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科学规划范文
时间:2024-02-23 17:53: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科学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城市框架;旧城文化改造;退城进区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ity of Hebei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Wuan Cit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y in china. First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 analysis of the city, find the key and the ke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ramework of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city, old city to promote the city water system develop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several emerging industrial zone, discusses the city road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Keywords: old city framework of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retreat into the city area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武安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总人口80.5万,城市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26万,是河北省首批扩权县(市)、重点培育的新兴中等城市和区域次中心城市,是著名的地方戏曲之乡、古代冶炼之乡、中国小米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也是全国煤铁资源大县和基础原材料工业基地,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和全省“十强”县(市)前列。
为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科学发展,以建设新兴中等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按照“东接西扩南延”的城市发展战略,未来几年,武安将切实拉开城市发展框架,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的中心城市。
一、城市建设现状与问题:
1、城市功能不完善,布局混乱。现状城区功能分区不明确,产业集聚度低,钢铁、焦化等污染企业包围城市,尚未形成规模,且与居住用地之间没有进行有效隔离,城市环境质量差,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瓶颈。旧城区建筑、人口密度大,水、电、暖、气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
2、道路系统不完善,对外交通联系不畅。城市东西向贯通道路少,致使城内交通拥堵。以重型车交通为主的环路近邻城区,交通繁忙、污染严重,成为城市外延的门槛。停车设施建设缺乏,公共停车场布局和服务半径不合理,商业中心区缺乏配套的公共停车场。机动车沿路随意停放现象严重,影响了机动车的正常行驶和人行便道正常行走,形成局部交通混乱的局面。对外交通穿城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国道、省道、县道普遍等级不高、路面普遍破损,通行能力——城市出入市口衔接处绿化、建设档次低,景观形象较差。
3、景观系统不完善。以太行山为背景,三条水系穿城而过,构成了城市不可多得的山水资源。然而目前城市的发展脉络未能体现山水城共融共生的理念,滨水空间亟待进一步开发建设。城区景观缺乏统一规划,城市整体景观系统为能行形成,城市天际线缺失。
4、文化底蕴和内涵有待挖掘。武安市经济位居全省前列,产业已具备一定基础,然而,目前的城市形象仍有待提升。城市除中兴路等新建区域景观形象突出外,仍有大部分旧村、老区等地区亟待进行改造。千年宋塔、传统民居、内外双城、商帮文化以及远近闻名的磁山文化等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在城市建设中没有得到挖掘和体现。
二、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的措施
1、拉开城市框架,推动新区建设。
武安市立足实际,按照“建筑铸精品,城市创特色”的思路,一大批影响深远的精品工程,将城市现代品位推向新的高度。新区建设将通过“西拓、南跨、东展、北延”的空间拓展,引导城市组团发展,构建“一城两区三园”的空间布局结构,形成区域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多极增长的新格局。一是规划先控。在城乡总体规划以及西苑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准实施的基础上,利用半年左右的时间,编制完成东部新区和洺湖新区两个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将规划控制区范围纳入城市管理。二是基础设施先行。打通西苑新区、洺湖新区、东部新区三大新区的主干道路网,加快西苑大街、向阳路西延、兴安街、新华大街南延、东环路南延等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步伐,完善新区的给排水、电力、热力、供气等系统,全面推动城市新区建设。三是整体开发。加快推进西苑新区安泰小区、市医院公寓、公安警务中心、西苑中学等项目以及东部新区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建设,带动城建项目向新区聚集。
2、以传承历史文化为切入点,实施旧城区更新改造
尽快启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改造项目,通过对舍利塔省级和城隍庙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城北门城墙、外城东门、文庙遗址,冀南传统民居院落和古城公共空间意象等设施的恢复建设,来传承武安文化,打造历史街区格局和景观风貌。重点实施商业步行街的更新改造、历史文化广场建设和路网规划改造,引导周边建设控制地带建设。
3、整合自然地形地貌,推进城市水系建设
提升城市景观,以城区周边山体为背景,充分利用南、北洺河、玉带河等自然景观,突出“山、水、湖、城”景观特色,规划三条景观通廊、八个特色景观风貌区、十条景观轴线和若干景观节点,构建“三河碧水环绕穿城、四湖绿蕴交相辉映、五山葱林层峦叠翠”的城市生态水网和绿地系统。通过加强城市水体的梳理和整治,构建环城水系,加强滨水地带绿化和美化,塑造环城滨水景观带,控制滨水地带建筑高度、体量和退让。重点建设六个大型郊野公园、六个城市公园,着力打造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塑造山水城市特色。
4、对现状工业进行整合,实施退城进区
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城市规划;专业建设;策略
1.前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使国内的城市规划事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从目前的城市化发展形势来看,由于我国城市规划事业上取得的进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为城市规划学科带来十分关键的发展机遇,但是就目前城市规划专业建设中存在问题来说,给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城市规划建设最初是为解决城市问题,但传统的城市规划,不仅没有解决城市规划中出现的问题,还将城市规划问题扩大。如何积极推进城市规划学科发展,成为加强城市规划专业建设的首要问题。
2.现阶段国内城市规划学科发展以及城市规划专业建设
2.1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状况
国内早期城市规划专业是从土木工程和建筑学中发展出来的,只有个别的高等院校开设城市规划建设专业,但没有受到学院的重视。近几来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社会对城市规划专业建设人才的需求增加,是的城市规划专业在城市化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目前的数据统计分析,国内设置城市规划专业的高等院校超过150所,遍布国内大部分省、市及自治区。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高等学院城市化规划学科的教学体系已取得初步发展,由于受到高等院校的办学条件限制,导致城市规划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较低,国家应加强对城市化规划的重视。
2.2城市规划专业建设的发展
我国第一次开设城市规划专业是在1956年,距今50 多年,发展期间经过很多变故,在1978年正式恢复城市规划学科,距今也已30多年,设置城市规划学科的高校,已经由原来 30 多所发展到如今的 180 多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现阶段城市规划专业建设主要是分为三类,一类是在理工科建筑学基础上,建设城市规划专业高校,如清华大学;一类是在文科地理专业基础上,建设城市规划专业院校,如北京大学;另一类是在农业风景园林专业基础上,建设城市规划专业院校,如东北林业大学,各个院校之间的办学时间、与办学特色以及教学制度培养模式都大不相同。
3.城市规划学科与城市规划专业中存在的问题
3.1城市规划学科认知不全面
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城市规划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受多方面知识的影响,有一定的复杂性,导致学生对城市规划主体认识不全面,加大了学习城市规划学科的难度。学生对很多的学科理论知识吸收较少,对城市规划主体的认识不够全面,对城市规划的核心领域和职业定位方面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让人们对城市规划职业定位产生很大的困惑。尤其是在国内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城市规划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对城市规划学科的认知难度。
3.2城市规划课程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城市规划专业建设学科大部分是从建筑、理工以及农林类专业发展而来,而在城市规划学科课程设计上,主要注重对技能在微观形态的设计以及重视城市规划在操作技能工作上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在宏观上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事实上,综合性是城市规划建设的一大特点,表明城市规划建设,需要相关人员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工程技术、自然地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但在实际的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计过程中,老师对规划建设课程体系的设置比较单一,并没有科学的分析与规划教学课程体系[1]。
3.3城市规划实践教学问题
传统的城市规划教育模式,主要注重理论问题的学习,而忽视实践教学问题。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主要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但很多学校在开设城市规划课程时,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实施,实践教学课程的时间安排的比较少,再加上学校缺乏实验室教师、实验建设力度不到位以及资金不足等问题,学生在校外进行实践的成本比较高,导致学校难开展实践教学课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4.城市规划学科发展与城市专业建设的对策
在新形势下,社会对城市规划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多,在高等学校的教育中,城市规划学科发展需要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推进学科改革,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
4.1明确学科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学科也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城市规划的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将城市规划学科与其他专业融合起来,是高等学院改革重点。针对城市规划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各大高校应为城市规划专业建设树立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延伸城市规划的内涵,将城市空间和相关学科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而扩大城市规划核心理念。例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适当的加入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学,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为城市规划发展增添更多的活力;此外,还应从理性和现实的角度出发,推动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方向,使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进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4.2科学合理设置课程
高校的老师应该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教学目标,严格加强学生对城市规划专业技能的学习,使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变得综合和系统化。与此同时,教师应根据学习的教学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课程计划,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学生自身的兴趣相结合,进而提高学生规划水平。相关的高等院校应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增加优势学科,明确办学宗旨;学校在设置专业课程,应树立以人为本教学思想,具体研究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需求,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老师还应设置科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自愿跟着老师的教学步伐认真学习,并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3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主要分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实践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验室是城市规划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城市规划教学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加强建设学校实验室方面显得非常重要,学校应不断完善城市规划的实验硬件设备,加大对多媒体室的建设,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做出相应的物质保证,让学生更多走进实践教学中,切实的感受到城市规划专业的实用性[2]。
5.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规划科学与专业建设的内容将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城市规划事业也将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高校应结合学校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结合时代的发展状况,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推动城市规划学科发展,提高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对城市规划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此外,学校还应该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才,促进城市规划学科和城市专业建设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1.1学生在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中的相互协作有待提高
在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考虑到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各个环节,但是教学中又不允许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套城市总体规划成果,只好分工完成,在分工过程中,肯定有部分学生不能深入接触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空间布局,尽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弥补,但毕竟有部分学生没有系统地做过。如何保证所有学生既能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又能掌握专业核心内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1.2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的实践性难以得到检验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SEI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同地方决策者、企业负责人等相关人员面对面交流的能力,深刻体会城市总体规划决策的形成背景。然而,交流沟通能力与背景知识掌握是经过社会长期实践才能获取的,学生不能在学校立即学得,也就难以检验。
1.3教学方式与方法尚需改进
目前,教学方式与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理论与设计衔接不畅。许多高校将城市总体规划理论课进行集中讲授,与相应的总体规划课程设计衔接不畅,无形中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无法消化、吸收和运用,导致规划设计时无所适从。其二,教学方式单调,基本以“单兵作战式”、“师徒式”为主,学生多半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创新意识不够。其三,理论与实践严重脱钩,现状实践调查无法进行,课程设计基本上是纸上谈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2.1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
基于应用型城市规划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改革的思路应着重贯彻三个理念。其一,城市规划课程设计应强调对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为培养学生的规划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其二,通过大量的城市规划课程设计实践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规划设计技能,逐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三,“特色”教学求发展。因此,城市规划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路可以归结为12个字即重基础、强技能、求特色、谋发展。
2.2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规划始于问题,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之一就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所以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特别适合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中。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必须设定特定的情境,对于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而言,其情境就是城市场景。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必须是真题真做或者真题假做,引导学生带着特定的问题,深入到城市中去,培养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思维方法。
2.3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城市总体规划是政策选择的过程,解决同一问题往往存在着不同的政策方案,也就是说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可能存在若干个方案设计,所以指导教师应启发学生设计出不同的设计方案,避免以先入为主的方式提出解决方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方案设计,以免扼杀学生的创造激情。启发式教学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应当明确的是,启发不只是来自于学生,也来自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2.4构筑团队教学的教学模式方法改革
团队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团队学习为中心,以课程项目为主线,以任务目标为使命,强调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三维培养,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团队教学法可以通过设计团队建立、制定团队考评规则、制订设计项目内容、设计项目探讨、设计成果展示、总结评比等步骤进行,强调团队的解决问题、专业技能、人际关系技能。
2.5采用渐进分工教学方法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必须合作完成,不可能每位同学独立完成一套规划设计成果。在分工过程中,尽可能让每位学生有机会参与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土地利用规划与空间布局,因此教学组织建议采用渐进分工方式。在调查城市现状后,首先集中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然后再分工编制各专项规划,最后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在城市土地利用研究中,最初由2位学生合作完成一套用地规划草案,经过公开点评讨论,4位学生合作完成一套用地规划正草图,再经过公开讲评讨论,8位学生合作完成一套用地规划方案。通过渐进分工的教学方式,避免过早分工而造成的有些学生没有机会接触用地规划的问题。同时,渐进分工教学组织方式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考察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以后公正地评定成绩奠定了基础。
2.6加强课程设计教学中的互动交流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的教学重点不在方案的好坏而重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事实证明,这个过程只有在开放式的教学中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与工作方法的掌握,不仅需要教师手把手地传授,更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甚至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多向交流与沟通。这种互动式、交流式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工作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方案构思的多向性和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针对规划项目的实际情况,让学生逐步学会如何抓住方案构思的要点将理论知识灵活加以运用,从而有意识地培养与锻炼他们的规划设计能力,还可使学生之间互相激励、互相启发、共同协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结语
篇4
[论文摘要]本文从教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城市规划专业《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在充分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专业特色,提出了教学中的改进方向。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起,开设了城市规划专业。该专业依托林业、风景园林等专业开设,课程设置具有以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与建筑学设计课程相互兼顾的特点。
设计类课程作为我校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城市规划所开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大。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技能水平、综合素质和就业方向。因此,在设计类课程教学当中如何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是老师必须面对和经常思考的问题。
1.《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设计类基础课程,也是我校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迫切需要城市规划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以便科学而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所以城市规划人员具备城市各专业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和综合规划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就是系统的阐述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范畴、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的一门课程。作为我国城市规划专业首创的综合性跨专业课程,它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 全面性。根据城市工程专业的需要,课程涵盖了除交通工程外,几乎所有的城市基础设施部分的系统规划,其中包括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给水、排水、防灾、环境卫生、管线综合规划等单项工程系统规划,覆盖面广。
(2) 系统深入性。知识内容完整且深入。以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为例,其内容涉及到用水量的预测、城市给水水源选择、城市给水工程设施规划、城市给水管网规划等内容。内容除体现规划的思想外,还具有一定的深度,例如在管网等部分的细节规划中涉及很多数学计算。
(3) 规范性。课程的内容多来源于相关规范。是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相应专业工程的法规、技术规范等与城市建设实况和需求的有机结合。
(4) 实践性。课程的所涉及到的每一个单项工程系统规划,都配有相应的设计题目供学生完成。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高。同时课程又是城市规划专业中其它设计类课程的基础。
2.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设置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校的城市规划专业是新办专业,招生时间短,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的经验有限,并受到办学条件、师资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故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 课程安排不当。由于本课程涉及内容多,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和理解。其它院校一般用70左右学时进行理论的讲解,并在其后开设的设计类课程,如居住区规划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总体规划和毕业设计等课程。这样的安排使得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得到了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我校本课程理论学时少,只有30学时,使得内容讲解不详细,并且其开课学期靠后,课程的规划思想不能够在一些设计类课程中得到体现。
(2) 师资、专业教学资料缺乏。我校的城市规划专业是新办专业,专业基础相对薄弱,师资力量储备不足。由于课程内容覆盖面广,为了保证课程的专业性,需要不同专业、方向的老师互相配合讲解课程。由于学校在该门课程上的师资的不足,特别是城市电力系统和城市防灾系统两部分的教师力量薄弱,教学的专业性下降。
另外,本课程由于刚刚开设不久,在专业资料上的储备略显不足。专业资料的齐备,不仅可以作为供学生参考、借鉴和超越的目标,对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思维,丰富学生的设计经验,形成专业传统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
(3) 实践性教学条件不足。课程配有综合性比较强的设计,工作量大,耗时长,需要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故需要配备固定的设计专用课室,以方便小组进行交流、讨论。这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高,并能够培养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工作习惯。但是学校的设计专用教室数量少,同时配备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设计专用课室更少,这导致设计类课程教学手段单一,课程的连贯性差,教学效果不明显。
3.课程教学中的改进方向
基于的各点分析并结合本校的工科基础情况,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优化课程设置。该课程涉及内容多、系统性强,教学体系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内容,很难在一门课程中的课时中得以全部展开。故建议适当将此课程开设的时间提前,使学生能够在后续的课程设计中运用本课程的内容。这样不但能够巩固本课程的内容体系,课程中所讲授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在后续的设计类课程中发挥作用,使学生的方案具有细节表现力和深入性。
(2)明确本课程的规划性和规范性并以此开展教学。①突出课程的规划性。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同济大学戴慎志主编的《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以其城市给水工程部分为例,其内容中第四部分给水管网规划中涉及到比较多的水力计算,计算步骤麻烦、学生难懂。故在讲解的过程中,要从规划的角度出发组织授课内容,使学生重点掌握管网的规划方面的内容、知识;对于涉及到的复杂的水力计算的内容,则要求一般掌握即可。
②课程讲解中强调规范性。课程中的规范性特别明显,授课中的很多内容都是由规范中演变而来的,而且工程设计也都是在规范允许的范围进行的。但是一些学生对于城市工程系统的规划设计规范、技术指标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对规范缺乏应有的重视。所以,在课程的案例分析的讲解中,要从规范的角度出发,对设计进行点评,并且让学生养成自觉了解规范、尊重规范的习惯。
③进行师资团队建设和专业资料建设。本课程内容全面,需要一个课程教学团队,只有团队成员互相配合,才能把课程上好。团队各专业课教师应该注意自身素质的建设,多接触工程实际以积累经验,多同有经验的工程人员交流;同时注意教师间的经验交流。
本课程涉及大量的专业书籍和相关规范,为了丰富教学,还需要相关工程实际案例供学生课上和课后进行分析、讨论和借鉴,所以在平时应该注意专业资料的积累和整理,逐步完善本课程的专业资料建设。
篇5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我国很多城市尤其是很多一线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规划的进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国的人口数量还会增加,我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人均水资源贫乏的问题,在我国城市发展进程日益加快的现状下,我国很多大城市水资源的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就会变得更加突出。城市的给排水规划不仅仅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基础建设以及我国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真正的解决城市中水资源的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要想完善地建设城市的基础建设和城市的规划,科学化的城市给排水规划就显得极其重要。科学化的城市给排水规划也必须得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城市规划;给水规划;排水规划;科学化
现阶段,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口数量大,人均的水资源就显得极为贫乏,人均水资源的占用率是世界上平均人口水资源占用率的四分之一。我国人民的水资源的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跟其他国家相比显得极为突出,同时我国很多城市中城市给排水规划和系统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于科学化的城市给排水规划的广泛重视。
一. 我国城市给排水规划的现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随着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各种高科技技术在水资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城市给排水在基础实施的建设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国城市给排水在基本的结构上几乎没有任何的改变,城市的给排水规划还是很难以适应我国城市的长期、稳定的发展。我国很多城市在城市给排水规划中都将大多数精力倾注在污水处理方法的研究上,但是对于城市给排水规划的体制的研究则很少。我国现在城市给排水规划所使用的规划方法和分析工具还比较落后,在城市给排水规划中没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起来,缺乏多样性和多目标化的设计,很多城市给排水规划的矛盾就显现了出来,由于我国很多城市都对于城市给排水缺乏一个整体的系统规划、方法和设计,规划中凸现出来的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已严重到可能威胁到城市的规划以及城市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地步。
二. 我国城市给排水规划存在的问题
现今,我国很多城市的城市给排水规划都面临着很多严峻的问题。要想将一个城市建设好,就必须得有一个合理、科学和先进的整体城市规划,城市给排水规划是城市整体规划中的一个重要、专业的规划组成,城市给排水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规划。但是实际上很多城市的城市给排水规划都显得较为滞后。虽然我国现今很多城市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城市的规划却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这就导致城市规划陷入了混乱,尤其是城市给排水的规划明显显得滞后,跟城市的发展速度无法接轨,以至于城市给排水的体制陷入了混乱。我国很多城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大力加强了基础工程的建设,各个地方扩建,使得城市的排水量急剧增加,但是城市的排水管道却已经无法满足排水量急剧增加的要求。我国很多城市的城市给排水规划还存在着管理部门不配合,管理法规等等各种法规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不仅仅要加强重视,我们还得找到方法一一地去解决。
三. 科学化的城市给水规划
(一) 用水量的预算
要想有一个科学化的城市给水规划,我们就得有一个精确的用水量预算。用水量预算包括近期用水量的预算和远期用水量的预算,要根据我国各个城市的地理条件,生活习惯,日常社会活动等等各方面来进行精确的预算,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突发事件用水的用水量预算,比如消防用水,干旱时期绿化用水等等各个方面的用水量我们都要有一个严格和精确的预算。这样对于我国各个城市的城市给排水规划都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和意义,我们也必须加强对于用水量预算的重视。
(二) 区域水资源平衡及供水
在我国很多城市,尤其是人口密集度大的城市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着水资源分布不均和分配不均的现象,也存在着缺水的现象,在城市给排水规划中水资源的平衡,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就显得极其的重要。要想做好水资源的平衡首先就得做好水需要量的预算,城市用水系统是一复杂社会系统,其中的信息流,种类繁多,生命期短,仅靠人工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应用,费时费力却事倍功半,经常导致信息流偏差或障碍。为解决此问题,需利用电脑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代替人工进行枯燥的数字处理工作。由于需水量预测计算量较大,我们编制了计算机通用软件,以代替人工进行工作。本软件的目的是将所得预测模型,以可运行计算机软件的形式表达出来,使需水量得预测更加科学。如何优化地配置水资源对于城市给水规划来说极其重要,但也是城市给水规划中的一个难题,我们得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人口密集度方面,工业区方面,城市市中心方面,城市活动中心方面等等都必须要仔仔细细地考虑进去。区域供水则要改善城市和乡村供水的水质,要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和高效利用,要节约水资源,要促进城市和乡村的经济效益。
(三) 给水规划的科学化设计
要想有一个良好的城市给水规划,我们就必须得要有一个良好、合理、科学的给水规划设计。没有一个科学化的给水规划设计,城市给水规划就是空谈;没有一个科学化的给水规划设计,城市的给水就会显得步履维艰;没有一个科学化的给水规划设计,城市给水就会陷入混乱,城市的规划以及城市的治安都会受到各个方面的严重威胁。现今在我国很多城市都缺乏一个科学化、合理化的城市给水规划设计,城市给水规划的科学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远近期的结合,这样才能够为未来留下可以发展的空间,在道路管线的综合设计时,要考虑到给水管道的位置,以及要考虑给水管线的设置是否合理,尽量避免管道的重复建设,尽量地争取水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率。对于城市给水规划的科学化设计我们必须提高重视和付诸于实践。
四.科学的城市排水规划
(一) 防洪排涝的科学规划
一个科学的城市排水规划首要考虑的就是要有一个科学的防洪排涝规划,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尤其是南方城市而言,洪水灾难是人们的噩梦。因此,防洪排涝则显得至关重要,它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防洪排涝的规划主要针对两个方面:外洪和内涝。排洪措施主要有地面全抬高和雨水泵加滞的方案。防洪排涝的科学化规划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排水规划,没有一个良好的防洪排涝规划,将严重的威胁到城市的安全,同时,没有一个科学良好的防洪排涝规划,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也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二) 污水处理的科学规划
一个完善、科学的城市排水规划必须有一个科学完善的污水处理规划,污水处理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分流制在真正的意义上来说实践起来是很难的。很多城市对于雨水污水处理一般都采用合流制,这样能够将污水有效的集中起来进行处理,对于城市排水系统来说起到了很重大的作用。在我国很多城市中,尤其是大工业城市中污水的处理比较困难,同时污水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增加,因此,我们必须得有一个科学完善的污水排水规划。科学的污水处理规划能够减少城市的环境问题,同时能够对城市的规划起到积极作用。
(三) 雨水系统的科学规划
对于城市的排水规划,我们必须重视雨水系统的科学规划。在南方,尤其是在夏季,雨水频繁,雨水量大,很多城市对于雨水的排水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雨水的系统规划设计应该与城市的防洪排涝规划以及城市的规划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将雨水系统进行规划。
篇6
关键词: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
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规划应符合区域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并且与城市和工业企业中其他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互相协调,如总体规划中的设计规模、设计期限、建筑界限、功能分区布局等是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依据,然而城市和工业企业的道路规划、地下设施规划、竖向规划、人防工程规划等单项工程规划对给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都有影响。要综合考虑、合理解决,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共同研究。
1 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规划与设计原则
给排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1)在总体规划的阶段,应确认排水体制,提出雨水、污水处理原则。划分排水分区,确定雨水系统设计标准;布置雨水干管和其他雨水设施;估算污水量,确定污水处理率和处理深度;确定污水厂布局、布置污水干管和其他污水设施。(2)在详细规划阶段 ,首先应该落实总体规划确定下来的排水干管位置;其次布置规划区内雨水、污水支管和其他排水设施;最后对排水系统的布局、管线走线、管径进行复核,确定管线平面位置、主要控制点标高。(3)在城市排水专项规划阶段,先落实和深化总体规划,为编制详细规划阶段的排水专业规划创造条件。为了治理城市水环境,对原有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进行改造。为了解决城市局部地段排水困难而进行排水改造。(4)城市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大类。合流制排水系统主要分直排式和截排式两种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中,污水和雨水一样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就近排放。投资少,但是排放的污染物会对整个城市水环境造成污染,目前大城市已少见。截流式合流制是在附近新建一条污水管道,将污水截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输送到下游排放,雨水通过附属的溢流井仍排水原来的水体中,在有降雨的情况下,截流管内既有雨水也有污水。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其分为完全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5)雨水工程规划:雨水排放方式主要分自排和直排两种。自排只依靠自身重力从城市排水系统自流入江河流域中,城市主要排水的基本形式。强排则是雨水通过排水管渠自流收集,在排水口附近依靠泵站排到江河中,这个方式主要解决低洼地段的排水。水利系统水利计算的目的是确定一定设计重现期的雨水管渠、坡度、埋深和雨水泵站设计流量。重现期一般宜采用3~5年,雨水管渠包裹管道、明渠和暗渠。这里所称的明渠,是指专门排除城市雨水的排水渠道,不包括城市内的天然水系。雨水管道在满流时的最小流速应大于或等于0.75m/s,最大流速应小于或等于5m/s。(6)污水工程规划: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包括室内污水管道和设备、室外污水管道、检查井和污水泵站等。与雨水管渠水利计算不同,污水管道水利计算按非满流考虑不同管径的最大设计充满度,其根据管径设计的不用,充满度也不相同。污水管的埋深与地基条件和施工技术有关,在南方一些城市,由于地表存在一些比较厚的淤泥、砂土,埋深达到5米就显得非常困难;而在北方一些城市,埋深达到10m以上也比较常见[2]。(7)严格按照国家及相关部门的规范及相关专业技术标准进行规划设计。
2 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的问题分析
城市污水主要来源于城市用水,因此,污水定额与城市用水量定额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该比例称为排放系数。由于水在使用过程中的蒸发、形成工业产品等原冈,部分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不再被收集到排水管道,在一般情况下,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水量小于用水量。但有的情况下也可能使污水量超过给水量,如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地下水有可能经污水管道接头处渗入,雨水经污水检查井流入。所以,在确定污水量标准时,应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3 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科学化设计策略
收集到完成的基础资料后,规划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对项目中一些具体问题一一解读,提出正确的解决办法。这些问题包括:选择排水体制的问题;污水分散处理或集中处理问题;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如何结合问题;设计期限的划分与相互衔接的问题;与给水、防洪等工程协调问题;污水出水口位置与形式选择问题;污水处理程度和污水、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问题;污水管道的布局、走向、长度、断面尺寸、埋设深度、管道材料,与障碍物相交时采用的工程措施的问题;中途泵站的数目与位置等。
为了使排水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可用科学的、技术先进的方案进行方案技术经济比选,技术经济比选内容为:排水系统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体现了环境保护等各项方针政策的要求;工程量、工程材料、施工运输条件、新技术采用情况;占地、搬迁、基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多少;操作管理是否方便等。
(1)开工前应按照设计图纸提供的水准点,向测量部门核实所用水准点的变化情况,并会同测量人员实行领桩交接制。(2)测量人员应负责引设的临时水准点,保证坚固稳妥,既进行保护,又定期复核。高程样板应设置在可靠的槽壁上,保持良好的视线。(3)临时水准点引设后,应向有关人员进行实地交底,并办理交底卡。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参与标高测量。(4)对于相邻两个或以上的单位工程,须加强联系,对有关联的水准点进行测量闭合。(5)按规定进行测量仪器的计量鉴定及误差调整。
4 结论
城市给排水规划应在水资源综合利用、统筹安排供需平衡的前提下才可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否则会形成抢水现象。为此应开展流域规划、河湖水系规划,建立水资源管理、协调机构,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各部门、各地区的用水要求,保证洪水排泄畅通无阻。
参考文献:
篇7
论文关键词:项目教学;专业课程;规划与设计;电气自动化技术
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
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职业教育中应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特点,培养目标和定位都要适应本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职业活动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包括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进行项目动作的能力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从信息收集、方案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项目规划与设计
项目教学方法的实施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专业课程的项目教学规划与设计应从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入手,包含教学大纲、项目任务(工作岗位)、项目教材(完整理论)、知识或信息资料的准备与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技术条件)、实验条件、对教师的要求、项目总结等内容。针对专业课程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笔者拟谈一点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一)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方案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特别是要根据本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探索出各行业、企业所要求的岗位(岗位群)需求,合理规划与设计专业培养计划,再根据专业培养计划确定项目教学任务,并结合学校自身的软件和硬件优势实施项目教学。这样的项目教学才能贴近社会、贴近市场、贴近企业,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实用能力更有效。
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应根据专业的职业面向,进行职业岗位素质和能力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典型岗位是工业企业电气设备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相对应的行动领域可分以扩展为以下6个方向:常用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与维修、电子产品制作与检修、PLC的编程与调试、供配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维护、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管理。这6个领域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就业方向,也是我们进行专业项目规划与设计的依据。
(二)专业核心课程中选取项目主课程
根据专业技术岗位知识技能的要求,在专业核心课程中选取部分课程实施项目教学。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学中,我院在与企业各层次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广泛的技术交流后,确定了一些符合企业实际的项目任务,将《PLC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两门课程设定为项目主课程,设计并完善了有层次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项目三十余个,并根据教学应用效果不断修改与提高。在项目主课程的选取及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项目主课程不是单一课程的内容 一门课程采取项目教学法虽然操作起来较为容易实现,但从内容设计上基本局限在本课程内,不能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综合考虑学生所学的全部内容,不能科学地处理好不同学科间的关系,也违背了项目教学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能力运用的特点,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例如,在《PLC应用技术》主项目课程中,所涉及的其他课程的内容有电气控制技术、传感器、变频器、维修电工和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中的相关知识内容。
合理采用项目教学及设计,不是通篇采用 有些基础性知识不适合用项目教学方法。基础性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疑难概念和实验技巧,是项目教学的基础。项目任务的选取和设计应该根据专业知识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项目教学的过程和内容,而不应是牵强地将全部教学内容分别分配到各个项目中。如在《单片机应用技术》主项目课程的教学中,若干基础知识分配到不同的项目中,有些内容如片内存储器的介绍,不是在一个项目中完全可以操作的,但将其分割又不是非常理想,对学生的学习掌握反而增加了难度。我们在《单片机技术实践》项目教材中以基础性知识与项目任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重新整合,就解决了这一问题,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项目教学法不能等同于技能训练 由于项目教学与技能训练在许多方面比较相似,不能把一个简单的技能训练当成一个项目来实施。虽然项目教学与实习教学都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都是通过学生完成一定的课题或项目任务,引导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但项目教学重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即知识和技能的有机结合并加以运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知识理论的升华,通过工作过程引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学习习惯,同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而实习教学相对比较单一,注重的是某一方面技能或技巧的训练,如焊接实习,主要训练的是学生掌握焊接工艺和娴熟的焊接技术,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学生不断进行技能强化训练,达到技能熟练、形成技巧的程度。总之,在项目中要兼顾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这是项目教学与技能训练的不同之处。
项目教学的设计原则与步骤 项目教学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大要素构成,项目教学的设计原则就是遵循项目教学的四大要素,设计出一个可操作的项目教学方案。首先,编写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应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计划、实施以及工作成果的检查评价),是项目教学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大要素体现的载体,是决定项目任务实施成败的关键。一个优秀的项目任务书就是一个优秀的校本教材,汇总成册就是一本优秀的项目教材。四大要素在项目任务书中的体现要与典型的岗位任务特点相结合,不同的岗位工作特点应该对应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应该有较大的开放性。其次,素材资料和实验条件的准备。教师要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向学生提供与完成教学项目相关的知识、信息与材料,满足学生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要求,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能够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利于培养技术实践知识、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实验实训条件;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具有掌控能力,能够指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再次,实施阶段。这是完成项目的关键环节。在此过程中,要对完成项目所要用到的新知识、新技能进行分析和讲解。对于那些理论性很强的知识点,可采取“先记住再理解”的方法进行处理。必须了解的知识点,以知识连接的形式在项目完成后给出,让学生做完了再仔细领会。教师主要是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碰到困难时给予具体的帮助,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最后,教学评价。在评价阶段,教师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对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让学生评价自己积极参与的行为表现,总结自己的体验;评价学生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团体合作意识,不但强调个人的发展,还要注重团体水平的提高。
从实践中看,项目教学中采用较多的是工作小组的学习方式,这不仅有益于学生特长的发挥,而且有助于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的形成,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快乐。同时,项目教学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尝试。在项目教学中,从信息收集、计划制定、方案选择、目标实施、信息反馈到成果评价,学生参与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成为活动的主人。这样,学生既了解总体,又清楚每一具体环节的细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教师不再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
(三)师资培养
建设一支观念新、专业化水平高、乐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是实现项目教学的核心问题。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有实践指导能力和教学过程的把握能力。
鼓励支持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和参加培训深造 项目教学是以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内容。教师只有具备职业经验,了解企业的工作过程和经营过程,才能从整体的视角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项目。也就是说,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通过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胜任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企业见习、实习、参加培训深造等途径了解企业,积累工作经验。
建设专业教学团队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基本上是独立完成教学工作,可以不与其他学科的教师有业务上的交往。但是,项目教学涉及多学科教学内容。因此,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教学工作。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跨学科的能力,不仅要娴熟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了解相邻学科、相关学科及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团队合作的能力,教师要从个体的工作方式走向合作,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应联合起来进行项目教学,成立专业教学团队。
吸收企业优秀工程师到教师队伍中来 在企业优秀工程师中选拔具有教学能力者进行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的方法,从人才流动趋向上也比较好实现。
更新教师观念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兼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主动地完成项目,从中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和热情。
(四)教学条件
项目教学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完成一个项目,必然涉及如何做的问题。在德国往往以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作为职业院校学生的操作对象,在教学实践中体现生产工作实践。而在国内,以先进生产设备装备学校存在着相当的难度,无论是资金、原料、生产损耗等都不是学校能够承受的。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大量图片、Flash动画等对项目教学起辅助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开发与项目教学相适应的校本教材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项目教学法的实行需要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选用具体项目,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合理计划、组织教学内容。因此,开发与项目教学法相适应的校本教材,是顺利开展课程教学的必要条件。从德国的经验来看,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师没有一本固定的教材,他们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往往是一页一页的讲义或工作页。各专业的专业教师要开发项目教材,要按照行业发展和教学特点不断地开发新的项目来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能及时汲取新知识,教学与行业技术同步发展。
(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篇8
【关键词】城乡规划;科学性;问题;模糊
科学是一种极为复杂且应变能力很强的心理现象,要求有完备而足够精确的数据资料。故科学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方法,逻辑和非逻辑思维兼备;亦即,科学是精确性和模糊性的统一体。然而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人们却是推崇精确,贬低模糊。作为这种偏见思想的集中反映,狭义的自然科学将凡不满足严格意义上科学命题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条件的归为非科学。因为规划的社会条件以及环境等背景条件会随着方案的实施而改变,亦即,验证的条件一去不复返,加之规划的主观性大以及诸多随着城市规划实践而表现出的城市问题,致使城乡规划是非科学的观点不胫而走,造成了对城乡规划科学性的似是而非之质疑。
一、质疑的澄清
(一)正视科学的模糊性
科学是为人类解惑和推动世界发展的不可替代之工具,清晰性和模糊性兼具。狭义科学偏向于以普通集合为前提,而普通集合只能表达精确概念,而无法表达模糊概念。因为模糊概念的外延带有不确定性。而人文社会科学系统等复杂系统往往难以获得必要的数据资料以及对其进行系统化与具体化的处理,这就使精确方法失去了使用的前提。当解释科学现象的理论比对应的现象更复杂,或是面对没法用科学理论归纳的随机现象以及靠直觉灵感创作的艺术总会存在不可被理论完全包含的复杂性都会使其失去意义,此时,科学的模糊性就无法被忽视了。
模糊科学是以模糊集合论为基础的,模糊集和普通集的区别在于它的“边界”具有模糊性。因为模糊集合论是建立在多值逻辑基础上的判断,它不知道什么固定不变的界限和无条件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相互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普通集合和模糊集合团结一道才能构成完整的集合,故,只有科学的模糊性得到应有的正视,科学的力量才能完满的发挥,城乡才能走上良性的规划之路。
(二)城乡规划具有科学性和模糊性
城市规划的政策性、技术性、模糊性、不可重复性、利益相关性和预测的不准确性等社会学属性让人对规划学科中心、本质以及核心领域越来越模糊,规划的综合性又使得人们对规划的核心问题越来越难以捉摸,体现了城乡规划的既科学又模糊性质。
城乡规划的稀缺资源配置、空间资源的综合配置、公共政策与管理,提高人们生存质量等等相关核心问题,昭示着城乡规划是调节各种利益集团的工具和一系列的抉择,是一份主观性和客观织的难舍难分的复杂工作。
城乡规划工作实质是一个政治、经济与社会的综合发展过程。其在国内外大致都是不同权力、利益、话语权群体和社会阶层博弈的结果,是人类权利与自然权利博弈的结果。有很多需要权衡利弊的博弈悖论。规划是协议、妥协的过程;规划是利益分配、各种价值观碰撞的过程。
城乡规划秉持的永续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调查研究、综合分析、比较实证等规划方法等都是其科学性的体现。我国城乡规划思想及实践受到西方规划的影响较大,与我国国情的结合不足,适合我国规划实际的规划体系尚处在建立完善阶段,加之规划过程中公民参与程度的进展,实事求是的规划探索之路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定程度的模糊和崎岖。
由上可知,城乡规划相关属性、核心问题、工作实质和规划方法等各个方面体现的模糊性,决定了其模糊的科学性。
二、科学对待规划问题
城乡规划应该统筹兼顾效率与公平,维持和创造城市活力,实现城市生活因规划而美好的梦想,这也是城乡规划的应然,这也决定了规划的科学模糊性。然而,城乡规划的实然却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重实践轻理论,近现代被西方牵着鼻子走。城乡规划曾作为建筑旗帜下的二级学科,摄于建筑的艺术性质,城市规划僭越不到科学的定义上去。城乡规划中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处理的尽善尽美,片面追求经济效率,市民多样性的需求没有得到相应的满足进而桎梏了城乡活力。规划即鬼话的潜在规划观念大行其道。行政力量的不科学干预,造成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规划畸象,也让规划的科学性饱受质疑。说到底,就是城乡规划实践中应然和实然关系的不调和造成了一些关于规划科学诟病的怨声载道。但正是城乡规划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其它难以预料的规划发展问题,构成了对科学的城乡规划的强烈呼唤,这其实也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真理。问题出现以后,适时的抱怨或许正是科学解决之道但是诞生的前奏,但若就此将城乡规划归为伪科学,这是一种科学传教的过激行为,显然违背了科学的本质。
三、结语
效率与公平兼重的双重性决定了其不同于精确的自然科学。正确认识和处理城乡规划应然和实然的关系,不要错把实然当应然而错误的质疑城乡规划的科学性。通过公理化的方法,将支离破碎的城乡规划研究组织起来,建立起一个所有概念互相支持框架,形成一套被所有规划师共享的学术语言,通过理论预言的实现来证明城乡规划的科学性是当务之急。科学强大的外显作用弱化了其它文化对其的陪衬之恩,但我们对城乡规划的高尚事业应有自豪之心。因为它怀揣着推动人类社会进展的宏阔理想,淡化名义的争执,不去理会那些过眼云烟般的学科强弱势的肤浅评定,城乡规划科学性定位的争议无非是其工作不尽完善的反映,模糊的科学也是科学,城乡规划无疑是一种科学,其既是动态的,也是模糊的。当人类社会进展到能够消弭文化偏见的那一天,全世界都会感激城乡规划科学之王者风范。
参考文献
[1] 王汝发,朱海文.从精确科学到模糊科学的哲学思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篇9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1-0000-01
一、城市规划的特点
城市规划是通过规划方案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控制,对城市空间布局、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和生产环境,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手段。而房地产开发是把多种原材料组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各种用途建筑物的活动,是一个把土地开发,或转变成房屋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两者是城市建设的不同阶段,其共同目的是为城市服务、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以满足人们需要。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房地产开发的“龙头”,它指导和制约着城市房地产开发,而城市规划所绘制的城市发展蓝图要依靠房地产开发来实现,并针对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而作出调整和补充,两者关系密不可分。
城市规划是一种政府干预行为,规划方案多由政府部门组织编制,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政策性,考虑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房地产开发多是企业或个人的经济行为,以谋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这决定了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不同特点。
1.城市规划的整体最优和房地产开发的个体最优
2.城市规划的长远利益和房地产开发的短期行为
3.城市规划的相对稳定性和房地产开发的突发性
二、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
1.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起到必要的管制作用
我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城市建设用地的性质、位置、面积、建设工程的外观、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都必须接受规划管理。由于房地产开发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受市场经济规律影响,若没有规划干预容易产生过度开发,随意开发和忽视公众利益等问题,通过规划手段对其进行管制是十分必要的。
2.城市规划指导和促进房地产开发
建立在详细调查和科学论证基础上的城市规划,为开发商提供了大量信息和开发依据,房地产开发的地段选择,开发方案选取,价格评估等都能从城市规划中获得指导。合理的城市规划也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促进房地产开发的发展和形成一批开发“热点”。
3.城市规划设计也是房地产成片开发的必经阶段和必要手段
房地产成片开发必须经过总体的规划设计才能进行工程建设,合理的规划设计能够节省投资、降低成本,在较高层次规划许可的范围内,获得数量更多、用途更广的物业,从而使开发者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多快好省地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
三、当前房地产开发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仍存在着房地产开发背离城市规划的现象。
1.过度开发
在追求收益的经营目标驱动下,往往会造成一些地段内的进度的开发见的是居住片区的开发或改建过程中,开发部门为提高出房率,对住宅间距一压再压,尽可能增大建筑密度,简单的行列式密集排列,往往导致居住区面貌单调,日照不足,居住环境质量下降等。
2.开发的随意性
在城市开发活动中,不同用途的土地进行开发时其收益水平也不同,导致开发部门的开发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的随意性。
3.对公共开发的冷落
公共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前提,为社会的利益服务。但以市政设施、绿化、道路等公用设施为主体的公共开发,由于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因而没有开发部门主动进行投资。
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
1.市规划应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的管理
首先,必须增强规划的超前意识。城市规超前不仅能使房地产开发部门有一定的时间和思想、物质准备按照规划进行开发建设,而且能影响房地产开发的投资方向、策略,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其次,必须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各城市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以《城市规划法》为依据,制定《城市规划法》实施细则、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范等地方法规,使城市规划的法律效力对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起到重要的宏观制约作用。
第三,必须增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意识。许多城市的实践证明,新形势下规划管理权必须高度集中,不宜下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还应加强对开发区的规划管理。
2.规划要充分考虑开发者的利益,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
在市场经济中,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具有开发的决定权,而只具有否决权,因此城市规划要加强对房地产经济的研究,做到以规划为“龙头”,带动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以使规划设想付诸实施。另外,我国现有的城市规划体制仍以终极式理想规划方式占主导地位,难以面对现实中的冲突。今后应增强城市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针对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中出现的新的情况和问题,要对规划不断作出调整和补充,逐步实现“滚动规划”。
3.与房地产开发管理相适应的新的规划方法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我国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区划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适应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和房地产开发管理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规划层次,在上海、温州、广州等城市已有成功经验。它一般规定8-9项控制指标(用地界线、建筑性质、容积率、建筑高度、出入口等)来控制划定地块的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和建筑形态。为了吸引投资,让投资者在选址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同时又符合规划要求,控制性详规的各项控制指标应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甚至可以使用奖励容积率等手段。
篇10
【关键词】城镇排水;科学规划;对策
一、城镇排水科学规划一步走,立足全局,统筹规划
城镇排水规划是关系到城镇发展的一项重要规划,在规划上必须要树立全局观,既要立足于城镇当前排水实际,又要兼顾城镇未来发展的规划需求,要力争保证排水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实现全面规划的同时,还要把城镇排水规划与其他各项工程和建设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转变观念,重视排水规划。一些城镇在发展中往往对给水重视有加,对排水却漠不关心。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排水规划要科学合理自然无法实现。因此,城镇必须转变观念,必须高度重视排水工作,把排水放到和给水同样重要的地位上。加大排水规划力度。其次,城镇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排水规划部门,负责排水规划相关事宜。城镇排水规划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形象工程,它是一项关系城镇发展大计的长远工程。因此,必须要成立一个部门进行统筹管理。这样才能把城镇排水规划与城镇供水系统、城镇地表水、雨水、污水处理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保证排水规划与其他基础建设的协调,避免冲突,才能实现科学规划。
二、城镇排水科学规划二步走,紧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放松
规划做得再好,如果没有基础设施作保障,规划只能成为空谈。当前,很多城镇在发展中都表现出了基础设施跟不上规划的现象,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城镇,排水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参差不齐,很难满足排水规划的需求,使得城镇的正常排水都陷入困境。因此,在城镇排水规划中,必须要高度重视排水基础设施建设,要建立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保证各项基础设施有条不紊的顺利建设。首先,要给城镇排水设施建设提供必需的资金,如果没有资金作保证,基础设施建设显然寸步难行。但是城镇经济实力薄弱,资金短缺问题比较突出,这就要求城镇政府要加大对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要加强招商引资,争取国家拨款支持,为排水基础设施筹集所需资金。同时,要成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避免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被挪作他用。其次,要做好各项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足够的排水口,保证城镇雨水、污水和生活用水及地表水的排放,建设雨水井等,实现雨季蓄水,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城镇污水的科学处理,避免污水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三、城镇排水科学规划三步走,加大污水治理不松懈
城镇排水规划是为了满足城镇的排水需求,但是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城镇相关人员在规划中要树立新观念,要把污水处理放在和排水规划同等重要的位置,如果只盲目追求排水规划的可行性,忽略了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忽略了其污水治理的规划,那么这种规划显然是不科学的。因此,城镇排水规划必须重视污水处理,必须建立污水厂,对污水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首先,城镇污水厂规模的确定。污水厂是为了满足城镇污水的处理需求,因此在规模上不要盲目追求大规模,要考虑城镇经济实力,坚持适宜为原则。其次,在污水厂设计中,要对城镇的污水量进行科学预测,可以结合城镇以往的污水排量制定污水厂的污水处理容量。再次,要选择适合城镇排水体制的污水处理工艺,这样才能达到污水处理的良好效果。此外,还应该加大对城镇排水的综合治理,要禁止城镇居民随意排放污水,污染城镇水体,为了加大治理力度,可以建立城镇污水处理制度,对污水进行专项整顿。
四、城镇排水科学规划四步走,加大管理促成效
城镇排水规划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止应该包括排水基础设施建设、排水体制选择、污水处理设计等,还应该加大对城镇排水设施的管理,要坚持科学养护。要建立城镇排水管理制度,加大日常养护。比如要保证排水管道的清洁,派专人技术人员对排水管道和雨水管道进行定期的清理,避免排水管道堵塞;还要定期组织人员对各种排水管道进行清掏,保证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转。当然,为了保证各项养护工作的顺利实施,可以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用制度约束养护人员的行为,保证养护工作按计划、按步骤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城镇排水规划混乱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科学规划的建议,旨在推进城镇排水建设的顺利进行,旨在为城镇居民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旨在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迁移.对城镇给排水工程规划几点思考[J].河南科技,2010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