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品质内容范文

时间:2024-02-23 17:5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德品质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德品质内容

篇1

(一)工作职责

引导翻译员是脱贫攻坚普查工作中的重要角色,担负着村级普查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职责,是影响普查工作效率及全县普查工作成绩的重要岗位。引导翻译员的职责是,在各级普查工作人员进村入户调查过程中,为其提供引导服务,并在引导过程中当好保护者、辅助者、反馈者。

保护者:保证普查工作人员的安全,保证受访农户在接受调查过程中不受特殊事件刺激,保证整个普查调查工作圆满完成。

辅助者:帮助普查工作人员克服遇到的各种障碍,帮助农户克服语言交流、情况不熟悉等障碍。

反馈者:普查过程中和普查完成后,向上级汇报普查中发生的特殊情况、异常情况和普查工作人员提出的问题建议等。

(二)工作内容

1、受访农户分组及规划路线

2、为普查工作人员引路

3、向普查工作人员交代受访农户家中的情况及注意事项

4、实现普查工作人员与农户的对接

5、做好辅助访谈工作

6、解答普查工作人员的提问

7、记忆和反馈普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8、保障普查工作人员安全

篇2

一、必须重视道德品质教育

高等院校中的道德品质教育,是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道德品质教育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在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中,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起主导作用的是人,人的积极性决定教育教学的实效。调动人的积极性要靠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力量。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理想、信念、奉献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能动作用。道德品质最重要、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开发创造性。道德品质教育是青年学生提高素质的重要保证。道德品质教育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学业,必须通过道德品质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责任心。教育教学的实践证明,必须把道德品质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当之下,道德品质教育是搞好学生管理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的建立,对高等院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既给学生管理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使学生管理过程中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新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提高学生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都必须通过道德品质教育和思想教育来完成。

二、道德品质教育要讲究方法

高等院校在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中,要注意以下教育方法。

1.察“变”并抓住“变”。的辩证法告诉我们,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高等院校不是世外桃源,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就要及时掌握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发展变化规律。及时分析和掌握青年学生的思想活动规律,清楚的知道青年学生在想什么、干什么、需要什么。“变”是有条件的,从客观方面讲,主要包括社会、家庭、院校等方面的因素。社会因素,如政治、经济形式、社会风气等;家庭因素,如家庭成员的品质、人际关系,经济条件等;院校因素,如领导作风、奖励与惩处等。从主观方面讲,主要指思想觉悟。这些因素的变化,都将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活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结合形势,全面分析主客观因素,熟悉青年学生的心思,密切注视青年学生的思想变化,积极探索新时期青年学生思想变化的内在规律,做到勤了解、勤思考、勤研究、勤总结,这样就能取得道德品质教育的主动权,引导青年学生加强道德品质修养。

2.抓住“常”字且要用心抓。道德品质教育不是搞运动,不能靠一时一事,而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见到实际效果。经常性的道德品质教育是用学生守则、规章制度来规范青年学生的行为,保证高等院校行动的协调一致;经常性的道德品质教育,不能用命令的方法,而要用说服、教育、疏导的方法,通过思想灌输、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经常性的道德品质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道德品质教育,一方面是“教”,另一方面是“管”,两者不能偏废。“管”中有“教”,“教”中有“管”,把管理和教育密切结合起来。离开了“教”,“管”会导致粗暴;离开了“管”,“教”的效果也不会好。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在高等院校道德品质教育中,要与经常性思想工作结合起来。要注意从思想教育入手,重视行为规范。道德品质教育要和课堂、娱乐生活相结合。道德品质教育要经常抓,抓经常,坚持不懈。

3.方法灵活不死板。高等院校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高等院校青年学生的特点,决定了道德品质教育必须生动活泼、灵活多样。要学会随即教育,就是结合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利用班务会等,针对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就事论理、进行宣传鼓动,因势利导地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要学会思想互助,要根据高等院校青年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一帮一、一对红”形式,相互谈心,互帮互学。要学会典型示范。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注意发现和培养青年学生中的先进典型,大力进行宣扬,造成人人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要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竞赛活动,激励青年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篇3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教育” “自我教育”

一天放学后,我正在办公室批作业,突然听到“报告”,抬起头一看,发现我班的两个学生手里拎着一袋垃圾站在办公室门口,其中一个是副班长小嘉,另一个是淘气鬼小程。“请进,什么事啊?”他们一边走进办公室一边说:“华老师,这袋垃圾是在我们班的包干区发现的,我们已经查过,这是初二(10)班的,里边的废纸上有他们班级的名字,还有他们班学生的名字。”“真的?拿出来让我看看。”他们放下垃圾袋,快速地找出了证据。“哎,这些学生的品行实在是太差了。”我叹了口气,“那现在先把垃圾……”还没等我说完,小程嬉皮笑脸地接道:“放回到他们教室门口去。”我注意到小嘉用胳膊挤了挤小程,就微笑着问:“你们对这些学生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他们太懒了。”“他们经常乱扔垃圾。”“我还看见他们班的男生拦住女生呢。”“对,还有在车棚里抽烟呢……”他俩你一言我一语。“好。你们发现了不少不良的行为,这说明你们具有较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正确的荣辱观和良好的道德观。”我给予他们表扬鼓励,“而且,当你们发现我们的包干区里有垃圾时,能立即把它捡掉,这说明你们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再说,你们没有简单地把垃圾从我们的包干区挪到人家的包干区,这又说明你们做事不冲动,有自制力。你们向我汇报,目的是想要我们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你们是在帮助他们,这一切你们都做得很好,接下去你们准备怎么处理这袋垃圾呢?”“把它扔到垃圾箱里去。”小嘉抢着回答。我又问小程:“你看呢?”他低着头不好意思地答道:“扔到垃圾箱里去。”“对。你们说得不错,这是最妥善的处理办法。”我又拍拍小程的肩膀说:“我知道你刚才为什么想把垃圾袋放到他们的教室门口。你是想教育他们,让他们吸取教训,以后别干这种缺德的事情,对吗?”他马上抬起头说:“就是嘛。”“对,是要好好地教育教育他们,不过,教育这件事还是交给我吧,你看行吗?”他爽快地回答:“好。”“那你们把垃圾处理完就回家吧,路上注意安全啊。”他们一边应着,一边走出了办公室。而我独自坐在那里陷入了沉思……

目前,大多数中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具有正确的社会荣辱观。他们能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讲究公共卫生,做到礼貌待人、尊老爱幼,能真诚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但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侵蚀,加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少数学生道德观念薄弱,具体表现为:随手乱丢废纸废物、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闯红灯,向小同学敲诈勒索、旷课逃学……可见,部分中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与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道德状况对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具有决定性影响,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决定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一、经验影响: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同化点

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道德品质发展可能性为基础。与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总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并且是由内而外主动生长的,而不是从外到内灌输的结果。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是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前提。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其不同的发展可能性。这就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

二、双向建构:学生道德品质内化的活动基础

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双向建构的。首先,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不是自发的,人的道德品质潜能只是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但是道德品质的发展需要在参与社会生活、与文本对话、与人交往、在认识或者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实现,在这种主体性的活动中,人在习得一定的社会文化规范的同时,还发挥着自己的潜能,主动建构和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活动是学生一切道德品质发展的源泉和中介。其次,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体的选择,以及主体所形成的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期望、自我调节等)。随着学生的发展,学生自我意识和自主选择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不完全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还取决于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水平。

三、系统变化:学生道德品质构建的基本方式

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是一种身心结构的系统变化过程。首先,人的道德品质是一个由诸多方面组成的身心结构系统,任何一方面道德品质机能的作用都是在人的整个道德品质系统中发挥作用的结果。发展不是指某个知识技能和行为的掌握,而是整个身心结构系统的变化。因此,人的道德品质发展不可能割裂开来施教或者通过训练的方式实现。其次,学生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道德品质发展的主题。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迅速的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和前苏联心理学家包诺维奇的研究认为,在儿童每一个发展的阶段都有其主导性的需要,以及与这一主导性需要相适应的发展课题。每一个发展课题的解决都能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可能。因此,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该发展阶段的主题,学校道德品质教育必须关注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主导性需要和该阶段面临的发展性课题。

四、多维发展:学生道德品质生成的不确定性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具有发展的共性,同时每个学生发展的基础、可能性、路径与节奏也不完全一样。而且发展是非线性的,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的发展轨迹。有时儿童在发展中的错误和曲折往往是孕育更大发展的起点和信号。为此,道德品质发展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相互交替的统一过程。道德品质发展的连续性是指道德品质的某些方面有一个从低到高的连续性的过程,但是,很多情况下,道德品质发展往往具有非连续性的特点,即某个阶段学生似乎看不到发展,突然,因为某个事件的发生,学生在某些方面一下子成熟起来。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往往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发展的统一。因此,学校教育除了为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提供连续性的有计划的教育之外,还应创造让学生道德品质发生非连续性变化发展的教育活动方式与内容,适时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五、有机整合: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主题方向

篇4

德育是党的教育方针重要内容。如何立足育人根本,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道德品质是指一个人的道德面貌。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就要认真钻研教材,把道德品质教育穿插在课堂之中。

我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施教,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对他们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低年级学生由于尚未完全掌握自我行为,也不善于独立思考,因此,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讲道理,使学生理解应该怎样做。从而帮助他们从小就懂得怎样做人。

在课堂上,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寓德育教学与英语课堂之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目的。有一天,在上英语课的时候,那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野外旅行中都干了哪些事情,我就问他们如果你们去野外旅行的话,都会干哪些事情呢?有的同学很兴奋,说:“去公园草地上野餐。”有的同学也很高兴地说:“去爬山,去划船。”…… 而有一个同学却说:“我哪里也不去?”我就问他:“为什么啊?”他说:“外边的空气不好,也没有什么好看的,到处都脏兮兮的。”我听了之后颇为震撼,于是趁此机会我就对他们进行了行为习惯教育,我说:“是啊,老师小的时候,空气很新鲜的,而且还能看到很多鸟,可是现在为什么会这样呢?你们想过吗?”学生们马上热热闹闹的讨论起来……最后,我说:“孩子们,那么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妈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就说了起来。我相信通过我的这次教育,孩子们出去玩或者去旅行,甚至是在校园里都会注意保护环境。

直观的情感体验比较能引起外在的情绪反应,为此,我在教学中抓住学生原有情感的连接点,共鸣点,来教育学生。在教授“饥饿”这一单词的时候,我出示了灾区和一些困难地区孩子的一些图片,让同学们看,然后我问他们:“你们认为他们现在有什么感觉?”很多孩子都能说出饥饿,伤心……在教授单词的同时,我又问他们,那么你们现在有这种感觉吗?他们都回答没有。那我又问,你们是不是比他们要幸福得多啊?作为幸福的你们是不是更应该珍惜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呢?通过这次的学习,相信孩子们既学到了知识,又接受了一次道德品质的教育。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思想健康、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征,深入浅出地把文章中的道理告诉学生,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篇5

【关键词】道德修养;文明礼貌;传统;观念

我国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上“礼仪之邦”的美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并把德育作为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近二十年来,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急剧转型,出现了新的现象与思潮,极大地冲击了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师普遍认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下降的趋势,管理起来困难重重。

近几年,从中职学校走上社会的部分毕业生,由于思想道德意识薄弱,与用人单位的素质要求不符,上岗后难以适应而被淘汰。一些不遵守单位规章制度、不懂文明礼貌、不守职业道德,还有违规违纪的现象时有耳闻。因此,学校的道德品质教育应采取相应对策。

一、 学生道德失范的种种表现

1、 校园中存在的不社会公德存在的不良现象。

时下,在校园中,很多学生不遵守社会公德,行为失范。在学校课室,墙壁和课桌上乱涂、乱写、乱贴的比比皆是;有的学生满口脏话,甚至漫骂老师;有的搞破坏;打架斗殴,甚至偷、抢、骗等现象十分严重;没有学生形象,缺乏修养,中学生就有酗酒、抽烟,畸形怪异的打扮、超前的装束等等。

2、 学生中出现了诚信问题。

社会上不诚信的不良风气也影响到学生身上。学生在学习中“造假”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作业互相抄袭,考试作弊、欺骗老师同学等等。如果这些行为得不到纠正,形成一种习惯,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会是十分巨大的。

二、 冲击校园道德品质教育的各种因素

1、外来不良思潮的影响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引进了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及管理方法的同时,西方的一些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思想大量涌入,在我国流传甚广,严重地冲击了人们的思想,各种不健康的、丑恶的现象甚嚣尘上。对校园道德品质教育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广大青年学生由于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对这些丑恶现象盲目模仿,造成了一部分学生行为举止失当,严重的更是误入岐途。

2、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削弱,给反道德现象的存在和滋长赐予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一个时期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受到极大的削弱,使一些人本来就不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下降,违公德的行为大量出现。

3、 舆论导向的失误,错误思潮泛滥,助长了个人主义思想和利己主义行为。

作为担负着舆论导向重任的有关部门、有关媒体,没有很好的负起正确导向的作用,放任错误思潮的泛滥,甚至在很多方面推波助澜,助长了个人主义思想和利己主义行为,导致整个社会风气的下滑,也影响了广大青少年。

4、学校道德品质教育本身出现的问题。

学校道德品质教育存在着内容与形式老化,说教严重,与社会现实相脱节的情况,这些都大大削弱了道德品质教育的实效性。

5、家庭教育的问题。

现在很多家庭只注重孩子的学习,完全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有很多学生家长只注重文化学科的学习,忽视政治思想和道德情操等方面的修养。有的家长进行了一些不正确的灌输和引导。有的家长自身道德品质、日常言行问题多多,给孩子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导致了一些学生不良思想与行为的发生。

三、 改进校园道德品质教育的对策

为了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建设服务,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貌,思想品德的教育。

1、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我们中国人有自己的优良传统,尤其是有思想美德方面。因此必须在学生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修养与生活风格在新一代青年学生中发扬光大。

2、改变学校、家长的教育观念

学校的全面教育由德、智、体、美构成。德是方向,智是才能,体是德、智两者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还是家长还是学生,都要从根本上重视校园道德品质教育,不能再有任何的轻视。

3、改进校园道德品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自我道德修养。

虽然部分学生有这样那样的不良习气,但大部分学生还是积极向上的,所以作为教育者要重视学生的这种主观能动性,顺势而为,鼓励学生进行自我道德修养。要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用赞扬、激励等正面的方式充分调动起他们自我修养的积极性。

(2)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

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质素质。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学校应该以多种各种方式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尽快地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去,能够在将来的工作中恪守职业道德规范,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3)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古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作用,首先应该是传递和发展人类文化,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其次是探索和塑造人类灵魂,促进人类的自身完善。以教师自身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具体表现,从而调节、控制和改造学生的身心结构和能力。

篇6

一、知行结合,身当表率,给其温暖,让其感知

阳光在人们的心中是温暖的、灿烂的,洒在孩子天真的脸上和纯真的心灵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在小学,小学生要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知”是先导,“行”是关键。如果没有“知”的行,是盲目的行;没有“行”的知,是不牢固的知。我们教师在教育时要做好表率作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知”。常言说“学生是班主任的影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随时随地都会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每一时段,甚至一生。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应先做到。老师应当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春风化雨般地教育影响学生,把像阳光一样温暖的话语送给他们,告诉他们: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不能做?让孩子懂得家庭、班级、学校会因你良好的道德品质而更加美好;把阳光一样关爱的目光送给他们,把阳光一样灿烂的笑容送给他们,让他们的心灵从小就沐浴在阳光中,更好地感受道德的真正

含义。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让学生意识到

“行”,培养学生增强爱国情感,从小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并把这个意识落实到“行”,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小学生”的原则下,开展小学生道德品质活动,促进学生品质的有效提高。

二、以爱心营造温馨、愉快、宽容的德育氛围

如果一个人经常受到歧视、欺辱、蒙骗等,他就会在内心生出敌意和仇恨。在小学,学生的心智都还处于成长阶段,他们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是从比较肤浅、表面的理解逐渐过渡到比较准确的本质的理解。在道德品质的判断方面,小学生从只是注意行为的效果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关系。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从简单依赖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步过渡到内心的道德原则制约。

因此,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的成长,更好的划清道德品质的界限,培养正确的道德品质意识,我们需要以爱心营造温馨、愉快、宽容的德育氛围。在学校这样一个大家庭里,孩子们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吵吵闹闹。如果这时候他们不能理解相互礼让的意义,相互宽容的重要性,那么就有可能让学生的心灵扭曲。让孩子学会宽容别人的“不故意”,学会接受别人的真诚道歉,学会感恩自己的父母、老师和帮助过自己的人,这是很重要的。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做一个好孩子的需要,我们要让他们明白:你是一个好孩子,是一个善良懂事的孩子,是一个勇敢宽容的孩子……爸爸、妈妈、老师都因你良好的道德品质而更加骄傲和幸福。当然在教育过程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力求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知,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让学生通过自身亲临,来感受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我相信,阳光一样的教育,春风一样的实践,一定能唤醒孩子内心最美好的东西!

三、转变家庭教育的观念及方式,提高家长的素质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小学生生活时间最长的环境。父母对孩子心理、性格、人格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良好思想品质和习惯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光有学校的道德教育,而家长却袖手旁观,甚至唱反调的话,学生的道德品质如何可以提高呢?有些家庭,父母、兄弟姐妹本身并无不良道德品质和行为,但对子女教育不利,教不得法,这些都会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良好的环境氛围可以激发善行的实现。”因此我们在进行学生的道德建设同时,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提高家长的素质。

在教育子女方面:(1)榜样引路。我们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是这样,父母的言谈举止,平时对工作的态度更是会不知不觉地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自己首先也应做到。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榜样引路还应注意树立周边的典型事例,不断给孩子介绍典型事迹,而父母的事例本身就比较的典型、生动、具体、实在,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更富有激励性和教育性。(2)及时点拨。俗话说:蝼蚁之穴溃于千里之堤。引导子女时时处处“于细微处始”,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坚持从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使之在“点滴积累”中实现“质”的飞跃,从而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篇7

一、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实施爱家乡教育的必要性

如今,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的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商品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意识形态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在我们西部农村,向来是以偏僻、落后和贫穷出名,如今走出家乡的人,很多都不愿意再回到原来的家乡去,越来越多的人都想方设法搬到经济、文化和交通比较发达的都市、城镇去,甚至完全以城里人自居,再看不起家乡。这样的道德偏差,应该值得引起我们教育者的重视。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大家全都搬回老家去住,但是,起码应该常回去看看,有想法去建设自己的家乡,让家乡的明天更加的美好。所以,由此看来,在农村小学里,对学生进行家乡的教育显得更为重要,这样的工作仅靠人文课程的教育是很不够的,在数学课程这样的自然学科课程的教学中,也应该积极进行爱家乡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二、小学数学与爱家乡的密切联系

其实,有的教师确实早就认识到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爱家乡情感的必要性。但是,感叹数学课程的内容与爱家乡的情感因素相差太远,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无法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实际上,数学课程的内容与爱家乡的主题之间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家乡小到一个村子,任何方面都与小学数学密切相关。

任何一个村子都有版图形状、领土面积、土地面积、人口数量,自然资源,经济水平,这些东西哪一方面脱离得了数学呢?把这些因素发掘出来,那不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很好的素材吗?

三、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操

篇8

【关键词】幼儿心理环境作用优化方法

儿童时期是心理卫生的黄金时期,其思维、个性、道德观念的形成,感觉、知觉、注意、想象、记忆、情 感、意志的发展,无不需要教师的密切注视和科学的引导。教师应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卫生特点做好幼儿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将德育渗透到幼儿各项活动中,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体现在社会、科学、艺术、健康、语言等五大领域中。该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学习等各项活动中。本文仅对此谈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 家庭环境对于幼儿的第一课堂

幼儿的社会生活起步于家庭,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第一个场所。家庭的结构和气氛,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及言行,决定着幼儿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一般来说,三代同居的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幼儿的态度、教育方式、方法、内容会存在不同程度 上的差异。通常情况下,祖辈会在幼儿的饮食起居上关怀备至,父辈则在智力方面予以较多关注。在道德品质 培养方面,祖、父辈也会因价值观念、历史观念、文化素质、道德水准及判断的差异而不同。这就要求家长在 对待儿童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要协调一致,都要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使幼儿身心同步 地健康成长。家庭的气氛也影响着幼儿,温馨、和睦的家庭易养成幼儿谦和、友爱、礼貌自信的品格;吵闹不 休,婆媳不合,父母离异,等等,会导致幼儿孤独,产生怨恨、猜疑、固执、粗鲁等心理和攻击性甚至违纪行为。此外,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凡事不闻不问,只忙于自己进修、提职,或忙于发财 、享乐,甚至为图省事,从小就将孩子交给“电视机”,让孩子在“电视机”旁长大。这样的孩子和父母交流少,语言能力较低,亲子关系疏远,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易形成情绪上的障碍,出现恐惧、胆小 等现象,严重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 学文化素质,完善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二、 幼儿园是影响幼儿道德品质的沃土

幼儿教育从功能上来说是一种环境的教育,而形成幼儿园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教师和幼儿群体。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环境的核心,教师的待人接物,说话方式,行为举止,穿着打扮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 幼儿。幼儿通过观察、学习、交往,被教师所影响,并按照教师的做法,学习限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向幼儿显示出自己健康的情操和真、善、美的行为习惯,才能激发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同时,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动之以情,以好雨润物细无声的美好情感,去感染、滋润幼儿天真无邪 的心灵,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幼儿园中,集体生活对幼儿形成教育和影响是其最大的特点和优越性。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 中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在对待集体和他人的态度上往往表现出自私和任性,以自我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 通过群体活动,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坚持“着眼高”(即从小培养幼儿爱祖国爱人民、将来为祖国作贡献)、“起点低”(即教育从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入手)、“方法活”(即创设幼儿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教育教学 内容)等原则,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及道德品质。

例如,针对部分家长一味的溺爱和包办,忽视对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这一现象,可设计“看谁穿得快”、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有趣活动,给幼儿创造一些条件和机会,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参 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捡落叶、拔草,到社会实践中去接触,了解一粒麦、一颗螺丝钉、一文钱、一张纸的来之不易,使之从小养成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果实等良好品质。

三,大众传播媒介对幼儿道德品质培养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篇9

首先,家庭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幼儿的社会生活起步于家庭,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第一个 场所。家庭的结构和气氛,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及言行,决定着幼儿今后生活中的品德 和行为习惯。一般来说,三代同居的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幼儿的态度、教育方式、方法、内容会存在不同程度 上的差异。通常情况下,祖辈会在幼儿的饮食起居上关怀备至,父辈则在智力方面予以较多关注。在道德品质 培养方面,祖、父辈也会因价值观念、历史观念、文化素质、道德水准及判断的差异而不同。这就要求家长在 对待儿童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要协调一致,都要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使幼儿身心同步 地健康成长。家庭的气氛也影响着幼儿,温馨、和睦的家庭易养成幼儿谦和、友爱、礼貌自信的品格;吵闹不 休,婆媳不合,父母离异,等等,会导致幼儿孤独,产生怨恨、猜疑、固执、粗鲁等心理和攻击性甚至违纪行为。

此外,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凡事不闻不问,只忙于自己进修、提职,或忙于发财、享乐,甚至为图省事,从小就将孩子交给“电视机”,让孩子在“电视机”旁长大。这样的孩子和父母交流 少,语言能力较低,亲子关系疏远,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易形成情绪上的障碍,出现恐惧、胆小 等现象,严重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 学文化素质,完善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其次,幼儿园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幼儿教育从功能上来说是一种环境的教育,而形成 幼儿园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教师和幼儿群体。

篇10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童话道德教学 道德认知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要求:“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指出:“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幼儿道德教育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幼儿正处在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可塑性最强;同时也是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如果幼儿能接受良好的道德启蒙教育,他们就可以分辨真与善,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知,从不辨是与非到明辨是与非,为幼儿成长为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一代新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童话道德教育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儿童德育,它是通过童话场景来呈现具体的人物和情境,以展示一定道德情境的教育方式。幼儿通过对童话的欣赏,逐渐加强对道德概念的认知与体验。通过童话的学习,幼儿可以够获得大量逼真、自然、丰富的语言和情境输入,而这些语言和情境能够很容易被幼儿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经验体系当中去,使幼儿在一定的情境中感受到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幼儿的道德认知也会随着童话所蕴涵的道德寓意的内化而逐渐丰富和发展。

一、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有利于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幼儿期是幼儿道德认识发展的奠基阶段。个体的道德品质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因素相辅相成,彼此相互渗透。其中,道德情感是动力,道德意志是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关键。而道德认知则在道德品质形成中起着先导作用,是德育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道德品质的首要环节,也是整个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人的道德认知越全面、越深刻,其道德观念就越明确、越坚定,就越有助于转化为道德行为,形成道德品质。”[2]道德认知起引导和控制幼儿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只有在必要的道德认知基础上才具有稳定性和自觉性。“认知是行为的先导,提高道德认知能力是幼儿道德教育的基点。”[3]缺乏正确的道德认知作为引导,幼儿很难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情感。从道德认知入手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无论是对幼儿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形成,还是对整体道德品质的又快、又好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

二、童话契合幼儿认知发展特点,有效促进幼儿道德认知发展

对幼儿进行德育启蒙,首先,要遵循幼儿道德认知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才能对幼儿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幼儿的心理活动具有高度的感受性,其高级神经活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幼儿期是幼儿接受熏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4]在幼儿期,幼儿容易接受外界各种教育刺激的影响,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后期的反复刺激和强化下,很容易在大脑中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因此,从幼儿期以正确的道德认知来影响幼儿,能够促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若不能很好地把握而是错失了幼儿道德发展的关键期,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如果在幼儿的早年,不能合理地教育幼儿,使幼儿养成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那将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

幼儿心理具有具体、形象和情境性的特点,原有的社会知识经验比较贫乏,道德认知的发展水平比较低。他们只能理解一些简单、形象,且与自身的原有的社会经验或者具体事物及情境相联系的道德要求,只能从具体的、个别的、表面的方面去理解道德问题。以往“幼儿教育成人化”的幼儿道德启蒙,不顾幼儿园有的社会知识经验基础,也不顾及幼儿自身的感受,只是灌输抽象的道德规范,严重脱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违背幼儿心理年龄特点,会对幼儿道德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脱离幼儿的生活、脱离幼儿的世界而进行的道德教育适得其反,会培养伪君子,会造成童年的败坏、道德的败坏。”[5]

(一)童话蕴涵的道德认知具有情感性,符合幼儿道德判断发展的特点。

在幼儿道德教育中,试图通过抽象的灌输道德规范来进行,往往是收效甚微的。而童话经过人们加工、具有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情节。其中正面的力量一般被塑造成可爱或能够引起幼儿同情的道德形象,它能够激起幼儿强烈情感共鸣,这样童话自然能够吸引幼儿主动调动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道德认知去领悟童话的寓意,因此,用童话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二)童话蕴涵的道德认知具有情境性,有助于幼儿对道德知识的实际运用。

童话道德教育不同于传统的道德教育,它是通过呈现具体的人物、情境,来展示一定道德所使用的情境的教育方式。幼儿通过聆听童话,逐渐丰富对道德概念的认知与体验。通过童话,幼儿能够获得大量真实、自然、丰富的语言和情境输入,而这些语言和情境能够很容易地被幼儿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经验当中去,使幼儿在一定的情境中感受到道德的熏陶,幼儿的道德认知也会随着童话所蕴涵的道德寓意的内化而逐渐丰富和发展。

(三)童话提供的道德形象和榜样具有形象性,易于幼儿观察和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幼儿的许多社会都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习得的,在社会情境中,个人的行为因受到他人的影响而改变。幼儿的许多道德行为便是在观察和模仿中学到的。幼儿都喜爱这些良好的道德形象,并容易为他们的良好的行为或事迹所感动。再加上讲述者对童话的动情叙述,以及绘声绘色的表演,童话中的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主人公就成了一个个幼儿心目中的道德典范。“机智勇敢的小红帽”“勤劳能干的猪老三”“团结友爱的鸭弟弟”等童话形象为幼儿所喜爱、所铭记。在相同或相近的情境中,幼儿便会对这些榜样的行为进行模仿,进而推进幼儿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期,幼儿正处在直觉思维阶段,“这一时期幼儿的心理表象与直接感知与道德事物的形象直接、密切地联系在一起。”[6]而童话正是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创编的文学作品。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的表达方式,童话给幼儿带来的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道德形象。如勇敢的小红帽、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女孩、不气不馁的丑小鸭,等等。“幼儿在听或读童话时就会在无意识的层面上获得一些教益。这些教益可能是在意识层面上产生自觉的道德认知的重要前提。”[7]

三、关注道德教育中童话的使用方式

(一)选择童话时应关注幼儿的兴趣。

当前,童话的种类甚多,在选择童话是要以幼儿的兴趣而非成人的意志为依据,“无论童话的创作还是欣赏,都要更多的提倡愉悦性、快乐性。”[8]因为一则童话越有趣,它的内容越能为幼儿所记忆,有的甚至让幼儿一生难忘,终身受益。

(二)以合理方式呈现童话,唤起幼儿的道德体验。

“体验”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这正好符合了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有助于幼儿对童话寓意的理解,“体验是认知内化的催化剂,它将主体的已有经验与新知识衔接、贯通,并帮助主体实现认知的升华。”[6]为此老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讲述,让幼儿表演,多媒体辅助等方式,为幼儿创设好童话中的情境,使幼儿体验到童话情境,去感受童话的道德寓意。

(三)引导幼儿解读童话,启迪幼儿道德智慧。

教师要引导幼儿的道德成长。引导关键在于两点:首先,要发掘童话中有利于幼儿道德成长的主题。如《小鸭和小熊》写出了朋友之间的友谊;《让路给小鸭子》使幼儿意识到对小动物也要有爱心。其次,教师要指导幼儿对童话的解读。当幼儿沉浸在童话的情节当中,就需要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幼儿明确童话的寓意。

(四)把握幼儿道德成长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育不仅要针对幼儿原有的发展水平,更要考虑幼儿的潜在的发展水平。过高水平的道德内容对幼儿来说是毫无意义的;而水平过低的道德内容,幼儿又不感兴趣,因此,在选择童话时要以幼儿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据,不应过高或过低。因此,教师组织的童话,既要适应幼儿的发展,又要促进幼儿的发展。

童话德育契合了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和特点,通过感染、启迪而不是说教、灌输,童话让幼儿逐渐体验、理解人际交往中必要的道德规范,从而提高幼儿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成为引导幼儿道德行为的准则。

四、童话与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相关研究有待深入

随着人们对幼儿认知发展特点,以及童话对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认识的不断重视,童话作为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素材,已经渗透到幼儿家园生活的各个方面。笔者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各级各类幼儿园中的近200多名教学一线的幼儿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94%的幼儿教师在本班幼儿一日生活中适时投放数量不等的童话,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这表明教师们,尤其是一线的幼儿教师们十分重视运用童话寓意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也形成了一定的教育科研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大多是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难以准确说明童话在幼儿道德认知发展中起到的特殊作用,更难把握运用童话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基本规律。为了让人们更为准确地掌握童话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给幼儿以适合发展特认知发展特点的、快乐的道德教育,提高幼儿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自觉性,需要我们对童话与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相关问题作出持续而深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学前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6.

[2]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38.

[3]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4.

[4]高岚.学前教育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2.

[5]刘晓东.“救救孩子”以及“如何救救孩子”[J].幼儿教育,2004(11).

[6]皮亚杰著.傅统先译.儿童的心理发展[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74.

[7]刘晓东.论童话的教育学意义[J].学前教育,2000(2)

[8][9]童话精神与幼儿审美教育[A].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