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实习规划范文

时间:2024-02-23 17:5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院实习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院实习规划

篇1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a)-144-01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生命科学。据不完全统计,一名医学本科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只够毕业后从业使用的10%,而其余的90%必须要靠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获得,所以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世界各国通用的法则。我国的住院医师培训工作起步较晚,医院与医院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发展不均衡,使得大多数分到基层医院医学毕业生没有机会接受严格、全面和正规的住院医师培训,有相当比例的临床医师达不到应该达到的职业水准,临床能力和业务水平出现较大差别,此现象在县市二级医疗机构情况尤为突出[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直接影响医院未来的发展,我院通过十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探索,认识到许多基层医院存在着共同突出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进行分析,为基层医院更规范更系统地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 客观因素造成住院医师对职业前途产生困惑

在宏观背景下医学人才流动步伐加快,目前国内的医学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的差距。高校扩招使近年来医学生就业的压力明显增大。从微观上来看医学毕业生直接成为单位人,尤其是基层医院医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医学生毕业培训效果良莠不齐。医师由过去受人尊敬、令人羡慕变为如今的具有高危险、高压力、高要求、高负荷、低收入、社会评价低、高压抑、高度孤立无援和无助感等特点,这确实反映了当前形势下低年资医生的工作、社会和精神状况[2]。

2 培训机制方面存在着的问题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各省都在开展,而全国无统一的培训考试标准,虽然各省市都有相对的培训计划和措施,但各个医院具体情况相差甚远,实施过程还存在着许多困难:①培训计划明显滞后于临床,目前我们江苏省制定使用的计划是十年前的。②培训过程缺乏监控,“以考代训”的现象较为突出。③激励、制约机制不够健全,住院医师培训与晋升技术职务挂钩,是重要的激励措施。但人事部门仍然允许够年资的住院医师报名参加中级职称考试,即使没有《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也能晋升主治。在一个地区没有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院,其住院医师只需通过职称考试就可以晋升,不需参加住院医师培训中相对严格的考试、考核,其晋升反而比较容易。这就人为地造成住院医师培训与职称晋升之间的矛盾。

3 住院医师自身的问题

3.1 住院医师学习能力和主动性相对不足

不足之处有:①最近几年毕业生来我院就已先定好专科,然后再到相关科室轮转。他们觉得自己已定科不再面临第二次选择,在轮转过程中,表现出组织纪律懒散,不想学不爱学的现象,甚至有的医生在轮转科室去“学车”等现象。②住院医师的求知欲不强,希望上级医师对自己指导,忽略了自己主动提问及与上级医师沟通。在职学习和业余学习都需要住院医师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自学意识不强,自学能力培养相对不足。

3.2 住院医师科研能力不足

多科室的轮转和巨大的工作学习压力,使住院医师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做科研,加之没有专门的指导老师悉心指导科研能力不足。我院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科主任、主诊医师都忙于应付繁忙的临床工作,很少有时间来搞科研,整个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相对就比较薄弱。即便是医院对各专科均有科研要求,但高层次科研在我们基层医院开展的还是比较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在完成本科医学教育后以发展各种能力为目标的毕业后医学教育阶段,是医学生从业初始接受培训的必经阶段[3]。毕业后的医学生既缺乏临床经验和阅历,又要充实医学新的知识。通过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分析,为医院的职能部门在具体实施和管理过程中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常文虎,刘芙蓉,梁万年,等.对3所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4):229-230.

[2]须捷平,张艳萍,曲毅.上海仁济医院住院医师培训现状和思考[J].中国专科医师培养,2007,1.

篇2

【关键词】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一、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最近几年国内经济相对发达、人才较为集中的城市涌现出了一批创意产业园区,这些入驻创意产业园区从事设计、研发服务的机构与组织通过与企业的对接互动,构成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对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效益产生了实际意义。我国创意产业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认同,尚有一大批城市的创意产业发展薄弱,严重影响了我国整体发展的平均水平。另外,从创意产业出口值看来,我国目前发达城市较国外远远落后,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创意产业晚,丧失了部分市场和产品优势。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由于缺乏好的创意,致使很多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经过以上各方面的比较可知,我国创意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相比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国仍须加强对重点创意产业的政策扶持,推进创意产业在我国大中小城市的普及。

二、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划

发展创意产业的核心是要构筑创意产业链,并尽量拓展延伸,以形成规模,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创意产业园作为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单元,分布区位的选择很重要,影响区位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人才智力因素、信息技术市场因素、政策法制环境等。其中,人才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是:创意产业园区内的产业需要高科技高文化和高知识的智力资源来支撑,因而对人才智力资源的要求较高。判断一个区域或城市是否具有丰富的创意人才可以从所在地区内拥有的大学数量和科研机构的数量来判断,园区选址时应尽量接近这些智力密集区域并积极与之开展合作,吸引创意人才。信息技术和市场因素:信息是创意产业生产与消费的基本要素,信息技术影响着创意产业的形式和水平;创意产业园区的创意产品如果不被消费者接受,没有市场,那就不能称之为产业。只有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意产品才能得到大规模或高价值的推广,才能有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园区选址前要充分分析创意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确定产品的市场特征,尽可能选择接近消费者的区位。政策法制环境因素:园区所在城市或地区须为创意阶层和创意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包括文化政策、产业政策和法制环境等。

除了区位分布,产业的定位也很重要。创意产业园区作为创意产业集聚区,应该具有非常明确的产业定位,在发展具体产业上也应该有所侧重。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创意产业园的产业定位:(1) 从整个城市层面上来看:首先要考查城市已有的创意资源和产业,分析优势产业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城市主导创意产业。同时,弄清已有创意产业园的产业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论证哪个产业特色区适合发展创意产业园,避免新建的园区与已有园区的产业结构雷同。 (2) 从城市具体的某区域来看:根据所在区地域特色和优势产业,产业园区的产业可与整个区的创意产业项目协调起来,这样能充分利用该区已有的智力、文化资源,享受政府的产业优惠政策,选择相关的创意企业入驻园区。 (3) 创意产业园区内的产业不能单一化,单一的产业定位无法形成长链产业,无法促进企业之间的错位发展,很容易造成园区内部的同业竞争,而多种产业相互间可以互补与合作,在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下共同营造浓烈的企业文化氛围。

三、规划策略的总结和评析

从我国的创意产业研究和创意产业发展实践来看,目前我国的创意园区发展形势良好,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一,创意产业的概念和范畴并不明确。由于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时间短,相应研究还比较薄弱,各地政府部门对创意产业的认识还不明晰。很多城市并没有将创意产业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来看,这会使相应的产业政策存在严重的局限。因此,首先从认识上明确创意产业的范畴以及建立创意产业在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才能制定出有利于创意产业的发展的各项相关政策,创意产业才有快速发展的环境基础。其二,创新型人才的缺乏。创意产业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人才是创新型产业的灵魂。我国创意产业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远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急需大力引进和培养。其三,创业园区的规划问题。近年来,中国在发展创意园区的实践中,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资源浪费等成了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重大的问题,园区规划多集中在了硬件和形象建设上,对于商业模式、发展方向、园区定位等问题并没有深入和细化。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可以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我们要用开放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来面对创意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2、政府加强宏观指导,加大政策扶持。政府主导创意产业的发展,既是有效整合资源的需要,也是突破现有体制障碍的要求。政府重点在设立创意产业发展基金、税收优惠、财政扶持、研发创新、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对外交流合作以及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制定符合创意产业发展规律,有利于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推动创意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3、培育创新型人才,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创意人才是发展创意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培养一流的创意人才,将人力资源潜在优势转化为创意人才资本,是发展创意经济的关键。创意产业的本质是基于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赋来获取发展动力,它必须依赖于知识产权的国家保护体系。因此,制订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是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4、加快文化创意产业融资体系建设。创意产业要发展,资金投入是重点。我国目前创意产业投资主体仍相对单一,以政府投资为主,需要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对创意产业进行投资经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化。5、推行创意产业集聚战略。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是息息相关的。随着城市功能的完善,创意产业也越来越要求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地理集聚,以形成集群化环境。针对一些新建的创意产业园区,建议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重点引进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驻入,这样其相关的配套产业自然会在龙头企业四周迅速聚集,构成有特色的园区产业链网络以带动整个园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俊,汤茂林,黄飞飞.创意产业的兴起及其理论研究探析[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05)

篇3

关键词:影视艺术;实验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26-2在影视艺术类院校的教学中,日常的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从来都是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的。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帮助教育和培养出优秀的影视艺术专业性人才,还能有效的增加影视艺术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动手实践实力以及社会竞争力。然而,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实验教学的力度相对较弱,实践教学的水平不高等问题。

一、 浙江传媒学院影视现场制作实验教学中心发展现状

浙江传媒学院的影视现场制作实验教学中心作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主要涉及的实验场所有虚拟演播室、高清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综合实训演播实验室、电视电影数字立体声混合录音棚、数字影视合成实验室、学生创新中心和移动高清电视导播(直播)实验室即高清电视转播车等7个实验室,所涉及到的课程有现场节目制作、播音主持实践、播音创作业务、主持人节目创作、公关语言艺术、新闻主持艺术、电视导播、电视采访艺术、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广播、影视立体声节目制作、电视专题片创作、电视摄像基础、电视广告、新闻作品创意与制作等,而需要来影视现场制作实验教学中心上课的学生主要分布在影视艺术学院、电影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新闻国际传播学院、文化创意学院等。通过笔者对影视现场制作实验教学中心的深度访问,对影视艺术类院校的实验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下分析。

二、 浙江传媒学院影视现场制作实验教学中心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 浙江传媒学院影视现场制作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成本较高

影视现场制作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室建设初期,学校就需要购买大量的影视设备,引进许多先进的技术。但是,由于现代影视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技术革新很快,设备淘汰的周期也在不断的缩短,学校需要经常更换和换代教学设备和技术。又因为影视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较频繁,经过多次使用后,设备消耗很大。再加上对实验设备部熟悉的同学在操作设备时,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破坏设备。种种原因,导致学校购置实验教学的成本过高。

(二) 未合理利用影视实验室的资源

一般地,实验室设备的使用应该有严格的规定来制约,影视设备需要对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操作。影视作品的制作过程也必须按照严格技术标准,这样制出的作品才能达到一定的标准。然而,高成本制约了实验室设备的规范化,学生总是缺少必要的参考数据。我们学校现在使用的实验设备总计有二十多的历史,设备的生产年代参差不齐。新购置的设备和老旧的设备鱼龙混杂,难以满足目前的实验要求。同时,实验室的设备配备不够系统化,学生只能单一的完成一步实验,无法完成整个实验。由于现有实验室设备的限制,实验教学的安排不合理,达不到实验教学得作用。

(三) 影视实验教学的评价不系统

有教学就要有评价,否则无法衡量教学的效果。所以,实验教学评估对学校实验教学起检验和促进作用。影视艺术实验教学属于文科教学,不能照搬理工科的模式。影视制作抽象性较大,实验的过程没有显而易见的数据,在分析结果时也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在实验中只能是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以拍摄的形式来表示。因此,影视艺术实验教学需要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教学评估系统。

三、 加强影视艺术实验教学管理的措施

(一) 加大设备的资金投入

由于我校是影视艺术专业院校,拥有较多专业,所以,涉及到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设备品种也繁多。例如,摄影专业需要摄像机、打光板、胶带等设备;影视制作需要后期处理设备等设备;新闻专业需要话筒等设备;表演专业需要舞台、服装等物品等。学校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实验室的基础建设,满足各个专业的需求。原有的老旧设备要及时的淘汰更换,以满足技术上的进步。

篇4

培养一名优秀的临床医师需要有系统的医学教育体系,通过学习国外标准化、规范化的医学教育体系,不断摸索和积累适合我国国情的医学教育,逐渐形成了以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的完整医学教育体系。其中毕业后医学教育是指导临床医师把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际工作,从医学生转变为临床工作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2013年12月3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委联合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并规定医学生在完成5年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后需要在培训基地接受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是培养高水平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必经途径[2]。

美国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从1893年开始,不断改进,医学生从医学院毕业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作为社会人申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早于1921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始实行,当时叫做“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度和总住院医师负责制度”[4]。经过不断摸索,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但还是在不断改进中。目前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员分为三类,第一类与美国、英国相似,即社会人,这种模式在中国南方一些省市已开始实施,如上海的“行业人”模式和华西的“社会人”模式,培训结束合格者可以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自主择业[5];第二种类型为单位人,即医学生毕业后,首先应聘医院成为职工,之后由医院派送至有培训资格的基地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返回原单位工作;第三种是临床医学硕士专业研究生。将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衔接,研究生期间要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要求,按照规范化培训标准内容进行培训。培训合格的研究生在毕业时在除授予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外,还可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6]。

三种类型的规培住院医师参加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是否有差别?带着这个研究目的,我们对北京市报名参加2016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阶段结业考核的住院医师的考核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对2016年报名参加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阶段结业考核的3419位住院医师的一阶段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单位人2461,社会人40,研究生885,33名住院医师缺考。报名参加2016年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阶段结业考核的共80个住院医师培训基地,24个专业。

2.考核内容 2016年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阶段结业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两部分,所有报考的住院医师均须参加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两个考试同时通过才算通过。技能考核内容以考核岗位胜任力为原则,强化沟通与人文素养考核。考核站点数不少于6站,可包括五个部分:一、病史采集(病房或门诊或利用SP)、体格检查、书写病历摘要(或病历首程)、提出诊断及治疗方案,并回答专家提问;二、技能操作:根据各专科特点选择相关技能操作项目,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穿刺术等;三、辅助检查读片和分析:①医学影像检查结果②心电图③临床检验报告分析等;四、医疗文书:修改病例、书写会诊申请单等;五、沟通与人文素养考核。

3.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应用卡方检验。P值取双向,P

二、结果

1.北京市住院医师一阶段结业考核不同类型考生考核结果比较

2016年参加北京市住院医师一阶段结业考核的考生共有3386,其中单位人比例最高为72.7%,研究生其次为26.1%,社会人最低为1.2%。所有参加考核的一阶段住院医师最终通^率为85.1%,技能通过率为87.9%,笔试通过率为94.1%。其中三种不同类型的住院医师考生中研究生的通过率最高,最终通过率、技能通过率、笔试通过率分别为92.2%、92.7%、99.0%,社会人通过率最低,最终通过率、技能通过率、笔试通过率分别为70%、72.5%、82.5%,单位人通过率居中,最终通过率、技能通过率、笔试通过率分别为82.7%、86.4%、92.5%。三种类型的考生通过率不全相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北京市住院医师不同类型单位人的一阶段结业考核结果比较

2016年参加一阶段结业考核的北京市住院医师单位人分为基地本单位人和外单位人,比例分别为42.0%和58.0%,以外单位人为主。基地培训的本单位人最终考核通过率85.7%高于外单位人80.6%,本单位人技能考核通过率88.7%高于外单位人84.7%,本单位人笔试通过率93.3%也高于外单位人91.9%。其中本单位人与外单位人最终考核通过率和技能考核通过率不全相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尚不能认为两者笔试通过率有差别。

三.讨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结业综合考核,是由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制定结业综合考核办法,会同有关高等学校和培训基地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平台,能一定程度上客观有效地反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7]。通过2016年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阶段结业考核的成绩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地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

北京市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员主要以单位人为主,其次是研究生,社会人很少。

从2016年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阶段结业考核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生的住院医师考核通过率是最高的,单位人其次,社会人最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研究生的考核结果最好,分析原因一是研究生整体的医学基础好,二是研究生接受规培基地和学校的双重管理和监督[8],有利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三是研究生面临毕业择业的压力,在培训中有很强的主动性与紧迫感。

单位人的考核通过率居中,但是两种类型单位人的考核结果存在差异。基地培训的本单位人考核通过率高于外单位人,其中其中本单位人技能考核通过率高于外单位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本单位人和外单位人笔试通过率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两者笔试通过率有差别。这说明两者医学理论基础水平不存在差异,但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临床技能培训效果却不一样。原因可能有多方面:一是培训基地的问题,在临床培训的资源分配上更倾向于本单位的住院医师,带教老师对本单位人员更加重视和严格。二是住院医师本身的问题,

外单位住院医师因为规范化培训结束后要回到聘用的单位,所以在培训中不愿意承担更多的临床工作。而本单位人则心态不一样,因为这是他们以后的工作单位,住院医师规培的表现直接影响以后在医院的发展,所以他们竭尽全力多学多干。这种身份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三是双重管理的矛盾,住院医师在基地培训期间应完全服从基地管理,但聘用单位与培训单位之间、住院医师与聘用单位之间的一些矛盾仍无法完全避免。单位人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面临双重管理,住院医师被原单位要求参与夜班及周末值班的情况,从而导致住院医师疲于协调两单位的工作,繁重的工作严重影响了住院医师的学习,工学矛盾突出[5]。

社会人员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考核结果最差,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通过率均最低。在北京地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构成,社会人比例只有1.2%,大部分住院医师是单位人占72.7%。一般情况是签约单位的医学生其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均较好,而社会人的个人能力和基础则参差不齐。另外,社会人相对单位人来说没有单位的工资收入,在住院医师培训中面临着更大的经济压力,相对单位人来说社会人在住院医师的培训中也难免存在心理不平衡[9]。导致最后社会人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果的不理想。

综合上面的三类住院医师的考核结果,不难看出研究生住院医师培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而单位人和社会人的差异不利于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理想效果。单位人的培训模式并不合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作为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孵化器,在实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培训基地是有限的。如果按照单位人培养的模式,势必会存在本单位和外单位培训,从而影响培训的效果。如果统一按照社会人培训模式,就不会有这种差异,住院医师培训结束后再择业,竞争和激励机制有利于发挥所有住院医师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EB/OL]. 2013-12-31.

[2] 王辰,齐学进,陈昕煜,余秋蓉,邢立颖. 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正式建立与政策体系. 中华医学杂志,2015,95(14):1041-1043.

[3] 赵大仁,何思长,孙渤星,刘志会,张瑞华. 国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启示与思考.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5,5(5):48-51

[4] 薄红,张东华,郭劲松,等.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研究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6,5(5):452.

[5]雷笑瑜,杨凯,张勇,张新升,陈博,刘学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源转型问题探讨.医院管理论坛,2015,32(6):6-8

[6] 教育部,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EB/OL].2014-06-30

[7] 张 博,汪卓S,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体系构建. 中国医院管理, 2015, 35(9):48-50

篇5

1 原因分析

1.1国情所致 在国外,大部分医院都已经实行了无陪护制度,但是对于中国的很多医院来说,虽然拥有了世界上位于前沿的技术和设备,但是人文思想和管理制度却停滞不前,许多制度被民俗习惯所代替。例如剪指甲、洗脚、洗头,给患者喂饭等等,本应该属于护士范畴的工作,被患者家属所代替,故患者的陪护人员、家属增多。

1.2陪护人员需求量大 管理及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按照国家现床护比要求护士数量较少,危重患者多;护士工资待遇低,造成护士短荒;②医院某些辅助检查科室设置较远;③医院的地理环境所致,由于我院坐落在城乡结合之地,距市中心较远,患者大多数来自村或城中村,文化水平有限,理解力相对较低。

1.3护士自身因素 现临床中护士大多数来自于90后,我们知道90后这部分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其条件比较丰厚,在家从小娇惯。缺乏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要求理之不理,对治疗和护理的解释不够耐心在操作过程中不够细心,护理用语不当,只注重急于干活,没有主动服务的意识。

1.4社会因素 新闻媒体过度渲染医疗界一些负面事件,引起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人员不信任,导致一人住院多人审查的现象。

1.5患者及陪护因素 由于患者及其陪护各来自五湖四海,所受的教育层次不齐,对医疗工作和对医学知识的不了解,往往对某一疾病特别是脑部疾病看的较重,夸大疾病本身的严重性,导致亲朋好友探视增多,进一步负面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增加了陪护照料的时间。

2 对策

2.1优质护理的开展 由于传统观念和现实条件的制约,中国老百姓往往一人生病,全家陪护。这在过去医疗条件不发达,家庭人口众多的情形下是比较合乎情理的,但今天,再保持患者家属陪护患者,就是不科学、不规范甚至不与时俱进的陈旧观念。为此卫生部于2010年正式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科为积极响应卫生部提出的号召,开展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活动,制定了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认真落实基础护理,提高了护理服务水平。进一步为实行"无陪护病房"打下了良好根基。

2.2移动护理系统的应用 移动护理系统是以医院信息系统为基础,以PDA为硬件充分利用HIS的数据资源,实现了HIS向病房扩展和延伸,是临床各项护理工作移动到床边。护士手持PDA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生命体征采集、医嘱查询、护理记录等操作,具有传统HIS无法比较的优势[2]。我院自2013年10月起使用了移动护理系统,大大降低了办公器材的消耗,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真真做到了将护士还给患者。

2.3加强道德教育,提高护士服务意识 护士的职业道德就是护士在医疗护理实践中调整护患之间、护士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重则及规范[3],用以强化护士的职业修养,提高护士滋生的素质,达到慎独的境界,教育护理人员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

2.4人性化管理 处于疾病状态下的患者,其心理需要比健康时要求更高,熟悉的生活环境走进陌生的病房,常会产生孤独感和缺乏安全感,需要得到家庭的温暖。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认真地对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活动能力,心理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清楚住院后的医院要求,相关规定,陪护制度,探视制度,作息制度等相关制度。对病情重,存在安全危险因素的患者,只允许留1名陪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陪护。然后采用科室自制的调查表对其所留陪护或患者进行初次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参加岗前培训。调动了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同时吩咐了住院期间的压抑生活。

2.5加强法律法规培训加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是安全管理的前提[4]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已不再只满足于吃饱穿暖和无病即福。同时,人们的法制观念和权力意识越来越强,如此一来而导致的医疗纠纷呈上升势头。在医院工作中医疗护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因而,在发生的医疗纠纷中多牵涉到护理问题,要预防医疗活动中与护理相关的医疗纠纷,最根本的对策是预防纠纷发生。因此,作为医务人员必须强化法律和服务意识,并且严格地执行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才能有效地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英娇,李雪雁,甄毅贞.行为科学在小儿外科陪护人管理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下旬刊),2008,6(21):1945-1946.

[2]王玲勉,孙娟,薛小英,等.移动护士站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开发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734-736.

篇6

【关键词】 适龄儿童;免疫规划;未种原因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34-02

2008年安徽省落实了扩大免疫规划,适龄儿童的一类疫苗数量由5种迅速扩大到12种,免疫规划工作得到重视的同时,但不少地方的免疫规划工作却出现了滑坡,突出表现为接种率下降,预防接种服务质量下降,为了解太和县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况以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未种原因,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更好的开展适龄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特对我县适龄儿童的免疫接种现况和未种原因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

1.2 方法 在全县范围内随机抽取5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共抽取15个行政村。每个年龄组分别调查5名常驻儿童,5名父(母)外出留守儿童。全县共调查600名儿童。

1.3 判断合格接种的标准 ①免疫起始月龄正确;②针次间隔时间正确;③基础免疫在12月龄内完成;④有准确的出生和接种年、月、日以及接种单位、接种记录;⑤内容填写齐全,记录清楚,不缺项。

1.4 有关定义 留守儿童:本文将父母双双外出、父亲或母亲单独外出超过半年以上的儿童定义为留守儿童[1]。

1.5 调查方式及内容 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经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及其父母或监护人的一般情况,未种漏种原因,相关疫苗接种态度知识,儿童疫苗接种情况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600份,问卷回收率100.0%。调查的600名儿童中,男性341名,女性259名。性别比1.32:1。

2.2 未种原因分类 将未种原因按照属于预防接种单位和儿童监护人或受种人进行分类:属于接种单位的有:无人通知接种和接种证未登记,属于家长及监护人的原因:随父母短时外出、没时间带孩子、害怕收费、接种无用、担心接种反应、儿童身体原因等。

2.3 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

2.3.1 太和县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 对免疫规划疫苗进行统计学检验,其中,卡介苗、百白破、乙肝、脊灰、乙脑1、含麻1、乙脑2、流脑2、含麻2等疫苗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异(χ2=0.00,χ2=1.17,χ2=3.67,χ2=0.13,χ2=0.31,χ2=3.67,χ2=2.12,χ2=2.36,χ2=2.56,P

2.3.2 太和县同一目标群体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对比分析 将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既符合基础接种又符合加强接种的疫苗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对比,有百白破、含麻疫苗以及两脑疫苗符合统计对比。对于加强免疫接种应种对象则选择其对应的疫苗基础免疫完成的儿童,并在其基础上统计分析加强免疫接种率。

2.3.2.1 百白破、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基础免疫与加强免疫接种率分析 调查显示,同一目标群体的留守儿童在百白破、含麻疫苗、乙脑、流脑疫苗的基础接种率方面均高于其对应的加强免疫接种率,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同样,非留守儿童在上述疫苗的接种率方面也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对两类儿童做统计学检验,上述疫苗加强免疫无统计学意义(百白破χ2=0.29,含麻χ2=0.70,乙脑χ2=0.0.44流脑Aχ2=0.16,P>0.05),详见表1。

2.4 免疫规划疫苗不合格原因分析 在调查的儿童中,共调查有620针次为不合格接种,未种原因主要为孩子身体不好、没时间带孩子、没接到预约通知、怕收费、怕接种反应等。

2.4.1 12月龄内免疫规划疫苗针次不合格接种原因 12月龄内未种原因排名前三位是:12月龄内留守儿童孩子身体不好耽误接种39.9%,没时间带孩子去23.2%和怕收费11.6%,非留守儿童12月龄内排前三位的为没时间带孩子去39.4%,孩子身体不好耽误接种27.5%和没有人通知不知道要接种21.1%。

对12月龄内主要的漏种原因分析,除孩子身体不好耽误接种统计学检验无差异外(χ2=3.44,P>0.05),下面几个未种原因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有统计学差异,没有人通知不知道要接种:χ2=12.73,P

2.4.2 18月龄后免疫规划疫苗针次不合格接种原因 18月龄以后未种原因排在前三的留守儿童是没时间带孩子去接种37.3%,没人通知不知道要接种29.2%和孩子身体不好耽误接种14.4%,非留守儿童则是没时间带孩子接种49.3%,没有人通知不知道要接种25%和孩子身体不好耽误接种11.4%。

对18月龄后主要的漏种原因的统计学分析:没有人通知不知道要接种:χ2=0.45,P>0.05;怕收费χ2=1.68,P>0.05;孩子身体不好耽误接种:χ2=0.45,P>0.05;没时间带孩子去接种:χ2=2.93,P>0.05;担心接种反应方面:χ2=2.30,P>0.05,详见表2。

3 讨论

3.1 关注18月龄后的加强免疫接种率,关注留守儿童的疫苗接种 调查发现18月龄以后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要低于12月龄以内的疫苗接种率,与国内相关报告一致[2],本次调查数据中的百白破、含麻疫苗、乙脑、流脑疫苗的基础疫苗接种率和加强免疫的接种率分析,留守儿童的上述疫苗的基础和加强免疫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非留守儿童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但是两类儿童相比则无差异,说明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关注可能出现下降趋势;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有所下降,预约通知功能存在空白,村医作为预约通知的主体地位影响力在下降,调查中发现不管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监护人接到接种疫苗的通知除了来自村医外,另外主要是接种医生的预约,一旦村医的预约功能缺失,配套的预防接种服务跟不上,势必对免疫规划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笔者认为研究18月龄以后的儿童的疫苗接种影响因素,提出科学的管理模式将是当前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

本次调查也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单苗接种方面主要有甲肝、乙脑2、流脑AC等疫苗有差异。且主要是新纳入的扩大免疫规划疫苗,说明一方面要加强对新纳入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加大力度宣传,另一方面要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的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工作。

3.2 村医预约通知功能存在缺失现象和家长主动积极接种性不高 在对适龄儿童的免疫规划疫苗未种原因统计分析,不难发现,没人通知接种和没时间带孩子接种是疫苗未种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18月龄后的疫苗接种更为明显,可以推断,当前村医预约通知接种的功能是缺失的,同时因为宣传力度跟不上,群众的主动接种性不强,是造成疫苗接种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3.3 规范合理的预防接种服务模式,更好的为适龄儿童提供预防接种服务 通过对于12月龄内的漏种原因分析,我们发现12月龄内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没有人通知不知道要接种”、“没时间带孩子去接种”、“怕收费”、“孩子身体不好耽误接种”、“在担心接种反应方面”等五个方面有统计学差异,提示基层接种门诊应一方面加强预约通知接种的功能、提供更好的接种服务外,还要针对留守儿童二类疫苗的接种高度重视,有关报道显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收费疫苗的接种持积极态度,绝大部分愿意与疾控联系接种二类疫苗[3],我们认为情况并非如此,当前12月龄内的二类疫苗的价格动辄就是上百元人民币,对在家负责一个甚至几个孩子监护权的祖父母来说,经济方面压力很大,调查结果就证明了这一点;另外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水平低,其中大部分是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在护理方面认识上存在不足,导致担心接种反应而不去接种疫苗,因此如何围绕接种后出现的一般接种反应护理、二类疫苗接种宣传告知、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主动接种方面需要认真研究和制定策略。

同时,本调查也反映了18月龄后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漏种原因方面统计学无差异,间接说明随着儿童的年龄增大,家长主动接种的积极性降低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的下降等现象,针对18月龄后的适龄儿童是否可以采取更为主动的接种服务模式,是否可以通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平台的短信通知方式,来进一步提高18月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

参考文献

[1] .留守儿童的定义检讨与规模估算[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3):23-25.

篇7

在办公设施日益改善的情况下,高等院校的办公环境规范化建设更显重要,即行政效率、工作效率和组织效率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如何充分利用良好的办公设备,提高工作效率,超前思维,开拓创新,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团结和谐、长效、持续发展的氛围,是众多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管理规范化等方面对高等院校办公环境的建设和规范化作以探析,并试图通过不断实践与探索,使办公环境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高等学校快速步入良性、高效、健康发展的轨道,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等院校工作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态度的端正与否,规范、优美的工作环境也与态度息息相关。公共环境卫生,自觉营造一个优美、整洁、舒适的办公环境。健全室内外环境卫生制度、制定卫生管理考核制度,同时加大卫生监督力度,形成卫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依据规范化的指导思想我们对沈阳市职业教育园环境设计进行景观设计 。

1、鲜明的立意“人文、自然、现代”的设计理念,强调植物景观效果,利用校园文化为主题立意,文化中心景观绿地利用雕塑的形式,融入了大量的人文信息,充分表达出校园的文化氛围,力求开拓创新的设计理念,突出办公环境的规范化建设重要性;

2、强烈的形式感、本设计的平面构图以规则线条为主,将它们纵横交错形成主体景观框架,具有时尚的现代风格,且与景观小品的造型相呼应,形成独具个性的现代艺术景观,使之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办公环境日趋优化特色;

3、完备的功能、设计中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设置了多处功能性空间,满足人们休憩的需求,设施完善,利用植物造景来突出景观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各种相关元素,丰富景观及功能内容。

二、设计原则

主要体现文化传承性、景观规范性、生态适应性、经济实用性四个原则。

1、文化传承性:

主要通过情景雕塑和造型植物来体现出校园丰富的文化内涵。

2、景观规范性:

总体设计风格力求简洁、大方、明快。在细部处理上,注意植物生长习性,花期、花色以及树形合理搭配,力求设计精致,在规划环境中创造出各具特色,而又具有较高园林艺术水平的校园植物景观。

3、生态适应性:

在植物选择上,遵循优先乡土树种的适地适树原则,使其具有最佳适应性,生长发育良好、病虫害少。其次,水土保持能力强,生物防护性能好。运用植物的季相变化、层次感,来形成较好的植物景观和长期稳定的生态效果。

4、经济实用性:

在景观设计中,以经济实用为原则,尽量降低造价和后期绿化管护费用,选择植物材料时,尽量选择易于施工、便于养护的品种,达到在充表达设计意图和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投资的目的。

三、现状分析

建成的沈阳市职业教育园文体及生活服务中心位于蒲河大道南侧与二0三国道西侧,规划占地面积4.2公顷。

园内现状分析

院内形成的建筑有体育馆、训练馆、生活服务中心、会议中心、图书信息中心、计算机媒体制作、教学实训楼,现状土质较好,地势相对平坦,位于东北角有开阔的空地利于栽植植物的区域之一。

四、总体布局

根据现状条件和设计元素在空间的布局并由一环、三纵、

一环:一条环形路为主轴线,是一条文化轴,情景雕塑、植物造景文化充分体现校:园活力氛围;

三纵:三条纵轴既南北方向,体现了现代园林、生态园林的现念轴。

五、种植形式分区

(一)、植物种植原则

1、经济性:经济性原则,大小经济品种搭配使用,景观树种与经济性品种搭配使用;

2、适地性:本土化原则,乡土树种为主,展现自然特色,保证成活率,达到适地适树的原则:所选树种必须能适应该地区的立地条件,应根据其自然条件选用不同的树种,基本上以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相结合以及速生与慢生,落叶与常绿相结合的原则;

3、 景观性:整体性与特色性原则,整体景观自然,流畅体现城市美景,区段景观具有特色,展示城市的热烈的迎宾氛围,给人以丰富的景观感受。整个的植物搭配做到层次丰满、色彩丰富,营造疏林草地、密林草地景观、幽静舒适的公共休闲空间,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结合的原则 。园林植物能形成不同的景观,给人以视觉、嗅觉、听觉上的美感。运用植物的动感、质感、色彩来软化建筑的硬线条,使其变得柔和自然,满足人们追求自然的心理需求;

4、 快速成型,稳定发展原则,速生与慢生品种搭配使用,引入品种与自然物种生态稳定。

(二)、植物分区

1、果树种植区:利用几处原有果林位置,增加果树品种,春季赏花,秋季观果, 并开设采摘区,让人们体验丰收和自己动手的乐趣。品种:山杏、桃等;

2、背景林种植区:考虑北方特定的环境气候等因素,大部分位置,选择适合本地生长、抗性强、管理粗放的经济树种,合理进行配置,形成一树种或多树种混交林形式的大片背景林带,林下种植当地的野生性强的野花品种,形成自然山林景象。降低后期养护成本,增加绿量,使校区更具生态性,形成生机盎然的动植物景观,一同构成生物多样性绿地生态系统。品种:刺槐、白蜡、国槐、油松、东北连翘、金钟连翘、榆叶梅、重瓣榆叶梅、鸾枝、珍珠绣线菊、紫丁香、黄刺玫、水蜡等;

3、造型植物种植区:主入口区域位置重要,人流集中,在种植规划上做重点细化处理,适当增加植物品种,合理进行配置,形成优美的林缘线,营造乔木、灌木、草地错落有致的植物景观。烘托建筑的景观气氛,并与其相协调,在广场周围种植冠大荫浓的乔木,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品种:银杏、栾树、臭椿、五角枫、紫叶稠李、紫叶小檗、金叶接骨木、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珍珠绣线菊、花叶锦带。造型植物巧妙的运用即丰富了景观有使增添校园活力。

篇8

关键词:男护生;实习后;离院;干预措施

随着护理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男护士加入了护理岗位,他们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发展前景被人看好,为护理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近年来男护士的流失率居高不下[1],中国128万护士队伍中,男性比重远远达不到1%[2],而据调查,非常需要男护士的医院占85.3%[3]。目前,对男护生离院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少见。笔者调查男护生的离院意愿及相关因素是为了从源头上减少此种情况的发生,留住医疗机构和相关院校多年培养的护理人才,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实习和教学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1临床资料

对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中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及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等医院实习后的男护生100例进行调查。其中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6份,有效回收率96%。

2方法

2.1调查工具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2.2调查方法 征得被调查医院男护生同意后,采用现场发放问卷的形式当场向被调查者做相关说明,然后进行现场问卷回收;采用将问卷以及填卷说明放入邮件以邮寄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3结果

对所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96例中有40例表示实习后即离开医院,重新选择其他行业,约占41.67%。20例表示实习后会先在医院工作,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相应的决定,约占20.83%。18例表示会从事男护工作,比率为18.75%。8例被调查者表示实习后应该做什么不知所措,比率为8.33%。10例被调查者表示实习结束后会继续教育,最后从事护理教育事业,比率为10.42%,见表1。在被调查人员专业选择意向中,据统计,听从父母建议的仅仅为2例,占2.08%,被专业调剂的为94例,占97.92%,自由选择的为0例,见表2。

4讨论

4.1男护生在实习期间影响其职业态度和定向的因素较多,这些因素可以归结为男护生个人因素、工作环境及外界因素3大类。

4.1.1心理因素 由于男护士的职业形象未被多数公众所理解和认可,他们在实习过程中,受到较多的心理压力,在职场中常受到医学领域及其他专业男性的歧视,严重影响了其对护理职业的认同。而且据统计,大多数男护生报读护理专业是无奈的选择,并不是报读的理想专业,导致其职业心态不稳定[4]。

4.1.2价值观导向作用 在传统观念中,男性在家庭和社会上常处于主导地位,而调查发现男护生普遍认为社会地位不如医生[5],而男士又希望自身要实现一定的价值,有一份既体面又收益较好的工作,这些导致男护生在实习过程中或者结束后离开护理行业。

4.1.3前途的影响 由于护理行业在整个医疗行业中的地位以及护士自身的发展状况,较多的男护生认为在医院工作,其前途发展受限,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他们选择了重新择业。

4.1.4社会舆论的压力影响 自古以来,从事护理行业的角色性别是女性,家人、患者以及部分医务人员认为本应由女性承担,对男护士不理解[6]。而且男护行业作为当代出现的新兴行业,本来就没完全受到社会的接受,人们对男护这一角色仍然褒贬不一,从事男护行业将会受到莫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也会影响男护生在择业方面的选择。

4.1.5医院环境的影响 男护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角色融入到医护行业中,其也对女护士在医院中的工作地位产生了一定的竞争。较多的女性护理人员以及部分医生会对男护士另眼相待,一些患者见到男护士感觉很惊讶,对男护生所做的一切总是怀疑[7],甚至拒绝男护生为其服务,这些导致男护士在医院环境中人际关系交往紧张,人际关系变窄,从而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因此医院人际方面的压力也对男护生在择业方面有一定的不良导向作用。

4.1.6护理工作本身的因素 由于护理行业是一门精细的艺术,需要工作态度认真细致,且性格温柔,对事情的发展要有一定的预见性,这些本身就对男性有一定的考验,再加上护理行业不可避免的夜班工作和薪资较低状况,这也是影响男护生择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4.1.7实习时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临床护理实习是男护生获得社会所期望的职业态度、价值观和技能的重要社会化过程[8]。实习前普遍认为护理工作普通却又不平凡,满怀远大抱负踏入临床实习阶段。而在临床护理实习过程中,更需要承担较女护生更多的心理压力,因此严重影响他们的择业心态。

4.2根据上述因素男护生职业认同感低是当今护理教育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为了留住医院和学校多年培养的护理人才,也为了丰富护理行业队伍,采取相关的干预措施很有必要。

4.2.1加强护理专业思想宣传教育 所谓专业思想是指学生对专业的理性认识和态度,是一种从信念情感到行为稳定的综合心理品质,它包括学生对所学专业及今后从事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所持的观点和态度,是专业教育和教学的根本点和出发点[9]。因此,加强男护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提升护理专业的教育质量、培养健康而平衡的护理队伍、推动护理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2.2提高男护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程度 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是男护生职业认同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以自己的兴趣选择护理专业的男护生,其对护理专业的职业认同也相对较高。因此高等护理院校应该从源头着手,在录取护理专业学生时,可倾向于自愿选择报考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入校后的培养阶段,不仅要关注对护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应始终关注其在读期间对专业的认知及专业思想的变化,及时发现并疏导男护生对于专业存在的疑问和顾虑,从而培养男护生对护理行业的忠诚度。

4.2.3加强基础护理培训 开设关于职业规划的相关课程与讲座护理院校应该开设相关的基础护理操作培训,让男护生对其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且能够做到熟练操作,以此来应对在实习期间的操作和理论的正常过渡和衔接,这也有利于男护生尽快地适应以后的实习工作,降低相关的消极影响因素。除此之外,护理院校在开设专业课程的同时,应该开办一些关于职业人生规划的系列课程和讲座。对护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乃至整个护理专业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很多高校并未开设正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只是流于形式而进行宣传。因此,高校应开设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不仅有理论知识的灌输,而且更应重视实践的指导,满足各层次护生的需求。课程可着重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前景、如何制定目标、生涯规划的步骤和方法以及自身专业发展瓶颈等。这些会让男护生对于护理前途有充分的认识,也能够及时解答男护生在专业和人生规划上的疑惑,坚定其从事护理行业的信心。

4.2.4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突出男性特色,丰富其知识结构在教育文化多样性的今天,应该深化护理教育体制的改革,采取相对宽松的鼓励政策,鼓励更多的男护生加入到护理学习和护理工作中去。同时,对现有的护理教育模式采取相应的改革,增开一些男护生特色专业的课程,强化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培养男护生批判性的思维意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护理教育除注重临床知识、技能的培养外,还应该注重护理科研、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能力的培养[11],从而使护理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4.2.5提高男护士各方面待遇 为了吸引男护生加入到医护行业,医院应该提高男护士的工资待遇和地位,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让男护生看到护理行业的美好前途。同时缩小与医生的差距,尤其要关心男护士的工作、生活、晋升等问题[12],让他们感觉到自身价值的存在。

4.2.6增强男护生的专业价值观 护理是一门精细的艺术,护理行业的宗旨是照顾、人道、奉献,这些都与人生价值体现相一致。男护士的加入必然会改变以往女性的工作方式和习惯,有利于建立一个平衡、健康、高效的护理团队[13],有利于优化护理队伍。而且男护士具有思维理性化,遇事冷静沉着,处事果断,动手能力强,对机械性高新技术及新信息掌握快的优点,因此男护士在某些特殊科室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14]。如急诊科、ICU、手术室等科室特别需要男护生的加入。除此之外,还可引导男护生进行交流、座谈,共同探讨在护理行业男性方面的优势,让男护生明白,在护理领域中,男性也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引导男护生重新认识自己的专业,为其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激发他们的专业信心及拼搏奋斗的精神,内化自身的专业责任,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对男性护士的需求和认可,从而提高男护生的专业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国林,宋继红,姜小鹰,等.男护士专业态度与工作压力源的调查研究[J].全科护理,2009,7(5A):1129-1131.

[2]骆焕丽.临床护理工作中男护士的现状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4):413-414.

[3]张彦虎,张彦,郑群怡.社会对男性护士的认知、需求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08,8(8):51-52.

[4]彭晓玲,黄海珊.本科男护生实习期间离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学报,2009,10(10A):5-7.

[5]胡铭峡,游元军.本科男护生专业思想教育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8):1285-1286.

[6]彭晓玲,黄海珊.本科男护生实习期间离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学报,2009,10(10A):5-7.

[7]马志琼,孙春花.本、专科男护生实习期间职业态度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1,11,(4):255-257.

[8]谢晖,张静,徐淑秀.本科男护生择业心态的定性研究[J].管理研究,2008,3(8):23-25.

[9]孙云梅.大学综合英语课堂环境调查与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6):59-60.

[10]方花,简福爱.护理本科男生对专业认知的调查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7,6(2):47-50.

[11]鲜雪梅,刘卫明,项伟岚.实习护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1,7(10):574-576.

[12]刘丹.男护生职业价值及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0):84-86.

篇9

在高校毕业生日趋严峻的就业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更加令人担忧。为了解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本文分析了某医学院校(简称“A校”)2015届601名和2016届795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现状,探究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困境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1A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

A校2015年毕业601人,就业率97.0%(583/601);2016年毕业795人,就业率95.5%(759/795)。2015年和2016年A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机构分布情况见附表,所呈现的就业特点是:⑴就业单位多元化,即就业单位除了医院、读研深造等,还有保险公司、医药公司、美容院等与医学相关的新型行业和单位。⑵继续读研深造的学生逐渐增加,从2015年的17.5%增加到2016年的23.9%。读研深造的学生增加较多与《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的出台有关,从2015年起新招收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需要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毕业生可同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⑶就业单位层次趋向下移,越来越多的学生放低姿态,选择到普通医院乃至社区医院、乡镇医院就业。如2015年在省级三甲医院和市级医院就业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3.3%和25.6%,但到2016年二者的比例分别降至了5.8%和18.2%;而在县级医院,以及社区、乡镇医院就业的学生比例在2016年为41.7%,与2015年(36.4%)比较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一方面体现了当今就业形势的严峻,层次较高的医院用人倾向于高学历化;另一方面,说明了学校采取的积极的就业引导措施起到了作用,如动员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为基层医疗单位组织召开专场招聘会,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当前的就业现状,学生能够按照“先就业再择业”的思路积极就业。

2当前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矛盾

2.1高校大规模扩招与社会医护需求数量趋于饱和相矛盾

从全国高校大范围扩大招生开始,很多医学院校亦紧跟全国形势大规模扩招,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造成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尤其是大型医院招聘的本科毕业生主要限于一些紧缺专业,如儿科学、精神病学等专业,而其它专业的人员配备相对饱和。因此,社会提供给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短期内变化不大,造成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供求失衡。

2.2医院进人高学历化与本科学生期望值太高相矛盾

近年来,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博士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医院也相应提高了用人门槛。一些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只盯在大中城市的综合性三甲医院,不愿去县级、乡镇医院、社区医院或民营医院就业。而基层医院近几年蓬勃发展,正处于需要引进大量医学人才的阶段,但基层医院由于薪资待遇、就业前景、地理位置等原因,很难吸引本科毕业生前往就业。

2.3学生择业观念单一与当前就业形势多样化相矛盾

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医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的思想根深蒂固,不愿从事医药、保健、美容等行业。但目前新兴的与临床相关的服务行业,如美容、康复、医疗保险、社区医疗等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如果固守传统的就业思想,将错失许多良好的就业机会。

2.4毕业生专业技能薄弱与就业竞争激烈相矛盾

目前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一些高校的教学条件差、教学资源短缺,课程设置欠合理、师生比例不恰当等,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加上医学生考研热持续升温,部分学生实习期间大部分时间用于复习考研,忽视了专业技能的训练,导致这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就业竞争优势不强。绝大多数正规医疗单位均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毕业生,岗位数与报考人数比例相差悬殊、竞争激烈,那些专业技能薄弱的毕业生自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3当前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3.1临床实践能力不强

首先,随着医学院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师生比悬殊,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当学生进入实习医院后,医院带教老师有限,不能较好地锻炼他们的临床实践能力。以A校为例,其附属医院为大型三甲医院,医院里既有在读的研究生,也有规培医生,使得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动手锻炼的机会较少。其次,本科实习生没有处理好考研与实习的关系,没有完成临床实习任务,未达到应有的效果。作为医学生,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具有过硬的临床操作技能,但相当一部分本科毕业生远远没有达到要求。

3.2对家庭的依赖心理缩小了择业范围

目前的毕业生多为90年代以后出生,普遍存在对父母家庭过分依赖、缺乏独立性、比较自我、缺乏担当和责任感等问题,因此导致很多学生在择业时眼光局限在父母所在的城市,错[1][2]失了很多工作机会。

3.3习惯被动等待、缺乏主动出击的心态

部分学生存在“等、靠、要”的心态,不会主动探寻就业信息,在当今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地被动等待,无疑会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有的毕业生往往在最后一个学年寒假过后才开始准备找工作,甚至有的还要等待考研的结果,因此错失了很多机遇。

4对改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工作的建议

4.1学校与家长联手,促使学生心理

“断奶”学校应与学生家长共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心理上“断奶”。一方面,学校应建立一套成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消除学生的心理隐患,培养学生独立、坚强、团结协作的品格。另一方面,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应注重培养子女乐观、开朗、宽容、随和的性情和独立、坚强、自信、勇于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品格,以及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1]。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转变择业观念,脚踏实地就业

首先,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培训机制,从入学时即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以及举办丰富多彩的与就业相关的活动等,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加强就业观念的引导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告知他们应立足自身,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及将来就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并彻底转变“天之骄子”的心理,在毕业时能脚踏实地的从容择业。其次,学校应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室,配备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接受学生对有关职业规划、就业等方面的咨询指导工作,为学生解疑答惑。

4.3加强实习管理,提高实习质量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培养过程的关键阶段。医学生在前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化的临床实习,不仅可以巩固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拓宽知识面,尤其是强化了专业技能,从而使医学生具备基本的专业素质[2]。学校应与实习医院联手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和培养,并将实习生的表现量化为分数纳入学生的毕业考核,从制度上让学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

4.4缩减招生名额,实施精英化医学教育

篇10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医学检验;实用型人才

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的是在各医药卫生机构从事检验技术的人才,行业的专业性强,技术性高,且关乎人民的生命。树立科学发展观,进行人才培养,是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民生活的需要。而作为承担检验专业教学的医学类院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如何促进和加快培养实用型医学检验人才,是一个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师资建设、教学改革等视角,探讨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培养实用型医学检验人才的途径。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办好职业教育的基础,师资队伍建设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为此,必须不断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构建健康、合作、和谐的教师文化。要根据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和课程结构,全面、均衡、协调发展的要求来做好师资规划。多途径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如:①去各重点大学进修学习,学习新理论;②到各大医院检验科从事临床实践,学习新技术;③学校或教研室举办专题讲座、外出参观、听学术报告,了解检验专业发展新动向;④人才引进,积极吸取检验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从教,这是对新办学校或新升格学校最快捷的方式;⑤在教学之余,开展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相互学习,不断提高;⑥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重,在课程安排等方面为教师获得双师型教师资格提供保障。此外,要加强同各医院检验科的联系,随时了解医学检验发展的新动向,充实于教学中去。

二、以“教育为民,服务于社会”的原则,改革教学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检验专业教学中,通过对三甲医院、社区医院的走访和调查,了解社会需要和群众需求,结合《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确定实践教学内容,自编了实用的实践技能操作指导手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兼顾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技能的系统性和临床实用性,删掉了重复的内容和淘汰的实验项目,增加了新技术、新方法介绍。对原理相同、方法相似的选做其中的一种,对其他的方法进行了简介。由于中职、高职检验专业毕业生在一些社区医院、个体经营的医院就业较多,因此,对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适用于基层的检验项目,要让每个学生都进行了操作。

三、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性强,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和实践活动,这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关键。

1.实训基地建设。为了确保技能训练和实践活动的正常进行,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保证。因此,根据检验专业的教学特点,学院加强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实验室24个、实习医院50多家,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实训场所。

2.理论实践一体化,走产学结合的道路。针对不同课程的特色制订了相应的实践教学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直观、更生动,信息量更大、内容更丰富,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校内学习阶段,强化学生技能训练,除正常的课堂教学时间外,定期开放实验室,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在寄生虫检验教学时,通过实践教学了解到了廊坊地区某些寄生虫感染现状,通过到幼儿园采集幼儿粪便,进行蛲虫检查为当地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参与本单位教职工的体检等,使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行动中。总之,通过社会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实习阶段的管理。实习阶段让学生由课堂走向社会,让他们感悟到作为一个专业技术人员、一个为社会群体服务的个体对社会的价值,这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但这一阶段的教育常常被忽视,因此,加强实习管理就显得很重要。①实习前的培训:由实习科根据培养目标,制定实纲;召开实习动员大会,为学生说明实习要求及实习的重要性等;请临床专家进行讲座;学习实习资料等。②实习期间的掌控:通过与实习单位有关领导科室的电话联系沟通信息;实习巡视(到每个实习单位走访、调查、座谈,向实习单位了解学生情况并及时与学生沟通,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抽查某些学生等。③实习结束时的评价:对实习手册收缴、查阅;检查实习作业和学生实结;做好出科考试;与实习医院进行沟通,并评出优秀实习生以调动实习生的实习积极性等。

总之,在医学检验的教学中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实用型人才服务于社会,才使社会更和谐。而整个社会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要树立和实现科学的教育发展,没有教育的科学发展,就没有人的科学发展,也就不能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发展终极目标[1]。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改革[M].福州:福建教

育出版社,2009.

Stick to the Scientific View of Development Train Practical Medical Testing Talents

GUO Gui-ping, TONG Ling

Abstract:As a health professional college of talent training, the education teaching should be instructed b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For example, the medical testing majority,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to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all need to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and to train more accommodating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practical talents.

Key words: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medical Technology; practical talents

收稿日期:2012-06-22

基金项目:2012年度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研究”(201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