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评论范文
时间:2023-03-31 08:4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评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闻评论;社会责任;要素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10-0022-03
新闻评论不是新闻,不是事实报道,而是事实评价,是基于新闻事实或有新闻意义的事实而发表的意见。相比于新闻报道,由于新闻评论对社会制度情境的依赖更强,因而,新闻评论带有鲜明的价值属性,对社会所要承担的责任也更为突出。
一、新闻评论社会责任的提出
无论是以事实描述为特征的新闻报道还是以价值规范为特征的新闻评论,都属于大众媒介的传播内容,因而都处于一定的传播及媒介制度中,进而处于规定传播及媒介制度的整体社会制度之下。所谓制度,就是系统。社会制度就是社会系统。从社会学意义上的系统论角度而论,处于社会系统内人化的各个要素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同其他人化的要素相互制约,并统一受制于整个社会系统,服从并服务于该社会系统。就传播媒介及其传播内容而言,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脱离了自在状态而进入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的整个社会系统之内,从而受制于整个社会系统。大众传播媒介因其大众性而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它理当更多地体现为公共的意志(“公意”)和公共的利益(“公益”)。正是从这个意义说,作为大众媒介传播活动的新闻评论不仅是个人和媒体机构的一种权利或自由,更是一种义务和责任。
针对大众传播媒介为追逐利润而逾越新闻自由的界限和抛弃应对社会担负的基本责任,西方人很早就提出了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思想和理论。1788年,被美国人誉为“自由开创之父”的托马斯・杰斐逊在支持制订旨在保护新闻自由的联邦宪法修正案的同时,就指出:“报界有义务向公众提供可信的、准确的和重要的消息与意见。”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制订了《记者信条》《新闻法规》等规约,业界要尊重公民自由和对公众尽责的行业规范。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非政府机构―新闻自由委员会(“哈钦斯委员会”)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有关媒体社会责任论的基本思想:现代传播媒介应当“将自己视为公共讨论的共同载体”,应当成为“一个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社会中所有重要的观点和利益都应该在大众传播机构上得到反映”,要描绘出“社会各个成员集团的典型图画”、要负责介绍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美德,以及要使人们便于获得当前发生的重要事件等。[1]其后在50年代,美国学者T.B.佩特森(Peterson)提出了作为“现代社会公众通讯工具”的媒介所应承担的包括以提供关于公共事务的信息、讨论或辩论来服务于政治制度,启发和提高公众的自我决策意识,对政府进行监督等各项职责和任务,他认为:“自由伴随着一定的义务,享受着政府赋予的特权地位的报刊,有义务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2]70年代,美联社编辑主任协会制定伦理规则明确要求:“报纸应当为人们交流评论与批评提供论坛,特别是当那些评论与社论立场相左的时候。”[3]凡此种种,表明的是新闻媒介在追求和享受新闻自由的同时所应承担的方方面面的社会责任。在所有这些对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规约中,几乎都涉及到发表意见的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
迄今为止,新闻(包括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即新闻责任问题一直是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新闻界及其整个社会的公共议题,西方的新闻业始终处在追逐商业利润、享受新闻自由与接受新闻审查、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冲突之中。
中国自近代引入新闻学以来,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就包含了对新闻责任的关切。在论述报纸社会功能和意义时,无论是梁启超的文章《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严复的文章《国闻报缘起》,还是徐宝璜的著作《新闻学》,都涉及报业即新闻业的社会责任、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使命和道德。[4]尤为突出的是,鉴于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和革命的时代主题,联系国事是报纸的第一要务,报纸所担当的更多的是政治宣传家的重任和义务,报纸的政治实用价值备受重视。由此,基本上可以说,报纸不是以新闻而是以新闻评论为本位(只是到了后来,报纸才向新闻本位回归),而报纸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则更多地是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新闻界的这种评论本位主义盛行至改革开放前,并存留至今。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于西方,中国人所谓的新闻责任首要地不是新闻报道即新闻本身的社会责任,而更多地是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其中的政治责任。
一般而论,从人类新闻实践来看,无论从历史还是从逻辑上说,新闻报道要早于新闻评论,因此,对新闻评论社会责任的关注要晚于对新闻报道社会责任的关注。作为广义的新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项主观性更强的新闻实践活动,相比于新闻报道,新闻评论因其与新闻本身的差异而使其社会责任问题更难以被评判,更难形成公认的标准。但是,基于新闻评论更强的社会性及对公众的社会影响力并不亚于新闻报道,对新闻评论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媒介批评同样成为一种媒介实践的必然。因此,迫切需要对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加以主题化研究。
二、新闻评论社会责任的要素
基于新闻与社会的多重关系,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这三重社会责任成为对新闻评论媒介批评的主要标准和依据。
(一)政治责任
新闻是观念的产物。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新闻实践活动是一种界定和调整权力关系的权力话语活动。如果说,新闻报道是“用事实说话”,是把报道者的倾向寓于对事实的客观报道之中,因而表达的是“无形的意见”,那么,新闻评论则是“有形的意见”,是基于事实的立场和观点的价值偏向性表达,它总是受一定的权力即政治意识形态框架支配。而作为意识形态机构的新闻媒体把关后的新闻评论,更是一种制度性(而非个人性)行为,因而其政治性、意识形态性或“党性”完全是一种必然的品性。在意识形态的框架效果即筛选、过滤机制作用下,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价值特征和价值观差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评论是一套言说定义(或规范)现实世界的权力话语,新闻评论活动是政治性的活动,从事新闻评论就是从事政治。恩格斯曾指出“绝对放弃政治是不可能的;主张放弃政治的一切报纸也在从事政治。问题只在于怎么样从事政治和从事什么样的政治。”[5]从事政治活动的新闻评论当然要承担一定的政治责任,这是一项必然的逻辑。在自由主义的社会语境下,新闻评论要承担充当“社会公器”和被喻为的“看门狗”(watchdog)的角色,为社会(公益)服务,肩负起对政府、非政府组织及公司企业进行新闻舆论监督的政治责任,要求成就为“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在社会主义的社会语境下,新闻评论要承担充当执政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及舆论支持、舆论引导(导向)和舆论调控工具的政治责任。新闻评论履行舆论监督和政策宣传等政治功能,就是在承担政治责任。这种对政治责任的承担集中表现为合政策性,即要为一定的政策所约束,服从和服务于政党和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
(二)法律责任
从法律学的角度看,新闻评论是一种关涉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人的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等社会关系的新闻实践活动。基于新闻评论的权利和自由是有底线和疆界的,新闻评论的法律责任更多地表现在不作为上,力求避免评论权利的滥用和误用。新闻评论因此主要成为被社会规范的对象(而非社会规范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评论的法律责任基本上是消极性的、否定性的责任。事实上,新闻评论承担法律责任主要表现为合法性,即要合乎法律精神的要求,要受一定的法律规范的约束(应该承认,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是合法之法或“良法”。从原则上说,对不良之法或“恶法”,作为社会舆论工具的新闻评论不但不能在精神上受其束缚,而且在行动上要通过新闻批评的方式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使之尽早得到修正)。[6]换而言之,新闻评论要在法律允许的界限内进行,具体是指新闻评论主体选择评论的新闻事实和人物及得出的相关结论必须是法律(主要是新闻传播法)允许传播的内容,不会对他人或某个群体、对执政党和政府及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不得侵犯他人的个人权利,不得损害法人的利益,不得危害国家安全,不得败坏社会的公序良俗,不得造成干扰独立司法审判的“新闻审判”现象。
(三)伦理责任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新闻评论是一种辨别善恶并影响社会价值取向的软权力话语行为。“言论是一种试图影响人、改变人―改变人的价值观、行为和信仰―的文本,因此,它不能不受到伦理的审视。”“就像论说可以用来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决定并改变他们的生活一样,‘论说’也可以破坏和伤害人们。作为民主社会的公民和‘私民’,我们必须以监督和批判的眼光审视我们所制造和接受的论说。”[3]作为一种广为传播的社会言论(“论说”),新闻评论的伦理品性是显而易见的。新闻评论的伦理目标应当是使传播对象或者说受众“耳聪目明”,更具思考力、鉴别力、批判力和创造力,总之,更自主、自由,更有个性,而不是相反―更易于被人所操控、役使和同(质)化。换而言之,新闻评论者即“论(说)者的伦理”旨在“强化个人和社群”(strengthening the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使之更有力量。而要实现上述伦理目标,就必须要求新闻评论者像古希腊圣人苏格拉底那样,做知识和真理的“助产士”,通过“辩证法”与人“理论”,目的不在驳倒对方,而在于共同达到真理,达成共识。事实上,今天的新闻评论者更应平等对待传播对象,平等交流,做到理性劝服。如果说新闻评论的法律责任主要是一种消极性作为的责任,那么,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更多地表现出积极性作为的责任一面,它要积极作为,执行一定的社会基本职能。譬如,新闻评论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全社会的各种声音,搭建“开放的话语空间”和“意见的自由市场”,尤其是确保话语权和发言机会的均衡分配,让弱势、边缘群体发出自己的声音。还有,新闻评论要尽可能地彰显人性中的光辉,显示人道主义和推崇人文关怀,弘扬和释放道德力量的正能量,以凝聚社会共识和舒缓社会情绪。当然,从根本上说,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要求新闻评论合道德性(“合德性”),即要求新闻评论遵守德性社会的道德约束,其评论主体所选择评论的、作为公开传播对象的新闻事实或人物及得出的结论都应该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和规范,为之所接纳。概括起来说,新闻评论的道德责任包括:在内容上,要“公正”(fairness,而非不偏不倚,impartial),不要碰触和突破民主、法治和社会基本价值观的底线;在形式上,要公开,不得隐匿或模糊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得使用不利于读者全面、深刻地理解、把握事实,独立、合理地进行判断、推论的论证方法或修辞手段。应该指出的是,基于伦理界限和规范不像法律界限和规范那么硬性和明确,新闻评论的道德责任比其法律责任要宽泛也要宽松一些,承担新闻评论的道德责任也就要求更自觉、自主一些。
三、结论
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内生的,是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形态的内在属性所规定和赋予的。一般而论,新闻评论的三重社会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与伦理责任―是统一的,但不可否认,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新闻评论的政治价值标准、法律价值标准与伦理价值标准即合政策性、合法性与合道德性并不完全一致。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的言论―“每个社会都有维持和平和秩序的权利,因此就有权禁止宣传报道带有危险倾向的意见……执政者在限制他所认为的危险意见时,他在道德上或神学上可能有错误,但是他在政治上则是正确的。”[4]―恰好从对立面上反映了这种多重价值标准的非统一性。因此,承担新闻评论的三重社会责任就成为一种讲求周全、兼顾的平衡艺术。此外,承担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还要求注意一种情形。上述政治、法律和伦理三重标准有可能与新闻价值标准都不一致。譬如,有些事实具有新闻价值,以新闻价值标准来衡量是值得评论和传播的,但从政治、法律或伦理的角度看,又都不适合评论和传播。因此,在承担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时,还有一个平衡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与传播责任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新闻自由委员会编.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展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马少华.新闻评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4]董岩.新闻责任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2
青少年发展的常见问题及干预方法
培育弱势青少年复原力之途径
中国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的主观成效评估
儿童害之检视:成因、影响与实务处遇
社会工作介入DMD儿童家庭服务的实务探索
冒险疗法对工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上海新生代流动人口生存现状及政策导向分析
全人成长:服务学习在青少年服务中的实践过程
青少年之“义气观”特点及其形成影响因素探析
从释放到增能:民办农民工子女小学教师提升抗逆力的行动研究
华人社会文化脉络对不孕症妇女之影响及其因应行为
失智症家庭vs失智症日间照顾服务之供需分析
城市流动儿童家庭亲子沟通小组工作的实践研究
增能视角下单亲父亲家庭亲职教育模式的探索研究
抗逆视角下单亲母亲适应历程研究
中国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的客观成效评估
一项阅读方案检视弱势家庭儿童偏差行为的防治
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研究
香港“共创成长路”计划:课程发展、推行及成果
香港“共创成长路”计划中导师培训课程的发展和推行
应用信息科技提升“共创成长路”青少年培育计划之成效
青少年家庭运作、正向发展、学校表现及学业适应能力
家庭因素与香港初中生网瘾的关系
预防科学视角下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探讨
“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在中国大陆的客观成效性探究
“共创成长路”——田家炳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
“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教材编写及修订的探索研究
来沪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风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研究
成长小组介入初中生偏差行为的实践研究
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水平的出路在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家庭教育观的偏离
《周易·咸卦》之“感应”思想对家庭教育沟通中的启示
家长学校科学发展的五大办学机制
关于家长心理学校的探索及路径实践
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调查研究——以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为例
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谈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养问题
家庭气氛对心理健康和学业戈就水平的影响及其营造
家庭环境对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提高“80后”年轻妈妈育子素养的培训与研究
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研究综述
马卡连柯的儿童游戏思想及其对现代家庭游戏的启示
加拿大家庭学校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两代父母协同教育幼儿的个案研究
依托社区,三方联动,构建“和谐育人”的理想教育网络
拓展资源新空间,构建学校与家庭合育共促的学校文化
攻击青少年增能的实践探索——以上海市某工读学校“心教育”项目为例
3~6岁流动儿变劣势为特势:在挫折中成长——基于“留守儿童”“留守”环境的思考
篇3
白色垃圾是世界的一大危害,人人都想除去它,可是做起来又不是那么简单。比如有些人工作忙,就去买盒饭吃,吃完后随便乱扔。还有一些人把垃圾装在塑料袋里,扔垃圾的时候为了方便连塑料袋也一起扔,这样又增加了许多白色垃圾。怎么减少这些白色垃圾呢?我要身体力行。
那是一个多风的星期天,风婆婆把垃圾箱里的所有塑料袋纷纷吹出来,而且吹得到处都是。树枝上、房顶上、月季花枝上......像一群丑陋的小精灵摇头摆尾,真令人厌恶。要怎么消除这些“精灵”呢?我心里盘算着......
于是我带上一个十分大的塑料袋来到花坛旁。尽管风很大,灰尘迎面扑来,那些塑料袋似乎显得更得意。可是我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付这群“小精灵”,把它们搜集起来放回垃圾箱里,免得它们出来破坏环境。我开始行动了,先把月季花上的塑料袋摘下来,谁知这月季花上的刺这么厉害,我刚一伸手就被扎了一下,还很疼呢。我咬咬牙继续捡,一会儿,花坛变得干净了,我很高兴,又去摘取树上的塑料袋,可树又高又大,我只能用枯枝挑下来。我把捡到的塑料袋扎成一捆放到带来的塑料袋里。
风渐渐停了,太阳出来了,照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上显得更美丽。进进出出的许多邻居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我为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而感到自豪。
篇4
关键词 影视旅游 发展 困惑 对策 社会价值
九十年代后,我国影视旅游的发展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将影视文化与旅游景点相结合,已发展成经济热潮,吸引了众多资本。目前,国内已经建成了30余座影视城,还有20多个规划投资上亿元的新建大型影视城正热气腾腾地施工或招商,企业与政府对影视旅游热情不减。但是学术界对于影视旅游的研究却很少。影视旅游在我国属于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其经营管理尚缺少可遵循的模式,不少影视城由于经营不当很快走向衰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70%的影视城和主题公园处于亏损状态。20%持平,只有10%左右盈利。约有1700多家企业无望收回成本,更有2500亿元巨资被影视城和主题公园套牢。国内电影与旅游的合作。在资金运作、经营模式和开发深度等方面尚有潜力可挖,如无锡影视城中欧亚双城已宣告破产,而像“南京影视城”那样“人去楼空”、破烂不堪的拍摄外景在风雨的侵蚀下开始荒废的现象也不在少数。在这种影视城建设面临严峻考验的情况下。我国影视旅游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今天,对影视旅游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科学发展影视旅游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影视旅游发展中的困惑:现状与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传播与文化产业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两大朝阳产业,特别是传播与文化产业由于自身特点使其与信息旅游等产业密切关联,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极具带动作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将传播与文化产业规划为新世纪的支柱产业。影视业作为传播与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显示出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迪斯尼、好莱坞、时代华纳、索尼等影视业巨头的年营业额都在百亿美元以上。影视业现已成为美、日等国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产业。
旅游业与影视业密不可分,二者互相支撑、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目前世界上的各大影视巨头都在开发影视产品的同时积极发展影视旅游,通过影视业来带动其旅游收入。如美国“好莱坞”、迪斯尼,还有戛纳电影城等,其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收入大大高于其影视制作取得的收入。这不难看出,以影视来带动旅游。用旅游促进影视,是世界影视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从目前我国的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节目源、观众群体及所占发行放映市场份额来看,影视文化业市场潜力巨大。伴随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影视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国外影视巨头将纷纷登陆中国。他们的到来,很大程度上会带动我国影视文化业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进一步激活中国影视市场,加快影视市场世界一体化的步伐。面对严峻的竞争形势,我国影视业正在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加强影视业与旅游、信息、广告策划等相关行业的互动式协作,发挥影视高科技在行业内的应有作用。
然而,当影视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的同时,我国影视旅游发展中却仍然存在着不可忽略的众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产品单一,发展缓慢
当前我国影视旅游产品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光层面,多数拍摄景点只是立牌,简单表明此地拍摄剧目、参演明星、导演等情况,仅限于图片展示,不能使旅游者有身临其境之感,难以满足旅游者重现荧屏经典一幕的愿望。投资巨额的影视城靠的是规模效应,主要的影视城的基础设施大部分都局限于供拍摄剧组利用,可供游客参与的项目有限。如一些影视城内,以小池塘代表珠江之水,以模型代替赤壁之战中千万条船只,难以在旅游者心中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游兴。
2、内涵不足,文化缺乏
现代旅游产品越来越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因为没有历史文化积淀的旅游景点是缺乏生命力的。国内不少影视城在开发过程中对于文化主题的深化力度存在较大的不足。往往只是对某一特定历史空间和实践的简单再现,而忽视了对这一历史时空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氛围的营造,结果只能达到“形似而神不似”的水平。
3、观赏静态,参与不够
影视城主要还是为剧组服务的,较少为旅游者的需求考虑。除了供摄制组拍摄用外,多数时候是闲置的。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多的都愿意参加有一定参与性的旅游项目,体验型旅游为大众所喜爱。
4、内容平淡,大同小异
影视旅游的发展,让很多的发展商都看到了影视所带来的巨大的旅游收入,各种影视城不断兴建,各地都在抓紧时间吸引剧组的拍摄,但是景区内的旅游设施、旅游景点一般都是为了拍摄而建立的,尤其是各种影视城,大部分都是几座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一些建筑小品,具有很大的替代性,在同一地域内出现了多家影视城,而且“大同小异”。如很多影视城都有广州街、香港街等。
5、盲目投资,经营不当
由于盲目投资、重复性建设等原因导致我国部分影视城的内外部环境条件极差,景观建造粗糙,许多资源大量闲置,使整体环境与文化价值不相符。投资商急功近利,盲目跟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影视城30多个。中央电视台就拥有“太湖影视城”、“南海影视城”等。浙江省内与影视拍摄基地相关的就有杭嘉湖古镇系列拍摄基地、宁绍的古迹场所、新昌的山水拍摄基地、舟山的海岛风情基地等。
6、资源受限,服务较差
旅游的发展会带动六要素的协调发展,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旅游地的接待能力、旅游地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影视城旅游生活环境容量小,基础设施较差,极大地限制了旅游业发展。
7、多头管理,盲区并存
影视城的申报事宜归谁管?是国家广电总局,还是国家旅游局。通过调查。影视城的审批不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只有中央电视台筹建的影视基地,才经总局审批。同时,国家旅游局也认为不在他们的职能范围之内。一位负责人说到,如果要附加旅游项目。就找旅游部门:要批土地,就找国土资源部门:要搞文艺演出,就找文化部和广电总局,“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旅游总局目前都没有明确管理影视城的职能部门,影视城面临的多头管理局面。反而造成一个管理盲区。”
二、我国影视旅游发展的出路:思考与建设
在我国,影视旅游的发展暴露出种种问题,这既要靠管理部门加强宏观调控和积极引导,也需要相关经营单位加强市场调研,转贴于 主动开发迎合消费者口味的创新型旅游产品,使我国的影视城旅游走得更快更远。影视城项目的经营管理者作为旅游开发的主体,应着重从创新产品、完善服务、深化景区文化内涵等内动力方面下苦功夫,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和旅游学术界则应在政策保障、理论支持、决策服务等方面为我国影视旅游的发展提供外动力。共同构成影视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
1、把握时效性,加大宣传
影视旅游经营者应当把握好影视作品热播的时机,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热播影视作品拍摄地,让游客知道有哪些影视作品特别是投资巨大、明星众多的影视作品正在拍摄。可以定期在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上信息。让明星和影视作品成为旅游招牌。对于有一定知名度的影视作品的拍摄地要加大宣传。并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可以出版影视旅游地图、宣传图册之类的资料。
2、加强软硬件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可以适当地兴建一批影视剧的外景拍摄基地,为开展影视旅游提供比较集中的活动空间,增加对影视作品的宽容性。推动影视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对相关工作进行谋划和细化,提升配套能力,为影视旅游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要对影视基地进行市场细分,根据自身特色,找准自己位置,实现错位发展。要加强影视旅游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影视基地的规范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同时还要做好影视剧的后续宣传工作。提高影视资源的利用率,使影视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的发展。
3、所在地政府要重视影视作品的拍摄
发展影视旅游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摄制队伍拍摄,这是开发影视旅游的先决条件。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明确影视作品拍摄对开展影视旅游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对于摄制队伍应该给予各个方面的优惠和照顾,积极创造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环境宽松的影视拍摄条件。
4、引导控制,经营得当
国家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影视基地建设的引导控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项目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影视基地的建设数量,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要求报审人提供详尽的开发规划、技术设计、市场论证、管理方式等方面的材料,由各地旅游局组成专家评审小组进行评审。国家要引寻影视拍摄基地向良性方向发展,影视基地本身要加强学习借鉴国际经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向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形成以影视旅游为龙头,相关产业发展迅速的产业链,如为影视拍摄提供场景和制作服务的行业、旅游房地产等。
5、实现影视旅游的软开发
影视旅游实质上是一种体验经济。是影视走向生活,梦幻与现实逐步结合的产物。旅游者在参观影视基地时,不但可以身临其境地观看影视剧的拍摄,甚至还可以有机会充当剧中的角色,这种感受和体验是独到的,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心甘情愿支付更多价钱来换取的。因此。影视拍摄基地应该将文化氛围和旅游体验作为开发重点,否则将无异于其他景区。甚至因为缺少其他景区自然的、文化的天然优势而丧失吸引力。如在影视拍摄基地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景区,恢复当时风貌、建筑、设施以及人们的穿着打扮。并模仿当时的生活场景,营造一种新鲜而有趣的生活氛围,使旅游者随处可见各种戏剧性的场面,并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其中一员。
6、全方位扩容影视旅游文化
影视旅游总是具有一定的主题,影视作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因此,开展影视旅游,必须紧随时代潮流。迎合当下的影视剧热播,吃、住、购、娱等紧紧围绕影视主题、剧情展开,安排旅游主题活动和策划项目。并吸纳全球性的娱乐时尚活动,迎合广大旅游消费者的口味,满足旅游者追求新奇的心理需求,以新卖点吸引回头客。如研制与剧情相关的特色食品:营造与剧情相关的住宿环境:开发与剧情相关的旅游商品:策划与剧情有关的娱乐项目等,实现旅游景区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7、要定期对游客进行调查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活动的开展应当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游客的需求是多样的、不断变化的,因此对于一个旅游景点来说,需要不断开发出符合旅游者需求的各种旅游产品,这样才能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游客进行定期的调查。可以了解游客对旅游地整个旅游产品、服务质量等的评价,从而针对游客提出的要求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开发出符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
篇5
“先生,您的汇款单和一封信。”邮递员小姐用她那清脆的嗓音说到。
汇款单?估计是有和我同名同姓的人吧。还有那封信?该不会是恐吓信吧!可是我得罪过谁呢?迈克开始将所有朋友的名字像电脑一样在头脑中显示……
“先生――”
“哦,那谢谢你了。”迈克这才反应过来,然后迅速关上门,走进里屋。
迈克有些害怕地打开信封,生怕里面会蹦出一只蜘蛛或者其它什么昆虫……信终于被打开了,那是一封很简短的信,上面写道:
“叔叔,您好!我不知道该怎样称呼您。上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了有关您的一些事情,想到您的经济状况一定不太好,便随信给您寄来一些钱,希望您能收下。因为我觉得,人与人之间应该学会互助。
风雪中的小男孩
当迈克看到落款时,便猛然回忆起那个有雪的一年冬天。
那年冬天,苏联的整个经济状况都不太好,居民都迁往外地。而迈克――一位很有名气的记者,却照样活得悠哉游哉。
一天,迈克又开始耍酷似的在大街上闲逛,顺便找些可以写的材料。迈克是个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的人,再加上天空飘着小雪,他便开始可怜起他那件厚厚的毛衣。这时,他发现一个比他“抖”得还要厉害的人。那是个小男孩,他穿的极少,蜷在街道一角,浑身瑟缩着,面前摆着一个要饭的碗。路上行人来来往往,没有人注意到他。
“叔叔,给我口饭吃吧。”小男孩苦苦哀求。
迈克注意看了一下他要饭的碗,那里面只有灰尘,几乎就是化学中所谓的“单质”。给他吧,有损我高贵的形象;不给他,又会让别人觉得我没有同情心。迈克开始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还是作出了决定――给小孩一角钱。
迈克往碗里塞了一角钱,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只留下小孩的那句“谢谢”。
后来,苏联的重工业发展起来了。紧接着,出现了“百废俱兴”的场面。
可怜的迈克!他再也不是那个高傲的吝啬鬼了!他由于涉嫌一个案子被报社辞退。待他洗脱罪名后,家当已所剩无几了,连经济来源也没有了。他真正地走进了生命的低谷。
迈克从回忆中醒了过来,他看了看汇款单,是五百元,整整的五百元!迈克此时是多么的需要它啊!
第二天,迈克很早就拿着汇款单来到邮局。他那平静的脸上显示出从未有过的笑容。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又随手拿起一支笔写到:
“亲爱的小男孩,我很高兴你有了幸福的生活,感谢你在我生活最低潮时给予我鼓励。不过我想,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应该是平等的。否则,那就成了施舍,不是吗?叔叔”
篇6
白色垃圾是世界的一大危害,人人都想除去它,可是做起来又不是那么简单。比如有些人工作忙,就去买盒饭吃,吃完后随便乱扔。还有一些人把垃圾装在塑料袋里,扔垃圾的时候为了方便连塑料袋也一起扔,这样又增加了许多白色垃圾。怎么减少这些白色垃圾呢?我要身体力行。
那是一个多风的星期天,风婆婆把垃圾箱里的所有塑料袋纷纷吹出来,而且吹得到处都是。树枝上、房顶上、月季花枝上......像一群丑陋的小精灵摇头摆尾,真令人厌恶。要怎么消除这些“精灵”呢?我心里盘算着......
于是我带上一个十分大的塑料袋来到花坛旁。尽管风很大,灰尘迎面扑来,那些塑料袋似乎显得更得意。可是我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付这群“小精灵”,把它们搜集起来放回垃圾箱里,免得它们出来破坏环境。我开始行动了,先把月季花上的塑料袋摘下来,谁知这月季花上的刺这么厉害,我刚一伸手就被扎了一下,还很疼呢。我咬咬牙继续捡,一会儿,花坛变得干净了,我很高兴,又去摘取树上的塑料袋,可树又高又大,我只能用枯枝挑下来。我把捡到的塑料袋扎成一捆放到带来的塑料袋里。
风渐渐停了,太阳出来了,照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上显得更美丽。进进出出的许多邻居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我为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而感到自豪。
篇7
关键词:发展理论 现代化理论 依附理论 世界体系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围绕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道路问题,发展社会学的理论构造大致经历了前后相继的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现代化理论一枝独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依附理论盛极一时,80年代后,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逐渐增强。
1、现代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1.1现代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现代化理论的提出直接得益于经典社会学家的理论以及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现代化理论接受了古典社会学关于社会变革和进化的‘两极理论’,认为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是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 [1] 现代化理论正是在传统与现代这种两分法的基础上展开论述的。
现代化理论提出了两个基本假设:一是所有社会的发展都是相似的单一渐进式的发展。二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走过的历史是其他后发展国家的必经之路。现代化理论认为,“所有国家的发展道路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发展速度的快慢而已,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历的历史,将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未来。” [2]
基于这两个假设,现代化理论对第三世界国家发展问题的诊断,大体上可以概括为:“(1)价值的转变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前提;(2)西方的工业化过程将在第三世界国家再现;(3)改变行为传统模式的变迁,是在现代化的推力下发生的,这个推力与西方社会长期发展所凭借的动力是一致的;(4)西方科技和观念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传播,同时也将伴随着一系列阶段和深刻变化;(5)现代化过程是一个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一体化的变迁过程,第三世界不发达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国家本身的社会结构系统有‘缺陷’,因而经济增长需要改组其结构条件——文化和社会制度的阻碍为前提。一句话,所有的现代化理论都相信:由于西方科技的传播,发展中国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发达国家现有的一切特征。” [3]
1.2对现代化理论的评述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率先实现现代化。不可否认,西方国家成功实现现代化的经验蕴含了人类发展的一般共性,现代化理论在这方面的成就是积极的、有价值的。但是,现代化绝不等于西方化或欧美化,特殊性也有别于共同性。因此,现代化理论在指导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不足,其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发展中国家有着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在现代化起始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也相差很大,并且各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差异。现代化理论试图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中总结出一个“普世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注定不可能成功指导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其次,发展中国家需要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吗?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是各发展中国家在其特定的环境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产物。任何文化都无贵贱之分,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向西方文化学习,将各种非西方文化模式都改造成西方文化模式,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无疑,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要吸收一些有益的西方文化要素,但绝不是“照抄照搬”或“全盘西化”。这种“西方文化中心论”在指导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会遭到挫折。
最后,从实践看,以现代化理论为指导,各发展中国家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由于它(现代化理论)把西方社会发展的模式套用到发展中国家,这一‘西化’理论在这些国家并未达到期望的效果。实际情况是传统体制虽然被破坏了,但现代体制却始终建立不起来。并且,现代化理论在解释发达国家今后的发展问题上也遇到了麻烦。” [4]
虽然现代化理论存在着种种的缺陷与不足,但是我们也绝不能否认其本身所具有的积极价值。
2、依附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2.1依附理论的主要观点
由于现代化理论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理论的指导下并未成功实现“梦寐以求”的现代化,这就促使人们对现代化理论进行反思,甚至有学者指出:“现代化理论的概念结构‘能告诉我们的东西绝不会比别的范畴更多’。显然,对现代化理论进行的批评是持‘激进’立场的。即使不断地对现代化理论加以修正,也不可能使现代化的幻觉有什么实质性地改变,因此,现代化理论必然要被抛弃。” [5]在这种情况下,一种以批判现代化理论为基础的依附理论便“呼之欲出”了。
依附理论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发展,二是拉美国家在现代化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现代化的实践总结。依附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
(1)资本主义的扩张是异质而非均质的,给其他地区带来的并不是和欧美一样的经济发展。这个观点是依附理论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对资本主义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判断。
(2)不发达状态和发达状态的关系不是线性更替的,而是平等共存的。换句话说,现在的不发达不是实现发达的前一时段,而是发达的产物,发达在出现的同时也制造了不发达。关于不发达状态和发达状态关系的判断是依附理论的另一个理论基础。这个观点首先是针对现代化理论中的发展阶段论提出的。
(3)不平等的中心—边缘结构造成了不发达国家资本积累的不足,不仅维持了,而且不断产生着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间的不平等关系。
(4)依附既是不发达的表现形式,也是产生不发达的根本原因。依附形式有三种,一是殖民地的依附,二是进口替代的依附,三是跨国公司的依附,这是一种最严重的依附。三种依附形式反映了依附化过程的三个阶段。” [6]
篇8
关键词:社会保障理念/公平社会/底线公平
一是否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好的市场经济和坏的市场经济的分水岭
社会保障不仅仅是一项经济制度,它还是并且主要是一项社会制度,社会的基础建设。社会保障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补偿、经济支援。它更是一种社会补偿、社会关怀、社会支援。对那些在市场竞争中的失利者、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而言,社会保障表示了社会对他们的承诺和保护:不论他们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风险,社会承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和起码的尊严。
但是,在我们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时候,人们注意到了充分认识和高度肯定市场经济的巨大优越性,这当然是必要的,却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独立价值和作用强调不够,因而对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认识模糊。就人的需要而言,好的市场经济应该能够普遍地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但这却是单靠市场经济制度本身难以做到的。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制度,它的核心是自由竞争,市场竞争的规律是优胜劣汰。由于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身禀赋包括受教育水平、体能和工作能力不同,社会资源和发展机遇各异,在分配领域中必然损益有别,从而造成社会的贫富差距,并引发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一部分国有企业被兼并破产,还有相当部分企业因严重亏损而面临困境,由此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下岗和失业现象,一些国有企业的职工以及部分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发生困难,一部分人甚至跌落到贫困线以下,而大量财富却向少部分人手里集中。社会保障是政府通过法律和制度手段,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对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必要的救助和保护,以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安排。它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公民的生存权,进而为实现每个人的发展权提供基础条件。通过建立医疗保障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实施失业者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保障人的发展权利,拓展人们的发展空间。因此,社会保障是实现公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重要方式。
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不同。社会保障制度是人们通过达致社会合作而形成的一种公共品。在这里,人和人之间是非竞争的关系。而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弱者,都有可能遭遇危险,又都需要维护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权利。社会保障就是人们达成的风险共担、同舟共济的契约和道德承诺,个人与社会之间有了这个相互承诺,人与人之间才能摆脱那种“豺狼式”的状态;人与社会之间才能摆脱那种只向社会索取,不向社会贡献的关系。只有这种社会承诺建立起来了,市场规则、法律规定才可能被遵守。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规则、法律规定都以人与社会之间的公平契约为前提。所以,市场经济和法制虽然都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但都离不开公平契约这个基础。
就社会发展而言,好的市场经济应该能够促进社会稳定,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这也不能单靠市场机制本身,而要靠市场经济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结合才能做到。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特点是优质资源向能够获得最大效益的方向流动。这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的优质资源——青壮劳动力、财力和物力迅速向城市、向工业、向发达地区集聚,“三农”问题积累日甚,地区差别继续扩大,社会发展难以平衡。社会保障具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功能,通过社会保障基金在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的转移支付,使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向低收入者倾斜,从而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维持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以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稳定,社会保障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利益平衡机制,而且也是市场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撑。
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保证社会基本生活水平的稳定性,推动有效需求适度增长。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积累社会保障资金,形成个人收入不确定部分的补充,当宏观经济大局、微观经济态势发生不期而至的变故,人们面临失业、退休、生病和出现事故伤残等难以抗拒的风险时,社会保障提供了相对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满足基本需要。从而恢复和保持有支付能力需求的适度增长。社会保障制度改善了人们的收入预期,提高了人们的安全感,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从而减少经济波动对人们的影响,有利于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长远看,21世纪前20年既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机遇期,也是进入老龄社会的风险期。我国是在刚刚进入低水平、不全面的小康社会情况下,迅速跨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而这一时期又是以独生子女劳动力为就业主力军的阶段,我国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面临重大调整,这都将影响经济发展的活力。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制度是协调代际分配关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的重要制度,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保障是相对独立的社会体制,它包括经济制度,但并不限于资金筹集和发放,管理和运营,不仅仅是现金保障,还包括服务保障、权益保障、组织保障乃至精神保障。因此,简单地说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够准确的,正如不能把政治制度、宗教制度看做“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尽管这些制度都要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相适应,但社会保障制度毕竟有自己的独立体系,不能归结为“市场经济体制”。
二社会保障的首要功能:为社会公平提供制度基础
中国有13亿人口,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以并不充足的财力解决世界上最庞大人群的社会保障问题,这是一项空前艰巨的伟大事业。特别是中国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背景,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各种社会制度,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制度、财税制度、社会管理体制等等都在发生重大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政策供给不足、滞后并且前后不一致,难免经常发生。
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建设的大力推进,确实是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伴随的。但这一点并不意味着社会保障必定是依附于市场经济的。事实上,不搞市场经济,也要搞社会保障,但社会保障的独立地位却一度被有意无意地掩盖了。仿佛只是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改革,为了给企业卸掉社会包袱、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才需要搞社会保障。后来,又仿佛是为了解决下岗失业职工安置问题,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才需要搞社会保障。这样一来,社会保障好像只是为了解决一时的具体问题,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的制度安排的意义被淡化了,其社会功能被忽略了。
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又希望这项制度能够自我运行,着重考虑经济效益是可以理解的,从效率的角度讲也是具有合理性的。但是缴费多的人国家财政和企业单位给予的补贴也多,而少缴费则少补贴,不缴费则无补贴。这样一来,在个人收入差距本来就在迅速拉大的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不但没有起它应该起的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反而在不经意间助长了差距拉大的趋势。
长期以来,社会保障考虑的对象范围主要限于城市居民,广大农村除少数有条件的地方自行实施了局部的、有限的社会保障以外,全国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供给基本付诸阙如。例如,在城市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000万城市贫困人口得到了这张“安全网”的有力保护,但在广大农村至少也有3000万贫困人口翘首以待的同样的制度性保障却迟迟不能出台,在城乡差距迅速拉大的背景下,这种制度安排不但没有起它应该起的在城乡居民之间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反而在不经意间助长了城乡差距拉大的趋势。
社会保障制度有利益的层面,也有价值的层面。它的价值追求本来是为了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如果社会保障的理念不明确,只讲“效率”,只追求经济效益不追求社会效益,它就可能陷在利益的计较中,模糊了方向。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首要社会功能与核心价值关怀,因而是这项制度的灵魂。
从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的国家和地区的实例看,尽管不能简单地说社会公平程度一定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程度成正比,但大体上还是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确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例如英国,在1994—1995财政年度,初始收入分配中,20%高收入家庭与20%低收入家庭的平均收入相比,二者相差19.8倍,但是经过收入和消费税收以及社会保障等福利制度的调节之后,最终收入差距缩小到3.7倍。再比如芬兰,如果单看收入差距,大致在120欧元—1800欧元之间,为15倍,与月工资(200—3000)差距相一致。但月工资在1600欧元以上者不享受国家养老金,月工资在200欧元—1600欧元之间者,享受国家养老金的数额逐步减少,大约从每月440欧元减到0.月工资在2000欧元以上者,不享受住房津贴,月工资在200—2000之间者所享受的住房津贴也逐步减少。这样调整下来,虽然月工资收入相差15倍,但享受养老金的差距却在720欧元-1280欧元之间,仅为1.7倍。
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因种种原因,而存在巨大的差异。但这项制度是有共同理念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社会公正的理念。在市场经济社会,如果没有起码的社会公正,这个社会不可能是一个文明的现代社会。所以,从“贝弗里奇报告”到北欧社会的“均等化原则”,从“基本需要”到“基本权利”,社会公正的基本理念得到了维护,从而社会保障也从市场经济的陪衬,政府缓和社会矛盾的工具,变成了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要求社会保障发挥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社会公平。社会的公平正义显然主要依靠包括税收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教育制度等等各项社会制度的共同作用,其中,社会保障制度是当仁不让的主要功能承担者。当然,社会保障制度发挥好了对促进实现社会公平的作用,也就同时可以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其他方面做出相应的贡献。
三适度公平就是底线公平
对于社会公正,过去主要是从社会伦理、社会价值的层面去理解的。自罗尔斯提出“作为社会公平的公正”以后,社会公正落实到了经济利益调节和补偿、社会差距的缩小和社会机会的平等这样一个更具体的可操作的层面。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类型,在实现社会公平的能力和作用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别。选择什么样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公平。它要受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正确的提法应该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和兼得,是社会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均衡和协调。
在科学研究和政策设计中,“度”是重要的。没有“度”就没有科学,就没有政策。一个国家,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是确保每一个公民,当他的自我保障能力不足时,不至于沦为贫困、无法就学和不医而亡,也就是保持作为一个公民的起码的体面和尊严。在我国,至少在目前乃至未来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所谓适度公平其实就是底线公平。底线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理念。
“底线公平”是一个确定和描写社会公平度的概念。依据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这个度是指“基本需要”。但从确定社会公平度的要求看,“基本需要”会随着经济发展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它对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敏感,伸缩性较大,因而不够稳定,也不太容易定义。应该并且还可从“基本需要”中找出更具稳定性的“需要”——“基础性需求”,它包括:(1)解决温饱的需求(生存需求);(2)基础教育的需求(发展需求);(3)公共卫生和医疗救助的需求(健康需求)。这就是人人躲不开、社会又公认的“底线”。
“底线”划分了社会成员权利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底线以下部分表现“权利的一致性”,底线以上部分体现权利的差异性。从而,底线公平可以定义为:所有公民在这条“底线”面前所具有的权利的一致性。
在经济水平比较低时,政府要守住底线公平这条线,以确保每个公民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在经济水平提高以后,政府仍要守住底线公平这条线,以防止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刚性上升。在底线以上,政府的责任是调节贫富差距,加强税收能力,而不是搞“福利国家”政策。就市场机制而言,底线以下不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领域,而是公共财政确保的领域,底线以上要靠市场调节。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关系是解决社会保障刚性问题的关键。底线公平,不仅适用于经济水平较低的发展阶段,而且适用了经济水平较高的阶段。或者说,它应该是确保社会保障健康持续发展——在现在,走向扩面和公平,在将来,防止过度公平和过度福利的——最关键的机制。这就是“柔性调节机制”:“底线”以下部分,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是必保的,刚性的;底线以上的部分是可以用市场机制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去承担的,是柔性的。
四以底线公平为核心理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底线公平概念和柔性调节机制,不仅可以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础教育制度、大病统筹和医疗救助等制度的加速推进和完善提供理论论证,还可以为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为社会保障的扩面,为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从而有助于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打开新的局面。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其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对于促进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而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目前群众要求最为强烈的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将更多的社会成员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应该承认,多年以来,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但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是太窄。到2005年底为止,纳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只有1.7亿人,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只有1.4亿人,而失业保险只覆盖1亿人左右,这种情况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公平,并且已经成为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隐患。“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特别是首次明确要求要“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些重要措施将对加速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起重要作用。
目前,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迫切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第一,尽快地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来。从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来看,农民工的问题要予以高度重视。农民工和城里人同工但是没有一样的待遇,这种不公平感就会特别真切。把农民工纳入社保体系问题,有些地方已经做了一些探索。比如,上海市、大连市专为农民工设计了一个不同的制度,但还需要配套和完善。
第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2002年至2004年初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征地5600万亩,4000多万农民失去土地。到目前,失去土地的农民不会少于5000万人。这两年上访告状的群体一部分就是失地农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得不好。从全国来看,浙江省有一些地方例如嘉兴市解决得比较好,对农民实行了比较全面的社会保障,标准也还比较符合当地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但是从全国来讲,这方面还缺乏比较规范的制度安排,还处在探索的过程中。
第三,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在灵活就业人员中,一部分是下岗失业职工,这几年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一部分大学生,一部分文化水平、技能水平比较高的在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就业的人员,也采取了灵活就业的方式。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有时多,有时少,有时有,有时没有,不大能够连续地按照固定的比例缴费。所以对待灵活就业人员如何设计更好的、更加灵活的制度,也是一个比较迫切的问题。
第四,在农村普遍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城里人不一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可以低一些。因为农民有承包地,可以种点粮食、蔬菜。从补差来看,各地农村也有差别,平均起来,实际补差每个贫困人口一年100元—200元就可以了。亚洲开发银行认为有27亿元就够了。这是按农村贫困人口是2700万计算的。那么,即使多算一点,标准再高一点,54亿元或者再多一点,大致相当于用于城镇低保的100亿元左右,就可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所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是可不可以实行的问题,实际上有些省已经搞起来了。
第五,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我国卫生和医疗体系存在的严重问题是资源分配不公平,大体上说,80%的医疗资源分配给了城市,其中又有80%的医疗资源给了大城市,广大农民缺医少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远甚于城市居民。2003年,中央决定在农村试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但筹资标准太低。2006年,总理在“两会”上宣布把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0元(中央财政出20元,地方财政出20元,农民个人出10元),并要求迅速推广,到2008年基本普及。这项重大决策结束了农民健康问题没有制度性保障的历史,尽管目前的筹资水平仍然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底线公平概念和柔性调节机制,由于区分了不同的需求层次,明确了政府、社会和个人的责任,划分了市场机制和非市场机制的界限,因而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可以提供有益的启发。但以下几个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
第一,扩面和标准的关系。
现在我们提的“广覆盖、低门槛”从总体上讲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我们毕竟是个穷国、人口大国,社会保障又是人人都需要的,起码在半个世纪以内标准都不能高。“广覆盖、低门槛”实际的效果是门槛也不高,覆盖也不广,这里面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门槛低了覆盖面就宽了的问题。比方说在工伤保险这种事情上应该有不同的门槛吗?我们时常发生农民工受了伤赔偿只相当于城里人的几分之一,“门槛”高固然不利于扩面,但问题的核心是不公平,保障过分和保障不足同时存在,有保障和无保障同时存在。解决的办法,按照底线公平的思路,就是优先把处于底线以下或濒临底线的群体的基础性需求保障起来,城乡并举,贫富兼顾,逐步解决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问题。
第二,政府责任和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
在整个社会保障问题上,政府责任和个人责任之间怎样建立起一种平衡的、协调的关系?正好像现在减免了农业税,政府就必须承担农业税减免之后原来靠农业税支持的那些社会事业怎么办的责任。例如,原来靠农业税养老的那些“五保户”、乡镇养老院何以为继?农民工的问题也是这样,农民工群体脱离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也就脱离了传统土地保障的范围,他们与城镇其他劳动者一样,面临着城镇就业生活中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各方面的社会风险,客观上也就有进入社会保障网络的需要。政府既然承诺了可以自由流动,那就承担与自由流动相关的责任。面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就不能怕外资不来,不怕私企承担不了。为什么外资可以进来廉价地剥削中国的民工,为什么私企可以无限制地搞原始积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责任个人化,就等于相应地承认了外资不给中国职工交纳社会保障金、私企不给职工参保的合法性。中央已经明确提出利用外资的合理性问题了,中国私企的原始积累已经搞了20多年,也应该离开这个阶段了。所以,政府没有必要再担心吓跑了外资和私企,而容忍他们推卸对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责任。
第三,企业责任和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
前几年,对失地农民的经济补偿一般只是一次性货币补偿,且不说补偿标准普遍偏低,不足于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即使补偿稍多一点,也不能据此应付失业、疾病、养老等风险。最近,四川成都市和浙江许多地方都提出变一次性货币补偿为制度性社会保障,广东省政府要求凡开发商不能对失地农民提供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就不批准征地,这叫“即征即保”。同样道理,任何企业,不论外企、私企,还是国企,只要雇工,就应该提供社会保障,这叫“即雇即保”或“即聘即保”。事实上,前一段时间在农民工问题上普遍存在只用工不保险的现象。不论是从尊重人权还是维护公平出发,只有承诺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用人单位才有资格雇用农民工。
第四,强制和自愿的关系。
政府在社会保障上的最大责任就是实行强制,不论企业和个人是否同意。到目前为止,尽管国家有了法律规定,像工伤保险这样一些保险也没有普遍实行。
篇9
关键词:大学理念;学术自由;大学教育;民族精神;市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1-0113-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教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一方面办学规模迅速扩大,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对太学的需求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人们对大学的期望值在不断地提高……于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最为重要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又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不仅出现了在近代和现代历史条件下完全不同的模式,而且这一关系对我国的总体发展也显得日益重要,也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重新认识并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青年学者孙冰红选取了“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这一重大课题来进行研究与探讨,显然是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大学是什么?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又是怎样?知识与社会、知识分子与社会、学历与社会以及大学、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又是如何?面对社会发展的强烈需求,大学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既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又可以不断地促进自身的发展?大学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政策选择,以期在政府与大学之间寻求良性的互动和尽可能的平衡?大学怎样成为高新产业的“孵化器”、社会发展的“服务站”,承载起将亿万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使命与担当?凡此等等,正是我国大学所面临并且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论》的作者,准确地抓住了这些重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深入研究,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搞清楚什么是大学,这是解决我国大学问题的基础。为此,作者首先探讨“大学理念”。这一章中,作者从“大学理念的内涵”、“大学精神”、“学术自由”几个主要观点谈起,进而讨论大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在详细检讨了“英国模式”、“德国模式”和“美国模式”,并经过分析、对比之后,作者指出:“大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大学理念,大学理念具有很强的时代烙印。”基于这一发展变化的认识观,根据我国的大学既借鉴了西方的大学模式,又承载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从而形成了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一特点,作者提出了建构现代大学理念的几个原则:一是要消解大学理念普适主义追求的倾向,二是既要恪守大学象牙塔精神,又要有务实的入世求存策略,三是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四是塑造大学精神,必须从制度安排着手。我们以为,这些原则是科学合理的,是符合当前大学现实的。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大学的制度安排中,作者还明确提出,要将学术自由精神体现在制度层面,要强化大学的独立办学意识,要正确处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作者说:“在大学中,要少一些对个体过多的无关学术的限制约束和功利化的侵扰,多一些对思想的宽容和对学者独立人格的尊重,建立以质量为本而非以数量取胜、以长期的而非以频繁的短期的考核与评价体系。”这些观点,皆能切中当前大学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对症处方。
关系大学的“学术自由”问题,作者也予以了较多的讨论。西方大学的古老传统,是将自由作为大学的首要原则。但是,作者认为:一方面,“学术自由是大学的基本理念,是完成大学使命和保持大学活力的必要条件”,“没有学术自由,大学就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因此,大学必须“坚守学术自由”,“大学教育必须昭示和养护知识分子的精神”,只有这样,学术才能兴旺。另一方面,作为知识分子的个体,也应该认识到,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学术自由”,“学术自由不能超越公民权,学术自由并不意味着学者有超越普遍公民以外的任何特权。”大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说,为了学校的发展,也必然会对教师的选聘、晋升、授课等做出一些制度性的规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如果大学和教师二者都追求自身意义上的绝对自由,那么势必会造成一定的矛盾。所以,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尽量处理好大学自身的利益和教师的学术自由之间的关系,尽量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通过立法、制度等手段来保障教师的各种权利,保障教师的学术自由。大学教师也应该在考虑自身学术自由的同时考虑到学校整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把自己的学术自由规范在合乎法律、合乎道德的范围内。这些论述,对于大学管理者和广大教师,都有着认识和教育作用。
在搞清楚了“大学理念”的基础上,作者又进而探讨“大学理念与大学教育”的问题。这里着重讨论了三个问题:1.“追求科学和学术是大学的主要目标”:2.“大学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高地”;3.“大学教育引领时代精神的方向”。这三个问题,是对大学理念的进一步拓展。将“追求科学和学术”确定为大学的主要目标,这个定位是确切的。为了落实这个目标,作者还就大学的科研管理与学术管理,就科研队伍的建设与学术道德的建设、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大学科研核心能力的形成与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等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意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和新时期的巨大变革,既孕育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又形成了新时期的时代精神。大学是传授知识的殿堂,历来被看作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散播地,具备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优越条件,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大学教育责无旁贷的任务。在分析、论述了上述问题之后,作者又水到渠成地讨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具体途径”和“具体措施”。文章的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层层深入,引人入胜。
在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时代,如何处理好大学、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也是目前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作者仔细考察了我国的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分析了我国大学管理权力模式的现状,进而指出这种外部权力模式的弊端是:“高校的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之间的责、权、利没有明确划分和规范,学校缺乏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应有和自我约束机制;管理权内容的不确定性,有悖于法治精神;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不清,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作者又认为:“在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中,单方面强调大学本位而否定政府本位,或单方面强调政府本位而否定大学本位都是不可取的。”这一观点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从现实的考察中得出的合乎情理与逻辑的结论。
为了搞清楚大学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作者分析了西方的教育市场化观点,探究了大学市场化的内涵以及大学教育与
市场化的“价值目标”。在分析论证过程中,能从利弊两方面来说明问题:一方面,大学教育市场化的行为促进了大学发展,另一方面,却也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是因为市场价值观念造成的行为扭曲”。其主要表现就是:容易导致人们将大学与其他社会机构、大学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理解为简单的“买卖关系”,易于助长大学办学过程中的国立中央大学功利主义倾向,使大学行为染上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面对大学、政府、市场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复杂系统”,应当怎样来处理呢?作者提出的“理想的关系”是:“政府应该是有限的,市场应该是动态开放的,大学应该是独立自主的。也就是说,大学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但大学绝不是政府的附庸、下属机构,大学不能以改变自己的性质、品格和属性为代价换取政府的支持;大学应该根据教育规律顺应市场的规律,服务社会发展,但绝不是市场的奴仆。”这些观点和论述,能够抓住大学教育的本质,深得要领。对于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对我国大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方法的独特性,也是本书的一个鲜明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作者将教育学与社会学结合起来,进行了跨学科的研究。细读全书,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既运用了教育学的原理、理论与方法,又运用了社会学的原理、理论与方法;既从大学教育的视角分析社会发展的动因,又从社会学视角剖析社会发展的生成与变迁对大学教育的要求。二是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既尊重社会历史发展与大学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又强调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以及当前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中国社会变革的紧迫性。三是运用了宏观与微观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视角。本论著的宏观研究偏重于社会发展与变迁的分析,属于面的研究;微观偏重于大学教育的具体分析,属于点的研究。作者很重视点与面的结合,能够兼顾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这在某种程度上既结合了大学教育研究的特点,又结合了社会学研究的特点,构成了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篇10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公正的人性基础,公正是人的存在方式,阐明了当前维护社会公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在当前存在的一些不公正问题,同时指出了维护好社会公平,要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等。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
一、早在党的十六大中央就提出了要建设包括“社会更加和谐”在内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怎样实现社会的和谐?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稳定的社会,实现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而要实现稳定必须消除产生不稳定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不稳定的因素便是由不公正引起的两极分化。不能设想,一个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异的社会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公平、正义和自由、真理一样,对人是颇具神圣意蕴的字眼。人们追求公正,就是追求崇高,追求人性的完善,这就是公正真正的主题。公正既是人类现实的存在状态,更是人类一种理想的存在,它是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完善自身的一种永恒需求。
众所周知,社会成员都有各自的利益,同时又有社会的共同利益,他们以此为目标,为这些利益而奋斗。在这种条件下,通过公民或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利交往、自愿合作,就能实现利益的平衡和交往秩序的和谐。这就需要社会公正原则,即法律的公正、道德的公正和政策的公正。当一个社会中人们都为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调解均属公正或大体公正的时候,或者贫困的人在这个政策中得益时,人们就会对社会、国家抱有自然而然的向心力,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良好秩序。一个社会最高的任务是追求公正,建立民主、平等、自由的社会生活关系,以保证所有的社会成员能够得到安全的生存和生活,使所有有能力的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而不公正造成的人心分离和社会的无序状态对社会和谐的破坏,要比其他任何形式的破坏都更为严重和深远。公正之路是每个人所应该走的必须走的人间正道,在这条大道上,任何人都没有特权。更重要的是,今天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十分复杂的矛盾,在国际上,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3000美元之间是社会矛盾的凸现期,我国人口多,资源少,农民多,耕地少,产业结构调整难,就业问题解决难。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更为突出,具体表现在:
一是我国收入差距大,有人认为已经达到了两极分化的程度。一般说来,社会阶层结构以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为佳。可我国的情况是这样吗?有人说中国现阶段中间阶层的规模大约只占就业人口的15%,呈现“哑铃型”。“哑铃型”的社会难以和谐、难以稳定。这说明贫富差距悬殊的现象已存在。
二是弱势群体的形成。有关资料显示,如果将我国城乡贫困人口与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下岗职工、残疾人、灾难中的救助者、农民工等各类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合计,再扣除彼此重叠的部分,中国的弱势群体大约有1.4-1.8亿人。如果把看病难、上学难、打官司难的人也算作弱势群体,那么这个数字会更大。
三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十分健全,只是城市人口享有退休金、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享受这些才刚刚起步,特别是农村中文化低、年龄大、体弱多病的妇女,她们的生活更加困难。
四是在教育领域,市场话语越来越成为强势话语。当然,我们肯定经济话语的重要性,但它只是一个方面,如果经济话语压倒了教育话语,教育就会丧失其独特的历史使命和价值追求,公平就不是教育决策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教育产业化、市场化思想的提出,加上现代的高中、大学教育都是非义务教育,老百姓供孩子读书要花许多钱。而他们本身并不富裕,或者说还很贫穷,但孩子要想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将来对个人发展有利,就必须读书。虽说大学有助学贷款,但覆盖面不大。目前好的势头是,我们已经看到,不能直接或间接的减少高等教育公共经费,也不能将大部分负担转嫁给家庭,这只能加重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比如政府官员腐败、医生乱收红包、学校乱收费、假冒伪劣商品、考试违纪作弊等问题都是社会不公正现象。所以,解决好贫穷、失业和社会排斥这些在当代带有全球性的问题,处理好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保护个人的正当权益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急切任务。因此,维护社会公正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古今中外大量事例表明,严重的社会不公、明显的两极分化,势必导致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社会和谐就随之失去了制度的保障。因此,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二、怎样维护社会公平,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一)为使社会更加和谐,要把社会公平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来解决,科学地认识公平。公平是理想性的要求,体现为渴望社会尊重与弘扬人的价值,保证所有公民都享有法律和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合理的分配物质与文化生活资料。社会要想发展得快就得追求效率,效率要高就必须有分工,而有了分工就有了差别。这个差别如果过大就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甚至动乱。悬殊的分配差距并不是因为公平竞争造成的公正结果。分配差距在任何国家都是无法避免的现象,然而差距的合理性、公平性却是许多发达国家极力要解决的问题。人们并不怕差距,最怕的是不公平的差距。所以,必须把差距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效率,社会管公平。促进公平的实现,要靠国家力量与社会制定某些法律、政策和规则作为保障。在追求效率的同时,社会如果失去了公平,最终也就有可能失去效率。因为如果这个社会严重的失去了公平,人们就没有生产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劳动效率就可能低下,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才能发挥出来。科学地认识公平问题,既要把解决公平的问题提到重要的地位,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分配的公平,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的发展及其效率。任何社会的公平都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要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不能仅依赖于道德和法律,不能离开生产来空谈分配的公平,我们要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够达到的公平只是有限的、相对的公平。我们必须根据唯物史观来阐述公平的内涵和在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实际意义,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够达到的公平要求。离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把分配公平问题上升到第一位的位置,甚至抽象地谈论公平问题,其结果会把问题复杂化,导致危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一方面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要真正做到兼顾公平而不是不顾公平,并把公平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切实可行的公平方案。应该把实现社会公正、平等和共同富裕这个人类社会的最基本价值与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结合起来,体现价值目标与实现过程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