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纪律教育范文
时间:2024-02-24 16:3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纪律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多元价值取向;纪律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18-02
在科技创新与技术知识迅速发展的21世纪,我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给我们物质满足的同时,也思考着新的社会环境将给人们的价值观带来新的挑战。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丰富的社会生活加上西方各种思潮无所不在地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尤其是西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带来的价值观扭曲往往造成大学生过分的追求自我个性。因此,加强大学生纪律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保障。
一、多元价值取向与纪律教育的含义及辩证关系
(一)含义厘定
1.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德国心理学家缪勒和舒曼最早提出的“ValueOrientation”即价值定向,后又经前苏联心理学家在其基础上加以发展而来的。解释为人们根据自己固有的价值观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和行为上的一种稳定趋向,也就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追求价值的一个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具体体现在他一旦形成便指导着人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指导、调节、规范的作用。
2.纪律教育
纪律教育的内涵总体上包括三个层次,即认识、态度、行为三方面的教育。认识是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相关规范制度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对规范制度有一个良好的认识;态度是通过对制度规范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思想上对纪律制度以及纪律精神达到认同;行为的教育是指通过教育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力,达到纪律教育的目的,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心有素质的人。
(二)多元价值取向和纪律教育的辩证关系
多元价值取向和纪律教育的辩证关系,究其实质就是要搞清楚价值取向和纪律教育的辩证关系。如前文所述,价值取向是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而由此产生的一种心理和行为上的稳定趋向。众所周知,每个人由于其生长背景以及自身价值观的不同,加上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导致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新时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必然带给纪律教育工作一些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可见,多元价值取向和纪律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多元价值取向是纪律教育效果的外在因素。首先,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给新时期纪律教育提供了很多新的方法,新的思路。其次,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不仅给中国带来先进的管理思想,西方各种享乐主义的价值取向也极大地冲击了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并在一些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价值判断的扭曲,给纪律教育带来了诸多困扰。另一方面,加强纪律教育也是形成良好价值取向的内在因素。加强大学生纪律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德育教育,同时,良好的纪律教育让学生在维护学校秩序的过程中由他律向自律的发展,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二、多元价值取向对纪律教育的影响
当前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并且是摇摆不定的。可以说,多元价值取向的存在对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了解西方先进纪律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不仅能让我们在对比中可以找到中国高校目前管理上的问题和有待于提高的地方,重要的是给我们纪律教育提供新的理念方法,从而借鉴先进的理念来强化中国高校的纪律教育。然而,由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加上自身对社会各种信息缺乏自身一定的辨别能力和准确的认识,尤其在功力以及享乐主义的诱导下,很容易形成损害他人、损害社会的价值取向,从而纪律教育带来了很多困扰。
(一)学生经验自主建构的缺失
为了适应当今多元价值取向的教育环境,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自主建构,其旨在培养学生充分主观能动性。但是,现实中的纪律教育还是习惯于将纪律的要求抛给学生,而不是努力去寻找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的活动或方式去宣传教育,这样学生对于纪律教育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方式,而不是主动去思考纪律教育的真正内涵和价值。这种形式主义的纪律观,即忽视了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疏忽了学生在反思纪律基础上的自主经验的建构。这样造成了纪律教育太过于形式化而没有了针对性,并且也没有具体化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得学生无法将纪律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因而对纪律教育难以理解。
(二)学校教育管理略显不足
在中国的教育中,应试教育一直是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应试教育在起到规范教育的同时,其教育模式无形的也在压抑着学生的个性,这样不仅忽略了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同时也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长年累月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产生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大,很容易滋生出对考试的逆反心理,因此在压力的驱使下,很多学生就会做出违纪行为。
(三)社会环境对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1.社会压力过大
大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与社会接轨的重要场所,对于大学生来说同样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比如,学习的压力、就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以及家庭经济的压力。面对这些压力学生如果不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或者压力得不到缓解,很容易在压力的驱使下产生对社会对生活负面的情绪。这些情绪反映在纪律的价值观上就表现在愤世嫉俗、不满社会、自暴自弃,甚至走向极端。
2.社会不良信息的困扰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信息传播变得快速畅通。学生在学校关注着各种来自社会的元素,当然,这些元素中不乏有很多容易扭曲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困扰,由于大学生对很多信息缺乏衡量的价值尺度,因此一旦这些不良因素主导了学生的思想,必然会引导学生一些与学校规范相悖的行为。
(四)家庭教育的弊端
1.过度溺爱带来的影响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也因此对孩子产生了过度的溺爱。在大多数父母的观念里,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用管,造成了很多孩子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过度的溺爱却忽视了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疏忽了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形成了自我为中心、忽视学校纪律的不良习惯。
2.过度管理带来的弊端
很多父母对子女由于寄予的希望过大,而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这也管、那也管,而且必须什么都要做到最好。这样的要求很容易造成孩子产生很严重的叛逆心理,尤其是孩子正处在青春的叛逆期。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上了大学后,一旦挣脱了父母的“紧箍咒”,加上逆反心理作祟很容易出现纪律问题。
三、多元价值背景下优化大学生纪律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理论灌输引导教育
在学生思想意识逐渐提高的过程中,一直以来都离不开理论灌输教育,同时,理论灌输教育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纪律教育作为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其目的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最终目的是将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优良道德品质,提高自身的素质。因此,加强高校纪律教育,就必须进行必要的理论灌输教育,正面引导学生,必须满足学生心理需求,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多层次的进行灌输教育,坚持不懈,从而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理解纪律教育,并达到对纪律教育的认同和掌握。
(二)加强法制纪律教育
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大学生的价值观、精神面貌、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备受社会的关注。但是,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现象时刻冲击着人们的眼球,成为人们饭后茶余的热门话题。从云南大学马加爵的杀人事件到清华大学刘海洋泼硫酸伤熊事件,从天津大学马晓明杀亲案到中国政法大学陈春明老师被学生杀害事件,加上前不久发生的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等等。屡屡发生的犯罪事件告诉我们加强大学生法制纪律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应该将法律教育内容引入大学生课堂上来,使课堂生动活泼化,这样不仅可以燃起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根本上避免大学生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将纪律教育融入到各种活动中
多元化价值取向下的纪律教育不是简单说教过程,真正意义上的是要学生将纪律教育内化,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学校应当将纪律教育寓于各种学生活动中来,开展各种纪律教育为相关主题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便达到纪律教育的真正目的。具体做法有。
1.请有关人士来做法制教育报告
学校可以定期请相关权威人士来校开展以“大学生法律知识教育”为主题的法律报告,召集学生积极参加。对学生进行多次的法律知识讲解,可以以案例讲解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违法乱纪的危害,并且使学生在思想上对纪律法律产生兴趣,达到内心的认同。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法律知识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和公共秩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纪律观,提高法律意识,增强大学生法律自觉性。
2.定期开展纪律主题活动
开展主题活动一直以来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各种丰富的主题活动,来为学生创设一种积极紧张、愉快活泼、乐观向上的良好教育氛围,比如严格的军训通过对学生进行军事化训练,来让学生感受军人严谨的生活作风,养成军人克服困难并且坚韧不拔的毅力。同时开展主题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以及个人服从集体的意识,在学生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纪律精神。
3.利用丰富的校园资源营造纪律氛围
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引言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特点较为明显,由于学生学习能力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在专业课学习的过程当中需要与计算机进行有效的联系。在计算机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学习认识程度不高。在课程设置上教师更加注重实践课程的推进,而缺少了理论课程的辅助。并且在开展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课程当中,增强学生的应用技能培养,使得学生知识面得不到太高的拓展,过分的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操作,无法突出专业性的特色。由于计算机已经成为各个专业和生活当中必备的工具,所以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之外还要认真的研究计算机的学习特点。并且学校也要开设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来提高学生的需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一、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职学校的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当中,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学习,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学生被动的接受计算机知识。并且教师无法与学生积极的进行沟通,不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这种教学观念严重阻碍了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发展。所以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进行积极的拓展和创新,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主动的投身到学习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简单的组合,将幻灯片和音乐以及图像有机的融合到一起,从而更好的吸引学生的眼球,自己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抽象的信息技术学习知识点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在我国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多媒体教学实验室,所以教师就可以通过开展多媒体的实验和研究来进行教学操作,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二、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增强教师综合素养
由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更新速度较快,所以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当中,很容易针对新型的软件,了解不够深入,无法进行积极的教学引导。所以教师要顺应科学发展的潮流,及时的进行创新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拓展和提升,不断的掌握新型的教学技术,提高自己的敬业精神,与学生积极的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并且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和探究,制定一系列的教学任务,与学生做好朋友,细心并且细致的引导下,进行计算机学习。学校在这一过程当中也要针对专业课教师来进行特定的培训和引导,使专业课教师能够在计算机教学过程当中,更好的与学生做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三、创新教学方式,从多角度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合理规范的划分专业的侧重点,并且积极的融入到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当中,使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教学范围来进行准确的提升和拓展。教师划分专业课学习范围不能够简单的按照软件和硬件来进行具体专业的划分,而是利用网络、多媒体和CAD、办公自动化等若干个课程来进行组合和应用,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使学生能够跟随计算机教师进行更深入的拓展和学习,由于中职学生性格特点较为活泼,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并且站在学生的角度,多鼓励学生进行计算机自主学习和探索,使学生能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篇3
关键词:课件好处;制作;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4―0026-02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融声、图、文于一体的认知环境,将枯燥的文字演绎成生动的画面,使无声的作品流露出真情的呼唤,既方便了教学,又提高了效果。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但在平常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往往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教学课件,不能有效地使课件与学生的文本学习结合起来。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使用课件的好处
1.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自觉学习的先导,多媒体手段以形、声、色、光、画的独特效果,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形象性,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不知不觉地进入文本内容之中。如教《看云识天气》时,可播放近期《天气预报》视频和《苏轼避雨》动画片段,视听结合,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被激发出来。
2.形象性、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在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因缺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感性材料而难以展开抽象思维活动,从而影响了对课堂教学重难点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如果借助多媒体课件,就能为学生展示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观察空间,创设逼真的情境,使之凭借具体形象去感受、体验抽象的事物,进而突破难点,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时,利用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赵州桥、卢沟桥以及其他一些古代、现代的典型拱桥的画面,观察它们的形式、结构等。由于强化了对实物的感受,又经过分析、比较,学生们就能理解中国石拱桥优美、坚固、精巧的特征。
3.容量大,增加教学的密度。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最优教学过程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最高可能的水平。成功的课件可以自如地将快速的内容放慢,缓慢的内容放快,小的变大,大的变小。借用课件灵活方便的交互界面,加快了信息传递,节约了教学时间,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观察、思考。
二、制作课件的程序
1.准备阶段。教师首先要掌握并熟练运用PowerPoint、 Flash等工具软件。其次,平日里要根据课程的需要收集大量的声音、图像、影像素材。专家曾指出,“只要找好了材料,课件就成功了一半。”当觉得某个内容非用多媒体不可时,教师就应精心编制好课件脚本,包括教学设计、结构设计和版面设计三个部分。脚本中要以教案为蓝本,设计好各教学环节的先后排列及其每一个环节的内容(如教师的讲话内容,文本、图像及声音的呈现顺序等)。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必须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知识流向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
2.制作阶段。目前能直接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课件还不够丰富,教师要精心制作课件,能制作的,自己制作最好,不能制作的,可以网上下载、改编。必须紧扣脚本精选出必需的、适量的插图、背景资料、照片、声音等素材,必须坚持紧扣教学目标、整体风格一致、逻辑关系清晰、页面设计简洁、链接美观易用的原则。具体而言,就是必须处理好课件的首页、目录、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动画等。文字和图片是课件的主要表现媒介,必须根据内容合理调整文字和图片的布局、大小、颜色等,要求画面布局合理,图形和文字匀称,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对音乐、视频、动画设计处理时要有针对性,以教学目标达成为中心,声音高低要适中,以给人以愉悦感。视频素材尽量不链接外部文件,动画周边或底部可以用边框来修饰,视频、动画的播放能控制自如。
3.完善阶段。教师要对课件认真检查和测试,调试内容主要是各种内容出现顺序、速度、时间是否正确,确保课件无知识性错误、无操作困难。制作完成后,如果要拿到其他电脑上播放,还需要进行打包,否则在课件中选择的图片、影音将无法正常使用。
三、应用课件的时机
1.导入新课时利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课时运用多媒体在视听方面的优势,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能快速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为后面的高效学习做好铺垫。
2.课上到一半时利用。此时,学生已进入整堂课学习的第一个疲劳期,这时需要有新的刺激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运用的课件一定要有利于重难点的教学。如学习《故乡》时,重点是学生把握文章主人公的形象,教师若能播放有关闰土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赏,结合阅读课文,对闰土形象的感悟就很透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时利用。当课堂教学进入到最后几分钟时,学生已进入学习的第二个疲劳期,如果此时插入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就能为学生创设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优美意境,从而保证课堂知识的高效巩固、技能的有效迁移训练。实践证明,通过应用自主性、操作性、创造性、生活性、欣赏性等形式作业的交替使用,不但可以减少作业的单调与枯燥,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教学活动的进行,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能实现全面的发展,用课件进行教学为实现语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随着电子白板的普及运用,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大胆尝试利用、挖掘、拓展并整合教学资源,恰当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过程,激活和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4
【关键词】及时反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新课程早就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素质,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教与学的过程,是信息交流、沟通的过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经过不断的研究,总结才能提高质量。及时反馈能让教师发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根据反馈信息,适当调整教学策略,最终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充分应用好及时反馈,发挥其功能,一定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1.洞察情绪及时反馈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绪体现是检测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情绪表现能够跟随教师,跟随课文有节奏的变化,变化适时,变化到位,那就说明课堂教学效率高,如果学生的情绪表现低落,毫无表情,无可奈何,无所事事,表情呆滞,甚至瞌睡连连,就说明学习效果差。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就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体现,从中获得有用信息,便宜于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变教学方法,引起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教学《精彩的马戏》时,学生能够表现出精彩激昂的表情,说明学生已经被课文深深的吸引,完全投身到观看马戏当中,被马戏精彩的表演深深打动。再如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时,如果发现学生能够随着课文的进展,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表现出紧张、恐惧,说明学生已经有身临其境之感,而看到白求恩又是那么的镇定,他接过、敏捷、取出、扔等一系列动作,又可以让学生表现出对白求恩大夫的那种干革命的国际主义精神,所感动、震撼、感叹、敬佩,表明了学生已经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这样的学生情绪的体现,就表明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教学效果一定很好。相反,如果学生整个课堂上,没有表情,或者情绪与课文不符,不管教师怎么卖力的讲授,学生仍然无动于衷,就表明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这种状态下,教师就应该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策略,改变教学方法,或者减慢速度,调整学生的情绪,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质疑解难及时反馈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以答问形式,进行教学,通过问题形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认识,帮助理解,获得知识,增长能力,培养情感,提高素质。同时,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及时得到反馈,清楚学生对此部分学习的效果,对知识是否理解,掌握的程度怎样,根据学生回答及时调整教学,而不能只顾完成自己的教案,不去思考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留于形式,长此下去,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就会严重下降,就会一知半解,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严重影响学生的素质的提高。如果教师重视了学生的质疑解难环节,课前设计有效的问题,有梯度的问题,紧扣课文的问题,设计的问题往往是能够帮助理解重点,突破难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点拨,就会使教学高效,学生学有所得。如教学《观潮》一课时,提出问题:潮水起来时,激起的白色的浪达到数米高,像一座高高的城墙,大家见看见过这种景象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呢?钱塘江大潮从古到今被称为“天下奇观”,到底哪里看出它的奇处呢?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声音如同山崩地裂,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这声音作者用什么词来表述的?人群又沸腾起来。人们怎么沸腾的?就这样,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不断的将钱塘江大潮的奇,淋漓尽致的再现在我们眼前。
3.课堂练习得到反馈
课堂练习是巩固教学的环节,应该安排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目的是检验学生整节课的学生学习效果,也是对教师教学的质量的评价,对课堂教学的一个评价。作用是通过课堂练习,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教学失败的原因,为以后的教学服务,也为及时对课堂进行补救,帮助学生拾遗补缺,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课堂练习的设计要能够真正检测教学,不能偏离教学,搞一些太简单的抄写、组词、造句等,而应该设计有效的练习,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的练习,课堂练习应该放于课堂上进行,而不要在课下后再练习,这样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也不能及时通过练习得到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堂,课堂练习就会失去其真正意义和价值。如教学《观潮》一课时,在课堂的巩固部分设计如下练习:大家能否运用这节课学到的词语填空,让此段话表达清楚通顺。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____。可是潮水来到时,却一波一波____,一波又一波____。江水声如____,堤岸上尽管____,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____的地方。
4.课后咨询获得反馈
篇5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区域地理教学;教学效率
一、当前我国区域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
区域地理的知识点比较繁琐,学生比较容易混淆,但是这部分的内容又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点和基础,学生在学习起来的时候相对来说比较困难,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他们的学习态度不积极。在我国当前的地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应当从师本理念转变为生本理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但是很遗憾的是,我国部分地理老师没办法完全放心地将课堂交给学生,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整个课堂的效率也得不到提高。
(二)教师教学手法单一
区域地理知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蕴含着世界的各个板块知识等等,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就必须能够将这些知识系统地串联起来,让学生能够更加顺畅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多样化和灵活有趣的教学手段,但是受到教学理念没有转变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手法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他们不能够将区域地理知识系统地串联起来,导致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更加困难,教师的教学压力进一步加大,教学效率上不去。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区域地理教学效率的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代指了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当我们了解了以上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问题找到解决方式,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当前我国区域地理教学效率。在这里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总结了以下教学方式,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地理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一)熟练运用微课,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微课教学是信息技术发展到如今衍生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教师使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预习工作。传统的预习学生仅仅把它当成是一个任务,在完成预习的时候也只是简单地看一下书,其实对课本内容根本没有自己的了解,这样的预习工作又怎么能够帮助教师改善教学状况、提高教学效率呢?但是使用微课的方式就不同了,所谓的微课,是教师在教学之前录制的关于课堂知识点的五到八分钟的教学视频,学生在课下使用微课进行预习,能够帮助他们了解课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使得他们在课前就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帮助学生进行预习工作,也使得教师教学时更加有效率。这也需要学校构建教学网络,使得教师能够将视频上传到网站上面来,同时,在微课中教师还可以放置几个简单的习题,考察学生的预习状况。比如说我们在学习《公转和自转》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就对这部分的内容有大体的了解,在正式授课的时候,教师只需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就可以了,有效地提升了教学的效率,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帮助提升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改善了教师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出现,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二)多媒体课堂导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区域地理蕴含了多种多样的综合性内容,很多内容仅仅靠学生的想象是不能够完全完成的,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依靠声画结合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导入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的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从而提升课堂的效率。比如说我们在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对课堂进行导入,在课堂的开始播放一段台风的视频,让学生对这部分的内容大致讲了什么有一个具体的理解,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得学生能够了解的更加深刻。同时,教师还可以找寻一些天气变化的动画视频展现给学生,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升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从而有效地将区域地理教学的效率提高。
篇6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效率;有效办法
语文知识是其他各学科知识学习的根基,必须切实抓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现依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拙见。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前提
在语文教学中,最终的结果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去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极为重要的获取语文知识的途径。作为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他们自己走进语文知识的获取中,自己去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脑思维,教师只是一个指挥者与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有了方向,有了目标,有了希望。学生自主学习,是他们自己愿意去学习,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去寻求新知,去掌握新知。
二、教会学生语文学习方法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
在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充裕的自主学习空间,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感官组织,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回归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倡导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去获取知识,然后能够把自己所获取的知识在语文的课堂上展现出来,利用他们自己的真实感受及体验,发挥合理的想象,捕捉到一些过程观察和变化,以锻炼学生将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与课外所学习的知识有机结合,达到丰富学生知识系统的目的。学生的课外积累就会多途径,广泛积累语文知识,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
三、教学必须面向学生全体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重点
篇7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育
一关于高校计算机教育
应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及其功能、计算机的发展现状及本专业领域计算机的应用现状。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应用,具有硬件(包括多媒体)设备选购、安装及使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微机操作系统及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熟悉办公自动化的运行环境及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知识,能实际掌握运用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或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相关的程序设计、程序开发和调试。了解网络的基础知识,会使用Internet的基本工具,进行信息浏览及电子邮件的收发。熟悉本专业目前流行软件的使用,如各类CAI、CAD等,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工作做好更好的准备。要好好的利用网络资源,现在网络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在网上交流、交友的自由化,使人们交往的领域空前地宽广,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会学生使用网络,就是教会学生掌握21世纪信息化社会生存的手段。自从开始可以上网后,学生的眼界大开,激发了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都迫不及待地上网,根据兴趣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二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和实验环境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脱节
面对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学科,各高校选用的计算机基础类教材内容普遍滞后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学会应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为本专业服务,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而这些教材的编写过程,不同于出于商业目的出版的培训教程,需要一个较长的审校周期。即使当初编写教材的初衷是要紧随发展的步伐,等教材出版,发到师生手中,也已落后,致使教师不能够把较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传授给学生。
2.教学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目前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较差的现象,许多学生纷纷把学习重心放在考取证书上,希望通过各种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多数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完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后,一般要参加全校统一组织的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由于教材编撰的目的并非单纯应付计算机等级考试,国家指定教材与计算机等级考试题库之间存在一定脱节。
三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主要问题是缺乏硬件
硬件问题的解决,有待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有条件的高校通常都会比较积极地购买机器设备,但与此同时,这一阶段由于缺乏相配套的软件,管理体制的落后和贫富差距导致的资源分配不均又使很多设备处于闲置状态,甚至机房变成了“绝密”之地。结果所配设备,只成了学校身份、地位的象征,并没为教学服务。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一些地方计算机教育资源极缺,连正常的教育都难以维持,而另一些地方资源浪费闲置情况则很严重。
2.主要问题开始由硬件转向软件
由于国家经费投入不足、软件盗版严重等原因,造成了目前教学软件数量较少、质量粗糙、实用性差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学校开始自己培养专职或兼职人员开发课件,以供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之需。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对软件需求的矛盾,促进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
四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措施
1.加强计算机教师队伍建设
计算机教育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的高低,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计算机教育的关键。首先要加快引进计算机师资,以保证教学正常运行。再次,加强对计算机教师的培训。计算机知识日新月异,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进修学习,如有可能鼓励资助教师攻读更高学位,更新知识结构,使教师始终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时刻跟踪本领域的学术动态,以便更好地进行计算机教学。
2.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多数还运用以黑板加粉笔为主的教学方法,这与当前现代教育技术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要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倡“精讲多练”,突出基本知识的掌握,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动手能力,逐步实现以CAJ课件为主的教学模式,使计算机教学内容、手段实现现代化。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目标设计
在社会主义快速发展的今天,良好的口语交际水平直接影响个人生存和发展,儿童作为培养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期,加强儿童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小学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从新课改内容来看,做好口语交际课程设计对口语交际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口语课程设计中,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通过设计原则与设计流程,从根本上提高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的分析
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不仅要求老师必须建立一个比较合理、完善的口语交际情境,在课堂教学中,还必须不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生成良好的交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适合学生学习实际与心理特征。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如下:从教育体制发生变化以来,各个小学在口语交际课程中的传授内容和教学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部分老师在教学中,没有真正进行口语教学,由于口语交际课程目标不够明确,从而让课程内容出现严重缺失;(2)由于教学内容不够充实,教学形式单一,从而也让教学评价向着简单化、随意化方向发展;(3)由于教学活动相对较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性和互动性极为薄弱,从而对教学有效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4)在教学中,由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缺乏有效的交际技巧与原则,让教学中只有简单的描述性语言,在不能有效发挥教材促进功能与指导功能的情况下,直接影响了口语交际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开展。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设计原则
口语交际作为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在课程设计上必须有技术性,根据相关原则,让教学目标与教材发挥有效作用
1.必须坚持全面性原则
虽然在教学中学生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在内容设计上必须从全局出发。每个学生不仅存在个性,还有共性,例如,在教学中,很多小学生都爱唱歌、爱说话、注意力分散、爱动,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将教学实际和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和学生倾听、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表达想法,或者创意。
2.口语交际还必须坚持系统性、灵活性原则
虽然小学生不可能形成系统的观念,更不可能将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但是在教学中必须用灵活的思维,以系统性、灵活性为原则,发散学生思维。在课程设计中,老师应该尽量让口语交际设计更具有逻辑性,将总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课目标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衔接流程,从而保障教学成果。
三、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设计
1.提高学生口语课程学习兴趣
口语交际作为语文能力的重要内容,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口语交际学习中,必须根据学生特点,培养学生兴趣。大部分学生在语文口语交际课中存在畏难情绪,由于不知道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逐渐远离这门课程,甚至影响语文学习兴趣。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必须根据小学生心理、性格特点,消除学生畏难情绪,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口语交际板块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利用流利的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应对、表达、评价能力,能大方地说话,可以鼓励学生调查、收集信息,通过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在这过程中,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创造力,还能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定期开展口语活动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练习中,阅读对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具有直接影响。阅读积累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以及口语交际的砝码,为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兴趣,不管是在理解能力还是在知识层面,都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理解能力,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同时这也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的方法。
当学生能对所读内容进行回顾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除了要培养口语课程兴趣与阅读兴趣外,还必须定期开展口语活动。在这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年级、班级为单位的辩论、演讲大赛,对学生口语交际进行正确的体检,这不仅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改以来,小学口语交际越来越被老师、学生重视。因此,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设计中,老师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依据,及时了解学生、转变教学方法,让口语交际课程更加全面、灵活、系统,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 英语等级考试 特色教学模式
目前,检测高职英语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的量化手段就是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它比较客观的反映出学生在高职阶段的英语水平。认真分析研究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的状况,既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成绩以激发学习热情,又有利于教师收集反馈信息以规划下一步的教学。因此,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难点,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应该是高职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我们以《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真题》为蓝本透析考题,以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为例,构建了教材和A级考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英语语法教学与英语等级考试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论证了学生完全可以立足教材,通过强化训练轻松应对等级考试,进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
一、开展问卷调查找出学生英语学习的难点
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情况如何.影响学习英语的障碍是什么,教师必须拥有第一手资料才能做到在教学中信息准确,把握重点,突出难点,有的放矢。为此,对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13级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英语学习中的最大的难点是什么和高中阶段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有83%的学生认为是语法。此外,有79%的学生认为语法知识掌握程度对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影响比较大,而 76%的学生认为高职英语课中有必要讲解语法。有80%的学生认为虚拟语气、从句和分词结构较难或没有学好。因此,有效的进行语法教学是提高学生读写译能力的途径之一,也是帮助他们顺利通过等级考试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立足教材、结合考点、强化训练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高职学生语法基础薄弱,概念模糊,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对英语篇章的理解和实用英语写作。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立足教材又要结合等级考试,在学生基础差,课时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完成语法教学的任务。为此我们不断探索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测试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以切合实际的方式,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教与学共同努力,互相配合,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1.从教材出发,找出适合语法教学的方法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要重视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引导出来传授给学生。《高职高专英语语法》是一套专科层次的英语语法教材,适用于高专和高职的学生。该教材内容包括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语法部分的全部内容,它的培养目标与高职院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考查点是基本一致的。对于语法知识的介绍比较详尽,但是知识点过多,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杂乱无章、繁琐无序.掌握起来非常困难,致使学生难以把握,无从学起。我们在教学中对语法教学模式行了改革尝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授课方式,而是立足教材,结合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语法考点,在课前指导学生预习相关内容,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利用多媒体等角学工具,并配以相关的例题详解和历年真题分析。
2.分析历年考点,教学中有的放矢
对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2009至2014年六年共十二套真题进行分析,发现重点考察项目为28%,其次为时态及语态和非谓语动词均占19%,之后为特殊句式和介词搭配,分别占11%和10%。虚拟虽然对学生来说是难点,但是所占份额仅为5%,且考察点多为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由于日常教学中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在课堂上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将高频考点作为授课重点,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改进教学方法.利用语法的实用性教学
很多高职学生的从句概念模糊.对于英语中三大复合句混淆不清。在教学中围绕着实用这一主题进行系统编排和施教,简易的规则说明后有大量的生活事例作巩固;这些例句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再加上相类似的练习;使学习者既记住了语法规则,也学会了相应的表达。我们按照句子的基本结构将从句分为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由名词所能充当的成分逐步推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以及同位语从句。由浅入深让学生懂得语法也是有规律的,从而掌握复合句的识别方法及应用。学生在学习状语从句的时候;听、说、读、写都围绕这一主题,通过这四个方面的接触训练,使学生真正学会运用九种状语从句。
4、制作多媒体课件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等级考试中语法考点的统计及教材中语法知识的分析,我们将高职院校学生所应掌握的重点语法知识归纳为四个专题:虚拟语气、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以及时态和语态。每个专题都配有相关的“语法解析、例题详解、综合练习、真题分析”,并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以便老师教学及学生学习之用。在每个语法解析之后配有例题详解,例题基本上与语法定义和解析相对应,使学生对这个语法点有清晰的概念。随后使用大量的习题进行强化训练。在这个环节主要选择一些与语法要点相对应的题型,同时搜索与等级考试中这个语法考点相通的题目。最后,把历年的真题汇编在一起,给学生以明确完整的语法信息,使这个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完整。整个多媒体课件制作新颖、版面活泼、内容丰富、条理清楚,把呆板的语法学习变成生动活泼的实践教学。
三、创新教学模式,践行因材施教
1.创新教学模式
在深刻理解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条件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只有充分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和兴趣,教学质量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课堂的大多数时间都被教师所占据,讲解多于沟通,布置任务多于商量沟通,长此以往,课堂气氛变得压抑而枯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养。提高英语A级考试的通过率,首先就是要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点贯彻于教学活动中来,在充分了解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和氛围中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方案。此阶段,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虽说都已逐渐得到形成,但是仍有待加强和完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助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在教学模式上,不必受限于教学空间和时间,英语的学习随处随时均可实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课后任何可以接触英语的地方不断地学习和总结,从而在锻炼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当然,教学观念要随着时代和新课改步伐的推进而创新和完善,在循序渐进中创新教学观念,使其与新课改的发展并驾齐驱。
2.践行因材施教
践行因材施教原则,采取分层次教育理念。任何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得教学主体掌握并且能够熟悉运用所学的知识,但大多数教学都采用大班上课等集体模式,不利于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采取更加贴合的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改善教学方法和态度,实施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就是以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学习态度为基础,实行有各种区别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辅导和帮助,具体来说,要先从教学主体来分层次,根据平时表现以及考试成绩进行考核,从而确定教学方式的轻重缓急;第二,要确定教学目标的分层次管理,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主体来进行不同目标的教学过程;第三,在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进程等方面要积极灵活的创新,灵活地变换适宜的教学手法。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试着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关心他们学习成绩的同时注重他们自尊心、自信心的关注,用自己的情感去点燃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使得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方向转变。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提高大学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实施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的分层次教学理念和方式,是提高过级率的关键法宝之一,也是进行教学模式改善和创新的最佳途径。
四、总结
高职学生一般英语基础不是很好,想学而又不知如何去学。针对这种学习的可塑性,我们只要充分研究教材,合理安排课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就可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充分调动他们依然有着渴望学习的积极性。我院多次参加英语等级考试,且成绩呈上升趋势。我院在14年12月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中,过级率超出国家平均水平,我们会坚持在深入研究高职院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命题规律和挖掘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将语法考查点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考中学、在学中练,考、学、练相互渗透和补充,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语法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小龙.高职英语语法教学之我见.教育探究,2006(2)
[2]周遥.英语语法教学新动向
篇10
一、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动机目的的稳定性比小学生有明显的增强,意志力逐渐趋向稳定,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的毅力也逐步增强,能够逐步自觉地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安排时间,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因此,从一开始,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学习英语应持的态度,引导他们正确入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七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英语课里,教师一般都要讲“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英语”。可是,过了第一节课,就不再提这个问题了。实际上,这个问题是需要经常讲、反复强调的。教师可以讲古今中外著名人物学习外语的故事,也可以收集日常生活中的英语,如家电说明书、广告、商标、物品包装等,尤其是现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突出。现在学不学英语不是出不出国,当不当翻译的问题,而是一种精神文明和文化进步的表现,它反映的不仅是一个人的素质,而且是一个民族的素质。总之,教师要把学习英语的重要意义融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动机。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了目标,就像夜航船有了灯塔。有了学习英语的激情的同时,还应教会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初学英语,对“如何学好英语”几乎一无所知,犹如一枚正待雕琢的白玉,一张未动笔的白纸。一般来说,教师怎么教,学生就会怎样学。一种习惯一旦养成,就难以更改。所以,教师应从第一节课起就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第一,要养成认真听音的习惯。通过听来辨别容易混淆的音,通过听来模仿正确的发音、说话的语调。第二,要培养学生敢于开口、大声说英语的习惯,教师一定要大力表扬敢于大声说英语的学生,千万不可迁就或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第三,养成熟读、背诵课文的习惯。熟读、背诵是学习英语,尤其是在母语环境下学习英语的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当然背诵不等于死记硬背,要会使用,记住了词、句、段就要学生养成随时运用的习惯,有机会就说或表演。第四,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初一阶段的笔头练习一定要求用四线三格书写、笔画、笔顺、大小定、标点符号和词距等都要一丝不苟,不能有半点马虎。在七年级阶段,教师可定期举行书写比赛,以鼓励上进,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三、注重基础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字母、音标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有些学生念不准48个音标,不能利用读音规则来拼读生词,记忆单词也没有规律,像记电话号码一样死记硬背,他们不敢开口说英语,每天拼命背单词、背语法、背句型,却收效甚微。
实际上,英语26个字母,本身就含48个音标中的一半,从一开始,就要教会学生读准26个字母,并读准常见的字母组合的发音。即从教字母起,就要把字母和单词中包含的一个个音素教给学生,通过口耳相授,让学生听清楚,再模仿发音,并教会学生拼音。让学生建立起英语是拼音文字的概念。比如,教字母H,可将字母H的发音分成|ei|和|tf|来读,让他们不仅会读字母,还能准确地读这两个音标。在教face时,不要一味只是带读,而要有意分解成f-a-ce,让学生明白f-|f|,a-|ei|,ce-|s|,而字母e不发音,并同时教读name、kate、late等单词,让学生时刻明白英语读音是有规律可循的,利用平时的点滴读音规则,学生久而久之便可以自己拼读简单音节的生词,记单词也就简单多了。
四、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更进一步开发英语课程资源,还要使每堂英语课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时,不仅备教材,还必须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英语兴趣和增强英语学习效果是成正比的。12至13岁的孩子争强好胜,除了老一套的做游戏、表演、教唱英语歌、背诵韵文小诗等外,教师还可将竞争机制引进课堂。教师可将一个班分为几大组,每大组里又结对子,采取一帮一的做法。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一次比赛,定期评比、总结,让学生感到英语好学,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度过每一节课。学习效果明显,成绩优秀,兴趣就自然产生了。尽量使每位学生在英语学习上都有成就感,那么英语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五、教学需要科学性、艺术性,也同样需要情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