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面试问题范文

时间:2023-04-06 15:5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面试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面试问题

篇1

中小学教师资格国考 面试 问题 对策

2012年秋季,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教师函〔2011〕6号),立足河北省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改革实际,河北省作为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试点省份,组织实施第一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认证全国统一考试,实施5年定期注册制度。到2014年上半年,已经组织实施了4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

面试,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也是整个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过程中涉及人力、物力和时间等要素资源最多和最复杂的一环。面试工作组织的科学化、测试内容的专业化、测试手段的现代化、测试过程的规范化等都体现着面试的“公平、公正、公开”,这是整个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关键。在2年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中,河北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认真组织、统筹安排,考试工作有章有序地进行,保障了试点工作的正常运行,也积累了宝贵的试点经验。

一、当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面试的基本特点

1.规范、严谨的结构化面试基本流程

笔试2科目合格者方能进入面试环节,面试采用结构化考试,笔者又将其归纳为三段六步面试法。

第一段:抽题、备课。地点:备课室

①抽题,备课开始计时。

按考点安排,登录面试测评软件系统,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试题,考生任选其中一题,经考生确认后,计算机打印试题清单,并开始备课计时。

②根据确定的考题,进行备课,时间20分钟。

考生持试题清单、备课纸,根据试题清单内容要求,开始备课。备课室提供与试题内容相关的材料,准备时间20分钟。

第二段:面试。地点:面试室

③回答规定问题。

考生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指定面试室。考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规定问题,要求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左右。

④试讲(展示)。

考生按照所抽试题内容和要求以及准备情况,进行试讲(展示)为主,统称展示,这是整个面试的中心环节。时间10分钟。

⑤答辩。

考官围绕考生试讲(展示)情况,进行具体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左右。

第三段:面试结束,考生离场,考官评分。地点:面试室

⑥考生离场,考官评分。

考生在考官提示下留下试题清单、备案纸,带准考证离场。考官依据评分标准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填写《面试评分表》,经组长签字确认,同时通过面试测评软件系统提交评分。

2.考核考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面试,按照当前我国学制体系和基础教育组成分为高中阶段、初中阶段、小学阶段各科教师资格和幼儿园教师资格等四个方面。2012年秋季刚刚开始的试点面试中,必答题的问题或情境主要是中学阶段常常发生的教育现象或教学问题,而忽视了各个教育阶段学生(儿童)心智发展的个性和阶段性,针对小学和幼儿园阶段儿童学习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或现象很少,表现出必答题题源的泛化特点,缺乏不同学段的针对性。试讲(展示)环节中的问题表述笼统、缺乏规范性和标准化操作,如小学数学试讲(展示)只是笼统要求达到上数学课的状态,而缺乏具体的、规范的评价要素等等。评价标准只是把中学、小学、幼儿园阶段宽泛地罗列了8个不同权重的评价项目,每个评价项目并没有具体给出熟悉程度和基本表现程度指标,缺乏具体、可操作的表现程度与等级评定细化标准,不便于各个学段、不同科目面试的实际操作。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教育部和省级主管部门不断调研、调整、补充和丰富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的内容和要求,截止2014年秋季面试,必答题都是具体根据基础教育各个学段学生(儿童)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典型教育问题或情境,中小学各科试讲(展示)内容和要求表述更加规范具体,评价标准在原有基础了制定出了每一项不同表现程度与等级评定标准,使得面试环节考核更加细化、更具操作性,凸显考核评定考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最大程度地保证面试的效度和保障考生的权益,体现面试的“公平、公正、公开”。

3.对面试对象报考门槛提高,注重面试对象的发展潜质考核

2012年9月,河北省教育厅公布的《河北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申请参加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专业的中专学历即可,非幼儿教育专业的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参加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面试对象打破了师范生的“特权”,让所有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不同学习者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从而更加明确“师范专业学习经历不等同于师范专业发展潜质”。通过面试,关注考生是否具备可以“再塑造”成为“合格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潜质,把好基础教育师资的“入门关”。

根据当前河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考试报名条件,在校大三(含三年级)师范生,2014年春季及以前,面试的考生主要是想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社会学习者以及少数无教师资格证的在职教师,考生原始学历整体程度低、基础教育从业经验者较少,非师范专业背景占主体。但从2014年秋季开始,随着放开在校师范生报考政策,在校待考生即将成为面试的主体,面试主体正在发生着转变。

二、当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面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在担任河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面试考官的工作经历中,发现面试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突出问题。

1.考生对面试内涵理解不到位、缺乏准确性,教师基本礼仪和综合素质明显欠缺

相当一部分考生抽到考题后,都会认真理解考题要求,但在面试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答非所问,不能清楚地理解要求,从而影响面试结果。简单分析其原因,一是考生对改革后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结构化面试的程序、内容和要求及其之间的关系都未能准确理解,更无经验可言。二是考生自身的理解力不高,影响了表达能力和执行能力。相当一部分考生在教师基本礼仪礼貌和综合素质方面有欠缺,如高度紧张、穿着不当、与考官空间距离不适宜、必答题环节只背答案、缺乏与考官的交流等等,达不到教师基本的仪表仪态和交流水平。

2.当前考试淘汰线的“一刀切”做法,对在校专业学生带来一定挑战和压力

当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结构化面试是基于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入职性资格审查,有人说把那些将来能成为合格教师的考生“留下来”,也有人说把那些不适合做教师的考生阻挡在入职门口等等,这些都反映着对于教师资格面试性质功能的界定,一定程度上讲,就是一种淘汰性考试。在当前以社会学习者为主体的面试中,一般都有过与不过的线,比如5个人中淘汰2人左右,而这对于在校待考生来说可能是最大的压力之一。在校待考生的整体专业素养较社会学习者而言要明显高、专业能力整体要强,若按当前淘汰情况,从当前允许在校待考生只是在大三应考,也就意味着在校待考生毕业前,特别是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高等院校在校生,在毕业时拿不到教师资格证,没有资格证会让一些学生认为大学白上,更没资格参加各种中小学入编入职考试或上岗就业,形成教育成本投入与产出不成正相关,所以当前在校待考生潜在压力很大。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专业学生就业出口,也可能影响高考生对基础教育专业的意愿和选择,形成不良循环。同样对于那些具有“发展潜质”的社会学习者在与在校师范专业考生同场竞技中明显处于不利。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受到很大影响,这与教师资格面试初衷相违背。

3.面试考官队伍有待扩充,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方面,当前面试考官队伍主要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教研员、一线骨干教师组成,高校专业教师较少,即使有高校教师,非专业背景教师也占一定比例。面试考官一组有三人组成,基本是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组成,而现有的面试考官专家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偏低,有待继续加强培训。另一方面,河北省中小学资格考试高峰期从2014年秋季开始,现有的考官队伍显然无法应对考试需求,须要进一步扩充,考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三、完善当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面试的对策建议

1.在校待考生树立危机意识,积极投身专业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质

当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面试突出强调“专业性、实践性、能力性”。在校待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教师资格考试,在校期间只有2次考试机会,以当前笔试、面试过关率来看,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前势必拿不到教师资格证。所以要改变以往上大学就是为了取得毕业证书的单纯追求,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毕业前必须取得的还有教师资格证书,树立“学以致用”的专业学习观和危机意识,重视专业认知和理念的自我塑造,积极主动地投身专业学习和实践锻炼。如立足平时专业校内外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以及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到中小学校进行见习或顶岗实习,积累一线工作经验和加强职业的“元认知”,对面试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重视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中小学教师礼仪的训练和培养,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寻求具有个性的教师气质和教学风采。

2.加强调研,区别不同面试对象,创新面试评定体系,完善面试机制

2014年秋季开始,是河北等5个国考试点省(市)在校待考生参加考试的第一次高峰期。当前教师资格国考面试使得师范生失去了过去面试的“免考权”,这是国内外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正确对待在校待考生与社会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国考面试须重点解决的问题,这是保证面试实效性和维护广大考生切身权益的关键,也是避免当前入职考试流于形式的重要体现。

教育部考试中心和省级主管部门要加强调研,深入了解面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不同主体的影响或作用,坚持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功能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区别对待不同面试对象主体。如:对于在校待考生可实行在校学习审核制度,考察学生在校期间关于儿童发展、教育教学原理、教师职业道德等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情况,合格者可免笔试,直接参加面试;亦可调整社会学习者面试科目,综合考查面试者专业基本素养和能力,真正让有“发展潜质”的社会人员补充到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中,切实把好入职第一关。

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面试机制,严格面试标准和程序,保证面试的实效性和公平性,吸引社会上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中来。

3.切实加强考官队伍培训和建设,提升考官队伍素质,确保面试考生的权益最大化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面试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一项以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为主的考核,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用教育基本理论指导基础教育教学实践,并在教育实践中丰富发展教育理论,考官通过考生借助一个教学实践片段的试讲(展示)来评价考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潜质,所以作为评价者的考官也应当是一线骨干教师、教研员和高校教师组成的共同体,高校教师须要强调实践性,一线教师则要加强专业理论修养。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考官队伍培训,制定考官定期评、聘机制,切实提升考官队伍整体素质。

扩充考官队伍一定要选拔专业对口、学历层次较高、职称较高的教研员、一线教师、高校专业教师,建设在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结构比例合理,突出理论修为和实践水平高的“双师型”专家队伍。一定程度上讲,切实保证中小学教师资格国考面试质量的关键在于有一支专业化程度高、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专家队伍,这也是保证国考面试公平公正的必要保障。

4.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法,重构评价体系,加强实践教学

高校师范专业课程设置和建设是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核心环节。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对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要素要求。当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面试的特点和要求在职前专业课程中也应有具体体现,但同时,职前专业课程建设也应避免陷入“为了入职性考试而设课”的误区,也要体现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特点的“发展性”要求和特质,即培养未来从事基础教育的优秀中小学教师。“源于入职标准,但又高于入职标准”应当是今后高校师范专业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做好入职资格审核考试内容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的有效衔接以及相应评价体系的构建。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是解决当前职前师范专业考生面试问题的根本途径。树立“做中学、学中教”的教学理念,构建“理实一体化、学训一体化”的校校(高校和中小学校)实训、见习(观摩)、毕业实习、专业志愿活动等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多途径、多通道、多手段、多方式地提高师范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内涵和实践能力。

按照教育部的统筹部署,按照原定计划,到2015年底,全国所有省市结束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省考,全面实施全国统一考试。对即将参加国考的省份而言,对考试的组织实施是个考验和挑战,特别是面试环节深刻影响着整个考试质量和考生的切身权益。同时,面试也深深影响着高校师范专业课程建设。所以非常有必要总结前期经验,为后续面试的高效运行、考生顺利通过面试并对高校专业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

参考文献

[1] 闫建璋,郭S嘉,赵英.教师资格定期认定制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4).

[2] 蓝秋燕.教师资格证“国考”下师范类教学法课程变革的探讨[J].高教论坛,2014(3).

[3] 赵宝荣.教师资格考试之面试环节的思考[J].中国文房四宝,2014(2).

[4] 魏勇刚.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J].教育评论,2014(5).

[5] 梁桂莲.美国教师定期更新制度的启示――以我国实施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为视角[J].教育导刊,2014(1).

[6] 江畅.全面提高教师资格考试质量的思考[J].湖北招生考试,2003(8).

篇2

关键词:数学教学;建构主义理论;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74-1

建构主义理论与当今人们的教育理智相吻合,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许多教师都在研究和实践中。但是,随着这种研究和实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运用这种理论指导教学必须面对如下几个现实问题。

一、创设情境的局限

建构主义的教学要求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创设接近实际的情境进行教学,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传统的课堂讲授,由于不具备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不能激发联想,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内容,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建构主义教学把创设情境作为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而且对这一环节的要求极高,除了要与主题相关、尽可能真实、资源丰富外,还要有自包含的“help”系统,以便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供咨询与帮助。因此,很好的情境创设,离不开两个基础:一是学校极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二是教师课前付出数倍于传统备课工作量的准备资源的劳动。就学校资源而言,各学校差异很大,其发展只能是渐进的。

目前创设情境的现实选择是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讲究实用。

二、师生角色定位的冲突

建构主义的教学要求以师生角色平等为基础,造就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气氛民主的氛围。但是,要造就这种角色平等、关系和谐、气氛民主的局面确非易事。

当前学校管理普遍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实行“科学”管理,自上而下,逐层布控,统一规范。“一切被量化,教学被异化为量化操作的‘技术’活动,教师变成了‘技工’,变成了一堆可以描述、度量并能相互比较的数据。这里制造了一个‘全景敞视’场域,一个被‘宰制的空间’,一个权力被滥用的陷阱,一个‘管理主义’盛行的时代。”这种制度一旦形成,便有着巨大的历史惯性,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在这种制度下,任何有悖“科学”管理而进行偏重于人本主义的尝试都是举步维艰的。譬如,现在小学语文课时占总课时的1/6―1/8,若某班的语文老师进行建构主义的教学实践,只能运用1/6―1/8的课时,试想,一个班级1/6―1/8的课时在搞建构主义,5/6―7/8的课时在搞“凯洛夫主义”,学生只在极少的时间里被尊为学习的主人,大多数时间里被视为学习的奴隶,如此情形,即使皮亚杰亲自到场,他在1/6―1/8的教学时间里折腾出建构主义的角色平等来,难度也是不小的。

因此,要造就建构主义所倡导的“角色平等、关系和谐、气氛民主”的师生关系,就必须借助行政的力量进行“协同作战”,“协同”的规模至少是一个学校,即整个学校,从管理者到全体教师共同营造建构主义的教学氛围,全体教师共同进行角色定位。

三、组织协作学习的困惑

由于现行班级规模一般较大,而一个班级内部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和认知水平,不同的学习者可能会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作为协作学习组织者的教师的最大困惑在于建立协作小组的技术问题。如何根据学习的需要即时建立这种小组并使之运转?如何确保全班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表达、聆听、接纳、争辩、互助、反思、评判?如何确保经验世界狭隘、认知水平低下的学习者跟得上小组协作的节奏?如何确保经验世界宽广、认知水平超群的学习者得到应有发展而不被“钝化”?如此等等,我们在实验中发现,顾了此,就会失去彼,我们虽常常根据教学实际和协作情况不断“优化”小组的构成,但我们感到,在现行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将一规模较大的班级,划分出一系列兼顾各方面的“完美”的协作小组实在太难了。

稳妥的做法是:变革单一集体授课、同步学习的方式,将全班同步学习与协作学习两种基本组织形式交替运用,并不断研究和总结协作学习的典型“案例”,在不断的研究和总结中,逐步将组织协作学习的成功经验推广开来。

四、学习评价的两难

建构主义的学习评价内容包含三个方面:(1)自主学习能力(对个体成长有利,很有价值);(2)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的贡献(对后继协作起激励作用);(3)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一方面,允许多元)。以上评价是很有意义的评价,通过评价,可以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建构。

建构主义评价目标着眼学生个性的长远发展。但是,师生要在短时间内不断接受教学成绩的功利性测试评价,这种评价关系教师的切身利益和学生的升学,其巨大的社会威慑力不容置疑,因此虽急功近利,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由于价值取向上的不同,教师在组织学习评价时,不得不面临两难的选择:

――用建构主义的学习评价原则指向认知、能力、情感、意志等广阔空间,允许学生的意义建构多元化,无标准答案,目标学生个性的长远发展。

篇3

关键词:新课程 人文道德 业务素养

一、人文素养是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前提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传承优良文明,要为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石,必须具备内在的人文素养。

第一,语文教师要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

教师的文化底蕴深浅是人文素养高低的体现。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懂得整个人类的文明史及文化精神。

第二,语文教师要有终极关爱精神。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当是一个“大爱的人”,既要能理解宽容学生的错误行为,又要能赞赏激励学生,使得学生能够成长为有健全人格的人。

第三,要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身教重于言教。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应当是独特而鲜明的,使得学生能够从中汲取成长的资源。用这种人格魅力,震撼感染学生。

第四,要有高贵的审美品位。

体现于教师的仪表、言谈、举止及一切教学活动中,所传达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力量,从而达到以美激智、以美冶情、以美育德、以美立人的目的。

第五,语文教师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悟精神。

二、道德素养是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关键

道德素养是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整体素养的核心,决定并制约其它素养的存在和发展方向。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优秀的思想道德素养,具备高尚的师德。有着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着敬业乐业的师德修养,能够为了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有着真挚高尚的情感素养,能够给予学生争取成功的信心和勇气;有着贫富不移、富贵不、威武不屈的精神气概,能够在利益诱惑面前始终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同时,教师还有着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勇于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正义感。只有这样的教师队伍才可以真正肩负起为新世纪培育新人的重任;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会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信服和尊重。才能真正把新课程的本质目标实现。

三、业务素养是语文新课程实施的保障

语文教师厚实的业务素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要具备语文专业知识。

精深的语文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内容,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才可能在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中把语言学知识、文学知识驾驭自如,灵活运用,实施有效教学,达成教学目标。

二是要具备语文专业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教师自己必须具备这四种能力,从理论到实践上达到一定水平,既能给学生指导,也能给学生示范。常规的“三字一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普通话),一定要符合要求。

三是要具备教育与心理学等知识。

掌握扎实的教育和心理学知识,语文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群体和个体的特点及心理发展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另外还要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与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新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拥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多方面的爱好与才能,语文教师只有具备多种语文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

四、创新素养是语文新课程实施的灵魂

首先,要有较高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性软件,开发和利用网上信息资源为教学服务。

其次,语文教师还应具备开拓创造能力。

作为生命活动形式之一的教育活动,需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主体意识的相互碰撞,教师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相互交流。也只有具备创新素养的语文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培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意识,鼓励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激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语文教学贯注着创造教育,语文教师要善于变换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相互交流并讨论各自的观点。

总之,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语文教师一定会最大化地开发学生潜能,为他们日后的成长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教师的创新素养是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新课程实施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交通运营;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路基;路面

1对交通土建工程项目当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进行研究的意义

以城市交通运行的相关工程为例,其中进行的交通土建工程当中,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是十分有利于工程的建设和开展的,通常情况下,路基路面都是一个交通土建工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工程中施工技术的选择也应当围绕着路面路基的建设工作来进行。而满足了交通土建中路面路基相关工程的施展之后,自然就能够进一步对工程中的施工质量进行保障。其次,在交通土建的施工过程和后期的运营当中,不难发现在交通土建工程的建设当中,在路面路基当中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多,而且影响程度也要略微大于其他方面出现的问题。因此,在路面路基的施工技术当中进行研究,选择最为适宜的施工技术,使施工结果的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

2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路基施工当中存在的问题

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安全隐患方面的居多,对于道路的应用以及运营安全方面的影响较大,这些隐患的存在也在极大的威胁着道路的使用:一是地基含水量过多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含水量中水的来源也分为地层水和地表水两种,不同的水体来源对于路基的影响方式也不相同,含水量的多少也会影响到路基的建设工作,在路基的成型方面有着不同的影响,含水量过多还会对成型的路基产生侵蚀作用,降低路基对于应力的承受能力,减低整个道路的承载能力;二是压实度对路基的影响,压实度对于路基路面施工的影响也比较常见,压实度的充分实施才能保证在路基的建设当中,道路承载能力的表达,也是确保施工结果的一个重要方式;最后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混凝土的养护基本上是任何一个依靠混凝土施工的工程中都需要着重考虑的施工方式,在道路的施工当中路基当中混凝土的应用在养护方面应当更为重要,在路基建设完成之后,由于路基是路面之下处于封闭空间,对于路基状态的监管不能正确地进行,因此,如果在路基本身出现的问题,发现工作只能通过道路已经发生的破坏来进行,无法解决于事前会给交通土建工程带来隐患。

2.2路面施工当中存在的问题

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其结果和表象常常是路面的不平整与道路质量不合格。这也会给交通中带来极大的隐患。这些隐患的来源主要有:企业在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场地内的土地未能进行密度和土质的测试,无法正确掌握土体当中的突然地软硬程度,因此在施工中对于基础的承载能力也无法正确的掌握,土质较软势必会导致承载能力的减弱,路面就有可能出现下沉,土质较硬,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土体中较强的抵抗能力而不利于施工的进行,施工完成后也经常会出现由于软硬不均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其次是在路面施工材料的应用,路面中施工材料的配比和其他处理工序都要严格按照规范来进行,不同的施工应当选用不同规格的材料和不同方式的材料处理方式,材料处理的问题极大地影响到材料性能的发挥,甚至可能由于过于严重的操作失误导致在路面的铺设过程中出现路面不均匀、排水系统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交通土建施工建设道路的使用。

3交通土建工程当中的路基路面施工当中相关技术的准备

在交通土建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当中需要在施工之前对相关技术的实施等其他方面进行相关准备工作,为后续的交通土建路基路面建设施工提供便利,同时良好的前期准备工作也能够给后续的工序做出质量方面的确定,减少施工和建设的过程不利因素的发生,与突发事件的影响。

3.1技术方面

技术方面主要是以测量和图纸的绘制工作为主要的开展形式,在路基路面施工中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作为施工保障。测量时,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在线路的标定中,注意对中线的恢复,测量结束好对于计划当中的部分要给予补测或是对道路横断面的检查情况;在图纸的绘制是,要根据测量的结果和其他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现场图纸的设计,并且在设计之后依照图纸中的标注在施工场地中进行放样,放样之后还需要对点位进行检测和复查,并且确定出填挖横断面的高度。

3.2材料等物质方面的准备

材料方面的准备只要是指施工中徐要应用到的材料的准备工作。由于在土建施工过程中材料应用较为频繁,有些工程中材料的数量和种类都比较大,因此事先准备好材料和物资是任何一个土建工程中都需要注意的签字准备工作。在准备材料中,还需要建立一个从材料的选择到采购、运输以及场地存放等多个方面都要考虑到的,不仅要考虑到材料的来源,还需要在运输和存储方面进行有利于施工方面的考虑,确保材料使用正确和材料利用率的提高。

3.3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在交通土建工程当中发挥的作用极为重要,也是进行交通土建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施工前建立的施工相关制度,也在施工时对施工的行为做出有利指导,还能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整个项目的质量,同时也规范了施工当中的工序和技术,挺高了整个工程的形象,也为后续施工质量方面的保证打下了基础。

4交通土建工程项目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分析

4.1路基填土和压实技术

路基填土和压实技术的选择是需要根据施工工程所在的环境来选择的。不同的环境对于路基的施工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而天气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路基填土和压实技术的施工效果。注意要处理好接缝处和掉头处,可以采用搭接的方式处理,同时要防止在接缝处理时出现纵向接缝。

4.2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

路基路面排水是造成路面路基被水侵蚀,进而影响到整个路基路面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在施工前期,工作人员就要仔细查看周围的地形环境,注意周围是否有农田或水利设置,并根据这些情况进行合理的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

4.3控制路面平整度的施工技术

道路的路面平整度是衡量交通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路面的平整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道路后期的使用效果,对周期的行车安全与质量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控制好路面的平整度,注重提升路面平整度的施工质量,是交通土建工程项目非常重视的部分。

4.4施工管理

在正式施工前,可以进行一段实验性质的路面铺设,观察施工技术是否符合施工目标,同时也能够观察到施工计划的合理性,并且结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对试验路面的稳定性及冻融劈裂进行检测,在所有检测完成且合格后即可进行正式开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做好施工机械设备放置管理工作,避免机械设备损坏,保障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5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交通土建工程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有很多问题存在,对交通土建工程质量具有严重影响,对城市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重视交通土建工程中的质量控制是十分有必要进行的工程工序之一。

参考文献

[1]周涛.交通土建工程项目中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2).

[2]秦永欣.交通土建路面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装饰装修天地,2016(14).

篇5

(一)注意平面设计中文字表达的准确性

在平面设计中运用文字的最终目标还是要通过文字表达设计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情感、观念、思想等信息,所以平面设计中的字体设计不能单纯地为了设计而设计,最重要的是要准确表达作者最终的意思。例如:在某些商品的标语、广告等中设计字体时,设计字体时要把商品的名称、特征等简单、明了、直观地展现给消费者,切忌文字过分繁杂、凌乱,文字的阐述不清晰明了、准确,就会失去其存在的主要功能。

(二)注意平面设计中字体设计的个性化特征的显现

在字体的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到设计的独到性,将自己的设计个性化地展现给用户,才能吸引到更多人的眼球。在设计的初期千万不能去模仿已有的设计,更不能把原有的设计抄袭过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平面设计的具体格局、内容以及所要传达的信息结合起来,然后从字体的形态以及平面的排版、字体的编排方式等方面不断地摸索、推敲,进而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字体,给人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注意平面设计中字体设计的美感的体现

平面设计也要通过字体的具体设计将其美感展现出来,也要通过字体设计的装饰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字体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字型、笔画、描述等有效地结合起来,并且将所设计的字体与平面设计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将最有美感的设计展现给观众。对于字与字的距离、字体中的横竖撇捺、字符位置的排放等都要协调好,让所设计出的字体更具感染力与表现力,更加和谐、融洽地展现在平面设计中,增加平面设计的美感。

二、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字体设计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字体设计在包装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消费者不能直观地从表面看到商品的所有特征,只能从商品的包装中得到想要的信息,所以,在包装的设计中不仅要注意色彩、图片的合理搭配,还要将字体的设计科学合理地融入进来。文字的造型、笔顺等都要和谐的搭配起来,才能让包装设计更加意义非凡,也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购买商品。在包装设计中的字体设计既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又能有效地传递商品的信息,还能体现出包装设计中的主要思想,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一定要加深对该类型设计的研究、探讨。例如:对于面向男性的包装设计中,字体设计要简洁明了,还要直率硬朗、铿锵有力,符合大多数男性的性格特征,才能吸引更多的男性消费者去深入地了解相关商品;在女性用品包装设计中字体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优雅清新字体设计,给消费者清新典雅的感觉,让她们更加喜欢所购的商品,才能有效地激发她们的二次消费,从而有效地提高商品的经济效益。

(二)字体设计在书籍、报刊设计中的应用

书籍、报刊中的平面设计也需要字体设计的搭配,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在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的应用更加广泛,书籍、报刊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我们需要在封皮的设计、字体的设计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吸引读者,推动书籍、报刊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某些理论性的书籍设计中,字体设计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封皮上的字体一定要简明扼要,能直观地把书籍理论结果展现给读者,而在内容中的字体设计中,字迹一定要清晰,且字体不能过小,因为读者在阅读理论性的文字时,难免会疲惫,如果字体设计过小或者模糊,读者的阅读欲望就是大打折扣。

(三)字体设计在招贴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在招贴广告的设计中,字体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广告的内容要醒目,要给人过目不忘的效果,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输媒介。在该类型的字体设计中,要明确标题与正文的区别及其各自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标题字体是非常重要、非常醒目的字体,直观地吸引路人,引导路人;正文字体我们可以选用印刷字体,与标题和谐地搭配起来,将广告所要传达的信息直观地表现出来。例如:在路标提示广告中,字体设计就需要足够醒目,要能够引起过路人的重视,在道路上的危险警示一定要放在广告牌的正中间,字体还需要足够大,甚至成为广告牌的主体都不为过,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吸引路人的眼球,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结束语

篇6

关键词:道路交通 汽车尾气

        1、概述

        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交通规划是政府指导城市交通发展的公共政策,应当体现中央宏观政策,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这既是城市交通发展也是事关城市健康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城市交通规划工作只有坚持这一方向,才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此进行认真研究和思考,是城市交通规划工作者的重大责任[1]。

        2、分析城市交通问题

        2.1 城市交通问题之污染

        汽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日前,全世界拥有汽车约5 亿辆,平均10 人一辆。汽车排出的有害气体在当前己取代了粉尘,成为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据不完全统计,世界每年由汽车排入大气的有害气体 一氧化碳( 也就是人常说的煤气达2 亿多吨,太致占总毒气量的1/3 以上,汽车多的美国和日本几乎达到1/2,成为城市大气中数量最大的毒气,而且它在大气中寿命很长,一般可保持二、三年。所以它是一种数量大,累积性强的毒气。汽车一般从三个地方排气。一是从排气管排出,约占总排放量的65%; 二是从曲轴箱里泄漏出来,约占20%,人们坐在汽车里间到的汽油味就是从这里漏出来的; 三是油箱、汽化器等系统泄漏的。据化验分析,汽车排出的废气中,约有150 一200 种不同化合物,其中对人体危害极大的就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的化合物、碳等颗粒物质。这些有害气体扩散到环境中便造邦空气污染。一般说,汽车排气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占整个大气污染60 肠,最高达90炳。汽车排出的有害物质在强烈阳光照射下,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如臭氧、过氧酞基硝酸酷、醛类、二氧化氮等各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同水蒸气在一起,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浅蓝色的刺激性烟雾,这种烟雾被称为光化学烟雾。由于它首次发生于洛杉矾,所以人们也把它叫作" 洛杉矾烟雾"。洛杉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太平洋沿岸的滨海城市,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和芝加哥的全国第三大商业城市。那里常年阳光明媚,气候温和,是风景优美的胜地。美国电影中的好莱坞,就在它的西北郊,美国政府的西部白宫圣克利门蒂,则在其东南郊。进入40 年代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发现每当夏季和早秋,洛杉矾城市上空就会经常出一种不寻常的浅蓝色的烟雾,有时持续几天不散,使大气能见度大大降低。

        2.2 城市交通拥挤

        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堵车,特别是上下班,和放长假时,如五一节,国庆节,寒、暑假等特殊的时段,大多数人都有过“沙丁鱼”的经历。相对于城市道路网的承载力来说,汽车数量过多,诱发了交通拥挤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交通拥挤是汽车社会的产物。在人们上下班的高峰期,交通拥挤现象尤为明显,据统计,上海市由于交通拥挤,各种机动车辆时速普遍下降,50 年代初为25km,现在却降为15km 左右。一些交通繁忙路段,高峰时车辆的平均时速只有3—4km 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经济的效率。目前,许多城市里的交通问题是通过局部路段、局部道路交叉口的拥挤堵塞反映出来的。 

显然,按照西医“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的观念,拓宽这些道路,在交叉口修建立交似乎是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但问题却很少这样简单。

        2.3 小结

        分析了现在城市交通问题的严重性:一是汽车的污染问题,严重威胁市民正常的生活、

工作以及生命,是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二是交通拥挤的问题,同样影响市民的正常出行,也是当下非常棘手的交通问题。接着深入的挖掘了城市交通问题出现如此状况的几点原因

  3、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对策

        城市道路是指城市范围内的道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通行并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交通设施,并形成和促进发展城市布局、提供通风、采光空间,作为上、下水道和煤气、电力、通信设施埋设通道的功能。因此面对如此问题,更新观念是当务之急。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要全面考虑国家发展战略,必须落实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实现城市紧凑发展。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要用城市交通规划来带动规划修编 ,公共交通优先政策的落实必须先调整城市交通规划的理念,而交通规划理念的调整却必须从规划布局做起 , 现在交通环境问题是当前城市交通规划的主导因素现在环境问题已经提到日程,我们的问题虽然刚刚暴露,但是必须关注。解决交通环境问题必须从交通理念上改变,比如,宽马路的问题。宽马路涉及路幅宽,带来的是路网间距大,这是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要反复思考的问题。现在交通效率低,很大一方面是道路路幅宽、路网密度低造成的,还有建设封闭性小区造成的。另外,盲目修立交桥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不成系统的立交桥使交通更加拥堵。因此,解决交通环境问题,必须用系统、综合的概念研究城市交通规划。

        4、结束语

        本文主要浅谈了目前城市的交通现状以及给城市市民带来的种种不便,本着改进现代化城市的心态作了一点微薄的议论,期望不久的将来中国能够快速的步入智能化交通规划当中。明间这么流传:要想富快修路这话一点不假,道路是现代社会的血脉,汽车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工具,道路基础设施不足或汽车的过度使用,均可能造成现代社会的血脉梗阻,而危及社会的生存;而保守的发展政策一旦造成道路建设滞后,又将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制约。道路交通需要一个合理的发展程度,这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受制于资金、资源和环境的制约,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于道路交通来说,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制定是一个协调各方面利益和目标的过程,需要采用现代大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处理。

参考文献

【1】《成功班主任全书》,孙绵涛,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年;

【2】王一冠 国内外清洁汽车燃料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公司炼化部 2005 24(3)

【3】管满泉 从道路因素分析交通拥挤的成因和对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1(4)

【4】袁建光 金正彪 城市公共交通技术科学年度发展概况,智能交通技术和渌色燃料发动机的开发应用 土木工程学报 2005 38(8)

【5 】全永 北京城市交通综合体系发展战略及对策·发展我国大城市交通的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93-195

【6】黄成 城市交通出行方式对能源与环境的影响 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公路交通科技 2005 22(11)

【7】庄焰 城市道路交通流三参数关系研究 深圳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5 22(4))

【8】公安部.建设部 关于实施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的意见·交通管理研究·2000(1)

【9】孟刚 轮胎滚动阻力与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关系 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甘肃高师学报 2005 10(5)

篇7

一、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没有真正落实,主要表现在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上划,县域内教师工资发放标准还不统一。镇教师工资比县直教师月工资低480元,大部分镇教师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岗位津贴、住房公积金没有落实。建议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教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统一标准发放。鉴于目前我县财政实际,可分步实施,即今年重点解决好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和医疗保险问题。

二、教育强镇建设工作进展缓慢。根据创建标准,全县要有80%镇达到教育强镇的目标。目前,我县已通过教育强镇的只有兴福镇和原寨郝镇,全县要达到省级教育示范县验收的标准,各镇首先要按滨州市教育强镇验收评估标准要求,开展创建工作。特别是在学校布局调整、办学条件的改善、教育经费的投入上积极创造条件,确保达标。

三、2005年县财政统筹县直中小学学杂费129.3万元,按照省教育厅、物价局、财政厅《关于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试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意见》(鲁,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政办发〔2004〕65号)文件要求:“严禁统筹、挪用、平调中小学杂费平衡财政预算”。建议将统筹的资金全额划拨到各有关学校。

四、城市和地方教育费附加拨付不足。其中,城市教育费附加欠拨222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欠拨220万元。解决办法是严格执行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使用工作的通知》(滨政办字〔2005〕127号)文件规定:“教育费附加应用于改善中小学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严禁挤占、挪用、平衡财政预算,全额用于教育。”在市政府3月9日对我县的教育综合督导中,由于地方教育附加拨付不到位,A3指标270分全部扣除。

篇8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问题及对策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初中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亲自认知和探索物质世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学时的设置来看,化学实验教学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与标准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1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是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虽然素质教育实行了很多年,新课程改革也贯穿着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实践中,分数仍然是考核学生的主要方式,很多学校仍唯分数至上,而实验技能的考核并没有纳入中考的范围,导致学校片面追求分数,忽视了化学实验的教学;另一方面是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在追求升学率的背景下,教师往往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往往为了完成课程要求,到了实验课时准备实验,为了尽快完成实验课,有些实验课变成了老师的演示实验,然后将操作要点教给学生,要求学生背下来,以应付考试,这种为了实验而实验的教学方式,起不到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效果,甚至扼杀了学生的探索热情。学校和老师对化学实验教学缺少足够的认识,是导致初中化学实验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

1.2实验教学资源配备不足。化学实验属于消耗性实验,并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实验药品、实验器材、实验场所等具有较高的要求。按照化学课程的要求,目前,大多数学校都有化学实验室,但实验室的利用率并不高,闲置情况较为严重。有些学校由于缺少化学实验专项经费,实验药品和实验器具无法满足所有学生都能亲自完成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只能成为演示实验或者模拟实验了。化学实验教学资源配备不足,是导致初中化学实验存在问题的直接原因。

1.3教师实验教学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化学实验是对化学世界的探索过程,实验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化学实验课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实验教学的价值认识不足,在他们看来,只要能把实验过程和原理讲清楚,学生能够记住相关的实验现象[1],在考试中能够回答相关问题,就完成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这样的教师,本身就对化学这门学科缺少足够的认识,自身水平尚且如此,如何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呢?还有的教师,未经过专门的化学实验学习或者培训,自身实验技能较差,缺乏创造性开展化学实验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照本宣科,难以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引导,导致实验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有些学校缺少专职的实验员,由化学教师兼职实验员,在教学和实验双重压力下,也导致化学实验效果大大消弱。因此,实验教师的水平较差,是导致初中化学实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水平的对策

2.1提高重视程度,完善实验考核机制:首先,提高学校领导的重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化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实验更是化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2],因此,化学实验教育水平直接决定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能否实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将化学实验教育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其次,教师要提高对化学实验的重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能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能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又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最后,改革化学实验考核评价机制。在实践中,一方面可将化学实验考核列入学生的日常考核中,作为学生评优选先的重要评价指标,另一方面,在中考中加大化学实验所占的比重,提高试题的可操作性,使日常实验成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同时,将化学实验教学水平考核作为学校和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使学校和教师从根本上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2.2增大投入力度,确保实验资源充足:各级教育部门应该将化学实验教学经费列入专项开支,学校应该加强对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供足够的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亲自完成化学实验。对于自身实验条件无法开展化学实验的学校,可以与少年宫、质检所等相关校外机构开展合作,共同开展学生化学实验。

2.3提高教师素质,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教师水平直接决定了化学实验的效果。作为化学教师,要改变观念,重视化学实验,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实验,仔细观察实验步骤和化学反应现象,能够科学的描述化学变化过程,从小培养科学实验素质。同时,学校应组织相关的培训,提高化学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实验操作技能,有条件的学校,应该设置专门的实验员,使化学教师与实验教师分离,相互独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化学的教学任务,全面提升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3结论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化学教师是引导学生进入认识化学世界的领路人,作为从事化学教育的一线教师,要充分重视化学实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合理、高效的完成化学实验,使学生真正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化学世界,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华洪波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校外实践教学 酒店管理专业 面临的问题 管理工作

引言

2012年1月,教育部等部门共同下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其中再次强调高校实践育人相关工作的重要性。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按照行业特点及其需求,该专业除了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还非常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部分能力的培养,如果仅仅是局限于案例教学、实验室内的训练及专业人士的讲解,是远远达不到行业所需人才的标准,这种足不出户的实践教学,由于缺少真实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所学知识仍然与现实有一定脱节,尤其是对客服务等环节,学生缺乏一定灵活性、创新性,也难以让学生的沟通能力、服务意识、职业素养等能力得到提高。因此,酒店管理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校外实践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一、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包含的各种因素

(一)学校

学校作为育人单位,制定学生的教学体系,与企业共同制定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及方法,参与整个校外实践环节的开展及管理工作,通过酒店先进的硬件及软件设施,加强学生与现实社会联系的紧密度,从而弥补自身教学条件的不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有助于学生的就业工作。

(二)企业

企业作为经济组织,根据学校要求负责安排学生到岗后的各种知识技能培训及工作安排,与学校共同负责工作期间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同时通过校外实践教学环节,解决自己的用工需求,降低用工成本,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为未来储备优秀的员工。

(三)学生

学生作为学习者,在该环节中,应了解行业情况,巩固自身所学的知识技能,加强自身的综合能力锻炼,为今后进入社会积累经验,做好铺垫。但是,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其家庭背景、阅历、认知度等因人而异,因此对校外实践教学的看法有所不同。

(四)其他

除了以上三方主要因素,还包含学生家长、社会舆论等因素,这些因素对学生在完成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中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校外实践教学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由于涉及因素较多,各方面的需求有所差异,为了尽可能平衡各方需求,校外实践教学的管理工作面临较多难题,大致归纳如下:

(一)安全

在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学生的安全问题,主要分为交通安全、工作安全、财产安全。

1. 交通安全。校外实践教学的开展地必然是在校外,有些甚至离学校较远,这里就涉及学生来回往返途中的安全问题。

2. 工作安全。为使教学更具真实性,学生多以顶岗方式参与到酒店工作中,且绝大部分是在劳动密集性较强的基层岗位,有一定的工作安全隐患。比如有学生在餐饮部门传菜或在客房打扫过程中摔伤。

3. 财产安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所接触的人较多,构成复杂,而学生阅历有限,较缺乏防范意识,难免因疏忽大意造成财产损失。

(二)教学

企业受实际情况的限制不可能完全按照学校、学生的教学需求安排工作,这就需要三方共同协商,尽可能做到“三赢”的局面。其中主要涉及的问题有:

1. 校外实践教学的开展时间需要按照企业要求进行调整。由于需要酒店一次性提供较大的岗位量,同时酒店又有淡旺季之分,酒店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为了合理控制用人成本,对教学时间上有一定的要求,这就需要学校的教学计划能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协调好校内课程的安排。

2. 酒店培训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控制。为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及保证自身的服务水平,酒店会安排相应岗位的培训员对学生进行培训,但培训员教学水平及素质有所差异,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酒店和学校难以控制其教学质量。甚至有的培训员考虑到学生实践结束后会离开酒店,不能分担部门工作,而对学生产生消极的看法,不愿意认真教学,使学生不能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

3. 学生在酒店实践过程后期,易产生疲劳心理。由于酒店大部分一线的工作较易上手,但又不可能随时变动学生岗位,因此,往往几周过后,学生开始对所在岗位产生厌倦心理,学习、工作积极性下降,给酒店工作开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三)生活

1. 食。校外实践教学期间,通常由酒店为学生提供一日三餐,主要问题表现在用餐时间和酒店的用餐制度上。有些岗位用餐时间区别于学生的正常用餐时间,如中餐厅中午正是上客时间,通常该部门的员工会在11点前用午餐,用餐时间一般为30分钟,导致部分学生不太习惯。

2. 宿。校外实践期间,学生的住宿分为校内、校外两种情况,不管是哪种情况都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因为此时学生所在部门较为分散,上下班时间有所不同,难以掌握学生回宿舍的时间。另外,目前大部分酒店所提供的住宿环境与学校有所差别,很多学生难以习惯。

(四)其他

1. 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对校外实践环节有一定排斥感。目前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学历有一定优越感,害怕吃苦,而酒店的基层工作恰恰是属于劳动性较强的工作,很多人坚持不下来。

2. 部分学生角色转换不到位,无法适应工作环境。到岗后,学生的意识还停留在自己是一名学生上,不知道如何正确的与酒店员工、领导、客人进行沟通,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3. 部分学生家长不愿意学生到酒店进行实践。由于传统思维或社会导向,部分家长总觉得做服务员丢脸,或者害怕学生吃苦,不愿意学生到酒店从事基层工作,甚至有家长为学生请假以逃避校外实践教学。

4. 酒店员工的错误引导。由于部分基层员工本身素质有限,或对酒店不满,容易在学生面前说出或作出不正确的言行,影响学生对酒店的认识,易产生消极情绪或较大落差感。

三、加强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学校与酒店共同制定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的计划及管理方案

校外实践教学的计划涉及教学内容、时间、考核、学生的生活、安全、规章制度等各种问题,作为学生的接受者,需要酒店共同参与制定,必要时可征求学生意见,明确各项内容,使得教学能保质保量完成。

(二)由学校、酒店、学生三方选派代表,组成该期间的联合领导小组

其中,学校指定该期间的实践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定期到酒店走访,负责指导、掌握学生实践教学期间的心理、生活及教学情况,监督酒店的教学内容是否有效进行,负责学校、学生与酒店之间的沟通,及时处理学生出现的问题。酒店指定该期间的部门负责人及总负责人,负责安排学生在酒店实践期间的教学安排。学生按照工作岗位的分配进行小组编排,落实小组长,便于学生到酒店后,更有效掌握各部门学生实践情况,如有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学校及酒店。

(三)提前让学生了解所到酒店的情况,增强学生对酒店的适应性

在学生正式开始校外实践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酒店,可以通过酒店宣讲会、参观等方式让学生大致了解酒店情况,消除学生对酒店的陌生感,这将利于加强学生对酒店的认可及适应。

(四)提前在校内进行初步的技能知识的学习,使知识的传授更加系统、完整

利用学校实训室,由学校专业教师或聘请酒店合格的培训专员按照酒店要求先对学生进行授,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学生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全面,也能有效降低部分酒店员工因教学能力、经验不足等造成的影响。

(五)注重开展校外实践教学的动员工作以及整个环节中学生的思想状态

好的动员工作将对学生完成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打下坚定的基础。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第一次踏入社会,因此学校有必要提前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家长能正确地认识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及其意义,树立学生不怕苦、不怕困难的精神,同时加强学生在工作中自我保护等方面的意识。在整个环节中,难免有学生产生厌倦或不适应的情绪,如不能及时排解将可能感染给其他学生,所以需要学校及酒店全程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在生活、工作中多给予关怀与帮助。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问题;解决措施

1 市政道路设计的要点

1.1 体现城市特色

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我们周围的文化环境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人口密集的现代城市,怎样体现出每个城市的个性和特色,成为了城市建设中不可忽略的考虑因素。根据城市的环境、人文特色等实际情况,在城市道路规划和设计中体现出城市的特色,融入城市的文化氛围。

1.2 体现功能特色

除了体现出现代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交通以及游览等功能才是城市道路应体现出的主要功能。

2 市政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道路网络结构不合理

由于道路设计者在道路设计过程中,仅仅局限于眼前的设计,而忽略城市的整体道路网络,使得设计出的道路无法与整体的道路网结构匹配起来,从而造成了城市道路网络结构不合理,严重地导致道路交通功能紊乱。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都集中于几条贯通性的主干道、立交方面,而忽视支路系统的建设和规划,特别是贯通性支路的建设。城市中的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以及行人都集中于贯通的几条主干道上,加重道路的交通负担,在不利于交通分流的同时也增加了行人过街的危险性。

2.2 道路网络节点不通畅

对交通情况进行分析是道路设计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交通流向、流量、周边路网、车速、车辆组成等情况进行认真调查和分析,有利于准确定位道路等级,确定道路规模。现代城市中,由于设计者对于实际交通分析的缺乏,使得目前的市政道路普遍存在各道路的车道数、路段和交叉口红线相同,路网节点的交通流相互等待或避让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也造成了道路网络资源的浪费。

2.3 不合理的横断面设计

长期以来,我国市政道路设计和规划都缺乏交通工程的设计理念,而将重点放在道路工程的设计上面。这一现状导致了道路设计规划的不合理,尤其体现在道路横断面的设计上。横断面设计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对交通流组织、路段、节点通行能力、行车速度方面的定量、定性的分析。(2)缺乏对交通流构成和道路功能的基本分析。(3)对于各种设计规范的机械套用,而不对车速、车道数及车道宽度、道路功能之间的关系做深入的研究分析。(4)对于管线设置、道路隔离带设计、公交站台设置、绿化要求、安全和环保要求以及景观设置方面不能做到周密全面的考虑。

2.4 特殊人群的道路设计问题

特殊人群也是现代城市结构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相对于正常人,他们对于道路设计有着不同的需求,但是现代城市道路建设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盲道设计问题。由于城市中盲道的设计不够规范,管理不够到位等多种原因,让盲道达不到预期的使用效果。盲道的设计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第一,城市中的盲道设计主要有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圆点型),对于这两种盲道来说,都存在着无法明确提示方向的问题,容易让盲人出现走错路的现象;第二,在各大型的出入口(如道路两端、居民点等)处盲道中断;第三,盲道虽可提示该道路的变化,但是不能提示环境变化。在盲道设计中使用盲道北向砖可以起到指示地理方向的作用。在道路节点及盲道两侧等位置,设置使用盲文指示的导盲路牌,方便盲人判断所处的环境。

3 城市道路设计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市政道路问题也成为了现代城市建设关注的焦点。道路问题不仅在道路交通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甚至直接关系着城市建设的成败。市政道路设计是一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工作,对于设计者有很高的要求,既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平,也需要设计者具有前瞻性和很强的学习能力。

3.1 道路节点的设计

道路节点按照功能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快速路中的集散节点和路径转换节点、干路之间的相交节点和特殊道路与支路相交节点。按照以下原则对不同道路的节点进行设计,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道路功能。

(1)设计必须具有针对性:设计者在设计交叉口方案时,可以对现有的交通政策研究成果、城市规划及交通规划进行研究分析,加以利用,从而让方案能符合目前城市的实际情况。(2)设计具有协调性:渠化规划设计干路交叉口,在交叉口增加进口处的车道数,扩大交叉口的空间资源,从而让路口也具有与路段一样的通行能力。(3)综合考虑进行设计:综合相交道路的类别、流量、公交站点设置、管线布置、周围环境等方面要求后,才能对道路节点的用地范围及形式做出正确的判断。(4)设计必须以人为本:行人过街设施的设置应当根据红线宽度来设置,绿化交通岛也可以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5)从长远考虑进行设计:道路交叉口近期的设计实施,还必须立足于远期的交通需求,让建成的道路节点不仅能满足当前的交通需求,还能满足以后的交通需求。(6)秉持节约原则:对于现有设施,要挖掘其潜力,做到物尽其用。在能不建立交的情况下,尽量不建,保留现有环形交叉口,使用“信号灯+环交”的方式进行控制。立交的设计应当灵活运用当地地形,节约用地和资金,做出既简洁又美观的设计。

3.2 横断面的设计

机动车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中央/机非隔离带和路缘带等都是市政道路横断面的重要组成要素。对于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的分配,是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关键。合理的横断面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将通行能力和行驶速度作为考虑标准,在节约土地资源的要求下,合理制定机动车道宽度。(2)在对于道路的交通情况进行分析后,对原有的车道数量作出相应的调整。(3)优化隔离带及各种车道的分配比例。(4)考虑环保和行人、车辆的安全问题,调整中央隔离带以及绿化带的布置形式。(5)对于道路现状的改造,可以分期进行。

3.3 快速路的设计

最为最高等级的城市道路,快速路能让人们实现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长距离出行的目的。在道路系统中,快速路相对快速和畅通。城市对快速路的需求,是由该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城市规模、形态、布局以及机动车的发展水平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在快速路建设之前,应解决快速路的布局、选址问题,道路的标准问题,规划的协同和系统性问题以及几何形式问题等技术问题。

4 结束语

现代城市道路主要有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四个类别。不同类别道路的设计建设在城市中体现出不同的功能,其目标都是为了满足城市建设的基本需求。要想正常发挥道路的交通功能,还必须建设一个各类道路有机结合、各司其职的有机协调的道路网络系统。发现道路网络系统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将道路功能发挥到最大值。

参考文献:

[1]周文静.探讨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J].中华民居,2012,(16).

[2]李金.市政道路设计中应注意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2013,(07).

[3]张建勇,黄峰.现代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中的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