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品质的基础范文

时间:2024-02-24 16:35: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德品质的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德品质的基础

篇1

【关键词】电视频道 绩效管理 运营 机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电视行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我国共有2100家电视台3600多个频道,其中通过上星对全国播出的频道超过50个。电视台管理的理念也从过去单纯要求电视台做“”,到现在同时强调电视台的经济属性,即“两个效益”的协同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媒体间竞争的加剧,大量同质化的频道和形式雷同的节目迫使各个电视台从频道资源的量的扩张逐步向分众化、专业化的方向转变。而作为产业集团中相对独立的电视频道如何去经营管理,更需要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绩效管理机制来进行评估和认定。所以,本文从电视频道运营入手,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绩效管理机制在频道运营中是如何发挥它应有作用的。

1 电视频道运营的现状

所谓“电视频道运营”,就是把电视频道作为一个基本的经营单位和核算单位,相对独立地进行经营管理。具体来说,就是电视媒介经营单位根据电视的内在规律和电视受众的特定需求,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使其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比较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受众群体的需要。

中国电视频道运营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1995年11月30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四套加密卫星电视频道,分别以播出电影、文艺、体育和少儿、农业、科技、军事等专门节目为主,这标志着我国频道运营的大幕正式拉开。接下来,随着1999年中办82号文件的出台以及2001 年年中广电总局关于“无线、有线合并”通知的下达,我国的频道改革制不断深入,频道制运营成为了我国电视业的主流。我国电视频道在电视台(产业集团)中扮演角色也从最初的节目展播平台演变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这主要表现在,最初只有电视台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营单位,电视台内部实行中心制,如总编室、新闻节目中心、文艺节目中心等,这些中心与台之间不能以独立的形式存在。频道出现后,成为节目的亮相舞台:“节目─台─观众”变为“节目─频道─观众”,这就要求频道成为节目制作和市场运营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由于频道既独立于台,又高于栏目,体现鲜明的电视品牌特征,这就使得频道走上完全独立的道路,成为最为重要的电视经营资源。

2 建立电视频道绩效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总体上看,我国电视频道运营还只是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由于我国广播影视长期以来实行计划事业型为主的体制,我国的电视媒体的管理上往往表现出粗放式随机性的特点。表现在频道经营管理上就是,频道的整体定位还比较模糊,缺乏对今后发展的长期规划;不计运作的投入与产出,不认真体察与研究观众的收视期待,更不会细致评估传播或者宣传的实际效果,简言之,就是管理缺乏系统性、经营缺乏计划性、决策缺乏科学性、生产缺乏合理性。要改变目前的状况,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要期待相关的法规与政策的调整与跟进。从微观角度讲,特别是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的电视频道的内部运作来说,就有必要以一种精细化的管理代替先行的粗放性管理。绩效管理体系在本质上是一种管理控制手段,它将已发生的结果或者行为和预先确定的目标进行对比,来判断现状的好坏,供管理者采取下一步管理活动提供分析决策信息。可以说,进行绩效管理与评估是电视频道在寻求精细化运营管理的最佳选择。

当前,整个广电行业正在进行“制播分离,转企改制,三网融合”等一系列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大变革,这种变革命不仅包括内容和技术层面的调整创新,还包括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上的变革转型。据悉,继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制播分离方案获得批准之后,湖南广电集团,山西广电总台也递交了各自的体制改革方案。实际上,管理是个复杂的体系。其中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流程优化和成本核算,对于广电行业时下的发展尤为重要。作为基础管理的一部分,绩效管理与上述各个环节都有很强的关联度。因此,本文下面从绩效管理这一话题入手,管窥广电业管理水平领先者之秘诀。

3 健全的绩效管理机制助推电视频道快速发展

当前,80%的电视台经营得不好的根源在于缺乏健全的绩效管理机制。通过研究发现,从国内排名靠前的媒体集团到地市级媒体平台,很多媒体都有过聘请管理咨询公司做“外脑”的经验,但是管理变革能达到什么效果和程度,则不尽相同。就绩效管理而言,笔者觉得,“一定要先从战略管理入手,然后做组织架构,最后才是绩效管理。战略是方向,组织架构决定了在怎样的组织基础上运作,最后才是把组织目标分解,分级进行考核” 。现代管理理念也认为,明确目标与责任是提升执行力的首要条件。只有目标层层分解,考核层层落实,才能最终形成全员绩效管理。

篇2

关键词:心理特点;教学;法制教育;重要性

一、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中、小学阶段是孩子们身体迅速成长,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这个学龄段独特的心理

特征。

1.年龄小,正处于发育阶段,胆子小,自我保护能力差,易受侵害

2010年、2011年先后出现两起校外青年敲诈勒索中学生钱物的案件,抓获的两名犯罪嫌疑人先后向乡中的30多名学生进

行过数次敲诈,但是没有一名学生报案。

2.好奇心、自尊心强,思想活跃,具有较强的模仿性

如今学生在发型上有追星染发的,着装上有奇装异服印有明星照片的,相互之间称呼张口闭口“大哥”“小弟”等都是很好的证明。

3.思想不稳定,自律意识差,辨别能力不强,自识能力差

在近几年查处的校内学生违法案件中,涉案人员中有15人曾经数次违反学校纪律,被形象地喻为“害群之马”“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地上大葱皮糙肉厚”的学生,他们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一抓一说便好,一停一放毛病又犯便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4.意志薄弱,易冲动感情用事,自控能力差,不计较后果,心理波动大

主要表现在发生的一些意外激情案件上,2008年乡中某男生,因一句话而气恼,遂用凳子将另一名学生右眼砸瞎,给被害人及被害人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另外报纸上刊登的其他县、市发生的一些案例也同样说明了这个问题。

5.依赖性较强,容易贴近,容易沟通,易搞好正面疏导教育

现在独生子女较多,自小受父母的疼爱,受家庭的影响较大,升入初中、高中后学生在家对父母的依赖,逐步转向老师或其他能够为其提供安全保护和精神上寄托的人身上。

6.接受新知识能力强,易受启发,易被引导

在近几年的法律教学辅导实践中,我们感觉到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但其掌握的法律知识相对缺乏,所以学习法律知识、运用法律知识的积极性都比较高,也就是愿意学,有些学生对老师的有些做法敢于大胆提出异议,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就是说愿意用,这些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二、教育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针对中小学生的以上生理及心理特点,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强思想品德、纪律和法制教育的效果。

1.内容上主要抓好正反两方面教育

正面教育做到三个突出:

(1)突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教育,使广大学生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集体、热心公益;

(2)突出分辨真假、美丑教育,培养学生助人为乐、扶贫帮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公德,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团结友善的家庭美德,等等。

(3)突出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教育,培养纪律意识,使学生正确把握违反学校纪律与一般违法和犯罪的辩证关系,做一名遵守纪律的学生,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2.教育方法上把握“三宜三忌”

(1)宜多联系实际,忌空洞说教

青少年生性好动,思想活跃,单纯的法律知识内容深奥难懂,单纯的道德教育令人感到苦涩乏味、不易掌握,学生的注意力也很难集中,而坚持以案说法,联系实际进行教育,能够让学生从案例及问题的发展中掌握一些知识,而且难忘记,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教育的生动性、有效性。

(2)宜相互交流,忌单向灌输

施行换位教学,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想学生正在想什么,正准备做什么,有什么问题,该怎样教学,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3)宜重教,忌偏重于言教

时刻注意方传身教,增强教育的科学性,使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3.在教育的形式上灵活多样

一是认真搞好法制辅导课的教学。做到教学前有计划、教学中有教案、教学后有调查回访,逐步改进教学,逐步巩固教学效果。二是充分利用各种载体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包括校园广播、张贴标语宣传画、制作宣传园地、板报等,营造一种学法、知法、守法的法制教育氛围。三是设立一名专职民警常年担任学校法律顾问,并设立法律信箱,随时随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有关法律上的困难,将教育融合于平时,将矛盾化解于萌芽。

4.在教育的时机上把握机会

(1)刚入学

利用刚刚入学的时机进行法律教育,首先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面临的是新环境、接触的是新事物、学习的是新知识,此时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思想活跃,教与学能够较好地达到和谐统一。其次抓住依赖心理。从生活上照顾他们、学习关心他们、思想上行为上正确引导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教育,教与学能够得到深化。

(2)放假前

放假对老师来讲意味着要休息,对大多数学生来讲是放松,而对部分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辨别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讲便可能是一次放纵的机会。此时进行法制教育主要是“敲警醒鼓”“打预防针”。

(3)发生典型案例时

因复杂的家庭、社会环境影响,学校内外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事情。对于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威胁学生人身、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教育学生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5.法律教育努力的方向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地成长、能否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的兴衰,我们必须重视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纪律及法制教育,引导和保护,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上和环境。

篇3

1、在飞快发展的当今社会,各种社会问题暴露出,我们的整个社会需要加强培养个人的道德素养。个人的道德素养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世界观和荣辱观等问题。因此,个人品德是我们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和根本。

2、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有利于提高社会公德。公民的个人品质高,才会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维护社会的共同利益,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一个公民个人道德品质高的社会,人与整个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地关系都会是和谐稳定的。

3、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个人职业道德水平。一个具有较高的个人道德品质的人始终以高尚的职业道德规范自己,在本岗位上努力做到爱岗敬业、廉洁公道、勇于竞争、敢于创新、团结协作,在行业的改革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个人道德品质对于树立好的家庭美德有着重要作用,每个家庭是整个社会的小细胞。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的公民,对家庭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尊爱长辈、爱护配偶、呵护孩子,为建立和谐安宁的家庭而自觉遵循道德准则。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一、“中介拓展教育法”的理论机制

所谓“中介拓展教育法”,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解析为由政治理论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三个不同层次的基本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且“三要素”相互之间是通过“中介”联系的。依据政治坚定、道德纯洁、心理健康的目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将政治教育、道德纯洁、心理健康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任何一种基本要素的教育.都将通过中介与其它要素发生互动,进行拓展教育,从而促进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朝政治坚定、道德纯洁、心理健康的目标得到全面发展。

建立这样一个系统模型的理论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由低级要素逐步发展为较高级要素的过程.这种渐进发展的过程是有序的,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低级要素是高级品质要素的基础,没有稳固扎实的低级要素作基础,高级要素将难以形成。例如一个人政治上的坚定性,离不开坚实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三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不仅低级要素对高级要素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而且高级要素对低级要素也具有巩固和导向作用。这种相互联系正是通过相互间的中介实现的。

3.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受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其“三要素”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多维性的,每一个要素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每个要素相对独立的变化,都将通过中介要素的互动使“三要素”整个系统发生变化。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不仅要优化每一项教育要素,而且要通过发掘和优化中介要素使整个系统结构得到整体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全面培养人的高尚的思想品德。

二、“中介拓展教育法”的实践运用

“中介拓展教育法”通常可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是针对教育对象现实思想问题的主要方面,从某一要素人手实施定向教育,着力解决已存在的或有这方面倾向的现实思想间题,即找准教育针对性的着力点;第二步则是在第一步解决了主要的现实思想间题的基础上或与解决现实间题同步进行,以中介要素为纽结.通过“中介”的联结、互动和转化,向另外两个要素实施拓展教育。即在进行心理品质教育时,要在与此相联的地带(第工地带、第地带),以“良心”和“正气”为中介,向道德品质和政治品质进行拓展教育;在进行道德规范教育时,要在与此相联的地带(第I地带、第11地带),以“良心”和“法律理念”为中介,向心理品质和政治品质进行拓展教育;同样,在进行政治理论教育时,也要在与此相联的地带(第11地带、第l1地带),以“法律理念”和“正气”为中介,向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进行拓展教育。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例,革命的理想信念,从本质上说属于政治思想范畴,它不可能在幼年或少年时期就牢固树立,只有在具备理论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社会实践体验的青年时期才能逐步形成。从发生学的角度看问题,人在出生之初就有个性心理,而后开始形成伦理道德品质.最后才具备包括革命理想在内的政治品质。

一般而言,政治品质的形成,主要决定于接受什么样的政治观点,经历什么样的实践锻炼;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决定于接受什么样的伦理观点,经历什么样的道德熏陶。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紧密的联系。政治品质一旦形成.必然会产生与此相适应的法律意识和观念.它对人的道德行为具有规范和制约功能。所以.在进行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通过第地带中介要素“法律理念”的发掘和强化.就能促进道德品质向政治品质要求的方向发展。由于“法律理念”是与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既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的一个范畴.是介于道德观念与政治思想之间的一个过渡要素,所以。以“法律理念”为纽结,道德品质也对政治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支撑和巩固作用。事实上,对广大青年来说,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他们培养正确的政治观点,树立革命的理想信念,能够起到支撑作用。一个具有诚实品格的人,在政治领域就能更好地追求真理,服从真理;一个与人为善、富有同情心的人,就有利于树立群众观点,实践群众路线。而对领导干部来说,虽然他们的理想信念已经树立,但加强道德修养对其政治品质的提高仍然有重要影响,领导干部具备廉洁奉公的品质,就能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备高尚的情操,就能有力地抵制各种诱惑。可以说,在过去,我们的前辈如果不冲破旧社会的道德束缚,不树立“敢于造反”的新道德观,就不可能走上革命道路。

篇5

[关键词]朱熹;陆九渊;尊德性;道问学;争辨

朱熹(1130-1200)、陆九渊(1139-1192)同为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之间在学术思想上,观点不一,如冰炭之不相容,而私下感情却很好,互相尊敬,互相敬慕,反映了一代大师的心态与风貌。当时他们在学术思想、教育思想方面有几次大的辩论,史称“朱陆之争”,主要争论在“易简与支离”“尊德性与道问学”“太极与无极”“禅学与儒学”等方面。在这里,笔者只是在教育方法论中,在“尊德性与道问学”关系方面,对朱陆之间的争论作一个粗浅的分析。

朱熹、陆九渊均把“尊德性”“道问学” 当作了教育方法论的宗旨。有关尊德性与道问学关系问题的争论,是朱陆之争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一、朱熹:“道问学”重于“尊德性”

朱熹认为,尊德性与道问学同样重要,但相比而言,道问学重于尊德性。朱熹把教育目的中的人格标准规定为通过教育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有德之人和圣贤君子,学习与教育的过程是一种道德的培养的过程,经过教育与学习实现对伦理道德、社会秩序的认识提高,并化为自觉性。经过对道德知识的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逐步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树立人们的道德意志,增加人们的道德情感,增加人们的道德信念。通过这种道德知识的不断教育与学习,来积累道德知识。这种持之以恒的道德知识积累历程,量变会成为质变,会将道德知识化为规范的行为,化为高尚的品质,养成高尚的人格。所以,朱熹认为教育与学习是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前提和知识储备,教育与学习的过程是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所做的一种准备活动。这样,在朱熹那里,教育与学习只是一种准备过程,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为道德养成作准备,为树立良好道德作准备。教育、学习本身并不是教育、学习的目的,教育、学习过程不是随时随刻地、直接地与教育、学习目的相联系,只是间接地、潜在地、相连未来地与教育、学习目的发生联系,也就是将教育、学习过程与教育、学习的现实的最终目的暂时分离,并通过教育、学习过程本身将教育、学习目的与教育效果连接起来,并落实其上。

二、陆九渊:在德性指导下道问学

陆九渊的观点则与朱熹不同。陆九渊反对把教育与学习当作一种手段,一种工具,一种为未来生活谋利的工具,一种为人生作准备的手段。他坚决认为,读书学习就是做人,教育、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过程。手段与目的是不能分开的,工具与目的也是不能分开的。工具、手段与目的必须合而为一。尊德性与道问学也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但是,应该在德性的指导下去道问学,进行道问学的过程中勿忘尊德性,因此,学习、教育过程不仅是实现学习、教育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同时学习、教育目的也存在于学习、教育的过程中。陆九渊从其“一是即皆是”的思想主旨出发,从整体的把握上、事物双方统一上,坚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贯切学习、教育目的,并将学习、教育结果与学习、教育过程合一,将一切学习、教育活动统一到教育目的上来,一切学习、教育活动应该自始至终与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学习、教育目的结合起来,“一非即皆非”,不能出现丝毫差异。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陆九渊自始至终把人之“本心”同学习、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的过程、方法、效果、目的、原则等等结合与联系,认为学习、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是整体的、统一的、不可分的。陆九渊认为从人们未来需求以及社会要求来看,学习、教育目的就是积德积能。人们自身有增强能力、增加道德修养、树立良好品质的主观要求,这样,学习、教育目的就与人们内在要求一致,道德的要求成了自己内心的需求。

另外,陆九渊认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天人同一” 的思想。因为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而作为天地之间的人道,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也就是外在形态就是学习、教育目的,而内在修练,也就是内在形态就是人的“本心”,这即是“天人同一”在教育方面的要求与表现。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坚持“天人同一”的思想,教学过程与教育过程相一致,也就说教育过程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也是教育过程。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教育教学内容、手段、方法、途径,以及教育目的本身,都是通过对“本心”的认识、体会,在“本心”中去实现、完成。教育教学内容,是“本心”的内容,教育目的是“本心”的内在要求,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和途径亦是与“本心”相适应的,这样,在整个教育过程里,不管从出发点到落脚点,还是从结构到功能,从内容到方法,以及从课堂上、书本上学习的道德知识就与“本心”的内在修养、品质就可以实现“同一”。

这样一来,道德知识便是道德认识,道德认识便是道德信念,其外化于人,即是道德行为,即是“心”之本能的自然的外部流露和发用。通过这种学习、教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德才兼备的。这种人道德高尚,品格优良,对社会有责任感,并有能力为社会、人类、自然作出一定贡献。这种教育效果同教育目的合一,才是最成功的教育。

三、朱陆:道德知识如何转化为道品质

应该说,朱陆二人都各自抓住了教育活动中的一些本质的规律性东西。朱熹看到了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人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必须以道德认识作为基础,没有道德认识,人的其他道德品质都无从谈起,没有对道德现象和道德行范的深刻认识,就不会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没有道德认识作为基础,整个教育活动就难以为继。这一点,已为现代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所证实。而道德认识的形成,又必须假之于人对道德现象的观察和道德知识的摄取。所以,朱熹更着重于道问学。

不过,有了道德知识,不一定就拥有了道德,拥有了优良的品格,所以,道德知识只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自然转化。当人们获得、拥有一定的道德知识后,并不一定相应的就获得了道德认识,形成了道德品质,二者不可能是同步。其实,一个人有可能把掌握和获得的道德知识升华成道德认识、道德品质,或强化已经形成的相同或相似的道德品质,不过也有可能只是把道德知识当作了口头承诺、说教、装饰,或仅仅是一种知识,更可怕的是有人会把道德知识当作一种欺世惑众的工具、盗取功名的敲门砖、愚弄百姓的手段。如果是这种情况,所摄取和掌握的道德知识依然是一种外化的道德知识,并没有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认识和其他道德品质,而依然独立于道德品质之外。就其本人来说,顶多也不过是多了一些投机取巧、机权善辩、饰伪藏奸的“本领”而已。这样,这种对道德知识的摄取和掌握,就不但没有什么益处,而且是一种罪过、一种祸害。对于这个问题,朱熹的理论、论述是不能解决的。

陆九渊很清醒地看到、认识到了朱熹的上述理论缺陷。陆九渊认为道德知识与道德品质形成所存在的非同步现象,认识到了外在的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品质的多向性和层次性。作为一种道德知识,它有可能仅仅被作为一种纯知识和纯理论而纳入到人的知识结构之中,并不必然导致人的道德品质的变化,也就是说,人所摄取和掌握的道德知识与其道德品质的形成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如何才能保证人所摄取和掌握的道德知识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地、必然地、全部地转化为人的道德品质呢?陆九渊举起了传统儒家性善论的大旗作为理论武器。既然人之初,性本善,既然人拥有伦理的天性,“德性”自然存在人体,那么,我们只要在道德的指导下去教育教学,就能够确保顺利地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品质。故此,陆九渊坚持认为“以尊德性御道问学”,向外逐物被反观本心取替。陆九渊的对道德知识转化问题的分析可能包含有合理的因素,但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又是无效的,因为其论证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即有固有德性、固有善性的理论假设是虚假的。

篇6

【关键词】幼儿园 教育 德育 先行

一个人可以没有很高的学识,但一定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衡量和评价一个人最基本的标准。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以育儿先育德,为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从幼儿园抓起势在必行。

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应该在幼儿园;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是为幼儿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的阶段,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和道德品质方面。爱因斯坦在悼念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时说:"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质的程度,也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可见,天才人物取得的杰出成就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四要素组成,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要从着四方面入手。

1.从道德认识着手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观

道德认识主要是指对事物的是非,行为的善恶和美丑的认识和评价。即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孩子的道德认识是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零碎到系统地发展起来的,他们的道德评价能力往往是在成人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在孩子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向孩子传授正确的道德观;在对周围事物做出评价时,应当有坚定的原则性和高度的鲜明性,充分的肯定和赞扬那些"真、善、美"的事物,痛彻的批评和否定那些"假、恶、丑"的现象,让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打下爱憎分明的鲜活烙印。

2.从道德情感出手,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对行为规范的理解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人对事物的爱憎、褒贬的态度。

道德情感可以促进道德认识付诸于行动,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可它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是跟道德认识一起,是在成人的长期教育培养和情感熏陶下发展起来的。幼儿的情感具有易冲动、易转移和易感染等特点,情感在幼儿的各项活动中直接或间接的发挥作用。所以,在培养和丰富孩子道德情感的过程中,我们要以自己的情感来打动和感染孩子,要适时的,有计划的有目的的教育和影响孩子。当孩子做出符合道德品质要求的积极行为时,我们要充分的肯定他、赞扬他,甚至夸大它,使孩子感受到正确的道德行为带来的愉和自豪感。如:有一天我妈妈生病了,躺在床上,我连忙去找药倒水。儿子问我在干什么,我回答他说"外婆病了,要吃药啊,以前妈妈和洋洋生病的时候,外婆总是忙着给我们倒水喂药,照顾我们,现在外婆生病了,我也要给外婆喂药照顾外婆啊。"儿子听后,急忙说"我来给外婆喂药"我立马表扬到"哇,我们家洋洋真懂事,不愧是小男子汉,我就把照顾外婆的任务交给你吧。现在去照顾外婆吃药。"儿子照顾外婆吃完药后,我又是一通表扬,儿子骄傲的说"以后你们生病了我来照顾你们,我长大了是男子汉了。"日常生活中,成人要注意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经常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不要随便指责、嘲笑、挖苦和恐吓孩子。

3.从道德行为训练着手,做到知行统一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与推动下采取的行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体现。

行动是一种实践练习。从行动着手也就是从练习开始。在实践中培养情感,提高认识,再形成行为习惯。幼儿的道德认识处于朦胧期,幼儿一般无法区分善恶美丑,如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训练,幼儿会将自己所接受到的信息,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作为自身活动的行动指导,甚至直接形成日常行为,所以成人要帮助孩子实施正确的道德行为。因此,对孩子进行正确的道德行为训练变得尤为重要。在训练孩子的道德行为时要从细小的事情、偶然的事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具体形象的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从而规范孩子的道德行为,做到知行统一。如:孩子摘花,成人就可以告诉孩子,花草和我们人类一样是有生命的,它的话和叶子就像我们的手和脚,失去了手脚我们会很痛苦,花草一样也会痛苦。

4.从道德意志培养着手形成稳固的道德品质

道德意志是指人为了实现一定得目的,支配自己的行为并克服各种困难的一种顽强努力。

篇7

[关键词]道德叙事;道德修养;运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2-0054-02

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践行道德行为是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道德叙事这一古老的道德教育方法作为德育教育的新走向和新途径重新焕发出了生命力。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特点分析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成熟阶段,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新时期,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以下特点:

首先,主体性增强。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成熟,大学生存在感和自我价值感逐渐凸显,加之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发展,展现在大学生面前的是极速增长和更新的知识与信息,大学生可以根据自我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信息,思维空间极大拓展,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极大增强。

其次,社会环境影响增强。如果说,在过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起着决定作用的话,那么,在现代知识爆炸、信息泛滥的社会中,这些作用在削弱,而社会环境的作用在明显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领域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校园,而更多表现为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网络化的媒体环境更使得大学生足不出户,却尽知天下事,社会环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再次,复杂性和反复性增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更具复杂性和反复性,这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增强是直接相关的。当前社会比较自由、开放,价值观比较多元,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事件对大学生形成稳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冲击较大,所以大学生常常处于纠结和困惑的状态,不知如何做出选择。例如,社会上有些人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极大干扰了一些女大学生踏实、勤恳,靠个人努力获取成功的价值观。碰瓷现象令大学生对于践行道德行为持有保留态度。特别是网络化的媒介环境,使得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的社会控制更加困难。社会宏观环境的消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抵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导致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有复杂性和反复性。

二、道德叙事提升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价值和意义

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过程是一个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构成的多因素非线性的复杂的系统过程。作为以讲故事为表征的一种教学方法,道德叙事融感性、理性,情景、价值于一体,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使大学生能够在故事情境中体验和感受多种情感、体会和感悟道德知识、扮演和反思各种行为角色,增强道德接受,形成价值认同,实现道德修养的提升和生成。

(一)道德叙事提供故事情境,避免了空洞的道德说教

当代大学生非常活跃,爱质疑、喜争议,极度厌倦空洞的道德说教,对于社会现实和新闻事件保有浓厚的兴趣。道德叙事作为一种基于情境体验的教学方法,其情境体验的载体就是故事。道德叙事的故事选择是丰富和多样的,可以是神话、传说、文学作品,也可以是名人、伟人事迹、或者社会上的普通人所经历的新闻事件。在道德叙事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精选故事,进行一定的情境创设和掌控,使受教者进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感受故事,教师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大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动心领情,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提升道德品质。道德叙事通过提供故事情境,融德育教育于故事情境中,使德育教育回归生活,是对教育生活化的拓展与完善。

(二)道德叙事激发学生情感,促进道德接受

人是感性的动物,情感参与是人行为活动的特点之一。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都脱离不了道德情感因素的参与。道德叙事通过讲述故事,力求完整细腻地呈现故事情节,感知某一社会角色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的行为选择和心理动向,体验到喜悦、光荣、愉悦或愤怒、愧疚、羞耻等各种情感,这是一场藉由故事而经历的情感盛宴,叙事参与者可以在平等基础上的进行情感交流和互动,在情感的认同下接受某一个价值观,提升道德修养。

(三)道德叙事实现行为体验,促进学生反思和行为重塑

在道德叙事的过程中,通过教师述说的故事或者通过视频所播放的故事就像一个实验室,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于故事中的人物进入故事,进行一定的角色扮演,体验各种角色的生活场景,设想在一定的情境下的行为选择,体会某种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行为体验可以为生活经历比较简单的大学生提供预设多种身份和角色的机会,感受各种身份和角色所持有的价值观,体验各种价值观指引下引发的行为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促使学生权衡利弊,多方考量,进行反思和重塑,从而能够领悟未来自己面临类似情景时应该进行的行为选择。

(四)道德叙事传递主流价值,拒绝价值中立

道德叙事作为一种以讲故事为表征的教学方法,绝不是为讲故事而讲故事,它从来不主张价值中立,而是倡导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主张在价值多样的现实中实现与主流价值的有机结合。所以,道德叙事不认同价值澄清学派,也否定道德相对主义,道德叙事所叙述的故事均承载着一定的价值导向,而教育者的作用就在于充分发挥主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以启发学生思考、传递主流价值。

三、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基础”课作为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导课程,要善于运用道德叙事教育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道德叙事的运用应与“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

韦兹曾将叙事看作“道德生活的实验室”。道德叙事作为通过学生听故事,阐述感悟、表达体验的一种精致的内在说服过程,其所听故事必须接地气,其所感悟、所体验也必须接地气,否则,道德叙事将可能演变为脱离现实的无病。在应用道德叙事方法时,虽然一些老师也会积极设置场景,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进行思考,体会和感悟,但毕竟“百闻不如一见”、“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活动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道德叙事方法的运用应该与“基础”课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相互衔接和相互促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代大学生是充满活力和时代感的社会群体,非常关注社会现实。将道德叙事与“基础”课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将故事所引发的感想、体会与现实生活的一些具体的情景结合起来,产生真实的情感碰撞,激荡起一定的道德需求与动机,实现在体验中学习与在实践中学习的统一,由此产生的道德教育的效果更好。应该说,道德叙事这一教学方法的成功,也正是因为坚持了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的原则,使德育教育回归了现实生活。例如,在讲授“实现人生价值”这一内容时,可以将离退休老职工资助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故事与“基础”课的社会实践一志愿者活动相结合,鼓励部分大学生将志愿者服务的地点选取在敬老院,通过志愿者服务,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体会老人生活的艰辛,感受老人的奉献风范,从而形成认真、进取的人生态度,确立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利他奉献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师应该精选故事,促进交流和互动,解决大学生现实的道德困惑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道德 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胡映(1972- ),男,四川南江人,西昌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科研工作。(四川 西昌 615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机制探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SA07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080-02

当前大学生校园恋情的普遍发生,无论从高等教育环境改变的角度还是青年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角度来看,都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一事实对处于多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挑战,那就是高校必须考虑如何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青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教育和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对待校园恋情,进而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恋爱道德品质。良好的恋爱道德品质,既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而从人道德品质形成的知、情、意、念、行的发展历程来看,大学生良好恋爱道德品质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道德内化的效果,即大学生从自身需要出发,自觉对恋爱道德准则进行筛选、认同,并将其纳入自身道德结构体系中,把外在、他律的道德原则及规范逐步内化为个体内在、自律的道德品质和信念。

一、道德认同是当代大学生恋爱道德内化的前提和基础

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处于支配地位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关系决定了社会主流道德体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道德体系的性质及基本原则、主要规范,反映“应当”与“不应当”的关系,表达出希望社会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愿望。因此,大学生恋爱道德准则在不同时代体现出不同的要求。对当代大学生群体而言,一方面,社会把他们看成先进文化最典型的代表群体,其恋爱道德准则应该是其他群体恋爱道德准则的圭臬,是其他社会群体恋爱时应充分学习的道德原则;另一方面,大学与社会紧密相连,可以说高校校园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大学生恋爱受当代经济、社会以及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广泛影响,其恋爱道德也表现出多元化或社会化的倾向。实际上,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道德需求不可能是理想的单一指向,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原理,大学生对恋爱道德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一方面,大学生有作为“个体的人”的恋爱道德需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当代大学生已逐步衍变为普通劳动个体,日常面对的更多的是具体而平淡的大学生活,大学生恋爱道德利益原则的利益指向是大学生成长和成熟需要上的潜在利益,他们需要平常人的恋爱道德标准来满足校园恋情的道德需求。追求利益的利己性和正当性,使利益驱动内化为大学生个性心理素质和道德精神,符合唯物史观的“利益驱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原则”的基本观点。另一方面,受过多年教育而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大学生群体是国家未来建设者和希望所在,其在满足自身恋爱需求的同时,有比一般人更强烈的作为“社会的人”的高尚道德需求。其希望具有展现当代大学生青春风采和高尚恋爱道德品质的广阔舞台,满足社会对其道德高期望的要求。实践也多次证明大学生恋情仍然是世界上最纯洁、最美好的爱情典范之一。诚然,在建立大学生恋爱道德准则的过程中,既要满足社会的较高期望值,有利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又要顺应时展的要求,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实际需求,从遵循大学生良好恋爱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良好恋爱道德品质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是恋爱道德认同,即大学生对所要接受的恋爱道德准则的认可和接受,并自愿受其约束,将恋爱道德准则与自身生活经验、社会经历相统一、相契合。大学生恋爱道德认同的过程就是知、情、意相结合、相互促进的过程。首先,大学生恋爱道德认同中“知”的过程,指的是大学生对所要求接受的恋爱道德准则的辨识和比较。随着大学生思想的逐步成熟,对恋爱规范的接受和认同再也不是一个简单盲从的过程,他们会在辨识和比较中接受新的事物。因此,独立而具有特性的恋爱观的形成也理所当然。其次,大学生恋爱道德认同中“情”的过程,指的是大学生对所要接受的恋爱道德准则的理解和融合。随着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趋于稳定,绝大部分大学生会理性地理解恋爱道德准则并将其与自己的思维相融合。最后,大学生恋爱道德认同中“意”的过程,指的是大学生对所要接受的恋爱道德准则的接纳和认同。恋爱道德准则若既符合“个体的人”的道德需要,又符合“社会的人”的道德需求,就会在大学生内心产生共鸣,使其逐步接纳和认同恋爱道德准则及相应要求。

二、道德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恋爱道德内化的关键

道德教育是指生活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有道德知识和经验的人们依据特定的道德准则对他人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良好的恋爱道德品质却不可能与生俱来。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其在形成自身恋爱道德品质过程中容易受一些社会不良道德现象的诱导而产生恋爱道德困惑,甚至引发恋爱道德的扭曲。因此,应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恋爱道德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在道德认同过程中能正确地进行鉴别和筛选,进而把恋爱道德准则逐步内化为自身良好恋爱道德品质。为此,高等教育要适应当代校园恋爱普遍发生的新趋势,充分发挥高校作为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主动探索当代大学生恋爱特点和教育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工作,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挑战。

首先,要调整好道德教育内容与大学生恋爱需求之间的关系。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内容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爱情“经典”,而应成为大学生恋爱过程中温馨的生活指南。曾明确提出,日常生活世界是人类活动的根本价值和基本源泉。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无疑是当代高等教育一项最基本的教育活动,应充分研究大学生恋爱道德新需求,增强道德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把恋爱道德教育工作做到大学生心里去,真正被大学生所喜爱、所接受,让恋爱道德教育目标回归到大学生恋爱生活需要的本质诉求上。

其次,充分调动恋爱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高校恋爱道德教育面对的是秉性千差万别的大学生群体,单一的教育手段和模式已难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当前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要求,设计出多元立体化的恋爱道德教育模式,调动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变强制式要求为因材施教的引导,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道德个性需求,从而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充分认识到“个体及社会人”的本质、价值和尊严,在继承传统美德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实生活又能适应未来社会道德发展需求,进而让自身高尚的爱情在校园生活中得以升华。

再次,主动应对当代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的新动向。竞争时代必然带给大学生巨大的心理压力,面临巨大的压力,大学生不能让恋爱成为逃避现实的临时避风港,因为恋爱危机会给大学生带来更大的心理扭曲。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恋爱成为部分大学生追求享乐和满足虚荣心的噱头。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成为网络信息的受众,同时网恋也在校园内悄无声息地蔓延。此时,道德教育如果不能主动及时地介入,就会失去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的制高点。

最后,重视大学德育工作,营造校园文化“净土”。在建设优美校园自然环境和良好校园人文环境的同时,加大对德育工作的投入,注重全校教职工德育水平的提高,自上而下形成共同关心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局面,把恋爱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中,促成优良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形成,建设良好校园道德环境。另外,弘扬社会道德主旋律,为大学生恋爱道德的内化营造良好的氛围。

大学生恋爱道德观不仅与学校恋爱道德教育环境有直接关系,还会受到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教育环境的深刻影响,大学生良好恋爱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关调查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家长不反对甚至鼓励孩子在大学期间谈恋爱,但同时又以“与孩子有代沟,难以交流”“孩子远在学校,管不着”“有老师,不用家长操心”等所谓的客观原因,而使自身成为旁观者。这对思想不成熟而又青春萌动的青年大学生而言,实际上是在把家庭教育阻挡在孩子恋爱教育的大门之外。故而从家庭角度来讲,家庭成员自身对待爱情的态度及家庭婚姻就应该有高尚的道德标准,起好表率作用,让孩子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和启迪。在孩子学校教育过程中,要主动与学校老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与联系,并以关心、尊重、理解和平等的态度,从家庭、事业、责任等多个方面与孩子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探讨和分析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恋爱困惑和问题,家校共同呵护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从社会角度来讲,尽管大学生涉世未深,但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却是至深的。社会道德在爱情、家庭婚姻上的要求对大学生恋爱道德有着极大的影响,因而须大力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在社会宣传、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高尚道德,规划好制度引导的顶层设计,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同步发展,为高校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道德体验是当代大学生恋爱道德内化的保障

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落实。大学生恋爱道德准则必须通过感性体验活动,并最终表现在理上,才能得到实现和确证,通过在理中形成稳定的行为方式,使外在的道德准则内化为主体内在的道德需要。道德体验在理念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同时也彰显了现代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强化大学生主体在接受和形成自身德性过程中的体验环节,能满足大学生向往参与的内心渴望,增强他们成长的内在动力。一方面,大学生恋爱道德内化及最后良好恋爱道德品质的形成都必须在道德体验的实际行为中才能实现。通过道德教育和引导,看似可以让大学生群体在自身恋爱前对某种恋爱道德准则进行较好的道德认同,但这种道德认同能否经得起实践检验,还通过大学生个体的实际恋爱才能得出答案。道德教育、道德认同和道德体验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脱离大学生个体的恋爱道德教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大学生在自身恋爱体验活动中,经过长期的行为积累,由道德认识到道德实践,由道德观念到道德信念,由道德行为发展到道德习惯,其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恋爱道德境界才能真正得到升华。大学生恋爱道德内化并形成行为习惯后,就会使一个人在面临某种道德选择时能不假思索地选择符合道德准则的道德行为。正如黑格尔所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另一方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大学生恋爱准则是否符合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实际,是否把握住了符合时展的教育规律,还必须在大学生的恋爱道德体验中去实践和检验。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篇9

职业道德教育包括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品质。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品质是所有银行从业人员道德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了解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品质的内涵和结构,有助于提高个人职业道德素质水平。所谓职业道德行为,就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伦理学称作伦理行为,它包括道德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职业道德行为是有意义、有目的的行为,也是从业人员道德意识内容的外化、客观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德意识就是银行从业人员道德行为发生的内部原因,表现着从业人员的愿望、动机、情感、意志、信念、理想等因素的作用相互关系。而这些因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就构成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的内部结构。

职业道德行为是职业道德品质的客观内容,职业道德品质是职业道德行为的综合表现。一定的职业道德行为经常表现出来就形成一定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就表现为具有稳定特征的职业道德品质,而一定的职业道德品质只有通过职业道德行为才能表现出来。

职业道德的基本职能主要表现为调节职能。它一方面可以调节银行从业人员内部的关系,即运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职业内部人员的行为,促进职业内部人员的团结与合作。如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团结、互助、爱岗、敬业、齐心协力地为发展本行业、本职业服务。另一方面,职业道德又可以调节银行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人民银行的地位是中央银行,是所有其他银行的典范。所以,在银行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方面更要很严格的要求。

篇10

一、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实施爱家乡教育的必要性

如今,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的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商品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意识形态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在我们西部农村,向来是以偏僻、落后和贫穷出名,如今走出家乡的人,很多都不愿意再回到原来的家乡去,越来越多的人都想方设法搬到经济、文化和交通比较发达的都市、城镇去,甚至完全以城里人自居,再看不起家乡。这样的道德偏差,应该值得引起我们教育者的重视。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大家全都搬回老家去住,但是,起码应该常回去看看,有想法去建设自己的家乡,让家乡的明天更加的美好。所以,由此看来,在农村小学里,对学生进行家乡的教育显得更为重要,这样的工作仅靠人文课程的教育是很不够的,在数学课程这样的自然学科课程的教学中,也应该积极进行爱家乡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二、小学数学与爱家乡的密切联系

其实,有的教师确实早就认识到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爱家乡情感的必要性。但是,感叹数学课程的内容与爱家乡的情感因素相差太远,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无法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实际上,数学课程的内容与爱家乡的主题之间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家乡小到一个村子,任何方面都与小学数学密切相关。

任何一个村子都有版图形状、领土面积、土地面积、人口数量,自然资源,经济水平,这些东西哪一方面脱离得了数学呢?把这些因素发掘出来,那不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很好的素材吗?

三、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