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劳动理论范文

时间:2024-02-23 17:52: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劳动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劳动理论

篇1

首先,这部著作的历史意义和当代现实意义是什么呢?

恩格斯曾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一览无遗”。

在马克思生活的19世纪中叶,欧洲思想界中空想社会主义、西方古典经济学等争相斗艳,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如何向前发展的问题,一时间沸沸腾腾,成为当时思想界最为重大和值得关注的问题。然而,虽然各个学派思潮涌动,这个问题并未得到很好地解决,唯独马克思的《资本论》科学的阐述了资本主义做为阶级社会最发达阶段会向无产阶级社会过渡这一规律。《资本论》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思想体系。这部著作一度被称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圣经”,任何一个熟悉工人运动的人都不会否认:本书所作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各地的工人阶级它让工人们明白了剥削制度的本质,指导了工人运动。

《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当今世界的形势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今天的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的思想已经获得全人类的意义,他不仅为19世纪的人类所拥有,为20世纪的人类所重视,而且,作为人类的一笔宝贵的思想遗产,在以后人类各个世纪中,它都将被继承、被发扬光大。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资本论》在德国畅销,充分说明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思想对全球的借鉴意义。我们运用资本论的经济观点的时候,我们要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其次,《资本论》的特色是什么?

该书最大特色就在于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的论述方法。《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其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马克思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在《资本论》中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资本论》的方法不亚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发现。

再次,如何理解《资本论》的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但是,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服务性劳动、科学研究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由于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产品,都不创造价值。这一含义,与现实经济活动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遇到了一系列挑战。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是立足于商品经济社会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理论反映。没有商品经济社会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劳动价值论。我们应该看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是长期的、有阶段性的,这一发展过程必然决定着劳动价值论要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确切反映,是科学体系发展的必然途径。

在今天,《资本论》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何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如何运用?

在世界经济政治形势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显现的今天,《资本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所作的预见和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我们应当结合新形势,深化《资本论》研究,与时俱进的应用经济学理论。《资本论》虽然没有专门论述社会主义经济的篇章,但是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与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对比时,对未来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和论述,提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实行按劳分配,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等重要思想。马克思的这些思想阐明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指明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和方向,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成为了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南。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科学性已被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所证实,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等科学理论,已经通过革命与建设实践而变为现实。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又是结合我国实际的发展,是一脉相承中的创新。《资本论》提供的是认识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现成的教条,《资本论》的理论也需要在实践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篇2

前言

自从商品市场在人类社会中诞生以来,就一直伴随着物价波动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这一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传统物价理论认为,物价波动可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可以实现物价稳定,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不但不应对物价波动进行限制,反而应该放开物价,任其随意波动。其实,物价波动不仅要受到市场供求状态的限制,而且还要受到市场投资效益的限制。由于企业投资市场的目的是获得收益,而并非市场供求平衡,因此市场供求状态服从于市场投资收益,进而形成市场供求状态限制物价波动幅度、市场投资收益决定物价波动方向的局势。在现实的市场运行过程中,物价自由波动不但不会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反而会破坏市场供求平衡。在实际的市场经济管理过程中,不应该通过物价波动来调控市场供求关系,而应该通过对供求本身的调整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即供给不足时扩大生产和减少积累,需求不足时扩大消费和增加积累。

物价波动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也不是平衡市场商品供求关系的正确有效的方法,而是商品经营者非法投机的必然结果,是投机者侵犯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的一种具体表现。对此严重的犯罪行为,政府不应该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这种和善的经济手段来进行“调控”,不应该放开物价任其随意波动,纵容侵害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而必须建立稳定物价的严格法律,以法律手段对物价波动进行严格的限制,进而有效打击犯罪行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现代市场中流通的货币基本都是信用货币,物价波动将破坏这种由政府进行担保商业信用,进而损害政府的公众形象、降低政府的公众威信、削弱政府的行政能力。另外,印有众多伟人头像的货币信用的丧失,将意味着这些伟人头像变成了投机商的犯罪工具,使其成为投机商侵害消费者利益的“合伙人”,严重地损害了他们的光辉形象。

一般习惯地认为,在物价上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即通货膨胀与生产过剩不能同时存在,其实不然。通货膨胀指物价上涨,不能与其同时存在是物价稳定和物价下跌;生产过剩指供大于求,不能与其同时存在的是供求平衡和供小于求。物价波动与市场供求之间不仅存在单项对应关系,而且还存在着复杂的多重对应关系,同时也存在着多种复杂的市场运行模式。目前现实中的正在运行的市场模式,只是多种模式其中的一种,而且是运行效率最低的一种模式。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不仅存在通货膨胀或生产过剩的某种单一危机,而且存在两者兼有的“双重危机”。在此状态下,如果扩大需求,将导致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如果限制需求,必然造成更多的商品积压。物价波动不仅破坏市场商品供求关系,导致“双重危机”,而且它还是导致诸多社会弊端的罪魁祸首。它对社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造成大量劳动者失业,犯罪率大幅度上升,浪费社会财富及自然资源,扩大贫富差别等等。无论这些严重后果的任何一种的存在,都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构成极大的损害。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商品供给的“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问题,因此,不仅要保证单一的“动态平衡”或单一的“静态平衡”,而且必须保持“动态供求”和“静态供求”的双重平衡,否则将形成市场风险,最终导致市场经济的全面危机。探讨市场平衡办法:建立商品市场的调控基金,当市场在动态商品供给过剩的情况下,基金购入商品,一方面作为市场的商品储备,繁荣市场和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另一方面扩大企业商品销售,增加企业效益;当市场在动态商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基金销售商品,一方面保证市场供给,维护货币信用,另一方面回收货币,维持市场供求的双重平衡。

在以往的货币发行过程中存在着两个极大的误区:一是认为扩大货币发行就会引起通货膨胀,二是认为货币发行只局限于个人和机构之间往来的小面值现金货币。其实,在商品供给不断增加和对商品价格进行严格控制的情况下,扩大货币发行不但不会引起通货膨胀,而且还可以起到大幅度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在货币发行过程中,不仅有小面值的通用现金货币可以发行,而且还有一个新的货币品种——机构之间往来专用的大面值“融资货币”可以投放市场。目前政府和企业之所以感到货币资金供给不足,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发

行货币的主动权,不敢主动发行货币;没有开发出供应机构之间大额经济未来的专用货币,不知道如何去大量发行货币。一旦货币发行被当作一种主动的市场调控手段来加以利用,那么企业的“商品效益”和“货币效益”的实现将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市场经济将进入一个崭新高速的发展阶段;一旦新的货币品种得到开发利用,那么必将引起一场新的金融革命,进而有效地化解目前存在的各种金融风险及政府和企业的债务风险。

企业经营的基本目的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必须通过“商品效益”和“货币效益”两步来进行实现,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企业单纯创造了“商品效益”,而不能实现“货币效益”,那么其经济效益将是虚拟的效益;如果金融机构通过货币发行创造了“货币效益”,而企业不能创造相应的“商品效益”与其配合,那么经济效益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商品效益”与“市场均衡”之间互为反比关系,商品效益越高,市场供求差额就越大,否则相反。市场供给相对越大,就需要越多的“货币效益”与其相应产生,否则不能实现应有的经济效益,并且会造成商品大量积压,阻碍企业生存发展。企业在市场中的基本职能是创造商品效益,而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基本职能是创造货币效益,只要他们能够实现默契的配合,就能大幅度提高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益,就能使市场经济获得超常的发展速度。但是,发展生产需要稳定的物价环境,没有稳定的物价环境,市场供求关系就会遭到破坏,生产发展必然受到阻碍;扩大需求必须首先稳定物价,否则必然导致通货膨胀,使扩大需求的措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可见,物价稳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稳定物价是目前宏观经济调控的当务之急。

2001年7月4日(星期三)于沈阳

目录

一、物价波动的诸多弊端……………………………………(1)

(一)导致永久性通货膨胀………………………………(1)

(二)破坏市场供求平衡………………………………(5)

(三)导致整体经济萎缩………………………………(8)

(四)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10)

(五)限制科学技术的开发利用………………………(11)

(六)破坏货币信用………………………………………(11)

(七)导致企事业单位的债务危机……………………(12)

(八)损害广大民众利益………………………………(13)

(九)导致大批劳动者失业……………………………(15)

(十)扩大贫富差别……………………………………(16)

二、物价稳定的主要优势……………………………………(17)

(一)促进生产发展……………………………………(17)

(二)扩大市场需求……………………………………(18)

三、稳定物价的方法选择…………………………………(23)

(一)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稳定物价……………(23)

(二)通过行政监管稳定物价………………………(24)

(三)通过法律制约稳定物价………………………(25)

一、物价波动的诸多弊端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物价波动是由市场中的商品供求状况所决定的,即供给小于需求时物价上涨、供给大于需求时物价下跌、供给等于时物价稳定。同时认为,物价波动可以调整市场中的商品供求关系,即供给小于需求时抬高物价可以促使供求平衡,供给大于需求时降低物价可以促使供求平衡。因此得出结论:在常规市场经济运行失衡的情况下,放开物价可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其实,物价波动是由市场运行效益和市场供求状况这两个因素所决定的,而并非单纯由市场供求状况所决定。在对物价波动进行限制的过程中,市场供求状况所起到是限制物价波动幅度的作用,即供给较大时物价上涨的幅度较小或下跌的幅度较大,需求较大时物价上涨的幅度较大或下跌的幅度较小,而市场运行效益则决定物价的波动方向,即有利可图时物价进行波动,无利可图时物价停止波动。企业投资市场的目的是为了盈利,物价上涨可以给它们带来丰厚的利润,所以抬高物价是其经营的必然选择,而降低物价会降低效益或导致严重亏损,所以必然被其强烈抵制。因此,在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无论市场供求状况如何,物价始终保持不断上涨的波动趋势。由于市场供求状况只能限制物价波动幅度,不能改变物价的波动方向,所以市场?┣笞纯霾荒芷鸬娇刂莆锛壅堑淖饔茫锛鄄ǘ膊荒芷鸬狡胶馐谐┣蠊叵档淖饔谩2唤鋈绱耍椅锛鄄ǘ菇贾缕渌矫嬷疃啾锥说牟匀死嗌缁岬姆⒄构钩杉蟮奈:Α?/P>

(一)导致永久通货膨胀

市场的魅力是它可以使投资者获得盈利,如果投资者不能在市场中获得盈利,那么投资者必将退出市场。虽然投资者不是在市场中都能够获得了盈利,但有很多的投资者可以在市场中获得盈,就像股票市场可以使投资股票的人们获得盈利,但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在股票市场中获得盈利,又好比彩票市场可以使投资者获得暴利,但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获得暴利。尽管市场具有极大的投资风险,但是货币持有者们还是踊跃的向各种市场进行投资,不惜承担巨大的投资风险,由此可见投资人投资商品市场目的的明确性。由于市场投资者们所追求的是市场盈利而并非市场供求平衡,并且抬高商品价格可以给投资以丰厚的利润回报,因此,无论市场供求状况如何,通货膨胀都将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表现。见图

市场供给与物价波动和通胀盈利之间是成正比的关系,物价上涨,供给增加,通胀盈利增加;市场需求于物价波动和通胀盈利之间是成反比的关系,物价上涨,通胀盈利增加,市场需求减少。虽然通货膨胀会导致市场需求的下降,企业商品销售数量的减少,但是,直观的商品经营效益确显现上升趋势。因此,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必然选择抬高物价、减少商品销售数量、提高商品销售盈利的经营方式。见表

单位:亿元

人们在投资商品市场时,所追求的是商品经营利润的最大化,而不是商品销售的轻松状态。虽然抬高物价会降低商品的销售难度,但确可以大幅度提高商品的经营利润,因此商品经营者在选择经营方式时必然选择抬高物价和主动促进商品销售的经营方式。根据物价波动理论分析,在市场供求平衡的情况下物价将停止波动,并保持永久性的稳定。“供求平衡”的概念是什么呢?是指市场中的商品总体上能够销售出去,不存在积压商品。试想,在目前市场中商品大量积压的情况下物价都始终处于上涨状态,那么在商品整体畅销和市场中不存在积压商品的“合同式”供求模式下物价会体现怎样的波动趋势呢?当然答案只有一个:更加严重的永久性通货膨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然它也是检验任何一种经济理论的唯一标准。从实际情况来看,物价的长期波动并没有使其趋势逐渐平稳,而是始终保持通货膨胀的态势,由此可以证明物价波动理论不符合实际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物价波动不仅受市场供求状态的限制,而且还要受到市场盈利状态及其它物价波动条件的限制。企业在商品市场中进行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盈利,而盈利的前提是成本之上是商品销售价格,因此,物价波动必然受到市场盈利状况的严格限制。物价长期的自由波动不但没有起到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而且物价波动的幅度也没有趋向于稳定。物价波动的实际趋势并没有指向物价稳定,而是指向通货膨胀,这就充分说明物价的自由波动不会以波动的停止为终点,而是以通货膨胀为永久的波动状态。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物价随市场供求状况进行波动,就是说市场供求状况的主动的变化因素,物价是随之变化的被动因素,同时又说物价波动会促进市场供求平衡,把物价波动当作主动因素,市场供求当作被动因素,这两种观念是相互矛盾的。如果物价是随供求关系来进行被动的,那么就没有必要对物价进行主动的调整;如果通过调整物价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那么就是不相信市场供求关系对物价所进行的自然调整,即否定了传统的物价被动理论。既然承认物价随供求关系而波动,并且认为物价的自由波动可以促使市场供求达到平衡,那为什么还要强行调整物价,故意违反自己所承认的物价波动规律?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传

统理论是自相矛盾的。以稳定物价为追求目标,以纵容物价波动为实现目标的基本方法,这就是该理论的荒谬所在。对物价波动与市场供求状态之间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的认识矛盾:一方面主张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来稳定物价——认为物价波动不是合理的市场行为;另一方面主张通过物价的自由波动了平衡市场供求关系——认为物价波动是合理的市场行为。那么到底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物价波动,还是物价波动决定市场供求关系?以谁为主动因素或以谁为被动因素是合理的市场调整方法呢?物价波动理论对此根本无法进行解释。如果物价的自由波动可以起到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那么我们目前所看到的经过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由物价进行调控的市场,应该是一个供求平衡和物价稳定的市场,而不是永久性通货膨胀的市场。物价波动理论的错误有二:一是认为只有市场供求状况从经济角度可以对物价波动起到独立限制作用;二是认为市场供求状况可以改变物价的波动方向。在为利润而运行的市场经济中,无论商品供求状况如何,物价都将始终保持不断上涨的波动趋势。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价上涨与下跌的幅度差别

在现实的物价可以波动的市场中,即有畅销涨价的商品存在也有滞销降价的商品的存在。在其它物价波动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涨价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不能与降价商品的降价幅度保持一致,那么就会造成供求失衡。假设目前市场中有A、B两种商品,A商品供给1000元,B商品供给1000元,市场需求2000元,市场供求处于平衡状态。当A商品涨价50%的时候,A商品的市场供给增加至1500元。这时,B商品必须降价50%,即B商品的市场供求必须减少至500元,才能保证市场供求在物价波动过程中保持平衡状态。见图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虽然商品涨价没有幅度的限制,但商品降价确要受到幅度的严格限制。一旦商品涨价的幅度超过100%,那么商品供求平衡就必然会被打破,物价波动理论将与现实完全脱离。况且任何商品经营者都不会为实现市场平衡而做出大幅度的降价牺牲,即使有此牺牲精神,也不会使市场达到平衡。

实际是物价波动情况必须与坐标中的直线相符合,否则物价波动将导致市场供求失去平

衡,而实际上的物价波动情况是不可能与坐标中的平衡直线相符合的。物价波动理论只是在该坐标直线上适用,而实际的物价波动并不在该直线上,况且该直线并不包括完整的物价波动内容。

因为:商品涨价幅度≠商品降价幅度

又因:物价上涨的限制>物价下跌的限制

所以:实际商品涨价幅度>实际商品降价幅度

在总体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畅销商品涨价的幅度会高于滞销商品的涨价幅度,它们两者的相互关系如“实际波动曲线”所表示的那样,A商品的上涨幅度增加时,B商品的上涨幅度会相应减少,而不是象“理论波动直线”所表示的必须与A商品上涨幅度相反的同等幅度的下跌。从该坐标中两波动线的对比可以看出,物价波动理论与实际物价波动情况相差的距离是多么的遥远。涨价没有幅度的限制,它有无限的发展空间;降价有严格的幅度限制,最多下降100%。因此,物价上涨与下跌不是同等的波动条件,其波动不会趋向于市场供求平衡,而是趋向于通货膨胀。

2、物价上涨与下跌的时间差异

确定畅销商品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因此它的价格会很快的上涨;确定滞销商品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它的价格会滞后下跌(即使它的价格会出现下跌的情况)。畅销商品的价格很快上涨,滞销商品的价格没有及时跟上,这必然要造成整体的通货膨胀。在畅销商品价格首先上涨之后,滞销商品与畅销商品之间的价格对比发生了变化,这就涉及到一个商品“绝对涨价”与商品“相对降价”的问题。所谓“绝对涨价”,就是某一商品价格的绝对上涨;所谓“相对降价”,就是说虽然某一商品的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但相对涨价商品而言,它的价格对比发生了相对下降的变化。在新的市场供求关系的条件下,原来的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将处与接近的销售状态,因此滞销商品不用通过降价的方法就可以提高销售速度。不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分析,只是从表面看,“商品涨价的时间=商品降价的时间”的公式就是根本不可能成立的。由于物价上涨在先,降价在后,而且是否降价不可确定,所以市场总是物价趋势不显现平稳,而是显现通货膨胀。

3、物价上涨与下跌的利润差异

任何一个市场的投资者,他参与市场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盈利,否则他将不会进入市场。如果某一种经营行为不能为其带来效益,那么投资者必将拒绝这种行为。商品涨价的利益得失与商品降价的利益得失是完全相反的,因此,投资者将完全接受商品涨价的要求,拒绝商品降价的要求。由于物价波动直接受到市场利益的严格限制,而并非市场供求关系的直接限制,所以物价波动不能发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功能。市场竞争也是盈利之争,而并非平衡之竞争。对于商品涨价来讲,它可以为经营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可以使经营者的财富大幅度增值,所以商品涨价非常顺利;对于商品降价来讲,它将给经营者造成损失,使其财富相对减少,所以商品降价是非常困难的。见图

对于涨价商品来讲,自然收益丰厚,不会拒绝涨价的要求,而对于降价商品来讲,必然导致严重亏损或减少盈利,企业当然要拒绝大幅度降价的平衡要求。比如一种商品涨价20%,在原来的价格基础上会增加20%的盈利,而降价20%将在原来的价格基础上增加20%的亏损,这就是物价涨跌波动的又一个不平等因素。仅从本小标题的本身即可以看出,商品涨价的利益得失与商品降价的利益得失是根本不可能相等的。物价波动的稳定条件是市场对涨价与降价限制的完全平等,由于实际上物价波动存在着很多的不平等条件,所以物价波动的实际趋势不指向物价稳定,而指向通货膨胀。根据目前的物价波动理论来判断:如果市场处于平衡状,那么物价将停止波动;如果物价波动可以促使市场平衡,那么目前的市场应该是平衡的市场,而不是失衡的市场;如果物价波动可以促进市场平衡,那么限制物价波动的所有因素都应该是平等的,否则物价的波动趋势将不会指向供求平衡。假设目前的市场处于供求平衡和物价稳定的状态,那么必然遇到以上3种物价波动不平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失去原有的平衡状态。通货膨胀可以使企业扩大盈利,但企业每实现10%的利润,那么市场中就会出现10%的购买力缺口,导致10%的供给过剩。企业利润的实现是以市场商品供求平衡的破坏为代价的,它们两者只能选择其一,不能同时兼得。企业参与市场经营是也盈利为目的,所以他们必然抛弃市场平衡,追求经济效益,进而导致永久性的通货膨胀。

(二)破坏市场供求平衡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物价波动可以起到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其实不然。物价波动不但不能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反而会破坏市场供求平衡。由于通货膨胀可以存在于任何一种市场供求状态,而物价在不断上涨的过程中,本身即可以“制造”生产过剩,因此,只要有通货膨胀存在,那么同时必然伴随生产过剩的存在。见表

单位:亿元

一般认为,通货膨胀与生产过剩不能同时存在,其实不然。通货膨胀指物价上涨,不能与其同时存在是物价稳定和物价下跌;生产过剩指供大于求,不能与其同时存在的是供求平衡和供小于求。物价波动与市场供求之间不仅存在单项对应关系,而且还存在着复杂的多重对应关系。见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价波动与商品供求之间共存在9种对应关系。但是,在常规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只有“物价上涨——供大于求”这种组合是最为常见。在这种双重危机的市场运行模式下,扩大需求将导致通货膨胀,压缩需求将导致生产过剩,社会经济很难获得较高的发展速度。即使在物价波动模式下社会经济是不断发展的,但它所付出的代价是非常沉重的,此模式是一种高消耗低效率的原始市场运行模式。这种双重危机的组合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于市场经济的常规运行中,其主要原因就是通货膨胀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永久性存在。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在总供给等于总需求(静态平衡)的情况下,物价将处于稳定状态,否则物价将发生波动。其实市场中的物价波动是受动态供求状况影响的,静态的供求关系不会直接影响。动态供求状况与静态的供求状况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两者平衡其一必将失衡其二。那么物价应该按那一种供求状态来进行波动呢?想必该理论没有对此进行明确的解释。因此,可以说物价波动观点没有足够完整的理论依据。

①总供给=总需求.④静态需求>动态供给.

②动态供给=动态需求.⑤静态需求>动态需求.

③静态供给=静态需求.⑥静态供给=动态供给.

⑦动态平衡:商品产量/时间=商品销量/时间(市场无积压商品)

⑧静态平衡:总供给=总需求(市场商品总量=社会货币总量)

⑨总供给(总的商品供给)=总需求(总的货币需求)

动态平衡的概念:等待购买的商品。商品积压的时间:商品等待购买的时间。在供求平衡的情况下,市场中不存在等待购买的商品,即市场商品存量为“0”。在动态平衡情况下,市场中的商品将以合同的方式进行供给,商品生产之后即可以销售(这对企业来讲是最好的销售效果),因此,任何商品都没有市场存放的时间,即商品积压时间为“0”。但是,这种情况只能在完全合同化生产的模式下才能形成,而市场经济不是完全的合同经济,也不可能形成完全的合同经济。

“①、②、③”为理论要求的供求平衡公式,“④、⑤、⑥”为实际的市场运行状况。如果“④、⑤、⑥”不能同时保持平衡状态,那么市场平衡也就不可能不存在。在传统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下,“④、⑤、⑥”是不可能保持平衡的,因此,物价波动理论所期待的供求平衡(双重平衡)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市场供求平衡不是单一的平衡(静态平衡或动态平衡),而是一种双重的平衡(静态动态同时的平衡)。物价波动观点只看到单一的市场平衡,忽略了双重的市场平衡(或两种单一平衡的概念混淆不清),因此,这种观点当然也就经不起市场的实际检验了。

物价波动情况下的动态供求和静态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变的,动态的市场供求状态并不代表静态的市场供求状态。物价波动直接受动态供求状态的影响,而不受静态供求状态的影响,但静态供求状态对未来的动态供求状态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也就会对未来的物价波动会造成影响。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目前市场中的商品总量与社会中的货币总量相比数量较少,因此,实质性的生产过剩情况并不存在。这种观点的错误所在是把市场中商品供求的“动态平衡”与“静态平衡”混为一谈。所谓“动态平衡”,指市场中的商品产量与商品销量之间的相对平衡;所谓“静态平衡”,指社会货币总量与市场商品总量之间的相对平衡。它们彼此之间同样是较为复杂的多重对应关系。见图

动态供小于求动态供求平衡动态供大于求

静态供小于求静态供求平衡静态供大于求

动态供给:单位时间的商品生产总量静态供给:某一时间的市场商品库存总量

动态需求:单位时间的商品销售总量静态需求:某一时间的社会货币储备总量

动态供求状态与静态供求状态之间同样不是单一的三种对应关系,而是多重的九种对应关系,它们与三种不同的物价波动状态构成更为复杂的市场运行模式。见图

物价上涨物价稳定物价下跌

静态供小于求静态供求平衡静态供大于求

市场中整体的物价上涨造成动态的生产过剩,对动态的市场破坏造成破坏。企业生产是根据市场中的动态需求来进行的,只有动态需求可以实现企业的商品销售。静态需求是一种潜在或未来市场需求,它不能为企业实现动态的商品销售,因此企业不会根据静态的不可确定的需求来制定实际的生产计划,这就必然导致静态供给的萎缩,进而对市场的静态平衡造成极大的破坏。由于动态的商品生产面对动态的市场需求,所以存在于静态之中的通货膨胀风险总是被动态的生产过剩现象所掩盖。由于经济学家要控制静态的通货膨胀风险,所以他们制定的经济策略必然加重动态的生产过剩。另外,市场供求平衡公式还可进行细分:

企业在物价波动的市场环境下,由于商品大量积压,因此导致生产资金周转的困难。为解决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企业从银行大量贷款。企业贷款主要用于商品生产,因此造成市场动态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及价格的上涨、静态生产资料需求的下降及潜在的生产资料供给过剩的风险,造成动态生活资料需求的下降及生活资料供给过剩、静态生活资料供给的减少及静态生活资料的通货膨胀风险。探讨商品市场的供求平衡问题,不能只从单一的动态平衡或静态的角度去进行思考,也不能从单一的生活资料或生产资料的角度去进行思考,而要从全面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在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由于物价的波动方向取决于市场的盈利状况,所以资本家追求利润并得到了丰厚的利润回报,而物价波动理论追求市场平衡,但始终没能实现市场平衡。

(三)导致整体经济萎缩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是单一生产的发展,而是生产和需求的共同发展。由于物价波动将导致需求下降,因此必然导致社会整体经济的萎缩。见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物价上涨幅度的不断增加,市场商品的销售量在不断减少,因此市场经济的运行状况也就随之不断萎缩。一般认为,通货膨胀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其实是市场需求在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通货膨胀在促进经济增长。由于在物价自由波动情况下扩大市场需求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被误认为是通货膨胀在促进经济增长。

在物价波动情况下,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之间互为反比关系:当物价上涨时,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总量相对增加,商品需求总量相的对下降;当物价下跌时,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总量相对减少,商品需求总量相对增加。见图

通过该公式可以计算出,在供求失去平衡的情况下,怎样进行调整才能达到市场供求关系的相对平衡。在物价波动情况下,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之间互为反比关系:当物价上涨时,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总量相对增加,商品需求总量相的对下降;当物价下跌时,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总量相对减少,商品需求总量相对增加。马克思说:“需求按照和价格相反的方向变动,如果价格跌落,需求就要增加;相反,价格提高,需求就要减少”。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之间的量比公式如下:

当该系数为“1”时,市场处于平衡状态,否则处于失衡状态。

此关系成立的基本条件是:在供小于求情况下,提高物价或降低需求可使商品供求达到相对平衡,当供大于求时,降低物价或扩大需求可使商品供求达到相对平衡。在物价静止情况下,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之间互为正比关系:在供小于求情况下,扩大供给可使商品供求达到相对平衡,当供大于求时,扩大需求或压缩供给可使商品供求达到相对平衡。虽然说“双重危机”是阻碍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但“物价稳定——供求平衡”也不是最好的经济运行模式,最好的经济运行模式是“物价稳定——供小于求”,因为只有此种模式与人类社会的真实供求状况完全相符。只有此种模式,才能为市场经济提供一个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使社会中的潜在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大幅度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说稳定物价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关键环节。在整体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市场供给也会随之相应增加,同时,企业通过商品价格的上涨,其盈利幅度也会随之增加。通货膨胀是幅度越大,市场供给越高,企业的盈利幅度以就越高,同时市场需求相对减少。见图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在供给大于需求的区域(供大区),可以通过降低物价,或扩大需求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在需求大于供给的区域(求大区),可以通过抬高物价或压缩需求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由此可见,通货膨胀有降低市场需求的作用。因此,在企业盈利幅度增加的同时,由于商品销售量的减少,其实际的盈利数额在计算数字上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如果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实质上的盈利水平是显下降趋势的。见表

单位:亿元

在市场整体通货膨胀的过程中,一些物价上涨幅度超过平均通货膨胀幅度的企业增加效益,其资本可以得到不断的扩张,而一些物价上涨幅度低于市场平均通货膨胀幅度的企业将造成亏损,导致资本的不断萎缩。为了在市场中获得盈利,企业必须大幅度抬高物价,否则将被通货膨胀所消灭,因此市场竞争自然地变成了抬高物价的竞争。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需求不断下降,市场中的商品销售数量及整体盈利水平不断下降,整体市场经济处于不断萎缩的运行趋势。

(四)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物价波动可以合理配置资源,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应用,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其实并非如此。实际情况是,通过物价波动把资源非法地配置给肆意抬高物价的投机商们,而广大劳动者确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资源配置表面上是如何利益资源的问题,而实质上它是争夺自然财富及社会财富及损害广大民众利益的问题。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都是全体民众的共同财富,不能当成投机商的猎物任其随意侵占。如果所谓的优化资源配置就是把资源配置给投机商,并任其随意侵犯广大民众的利益,那么这种资源配置将无任何合理性可谈。

以人类目前生活的地球来看,其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有效地利用和保护资源是目前经济理论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也都非常重视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问题。那么物价波动对资源的浪费又是如何体现的呢?前面已经探讨过物价波动导致双重市场危机的问题。在生产过剩状态下,由于大量的商品积压,使其商品不能及时投入消费。由于其中有很多商品是具有一定保持期限的,如果不能及时投入使用,必然造成巨大的物质浪费。市场中的任何商品的生产,都要消耗掉大量的资源。商品的大量损失同时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这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极其有害的。另外,生产过剩将导致劳动力的过剩,企业生产能力的过剩,这就必然造成人才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生产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给人类社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

物价波动造成趋势性的通货膨胀,导致对市场需求的激烈竞争。在一定市场物价水平的情况下,竞争实际上是企业经营成本的竞争。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从这一角度讲,掠夺自然资源是最好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因此,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自然资源的消耗是非常大的。目前的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都是从低成本的角度去开发资源的,他们根本不考虑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问题,结果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将给人类未来的生存造成巨大伤害。比如对森林的开发利用,虽然森林开发与植树造林相结合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但这必然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不利于市场竞争,因此企业只是破坏性地开发森林,而不是在开发森林资源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森林,这必然最终导致森林的彻底毁灭,事实上森林的大面积缩小充分说明资源破坏程度是何等的严重。

(五)限制科学技术的开发利用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它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没有科学技术也就没有今天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为什么说物价波动会限制科学技术的开放利用呢?因为市场在动态的生产过剩状态下科学技术的利用空间将被大幅度压缩。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新产品开发,它将增加市场中的商品品种,同时也增加市场中的商品数量;二是提高现有商品的生产效率,它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增加市场中的商品供给数量。在生产过剩状态下,提高生产能力只会造成更多的积压,导致企业更严重的亏损,因此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必然受到极大的限制。

在生产过剩状态下,由于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激烈竞争,所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竞争的基本手段。一旦某种技术开发出来,它必然成为开发者的所有财产,不会在社会中普遍推广使用,这就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全面推广。另外,物价波动将导致失业率上升,这就必然增加小规模商品生产企业的数量。企业生产规模与科学技术的应用规模及企业生产效率是成正比的关系,小规模生产的生产效率低于大规模生产的生产效率,这是已经被无数加以证明的无可争辩的事实。人类社会的单位生产规模,从个人、家庭的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小规模生产,发展为企业、公司、集团的几十人、几千人或几万人的大规模生产。在这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其生产规模总体上还是显现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而小规模企业增加的趋势则对科学技术的开发利用形成极大的阻碍作用。

(六)破坏货币信用

货币是领取商品的流通式信用凭证,也可以说它是领取商品的流通式专用“合同”或重复使用的库存商品“提货单”。它是积累商品的证明。目前社会中存在着重多的财产所有者,每个所有者都拥有一定数量的财富,这些财富分别以消费品和商品的形式存在于社会和市场之中。货币的作用是证明其所有者拥有市场中一定数量的商品,它是商品的储备凭据或商品存储合同。当货币所有者需要消费商品时,他就到市场去领取商品,并把货币的所有权转让给商品生产者或商品经销者。其实商品的所有权不是商品所有者而是货币所有者,在频繁的市场交易过程中货币所有者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市场中商品的所有权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这一角度讲,货币可以起到积累商品和转移商品所有权的作用。在这种不断的财产转移过程中,如果物价发生上涨的变化,那么原来货币所代表的财富的数量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货币所有者的财富就会受到损失,货币信用就会遭到破坏。

货币主要分为两个不同的种类:一是实物货币,它的流通价值是由它自身的消费价值来进行决定的,它基本上不存在信用损失的问题;二是信用货币,它的流通价值是由发行者来进行担保的,一旦物价发生波动,货币信用将遭到败坏。目前在市场中进行流通的基本上都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的基本用途就是以其最简便的保存方式来储备品种繁多的和不易保存的商品。信用货币的价值不是来源于凭证本身,而是完全来源于它的市场信用,信用一旦丧失,货币也将随之销售消失。信用货币是由政府委托发行的,这种货币的信用完全是由政府来进行担保,货币信用实质上就是政府的信用。政府财产占社会财产总量的比例越高,货币信用就越是可靠,因为货币是由政府发行的,是政府的商品债务。如果政府没有足够的商品与其相应存在,那么一旦其它非政府控制的商品所有者拒绝与政府发行的货币进行兑换,那么市场供求关系必然遭到严重的破坏。货币信用指货币领取商品的信用,一定数量的货币可以在任何时候兑换相同数量的商品,从这一角度讲,货币信用完全是一种商业信用。货币信用是由政府控制的市场中的商品供给作为基本保障的。如果一定数量的货币在不同的时间里不能从市场中兑换同等数量的商品,那么就说明货币信用遭到了破坏,同时也损害了政府的信誉,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交易都是债权、债务转的换过程,商品与货币之间的交易也不例外。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首先以货币支付工资,形成商品债务,之后再用它投放市场的商品赎回货币,偿还商品债务。如果政府不能以商品偿还货币债务,那么也就说明它破坏了货币信用,违反了市场公平交易的规则。从实际物价整体上涨的情况来看,货币信用显示不断下降的发展趋势,这充分证明市场侵略行为的长期存在。实际上,货币发行人或商品经营者也决不会在市场交易中多付给货币持有者超出货币信用的商品,他们最多是执行原来的商品支付协议,即维护原来的货币信用。货币发行人和货币信用担保人必须保证货币领取商品的信用,如果不能保证,货币将难以在市场中长期顺利地进行流通。

货币信用也有“动态信用”与“静态信用”之分。所谓“动态信用”,就是市场具体交易过程中所形成的货币信用;所谓“静态信用”,就是社会中的货币总量相对市场商品总量的交易信用。在静态市场供求平衡的情况下,社会中的每一元货币,都有等量的商品与其对应存在,无论这些货币分批购买商品还是同时购买商品,市场都能够全部满足,因此不存在静态货币信用的丢失问题。但是,在静态商品供给小于静态货币供给的情况下,一旦大量的货币需要兑换商品,那么必然导致动态的通货膨胀危机,导致严重的动态货币信用的丢失。货币信用最终是由市场中的商品来进行维护的,市场中的商品存储丰富,货币信用就会受到很好的维护,否则相反。静态货币信用是动态货币信用的根本保证,没有动态货币信用的存在,动态货币信用也将很难维持长久。

(七)导致企事业单位的债务危机

物价波动理论认为,负债经营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其实不然。对于债权人来讲,如果负债人不能按期归还借款本金和利息,那么将对债权人造成严重损失。对于负债人来讲,如果他所投资的项目不能获得足够的收益,那么他将无力归还借款本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负债经营一旦出现亏损,它不但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将给债权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它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双重的破获作用。另外,负债经营的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差,这些不利因素都将对经营者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债务危机中有大量的债务纠纷案件发生,这就增加了社会司法部门的工作量,造成司法部门人力和物力的严重损失。在债务纠纷过程中,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处理纠纷,这必将造成更大范围的经济损失,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更加严重的破坏作用。

1、导致企业债务危机

动态的生产过剩是物价自由波动的必然反映,在此状态下,市场购买力极度短缺,因此大量企业都不得不采取赊销商品的方式来进行经营,这就在市场中形成了巨大的商品债务。另外,企业由于资金短缺,相互之间大量借款,或向银行大量贷款,这就形成了巨大的货币债务。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债务给企业经营所造成的压力是非常严重的,大部分国有企业就是因此而走向破产的。另外,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债务(三角债)不仅给一些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将导致严重的债务纠纷,给执法机构造成极大的工作压力。在危机状态下,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大幅降低,欺骗手段日新月异,欺骗圈套防不胜防,进而给企业经营造成极大的困难。政府在清理“三角债”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但由于生产过剩这一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目前“三角债”仍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2、导致金融危机

所谓金融危机,就是金融机构的债务危机,它是债务危机的又一种存在形式。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风险的存在而产生的,它是由银行的存、贷款比例来进行衡量的,“存贷比”越高,金融风险越大,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也就大。在企业经营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将随之大幅度增加,否则企业经营将难于维持,这就形成高比例的金融风险。在生产过剩状态下,市场中的商品大量积压,企业实现利润的机会逐渐减少,亏损面逐渐扩大,因此,企业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也随之逐渐下降,金融风险逐渐增大。其实,金融机构的经营是非常被动的,它一方面必须保证对存款客户本息的按期支付,另一方面确不能保证贷款客户本息的按期偿还,一旦存款客户大量提取存款,那么将造成银行支付存款的严重困难。银行是依靠客户存款利息和企业贷款利息之间的差额来获得盈利的,一旦企业不能偿还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那么银行将因无条件地支付存款客户的利息而造成亏损。如果这种情况发展到银行不能支付存款客户本金的程度,那么银行也就无法进行正常的营业了。一旦银行停止营业或倒闭,那么由此而产生的严重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从目前的贷款情况来看,企业贷款中的较大一部分都是从短期贷款变成中期,最终变成长期贷款和呆滞贷款。银行贷款的短期偿还要求和企业借款的长期占用要求形成不可调解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银行贷款从局部方面来看是一种可以按期偿还的借贷行为,但从整体方面来看它是一种永远不能还清的债务,一旦要求从整体方面归还贷款,要求贷款从整体上运行下降趋势,那么银行将没有能力继续维持经营,因此必然导致严重金融危机的爆发。

3、导致政府的财政危机

政府在财政方面的巨额赤字是造成其财政危机的根本原因。在商品经营企业的销售及盈利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将出现困难。政府财政收入不足和财政支出的不断扩大,迫使政府大量地发行国债,这就造成政府巨大的债务负担。国债需要按期偿还本金和利息,如果政府不能按期偿还巨额的国债,那么将导致严重的债务危机。目前解决偿还国债的办法是发行新国债,将发行的一部分用于偿还旧的国债,另一部分用于弥补财政的资金缺口。这样做的后果是国债和利息的逐年增加,进而造成财政更大的资金缺口。国债的资金来源是企业和个人,国债不断大量的发行必然造成该项资金来源的枯竭。一旦这有限的资金来源不能负担政府大量的国债发行,而旧的国债又必须进行及时偿还,那么就会导致更加严重的财政危机。

(八)损害广大民众利益

人民利益是国家的基本利益,一切符合人民利益的行为及理论都是正确的,都是人民所拥护的,反之,一切侵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为这些错误行为进行辩护的理论同样是错误的,而且错误的程度更为严重,必定最终被人民所抛弃。衡量一种行为或一种理论正确与否,不是看它是出自什么水平的理论家之手,而要看它是否符合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

1、劳动者是物价波动是主要受害者

在目前的社会中存在着众多的财产所有者,各个财产所有者之间都是通过市场交易相互进行往来的,而物价波动则导致这种看似公平的市场交易以及不公平的方式在进行着。对于商品供给者来讲,降低商品供给可以抬高物价,可以侵占货币持有者的财产;对于货币需求者来讲,降低需求可以压低物价,侵占商品所有者的财产。那么在此财产相互侵害的过程中,为什么总体上是货币所有者的财产受到侵害,而不是同等水平的侵害呢?因为无论怎样的物价水平,货币所有者都不能停止消费,否则他们将无法生存。商品可以消费,可以不去销售;货币不能消费,不能不去购买。在长期的通货膨胀过程中,商品经营者之间在进行着相互的财产侵犯,他们的伤害不是单一的,是相互之间的,而他们对广大劳动者的财产侵犯确是单方面的。市场财产侵犯的主动权掌握在商品经营者一方,劳动者是物价波动的主要受害者。

有观点认为,物价波动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因为在物价波动的同时,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其实,物价波动对劳动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是指它对现实工资收入和过去工资节余的合计损失,并非现实工资收入的单方面损失。虽然在物价上涨的同时,个人的工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不会对个人的财产造成动态损害,但是,它对个人的静态货币资产将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个人工资的增加并不能证明物价上涨对个人财产不会造成损害。单从商品经营者的利益出发去研究经济问题是错误的,应该从全部财产所有者的利益出发来研究经济问题,这样的研究成果才是完善、合理的和可行的。物价波动理论偏向于通货膨胀,偏向于商品经营者,损害广大商品消费者的利益,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这种单一的商品消费者所受到的伤害最为严重。物价是由商品经营者制定的,由于劳动者不能取消自己的消费需求,所以只有任凭商品经营者的宰割。物价波动的主动权在商品经营者一方,劳动者始终都是被动受害的一方。长期的物价波动给劳动者造成的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如果计算起来恐怕任何商品经营者都无法对其进行全部的补偿,但劳动者的财产损失应该得到全部补偿,即使是物价波动赞成者的财产损失也同样应该得到全部的补偿。人类社会应该是一个以强扶弱的文明社会,而不应该是一个弱肉强食的野兽社会。

其实,通货膨胀对大部分商品经营者的利益都是具有极大伤害作用的。试想,通货膨胀将必然需求下降,一旦需求下降,那么市场中商品经营者的盈利机会就必然相应下降,企业经营就会遇到困难。市场被破坏了,市场需求的压缩将给商品经营者以毁灭性的打击,最终造成商品经营者和商品消费者两败俱伤的严重后果。商品经营者们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盈利要靠广大劳动者的消费来进行实现的,伤害广大劳动者的利益也就等于是伤害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商品经营者们以为,劳动者创造出商品的产值之后就可以把他们一脚踢开,他们不清楚商品经营者利润的实现也不能离开劳动者为他们提供的市场需求,因此,在他们伤害广大劳动者的同时,也就不知不觉地伤害了自己。

2、物价波动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

物价波动的结果不仅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更主要的是所有者之间的产权变化,它涉及到所有者财产得失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中,法律主要是为保护各个所有者的财产权益而建立的,任何一个所有者都不能随意侵占另外一个所有者的私有财产。如果侵犯他人财产的行为一旦发生,那么将被视为经济或刑事犯罪,就会通过法律对其进行严厉的制裁。目前存在的经济犯罪现象主要有偷、骗、抢、贪等等,这些犯罪行为都是法律制裁的基本对象。但是,有一种侵犯他人财产的经济犯罪行为不在法律的限制之内,它就是长期存在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危害极大的肆意抬高物价的犯罪行为。物价波动给民众造成的财产损失是任何一种经济犯罪行为都不能与之相比的。见表

设:每年通货膨胀率2%,个人货币资产60000亿单位:亿元

从表中可以看出,五年内民众的财产损失共计5764亿元。试想,怎样的经济犯罪或刑事犯罪能够给民众造成如此普遍和严重的财产损失呢?

物价波动理论是提倡物价波动的,它表面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实质纵容经济犯罪,但它并没有意识到是在纵容经济犯罪。物价波动理论是维护犯罪行为的经济理论,它为犯罪人侵害被害人提供了一种即隐蔽又残忍的犯罪手段。物价波动的市场体制是靠欺骗和侵害广大劳动者利益来进行维持的。物价波动理论给物价波动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美称,打着发展市场经济的幌子,其实质是对广大劳动者财富的贪婪侵占,对广大劳动者的任意欺骗,对广大劳动者辛辛苦苦得来劳动果实的残酷剥削,并造成广大劳动者本来就不富裕的生活变的更加艰难。面对这一血淋淋的犯罪事实,物价波动理论的倡导者们确熟视无睹,似乎理论的发明者和倡导者本身不在市场经济中生活,不会受到物价波动的伤害,其实他们也是物价波动的受害者,只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他们愿意牺牲个人利益而已,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还是非常值得赞扬的。

(九)导致大批劳动者失业

目前社会中存在的失业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理论界所关心和急待解决的疑难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就必须首先了解它产生的根本原因。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物价波动导致需求下降,因此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自然就会大幅度减少,劳动者失业的数量自然也就大幅度增加了。在动态生产过剩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异常就激烈,为占领市场,企业必然会采取各种强力手段降低经营成本,而降低劳动者工资本身即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讲,市场竞争也是压缩劳动者工资收入的竞争,当然也是扩大社会失业队伍的竞争。另外,企业在竞争中的失败,也将导致大量的劳动者失业。这充分说明物价波动是导致劳动者大批失业的主要原因。在激烈的压缩劳动者工资收入的竞争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逐渐减少,劳动强度逐渐增加,生存难度逐渐增大。在此激烈的劳动岗位竞争的情况下,有职业的劳动者都很难生活,失业者的生活就更加难以维持。由于大批劳动者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们必然要以任何可能的手段来求生存,这必然导致社会中犯罪现象的增加,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进而导致政治危机和引起严重内乱事件的爆发。

有观点认为,劳动者失业之后可以到“第三产业”去“再就业”。其实,在整个市场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并非“世外桃源”,它的劳动岗位同样异常紧张,因此,它同样不能满足社会中大量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要求。劳动力过剩是一种整体普遍现象,而并非个别局部现象,决不能从局部的角度去解释整体方面所存在的劳动力过剩问题。在劳动力严重过剩的市场中寻找就业机会是非常困难的,试想,以政府、企业那样的能力都不能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那么以劳动者自身的微薄之力又怎么能够解决其高难度的就业问题呢?由此可见,让劳动者失业之后自己去寻找新的职业是一种即不现实又不负责的做法。另外,该理论还认为,失业者的生活可以靠社会福利来进行解决,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荒唐的。试想,假如社会福利能够无偿地为失业者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那为什么不能给他们“无偿”地提供一些劳动的机会呢?难道我们的社会已经发展到极其完美的地步,不再需要劳动者去进行建设了?另外,如果社会福利暂时没有能力满足失业者基本消费需求,那么失业者又靠什么来维持日常生活呢?让失业者依靠社会福利去进行生活,等于是给失业者开了一张生活上的“远期支票”。此“支票”何时能够兑现?无人晓得。在“支票”兑现之前失业者将如何生活?当然还是自谋职业。

“古典”学派认为,如果存在失业,则通过劳工之间的自由竞争,货币工资必然下降,直到实现充分就业为止;物价的自由升降可调节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故总供给衡等于总需求,普遍的生产过剩不可能出现,充分就业也能持久保持。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无限的,问题不在于需要多少劳动力,而在于它是否能够为这些劳

动力的付出者提供足够的工资回报,使其能够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劳动者不仅需要吃饱穿暖,而且还要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抚养老人。因此,低微的工资收入远远不能满足一般劳动者的日常消费需求。况且,劳动力本身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如果市场上的劳动力价格远远低其价值,那么就会出现劳动者不愿从事廉价劳动的现象。经济犯罪是一种高风险高收入“职业”,这正适合一些不愿意廉价出售劳动力的劳动者。在社会不能为劳动者提供具有较高回报的劳动岗位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生活,他们必然通过任何可能的行为,比如盗窃、诈骗、抢劫等犯罪行为来“创造”财富,这就必然导致大量犯罪现象的不断发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的工资收入也应随之不断提高,否则社会的经济发展就失去了意义。同时,每个劳动者都应该有稳定的生活来源,使其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需求,否则一些人的生活将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的。如果社会经济发展没有使社会成员生活条件得到改善,那么这种发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既然社会中的物质财富都是由劳动者创造的,那么他们同样有能力为自己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问题是社会能否为他们提供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关于劳动者的失业问题,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进行思考: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有很多事情要做,又有很多的闲置劳动力没有用武之地,如果把闲置的劳动力调动起来去做那些急需完成的工作,那么一定会取得意外的巨大收获。

(十)扩大贫富差别

物价波动使一部分商品经营者不断扩大收益,其财富不断扩大,于是商品经营者变得更加富有,而广大劳动者的财产则不断受到损失,财产逐渐萎缩,于是他们变得更加贫穷。久而久之,也就在商品经营者和广大劳动者之间逐渐形成了巨大的贫富差别。贫富差别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等量劳动的价值差别

由于商品经营者占有巨大的财富,他们可以通过很少的劳动付出,获得极大的财富收入。同样的劳动付出,但所得到的劳动回报确有着天壤之别,这怎么能使收入低微的劳动者安心于自己现有的劳动岗位呢?同时,这种巨大的收入差别还会导致大量的劳动者对社会就及政府产生极大的不满情绪,进而引起动乱事件的发生。虽然政府都制定了按劳分配的原则,但在现实分配过程中,这一原则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在市场经济中,实际执行的是按不同的地区环境、不同的企业条件、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财产数量等等非平等因素所制定的非平等分配制度。

2,导致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在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成功的商品经营者的财富在大幅度增加,他们可以过高档次的消费生活,而失败的商品经营者和广大劳动者的财富确在逐渐减少,他们只能过低档次的消费生活,甚至有很多人的消费条件根本不能满足其最低水平消费的需求。在贫富差别巨大的社会中,一方面富人拥有大量的闲置财富不能有效加以利用,另一方面穷人的生活极度艰苦,甚至最基本消费需求也不能得到满足。富人在社会中抵御生存风险的能力远远强于穷人。在危机到来在之时,首先面临生存威胁的是数量较多穷人,对于他们来讲,最直接的求生途径就是侵占富人的财产。富人与穷人在日常消费水平方面的差距极其巨大,富人的消费水平使穷人百般羡慕、百般嫉妒、以至百般仇恨。穷人们大多梦想自己能够过富人那样的富裕生活,但是,他们大多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于穷人来讲,最直接的,容易实现的获得财富的途径,就是侵占富人的财产,因为只有富人才拥有可供他人侵占的大量的私有财产。穷人“侵犯”富人的财产,要拿回由自己所创造的那部分财富,富人当然不会把财产轻易让

给穷人,于是双方发生所谓发生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在人类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的大规模

的发生,它的惨烈和在斗争过程中给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巨大的人员和财产的损失都是有目共睹的,它的每一次爆发都将给人类以毁灭性的打击。

3、导致广大劳动者日常生活的贫困

有观点认为,目前人类社会的整体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所以每个人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其实并非如此。在贫富差别逐渐扩大的社会中,虽然社会成员的平均收入在逐渐增加,但并非每个人的收入都在增加,有些人的收入甚至显下降趋势。贫富差别和底层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中的贫富差别是成反比的关系,即社会中的贫富差别越大,底层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就越低。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社会中的贫富差别也在逐渐扩大,如果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低于社会贫富差别扩大的速度,那么底层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就会显下降趋势。在具有贫富差别的社会中,它的大多数财产被少数人占有,而广大民众只占有较少数量的财产。见图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越是处于底层的劳动者人数就越多,但他们所拥有的财富数量确越少,因此其生活也就越为贫困。物价波动理论必须解决这样一些问题:是扩大贫富差别还是缩小贫富差别?是以少数人的利益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利益还是以全体民众的利益基本利益?是以少数人的奢侈生活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还是以全体民众共同富裕的生活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如果扩大贫富差别,那么怎样才能给广大劳动者一个足够的生存空间?

4、压缩市场需求

贫富差别越大,货币积累率越高,动态购买力越小,因此越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可以通过现实情况来进行证明,也可以通过“恩格尔定律”来进行证明。

根据此定律可推导出:贫困地区消费率较高,市场购买力利用充分,商品普遍畅销,经济发展效率较高;富裕地区消费率较低,市场购买力利用不足,商品普遍滞销,经济发展效率较低。由此可进一步推导出:贫富差别率越高,“系数”越低,商品消费率越低,市场需求越少,商品积压越多,其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就越为缓慢。

二、物价稳定的主要优势

物价波动具有多少、多大的弊端,那么物价稳定自然也就具备多少、多大优势。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讲,物价稳定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优势:

(一)促进生产发展

商品生产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环节,脱离商品生产,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了。企业商品产量是由市场需求量来决定的,市场需求量大,企业生产发展的空间就大,否则相反。在物价波动情况下,由于市场需求受到压缩,所以企业生产发展空间非常狭窄,甚至原来的市场也遭到破坏。在此情况下,企业现有规模的生产都难以维持,发展生产更是举步维艰。

反之,物价稳定则对企业生产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物价稳定条件下,市场具有稳定的需求,在这稳定需求的作用下,企业商品生产的速度将大幅度提高。在不考虑增加新需求的情况下,物价稳定和物价波动条件下的生产速度有着极大的差别。见表

设:物价波动幅度挖10%单位:亿元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物价稳定条件下,四个生产周期的商品产值合计为:400000亿元,而在物价波动条件下,四个生产周期的商品产值合计为:343900亿元,比物价稳定条件下的商品产值少56100亿元。如果考虑增加市场需求的因素,那么这一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商品的生产目的是为了使用,如果不能及时得到使用,那么一方面会造成企业的商品积压,阻碍企业生产运行,另一方面民众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限制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价稳定条件下,市场需求得到很好的保护,市场中的商品销售较为畅通,因此企业的生产能力也将随之不断扩大。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效益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抬高物价,二是降低成本。但是,无论那一种盈利方式,它都将导致市场需求相对或绝对的下降。如果物价能够保持稳定,那么就可以通过扩大市场需求的方法来弥补由于商品产值和成本之间的差价所造成的巨大需求缺口,就可以实现商品全部快速的市场销售,并获得商品全部销售的完整效益。

目前企业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是生产企业,二是服务企业。生产类企业在消费过程中有商品产出,而服务类企业在消费过程中没有商品产出,它只为生产类企业提供服务。在同等生产效率的情况下,生产企业所占的比重越大,社会的生产能力就越强,否则相反。在供求平衡的市场中,商业基本上没有推销的任务,因此它的规模也将大大缩小。但是,在供给过剩的市场中就需要商业来发挥其强大的商品促销作用,否则企业生产的商品将很难销售出去。物价波动的市场需要庞大的商业进行配合,因此它的很多企业都服务于商品销售,而不能从事商品生产。在物价稳定的情况下,市场中的商品销售压力减轻,不需要很多的企业服务于商品销售,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投资在商品生产方面的作用,进而使社会的整体生产能力大幅增强。

(二)扩大市场需求

目前人类的需求具有两种不同的概念:一是指人们生活的消费需求,它是一种无限的需求,永远都不能得到满足,一旦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就走到了尽头;二是指市场的消费需求,它是一种有限的消费需求,是由货币流通而产生的,是社会经济运行总的成本支出。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通过市场中的商品供求和商品需求来进行实现的,单纯的商品供给或商品供求都不能代表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市场经济中,一切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是通过供给和需求来进行实现的,供给和需求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讲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需求也应该不断扩大,否则将会限制生产的发展。没有需求也就没有生产,有多大的市场需求也就有多大的生产发展空间,从这一角度讲,需求是生产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需求的直接方法就是增加货币投放。在物价波动情况下,增加货币投放会导致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虽然货币投放可以起到扩大市场需求的效果,但由于通货膨胀的因素,其效果将被大幅削弱。见表

单位:亿元

从具体的计算数字来看,货币投放不会起到扩大市场需求的作用,但实际上,由于货币投放是在原来的物价水平上进行的,所以对当时是市场需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就是物价波动情况下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如果能够在目前的商品市场中创造一个稳定的物价环境,那么市场需求就会随着企业生产的不断扩而大幅增加,最终从整体上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市场交易的实质就是劳动力与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易,交易平衡,企业则没有商品剩余,企业获得剩余商品,交易就会失去平衡。在劳动力和劳动产品之间的交换过程中,不断的有劳动产品的结余,这样才能使企业经营获得利润。但是,企业盈利是在商品销售之后,而并非以积压商品体现盈利,这就形成劳动力与劳动产品交换的巨大差额。由于企业的商品不能完全进行销售,所以造成“盈利”商品的全部积压。见图

交易障碍

劳动力和劳动产品都需要与货币进行交换,它们之间不能进行交换,因此在它们中间存在着极大的“交易障碍”。由于这种阻碍的存在,造成:一方面储蓄增加,另一方面商品积压;一方面劳动者失业,生活艰难,另一方面劳动产品积压、损失、浪费,生产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解决的办法是:投入新的货币资金,将劳动力和劳动产品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劳动者和企业资本的作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另外,扩大市场需求还将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扩大需求的数量限制

随着市场商品供给数量的增加,市场需求也应该得到同步的增加,否则将会限制企业的生产发展。如果市场需求过大、供给不足,那么就会形成对市场中商品的抢购现象,并造成社会整体方面的消费困难。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即要不断地将自己生产的商品投放市场,同时也要从市场中不断地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因此,企业即是市场商品的供给者,也是市场商品的需求者。见图

从一个完整的商品生产或经营的过程来进行分析:企业供给市场的商品总值就是它的生产总值,企业从市场中所购买的商品总值就是它的成本总支出,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是企业的经营效益。用公式表示为:

商品供给-商品需求=商品效益(计划效益)①

产值-成本=计划利润(计划效益)②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利润(实现效益)③

货币收入-货币支出=货币效益(实现效益)④

企业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其产值构成市场商品供给总值,其成本构成市场需求总值,两者的差额构成商品生产利润。当产值(商品供给)大于成本(商品需求)时企业获得利润,但是会造成部分商品的积压,导致生产过剩现象发生。任何一个盈利企业都不能用自己的生产成本完全回购自己所创造的产值,对于一个盈利的市场来讲也是如此。那么盈利的企业或盈利的市场所制造的需求不足缺口由谁来进行弥补呢?当然是盈利企业的需求缺口由亏损企业进行弥补,盈利市场的需求缺口由亏损的市场来进行弥补。其实,在不扩大市场整体需求的情况下,企业是不会获得整体效益的。只有扩大市场的整体需求,才能使企业有一个整体盈利的机会,才能使大部分企业都能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任何一个完整经营过程的结束都将体现为货币与商品的交换,其它形式的交换都包括在商品与货币的交换之中。比如货币在支付个人工资的时候没有发生商品与货币的交换的情况,因此它没有完成全部的商品经营过程,只有个人用自己的工资到市场中购买商品之后这一商品经营过程才告结束,对于服务行业来讲也是如此。对于一个完整的商品经济过程而言,货币重新回到企业之后这一过程才告结束。为什么说一个完整的商品经营过程要在商品与货币的交换中结束呢?因为个人或服务企业的收入来源于商品生产企业,包括于商品生产企业的成本支出,包括于商品生产企业的市场商品总供给。见图

个人效益=个人工资收入-个人生活支出.

企业效益=企业经营收入-企业经营支出.

银行效益=银行经营收入-银行经营支出.

服务效益=服务行业收入-服务行业支出.

政府效益=政府财政收入-政府财政支出.

效益总和=企业效益+个人效益+银行效益+服务效益+政府效益

政府、银行、企业、个人等都存在一个货币收、支的平衡问题,但在货币收、支平衡的情况下市场不存在整体货币效益。参与交易的某一方面货币收入的增加,必然导致另一方面货币收入的减少。在一个完整的经营过程中,货币收入大于货币支出的一方可以实现预计的货币效益,从而可以进一步扩大资本经营的规模,而货币收入小于货币支出的一方将形成亏损,其资本经营规模也将随之萎缩。凡是参与市场交易的任何一方,其目的都是在市场中取得货币效益,而货币在不增加发行的情况下是一个固定的数量,因此从整体角度讲,不增加货币投放就不能从整体上实现货币效益。凡是参与市场交易的任何一方,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货币效益,即实现全品种的商品节余,而并非实现商品效益这种单一品种的商品节余。全品种的商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全面消费需求,单一品种的商品不能满足消费者全面消费的需求。比如:劳动者不能只用某一种商品来进行生活,企业不能只用某一种商品来进行生产。市场经济的生产,对于某一企业来讲是单一品种的商品生产,因此,它在生产过程中不但要创造商品效益这种单一品种的商品节余,而且必须将其转变为货币效益这种全品种的商品节余,否则企业经营就会出现困难,严重者将导致企业破产。

企业盈利的两个步骤分别是:1、创造商品效益;2、实现货币效益。创造商品效益是企业在生产经济中的基本职能,而实现货币效益确是市场的基本职能,这是一个基本分工的问题,决不能混为一谈。在目前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企业不但要创造商品效益,而且还要大搞商品促销活动,负责创造货币效益。其实,从整体角度来讲,企业的这种努力完全是徒劳的,因为创造货币效益不是企业的基本职能,企业即不能发行货币,也不能发放贷款,更不能发行国债。企业是商品效益的创造者,不是货币效益的创造者,货币效益要通过银行的货币发行来进行创造。那么银行发行多少货币可以满足企业实现商品效益的需要呢?首次扩大投放的数量应该与企业整体的商品效益相等,之后投放商品效益增长的部分。见表

单位:亿元

①本期货币投放=本期商品效益.

②本期货币回笼=上期货币投放.

③货币投放净值=本期货币投放–本期货币回笼.

=上期市场需求×利润率–本期货币回笼.

④本期商品效益=本期市场需求×本期利润率.

表中的市场运行模式是动态与静态双重平衡的运行模式:在动态供给过剩的情况下,政府扩大货币投放,并由市场调控部门购买过剩商品作为市场中的商品储备,以满足被扩大的动态和静态的商品需求。在企业进行下一阶段生产,并从市场中大量购买商品的时候,市场调控部门销售商品、回收货币,形成新的购买力储备,以准备为企业实现新的货币效益。如果政府的货币投放不是用于市场商品储备,而是直接用于商品消费,那么在企业为进行下一周期生产而从市场中大量回购商品的时候,就会出现商品供给不足的缺口,最终妨碍企业下一周期的商品生产。货币投放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企业整体商品效益的多少,整体效益越高,货币投放量也就越多,否则相反。企业整体商品效益的多少取决于它们投入经营的商品总成本(市场需求)及计划利润率的多少,成本及计划利润率越高,商品效益也就越高,否则相反。社会资本总值的增长速度取决于社会整体盈利水平,取决于商品效益和货币效益的双向增长。如果把货币投放作为一种主动的经济调整手段,而不是被动地投放货币,并有效地为实现商品效益而服务,那么社会的资本总值就会大幅度得以提高,其综合国力也将随之增强,国家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也将随之大幅度提高。

2、扩大需求的方法选择

目前用于扩大市场需求的方法是五花八门的,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种类:一是真实的扩大需求,即货币发行,它可以起到增加货币供给总量的作用;二是虚假的扩大需求,即扩大货币债务(比如国债及企债发行和银行贷款等),它可以起到提高货币流通速度的作用。货币是发行者的商品负债,货币发行是商品负债的发行,商品负债必须用商品来进行偿还,货币发行之后将永久地流通于市场,只要市场中有商品存在,其商品负债就可以不断地得到偿还,货币信用就会得到保护。货币债务是负债人向债权人的货币借款,它需要负债人用货币来进行偿还,而不是用商品来进行偿还,否则将违反原来签署的货币借贷合同。这就是货币与货币债务之间的本质区别。比如银行贷款是一种货币负债,偿还银行贷款必须用货币来进行偿还,负责将违反原来签署的贷款合同,给银行的货币流通造成阻碍,一旦存款客户提取存款,银行只能以贷款企业的商品来进行偿还,当然存款客户是绝对不会同意这种支付方式的。不仅银行贷款要求也货币进行偿还,其他形式的货币负债也具有同样要求。目前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债务也是货币,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由于对货币概念的错误理解,因此也就无法确定货币的准确定义。虽然通过货币负债可以提高现有货币的流通速度,进而扩大动态的市场需求,但是,货币负债需要偿还,一旦偿还,由它所创造的市场需求也就会随之消失,市场需求将出现更大的缺口。另外,货币债务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减少利润,造成企业经营上的巨大负担,阻碍企业生产发展。因此,扩大需求应该采用扩大货币发行这种真实的需求扩大方式,而不易于采用扩大货币债务这种虚假的需求扩大方式。

目前的货币发行只局限于小面值现金货币,由于它的面值较小,不适用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大额经济往来,比如商品批发、设备购销等等,所以它在的主要用途是满足企事业单位与个人或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小额经济往来,比如工资发放、商品零售等等。由于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大额经济往来方面没有专用的货币充当媒介,所以它们之间只能依靠货币债务进行往来。货币债务与货币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区别不同,货币债务在使用上有额度、期限和利息的限制,而货币在使用上则不存在这些限制。扩大货币债务一方面不能满企事业单位巨大的和永久性的货币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增加了它们的经济负担,导致其运营效益的大幅度下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发行一种大面值的企事业单位专用货币,一方面保证企事业单位在彼此之间大额经济往来方面的资金供给,另一方面化解企事业单位巨大的债务危机。企事业单位专用货币是一种大面值的凭证货币,除面值和流通范围之外,其它方面与目前市场中流通的小面值现金货币完全相同。见票样

货币发行不能只局限于单一品种的小面值现金货币(生活资料交易货币)的发行,它必须兼顾大面值企事业单位专用货币(生产资料交易货币)的发行,否则将造成货币发行的品种缺欠,导致企事业单位在大额经济往来方面的巨大资金缺口,进而严重阻碍企业的生产发展。金融创新不仅是创造新品种的货币负债务,更重要的是创造新品种的货币资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事业单位的资金短缺问题。

三、稳定物价的方法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清通货膨胀全面阻碍社会发展的真实面目,既然通货膨胀社会发展有极大的阻碍和破坏作用,那么就应该采取最有力的措施对其进行严格控制。那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对通货膨胀起到决定性的控制作用呢?下面提供三种方法以共选择:

(一)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稳定物价

在物价始终显上涨趋势的市场经济中,稳定物价其实就是限制通货膨胀。物价波动理论的最终目的还是稳定物价,只是用来稳定物价的方法不当而已。前面已经对物价的波动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证明物价波动不能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因此,物价波动的结果是通货膨胀,而不是物价稳定。物价波动理论主张通过压缩市场需求或扩大商品来治理通货膨胀,这是一种最不明智的选择。虽然通过压缩市场需求或扩大商品生产可以限制通货膨胀,但它只能减轻通货膨胀,不能制止通货膨胀,而且压缩市场需求和扩大商品生产都会加重生产过剩危机,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物价与需求之间互为反比关系,但不是相等数量反的比关系,而是具有一定差额的反比关系。见图

1、“平衡线”计算公式:X=Y

2、“盈利线”计算公式:X=Y+100

在不考虑需求变化对供给影响的情况下,物价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平衡直线”和“盈利直线”来进行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X”与“Y”在盈利直线上不是相等关系,而是“X=Y+100”的。需求下降只能降低通货膨胀的幅度,而不能制止通货膨胀。比如,在需求下降50%情况下,原来的通货膨胀就会被压缩50%,但原来的物价水平绝不会也随之降低50%。市场需求降低50%的事情经常出现,而整体物价水平降低50%确是一件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在需求被压缩50%的情况下,市场商品的销售数量也会被压缩50%,市场的整体盈利水平也将随之下降50%,而通货膨胀在市场需求严重损失的情况下,只是在幅度上有所控制,而没有完全制止,更没有出现物价整体同比下降的情况。通过分析可知,采用限制需求的方法稳定物价不但会导致市场需求的大幅度下降,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不能取得限制通货膨胀的良好效果。因此,限制通货膨胀应该避免采用压缩市场需求这种低效率、高付出的传统方法。

(二)通过行政监管稳定物价

以往的市场经济很没有发现可以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能够稳定物价的,最终都要依靠政府的行政监管来对物价进行控制,社会主义国家如此,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如此。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讲,由于大部分资本集中在政府手里,市场中的大部分商品是由国有企业所提供,所以政府很容易通过行政手段对物价实施监管,而且监管的效果也非常好;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讲,大部分资本集中在私有者手中,市场中的大部分商品由私有者提供,所以政府很难通过行政手段对物价实施监管,更谈不上取得良好的监管效果。商品可以承认货币信用,也可以不承认货币信用;货币可以承认商品的交易价值,也可以不承认商品的交易价值。一旦政府以外的其它资本所有者拒绝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兑换政府发行的货币,那么就会造成政府的货币信用极大损失,政府将难以控制由此而产生的极大的物价波动。从我国建国早期通过行政方式限制物价波动的例子来看,虽然当时的市场中的商品供给严重不足,但其物价并没有发生剧烈的波动,可见此方法的效果非常明显。如果在当时放开物价,那么通货膨胀必将发展到异常严重的程度,它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必然也是极其严重的。

目前各个国家在通过调整市场供求状态稳定物价的同时,普遍采用行政方式稳定物价。通过行政手段稳定物价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1、国家财产所占社会总财产的比例,比例越大,政府行政命令的执行就越顺利,稳定物价的效果就越好,否则相反;2、行政干涉市场商品定价的范围,范围越大,物价波动的机会就越小,稳定物价的效果就越好,否则相反;3、行政处罚的力度,力度越强,商品经营者违规的可能性就越小,稳定物价的效果就越好,否则相反。有些政府在采取行政方式稳定物价的同时,有意对一些商品采取放开价格的政策,认为这样可以“搞活”市场,其实这是一种自相茅盾的经济政策。本来通过行政方式限制物价已经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一旦对某些商品的价格采取放开政策,那么不仅放开价格的那些商品的价格会很快上涨,而且被限制价格的那些商品也会随着市场物价水平的整体上涨而上涨,最终导致市场中所有商品的全面通货膨胀。

通过行政方式法稳定物价的优点是,它能够对物价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不会造成广大民众及遵守规定企业的财产损失,不会对市场经济的运行造成任何负面影响。不足之处是,它主要适合资本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不适合资本高度分散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资本分散将意味着政府资本所占比重的不足,由于政府只有权利给自己的商品定价,没有权利给他人生产的商品定价,所以它不可能有效地通过行政手段对整个市场的物价进行控制。社会主义国家过去曾经有过很多通过行政手段控制物价波动的具体实例,可以充分证明其效果的可靠性,这就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资本高度集中于政府之手的原因。任何政府都没有完全放弃对物价的行政管理,即使在一个物价波动非常自由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这就充分说明,放开物价不能制止通货膨胀,更不能实现物价稳定,只有限制物价,才能有效地制止通货膨胀,才能最终实现物价稳定。

(三)通过法律制约稳定物价

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法律,都是由政府为了维护两个方面的利益而制定的,一是维护国家成员的人身利益,即政治利益;二是维护国家成员的财产利益,即经济利益。如果法律能够有效地维护国家成员的政治利益或经济利益,那么这种法律就是一种完善的法律,否则应该进行修改或补充。在物价波动情况下,广大民众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而这种损害是不受任何法律保护的,这就充分说明法律在保护广大民众经济利益这方面存在着极大的缺陷。此缺陷应该通过建立“物价法”的方式来进行弥补,否则不能使其法律得到完善。既然物价波动是一种经济犯罪行为,那么就应该以法律手段进行限制,如果通过经济手段来进行限制,那么就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在依法稳定物价的市场中,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一旦确定,将通过法律对其进行严格,使其价格永久保持商品上市时的原始水平。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一旦确定,就成为该种商品的“法定价格”。如果这种“法定价格”被不法的商品经营者进行破坏,发生价格变化,那么国家法律部门将对违法的商品经营者进行严厉制裁,并令其商品价格回归到原来的水平。这样,物价波动就会得到最有效的控制,整体物价水平就会永久地保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

篇3

【关键词】高考考纲解读;物理应试策略

一、2015年高考考试大纲解读

1、与2014年相比,2015考试大纲的两点变化

【变化1】选考内容中模块3-3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主题中删去了“定性了解”说明。选择模块3-3的同学可能需要关注一下围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宏、微观量间的换算。

【变化2】在选修模块3―4“光”主题的说明中,删除了“相对折射率作要求”。3―4“相对折射率”最近几年从不要求到要求,再到今年不要求,难度变化不大,与往年持平。

2、2015年考试大纲解读

【解读1】必考部分没有任何改动,说明物理重点、难点都没有变化,与往年持平。2015年考纲对考生提出物理学科的能力也没有变化。即考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这也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色及要求。

【解读2】应考查的知识点及层次要求基本不变。各部分知识在试卷中占有的比例也大致不变。即:选考部分为15分,约占总分的13.6%,必考部分中力学和电磁学知识各约占40%,凸显物理学核心主干知识的命题方向不会改变。

总之,从考试大纲中可以预见,2015年高考试题仍将贯穿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核心思想,重点考查考生对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继续强化

“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等内容。2015年全国物理高考试题仍将坚持“稳中求变”、“稳中求创新”的命题趋势。

二、近几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新课标全国Ⅰ、Ⅱ卷)高频考点分析

“依纲靠本查基础、联系实际出活题、科内综合考能力”是高考物理学科试卷的特点。试题 多是“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演变于课本、演变于历届高考试卷”。

1、理综物理试题高频考点分析―选择题:全国新课程理综试卷中,选择题常以四力四电(或两电)的形式出现。关注物理学的人文性(物理学重要史实、物理学重要方法)。力学中以运动和力、物体的平衡、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能量(功和功率)等内容较为常考,与计算题形成互补之势。电学中以静电场、恒定电流、电磁感应为主,试题中等或中等偏上,选拔能力型考题居多。

2、理综物理试题高频考点分析―实验题:实验题纵观全国理综物理试题,实验题基本都呈 “一大一小”的格局。试题更加注重考查实验设计、探究和迁移能力,不简单地照抄课本上的实验,而是对原实验给予改造、改进和创新。考查更加全面,从实验电路图的选择到实验数据的读取以及实验步骤的完善和数据的处理,甚至误差的分析都有所涉及。其中实验原理是实验的核心。力学实验要注意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读数、基本物理实验(探究加速度与质量与力的关系;平抛运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等)电学实验以“电阻测量”为重点,关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电表的改装原理及电路等”。试题向关注实验数据处理(图像方法、直线拟合方法等)误差分析演变。实验题高频考点

基本仪器的使用(如多用电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等)

力学设计性实验(测量滑动摩擦因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 律、用光电门测斜面上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

电阻测量的设计性实验

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设计性实验

电路实物图的连接

3、理综物理试题高频考点分析―计算题

理综物理计算题(第24、25题)经常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新科技或社会热点为命题背景,呈“一运动一电磁”的试题结构,往往一题多问,分层次推进。重点考查物理学最核心的主干知识,注重物理模型的构建,突出对分析综合能力及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

计算题高频考点

力(物体平衡)、运动(图像)及力和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的关系应用

功和能及功能关系(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或组合场中的运动(求速度、时间、位置坐标等)

电磁感应的综合应用(力、电综合问题)

4、理综物理试题高频考点分析―选考题

选考题的命题组合形式

物理3-4:机械振动、机械波和光的折射、全反射。出现方式有两种,选择题考光学,计算题就是振动和波;选择题考振动和波,计算就考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物理3-5:光电效应、氢原子能级、原子核反应方程和动量能量守恒综合运用,计算题一般是动量守恒的运用问题,要特别关注“二体三过程问题”和“三体二过程问题”,难度一定是中挡题。

5、理综物理试题高频考点分析―选考题

选考题高频考点

选修3-3:分子运动理论、气体的性质、物体的内能、固体液体的性质;计算题主要考查气体的三大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选修3-4:机械振动和机械波部分主要围绕振动图像、波的图像以及振动方程、波动方程进行考查;光学部分主要围绕几何光学中的折射定律、折射率和全反射现象进行考查。

选修3-5:玻尔的原子模型和氢原子能级;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弹性碰撞);核反应方程、质能方程。

三、高考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1、二轮复习的意义

高考目标不可能一次性到位,采取三轮复习螺旋上升。

高考总复习阶段性目标

2、二轮复习的目标

二轮复习的目标是使主干知识系统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并将物理思想和方法融入综合题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查漏补缺、形成规范

聚焦核心、提升能力

3、二轮复习的总体要求

准确把握《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试题分析》,明确“考什么”、“怎么考”,能够使我们明确高考对中学物理的考查内容,领会高考题的命题思路,确保复习方向不走偏。

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同年试题横向对比,判断命题演变的方向,巧妙利用变化的力量。逐年试题纵向对比以总结命题规律,注意把握不变的主线(知识线、能力线)

4、专题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第一、专题划分时一般应体现三个原则:一是知识梳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二是突出重点知识复习与关键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三是适宜性与可行性原则。

第二、每个专题的设计宜小宜精,忌大而空,专题内容应凸显主题,突出方法,以一两个课时解决问题为宜。

第三、每一个专题都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知识内容分析;(2)命题热点分析;(3)典型例题分析;(4)限时训练

专题中“内容要点”的设计

――“内容要点”描述了本专题题目的基本类型

比如:专题一、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

① 共点力的平衡

② 前后两个阶段不同恒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

③ 直线运动的联结体

④ 力与运动的临界状态

⑤ 受力运动与相对位移

专题复习的例题设计

要有明确的主题

例题的主题应突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知识

例题内容应该跟主题吻合、贴切,

【策略1】高度重视实验复习,重在课本实验原理的深度理解,在此基础上力求创新。

一方面要重视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复习,另一方面更应加强设计性实验的训练,实验设计是实验题的核心、高考的热点,此类考题一般来源于教材,但又略高于教材,所以复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的迁移和适度拓展,通过对课本中的实验做一些合理的变通,补充一些模仿性实验,增加一些设计性实验,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对课本上的每个实验,应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的使用与读数、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加以复习。其次注重设计性实验的复习。深挖课本上实验的设计思想。在复习常规实验的同时,还应知道此类实验是否有其它方法能完成,或者此实验中的器材、原理、方法还可以完成哪些实验。增加一些设计性实验方案的训练,提高解答设计性实验的能力。

新课标高考实验试题特点

立足基础、重现情景、注重操作、寻求变化

实验复习的设计方案―专题复习

以内容为主线进行综合复习:力学实验和电学实验

以器材为主线进行综合复习:特别适合于电学实验的复习

以原理为主线进行综合复习

以数据的处理方法为主线进行综合复习

【策略2】精选习题,做好限时强化训练。习题选择要与高考对接,不拔高,不降低,重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的熟练掌握。

特别是加强选择题的解题训练,物理试题中,选择题分值高达48分,很多同学虽然能解答压轴大题,却在选择题上丢了冤枉分,失去了自己本来的优势.因此,对选择题的训练不容忽视.其主要目的有以下两点:

【冲刺满分】真正的高手不但能破解难题,而且能够一分不失.要想拿高分,必须通过小题训练来保证答题的正确率,杜绝所谓的“低级错误”.而解题能力较弱的考生可以依靠小题的正确率,确保拿到所有的基础分.

【储备时间】解答计算大题需要较长的时间.能够在保证正确的情况下快速完成小题,可以为解答大题留下充足时间,增加自己破解难题的胜算.

掌握选择题的主要解题技巧和方法

①接判断法,选准看问题的视角②比较排除法

③选项分组法,避免多选和漏选④反证举例法⑤逆向思维法

⑥极限分析法⑦特殊值法⑧假设法⑨作图分析法

⑩建立模型法.

4、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策略3】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下大力气解决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彻底减少无效劳动,做到事半功倍。

【策略4】提升学生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复习中要注意对学生基本数字运算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不用计算器。无论在选择题还是计算题中都有大量的用物理量的符号进行运算,而不涉及到数字运算的题目。复习中一定要加强字母方程的求解练习;还要加强识图、根据题目要求画图分析计算能力的训练,与文字相比,图、表描述物理学科的研究成果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因此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能从文字、图、表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并从中找出规律,是高考对考生能力方面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

【策略5】重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策略6】实事求是,以学生为本;关注边缘学生;重视学生学习心态的变化。

【策略7】重视解题的规范化。

①多看近年高考试题提供的参考答案的解题过程,体味图示、文字、公式在解题中的有机穿插和衔接。

②自己在解题时严格要求。要设定题目中未给的物理量;应用物理定理、定律列物理方程等都要用文字说明列式依据。要把重要关系式写在一行中间突出位置,写成“诗歌”的格式。对于多过程、多状态的物理问题,尽量用图示或文字加以说明,使阅卷人一目了然;物理量必须有单位,必要时对计算结果的物理意义加以讨论等,一定要杜绝不良的公式推积式解题习惯。

③要将题做完整。一些学生做练习“浮而不实”,列出几个物理方程便丢手不做。平时练习都不能规范地将题解完整,在考试的紧张环境下怎能写规范。

四、高考理综应试策略

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1.浏览试卷:

2.时间规划:如果把理综考试比作是一场战争,那么时间规划就好比战争打响之前的战术规划,试想一下,一场没有计划,边打边想的战争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所以,时间规划之于理综应试具有战略意义。

理综时间的分配是根据学科分值及学科难度来进行的。

生物学科约需要30分钟,化学约需要 50 分钟,物理约需要 60 分钟,余下的 10分钟作为机动时间用于重点检查或返攻难题。

从试卷类型上分,第Ⅰ卷用时参考时间约 45 分钟,第Ⅱ卷用时约95分钟,可留10分钟当机动时间

要做到合理安排时间,最主要的问题是速度原则,即“稳中求快准确第一”。

选择适合自身的答题顺序:

篇4

关键词 武术 人文精神 现代科技及传媒 学校体育

一、前言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起源于远古人类祖先的生产劳动,这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的结晶,长期与自然斗争食品的结果。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积反映和产物的再现,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会和汲取了诸多社会领域中的营养,同时又带有强烈的自然烙印的人文特点。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成功举办及目前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武术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武术要发展,普及与推广是根本。

二、武术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影响因素

(一)社会因素。

在政治因素方面,建国初期对传统武术的体育化改造使传统武术发生颤变;“”时期,传统武术受到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改革开放以来,竞技武术挤压了传统武术的生存空间。在经济因素方面,现代社会中传统武术作为职业的社会根基被打破;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人们无暇习练传统武术;市场经济的确立,冲击着传统武术存在的基础。在文化因素方面,传统文化的不利因素对传统武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西方文化的侵袭,使传统武术的技击功能和健身功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二)学校教育因素。

武术的文化特性是使它自古流传至今不衰的根本原因。而任何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想使中国武太真正走向世界,就非把武术纳入完善的正规教育体系不可。我国虽已从60年代开始,就把武术列入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但实践并不成功,武术教育很难健全,甚至落空。究其原因,主要是武术在学校体育的地位很低,武术师资严重不足。为了扭转这种落后状态,首先要确立武术的应的地位,把武术作为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树立武术教育的长远目标。

三、影响武术传播和发展的一些技术倾向

(一)动作形象上有重视优美的舒展,忽略攻守严谨的倾向。

(二)内容上有单调,雷同的技术倾向。

(三)演练中有注重表演气氛,喧宾压主的倾向。

(四)编排有前重后轻的倾向。

(五)忽视对动作方法的理解,缺乏攻防意识和内在精神。

(六)竞技比赛缺乏观众。

四、结论与建议

(一)武术的传播和发展要体现东方文化的人文精神及宣扬武术的内在精神。

1.武术的传播和发展要体现东方文化的人文精神。

目前,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不管怎样,它都应当遵循发展规律,通过形式与内容的渐进演变,适应社会的要求,只有如此,它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否则,必然被社会遗忘,甚至遗弃。武术若在当今的时代生存繁衍下去,它必须要符合时代的潮流,符合时代变化的韵律合拍,只有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当今时代的特征是经济化、数字化,受市场经济和数字化的冲击,缺乏对“人本”的追求,走向“物化”的方向,也失去了“人性”的自我。

2.武术的传播和发展要宣扬武术的内在精神。

从武术过去的传承和过程来看,技击是它得内在精神和灵魂,从武术的概念可知道,它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具有攻防价值得动作为基本素材,以套路演练和对抗搏斗为主要运动形式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攻防技击性是武术的内在精神和灵魂,也是武术最基本的特点,但它的传播决不能为突出动作的表现而忽视实战的内涵,武术区别于其他活动在于武术动作是攻防的统一体,技击性是其发展的本源。

(二)武术的传播和发展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及现代传媒。

1.武术的传播和发展要与现代科技结合。

中国武术在几千年的历史延续中,以太极说、阴阳说、五行说诠释着其内容的博大精深,习武者把“天、地、人”的和谐,视为武学修为造诣之最高境界,近代人孙绿堂,杨澄甫等一带太极拳形意宗师在精习武技之余,倾毕生之心血、著书立说,从哲学、医学、经脉学、养生学等方面作出了弥足珍贵的探讨与研究,为后人利用现代体育学科中的运动理论剖析武术提供了详尽的史料。

2.武术的传播和发展要与现代传媒相结合。

目前,电视、互联网对有关武术的内容,赛事的宣传少之又少,除了能够欣赏到“武林风”等少数几个电视节目外,像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中国散手VS泰国拳等国内、国际重大赛事,却都不见诸于电视。宣传力不够,导致人们不能正确区分竞技散打和传统技击。

3.学校体育教育中加强武术文化的教育。

中国武术如何薪火相传,学校体育教育是基本的途径,但改革开放20年来,在中国家庭、学校的教育中,武术文化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和重视,导致武术套路、散打的普及和发展与学校的教育相脱离,在此现状下,需要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介入,制定相关的文件,形成在小学——中学——大学普及武术套路及散打基础课程,实现一条龙的培养模式,同时,将武术套路及散打比赛纳入到各级学校运动会中,也可以采用不同等级的高低和比赛成绩与学生加分录取相挂钩政策,激励学生从小参与其中,逐步实现社会化和终身化,达到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才.武术学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篇5

摘要词:网络经济 传统经济 挑战 发展 对策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个令人们头痛的问题是网络价值的实现过程与资本增值过程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经济教科书中建立在边际成本上的供求均衡曲线已经失去意义.从各国政府分拆垄断企业到听任公司之间全球结盟、购并,从电信价格大战到网络互联纠纷不断,从微软公司捆绑销售官司不了了之到网络经济泡沫破灭,说明当今世界已进入一个新旧经济剧烈摩擦的年代。

一、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冲击

网络经济以新的视野或用新的方法来解释原有的理论,使其有新的发展。例如,引入信息的不定全性、有成本性、非对称性,使经济学中传统的市场理论、均衡理论、企业理论等发生了质的变化:网络经济还从新的经济现象出发,研究和确立新的经济理论。例如,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学在研究边际效益递增理论、无形资产及其评估理论的作用等。

1.对生产力要素理论的影响

(1)使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劳动力对信息能力的依赖空前增强,并促进新型劳动者即信息劳动者的出现与快速增加,(2)使生产力中起积极作用的活跃因素劳动工具网络化、智能化以及隐含在其内的信息与知识的比重急剧增大,信息网络本身也成了公用的或专用的重要劳动工具,(3)使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劳动对象能得到更好的利用,并扩大其涵盖的范围,数据、信息、知识等都成了新的劳动对象,(4)使生产力发展中起革命性作用的科学技术如虎添翼,并不断强化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的渗透和带动作用:(5)使对生产力发展有潜在重要作用的教育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远程教育、终身教育日趋重要,(6)使组合、协调生产力有关要素以提高它们综合效益的管理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更加强化,从而导致管理科技也成了高科技。管理信息化已发展到内联网、外联网、互联的网际网新阶段并与各种业务流程信息化相融合:(7)使作为生产力特殊软要素的信息与知识通过对生产力其他要素所起的重大影响和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有序化组织、总体性协调,发挥其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两个过程相互结合的特殊作用。

2.对边际效益递减理论作用的影响

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中,由于物质、能量资源的有限性或稀缺性、技术进步的相对稳定性、市场容量的饱和性,当需求依靠供给来满足时,任一投入产出系统中,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产出(即边际效益)呈递减趋势,这是规律性现象。而在网络经济阶段,信息资源成了主要资源,该资源可再生和重复利用,对其生产者无竞争性而对其使用者无排它性,它的成本不随使用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同时信息技术发展快、变化大、生命周期短,而且需求往往是由供给创造的,产品受市场容量饱和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中出现了类似“边际效益递增”的现象,使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范围缩小。

3.对规模经济的影响

在信息经济或网络经济中,由于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集成化、柔性化发展,数字化神经网络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当软件、多媒体、信息咨询服务、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网络设备与产品等变动成本占总成本较高比例的信息产业、网络产业、知识产业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时,增加经济性效应的途径就越来越多样化。范围经济(通过产品品种或种类的增加来降低单位成本和增加利润)变得更加重要了,差异经济(通过产品或服务差异性的增加来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时效经济(通过抢先利用机遇扩大市场份额来赢得竞争优势)、成长经济(通过拓展企业内外部的成长空间来获取利润)等多种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出现了,使规模经济不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惟一的经济效应。

4.对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影响

正像工业化与工业熨平传统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波动一样,信息业与信息化正在熨平传统工业(汽车业、建筑业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仍以美国经济为例,自1991年4月走出二战后第9次衰退期以来,经济持续增长已超过8年半了。究其原因,主要是:90年代以来美国以信息技术及其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导致经济周期变形加剧,信息技术等高技术的产业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周期性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美国1995年和1996年汽车业与房地产业陷入萧条时,适逢信息技术产业异军突起,促进了经济高涨。随着网络经济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兴起,则会更有利于延缓衰退期的到来,而使经济持续增长。当然,经济周期波动决不会因此而消失。在一定条件下,高技术及其产业也有衰退的可能。在经济波动与金融波动相互影响加剧、彼此依存更加紧密的环境下,发生经济波动是很难避免的。

二、发展我国网络经济的对策分析

篇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地区间人口流动成为学术界关心的话题。张善余(1992)、李树茁(1994)、王桂新(1993、1995、1997)和严善平(1998)都利用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研究,他们利用人口学或经济学的方法,对中国地区间人口流动的总体面貌、结构变化和内在机制作了多方面的定量分析。同时,还有很多学者通过样本调查,对人口、劳动力的地区间转移进行微观分析,加深了对人口、劳动力流动的全面理解(杜鹰、白南生,1998;白南生、宋洪远,2002)。但是,在有关中国人口流动的先行研究中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大多数研究往往只利用了某一次的调查数据,没有很好地把握人口流动机制的动态变化;二是对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市场化、就业机会、信息传递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的不够。本文利用最近几次人口普查数据及相关的社会经济数据,动态分析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的总量和结构变化,并对省际人口流动水平与经济发展、市场化、信息传递等因素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

    一、省际人口流动的动向和特征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内地流向沿海的人口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出现了结构上的变化。省际迁移人口越来越向主要的输出地和输入地集中,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两极分化倾向。表1是根据最近两次人口普查数据整理的结果。其中,流出人口和流入人口是过去5年中发生省际迁移的全部人口,它包括户口随迁的迁移人口和户口不变的流动人口,但不包括调查期间内死亡的人口,也不包括曾经流动过的回归流动者,调查期间内的多次流动也只算一次;纯迁移人口为流出与流入之差,负数表示流入大于流出;人口迁移率为纯迁移人口与常住人口之比。

    从表1可以看出:(1)省际流动的人口总数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1000多万人增加到 90年代后期的3400万人,增加了2倍多。这意味着在市场经济快速增长的改革开放时代,劳动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更有效的配置和使用,同时也表明了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机制在增强,整个社会的流动化程度在提高。(2)从纯迁移人口的地区分布来看,输出地、输入地的结构几乎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即沿海地区和西北的几个边疆地区为主要的人口输入地,而中部和西南地区则是主要的人口输出地。但浙江、湖北省是少有的几个例外。(3)人口的纯输出地与纯输入地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主要的人口输出地人口的输出规模加速扩大,而主要的人口输入地则以更快的速度吸引外省人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的离散系数分别只有0.67和0.71,而在90年代后期,该系数迅速上升至1.97和1.05。输入地的集中倾向尤为明显,仅广东省就吸收了全部跨省迁移人口的1/3。

    {C5R429.jpg}

    上述分析结果可以概括为:(1)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省际人口流动规模迅速扩大; (2)纯输出地和纯输入地的空间分布基本没有大的变化;(3)省际迁移人口越来越向几个主要的地区集中,两极分化现象日趋显着。

    二、省际人口流动水平的机制分析:模型与假说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参照有关的人口流动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人口迁移模型,提出理论假说,并对人口流动的决定机制进行实证分析。首先,讨论对人口流动可能发生影响的各种要素。

    其一,地区间工资差距对流动的影响。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城乡和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收入差距,这一差距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又进一步扩大。在社会中只要有差距存在,人们就会在地区间流动,以此来消除差距,实现自我的效用最大化。

    其二,获取就业机会的几率。一个地区的工资水平再高,如果失业率也比较高的话,该地区的预期工资就会打折扣。相反,工资水平也许不是很高,但如果能够比较容易的就业,即失业率较低,人口流入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其三,市场化的进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劳动人事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但这并不能说明企业的经营管理可以完全摆脱行政的干预。例如,在劳动用工方面,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国有企业也并不能完全自由录用户口不在本地的民工。因此,有理由认为,在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国有部门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小,或者说市场化程度越高,劳动力市场中的供给关系可能会更加自由。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以务工为目的的人口流入会比其他地方更多。

    其四,伴随流动发生的各种费用和成本。具体包括迁移的交通费、求职过程中的生活费等直接费用,以及失去已有工作的机会成本和适应新生活的心理成本等。当然,这些流动成本有的可以准确地计算,有的只是分析概念,实际上并不容易把握。为了搞清楚流动成本对人口流动的影响,通常把两地之间的空间距离和两地居民的人际交往程度作为变量。如果两地间的距离较近,交通条件也较好,则可以节约交通费,因生活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心理上或精神上的成本也可以大大减轻;如果两地居民之间存在较多的血缘或同乡关系,各种各样的生活信息、就业信息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传递,特别是在市场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现阶段,血缘关系、同乡关系对降低距离的负面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上面的考虑,把迁移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因变量,把两地间各因素的相对差距即X[,j]/X[,i]作为自变量,建立指数方程:

    {C5R406.JPG}

    {C5R407.JPG}

    {C5R430.jpg}

    {C5R431.jpg}

    对式(1)取对数,便可以得到对数线性方程:

    {C5R408.JPG}

    {C5R409.JPG}

    {C5R410.JPG}

    {C5R411.JPG}

    结合变量的定义,就迁移模型中各变量和迁移率的关系,提出6个理论假说:(1)假说一 (收入差假说):A地的经济水平越是高于B地,则A地向B地的人口流出率就越低,相反,B地向A地的人口流入率就越高。也就是说,地区间的相对收入差距是产生人口流动的前提条件。(2)假说二(增长速度差假说):经济增长、非农就业机会增加较慢地区的人口倾向于流向增长速度较快的地区,即流出率较高,而反方向的流入率则较低。笔者认为,地区间经济发展速度的相对差距也同样影响着人口流动的相对水平。(3)假说三(市场化假说):如果两个地区城镇非国有部门职工的比率不一样,则从低比率地区向高比率地区的人口迁移率较高,而反方向的迁移率较低。(4)假说四(就业几率差假说):如果两个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不同,则从失业水平较高地区向较低地区的人口迁移率较高,反之则较低。(5)假说五(流动成本假说):地区间的空间距离对迁移率起负面影响。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的距离越远,人口迁移率就越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同样的空间距离对人口流动的负面影响将逐渐缩小。(6)假说六(流动链假说):在两个地区之间,有关就业和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流越大,伴随空间流动的物质的、精神的成本就会相应降低,从而两地间的人口迁移率也会相应上升。

    三、省际人口流动水平的机制分析:数据和模拟结果

    笔者将利用人口普查和有关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上述的人口迁移模型进行模拟,并根据模拟的结果来验证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说。

    {C5R432.jpg}

    {C5R433.jpg}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人口普查年的政府统计,以此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变量;城镇非国有部门职工的比率、城镇登记失业率也为人口普查年的政府统计;经济增长率取人口普查年之前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非农就业人口的增加率根据两次人口调查(时隔5年)的汇总数据求得,空间距离取省城之间的铁路里程(部分地区为航空里程);把前一个时期流往其他省份的迁移人口数量作为两地之间的流动链指标。具体地说,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和后期的移动函数中,X[,7]的数值分别为1985~1990年和1990~1995年间从i省流向其他省份迁移人口的输入地构成比,该数字分别从1990年人口普查和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汇总结果求得。根据前面的理论假说,如果80年代后期从i地流向j地的人口相对越多,则90年代前期同向的迁移人口也越多。同样,90年代前期从i地流向j地的人口相对较多,则90年代后期同向的迁移人口就更多。为了排除各地区自然、气候等条件对人口迁移率的影响,在迁移模型中导入表示地区特征的虚拟变量。

    为了显现迁移率与各因素的关系,选择主要的人口输出地和输入地,在此基础上确定用于计量分析的数据库。具体来说,在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中,选择18个省份(10个主要输入地和11个主要输出地,其中有3个地区分属两方);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选择19个省份(11个主要输入地和10个主要输出地,其中有2个分属两方)。这些地区的省际迁移人口在两次调查中,分别占全国省际迁移人口的65%和75%。

    表2是省际人口迁移模型的模拟结果。为了了解迁移率与有关因素的统计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变化情况,笔者除了对1995年、2000年的人口迁移模型进行模拟,还把两组数据放在一起进行更一般性的分析。下面是人口迁移模型的主要计算结果和有关发现。

篇7

关键词职业培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59-0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对振兴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要求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建设人才,是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但是现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延续着过去的教育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要求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方式。

1培训目标

电力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造就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的送、配、用电等电力生产岗位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电力生产的特点和电力系统处理突发事故的及时性、准确性,客观上不仅要求员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群体协作精神和心理素质,而且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职业技能。因此,教育目标应由知识学习的单一性转向实用型、技能型上来。

2电力职业培训要突出三个转变

1)电力职业培训的教育方法应由理论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变,并用“实践”这条线带动理论学习,使理论与实践同步,直观与抽象同步,才能使学员易于接受,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

转变观念,以“能力为本”作为培养目标。应以实践教学为主,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提高主动性,大力倡导和推进实践教学,力求学以致用。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员的岗位锻炼能力,是当前电力职业培训中尤为重要的部分。

2)教学检查应从重视分数向全面培养能力的素质教育转变。职业培训学员最害怕的莫过于考试,他们结合实践能理解的知识,不一定能背得住,或不能离开书本去组织一种解题方法,因此,考试是他们最大的包袱,尤其是考试成绩与他们的实际利益挂钩后,学习的动力似乎就是为了考试,这对提高电力职业培训水平是不利的。

3)职业培训对老师的专业知识和知识更新能力的转变是一个挑战。日本人曾说过“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没有教育的质量,就没有建设的质量。”教师只有不断拓宽和更新知识,提高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职业培训这种特殊形式的教育要求,才能不断升华教育技能,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

3激发兴趣模式

教学内容要适应形势发展,注重结合实际,从而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由于电力行业属于科技知识含量高、高新技术应用普遍、设备更新换代快的行业,因而要求操作应用设备的劳动者本身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必须与之相匹配。课程内容上要以职业岗位规范所要求的综合能力条件作为配置课程内容的依据。对教材中陈旧偏深偏多而又实用性不强的内容要大胆精简,并及时补充反映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使学员感到所学的知识实在、管用,而且能够学好,避免学员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从而极大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的熟悉与热爱,真正使学员所学的知识满足从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4学员主体地位模式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要树立学员的主体意识。老师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各种方法调动学员的主动性、自学性和积极性,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激励学员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积极推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的新方式,构建使用竞争的学习模式,调动学员积极思考,同时给机会让学员表达自己的见解,锻炼学员的表达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充分开拓学员的思维空间,培养创造思维能力。老师要经常注意应用开放性或发散性问题来引导学员思考,通过集体自由讨论,提出意见或构想,鼓励全体学员参与活动。通过创造能力的培养,使思维、意识转化为行为,将精神转化为现实。

2)培养学员将知识融会贯通。巩固新课的过程中,还可运用列表法、归纳法、对比法等多种形式进行小结。比如在介绍“常用仪表的结构、原理、特点”这一课时,可以通过列表法对电磁式、磁电式、电动式等仪表结构、原理和技术特点进行比较,从而培养学员将书由“厚”读“薄”的能力,为他们将来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3)作业布置应适量而有梯度。布置作业时,首先要注意不应使学员负担过重,否则就会使学员迫于大量文字抄录或数学计算的压力,而失去了独立思考、回味和加工所学新内容的时间和机会;其次,还应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员不要搞“一刀切”,应该适当考虑作业难度的梯度特征,力争使每个学员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自身努力独立完成作业,并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和提高。

5信息化模式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了多种可能。教育培训改革要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突出现场教学的特点。我们培训中心注重采用了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推动了教学方式和创新强化培训,提高了教学质量。我们筹措资金对公司培训中心进行了多媒体计算机室、仿真实验室设施改造,更新了计算机、仿真实验仪器、仪表,配置了数字化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笔记本电脑和移动音箱麦克等。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再是我讲你听,一支粉笔写春秋,而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录像机、投影仪、多媒体教学仪器等现代化设备,将声、光、电、像有机结合,形成立体教学氛围。同时我们利用仿真实验室教学设施,对电力设备安装和现场接线进行实际操作,以形象化的方式和多样化的手段传递教学信息,形成直观、生动并符合人的思维习惯的效果,增强学员的感性认识,从而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涩的理论感性化,进而减轻了学员的认知上的难度,帮助其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这种信息化教学方式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职业培训信息化教学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学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情境可以自己创设,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源,通过自由选择方式获得的。同时可以自主学习设计,随机学习。

信息化教学模式比传统职业培训模式有较大优势,职业培训信息化是职业培训改革的出路和发展趋势。当今许多企业已经开始试用,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大力普及开来。

6为人师表模式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情感充沛,以良好的师德感染和影响学员。教学改革同时要求“以德育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老师在教学中的一言一行对学员都会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因而老师要特别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要授课严谨,情感充沛,语言生动形象,才能更好地感染学员,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同时,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员维系最佳的学习心态,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师者,已不是简简单单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这对教师自身能力、修养的提高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篇8

关键词: 高校师生 交往异化现象 深层原因 解决途径

高校师生是高校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两个基本的构成要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不可否认,近年来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淡化并出现了相当程度的交往异化现象,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力求找到突破困局的方法。

高校师生交往的异化是指作为交往主体的教师与学生的主体间性的异化,教师与学生不是平等、自由的互动关系,而是从主体――主体关系蜕变为主客关系,其结果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疏离、不平等、不自由。交往异化现象的发生意味着高校师生间的交往方式的扭曲,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其非人性化的程度日益加剧。

高校师生间的交往行为是大学校园有的社会行为,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社会关系的实在形式和动态表现。教师与学生以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为依托形成了一种特有的交往关系,双方交往的目的应该是求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同、理解、互惠和合作。

教师或学生在学校必然要与对方打交道,与对方共同存在,即“共在”。但是,在现实交往过程中,教师或学生在“共在”里往往难以领会自己的独特存在,常常以“他人”的身份来考虑自己,筹划自己的生活,无论教师或学生都放弃了自己生活的独立性,消融在无个性的一般人之中,对自己的生活被迫作出选择和思考,处于一种不自由的状态,借用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即处于一种“非本真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教师与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均处于失去自我的异化状态。教师成为无个性、不自由的存在。迫于生存压力,绝大多数教师不再激扬文字,不再针砭时弊,不再勇于成为社会的良心,教学工作的完成如撞钟的和尚般简单而机械,无意义地照本宣科,沦为学舌的鹦鹉;学生也成为无个性、不自由的存在。迫于学业和未来的生活压力,绝大多数学生不再张扬青春,不再崇尚知识,不再怀抱成为社会栋梁的雄心,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充斥着无意义的牢骚和不满,却从未发自内心地去体会自己真正的需要。

因而,在这种失去自我的不自由的状态中,师生双方不是从实际交往的需要出发,而是以不同于自身的“他人”的身份进行着虚假的交往活动。整个交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就好像是两个在演对手戏的演员,师生关系日趋表面化。教师不再对自身的职业抱有神圣感,不再以传道、授业和解惑作为自身价值的实现过程,不再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匮乏甚至缺失,而学生则不再对教师抱有敬畏感,不再需要给自己人生指导的他者。教师和学生的交往范围更多地局限于课堂,课后交往日渐减少,即使是课堂活动也只是例行公事,讲课的漫不经心、敷衍了事,听课的呆若木鸡,形同木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原生态的人身联结关系被破坏,双方不再具有原先似家人般亲密的关系,交往行为带给双方的精神愉悦程度在降低。

由于师生双方是在失去自我的非本真状态下进行着虚假交往,因此彼此在对知识这一双方交往媒介的获取方式上存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漠视各自的全面发展。

从交往地位上看,传统的教师权威地位导致学生话语权的缺失,教师成为教育活动的主宰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占有着知识,而学生只是一个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没有创造性,学生的个性受到严重的压抑,处于“失语”的状态,由此,教师成了实实在在的“独白者”,教师在话语权上的强势地位,限制了学生自我意志的顺畅表达,使得双方没有交流或交流不畅,导致矛盾加剧。因为,在这种状态下的教师和学生不是作为“总体的人”的全面的交往,而只是一种片面的、被动的交往,从而使交往失去了“人”的特质和自由的特性。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自我意志获得自由体现,人的各种需要、潜能素质、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丰富等。然而,由于交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知识获取方式上存在着地位上的不平等,使得师生双方仅在知识的层面进行着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的单向信息传递,留下的只是一些符号的堆积,双方作为人所具有的诸如情感、理想、价值观等多重价值和意义却被忽视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能从这种交往中充分满足自己的需要,发展自己的个性,也没能很好地丰富自己的社会关系。于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往必然会呈现出对抗式交往的趋向。

由于教师和学生都有追求自由的本性,都力图保持自己的主体性,这就难免把对方物化、客体化,由此造成了双方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冲突。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联合中认识对方,进而发现自我的,双方构成了交互主体――“我们”。“我们”是教师和学生交往朝向的和谐图景,它意味着双方矛盾的有机调和。但是由于双方将彼此物化,加剧了各自的非本真状态,因此,这种交往图景只能达到形式上的和谐。这就是说,师生因各自向着自由而产生的矛盾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调和,双方的冲突也就在所难免。如果对师生的交往异化现象作心理维度的分析,就会发现“异化主要是作为与客体相分离的主体被动的、接受的体验世界和他自身”。在这种体验中,教师或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外人,甚至觉得自己和自己疏远起来,已经感觉不到自己和对方之间的密切联系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爱的感情和友好的关系蜕变成裸的相互利用的物物关系,彼此把对方视作客体、物、抽象的实体,视作实现自己的某种目的、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和欲求,或完成某种超人的或神圣事业的手段,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用表面上的热情友好掩盖着隐藏的疏远、冷漠和不信任。如学生把老师称作“老板”,而老师则把学生视为“打工仔”,学生把老师的成就和人际网络看作是自己进入未来社会的良好跳板,老师则把学生的付出看作是得到丰厚报酬的劳动力买卖。双方交往过程中充斥着功利主义色彩,反映的是当代教师和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扭曲及诚信意识的淡薄。

再加之随着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工业化道路的推进,作为人才输送基地的高等教育系统在市场化、产业化的过程中也逐渐存在着把一切东西数字化、抽象化、原子化的趋向,教师和学生往往被消解了情感、价值、多样性,而变成了高速运转的教育教学大机器体系中的零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有血有肉有情感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进行程式化交往的抽象的数字、符号和原子。这样,在这种高度非情感化的和理性的现代式的交往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教师和学生陷入了不可避免的异化之中。教师和学生就被肢解为机械化分工后的独立的部分和环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机联系被割断了,导致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疏远和隔离。而且教师和学生就如同在流水线上重复作业的熟练工人,机械而单调地进行着所谓的教学活动,双方的交往活动就会变得越来越消极被动,丧失了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最终成了残缺不全的主体人格。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教师和学生各自的非本真的异化状态。在所谓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了广播员和放映员,以创新型教学的名义简单而草率地将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展示出来,却没能将其与所讲内容很好地加以融合,也未能挖掘更深层的内涵,而学生则成了电影观众和看客,在“享受”了视听盛宴之后却没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当然也就不可能出现正常交往中呈现的认同和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和学生作为交往的主体的这种数字化、抽象化和原子化的异化趋势是整个高等教育行政性系统“牢笼”束缚的结果。

此外,在教师和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规则的失范也是产生异化现象的原因之一。教师和学生的交往是在既定的规则之下的交往活动。双方若要达到交往的有效性就必须遵守彼此订立的契约,自觉地接受契约的约束。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内外合力的作用,这种契约被破坏了,从而导致双方交往活动的有效性弱化,交往活动不能彻底正常地进行,这就会对交往主体的内心产生比较强烈的冲击,造成一定程度的异化。当然,外在原因始终是外在的,把主体所处的非本真状态完全归咎于外力是不公正的,关键在于自由是否是你内心最真挚的追求,若是这样,由此产生的异化程度就更为强烈,而为摆脱这种异化所作的反应也就更加强烈。这就是说,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必须在既定的规则之下进行,但又应当给予双方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双方的交往环境对交往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只有在完善教育体制机制的大背景下,在良好交往环境中,在保证交往双方的主体与主体的平等地位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遵守双方所订立的契约时,注重彼此情感的沟通和交流,恢复原始交往时期的那种自由的本真状态,才能杜绝高校师生的交往异化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子连.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异化及其对策探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总第174期).

[2]邹宽生.大学师生关系疏远的原因分析及构建.科技信息,2007,(25).

[3]余会春.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反思与重构.云梦学刊,2008.11,第29卷,(6).

[4]刘飞.当前高校师生关系良性发展态势的研究.考试周刊,2009,(6).

[5]周慧霞.高校师生关系的伦理问题及保障.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第22卷,(1).

[6]雷伟.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教育探索,2008,(10)(总第208期).

[7]吴利敏.高校师生之间的理解对话与主体间性探析.2008.11,第24卷,(6).

[8]张俭民.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对重构 师生交往关系的启示.现代教育科学,2007,(1).

[9]毕世响.交往、教育与异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8,第15卷,(4).

[10]王晓华,张建华.交往的异化及其扬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第15卷,(4).

[11]解艳红.交往视角下的师生关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第20卷,(9).

篇9

关键词:房屋建筑;桩基检测;应用

中途分类号:O434.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作为使用桩基相对较早的一个国家,至今保留着很多桩基完整的著名建筑,这些建筑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到了19世纪中后期,由于钢筋水泥以及混凝土的出现,桩基的材料也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后来机械设备的发展和改进,我国的建筑设计对于桩基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样导致很多新型的桩基出现,对于桩基的广泛利用促使人们进一步对桩基展开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其中桩基检测技术对于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随着建筑单位对于工程质量要求的逐渐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于桩基检测技术的研究。

一、桩基检测技术

桩基检测,一般是指单桩的承载力和桩身的完整性两个方面的检测,从而到整个桩基工程的评定与检测。桩基检测成果是评价桩基工程是否合格的依据,也是对不合格桩基进行补强的必要的基础。所以,桩基检测必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成为地基基础问题的一个热门话题。桩基测试的内容包括成孔质量检测、桩的承载力的检测和桩的完整性检测。下面分类进行简单的介绍:

1、成孔质量检测

成孔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浇注后的成桩质量好坏:如果桩孔的孔径偏小的话则使整桩的承载能力会降低;桩孔上部扩径的话将导致成桩上部的侧阻力增大,而使下部侧阻力不能得到完全发挥;如果桩孔偏斜的话则会削弱基桩承载力的有效发挥;如果桩底沉渣过厚的话会使有效桩长减少。因此,对于控制成桩质量成孔质量检测是尤为重要的。成孔质量检验的内容又主要包括孔径、孔深、沉渣厚度、垂直度等。

2、桩的承载力的检测

桩的承载力的检测的方法有静荷载实验法和高应变动测法两种。

(1)静荷载试验法静荷载试验法通常用于检测基桩的承载力。静荷载试验法包括了基桩竖向的和水平的承载力的检测。工程中多用到为竖向静载荷试验。静荷载试验法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它受力条件相对接近桩基础实际受力状况。静载试验适用于工程试桩的承载力的检测,要注意对于工程桩检测绝不能做破坏性试验。其检测精度高,相对误差在小于10%。

(2)高应变动测法

高应变动检测,是利用重锤对桩顶进行的瞬态冲击,使桩周土产生塑性变形描绘桩头实测力和速度的关系曲线。通过应力波理论来分析得到桩土体系的各个相关参数,可以揭示桩土体系在接近极限时的工作性能好坏。通过分析桩身质量,来确定桩的极限承载力大小。

3、桩的完整性检测

(1)低应变动测法

低应变动测法是通过对桩顶施加相对较低的激振能量,使桩身及周围土体作微幅振动,即可用仪表量测记录桩顶的振动速度以及计算加速度。利用波动理论或者机械阻抗理论分析记录的实际结果。达到检验桩基的施工质量,判断桩基完整性的目的。

(2)声波透射法

此方法是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声学参数,如声速、频率和振幅的变化以及波形来分析桩身混凝土的连续性并判断是否断桩,是否有夹砂、断层、蜂窝等缺陷和它们的大小、位置。

4、桩基检测的其他方法

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外,桩基检测还有超声脉冲检验法、钻芯检测法,以下分别进行简单的介绍:

(1)超声脉冲检验法

此检验法是在检测混凝土缺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方法是在桩灌注的混凝土前沿,桩的长度方向平行地预埋一些根检测用的管道,以此作为接收换能器和超声检测的通道。超声脉冲检测时探头在两个管子中要同步移动,沿不同的深度逐点地测出横断面上超声脉冲穿过混凝土时的各项参数,按超声测缺原理分析每个断面上混凝土质量。

(2)钻芯检测法

大直钻孔灌注桩,设计荷载一般较大,用静力试桩法有很多困难。所以经常用地质钻机在桩身上沿长度方向钻取需要的芯样,通过观察、检测芯样来确定桩的质量好坏。该方法主要是用于检测灌注桩的桩长,桩底沉渣的厚度,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判断或鉴别桩端的岩土性状级判定桩身的完整性类别。但是钻芯检测法只能反映钻孔小范围内部分的混凝土质量,而且方法所需的设备庞大而且价格昂贵,所以不适合作为大面积的检测方法,只能用于一般的抽样检查,也可作为无损检测结果校核手段。

二、桩基检测技术的应用

1、成孔质量检测的应用

基桩成孔质量测试采用的仪器设备主要有孔径仪、井斜仪、沉渣测定仪、电动绞车、深度记录仪、孔口轮等。分别对成孔的孔径、孔斜、沉渣厚度及孔深进行检测。根据这些测得的数据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工程的桩孔成孔质量检测4项指标,包括孔深、孔径、孔斜、沉渣厚度,评价其是否能达到规范的要求。

2、静载试验检测的应用

在工程中,根据设计要求,需要对检测过程中的多根试桩进行单桩竖向静载试验。一般主要使用的检测设备有:静载试验成套设备,主要包括反力装置、加载和荷载测量装置、千斤顶、压力表、荷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位移测量装置等。另外还有压板和钢梁等等。工程桩基检测过程中的竖向静载试验,是采用配重与锚桩反力装置联合加载法。就是在试验桩的桩顶放置千斤顶,再放上主梁和次梁,次梁要连接四根锚桩,同时要在次梁之上堆放预制桩。对桩的加载方式一般采用快速的维持荷载法,即为逐级加荷,加荷后要隔十五分钟读一次数,每级加荷时间为两个小时。首先预计加荷,其次分级加载(视桩基承载力不同而定)。当检测中间出现了破坏荷载,则要中断加荷。从检测结果读出桩的极限承载力的平均值,最大极差,看是否大于平均值的百分之三十,求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大小,评价结果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

3、低应变动力检测的应用

据相关规范的规定,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检测桩身的完整性,还可以确定桩身存在缺陷的程度以及位置。根据桩身是否完整性检测的结果,评价出桩身完整性的类别。检测仪器由加速度传感器力棒,动测分析系统组成。在桩顶放置一个加速度传感器,接收在锤击过程中产生的较强的加速度信号,经过桩基动测系统的放大和A/D转换,就会变成数字形式的信号而传给微机。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会在屏幕上显示实时测量的加速度波形。每根桩桩心对称布置2~4个检测点,每个检测点记录的有效信号数不宜少于3个。在时域内对应的处理在磁盘上的信号,根据应力波反射进行等价地将速度信号通过时域由频域辅助处理,通过不同部位反射的信号的分析,得到每根桩的桩身得完整与否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分析桩身类型,评价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

4、高应变动力检测的应用

工程中对工程桩中的多根桩进行了高应变动力测试。一般用到的检测仪器有动测分析系统,该系统由微机,加速度传感器,A/D转换器,重锤装置,力传感器。检测方法是将两个应变式力传感器和两个加速度计分别对称安装在桩的侧表面。让锤自由下落锤击桩顶,冲击力会产生的力信号和加速度,通过桩基动测系统放大和A/D转换,会变成数字信号而传给微机,信号经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后就会存入磁盘,同时显示出实测波形,然后回放磁盘上的测试信号,利用FEIPWAPC软件对曲线拟合分析,可以得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通过检测结果所检测的这些根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基本值位于哪个区间,对比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平均值,确定本次检测结果并综合判定单桩的极限承载力。

结束语

桩基工程目前已经广泛的被应用在了房屋建筑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基桩检测技术有利于保证房屋建筑工程之中基桩工程的质量,其意义十分重大。因此发展房屋建筑中的桩基检测技术,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持,增加科技投入,人才投入,不断地开拓创新,综合各种建筑设计的桩基检测技术,充分的取长补短,为我国的建筑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朱英朝.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相关问题浅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7(6).

篇10

关键词:表现;理论探源;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5-0059-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媒体带来人们“技术联系”日益紧密、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同时,也使得人们的交往陷入危C之中。本文通过指出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危机的各种表现,得出结论:交往被异化了,进而揭示出当代人际交往危机的根源,并提出破解这种危机的对策。

一、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危机的表现

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危机有着诸多的表现,本文想就交往主体方面的表现谈谈自己的看法。就交往主体而言,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交往主体的技术化。弗洛姆认为技术化是当代人交往的一个特征。他在《健全的社会》中指出:“现代的商人不仅要做数以百万美元的生意,而且还要应付数以百万的顾客,成千上万的股东、工人和雇员;所以这些人不过是一架大机器中的许多小零件,商人必须控制这架机器并且计算出它的效果;最后每个人都被视为一个抽象实体和数字,在此基础上,商人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预测生产的发展趋势并做出决策。”[1]网络社会中的交往主体也具有技术化的特征。在高度虚拟化的网络社会中,交往已不仅仅局限于聊天,组队式的游戏拉近了相似年龄群体的交往,这种交往使交往主体不可避免陷入技术化之中。主体往往在未知觉到的情况下被消除了情感、个性、价值、丰富性而变成了游戏中的一个零部件。与之相对应的是,主体间原本正常的交往变为游戏中的“打架斗殴”或“拉帮结派”,缺乏真正沟通的交往。很多人沉迷于网络,除生理活动时间以外,绝大部分时间都耗在网络中,加剧了技术化程度。

2.交往主体的疏离化。新媒体环境下,新科技成果为人们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窗,使人在有限的时间、金钱下,最大可能的认识世界,同时也使得交往主体之间逐渐疏远。网络世界异彩纷呈,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人们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网络,由此减少了本来就为数不多的直接交流。中国是一个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国家,感情的好坏往往取决于直接交流的多少,面见的多了,陌生人就成了朋友,见的少了,好朋友也变的无话可谈了,久而久之,交往主体被疏离了。网络交往的特点也加剧了交往主体的疏离。借助于网络交往,人们有血有肉的交流变成了数字或者图片呈现在对方的屏幕上,“举止言谈转化成二进制的语言,人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方式在屏幕上传播,人成了数码化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流,感情的直接交流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逐渐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2]。交往主体的疏离化使人的感情更加淡化。

二、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危机的理论探源

本文笔者认为,新媒体下人际交往之所以呈现出许多危机,是因为在新媒体充斥生活的现代,微信、朋友圈、QQ、微博等从交流的工具,成为支配人的力量,从而使交往异化了。“异化是一种不正常状态,是主体从自身的活动中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作为与主体相疏离、相对立的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存在”[3]。从多个角度探讨人际交往危机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

1.人际传播规则的缺失直接导致了人们交往关系的淡漠。人际传播规则是指交往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应遵守的规范,比如诚实守信、友好待人等一系列规范交往行为的社交礼仪。但在网络交往中这些规则被自动忽略了。相对于直接交往中人自觉的遵守着规则,友好对待他人,网络交往的“不在场性”给交往主体一种错觉:话是可以乱说的,不友好待人顶多也就是被人说几句,好像也没有什么损失。人从直接交往的规则中“解放”出来,更自由的享受着为所欲为的“交往”,有些现实交往中难以显现的阴暗面就出现在网络交往里了。在直接交往中,不理对方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往往受到交往者的反感,而在网络交往中随意终止交流、“不辞而别”的现象时时发生,交往主体从开始的信任到隔阂,使他们的交往关系趋于淡漠。有些主体抛弃现实交往中的社会规范,任意发送不健康的信息以宣泄情绪,弱化了现实交往规则的权威性。缺少交往双方时间和情感的投入及其互相尊重的网络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交往关系的淡漠。

2.网络道德的缺场为人际交往危机提供了土壤。道德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它依靠社会传统、风俗习惯、内心的道德信念来支配人的行为。由于受到多种条件的影响,道德的作用在不断的减弱。网络道德的缺场是指在网络虚拟的空间中,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偏离道德轨道,走向道德的对立面,造成行为的失范现象。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指,人在进行道德选择时不是遵从于道德,而忽视道德、弱化道德,认为自己的行为“无伤大雅”;二是指,一些具体的道德使人处在一个进退两难的维谷之中,成为束缚甚至阻碍人发展的枷锁。就传播虚假信息而言,很多人不去确认信息的真假,而往往因为吸引人的噱头,而对其传播、扩展。网络交往中 “随心所欲”、“出口成脏”现象随处可见。当然,现今社会也积极培养着新的社会道德,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希望促进人们文明上网。但是新的道德规范尚未被人们普遍接受、没有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人的行为自觉。

3.网络媒介的异化是人际交往危机的加速器。网络媒介是以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形成起来的旨在加强人们联系的纽带,QQ、微信、BBS、微博等是其表现形式。网络媒介兴起的初衷一方面是促进信息的传播,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演进和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需要在交往中形成多种关系。网络媒介的兴起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更多途径,促进了人们的交往,因而是满足人本质需求的体现。然而,网络媒介作为人们创造出来满足人们需要的工具性存在,变成了奴役人的武器。网络媒介的异化带来的问题有很多:因阻止孩子玩游戏,妈妈被连踹几脚;因妈妈专注于手机,孩子不慎被淹死等。其给人际交往带来不好影响鲜明的体现在:好不容易过年回家一次,年青人依旧是手机不离眼。对此,央视甚至出了公益广告,广告词是:“你和你的父母只差一个屏幕”,以此来唤醒年青人正确对待网络媒介。网络媒介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速了人际交往的异化,网络媒介的异化是人际交往危机的加速器。

三、破解交往危机的对策

“社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人的交往问题理应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去思考。如何使人际交往回归到正常状态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制定网络交往规则,制定者和交往主体一起努力。如同社会缺少法律就不能正常运行一样,网络交往中缺少必要的规则就难以走上正常的轨道。网络交往虚拟性、随意性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建立起一套网络交往的规则。(1)从规范的制定者来说:首先,可以借鉴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规范,比如诚实守信、关心他者、礼貌待人等,规定网络交往哪些应该做,使人们的交往处在一个确定的环境中;其次,制定相应的处罚机制,明确哪些是、什么不应该做,如有违反,则对其进行处罚,让人们知道自己的交往是有规则的、不是随心所欲的。从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着手,形成一系列的网络交往规范。(2)从交往主体来说:首先,不传播虚假信息,对不知真假的信息发动探究思维去审查,弄清楚结果;不污秽信息,自觉抵制网络污染;其次,将中华民族有关交往的优良传统自觉应用到网络交往中,为网络交往的大环境贡献一份力。

2.提升人的道德境界,激发人的交往潜力。传统道德正失去其控制力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建立,人们处于一个“无德可依”的局面。正如王一多所说“中国目前社会道德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无序的状况,整个社会缺乏基本的道德共识和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人们在不同社会领域、社会场所和社会群体中,各自按照不同的、往往是相互矛盾的道德准则行事”[4]。道德的缺场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网络新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交往是人的内在需要,破解当代人际交往危机最根本的还是要从交往主体本身入手,提升交往主体的道德境界,树立崇高的道德观。社会成员应认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传统道德中积极的、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并身体力行弘扬道德规范。从内在方面来说,社会成员应约束自我的行为,并利用多种方法自觉提高自我修养,比如学思并重、省察克制、慎独自律、知行统一等。同时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净化心灵。道德境界的提升,使交往主体解决了交往中不信任问题,为主体敞开胸怀挖掘潜能提供了外在条件,以此来打破人受到外界力量支配的状态,使其逐渐恢复本真状态,促进人交往本能的发挥、促进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3.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促进网络媒介正确运行。交往主体对网络媒介的沉迷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网络上有很多引起人兴趣、关注的话题,而这些话题并不完全是真实的,只是设计出来仅仅为增加人们的点击率来获得利润的手段。这提醒网络媒介在信息时应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不能只为勃关注而制造虚假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从信息的传播过程看,应该加强对传播信息的规范和管理,可以通过制定针对保证信息真实性的法律法规、奖惩制度、加强相关部门对媒介信息的审查力度等方面加强对对网络媒介环境的引导。同时,从网络媒介的主体来看,媒体行业的自律是保证信息真实性的决定因素。盲目追求点击率、轰动性,不仅与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也是新闻专业工作者缺少专业素养的体现。因此,应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提高其专业素养,增强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从交往主体来看,对待网络信息不能一味追求“新”“异”,只为获得趣味感而忽视了应有的理性,交往主体应该提高鉴别信息的能力,不传播虚假信息。

人是社会的细胞,人际交往在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社会主义是充满和谐、友爱和温情的社会,当代人际交往危机必须得以破除。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国家、社会和每个人都不能袖手旁观。

参考文献:

[1] (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111.

[2] 汪清,张启平.对网络人际交往的伦理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