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行为教育范文

时间:2024-02-26 17:48: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行为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少年行为教育

篇1

家庭作为青少年最初的、也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对于有效干预与控制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发生,家庭是最基本的出发点。家庭内部的特殊关系,也更有利于对青少年行为进行干预。研究显示,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有关(蒋奖,2004)。

一、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现状

所谓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对子女抚养和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黄树香,2010)。父母通过抚养和教育,将其自身所持的社会文化观念、行为风格与方式、价值判断标准与体系等传播给青少年,不同的方式产生不同的结果。而且,这种影响是一种隐性的、无意识的作用,往往是在已经产生了即成结果之后,我们才能对其进行事后的反思与总结;而不能进行事前的控制与预测。

根据以往的研究,父母教养方式还可以从民主型和权威型两个维度上进行区分。民主型父母不采取过分强硬的手段对孩子进行教育,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加以理解、分析与引导,对孩子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通过积极的方式实现教育的目的。权威型教育方式即更多的依靠个人的权力和优势对孩子进行教育。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父母采取权威型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过多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谷传华等对30位中国近现代社会创造性人物的早期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进行考察,也得出了与此相似的研究结果。

二、青少年行为问题的研究现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在世界发达国家中,3-15岁的儿童青少年中发生持久、且影响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达5%-15%。而我国大陆17岁以下未成年人有3.4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加等社会因素,以及学业压力逐渐增大,导致我国青少年行为问题逐渐成为教育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我国的调查资料显示,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以吸烟问题为例,据文献报道,我国部分大城市青少年吸烟率范围为8.7%~34.2%,中小城市为2.0%~22.8%,农村地区为7.1%~43.3%。其中,初中生的吸烟率男生在2.3%~32.7%之间,女生在0~6.0%之间;高中生的吸烟率男生在8.4%~59.9%之间,女生在0~22.2%之间。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青少年吸烟率居高不下并呈上升趋势,有些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女生吸烟率有所增加(叶广俊,1998)。

三、家庭教养方式和青少年行为问题的相关性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温暖和理解与成绩不良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呈正相关, 而父母的惩罚、拒绝否认、偏爱以及过度保护等与儿童自我意识的不同维度呈负相关(凌辉,2004)。

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呈显著的负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与子女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呈显著的正相关,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内外向呈显著的正相关,掩饰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各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与子女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呈显著正相关;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呈显著负相关;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了女的内外向呈显著正相关;母亲的偏爱与子女的内外向呈显著负相关(黄树香,2010)。

蒋奖在2004年的研究中,使用1980年由瑞士Perris等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1970年由美国心理学家Achenbach等编制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北京市206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发现北京市青少年总体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24.27%,其中男生为25%,女生为23.43%。该研究还指出,父亲教养方式因子中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与女生行为问题各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母亲教养方式因子中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女生行为问题呈负相关,其中与违纪、攻击性呈显著负相关。父亲教养方式中的过分干涉因子与男生的多动问题呈显著正相关。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与男生的行为问题呈负相关。

国内其他有针对性的对于青少年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比较少。但是,对一些具体的行为问题,还是有不少研究者给予了比较多的关注,如网瘾问题、吸烟问题、使用暴力问题、自卑问题、厌学问题等。

篇2

【关键词】同伴关系;不良;改善措施;青年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或心理发展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包括同伴接纳和友谊关系两种。青少年时期的同伴接纳与同伴共度的时间显著增加,彼此的互动更为频繁、复杂、持久。首先,亲密性是这一时期友谊的特点之一。

不良同伴关系是对个体间正常交往的异化。从个体被同伴接纳的水平及其友谊状况两方面加以分析发现,不良同伴关系主要体现在同伴交往中的被拒绝和被忽视及友谊的数量少和质量低。当然,不良同伴关系的形成主要是基于以上同伴关系的特点之上的:①有关个体在同伴交往中的被拒绝,其间接原因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由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将会承受许多心理上的冲突和压力,处于各种心理矛盾中,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及时地解决,就有可能出现情绪情感及性格方面的偏差,严重的还会引起精神方面的疾病。这些消极的个性品质所直接导致的便是同伴关系的障碍――被拒于同伴交往之外,被同伴拒绝又可能导致消极情感的产生。为摆脱消极的情感体验,他们有可能调整改变自己以适应同伴,从而改善同伴关系,提高其社交地位;也可能逃避或敌视同伴,使关系进一步恶化,陷入恶性循环,在同伴交往中被进一步孤立。②有关个体友谊关系的低质量。首先,同伴交往时间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提供了客观条件。由于与同伴交往时间的增多,受父母、师长的约束也随之减少,一些不良同伴极易趁虚而入,进入某些青少年的社交圈子,而且由于青少年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极易误将此种劣质的友谊关系朝着亲密稳定的方向发展,徒讲哥们义气,迷途不知返。最后,个体在逃避正常同伴的同时,为了寻求积极的情感体验,会到社会上寻求有着共同特征的不良同伴,这样就导致了劣质同伴关系的建立。再次,随着青少年时期异往的逐渐频繁,异性迫切寻求情感上的一种归属感,再加上团体交往规模缩小,这些都为异性问发展亲密、稳定的情感关系提供了条件,此种情感关系逐渐发展深入,就形成为一对一的二元关系――男女恋慕之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早恋”。在此,笔者正对这一问题,对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文学分院的一千名左右的男女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印证了上述观点!

那如何解决问题呢?个体的同伴关系改善可以从矫正个体自身缺陷和他人不良认知两方面人手。具体方法如下:

社会技能训练(Social Skills Training,SST)。社会技能训练的对象是社会交往认知、情感、行为缺失的儿童,旨在通过干预方案的实施,帮助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掌握与同伴交往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改善其同伴关系。例如,与特殊类型的人交流的技能;而有的矫正计划则进行综合性的训练,内容包括非言语性微型技能,例如目光接触和姿势,也包括一些比较宏观的技能。

归因理论(tkttribution Theory)的应用。归因理论为人际交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对行为结果原因的推断是其行为的基本动因:原因知觉会影响情感反应和期望及行为反应。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 Weiner)是归因理论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不同的归因方式对随后的情感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如将成功归因于稳定原因,则会提高个体对未来成功的期望,会继续努力;将成功归因于不稳定原因,则会产生惧怕、焦虑等消极情绪,会降低对未来成功的期望,不作努力。反之,将失败归因于稳定原因,会产生惧怕,降低对未来成功的期望,不作努力;将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原因,会增加对未来成功的期望,继续努力。

综上所述,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历程中的重要时期。团体中的同伴会对青少年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及个性特点等产生显著影响,而个性等又会导致个体行为模式的转变。因此,在矫治青少年行为问题的过程中,改善个体早期与所属团体中同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改善同伴关系的同时,还应重视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若将诸因素综合加以考虑,相信在减少和弱化青少年行为问题方面,我们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3):56-62

[2]张青方.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青年研究, 1998(5):1-111

篇3

关键词:青少年;恋物;形成因素;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166-02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直是家庭乃至社会担心的课题。人的心理发生与发展,就是把人的生物特征和需要,不断地纳入到这一特定的社会关系的规范之中,生物学因素决定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存在[1],而家庭和社会因素则决定着心理现象发生和变化的方向。心理疾病导致青少年出现很多问题,恋物行为就是其中之一,青少年恋物倾向的形成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教育密切相关,其心理发展阶段的不稳定性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不良影响密切相关。

1恋物行为与恋物癖的区分

1.1概念区分:恋物行为是指儿童对某种特定物品的依恋。在这种特定物品的陪伴下,儿童能获得安全感和慰藉,而一旦离开它,儿童容易哭闹、焦躁不安,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儿童失眠、拒食[2]。目前恋物行为不局限于幼儿,青少年当中也越来越多见。根据对青少年行为和心理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对于某样事物或物体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及狂热。比如说对某一个布偶的依恋,必须有它的气味才能睡觉,否则会产生睡眠障碍,这些都是一种恋物行为。“恋物癖”是变态心理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它是指对对象的一种象征意义上的迷恋,而恋物行为是存在于青少年身上的一种“恋物行为”,还没有达到“癖”的程度[3]。

1.2恋物对象:具有恋物行为的这类群体,他们的恋物对象可能是毛巾,毛毯,毛绒玩具,或者其他某种具有特殊气味的东西。而患有恋物癖的群体,他们的恋物对象大多是对异性身上的某种东西很感兴趣,收集异性身体接触过的东西,比如内衣,内裤等,多见于男性,恋物癖是一种性心理障碍。

2调查对象及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采用抽样方法,选择某大学的入学新生以及某中学在校生,总共400人为研究对象,年龄13岁-20岁(15.90岁±2.158岁)。

2.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无记名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当场填写并回收。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有效回收率81%。

2.3因素测量方法: 总共设计了30个问题,分别从青少年的生长环境、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对其展开调查[4]。

2.4统计方法:全部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 Ver12.0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3结果

3.1相关因素及分析

3.1.1性格与有喜欢的气味的相关性:性格有内向和外向之分,不同的性格在该项目调查研究中发现在对有喜欢的气味选择上存在联系。通过卡方检验,该组数据中性格与有喜欢的气味的数据得出的P值为=0.002

3.1.2护理干预措施:该项目对研究对象当中选中了其中为大一新生这类群体,此类群体中主要采取的是认知领悟疗法[5],认知领悟疗法治疗过程中,通过让患者回忆叙述幼年的生活条件和症状产生发展的原因、过程及具体内容,帮助他分析发病根源,分析其幼时生活事件与日后行为的关系,给他讲解正常心理发育过程,恋物是一种变态与不成熟的心理表现,是十分幼稚和愚蠢的。对其进行护理干预且取得一定效果。大多数人意识到这是一种坏习惯,并努力使自己改掉。

3.2

3.2.1父母的关心与物品是否带来安全感的相关性:父母的对孩子的关心程度会影响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不够会使得孩子转移其他东西找寻安全感。通过卡方检验,该组数据中父母的关心程度与物品是否带来安全感的数据分析得出P=0

3.2.2护理干预措施:该项目研究者针对父母对小孩的影响力,对家长进行教育、大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走访小区通过讲解父母的关心程度与对孩子成长的联系,使得家长加强意识。 让全社会都来重视青少年物品依恋问题,家长老师应该充实心理学知识, 早发现青少年行为问题并及时治疗; 治疗措施上有的放矢; 注重自身素质提高, 并且与青少年、家长交朋友取得信任、共同合作才是行为矫正疗法的关键所在。

3.3

3.3.1喜欢的物品与伴物而眠存在联系:本组数据中参照了毛绒玩具,电子产品,小饰品四个选项,与是否伴物而眠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卡方检验,该组数据中喜欢的物品与伴物而眠的数据分析得到的P=0

3.3.2护理干预措施:采取脱敏疗法,例如晚上想要抱着毛绒玩具睡觉时,可以按照医生的提示,这是幼稚的行为,必须戒掉。同时采用厌恶疗法,告诉患者当产生恋物意念时候, 回想过去由于恋物受到的责备、唾骂和处分, 联想将来对个人前途的影响。通过联想的厌恶疗法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4讨论

4.1性格差异对物品依恋的影响:不同的生长环境影响一个孩子产生不同的性格,而性格上的差异会有相应的行为习惯。青少年性格上的一定缺陷会对某物或某行为产生一定依恋,而物品依恋较为常见。相对缺乏安全感或过分依赖的青少年会对具有毛绒感或温热触觉等特征物品有依恋感,比如夜晚必须手持毛巾而眠才能安然入睡等。所以应重视性格上的不足以弥补行为上的缺陷。

4.2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现况:现如今大多数人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的成长世界。与孩子缺少必要的关心与沟通,如此长期使孩子被冷落,加上独生子女的现状,缺少伙伴,会使得孩子转移注意力,恋上某件自认为有安全感的物品,与其说话,游戏等等一些异常行为,甚至吃饭睡觉的时候都不离开身边,一离开了就会不安,烦躁。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程度与孩子的是否健康成长息息相关。

4.3青少年伴物而眠的习惯:除了缺乏安全感,还有可能是习惯没有及时得到纠正,使得伴物而眠习惯化。青少年的恋物行为没有受到重视,这与家长或者是周围的人缺乏与此相关的专业知识有关。因此早期对孩子进行纠正以及向周围的人宣传青少年恋物行为相关知识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陈丽君,程利国.青少年依恋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成都教育学院学报;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8)73-76

[2]吕斌.解读恋物行为[J].中华家教.2006(9):41-42

[3]果子. 恋物癖非同小可要重视[J]. 科普天地(资讯版), 2008, (10):4-5

篇4

关键词家庭性教育生态系统理论青少年

1社会生态学的概念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学领域往往被简称为生态系统理论,被用以考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交互关系,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他在《人类发展生态学》建构了系统模型。他认为人类发展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被归为四个系统,最里层的微系统是个体直接接触的系统,比如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等;第二层系统是中系统,是个体与微系统的关联,如个体与教师、家长、伙伴的互动;第三层外系统指个体不直接参与但仍受其影响的外围系统,如社会机构、组织等;最外层是宏系统,指个体所在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同样会影响个体的发展,如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约定成俗的习惯等[1]。该理论把人类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认为应当在自然环境和具体的社会背景下探讨个体发展问题,环境对于个体行为、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开设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的定义,我们将青少年定义为年龄在10-24岁之间,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的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为要经历显著、快速的青春期发育。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将青春期描述为一段充满了内外部矛盾的时期,但同时也是一次新生。青春期被充满诗意地描述成为“暴风骤雨之后的凤凰涅槃”。

2.1现阶段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2.1.1性教育尚未独立成科

在目前教育体系的课程设置中,客观条件决定了性教育无法单独设科开展,一方面是生物课程、心理健康课程涵盖部分性教育内容;另一方面,课程模块的不断增加也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相冲突,性教育独立成科在目前考试重心的情况下更难以落实。

2.1.2教师家长对性教育存在误解

一份来源于网络的对自己在学校受到的性教育调查中,给予“很好”、“较好”评价的受访者仅占11%,给出“一般”“较差”“很差”评价的受访者则占到65%,还有2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的学校未开展任何形式的性教育。在我国,学校中进行性的教育并没有把性的所有知识教给学生,性教育内容偏向于禁欲教育,防病教育,但缺乏对青少年健全人格形成的指导,如性别认同、性别平等的知识等。

2.1.3大众传媒中充斥着良莠不齐的性信息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开放度扩大、网络取代了教师、家长成为青少年获取资源的主要来源,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足够广泛的性信息,但这些信息的正确性、可信性都令人堪忧,如果不加以引导和甄别,青少年很容易被网络中的性诱惑所吸引继而深陷其中,。

2.2开展性教育的重要性

青春期性发育的到来促使青少年性意识的全面觉醒,对性知识发生浓厚兴趣。如今,青少年的性成熟提前、婚育期退后,加之性文化的刺激,青少年的性观念逐渐开放。青少年犯罪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社会问题。自2000年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趋势呈现明显上升,青少年还存在着青春期焦虑、性别认同等心理障碍;此外,目前我国艾滋病的流行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2]。近5年,我国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增35%。这提醒我们,不能再以单纯的批判来进行性教育,青少年需要获取的是内容全面,不加道德批判的性知识。根据KAB(认知-态度-行为)模型,知识与态度、观念是行为基础。只有拥有正确的性知识,建立积极的性态度,才能采取安全及负责的性行为。青少年时期对性的认识与观念的形成将影响着他们日后的发展。

2.3性教育涵盖的内容

根据美国性信息与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性教育四维度,性教育不仅是有关性的信息,同时还包括形成身份认同、人际关系的态度、信念及价值观的过程[3]。整体而全面的性教育应该包括三点:性知识教育、性道德教育和性行为教育。由于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在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时,也应是阶段、过渡和发展的。教育内容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发展、教学知识选择不同而有阶段性差异[4]。在近年推进性教育的过程中,“赋权型性教育”日渐引起了关注。这一理论的创建人方刚博士认为青少年性教育应是赋权而不是夺权,强调性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获得能力与资源,使其做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选择,并且有能力承担责任。

3性教育课程开设的理论基础

根据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将性教育的内容由低级向高级划分为:性生理需求;亲子关系、性安全感需求;亲密关系需求;交往中自我认同需求;对性的求知欲;性审美的建立;最终达到自我实现需求[5]。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主张人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兼具生物、心理的和社会三方面的统一整体。认为个体发展有自我治疗、自我教育的作用,此外,个体发展还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4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性教育课程的设置

根据社会生态学理论,心理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过程受到个体外四层系统的影响,所以在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时,所授课程的内容和方式都应考虑到来自同伴、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

4.1利用同伴影响

同伴教育是促进青年健康的一种策略,由于青年人可能不愿意与权威人士讨论敏感话题,同龄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同样有利于青少年提高意识、获取准确的信息[6]。鉴于同伴教育的特点,青少年间可以利用同伴间的影响力来进行性传播疾病等知识的传递。同伴教育项目改变青少年行为的效果已被广泛认同[7]。在现阶段我国社会,青少年很难获得与性相关的全面的、正确信息,同伴教育由于其平等性,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同伴教育常采取的形式通常有在主持人的引导下、青少年关于某一话题讨论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信息和知识的传递。同伴教育让青年人都能参与其中,比起单纯的灌输更有利于获得信息,同伴教育可以采取活动的的方式繁多,如游戏、辩论或是话剧、舞蹈等。

4.2家庭教育课程

如罗素提出的:“如果我们把性问题弄得很神秘,那么就会大大增加青年人对于这个问题本能的好奇心。”在家庭教育中,要让家长参与和监督性教育。首先家长自己应有正确的性观念,如对待青少年的问题上,家长惯用的手段是恐吓。这会使得孩子对性产生内疚、羞耻和恐怖的心理。可以开设针对家长进行性教育的相关网站或课程开发,让家长学习正确的性知识,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4.3学校教育课程

理想中的学校性教育,首先要使性教育课程的设置以制度化方式得到切实保障,其模式或独立开课,或把有关内容渗透进各类课程当中,和学科课程有机整合;其次在内容方面要以性生理与性心理作为基础、性道德与性法制作为重点,并进行适当延展如性美学等[8];教师在进行性教育时,要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和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颁布的《综合型性教育框架》为指导,对学生进行年龄适宜的、科学上准确的、富于人文的和给予人权的、性别平等和对性及性愉悦有积极作用的性教育。尊重青少年的个体差异,纠正青少年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鼓励学生尊重和理解性少数群体。

篇5

上午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文明上网,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网络从事研究、传递信息、交流情感,互联网得到迅速普及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们的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途径,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随之也衍生出一种互联网文化现象,这个时代也被誉为“网络时代”。

但是我们也很不情愿的看到,互联网在加速信息交流、促进知识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尤其是对青少年影响尤甚。网上的腐朽文化,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进行侵蚀;网上的黄色流毒,对青少年身心进行摧残;网上的暴力文化,对青少年行为进行误导。有多少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异度”空间,乐在其中,欲罢不能,有多少孩子逃离家庭,寄生于网吧,又有多少学生由于身受网络不良信息的毒害而挺身走险,甚至以身试法。青少年的网络道德问题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e时代呼唤网络道德教育。

为加强全校师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同学们文明上网,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我们利用今天的国旗下讲话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几点倡议:

一、希望同学们要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和手机。要提高对**网站、暴力和*情信息、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主动拒绝不良信息。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不进入营业性网吧,不登陆不健康网站,不玩不良网络游戏,防止网络沉迷和受到不良影响。我们也鼓励同学们在使用互联网和手机过程中,遇有不良网站链接和不良信息特别是*情信息传播时,及时举报。

二、希望同学们争做网络道德的规范。我们要学习网络道德规范,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激发对美好的网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在网上交流的过程中,要诚实友好,不说脏话,不攻击、谩骂、侮辱或欺诈他人,交流内容要健康向上。在发表个人议论时,表达要得当。不能出现有辱人格、有损国格或其他不当言论。

三、希望同学们争做网络文明的使者。我们要认识网络文明的内涵,懂得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道理,增强网络文明意识,使用网络文明的语言,在无限宽广的网络天地里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

四、希望同学们争做网络安全的卫士。我们要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的资源,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监督和防范不安全的隐患,维护正常的网络运行秩序。上网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能偏听偏信,上网时不轻信网上言论,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回复不明提问,更不能随意约见网友。上网时要自觉遵守网络规则,维护网络安全。不翻看他人邮件,不侵入他人电脑,窃取机密。更不能利用病毒等手段破坏他人程序、数据等。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慎交网友,懂得在网络环境下维护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五、希望同学们要把握好上网的时间,注意身心健康。不要沉溺于游戏、聊天等,以致荒废学业,损害身体。更不能盲目模仿,甚至违法犯罪。

篇6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通过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创新学校文化,构建适宜学生成长的和谐校园;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青少年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青少年的实践体验,使青少年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增强青少年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基本原则:一是贴近生活原则。这次教育活动要与学校生活,尤其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学会生活。要根据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二是继承创新原则。教育活动既要体现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要求,又要体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要求,在创新过程中形成学校特色,实现“一个年级一特色”,“—个年级一精品”。三是实践体验原则。主体活动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环节,帮助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达到在实践中认知,在实践中养成的目的。

二、活动主题

深化校园文化建设观念,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和谐校园环境,践行“忠、孝、礼、诚”主题教育活动。“忠”:以精忠报国、爱校爱班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政治素质方面的要求;“孝”: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生活真情、情感亲()情等方面的要求;“礼”:以、谈吐儒雅、行为文雅、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行为习惯以及情趣、志趣方面的要求;“诚”:以诚实守信、以诚相待为主线,贯穿培养青少年道德品质修养方面的要求。

三、活动内容和形式

1、爱国爱校爱班教育(13日—17日)

(1)利用板报、宣传栏等宣传爱国主义知识,校园广播站要经常性地播放爱国主义歌曲,努力在全校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各班要定期更新黑板报。内容以宣传祖国的发展变化为主。

(2)班主任负责开“我爱我班”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接受教育。

(3)利用升旗开展“爱国爱校爱班”教育。

(4)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组织一次演讲比赛。

2、感恩教育(20日—24日)

(1)利用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站等宣传孝道。

(2)各班级召开《感恩从心开始 让爱温暖彼此》的主题班会

(3)各班级都要确立自己的 “感恩老师”教育活动口号。上课前对上课的老师说声:您辛苦了。下课说声:谢谢您老师。

(4)利用升旗开展“感恩”教育

3、礼仪教育(27日—31日)

(1)各班组织开展“学礼仪、讲美德,做文明学生”主题班班会

(2)开展“读百家箴言,摘礼仪佳句”的读书活动。组织学生网上或书报杂志等收集相关资料,各班整理并编写出简易读本,并总结本班的礼仪标语。

(3)开展“礼仪之星”评选活动。

(4)利用升旗开展“礼仪”教育

4、诚信教育(11月3日—11月7日)

(1)各班组织开展“诚信回归”主题班班会

(2)结合实际开展一次“诚信伴我行”的征文比赛。

(3)开展“诚信”五个一活动:收集一个讲“诚信”的故()事;收集一条讲“诚信”的格言;出一期“诚信”在身边的黑板报;写一封呼吁“诚信”的书信;召开一个“诚信回归”的班会。

(4)利用升旗开展“诚信”教育

四、活动要求

1、加大宣传力度,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倡议书、广播站、宣传栏、班团队会、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将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到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并争取家长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2、传统文化教育要长抓不懈,寓教于各项主题教育活动之中,寓教于课堂教学之中,抓好养成。各年级、各班一定要强化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练,让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篇7

一、学校教育是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

校园作为青少年成长期间的主要学习和活动场所,能够从多个方面培养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校园氛围、文化气息、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及其他工作人员的配合下,使学校教育的“阵地”作用较好地发挥出来。

首先,我们应当将德育教育内容作为学校的重点内容,通过塑造健康心理、加强学生行为日常规范和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传承优秀文化的自觉性等,大力促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当代社会中的中小学生,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大大改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都得到了提高,然而日新月异的世界也对广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挑战。因此,其心理状态的健康与否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没有健康心理的指引,我们的思想道德建将大打折扣。在一系列的校园活动中,部分教师与学生通过心理疏导达到了较好的沟通效果。而我们的音乐课堂更是提供了多种途径,通过合唱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相互之间的信任度与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克服学习过程中的诸多疑难,给教师与学生提供了更多沟通、了解的机会,而各种校内外活动的举办,也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深入了解提供了契机。特别是音乐还为学生起到了抚慰心灵、舒缓压力、抒绪的重要作用。另外,班级管理与法治理念的推广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一步,也是梳理青少年行为规范的第一标准,只有懂法、守法才能为广大的学生群体提供法的保障,也才能更好地保障多方面活动的正常运行。除此以外,热爱祖国、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的培养,也能大大促进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

其次,美育与德育相结合,共同做好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扎实做好艺术教育工作,能够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孔子曾论述了音乐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以及艺术作为管理重要手段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这些理论同样适用于今天的学校教育。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以“爱国”、“爱家”、“和平”、“和谐”、“环保”等主题开展的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群体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通过音乐的方式,使其对相关的活动内容留下更为鲜明深刻的印象,能够通过让他们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相关的主题内容,并获得自身对周遭事物的理解。在诸多的校园活动中,音乐合唱比赛、综艺类的文艺晚会等,不仅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次实践的考验,也经历了一次次崇高精神的洗礼。

当代的学校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还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道德法律教育、艺术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实现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大目标、总要求。

二、社区教育是全面培育青少年思想道德素养的主要训练场

社区是青少年主要的生活场所,与校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对于青少生活习气、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全面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素养,还应当以社区为主要训练场。

篇8

关键词:青少年;良好行为;养成教育;方式

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的引导和良好的教育是他们身心发展的重要条件。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西方文化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其生活方式也逐步渗入我国,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使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状况。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青少年接触的社会事物也就越来越复杂,在社会的各种诱惑和个人好奇心的促使下,有些青少年沾染上了不良行为,久而久之易形成坏习惯,更有甚者跌入犯罪深渊,“养成教育是以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生活能力养成等为基本内容,是关系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让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是让人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的教育”。因此,加强对青少年良好行为养成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发展,探索青少年良好行为养成教育的新方式既是培养好青少年的重大社会责任,也能为社会及家庭教育提供一些新观念或新思路。

一、青少年良好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或变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品质的基础,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保证,“养成教育是一种点滴入微的教育,它使学生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的一种手段,所以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切实抓好青少年的养成教育。

对青少年进行养成教育也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重要意义。加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利于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改变应试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老师们一直十分重视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形成以成绩的高低给学生定位,客观上造成了我国基础教育在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缺失,也给我国培养综合人才形成了一定的障碍。所以,加强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于有效的提高他们综合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二、当代青少年行为的表现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行为习惯不仅影响着学校教学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而且也影响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然而青少年身上却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坏习惯,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青少年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易形成不良行为

在当今21世纪的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且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短,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使青少年在认识事物方面的敏感度也大大提高,但是“由于知识经验少思维又不够全面常常从自我感觉出发,情感偏激因而有时难以识别真假好坏,对一些事物的处理往往按自己的认识去理解容易上当受骗或产生偏激的思想”。青少年的叛逆心理又使他们观察和认识事物的方式不再停留在儿时的那种单纯的接受和模仿过程,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会自觉不自觉的掺入自己的意识和观点,这就极容易被事物的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产生不良的心理。例如:现在热播的“穿越剧”和一些泡沫剧是广大青少年所喜欢看的,他们片面羡慕某一位明星的豪放、自由的个性,希望自己能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理想生活心理,结果最终造成了对学校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感到不满而产生抵触,甚至是反抗的心理行为,再加之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一部分人本身就存在着不良行为和不良嗜好,在这些人的影响下青少年把错误的却能满足他们心态的现象当成正确的加以标榜,就更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倾向。

2.社会不良影响和教育不一致易造成不良行为

现在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朝理想积极的方向发展,在生活中和学习中他们为孩子积极树立榜样做好表率,在孩子的心目中灌输完美的社会形象,然而“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出现了重实惠轻道德的拜金主义,为谋取钱财不择手段,甚至违法犯罪钱权交易腐败堕落醉生梦死以追求享乐为生活的唯一目的”。在这人生百态的现实社会中,使处于身心并未完全发育成熟的青少年目不暇接,常常被多彩的世界搅得眼花缭乱、浮想联翩,出现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社会生活中的积极现象使他们在心中证明了老师家长的教导是正确的,同样社会现象中的消极影响又使他们感到好奇、彷徨、忐忑不安。如果家长、学校和社会对这些消极现象产生的影响不及时正确的引导,这些社会信息的负面影响也会逐渐抵消甚至超过学校家庭的正面教育效果,极易使青少年逐步形成不良行为习惯。

3.以应试教育为主的陈旧教育方式也易造成不良行为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始终没有离开应试教育,“长期以来老师和家长只看重学生的成绩,注重智育而忽视了思想品德养成和做人基本素质的教育”,这种陈旧的教育方式严重偏离了素质教育的目标,严重的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心理发展;学校生活单调乏味,不注意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来满足青少年的需要,使他们转向外界寻找快乐和刺激。这些都严重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促成他们的心理发展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产生不良行为习惯。

三、培养青少年良好行为养成教育的方式

青少年的良好行为养成教育的培养不是简简单单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其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促进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

1.青少年自身方面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我们教育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有一条信念起着重大的作用,这就是: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我国的教育学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育”。乍一看有点矛盾,其实不然,不教育不是放弃教育而是要确立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形式,让青少年在自我意识下自觉的、主动地进行自我能力的认识,自我管理和教育,并不断的完善自我的过程。所以“对青少年的养成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醉、自我强化和自我调节,使青少年真正成为养成教育过程的主体”。青少年时期是使人身心俱变的重要时期,要按照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予以适当的指导,要充分发挥青少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青少年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积极鼓励他们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要努力培养青少年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提倡自省,经常反省自己的缺点,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2.家庭方面

家庭是青少年良好行为养成的重要地方,父母是青少年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最早期的教育,对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我国的传统教育历来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重视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孟母三迁”为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子杀猪”为的就是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德;陆游的“家祭无忘告乃翁”目的是要让孩子从小就具有爱国主义的伟大情操;“孔融让梨”所弘扬的就是孩子从小就应当养成尊敬长辈、懂礼貌的好习惯。所以培养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首先应从家庭教育开始,家庭生活环境和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通过家庭以及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发展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甚至一些对孩子终身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要尽可能的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如‘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平等型家庭’、‘安全型家庭’,使他们能够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长大;另一方面家庭中的成员特别是父母,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孩子树立榜样,不要以善小而不为,更不要以恶小而为之。要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去影响教育孩子。

3.学校方面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场所,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学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促进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第一、课堂教育。将行为习惯教育渗透到各课教学中,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不同的教育形式下接受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在家庭越来越多的是独生子女,如部分家长们对其子女是百般宠爱娇生惯养,教育时常存在方法不当的现象。在学校中“老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老师应该结合各科教育利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将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例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知识的传授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中设立各种情境,让同学们都来进行情境对话,并以此来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在数理化教学中应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灵活创新的思维方式,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课外活动。在课外老师应多观察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使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接受教育,当学生有不良行为时,老师应当问清缘由,即时教育帮助改进,决不能草率处理。应当把问题的解决作为一次良好的教育机会,使其成为良好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环节。

篇9

一、善思考

班主任实际上就是班级运作的决策者,班主任的思考才是最根本的工作本质。思考的停滞等于糟糕的决策。不同的班级由不同的人组成,班主任是第一接触者,班主任的思考决定了班级的发展模式,也不同程度决定了班级成员的发展历程。做到善于思考,应该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1.善思考的关键是更新思维模式。也就是说,要像科学家那样思考,而不是像录音机那样复制。一个天文学家预报某月某日有流星雨,结果没有,他决不会大骂老天爷素质低,不配合,而只会检讨自己的研究。这是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他总是努力使自己的想法符合客观事物,而不是幻想客观事物符合自己的主观要求。而我们工作的思维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官员思维方式,即我发指示你执行,然后我检查,然后我赏罚;另一种是技术人员的思维方式,即你定计划我执行,然后向你汇报,等着你来评价。这两种思维方式都是非常必要的,有用的,我们不是科学家,班主任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必然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官员和技工的思维方式。问题是只有这两种思维方式是远远不够的。

2.善思考的途径是反思,尤其是细节的反思。科研型班主任,必然是反思型班主任。当我们静心反思的时候,我们已经超越自我,站在了“我”外或比“我”高的境界了。现在许多教师丧失激情的重要原因,也正是忘记了思考,他们只会被动地应付,机械地重复,一点也品尝不到教育者思考的乐趣。反思不仅能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而且能改变班主任的工作方式,更有利于向“科研型”角色的转换。

二、重研究

善思考是班主任角色向科研型转换的前提,重思考是转换成功的保证。两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它们是有区别的,思考侧重于思维方式的转变,而研究则侧重于对事物的认识,分析以及论证。其次,它们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系统的思考为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而研究的深入,又会指导我们更为细致的思考。所以,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其一。做到重研究,就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研究学生的个性,也就是要对学生的特点了如指掌。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从外在看来是指独特而稳定的行为模式,从内在看来是独特而稳定的态度、思想、认知等。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我们对一个人个性的了解,不仅可以掌握其当前的行为,而且可以根据其个性,预见其未来的行为。如班级里73个学生,就有73种个性,也就有了不同的73种行为。那如何了解他们的个性,就必须研究行为心理学,尤其是青少年行为心理学。每个人都希望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人的心理并非琢磨不透,其实它很简单,行为心理学通过行为分析心理,让你在日常生活中逐渐了解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并帮助你分析你周围人的行为和个性。

2.在探究问题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所谓探究问题,就是系统的思考、分析问题。科研型班主任在决定其教育策略时,往往事先要经过反复地思考,而不是传统的“拍脑袋”式的决策方式,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而如何探究,那就要做到系统的学习了。

(1)要学习研究青少年行为心理学,发现某些问题后,如果能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我想很快就能找到问题背后的原因。比如,我有个学生在班里排倒数第三名,平时在我的教导下,除了学习劲头不足外,还是蛮听话的。但是,我发现,自从开完部分同学家长会后,他总是迟到,连续两天,而且看我的表情不像以前那么尊重了。所以,基于此,我找他谈心,果然,他爆发了,哭着说:“老师,我觉得自己做的已经可以了,以前我从来没做过作业,我都在按照您说的做,为什么还要把我家长叫来在这里丢人。”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孩子不仅希望别人尊重自己,而且希望为父母争光的心理愿望也很强烈。在充分肯定他的基础上,我做了合理的解释,他立即向我道了歉。

(2)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尤其要了解现在所提倡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

篇10

一、调查对象、样本、方法及质量控制

1.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河北省秦皇岛市三所中等职业院校的女生,包括医药卫生、维修制造、学前教育及文学艺术专业。

2.样本量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782份,回收率为99.0%,其中有效问卷1758份,有效率为97.6%。

3.研究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CPANS)、攻击性问卷中文版和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进行调查。

4.质量控制

正式调查前对问卷进行统一编号,对调查人员和协助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充分了解调查内容、调查目的及意义并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填写完成后由调查员当场收回问卷,并现场检查问卷的遗漏情况,如有遗漏,现场补全,力求资料的完整和准确。

5.调查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1758名中职女生。其中文科872人(49.6%)、理科886人(50.4%),一年级587人(33.4%)、二年级560人(31.9%)、三年级611人(34.8%),家庭所在地农村1116人(63.5%)、城市392人(22.3%)、城镇250人(14.2%),独生子女476人(16.6%)。家庭经济情况以一般为主,父母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其次为高中和大专及以上。

将童年期心理虐待均分≥1为心理虐待阳性组,童年期心理虐待均分

中职女生心理虐待和经历与攻击性的相关性分析见下表。

表 中职女生心理虐待和经历与攻击性的相关性分析

项 目 身体攻击 言语攻击 愤怒 敌意 自我攻击 攻击总分

心理虐待

总分 0.313** 0.244** 0.259** 0.390** 0.364** 0.375**

责骂 0.291** 0.247** 0.286** 0.399** 0.360** 0.379**

恐吓 0.270** 0.210** 0.241** 0.336** 0.286** 0.323**

干涉 0.260** 0.189** 0.171** 0.297** 0.307** 0.291**

忽视总分 0.308** 0.245** 0.245** 0.318** 0.295** 0.338**

情感忽视 0.291** 0.232** 0.237* 0.317** 0.292** 0.327**

教育忽视 0.279** 0.231** 0.214** 0.270** 0.261** 0.298**

身体/监督忽视 0.227** 0.206** 0.179** 0.219** 0.198** 0.244**

注:*代表p

二、调查分析

1.基本情况

本研究选取了秦皇岛市的三所中等职业院校1758名女生进行调查研究,在专业和年级上人数上分布基本达到均衡。生源地大多?滴?农村,符合我国中职院校的现实情况。在1758人中,16.6%人为独生子女,83.4%不是独生子女,由于多数为农村户口,并不受国家独生子女政策影响。中职院校的录取分数较低,在校学生成绩较差,也受到父母文化水平的影响。在所调查的女生中,父母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大多数。所以从总体上看,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情况准确,能够较好地反映中职女生的基本情况。

2.中职女生心理虐待与忽视与攻击性现状

本研究显示,心理虐待阳性组占总人数的38.2%,心理忽视阳性组占总人数的43.7%,心理虐待和忽视阳性占总人数的29.5%。从总体情况看,中职女生在儿童期遭受心理虐待与忽视的情况达到近三分之一的阳性率。女生的攻击性平均分为63.73分,攻击行为处于相对中等偏下水平。

3.中职女生童年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与攻击性的关系

在相关分析中,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与攻击性成正相关,说明中职女生童年期的心理虐待和忽视对攻击性有正向预测作用,也就是中职女生童年期遭受心理虐待和忽视程度越高,攻击性水平越高。国内许多研究中都得出了同样的结果。无论从家庭还是个人角度,心理虐待和忽视都表现出对青少年行为不可忽视的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教育观念以及父母自身的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行为方式和性格发展。国外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相对于成长在一个充满爱关怀的家庭,受到心理虐待和忽视的孩子会产生异常心理图式,影响认知功能,同时造成情绪应激障碍和行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