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机工程技术范文
时间:2023-03-25 02:3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轮机工程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文对轮机工程技术人才岗位能力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从岗位各个角度对技术人才进行分析,将轮机工程技术人员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展示出来,提高其自身的技能水平,促进轮机工程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
轮机工程;技术人才;岗位能力;分析
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也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状态。特别是对于轮机工程来说,其自身的发展能够直接对航运行业产生影响,对于轮机工程来说,不仅工程质量非常重要,相关技术人员的自身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同样很重要。在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影响下,只有加强轮机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培养力度,才能够保证轮机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发展效率有所提升。我国的航运行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轮机工程技术人才却仍然跟不上社会时代的发展进程,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加强轮机工程技术人才的岗位能力培养,是当前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轮机工程技术人才岗位分析
1.1轮机工程操作级
在轮机工程的实际操作以及日常运营过程中,参加航行值班、负责管理甲板机械以及泵油管系等等,这些工作都需要专门人才来进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性和质量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轮机工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质量,而且能够促使人才岗位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轮机工程的日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性作用。
1.2轮机工程管理级
轮机工程管理级当中包括轮机部日常运营以及工作过程中的管理级人员,这些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基本上负责航行值班、对管理主机、轴系以及主机直接服务的轴机进行对应的管理和负责。这样不仅能够促使轮机工程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挥其自身最大的工作效应,而且能够保证人才岗位责任的最大限度发挥。在轮机工程的实际开展实施过程中,技术人才自身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涉及到轮机工程的各个岗位,不仅能够将技术人才自身的能够和水平进行不断提升,而且能够满足现代轮机工程对于技术人才的整体需求。
2轮机工程技术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在对轮机工程技术人才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时候,要从轮机工程的各个环节、各个角度出发,锻炼人才的全方位能力,提高人才在操作级以及管理级的岗位能力培养。所以在对轮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时,要注重人才的各个方面、各个能力培养,其中包括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英语能力、维护和修理能力、技术管理能力、控制能力等等,这样才能够保证技术人才的全方位发展,提高轮机工程技术人才岗位能力的整体水平。
3轮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职业面向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能够满足现代轮机工程对于技术人才的整体需求,需要从各个方面提高技术人才的能力和技能水平。当前,为了能够充分满足轮机工程的岗位人才需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轮机工程相关企业自身内部对于人才的培养,而且要与高校进行有效的结合,从高校的相关专业当中选择适合的人才进行深入的培养。在这种形势下,高校与企业之间要建立有效的互动和联系,从根本上加强对轮机工程技术人才的有效培养,将其自身的能力和技能水平充分发挥出来。这样通过对高校学生的培养,能够让其清楚的意识到轮机工程相关岗位的责任、任务以及整个工作流程,不仅能够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而且能够从校内开始,逐渐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和能力,为学生日后步入轮机工程相关岗位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学习企业领导以及教师相互协作,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轮机工程技术人才岗位的整体作用和意义。这样对于学生日后步入企业来说,不仅能够使其具备良好的岗位意识和岗位职责能力,而且能够强化学生的轮机工程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将其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由于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在技术人才岗位能力的培养方面,需要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从根本上保证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能够有所提升。在轮机工程技术人才岗位能力的培养上,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聘请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给学生讲解一些真实案例,从根本上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能够深刻记忆。教师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比如在讲解一些真实案例的时候,将轮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些理论知识与真实案例进行有效结合,不仅能够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和教育,而且能够从根本上强化学生自身在岗位当中的实践能力。这样在保证轮机工程技术人才岗位能力有效培养的基础上,能够帮助学生日后进入企业中取得良好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的航运事业发展越来越迅猛,但是航运事业的发展并不能够带动轮机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发展。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对轮机工程技术人才的岗位意识培养以及岗位能力提升,是当前需要逐渐重视起来的问题之一,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学生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从根本上保证技术人才的整体培养质量和效率。
作者:文成知 单位: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婷,张晓川.关于提高航海类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探讨[J].船海工程.2011(04).
篇2
一、工程活动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毫无疑问工程活动是构成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因为人是工程的缔造者,人是受到各种社会因素影响的,进行工程的设计,不能仅仅从工程的角度去考虑,其实工程设计的过程就是所受社会因素影响的过程,因为工程活动中往往是社会性要素起到了主导作用,技术反而是辅助的。工程的每一个步骤都能见到社会因素影响的身影,工程绝对不是局限在科学和技术中,只有存在相应的社会环境,工程才有基础开展。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科学和技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忽视了社会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事实情况是社会因素在另一个侧面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绝不是单一只靠自身的演变,可以说社会因素决定了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步伐。技术应社会需求而生,更依赖于社会的发展,在没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支撑,技术是难以创新发展的,所以技术的发展就必然要受到当时社会因素的影响,不是技术决定社会,也不是社会决定技术,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完成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二、群体选择对工程技术进步的影响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因素的影响,技术发展的方向主要受相关利益群体的选择影响。当社会的发展使人们产生了新的需求,在满足这个需求的过程中,很多新的技术应运而生,这些技术产生的原因是人们为了满足需求而集中资源进行的技术攻克,当众多群体选择心向一处时,就决定了技术发展的方向,而社会因素往往影响了人的选择行为。
在我国而言,发生在60年代的三门峡水轮机工程就很好说明了这一点。当时我国在经济条件相当落后的情况下,集中了众多技术人员和庞大的社会资源,硬是攻破了当时在我国不可能实现的技术难题,从而成功完成了整个工程。这是一个典型的群体选择对工程技术进步的影响案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一定情况下群体选择对工程技术的进步有可能是跨时代的,由此我们不得不考虑社会因素对工程技术进步的重大影响。
三、社会价值对工程技术进步的影响
技术的发展是科学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促进的结果,技术不可能孤立于社会之外发展。对社会环境影响最大的是人们的主流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甚至在整个社会环境的发展中起统治作用,社会价值观主导了社会环境的变革,对各种社会因素产生了深远影响。间接地,社会价值观必然会影响各种技术的发展,尤其其中最重要的工程技术发展。就社会价值观对建筑风格的发展影响来说,从最早的哥特式、巴洛克到现在分门别类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社会价值观的变革促进了建筑风格的变化,从而促进了相应工程技术的进步。社会价值观决定了社会因素的导向,社会因素的导向会直接影响各种技术的发展,社会需求也是受社会价值直接决定的,社会需求的变化代表了社会人群行为方向,在工程领域,社会需求会改变各项工程活动的变革,相应的工程技术就会得到长远的发展,总的来说社会价值对工程技术的影响是起到决定作用的,现在很多重大的工程技术的突飞猛进都是社会价值影响的结果,尤其在我国这样的影响更加明显,上面说的三门峡水轮机工程各种技术难题的突破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在一定程度上,很多技术能够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尤其是工程技术,社会价值的导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看待工程技术的进步,局限在单一的技术领域是不对的,社会因素对技术进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四、学校教育对工程技术进步的影响
在新时代从事工程技术的人员全部受到过高校教育,他们是技术研发、突破的直接参与人,在他们工作中所用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的习惯,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生时代不断进行实习研究养成的,由此来看高校的教育对工程技术能力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工程技术人员真正开始亲自着手工作前是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学校的教育和培养,他们的技术能力基础是在学校不断的磨练和学习造就的,所以学校的教育培养情况直接决定了学生在真正成为工程技术人员时候的工作行为习惯,这对工程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影响。技术人员在学校得到足够的理论知识,以此为指导,再用过不断的实践,经验的总结积累,使技术人员养成了基本的对待技术问题的专研理念,也养成了习惯性的思?S方法。从这方面考虑,现在学校的教育模式更注重学生实践中的锻炼,培养学生的上手能力,使理论是实际有效结合,这样的人才具备过硬的工程相关的技术能力,在工程的进行中,深厚的基础使他们能够很快的满足工程队技术上的要求。学校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之后这一批人对工程技术进步的贡献,所有的技术人员都是在懵懂无知的时候经过学校的教育,而逐渐掌握专业技术能力,并将之运用到实际工程上,在其后漫长的工作生涯中,他们用学校培养出来的方式去处理各种技术问题,这就是学校教育对工程技术进步影响的全部过程。
篇3
关键词:基坑支护型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建设,高层建筑的基坑的支护施工技术就越加凸显其重要性。在现在建筑工程中,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主要是由支护体所保障。所以深支护体系的设计、施工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工程整体的安全可靠。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支护技术也需要在安全、经济、工期等方面要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工程中采用的支护结构型式也越来越多。
1.基坑支护结构的基本型式
1.1桩墙结构
所谓的桩墙结构是指在基坑开挖前,沿着基坑边缘施工成排的桩,或者地下连续墙,并使其底端嵌入到基坑底面以下的结构。在基坑的分层向下开挖的过程中,就需要在在桩墙的表面设置好支点,在选择支点型式时,可以根据工程的需要而确定,一般可以采用内支撑,也可以采用锚杆。
1.2土钉墙结构
土钉墙是以较密排列的插筋作为土体的主要补强手段,通过插筋锚体与土体和喷射混凝土面层共同工作,形成补强复合土体,达到稳定边坡的目的。主要是在分层分段挖土的情况下,分层分段施做土钉和配有钢筋网的喷射混凝土面层。一般而言,要把土钉的水平与竖向间距,控制在l- 2m之间。其基本的受力特点是通过斜向土钉对基坑边坡土体的加固,来进一步增加边坡的抗滑力矩和抗滑力,以便能够完全满足基坑边坡稳定的要求。
1.3重力式结构
重力式结构可以满足该结构的抗滑移和抗倾覆要求,因为其可以在基坑侧壁形成一个具有相当厚度和重量的刚性实体结构,这样就可以通过其重量来抵抗基坑侧壁土压力。这种结构通常会采用水泥土搅拌桩,但是有时也会选择采用旋喷桩,让桩体相互搭接形成块状,或者格栅状等连续实体的重力结构。
1.4拱墙结构
拱墙结构主要是通过把基坑开挖成弧形平面,如圆形、椭圆形等,同时沿基坑侧壁分层逆作钢筋混凝土拱墙,充分发挥拱的作用把垂直于墙体的土压力转换成拱墙内的切向力,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墙体混凝土的受压强度。因为一般来说墙体内力主要是压应力,所以可以把墙体厚度做薄些,因为在很多时候,不用锚杆或内支撑就完全可以满足承载力和稳定的要求。一般这种结构都会采用分层分段施工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拱墙结构。
1.5放坡
放坡是按照相关的要求,把基坑开挖成一定坡度的人工边坡,同时保证边坡自身能够稳定。一般坡体需要选择某种形式的护面进行保护。如果坡体存有地下水,那就必须要在坡面设泄水孔,减少水压力对边坡的不利影响。在完成放坡后,其基坑开挖范围会加大,因此只有在周边场地许可的情况下才能采用。
上述五种支护结构的基本型式,都有自己的受力特点和适用条件,设计和施工人员必须要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结合工程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2.基坑支护的设计
基坑支护体设计要根据实际施工需求,结合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科学严谨的制定设计方案,应充分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新技术、新理念,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不要生搬硬套传统的设计理念。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要区别其他设计领域,要改变传统观念,利用施工监测反馈动的态信息指引设计体系。
(2)重视支护结构理论和材料的试验研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的理论必须建立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之上。在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验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距离,还有大量的路要走。不过,我国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所以积累了拥有大量的第一手施工数据,但缺少科学的测试数据,无法形成理论,我们以后一定要重视。
(3)勇于创新,设计支护结构时,开拓思路,多进行新的尝试。在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结构各元素往往是相互结合的,各结构相互结合,这就要求我们从全局出发,寻求新的设计思路,探索更好的计算方法。
3.结语
基坑支护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方式,具有很多的功能。我国基坑工程的设计理论有了很大发展,建立了许多新的计算理论和方法。但在工程具体应用中,仍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实际选用合理的支护方法。
参考文献
篇4
园林工程施工中运用的新技术
架空砖和塑料盲沟技术和雨水回收技术架空砖的使用可以保证路面的渗水性,优化园林土层的吸渗水功能。塑料盲沟的使用可以用于坡地的水土保持,也可以凭借它的持久性、低密度性,提升施工的效率,也可以凭借其简约美观性,成为园林建设的特色排水系统。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应该建立专门的雨水收集装置,经过沉淀、积聚处理以后用于园林植物的浇灌和园林建筑的清洗和养护。园林喷水工程新技术滴灌技术:滴灌这一技术的最大优点在于流量小,这就很好的起到了节水的效果,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通过这一技术,对肥料的有效节约利用率高达70%,而对水有效节约利用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0%。液压微喷技术:在流量上,微喷的会比滴灌大一些,但其却小于大喷头的流量。这一技术由于其喷出来的水滴相对而言会比较小一些,所以针对苗圃幼苗以和花卉等较为脆弱的植物其伤害也要小很多。此外,这种技术在使用中雾化效果相当不错,能够在园林中形成局部性的湿润小气候,对于植物的生产尤为有利。
园林施工过程中的新材料和新药品
新型软式透水管和新型陶瓷透水材料的使用新型软式透水管能够侧漏排水,耐压能力强,适应地址广,抗腐蚀能力强,耐低温高温范围广,寿命使用周期长,抗拉能力强,是一种新型天然材料的合体。运用不同色彩的陶瓷砖在水底铺设成多样的图案,提升了水池小品的景观表现力,新型陶瓷透水砖的使用可以增高雨水的下渗率,增加地层水的含量,并且能够调节园林小范围的空气湿度、净化空气。新型雨水膨胀止水胶和新型无纺布的使用新型雨水膨胀止水胶可用于密封结构的接缝焊接和钢筋、线圈周围的堵漏,具有双层密封止水功能,是一种单组份、遇到水就膨胀的聚氨酯类无定形胶体,可用于快速止水。新型无纺布具有柔韧、吸湿效果佳,透气性强,色彩艳丽,保暖性能好,抗老化,利于树茎生长等优点,多用于树木的防护和移栽树木的防护。最重要的是通过在无纺布生产过程中添加杀虫剂和杀菌剂,还可以杀死侵害树木的害虫和杂菌;添加保湿剂,可以促进树木生长提高成活率。新型抗蒸腾剂和增绿剂的使用抗蒸腾剂的使用可以使植物表面形成一层超级薄的透光保护膜,从而抑制植物的蒸腾作用而保证植物的正常通气和呼吸,可以有效抑制园林植物水分的蒸发,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大大的降低人工养护的成本。新型增绿剂可以促进青草的增长,不论是暖季草、冷季草,还是各种婚博草坪都可以使用。该增绿剂含有一种特殊的铁质成分螯合铁,可有效促进草的光合作用,在秋季时推迟草的枯萎,在春天时加快草的生根发芽。冬季还可以加快霜雪融化,因含有特殊的着色成分,具有很高的吸热能力,可使草在冬天生长的更快,也更易使霜雪融化。
篇5
关键字:建筑工程;施工;新技;应用
建筑行业随着现代化科技的飞速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当今建筑企业在社会建筑市场中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想要更好的开拓市场,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建筑企业必须要依靠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进一步的增强企业的建筑实力,有效的提高施工工艺和降低施工成本,紧跟国际发展趋势,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便是笔者对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做出阐述。
一.施工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社会的不断高速发展过程中带动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施工水平在建筑行业也想用的得到了非常成熟的提升,针对近几年建筑施工中,不断的有新施工技术和工艺出现,这一系列的新工艺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不仅仅可以全面的解决过去传统技术无法解决的技术性问题,而且新的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广泛运用将施工进度得以有效提升。一方面它有效的将施工成本得以降低,而且对工作人员的作业时间也得以减少,另一方面更是将施工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得以有效保障,增强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二.施工新技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运用,主要选取以下几点新技术作为主要阐述对象:
(一)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将施工部分有效的与水进行隔绝,还有就是建筑中与水相接处的部分需要有效的进行方渗透和防止有害的裂缝出现。在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科学合理,遵循正确的设计原理。利用多种有效的处理措施,例如多道设防和防排并用以及复合防水等,对于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也需要尽力科学合理的进行选择。
针对屋面防水方面,本文有效的提出了一种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即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运用这种技术进行施工,首先需要将节点和板缝以及基层处理要全面做好准备性工作,塔楼屋面及裙楼屋面施工时涂膜应分遍涂布,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涂布后一遍涂料。铺设方向互相垂直,最上面涂层厚度不小于1mm.涂膜防水层的收头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不得出现流淌和堆积现象。防水层反起墙面不少。
对于外墙的防水,在施工中适宜采用加气硷砖墙施工,这样有效的防止灰层开裂空鼓,加气硷砌块墙体抹灰前需要事先在两种不相同的材料之间挂上钢丝网。等待钢丝网固定之后在全面的进行几面处理,在20%的108胶水里面掺入15%的水泥,配成浆体之后在对外墙进行涂刷。等待基面处理完成之后在进行抹灰施工工序,在砌筑的过程中严禁随浇随砌和使用较为干燥以及水分饱和的砖块。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控制10士2mm范围,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大于或者等于80%。在施工过程中通常情况都是分为三次才砌到顶部,采用钢筋硷过梁。这些施工工序完工之后,在后续的防水层施工中SKK水性超低污染氟涂料在找平层上以十字交叉各刷一道,厚度3mm,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养护。
(二)EPS外墙外保温系统
EPS保温系统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体系,其发展至今的技术已经完全成熟。由于EPS在欧洲以及美国已经开始使用了近三十年,在美国的建筑工程中使用已经建成的建筑高达44层之多。所以,EPS保温技术已经完全形成了体系,在粘结层和保温层以及饰面层都可配套使用,在使用也有很多较为成熟的文件黑鱼查阅参考。但是EPS保温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优点和缺点,笔者对于其主要的优点和缺点有以下几点分析:
EPS保温系统有以下优点:
①有着非常好的保温效果;②原材料没有昂贵的价格,有利于用户接受而不排斥;③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工作人员和施工单位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完全掌握施工中的重点和要点,有利于技术的全面推广。
EPS系统的缺点:
①板材本身的性质有问题,导致其强度不是很高,没有交稿的承载力,在对外贴面砖的时候还要进行有效的强化;②吸水性比较高,如果出现了渗漏情况,板材非常容易变质,使得保温的效果有所下降;③板材出厂之后不能够直接使用,需要放置一段时间进行熟化,如果没有达到完全熟化的实践,将会导致板材质量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在施工时候板材将会出现收缩而使得整个系统开裂,出现新的问题没有安全保证。
(三)自流平水泥施工
自流流平水泥是在低水灰比下不经振捣能使净浆、砂浆或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和密实度的特种水泥。自流平水泥是科技含量高、技术环节比较复杂的高新绿色产品。它是由多种活性成分组成的干混型粉状材料,现场拌水即可使用。稍经刮刀展开,即可获得高平整基面。硬化速度快,4一8小时即可在上行走,3一5天进行后续工程,施工快捷、简便是传统人工找平所无法比拟的。那么在对自流平水泥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①施工环境要求。在夏季应该选择夜间施工,对于温度应当不低于10°,然而地面的水分湿度也应当保证在90%以上等;②自流平地面对基层要求较高,基层不得有松散的混凝土、油脂、杂物,尘土吸净;地面上的地漏、地沟、分格缝等要先用海绵条封住;原垫层所留分格缝需用与自流平砂浆同等材质进行封闭;③刷第二道界面剂之前和自流平施工前,要求界面剂表面要干燥,以便获得更好的连接性。施工时应注意保持通风;界面剂不耐冻,低温状态下,储存和运输时应保温;④施工中所用的水源,应当最好使用洁净的自来水,以免对表面的观感质量有所影响。⑤在寒冷的情况下,要用温水搅拌。
三.总结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在后期的施工中还会出现更多的新技术,以及新的施工设备和原材料,同时为了不断推进新技术的发展,在建筑行业全买呢的推广使用性新技术的力度,结合科学化的管理,在施工中取得好成绩,创造最佳效益,全面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晓梅. 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12)
篇6
电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技术难点,它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成果。因此,要想使电力工程顺利地实施,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避免类似问题在以后的电力工程施工中出现,也可以通过找出替代这种技术的方法来进行施工。电力工程施工的技术难点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我们只有尽力克服才能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
1.1施工技术存在一定问题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供电施工是重点,也是施工的关键技术,其在电力施工中具有龙头和穿针引线的作用,并且与电力企业的管理部、财务部、业务部和用户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管理部主要是对电力工程施工中技术和人员等各项事务进行管理,业务部主要对市场进行调查、制定相应的施工进度和各阶段的施工目标等,财务部主要收取电力技术咨询费用,对工程中的施工费用、材料费用、设备费用等进行管理。总之,不同部门之间都要进行交接,避免施工过程出现漏洞。但是这些部门之间由于缺乏交流,常造成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不良。
1.2施工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在电力工程施工时,项目部是临时筹建的,因此施工人员的素质都不是很高,并且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没有很强的投资效益观念,合同意识缺乏,对工程的造价也了解甚少,造成对工程的预算不准确,出现很多价格的假象,如在设备订货时,主机的很多附属设备在合同中设定不明确,造成附属设备的重新订购,使价格出现很大的出入。
1.3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电力工程施工中还存在很多有欠缺的地方需要我们加以改善。电力工程施工完成后,要对其进行验收,之后要进行工程决算并经过审核,待审核通过之后,就可以向电力企业收取工程余款,向设备供应商、材料供应商等相关企业支付余款。在进行实际施工技术管理时,相关人员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就会出现一些违规现象,造成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不完善。
2电力工程施工技术难点的应对策略
根据对电力工程施工技术难点的分析可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工程如期完工,并保证施工质量。电力工程施工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施工技术以及人员的分配和管理上,技术难点可以通过改进技术加以解决,对人员的分配和管理则可以通过定期对这些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2.1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及施工人员素质
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施工管理。首先,提高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就是要根据电力工程中的施工难点,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采用更加先进的施工技术来代替原有的施工技术。其次,施工企业要根据电力工程的特点,挑选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2.2利用先进手段对施工技术进行高效管理
在提高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素质的同时,还要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现代化的先进手段来实现高效管理。电力施工企业可以运用先进的专门用于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软件来对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管理,控制好施工进度、施工费用等,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其次,要对电力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对施工关键环节加强管理,坚决去除施工技术管理中不必要的环节,以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
2.3严格遵守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
由于电力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因此要时刻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严格按照安全条例进行施工。首先,要保证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对于不同类型的施工人员必须满足相应的安全规定才能上岗,并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特别是新进的员工,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其次,对于安全事故要严格按照“五定”来处理。“五定”指的是定整改措施、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验收人。再次,要做到安全生产“七关”。最后,要进行安全监督。领导可以进行现场带班,对不遵循安全规定的工作人员要严肃处理。
3结语
篇7
1.1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设计问题设计是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的前提,很多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设计存在杆塔选型不合理,线路路径重复或半径过大,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杆塔地基强度不足,这会给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建设带来设计和建设的不足,容易造成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功能制约和安全隐患。
1.2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技术应用问题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中没有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技术验证,出现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设计问题的积累,在施工中形成实际的问题与隐患。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中没有对技术应用进行强化,出现要求不严、标准降低,严重影响了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性能。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中对地基、防雷等关键部分缺乏技术支持,影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日后运行的安全,给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带来系统性和功能性的影响。
2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设计应该注意的要点
2.1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杆塔设计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覆盖面广、路径长度大、关键节点多,因此要做好杆塔的设计与选型,继而确保电力工程输电线路传输安全与电力有效分配。杆塔项目成本平均占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建设费用的40%,从质量、技术和成本的角度都应该做好杆塔的设计与选型。要在普通的地段采用架空型杆塔,这样可以节约成本,并做到输电线路安全。在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转角和跨越部分应该选择角钢铁塔,这样可以提高杆塔的稳定性,而且还可以确保线路的强度与安全性。
2.2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路径设计设计电力工程输电路径要突出三个原则:一是经济性原则,要确保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路径的经济,在确保输电质量与安全的同时进行控制路径的成本。二是最优化原则,要减少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路径的长度,这样来避免迂回供电和供电线路过长而引起的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故障。三是安全性原则,要在设计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路径中注意安全,减少在危险地段和不安全区域的穿行,避开对周围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实现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整体性安全。
2.3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杆塔地基设计应该在结合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和整个电力工程建设的实际状况基础上进行杆塔地基的设计,只有科学地选择杆塔,才能够确保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地基施工如期、保质地进行,在节约整个电力工程成本的同时实现杆塔和线路的稳定。
3加强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的技术应用
3.1做好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图纸的审核在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设计图纸进行审核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查看设计的内容是否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再审核设计方案、结构选型是否能够满足电力工程的施工需要。在整个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的组织和设计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其能够对施工技术的组织、准备、经济、技术等进行严密的计划,并且能够缩短施工周期、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损耗、节约成本、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达到了建设投资的效果。
3.2强化对输电线路工程的技术管理对于技术的管理应当贯穿于整个电力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的始终。输电线路的施工中,施工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要按照统一的规程、规范进行衡量和要求,以保障整个输电线路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技术规定,熟练掌握操作技巧,严格进行施工。
3.3做好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在输电线路的故障中,雷击跳闸所引起的安全事故所占的比重特别大,尤其是山区的输电线路,经常会因为雷击而发生跳闸故障。因此,要加强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避免雷击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损害。
4结语
篇8
(1)清除施工地中的障碍物。打桩前,必须将场地内的障碍物清理干净,比如,架空线、树木、埋设管道等等,必须保证施工场地内的清洁。(2)平整处理施工场地。①现场预制桩场地。为保证其质量,避免桩身出现弯曲变形现象,必须对预制混凝土的施工地进行夯实和平整处理工作。②沉桩场地。设备进场前对场地做好平整工作,松软土地的要夯实。若地基不能满足打桩机械的要求时,可以在表面铺上碎石,再平整,用来提高地基表面的承载力,确保桩架作业的质量,正直,无不均匀沉降。需注意,雨季必须做好排水措施。而预制桩,不管是锤击、静压还是振动打桩,因为机械的本身重量就很大,场地中平整时还需要考虑厚度因素,一般会铺设200mm的碎石,以提高与打桩机直接接触的的地基的承载力,避免不均匀沉降,垂直度降低的现象。如果,铺设碎石仍不能满足打桩机的要求时(履带式的要求地基承载力为100~130kpa),则可以铺设走板道,可减少低价的承载力。灌注桩需根据不同成孔方法再进行平整工作。其一,人工挖孔,平整时需考虑挖孔后运土的道路;其二,钻孔灌注桩,则需考虑泥浆槽和排水沟。最近几年,上海等发达的大城市已经实行钻孔灌注桩硬地施工法,就是在施工区做混凝土硬地,同时做好泥浆槽和排水沟,再在打桩处钻孔成桩。这种方法不仅有序的布置了泥浆,达到文明施工的要求,还大幅提高了施工的效率。而沉管灌注施工场地的平整要与预制打桩类似,而且沉管需要用锤击或振动,因而对地基的承载力也有着比较高的要求。(3)放线定位。①放基线。桩基轴线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因为它不仅仅是桩基础的施工,还是整个上部结构必须遵照的基础。施放轴线须以国家级三角网控制点引入,再进行多次复合测量,其定位点应该设在不受其施工影响的地方。②设置水准基点。打桩入土后,都需要按设计要求做好标高记录的作业。而控制标高,需在施工地区附近设不少于2个的水准基点,避免损坏,同样应设置在不受其施工影响的地方。③施放桩位。根据图纸中的桩位图,逐个对沉桩进行编号,根据对应的轴线,按要求尺寸放置桩值,再设计桩样,方便供桩机定位。
2选择沉桩方法
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工程的各种环境与设备的情况来从预制桩、灌注桩和钢桩中选出适合的桩型。机械设备,需要根据地质条件、规模、桩型及现场的情况来确定设备。工程和造价等一些列的问题,需要综合比较和选择。锤击打入施工法:施工快;震动大;噪音大;锤击力对桩身和桩顶影响较大。静力压桩施工法:施工慢;无震动;无噪音;桩机自重大,厚度大于2m的中密以上砂夹层时,不宜用此方法。震动沉桩施工法:施工较快;震动大;噪音大;震动对地基土扰动较大。水中沉桩施工法:施工慢;震动小;噪音小;施工较为复杂,对桩基的承载力有一定影响。2.1预制混凝土桩与钢桩的沉桩预制混凝土桩主要有方桩和管桩这两种形式;钢桩则有H型钢桩和钢管桩。他们都主要采用锤击打入法、静力压桩法和水冲沉桩法,偶尔有用振动沉桩。锤击打入法有着高速度的优势,但它的振动有些大,噪音也很大的缺陷,而且它的锤击力对桩身,尤其是桩顶的影响力较大;静力压桩法虽然施工慢,但它没有振动和噪音,但是当存在厚度大于2M的中密以上的砂夹层时,因为自重太大,不宜使用这种方法;振动沉桩法施工速度比较快,振动大,噪音也大,而且对地基土扰动也较大;水中沉桩法施工速度慢,振动和噪音小,但是施工复杂,对桩的承载力会存在一定的影响。2.2灌注桩成桩灌注桩成孔主要有泥浆护壁、沉管和干作业成孔等几种成孔的方式,一般是在成孔后放入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成灌注桩。泥浆护壁有正(反)循环泥浆护壁和冲击成孔两种成孔方式,前者比较适用于淤泥及类似淤泥的土壤、一般的粘性土、粉土等,须注意保护,防止护壁倒塌;后者可用于粘性土及碎石土,也能用于淤泥质土等。沉管成孔可用锤击法、振动法或振动冲击法等,这几种方法施工时都有振动、噪音和挤土的现象,应注意保护环境。干作业成孔有钻孔和人工挖孔两种方法,钻孔适用于粘性土及粉土,砂土中也可;人工挖孔大多适用于粘性土,而淤泥质土和粉土的使用应根据具体条件选用,但在砂土和碎石土中不能使用,与此同时地下水位若采用人工挖孔必须有一套安全、可靠的排水或止水措施。在这几种方法中,泥浆护壁成孔和干作业成孔这两种方法都很少有挤土,乃至不挤土的现象,而且施工中振动与噪音都很小,因此它们是城市高城建筑中的首选方法。
3结束语
篇9
作者:詹宇胜 匡科 杨远祥 单位:广州市自来水公司
软弱地层中砂层分布广泛且厚度大,渗透性、富水性强,在隧道开挖时极易发生渗水、流沙甚至塌顶。在软弱地层中且地面沉降控制要求高的区域掘进,施工难度大。施工期间铁路运行要求高穿越铁路施工期间恰逢春运前夕,按铁路部门要求春运期间停止铁路范围内的一切施工。平时广茂铁路每天来往列车有88列,春运前开始增开临时列车,越临近春运行车的密度越高,且在盾构施工期间火车行驶要求按照正常速度运行(不限速)。因此,穿越铁路段的盾构施工必须在春运前完成,既要保证盾构掘进进度,也要确保广茂铁路的安全运行。接收井1基坑施工接收井1的基坑外包尺寸为30.4m×16.4m,开挖深度为22m,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厚为1.2m、深为42m的地下连续墙+4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支护型式。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开挖范围主要为淤泥质土、砂层,连续墙基底计算嵌固深度为10m,由于基底位于砂层,为防止基底涌水,连续墙计算嵌固深度以下为素混凝土连续墙,素混凝土连续墙进入相对不透水层2m。连续墙槽段接口采用“H”型钢接头,在槽段与槽段连接部位的外侧设置4根600mm@300mm的单管旋喷桩进行止水,有效桩长为42m。基坑基底加固采用600mm@450mm×450mm单管旋喷桩封底,旋喷桩进入基底以下14m,以提高基底被动土压力和基坑稳定性,同时有利于基底封底止水。盾构接收井1位于铁路南侧与北江大堤之间,基坑施工既要保证铁路安全,又要满足北江防汛要求。施工控制要点如下:①地层中软土层及砂层较厚,连续墙成孔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泥浆密度,根据不同地层的性状及时调整泥浆浓度,确保不出现塌孔或颈缩。②地下水与北江河水位相通,互为补排,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连续墙成槽施工过程出现涌水、涌砂现象。若发现北江水位即将高于连续墙泥浆面标高,则应立即对正在成槽的连续墙采用粉质粘土进行回填。若连续墙底出现涌水、涌砂,则立即采用素混凝土进行回填。③加深连续墙的导墙至2.8m,采用两台自带纠偏装置的旋挖钻机进行成槽施工,旋挖钻配置70m钻杆、动力按照成2.6m桩的动力配置,以控制成槽的垂直度,避免塌孔。④基坑地层中的淤泥质砂层含水量丰富,土方开挖时机械难于站立,不利于土方开挖过程的安全和进度控制。解决方法是在基坑内设置一个集(降)水井,土方开挖前将基坑内的水位降至开挖面1m以下,必要时在基坑局部铺填碎砖渣或石粉以满足挖掘机作业要求。
穿越铁路施工盾构机掘进施工会破坏地层的原始应力,地层单元产生应力增量,特别是剪应力增量,极易引起地层的移动,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如差异沉降过大,就会因地层变形引起铁路沉降或倾斜变形。施工控制要点如下:①合理设置切口水压穿越铁路时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盾构机前方,在盾构机通过及通过后沉降值均较小。穿越铁路段的盾构隧道上方地面依次经过花木场、铁路路基、路轨和路基斜坡,地面高度呈阶梯形分布,控制切口水压是保证安全过轨的关键。穿越前先设定切口水压值为0.2MPa,在盾构机过轨前尽量保持切口水压的稳定,穿越铁路时由于覆土厚度产生突变,及时调整设定的压力值,其波动值控制在设定值的±(5~8)%范围内,以保证地层的稳定,减少沉降。②严格控制盾构机的推进速度和姿态盾构机推进速度和姿态控制直接影响到土体沉降。穿越铁路时应以快速通过为原则,掘进速度控制在20~25mm/min,并尽量保持盾构机匀速推进以减少对土体的扰动。在穿越过程中盾构机姿态变化不宜过大或过频,严格控制中线的平面位置偏差、盾构切口与盾尾平面以及高程偏差均不超过±50mm,偏差达±30mm时报警提醒。一旦出现盾构偏移轴线过大或地面变形偏大,应逐步纠正,并及时调整推进速度。③提高注浆质量盾构机穿越铁路掘进施工中,保证注浆质量是减少后续沉降的有效手段之一。适当加大泥浆的密度和粘度,将泥浆密度控制在1.20~1.25g/cm3,泥浆粘度控制在25s以上,并加强监测确保泥浆质量。同时,提前开启备用的注浆系统。盾构机盾尾有2套同步注浆系统,其中1套作为备用,该工程第713环进入铁路下方,进入704环时就开启备用的注浆系统。④控制干砂量计算理论干砂量可与盾构系统中央控制室监视盘显示的掘削干砂量(即实际掘削干砂量)作比较,根据两者之间的差距,判断开挖面超挖量和地质变化情况。盾构到达施工①端头加固为改良盾构到达时的土体、阻截地下水流动以及确保铁路、基坑和隧道的安全,采用“素混凝土连续墙+水泥搅拌桩+单管旋喷桩”的方式,对接收井1端头位置进行加固。端头加固体沿隧道轴线方向长为12m,宽为盾构隧道两侧各向外4m,包括一道紧贴着接收井1围护结构的1.2m厚素混凝土连续墙(深至隧道底以下4m)和10.8m长“水泥搅拌桩+单管旋喷桩”的结合体。隧道底以下4m至隧道顶以上4m共14m范围为600mm@350mm×350mm单管旋喷桩加固体,旋喷桩顶面标高至地面约9.03m范围为500mm@1000mm×1000mm水泥搅拌桩加固体。②盾构平衡到达掘进施工由于征地和北江大堤防洪要求限制,接收井1施工场地移交滞后,加上连续墙深达42m,地质主要为砂层,虽然使用了旋挖钻机进行槽段施工,但当盾构穿越完铁路进入到达掘进时,接收井1的实际进度却只能完成至第二层土方开挖及第二道混凝土支撑施工,盾构到达不能采用常规方法实现。为了尽快贯通隧道并保证铁路安全,采用了盾构在原状土中平衡到达的施工工法[1]。主要控制要点如下:a.盾构井灌水平衡。接收井1采用顺作法施工开挖至第二层土方并完成第二道支撑体系的施工后,向基坑内灌水,水位与基坑外地下水位齐平,盾构机直接破除洞门(材质为玻璃纤维筋)进入接收井1内,充分利用盾构到达平衡的原理,规避盾构到达接收的风险。然后,对基坑进行抽水和清理,采用逆作法对基坑的下部主体结构进行施工,将盾构机整体吊出。b.掘进速度控制。盾构刀盘从736环进入接收井1端头加固区,尽量保持盾构推进匀速、平顺,千斤顶推进速度控制在10mm/min以下。在盾构机抵达端头连续墙前,逐步降低掘进速度,两幅连续墙之间的推进速度控制在3mm/min左右,刀盘转速为0.8~1r/min。盾构机进入接收井1时,以尽量减少对基坑内土体扰动的原则控制盾构掘进参数,并关注盾构机参数,防止盾构机扭转。到达掘进时盾构机的推力和扭矩以刀盘转速和掘进速度来控制。c.切口水压控制。从进入加固体(736环)至穿过洞门进入盾构接收井1内(745环)过程中,在保证环流系统通畅不堵管的前提下,逐步降低盾构切口水压,以防止冒浆。从736环开始,切口水压控制在0.18MPa,以严禁堵管为原则调节切口水压,并视环流运行情况对最终切口水压设定值进行微调。至745环时,盾构机穿过洞门进入盾构接收井回填区,切口水压降至0.12~0.15MPa,避免切口水压过高导致泥浆冒顶外泄至灌水区域。d.盾构机姿态控制与连续墙切削。盾构机到达接收井1时,盾构机本体及切刃面与壁体尽可能保持垂直方向进入,使盾构机尽量平缓掘进,严禁进行大幅度的纠偏动作,保证盾构机能够平缓出洞。盾构机碰壁后应缓慢前进,利用切刃慢慢磨耗壁体,直到盾构机完全无法再前进或油压过高、壁体产生破裂。密切注意切刃扭力及马达温度,出洞期间盾构机处于上坡状态,注意控制盾构机的垂直偏差。e.注浆控制。盾构到达掘进期间,泥浆密度应尽量控制在1.20g/cm3左右,粘度≥25s。在端头加固体中掘进期间,必须保证每环注浆量达到理论值的130%。盾构在744环掘进时,二次注浆初凝时间为20s,对素混凝土连续墙外三环(746~748环)6个注浆点都要注浆,并尽量多注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7MPa以下。施工期对铁路的监测盾构施工过程可能造成地面的整体沉降、轨道间差异沉降,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行和施工安全,应进行严密的监测[2]。为确保盾构施工安全和广茂铁路线路正常运行,在工程施工期间加强了地面沉降和铁轨轨面沉降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施工参数,实行施工精细化、信息化动态管理。①监测点布置对于地面沉降的监测,沿铁路轴线每隔5m在路基两侧各布置一个监测点,每隔10m布置一个横剖面,在铁路左右各约15m范围内的横剖面上布设一排间距为2m的监测点,。图2地面沉降监测点布置Fig.2Layoutoflandsettlementmonitoringpoints对于轨道的监测,在每根轨道上沿轨道方向每3m设一个轨面监测点。为布设轴线点,沿隧道轴线附近布设一条闭合平面控制导线,将轴线点放样到地面上。因施工前移交的水准点比较分散,故在沿途较稳定地区埋设2~3个水准控制点。根据实际需要,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视野开阔、通视条件较好的稳定区域埋设2个工作基点,要求牢固可靠。②控制标准在铁路范围内,严格按照已制定的沉降控制限值进行控制,沉降值达±3mm时提出预警,当监测点沉降达到或超过控制限值时,还应及时报警。③观测方法应用SDZ2水准仪(配铟钢尺)测量仪器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实施监测。根据实际布设导线网,通过平差求得各点高程。施工前,由工作基点通过水准测量测出各监测点的初始高程H0,在施工过程中测出的高程为Hn,则高差ΔH=Hn-H0,即为沉降值。观测时严格控制各项限差,每测点读数高差不宜超过0.3mm,对不在水准路线上的观测点,一个测站不宜超过3个,否则应重读后视点读数,以作核对。首次观测应对测点进行连续两次观测,两次高程之差应小于±1.0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④监测频率对铁路的监测频率,接收井1施工时为1次/d,盾构穿越铁路及到达施工时为1次/h。
通过对施工过程各项技术的严格控制及精细化管理,在接收井1施工、盾构机穿越铁路至平衡到达的整个过程,地面沉降和轨道沉降均控制在限值以内,盾构机于春运前顺利通过广茂铁路段,并成功到达了北有广茂铁路、南有北江大堤“腹背受敌”的接收井1,为后续盾构隧道内进行二次衬砌大型钢管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篇10
【关键词】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1.前言
每一座建筑都离不开地基,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体质量的高低,而施工技术又是地基基础质量影响的关键性因素。所以,为了确保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把握施工技术才是质量的保障。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同的建筑工程,由于其位置的差异,也会面对不同的地质,这样就是地基基础的施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性,但是,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前期、中期由于没有重视地基基础的质量,导致施工中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
2.影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的主要因素
(1)地基基础缺陷的种类及其对建筑物使用、安全、耐久性等方面的影响。
(2)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安全度、使用要求等具体情况对地基基础变形的适应性。
(3)地基基础和结构变形的数值,发展速度和趋势。
(4)地基基础缺陷和加固上部结构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3.确保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合理性
3.1 重视工程勘查的准确性
工程勘察报告要全面反映房屋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预防地基与基础的工程事故,首先对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正确的了解,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搞好工程勘查工作,根据建筑物场地的特点, 建筑物情况合理确定工程勘查目的和任务,勘查工作是设计的重要前提,决不能忽视不做,也不能随便做而不考虑是否适用。特别是对复杂的、软弱的地基,更应慎重对待。
3.2 提高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地基基础的设计应当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结构型式和工地的土质条件,并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在适用与经济的前提下,保证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发生裂缝或损坏。设计人员应慎重对待工程勘查报告提供的地基承载力建议值,严格计算基础的实际土压力,若对勘查报告的建议值有怀疑,可以再做载荷试验验证。施工人员在天然地基上建造大中型工程时,应复核设计地基承载力的合理性。一旦发生地基产生较大的沉降或倾斜,必须立即停工,会同勘查、设计和使用单位共同研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地基和建筑物发生灾难性破坏。
4.工程实例
我市某建筑工程项目分为四个建设区,1 区和3 区分别为14 层和l0层主体建筑物,2 区为5 层的裙楼部位,4 区为4 层建筑物。1 区和3区的高度分别为58.30m、40.25m, 四个区的建筑主体结构均为框架抗震墙结构,单柱最大荷重约为4500kN、10200kN;2 区的建筑主体高度为27.60m,单柱最大荷重约为6800kN,为框架结构;4 区建筑主体高度为16.40m,单柱最大荷重约为5500kN,为框架结构。通过地质勘查情况,可以发现:①场地内人工填土分布连续,结构紊乱,均匀性较差,承载力低;②场地内粘土、粉质粘土分布基本连续,其承载力均偏低;③场地内细砂呈层状或透镜体分布于卵石土顶板,承载力较低,属可液化土,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④场地内中砂呈透镜体分布,承载力较低,属不液化土;⑤场地卵石土分布连续,主要以稍密、中密、密实卵石为主,局部地段为松散或夹透镜体中砂。稍密、中密及密实卵石具承载力高、压缩性低的工程特性,为场地良好的天然地基土。
从工程实践中得知,素填土、粉质粘土、细砂不能满足荷载要求,且细砂为可液化土层,未经过处理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卵石土能满足荷载要求,可作为基础持力层。
5.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5.1 人工挖孔灌注桩
(1)主要施工程序。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一浇垫层一架设支架,安装设备等一边挖边抽水一桩孔周壁的清理一支撑护壁模板一浇灌一周护壁混凝土一拆模后继续下挖,支模,浇护壁混凝土,循环作业一作扩大头,对桩孔验收一排除孔底积水,钢筋笼设置固定一浇灌桩身混凝土。
(2)成孔工艺试验。挖孔桩在正式施工前应进行成孔工艺试验,数量不得少于两个,检验桩侧壁土层有无坍塌缩孔、流泥、涌砂现象,混凝土护壁是否起到应有效果,桩端扩大头成型能否符合设计要求。
(3)桩距开挖顺序。当桩净距小于2 倍桩径且小于2.5m 时,应采用间隔开挖。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m,待第一批桩浇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60%时,再开挖相邻桩。
(4)挖孔方法。由人工从上至下逐层用锹镐进行,遇坚硬土层用风镐、锤钎破碎,遇孤石时应由专业爆破人员采取可靠的爆破措施。爆破时应注意安全,防止炸坍护壁,设计建议优先采用小剂量炸药多次爆破法进行。挖土次序为先中间后周边,按设计桩径加两倍护壁厚度控制截面。
(5)护壁。每节护壁长度为1000mm,应视现场挖孔情况而定。第一节护壁须高出地面200mm, 同时做护肩, 第一节定位后安装护壁钢筋,支护壁模板,然后浇灌混凝土。护壁混凝土强度达5.MPa 以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的开挖。护壁往下施工时,以每一节作为一个施工周期,每浇筑完三节护壁,需校对桩中心位置及垂直度。
(6)钢筋笼制安。钢筋笼制作、安装、主筋接头错开50%,螺旋箍筋每隔1.0~1.5m 与主筋按梅花形用点焊固定, 每隔2m 加设一道加劲箍。对于长度大于15m 的钢筋笼可分段制作,现场吊装就位时焊接,应采取措施将钢筋笼悬固在孔内正确位置及标高上。
(7)混凝土浇筑。浇筑前必须对成孔进行复测,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及时处理;浇筑混凝土时,孔日处应设护口筒,灌注时尽量避免碰撞孔壁;灌注桩的混凝土灌注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0,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80~100mm;浇注混凝土时应采用串筒,串筒末端离孔底高度不得大于2m,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分层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进行养护。
5.2 冲孔灌注桩
(1)设备及调试。钻孔机具及工艺的选择应根据桩型、钻孔深度、土层情况、泥浆排放及处理等条件综合确定。
(2)护筒。施工前应定出施工所用护筒的规格数量并运到现场。护筒埋设应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护筒埋设深度应超过杂填土埋藏深度0.2m。护筒周围应用粘性土分层回填夯实,并在开钻之前复核一次护筒的位置。
(3)泥浆护壁。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 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1.5m 以上。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浇注水下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前,孔底500mm 以内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5,含砂率小于等于8%。
(4)清孔。浇灌混凝土前,孔底沉碴厚度应≤50mm。
(5)桩允许偏差。桩孔桩中心位移偏差100+0.01Hmm;桩的垂直度偏差H/ 100(H 为桩长);桩径允许偏差+50mm。
(6)钢筋笼制安。主筋接头错开50%,螺旋箍筋每隔1.0~1.5m 与主筋按梅花形用点焊固定,每隔2m 加设一道劲箍。对于长度大于15m的钢筋笼可分段制作,现场吊装就位时焊接,应采取措施将钢筋笼悬固在孔内正确位置及标高上。
(7)混凝土浇筑。浇筑前必须对成孔进行复测,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及时处理, 合格后尽快浇筑混凝土; 水下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泌水率应控制在4%之内;浇注混凝土时应采用导管,导管定长偏差不超过,0.5%,连接部位内径偏差不大于2mm,,内壁光滑平整;连接成导管时,轴线偏差不大于20mmc。连接后在0.5~0.7MPa 的压力下不漏水;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