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实践报告范文

时间:2024-02-24 09:5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财务实践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财务实践报告

篇1

Abstract:Modern enterprise system's configuration of organization is the multiplication, the multiple-angle, the collectivization management, and presents massively, transnational, the cross profession management tendency day by day. The modern enterprise's above characteristic, set the new request to Our country Enterprise present accounting control pattern. Must establish both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trail connection, and manifests Chin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characteristic the accounting control pattern, is a complex systems engineering, needs us during establishment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s, further explores theoretically unceasingly with the practice in and consummates.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会计报告

Key words:Modern business finance accounting report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们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现代企业固有的性质和要求,按照世界通行的国际惯例和标准,来塑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是多元化、多角化、集团化经营,并且日益呈现大规模、跨国化、跨行业的经营趋势。现代企业的上述特点,对我国企业现行的会计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建立起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会计管理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不断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1.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由于现代企业集团化、跨地区经营的特点,企业总机构必须妥善处理好与下属分支机构之间的财务管理关系。处理好统一性与自主性的关系,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做到既能灵活地集中财力,保证生产重点需要,使资金得到有效使用,又有利于调动下属分支机构的积极性。使其在保证完成总机构下达的各项经济任务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自,享受相应的经济权益并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由于现代企业的经营范围广、分支机构多、物资流量和资金流量大,企业必须从商品经营为主转变为以资本经营为主。总机构应成为投资中心和分配中心。分支机构成为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要适当划分各级管理权限,费用计划管理,资金有偿使用。以资本增值最大化为目标,为股东或投资者谋求最大的回报。

(1)适当集中财权,强化管理。资金调度权、资产处置权、投资权、收益分配权、财力人员的任免权要集中总机构,各分支机构只有经营权,实现由分权型管理向集权型管理的根本转变。同时,缩小管理半径,尽量少设三级或以下的分公司,减少管理层次,有利于适当集中财权,实现有效监控。

(2)健全内部机制,强化财务监管。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因此必须保证财务管理的权威地位。财务管理机构设置要科学,财力管理制度要健全统一,执行要有刚性,检查、监管要到位。设立内部结算中心,以便有效融通资金和加强监控。实行公司内部财务信息联网,提高财务监控质量。

(3)实行目标管理,健全激励机制。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考核最终成果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方式,实现对下属分公司的绩效评价与控制,是最理想的激励方式,对调动下属分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的积极性来说,是一种强制约束机制。

(4)统一采购物资。实行类似政府采购制度的统一采购制度,以利降低采购成本,减少仓储费用,加速资金周转。

2.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会计管理体系。根据我国企业的会计实践和现代企业的要求,企业会计管理体系应该分为一般会计,责任会计和管理会计三个层次。

(1)一般会计。即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及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处理企业各类账目,按时向税务部门与社会保险等部门交纳税费。一般会计是企业会计管理体系的基础,它完整地记录企业经营活动的收支情况,并通过分类账、损益表、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向外报送财务报告,为企业的管理层财务分析与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同时提供投资者(国家)和股东作为投资的参考。

(2)责任会计。在西方现代管理会计中,责任会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主要是通过解决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上责任不清的问题,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篇2

【关键词】教学内容;财务报表分析;工商管理硕士

一、工商管理硕士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实践活动的预期效果。关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唐顺莉(2009)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重点在于使学生运用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对财务报表作出分析,运用财务报表资料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并能进行财务报表综合分析。赵自强、顾丽娟(2010)认为,研究生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一方面讲授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讲授财务分析实务,使学生能运用相关资料评估企业财务实力和经营业绩、预测企业风险和发展趋势,评估企业价值等。它强调理论与实务并重,突出职业性、应用性、针对性,这一点可以通过研究生的教材特点体现出来。李心合(2014)指出,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企业“整体运营状态”,诸如战略状态、实力状态、风险状态、效率和效益状态、质量状态、成长或发展状态、衰败或失败状态等。

笔者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属于工商管理硕士生的专业选修课,其教学目标在于帮助工商管理硕士生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知识,熟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技巧与方法,不断提高他们对企业战略、经营管理与绩效内在关系的认知水平。

二、工商管理硕士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的比较分析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包括课程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以及核心问题等(宋夏云,2015)。以下笔者结合现有观点的梳理和教材内容的列举,归纳提炼工商管理硕士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现有观点梳理

葛家澍、占美松(2008)认为,企业财务报告分析必须着重关注的几个财务信息,包括流动性、财务适应性、预期现金净流入、盈利能力和市场风险。

乔宏等(2011)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涉及会计、管理、经济形势与政策、金融等学科的知识,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专业的必修课,具有综合性、技术性与实践性的特点。

邵军(2011)指出,财务报表分析的新框架、新理念,其内容包括行业与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管理建议与价值评估等。

李心合(2014)认为,财务报表分析框架需要重新研究,特别是要扩展报表分析内容。“四能力分析框架”关注的是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而不是企业“整体的运营状态”。事实上,财务报表正是企业“整体运营状态”的综合反映,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也正是揭示企业“整体运营状态”,诸如战略状态、实力状态、风险状态、效率和效益状态、质量状态、成长或发展状态、衰败或失败状态等。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战略状态、风险状态、效率状态和发展状态。

朱莲美(2014)认为,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从基本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资产质量和利润质量分析进一步拓展到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成效分析和评价,二是战略管理成效分析和评价,三是成本费用管理成效分析和评价。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笔者认为,工商管理硕士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块:一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理论,二是企业基本财务报表分析,三是企业高级财务报表分析。

(二)教材内容的列举

关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教材内容的列举法为例,其代表性观点如下:

1.利奥波德・伯恩斯坦、约翰・维欧德著,许秉岩、张海燕(2004)译《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概述、财务报表分析目的和财务报告、短期流动性、预测和预分析、资本结构与偿债能力、投入资本报酬率、获利能力分析、以盈利为基础的分析与评价。

2.胡玉明(2008)主编《财务报表分析》:①总论(企业基本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基本框架、战略分析、会计分析);②基于外部会计视角的财务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基础、流动性与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与股东权益分析、现金流量分析);③基于内部管理视角的财务分析(基于内部管理视角的财务分析概论、成本报表分析);④前景分析(可持续增长与证券价值分析、价值创造动因及可持续性分析)。

3.张学谦、闫嘉韬(2009)主编《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原理与方法》:会计信息的作用、财务报表的列报与分析概论、会计业务处理系统、资产负债表分析、损益表分析、有限公司财务报表、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投资报酬分析、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

4.夏东林(2011)主编《解读会计报表》:企业会计与企业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股东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合并财务报表、会计报表分析,以及独立审计、舞弊和内部控制等。其中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包括分析会计报表的目的和方法、比率分析、杜邦分析图、资产报酬率与经济特征和战略、会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5.张新民、钱爱民(2013)主编《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概论、财务报表分析基础、资产质量分析、资本结构质量分析、利润质量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合并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告的其他重要信息分析、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方法。

6.吴世农、吴育辉(2011)主编《CEO财务分析与决策》:解读企业财务报表、CEO解读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营运资本管理与决策、投资项目效益评价与决策、负债管理理论与实践、股利政策理论与实践、投资价值分析与决策。

笔者认为,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工商管理硕士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三个专题,其中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理论的教学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分析的技巧方法、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流程、企业财务报告的构成体系、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动机和目的,企业基本财务报表分析的教学内容包括企业常见财务指标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结构分析和上市公司特殊财务指标分析,企业高级财务报表分析的教学内容包括企业经营风险分析、企业战略分析、企业收益质量分析、企业成本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识别与治理和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控制等。

三、工商管理硕士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工商管理硕士生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的认知与需求,笔者于2013年3月1~31日,在课堂上对宁波大学2011和2012级工商管理硕士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71份,有效问卷率为71%。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李克特5分法对被调查选项的重要性进行评分,如得分在4分以上,则认为该选项是重要的。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以及调查结果的分析如下: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表1 被调查者所在单位性质

如表1所示,在被调查对象中,在企业单位工作的硕士生所占比重为73.24%,说明被调查者大多数具有企业实务的工作经验。

表2 被调查者的工作年限

如表2所示,在被调查对象中,具有5~10年工龄的占56.34%,10年以上的占32.39%,即5年以上工龄的占88.73%,说明被调查者具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

(二)调查结果的简要分析

表3 您认为工商管理硕士是否有必要开设财务报表分析课程

如表3所示,被调查者认为,在工商管理硕士学习阶段非常有必要开设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其支持率为97.18%。

表4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学习与研讨中,以下内容是否重要?

如表4所示,被调查者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理论、企业基本财务报表分析和企业高级财务报表分析,其中企业基本报表分析最为重要,其得分为4.54分。

表5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研讨中,以下内容是否重要?

如表5所示,被调查者认为,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理论中,重要的知识包括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技巧方法、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流程和企业财务报告的构成体系,其中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技巧与方法最为重要,其得分为4.58分。

表6 企业基本财务报表分析的学习与研讨中,以下内容是否重要?

如表6所示,被调查者认为,在企业基本财务报表分析中,重要的知识包括企业常见财务指标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结构分析和上市公司特殊财务指标分析,其中企业常见财务指标分析最为重要,其得分为4.46分。

表7 企业高级财务报表分析的学习与研讨中,以下内容是否重要?

如表7所示,被调查者认为,在企业高级财务报表分析中,重要的知识包括企业经营风险分析、企业战略分析、企业收益质量分析、企业成本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识别与治理和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控制,其中企业经营风险分析最为重要,其得分为4.54分。

表8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最佳教学方法

如表8所示,被调查者认为,理想的教学方法包括典型案例分析、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课堂讲授和企业实地调查,其中典型案例分析最受欢迎,其得分为4.69分。

表9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最佳考核形式

如表9所示,被调查者认为,理想的课程考核方式包括小组发言和案例论文,其中小组发言最为理想,其得分为4.13分。

四、研究结论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属于工商管理硕士生的专业选修课,其教学目标在于帮助工商管理硕士生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知识,熟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技巧与方法,不断提高他们对企业战略、经营管理与绩效内在关系的认知水平。笔者认为,关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坚持“动静结合”的原则。所谓“静”是指对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理论和企业基本财务报表分析,包括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技巧方法、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流程、企业财务报告的构成体系、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动机和目的、企业常见财务指标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结构分析和上市公司特殊财务指标分析等,这部分教学内容应保持相对稳定,并以教师主讲为主;“动”是指对于企业高级财务报表分析,包括企业经营风险分析、企业战略分析、企业收益质量分析、企业成本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识别与治理以及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控制等,这部分教学内容可以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灵活安排,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工作体会发表意见,以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占美松.企业财务报告分析必须着重关注的几个财务信息――流动性、财务适应性、预期现金净流入、盈利能力和市场风险[J].会计研究,2008,(5):3-9.

[2]李心合.财务报表分析框架需要重大调整[J].财务与会计,2014,(7):1.

[3]乔宏,王伟宁,杨硕.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1,(7):152-153.

[4]邵军.财务报表分析的新理念、新框架[J].新外资,2011,(6):1-3.

篇3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企业;财务管理

一、引言

30多年来,我国企业经历了长期高速发展,可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借机建立起现代治理结构,很多企业仍然期待资源投入式增长,习惯于粗放式管理。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细节管理能力的竞争,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趋势,精密、精准、精细是其基本要求。经济新常态下,市场的不确定性不断加大,企业必须有效应用精细化管理,以走出财务管理困境。

二、企业财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精细化财务管理就是将财务管理责任细致化、明确化、具体化,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精中求细、细中求精,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有利于明确岗位责任,实现分工协作,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精细化财务管理有助于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化程度,确保企业资产安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价值;而且,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有利于规范各种经济活动,督促会计人员坚守职业道德,杜绝行为,避免企业的资金和资产流失;另外,精细化财务管理有利于及时找出各风险点,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和应对,实现财务管理“零”死角。

三、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

企业主要关心生产和销售工作,因此财务工作往往显得粗放、低效。(1)财务管理机制粗放。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松散,依然存在着重生产轻管理、重市场轻细节的问题,内部控制岗位的职责划分模糊,财务岗位权责不清,资金使用混乱,资产流失严重。(2)财务管理方式粗放。财务人员缺乏精细化管理意识,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信息不对称情况愈来愈突出,部分财务人员甚至提供虚假信息,加剧了财务风险程度。而且缺乏健全的预算控制体系,实际预算考评存在缺陷,使得预算控制流于形式。(3)监督执行力度不足。一些企业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审计部门独立性较低,易受外部因素影响,无法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使得财务风险逐渐累积,最后突然爆发。

四、精细化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1.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优化财务管理流程

差距开始于细节,成功与失败都源于细节。精细化财务管理强调全员、全面、全过程管理,企业要想实施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就必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要求,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流程,从财会制度、财务机构、财务岗位、财务队伍、会计基础、内部控制等方面加强管理。财务部门要加强内部组织机构建设,明确内部职责分工,使得不同岗位相互监督、相互分离,有效防止舞弊行为。要明确财务管理目标,精心设计、紧抓成效,在精细化与可操作性之间寻求平衡,确保经济活动的合法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资产使用的安全性,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真正将财务工作做精做细。

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实现数据协同共享

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科学、合理、动态地使用资金,企业应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在预算编制、上报、审批、执行、分析、调整、考核等环节加强控制,对单位现金流、应收账款、筹资投资等进行实时动态控制,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同时,要建立健全预算分析跟踪与评价制度,并编制预算分析报告,认真总结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寻找出现偏差的原因。“互联网+”时代,企业必须加快财务信息系统建设,以便于财务部门及时收集、分析、处理数据信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整合,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财务精细化。同时加强横向联系与协调,确保各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提升财务管理的及时性、公开性、有效性。

3.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内部审计监督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经济卫士”的角色,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保障内部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科学评价单位的经营管理质量和风险管理情况,不断提高风险防御能力。特别要发挥精细化管理“精、准、细、严”的特征,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力度,常规审计与专项稽查相结合,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内部审计,保证有效落实各项会计制度,及时发现财务偏差,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使违规乱纪行为无处藏身。另外,还应提高财务工作的透明度与公开性,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员工参与到相关事务中来,建立多元化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体系,扩大内部审计监督的覆盖面,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效果。

五、结语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结构转型,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内外部形势,新常态为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粗放式的财务管理理念,从细微之处人手,在企业内实施“大财务”战略,以精确化、具体化、细致化的财务工作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以实现精细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建华.高校精细化财务管理研究[J].经济师,2011(2).

篇4

关键词:通信企业;财务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通信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1.财务管理理念和思路尚未深入人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通信行业一直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以致通信企业缺乏效益提高的动力。由于通信企业无法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价格方面的需求,极大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高。加之,通信企业刚刚完成行内重组,成为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在我国,通信企业基层网点众多、分布广泛,基本采用省级通信企业集中管理的财务模式,财务人员难以全面了解基层网点的业务情况,又侧重于核算疏于财务管理,以致没有树立真正的财务管理理念,导致财务管理不够精细化、具体化。

2.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一定被动性。当前,我国通信市场基本被国内几大通信企业垄断,电信、联通、移动等通信企业在通信行业内占有绝对优势,以致于经营者和财务管理人员缺少强烈的财务管理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很难真正实现价值最大化。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通信企业集团往往仅从财务制度、内部控制、报表合并、预算管理等方面给予省级公司业务指导,无法对各地分公司做出具体的财务要求。另一方面,通信企业还要受审计部门监督,以致于财务工作侧重于各项财务活动的检查和考核,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有一定的被动性。

3.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运营的决策参谋力度不够。通信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除了一般的核算工作外,还包括若干促销政策、套餐费用的结算等工作,如费用结算、网间结算等。由于涉及的内容繁多而复杂,日常管理中往往由财市场营销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制定财务管理计划,由营销部门制定大致的促销方案和套餐服务。虽然关于促销方案和套餐服务这一块内容,财务部门原应该对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但是新业务层出不穷、测算和评估工作又过于专业,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最终影响到了财务信息对企业决策的参谋力度。

二、通信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措施

1.实施精细化管理。为了做到精细化管理,通信企业要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高,保证财务管理的灵敏性。因此,需要财务部门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收集、整理、反馈与利用系统,全面整合财务、销售、网络等方面的业务数据信息,构建财务信息综合分析数据库。不仅可以优化财务流程,还可以降低成本预算,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数据支持。

2.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安全完整、会计信息真实准确的根本制度,对企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执行。在通信行业刚刚完成重组的当下,通信企业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内外环境,迫切需要加强内部控制,降低内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经营环境中存在的潜在危险,从而提高内部控制和管理效率。例如,山东省联通企业开展了《萨班斯法案》中所规定的测试工作,其中涉及着诸多与财务报表相关的控制内容,达成有效控制业务流程的目的。

3.加强财务预算管理。随着通信行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通信企业对财务预算加强了重视和控制, 并实施了相应的财务预算管理方法。尽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财务预算管理系统往往比较重视预算执行中的监控,预算指标和目标的制定仍然存在着随意因素。为此,要运用科学的数学模型制定预算目标和预算指标,从而加强财务预算管理质量。

4.提高财务分析资料的质量。为了确保财务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需要提高财务分析依据资料的质量,才能保证财务分析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第一,提高财务报告的时效性。市场经济变化万千,提高财务报告时效性,缩短财务报告周期对其通信企业至关重要;第二,加强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督。 为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真实性,必须加强会计信息监督和披露,确保财务信息的质量;第三,拓展财务报告需要披露的信息。自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需要披露的财务信息更多了,为此要积极拓展财务报告中的披露信息,一切与财务信息相关的内容都要体现在财务报告上,并确保内容的准确性。

5.强化各项财务收支检查。在财务管理上一定要加强收入、支出两方面的管理与检查力度,如果不严加管理,必然导致违法乱纪行为的出现。为此,实务工作中要严格把关每一个财务实施环节,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同时,严抓成本费用控制与管理,做好支出审批工作并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成本费用支出。

6.对财务人员体制进行探索创新。现阶段,会计委派制是较为新颖的一种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应该说这种体制拥有一定强制性色彩,但不可否认它对会计人员做好相应的本职工作具有一定的监督以及促进作用。尤其是它不单单是作为对会计人员进行有效管理的管理制度,同时它还能实现以点带面来促进整个通信企业进一步的发展。长久以来,资金管理一直都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以至于很多人无法将财务工作同会计工作有效区分开来,这就给通信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以往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而会计委派制恰好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财务管理是当前通信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因此要想进一步的促进通信企业的发展,就势必要求我们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手段来切实强化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何瑛.基于战略视角的电信运营企业成本管理[J].通信世界,2006(46).

[2]熊逆波.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长沙移动通信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实践[J].移动通信,2003.

篇5

关键词: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目标

0引言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要通晓财务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运用财务理论去解决现实中的理财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中,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几乎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虽然各院校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均安排有校内、校外两个实践环节,但财务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践大多因缺少体现“专业特色”的实践教材而不得不以会计专业的实习内容所取代。至于校外实践,则由于多种原因,其实习的内容也很难做到与投资、筹资乃至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等财务问题相关。为此,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如何突出“专业特点”已成为困扰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道难题。

1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现状

从我国目前财务管理的实践教学情况看,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理论教学中穿插一些案例,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归纳总结等过程来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目的。这一形式的优点是对学生学习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但该方法效果依赖教师与学生之间准备、配合程度,特别是案例题材的选择,目前收集能反映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特点、有针对性、体现时代特征的案例比较困难,此外还存在案例过大过小的问题,复杂案例难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案例过小则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二是课内实验。首先任课教师按照财务管理各阶段内容设计实验内容,学生每4~6人组成实验小组,通过学生团队、任课教师辅导的方式完成实验项目,这种形式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任课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财务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改进下一阶段教学。这一实验形式优点是可以使学生掌握每一阶段学习中难点和重点,循序渐进,不足之处在于不能使学生系统性掌握财务管理知识。三是综合实验。综合实验也可以称之为课程设计,是在财务管理课程结束后集中1~2周的时间进行系统性操练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通过财务管理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财务管理的知识要点,做到把专业知识和企业实务结合起来考虑问题,对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

2财务管理实验室建设

2.1软件目标财务管理实验室的软件建设目标包括:实验内容系统化、实验手段信息化、实验组织科学化。

①实验内容系统化。在财务管理实验室的建设中,首先要考虑财务实验内容的系统化问题,财务管理知识体系是相互关联的,在财务实验内容的安排上,需要按顺序、分层次编排。对于主干课程,在设计实验内容时,应该基本上都涵盖到,只有实验内容的设置达到了系统化的程度,才能保证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财务知识体系。②实验手段信息化。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给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了教育教学手段的进步。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高等教育传统教学手段,推动高校教学信息化进程,是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变革发展的客观需要。以信息化实验基本设施建设为基础,统筹规划、多层互动、加大投入、创新制度、分步实施等措施,将有效地促进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实验室实验手段的信息化建设。③实验组织科学化。现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效率与公平,效率是任何个人和组织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财务管理实验室,实验效率的高低对学生培养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财务管理实验室的效率,主要体现在实验组织是否遵循科学化的原则。对于财务实验流程、财务实验进度、财务实验内容安排和财务实验教学方法等,都要进行科学的研究,最终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内容和方式。

2.2硬件目标财务管理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目标包括:实验模式多元化、实验资源公共化、实验测评自动化。超级秘书网

①实验模式多元化。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发展,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人才培养模式也将适应时展,进入模式多元化阶段。财务管理实验室的建设也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充分考虑到实验模式的多元化问题。例如可以构建多媒体财务实验、远程财务实验和个性化财务实验等。基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可以应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计算机网络全程展示主要环节的讲解。通过计算机网络,学生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和上网端口,就可以随时随地完成财务实验教学,基本上实现财务管理实验室的开放式实验模式。传统的财务实验教学,由老师指定相应的实验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验收,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就可以实现财务实验个性化视频点播,能更好的按照学生的爱好和个性完成财务实验。②实验资源公共化。财务管理实验室工作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财务实验资源的公共化,任何个人和社会团体都可以通过财务管理实验室来继承财务文化的遗产,学习当代财务文化知识。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所有的财务资源和财务实验手段都通过多种模式和手段展示在特定的网站上,任何读者或用户只要能上网,并且懂得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就可以自行完成财务实验。同时,通过网络手段,读者或用户可以任意组成团队,利用共享的实验资源,共同协作完成某项具体的财务实验。③实验过程自动化。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入,传统财务管理实验室的概念已经开始向网络化、电子化、数字化的概念转变。人们在进行人工实验纠错、提示、测评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实验纠错、提示、测评自动化的建设和发展。在进行实验纠错、提示自动化之前,要有每一步的标准答案和规范程序;在进行实验测评自动化之前,应该考虑针对原有财务实验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测评手段,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先进的软件技术进行严谨的财务实验纠错、提示、测评的技术实践。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集中报销平台;财务共享服务;系统支撑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1. 024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1- 0053- 04

0 引 言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中核心业务,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已逐步提高,各大企业基本建成了基于业务管理链条的信息系统,实现了企业财务信息的集中管理,但在系统深化应用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本文将参照业界主流财务共享服务的理念,以某大型国有企业为例探讨一种以集中报销平台为支撑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1 传统财务集中模式遇到的问题

在传统的财务集中管理的模式中,企业通常根据业务线在总部设立专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这些部门一般会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建设满足自身管理需求的信息系统,例如预算系统、FMIS系统、资金系统和一些与费用支出相关的管理系统。

由于这些信息系统建设时间不用,采用技术不一,客观上造成了一些数据孤岛,降低的数据的质量,另外遇到企业机构的重组和一些管理制度的出台,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就会出现信息失真和滞后等问题,尤其是在以报销为主的费用支出领域,有时可能会出现为了满足业务管理的需求,对系统进行人为干预,在各系统之间采用离线数据导入导出的方式进行交互,增加资金管理风险,降低财务信息化的管控能力。

2 财务共享模式的优势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具有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等优势,可以很好的应对上述企业在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中遇到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将预算、资金和核算等基础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的整合,实现信息的共享;统一制定基于流程和分工的业务处理模式,加强执行过程中的监控;快速形成财务基础业务支撑能力,应对企业组织变化等。

因为具有上述优势,花旗银行和中兴通讯等大型企业都普遍采用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根据埃森哲的一项调查显示这些企业都需要一套完整的应用自助报销、工作流、影像、银企直联和数据仓库等技术的信息系统为财务共享服务提供支撑和保障。

3 以集中报销平台作为支撑系统的实践

通常情况下费用报销是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集中报销是将传统分散在各企业分支机构的报销工作,整合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中,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为员工提供费用集中处理操作,以便降低运行风向,提高工作效率。集中报销平台是根据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论,结合企业各分支机构的费用管理实际问题,而研制的信息系统。它将分散于各地的企业分支机构连成一体,利用统一的流程控制、影像管理、资金支付等手段,克服传统分散型报销所带来的财务实施控制管理难题,实现业务处理自动化、流程规范化、标准统一化。

集中报销平台由集中报销管理系统、业务协同系统、财务支撑系统、银企直联系统、基础设施系统等几部分组成,通过主数据管理、公司卡管理和统一集成平台实现各个部分的对接,是一个全面集中、高度集成的信息应用平台。系统架构详见图1。

为了更好地实践财务共享服务的理念,集中报销平台通过主数据管理系统以及BIS集成服务平台与多个业务系统交换数据,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业务的集中处理。具体包括与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对接获取人员信息相关信息确定报销级别;与企业合同系统对接获取合同信息和付款信息减少公支付报销环节;与企业预算系统对接获取预算的金额实现费用支出源头控制等,详见图4。

报销的流程由员工个人发起,经过事前审批、报销申请、报销审批、原始凭证审核与扫描传输等环节流转,经分支机构集中报销人员抽查审核后,生成会计凭证、支付款项,最终生成报销报告,详见图2。

根据财务共享服务的理念员工报销的需求,集中报销平台的功能主要包括:负责员工报销申请和管理的报销业务模块;负责票据扫描和调阅的影像管理模块;负责固化相关管理流程和报销标准的报销制度和流程模块;形成会计凭证的凭证模块;与银企直联系统对接的支付模块;负责管理公司卡的公司卡子系统,相关的人员机构基础管理功能以及查询统计模块等,详见图3。

4 结 语

通过使用集中报销平台员工只需要在网上提交报销申请,扫描相关单据,改变了原有纸质票据逐级传递审批的工作模式,业务处理更加便捷,实现了报销业务的集中统一、流程再造和服务共享,很好的实践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验证了共享服务模式先进性。目前系统支撑的重点主要着眼于满足基础业务流程需要,随着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深化应用,系统支撑的重点要逐步转移到支撑管理水平的提高上,满足更高层次的数据分析管理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石嵩.探究财务共享平台下的企业财务管理[J]. 财经界:学术版,2014(2):182-183.

[2]郑涵少. 对我国集团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 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6):109.

[3]钟邦秀.大型跨国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模式研究[J].财会月刊:综合版,2012(5):83-85.

篇7

一、现代会计人员应具有的素质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所谓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爱岗敬业,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一个有志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应该注重加强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的自身培养;其次要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人员是企业经济命脉的主导力量,一名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希望通过自己出色的工作使企业的经济活动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财务管理人员想要引领企业在经济大潮中勇往直前,就需要认清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最后应具备一定的政策水平。中央对于经济体制改革、会计的改革、政策的变化,都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密切关注。现阶段我国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完善会计政策和制度体系。高层次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关注宏观政策,把握重大会计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原则和理念,找出解决办法。

(二)知识更新能力。客观上来说,对于技术手段的更新和会计职能的转变,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努力钻研业务、及时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成为一名综合型合格的财务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人员是企业中的重要角色,更应该以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和态度,努力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新经济现象层出不穷,会计制度(准则)更新得很快,如果跟不上形势,不能及时掌握新知识,稍有不慎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给企业和职工造成严重的损失。财务管理人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补充和扩展专业知识,拓展业务技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政策水平。这样才能提高和改进财务管理工作,使自己具有与现代科技发展和市场经济需要相适应的多方面技能。

(三)人际沟通能力。财务活动处于各种管理活动的中心,工作涉及范围广、人员多,因此必须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一方面要贯彻上级的思想方针;另一方面要监督约束经济活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该运用激励的手段来调动下属,与他们一起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平时注意与各部门及人员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与银行、税务、审计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为企业赢得社会资源,还要善于与股东沟通。对企业而言,股东也要参与公司的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向其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以便股东做出正确的决策。

(四)过硬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是财务工作者做好财会工作的最基本条件。会计人员的心理素质主要是意志心理素质和能力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会计人员高效工作的关键。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会计人员不可避免地面临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心理问题,加之会计人员处于一种相对“静”而实为紧张的工作环境,更容易产生心理疾患。会计人员在确认、计量、报告会计信息时所反映出来的心理状态是会计行为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动因。会计人员心理素质的差异导致会计行为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质量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人员要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宠辱不惊,遇事沉稳,保持理智,学会自我调节。

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一)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企业应定期举办学习班和讲座,组织会计人员认真学习会计法、会计准则以及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与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自觉性,增强大家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消除顾虑,大胆工作。

(二)抓好继续教育,注意知识更新。一方面企业可以组织学习班、专题讲座、研讨会,也可以组织会计人员外出学习和考察,为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会计人员也应该加强学习的自觉性,结合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通过自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当然,自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要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自学计划,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三)不断实践。目前,我们的会计队伍有一个明显的“断层”,一方面是有丰富经验的老会计年龄偏大,干工作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是近几年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由于会计教育与实践脱节,毕业后难以在短时间内担当重任。所以,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会计人员必须尽快把自己学习的书本知识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促进会计人员素质的更快提高。

篇8

一、非执业会员是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基石

《意见》提出要推动加快修订会计法,进一步明确会计核算、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等要求,丰富监管手段,大幅提高处罚标准,加大财务造假法律责任追究力度,推进会计诚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执业注册会计师与非执业注册会计师是鉴证与被鉴证的关系,遏制财务造假,执业注册会计师审计鉴证起到外部监督作用,而要从根本上遏制财务造假,必须从企业内部入手,规范企业财务核算,充分重视企业内部非执业会员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作用。我国近30万注册会计师会员中,非执业会员占注册会计师会员总数近三分之二,并且在企业中往往处于财务部门政策与制度的顶层设计阶层。被审计单位以非执业会员为主的财务团队能力强,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贯彻实施到位,会计监督、会计治理的作用就可以有效发挥,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助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1.非执业会员有助于增强被鉴证方诚信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诚信是审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意见》提出要将诚信建设作为行业发展的生命线,始终坚持质量至上的发展导向。《规划纲要》提出加大会计诚信宣传力度,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把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结合起来,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加强德治与法治的衔接与贯通,营造全行业守法、合规、诚信的向善向上氛围。从鉴证的角度看,诚信可分为鉴证方诚信与被鉴证方诚信,鉴证方诚信是指以执业会员为主的审计报告诚信,被鉴证方诚信是指以企业为主的财务报告诚信。一项鉴证业务中,只有当鉴证方诚信与非鉴证方诚信同时具备时,才能保证整个鉴证业务是诚信的,而非执业会员在被鉴证方诚信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诚信是一种守约,一种契约精神的体现,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取得了会员证,也就是认可了这种契约精神,就要以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客观、公正地为企业履职尽责,把好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关。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关乎未来融资是否成功以及融资成本,企业披露的信息是否诚信、是否能获得投资者认可直接决定其能否顺利上市。投资者本身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有自己的判断依据,好的财务团队无疑是会计信息质量增信的至关重要一环。注册会计师本身信誉已得到社会公众的高度认可,一支有注册会计师的财务团队向社会传递了诚信、专业、合规的信号,有利于企业顺利融资,实现健康发展。此外,注册会计师以维护市场秩序为目标,如果被鉴证方不诚信,会计信息质量较差,则执业注册会计师的一个过失,通过资本市场可以放大几倍、几十倍,很可能造成事务所及执业注册会计师风险无法承受而严重影响其未来生存。而非执业会员通过增加被鉴证方诚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执业会员提供了一定的容错空间,增加了一个风险缓冲垫,有利于事务所及执业会员的可持续发展,对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2.非执业会员有助力于构建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内部防火墙。《规划纲要》提出全面修订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的政策指导和监督检查,强化上市公司、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责任,为各类单位加强内部会计监督、有效开展风险防控、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完整夯实基础。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在企业中担任多种角色,广泛参与企业财务制度建设、内控建设、合规管理等企业内部治理活动。由于注册会计师起点高,经过几年的业务实践,能担任某一领域的主管或中层职务,最终有一部分会员会成为高层,也有担任整个公司的CEO,随着身份的变化,其也从执行准则变成依据准则在某一领域设计本公司具体操作实则,这一阶段对于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控制至关重要。非执业会员知识储备具有系统性、专业性的特点,会计、财务、审计、税法、经济法样样精通,其提出的建议是融合多方面平衡的综合性建议,更有利于整体风险防控,可以起到内部控制局部防火墙作用,极大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这都为外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准备,外部审计整个审计链条从前端准备到后续审计都按照同一标准开展,可提高效率,降低审计风险,也可以降低审计收费,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效率、审计质量多维度共赢。通过开展继续教育,促使非执业会计师能力提升,定期接受知识的更新,紧跟准则的变化步伐,始终保持企业在遵循准则的正确路上,有助于构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动态防火墙。

二、信息时代非执业会员对审计风险的防范作用进一步凸显

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就是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指的是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既有会计责任也有审计责任,二者具有统一性。审计风险的前提是财务信息有错误,如果会计信息本身就是正确的,那么对正确的信息进行复核,审计风险的前提就是不存在,审计风险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正如前文所述,非执业注册会计师有助于构筑企业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的移动防火墙,有助于动态、实时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从而极大降低执业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信息时代借助于现代财务信息系统,非执业会员降低审计风险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1.有助于降低企业信息化财务审计的风险。《规划纲要》提出:切实加快会计审计数字化转型步伐,积极推动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实现会计信息化对单位会计核算流程和管理的全面覆盖,鼓励会计师事务所积极探索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数字化转型。信息时代,信息化程度飞速发展,国内大型企业信息化水平已是日臻完善,且信息化集成水平越来越高,共享中心、智能财务,一个个原本在理论界探讨的术语在各个企业落地生根。以原材料采购业务为例:原材料采购时,可通过与供应商的信息系统接口,将其销售数据导入企业采购系统形成企业采购数据,企业采购部门的员工将采购发票等资料扫描后导入合同系统,经过部门内部及企业财务、技术、法律审核通过后报企业领导审批,审批通过后,由合同系统传输到共享中心进行审核,共享中心对采购标的、金额与合同条款进行比对,确保无误后传输至资金系统,出纳审核无误后进行网银付款,付款后资金系统自动生成付款凭证并传输到总账,月底通过运行总账系统生成报表。在这一过程中,财务人员充当的主要是审核角色,并且也只存在于合同文本审核、共享中心审核以及资金系统审核三个环节。随着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共享中心一部分标准化程度高的业务,以及资金系统的部分付款业务,可以通过财务机器人来完成。因此,财务信息化导致企业传统的以分录、明细账、总账、报表为分工的链条不再清晰,几乎没有人知道财务处理全过程。信息化的提升极大促进了企业财务核算的效率,数字控制也替代人工控制,成为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主要控制方式。相对于人工控制,数字控制具有一致性及稳定性特点,可以减少人为失误造成的控制失效,从而可极大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执业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对象也将以数字控制为主,而数字控制的主要风险就是控制的设计,这就成为数字控制有效性的核心。执业注册会计师由于时间的限制、跨领域知识储备限制等不利因素,对于企业信息系统的运作机理、风险点及控制点进行审计有些力不从心。而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之相关的内部控制设计、企业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以及不同系统相关信息之间的稽核比对、预警机制等都需要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广泛参与,提供合理意见。而参与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的财务人员都是企业内部知识储备及实践经验最为丰富的人员,企业中的非执业会员正是满足上述条件的理想人选。非执业会员的建议至关重要,能够在信息设计阶段引入标准的内部控制体系和会计准则,然后通过信息系统运行表现出来。企业财务信息系统设计正确、合规,那么其运行结果——会计信息的质量也是符合准则的,企业信息质量提升了,执业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也就下降了。因此,如果将企业会计信息财务系统看成一个模具,那么模具就决定了其成品的种类及质量,也就决定了其成品的鉴证结果。而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在模具的设计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也就对成品的质量起到极大的保障作用。2.依托业财融合,有助于实现企业审计端口的前移。伴随着财务共享以及人工智能的出现,传统的会计核算职能也逐渐被信息系统所替代,会计职能事实上也逐渐向财务预测与分析、财务评价与考核、决策支持与资本运作等财务管理领域延伸。与之相对应,传统的财务人员也将分为业务财务、战略财务及共享财务三类。其中,战略财务主要关注整个集团的财务方向、路径、政策、资源和风险控制;共享财务主要通过集中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的构造,整合资源、降本增效,提高企业服务效率及质量,实现企业财务核算规模效应,推动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业务财务关注企业经营业务,制定正确业务决策,通过财务管控促使企业业务流程优化,实现端到端的流程管理,而业财融合是业务财务实施财务管控的主要方式,是企业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业务链、资金链与数据链的最优匹配、从而实现价值创造的管理过程。实施过程中,业务部门负责梳理业务活动各环节形成业务流程,财务部门负责梳理各业务活动环节的资金流形成资金流程,项目组成员采取定期头脑风暴等沟通方式,依托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依托资金流程,以资金控制为抓手,持续推进业务流程优化。业财融合实现了财务管控端口的前移,由传统的对于业务链进行控制转向对业务环节进行控制。企业以非执业会员为核心的财务团队负责业财融合实施的总体方案制定,对于业财融合的目标、原则、实施路径以及考核机制进行全面、系统规划,从制度层面上保障了业财融合以规范的方式落地生效,通过参与、指导业财融合实施,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保障了业财融合实施效果与设计目标相一致。通过业财融合,注册会计师可以从审计单位业务系统及与之相关的数据入手,也就是从数据链倒推至资金链、业务链,通过数据还原业务,洞悉舞弊隐患,从而实现审计端口下沉到业务末稍,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审计一体化,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实现审计范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全方位无死角构建外部审计威慑力,使财务舞弊无可遁形,审计风险随之降低。

三、从培训与监管两方面入手加强非执业会员管理

篇9

关键词:企业会计 财务内控 措施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通过建立与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和内部财务监督制度,对企业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经营活动及业务往来、资产、成本、费用、利润分配等方面事务实行内部约束和自我监督的管理活动。财务内部财务控制主要是各企业主体结合会计制度规范进行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大部分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相对滞后,已远远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相关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新企业甚至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大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态度不积极,认识不够,认为财务就是算好账、管好钱,财务管理理念仅仅停留在会计核算、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上。企业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及激烈竞争浪潮下,由此而产生的企业风险也渐渐呈扩大趋势。我国企业的发展处于国计民生的主导地位,受各类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往往受到质疑。在近年来企业中所发生财务报告类事件中,由于不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比比皆是。本文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现状出发,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环境优化措施,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1、组织结构及人员配置的优化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是企业董事会,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应该做到随时获取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真实情况,并周期性地判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及时发现有可能导致与重生的控制缺陷和控制短板。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尤其要重视企业管理层过于集权而导致的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可以进行如下的优化:首先,企业董事会的所有成员必须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与判断力以履行自身职责;审计委员会或董事会之间权力独立,彼此不具备控制与管理关系;董事会与财务负责人应该及时了解完整的财务信息,从而能够第一时间进行评估,获取敏感信息,最大限度避免不当行为。其次,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能够其权利、责任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同时受到影响的还包括工作任的分配。通过标准化的责权分配,为职责之间划定明确的界限,才能减少舞弊的可能。

2、构建良好的内控文化

首先,企业的领导层应构建充分的财务内控意识,并以此为出发点,引导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内控观念。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是否良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只有领导层能够强化自身的的内控观念,并不断以自身在工作中的实际行为向会计从业者潜移默化地传输内控思想,才能起到积极培养会计人员内控意识的作用,最终使之形成良好的内控理念。领导层一旦发现内控缺陷事件的信息,必须依照法律与企业具体规定做出及时有效的响应,对违规人员进行惩罚与教育,结合这些具体的实例来内化员工的内控意识。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考虑到一项新业务所可能面临的全部风险,以相关准则与企业的具体规定作为处理事情的出发点,避免财务报告产生错误,从而规避风险。

其次是形成以人为本的内部控制文化,企业的成功是因为企业的经营战略适应了市场的趋势和规律,但是,更应该注意到的是企业的成功往往具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企业文化,可以说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是资本、技术、人才的竞争,更是文化素质和文化实力的竞争。随着市场经济,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发展,只有符合人性发展的企业内控文化才能影响企业员工思想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会从人们的思想深处约束人们的行为。因此,成功的企业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预防风险的发生,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3、提高企业会计从业者的职业素养

企业的人力资源是其全部资源里最具备活力、最富有创造性的资源。会计从业者素质的提升,应该定位于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通过为企业及时补充和提升满足发展需求的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会计从业人员,同时加大投入来增强现有会计人员的品质,最终实现内控现状的改观,并使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摆脱传统的本土化与传统化,逐步朝专业化、社会化进行转变,并在此过程中激发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会计人员才能最终实现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内部会计人员素质。

首先要完善会计人员的用人标准,企业应该着手对现有的会计人员和相关岗位进行调查、通过详细分析岗位与具体职能的匹配度来实现岗位和人力资源的有机整合,最终确定会计人员的具体需求。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应该具备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有着准确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整合与分流,大刀阔斧地淘汰与企业发展不符合的人员,通过引入培训与竞争机制,培养一批后备专业技术人才,并将其中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人才作为中高级人力资源的储备。

其次应对会计从业人员定期培训,企业应在每年结合本身的年度发展计划,引入科学客观的分析工具,对在本年度的会计人员需求及其供给进行科学客观地预测与匹配,实现人才的动态营理。通过定期的招聘与专业培训,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储备合格的会计专业技术人才。应重视培训机制的巨大作用,将培训制度纳入人力管理,人力资源部门逐步承担人员培训的只能。确保会计人员能够做到每年一次以上的培训。采用研讨、聘请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授课、外出考察等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会计人员不但应掌握《票据法》等基本业务,还应熟知企业法律,从而实现业务风险防范。

此外,还应构建一个完善的会计人员基本管理制度,从企业务的具体工作分析、所需人才的岗位描述、内部的人事制度、执行的招聘体系以及用人制度、培训安排、绩效考核等,逐步构建全面的人力管理系统。引入人性化管理模式,为会计人员的发展建立绿色通道,协助员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人发展路线,实现人力资源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进步。

4、结束语

总之,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已经慢慢的凸现出来,为了让我们国家的企业能够在国际竞争的大市场占的地位,必须要加快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只有建立了,合理,科学,完善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才可以使得我们企业拥有更多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的企业不断的长期发展下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企业必须要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要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建设企业自己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曾云彬.完善企业财务内控体制的意义研究[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3(01)

2.胡兴华.国际先进水平企业内控体系的建设[J].中国石油企业. 2012(04)

3.朱俊.策论中小型企业内控现状与优化[J].商场现代化.2012(30)

4.孙国慧.如何完善国有企业财务预算部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中国经贸.2012(10)

篇10

关键词:财务管理;应对策略;环境与趋势

作者简介:柳骏(1973-),云南省宜良县人,云南天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会计师,研究方向:企业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9-0071-02

公司财务是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一种经济管理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财务管理的内容和职能也在不断扩展。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影响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经营、销售和企业的人事任免等,因此,可以说,抓住财务管理,就抓住了企业的主线。

一、新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

面对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与电子商务等对国内企业旧的财务管理观念和方式的冲击,当代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已经明显不完全适应21世纪财务管理的环境变迁,在指导企业财务管理实务方面捉襟见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当代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工业经济、以有形资产管理为主的基础上,而目前全球正大步跨向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无形资产比重逐步上升,有的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已经大大超过有形资产的价值。(2)当代财务管理的手段落后,随着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财务势在必行。(3)当代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范围狭窄,仅限于财务风险,而对于风险投资的管理极少论及。(4)现行财务制度呆板,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等、不相容等等。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分析

任何企业的财务活动都不可能是完全封闭的,这些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受环境影响和制约的。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即理财环境是指对财务活动及其管理产生影响的内、外部各种条件或因素。在这些条件或因素中,一部分是属于企业内部的、可控制的,主要包括内部的组织形式、治理结构、管理制度及人员素质、会计信息系统等;一部分是属于外部的、不可控制的,更多的只能是适应它们的要求和变化。这部分主要包括经济环境、金融市场环境、税收环境、宏观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

1.经济全球化浪潮

近20年来,在技术进步与各国开放政策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规模扩大,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在21世纪可预见的时期内,经济全球化将呈现出新特征:一是网络经济将带动电信、银行、保险和运输等全球服务业市场继续扩张,己经形成的时间上相互连续、价格上联动的国际金融交易网络,随着交易手段和方式的不断创新,交易量迅猛增长。二是跨国公司己突破反垄断法约束,全球购并将涉及更多领域,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又将使生产、营销、消费日益具有全球性。

2.知识经济的兴起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并对“知识经济”下了明确的定义,即“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经验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这标志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全面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促进产业不断升级;二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高新技术产业,美国又称为“新经济”,认为美国近十多年的经济持续稳步的发展,主要归功于“新经济”,而“新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从而建立了一种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格局。对企业财务管理来说,知识经济改变了企业资源配置结构,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改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那么,对于知识资本如何进行确认、计量和管理又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3.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电子商务是由美国IBM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的,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两者结合的成果。与传统商业模式相比,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也演化到网络财务时代。网络财务的最显著特点是实时报告,可以进行在线管理。网络财务的前景是诱人的,但它引起的安全问题同样让人担心。

4.企业重构

企业重构自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兴起以来,愈演愈烈,现已成为席卷全球的浪潮。从它的外在形式和历史演进看,它分为3种形式,同时也是3个阶段:(1)80年代的公司内部重构,即压缩管理层次,使管理更灵活机动,剥离公司非核心业务,增强公司核心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公司的全球竞争能力。(2)90年代公司之间的购并与重组,这次公司购并浪潮与20世纪前几次购并浪潮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一是跨国购并呈上升趋势;二是购并集中在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3)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虚拟企业。有人认为虚拟企业就是网络公司,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网络公司仅仅是虚拟企业的一种。所谓虚拟企业,按照德国斯图加特大学H.J.Bulllger教授的解释:“虚拟企业是这样一种网络组织:由于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高度发达,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已突破传统的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如合资企业、跨国公司等等,而通过网络,应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分散的互利的合作,一旦合作的目的达到,这种合作关系便宣告解除。因此,这是一种暂时的、空间跨度很大的合作形式。

三、新环境下应对企业财务管理挑战应采取的对策

1.加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

研究未来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对21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也同样是为了进一步改进与创新当前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财务管理实务。我国理论界对于21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财务管理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①财务管理理论研究附属于会计理论研究,财务管理实务仍处于一种无序状态;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缺乏;③我们目前企业组织结构正处于大变革阶段,缺少比较成熟规范的企业改制、公司改组、兼并与收购、跨国经营等财务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但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从无序走向有序,财务管理也越来越受重视,企业管理也将由原来的“生产导向型”或“市场导向型”为中心,转移到以“财务管理导向型”为中心。因此,对于如何发展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笔者建议采取如下对策:①建立一支稳定、高水平的财务管理研究队伍,倡导财务管理理论研究;②切实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加快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③理论界与实务界合作,开展企业财务管理调查研究工作,进行案例研究,共同促进财务管理发展;④进行科研攻关,加强对企业改制、公司改组、兼并与收购、跨国经营等财务管理专题研究。

2.新形势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保证,合理配置企业集团资产,发挥集团优势,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企业集团公司对集团内成员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可分为“集权式”、“分权式”和“集团总部指导下的分散管理”三种。

第一,“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采用本模式的企业集团,财权绝大部分集中于母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采取严格控制和统一管理。集权式的特点:财务管理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母公司,子公司只享有少部分的财务决策权,其人财物及销统一由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资本筹集、投资、资产重组、贷款、利润分配、费用开支、工资及奖金分配、财务人员任免等重大财务事项都由母公司统一管理。

第二,“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采用本模式的企业集团,子公司拥有充分的财务管理决策权,而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以间接管理为主。分权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在财权上,子公司在资本融入、投出和运用,财务收支费用开支,财务人员选聘和解聘,职工工资福利及奖金等方面均有充分的决策权,并根据市场环境和公司自身情况做出更大的财务决策;在管理上,母公司不采用指令性计划方式来干预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而是以间接管理为主;在业务上,鼓励子公司积极参与竞争,抢占市场份额;在利益上,母公司往往把利益倾向于子公司,以增强其实力。

第三,集团总部指导下的分散管理。绝对的集权和绝对的分权是没有的,集团总部指导下的分散管理模式是强调分权基础上的集权,是一种集资金筹集、运用、回收与分配于一体,参与市场竞争,自下而上的多层决策的集权模式。此模式既能发挥集团母公司财务调控功能,激发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有效控制经营者及子公司风险,有利于克服过分集权或分权的缺陷,有利于综合集权与分权的优势,是很多企业集团追求的相对理想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蔚.成功企业如何做好财务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