万亿元。
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信托可以依据其独特的制度优势,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因而信托公司向财富管理方向转型有着天然的优势。信托公司这一转型方向也与“99号文”提出的“探索家族财富管理,为客户量身定制资产管理方案”的要求不谋而合。
无论是私募投行业务还是财富管理业务,都是以单一需求作为驱动的业务类型。而在信托公司财富管理功能回归及私募投行业务价值再造的背景下,信托公司最终的职能表现为二者需求的嫁接和匹配,具体表现为以信托公司为平台为财富管理客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综合金融理财服务,为私募投行客户提供融资服务、投资服务、财务顾问服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这就需要信托公司持续加强业务创新力度,丰富服务与产品的内涵,满足客户多元化与个性化金融需求。在私募投行业务的基础上,利用债权、夹层、股权等多种形式,创新性地构建不同投资领域和方式的组合投资产品,形成不同期限、收益、风险偏好的综合服务方案。
篇2
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
新常态的“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的“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的“态”,意味着一种区间与状态。“新常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特征。
第一个特征:中高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速度下台阶、质量上台阶,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经济学中有一个基本原理――GDP增速往往围绕潜在增长率合理波动。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史,经济增速“减挡”,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历一段时期高速增长之后出现的必然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实现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然而,随着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经济总量基数增大、资源环境压力剧增、潜在增长率下降等原因,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已不可能。可以说,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30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结果,是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体现。虽然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增幅有所放缓,但并不等于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下行轨道。当前,转型压力势必导致中高速。7%左右的增长速度表明,中国经济仍然在保持中高速的平稳增长,“又好又远”、“稳中有进”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第二个特征:优结构。从结构失衡转向结构优化,是新常态的最明显趋势。一是产业结构方面。随着生产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世界产业格局经历重大调整,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低端产业结构难以为继,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主导。二是需求结构方面。从宏观层面看,由于制造业成本上涨、出口竞争力减弱、投资能力降低,单纯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已到尽头,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公共服务完善,居民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的关键力量。三是城乡区域结构方面。发达地区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日趋紧张,推动产业转移领域扩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城镇化提速、农业人口转移缓解了生产和就业难题,区域差距逐渐拉近。四是收入分配结构方面。随着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劳动者成为“稀缺品”,人口红利优势渐失,而现代服务业对人力资源需求旺盛,劳动力越来越“贵”,居民收入提高,收入分配结构需要有所改善。
第三个特征:新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新常态的最核心要求。几十年来,凭借低廉的生产要素价格这一比较优势,我们创造了中国发展奇迹。时至今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后备劳动力紧缺程度日趋严重,要素价格大幅上涨,而我国当前能源矿产资源储量下降,资源利用率低,单位GDP能耗偏高不下,原有主要依靠大投入、大消耗的增长模式变得不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支撑动力从能源、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为主导,转向以生产工艺改进、劳动力素质提高、管理能力提升、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为主导,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新动力。
第四个特征:多挑战。从隐含风险转向多重挑战,是新常态的最宝贵机遇。如今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新时期,受市场力量、区域差异、全球化影响的巨大冲击,潜在的风险和隐患逐渐显现,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地方债务风险、体制矛盾、产能过剩、动力弱化等挑战复杂交织,钢铁、水泥等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不断萎缩。挑战不容忽视,但机遇蕴含其中。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新四化”发展空间巨大,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中国经济稳定向好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实力、有智慧化解“成长的烦恼”。
新常态下经济行稳致远要有新动力
迈入趋势性、不可逆的新常态,必须激发新动力,营造经济增长持久动能。
动力一:改革红利。改革是促发展、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根本动力,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必须释放的重要红利。要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推进行政体制、财税体制、土地制度等领域的改革,推动改革从政策推动向法治引领转变,实现经济市场化、增长理性化、社会法治化和政治清明化的“四化”目标。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大力简政放权,着力建立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行政资源下沉,打造全方位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郴州市商事制度改革先照后证、前置审批的做法是有益的探索。要构建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全民创业,激发市场活力,释放生产潜力,防止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动力二:创新驱动。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的热潮正在掀起,这是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新一轮竞赛,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能否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关键在于创新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大力集聚、培养、用好创新人才,营造全民创新的浓厚氛围。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同时,要大力培育创新型干部队伍,为全民创新创业营造更好的软实力与好环境。
动力三:转型发展。新常态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发展模式的问题。新常态的出现,标志着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阶段。因此,大力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应对新常态、激发新动力的关键。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以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加快产业集聚,推进低端产品向高附加值提升、生产经营链条向高利润区延伸。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决策要有新思维
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条件和基础已经发生了新变化。要改变思维方式,用新思维看待新问题,用新办法化解新旧矛盾。
(一)稳增长首先要稳心态。适应“新常态”,先要有个“好心态”。当前,有的同志还存在“惯性思维”,对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变化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有的对经济运行的波动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简单认为经济进入了下行通道,回落是必然的,缺乏主动作为,缺乏发展信心。自觉遵循新常态下经济运行规律,既要保持定力,又要积极发力。一是以积极心对待变化。摒弃“速度情结”、“换挡焦虑”,适应经济增长速度的下落回稳,不“唯GDP”,也不“去GDP”,而是使经济运行保持在科学合理的区间。二是以进取心主动作为。树立主动作为理念,通过工作挤水分,防止工作原因导致的下滑。通过工作优结构,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转型升级。三是以责任心抓好发展。新常态划出了一条新的起跑线,谁干得早、干得成、干得好,谁就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优势,抢得先机。要突出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重要民生工程建设,做到企业可盈利、财政可增收、就业可充分、民生可改善、风险可防范、资源环境可持续。
(二)重质量必须要重环保。新常态的目标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没有环保的质量不是高质量。适应新常态,既要走出高速纠结,更要走出依靠人口红利、低土地成本、高能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路径依赖。《人民日报》11月24日报道苏州河治理时说:先污后治,得不偿失。苏州河水由黑臭逐渐变清,是20年来持之以恒科学治理的结果,既可喜可贺,又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其他河湖治理提供了经验和教训。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环保作为项目准入的第一道门槛,宁可发展慢一点,也绝不能牺牲环境破坏生态。
(三)抓发展一定要抓民生。发展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才是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新常态下,我们可以不必纠结于速度,而用更大的精力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发展,让更多的发展成果落实到群众身上。速度的底线是保证就业、是保证人民生活改善。在改善民生上我们还有不少历史欠账和薄弱环节,人们向往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住房、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这些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的根本所在。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要有新抉择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基本细胞,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兴衰。发展县域经济,更要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适应新常态、探索新路径作为工作新要求、发展新目标,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一)坚定绿色方向,推动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坚定不移地守住生态底线,更加重视生态建设和保护,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把绿色作为城市底色、发展主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富民强县的路子。在实践中我对此深有体会。在任资兴市市长期间,以“东江湖”的开发与保护为载体,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推动了资兴由资源枯竭型城市向休闲旅游城市转型,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到国扶县、限制开发区汝城县任职后,按照“美丽汝城,绿色崛起”的总体思路,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化兴县,建设现代田园温泉城市,实施全域旅游开发战略,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健康产业,进一步激发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篇3
一、创业型经济背景下的创业政策
随着全球化、知识经济、更高层次经济增长的追求等导致公共政策成为影响创业型经济的主要因素,直接和专注于推广新公司和小企业的创业政策,需要向更加普遍和无所不包的方向转变,与创业型经济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国内外正在进行的创业实践和研究表明,随着国际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创业政策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与竞争引发的创业革命成为时代的主题之一,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包括国际人才在内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家培育孵化体系,相反中国、印度、巴西、韩国、墨西哥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对于大学生创业企业家的培养才刚刚起步。
二、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促进机制构建问题
当前,中国创业政策的弹性空间受到极大压制,亟需对已有创业政策进行阶段性总结,探索和建构适应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代创业政策体系,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促进机制的构建即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一是国内外创业政策理论内涵、制度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大学生创业心理状况等均存在明显差异,应在中国情境下对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进行评价并建构促进机制;二是一方面主要进行既有文献、政策与实地调查访谈作对比分析,初步明确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存在不足和问题,确立问卷调查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在调查问卷设计并对试调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开展实证分析,结合基本信息和基本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最终明确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存在不足和问题;三是正视大学生创业政策当前存在的困难、问题和不足,立足创业是一项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复杂系统工程这一基本认识,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率、创业层次、创业成功率为切入,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分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与时俱进、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地方落实和大学生创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及落脚点,构建稳定、改革与创新为导向的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促进机制。
三、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理论与实践价值分析
1.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研究的理论价值
创业理论和相关研究最早由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根据本地区或国家的实践建构,缺乏中国实践的检验和中国模式的探究,尤其是中国情境下大学生创业政策所展现的东方智慧及其独特内涵,是西方学界主流长期关注但不得其法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是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解析,对国内外创业政策及其政策效用的基本内涵、相关实践、理论成果等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整理;二是明确创业是一项涉及多个政策维度的复杂工程,这就要求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评价不能局限于某一视角、单一维度,应建构创业政策效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进行实证分析;三是创业政策效用涉及经济、管理、法律、教育等多个领域,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结合对我国创业政策的系统解析和实地调查访谈等,针对影响创业政策效用的关键问题、不足、困难和障碍,探索性地构建大学生创业政策效用促进机制。
篇4
申论看“两会”已经成为公考的常态,无论是笔试和面试,各地两会热点话题都是出题的风向标。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两会中出现的一些热词也必将成为2016年公考餐桌上的一道“大菜”。为帮助广大考生透过两会看公考,现梳理出了五个热点词语和出题方向,以便把握好时政脉搏,考出好成绩。
热词一:供给侧改革
【基本概念】供给侧改革,简言之就是在供给的一端,展开改革。众所周知,拉动内需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投资、消费、出口。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通过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手段,在需求侧出谋划策。然而“供给侧改革”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在供给侧下功夫,通过提高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更加健康有活力地拉动经济增长。
【深度解析】“供给侧改革”突破发展经济的局限性,在供给方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不仅满足发展经济的需求,也是解决当下经济发展僵硬难行的必要手段。在改革开放前期阶段,我国国内的消费需求总体动力不够,除了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较低以外,和传统“储蓄”思想,“有备无患”思想也密不可分,相比于消费投资,人们更倾向于储备积累。因此当时便积极地刺激需求,随着消费动力的提升,供给的产品却无法跟上要求。“镉大米”、“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等问题一次又一次地挑战大众的神经,相对比的却是外国进口奶粉等产品遭哄抢。这是为什么呢?这正是从侧面反应了供给方出现了一些问题。同时一味刺激内需带来的产能过剩也在严重拖经济发展的后腿,因此“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是顺势而生,是对我国经济问题开出的一剂对症药方。
【命题角度】食品安全;产业结构;中国制造;科技创新;创新型国家;创新品牌;收入分配;简政放权等。
热词二:精准扶贫
【基本概念】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精准扶贫思想落地。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谁贫困就扶持谁,同时更加注重“谁来扶”、“来扶谁”、“怎么扶”。精准扶贫是老词新说,我国扶贫工作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距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老词新谈在于精准二字,将这项伟大的民生工程做准做精,真正为百姓谋福利。
【深度解析】“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奔小康的道路上,扶贫脱贫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考验,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脱贫再度成为时下热词。以往的扶贫工作虽然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然而走到后期面临一些关键问题却有些隔靴搔痒、偏离重心。扶贫资金“天女散花”、“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戴着“贫困帽”、人情扶贫、关系扶贫等问题让扶贫工作走向尴尬。在这种情形下,提出“精准扶贫”正是化粗放为精准,化模糊为具体,针针见血、步步到位地把扶贫工作最后的冲击阶段走好走稳。
【命题角度】民生保障;反腐倡廉;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公平正义;创业创新;收入分配等。
热词三:环保“红线”
【基本概念】2014年1月,环保部印发了《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这是我国首个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纲领性文件。划出红线来保护生态,在“十三五”期间,环保将涉及到方方面面,政府在给地方领导干部制定环保指标的同时,也要给企业生产划定环保“红线”。比如,“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相继出台,中国对未来的发展划出多条环保“红线”。
【深度解析】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美好环境的渴求,是我们攻坚克难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多年积累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成为民生之痛,也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影响着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要进行思想观念变革,一些地区仍然在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学会在补“生态短板”中创造更多“绿色财富”;要通过构建监管统一、执法严明的环境治理机制,让环保执法的“牙齿”既能“硬起来”,也能“咬下去”;要建立制度,形成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及严格的终身追责制度。生态环境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生态环境保护彰显执政党的责任担当,是一场没有退路的决战。环境保护的“红线”不能仅仅划在幅员辽阔的国土上,更要划在每位领导干部的头脑里。
【命题角度】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绿色出行;环保理念;环境治理;新能源;产业结构;低碳经济;生态农业;美丽中国等。
热词四:新型城镇化
【基本概念】所谓新型城镇化, 是指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
【深度解析】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城市迎来大发展大繁荣,也产生了问题和麻烦。城市拥堵、城乡差距大、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子女入学难等等。每到春节期间,各大城市就会“人去楼空”,侧面反映出现在城市中漂流着一大群没有归宿感的“外地人”,在他们身后还站着一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样的城市格局显然是失衡的。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打破城乡无形隔膜。一方面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完成脚步,另一方面抓城市本身建设,新科技新产业引领潮流,建立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要遵循科学规律,大胆创新,积极引导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命题角度】户籍改革;城乡统筹;教育改革;社会保障;人口素质;智慧城市;公共资源;社会服务;交通堵塞;开放二孩;幸福感等。
热词五:“一带一路”
【基本概念】“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是指一种合作共赢的理念和倡议,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深度解析】“一带一路”是十三五规划重要支撑,是“两会”重要议题,在建设等方面都可以做大文章,在新常态下当有新作为新发展。回顾过往历史,我们既有开放包容的时刻,也有锁国狭隘的时刻。经验告诉我们,封闭意味着停滞倒退,只有在交流碰撞中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活力。“一带一路”的构想脱胎于两汉时期中国古人开创的丝绸之路,又远高于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方与西方的贸易通道,是为了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而新时代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则是通过通路通商传达、合作共赢、合作包容的丝路精神。“一带一路”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敞开的合作通道为本国经济文化注入源源不断新鲜的生命力,但也给我国经济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展开的区域新型合作有着无限的期待前景,也要承担各国差异性政治性带来的一定风险。通过“一带一路”,打造利益共同体,连接“中国梦”与“世界梦”,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篇5
【看成绩】
四川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省委书记王东明在总结我省2015年经济工作中指出,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发展条件持续改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
回眸2015年四川经济工作,“来之不易”是关键词。“不易”主要源于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新兴增长动力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要素瓶颈制约加剧等诸多问题;“不易”也主要体现在2015年面临的“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一系列相互交织的复杂任务上;同时,“不易”也让四川交出的经济成绩单分外骄人:
看总量,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将稳步突破3万亿。
看结构,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首次突破40%。
看发展条件,全省高速公路里程突破6000公里。
看区域协调,2015年四川“千亿市州俱乐部”将再添两名成员,达到14个。
2015年“来之不易”的成绩实现了“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正如王东明在会议中指出,四川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为“十三五”时期发展良好开局、推进“两个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看特征】
统筹好“五个重大关系”
四川经济在新常态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六个基本特征”:经济发展进入规模质量同步提升期,工业化城镇化仍然处于加速期,多点多极发展进入整体跃升期,发展动力转换到了关键期,产业转型升级进入接续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
如何把发展新趋势转化为发展新优势?会议凝聚共识――着重统筹好“五个重大关系”。
统筹中高速和中高端,要坚定信心。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认为,无论是中高速增长,还是中高端发展,“我省既有基础,又有机遇;既有惯性,也有潜力,要坚定信心。”
统筹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做好“加减法”:创新加快,民生投入加重;为企业减负,让政府简政。
统筹传统和新兴产业,要注重“保、减、引、防”四个字。“保”,就是保护优质存量;“减”,即化解过剩存量;“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端产业;“防”,是要防范出现新的过剩产能。
统筹竞相跨越和协同发展,要用好“三个抓手”。抓规划、抓城镇、抓产业。“协同发展如果不落实到规划很难实行。”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说,区域协调发展,也离不开产业。
乐山市市长张彤认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应该更多从人的角度去切入,城镇作为人的载体,要以城镇化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政府与市场,要把握“两个度”。不该管的不能碰。必须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该管的要管好。“政府必须作为的,应该有力、有效。”省外侨办主任慕新海认为,经济问题的核心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这方面,四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看动向】
以“八项重点任务”着力突破
2016年经济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何在?会议锁定“八项重点任务”。
有破有立,培育改革发展新动力。会议提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活力。“改革带来动力,创新激发活力,开放借助外力。”唐利民认为,“三力”叠加,全省明年经济工作推进更加有力。
有量有质,拓展投资消费新空间。会议提出,增强投资消费拉动力,千方百计稳定经济增长。消费这辆“马车”备受关注。“传统消费提质,要突出发挥平台的引导作用。”省商务厅厅长谢开华介绍,明年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将着力强化品牌产品的销售,从供给上做出更大改变。省通信管理局局长邢海英则认为,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先要打好基础。
有加有减,构建转型发展新结构。会议提出,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对“转型升级”四个字感触很深。“凉山工业主要依靠水电和矿业,前者建设周期长,后者市场需求低迷。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更好发展。”
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抛出农业转型升级重点:明年将推进一批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推动农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打造。
补短增“绿”,共享经济发展新成果。无论经济怎么困难,民生投入也不能少,“守住民生底线”成为与会代表共识。改善民生重点是“补短”。会议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作为2016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
【看行动】
“特别用功”推动新一年经济工作
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认为,推动新一年经济工作要做到“五个特别用功”。
在深化认识上要特别用功。会议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和新任务,必须加强学习领会,特别是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
在细化方案上要特别用功。各地各部门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细化方案,科学制定目标任务,拿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行动路线图和时间表,切实解决本地本部门的突出矛盾和具体问题。
在攻克难点上要特别用功。当前面临的难题和难点很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必须一个一个解决的突出问题,必须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
篇6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 of new urbanization, Urban transforma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presents new trends, Therefore, talent_cultivating of education for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 should also progress, Especially for independent Colleges. Taking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As soci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teaching theoretical courses for research perspective,Geography practice teaching played a special and importance role in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teaching system, then summarized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Lastly, proposed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relate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 talent_cultivating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Key words The new normal business; Independent colleges; Geography practice teaching
0 引言
我国的高等城市规划教育开展时间较短,但由于城市建设对专业人才的强有力需求,激发了其专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在城乡规划学科升格为一级学科和地方城乡规划事业发展的大背景下,独立学院城乡规划应用型人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亟待研究的问题。伴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学科理论与实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专业教育也应及时适应变革的需要,而人才培养方式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课程体系改革。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①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和新常态经济的推进,地理学与城乡规划、经济学等多学科不断交融与促进,成为解决社会经济现实问题有力的工具之一。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已不能顺应创新教育发展的需要,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地理人才,改革已成必然。②
实践教学的本质是富含“社会实践性内容的教学”,形式多样,主要包括课堂展示、演讲、讨论、实习、见习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做到了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③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实践教学是由学生主动参与,在课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为传承知识、发展能力和探索创新而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开放性和社会性,对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④独立学院主要培养应用型、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⑤本文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为例,以地理实践教学为视角,试图探索新常态下独立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才培养转型。
1 新常态下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契机和转型
1.1 新常态下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契机
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历史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了系统分析。经济新常态主要从发展速度、发展模式和驱动力来体现“新”,在经济发展速度上面,未来几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仍将保持在7%~8%的中高速;步伐慢了肯定会在发展模式和经济模式上会提升,探寻一条科学、创新、包容、开放的路径;最后在驱动力上,改变以往单纯的要素和投资驱动,加大消费和创新驱动。新的形势和背景,势必要求高等教育发展也要及时适应新的变化。推动高等教育在发展方式与治理方式上的双重转型,是新常态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最为关键的两大任务。⑥教育新常态不仅要在外部环境适应,更重要的是关注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在新常态特征:一方面,“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高等教育的规模增幅和发展速度一去不复返,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型已迫在眉睫;另一方面,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已经难以为高等教育的纵深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治理方式的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⑦
1.2 新常态下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转型
(1)在教学体系上:课程体系是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关键之一,理论和实践历来是孪生,缺一不可。所以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同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师徒制”教学模式 、“双导师”团队建设、“产学研”的合作是近几年教学体系改革的亮点。其中“双导师”团队建设是校企合作下的创新产物,是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校内导师主要从理论教学、方法授予等方面传授知识,而校外导师更侧重实操和实践能力。结合高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培养适合社会的多层次、新型人才。
(2)在教学方法上:近几年,慕课(MOOC)和微课等新的教学方式逐步进入教师和学生的视线,课堂与教学原来可以这么丰富,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关系原来也很近。时代背景不断变迁和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下,教学方法也应该稳步前行,其中大数据和课程群建设最为突出。其中“大数据”是指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大数据同过去的海量数据有所区别,基本特征可以用4个V来总结(Volume、Variety、Value和Velocity),即体量大、多样性、价值密度低、速度快。在物理学、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大数据凭借数据共享和数据容量的优势改变了经济发展模式和人们生活方式,也将引发了教育改革模式的转变。
(3)在教学管理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治理方式一直是教学管理探寻的焦点。新常态下高等教育治理方式的转型,正是要改变以往一元、单向的管理方式,走向多元共治的现代治理方式。新常态下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建构和治理方式转型,让高等教育的各个利益相关者有机会参与到治理的进程中来,既需要政府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发挥教师和学生等基层活力,并产生良性互动与循环,通过多元共治的制度体系设计来提升治理能力,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质性改革提供坚实的保障。
2 地理实践教学现状――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系为例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是独立学院中较少开资源城乡规划系的 院校之一。目前有两个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在基础学科里面开设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这些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采取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注重学生课堂理论学习和课外实践。值得一提的是,优秀的实践教学成果参加全国比赛,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如图1)。
由于资源与城乡规划系的地理学课程开设时间较短,一方面没有形成系统实践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同时缺乏配套的实践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课程担任老师主要以青年老师为主,在课程实践指导和教学方面经验不足。
3 新常态下独立学院地理实践教学的启示
面对新时期独立学院教学改革和当前存在的问题,资源与城乡规划系在地理实践教学方面得到三点启示。
3.1 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体制
实践教学体系是主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综合设计,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教学体系。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之一。今后在课堂实践教学方面,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经济地理学教学过程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经济问题和实践,通过案例教学法,让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解决方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可以尝试角色扮演法、探讨式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等方法。在课外实践调研方面,教师在课程布置小组个人展示作业,这些作业必须通过实践调研才能完成,主题不限,极大发挥学生的自由空间。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从“选题―报告撰写―课堂展示”整个流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团队合作性,这对学生今后走入职场提供较好的专业素养。
3.2 建立配套的课程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环境条件中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子。要培养应用创新型的地学和规划人才,需要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由于实践基地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在实际选址过程中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实践基地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节约经费,可以考虑课程联合实践基地的建设,即一个实践教学基地可以满足多课程的要求。另外可以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是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重要纽带,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通过学院和社会协议形式,建立一批专业性强、产学研的创新实践教学基地,是今后实践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⑧
3.3 培养课程实践指导师资力量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的教师,除了要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学术底蕴,还需要具备口头表达和职业技能等能力。为了适应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创新意识。首先大力培养“双师型”实践教学老师,通过各种技能培训,使他们具备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另外鼓励高学历高职称,有实践教学经验的老师指导青年老师实践教学工作,开展“老带新”的传承模式。最后可以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师工作考核内容之一,鼓励实践教学的开展。⑨
4 总结与展望
篇7
关键词:同城化战略;述评;实施措施
中图分类号:F5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197-04
21世纪以来,信息化战略的实施促进城市间的联系,但行政区分割导致的市场分割、地方封锁、重复建设等诸多“行政区经济”负面表现阻滞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为了破解“行政区经济”,兴起“撤县并区”的热潮,以减少行政壁垒。这一措施成本高,且负面效应愈加凸显。自2003年起,行政区划作为解决大都市区发展协调的手段已鲜有应用[1]。2005年,《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首次提出同城化战略[2]以来,同城化以其在不改变既有行政层级的前提下,通过制度创新、治理模式创新打破行政区经济的阻滞,被国内城市政府所接受。如沈阳经济区的沈抚同城化、湖南的长株潭一体化、珠三角经济区的广佛同城化、深港同城化,以及长三角经济区的苏锡常一体化、沪杭同城化,西北地区的西咸一体化、成渝一体化等等。
一、同城化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
同城化作为国内首创的概念,其概念界定及内涵阐释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国内较早明确提出同城化概念的是邢铭(2007)[3]、高秀艳(2007)[4]等。邢铭(2007)认为,同城化一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城市因地域相邻、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素紧密联系,具有空间接近、功能关联、交通便利、认同感强的特性,通过城市间经济要素的共同配置,使城市间在产业定位、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和政府管理上形成高度协调和统一的机制,使市民弱化属地意识,共享城市化所带来的发展成果的现象[3]。高秀艳等(2007)认为,同城化实际上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行政分割和保护主义限制,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以达到资源共享、统筹协作,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战略,是大都市经济圈建设的关键性起步阶段,是开发建设大都市经济圈的前提和保障[4]。方创琳(2011)认为,同城化是指,一个城市与另一个或几个相邻的城市,借助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能够融为一体的发展条件,形成相互融合、互动互利、共同协调、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是辐射力、扩散力与竞争力越来越强的城市综合体[5]。
(一)基本特征研究
王德等(2009)选取国内正在实施同城化战略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概括其基本特征为:同城化是相邻城市特定发展阶段的路径选择;同城化具有距离门槛;同城化城市均为中心城市或次级中心城市,且城市之间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差异和经济地位的错位[1]。赵英魁等(2010)指出,同城效应具体表现为依托完善的快速交通网络,以高速公路、轻轨、地铁为半径,以现代通讯技术为信息联络的主要手段,缩短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调动区域内各城市的资源,并使之在城市产业和功能方面协调发展。构筑“1小时生活圈”,区域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往来像生活在一座城市般的频繁[6]。李王(2010)从国内三大典型城市经济圈同城化开发的经验总结出,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协调配套的产业协作网络、中心城市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是城市经济圈同城化效应的共性特征[7]。王振(2010)提出,交通出行、产业布局、通勤就业、人口居住是同城化发展的四个显著特征,分别表现为日常流动性人群流量激增流速加快、企业总部主导下的产业分工与空间配置、跨城就业的常态化和由常住人口跨城居住形成的新型双向人口流动[8]。彭震伟等(2011)提出,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中出现的同城化现象,其共同特征在于城市发展及其空间要素超越了原有行政管理制度的设计范畴[9]。
(二)发展阶段研究
国内学者对同城化发展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同城化与都市区(圈)、一体化等发展阶段的关系研究上。高秀艳等(2007)探讨了大都市圈和同城化的相互关系,并以沈阳、抚顺、铁岭和本溪四城市的同城化进程为例,得出了同城化是大都市经济圈建设的关键性起步阶段的结论[4]。邢铭(2007)认为,同城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区域城市间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3]。宋煜(2008)认为,同城化是作为城市群,城市圈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出现的,是迈向都市圈、城镇群的一个务实阶段,并提出同城化发展战略也具有阶段性,即同城共识城间共建同城联合城城融合实现同城[10]。王振(2010)则将同城化看做城市圈或都市圈发展、形成的中间过程,其本质是相近的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空间等方面协同发展,共同构建大都市区的过程[8]。而段德罡等(2012)借鉴了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群发展的划分方法,创造性地将同城化的发展阶段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雏形期、融合期、协调期和同城期,并提出每个时期城市的基本特征、同城化重点以及同城化的目标[11],为同城化发展阶段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方法。
(三)发展模式研究
国内学者主要从空间发展和组织管理两个方面提出同城化发展的模式。
第一,空间发展模式。梁文婷(2010)提出同城化毗邻城市的主、辅城概念,在充分考虑主城对辅城的吸引和辐射的前提下,将辅城的空间扩展模式分为连片密集扩展、辐射密集扩展、沿轴线扩展和跳跃式城组团扩展四种基本模式[12]。邢铭(2011)将同城化城市作为“点状”研究对象,抽象同城化的空间整合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飞地发展模式、双城对接模式和多点融合模式。并指出,不同模式并非孤立存在的,或分别出现于同城化的不同阶段,或在同阶段以其中一种模式为主,同时伴随着其他模式。周轶男(2011)认为,在同城化格局中,相关城镇按照对象发展、节点强化、网络联系等生长方式不断发展,同城化的区域空间将主要表现为主体城市、集中模式,交通轴线、带状模式和节点城镇、串珠状模式三种结果。段德罡等(2012)通过对当前同城化发展理论和相关案例的分析,指出同城化的空间模式可根据毗邻城市的空间距离的远近划分“毗邻型”和“遥望型”两种类型,其中“遥望型”又包括“共筑新城”、“分散组团”和“生态绿核+卫星城镇”三种模式[11]。
第二,组织管理模式。连井环(2008)提出,沈抚同城化政府协调机制应是“自上而下式多层次”政府协调机制,即应以省级政府行政介入和各个城市自愿加入的方式共同构成,形成以“职能部门管理、区域综合协调、民间联合推动”的新格局[13]。吴瑞坚(2010)针对广佛之间难以统一行使跨界职能的状况,有必要建立更高层面的大都市区政府专门协调双方之间的矛盾,统一双城之间的规划、产业布局及其他重要基础设施的统一安排。或者建立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专门协调委员会,就专门对某一项职能进行协调,负责跨越行政区划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如港口、机场、地铁等公共交通、大型水利工程、大江大河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14]。叶祥松等(2011)提出,构建超广佛政府的管理和协调机构,即由中央政府和省政府组成的“广佛管理协调行政委员会”,对广佛同城化在整体布局、利益分配等宏观方面进行有绝对权威的管理和监督,由国家赋予其法律地位,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广佛同城化相关的合作条款和规划[15]。王达梅(2011)提出,广佛同城化合作机制应是一套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由两市人大、市委市领导、政府部门、企业、中介组织和公众组成的多层面,包括决策制度、专责小组制度、监督制度、利益协商机制、绩效评价制度、新闻会制度等多项制度安排在内的合作机制[16]。焦张义等(2011)归纳总结了4种目前存在的同城化模式,分别为跨行政区的理事会模式、地方政府首脑协商模式、上级政府派出机构模式、联合党委模式,并分析比较了上述同城化模式的利弊,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同城化模式。并指出无论采取何种同城化模式,关键在于制定一系列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合理协调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而这种形成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一定要有法律的保障,要能够执行落实[2]。邢铭(2011)归纳同城化的组织管理模式主要有五种:地方首脑协商模式、上级政府派出机构模式、联合党委模式、框架协议模式和管理委员会模式[3]。
(四)实施措施研究
王德等(2009)以2007年以前提出并正在实施的7个同城化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的比较(表1),将同城化战略实施情况总结如下:第一,成立协调组织,相关主体的参与热度决定实施进程;第二,以产业共建区为空间载体,管理方式影响同城化进程;第三,实施效果有待提升,利益、制度等问题尚需深入研究[1]。焦张义(2011)通过对国内同城化案例的比较分析(表1),指出各地同城化实施基本停留在硬件上,以道路、收费站、电话为主,而参与同城化的城市功能还未明确,利益分配机制和制度安排也没有触及[2]。
更多的学者则将关注点集中在同城化所面临问题的阐述上。桑秋等(2009)指出沈抚同城化仅侧重于表面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空间发展策略一体化等机制上,而非深层次的功能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同时缺乏有效的协调组织。梅伟霞(2010)提出,广州、佛山的同城化进程要想实现共赢,形成“1+1>2”的共振效应,而非“1+1
二、同城化战略研究的简评与展望
(一)研究简评
同城化战略研究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同城化的概念界定、发展阶段及总体特征、形成机制、发展模式等。这些研究对于我国同城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极大地丰富了经济学、地理学、规划学、管理学以及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目前同城化研究多基于同城化地区发展的实证分析,体现出明确的问题导向,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2)国内关于同城化的空间规划多为广佛同城化、抚顺同城化的规划实践介绍,就城市规划编制内容本身如何结合同城化进行理论创新的研究较少。(3)对同城化发展路径研究较多,而对于因同城化而引起的社会效应研究较少。(4)对同城化发展路径研究又集中于规划对接、产业协调上,而对于设施建设、市场体系、生态保护的研究较少。(5)现有的大量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定量研究多限于描述,对于数理方法、计算模型等量化研究明显不足,如对同城化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和定量测度等。
(二)研究展望
1.加强对同城化发展阶段研究。同城化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它不仅是大都市区、城市群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也有着自身的发展阶段、发展周期。正确认识同城化发展阶段,无疑对制定正确的同城化发展战略、发展策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同城化类似于“大都市区化”和“城市群”概念,其演变规律也类似于这两个概念的演变规律。因此,可以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大都市区、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理论及方法,探索同城化发展阶段并科学测度,以便制定适用于不同发展阶段所需的发展战略。
2.加强对同城化发展路径研究。同城化是大都市区、都市圈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在国外,工业革命以来,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地出现了世界性的大都市区、城市连绵带和城市群体。在国内,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壁垒被逐渐打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大都市区应运而生[19];目前,同城化在我国迅猛发展起来。因此,有必要结合国内外大都市区的发展和规划,建立一套比较完善、得到普遍认可的同城化发展路径,以加快推进我国现阶段的同城化进程。
篇8
关键词:高增长低通胀;成本推动 ;超额货币 ;滞胀风险
中图分类号:F822.5
一、引言
从1978年至2001年,除少数年份(1978年、1983年、1984年和1989年)外,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特征是,GDP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高度正相关,即高增长率一般伴随高通胀率,低增长率一般伴随低通胀率。在2002年以前,中国出现“高增长、低通胀”与“低增长、高通胀”格局的年份,实际上都有特殊背景,尤其是特殊的政治背景。①
但是,从2002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不仅GDP年均增速超过10%,而且还保持了低通胀。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高增长、低通胀”格局是在世界原油价格、重要原材料价格和农产品价格不断攀升的不利情况下出现的:面对不断上涨的世界原油价格、原材料价格(尤其是有色金融)和农产品价格,中国不仅没有由于不利的“供给冲击”而引发经济增长减速并出现通货膨胀加速,恰恰相反,中国经济增长增长速度反而有所加快且通货膨胀直到2006年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参见表1)。
只需要做简单的国际比较,就不难发现,这种“高增长、低通胀”的确堪称全球“奇迹”。因为,在所有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在如此长的时期内在维持超高速经济增长速度的情况下而同时实现了几乎是所有发展中国家中最低的通货膨胀率。在过去近20间,平均而言,在所有主要的发展中国家中,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是最高,与此同时,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几乎是最低的(参见表2)。
但是,任何“奇迹”必须经受也往往难以经受时间的考验。从2007年初开始,中国食品价格的猛烈上涨以及CPI不断加速上升表明,长期维持着经济超高速增长的中国,不得不面临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
实际上,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正相关关系(“高增长、高通胀”或“低增长、低通胀”)才是常态 —— 没有哪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能够长期维持“高增长、低通胀”格局。正如中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3-1984年)的“高增长、低通胀”格局不可能持续一样,2002-2006年之间出现的“高增长、低通胀”格局也只是短暂的。2007年初开始的通货膨胀率的不断加速,本来已经宣告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奇迹的终结(徐振宇,2008)。然而,2008年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深化,在导致全球经济深度衰退的同时,也促成中国决策层出台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仅在中央政府层面就高达4万亿元人民币)。计划实施的短期与表面结果是,中国经济又得以重新返回到“高增长、低通胀”的轨道——至少从数据上看,2009年和2010年基本是这种情形(参见表1)。②换言之,“高增长、低通胀”的奇迹,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得以延续。
预料之中的是,从2011年开始,中国经济又重新步入通货膨胀不断加速的轨道,且经济增长率开始下滑。面对这种不利的情形,决策层日益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如果通过刺激政策扩大总需求,必然进一步恶化通货膨胀;而如果要治理通货膨胀,则必须控制总需求,从而对经济增长必然造成负面影响。我们认为,中国当前所遭遇的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与经济增长率的下滑,绝非短期的暂时现象,而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趋势性现象。或者说,“高增长、低通胀”奇迹已经终结,如影随形的,是滞胀风险的积累。
如上判断,基于我们对如下两个基本问题的回答。第一,为什么中国经济何以能够在世界能源、有色金融、原材料和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仍然创造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奇迹?第二,为什么这种“高增长、低通胀”奇迹必然终结?
二、为什么会出现2002-2006年之间“高增长、低通胀”的奇迹
篇9
关键词:新常态;外向型;中小企业;转型
一、外向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不仅使得世界经济发展异常困难,实体经济发展很不景气,而且也影响到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对于外向型中小企业而言,他们往往具有规模不大、抗风险能力低、资金不充足、以出口为导向等特点,他们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更为明显。
1.财务风险增大,资金链紧张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国外企业的经营能力明显下降,表现为资金周转慢、付款不及时,同时违约率也提升了,诸多的外向型出口企业不得不面临严重的海外商账危机,这使得原本资金并不充足的中小企业面临更加严重的财务危机。
2.出口速度放缓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周期性回落以及全球金融风暴的来袭,世界性消费需求明显降低,从而使得中国企业的出口量降低,出口速度下降。这种现象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加工型中小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3.企业投资热情降低
受到世界性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的很多企业经营中面临着很多未知因素以及潜在风险,他们无论是对国际还是对国内的经济增长预期都有所下降,甚至部分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投资控制力度增大,相应的规模也有所减小。
二、外向型中小企业转型的必要性研究
除了上文分析中的世界金融危机以及经济需求的影响使得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的处境非常艰难,我国内部的诸多因素也提升了企业出口的难度,例如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原材料采购价格上升,劳动内成本上涨等等。此外,来自国际方面的很多原因也导致我国的外向型企业出口压力倍增,例如,印度、越南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代工市场的逐渐壮大,国外买家对于中国市场的熟悉程度上升,还价能力增强,使得我国企业利润被大幅压缩等。
我国的外向型中小企业的出口状况每日愈下,仅仅靠出口来维持企业的生存着实困难,为此,他们不得不转而谋求其他的发展出路。注意到我国消费市场的兴起,使得外向型中小企业拥有了转型的基础,国家的有关政策也在想着企业营销模式多样化倾斜,以帮助外向型中小企业完成转型,从仅仅依靠外销转变为以外销为主,内外销结合的模式。
三、新常态背景下对外向型中小企业转型的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的外销与内销在经营模式与思路中存在着诸多不同,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实力不大、规模较小、资金不充足,他们要想实现由外销向内外销兼备的转型并非易事,它关系到企业战略定位的升级以转型,甚至是企业的重新创业。通过对外向型中小企业多年外销经验的优势进行发挥,例如生产品质好、应变能力强等,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完成转型,做到扬长避短。
1.从市场需求出发,重新规划产品结构,树立品牌意识
外向型中小企业在外贸生意中,主要是采取按单生产的模式,面对的客户不一样,所生产的产品标准也就不同,换言之,企业的生产是围绕客户的标准而展开的,这种生产模式具有明显的被动性,而且也不利于企业的自身品牌的打造。但是,在内销中则不同,企业直接和终端市场进行接触,企业方面应该从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出发研究新产品,加强对消费者消费习惯与倾向的分析与研究。然后,企业在产品结构搭建过程中,必须始终秉承品牌意识,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企业自身标准执行。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在国内发展的关键便是品牌,产品要想保持长久的活力,必须要有较强的品牌理念,否则就连最基本的价格优势也会逐渐丧失,从而影响企业的长久发展。针对外向型中小企业转型中经常遇到的产品研究规划问题,提出以下两个建议:第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企业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调研立项、研发生产的模式进行生产,很有可能使得刚刚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企业有必要与国内相关企业展开合作,或者对具有一定资源的企业进行收购,以合作或者收购的形式,在这些企业中融合自身的优势,实现与这些企业的优势互补。第二,由于普通的中小型企业对于产品线的研发需要投入较高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这对于他们自身而言非常困难,所以外向型企业可以采用整合国际企业产品资源的方式。对于那些经验丰富、机制灵活,并且愿意入驻中国市场的国外企业,外向型企业可以优先选取,这是由于他们往往为了降低入驻中国市场的风险,不得不寻求中国的合作企业,这对外向型中小企业而言,形成了一种双赢的局面。
2.整体规划布局,架设自身营销网络
外向型企业的转型过程中,研究与探索市场营销网络局部时,必须从自身企业的特点出发,结合市场需求与分布而展开,从而形成健全的渠道管理政策。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经销商利益,通过多种渠道政策来保障经销商看到企业产品的利润。此外,为了提升渠道管理的执行力,提升渠道运行的效率,应该及时配备相应的人力、物力资源,确保企业产品能够更加快速到达客户方面,从而不断巩固与发展企业的战略基础。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企业应该发挥一切资源优势,完成对多元化营销渠道的建设与推广。第一,十七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农村发展政策,而且在国务院颁布的经济刺激政策中,涉及农村的占到了百分之四十,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通过分析这些政策措施,广大外向型中小企业可以将发展目标转向乡镇与农村,将适合农村市场的产品做更多的推广。第二,目前我国的一线城市中的消费市场已经达到成熟的状态,而一线城市卫星城以及二线城市的消费市场正在发展中,距离成熟阶段还有一定的时间,外向型企业转型中可以抓住这一机会,将以上两类城市作为发展重点,铺展销售网络。第三,由于电子商务平台具有成本低、区域覆盖广泛的特点,大量节省了实体店铺租赁、人力等支出,而且也缩短了消费者的购买时间,因此,只要外向型中小企业的产品具有竞争力,在转型时可以将其作为主要的营销渠道之一。此外,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也可以突破区域限制,加强了沟通,有利于产品的推广和渠道建设。
3.建立健全营销管理体系
篇10
一、不断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水平
打好调结构转方式攻坚战,首要的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深化思路,激发思想活力,破除思想障碍,摆脱对粗放发展定式的路径依赖,形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良好氛围。
(一)调结构转方式及其内在联系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转变发展方式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前提,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结果。调整经济结构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抗风险能力,赢得国际经济竞争战略主动权。
(二)调结构转方式是国外存在的普遍现象
1.发达国家政府介入转方式调结构。如上世纪美国面对石油危机压力,以节能为目标、科技为手段调整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转型。当前美国的主要举措:支持和鼓励科技创新、推进绿色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夯实长期经济增长的基础、促进出口扩大、推进“再工业化”、加强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推进金融监管改革。
2.发达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启示。一是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选择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及其既定条件相联系。二是调结构转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历史过程。三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政府再适当干预转方式调结构,必要而且可行。四是完善市场机制,健全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基础作用,实现有效市场竞争。五是教育发展、科技进步是调结构转方式的决定因素。
(三)充分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战略任务
当前,国际形势逼人,国内形势催人。有许多复杂、重大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国内经济结构脆弱、发展方式落后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不我待。我国已经进入只有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才能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调结构转方式成为统筹解决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总钥匙或根本途径。
二、准确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规律
正确认识淄博实际,准确把握经济规律,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科学引导我市调结构转方式。
(一)淄博市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淄博市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特征的是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说淄博是一个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重化工老工业城市。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为3.6:62.8:33.6;工业中以重化工业为主;重化工业以化工、能源、冶金、建材等为主,占工业的比重一直在70%以上,2006年以后比重超过80%。我市结构调整的重心在于工业结构调整。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们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推动工业结构调整的规划、政策和措施,如科教兴市战略、环境立市战略、碧水蓝天行动计划等,初步趟出了一条内涵发展道路,基本实现了资源型城市的主动转型、“自费”转型。
但作为一个资源依托型的重化工老工业城市,目前仍然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比如,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够强大;资源环境压力仍然比较沉重等。在资源方面摆着一个严酷现实:以往发展所依托的自然资源如煤炭、铁矿石、铝土等主要资源已近枯竭,主要依赖外部调入,近年我市工业企业全年耗煤约在3500~3800万吨左右。来自三个渠道:一是省外购进,占75%;二是省内外地市,占15%;三是我市自产,占10%。更大的发展瓶颈在于土地约束。我市新增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企业搬迁改造、旧村改造以及土地整理复垦等。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坚定不移的走内涵发展路子。
(二)淄博市工业化进程的阶段性
淄博是一个老工业城市。分析淄博工业化发展阶段,由此推断淄博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功能、作用、发展方向,十分必要、非常重要。国内外广泛用于衡量工业化进程的指标,主要有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以及城乡结构,即城市化水平等四个方面,其中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指标最具指导性。近年来,淄博的城市化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09年的城市化率为62.54%,比全国高出15.94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14.24个百分点,这是淄博的比较优势所在。但尚未跨越工业化中级阶段70%城市化率的上限。按照城乡结构理论分析,我市的工业化进程处于中级发展阶段。
三、积极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一)增强主体的动力和活力
1.增强政府主体调结构转方式的动力和活力。对政府来说,当前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走出认识误区,树立常态观念。(2)进一步形成有利于转调的制度性安排。(3)引入城市研发理念,加强淄博发展研究。2008年,淄博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了“调研年”活动,效果很好。建议引入城市研发理念,整合研发资源,学习一流企业,强化城市研发。主要业务流程是:战略研究科学规划重点突破具体项目课题申报调研论证付诸实施。为使研发人员潜心研究,应有保障和激励机制。面对山东新的区域经济发展布局,面对淄博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基本态势,淄博如何参与区域经济分工与协作、合作与竞争?如何主动融入“一蓝一黄”和“济南都市圈”?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融入全省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淄博对策、重大项目战略与实施。
2.增强企业主体调结构转方式的动力和活力。企业是转调的主体。企业和企业化的科研院所集聚着资金、技术、人才等高端生产要素。大企业、大院所是加快转调的重要抓手。对企业来说,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促使企业产生调结构转方式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加快企业转调最重要的就是面向市场需求。完善市场机制,健全市场体系,整顿市场秩序,更加依靠价值规律。
3.增强劳动者个人主体调结构转方式的动力和活力。调结构转方式的根本动力是以人为本,凝聚人心。以人为本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坚持的核心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同志特别强调:“我们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表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入理解、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突出以人为本,对于打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挥工业比较优势,实施工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发展都市农业,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准确判断所处阶段和局中位置,才能确定发展战略,规划淄博未来。按照前面我们已经得出的“我市工业化进程正处于中后阶段”的基本判断,合乎逻辑的推演出两个相辅相成的淄博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一是夯实工业基础、发挥工业优势,加快工业升级,强力助推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并进而反作用于工业升级,城市转型。二是推动经济转型,走工业化和服务业双轮驱动之路,强力推动淄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工业反哺农业,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突出城中“花园”功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1.发挥工业比较优势,加快工业升级。目前,可能存在着一种认识误区:由于看不到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的现实,不能正确认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再加上对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的厌恶,就误认为搞工业不如搞虚拟经济如金融业等更有前途。
2.着力加快经济转型,走工业化和服务业“双轮驱动”之路。经济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我市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中后阶段,发挥工业比较优势是目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还要强调着力加快经济转型,走服务业驱动之路?因为:单一工业驱动乏力,而且从产业演变规律来看,我市经济又正处在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的临界点上。加快调结构转方式,当务之急就是加快提升服务业。2009年我市服务业在GDP的占比只有33.6%,低于全省的34.1%。
3.发挥组团城市优势,积极发展都市农业,走产业协调、生态宜居之路。(1)坚持内涵发展道路,积极发展都市农业。历史上,淄博农业发展思路大致有以下几种:两高一优农业、质量农业、效益农业、精品农业、城郊农业、都市农业等。2009年10月召开的淄博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又作出了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的决策。全市上下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成效显著,形势喜人。但有些问题也需要边实践、边思考;边探索、边回答。从而消除疑虑,提高认识,创新思路。(2)加快发展淄博都市农业的几个着力点。第一,进一步完善都市农业和城市建设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机制。第二,尽快提高都市农业主体素质。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市农业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地转变为兼职兼业。能否在日渐稀缺的农业资源上,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财富,关键就看劳动者的素质。第三,加快推进都市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第四,大力发展生态型、循环型都市农业。既保证农产品优质高档,达到绿色、有机标准,又能创造生态宜居环境,增加淄博城市亮点,提升淄博城市形象。
(三)重点突破抓企业、抓融合、抓人才,重塑淄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优势
要实现新突破、新跨越,重塑淄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优势,就必须打破思想束缚,创新发展思路,采取非常措施。当前要重点突破企业、融合和人才这三抓:(1)重点突破抓企业,实施政府主导的一流企业打造战略,以一流企业群为依托,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2)重点突破抓人才,切实加强转方式调结构的人才支撑体系建设,人才是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优先投入,以人才优势构筑未来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3)重点突破抓融合,积极融入“一蓝一黄”国家战略和济南都市圈,努力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第一,积极融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世界海洋理事会执行主席保罗・霍尔休斯:蓝色经济引领未来经济。“海洋经济等于全球经济”。沿海国家纷纷把海洋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东部率先发展的基础就是海洋区位优势。2009年沿海重大事件:山东、江苏、福建、海南、广西、辽宁等,都被批准为国家战略。还有早些时候的上海浦东、天津新区、河北曹妃甸等。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区域布局已经基本完成。区域发展战略普遍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依托海洋区位优势,促进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成为最为显著的时代特征。第二,积极融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把积极融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为深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重要平台。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眼于产业梯度差异和产业互补性,制定规划,全面对接;二是鼓励和引导各区县积极参与“黄三角”建设;三是全力支持高青县发展生态、绿色和低碳经济。第三,积极融入济南都市圈建设。把加快融入济南都市圈建设,作为提升我市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发挥“次核”作用,重点在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域搞好产业对接,在科教文化等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快实现市场一体化;二是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山东总体规划与建设: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发展城际高速铁路。以青岛为中心的青、烟、威、荣城际高速铁路已开工建设。济南都市圈城际铁路规划已编制完成,可实现与滨州、潍坊两个主要黄三角城市的1小时交通圈。淄博市则积极推进以张店为中心的“大十字”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的统筹规划,努力完成张店――济南、张店――潍坊、张店――沂源、张店――高青的“半小时工作生活圈”建设,尽早实现淄博北部以经济区、工作区为主,淄博南部以生态区、生活区为主;白天在淄博或济南工作,晚上会济南或淄博休息等重大发展目标。
参 考 文 献
[1]杨冬梅,徐开金.试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均衡.《湖北社会科学》.2010(2)
[2]韩立齐.也谈经济结构调整.《理论观察》.2010(3)
-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学计划总结
- 下一篇:专题会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