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时间:2024-02-23 17:52: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益劳动实践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益劳动实践报告

篇1

关键词: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开展情况;报告

公益劳动作为社区矫正工作中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内容,其开展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社区矫正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果。笔者通过对辖区内51名矫正人员的谈话,我们对社区矫正过程中公益劳动的问题展开了详细调研和分析。

一、公益劳动的基本情况

1、公益劳动时间难以保证。两高两部制定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8小时。实践中,我们发现本辖区内矫正人员除了每个月每次2个小时的两次固定集中劳动以外,其余剩下的4个小时劳动都由他们自己完成。根据个人的工作生活时间灵活安排,保证劳动效果和劳动时间即可。由于司法所专职矫正干部就1至2人,社工3至4人,但是矫正人员可能多达90人,最多的情况下,平均每个社工要负责30人的矫正工作量。再加上每个矫正人员都工作生活时间安排的不同情况,故平时社工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每个矫正人员每次劳动都到场监督检查,也没有合理规范的签到制度制约,劳动时间和劳动量的完成基本上靠矫正人员自己确认。每个月8小时劳动时间难以保证。

2、公益劳动方式简单化随意化。我们发现,实践中公益劳动的形式简单单一。劳动形式以打扫卫生为主,如打扫马路、打扫敬老院,打扫社区街道等等。劳动内容以拔草、捡垃圾、清理小广告、扫地、擦玻璃、为老年人叠床单衣服等工作。劳动区域通常重复这些地点,100余人的矫正人员常年反复不定时的对该几个区域进行重复劳动。有可能前一个对象刚打扫完某段路面,下一个对象又过来打扫同样的路段,或者两个对象同时负责打扫一条路段,无法保证劳动时间和劳动质量。并且,重复、简单、机械的劳动容易使矫正人员产生懈怠心理,对公益劳动的重视度和责任心不够,草草应付了事,且疏于监管,矫正人员在公益劳动中无法真正获得教育和改造效果。

3、公益劳动流于形式。实践中,辖区内司法所多采用分段包干责任区域的劳动方式。即在奉贤第二矫正中心附近一条马路成立公益劳动基地。每个矫正人员分段负责其中一块区域的劳动,平时劳动时间自己随意支配,可长可短,只要保证路段无杂草、无垃圾、无小广告即可。因为公益劳动的时间经常会与矫正人员正常的工作生活时间相冲突,有的矫正人员工作是异地运输,有的工作较忙,没有固定休息日,甚至有的用人单位并不知道其是在服刑期间,为了不影响矫正人员的就业和生存,故无法保证每次集中统一组织劳动。这样分散分段各自劳动就应运而生。但是劳动时间无法满足8小时。而且矫正人员进行公益劳动不签到,基本没有人在场监管,只是事后社工找时间来检查劳动情况,这样极容易导致矫正人员将公益老动草草了事的情况发生。对于公益劳动中的请假,也只是矫正人员简单向司法所社工口头请假,事后是否来单独补上劳动也不得而知。社工大多听矫正人员自己报告,不到现场实际监督。

4、存在一人服刑,全家陪同的情况。在51名谈话的矫正人员中,有少数矫正人员出现自己劳动、家人陪同一起打扫的情况,甚至有个别对象因为自己临时有事情,无法劳动,即叫家人临时代替自己公益劳动的情况。该类矫正人员一般年纪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儿女不在身边,老伴出于对老年人照顾的心态,希望两个人一起打扫,劳动也能快一点完成。忽视了该项义务是赋予矫正人员本人的,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完成,是为了强化矫正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纪律意识,纠正其不良习性,促使其认罪悔罪,是为了体现缓刑期间对矫正人员的教育和改造的根本目的和宗旨。

5、替代性、补偿性方式缺乏。在劳动实践中,有的矫正人员不参加公益劳动。如患有某种严重疾病,如尿毒症、强直性脊柱炎等,不适宜劳动。但是因为该类矫正人员在服刑期间,如果不参加公益劳动,只参加集中教育等,能否完全达到矫正教育效果呢?是否还应当开展别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教育改造活动,让这些矫正人员参加,作为公益劳动的替代性、补偿性方式呢?实践中没有这种做法。

二、公益劳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法律依据欠缺。2012年两高两部制定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及上海市司法局制定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中对于公益劳动的时间有简单的规定,如两高两部制定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8小时。但是对公益劳动的项目和内容及强制措施均没有规定。在2012年上海市司法局制定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中第54条规定,社区服务项目主要包括:(一)社区或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内的公益性工作;(二)针对被害单位或者被害人的补偿性劳动;(三)是其他不以获得劳动报酬为目的的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工作。但是何为“社区或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内的公益性工作”?何为“补偿性劳动”?没有具体的规定解释予以说明,司法实践中便简单理解为反复打扫卫生、拾捡垃圾等机械劳动内容。这样使得法律规定流于表面,形式主义,起不到实际效果。

2、司法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两高两部制定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司法所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制定矫正方案,在对社区矫正人员被判处的刑罚种类、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教育和帮助措施。根据矫正方案的实施效果,适时予以调整。而实践中,司法所对绝大部分矫正人员采取的矫正方式都基本一样。在公益劳动的项目和方式上就是简单单一,完成任务即可。至于如何完成,怎样完成并不在意。并且,社工监管不够,矫正人员劳动时无人监管,八小时的法律规定时间无法保证。再加上目前辖区内社工素质普遍参差不齐,学历背景、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等各不相同,很多不是法律、心理学等专业出身,社工数量少,有的司法所1名社工甚至要同时负责30余名矫正对象,且工作繁琐,工资待遇不高,很多社工也只是应付了事,工作责任心和专业态度无法达到要求,影响矫正效果的实现。

3、缺乏对司法工作人员完善的制约惩罚机制。《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只对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规定详尽,但是对社工的违反法律规定的惩罚措施规定缺失。导致司法社工有权力行使,无制度约束,工作好坏一个样,容易导致社工产生惰性和随意性,最终使得社区矫正效果无法实现。如《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3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社区矫正执法活动违反法律和本办法规定的,可以区别情况提出口头纠正意见、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或者检察建议书。第38条规定,在实施社区矫正过程中,司法工作人员有、、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检察建议书和纠正违法通知书无强制力,对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约束有限,并且,法律只规定了司法工作人员有、、等违法违纪行为,依法给予相应处分,但是在社工没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给予实施个性化矫正方案、没有严格监管公益劳动符合8小时,没有制定有效的劳动项目保证矫正效果的情况,没有规定如何监管、如何处罚和惩戒。

三、对策和建议

1、完善公益劳动的立法规定。首先,需要确立明确具体的公益劳动项目、内容和实施形式。对于劳动什么、怎样劳动、劳动多久都要有法律的具体规定。不能仅仅局限于扫地、擦玻璃和捡垃圾。要体现公益劳动的个性化和具体效果。对于司法工作人员在劳动过程中如何监管确保劳动保质保量完成、监管不利的惩罚措施等都要有详细规定;其次,需要建立一个高效、规范的执行监管系统。严格监管程序,严格公益劳动签到制度,严格社工在场监督监管,严格执行程序,建立科学有力的奖惩机制。对于有事请假的,严格事后加补公益劳动的监管,并且对于无故不参加公益劳动的服刑人员给予警告,并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对于因身体疾病不适合参加劳动者,要按照法律法规提交相关申请,获得司法局的同意,同时,司法所社工应当为该类特殊人群提供个性化矫正方案和项目,替代公益劳动,如增设职业技能培训、心理辅导、疾病常识、道德讲堂教育等;第三,明确公益劳动基地的建设标准。劳动基地的主要功能、范围、设施、劳动项目。同时,可以选择建立联合企业公益劳动附属基地。将公益劳动和就业技能培训相联系。比如组织矫正人员从事来料加工等工作,然后将收入用于公益事业,如捐给慈善机构。在增强矫正人员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能提高矫正人员的就业技能,通过劳动更好的回馈社会,帮助矫正人员掌握生存技能,以便日后更好的回归社会。

2、加强对社工队伍的选拔管理培训力度。社工作为社区矫正工作执行的主力军,承担着重大的责任。首先,提高社工队伍的招收门槛和标准。引入精通法律、心理学、社会学、精神病学等专业的本科人员进入矫正队伍,扩大和提高社工人员的招收数量和质量;其次,加大对社工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其对工作的责任心和专业度。每年安排一定时间组织专门的法律法规学习和培训,邀请法律专家、学者或者法律实践部门的专业人士讲课,提高法律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提升矫正监督效果;第三,加强社工对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在矫正工作实践中,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操作,不能随意按照自己的意愿、违背法律的规定来操作执行。第四,规范社工违规惩处内容。对于社工违反法律规定,不严格执行对矫正人员的监管,应当给予其警告、记过、记大过甚至开除处分,加强制度对社工的约束力度。

篇2

安徽省人才交流中心

参观主体:05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班全体同学

参观流程:(1)我系师生一行乘校车至安徽省人才交流中心

(2)于省人才中心会议室听主题报告:省人才中心副主任王静、我系陈老师以及省人才中心市场部部长熊建勋、培训部部长方江、人事部部长余松柏分别就省人才中心的情况及人事、人才派遣等相关领域做了主题发言。

(3)我系老师带领同学参观了省人才中心的人才交流大厅

实习目的:

专业认识实习是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们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我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了解专业工作的实际、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学科,与之相关的专业实习是巩固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强化我们对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熟练程度的一项基本的培训实践环节。

通过实习,让我们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初步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把所学的知识综合地运用于实践,使之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指导实践,从而培养我们独立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为今后就业和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实习,使我们加深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信心、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综合素质。

心得体会:

在陈老师和连老师的带领下,我们05人力资源管理1班的学生来到了安徽省人才服务交流中心,按照陈老师和安徽省人才服务交流中心有关领导的事先安排,我们先在安徽省人才服务交流中心会议室由中心各位领导给我们详细讲解了中心相关部门的实际工作状况,然后由陈老师带领我们和各位领导进行交流。此次实习真正接触到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彻底从书本中解脱出来,不再充满幻想,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也了解到我们专业的出路。尤其后期同学们就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些不明白的问题和就业状况提出问题,各位领导的解析让我们茅塞顿开、醍醐灌顶、如坐春风。

中心领导的主题报告:

王静主任:主要就人才交流中心的情况做了详尽的介绍。包括省人才中心的性质、组织机构、以及与兄弟省市人才中心的比较、未来人才中心的发展趋势、我省人才中心的品牌业务等做了详细的介绍。最后,王静主任抛出了中心现面临的一些问题。

(1)公益性任务和资金不足之间的矛盾。省人才中心属于政府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目前人才服务的主要趋势是公益服务,任务多资金少的状况导致工作开展问题很大。

(2)与兄弟省市相比,软、硬件的差距很大。包括中心的建筑面积、办公设备以及地方观念的固化等软、硬件和其他省市相比差异很大。

(3)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合并成立的大环境导致急需整合人力资源市场,主要包含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毕业生市场的整合。

余松柏部长:主要就人事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人事档案工作的特点、人事档案和毕业生人事档案等大家所关注的内容做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人事档案是指提供人事档案接转、收集、整理和应用服务,主要具有政治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等特点。人事档案又称干部档案,是记载干部个人事迹的原始资料。是国家干部选拔用人的主要依据。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可以转到工作所在地、学校所在地、打回原籍或者打回意向城市管理。

方江部长:主要就什么是人事派遣、为何开展人事派遣及如何开展人事派遣做了详细的介绍。人才派遣又称人才租赁,主要面向国有大型企业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用工。人才派遣主要牵涉到用人单位、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三方,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之间的派遣协议两个合同维系三方关系。

中心的诸位领导的精彩演讲赢得广大同学的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最后,陈老师就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以及自身的亲身体会和中心的领导进行了深刻的交流。并鼓励大家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向各位领导提问。其中:徐中涛、王顺利、李文文、代权伟、吴强等人向各位领导提出自己的问题,中心领导一次给出了满意的讲解。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由于时间的关系,整个实习活动在紧张有序的过程中结束了。

对于省人才交流中心王静主任抛出的问题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首先针对公益性任务和资金不足之间的矛盾。我们都知道,500人以下的单位靠关系管理,500人以上的单位靠制度管理这个原理,由这个原理可以推出对于多任务少资金的矛盾,就是要靠制度化管理。由此我认为“自助式”人力资源管理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具体做法大致是把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格式化,从而实现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自助式服务。

与兄弟省市相比,软、硬件的差距很大。这是我们中部省市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点问题,西比不过云南,东比不过江浙。大致应该从资金的来源、使用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在节约开支的情况下与条件较好的省市开展合作,实现硬件资源的共享。对于资金来源,陈老师指出的多元化经营我认为是再好不过的解决方式了。

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合并成立的大环境导致急需整合人力资源市场,主要包含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毕业生市场的整合。“捏碎了再整合”的做法我想说很难行的通的,现阶段我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先从形式上整合,但仍按照原市场模式运作,在总结三个市场共性的基础上,区别之间的差异,经过过度期以后,最终实现三市场的综合。

以上几点是我对于王静主任提出的三个问题给出我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具体操作细节就不详细赘述了。

对于本次认识实习,我觉得受益匪浅,几位省人才交流中心的领导的演讲很生动,内容很深刻,也不局限于我们平时所学的书本的知识,所有的同学都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充满了自信和期待。面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有信心处理好它们,这些也都将成为我们职业生涯的开始。

篇3

[关键词?演企业社会责任;石油企业;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演F40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演 1673-0461(2011)05-0093-05

一、引 言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的快速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消费者、学术界等利益相关者的普遍关注。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在路易斯安那州附近的墨西哥湾

水域爆炸,引发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这一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石油行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石油行业作为一个对环境、能源方面有着重大影响的行业,并且石油行业工作的安全性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西方发达国家的石油公司,如壳牌、埃克森美孚和英国石油(BP)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相关的财务报告中披露与企业环境相关的信息。经过30多年的积累和不懈的改进,这些石油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不仅仅局限于最初的环境问题,已经扩展到企业对消费者、员工、社区等大部分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反观国内两大石油公司中石油和中石化,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向外界披露有关环境、安全等信息。但是经过近十年的学习探索阶段,中石油和中石化不仅同壳牌、埃克森美孚跻身世界500强的前十位,而且在社会责任的履行方面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因此,从新认识发达国家石油企业与我国石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差异对推动我国石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壳牌、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以及国内两大石油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行现状进行客观地分析比较,寻找差异并探求继续发挥我国石油企业长处、改善不足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社会责任现状:中外石油企业社会责任现状比较

石油行业是一个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十分显著的行业,其中多数为一些巨型的跨国石油公司,如埃克森美孚、壳牌、中石油等。这些石油企业是依赖于资源开采、危险性高的巨型企业,它们对环境的影响巨大,主要在开采不可再生能源、排放温室气体和其他有害气体、污染水资源等方面。石油行业这些特点决定了石油企业对环境和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同样也决定了石油企业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但是不断飞涨的石油价格以及类似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的发生使人们开始质疑石油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占据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石油企业在现实中是否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

2007年2月28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经理蒋洁敏在该公司的《2006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表示石油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持续稳定地为社会供应能源,保证生产运营过程的安全清洁,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关注民生,支持作业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因此,石油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它要为所占有的自然资源以及所使用的人力资源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环境保护责任、员工责任、社会责任等;同时,石油企业作为一国能源供应的重要环节,还必须承担维持国内能源供应稳定、保证油品供应的责任。

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主要理论框架,结合石油企业的特殊性,并依据国际石油行业环境保护协会(IPIECA)和美国石油学会(API)对石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评价标准,将从经济责任、环境责任、消费者责任、员工责任和社会公益五个维度入手对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BP)、壳牌、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社会责任现状进行分析比较:

1. 经济责任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商业的社会责任是增加利润》中指出:“企业的一项也是惟一的社会责任是在比赛规则范围内增加利润。”因此,石油企业作为一个营利性组织,其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创造社会财富,为投资者赚取更多的利润。石油企业经济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部分,主要从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贡献来评价石油企业经济责任的履行程度。

五大石油企业2007年~2009年销售收入(见图1)的比较表明,美孚在2007年~2009年期间经济效益居首,壳牌、BP紧随其后,且这三家石油企业的销售收入约为中石油、中石化销售收入的2倍;尽管中石油、中石化的销售收入有所上升,但是与其他三家石油企业相比差距较大。比销售收入更能直接说明企业对股东履行职责的指标是净利润,从净利润的比较(见图2)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石油企业与外国石油企业盈利能力的差距。美孚仍然居于榜首,且拉开了与壳牌的差距;在净利润上,中石油与BP持平,由于BP的销售收入远高于中石油,可见中石油的盈利能力要优于BP;中石化虽然在销售收入高于中石油,但是净利润却大幅低于中石油,可见其盈利能力远低于其他四家石油企业。

2. 环境责任

由于石油行业的特殊性,石油企业对环境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因此,环境责任是石油企业应当加以侧重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内容。石油的开采、炼化以及运输、存储和销售过程都可能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污染,如2005年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在松花江发生爆炸事故,造成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致使严重的水质污染问题,2010年同样的事件在墨西哥湾发生,由此可见,石油企业在生产作业中极其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尽管特大污染事件并不是经常发生,但是石油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其他有害气体、废水等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所以,环境责任是石油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由于国内石油企业与国外石油企业所采用的环境保护衡量指标不同,国外三家石油企业对废气采用温室气体排放量等指标衡量,而中石油在其社会责任报告中则几乎没有披露温室排放的相关数据,只披露了废气中SO2的排放量;在衡量水污染的指标上,中石油、中石化采用化学需氧

量(COD)排放量进行衡量,而国外石油企业在其每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或者企业公民报告中并没有披露相应的衡量指标,这些指标选取的不同给中外石油企业进行对比分析造成了困难。鉴于数据之间的差异性,不能直接用于对比分析,因此,本文利用下面一组数据从侧面说明中外石油企业所承担的环境责任。

从图3的数据比较中可以看出,壳牌2009年废气排放量较2007年下降了18.29%,是废气减少幅度最大的企业,中石油、中石化分别居于第二位和第三位,比美孚、BP废气减少的幅度大,由此可见,中国石油企业在减少废气排放方面做出的努力并不亚于其他外国石油企业。

3. 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权益一般包括产品安全性、产品质量、产品信息透明、问题产品处理、消费者纠纷解决等。涉及消费者的部分指标与顾客多样化的需求有关,不易加以量化,更难以加以比较,但是石油作为一种差异性较小的产品,石油企业能否持续稳定地向消费者提供石油产品是决定企业能否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关键。随着石油被不断开采,世界石油存量越来越少,石油企业若要持续稳定了向消费者提供石油产品,就必须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发掘新油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本文将借助石油供应量这一指标来衡量对比美孚等五家跨国石油企业。

从美孚等五家跨国石油企业2007年~2009年的原油产量数据(见图4)可以看出每家石油企业在2007至2009年基本都保持原油稳定供给。中石化、BP的供给量每年有小幅上升,而美孚、壳牌略有下降,中石油则每年原油产量稳定约为13,794万吨。这表明中石油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在企业日常管理和生产中都在致力于向市场提供稳定的原油供给。

4. 员工责任

石油企业对雇员的责任包括收入水平、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劳动保护、职业培训以及假日休息等内容。由于石油行业是高危险性行业,所以对员工人身安全的保护是衡量石油企业履行对员工的责任的重要部分。

在这五家石油企业员工伤亡率(见图5)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伤亡率都比较低,但是要真正做到对员工负责就要尽全力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在这五家跨国石油企业中,BP的员工伤亡率最低,2009年达到0.008‰;中石化在员工安全方面要优于其他几家石油企业,2008其伤亡率最低为0.011‰。

5. 社会公益责任

作为大型跨国石油企业,社会公众对它们做出的社会贡献以及公益活动期望较高,它们不仅要在母国履行社会责任,还需要在东道国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跨国石油企业的社会公益责任包括从民生、教育、灾难救助等多个方面,这些慈善事业是跨国石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方式,如2009年中石化出资1,195万元资助四川、甘肃、贵州、湖南四省的26个国家级贫困县里的3万多名高中女生完成学业。以及中石油连续3年为苏丹贫困者慈善机构每年捐赠100万美元或等额的苏丹法定货币,用于资助一般慈善项目,以及扶贫、促进教育和生产、改善贫困人口生活条件等项目。

从五大石油企业公益总投入(图6)的比较看出,美孚每年约投入2.7亿美元用于公益事业,是石油企业中公益投入最多的企业;中石油紧随其后,每年约投入1.77亿美元,其后依次为壳牌、BP和中石化。然而从各家石油企业公益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图7)可以看出,尽管中石油2007年~2009年每年的公益投入在总额上低于美孚,而在投入比例上中石油却大幅度超过美孚,约为美孚的1.65倍,更是五家石油企业中公益投入比例最高的企业。

尽管企业的慈善投入总额和投入比例可以用于衡量一个企业履行社会公益责任的程度,但是由于企业在社会公益方面具体做法的个性化,有些公益活动难以用数值来衡量,因此下面将列举美孚等五家石油企业在2009年的部分公益活动以辅助衡量跨国石油企业所承担的社会公益责任(见表1)。

三、结论及建议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跨国石油企业走出国门开始在中国进行跨国经营,中国石油企业也依靠自身实力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一定的地位。虽然现在中石油、中石化已经与埃克森美孚、BP、壳牌一同位列世界五百强前十位,由于舆论长时间以来对外企的标榜与神话,在公众心中外国石油企业一直是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企业公民,而对中国石油企业则存在很多误解。

从以上的现状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石油企业在环境保护、员工安全以及社会公益方面的表现并不逊色于外国石油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中石油、中石化的废气排放减少比例均处于前列,虽然不能说明中石油、中石化每年废气排放的总量,但是中石油每年平均降低9.44% 、中石化每年平均降低9.13%足以见得中国石油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在员工安全问题上,中石化的表现(0.012‰)并不弱于埃克森美孚、壳牌,同时,在社会公益投入上,中石油尽管在投入总额上略低于埃克森美孚,但是投入比例却远高于埃克森美孚,更是高于其他几家外国石油企业,这说明中国企业在社会公益方面的表现要强于外国石油企业。由此可见,外国石油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现状在这环境保护、员工安全以及社会公益方面并不强于中国石油企业,而在经济责任方面,虽然中国石油企业与埃克森美孚、BP、壳牌同属世界前十位,但是无论从销售收入还是从净利润的表现都明显弱于外国企业。

基于上述比较分析,中国石油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时还应加强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不断加强其他社会责任履行的同时提高企业收益,这不仅是更好地履行企业对股东的责任,而且奠定了企业为其他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企业只有拥有更雄厚的经济基础,才能够更好地履行其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

二是增加企业透明度,积极与公众沟通。我国石油企业与我国其他企业一样存在企业透明度不高的问题,与国外石油企业相比,我国石油企业在外界沟通、维护公众关系以及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良好的沟通能使企业得到各利益相关者的理解与支持,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的品牌声誉,为企业创造一个有利的发展环境。因此,我国石油企业必须积极主动与公众进行沟通,及时公布相关的企业信息,以透明的姿态对待企业各利益相关者。

三是将自己打造成为石油企业的社会责任标杆。中国石油在做好以上两方面后应树立企业社会责任目标,即成为国外石油企业的社会责任标杆。现在中国石油企业在社会责任实践上并不弱于国外石油企业,因此完全有能力也有责任成为社会责任标杆。崔新建(2008)认为提高东道国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尤其是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水平是推进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前行的有效途径。因此,中国石油企业在国内提升了自身社会责任感的同时间接提升了国外石油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就推动了整个石油行业更好地履行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注释]

①② 图表中数据均来自各企业年报。为便于比较,BP、壳牌的数据经过近似调整,中石油、中石化的数据则调整成以美元为单位。

③数据均由各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或者企业公民报告)中的数据整理得来,以2007年各企业的排放量为基期计算2008、2009年废气的减少比例。

④数据均由各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或者企业公民报告)中的数据整理得来,将国外石油产量的单位由桶转化为吨。

⑤⑥ 数据均由各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或者企业公民报告)中的数据整理得来。

⑦根据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或者企业公民报告)以及相关企业网站资料整理。

[参考文献]

[1] 杨春宝,李梅子.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的企业社会责任[J]. 特区经济, 2010(8):290-291.

[2] 龚得君. 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探析[J]. 中国经贸导刊, 2010(7):80-81.

[3] 陈佳婧. 石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D]. 西南石油大学, 2009.

[4] 王 ,郝 洪. 中外石油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比较研究[J].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10(8):9-11.

[5] 张成顺. 中国石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 2009.

[6] 陈 迅,韩亚琴. 企业社会责任分级模型及其应用[J]. 中国工业经济, 2005(9):99-105.

[7] 刘 婷. 美欧日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比较研究[J]. 商业时代, 2010(15):94-95.

[8] 顾金龙,赵映平.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社会责任的弱化与对策[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6(5):20-25.

[9] 朱文忠. 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国别差异性的原因与对策[J]. 国际经贸探索, 2007(5):76-80.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hinese

and Overseas Petroleum Enterprises

Zhang Jing,Wang Chenghui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d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4, China)

篇4

今年是xx实施“十三五”规划、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一年,也是妇联系统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一年。全市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7周年活动要以“巾帼展风华喜迎”为主题,通过举办简朴隆重、丰富多彩的系列纪念活动,表彰在全市重点行业和领域贡献卓著的先进女性和集体,宣传各级妇女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成果和服务妇女儿童家庭的务实举措,进一步弘扬xx女性时代精神,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结凝聚广大女性在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智慧和力量。现将有关安排通知如下:

1、举办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7周年大会。2月底,市四套班子领导接见2015-2016年度xx市三八红旗手标兵及提名奖获得者和xx市三八红旗集体代表。3月7日下午,在xx儿童艺术剧场隆重举行以“挥弦梦想乐章绽放智慧风华”为主题的xx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7周年大会,表彰以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xx市三八红旗手标兵和提名奖获得者、xx市三八红旗手(集体)等为代表的先进女性和集体。3月8日,在东方明珠举办“群星荟萃汇东方,巾帼英豪展风采”粉红绽放亮灯活动,激发xx女性创新创造创业的热情,彰显xx女性投身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

2、开展专题普法和妇女维权服务。2月28日,在市司法局行政服务中心开展以反家暴为主题的O2O法治在线沙龙活动,以现场活动和网络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传播和互动。3月1日,召开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一周年工作座谈会,深入推进反家庭暴力多部门合作机制。3月1-15日,在地铁7号线设法治宣传专列滚动播放反家暴法宣传片。3月2-15日,市妇联、市人社局、市总工会联合开展全市女职工劳动权益专项检查。3月4日,市妇联、市总工会、市司法局联合开展大型妇女维权咨询服务活动;启动“幸福从心出发”心理健康知识社区公益宣讲,向全市基层妇女工作阵地配送百场心理健康知识公益讲座,提升女性心理健康素养。

3、举办中外妇女庆三八系列活动。3月6日,在xx大剧院举办“爱的魔力”中外妇女庆三八纪念活动。3月7日,举办“中瑞爸爸”摄影作品展中方作品征集启动仪式暨新闻会。3月10日上午,开展走进复旦——驻沪女总领事庆三八交流活动,深化妇女对外友好交往。

4、走访慰问和服务基层活动。2月下旬,市妇儿工委领导走访慰问重症困难妇女。3月14日,举办“筑梦飞翔——创业大咖走进校园”暨2017青年女性职飞计划、xx女性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培养和激发女大学生的创业精神。3月16日至年底,围绕“做智慧女性,享美好生活”主题为全市社区中老年妇女开展百场“社区女性智慧课堂”。3月18日,启动“xx女性健康科普大行动”,开展女性健康义诊等活动。3月下旬,举办xx市妇女学学会、xx市婚姻家庭研究会换届暨主题报告会,举办“她镜中的平等”摄影作品展览。3月8日,xx市妇女干部学校等单位在嘉定区南翔智地联合举办涵盖公益讲座、文化活动、技能学习等内容的庆三八嘉年华活动。3月至5月,xx妇女儿童服务指导中心(巾帼园)举办庆三八公益咨询服务周、智慧女性“精彩一天”、“魅力女性——公益讲座周”和百场公益讲座下基层系列活动。

5、开展与你e起过三八系列活动。2月下旬至三八期间,市妇联微信、微博和门户网站联动,并与新民晚报、周到、邻声等新媒体平合开展网上网下相互促进与融合的系列活动,向社会公布全市三八妇女节期间服务类项目,形成网上节日氛围。

全市各级妇女组织要抓住契机,坚持突出主题、简洁实效原则,认真组织各项纪念活动。要加强宣传,充分彰显xx女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要创新思维,运用“互联网+”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级。要整合资源,凝聚各级各类女性社会组织主动作为、服务社会。总之,要让全市广大妇女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过一个愉快充实、富有意义的节日。

请各区妇联、委办妇工委(妇委会)将三八节活动总结在3月18日前报市妇联宣传与网络工作部。

篇5

组织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法律与政治系

安徽省人才交流中心

参观主体:05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班全体同学

参观流程:(1)我系师生一行乘校车至安徽省人才交流中心

(2)于省人才中心会议室听主题报告:省人才中心副主任王静、我系陈老师以及省人才中心市场部部长熊建勋、培训部部长方江、人事部部长余松柏分别就省人才中心的情况及人事、人才派遣等相关领域做了主题发言。

(3)我系老师带领同学参观了省人才中心的人才交流大厅

实习目的:

专业认识实习是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们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我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了解专业工作的实际、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学科,与之相关的专业实习是巩固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强化我们对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熟练程度的一项基本的培训实践环节。

通过实习,让我们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初步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把所学的知识综合地运用于实践,使之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指导实践,从而培养我们独立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为今后就业和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实习,使我们加深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信心、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综合素质。

心得体会:

在陈老师和连老师的带领下,我们05人力资源管理1班的学生来到了安徽省人才服务交流中心,按照陈老师和安徽省人才服务交流中心有关领导的事先安排,我们先在安徽省人才服务交流中心会议室由中心各位领导给我们详细讲解了中心相关部门的实际工作状况,然后由陈老师带领我们和各位领导进行交流。此次实习真正接触到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彻底从书本中解脱出来,不再充满幻想,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也了解到我们专业的出路。尤其后期同学们就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些不明白的问题和就业状况提出问题,各位领导的解析让我们茅塞顿开、醍醐灌顶、如坐春风。

中心领导的主题报告:

王静主任:主要就人才交流中心的情况做了详尽的介绍。包括省人才中心的性质、组织机构、以及与兄弟省市人才中心的比较、未来人才中心的发展趋势、我省人才中心的品牌业务等做了详细的介绍。最后,王静主任抛出了中心现面临的一些问题。

(1)公益性任务和资金不足之间的矛盾。省人才中心属于政府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目前人才服务的主要趋势是公益服务,任务多资金少的状况导致工作开展问题很大。

(2)与兄弟省市相比,软、硬件的差距很大。包括中心的建筑面积、办公设备以及地方观念的固化等软、硬件和其他省市相比差异很大。

篇6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起源于美国,最早于1924年由美国的谢尔顿提出。美国企业社会责任专家阿尔奇·卡罗尔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寄望于企业履行之义务,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之和。我国的一些学者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为所处社会的全面和长远利益而必须关心,全力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表现为企业对社会的适应和发展的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极为丰富,既有强制的法律责任,也有自觉的道义责任”。

二、我国燃气具企业社会责任现状

燃气具产业是新兴而又竞争激烈的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许多燃气具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消费品,整个行业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也决定了燃气具企业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但是,由于我国气源和气种的复杂性,行业起步又较晚,加上质量与技术的同质化、竞争的无序化现象,燃气具行业一直存在着“优不胜、劣难汰”的怪圈,导致燃气具企业存在着质量安全、环境污染、员工福利保障等方面的问题。2008年第一季度,郑州市工商局对当地流通领域销售的部分燃气具产品进行了质量监测,随机抽取家用燃气具样品19台,经检测,有6个样品被判定为不合格,1个品牌的样品中部分检验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

随着行业的发展,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保认证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经营者的重视,他们也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能够为企业产生利润效应、竞争力效应,甚至是成长效应。尽早采取有效措施,促使燃气具企业履行相关的社会责任,并对其社会责任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考评,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三、我国燃气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开放性”,其本身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为了更好地衡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绩效,我国很多学者在探索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就燃气具产业而言,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程度涉及众多方面,为了能够明晰指标的选择,本文在对每项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燃气业行业特点和我国国情,着重参考了SA8000指标体系,构建我国燃气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模型。

1、燃气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模型构建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结构的拟定,指标的取舍,公式的推导等都要有科学的依据。只有坚持科学性的原则,获取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评价的结果才具有可信性。

(2)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要包括社会责任所涉及到的众多方面,使其成为一个系统,体现在具有层次性和整体性上。层次性指指标体系要形成阶层性的功能群,层次之间要相互适应并具有一致性;整体性指不仅要注意指标体系整体的内在联系,而且要注意整体的功能和目标。

(3)代表性原则。所谓代表性指的是指标既要反映当前国际上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共同要求,又要能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贴近我国燃气具企业现实。指标的选择要全面,但应该区别主次、轻重,要突出当前带全局性而又极为关键的问题。

2、燃气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根据燃气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实际调研情况,为评价模型设计了一套3层共计39项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共分劳工权益、人权保障、社会责任管理、商业道德、社会公益行为五类评价因素。劳工权益、人权保障、社会责任管理三类评价因素下,又分为童工、劳动补偿报酬、安全卫生、工作时间、集体谈判权利、禁止强制劳动、禁止歧视、劳动纪律、管理系统九项子因素。商业道德和社会公益行为两类评价因素,秉承了我国文化结构中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传统价值观念,符合燃气具企业的实际情况,分为消费者权益、债权人权益、公众权益和主要公益活动四项子因素。13项子因素下,共设计了39个三级指标。

3、燃气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权重的确定。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AHP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步骤:构造层次;计算每一层中要素的权重;一致性检验;计算方案的综合权重。

本文邀请了来自企业、政府、研究机构的9名专家对同层次所有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按标度方法判断它们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将判断结果量化,构成判断矩阵。计算完毕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通过后,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在燃气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中的5类一级指标中,劳工权益、人权保障所占权重居前两位,分别是54.74%和23.73%。后三位是商业道德11.61%、社会责任管理5.22%、社会公益行为4.71%。将社会责任满分设为100分,各项因素的分数如下:

童工:是否使用童工2.8分、未成年工占职工雇员比例0.7分;

劳动补偿报酬:是否执行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5.9分、是否按时发放雇员工资和津贴3.6分、是否额外按时发放雇员加班工资或奖金1.7分、雇员劳动保险费用支付率1.4分、是否清楚告诉雇员劳动报酬构成1.1分;

安全卫生: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率6.3分、重大生产事故死亡率6分、职业病发生率5.2分、饮水安全及食物存放雇员餐食设施1.7分、生产场地内厕所等卫生设施2.3分、工人雇员宿舍条件5.4分、雇员应急和医疗服务4.4分;

工作时间:周平均最多工作小时数3分、周平均最少休息日数2.2分、周平均最长加班小时数1.1分;集体谈判权利:职工参与对于工会组织率的参与度0.6分、集体劳动争议支持率1分;

禁止强制劳动:雇员是否按时上下班自由1.2分、雇员有无辞职自由3.6分、雇员有无拒绝到危险岗位工作的自由权利2.8分、雇员有无拒扣“押金”与证件的自由权利1.8分;

禁止歧视:雇员雇佣中有无性别歧视1.5分、有无性骚扰犯及其投诉情况0.4分、是否提供自由便利1.5分;

劳动纪律:规章制度公开化程度2分、是否对雇员禁止使用体罚4.7分、雇员劳动合同签约率2.6分;

管理系统:社会责任管理履行记录是否完整3.8分、是否公开年度社会责任报告1.4分;

消费者权益:产品质量与使用安全3.5分、有无营销与广告欺诈骗的行为1.3分;

债权人权益:商业信用等级1.6分、产品使用者与客户评价0.6分;

公众权益:环境污染与保护的记录3.8分、纳税额和有无偷漏税记录0.8分;

主要公益活动:直接公益活动的参与度和投入3.4分、慈善捐款的频次与额度1.3分。

四、我国燃气具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以R公司为例)

R公司是一家由国有企业经转制而成的专业燃用具生产企业,公司占地15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拥有员工300余人。公司拥有国家批准的自营进出口权,产品的销量连年攀升,2008年销售额达3.8亿元。公司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0%,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10%,拥有强大的新产品研发能力。

本文设计了“企业社会责任调研问卷”,对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行现状进行的测评。问卷分为管理人员、普通员工两部分,按照上述的评价模型设计了42道问题。其中,主观性问题9道,客观性问题29道,观测性指标4项。在赴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后,收回问卷65份,有效问卷64份,得到数据如下:

该企业在劳工权益方面得分为44.7分(满分为54.8分),得分率81.6%。这说明,企业在劳工权益方面做得较好。除了在工人雇员宿舍条件一项得分率为59%和雇员应急和医疗服务得分率在61%以外,其他得分率均在76%以上;人权保障方面得分为19.5分,得分率82.3%。其中,职工对于工会组织的参与度和集体劳动争议支持率得分率较低,均为53%。这说明,企业在工会组织制度上要应加强;商业道德方面,该企业得分率为92.3%,该企业连续获得34项专利技术和2项发明专利,先后获得国家节能产品认证和国家环保认证,实行的是全面质量管理(TQM),通过GB/T19001:2000质量管理认证,与经销商和原材料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拥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口碑,被当地税务部门列为纳税A类企业,可以看出这是企业在快速成长阶段的工作重点;在社会责任管理和社会公益行为方面,企业的得分几乎为零,这说明社会责任管理履行记录、公开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直接公益活动的参与度和投入、慈善捐款的频次与额度几项指标并为得到该企业的重视。综上所述,企业在快速成长阶段,已经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较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但是关于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尚未建立,企业还需在社会责任管理系统和公益行为方面有所加强。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立燕.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社会责任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4.12.

[2]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篇7

关键词: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160-02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提出:“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劳动的意义提高到前人所没有认识的高度,这也是我们深刻认识劳动素质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中地位的根本出发点。20世纪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了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生活和文化幸福的基础,劳动教育具有普遍性。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对学生的劳动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劳动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地位和意义

1.劳动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把“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列为“五育”,并作为教育方针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予以落实。高职学生要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离不开较高的劳动素质,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校内校外的实习实训来培养,例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通过劳动生产实践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真正将劳动素质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部分。

2.劳动素质教育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高职学生要成长成才,自然包含了提升其劳动素质。高职学生需要在学校教师的引导下,克服自身惰性,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技能,提升劳动就业和创业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3.加强劳动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高职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必须在办学理念、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调整,深化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加强劳动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就业为导向,加快形成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

尽管劳动素质教育意义重大,但是各高职院校在执行的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部分学生劳动素质低下,亟待查找原因,采取科学的对策。

二、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低下的原因

我们通过对日常生活观察、问卷调查、带队实习收集的相关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目前部分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一般,甚至个别同学劳动素质较差。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教育的缺失是导致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低下的重要原因。首先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现在高职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很高,他们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过分溺爱与纵容导致他们劳动观念淡薄、不尊重劳动成果、不懂得感恩,甚至好逸恶劳,对体力劳动怀有偏见,没有良好的劳动意识与习惯。一些学生眼高手低,出现了学机械的不愿意下车间,学建筑的不愿意跑工地,学管理的不愿意跑市场之类的现象,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部分家长对学校组织的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不支持、不配合,少数学生不愿意参加,家长也纵容学生的做法。

其次是学校教育的缺失。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没有将劳动教育落实到位,劳动考核的机制没有形成。比如,实习实训的考核上没有更多地考量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以及学生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而主要拿实习实训报告作为评分的依据,无形中抹杀了劳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另外,顶岗实习的重要作用没有真正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局面没有形成。

2.高职学生劳动理念上存在偏差。一些学生在劳动认知、劳动价值观上存在偏差,不懂得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甚至连自我服务劳动的意识都没有,更谈不上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些学生片面地认为劳动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缺乏社会公益劳动的理念,对要求全员参与的志愿者活动不闻不问,功利意识很强。由此可见,他们对劳动及劳动素质的认知还比较肤浅,没有真正将具备良好劳动素质作为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缺乏通过各种措施来进一步提高自身劳动素质的意识,加上没有一定的劳动实践活动作为保障,良好劳动习惯的形成和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3.高职院校对学生考核评价不够科学合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推优入党、评优评先、评定奖学金等方面更多地注重的是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课业成绩,并未对学生的劳动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并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如果学校从人才培养目标上设计出劳动素质教育系统方案,并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一定能引导学生对自身劳动素质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三、高职学生劳动素质培养策略

篇8

就中国与欧洲老龄化机遇和挑战,先锋企业、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的履责进展,会议进行了讨论。同时,就积极应对老龄化和深化中欧合作,本刊同CSR Europe达成多个合作意向。

聚焦“积极老龄化”

CSR Europe联合苏伊士集团、英特尔等近期的《职业生涯再思考:如何应对员工高龄化》报告指出,2012年起欧洲劳动人口开始减少,60岁以上人口年增200万。2030年,全欧劳动人口将减少2080万。在中国,2012年60岁以上人口已达1.84亿;权威部门预测,到2030年将达3.6亿,占总人口比例超过24%。

CSR Europe创始人、资深顾问Jan Noterdaeme强调老龄化在欧洲不同国家、地区和产业间存在较大差别,其中制造业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他重点介绍了欧洲“企业2020”倡议下的“积极老龄化”项目进展状况:2012年,CSR Europe联合有关机构发起“积极老龄化”倡议,该年也被定为欧洲“积极老龄化年”。

本刊副社长殷格非在主题发言中介绍了我国老龄化的现状和挑战,认为“企业在推动老有所需的社会问题解决中,将获取新的竞争力”。他列举了健康医疗、金融机构、房地产、ICT和旅游业等行业机遇,并提及中信银行、北京太阳城等国内部分企业的领先实践。

苏伊士集团企业社会责任事务负责人Jacques Spelkens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列举了公司面临的社会责任挑战:应对高龄就业人口、新一轮的智力转移以及作为“企业2020”倡议发起方在“积极老龄化年”期间的履责行动。

英特尔中国首席社会责任官杨钟仁介绍了该公司推动中国社会创新的责任实践。英特尔中国在数年前已开始关注中国老龄化的前沿问题,并组建项目组研究了相关报告。在英特尔看来,跨界合作是应对老龄化在内的社会问题的最佳方式,其“芯世界”公益创新计划也吸引了数量更多、模式更多元的老年人项目参与。

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加速进程,跨界合作正在突破地域的限制。就共同应对老龄化问题确定出具体的合作方向,这正是此次会议的重要目标之一。

CSR Europe项目经理Sara Dekkiche透露,“企业2020”倡议之外,CSR Europe 2013-2015新计划(New Projects)将成为欧洲另一项重要的跨界合作议题。为推进“金蜜蜂2020”社会责任倡议与“企业2020”倡议的合作,本刊、CSR Europe将联合发起“老龄化社会”新议题。

篇9

[关键词]:慈善 教育 发展

一、慈善与教育的含义

关于慈善的定义,相关人士给了很多定义,如中华慈善总会创始人崔乃夫关于慈善的定义就是富有同情心的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李永华将慈善认为是一种对社会遭受灾难群体实施救助的一种无私行为,慈善行为能够提高公民的社会道德责任感。这里的慈善指在统计中的捐助行为。关于教育,有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之分,广义教育指一切有目的的影响人身心的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指有专门的组织的教育,主要是指以学校为基础而得到的知识和锻炼。这里的教育指凡在统计中的教育捐助都可以归纳其中。

二、慈善在教育方面的投入

由上表可以看到教育的捐助不是连续增长的,但在每年的捐助中都是前三。

据每年的捐助报告来看,教育的捐助领域分布不均衡,高校接受的捐款比例最高,而其他教育机构获得的捐助较少。特别在2014企业捐助中,教育领域占比51.1%,超过其他领域捐赠金额的总和

三、分析慈善为什么更多的投入教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产生更多的靠教育。慈善投入教育可以说慈善投资的是人才,更高层次人才的产生对科技的发展有着更好地促进作用。

在影响劳动生产力的因素中,劳动者是重要因素,教育可以变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本,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克服其就业和创业中的技能障碍,增加其收入。慈善捐助很大一部分是社会困难群体,通过一定的培训教育使他们能力得到培养,潜能得到开发,成为社会的生产者,而不仅仅是消费者。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贫困是发展贫困,更直接的表现在教育贫困。所以农村反贫困的关键在于教育。樊胜根研究员曾在政府投入对农村经济增长和缓解贫困影响的研究中, 利用我国1970~1997年之间的省级数据,发现教育公共投资的扶贫效果最大,每增加1万元的教育投资,就可使9个人脱贫,比科研投资的扶贫效果高出30%,西部地区教育投资的扶贫效果更为显著,众多研究人员也发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成正比。所以对贫困地区进行慈善捐助,要更多注意教育捐助。

其中捐款更多的流入高等教育是因为:

(1)国内高校的来源通常有:国家专项资金和政府财政支持,国内外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收益,社会各界包括校友和友好人士、慈善组织的捐赠。高等教育的发展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国家下拨的教育经费却长期不足。因此,扩大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形成多元化教育经费来源成为大多数学校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基本方法。所以为了资金到位,各高校负责人积极向社会进行筹资,其中校友捐赠占很大一部分。

(2)社会捐赠是高等教育分担成本的有效途径。国际上,无论私立还是公立大学,校友和社会捐赠都决定了高校对学术研究、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投入水平,最终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势能。南开大学发展与筹资工作负责人丁峰曾表示:“高校接受社会捐赠,有利于社会力量进一步参与高校发展建设。” 在中国,教育捐赠与学校声誉、办学质量、对校友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和社会各界的关系呈正相关。

(3)高校吸收社会捐赠也是推动感恩教育、深化立德树人的重要渠道。

(4)企业对高等院校进行捐赠,一方面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企业起到了宣传效果;另一方面援助高校的科研工作可以对企业的创新研究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教育的发展与慈善的发展

正如萨缪尔森的“循环因果累积论”所述的作用机制一样,慈善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慈善的发展。一方面,学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继承优良传统的地方,教育的大力发展可以更好的培养人们的奉献意识,对慈善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可以更好的培养慈善专业人才,使慈善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2015年11月12日,中国首家国际公益学院“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成立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学院建设以提升培养慈善家、慈善组织高级管理人才为主,以社会服务认证教育和大众教育为依托的应用型公益慈善教育培训和知识传播体系。随着教育的发展,相信慈善事业将会走向专业化,系统化。

五、对教育捐助和教育培养方面的建议

高等教育得到适当捐助的情况下,对初级教育也要重视。大学是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对大学发展的捐助不但可以培养出大量高层次人才服务于社会,而且可以促进新创造和新发明,并将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但是没有初等教育作为基础,很少有人可以自读到高等教育。而且初等教育的普及层度体现着社会公平。在今天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仍有不少的贫困家庭从小学起就不把孩子送入学校,或者仍有不少学校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和外力的帮助,学习环境差、学校设施不好。所以对初级教育也要给予重视,对初级教育的更多帮助可以让贫困的孩子走好学习的第一步。

建立低门槛的公益组织或学校,培养专门的公益人才。当下,中国的奉献意识已经深入人心,而且出现了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群,他们愿意回报社会,造福更多的人,但散财并不比创造财富容易,没有现念和专业知识的指导,很难有好的效果。所以为了公益行业的良好发展,慈善家也需要学习,需要一些专业知识的帮助,来让自己的善款得到更好的发挥作用。正如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理事张志洲认为,当下,公益行业内的人才不足与资源困境,已形成恶性循环。不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公益行业将难以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腾,阚小良.慈善教育与教育慈善[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

篇10

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披露内容以及我国目前的现状,并提出建议。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1、企业社会责任。我国一般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为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具体地说,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所有者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障生产安全和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等。

2、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会计是在传统的会计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分支学科。它是探讨、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社会公众利益集团和个人的决策提供特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目的是通过计算和记录企业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真实地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向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企业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整体效益,实现社会净贡献最大化。

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

随着人们对社会责任认识的加深,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大,我国社会责任的披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能源利用方面的信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应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以先进的科技为生产服务。利用尽量少的能源消耗获取尽量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就是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且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从能源利用效率中可以看出企业对社会所做贡献的大小。

2、企业职工方面的信息。企业职工方面的信息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为职工所提供的工作本身,即招聘录用、技术培训、职务轮换、职工的工作环境以及为职工提供的发展空间;二是职工收入方面的信息,如职工的工资、福利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独生子女保健费、离退休人员的劳动保险、职工劳动保护、劳动条件、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的在职职工的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障费和医疗保险费等。

3、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环境信息的披露应包括周边环境和生产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等相关指标,如环境保护设备的投入、环境保护相关费用的支出以及有关环境保护和生产安全等方面的研究费用支出。

4、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的信息。包括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提供价格合理的产品,做好售后服务,及时更新产品,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5、对公益事业贡献方面的信息。企业除依法向国家缴纳税金外,还应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对公益事业和社会福利机构以及慈善事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必要的捐赠和帮助,为社会创造平等就业机会,安排残疾人就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所在社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

1、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存在较全面理解和狭隘理解并存的现象。有些企业的理解比较全面,如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在网站年报的“社会责任”主题中说到:“我们致力于建设受人尊敬的伟大公司,坚持与包括股东、员工、客户、社区和自然环境等所有利益相关者和谐共融,努力使企业发展理念和实践与社会基本价值相符合,认真履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但很多企业仍然狭隘地理解企业社会责任,把它与公益事业等同起来。

2、多数公司披露的信息仅列举具体的数据或事例。从披露的内容看,有些信息只是泛泛的陈述,一些公司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时只有定性的描述,如华能国际在“回馈社会”部分的全部内容是:“2005年本公司及公司员工分别进行了献爱心捐款捐物、扶贫帮困捐款捐物、希望工程捐款捐物。公司还组织员工进行义务植树、扶贫帮困及希望工程的结对帮活动,尽自身的力量与义务帮助中国贫困落后地区的人民。”

3、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以非会计基础型为主导,会计基础型处于次要地位。从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看,部分企业采用大篇幅的文字叙述,介绍环境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而没有通过运用具体的会计方法加以量化,纳入到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中。由此可见,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较低,满足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所以要加强会计基础型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模式,把非会计基础型披露模式作为一种补充和完善。

4、披露内容不够全面。社会责任的内涵是十分广泛的,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障生产安全和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但是在现有上市公司的年报中,暂时还不能做到对履行社会责任信息的详尽披露。虽然在有些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对于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内容会相对多一些,但还不够全面。披露的内容中大多都是对已存在的环境问题的陈述,而缺少对未来可发生的环境问题的说明,信息的实用性较低。

5、缺乏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独立报告的意识。由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需求者的范围要比传统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范围大得多,而且他们更关心的是比较精练的社会责任信息。但目前我国企业普遍缺乏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独立报告的意识,因而几乎没有企业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事项纳入常规的财务会计事项进行核算,如将企业的环境违法罚款支出列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将缴纳的排污费直接列入“管理费用”科目加以披露,上述现象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企业虽然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使用者却无法从会计报表中看出来。

四、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议

我国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应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企业自身特点,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已有披露模式优点的基础上,进行披露方法的创新。

1、有关会计科目应该单独设置。社会责任会计科目尽可能单列,但科目的设置尽可能与传统会计科目相对应。首先,科目与传统会计科目的对应有利于会计人员的实务操作,如传统会计科目中有“固定资产”项目,在社会责任会计中可以设置“社会责任固定资产”一级科目和“环境固定资产”、“消费者责任固定资产”等二级科目;同时,在一系列会计操作中都可以参照现行的方法和规定。其次,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从传统会计信息中的分离,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社会责任会计目标的必然要求,而社会责任会计科目单列是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和非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得以区分的必要条件。此外,这种科目的对应设置可以减少人力、财力和物力的耗费,但同时对披露的效果也不会造成负面影响,这是适合我国企业自身特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