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实践教育范文

时间:2024-02-23 17:5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实践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少年实践教育

篇1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

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逆反情绪,表现在:对自己缺乏信心,不愿参加活动,害怕失败,自暴自弃,漠视关心,不接受建议,抵触情绪严重等等。很多学生甚至感受不到同学的友谊,老师和家长的关心。我们应该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增强感恩意识,这就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正确引导。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感恩是和谐社会的情感基础:一方面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人与人的和谐共处,为家长、学校实施青少年感恩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学校德育、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三)弘扬中华美德的需要

感恩思想得到古人的推崇:“知恩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等都体现着一种知遇之恩、养育之恩、培养之恩、救命之恩。

二、当代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什么样的家庭走出什么样的孩子”这句流传甚广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从社会角度来说,青少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期。他们的智力、性格发展直接影响今后的人生以及对未来社会的看法。在这个时期,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对青少年起到重大影响。从家庭环境角度来说,孩子人品的好坏就是父母人格的体现。

(二)学校教育的忽视

从课程角度来说,思想政治课本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最好平台,但受到条条框框的制约,受到课程化的限制。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说,重智轻德、强调政治性、忽视德育实践、无视德育评价,导致学校德育目标难以实现。

(三)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文化舆论环境。讲道德的人吃亏,不讲道德的人却谋得好处;有权有势,在学校受到照顾,甚至欺负同学;做了好人好事,却被人敲诈勒索。这些现象,让青少年感到困惑,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会逐渐形成扭曲的人格,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四)青少年自身素质不足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些青少年成绩不好,对自己缺乏信心,害怕失败;对他人漠不关心,厌烦抵触。他们感受不到温暖的同时,也不会感恩他人。

(五)感恩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关于感恩教育的评价机制和评估办法还没有建立,导致感恩教育很难落到实处。知恩却不知如何报恩;施恩却不知道如何评价;感恩却不知如何去做。没有一个正确的评判标准,只能空对空,无法正确引导青少年,最终失去感恩的激情和愿望。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实施对策

(一)借鉴科学理论,树立感恩意识

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少年的思想,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例如,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青少年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家庭美德教育,可以树立青少年感恩意识,构建和谐家庭,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优势

1.建立学习型家庭。父母不以享乐的姿态出现在家庭中,“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亲子阅读,用书中的故事教育孩子。比如,和孩子一起读《爱心树》,这是关于一棵树和一个男孩的故事。大树为小男孩遮阳,和他一起玩耍,为他奉献了自己的一切。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通过这个故事,孩子要学会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通过陪伴读书,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这样既能增强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能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比如,阅读世界经典名著《秘密花园》,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名字叫玛丽,性格霸道孤僻。后来玛丽通过两个朋友,学会了助人为乐,学会了感恩他人。最后玛丽变成了一个懂礼貌、有爱心的小姑娘。家长通过和孩子一起讨论玛丽的成长故事,可以让孩子明白许多道理。2.培养青少年孝恩理念。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庭成员之间对待老人要提倡孝道,终身勿忘养育恩。3.培养青少年回报意识。家庭教育要培养孩子的回报意识,回报父母的哺育、培养,回报老师的教导、指引,回报同学的帮助、支持,回报救护自己的人,通过付出和努力,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

(三)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和优势

1.结合节日开展感恩活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学校可以开展各项活动,弘扬母爱,倡导母爱。比如,让学生为母亲做一件事,开展诗歌朗诵活动等等。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学校可以借助父亲节,邀请父亲来学校,和学生们一起上课,讨论,做游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强父亲的教育力量,感恩父亲。每年教师节,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感恩师恩的活动。比如,学生为老师制心卡片;学校组织教师节晚会,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向老师表达最真挚的祝福。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学校可以开展系列主题感恩活动。2.在学校日常习惯中培养感恩意识。在教科书的第一页工工整整地写上父母的生日。开展为父母多做事,为父母过生日的活动。学校为每个学生过生日,过生日的同学感恩父母。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图书馆是武装青少年头脑的最好阵地,配备大量感恩励志的书籍;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力量,平时要播报发生在身边的感恩故事;学校要请典型人物做报告;展览馆可以展出各种感恩励志的图片和视频。4.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例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的身姿感动着我们,学习文章的同时,也体会到父爱的朴实无华,润物细无声。5.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在学校的感恩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该具有感恩的心,感恩情怀;应做到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激。

(四)优化社会环境营造全民感恩氛围

1.优化社会大环境,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花园之国——新加坡,关注中华文化,重视儒家伦理思想,在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全民动员,社会风气非常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2.充分发挥传播媒介的正能量。比如,《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等就是很好的题材。3.完善社区环境,“建立社区一体化”德育网络。v社区聘请校外德育辅助员,利用假期和周末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社区建立学校、家长、街道干部联系沟通机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最有效的帮助。

(五)启动心理疏导

为感恩教育保驾护航启动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开展各种心理辅导活动,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建立心理咨询室。对存在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解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作者:邱悦雯 王惠莉 单位:山东省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

篇2

一、陶艺能育德导行

“china”译成汉语是“中国”的意思,其实它的本义为“陶瓷”,陶瓷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光荣的标志,在世界上陶瓷象征着中国。中国陶艺的历史标志了人类文化的演进历程,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当今,在国际艺坛上,中国传统古陶艺的叫卖价唯一堪与西方艺术品抗衡,西方人赞赏我们祖先用智慧创造了精美绝伦的陶艺精品,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然而,中国陶艺的现状令人堪忧,西方国家取代了陶瓷母国之荣衔。中国陶艺衰退主要原因除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过于深远博大,传统技艺过于隐私,及其一些社会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我国缺发研究和改良。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二、陶艺能陶情冶性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将历史上的美分为两类。一类是“错彩镂金”的美,如楚之图案、京剧的戏装等;另一类是“芙蓉出水”之美,如王羲之的书法、陶渊明的诗、还有白瓷、陶器等。陶艺是泥、釉、火的综合产物,它在材质肌理中表现出来的纯朴自然的美感,给人一种超凡脱俗、回归自然的感觉。陶土、水和火都是人们最亲近的朋友和生命依赖的因素,因此陶艺是最接近人性的,是通过触觉、视觉直入人心灵,引人向善的一种朴实方式。

当今青少年受到现代工业等社会环境的影响,喜欢去泡电游、蹦的等,使他们产生了崇尚奢华、强刺激的生活情趣。陶艺实践活动开展,将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生活情趣,开始追寻质朴、纯净之美。正如在第一个实践活动――“感受泥性”中,有个女生刚开始不敢碰泥,她问老师,泥很脏吗?老师一边把泥拍在自己手上、脸上,一边亲切地告诉她们泥土与人类的关系。那个女孩也逐渐参与其中。经过一年学习,她有了很大变化,说她以前不愿去农村的奶奶家,可是,这个暑假她喜欢上了奶奶那里的山、水、田野和勤劳朴实的农民伯伯,还挖了一些黏性很好的泥,做了很多作品。

三、陶艺能增知启智

陶艺能增长人的知识,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智力。做陶的过程充满着尝试和创造的乐趣,当你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陶艺成型方法,把一团泥变成一件充满灵性的作品时,“思路”和“做法”都要有突破。由于陶是用泥土为材,很容易成型,便于塑造,能较好地实现人的想象,使人获得成功的喜悦。现代著名陶艺家谭畅认为,做陶的秘诀,就是认识泥性,感受泥性,发挥泥性的美感和可能性。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道德素养 教育资源共享

一、三江源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背景和意义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玉树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拥有广袤的高原草甸、丰富的湿地资源,也蕴含着天然壮观的高原生态景观以及藏民族特有的生态文化内涵。而与三江源首尾呼应的是地处长江人海口的上海市,绵延六千多公里的长江像一条纽带,将两地连接起来。

三江源有着我国目前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以及当地藏民敬畏山水的原始生态文化。随着西部大开发节奏的日益加快,当地的环境和传统文化也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例如:青海湖的面积在连年萎缩。流域生态系统退化趋势明显;挖虫草致富的热潮加速了三江源地区水土的流失……而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青少年,由于无法感受冰川、草原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因而对环境恶化的趋势缺乏感受和认同。因此,三江源地区和上海,通过一系列生态环保活动的组织和推进,从情感和资源上进行互补,从而使两地的青少年的生态文明的素质得到提高。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藏族传统优秀生态文化的传承意识将得到加强。

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环境教育有着多年绿色学校的实践基础,以及将环境教育向家庭和社区延伸的成功经验。近年来尝试从绿色形态教育向绿色生态教育理念的转变,引导学生完成主动参与环保活动到自觉饯行生态文明的转变。然而城市学生对于更宽泛的环境理念没有直接的感受。没有情感上的共鸣,许多知识只能间接从书本上得来。因此,如何引导青少年与大自然亲近、融合,树立绿色生态理念,就成为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深化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通过“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

经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等单位与青海玉树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共同发起。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区域内绿色学校联手青海玉树地区中小学校,启动了以青少年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为重点,促进长江流域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开展为基础的“同饮一江水,共护一条河”长江首尾姐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特色活动。

二、三江源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实践和探索

2008年6月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5位教师作为活动的先遣队,肩负着长江首尾地区环保、教育等跨部门合作和开拓两地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创新实践的重任,赴三江源地区进行了为期九天的实地交流和考察。活动中,以保护长江生态血脉为纽带,利用三江源自然生态和藏民族朴素的生态文化背景,融和徐汇绿色教育经验和理念,整合东西部环境教育资源,从普及生态知识、培养生态情感和树立生态观念三个方面人手,引导两地青少年直视生态环境的现状。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共同开展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

1 开展两地环境教学的互动,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深化

三江源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教育资源,其洪荒、原始甚至恶劣的自然环境,使人们养成了敬畏自然、相濡以沫的生态情感和人际情感。在玉树孤儿学校里,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们以爱为出发点的环境教育。他们传承着藏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出于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把江河比作母亲。像儿女孝敬父母一样深爱着这里的山山水水……自觉地把维护当地自然环境作为一种责任,作为净化心灵的一种行动。“母亲的河流是爱的源泉。请不要往里排放脏水,把母亲心灵污染”,这是老师讲给学生最动听的环保语言。边措是孤儿学校六年级的学生,他说:“如果一个人会同情别人,有着一颗善良的心,这个人就能看到动物眼中的泪水,也会听到动物急促的呼救声”。当老师把爱填满孩子心灵的时候,他们就能变成格林童话中自雪公主,就会听懂动物的戚语和忧声,就会读出植物的悲伤和痛楚,因而就能以一种超越人类自身情感的生态伦理良知,呵护自然,呵护生命,专注弱小,关爱他人,让地球上所有有生命和无生命的自然存在物都享受道德关怀的阳光。这些对于在城市中生长,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们来说,无疑是最直接、最震撼心灵的生态道德教育。

由于当地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学生对环保科普知识普遍缺乏。为此,我们为孤儿学校五年级同学举行了一堂《水――我们的好朋友》的环保示范课,通过简易小实验让学生在探究体验学习中认识水、了解水污染的危害、掌握保护水资源的知识和方法。思考青少年应该怎样去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环保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得到深化。课后才知道因为条件有限。学生从没做过实验,老师更无法利用试验进行有效的环境生态的教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示范课中将所用的实验器材完全取之日常生活,如饮料瓶改成了烧杯和漏斗、吸管代替了搅棒……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此,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当地的环境与文化。帮助和支持三江源地区中小学环境教育教材编写。让当地成学生从身边问题的探究中获取环境科学知识。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环境教育方法,是普及青少年生态环保知识,促进当地环境教育开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玉树我们还举行了面向当地环境教育老师及教育行政部门相关人员的环境教育培训讲座。介绍徐汇区在绿色学校建设和青少年绿色文明教育的成功方法和经验。我们希望能通过后续更多的培训和交流,促进源头环境教育的师资建设,课程和教材的开发,实实在在的帮助三江源地区开展多元环境教育,实现青少年生态环境知识、能力、情感的同步提高。

2 推进两地绿色学校交流的互动,培植生态道德情感

田林第三小学是一所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有思考、有探索并形成教育特色的上海区级绿色学校。“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的环保互动活动使田林三小与青海玉树州孤儿学校结成对口互动学校。通过图片、资料的展示和介绍,田林三小的教师指导学生走进青海、了解三江源。同学们创作了“共绘绿色西部”的环保小报、建立了“绿色流动图书馆”、捐献带有自己“环保心愿卡”的心爱玩具等。当这些玩具在2008年的“六・五”世界环境日之日,由我们将这些上海青少年的心愿和礼物送到孤儿学校学生手中时,孩子们的喜悦溢于言表,他们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他们的感动。并决心通过两地同学的交流互动。

促进了对生态环境、情感意识、环保实践活动的相互促进和提高。

从三江源高原腹地考察交流后。我们先后在徐汇区中小幼学校以及上海市众多的社会团体进行了30多场专题讲座,广泛宣传三江源的自然生态和人文魅力,扩大活动影响范围,促进两地绿色学校进一步的互动交流,推动长江首尾姊妹学校开展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并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目前徐汇区二十多所中小学校正在策划组织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开展“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2009年2月徐汇区田林第四幼儿园开展了以“心系三江源、共享一片情”为主题的环保节活动,并同玉树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措池村学校结成了姊妹学校。上海市华育中学是一所全市闻名的民办初级中学,今年校科技节特别以“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为主题开设专题讲座、海报设计、电子作品、校园生态摄影、现场剪纸等生态教育活动。除此之外,徐汇区长桥二小、中国中学、南洋初级中学等学校也都组织了“爱我母亲河”的主题生态环保活动在行动,以此来感受三江源自然生态和藏民族生态文化的内涵,深化对生命、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生态道德情感。

3 搭建“爱我母亲河”的网络平台,架起两地生态文明教育的“青藏铁路”

由于青海、三江源与上海路途遥远,互通信息非常不方便,而现代社会的信息化技术则能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实现两地的互动和交流。为推进“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长江首尾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便于两地青少年克服地域的阻隔和限制,及时开展互动和交流。我们发挥徐汇区活动中心自身信息技术资源的优势。组建“网站编辑部”和“网站技术部”,开发和建成专题网站“爱我母亲河”(省略)并由志愿者专人负责网站栏目的互动、更新与维护。以图文并茂的版面,展示长江源头、流域及江尾生态之美和环境问题、长江流域青少年生态文明活动最新新闻、结对学校之间的互动活动、社会各界绿色志愿者行动等等。通过“长江生态”、“珍闻荟萃”、“长江印象”、“互动学校”、“长江论坛”五个主栏目实现两地互动交流,为生态文明教育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形式多样,构筑了一条生态文明教育互动的绿色通道。

我们希望能以长江源头的保护作为切入点,以“爱我母亲河”的生态情感吸引长江流域更多城市的青少年及公众认识并参加到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的活动中,以自己的自觉行动,让美好的生态环境常驻,让生态文明永存。

三、三江源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思考和行动

一年来,我们在探索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拓展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途径,培养长江首尾汉藏民族青少年生态道德素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了使以三江源地区与上海“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的生态教育活动能够持久地开展下去,有效推动两地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的合作互补与互动,我们计划在下阶段开展如下活动:

1 以长江生态血脉为纽带,推动长江首尾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

“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活动是以长江生态血脉为纽带,把长江的自然生态之美和环境保护问题带到两地中小学课堂及课外活动中,培养长江首尾汉藏民族青少年对母亲河的情感和忧患意识,塑造具有生态素养的长江儿女形象,拓展了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的新途径。

2 以“母亲河”保护为载体,培养长江首尾青少年生态道德素养

“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活动是以“母亲河”保护为载体,充分利用我国幅员辽阔的生态资源和中华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对青少年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通过合作互补、互利、互惠、互动引导长江首尾青少年与大自然亲近、融合,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培养他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生态道德素养。

3 以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为契机。促进东西部环境教育资源共享

篇4

一、国内外社区教育的模式

康德认为,“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豎在人的一生中,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接着才是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三种教育中教育时间最长的是社区教育,这种教育伴随一个人的成长而至终老。1835年德国社会教育学家狄斯特威格在《德国教师陶冶的引路者》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社区教育”。此后西方教育学者开始广泛关注社区教育,并将之发展成为一门教育科学。对于违法犯罪青少年也是一样,严苛的监禁制度并不适用于青少年群体;相应该用发展和宽容的眼光对待有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对误入歧途的青少年进行矫治和转化。

纵观世界各国的青少年司法体系,几乎都经历了从“监狱到社区”的变迁历程。美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少年法和建立少年司法制度的国家。20世纪初到40年代,美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矫治是在法律外开展的,主要依赖社会福利工作者的引导和拯救。然而这种方法并没有控制青少年的犯罪率,反而导致了事态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50年代后,美国开始反思这种以“医疗”为主的工作模式,并将预防体系转向了严格的、依赖正规化诉讼程序的司法体系。但是70年代后,人们开始关注少年司法体系中的侵犯少年权益、矫治效果不佳、重新犯罪率高等问题,并提出了以脱离少年司法体系和非教养化为核心、广泛利用社会力量矫治青少年犯罪的改革建议。至此,积极的社区性预防犯罪的工作理论和方法在美国成为主流。同样,英国的青少年司法也大致经历了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从“治疗与康复”的福利模式转向一种硬性的、量刑的、倾向于考虑公众利益的“公义模式”。这种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发展,参与青少年服务的理念是青少年社区服务和教育的灵魂。

近年来,社区矫治的概念在国内也得到了重视和推行,尤其是在青少年犯中应用广泛。不少城市地区发展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青少年社区教育和服务的模式,以上海和武汉最为突出。上海的青少年社区教育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培育社团组织、组织社工队伍、发展社区载体作用等社会化的管理方式。政府在社区青少年服务中起着主导和推动作用,把握青少年服务的总体方向;而具体的服务实施则有各社团组织承担,经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执行,如上海自强服务总社、上海新航社区服务总社和上海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着三所社团分别承担了禁毒、社区矫正、青少年事务三项工作。而武汉的青少年社区服务则可以总结为“政府主导、社区整合、邻里互助、家校互动”的工作模式。武汉模式通过区、街、社区三级负责,建立和完善以社区力量为主体,整合家庭、学校、机构等多方社会资源和力量的社区服务系统,创立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少年主体参与的四位一体的服务格局。最后在工作方法中融合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理论和赋权理论,肯定青少年的优势和潜能,尊重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帮助他们改善自身的权利地位和生活,针对社区青少年的主体需求提供预防、发展和赋权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打造集服务、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全功能服务平台。

二、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社区服务中的介入空间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有无限的潜能,这些潜能能够帮助个体突破当前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命中的任务和难题;社工的价值观还认为人有趋向理性和自我实现的内在驱动力,只要给予个体足够的资源和能量,个体都能自我完善并趋向成功。这种发展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和理念对于青少年的服务有相当大的助益。社区服务工作应以青少年发展为根本目的,转变看待青少年的传统的问题视角,注重青少年问题产生的社会性与制度性因素,并以发展的和未来的眼光看待青少年,尤其是有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社会工作者介入违法犯罪青少年的社区服务工作,就是要为提升青少年实现合法权利的能力服务,即要用青少年的话语来表达青少年的需求,并在青少年主体性需求的基础之上,积极推动青少年与环境的互动,给青少年赋权,让青少年回归青少年文化的主体地位上,促进犯罪青少年的康复,并提升他们的能力建设。

社会工作者在青少年社区服务中的介入实践是通过社区工作、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在微观实践层面的干预来实现的。社区工作方法是通过组织青少年参与集体活动,获得对社区的归属感,在发展青少年主体自决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意识醒觉,如通过青少年学校和青少年空间的建立,帮助青少年解决教育和生活问题,提升了他们发展自我的能力。小组工作方法则是通过组织青少年进行座谈等形式的活动,增强青少年的自我肯定并帮其树立正确的自我定位,在各种兴趣俱乐部、青少年夏(冬)令营活动中掌握社会交往的技能,通过与朋辈群体的交往内化主流的道德规范,提高了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个案工作采取与青少年面对面交流的方法,运用专业个人服务技巧,协助他们改善人际协调能力,增强社会适应力。对犯罪青少年采取因人而异的辅导,协助青少年达到自助自我辅导的境界,使其更好地完成社会化过程并融入主流社会。

(作者:武汉大学社会学硕士,信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青少年研究、妇女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

注释:

谢惠娟.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成因与社会预防.青年探索.2006年第3期,第83页.

康德.论教育.见任钟印主编.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4页.

篇5

关键词:PBL;医学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113-03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首创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McMaster)大学医学院,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自主化、生活化及整合化的一种近代教育理念[1]。PBL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团队协作精神、表达与沟通能力等,因此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被逐步认可并广泛接纳[2]。从20世纪80年代引进、尝试及实践至今,PBL教学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领域中重要的教学改革方向。然而,受到教学条件、招生规模、师资不足、教材欠缺等因素的影响,典型的PBL教学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普遍开展尚存在诸多问题[3]。因此,针对高等医学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将PBL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可能是目前比较切合实际的一种提高医学教学水平的途径。本文对嵌入式的将PBL教学整合到传统的儿童青少年卫生学教学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嵌入式PBL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安排

儿童青少年卫生学,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以中小学生群体为重点对象,以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疾病防治、心理卫生、学校健康教育、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督为主要研究内容,有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和跨学科性特征的科学。

1.课时。作为一门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儿少卫生学课程共有54学时的教学要求,其中理论课33学时,7次实习课共计21学时。我们在制订教学进度时充分考虑了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对部分理论课和实习课内容进行了压缩和调整,最终确定用于PBL教学的课时数为7课时。为更好地配合PBL教学,我们在前期理论课讲授时还安排了一次以PBL的分组进行的、围绕学生常见病预防的小组专题讨论。

2.内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一类,具有隐蔽性、危险性、影响深远等特点,是当前儿少卫生工作中的一类突出问题,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在未来专业领域中可能遇到的真实而紧急的情况。学校食物中毒是我国最常见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之一。因此,我们围绕这类事件设计PBL情境和剧幕,探索在儿少卫生学课程中应用PBL法进行教学实践的方法。

3.评价。我们对学生本课程的学习表现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平时考勤占5%,小组专题讨论(按小组综合表现给平均分)占10%,PBL教学占20%,实习占25%,期末理论考试占40%。其中,PBL的考核又分成四部分:小组长评估占50%,学生互评占25%,学生自评占5%,小组讨论汇报和总结(教师按小组综合表现给平均分)占20%。

二、嵌入式PBL教学的实施和结果分析

1.前期准备。我们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分别围绕学校食物中毒的识别、处置、预防编写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PBL教案。教案分三幕,每一幕教案含案例情境、时间分配建议、主要学习目标、次要学习目标、提示问题和参考资料等几部分。我们也设计了一系列评价表,包括小组长评价表、组员互评表、组员自评表、PBL教案评估表、PBL教学老师评价表和PBL教学总体评价表。

2.课堂教学的组织。PBL教学共分三次进行,分别为2学时、2学时和3学时。第一次教学首先由课程老师向学生介绍PBL,让学生理解PBL的精神以及PBL教学的整体安排。然后,对31名2011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分组,共分三组,每组10~11人,由小组成员推举小组长和记录员各一名。接下来由课程老师对三组小组长和记录员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明确各自的职责。小组长主要负责组织每次小组讨论,整理各次讨论要点,确定标准学习目标均已讨论到,组织分配各组员的学习目标。小组记录员的职责主要为记录每次小组讨论的要点和学习目标的分配结果,并将其整理后写成小组讨论报告交给课程老师。然后,由各小组自行讨论和学习PBL的第一幕和第二幕。第二次教学主要由各小组自行组织,对第一次分配的学习目标进行交流和讨论,然后学习PBL的第三幕。第三次教学首先由各小组进行讨论,每位组员总结自己主要的学习收获,然后进行各小组的评议,最后由课程老师进行小结并要求各个小组形成自己的总结报告。课程老师在各小组讨论学习时不予干涉,但在教室一角进行观察和考评。在最后小结时,课程老师需要对各个小组三次讨论的完成情况、讨论的全面性和深入性、每位学生的参与情况等进行点评,并需要对学生讨论和学习过程中遗漏的要点进行补充,以及启发学生从本PBL案例出发思考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其他类型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结果分析。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在PBL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为优秀,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以及小组长对组员的评分均值分别为93.4分、93.6分和93.6分,三种评分显示出较高的一致性。课程老师根据三次PBL学习的课堂表现、讨论报告以及总结报告给予三个小组的评分分别为60分、75分和90分。全班PBL学习的综合评分平均为90分,最低分86分,最高分95分。

篇6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摘要: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建构与量表研制》-书进行评述,研究认为该书从自主性这一层面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解读,深入到了青少年健身行为的核心。综合运用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从主观能动性视角,引入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理论,初步提出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概念及概念模型,构建了具有较高信效度的量表。

关键词: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量表研制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4-0053-0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13BTY045)。

随着“阳光体育”、“全民健身”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由政府倡导、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健身的行列中来。据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的《2010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持续20多年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这固然令人欣喜,但也引发了我们无限的深思:学生体质状况是在阳光体育运动“刺激”下才有所改善,如若没有了他律的、强制性的制度约束,学生健身的坚持性能否持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到底是自觉、自愿,还是迫于学校体质达标测试的压力呢?经过初步调研,曲阜师范大学房蕊教授观察到当前青少年健身自主性缺欠的现象,并就此展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建构与量表研制》一书就是这些研究成果的结晶。

该书是房蕊教授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由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发行。全书共七章,主要围绕“什么是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如何评价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两大基础问题进行探讨,整合了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从自主性和能动性两个层面深入解读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较为恰当地界定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概念及概念模型,研制了具有较高信效度的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评价量表,填补了“自主健身行为”在理论与评价指标研究方面的空白。

1 独特的研究视角:引入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

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如果作为行为主体的青少年健身行为自主性没有被调动起来,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即使外部环境再完善,其健身的坚持性将难以持续,增强体质的持续性也难以保障。而在已有的研究中,“自主健身”仅仅是一个使用性语词,尚未上升到概念界定的理论高度。作者的这一发现,就使其必须寻找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才能实现理论及测量工具的创新。为此,该书从主观能动性的视角出发,引入了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理论,全面、深入地解读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建构了概念模型,确保“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及外延的科学概念。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界对青少年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问题行为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上,虽然这一研究取向对于防止青少年犯罪,纠正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这种狭隘的研究逐渐背离了青少年发展研究的本意,因为对青少年发展研究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是消除青少年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激发青少年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引导他们正向发展。该书遵循着这一研究取向,在建构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时,引入了两个有关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理论,即自我决定理论与意向性自我调节理论。前者是关于人类行为的动机理论,强调人的自主性,即人类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愿和自我决定的。后者是关于个体行使主观能动性的行动过程理论,个体通过设立目标,积极协调情境中的要求、资源和个人目标之间的关系来调节自身的发展。通过对青少年积极发展相关文献的全面梳理,作者明确指出,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中的“自主”采用自我决定理论中自主的含义,但是仅凭这一理论并不能充分解释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它缺乏对自我调节过程中行为策略的关注,忽视了人的能动性,而意向性自我调节SOC理论提出的选择、优化和补偿策略则成功地弥补了这一缺陷。基于此,作者整合自我决定理论(SDT)和意向性自我调节(SOC理论)的相关概念,从自主性和能动性两个层面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价值脉络作了清晰的界定,归纳得出了一个可操作化的概念。这就从理论上厘清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本质和内涵,使人们对于自主健身行为有了一个整体印象和全面的理解。

2全新的解读方式:注重行为主体对行为的经验解释

运用符号互动论和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方法解读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是该书的一大亮点。从研究内容上看,已有关于健身行为的研究内容多为现象或经验性描述统计,主要体现在健身行为特征、影响因素、现状及对策等方面,至于附着在行为上的意义和解释则被忽略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研究路径和理论薄弱现状不无关系。国外体育锻炼行为、体育健身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我国健身行为领域的研究很有借鉴意义,但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人种等方面的差异,这些理论及理论模型很难直接用来预测、解释我国青少年健身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该书作者在这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力图从行为主体的角度解释青少年健身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注重行为主体对行为的经验解释,颇有新意。

研究伊始,该书就从探索青少年关于健身行为的经验世界出发,自下而上地为现象寻找理论,并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与整合中,建构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此借鉴了符号互动论中的方法论思想和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行为分析模式,刺激一反应( S-R)公式在解释行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它仅仅把人的行为看成特定环境刺激下做出的反应,至于人为什么如此行为则不曾涉及。在社会心理学中,符号互动论对人类行为的研究则走出了简单的刺激一反应分析模式,它关注人类行为的主观领域,主张对附着在行为上的解释和意义进行分析。因此,作者认为,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研究,既不能重复地沿袭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S-R)分析模式,也不能自上而下地直接运用某一现有理论来解释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必须从行为主体的角度理解行为意义本身。从这条独特的思维轨迹出发,该书采用自下而上的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研究参与者自身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经验感知中,获得了一个敏感化概念。虽然从某种程度而言,“敏感化概念”缺乏对属性和事件的详细说明,但它却提供了从何处去发现经验现象的线索和启示。根据敏感化概念提供的线索和启示,作者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具体表象的现象信息与自我决定理论及意向性自我调节理论进行互动解读,最终归纳出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操作化概念。这种从行为主体的角度解释行为发生和发展的研究路径,对我国体育行为研究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整体上颇具启发性和可操作性。

3高度的方法论自觉: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思维程序

毫无疑问,方法论不等同于具体方法。在对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追问与反思中,张力为教授深有体会地说:“体育科学研究者亟需解决的不仅仅是研究的技术手段和具体方法问题,而更应关注的是对世界的理解、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等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研究者所秉持的方法论理念,它决定了我们采用哪种具体研究方法和工具,指引着整个研究的取向。尽管学界已认识到方法论在整个研究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但在实际研究中,却没有给予方法论应有的重视,甚至没有形成方法论的自觉,导致研究程序出现逻辑错误而损害研究的科学性与合法性。有学者曾对我国体育学300篇博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部分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存在明显的方法论缺失问题,科学方法论与方法的自觉意识在体育科学研究中还没有形成制度性的氛围。难能可贵的是,该书作者则表现出了高度的方法论自觉,在明确而突出的方法论意识指导下,科学规范地选择与运用研究方法,既合乎逻辑又合乎经验地完成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建构与量表研制工作。

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该书之所以能够实现理论与测量工具的创新,首先在于并没有将研究视野局限在刺激一反应( S-R)的行为主义模式下,而是站在社会学、哲学的高度,运用整体、辩证、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来看待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这一体育人文社会现象,并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渗透在整个研究设计和过程之中,使得青少年健身行为的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次,作者力图实践上下求索方法论,通过对“什么是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如何评价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两大基础问题的探讨,实现了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的完美融合,提供给我们体育行为研究纵深拓展的范例。在理论建构方面,作者本着向上求索的“论道”精神,采用质化研究,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解读、探讨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具体表现,并且建构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概念模型。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在于如何精确地解读附着在青少年健身行为上的“自主性”,它关系到后续现象信息与相关理论的整合,直接决定着继之而来的建模工作和论证过程,关系到整个研究工作的成败。为此,作者借鉴了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思想和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具体表现的现象信息,从而保证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也成为该书的一大亮点。为了不流于单一论证,作者继续实践向下求索的“道论”理性,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等量化研究手段进一步探索、论证概念模型,进而研制出具有较高信、效度的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评价量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篇7

关键词:美术;鉴赏;青少年

文化馆担负着提升青少年艺术素质的重要责任,而利用艺术培训等手段开展美术鉴赏活动,是提高青少年艺术素质的重要手段。美术鉴赏活动是一种艺术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富有内涵的审美教育。从目前文化宫开展的青少年艺术培训的内容而言,我认为现行的艺术培训功利性太强,^分强调艺术培训的考级功能,忽视艺术培训的审美教育。主要表现在美术鉴赏活动中浅尝辄止,不能深入揭示美术作品的精神内涵,不能把形式、内容和意义进行有效整合,不能很好地发挥美术鉴赏活动的人文教育作用。从文化宫艺术培训的美术鉴赏活动的方式方法来讲,大多数指导者依然采用传统的师徒传授法,缺少指导方法的多样化。这一切,都使得美术鉴赏活动的审美教育价值大打折扣。本文从文化馆对青少年艺术教育的视野入手,谈谈青少年美术鉴赏活动的基本问题。

一、融入现实生活,体验艺术真味

任何一件富有生命力的美术作品,都源于现实生活。因此,以青少年的“学”为中心的美术鉴赏活动,就要以青少年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把他们的鉴赏目光从书本引向现实生活,让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和体验艺术的真味。一是要引领青少年从现实生活中追寻经典。要让青少年明白,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蕴含经典之美的艺术作品。如具有兰溪精神之韵味的兰花女雕塑,就蕴含着美国自由女神的神韵。美术鉴赏活动中我们可以带领青少年到中洲公园去鉴赏兰花女雕塑。把兰花女与自由女神联系起来,进行对比鉴赏。把美术鉴赏活动与野外写生,诗歌创作结合在一起,从多个层面来鉴赏这座体现兰溪风格的雕塑。又如当今广告牌随处可见。尽管很多广告牌涂画的乱七八糟的,但也有不少很有审美价值的艺术性不错的广告,从这些广告中我们可以发现经典。如世界经典名画《蒙娜丽莎》、《向日葵》、《记忆的永恒》等被不同形式地融入广告画中,产生了非常好的广告效应。因此,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并不缺少经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美术经典的神韵和灵魂,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同样可以近距离地审视经典艺术之美。二是引领青少年体验生活中的大众艺术。不同与经典艺术,大众艺术追随的是时尚和通俗,虽然它往往鱼目混珠,常常会混杂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但大众艺术表现形式满足大众审美心理需求,迎合大众口味。因而大众艺术的生活味更浓,更容易为青少年所接受。当然,利用大众艺术进行美术鉴赏活动时,美术鉴赏活动的指导者要积极引导,帮助青少年明辨美丑,把健康的大众艺术推荐给他们。如出现在街道墙体上的一些宣传画、公益广告画,围绕环境保护,美化兰城,交通安全,遵纪守法,和谐家园、计划生育,运动健康等主题,积极宣扬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很好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此类艺术作品就十分值得我们推崇。

二、寻找背景故事,助读作品内涵

美术鉴赏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古今中外的经典画作、雕塑和建筑艺术。在青少年的艺术培训中,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名家作品让他们观赏。但要真正解读这些作品的艺术内涵,仅仅靠观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走进这些作品的背后,去深入了解作品背景的故事。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在介绍作品时,大多会作一些简短的关于作品的历史背景、创作者的生平,还有作品本身的主题和内涵的介绍,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解读作品的内涵。但美术鉴赏活动仅仅停留在简单地提供历史背景、人物生平等的了解层面上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引领青少年进一步探寻与作品相关的背景故事。从故事切入,深挖作品的内涵,直至真正触摸到艺术家的心灵搏动,让青少年感同身受地体验到艺术家创作的原初体验。

首先是通过故事走进艺术家的情感世界,让青少年感同身受。在《外国美术作品巡礼》的美术鉴赏活动中,我们可以让青少年鉴赏蒙克的《呐喊》。这一作品是蒙克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所创作的生命组画中表现最为强烈和最富有刺激性的一幅。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说,很难理解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那种极端孤独和苦闷甚至恐惧的情感的。这时我们不妨用蒙克的身世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蒙克一生境遇十分悲惨,五岁死了母亲,二十五岁时父亲也驾鹤仙去。两个姐姐一个早逝,另一个在精神病院度日。蒙克自己也一生饱受纳粹的欺凌,历尽坎坷。让青少年了解了蒙克的身世后,酝酿了相应的情绪,再来鉴赏《呐喊》,就容易体验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了,从而也就能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作品的主题。

其次是通过故事加深对艺术作品的内涵的理解。如教学《奥运精神》一课,我们在引领青少年欣赏《掷铁饼者》时,如果直接让青少年思考《掷铁饼者》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美,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他们也许能够依据课本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回答。但他们的内心感受并不深,不会有对作品主题的深刻理解,只能是空对空地就问题回答问题。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鉴赏活动。在这里如果我们能够穿插关于古希腊奥运故事,介绍古希腊奥运精神孕育和发展的时代背景。让青少年明白,古希腊时代,征战不断,在冷兵器时代,征战靠得是健壮的体格和勇敢无畏的精神。因此,男子的健壮美就成了当时追求的时尚美,为了迎合征战需要,体育竞技也凸显了这种“力”与健美的较量。这样他们就能进一步理解古代奥运精神的实质。

三、注重由外及里,探究美术意蕴

一件美术作品的美是由内容美、形式美和意蕴美组成的。美术作品的内容美是通过独特的美术语言来诠释的;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是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的;而美术作品的意蕴美是深藏在作品中的诗情画意、人生哲理和精神内涵。因此我们在美术鉴赏课中引领青少年审美,就要从内容、形式入手,由外及里,深入探究美术意蕴。

第一,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美。我们在青少年艺术培训中开展美术鉴赏活动,所选的美术作品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就是说在内容上能够直接反映社会生活。而内容美就是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美。因此,要让青少年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美就要让青少年熟悉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如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就突出地表现了内容之美。对于大部分青少年来说,画面中的庄严和喜庆并不一定能够理解。我们可以通过相关视频介绍祖国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时刻。这一时刻是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是中国人民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到的时刻。油画《开国大典》抓住了这一中国人民永世难忘的时刻,尽显了内容之美,这样他们就容易理解了。

第二,关注美术作品形式美。美术作品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有着不同的形式美。依据工具和材料的不同,美术作品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形式美的表现很不相同。要让青少年鉴赏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就要让青少年熟悉不同类型美术作品形式美的特点。就以绘画作品来说,又可分为国画、油画、水粉画、素描,不同的绘画形式所追求的形式美也各有特点,如国画追求的是笔端的变化,用墨的韵味。而油画强调的是浑厚而丰富的色彩,气氛浓烈的质感。不管何种形式的美术作品,点、线、面、构材、色彩、肌理、明暗是表现美术形式美的基本语言。鉴赏美术作品的形式美,要从最基本的美术形式语言入手去解读。

第三,深入美术作品的意蕴美。美术作品与文学作品一样,它总是要表现一定的主题思想,而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越丰富,越深刻,就越能显示其意蕴美。美术作品的意蕴美是内在的,只有用心体会才能把握。许多经典作品,之所以盛传不衰,就是因为意蕴深厚。不同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所追求的意蕴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意蕴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其时代特征。如鉴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我们就要用心品味融入作品的那种强烈的人文主义追求,欣赏作品对人性的赞美,对自由的向往,对博爱的倡导等。而对中国画的鉴赏,要重点体会蕴含在作品中的诗情画意,要像鉴赏诗歌一样去品味中国画的意境。

【参考文献】

[1]张建辉.论文化馆的教育功能[J].文化产业论坛,2012(01).

篇8

【关键词】 犯罪心理学;精神卫生;教育;方法;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G 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00-9817(2007)09-0799-02

Correation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in Juvenile Del inquents/ LIU Ling-ling, MAO Jian-ling.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 chang(33002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of juvenile criminal. MethodsSCL-90 and EMBU were administer ed to 166 juveniledelinquents and 156 normal controls. ResultsAll factor score s of SCL-90 in juv enile delinqu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s. There were re lationships of different degrees between most of factors of SCI-90 and parentalrearing pattern.Conclusion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influenc es adolescents’ m ental health. Incorrect education method does harm to juveniles’ psychologicaldevelopment.

【Key words】 Criminal psychology;Mental health;Education;Metho ds;Adolescent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威胁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也日益 引起重视。许多研究发现,犯罪青少年存在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1-2]。国内以往 研究多数以健康人群为对象,考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心 理健康有密切关系[3]。本研究旨在对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父母养育方式进 行探讨,以期为犯罪青少年的研究积累资料,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某管教所200名在押男性少年犯作为犯罪组,实际收回有效 问卷166份,年龄为16~20岁,均为初犯、汉族,犯罪类型有抢劫(83.81%)、盗窃(11.03%) 、杀人(3.15%)、性犯罪(2.00%);以某普通中学160名在校男中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际收回 有效问卷156份,年龄为16~20岁,汉族。

1.2 工具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金华[4]修订,量表包括 90个题目,9个因子分量表,评分标准采用5级(1~5级)。(2)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 [5],包括父亲养育方式的6个因子和母亲养育方式的5个因子(FF1父 亲情感温暖、理解,FF2父亲惩罚、严厉,FF3父亲过分干涉,FF4父亲偏爱被试,FF 5父亲拒绝、否认,FF6父亲过度保护;MF1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F2母亲过度保护 、干涉,MF3母亲拒绝、否认,MF4母亲惩罚、严厉,MF5母亲偏爱被试)。

1.3 方法 以不记名方式集体施测,在答题前给予统一指导语,全部资料统 一采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SCL-90测试结果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除阳性项目数、强迫、人际敏 感、恐怖等因子犯罪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项2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

2.2 父母教养方式比较 由表2可见,犯罪组FF1,MF1得分明显低于对 照组,而其他因子犯罪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2.4 父母养育方式各因子与家庭因素的相关分析 表4结果显示,父亲是否 健在与FF1有显著相关;母亲是否健在与FF2,MF1,MF4有显著相关;父母婚姻状况 (离婚)与FF1,FF2,FF5,MF1,MF3,MF4有显著相关;父亲文化程度与FF1 ,FF2,MF4相关;母亲文化程度与MF1有显著相关;父亲职业除FF3,MF2无显著 相关外,与其他因子均有显著相关。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犯罪青少年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除阳性项目数、强 迫、人际敏感和恐怖因子分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犯罪青少年确实存在较多的 心理卫生问题。与对照组相比,犯罪青少年父母的养育方式突出表现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 和保护、拒绝、否认等方面,父母若经常以惩罚为手段,严厉地对待孩子,孩子缺乏安全感 、神经质、敏感多疑、抑郁寡欢;过分干涉和保护会使青少年缺乏自信和主见、自卑、易怒 ;长期的拒绝否认会诱发子女的高焦虑、敌对、自卑,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在这种环境中成 长起来的青少年易形成情绪不稳、残暴,缺乏同情心和倾向等不良个性心理特征,这 些特征可能与青少年犯罪有关[6]。因此,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 是不可忽视的,可以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与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研究结果亦提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亲职业、父母离婚、父母是否健在等因素是影响家 庭养育方式的重要原因。为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使后代的身心健康同步成长,改善父母对 子女的养育方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4 参考文献

[1] 王宇卉.60例犯罪青少年心理卫生现状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120.

[2] 王才康.自我效能感、应付方式和犯罪青少年抑郁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2,10(1):36-37.

[3] 钱铭怡,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 ,10(2):58.

[4] 张明圆,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6-22.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61-167.

[6] 刘金同,张敬悬,翟静,等.父母养育方式对个性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 5,3(2):96.

篇9

【关键词】科技馆;学校教育;青少年;素质教育

学校的科技课程理论性较强,过于局限书本,而科技馆作为青少年学习实践的基地,可以有效地对学校课堂教育进行补充,有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作为服务于青少年课外活动的平台,科技馆不但可以有效地与学校科教课程紧密联系,更是对学校科教课程的补充和拓展,对青少年启迪智慧、提高创新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需要将科技馆教育与学校科技教育课程紧密的结合起来。

一、科技馆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作用

科技馆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科普教育方面,所谓科技馆科普教育是指,以科技馆为依托,整合相关的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性、实践性的教育活动,青少年参与科技馆科普教育,可以把学校科技课程的理论结合到实践中去,充分发挥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了青少年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同时,科技馆科普教育促进了青少年对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与认识,有效地提升了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二、科技馆教育的优势

科技馆作为服务于青少年课外活动的平台,有着学校科技课程不可比拟的优势,总体看来,科技馆教育是学校科技教育的有机补充和拓展,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一)科技馆教育具有自主性、灵活性优势

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强调系统性,教学过程过于机械,往往是按照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学生学习的时间、内容和方法被限制,在学习过程中完全失去了自主性和灵活性,几乎没有自由发挥的机会和空间。与学校强制性的教育相比,科技馆自然成为青少年自主学习的天地,在科技馆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可以通过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科技馆教育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性和灵活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充分地调动了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给了青少年一个提升能力和拓展思维的平台。

(二)科技馆教育具有趣味性优势

科技馆教育以趣味性浓烈的展教活动为主,与学校教育刻板、严肃的教学氛围相比,可以使青少年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对知识进行掌握和理解。例如,将课本中枯燥的符号、原理、公式转变成游戏等活动项目,是青少年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学习不再是机械的记忆,真正体会到了科学知识的奥妙。此外,通过展教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三)科技馆教育有效地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

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始终给孩子灌输一种“分分小命根”的错误价值观,孩子学习的追求就是取得高分将来考进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使青少年过早的背上了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不利于身心发展。与这种情况相比,科技馆教育注重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树立青少年正确的学习价值观,通过科技馆中的学习来启迪青少年智慧,引导青少年提高综合素质。

(四)科技馆教育具有实践性优势

科技馆教育可以将学校课堂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化、具体化。通过丰富多彩的展品,使学生轻松的理解课堂中诸如天文知识、物理现象等抽象概念。科技馆的优势体现在实践性方面,科技馆空间资源和材料资源可以有效地弥补学校的不足,一些在学校实验室做不了的探索性实验可以在这里得以实现。科技馆赋予知识生命,变抽象为具体化,是青少年理论学习付诸实践的最佳平台。

三、如何将科技馆与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

科技馆是对学校科教课程的补充和拓展,对青少年启迪智慧、提高创新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为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需要将科技馆教育与学校科技教育课程紧密的结合起来。

(一)加强科技与中小学合作,建设课外教育基地

科技馆要对国家中小学的教学课本和教学大纲进行了解,针对学校教学的局限性,有计划地开展与中小学的合作,有机地建立起中小学的课外教育基地,承担学校课堂无法实现的科学教育课程,以解决中小学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科技馆作为中小学课外实践平台,开展科学体验和小实验形式的教学活动,如物理、化学小实验,以及科技、电子、车模、机器人等方面的活动,丰富青少年的课外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从而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探究性学习网络服务平台

互联网的应用对我国教育事业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科技馆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容量大、反应快、集成度高的特点,建立为青少年提供科普知识和信息的科教网络服务平台。同时,科技馆建立网络服务平台,可以起到资源共享的效果,避免教育教学过程中资源浪费现象的产生。邀请相关的专家或者学校的科技老师,在网络平台上对青少年探索科技知识过程中产生疑问进行解答,使青少年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掌握和了解科普知识。

(三)对青少年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

科技馆要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利用以科技为主题的科技竞赛、科普讲座等方式,对青少年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结合学校教育情况,对青少年开展科技实验课程,使青少年科技能力得以提高和拓展;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对青少年进行动手能力培训。例如,可设模型制作、科技小发明等实践课程;科技馆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工作,定期承办各类科技竞赛,在对科普知识进行宣传的同时,使参与竞赛的青少年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激发了青少年对科技知识的探索欲望。

结语

科技馆作为一个科教机构,对青少年素质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科技馆与各中小学的合作,对学校科技课程有效的普及和拓展;建立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对青少年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等,可以较充分地发挥科技馆优势,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探索科技的平台。

篇10

关键词:青少年;生命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251-02

关于生命教育思想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来的[1]。他的生命教育思想很快受到西方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而且在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专门研究“生命教育”的研究机构。总体而言,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的生命教育与实践主要关注的是人的“生存”与“死亡”方面,这是受当时西方文化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所致。时至今日,生命教育已在全球迅速蔓延开来,而我国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则比较滞后,我国正式提出生命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一种生命教育,主要由少数几个省或市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差异的生命教育计划。而目前的生命教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自杀及伤害他人、对生命错误认识而展开的。随着生命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到研究行列之中,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生命教育在近几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通过探讨青少年生命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青少年发展实际,从珍爱生命出发,探讨生命教育的一般规律,刻不容缓。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在我国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的,尤其是关于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因为在我国的现实教育领域里,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育方法,都是有意或者无意间对生命抱有一种漠视或者是压抑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还普遍地存在着。其次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转型期,对于个人价值的企盼看得过高,加之浮躁的社会风气和根深蒂固的急功近利思想的侵蚀,导致教育的功能以及个人的功能被无限地扩大,教育无形地承担着巨大负荷。因此,作为教育对象的个体生命的被漠视、被忽视的社会现象就不足为奇了。当然,也并不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对此视若旁观,在大众传媒上,在现实生活中,“救救孩子”“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呼声也是经常可见、可听、可感的。就学界而言,近年来兴起了关于生命教育尤其是关于青少年生命教育研究的热潮。

要研究生命教育和开展生命教育就必须首先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王晓虹教授说生命教育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1]。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而冯建军等人则认为生命教育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倡导关注生命、珍爱生命、提升生命和发展生命的教育形式[3]。总之,生命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论,而且还是一种价值追求;生命教育不仅是阶段性教育,而且还是全程式教育。人的一生都需要生命教育,而且每个人都需要重视生命教育,尤其是教育者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对此,我们还要深刻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对于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目前学界主要的观点有:钱巨波在《生命教育论纲》一文中说生命教育有三重内涵:即教育要关注生命的整体性和主体性、要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性、要培养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健全人格。程红艳的观点是:“教育应根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引导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引导人的生命进入‘类生命’。”刘济良的观点是:“强调生命的个体性、完整性、过程性和人文性”[3]。

以上观点都具有合理性,但他们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侧重于理论层面的阐释,太过抽象,在理解和实践上难于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不仅要重视理论层面的研究,而且还要重视实践层面的关注,只有二者兼具,才能不断地完善生命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因而对于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应该是从青少年的实际出发,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加强生命价值观教育和生命理想信念教育。从而提高青少年的生存能力,通过加强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使青少年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热爱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真谛。

二、当前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功利主义不断地充斥着青少年的生活,学校教育的重点不再是单纯的以人为中心,教育与生命个体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得到更好地重视,经常偏离正轨。如当下的中国教育侧重以成绩高低来衡量学生优劣,忽视了教育的真正本意是促进人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发展。从而引发了不少青少年伤害自己和伤害他人的事件,导致青少年在情绪上过度焦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极端思想盛行[4]。这些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青少年生命教育在现实教育中的缺失,这其中固然有社会、学校、家庭、青少年自身的问题,但与生命教育的缺失也不无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生命教育认识有误区

当前,人们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误区[5]。首先是持肯定态度,这类人承认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将生命教育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认为生命教育的主体是心里有障碍或者存在生命隐患的人,而不是面向所有人,他们也觉得通过单方面的力量就可以实现生命教育。其次是持中立态度,这类人认为生命教育可有可无,于他们而言无所谓。再者是持否定态度,大部分的中国人还是比较保守的,他们对于新事物采取排斥的态度,认为生命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根本无法实施,尤其是在贫困地区。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点,长期以来,我们对生命教育的认识是有问题的,并且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也是缺位的。因此,青少年生命教育亟待加强重视,有必要对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活动[6]。

(二)生命教育实践中缺乏理论指导

青少年在生命教育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理论指导。近年来,有很多学者意识到了生命教育必要性与紧迫性,他们提出了一些关于生命教育的见解,如王北生、赵云红侧重于生命教育的紧迫性[7];雷静、谢光勇侧重于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兰震、冯建军侧重于生命教育的意义等等[8]。但研究的角度不同,各有侧重,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因而在生命教育的指导层面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二是没有形成生命教育共识。实践只是出现在少数地区,尚未普及,重点是各地区的实践都是以解决本地区出现的问题为前提,不具有普遍性。如20世纪末香港对生命教育也予以极大关注,其生命教育从宗教的角度开展,内容涉及宗教教育、德育、伦理、公民教育等二十几个科目,开办了“宗教与人生--优质生命教育的追寻”等网站。

(三)对生命的重视不够

生命教育的内容,取决于当前我们为什么要提出生命教育,为什么迫切需要将生命教育提上日程,即问题决定内容。现今我国的生命教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展开的,其问题主要有:一是对生命的错误理解。有的青少年认为人活着开心就好,不需要所谓的抱负、理想,给自己增加负担,而且他人怎样与我无关。如现在萦绕在青少年左右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的影响。二是不珍惜生命,缺乏生命意识感。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一点委屈,或是不顺心的事,就容易意志消沉、情绪失控,就寻死觅活的,动不动就想着轻生。有的因为学业带来压力、困惑、焦虑,想不通就想轻生;有的因为同学之间有点小摩擦,想不开就大打出手,这类校园伤害事件也层出不穷[9]。可以说,他们对生命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几乎处于完全淡化状态,这无疑给学校、家长、社会敲响了生命安全教育的警钟。

(四)对生命价值的否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在东西方文化碰撞的过程中,西方一些新思想、新观念必然冲击着青少年的头脑,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还有就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就业压力的增长,青少年价值观必然迷失方向。当他们用所学知识去反观现实以及用美好生活的憧憬去审视现实时,突然觉得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是如此之大,面对人生的困惑,必然造成心理失落、精神崩溃,他们会对现实产生失望,对未来失去信心,更难于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就如哲学家兰德曼所说:“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有疑问的,因此,他以无比的忧虑研究他自己的意义和实在,研究自己来自何方,走向何方。”[10]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少年既难于找到释放压力的途径,也找不到进行自我调适的方式,空虚、无聊、郁闷自然而然成为他们平日里的口头语,随着这种心灵的空虚寂寞感被无助和绝望代替后,有的青少年就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事件,我们经常在电视新闻上看到。这样的青少年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所知。因此,青少年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实现其人生价值,才能获得生命的幸福。

总之,研究和实践生命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生命教育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生命教育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如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方面着手,通过呼吁社会的广泛支持,进一步发挥学校在生命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家庭在生命教育中的启蒙作用,为生命教育营造良好的大环境。通过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探索生命教育规律,使其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他们自觉认识生命、关注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激扬生命。进而促进青少年进行自我生命教育,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和主体的全面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虹.生命教育论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

[2]张奎良.实践人学与以人为本[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201.

[3]冯建军,周兴国,梁燕冰,等.教育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249-250.

[4]兰小云.生命教育从青少年自杀现象谈起[J].江西教育科研,2003(8).

[5]李高峰.国内生命教育研究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6).

[6]孙杰.当前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探析[J].科教导刊,2011(2).

[7]王北生,郭颖.我国中小学应加强“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8(6).

[8]兰震.关于高校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