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教育范文
时间:2024-02-26 17:48: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行为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关于学龄期儿童由攻击性行为引起的暴力事件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开始闪现,学龄期儿童的这种行为让我们感到惊讶与担心。为什么这些孩子爆发出这样的与其年龄不相适宜的行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严重地危害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启蒙性与终生性的家庭教育该怎样来预防与制止这种行为发生,最终实现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及其特点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阻碍了儿童个体的健康成长,那么什么是儿童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有意通过攻击、威胁、辱骂等行为伤害他人的心理、肌体,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任何行为。它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打、抓、撞、骂、责备、威胁等。其次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其独特的特点。第一,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婴儿时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由物品或空间争夺引起,进入学龄期,由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如游戏规则、行为方式等)引起儿童间的攻击逐渐增多。从攻击的表现形式来看,儿童倾向于使用身体上的攻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更多的使用言语攻击而非身体上的攻击。第二,攻击性行为存在稳定性。在童年时期被同伴评定为攻击性的孩子到成年期倾向于有更多的犯罪记录。第三,攻击性行为还存在性别差异。与女孩相比,男孩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二、攻击性行为对儿童成长的危害
攻击性行为对个体的健康发展很不利,阻碍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而且对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每一个人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必须学会掌握和遵守社会规范,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被社会所接纳。有西方学者指出,对于儿童来讲,大部分知识和交往技能,都源于同伴。同伴关系不仅促进了儿童认知的发展,同时也使他们在同伴关系中获得相应的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同伴关系较差,不能融入到正常的儿童生活中并导致人格倒退。在一定的条件下容易发生反社会行为,这严重的阻碍一个人的健康发展。据资料表明,在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当中,很多的暴力少年犯在其早年的儿童期被认定为有攻击性行为。
三、针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教育对策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过“教育,我们或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在一个人的教育中人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在家庭中儿童的教育主要来自于其父母亲,父母在儿童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这种角色是多重的。家庭教育该怎么来预防和制止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
1、成人的榜样作用
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最基本动因,对儿童早期的行为塑造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对儿童是如何获得社会行为的很感兴趣并由班杜拉提出一套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行为而习得社会行为。有专家认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接受了不良的家庭教育。如果儿童长期生长在暴力专制的家庭,其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几率很高。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家长对儿童实施暴力,无形中是在教儿童使用暴力,让孩子觉得“暴力能够解决问题”,所以儿童在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会采用简单的反射形式--攻击性行为来对付。常靠体罚来教育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家庭外往往也是强侵犯性的,而且这样的孩子认为打斗是合法化的。
中国的教育受儒家文化、传统礼教的影响,中国的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在一些家庭教育理念中许多的父母总是站在统治者的位置,一贯用压制、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是他们向儿童提供了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原型。其后果是,不但达不到教育儿童的目的,反而变相的暗示了孩子,“当别人使你不满意时你就这样对待他”。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将人与人的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他”。前者的特征是,我将对方视为和我完全平等的一个人,而后者的特征是,我将另外一个人当成了自己实现的目标和对象或工具。无论目标时多么的伟大,当一个人将另外一个人视为工具时,这种关系都是“我与它”的关系。教育的基本准则就是尊重儿童,将他置于一个平等的位置上。
2、提高儿童道德水平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与其自我控制水平有关,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又与自我控制水平息息相关,所以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与其行为方式有密切的联系。有研究表明,个人的道德水平越低,就越倾向于忽视他人的痛苦、利益和幸福;而道德水平越高,儿童就越容易从他人利益的立场感受和思考问题,行为也就越趋近于正好与攻击性相反的亲社会方向。由此看来,提高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人生命、幸福与人际和谐的可贵,能有效的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儿童的道德培养可通过其特殊的方式,如游戏和故事。皮亚杰的游戏理论阐明了游戏之德性养成功能。他认为游戏是儿童认知机能、解决情感冲突、补偿未满足需要、最终发展社会性、形成优良个性品质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儿童被要求遵守游戏规则,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才是能享受游戏快乐的人。在游戏中儿童懂得了,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通过游戏儿童也明白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学习了判断善恶、美丑、是非、好坏等道德行为规则,提高道德得认知水平。故事也是提高儿童道德水平的另一种方式。故事以象征和隐喻的方式把人类生活中的宝贵价值告诉儿童,儿童在听故事或读故事时会在无意识层面获得这些教益,这些教益将深深地埋藏在儿童的心灵深处。这些无意识层面的教益很可能是在意识层面上产生自觉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认识的前提。儿童总是无比热情的重复体验这些故事,将他们自己的愿望投射和融合在故事的主人公身上。故事帮助他们宣泄情感,帮助他们习得美德,也帮助他们看到希望。
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面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家长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压制这种行为,正确认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并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引领儿童的成长儿才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9.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比较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3.
[3]王振宇.儿童社会化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4]蒋红斌.重视游戏尊重儿童的天性—关于儿童道德教育方式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6/11.
篇2
1、教师教育行为的概念
教师教育行为是个普遍的概念,但是具体指出教师的教育行为是什么,有什么特征表现,确是众说一词。如高潇怡等整理已有对教师教育行为研究的概念,认为“教师教育行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定义是将教师的教育行为等同于教师对儿童所实施的全部教育;另一种是相对狭义的定义,主要是指外显的教育行为。”刘英丽指出“教育行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外显性活动和动作,它是教师教育教学思想、情感等的外在表现。”笔者认为教师教育行为是教师与幼儿互动过程中教师教育方法、策略以及教师所采用的一系列的教育手段和教师的思想观念,语言,情感以及人格魅力等因素的体现。
2、教师教育行为的维度
(1)期望
期望是指教师是否对学前儿童的行为建立恰当的标准,并努力要求学前儿童达到这些标准。例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教育活动的目标等影响教师对幼儿的期望。
(2)接受
接受是指教师对学前儿童接纳和关爱的程度以及对学前儿童合理的心理需要敏感程度和满足程度。二、学前儿童自我概念
学前儿童自我概念是学前儿童对自身的感觉和认识。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是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基础。学前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他们在认识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着与他人的相互作用。
三、教师教育行为对学前儿童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
现象学指出,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是理解我们行为的基础。我们做什么,以至我们学习到什么程度都取决于我们的自我概念。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是拿破仑,那么他的行为就会像拿破仑,至少也会表达他对拿破仑的看法。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反应迟钝或者觉得自己很笨,这种自我概念会影响他的认知表现。幼儿后期到童年期,幼儿的自我认识不断提高;自我中心性减弱,对成人的依赖性不断提高,顺从权威;二者相对平衡稳定地向前发展。教师的教育行为在这一阶段对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初步形成具有积极或者消极的作用。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师教育行为对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
1、师幼互动对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一部分总则第五条: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园的一日规程里面,活动是最主要的,那么师幼互动的频率也是非常高的。在互动过程中,如果教师对某个幼儿关注很多,经常给予表扬或者奖励,该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的则更为积极,“我很棒,我是优秀的,我听老师的话,我积极回答问题”,建构积极的自我概念。但是如果教师经常对某些不太聪明或者很调皮的幼儿置之不理甚至用讽刺挖苦批评的语言,幼儿表现的很温顺,在活动中也极少表现自己。“我比较笨,老师不喜欢我;我不聪明;我不知道;我很讨厌”,建构消极的自我概念。例如笔者在幼儿园小班观察师幼互动中幼儿的反应,一位叫莹莹的小女孩(4岁)总是有些胆怯,很少回答问题,看到老师就有些紧张。有次教师要求幼儿用纸叠一些形状,莹莹动手能力似乎不强,教师见她很久都未叠好,便说到:“怎么这么笨!”我对莹莹说:“不要急,慢慢来。”她说:“我很笨,不会叠。”并且在以后的观察当中,发现该老师经常用本地话骂幼儿,如果表现不好,甚至用手去戳他们的脑袋或者禁止参加游戏。因此,教师与幼儿积极的互动,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或者动作会促进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反之则亦然。
2、教师的性格特征对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
幼儿教师的性格特征在其决定了教育方式,影响着她的教育活动模式,对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方开朗的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会积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关注每一位儿童的发展,对待不同个性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性格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容易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拘泥于死板的教学模式的老师,会采用更加适合幼儿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幼儿也会逐渐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优势。相反,如果教师的性格属于安于现状思想比较保守类型,活动中坚持固有的理念,不懂变通,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单调,可能会造成幼儿消极的自我概念。良好性格特征的教师与幼儿的关系融洽,幼儿乐意亲近喜爱自己的老师,“我喜欢你;我很喜欢X老师;我以后也要像X老师那样”。反之,个性沉闷或者态度生硬的教师,幼儿表现出害怕或者恐惧教师,“我不喜欢上幼儿园;我不喜欢老师”。
篇3
城市安置小区居民学历相对较低,一般以初、高中文化程度者居多,现代育儿理念较为欠缺和落后,对孩子多采用专制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致使孩子在情绪方面容易激动,对待他人比较自私,缺乏同情心和大爱情怀,身边的小朋友需要帮助时表现得比较冷漠。
二、城市安置小区的学龄前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措施
针对城市安置小区的学龄前儿童行为习惯的特点,本园采取了以下教育措施,帮助孩子们养成规范、正确、健康的行为习惯。
1.家园沟通,双向育人
在孩子入园之前,幼儿园安排带班教师上门走访,与孩子和家长面对面谈话,初步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脾气性情,同时也使孩子能够尽快了解老师、亲近老师,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为今后开展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孩子入园以后,在送园和接园时老师每天都应与家长进行短暂的交流,相互通报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情况,细心感知孩子的点滴变化。我园教师还借助校讯通平台和橱窗展板向家长们宣传一些卫生知识,介绍良好习惯养成的方法;经常召开家长会,教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愉快地聊天,相互讨论,谈谈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交流育儿心得和经验,转变育儿思想。
2.合理要求,循序渐进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向幼儿提出的要求应随幼儿接受能力的增强而逐步提高。幼儿刚入学的时候,可以向其提出一些学习方面的要求,如上课的时候要安静地坐好,不防碍别人等。接着提出关于社会行为方面的要求,如待人要有礼貌,看到老师、阿姨要问好,接受人家的礼物或者得到人家的帮助要道谢等等。如果教师对幼儿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或者要求过高,难以完成,幼儿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信心,并且对教师的话产生怀疑,不再信任教师。教师在向幼儿提出每一个要求时,事先都要经过周密考虑,做到要求合理。
3.矫正错误,激励上进
幼儿往往是从细小的过错中慢慢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这样的事情:有些幼儿容易发脾气,躺在地上拼命用两只小脚踩地板,大哭大叫;有些幼儿想玩某些玩具时,就要求别人无条件地给他……对这些行为教师不能采取姑息纵容的态度,听任其发展。如刚上小班的幼儿吃饭不专心,东张西望,吃得很慢,随着幼儿之间交往的不断增多,吃饭时讲话的现象也多了起来,这时教师不仅要给予幼儿适当的提醒,更要想方设法激发幼儿的上进心,使幼儿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守纪律。
4.留心观察,多加鼓励
篇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155
习惯养成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幼儿时期是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无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家长,选择这个关键期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能使幼儿的神经细胞以最经济的能耗获得最大的工作效率,如规律睡眠、科学进食、加强体育活动等行为可以帮助机体新陈代谢,促进儿童身高、体重的增长,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所以,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在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既重要又必要的角色,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活与卫生行为。
本文主要从幼儿的学习、卫生、睡眠、饮食等方面的不良现象入手,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成因,并给出了学龄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学龄前儿童行为习惯不良表现
良好的生活和卫生行为是减少幼儿患病,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多项研究也表明,幼儿某些疾病的发生与其不良生活和卫生行为有关。比如,幼儿患龋齿就与经常进食甜食有很大的关系;幼儿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是造成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
(一)不良的学习习惯
当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仍然很明显,特别是在家长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幼儿园在教育内容上更看重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并把智力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多认字、会算数,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漠不关心。
(二)不良的卫生习惯
我对所在幼儿园卫生习惯进行了调查,发现幼儿的总体表现不容乐观,如小班幼儿只有20%左右能够做到饭前厕后洗手,喝水人多排队,不用脏手揉眼睛等。在早晚刷牙、进食后漱口方面做得也不尽如人意。而且,现在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幼儿长时间的看电视和上网。
(三)不良的睡眠习惯
我们对幼儿在家和在园的睡眠情况做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入睡困难和需要穿脱衣服方面,幼儿在园的表现明显要好于在家的表现,但是这也表明,幼儿园与家庭在教育方面没有形成一致的要求。
(四)不良的饮食习惯
我们对小、中、大班的幼儿在幼儿园以及在家的饮食习惯进行了调查,发现:
1.幼儿的进餐速度比较慢,7.1%的小于15分钟,61.3%的再15-30分钟之间,31.6%的大于30分钟。
2. 幼儿普遍存在挑食、偏食行为。
3.幼儿吃零食现象普遍存在。
我们对全园的小朋友做了一项调查,在有效的调查问卷中(352份),有吃零食习惯的幼儿占46.3%,偶尔吃零食的占48.58%,只有5.11%的幼儿不吃零食。
4. 幼儿进餐过程中的专注性比较差。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幼儿在进餐过程中存在不专注的现象,主要是“边吃边玩”“边吃边看电视”。
二、影响学龄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成因分析
(一)家长方面的原因
1. 家长注重幼儿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2. 幼儿模仿能力强,家长自身的不良习惯对幼儿产生了负面影响,家长榜样作用缺失。
3. 祖辈老人溺爱纵容幼儿的不良生活习惯。
4. 家长包办代替,造成独生子女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
5. 受到社会生活、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影响。
(二)幼儿园方面的原因
1.教师对幼儿身心特点不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都不成熟,他们的认识结构也不完整,生活经验缺乏,对是非对错还难以形成正确的分辨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和日常的生活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耐心而细心地告诉幼儿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及为什么是对的和错的,并引导幼儿举一反三,形成对同类事物的正确认识。
但是,我们在访谈中却发现,幼儿教师会抱怨:“同样的事情我们每天都在重复,但是孩子们就是记不住,回答得都挺好,但是实际行动起来就又我行我素了。”这就表明,幼儿教师缺乏对幼儿身心特点的了解。
2.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安排不足。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会安排大量的智力课程,如英文、识字、算数等,而忽略了健康等领域的课程内容,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足一个小时,养成教育的相关活动就更少了。
三、学龄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更新教师的养成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提高理论水平,不断丰富内涵
加强幼儿教师职后的学习与进修,加强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其责任意识,提升教师行为养成教育教学技能。教师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和教学技能,注重对理论知识和幼儿心理方面知识的学习,从而充分把握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在成长关键期的价值,并适时给出恰当的引导,为幼儿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二)开展多形式、多主题的养成教育活动
养成教育的主体活动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形成养成教育的内容。如,通过活动或者是游戏,让幼儿认识到在生活中只有养成规律睡眠、健康饮食、经常锻炼的好习惯,才能快乐健康地长大。
(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强化幼儿的行为
幼儿生活和卫生行为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幼儿生活与卫生行为养成教育中,教师应遵循其发展规律,由简单的入手,逐步提高要求,并保持家园要求的一致性,日复一日地加以指导和强化,使其健康行为巩固和保持下来。
(四)家园共育
幼儿园要探索出一条家园合作新路,使每一个家长都能重视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并能与幼儿园实施同步教育,促成合力,提高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幼儿园应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和指导,搭建家园沟通平台,保持家园教育要求的一致性。
1.促进家长继续学习,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如开办家长教育讲座、成立家庭教育图书馆、举办社区家长交流会等。尤其要注意对幼儿母亲的家庭教育理念的提升,这是有研究证明了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影响更大一些。
2.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如开办家庭教育服务中心,编辑家长手册等。
篇5
【关键词】:学前儿童;退缩性行为;社会交往
社会中我们会发现有这样一些儿童,他们健康聪明,学习成绩也不错,唯一让父母担心的是他们太畏惧,在人多的场合总还是静坐一旁,他们很难快速融入新环境,这种情形称为“社会交往退缩性行为”简称“社交退缩性行为”。这样的儿童在团体中很容易被别人忽略。学前儿童的退缩性行为不但阻碍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而且会导致更广泛的行为障碍,甚至会产生更严重的心理疾病。就此原因我对学前儿童社交退缩性行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形成快乐情绪和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学前儿童初期产生的快乐情绪基本以满足生理需要为主,年龄小时,多是生理因素引起。随着年龄的增长,快乐多是由社会因素而引发的。除了满足基本的需求之外,皮肤的接触,别人的认同,朋友的赞赏,都可以鼓励学前儿童乐观、快乐的生活。交往的快乐就是一种归属感,因为快乐是可以分享的,可以传递的。学前儿童学会快乐的生活,自然对其社会行为有积极的影响。
学前儿童社交退缩性行为的不良情感情绪如忧虑、烦恼、厌恶、恐惧等,只有让其发泄,其行为才能趋于正常。因此,要交会学前儿童向父母、向同伴倾诉,或者引导他们在适当的场合用有趣的活动来代替、冲淡和消退不良情绪等,这都有效的排解不良情绪的方式。
二、增加学前儿童与外界交往的机会
学期阶段是学前儿童对外信息交流的探索时期,有社交退缩性行为的学前儿童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他们的同伴圈子往往很小,长此以往,只与几个同伴交往会使学前儿童变得更加孤僻。增加儿童的交流机会有助于克服儿童胆小、怯生等退缩性行为。例如,带学前儿童到亲朋好友家拜访;并鼓励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多与小朋友交往、玩耍,增加交流机会;同时鼓励儿童在集体活动中大胆表达增加的观点和看法。
三、加强行为训练
有退缩性行为的学前儿童大多是因为没有掌握相应的交往模式,很少带来交往成功,因而产生社会退缩性行为。现代教育中所谓社会技能的综合训练,其实质就是让儿童掌握交往行为模式,从行为训练入手以提高交往能力、克服社会退缩性行为的教育方式。交往模式掌握的过程包括语言指导、榜样示范、行为演练和积极强化等环节。
1.语言指导是指向训练者讲明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及其意义,重点讲解行为模式的要领。例如:乐乐要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此时乐乐家长应该帮助乐乐分析诗歌情景,指明比赛重在参与的精神,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2.榜样示范是指向儿童展现有针对性的、易于效仿、多样化的的理想模本,使儿童能直观地进行观察和模仿,能够“依葫芦画瓢”,其展现方式有电影、录像、网路等以及真人示范。
3.行为演练指儿童在榜样示范基础之上,加之以练习能够理解的行为模式,直到熟练化的过程,这是行为模式由内化转向外化的关键性心理过程,行为演练的完成,标志着儿童已经学会了相关交往技能。
行为演练的基本要求是“重复”,直到转化成为习惯。在此期间,家长要注意帮助幼儿,理解幼儿,不能操之过急。
4.积极强化是指用奖励引发成功的快乐,激发儿童交往兴趣,消除社交退缩。积极强化可用赞扬、社会关注、某种奖品、活动机会或者代用券等方式进行。要求强化有及时性,当儿童理想行为出现后要尽快给予强化。强化要有经常性,特别在理想行为刚刚发生的阶段实践证明,交往模式无论是作为补救措施,还是作为干预措施,对学前儿童社交退缩性行为的改变是有效的。
四、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
作为学前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家庭氛围对学前儿童各方面影响至关重要。父母应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意见,允许孩子表达、表现自己,给予孩子充分交流的机会。在家庭生活中,孩子记得到尊重又得到保护;正当的需求可以的得到满足,不适当的行为会得到抑制和纠正,宽严有度、官方结合。
五、培养学前儿童自信心
1.自信心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和认识能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促进幼儿产生积极主动的活动愿望,大胆探索、思考问题、乐于周围人交往,保持愉快的情绪。学前儿童在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逐渐发展乐观、勇敢、独立性强等性格特征。
2.成功感是自信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成功的积极体验会激发儿童在尝试的欲望。由于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是有限的,有的事情他们经过努力能做到,有些经过努力也暂时做不到。这个时侯,不要勉强儿童,适当是时候还要帮他们一把。著名教育家盖杰说过:“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习动力的方法。”
3.帮助学前儿童养成乐观的态度,学习是在尝试错误中进行的,无论的成功还是失败,这个过程对于学前儿童了解自己、学习经验都是非常重要的。教会他们正确面对失败,乐观的自我评价,表现在看到自己不足的同时,不自暴自弃,不怨天尤人,能主动调动情绪,保持平衡的心态。
退缩性行在学前时期已经相当稳定,所以预防和纠正应该越早越好。干预不仅要聚焦于训练社会技能,而且要调节情绪,这是需要多种渠道共同配合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认识到学前儿童社交退缩性行为的表现、形成原因及纠正方法,更有利于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周梅林: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篇6
关键词:儿童教育;趣味性;教育空间
一、国内外现状及分析
在当代社会,每一个国家都把儿童教育作为整个人民教育体系基础工作,投入大量的财政和时间来探索研究,怎样构建一个性格乐观向上、行为习惯良好、具备初步探索社会形态能力的下一代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的儿童教育空间的设立与其他任何类型的公共建筑相差甚远,不少儿童教育环境空间质量差、活动场所狭小、活动设备短缺等,其空间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现在儿童教育空间中存在很多不符合国家制定的规范标准,空间环境没有达到满足儿童对外界好奇的心理需求,不符合儿童成长所需要的空间建设,环境空间不能够充分的使用,空间环境的设计布置仅仅只对内墙壁进行简单的乏味修饰,不重视教育空间对儿童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塑造,环境空间所存在的固有物体和活动单元更不符合人机工程学。国外的幼儿园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能力,努力去激发儿童的潜能,主要放在怎样塑造儿童性格等方面。国外儿童教育室内空间主要以淳朴、自然为主体,一切来源于人生活的自然环境。室内通过木质家具进行简单的空间划分,让空间更加容易灵活多变,或者与外廊进行虚分隔,空间顶层会创造一个灰色空间,可用来作为外廊,可以让室内与室外产生自然的过渡。在室内空间环境上,有足够可以供儿童活动的空间,没有固定化的装扮,但却让整个视觉充满了艺术化,室内空间环境对自然光进行充分利用,让整个空间给儿童创造出舒适健康的环境。
二、儿童对空间的认知
人的亲身感受在建筑空间环境中称为空间体验,它是以时间作为轴线所引起的知觉感受发生变化。儿童体验到空间,才会觉得它真实而具体的存在,因此这个空间会在儿童的记忆里存在,这个记忆可以让儿童随时回顾自己体验的空间,也因此使得空间认知能力得以发展。除了在设计中考虑儿童在空间中体验的感受,还要从量儿童心理角度出发来构建空间以及空间的附属物。心理学家是库尔特•考夫卡证明了儿童开始去体验一些有机整体在其环境是一个未经分化的世界中,认知也不是将联想片段整合而成的,而是通过整体的结构组织去理解和感化。他把获得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出了大多人对空间认知的普遍模式:在视觉认知中一种称之为闭合的现象是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此认知惯性可以将较为复杂多变的图形,转变为简单易于记忆和辨识的图形,由此可以让看到的模型简单化。综上所述,越是简单和规则的图形,越是容易让我们认知和记忆。所以在儿童环境空间设计中,我们应该去遵照所得到的认知理论去进行设计。
三、营造趣味性空间的设计思路
(一)赋予空间主题概念,加强空间导视功能
将整个儿童艺术教育空间室内环境赋予某种恰当的主题,让儿童自然而然的对整个空间充满兴趣,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此空间环境中停留,并且让整个环境都贴近朴素、自然的感觉,所以室内大部分空间尽量采用木质材料和一些绿色植物来营造。儿童在空间中行走时,会对空间产生一种认知概念,此时就凸显了增强空间导视功能的重要性。空间导视如果做得足够好,既可以给儿童一种正确的空间认知概念,又可以通过导视的图标增加对知识的学习。
(二)突破狭小、封闭的活动单元模式
当前我国对于儿童教育室内空间组合设计大多数处理采用的是单元式封闭空间的活动模式。这种空间的设计局限了儿童活动范围,并且不利于儿童进行交流和学习。在空间设计上可以突破现有的封闭式单元,首先将儿童可以自由活动的范围进行扩大,使得每一个公共区域可以充分的得到使用;其次还可以增加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彼此的沟通交流和分享学习所得成果的场所。
(三)采用多变的空间组织形式
根据每个空间特有的功能性质,决定空间采用的组织形式。在公共交流空间上,可以从空间主题中提取灵感,采用与主题相关的元素对其进行设计,采取系列设计,让人们自然感受到这是共享空间用于彼此交流时使用;在具有功能附属的空间上,也同样采取与主题相关的系列设计,此空间设计主题可以更加细致化,可以形象生动表达出此空间具有的实际意义。这样不仅在功能划分上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在视觉审美认知上也有概念性的装饰,让整个空间赋予更加具体而又抽象的意义。
(四)创设可移动、可打包的空间
在儿童教育空间中,如果一个空间只是满足仅有的一个功能要求,就让空间过于功能化了。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将空间进行象征性的虚拟分隔,使得固有空间更加灵活方便移动,由此可以创造出更多功能附属的空间形式。空间这样划分,第一可以增加空间的使用功能,第二方便老师灵活布置空间使其满足使用性质,第三增加儿童探索空间的好奇心,可以深入的认知空间形式。
(五)促进儿童社会往的空间设计
儿童教育空间的设计应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对交流空间大小的需求。儿童空间设计的大小,要依据这个空间要放置多少人数来进行空间划分,过分的密集和疏散都不适合儿童活动交流。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空间可以适当的压缩,空间在构成形式上要更加多样,用来满足较小年龄阶段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认知;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儿童,要尽量采用大的空间场所,用来满足他们的群体活动,辅助一些特别的小空间。
参考文献:
[1]马克•杜德克.学校与幼儿园建筑设计手册[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4.
[2]张海丽主编.幼儿心理与行为指导[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3]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0
[4]汪莉园.儿童空间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培养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
[5]黎志涛.幼儿园建筑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听力障碍儿童 不良行为 教育对策
听力障碍儿童本身就丧失了感知的重要器官之听觉功能,这类型的孩子天生对外界事务的分析不足。在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就加大了其教育难度,纠正听力障碍儿童不良行为可以帮助听力障碍儿童塑造优良的品德行为,还有利于形成健康阳光的心理素质。听力障碍儿童一般由专业性学校统一进行教育,其不良行为的纠正有利于专业性学校的教育管理事务和教育的开展。现今的听力障碍儿童相关教育主流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再者不良行为是工作中不能忽视的问题。孩子的不良行为可能就是日后造成大错的隐患,必须在其显现危害性之前加以纠正。听力障碍儿童处于发育阶段和思想成型阶段,难免会有一些像偏激等青春叛逆行为和偏离道德轨道的行径,这就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加以关注和引导。
一、听力障碍儿童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
(一)外界客观原因
外界客观原因对听力障碍儿童的不良影响具体表现在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消极的社会环境两个主要方面。其中的不良家庭影响又分为两种类型:溺爱型和嫌弃型。溺爱型是因为孩子的身体缺陷,导致家庭对听力障碍儿童表现出过分的疼爱,甚至是于过度放纵。父母容易对听力障碍儿童产生弥补心理,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就及其容易溺爱听力障碍儿童的结果。嫌弃型起因同样是听力障碍儿童的听力缺陷,部分家长会因为一个不健全的身体而讨厌、厌恶孩子,也会认为一个身体不健全的孩子不会有前程,所以对听力障碍儿童的成长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教育方式也就更为粗暴、无理。消极的社会环境也会导致其不良行为,一是社会上对听力障碍儿童长期存在的歧视,从而损害听力障碍儿童自尊而产生的过激行为;二是社会存在的不良风气,自私自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心理。
(二)内在主观因素
内在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听力障碍儿童生理上的缺陷,同时又自制能力比较弱,孩子在语言上有障碍,导致接受外界信息不全面,形成错误的观念;二是因为听力障碍儿童思想教育不足,道德衡量标准不清晰,不健康的心理特点。大部分缺少学前启蒙教育,缺少足够正确引导,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误导。
二、听力障碍儿童不良行为的教育对策
(一)家庭方面
未成年人的第一成长环境是家庭,在家庭中接受最初教育,家长的行为言语都会对未成年人造成影响。听力障碍儿童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应偏重于思想品德和习惯的教育,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反射在孩子身上,着重心理健康的塑造。家庭中的教育方式很重要,不能过分关注也不能过分冷漠,要有恰到好处的拿捏,其手法很是讲究。比如溺爱和漠不关心是现实中最常见的这两情况,或者心理驱使下的忽冷忽热也是不恰当的。正确的关心方式,在可以满足家长对孩子的爱护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正确而恰当的教育,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很好的温馨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听力障碍儿童感受到和谐和温暖的氛围,孩子的心理在此环境中就会变得温驯达理。
(二)社会方面
听力障碍儿童在生理上有缺陷,不良行为是一个表现,这应该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首先要统一观念,正确的社会反映不该是对听力障碍儿童的轻视和歧视,这明显是一个错误的态度。对待生理缺陷的孩子应该是怀有同情和帮助的心理去看待他们,健全的人们帮助残疾儿童是理所应当的。再次是社会有关部门应该塑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成长环境,建成更多专业性的特殊教育学校,提供专业化的教育,提供更好的相关文化服务与产品。有关法律方面,要加大力度保护听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健康,对危害其身心健康的犯罪加大打击力度。增添有关保护法律和弥补现有的法律漏洞,在社会上形成有利的法制环境,杜绝诱导听力障碍儿童产生不良行为的不良社会因素。
(三) 学校方面
特殊教育学校要积极坚持不懈地开发研究新教育方法和方式,优化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融洽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一个良好的校园班级环境可以加强听力障碍儿童之间的交流,减少自闭等常见的现象。让听力障碍儿童在校园里找到归属感,降低低人一等的错误情绪,与和自己一样的儿童共同成长。学校的文化活动也很重要,开展适合听力障碍儿童的活动,例如趣味运动会和画展等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活动。学校教师为人师表,面对的是有生理缺陷的儿童,更需要专业的文化素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运用必须过硬和熟练。同时听力障碍儿童肯定是需要教师花费更多心力去教育引导,所以教师要克服长期工作的不耐烦和厌恶等消极情绪,耐心的教导听力障碍儿童是与非。在其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要与其知心交谈,打开听力障碍儿童的心扉,挖掘其闪光点,在鼓励和引导下纠正不良行为,把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中。
(四)自身方面
听力障碍儿童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各方面的外力作用引导儿童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缺陷,以及缺陷的缘由和后果。消除孩子对缺陷的自卑和痛苦,加强听力障碍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正确道德养成,同时孩子在家长学校的带领下树立健康的心理。听力障碍儿童要多在正面励志的案例中汲取能量。发现并挖掘出来每个听力障碍儿童的特长和闪光点,并鼓励孩子发展爱好和兴趣,在兴趣的开展下成人并且成才。
篇8
关键词:学业不良 社会支持 问题行为
学业不良儿童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明显差于一般儿童的儿童,在我国重视精英教育的情况下,不管是在小学还是中学,学业不良儿童的数量都非常庞大,他们不但在学习成绩方面令家长和老师头疼,而且也是心理和行为问题的高发群体,同时也和青少年犯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不但对学业不良儿童本身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都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行为是指那些对自身和他人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内隐心理问题和外显的行为问题,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它涉及个人、家庭、学校和广阔的社会大背景,在解释问题行为发生发展的理论中,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Jessor等人的问题行为理论和双因素理论的影响最大,尽管这三种理论在解释问题行为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都承认家庭、学校、同伴和社会的支持对问题行为有重要影响。基于这些理论观,本人在2008年就此专门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应用自编问题行为问卷和1992年Furman编订的社会关系网络问卷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得分高于普通儿童,且差异显著;(2)学业不良儿童在获得父母、教师和同性朋友的社会支持得分上均低于普通儿童,并且在母亲支持和教师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业不良儿童在父母、教师的冲突和惩罚得分上显著高于普通儿童;(3)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和社会支持有显著的相关关系。(4)社会支持对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中父母、教师的社会支持对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有负向预测作用,父母、教师的惩罚对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
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非常重视,他们忧心忡忡却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对于如何去预防和矫治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也存在很多不同的见解和做法。例如,有的人倾向于采用苦口婆心的说教方式,有的人倾向于采用堵截似的施压惩罚方式,而更多的人则是“软硬兼施”,家长、教师和学校在采取了种种方式之后仍人发现收效甚微。实际上,判断采用哪种方式更有利于预防和矫治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是需要一定理论依据的,根据上述问题行为形成的理论以及本人的研究结论,我认为对待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最好的方法是采用疏导式的支持性方式,从父母、教师和同伴的支持中去预防和矫治问题行为,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正视儿童学业不良的现实,改善亲子关系
在中学阶段,学业不良儿童虽然从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但父母仍是他们获得支持的另一个重要源泉,亲子关系的质量对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父母支持可以有效地减少儿童的问题行为,惩罚严厉却可以导致或加重问题行为。但是当父母面对学业不良儿童的学业成绩时,往往采取不正确的处理方式,例如冲突惩罚多,而社会支持少。实际上,学业不良儿童本身就因为成绩问题感受到更多的压力和挫折,在自我概念和认知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果父母再一味认为学习不好就是他们不努力,而采取严厉惩罚的方式,那么就更容易导致学业不良儿童丧失自我信心,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不讲究找其他发泄途径而导致问题行为出现或加重。父母不应该对孩子的学习问题过分敏感,而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对学业不良儿童施予更多的关爱和接纳,接受孩子学习困难的现实,增加和学业不良儿童的交流,了解他们学业不良的真正原因,并给予他们切实的指导和建议,使学业不良儿童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和信任,从而预防或减少儿童的问题行为。
二、树立良好的教育评价观,改善师生关系
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仍然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标准,很多农村和小城镇的学校就依此来评价教师的业绩,这就使得教师格外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不好就是拉班级的后腿,给老师的脸上抹黑。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对学业不良儿童的支持就相应减少,惩罚就相应增多,从本研究的结论也可以看到这一点。如此就与实际情况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一方面,学业不良儿童在学校中处于不利地位而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接纳;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学业不良儿童的支持少而冲突多惩罚严厉,这一反差就更容易导致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的频繁出现。因此,学校首先应该改变不良的教育评价机制,改变应试教育和精英教育观念,以儿童的全面发展为原则,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其次,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与学业不良儿童的冲突并较少对学业不良儿童的惩罚,加大对学业不良儿童各方面支持的力度。教师的任务不能仅限于给学业不良儿童提供学业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让学业不良儿童感受到来自教师各方面的爱与理解,增加与学业不良儿童的交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心理方面的问题。再次,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业不良儿童负面情绪的疏导工作,并教育他们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待学习问题,给学业不良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和学校环境,为他们成绩的提高和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三、引导同伴交往,建立健康的同伴群体
在中学阶段,同伴给予儿童的社会支持最多,但同伴交往对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却不一定起到积极的作用,甚至还会加重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学业不良儿童为了满足其在家庭和学校中难以满足的平等和信任需要,往往选择与自己有着相同价值观和背景的儿童交往,从而形成不健康的同伴群体,导致更多问题行为的出现。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业不良儿童的同伴交往,使其建立健康的同伴关系。正确指导学业不良儿童的同伴群体还应该遵循几个原则:首先,是疏导的原则,学业不良儿童的同伴交往不同于他们和父母、教师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是平等的和发自内心的,儿童的同伴交往是他们正常的社交需要,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其同伴交往只能采取疏导的方式,如果家长和教师一味地阻止甚至强行解散其同伴群体,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其次,是积极的介入原则,不阻止学业不良儿童的同辈交往,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教师和家长应该采取有效方式对儿童的同伴交往进行管理,使它们在有益于儿童发展的轨道中运行。
四、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
当学业不良儿童在父母、教师和同伴那里仍然得不到自己所需要的支持与帮助时,很多学生就把这种消极的情绪闷在心里或者发泄在行为上。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使学业不良儿童不仅接受心理教育,还能进行自我教育。这一点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中学己经引起足够的重视,农村和小城镇也应该借鉴这些先进的做法。学校首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营造健康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的学校心理环境;然后针对有心理困扰或问题行为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主要的教育方式和途径应包括: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将心理教育的内容列入政治、思想品德等课程中;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建立心理辅导室,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
总之,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问题行为的预防和干预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在短时间内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这需要教育者充分发挥社会支持在儿童认知过程中的内化作用,全面了解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功能,并把它运用到对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的系统干预中。要有效发挥社会支持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减缓作用,就需要加强父母和教师对学业不良的积极支持,减少父母、教师的冲突和惩罚;积极引导学业不良儿童正确处理同伴关系和异性关系,建立健康的同伴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多方面的健康教育等,如果学业不良儿童处于一种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处处感到温暖、理解和认可,那么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必然会得以相应的减缓。
参考文献:
[1]葛娟.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
[2]麦岛文夫.中学生与问题行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3]李文道.初中生社会冲突和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
[4]刘在花,张承芬.学习困难儿童社会性问题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5).
[5]吕勤等.儿童问题行为及其相关父母教养因素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26(1).
[6]石学云.学习障碍学生社会支持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9).
[7]程虹娟,龚永辉等.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现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5).
[8]王永丽,俞国.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6).
[9]程虹娟.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其与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0]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0,32(1).
[11]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及其与人格因素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l2]徐芬.学业不良儿童的教育与矫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13]宫宇轩.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1994,(2).
[14]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篇9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主要包括了学生的想象能力、逆向思维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能力。
一、在适当的引导和启发下,充分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是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将一定的事物通过思维加以改造加工,是一种多向趣味性思考、多向创新性思考的思维方式。在小学体育授课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来训练:
1. 将动作示范生动化,引导学生的想象力。体育课是一门实践性、活动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规范动作进行示范,通过老师生动有趣的介绍和学生的直观观察,来初步了解体育的初步表象。与此同时,还要充分掌握体育动作的具体程序和结构,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如,训练学生翻滚能力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步骤,并用生动地语言加以描述,如首先做好青蛙跳的姿势,将臀部抬至腰以上,背部弯成拱桥状,头部点地。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想象,最大化地掌握动作要领,加强记忆。
2. 以同一事物来引导学生的联想,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体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某一事物为例来引导学生产生联想,并激发想象力,让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引导学生学习蹲踞式起跑的时候,借助弹簧来作为启发模型,让学生自己领悟起跑动作的规律以及原理。这样在教师一步步的引导下,学生的想象思维与能力在无形之中得以提升,创造性思维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升高。
二、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
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同样是创造性思维训练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学生解题思路与能力的开拓。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主要是讲解相关的动作并作示范,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来达到掌握知识要领的目的。而逆向思维则与之差异甚大,它在教学的结构上与传统教学结构背道而驰。老师以部分错误的示范作为教学内容,进而促进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提升,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并学会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找出知识中的错误,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三、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开拓性的思维,它所指的是人体大脑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综合不同的信息,从多个方向、角度和层次进行分析和思考,进而以不同的方式来有效地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即多端性和灵活性。多端性所指的是思考角度、层面和视角的多样性。而灵活性则是指思维模式的灵活多变性。而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面对同一问题时,有多样性的解题途径,并将这种思维模式很好地运用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和生活中。
1. 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借助实践活动来开展相关的探究性教学活动,并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得出相关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进而达到训练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篇10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 创造力 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是当今研究创造力的权威,他在《成功智力》(1996)一书中提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他认为具有成功智力的人善于学习,有创意且具有行动力。斯滕伯格将人类思维划分为三个基本层面: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包含创造、发现、想象和假设等能力。斯滕伯格认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教会学生思维,提高思维技巧,使其成为思维高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斯滕伯格强调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发展思维能力,更强调尊重学生智力形式的差异性和思维风格的多样性,树立多样的人才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他提倡灵活教学,如采用问题式的教学方式,主张通过设置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三类题目,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和反应予以评价,判断学生的思维处于何种水平,发现学生的优势思维与不足之处,从而有所侧重地实施个性化的教学。
儿童阶段的理性思维赖以形成的知识吸收与相应训练还未开始,更未能得以模式化,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处于一生中最为活跃的状态。儿童美术教育和艺术的创造属性密切相关,儿童需要通过艺术培养来塑造坚强的自信心、自我展现的欲望及其创造力,若无法施以合适的教育,其所承载的创造力潜能便会因后天逐渐接受的理性思维而日渐削弱。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很早便意识到儿童美术教育与创造力培养之间的密切关联。他曾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写到:“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创造的儿童教育,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儿童的创造力是人类至少经过50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的才能之精华,然而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创造力的也是环境。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就曾指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不要用学校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鼓励独立工作――进行创作。”因此,色彩、线条、形状正确与否,是否符合日常的思维意识并不重要,而尊重学生对于世界的独特认知与审美,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质营造空间,才是儿童美术教育真正的本质诉求。儿童美术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儿童美术感知与思维的构造者,而非灌输者。这种构造并不是传统教育意义上对于受教对象的辖制,而是一种“自主”空间的搭建。在搭建的过程中,教师应弱化陈旧教育方式中的“标准化”美术技巧,而倾力于激发、引导孩儿童的个性表达,注重发挥儿童在美术创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美术教育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他们的认知世界中,所有事物都具有生命,儿童往往都会将它们拟人化。在儿童的绘画创作中可以看到能够“行走”的楼房、“微笑”的茶壶、“古怪脾气”的狂风、“乐于释放能量”的烈日等等……与以往限定描绘对象和运用材质的美术创作方式不同,在“主题性创作”中,美术教师只需在创作之前限定创作主题。比如,要求以“变化”为题目进行创作。在开始前让儿童尽情发挥想象,直至创作出自认为可以称之为“变化”的画面,并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例如:“冰块的融化”“人的成长与衰老”“城市的千变万化”“一年四季的更替”都可以成为想象的对象,同时无需限定创作的材料与形式,鼓励学生发现并运用一切可用的创作媒介。可以说,教师对于儿童创作的介入越少,就越能彰显出“美术”自身对于孩子的包容度,从而极大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儿童的美术教育中,可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还有“通感”教育。通感教育指在美术教育中与音乐、戏剧、文学、电影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关联性。比如通过聆听各种音乐从而感受不同的节奏和情境;或根据戏剧和电影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再创作,经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再加工,将其诉诸于不同形式美术创作的表达中来,是各种艺术形式启发下的多元化创作。由此看来,美术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儿童的其他感官,如听觉、触觉、肢体语言等,并在相互置换与混合的基础上挖掘他们的审美直觉本能。通过这种互动游戏式的美术教育历程,可以将孩子的创造禀赋最大化地进行发掘。儿童时期的美术活动,正是经由逐渐感知、了解客观世界过程中将其对象化的视觉方式,这种图像的营造正是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儿童在探索过程中的绘画作品可能是幼稚、粗糙和不完美的,但在此过程中,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满足,情绪得到了宣泄,心智得到了发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超过了艺术本身,个性与创造性得到极大的发展。
因此,造就适合于其自身特点的美术创作空间,是儿童美术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进化的源泉。”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我们应通过美术教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储备,通过开放性的教育模式让儿童在早期的生活体验中激发出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滕守尧.儿童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
[2]R.J.斯腾伯格著.超越IQ――类智力的三重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R.J.斯腾伯格著,吴国宏,钱文 译.成功智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 上一篇:口腔市场营销计划方案
- 下一篇: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