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的优点范文
时间:2024-02-24 09:5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实验教学的优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思考;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形成化学概念与原理,还可以提升学生操作、观察、分析、思维、合作等多种能力,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在于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研究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力求改变教师只需按教材“照方抓药”,学生则“依葫芦画瓢做实验”的状况,让学生真正参与实验,不仅知道怎么做,还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更多地用“脑”做实验,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呢?
一、根据实验现象有效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活动时,需要花大力气研究如何根据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和提出怎样的问题,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年龄特征,维持学习活动的适当难度,不断向学生指出讨论中有争议的部分,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例如,做完用浓氨水与酚酞作试剂探究微粒的运动实验后,教师可以这样问:水不能使酚酞变成红色;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变成红色,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将氨水加入酚酞试液中,那是什么原因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呢?师生交流讨论后教师接着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酚酞微粒不会运动到浓氨水中使浓氨水变红呢?问题提出后,学生就会很自然地进入思考的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有效指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
任何一个实验教学都应该有它的主要目的。没有目的,实验就没有指向性,实验就毫无意义,更谈不上实验的有效性。所以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设计时,对实验的目的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找出实验的主要目的所在,并且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始终围绕实验主要目的来开展实验教学。例如,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的主要实验目的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初步学会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实验原理的理解是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的基础。没有理解实验原理,就不知道怎样做实验,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对实验进行评价、改进和设计就更谈不上了。化学实验原理包括化学反应原理和方法,仪器选择和使用原理,操作先后顺序原理以及尾气处理原理等。例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应该让学生多思考以下问题:该实验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做?如何控制实验条件等?
三、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更是化学实验中的主角,作为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只有体验和实践,才能有所感悟和创新。基于这种思考,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课堂演示实验,教师可根据实验类型与难度挑选学生,既可以作为对学习上有明显进步学生的奖励,也可以作为对成绩欠佳而动手能力较强学生的鼓励,更可以推选优秀学生作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此方法的优点是比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利于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尤其是后进生,课堂气氛变得宽松、活跃,学生观察实验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也关心着同伴实验成功与否,哪些学生能荣幸上台演示?当他们被鼓舞、被信任、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时,他们才有更大的积极性,才有可能学得更好。
另外,课堂上也可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例如,“微粒之间有空隙”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这一节的内容,关于“酒精和红墨水两种液体的混合实验”与“压缩注射器中的水与空气的实验”,大部分教师可能作为演示实验,但是学生对实验的体验不深,更别说对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学生分组实验。几个学生互相配合,小心翼翼地操作,由于效果明显,学生兴趣很高,其中有些学生提出不用酒精和红墨水,用同一种液体行不行?我就让学生用水与水混合做实验,最后对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分析,有效地落实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四、学会探究实验的有效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究实验是指在开放的化学问题情境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形式。下面举一例探究实验加以说明。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钾溶液中存在着(H2O、K+、OH-)三种粒子,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猜想与假设】
_____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设计和实验】
实验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毫升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毫升氯化钾溶液(pH=7),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毫升氢氧化钾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1看到的现象是______,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实验2看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K+_________。
实验3看到的现象是______,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得出结论】
猜想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
以上三个实验中,你认为实验______是多余的,原因是______。
【表达与交流】
实验台上还有四种试剂(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钾溶液、氯化钙溶液),你认为第二支试管中的试剂还可以加入以上四种试剂中的_____来替换氯化钾溶液。
五、重视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拓宽实验的深度和广度
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指的是在实验者的预见范围之外出现的实验现象。特别是一些验证性实验,经常会有意想不到(根据已有知识预测不见的)或“教师不希望出现的”现象产生。事实上,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是十分重要的,历史上许多重大发现、发明就是受到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启示而诞生的,它是培养学生好奇心、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例如,镁带与稀酸反应的实验,试管口有时会出现白雾现象;铜片在空气中加热,表面有时不是黑色等。当有学生提出这些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时必须正确对待,认真进行分析,绝不能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更不能对学生敷衍了事或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鼓励学生进行探究,保护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做好自主家庭实验,使化学实验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生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东西,脑子里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自主家庭实验能使学生养成探究欲望,乐于实验,使化学实验延伸到课外,伴随着学生生活。例如,讲了溶液的酸碱性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溶液、水样的酸碱性;讲了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鉴别羊毛衫的真与假;讲了几种重要的盐后,指导学生鉴别厨房里的食盐与小苏打以及用食醋除水垢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帮助学生将陌生的化学世界同学生所熟悉所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联系起来。这就是告诉学生,化学其实并不是那样神秘莫测,而是研究我们身边的物质的一门科学。
总之,有效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学生要立足于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联系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实验后如实写出实验报告。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生产生活中的素材,精心备好课,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方法上下功夫,最终实现化学实验教学的高效益。
参考文献:
篇2
一、营造良好的兴趣氛围,激发学生动手欲望
生动有趣的化学课堂实验极容易激发起学生的直觉兴趣,可以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探究;而出乎意外的化学实验现象又可以使他们产生疑惑和好奇,为寻找科学合理的化学解释、化学原理提供动力,从而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同时,化学实验课程和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也使得化学实验的课程更加社会化,更加具有实用性。这样,当学习高中化学教材的理论知识和面对形态各异的化学仪器、容器时,学生很自然地会产生自己试做甚至是自己设计实验的愿望,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更为持久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应避免只是简单的演示过程、观察现象,要注意操作规范、讲解准确,提高实验的可视度,让学生悟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化学规律是在反复的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归纳出来的,学生只有勤于观察、乐于分析、善于总结,才能从化学现象中总结出规律,才能真正认识化学当中隐含的道理,而这个过程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动手欲望的过程。
二、突出自主的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高中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教师讲解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再自己参与、亲自动手进行化学实验,更能有利于消化理解化学理论知识,并促进化学理论和化学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有效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如实验、观察、推理,以及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等。在高中化学实验课上,教师的组织与引导,既要是全面,更要有计划、有针对性、有侧重。可以将动手能力强的和动手能力弱的学生编在一个实验小组,男女生混合编组;对于那些基础知识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可以先由教师演示实验,然后师生共同完成实验,再由学生独力进行实验,教师在一旁多耐心指导,启发他们对比思考为什么要求规范操作,为什么要求步骤合理,以及出现某一化学现象的原因,从而切实纠正错误,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实验课实验效率,促进学生成长。
学生在自主实验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教材中的实验结论不一致的情况,这是引起学生对教材中的实验结论产生“疑点”的绝佳机会,这必将激发学生为验证自己的实验结果而重做实验,甚至多次重做,当自己的实验结果与教材中的结论一致时,疑点自然就会消除,对实验的过程(规范性、程序性等)的认识也必将是全新的。如做乙醇催化氧化实验时,将螺旋状的铜丝加热变黑后,如不迅速插入乙醇,不会看到铜丝变成红色,也不会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因为铜丝插入太慢,使铜丝温度下降后反应就不能发生了,此时教师应正确引领,促进学生的实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增加合理的课外实验,拓宽学生动手能力
离开了化学实验,就没有化学的发展。而化学作为自然学科的分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增加课外化学实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打破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研究中的多种方法,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蔗糖溶液配制、酒精的溶解、向鸡蛋清的水溶液中加入食盐颗粒等,如此种种,将课外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进行有机联系、相互补充,学生既学到了化学知识,又会运用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利用化学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效果离不开整体结构这个实验教学体系,而单靠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在有限的时间内是难以达到的。
四、开展竞技型实验比赛,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实验技能比赛既重视实践也不可忽视理论,既考核技能也考查学生的细心、耐心和耐力,这些都是科学的育人理念在竞赛要求中的反映,它对引导和完善育人标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假设化学试验名称:葡萄糖、淀粉的性质试验。具体评分方法:①葡萄糖的氧化: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新制氢氧化铜,再向其中加入0.5ml30%葡萄糖溶液,振荡,加热至沸腾,观察现象。(40分)②淀粉的特征反应:将碘酒滴加到一片新切土豆片上,观察现象。(40分)③清洗仪器,整理复位。(20分)面对这样的竞技性实验大赛,参加的学生为了给个人争光、为小组争光势必需要在比赛前勤加练习各式各样类似的实验,增强动手练习的熟练程度,以便在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而他们不断实验的过程就是不断强化了自身的操作水平。
总之,在新课程体系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将越来越突出,而优化化学实验课教学的重要性也更为迫切。作为新形势下的化学教师,我们只有通过化学实验,一方面对化学结论进行验证,对化学规律进行探究,另一方面通过对自主实验、课外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观察、思考、实践,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向高校输送合格的优秀生源,为社会培养所需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王苹.重视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化学学习[J].化学教学.2008.
[4]王杨眉.对新课程下教师转变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希望月报.2007(09).
[5]方炜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新课标下的教学思考[J].考试周刊,2009
篇3
关键词:科学教育、白板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来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获得了广泛的科学经验、科学方法,发展了智力,培养了好奇心,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集软硬件系统、资源系统的平台,整合了电子、感应、网络技术等,将传统的黑板和现代多,媒体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可直接在白板上进行电脑操作。走进课堂教学中,只需电脑、投影机、交互式电子白板和相应软件,将传统的黑板、投影仪、电脑整合,即可构成完整的白板教学平台。幼儿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利用白板来教学,尤其是突破了传统的科学教学中的难点,提高了教学效果,并激发起幼儿更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运用白板教学平台进行科学教育,解放了教师、帮助了幼儿,所以我称之为绿色科教。
1抽象知识,直观展现
幼儿科学教学中,让幼儿了解一些科学原理、学习科学方法、接受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应当说是有不少困难的,尤其是一些深奥的道理难以向幼儿解释清楚,一些科学术语让老师一下子无法表达清楚,有一些问题对于幼儿而言,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策略。白板教学为幼儿掌握科学知识提供了一条捷径。白板课件的好处就在于它能运用动画的技术,来分层体现教学的内容,将繁琐复杂的知识进行简化,让幼儿透过难解复杂的现象掌握其中科学道理,使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幼儿对学科学的兴趣,使他们主动观察、探索、思考,在探索中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
白板教学内容可视、易感知、易体会,并能扩大教学信息量,拓宽幼儿知识面,有利于幼儿感知、理解新知识,在探索中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通过具体课件资料形象地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轻松、活泼、流畅、自由的情境能大大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白板作为教学过程中帮助幼儿积极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可以给幼儿一个享受快乐学习的机会,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制作白板课件时要做到画面清晰,操作简单,更重要的是要构思新颖,充分体现科学内容的精髓,关键是能为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在科学活动“奇妙的雨”中,这个内容比较复杂抽象枯燥,以前教时单靠图片和老师的言语解释幼儿很难理解接受,似懂非懂,反而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那如何让幼儿来了解这个现象,并且透过发现水、水蒸气、云团之间的关系?这时候我们就通过找找资料制作白板课件,这就起到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作用,教师用动画模拟了水、水蒸气、云团之间的变化,再播放多媒体动画,通过动画使幼儿知道海、江、河、湖中的水经过日照蒸发到空气中,形成云团,云团越聚越大,最终形成了雨。从而使得这一复杂的自然现象,简单逼真的出现在幼儿的眼前。可见,白板的魅力在于幼儿在动画的世界里,感受着科学的道理,学习科学不再是枯燥乏味,却变得生动有趣,幼儿对雨的形成过程就由复杂变得简单。
2实景教学,身临其境
白板课件因为能将视频、音频集成,所以能够将实况进行编辑,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用仿真图片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从而让幼儿达到身临其境的学习效果。比如科学活动“种子的旅行”,事先可以将幼儿自己采集种子的场面拍摄下来,再将种子传播的视频剪辑下来,这样幼儿通过观看自己采集种子的过程获得满足感,再通过观看不同种子旅行传播的真实的场景视频,让幼儿感知种子旅行的奇妙过程和不同的旅行方式。这样的教学手段,比单一的仿真图片无论是在视觉冲击上,还是在整体感受上都有不可替代的效果。
电子白板整合课堂教学活动在幼儿多元智能中的发展,能以其良好的交互性为师幼提供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人机交流的教学环境,引导幼儿动脑、动手、动口,较好地完成教与学、学与练的全过程。因此,有着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我认为用好这一电教手段,可以让幼儿在活泼、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达到既传授知识、又开发智力,并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探索发展能力的目的。
有些题材在幼儿生活中并不多见,但又是幼儿所必须了解与掌握的,有的即使能观察到也因安全、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完成,例如:多元智能发展渗透在《邮票的旅行》活动中,我们只能到现场观察到邮局工作人员盖邮戳、分拣、打包等环节,而寄信、送信等环节只能靠平时的经验积累,教学中有一定难度。运用电子白板整合后,可以创设出一个比较逼真的“现场”,克服传统模式下单纯的图片、故事、谈话、介绍认知对象等静态的片面性与不完整性,为幼儿创设积极的多元化环境,优化多元智能的发展。我们利用情节组织动画来展现:写信——到邮局——买邮票——投进邮箱——盖邮戳——分拣——交通工具运输——盖邮戳——送信这一过程,创设了动态的多元环境视觉与感官的刺激,由于运用电子白板整合课堂教学,抽象的情节变成活生生的情境,内容也从感性到理性的过度自然,让每个幼儿接受起来不感到枯燥,同时有充分的机会可以在轻松,有着浓厚兴趣中去了解,拓展了教育教学活动。
3强化交互,教学创新
多媒体进入教室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环境,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幼儿接受的信息量。然而黑板与多媒体并存,使得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不能很好地整合。而电子交互白板教学系统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诞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系统,兼顾了以前各类教学系统的特点。电子白板最突出的功能是它的交互性,是人机与人际进行多重交互的智能平台。在采用交互白板等电子设备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学习资源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互动式教学强调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构建一种互动的学习氛围,以幼儿为中心进行教学,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互动学习。
一节优秀的白板课不一定非要有一个制作精美或者结构完整的课件,不需要看你用了多少白板的功能。白板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引起教学质量变化的是使用白板的方法,即教学设计,而不是白板本身。应该由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媒体,而不是教学媒体来主宰教学内容。哪种设计方案,哪种媒体手段教学效果好,我们就应当选择并使用它。白板技术的使用不仅仅是用多用少的问题,而主要是用实用好用活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白板技术的选择。如标注、遮罩、克隆、画图、拉幕等,以及导入其他课件等功能,特别是对动画、视频的随时暂停控制与标注功能,要结合其他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本着适用、好用、用好的原则,来设计教学课件、教学活动,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根本目的。
白板可以使课堂教学过程更为流畅,教师的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展示。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功能和交互性,有利于优化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提高幼儿对信息的关注度,使信息交流、传递形成多通道结构,因而有利于提高信息传输和接受信息的效率利用。电子白板的相关记录、储存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的功能,便于教师课后的反思、研讨和观摩,便于教学经验的总结。
4乐于学习,易于创新
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性突出了幼儿的主体性,给幼儿更多的时间进行问答式的教学,提供了幼儿实现个性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强了师生间彼此的沟通和交流。白板的互动操作如同现场讲解,幼儿对将要发生的每一步都充满着好奇,注意力更集中,学习兴趣也更浓厚,在课堂上有所学,有所得,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把教师从繁重的、枯燥的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去做更多的具有创造性的事情。课堂结尾,可以把在电子白板里重要的部分进行回放,强化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理清幼儿的思绪,使幼儿的认知进一步得到升华。
在白板教学活动中,当幼儿们的判断出现错误时,电脑会以幼儿乐于接受的方式,告诉幼儿“你错了!”例如幼儿在玩“拼图”的活动时,如果幼儿拼装错误,小主人的脸上会出现不高兴的表情,幼儿不会感到沮丧,听到发出鼓励性的语言:“再试试看”时,幼儿又会继续玩下去。而当幼儿拼装正确时,小主人的脸上就会出现高兴的样子,让幼儿从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仅呵护了幼儿的自尊心,而且大大提高了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和愿望。由于电子白板采用了积极的鼓励措施,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由于成人因素的影响对幼儿造成人格上的伤害。
篇4
关键词:职高;生物;实验
我们知道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在推动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生物世界的奥秘方面,生物实验教学有着其它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特有功能。然而,在广大农村薄弱职高,由于教育经费、专职师资力量、考核评价体系的缺失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何针对农村职高生物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一些切实可行的农村职高生物实验教学策略,以期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成为目前摆在生物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就目前生物实验教学状况进行全面剖析
1、实验条件差,授课教师实验技能低
众多农村职高由于教育经费投入的相对不足,学校似乎不太可能将有限的教育经费优先用于学校生物实验室的建设,生物实验室的规划蓝图总是停留在承诺中,显现于建设图纸中,难以变成现实,仅有的实验室无非就是一间教室里摆放了若干标本。再加上传统重理论轻技能的思想作怪,诸如此类问题一直制约着农村职高生物实验室的建设。随着教育现代化口号的提出,政府逐渐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在广大农村职高学校生物室也逐渐从无到有建设起来。然而生物实验室虽然建成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很多农村学校由于缺乏专职的生物实验老师,即使学校给配备了象样的生物实验室,购置了用于生物实验所必须的仪器设备,在真正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又出现了授课教师不能结合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生物实验的频率,实验随意性强,教师实验前准备工作粗糙,实验过程组织不严密,实验质量不高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认识不到位,教学创造性不高
最为可怕的是教师的认识不到位,那么,即使条件再好,也很难保证实验课的顺利开展。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师专业发展,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新课改成功的保证。因此,教师不仅要加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教学模式,更要清楚认识到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新课程教材与以往的老教材相比,变化较大,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科学探究的机会,甚至有些实验没有现成的实验方案,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设计。这就要求生物老师具有较强的驾驭实验教学课堂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然而这样的实验教学课堂,往往秩序较乱,实验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实验教学过程很不流畅,使很多生物老师感到力不从心,逐步又恢复到老师一言堂的状态。老师讲一讲,学生书面实验设计,实验现象由老师描述,实验结论由老师得出,表面上是提高了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完成了知识性的教学任务。这样的实验活动,学生体验不到科学探究的魅力和发现新事物的快乐,抹杀了学生学习生物的个性思维。
3、实验过程过于形式化,实验目标难以实现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要教学活动的课程,无论是以往的教学大纲,还是新的课程标准都对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了具体及明确的教学要求,这些要求包括通过生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生物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包括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有关生物实验的技能达到熟练掌握程度,实现在教师指导情况下能独立完成一些小型实验,包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友好沟通,相互探讨,从而实现对所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生物现象等。但是,在农村职高学校生物实验课教学中,我们虽然看到了学生热闹参与实验的过程,但是,学生的好奇心是主要原因,我们虽然看到了教师在课堂上顺利完成了实验教学任务,但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这种生物实验目标并没有很好地实现。
二、针对职高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优化策略
1、展示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生物学史上的许多重大发现,都闪烁着科学家们非凡的创造性思维光芒。如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提出、光合作用发现史、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孟德尔两个遗传基本规律的创立等。
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循着科学家的思维历程去亲身体验一番,探究得出结论的具体思维过程,并适时让学生大胆作出种种设想、猜测,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去思考、去讨论、去争辩。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设计的方法与科学家所采用的实验方法进行比较,找出自己方法中的不足之处。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科学思维的全过程充分地暴露出来,学生不仅从中获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受到科学思维的熏陶。
2、开发现有的生物实验室资源,设计合理的生物实验计划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其意在于说明做任何事情事先计划的重要性。生物实验教学也一样,我们教师应该在每学期之初,认真研究教材,科学制定好学期生物实验计划,避免平时生物实验教学的随意性。教师作为生物实验活动的调控者、指导者,其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所以在每次实验教学前,我们教师首先要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要求,课前自己认真做几遍,确保自己实验操作的规范和熟练。同时,教师要根据自己课前实验的实际情况,预测课堂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怎样的问题,以及在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操作过程中,哪些地方可能会是学生操作过程中容易出偏差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生物实验活动顺利开展。
篇5
高中化学实验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积极性,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让学生产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帮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完善化学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化学实践能力。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进行化学实验操作。
化学实验虽然有很强的验证性,但是也存在实践探索的优点,要将这个两方面的特点相结合,让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体会探索研究的趣味。比如,在苏教版教材的“氢氧化钠与水反应会放热”的化学学习中,教师不应该仅告诉学生相关的化学反应公式与化学反应现象,还应该通过探究实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
2.实现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化学实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改的需要,因此应该转变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落实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学生在化学实验课堂上开展探究活动,可以帮助自己完善化学知识体系,培养活跃的化学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创设独特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且进行合理猜想,对实验方案进行科学设计,正确操作化学实验,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化学实验问题。比如,在“氯水使得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的原因”的实验探究过程中,可创设问题情境。
假设一:NaOH中的碱性被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和HCl中和而褪色。假设二:红色酚酞被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强氧化性HClO变成无色物质而导致NaOH溶液褪色。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假设来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然后完成相关操作,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结论,最后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
3.对化学实验探究课进行严格组织
篇6
一、创新实验教学方法的主要思路
高中化学创新实验的设计、研制和实施过程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创新实验是一种将有关信息按内在联系、抽象归纳、逻辑地概括成规律,并按此规律进行操作;推理和想象的思维,它是最富有生命力的思维。创新实验的研制实施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创新实验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提升动手能力
在课程中,探究性的化学实验内容大大增加,而且要求实验必须是学生自己亲手完成。从课程的这一要求可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所以,高中化学实验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基础进行设计。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手段
实验操作表面看来似乎属于技术操作项目,实际上渗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在实验操作中,仪器的选用、安装,试剂的取用以及实验中条件的控制等,都离不开思维对操作的支配作用。
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在实验分析中,我们要重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地培养。学生在分析思考时,总爱用一种习惯、固定的思路来考虑问题,同时也会受到抑制实验结果的限制或影响,这必然会无形中束缚学生的思维,压抑和阻碍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所以在分析时,要鼓励学生敢于向传统思维模式挑战,摆脱常规思维的束缚,能大胆想象、假设,另辟蹊径拓展思维视角、变换思路,确立一个新的思维活动状态。
五、利用多媒体促进化学实验教学
多媒体拥有信息量大、省时省力的优点,对于高中化学实验过程的控制以及样据处理等方面,都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篇7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问题与对策
初中化学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课程的窗口,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但是,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存在的问题
首先,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实验,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恐惧感。
其次,在初中实验教学时,教师较为注重要求学生记忆实验目的、现象,忽略了对实验本质的教学,导致学生在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时解决问题能力差。
第三,有的学生在做实验时,存在“舞弊”状况,不是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实验,对于实验缺少探究精神。
2.实验内容的选择存在问题
由于初中化学教材版本多、实验内容多种多样,在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的同时,也为教师带来了如何正确选择实验的烦恼。例如,在鲁教版教材中,涉及到32个分组实验、29个演示实验、1个课外实验。教师对于这些实验要做好规划,否则就会造成主次混乱,缺少重点,就不能通过实验教好化学知识。
3.实验中存在安全问题
首先,仪器和药品的本身安全。在各种化学实验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玻璃仪器。虽然玻璃仪器具有耐酸碱腐蚀、易加工等优点,但骤冷或骤热容易碎裂,导致学生受到伤害。此外,很多化学药品有毒,不能品尝或与皮肤直接接触,故要加强药品管理和使用规范。
其次,操作不规范造成的安全问题。实验操作不规范,容易造成仪器损坏、药品中毒、失火爆炸、废物污染等问题。
第三,实验室设施的安全。实验室门窗要坚固,要具有防盗、防撬、报警等功能。药品管理要规范,消耗、报废等要实时记录。关注水路、电路以及通风设施、消防设备的使用状况。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1.通过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初三学生初次接受化学实验,对各种玻璃仪器、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产生情趣,容易被化学实验所吸引,进而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动力。教师借助这个机会向学生讲明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性,讲授基本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还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强化化学实验教学。中学化学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实验过程中的声音、图像、文字等集于一体,使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提取有关实验数据,使化学学习从被动的摹仿转变成主动参与,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实验机会,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例如,在讲授“二氧化碳的性质”的课程时,改变以往由教师展示蜡烛熄灭实验和饮料瓶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的教学方式,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在一旁讲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学到的知识比教师简单说教效果好。此外,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经科学抽象和逻辑思维,得出实验结论,形成理性教学的模式。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力得到提高。
3.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实践活动,养成一种正确对待客观事物的科学态度。教师要督促学生认真执行药品使用规范、实验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应该对实验中学生的一些不正确态度及时纠正,并以此为素材,加强对学生科学态度的教育,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能力及其整体素质的目的。
4.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实验手段,使实验简便、易行,以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借助化学实验幻灯投影,使学生能更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例如,镁、铝、锌、铁分别与酸反应速度的比较,就可以将镁、铝、锌、铁置于表面皿中,加入稀盐酸,使盐酸同时与镁、铝、锌、铁反应,投影出的现象明显,效果非常好。
参考文献:
[1]苗元振,王欲晓.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泰安师专学报,1999,(06).
[2]朱玉霞.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科建设,2012,(10).
[3]姜金霞.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方法和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1,(23).
篇8
关键词 微芯片;化学实验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绿色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1-0129-02
1 绪论
微全分析系统(μ-TAS) 是将化学实验室的各项功能如样品预处理、进样、分离与检测等,集成到信用卡大小的芯片上,实现实验室的微型化。其通过各种技术在芯片上高效集成,使各个学科都可在微型化的研究平台上进行融合,同时可以大大缩短整个分析流程所需要的时间;也能将试剂的消耗降低到微升甚至纳升级,大大降低实验成本。这些优点为分析测试技术普及到户外、课堂、家庭创造了条件。它已经广泛应用于芯片毛细管电泳、材料合成、免疫分析、细胞操纵、蛋白质结晶研究等众多领域[1-4],是分析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微芯片技术固然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这项技术应用在教研方面特别是实验教学方面的报道尚不多见。考虑到微芯片技术具有的低能耗、低成本、便携等特点,笔者认为该技术可以在化学实验教学方式、手段等方面带来新的突破,成为继微型化学实验后新的教学手段。
微型化学实验是20世纪80年代崛起,国际上公认的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化学实验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其具有节约药品、节省时间、减少实验的“三废”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实验教学人员的普遍重视[5-7]。但是微型化装置一般来说还是需要有配套的水电等设施,无法真正带入课堂进行实验,同时仪器设备需要特制,因此价格上也较贵,无法实现教师乃至学生对反应装置的自我设计。
相对来说,微芯片技术具有下面一些优点。
1)其通过微加工技术,在平方厘米大小的玻璃或其他材料上加工出宽度为微米、长度为厘米级的管道网络,加工制作的成本极其低廉。如使用PDMS芯片加工技术,只要有合适的模版(可以是精密加工的硅板,也可以是玻璃刻蚀的模版,甚至是打印的模版),即可以1元人民币左右的成本不断复制和加工出所需要的微型器件,这就使得微型反应所需要的很大的一笔投入——微反应装置的成本大大降低。其设计可以在普通实验室甚至是家庭内完成,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自己设计加工相关的微型反应装置,甚至学生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芯片加工,设计和制备出自己想要的设备,引起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2)芯片制备的成本低廉,易于携带,且消耗的样品量少,产生的废物也少,需要清洗的次数少,可以在实验后集中统一清洗,如果是一次性使用的芯片则无需进行清洗,因此无需配套的水电设备,使其可被带入课堂,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3)微芯片技术功能强大,集成化程度高,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如在进行生化实验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阵列微流控浓度梯度网络来配制溶液、培养细胞、进行给药与分析,实现无机、分析、生化、药化等实验内容的整合与融合。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在交叉学科领域进行协作创新,符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要求。
众所周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需要消耗大量的试剂和玻璃仪器。近年来,由于化学试剂和玻璃仪器的价格不断上涨,化学实验所需经费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困扰高校的一个重要问题。另外,化学实验所用的试剂大都易燃、易爆、有毒,会对实验室的环境造成污染。如果通风条件不好,有毒气体排出不畅,会使学生和教师的健康受到危害。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气、废液及废固排出后,对周边环境也会产生污染。在高职高专教学中强调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但是化学实验的这些特点使得常规的化学实验很难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因为实验必须要使用特定仪器设备,要用到大量的试剂,需要专门的管理,需要进行设备的清洗才能进行下一步实验,这些都要求化学实验必须在实验室中分小班进行,无法进入教室,即使采用微型化实验也无法做到。微芯片法试剂消耗少意味着可以节约实验经费,且实验产生的废弃物也少,后续处理方便,微芯片化实验装置很小,可以将实验室搬到教室进行,无须小班教学,有利于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微芯片化实验装置的制备当中,让他们实现实验器材的DIY,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与改革提供了一个非常理想的平台。
2 化学实验微芯片制备及其应用
用Illustrator软件设计图案,用打印机将图案打印在胶片上,形成模板;然后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前聚体浇注其上,在60 ℃下加热2小时后PDMS即可固化;揭下PDMS片,用打孔器在管道中央打孔,制备出微反应器2。在芯片上下方贴上2块薄PDMS片即完成整个芯片的制备,如图1所示。
上述芯片可用于分步沉淀课程教学中:将一定浓度的NaCl和K2CrO4混合溶液通过微通道1注入微反应器2中,通过注射器将AgNO3水溶液通过微通道3注射进2中,就可以观察到反应器中先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继续加入AgNO3最后生成砖红色Ag2CrO4沉淀。
整个芯片的制备过程无需特殊装置,制备一片如图2所示的芯片的成本仅需约1元人民币,每个芯片进行1次实验所消耗的AgNO3等试剂的体积均在5 μL左右,是微乎其微的。而在常规实验中,由于仪器价格的限制,往往不能一人一套实验器材而必须一组(2~3人)共有,生均消耗AgNO3在0.5 mL左右。即常规实验中1个学生所消耗的试剂量就足够1个行政班级(100人)的学生进行一次微芯片法实验。由于芯片尺度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使得该实验可以在进行理论课教学时随堂进行。在这些实验操作中,实验试剂基本上处于注射器与PDMS的封闭体系中,且用量极少,因此不会产生污染,在实验完成后微芯片可以回收进行清洗和重复利用。此外,芯片管道形状还可以自行设计,达到教师或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装置的目的,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总体来看,微芯片化的化学设备实验消耗少、污染少、成本低,是一种理想的新型实验教学手段。
3 结论
微芯片法具有鲜明的特点,发展微芯片化、口袋化学实验装置,可作为一种新的实验教育的手段解决无机、有机、分析等化学实验课程存在的试剂消耗多、三废处理能力弱、实验经费有限、难以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等问题,从器材、试剂消耗等各方面降低教学成本,实现绿色化学实验,其应用前景广阔,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Graber N, Ludi H, Widmer H M. Sens. Actuator B,1990(1):239-2432.
[2]Manz A, Graber N, Ludi H, Widmer H M. Sens. Actuator B,1990(1):244-248.
[3]方肇伦,等.微流控分析芯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Wu J, Bai H, Zhang X, Xu J, Chen H. Langmuir,2010(2):1191-1198.
[5]周宁怀.微型无机化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6]姚如富,方敏秀.中学化学实验与学生的环保意识[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6):100-101.
篇9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思考;初中化学
现代化学教学观认为,化学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索化学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训练,以此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从而培养其悠闲意识和创造能力。
化学教育要突破自身体系的封闭性和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封闭性,其中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改革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因素,也必然有新的发展和创新。传统的化学实验在选题上过于强调以化学课程为中心,容易割断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和综合性。传统的化学实验在教学形式上主要是验证性实验为主,虽然有着简洁、清晰、易操作的优点,但是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上来看,显然不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重探究性实验教学。
一、探究性实验教学具有三个优点
1.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时代呼唤主体精神。“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听教师讲、看教师做,而是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自己来确定时间的分配,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的事实加以分析并做出结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此激发其主动参与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乃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因为实验本身就能引发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实验兴趣是认知兴趣中重要的一种。只有当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时所形成的兴趣,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实践证明: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既可促使学生形成对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同时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致使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而无暇顾及创造性思维。而“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却能给学生提供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使他们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和验证,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从中就会迸发出更多的智慧和灵感。如果坚持不断地加以训练,就十分有益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探究性实验教学应做到三点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探究性实验的研究,问题绝非如此简单。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自主设计探究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为了更好地实现化学教学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意识,解决实际问题
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经过思考提出问题,以养成创新习惯与胆识。对于化学中的问题,可让学生自己提出实验的计划和设想。
2.自主设计、讨论交流,培养创新品质
自主设计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志意识和探索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
3.总结原理,指导探索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对学生自主设计的方案的研究、总结,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以及更大的创新热情,在学习中重视了知识的影响和作用,体现了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而指导探索实验有助于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操作中的观察和思考。
篇10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思考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由此可见,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强调实验都不过分。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基础教育的投入,为各校添置了许多实验器材和药品,尽可能地满足教学对实验的要求。但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开展仍不尽如人意,实验这一学习化学的重要学习手段和方法没有得到高效的运用。
一、初中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
不少教师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在课堂上不做实验,用大量的讲授和练习代替实验。这不仅剥夺了学生实验探究的机会,打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更忽视了实验在培养学生动手和观察能力方面的作用。还有不少教师抱着完成教学任务的态度开展实验,对实验应达到的目的和其潜在价值没有进行认真思考,使实验沦为形式。
2.指导思想发生偏离
初中化学实验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两大类型。验证性实验主要结合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性实验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设计、预测、质疑,促进学生推理、归纳、思维能力的形成。目前教材中涉及的验证性实验较多,而探究性实验较少,试卷、教辅上设计的实验题目往往通过听课和阅读教材都能够得出答案,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即可完成纸笔测试中对实验的考查。久而久之,教与学就会停滞在应试作答的模式上。这却被大多数教师认同为获得高分的法宝,“动手做实验”也因此变成了“动笔写实验”。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知识和实践是完全脱离的。
3.迷恋多媒体模拟实验
科技飞速发展,多媒体进入化学课堂。相当数量的教师不做或少做实验,多以多媒体演示实验取代实验操作,学生眼看手不动,完全不能体会动手实验带来的真实感受,缺少对实验过程的理性分析。例如,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活动中,授课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粗盐提纯的过程,视频内容完整准确。当问及实验的过程时,由于学生没有亲身的体验,所以他们不能完整地回答出来;而对于过滤后液体浑浊的原因,学生的回答更是五花八门,完全没有围绕实验过程进行思考的意识。
4.忽视实验在知识学习中的重要载体作用
一些教师由于自身的原因,缺乏对教材编排内容的整体性思考,片面强调某个实验内容而忽视了该实验在整个教材中的作用,对实验目的及实验的内涵进行片段式的解读,导致教学内容零散分裂,不能形成系统的渐进关系。如制取氧气的实验,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确立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初步感知原理、装置之间的关系;而制取C02的实验,是在制取02的基础上感知原理选择的原则,装置选择的依据,明确原理、装置的制约关系,并推知制取其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不仅关系到初中有关气体的制取,而且这种思路和方法一直延续到高中Cl2、C2H4等气体的制取。因此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不能简单看成是O2、CO2两种气体的制取,而应该站在学科的角度理解其深远意义,并做出相应的渗透。而很多教师在进行这些内容的教学时,依然是以零散的、片段的内容进行,使教材的思想无法落实。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
1.更新实验教学观念,真正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观念有关。要促进实验教学现状的改变,转变教师观念是根本。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不只是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育,认真分析各实验在不同阶段对学生的要求,从培养人的角度去认识实验教学的意义。
2.将实验由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过渡
教师要有创新意识,主动进行一些实验创新活动。比如,对将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进行实验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探究各种因素对实验效果的影响,让学生确定最优的实验方案。同时,适当分散实验的关注点,以拓宽实验研究的思路,寻求实验改进的途径。如要求学生设计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案,或设计实验方案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等。
3.正确认识多媒体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实验教学具有极强的直观性和示范性,能使演示装置放大,提高细微现象的可见度,使学生清楚地进行观察,并具有保障安全和节省药品等优点,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而教材中提供的实验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经典实验,这些实验现象明显,易于操作、最有说服力。在教学时,教师要守住“能现场实验的绝不采用多媒体”这一底线。
4.认真挖掘每个实验背后的功能
实验教学的目的并不止于完成实验,而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通过实验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角度思考实验,不仅要考虑如何完成实验,更要考虑如何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思维。具体而言,要重视实验中隐含的化学原理及实验步骤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经历实验内容与知识的内化过程,体现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5.建立实验考核机制
化学实验课的考核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一环。如何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实验课成绩,直接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也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学生实验考核可采取平r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法,将设计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结果纳入成绩总评中。期末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水平。具体办法如下:平时成绩占40%;设计性实验占30%;期末实验操作考查占30%。平时成绩由实验操作、实验报告、随堂考查、原始实验记录和综合素质几个部分组成。期末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水平。
- 上一篇:队伍建设研讨发言材料
- 下一篇: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