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2-24 16:3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良好的精神风貌,而且还能为学校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学术氛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与实际情况,把握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同时要以社会环境、国家民族观为支点,把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时代性和民族意识。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期性、阶段性的特点,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能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构建和谐校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持续的阶段性教育,它具有导向、激励、评价、凝聚、调节与转换等多方面的功能。它能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将国家与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希望融入学习过程中,内化为大学生们的精神内核,塑造他们的理想,健全他们的心智,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荣誉感,提高他们的人生哲学境界。这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的系统性与政治的敏锐性,提高我国的国家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培养他们的伦理情操,完善道德建设,关注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社会。
(一)教育目标不和谐。大学教育应是大学生发展的共性目标与个性目标的和谐统一,但在教育中往往因重共性目标,追求教育的“同一律”,而忽视了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忽视了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大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和主体性。这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内容不和谐。思想政治教育应让大学生接受教育内容并将其转化为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实现“内化”和“外化”的和谐统一。但在现实教育中,往往注重理论的讲解,希望学生将理论“内化”,而忽视了“外化”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和谐,导致教育的实际收效不理想。
(三)教育方式不和谐。目前在大学教育中只注重课堂知识单向的灌输方式,而忽视了教育的双向互动原则,忽视了将显性教育与人的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
(四)教育手段不适应。现在的大学过分注重培养精专业、通外语、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往往忽视了德育的运用性、合一性、结合性。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建议
(一)调动和开发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资源。大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因此要让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以对家庭负责为起点,学会奉献孝敬;以对学习负责为基本点,学会求知;以对集体负责为凝聚点,学会关心关爱;以对社会负责为制高点,学会感恩报答。这有利于调动和开发大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资源与潜能,使之转化为巨大的内驱力,将自己塑造得更理想、更完美。在教育中,要引导大学生在创新中思考,在生活中感悟,在合作中成长,在实践中内化,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把一些新观念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社交和合作的观念;时间和效益的观念;信息的观念;民主与法制的观念;拼搏与进取的观念;务实、公平的观念;权利与义务的观念等等。
(二)体现对学生的人性关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人性化原则,就必须使教育向社会实践渗透和延伸,帮助大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为他们选择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基本的参照系数,并为其实现人生理想营造良好的社会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努力将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感性化、生活化、人性化,使其在生活实践层面上被大学生们普遍理解和接受,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产生心灵的沟通、思想的共鸣和情感的和谐,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性化的基础上实现和谐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学生工作面上的共性教育和点上的个别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谈心活动,了解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平等相待、以理服人、双向沟通的方式,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还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把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三)以活动为载体掌握学生情况。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学生工作面上的共性教育和点上的个别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谈心活动,了解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平等相待、以理服人、双向沟通的方式,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还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把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一方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将“教师言传口授”与“学生能动思考”有机结合,贴近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思维习惯,让真理为大学生从乐闻到信服;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创新性校园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际参与中获得自我提升。另外还要注意把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真正为学生排忧解难。
篇2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心理学;问题;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教育心理学,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规律,了解不同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心理特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及时掌握学生的想法、思想和态度,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工作做得及时、准确、入情入理,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
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对于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日臻完善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其中的必要性也是不言而喻。
(一)运用教育心理学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教育人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间充满着诸多矛盾。如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矛盾,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规范与教育者、被教育者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教育者、被教育者与环境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在深层次上体现在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因素中,在浅层次上表现为人们某种心理上的不平衡。如果自觉的将教育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运用先进的教育心理学技术和工具,将学生表现出的各种行为量化分析,能够增加教育的科技含量, 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可以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做总结和概括,使之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二)运用教育心理学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需要、动机、情绪、情感、意志、目的、行为的教育心理学观察大学生时,可以了解一名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进一步了解他的动机与目的,预测其行为,从而及时抓住刚刚表现出来的思想苗头,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前面,增强其效果与预见性。
每个大学生成长的环境与接受教育的方式各有不同,因此个性也不尽相同。通过教育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结合,可以从对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的差异分析中得到启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针对各个差异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通过因人施教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教育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中,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中揭示的知觉、思维、想象、记忆、注意等心理现象规律,来进行组织教学,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直观胜、启发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扩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提高工作质量,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 教育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两者的结合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中的原因是不容忽视的。
(一)缺乏跨专业人才,欠缺专业指导 。首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多只研究本专业,而专业心理学教师又极少跨专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在实践中能够跨专业、 游刃有余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的工作者少之又少。其次,运用好心理学所必需的技术化设备欠缺。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实效性不显著 。教育理论界发表、出版了无数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论文和著作,提出了无数的方案、经验和建议,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可以看出,社会各界与教育部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总的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处于一种尴尬局面,工作效率低下的状况没得到根本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大量实践难题却依然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地位在当前高校工作中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智实、德虚、空洞”仍是很多高校工作的真实写照。
(三)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日益多元化给教育工作带来难度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流动分布、交往方式、发展需求、生存状态等发生较大的变化,大学生在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呈现出新的特点。
大学生健康的主流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普遍有着较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二是非常关注社会;三是大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健康向上的;四是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明显增强;五是大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十分强烈。但是在健康的主流背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 对策
(一)加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建设 。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多、兼有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少,在实践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课程化能保证一定的实施效果,课程化比较适宜解决知识范围内的问题,课程化适宜解决学生普遍共同的问题。通过系统的讲座、活动课程的形式将教育心理学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
(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若是道德教育试图以讲解、说服、灌输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灌输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无效的。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不同于以求真为目的的认知发展,也不同于以获得情感愉悦为目的的审美的发展,而表现为在特定的道德情况下做出“应该如何做”的选择能力。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必须采取多元化教育方式,如采取观察法、实验法、谈话法、问卷法以及测验法等多种教育工具的综合应用去促进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
(三)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人在实践基础上的切身体验和思维活动的结果,是伴随着认识、情感、意志的转移而完成的。所以,人的知、情、意等心理因素是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先导,并直接影响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关系着人的内心政治、思想、道德等信念转移的方向和程度。
首先,当代大学生处于时代瞬息万变、信息急剧膨胀、各种多元化思想碰撞交汇的特定时代,这对于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来说会由此引起深层次的思考,在思想上产生迷惘,认识上出现多元化倾向。基于这些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努力研究学生认识的心理过程,从认识心理的规律出发,进行科学引导。其次,当代大学生多数是在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人生道路比较顺利,受挫折少。当学习遇到困难、人际交往出现障碍、竞争遭受失败、恋爱受到挫折时,一些学生就会茫然失措,无所适从,从而产生失落感和困惑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系统而有效的教育和实践,帮助大学生增强努力学习、刻苦锻炼、遵守道德、追求完善的自觉性;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乐于奉献的果断性;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坚持性和在情感与理智发生冲突时的自制力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而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祝林山.教育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6).
[2] 杨凯.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陕西教育.2006(5).
篇3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34-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具有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课程。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理论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的思想理论,养成的科学思维;而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实质上是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与鲜活的生活实践和学生个体的思想认识、直接体验相结合和相统一的过程,有着自己特有的目标。所以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对于高校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不能高标准地达到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要求,不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各种能力。通过构建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模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目的。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能够有效地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活动能力,培养大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通过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交流能力、组织能力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社会,了解世界,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环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有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指引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觉悟状况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所以说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不光让大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而且要让大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真真切切地理解体会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使得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1.缺乏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正确认识,对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投入不足。我国的高校正处于一个发展阶段,高校教学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缺乏一个系统的认识,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一个正确认识,从而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缺乏相应的投入。高校教学中只是片面注重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教学,而没有注重理论实践教学对于高校大学生能力和思想培养的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中只是做一种形式,没有深刻的理解实践教学对于整个高校教学体系和大学生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在高校教学中对于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从而使得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的投入不足,缺乏相应的投入来支持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使得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不能够顺利的开展。
2.缺乏专业的实践教学教师,教学活动缺乏规范性。因为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实践专业老师需要专业的实践经历,只有老师具有专业的实践经历才能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工作,但是由于思想政治课老师自身的能力不足,使得实践教学的目的难以实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的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实践教学部分,同时还明确了实践教学的各种教学方式,但是在具体的实施实践教学的时候没有特定的教学大纲进行规范,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没有一个统一的内容、目标、方式和要求,使得实践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随意性增大。由于没有相应的标准使得实践教学活动没有能够达到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其结果只能使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3.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指导,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教学,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涉及到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各个环节和因素的顺利进行和保障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一个良好手段,但是由于对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从而使得整个实践教学缺乏科学的指导,让实践教学的具体工作落实不到位,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让整个实践活动和实践教学不能全面的开展,对于整个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指导,对于整个实践活动缺乏相应的具体实施措施,从而使得整个实践教学的意义很难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实现。目前许多高校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过于陈旧,不够完善、科学,忽视过程性评价,强调结果性评价。考核依据主要是查看学生是否参加实践活动,检验学生实践报告质量,对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具体表现没有足够重视,从而导致学生不够重视实践教学课,只专注于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忽视实践课的参与过程,甚至于对实践活动敷衍行事,实践报告抄袭了事,更有甚者是不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成绩反而比参与者的好。
三、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篇4
“范式”(paradigm)一词源自语言学,指谓现代语法中词形的各种变化规则,诸如动词的人格化、名词的各种变格等,由此引申出范例、模型、模块、模式等义项。库恩将范式移植于科学哲学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认为“‘范式’一词无论实际上还是逻辑上,都很接近于‘科学共同体’这个词。一种范式仅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共有的东西。反过来说,也正由于他们掌握160了共有的范式才组成了这个科学共同体,尽管这些成员在其他方面并无任何共同之处”[1]。这里,我们可以把库恩的范式理解为“某一科学家集团围绕某一学科或专业所具有的理论上或方法上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了他们有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了一种共同的科学传统,规定了共同的发展方向,限制了共同的研究范围”[2]。可见,正如库恩所言,范式问题就是一个学科何以可能的“学科基质”(disciplinarymatrix)问题。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内涵丰富,通常是指在医学教育过程中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原则的对医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施加各种教育影响,使医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事医学职业所必需的思想意识、理论观点、医德规范以及人文理念等,从而培育和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并使其具备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此而言,高等医学人文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特殊的系统,必然有其自身所关注的基点性问题、元问题或曰核心问题,有其自身相对完善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的方法,同样也有高等医学人文教育主体所秉持的共有人文信念、人文价值以及实施技术等。可以说,以上诸多要素共同塑造与铸就了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自身所特有的基本范式。因此,所谓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范式,就是指人们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教育现象所持有的形而上的见解、思维方式以及思维框架的总称,是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进行哲学思考的理论反映。基于范式是某一学科领域的理论家们所共同持有的形而上学信念以及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范式客观存在这一无可争议的事实。在教育目的、教育向度、教育层次等多方面的具体与历史的统一中,尽管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范式具有多种表现,但理想范式、问题范式与规律范式是其至少应该呈现出的三种根本性的范式。
2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理想范式
古希腊以来“认识你自己”就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鹄的。“认识你自己”的要义就是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等根本性问题进行形而上的思考。这样,以反省、明确意义为价值依皈的理想范式就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性的重要研究范式。无论是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莫尔、黑格尔,或者人本主义、实用主义等近现代西方哲学,都将对人、对社会的理想设计作为重要理论旨趣。完全可以说,若抛弃了理想范式,人文社会科学的安身立命之本就将无以栖息。而这理所当然构成了理想范式之所以成为高等医学人文教育重要范式之一的合法性依据之所在。在当下的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活动中,众多学者从不同维度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理想目标、理想手段进行相对集中的探索,也使理想范式成为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范式。有学者指出,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良好开展对医学教育、对医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医学人文教育是一种更倾向于人的本性的教育,是对作为受教育者的人的内在精神世界进行人文熏陶和能力培养,以使其达到完善人格并实现人生价值的自我升华,因而在观念层面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在实践层面强化医学生的人文技能便内在的成为医学人文教育的本质使命[3]。还有学者指出,医学人文教育是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医学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使医学生养成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以便能够在未来的医学职业生涯中实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4]。还有学者从医学目的、医学发展趋势以及反思医学引发的社会问题等层面论证了开展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5]。关于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举措,研究者大多从课程建构、教学内容、教育原则、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设计、探讨,诸如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与人生境界、引导医学生感受医生崇高的职业价值、把人文教育融合到医学实践教学中并拓展实践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等[6]。可以看到,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理想范式的核心侧重于对教育目的、教育手段的理想建构倾向。问题是,现实中的理想有抽象与具体之别,因而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理想范式也就有抽象的理想范式与具体的理想范式之分。其中,抽象的理想范式,指的是忽视现实中的各种客观要求,以抽象的、永恒存在的原则为依据去建构教育理想目标的范式。这种教育范式虽然对个体、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引领价值,但往往走向宗教叙说或话语强权,现实中如科尔伯格所言的“美德袋式”教育即是证明。具体的理想范式则是指能够与其他教育范式实现有机互动,以对现实性问题的分析与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为依据,在长期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中实现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目标、操作技术进行具体设定的范式。那么,怎样才能避免理想范式的乌托邦叙述或话语强权而不至于滑向抽象?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工作者来说,认识到理想范式的非独立存在性进而把握好适度性是极其必要的。
3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问题范式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解决各种既存问题而新问题又不断产生的发展过程。由于人文社会科学将“认识你自己”奉为自身圭臬,因此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就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在逻辑,而问题范式也必然成为其重要的基础性研究范式之一。从古希腊、中世纪到近现代,从皮浪、康德到后现代主义哲学,众多哲学家都曾以问题范式为基础对人类面临的多方面矛盾问题进行过历史与现实的展现和批判。问题范式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性范式,对于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而言,问题范式的鲜明特点在于可以从不同维度审视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所呈现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并对其中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哲学反思。就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对于当代医学的重要性而言,现实中还存在着各种质疑,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当前医学发展出现的种种问题,难道不可以通过医学自身的发展得到解决吗?何需人文学的鼓噪?为医学技术的成果运用设置伦理道德界限,难道不会妨碍医学的发展吗?提倡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的结合,难道不是在给医学设置、违背了“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吗[7]?针对当前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困惑以及边缘化现状,众多研究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有学者总结当下我国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重视程度不够,医学人文课程被弱化;课程设置不合理,随意性大;医学人文教育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医学生未从根本上意识到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性,选课具有盲目性[8]。还有研究认为造成目前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重的,既有认知错位的原因,也有环境困扰的原因,更有机制掣肘的深层原因[9]。当然,针对以上的各种质疑和问题,学者们或从观念层面予以批判论证,或提出一些颇具合理性的知识建议。可以发现,对当下的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现状进行问题研究,使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问题范式相较于理想范式而言要充盈、丰满、具体一些。然而,当我们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问题范式本身进行理性的审视时,就会发觉现有的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问题研究本身大多是从纯粹的知识、理念、原则出发,坚持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问题进行理念化、原则化的知识反思、知识拯救。而事实上,倘若这种知识反思、知识拯救仅仅驻留于观念层面且抛离了对社会规律、社会存在的正确把握则流于抽象便是其不二归宿。显然,没有对规律的正确把握,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问题范式也是存有诸多缺陷的。这也表明,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效实施、开展还需要规律范式这个基础性平台的强力支撑。
4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规律范式
客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往往是一副纷繁复杂甚至是转瞬即逝的现实图景。对此,作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就不断的反思这样的问题:自然界与社会的发展是源自偶然的冲动,还是遵循着其深层次的固有规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杂乱无章而孤立存在的,还是遵循着一定规律而普遍联系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认为世界的变化和发展是依循着“逻各斯”而有一定的次序和周期并适应着不可避免的必然性的。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实际上就是指规律。因此,人类在对规律性问题的不懈探索以及在对规律性问题各个层面不同解答的历程中便产生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又一重要的基础性范式,即规律范式。可以说,没有对规律客观存在的哲学承诺及其自觉把握,人类是无法适应复杂的生活世界的,遑论对客观世界的有效改造。规律的存在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过程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10]。当这种规律性的知识客体主体化、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观念时,就外在地表现为人们在行动中所必须遵循的实践方案、操作规则。在规律与实践方案、操作规则的关系上,规律是实践方案、操作规则的基础,实践方案、操作规则是规律的主体反映。当人们抛开客观规律去建构实践方案、操作规则时,这种建构是抽象的;而当人们以客观规律为基础去建构实践方案、操作规则时,这种建构则是具体的。因此,是否以客观规律为基础,是判断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方案、操作规则建构具体性与抽象性的重要分水岭。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而言,规律范式就是以揭示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的本质性存在以及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践必须遵循的具体规律为基础、对高等医学人文教育从具体层面进行本质把握的基础性范式。库恩曾指出,范式更新带来知识更新,知识更新以范式转换为前提。因此,在明确规律范式科学内涵的前提下,将规律范式基础性地引入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将为高等医学人文教育本质的明确、为高等医学人文教育效益最大化的实现提供重要的方法论前提。特别是在实施高等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应当遵循的各种教育规律以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必将获得充分的重视。当然,规律绝不是纯粹的一般性公式,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性、历史性决定了规律是具体的规律、历史的规律。因此,以社会存在为基础,去揭示具体社会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具体规律,是保证规律范式科学性、具体性的根本前提,也是具体的规律范式的必然要求。惟其如此,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在本质才能得到全面揭示,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科学设定的多层次性目标才能得以全面实现。
5结语
篇5
关键词 免费师范生 职业理想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2007年国家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部属师范大学恢复了以往的师范生免费受教育的政策。这并非单纯的以往免费教育政策的恢复,也不是简单的对培养师范生收费方式的改变,而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这一次政策的出台可以看出,国家投入了大量的教育资金和资源去选拔那些真正热爱教师这一职业,甘愿为基层教育事业奉献自己一生的年轻学子,通过他们来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质量,推动农村等偏远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那么要想使以上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要加强对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只有坚定了他们当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崇高理想,才会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树立起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坚定信念,才能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找到乐趣,在教师教育事业中释放出自己的全部热情和力量。
1 高校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部分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都能遵守国家制定的各种相关政策,都有服务农村基层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心。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存在很多问题,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1.1 存在违约的想法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课题组在2011年3月对部分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目标进行了调查,大部分学生的职业目标是正确的,但也有部分学生没有将当一名教师作为自己毕业后的理想目标,并存在违约的想法。据调查显示,有的免费师范生在大一时就开始做兼职,到大三时已经有了一定数额的存款,目的就是到毕业时支付违约金。国家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部分学生却出现了想违约的想法,不得不说这跟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目标是有一定关系的。在这种情况下,也造成了我国教育资金的浪费,也不利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1.2 缺乏终身执教的职业信念
据调查显示,部分免费师范生在报考时就有把当老师当成一块跳板的想法,等到“十年服务期满就会跳槽”到待遇更好的地方发展。还有的同学不知道自己十年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缺少职业发展规划,并且偶尔也会向周围的同学抱怨自己以后要在农村从事10年的教育工作,还有的同学认为在基层工作实现不了自己的人数价值,自己的青春年华就这样浪费掉了等等,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以上种种错误导致了部分免费师范生职业意志不坚定,没有从内心深处甘愿为基层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更不用谈终身执教的职业信念了。
1.3 对教师这一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
免费师范生作为一名“准教师”,但他们对教师这一职业并没有达到深刻的认识。由于他们没有就业压力,这就造成了部分免费师范生学习动机不强,不知道自己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应该学些什么,认为当一名中小学老师没有什么难度,没有想过自己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专业和教师技能,缺少对自己职业理想的规划,他们只看到了自己没有就业压力,却没有想到自己就业后的压力。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师教育目标,使他们认识到当一名合格的教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能够自觉地去学习和锻炼能够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各种素质和技能,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己。
2 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报考动机不单纯
动机和职业理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动机都不对,最终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据调查显示,众多免费师范生中,有66.8%的学生并不是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当初的报考动机也是多种多样。大多数学生报考的原因是国家“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和有岗有编的就业岗位;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虽然优秀但不是最优秀的,但报考免师却能到“211”重点大学读书;还有的学生是因为老师职业稳定,每年还有暑假、寒假两个长假,除了以上说的几个主要动机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就不一一列举,但不难看出报考动机不单纯对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产生了严重不良影响。
2.2 农村基础教育条件太差
在这个物欲纵横的社会,很多人都在为能到更好的地方生存和发展而不断努力着。在很多方面城市要比农村略胜一筹。同样是一名老师,城乡老师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比较大的,做同样的工作,但收入却不一样,难免会造成许多老师心理上的不平衡。收入少相应的生活质量也会相对较低,这也造成了农村教师生活、生存上的压力,所以在农村很难留住骨干老师,跳槽情况时有发生。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从农村来的,想借着考大学这个机会远离农村,以后到更好更广阔的地方去发展,但是现在要在接受四年大学教育要重新回到农村工作,这也间接性的拉远他们与农村之间的感情。同时,农村办学条件也比较艰苦,教育设施条件简陋,长期在大城市读书的大学生可能会不堪忍受工作条件的恶劣而选择离开。
2.3 学校职业理想教育欠缺
免费师范生是一个新生群体,没有先例可循,学校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也是在摸索中前进。很多学校在对部分学生职业理想出现问题时,没有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导致这些学生出现了焦虑、迷茫,担心政策会发生变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另外学校在对免费师范生进行培养的时候并没有针对他们制定一套独具特色的培养方案,跟其他师范生一样只是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师技能的掌握方面进行简单的培养和教育,很多学校忽视了对他们未来职业理想规划的引导和教育,导致了许多免费师范生不能将所学同未来的职业理想有效的结合起来。
2.4 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而“误入师门”
许多高中生在毕业时还没有满18周岁,在对待一些主观问题的重大选择上可能还会向外界求助,比如说填报高考志愿可能会咨询家长的意见,报考免师时可能不完全处于自己的本意,而是听取了家长的意见。还有在认知能力方面也没有完全成熟。据调查,很多免费师范生在报考时,对免费师范生的相关政策、以后的工作环境等等没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只是简单的看到了国家出台的“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对自己喜欢什么,以后真正想要去做什么工作没有考虑清楚。
3 坚定免非师范生职业理想的主要对策
3.1 完善免费师范生录取―退出制度
免费师范生招生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在录取―退出制度方面还有很多缺陷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招生方面,需建立和完善两次录取机制。通过高考第一关在分数上的筛选后,还需要参加入学复试,进行第二次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进行淘汰。第二次考核主要考察免费师范生是否具备能够成为一名老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两次录取机制选拔出真正热爱教师教育事业的学生,这项机制在很多学校也已经开始实行。在退出方面,应该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有些免费师范生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确实不适合当老师,想申请退出有退不了;有些非免费师范生想进入这个群体又进不来等等,这些情况难免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免费师范生录取―退出机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选拔出真正热爱教师教育事业的青年,国家教育资源也可以达到充分利用。
3.2 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我们充分利用社会大舞台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加强对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宣传力度。在宣传时要注意将学生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结合起来,避免过多用“免费”字眼吸引人们的眼球。在国外,许多国家形成的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在德国、法国,教师一经聘用,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不会有失业的危险;在日本,师范生在穿着“教师服”乘坐公共汽车时,乘客们会主动给他们让座,以表示对未来老师的尊重;在韩国,教师可享受公务员待遇等等。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可使教师这一职业更加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增强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
3.3 学校应加强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教育
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对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教育。可借助课堂、网络等加强学生对教师职业形式与政策的了解,比如了解教师职业的性质、特征、权利、义务、待遇;教师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还可以通过几个关键时间加强对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教育,比如开学典礼、第一次课、教师节等等。华中师范大学在开学典礼上,就曾让1000名免费师范生进行了庄严地入学宣誓。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加强,帮助免费师范生合理自我定位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理想。
3.4 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教师待遇
改革开放至今,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教学条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但农村相对城市来讲,差距还是很大。国家出台免费师范生政策也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但要想使免费师范生长久、安心的在农村教书育人,从长远来看还是要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农村教育环境,与城市教师地位、待遇等同。
3.5 加强自身的管理和约束
免费师范生作为一名准教师,奋斗目标相对于非费免费师范生来说是非常明确的,这种优势可以使他们有意识的去培养自己的师范技能,并且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四年内的职业发展规划,将最终奋斗目标划分成为一个个小的目标不断实现,这样不但可以增强自己的学习动机,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湖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择业观;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3(b)-0179-02
择业观是就业者对即将选择工作的态度、价值取向和认识,具有个体差异性,对学生的就业起主导作用,好的择业观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取向,找到满意的工作[1]。毕业生的就业率在逐年下降,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满意度不高,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的需求不相符,导致其就业遇到问题[2]。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该文通过对湖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毕业择业观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文的研究对象是湖北民族大学体育专业学生择业观。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广泛收集国内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观的相关文献资料、书籍,访问中国学位论文库、中国期刊全文库、谷歌学术等获得权威资料。
1.2.2访谈法
主要同湖北民族大学的老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影响湖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学生择业观的因素,以及可以改进的建议,并且在问卷的效度问题上访谈部分专家学者。
1.2.3问卷调查法
根据调查问卷制定的原则,以及该论文研究的实际需要,主要从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进行问答。问卷调查采取现场填写立即回收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20份(其中男生80人,女生40人),回收120份,有效117份,有效回收率97.5%。
1.2.4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2007和spss17.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择业观现状分析
2.1.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标准
通过对湖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8届毕业学生择业考虑的主要因素分析可以看出:学生择业考虑的主要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是工资待遇,占86.32%,可见经济收入是影响他们选择工作岗位的首要因素。排在第二位的是个人发展,占76.92%,可见更多的学生已经认识到个人发展在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学生正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排在第三位的是工作稳定性,在同他们的访谈中发现女学生比男学生更加看重工作的稳定性和工作地点的选择,她们更愿意选择离家近一些的教育和企事业单位。
2.1.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倾向
对学生择业倾向分析可知:湖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8届毕业学生择业倾向还是以稳定性工作为主,排在第一位的是教育,占总数的34.19%,可见学生还是喜欢从事跟自己专业对口的教育行业,这与学生择业考虑的主要因素中的工作稳定性是相统一的。排在第二位的是国营企业和事业单位,占24.79%,跟排在第一位的教育是一致的,都是稳定性的工作。而排在第三位的是考研,占19.66%,仅次于教育、国营企业或事业单位,在访谈中发现女生的考研人数远遠大于男生,这可能与体育教育专业女生就业难有关系。
2.1.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地域
通过对湖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8届毕业学生择业地域选择可知: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在大城市就业,而不喜欢在农村或者乡镇就业,这跟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的学生大多数90后,他们从小在大城市中生活较多,没有吃苦耐劳的无私精神,向往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大环境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发展很不均衡,东西部经济差异较大,这也是为什么农村义务教育缺乏老师的原因。
2.1.4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信息获得渠道
通过对湖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8届毕业学生择业信息获得渠道分析分析可知:学校招聘和社会关系是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占63.25%,这与其他高校公布的数据不相符;人才网站作为高校大学生毕业选择工作岗位的一个重要平台理应占很高的比重,在该文分析中只占17.09%,这可能跟笔者学校属于省属院校,又地处台州市有很大的关系,学校不在省会信息相对闭塞,学生接触到的资源相对较少。
2.2树立科学择业观的对策
2.2.1立足自身专业,加强自身业务能力
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学生刚毕业时的工作和以后的工作变动是很大的,但是终究会跟自己大学所学的专业相关或者相符,这说明本身所学专业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3]。所以,自己本身的专业是基础,无论是什么专业,自身的专业肯定是自己最擅长的,而且也是找工作的敲门砖,所以平时要加强自身本专业的技能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2.2.2树立职业理想,贴近就业现状
现在的学生缺乏正确的职业理想,很多人是过一天算一天,在学校里混日子,没有追求和人生信仰,这是非常可怕的,没有职业理想就不会有动力,没有动力就会整天无所事事[4]。而且我们现在的就业现状并不好,职业理想跟就业现状之间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在设定职业理想的时候要贴近就业现状,给自己设立一个正确的职业理想,为了自己的理想目标不断努力,但是往往现实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其实现不了职业理想,那也要不断努力,把自己的现实状况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相结合,把自己的职业理想同社会的发展进程相一致、相统一[5]。
2.2.3收集就业信息,走进就业市场
读书最终的目的是就业,就业就要收集就业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就业信息的收集途径多种多样,各种各样的就业信息需要我们去筛选和选择,同时我们也要走进就业市场,要参加就业市场现场招聘会,去锻炼自己,感受一下自己与企业的需求有什么不符,所以大学生一入校就可以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从而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取向。
3结论
篇7
1.个性情感更加开放。在个性上90后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他们更懂得如何去进行表达,在情感上更加的张扬和外露。在这种情况下,同时也很容易导致他们内心更容易浮躁,他们荣誉感强烈但虚荣心更强,物质生活丰富甚至奢靡,精神生活也同样“丰富”却往往空虚迷茫。
2.思维方面更加前卫,并且观念更加超前。90后群体成长在社会转型和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所接收到的信息面更加广阔,各种观念和观点激荡在一起,受到各种思潮熏染的他们思维前卫、观念超前、世故圆滑。这样一来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他们的早熟,这样也不利于其更好的成长。在认知方面,90后大学生,在明辨是非、判断善恶美丑时常常逆向而行,背离常理。他们善恶分明但有时又善恶不分,他们敢爱敢恨、果敢直接,有时却无法真正判断是非对错,经常是错号入座。
二、加强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措施
通过以上的相关分析,我们对于9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等也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掌握了这些基本的问题。教育工作者要从实际的情况出发,进而转变以往的发展理念,积极的应对,帮助90后大学生担负起时代的变革重任。
1.科学分析,了解90后所具有的特点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不同时代的人身上有着不同的时展特点,了解这些特点等于我们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的一点它可以促使教师以更加平等的姿态来和他们交流,通过理解来更好的和他们进行沟通。所以,在这方面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了解他们、认识他们,进而认可他们,而不是一味的否定,如果是那样话的就会导致他们的叛逆,很难实现和谐的教育和沟通。因此,针对当前90后教育管理工作,教师要对90后的大学生有辩证的阳光,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同时找出他们身上所存在的问题。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的寻求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来解决。总之,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要站在社会的高度、时代的前沿,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评价90后大学生。
2.做好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确定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导向。90后的思想更加开放和独立,同时接触到的社会信息也更加多元化,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加强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也就显得尤为关键。为了避免90后大学生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教师要积极的帮助他们进行人生以及职业规划教育。因此,高校要加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对其教育的全过程,把社会理想教育与个人理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从而促使90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并在管理过程中加强引导。
篇8
关键词: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时代的变迁在青少年这一代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留守初中生主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深刻地反映着时代的烙印。留守学生在一些地方的比例已经越来越大,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也值得广大教育者和家长深思。
一、信仰的迷乱与缺失
留守初中生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享受着丰富的家庭物质条件,感受到的是优越的社会环境,但他们缺少了劳动,缺少了艰苦的磨炼,在他们当中许多人也缺少了正确、科学、高尚信仰的支持,存在着信仰的迷乱与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仰的多元化。调查显示,他们的信仰选择,既有高尚的信仰,又有低俗的信仰,既有科学的信仰,又有非科学的信仰,既有理性信仰,又有非理性信仰等等。
2.信仰的非理性化。非理性主义对留守初中生的影响虽不大,但还是存在的。在他们的信仰世界里,部分学生还存在着迷信、盲从、盲目信仰的倾向,他们对一些现实问题,不会加以理性思考,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3.信仰的非科学化。部分初中生对激烈的升学竞争难以适应,因而对现实感到失望,甚至厌学,转而向神灵求庇护,使神秘主义和有神论在他们心中蔓延,他们对星相学、预测学很有兴趣,荒废了学业。
4.信仰的世俗化。在当前的教育中,由于有些教师思想教育的世俗化、功利化,甚至有个别教师信仰教育中的悬空化,导致部分留守初中生只重视个人物质生活利益的追求,他们不谈理想,不要信仰,更不愿为伟大理想而献身,他们奉行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遇危不扶,有难不帮。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刺激下,世俗化、功利化的心态使部分学生变得自私,他们崇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把金钱和利益看得至高无上,高尚信仰趋于淡化。
在有些留守初中生的思想境界中,由于没有正确、科学、高尚信仰的支持,使家庭和社会对他们的一些不良影响没有一个强大的对抗精神力量,所以他们很容易被不良影响所感染,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心理问题,出现了厌学、早恋、网恋等行为问题。
二、理想的迷茫与低俗
理想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按性质分:有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庸俗之别;按内容分:有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我们通常所说的“青年人应当有理想”,主要是指有科学的、崇高的社会理想。但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初中生理想的迷茫与低俗化很明显。
在对留守初中生进行“我的理想”的问卷调查和谈话中,四分之一的学生对理想认识模糊或根本没有理想,他们的理想肤浅,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们总说:“我对未来没有什么想法,只想自由自在地过日子。”“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现在还不清楚。”“想这么多干什么,长大再说。”也有许多留守初中生对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的进行了思考,他们好像是通过透视远处父母的所作所为,懂得了生活的艰苦和人生的不容易,这些人比非留守初中生更早、更多、更踏实地思考未来,但他们常常很苦恼,不知将来做什么好,自己没能给自己一个肯定的、清晰的答案,心理很是迷茫,如一个学生在调查问卷中写道:“我们的父母都在远处打工,有的挣钱多有的挣钱少,我不知道我会成为他们的哪一种,难道象他们那样一辈子都去打工吗?不去又能做什么呢?我不知道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生活消极,学习没有动力。”约五分之一的留守初中生存在理想迷茫的苦恼。
留守初中生理想的低俗化很明显。留守初中生中狂热的追星族很普遍,他们对于明星的身价百倍,日进斗金,所到之处灯光、闪光灯、狂热fans的目光聚焦在他们身上非常崇拜,这表象辉煌的一切无不深深吸引着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在他们眼里,处于人们视线金字塔尖的明星几乎成了他们人生的终极目标。社会的熏陶,家庭父母的言传身教,使在大多数留守初中生认为拥有财富和权力就是意味着拥有了一切,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成功人士驾乘名车,出入豪宅,在留守初中生的眼中充满了无比的诱惑,虽然机会和风险双生双栖,盈亏都由自己承担,但是,他们则更容易被繁华的表象所吸引,他们的注意点更侧重于物质的追求与享受。
理想是中学生腾飞的翅膀。一名胸怀远大理想的中学生,他一定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他的生活一定非常充实,他会按照自己确定的人生目标,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动,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没有理想,就没有行动的方向,没有奋斗的动力。留守初中生中理想的迷茫与低俗化,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缺少推动的原动力,即使有外部力量推动,他们的学习也缺少坚强和长久的努力,如果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或有一些困难,逃避的思想便很容易产生,也很容易产生厌学、逃学、上网、早恋的行为了。
人生境界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日常事务,衣食住行、各种应酬等;第二个层次是事业,对学生来说,就是学业;第三个层次是审美,也可以说是思想和认识的境界;这三个层次一个比一个高级,一个比一个更接近人的精神内核。一个人如果缺少信仰和理想,就只能在第一个层次中生活,他的精神内核就得不到补充和发展,他就处于不思进取的停滞状态。
三、亲情关怀的缺少
亲情是指亲人之间的感情。亲情是人世间最真至纯的情感,它最能引起共鸣,最能打动人心,最能激发进取,因此,亲情是教育最好的源泉和支持,亲情教育对孩子的学习、成长、生活有着丰富的滋润和营养作用。亲情教育是不可以,也不可能取代的,孩子渴望亲情,也最需要亲情的温暖。但留守孩子的亲情教育刚好是最缺少的,也是最不能得到满足的,也是他们感到最委屈的地方。在对留守孩子“什么是家”的调查中,回答最多的是“父母就是家”,即使家里建有很好的房子,大部分的留守孩子还是认为父母才是家。可见,父母是孩子最无私的帮助和依靠,父母的亲情关怀是最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留守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在身边的陪伴,缺少父母温馨的亲情关怀是他们一生中最大的不足。留守孩子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与亲情关怀缺少有关。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阶段的孩子,对事物的好坏、对错、是非等判断力较弱,正处在一个生理急速变化,心理发育不稳定的阶段,如果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就可能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就可能会致使有些留守学生软弱无助,自卑封闭、寂寞空虚、逆反心理严重,情绪异常,难于沟通,对教师同学甚至亲人生了隔膜感。
四、父母教育的失当
家长爱孩子是人之常情,孩子得到爱的满足是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但是有些外出打工的家长,一般一年回家一次、二次,在家时,恨不得把全身心的爱给孩子,甚至把变味的爱也撒向孩子,对他们娇生惯养,百依百顺,甚至是溺爱放纵;不在家时,出于一种补偿心理,孩子要钱给钱,要物买物,他们要干什么就同意干什么,使一部分“留守学生”形成了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的坏习惯。有些外出务工者在长期的打工生涯中慢慢形成了一种“读不读书都一样”的思想。如有父母认为“上不了学,今后跟爸妈一起外出打工挣钱”。这种思想潜移默化,极易助长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有些外出打工的家长认为孩子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学校缺少配合,他们工作地点经常变更,居无定所,学校、学生与他们沟通交流非常困难,不要说平时,就是遇上急事,也往往是束手无策。有的打工家长,思想狭窄,教育水平低下,只是一味地强调,他们用汗水和心血在外务工供养孩子生活、学习很不容易,对孩子一味地强调考试分数,即使孩子考了99分,也还是不行的,要求高,加大了留守孩子的心理压力。
&nbs
p; 五、隔代教育能力不足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祖辈大多是既没有教育的精力和体力,也缺乏教育的能力,隔代管教、监护工作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溺爱,一是粗放管教。爷爷、奶奶年纪大,孙辈是个宝,小孩要钱给钱,要吃给吃,对小辈往往过于溺爱放纵,对小孩的一些不合理愿意、行为不加予反对、否定、约束,使失去约束的留守孩子特别顽皮任性。有一些老人,一生辛苦一辈子,好不容易把儿女拉扯长大成人,现在他们又要照看孙子、孙女,身心已经疲惫,能力已经不足,因此,他们对留守孩子只能是粗放管教,教育方法简单,每天上学就行,至于在外面干什么,就不管了,想管也管不了。这样就使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约束、引导处于一种松懈状态,留守孩子的思想、行为就很容易出现偏差。
六、管教出现真空地带
留守孩子由于父母不在家,隔代教育往往又力不从心,缺乏家庭管护,加之节假日又是孩子们的自由活动时间,这样造成了留守孩子在校有教师管,在家少人管、节假日无人管的恶性循环,出现了管教上的真空地带。他们年纪尚幼,思想单纯,往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节假日他们在水塘中游泳,在鱼塘边垂钓,在国道上飞车,在网吧中沉迷……在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的同时,他们的思想也失去了约束和引导,随意、散慢、任性得以助长。
七、学校教育的不足
一是以往学校对留守孩子的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相应的对策。二是学校管理留守孩子力不从心,教师编制紧,教学任务重,造成教师没有精力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很难及时发现留守孩子存在的问题。三是教师素质不高,思想观念陈旧,教育方法单调。
八、社会环境的影响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高消费等各种消极没落的生活方式的影响,赌博、贪污、暴富等各种社会弊端的存在以及生存空间的制约等等,使有的留守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偏离,只讲个人,不讲集体,只讲利己,不讲社会责任,只讲自由,不讲纪律;有的心理素质较差,意志薄弱,对生活缺乏足够的认识,战胜挫折缺乏勇气;有的不爱劳动,传统美德水准下降,是非观念不强,个别甚至出现偷盗、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留守初中生是时代的产物,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所难免,但愿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能解开他们的心结,能够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帮助和呵护。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特别是理想教育的几点建议[eb/ol].
hefei.gov.cn/n1105/n32932/n193134/n193510/16117188.html
[2] 罗晓燕.理想是中学生腾飞的翅膀[eb/ol].
篇9
一、理想人格的内涵
不同的学科,对人格有不同的定义,从心理学角度看,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动的特有模式,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指个性;从伦理学角度讲,人格通常理解为道德人格,即指人的道德品质。理想人格所指的人格兼有心理学和伦理学意义上的个性特征和道德品质。“
理想人格是指人的理想化的个性特征与精神品格,是人格发展最佳状态的主体性范畴,其基本内涵是指被一个社会中的人们所普遍推崇和肯定,反映民族文化精神和理想,并且由国家所提倡和推广的人格样板和楷模。”具有理想人格特征的人,拥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高尚的品德和遵纪守法观念,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符合时展的要求。加强理想人格教育,契合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设想,契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要义,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
二、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与可能性
理想人格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生物遗传基础上,在一定社会环境、教育的影响作用下,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主观努力和客观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高素质群体,精力旺盛、求知欲望强烈,正是心理和生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的定型期。社会文化、外界环境和教育都会对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大学教育应当发挥教育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努力降低消极影响,促进大学生人格理想教育。
社会主义制度为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保了理想人格教育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为高校实施理想人格教育提供了雄厚的物质保障;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确立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理论指导。
(二)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道德判断迷茫。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大学生在道德判断与选择上面临困惑,思想矛盾斗争激烈,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抉择面前,取向功利化、短期化,以满足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为价值取向,那种“义以为上”、“见利思义”的传统美德荡然无存。目前在大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诚信意识不强,法制纪律观念淡薄等现象,近年来社会舆论热议的受助大学生知恩不报、就业过程中随便毁约、恶意拖欠国家助学贷款等不良现象就是大学生道德观念下降和法律意识不强的直接表现。
2、德育知行分离。高校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严重滞后于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的时代要求,造成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的分离。德育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相统一的过程,但目前,高校德育的内容是以知识为中心,忽略甚至排斥了德育过程的情感体验、意志锻炼和道德践履。这种知行分离的倾向提高了知识传授的地位,漠视了道德实践,重结果,轻过程,违背了德育规律,导致许多学生厌倦单纯的道德说教,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言行不一” 、“说得多,做得少”就是知行不一的反映,刘海洋、范跑跑事件就是典型案例。
3、创新能力不足。目前,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一方面是由于教育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跟不上时展的要求,忽视了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存在理论与实践不同程度上的脱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学生存在创新意识不强,实践锻炼不够,接受书本知识和灌输教育有余,获取实践经验和探索创新学习不足的现象。这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心理问题突出。由于长期以来忽视对大学生情感及心理问题的关注与疏导,加之日益严重的学业、就业、经济压力,情感问题以及社会不公现象的大量存在,因此引发了大量的心理问题和心因性疾病,已成为大学生厌学、退学甚至自残、自杀悲剧的主因,成为攻击他人甚至弑师惨剧的主因。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悲剧频频发生,使人们看到了大学生对生命的极端漠视,病态心理可怕的毁灭力量,引起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和对教育方式的深入反思。
三、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的途径分析
(一)锻炼身心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是培养理想人格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强健其体魄,增强其耐受磨难的意志品质,促进其身心健康。一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摒弃“委屈肚子,要足面子”不切实际的铺张浪费和超前消费做法;二要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增强学生应对困难和磨难的勇气;三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克服成长障碍。另外,还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贫困大学生救助制度,积极做好高校疾病防控,努力改善学生伙食质量,提高饭菜营养。
(二)道德教化
道德教化就是运用各种德育资源和手段,如用文图音像等资料、榜样示范等方式向受教育者公开或潜移默化的施加影响,培养其积极的道德情感和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实践的过程。一要优化道德环境,充分发掘和净化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德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二要使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培育新的德育环境和资源,为道德主体提供宽松的道德选择和富有新意的道德元素。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义以为上、仁者爱人、以和为贵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当今社会的“独立自由、民主法治、科学理性和公平正义”等价值相结合,形成崭新的、具有时代气息的道德力量,这对人们尤其是思维活跃、不拘一格的时代青年,无疑具有积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三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给认知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劲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社会文化结构和文化心理的平衡,成为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群众情绪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
因此,互联网技术应当成为道德教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化对电子网络的控制力和不良信息屏蔽能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民的道德自律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时效性强、普及面广及互动程度高等特点,把电子网络打造成德育教育的前沿阵地和引领道德舆论的平台;四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社会主义意识的本质体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可以保证道德教化的社会主义方向,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
(三)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人格的一部分,是与创造性有关的人格特征,是个体产生和创造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征。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课堂、班级活动和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一要创设有利于创新人格产生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为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潜力的挖掘提供适宜的环境,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从源头上改革应试考试制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把知识记忆、理解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二要保护好奇心,增强自信心,好奇是创新的前提,自信是创新的动力,在具体教学中应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好奇心,进而把好奇心转化成浓厚、积极的求知欲望;三要提供创性榜样;四要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
(四) 制度规范
制度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一定目标而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制度规范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引导与约束、提倡与反对结合起来,通过规范的管理和法律的约束,培养文明习惯,抵制消极现象,促进理想人格的形成。首先,制度规范为理想人格的塑造提供了积极的保障;其次,制度规范推动理想人格的形成,制度规范本身就是一定的价值观念、伦理精神和道德意识的实践化、具体化,制度规范依靠其强制性对个体的品质、德行、情操及其思想行为发挥监督、约束和惩戒作用,从而使制度内含的价值观念、伦理精神和道德意识通过组织形式、运作程序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和个性,推动个体理想人格的形成;再次,制度规范要体现时代进步,尊重个体价值,把民主、公正、平等、诚信等社会契约原则用规范制度加以确认,并用制度规范的压力保证实行,所以完善的制度规范不仅塑造个体,同样会塑造群体,有利于群体理想人格的形成。
理想人格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是一个以更有价值的知识传递为基础,以正确的政治观、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培养为根本,以良好心理品质、健康心理培育为关键,以制度规范为保障,以创新人格为核心的方法与目的相统一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密切配合,需要大学生不断进学反思、自检慎独,正心诚意,胸怀家国,需要道德教化和制度规范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的身心和谐,造就时代所需的理想人格。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目标管理
基金项目:浙江理工大学校级基层党建创新立项项目(DJ201107Y)。
一、引言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灵魂,是国家和民族的力量来源和精神支柱。大学生党员是广大青年的杰出代表,更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在各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直接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切实提升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真正展现出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应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最根本、最核心、发挥支柱作用的教育。
二、当前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当前,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在高校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不断丰富和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高校在理想信念教育取得一些可喜成绩之时,仍然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
(一)在开展教育过程中,重视教育的形式,而忽视教育的内容。如在创先争优过程中,部分教育工作者对于学习的时间和对象都有明确要求,而对于学习的内容就比较空泛。如此一来,使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无法深入党员内心,往往停留于表面,没有真正的取得实效。
(二)在开展教育过程中,重视认识教育,而忽视实践教育。如大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未能充分的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无法将理想信念的认知合理外显,使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体现。
(三)在开展教育过程中,缺乏检验教育成效的机制。一方面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另一方面使教育得到的成果无法凸显,导致教育的开展缺乏真正的实效。
由上述存在问题可见,切实增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开展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而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最终体现是加强了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因此,本文以浙江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党员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党员每学期制定政治理论学习、专业理论学习、专业实习实践和志愿服务实的目标,切实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专业学习能力、专业工作能力、志愿服务意识,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真正增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具体开展如下工作:
(一)针对大学生党员对理论知识和时事政策等的关心减弱,参加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由此导致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淡薄、政治素质不高的问题,本支部每两周开展读书报告及理论学习交流会、每学期组织一次支部党员博文大赛、每学期组织观看一次红和参加理论知识讲座。
(二)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在专业学习和发展上势必应该走在学生的前列,然而不少党员同学对自己专业发展方向比较模糊,部分党员同学对专业学习比较吃力。针对该问题,本支部每月组织开展应用化学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会,让同学积极关注本专业的研究前沿方向,明确今后发展目标,增强学习动力。此外,本支部组织动员党员同学积极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和新苗计划,以竞赛为载体深化专业理论学习。
(三)针对大学生党员实习动手能力较弱,开展实际工作能力不强的问题,本支部动员学生党员每年暑假结合自身专业参加相关企业或基层进行实习实践,并撰写实习实践报告。
(四)针对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意识不强,导致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够的问题,本支部积极联系多个社区,建立本支部党员志愿服务基地,并组织党员前往服务基地进行志愿者服务活动;针对重点月份的主题和社会热点的问题,开展系列党员志愿服务实践活动。
结合目标设置,对支部内学生党员进行小组划分,并建立各小组各项目标结果的考评机制,构建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结合专业特色的目标管理方法,增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促使大学生党员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志向远大、使命感强;勤奋治学、求知欲强;勇于实践、工作能力强;品质高尚、人格魅力强的“四强”大学生党员,展现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成果分析
以2011年开展浙江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为例,通过设立政治理论学习目标、专业理论学习目标、专业实习实践目标和志愿服务实践目标,切实开展和落实各项目标内容,并通过目标结果的考核机制,有效引导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使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取得真正的实效。
在这段时间内,结合政治理论学习目标,支部以、建党九十周年等为契机,开展理论学习交流会共十二次,组织支部党员博客博文大赛一次,并观看红四次。以博客博文大赛为例,组织支部党员针对国内外时事,通过博客博文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所感所想。通过理论学习切实加强了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使之成为志向远大、使命感强的大学生党员。
结合专业学习目标,支部开展了多次以专业为主题的学术交流会,通过专业学术交流会,不仅使学生党员了解今后学习的重点,明确了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更是锻炼了学生党员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此外,支部积极动员鼓励学生党员参与挑战杯、新苗计划等科研项目,通过动员本支部80%的学生党员参加了挑战杯、新苗计划等科研项目。通过专业学习目标的设置,营造了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在高年级学生党员中有15名同学积极准备考取研究生,比例高达53.5%。
结合专业实践目标,支部党员积极结合自身专业参加了相关企业的实习实践。本支部高年级学生党员共有28名,其中有12名党员参加了相关企业的实习实践,比例高达42.8%。通过专业的实习实践,学生党员普遍反映从中得到较大的收获。一方面理论知识得以在实践中应用,另一方面,切实提高了实际开展工作的能力,真正成为勇于实践,工作能力强的大学生党员。
结合志愿服务目标,支部在杭州市下沙七格社区建立党员志愿服务基地一个,并在此志愿服务基地开展“低碳生活”和“温馨五月花 感恩母亲节”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这些志愿服务切实提升党员服务意识,使其真正成为品质高尚,人格魅力强的大学生党员。
四、结束语
本文针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分析和探讨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并以浙江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党员为研究对象,创新性提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结合专业特色的目标管理方法。实践成果表明,通过各项目标的开展和落实,切实发挥了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增强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周海.谈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效性[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