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研计划范文
时间:2024-02-23 17:51: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网调研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控制;一体化管理;数据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力工业技术的进步,如何科学有效的利用电力资源,降低损耗,节约能源并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机制是目前各国科学技术界研究的首要问题。建立高效的智能电网系统、智能的控制电网调度是现阶段必然也必须研究的问题。目前关于智能电网调度的认识,业界已经有统一的看法,即利用高效、智能的科学手段来提高电网日常运行水平,来达到节约能源,提高效率,安全优质的运行的目的。
一、电网发展的现状
世界各国由于现有发展情况不同,使得各国面临的电网发展的问题和状况也不尽相同。世界各个国家对于自己的电网发展有自己的侧重点。西方大多数国家的电网发展注重于配电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而我国目前发展的侧重点则是继续加强电网系统的建设,提升能源转换效率,提高发电系统的工作水平,重点进行系统的工程建设。随着电网规模的逐渐增长,电网运行中产生了不少运行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为了促使各项问题的解决,智能电网建设这一课题也逐渐的浮出水面。为了更好的建设好智能电网系统,加强电网系统的整体建设,建设工程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电网系统是一个大型的工业技术革新,将会引起整个电力领域大方向的改变和发展。从长远来看,智能电网将成为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智能电网的新型构造,能够提高资源使用率,安全性,稳定性,其中电力调度的智能变化是智能电网的关键因素。即基于对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提出新型科学的设计计划。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发展是一项具有创新的科学意义的研究。新型的发展带来了新型的挑战,同时新的机遇也随之而来。加强新型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研究,结合一体化智能调度的研究,同步的研究和分析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这对整个电网行业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应用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智能电网调度的目标和相关问题
智能电网调度系统需要实时的进行资源整合和调度,实现现有技术发展所需要的智能电网调度的需求。智能电网调度的目标是适应现有电网运行的发展,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转工作。并且有效的利用当前的各种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来深入的改进电网建设系统,增加电网系统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是电网调度系统中重要的方面,发电计划的掌握不是由调度部门掌握,所以资源的经济性调度是调度部门工作的重点。利用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实时监控电网运行信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实时运算出预调度数据,进行核实和分析,可以快速并且准确的调度电网运行情况,从而增加整个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行。加强智能电网建设还可以利用其电网预警系统和智能决策系统,这系统可以辅助日常运行的决策,对于系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一体化思想和相关的问题
一体化的要求是智能电网系统建设的根本核心思想,运行一体化、建设一体化、信息资源一体化对于新型智能电网系统的建设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同时也为了新型智能电网系统的工作能力提供了有效的保障。需要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技术水平对电网各部门、阶层的设备进行实时的、动态的信息数据交换和运算分析。电网调度一体化所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现有电网工作人员可以实时地了解现有电网的运行情况,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数据系统的一体化也尤为重要,智能电网系统的数据平台需要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和信息支持。需要提供数据库访问功能、人机交互功能、系统管理功能等等。整个平台需要对系统实时进行监控、调度分析、安全系统进行保证。在同一个电网运行系统中,整个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可以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一体化建设可以实现更好的资源共享,节省硬件的投入。在一体化思想的建设中,最大限度的共享现有设备,进行资源的整合,更可以减少整个系统的维护难度和维护成本,减少工作量,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
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的建设是为了服务当前电网的正常运行,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智能电网调度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整个新型电网系统的基础技术保证,对于提高现有电力行业电网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为电网系统整个的大幅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体化的电网建设其中对于电网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各方面要求都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如何做好和改进现有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现。
参 考 文 献
篇2
关键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ON2000;县调;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鉴于钟祥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在电网运行中的重要性,应从技术和管理手段,优化主站系统,保证其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包括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数据备份、电源保障等几方面。
一、关于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应用环节的分析
通过对电网的高级应用软件系统的分析,进行智能化应用环节、计算机应用环节等的剖析,实现现实调度工作难题的解决。在调度应用模式中,调度员要针对电网的应用深度展开剖析,确保电网的有效处理。这离不开电网改造模式、扩展技术模式等的应用。在陕西省的电网调度过程中,其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发展阶段。实现了与生产厂家环节、科研单位等的协调,走出一条符合陕西省的技术发展的道路。受到目前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及科研研究力量的约束,其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需要展开深入剖析。通过对该省的技术测试模式、评价模式及其研制模式的分析,以更好的进行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缺陷的解决。在早期的电网调度应用过程中,其技术模式是不成熟的,但是产生了一系列的应用效益,满足了现实工作的需要。系统配置简单,分站采用的是8位单片8085CPU的RTU,主站采用以80286个人微型计算机为主的三合一单机系统,但这两套系统运行指标完全满足部颁实用化要求。怀仁、永济县调自动化系统的实用化,为我省实现县调自动化做出了样板,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精通专业、有责任心的专业人员。为以后县调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调度自动化设备的技术水平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抓住计算机技术发展给调度自动化工作带来的机遇,及时把先进、成熟、功能齐全的系统作为省县调自动化系统方案制定、设备选型的技术指导原则,建设了一批方案合理、技术先进的县调自动化工程。
随着现代电网应用模式的探索,调度自动化系统不断得到更新,满足了日常工作的应用需要。通过对变电所的自动化应用模式、无人值班模式的应用,更好的进行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优化,实现测量环节、控制环节、保护环节等的协调,为现阶段电网综合性的管理提供借鉴。县调度自动化模式的发展开拓其应用功能,虽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只要就工程实施环节、实施成本、实施设备、实施技术等环节的控制,就可以满足现阶段的电力系统的应用需要。那么新一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的目标是什么?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已经成为县级电力企业的“心脏”,这就是说:未来的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将起一个心脏的作用,县级电力企业的活力就决定于它,如提高县级电网本身安全经济分析能力和负荷预测的准确度,为未来的数字化电网打下基础等。总之,新一代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对电网的运行作用越来越大,而对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二、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方案的分析
通过对县级电网组件化应用技术模式的探究,协调好当代的通信技术模式,有利于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模式的开展,确保其组件的应用需要。通过对电力企业的集成总线环节、组网环节等的协调,更好的进行体系结构的优化,确保其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Java组件模式等的协调,实现其各个组件模型的应用,比如对XMLWebServices组件模块的应用,进行电力系统自动化模式的应用,确保其综合运作效益的提升,实现现代化的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Linux操作系统的兴起:自由软件的蓬勃发展造就了Linux这一操作系统的诞生,它的出现削弱了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霸主地位。Linux具有良好的开发性和稳定性,它采用的是Unix操作系统的内核,而且它的源代码是公开的。从安全角度讲Linux比Windows更具安全性,因此资深的系统安全分析家肯定地认为Linux是目前乃至未来5年最安全的操作系统,这可能也是我国政府加大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inux操作系统的出发点之一。
由于Java自身的核心优势,可以保证日常电网调度模式的正常开展。Java平台的无关性就是对各个操作系统的协调,确保电网整体运行系统的完善,实现其内部各个应用环节的协调。当然了,Java具备其自身的应用特点,和其他的一些程序语言相比,其具备独特的语言特色,比如对数据结构的优化,其避免了C++语言指针结构应用过程中的麻烦,实现其多线程的有效支持,确保其安全性的提升,从而实现系统异常情况的避免,确保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由于其内存垃圾自动回收机制的应用,避免了系统内存泄露的问题,确保电网调度系统运作过程中各个应用环节的协调,满足了现实工作的需要。Java以其优秀的类似于CORBA的RMI接口,使得开发分布式应用系统变得十分简单,从而为实时性要求较高的计算任务分摊在几个Java虚拟机上运行提供了较为简单的方案,并对未来实现国际电工委员会的IEC61970系列规约标准提供了实现的开放接口;有专门的类库支持网络通讯;Java强大的Internet功能,带来的好处是通用性、标准化、低成本、低维护费和高度的可移植性。使得许多以往常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许多功能在用户端的Web浏览器中实现。
三、备份主站系统数据
为确保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在灾难状况下也能够恢复正常运行,主要是对系统数据的保护。为确保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数据万无一失,虽然主站系统有主、备两套数据库,并且具有双机数据库同步的系统,无论从哪一个机器查看数据,数据均相同。而且主或备数据库服务器其中有一个停机一段时间,开机后这一段数据也可以从另外一台机器中同步过来,不会因一台停机使数据缺失。然而,如果2台同时出现故障,那就会对数据造成影响,因此,我们除了在2台数据库服务器互为备份的基础上,还采取进一步的备份的措施,那就是每隔一段时间人工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将数据不仅保存在特定的硬盘中,还通过光盘刻录出来保存。这样,对于严重的物理性破坏,只要数据没有丢失,就可以通过备份数据恢复系统的运行。
四、优化告警系统
电网运行中各种告警信息十分繁多, 对告警信息分类可以很好的过滤出重要信息。其中重要信息包括事故告警、跳闸等,这些都必须在第一时间告知值班员,并且必须立即处理,一般的告警设置为推画面、语音提示、窗口提示三种方式告知。因此,为避免值班员错过该告警,就需要通过采用技术手段来强调告警方式,可采用循环语音播报以提示值班员对问题进行处理,并经过其手动确认才解除告警。对于一般告警,一般设置通过窗口提示方式与一次语音提示告知。从当前多数县级供电企业现实情况来看,调度自动化维护人员往往只安排1-2个人。显然这与维护需求是存在差距的,一旦发生紧急故障,需要快速、及时地做出反应,因而会存在人手不够的问题。由于人员的不足,不可能安排在公司每天24小时值班,为了实现故障能够迅速告知自动化专业人员,对紧急故障随时做出响应。可以实施短消息告警来解决这一问题,短消息模块通过同维护员工作站串口的连接,直接读取本地数据库,将重要告警信息发送短消息通知自动化专业工作人员解决。
五、结语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整个电网的指挥中心,具有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事故后系统快速恢复并且防止事故扩大和连锁大停电发生的重要作用。因此调度自动化逐步实现无人值守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其安全性与可靠性所遇到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广大电力工作者付出努力,以实现安全生产与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洋.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软件可靠性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2009(12).
篇3
【关键词】电网调度自动化研究
一、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沿袭
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从建国至今经历了几个阶段:50年代刚刚建国,全国很多地区还不通电,电网调度的目标就是让更多的用上电;60年代起就开始由量向质转变了,开始有了试点;70年代试点结束,全国性的推广开始起步;80年代进入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的黄金时期和大发展时期;90年代已经成熟,进入稳定期。截止目前,我国已形成的主要电力系统有:大地区跨省电网:东北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南方互联电网、西南互联电网;直属省级电网:山东、福建、云南、贵州、四川、新疆、和海南省电网及包括香港、澳门地区电网和台湾省电网。我国电力网已经由80年代中期以高参数、大机组、高电压为特征,发展到以大区电网互联、建设全国统一联合电网为特征的崭新阶段。
二、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设备功能的利用问题
现代电网自动化设备有着种先进功能,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功能成了摆设,甚至有些功能由于操作者不会用成为了系统正常运行的阻碍。如遥控功能,不少系统只是象征性的有一两个设备可以用,以此表明自己这套设备是遥控设备。此外,像刀闸信息量接入少、不能渗入保护信号等情况也存在于很多电网自动化设备应用中。
2、产品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经济性问题
一些厂家和用户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片面追求产品的先进性而忽视其经济性和实用性倾向,忽视基础工作。厂家产品一个劲地更新换代,用户也跟着跑:刚运行的产品马上又要淘汰,否则就落后了;甚至有些产品在订货时还是最新产品,投运时已面临淘汰,这样不仅形成了巨大的浪费,频繁的更换产品对电网运行也是一种损伤。
3、网络安全问题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调度自动化系统形成了横纵向交叉互联网络。横向方面,与同一调度中心电力市场交易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和调度生产管理系统等相连。纵向方面与变电站和上下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互联。这种联系大大加强了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并降低了运行成本,但其基于网络的特点使之存在一个天然的、无法避免的弱点:黑客、病毒和各种恶意攻击。在传统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由于系统是分阶段建立起来并逐步互联及升级的,这个系统从一开始设计就没有一个完整的网络安全考虑,系统之间安全性要求大不相同,而且没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WEB服务可穿透到调度自动化系统成为黑客攻击的手段和通路。因此,网络安全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系统之间必须是安全的互联,否则将带来十分巨大的隐患。
三、我国未来电网自动化发展趋势探析
1、调度管理模式创新
随着电网发展和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出现,系统的信息量会呈几何级翻倍,因此,分层管理模式成为必然趋势。将信息由区域性集控站汇总后再接入调度自动化系统并在此进行合理的业务划分。这种调度管理模式的变化,使调度自动化系统延伸出集控站管理系统。但如何进行对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流,保持有用的信息,淘汰冗余的信息,最终使调度员得到有效的信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2、电力市场交易。
电力市场对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的影响是根本性的,系统要开发出与电力市场交易相关的应用。同时,系统中传统的应用软件要根据电力市场条件做相应的改动。真正使调度中心在指挥中心的基础上成为交易中心。但是,要实现上述目标,除了立法、组织、经营、管理的改革外,电力系统自动化和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持手段:如预报竞争入网电价及用电要求、用电量申报、电价变动实行对用户透明等;因此,自动化的终端和渠道将和管理信息系统的终端和渠道共同实现宽带联网,以便能及时可靠地处理用户和供电点之间的各种信息传递,使电网能公开开放,电力供需之间能由选择,实现快速查询、处理的服务机制。
3、交直流混合系统分析及调度自动化动态分析。
目前,全国电力系统联网,用直流输电进行大区之间的互联越来越显现出其优势,将来的电网将是一个交直流混合运作的的特高压超级电网。因此,调度自动化系统要能从单一分析交流模型转变为能自动分析判断交直流混合模型。同时,要对现有调度人员进行相应培训,使其能识别并操作交直流混合状态下的调度系统。同时还要注意的是:我国目前调度自动化应用软件还基本处于静态分析的应用水平,南方电网冰灾险情使我们认识到电网动态分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基于此,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应用将从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发展。
4、遥视功能。
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无人值班、无人值守变电站不断增多,生产现场的可视化及环境监控问题:如防火、防盗、防渍、防爆等就显得不容忽视。具备警戒作用的遥视功能便成为现代远动系统的一项新内容。现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已能成熟地实现图像、声音信号的数字化,以及对音像信号的处理和远距离传送,从而使远动系统增加遥视在技术上成为可能。遥视功能主要是实现在调度中心观看生产现场的实景,同时还应具备警戒甚至能启动安全设施的功能:如启动消防系统、排水系统、音响警告非法闯入者等。
四、结语
目前,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新技术、新标准、新体制和新需求推动着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进步。其将沿着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从离线研究到在线研究、从局部控制到全局控制、从开环运行到闭环运行、从集中管理到分层管理,从计划调度到市场调度以及从分立模式到集成模式的总体趋势向前推进。新形势下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有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成乐祥,李扬,唐瑜.节能发电调度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探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25(1):24-28.
[2辛耀中.新世纪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2001,24(12):8-9.
篇4
关键词:电网;技改工程;造价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用电领域和用电需求持续增长,供电地区和供电范围不断扩大,也对电网技改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造价控制成为电网技改工程项目的一项尤为重要的工作,是实现电网技改工程精益化管理的主要手段,必须抓紧抓实抓好。本文将根据对电网技改工程项目和相关企业的调研,分析电网技改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以帮助电网企业提升造价管理效率与项目管理水平。
1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调研,近年来大多数电网企业电网技改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呈逐步提高的趋势,但仍存在如下一些典型问题。
1.1项目前期管理工作不足
首先,在投资决策阶段,存在可行性研究深度不足及投资估算不准确等弊病[1]。少数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过程缺乏必要的施工安排、效能分析、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等内容,在技术方案方面缺乏设备选型的相关论证,及指标照搬照用其他工程等现象。其次,基础资料搜集不充分等问题常引发工程内容及费用漏项现象发生,导致工程投资估算准确度差。在设计阶段,由于电网工程建设工作量大,各级电力勘测单位设计任务繁重,部分设计及造价专工不重视技改项目业务,导致电网技改工程设计方案的深度和优化度不足。
1.2设备材料价格信息更新不及时
由于电网技改项目设备材料价格更新替换频率快,在工程造价编制过程中,常缺少及时有效的价格信息参考,设备、材料参考量和参考价与实际值偏差较大,继而影响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此外,部分招标物料中标价格与咨询价格差异明显,同类型物资不同供应商的投标价格差异极大,给工程结算及决算工作带来困难。例如,某技改工程主要材料ADSS通信光缆单价浮动范围为3393~7238元/km,波动幅度超过一倍,直接影响造价编制准确度与费用估算水平。
1.3缺乏严密的自审途径
目前,电网公司大部分技改工程主要依据投资额确定是否将可研估算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院或咨询单位编制,在一定投资限额下的技改检修工程主要由运检部专工估算工程投资。但由于缺乏经验和参考标准,定额子目相对繁杂,部分技改检修专工在估算投资费用时,往往难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准确套用对应定额条目;加之缺乏典型项目参考标准与自审途径,导致在实际产生较大费用差异时不能及时发现并修正、下属公司上报给省公司的工程费用不合理现象频发,造成部分工程编制造价多次修正,降低工程上报与审核效率,影响项目进度与成本管理工作。
1.4人员专业素质欠缺
目前电网公司项目管理及技术经济高端人才紧缺,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新入岗技经人员对电网技术改造定额及配套计算标准、工程造价管理软件掌握不够深入,在独立编制、审核项目概预算和工程造价文件方面经验欠缺,须加强培训;也有一些技经专工在项目造价编制过程中缺乏询价资料搜集等必要过程,凭借已有经验主观估算工程费用,导致造价编制准确性不高,工程结算额与概算额差异较大[2]。有些电力公司近年来大修技改项目较多,工作任务繁重,公司系统大修技改技经人员短缺或身兼数职,技经人员业务能力与愈加精细化、标准化的技经专业管理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凸显,制约了技改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
1.5外部环境不利影响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外部环境愈加复杂,外部协调难度不断加大,如建设征地、输配电线路走廊协调愈加困难,许多地区还出现土地征用前突击抢栽、抢建现象,施工受阻情况严重,赔偿漫天要价情况日益突出。对工程施工进度和造价控制带来严重影响。此外,由于地域差异,不同地区费用计取标准与列取内容不同,导致同一技改项目在不同地域造价水平差异较大,例如,某电压等级避雷器技改项目在山西地区与北京地区造价水平差异很大,经调查分析发现其他费用中青苗补偿计取费用不同是造成造价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
2应对策略
结合电网企业实际情况及先进企业的相关经验,本文提出如下对电网技改项目造价管理典型问题的对策建议。
2.1加强前期管理规范性
可考虑参照基建工程,将各相关专业改造工程统筹规划,使用工程前期工作费委托专业设计单位进行电网技改项目可研和估算编制,同时发挥设备运维单位和专业工程造价编制人员的专长,使项目可研达到所要求的深度,确保投资估算编制精度满足规划需要,以利项目整体实施。并避免如变电站一次设备和自动化保护设备分别由变电检修和调控中心单独负责,由于专业分管界面不同,设备的改造计划不能同时进行,既耗费人工物力,又须多次停电降低供电可靠性等问题。将设备状态评价与技改工程立项相结合:电力设备状态评价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检测信息,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分析,为采用合理改造策略提供可靠参考依据,通过技术改造方案的确定和优化提高技改工程投资效益。电网企业应从技改工程立项原则和管理制度方面确立以状态评价报告作为立项依据的新要求,并可考虑将项目立项须参考状态评价报告作为一项管理标准化制度加以推广应用。
2.2实施全过程科学管理
加强项目计划管理和进度节点管控。根据电网公司确定的总控目标,结合项目需求和资金能力,按项目重要程度、设备危急程度来优化计划安排,并经过综合平衡,形成项目建议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实施节点计划以及项目实际进度管理,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监督检查、加强实施节点计划执行偏差分析,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并定期通报,保障计划的落实,实现项目全过程管控。施行项目储备库动态管理。充分利用设备分析、状态评价、隐患排查等各项专业分析成果,做到项目管理与设备管理,资产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确定储备项目的评审模式,加强对项目基本信息、建议书、概预算的各级审核,保证储备项目的质量。加大运检信息系统在工程管理中的支撑力度。结合国网公司PMS2.0系统推广,依托集成设备管理、资产管理和GIS为核心的企业级信息系统,加强成本管控,支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按照运检专业化管理延伸要求,加强县级供电企业生产技改工程管理工作,充分利用运检信息化平台,解决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统一各级单位管理标准和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强化考核对标机制。将技改工程项目实施纳入同业对标和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以考核作为项目管理提升的保障机制。
2.3深入市场调研,实行设备价格联动机制
设备材料价格占据造价成本中的重要位置,设备材料价格波动较大是导致技改项目造价编制工作难度高的主要因素。因此,项目管理部门应深入市场调研并及时更新设备材料价格以达到项目成本控制目标[3]。市场预测工作应围绕项目的主要设备材料进行,可通过制定设备材料价格替换规则,构建设备材料价格更新联动机制,以确保设备材料价格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设备材料价格更新联动机制即在搜集最新设备材料价格信息后,将最新价格信息更新到软件中作为最新信息价,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通过在软件中提供设备材料价格更新功能,即可完成对设备材料市场价格的及时替换,以解决造价编制因设备材料价格时效偏差大而不准确的问题。
2.4强化造价分析成果运用,构建典型造价工程库
根据技改工程造价管理经验及数据基础资料,可提炼各电网技改单项工程单位造价波动区间及典型方案造价,建立“电网技改工程造价指标库”及相应指标体系,形成典型造价工程库,为电网技改工程立项、评审及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供参考依据,提高技改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典型方案造价主要代表某类技改工程平均费用水平,包含该典型工程材料设备类型、设备电压、单位造价、分项费用单位造价等多项内容,其中各电压等级单项技改工程单位造价波动区间采自某类技改工程样本数据,表示该类技改工程单位造价和合理范围。通过参考生产技改项目各电压等级单项工程造价波动区间,可快速评价新技改项目单位造价,分析项目的造价合理性并有效判断数据准确性,继而促进造价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典型方案具体项目内容及分项费用造价可作为设计、评审、施工等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依据,有利于各级项目单位比较参考工程费用,帮助设定项目控制标准及控制目标,尽早发现问题,自我审查修正,提高技改管理精细化水平。此外,为提升项目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可针对主要电气设备设施提出标准化改造方案。即将以往造价分析工作中执行内容较规范项目的设计方案及估算流程优化完善,制定一套设备改造基础模版,为项目技经人员提供参考。
2.5加强技经队伍建设,提升人才专业素质
电网公司应全面调研技经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现状,深入研究当前工程建设对技经人员素质的新要求,加强各级技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标准化培训与考核力度,强化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工作手册执行,努力提高执业管理能力与水平。选择合适的培训课程,组织开展与其他网省公司的交流活动,全面提升电网技改大修技经人员业务水平。并进一步强化各级经研院的专业支撑作用,严格概预算审查制度,为做好造价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2.6建立利益方协调机制,拓宽参建单位沟通渠道
电网工程建设涉及的相关方多,如电网公司、各级政府、基层组织、当地居民等。鉴于各相关方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实施好电网技改项目须最大限度平衡各方利益,建立系统化协调机制。首先,应努力争取当地政府支持,与政府部门建立沟通平台,密切政企联系。其次,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构建标准化征地补偿流程体系,加强征地补偿案例宣传,尽力取得群众对电网技改工程的理解与支持。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一方面可通过收集地方政府出台的征地、拆迁赔偿文件,建立数据库分析电网工程环境,做好投资评价,在设计方案中尽少占用农田、避开各类保护区及敏感目标;另一方面须加强各参建单位沟通渠道的建设,积极听取监管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意见,防止因沟通不力引起工程重大变更或其他不必要的损失。
3结束语
识别分析电网技改工程造价管理现存问题有助于电网企业提高造价管理水平及项目管理效率。电网企业应规范前期管理工作并实施全过程管理,强化各关键节点管控力度,从源头控制造价成本;深入市场调研并更新材料设备价格信息,减少造价编制误差及提高结算工作效率;提升技经人才专业素质,改善人为因素引发的造价编制准确性不足等问题;增设自审途径,构建典型造价工程库作为工程模板供后续项目参考,提高造价管理效率;建立多渠道沟通机制,努力协调各相关利益方矛盾,确保电网技改工程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劲风.输变电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建筑经济,2011(05):87-89.
[2]陈占斌.电力系统工程造价控制管理[J].工程经济,2014(12):3-5.
篇5
关键词:岗位能力;培训需求分析;系统性培训
中图分类号:C9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5-0081-02
一、案例概要
企业培训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基于培训主体岗位能力胜任力的需求调查与分析是系统构建的基石要素,只有切实作好培训的需求鉴定与分析,才能制定科学有效的培训规划。珠海供电局培训需求分析及系统性配套培训计划制定的探索和实践,坚持以结果为导向,充分参照当前培训体系运行的现状,以多条线针对性全方位调研为推动力,旨在制定科学性、实效性强的2011年度培训计划阶段,强调项目实施的可操作性、有效性。
针对现阶段在培训需求方面面临的教育培训孤岛问题和培训策划的缺失带来的培训项目设置繁多、有重复,个别培训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我们通过调动业务部门的参与度,搭建业务、人事、培训三方的有效沟通平台,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对全局各部门(区局)负责培训管理的相关领导与工作人员的培训需求分析针对性辅导,提升培训管理团队的培训管理专业能力,加强团队的凝聚力,为打开2011年培训工作的新局面作了良好铺垫,为进一步满足全局培训的创先争优活动作好充分准备。
二、案例背景
2010年4月,广东电网公司公司将教育培训增列为第十七个创先专项工作领域,《广东电网公司教育培训创先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电网企业发展和管理转型对人力资源工作创新的更高要求。针对这一要求,珠海供电局在2011年决定稳扎稳打,从培训工作流程的源头开始加强把控,以培训需求与策划为核心工作,以人员岗位能力匹配现状为基础,以提升员工岗位胜任力为重点任务,关注员工自我成长的培训需求,结合广东电网公司教育培训创先工作要求,制定切合本局实际发展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强的年度培训计划,为推进教育培训持续创先争优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三、目标定位
结合珠海供电局各部门各专业人员特点及岗位需求,本次项目专注于达成以下“三个一”目标:
第一,明确一个需求。通过全方位领导现场深入调研、员工培训需求问卷调查和细致分析,细致掌握并逐个理清全局22个培训需求部门的重点培训需求。
第二,建立一支专业队伍。创新性以“行动学习”方法嵌入对各需求部门的培训和辅导,指导各部门(区局)培训员掌握培训需求分析方法,形成一支扩大化的全局培训专业管理团队。
第三,制定一个培训计划。调动各部门的参与,以科学合理的方法为前提,以专业培训专业管理团队为保障,制定一个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系统性培训计划。
四、建设基于岗位能力的培训需求分析及系统性培训计划
1.基于岗位能力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
一是明确岗位要求。收集和整理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省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现阶段工作重点、珠海供电局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要求、岗位说明书等相关文件和信息,综合引入先进地市及第三方机构的评价模型,理清各岗位重点能力素质项要求,并与各部门领导及专业人员达成共识。
二是明确培训分析工作的要点、重点、难点问题。珠海供电局人事部成立专门项目组,在充分探讨分析现阶段实际工作状况的基础上,以准确掌握各部门岗位能力差距为确定培训需求工作的要点,以提升供电各部门培训专责制定培训计划能力为重点,并针对各项难点工作提前制定解决方案。
三是构建一支掌握科学培训需求分析方法的培训管理团队。为调动各需求部门的参与,切实提高实际培训需求与培训计划制定的匹配精确度,我局特针对各部门领导、培训专责(培训员)、内训师组织了一次培训,创新性嵌入“行动学习”方法,以“培训+演练”进行双向提升,学习部门年度培训需求分析的流程与相关技术,并在专家辅导下完成了年度培训需求调查表设计、需求调查与分析的练习。
四是突破运用“行动学习”方法进行培训需求调研。在2011年初,珠海供电局正式启动全局范围内系统内培训需求调研工作,以第三方咨询公司为行动学习的外部导师,搭建多样化沟通平台,全面运用培训需求分析的流程与技术,辅导22个部门(区局)培训专责,使其充分运用培训需求调查工具、方法,从本部门所辖专业、工作需要和员工需求等方面出发组织开展调查工作。
此项工作得到了珠海供电局所属各部门(区局)领导和员工的支持与配合。珠海供电局所属各部门(区局)领导培训需求访谈表共收回22份,回收率达100%;关键岗位员工发放数量不低于该部门总人数的30%,回收率达到100%。其中,斗门供电局问卷发放数量占总人数80%以上,超额完成培训需求调查工作,变电部、物流中心和试验所对培训需求调查工作关键点理解与掌握非常到位,高效高质量地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2.需求分析配套系统性培训计划制定框架
为梳理前期调研中形成的大量信息,依照南方电网以及广东电网对人员能力发展要求以及岗位能力人员实际能力与胜任力要求的差距,搭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框架如下。
一是需求数据汇总。对各部门(局)培训需求调查表与领导访谈表提取课程数量、各部门(局)领导提出具体课程内容、各部门(局)领导和部门员工提出的相同培训课程、各部门(局)选取人数最多的培训课程四类关键回收培训需求调查表共812份,回收率为100%。其中,各部门领导共提出131门课程,各部门领导培训需求访谈表共22份,提出了131项培训课程。各部门领导和部门员工提出相同的培训课程共计60余项;22个部门(区局)关键岗位员工共提出503门课程。
二是培训需求调查数据分析。对影响培训的员工乐于接受的培训师、员工喜欢的培训师类型、员工希望通过培训达到的目的、员工希望培训的天数、员工希望利用什么时间培训、决定是否参加培训的主要因素六项主要因素进行数据分析。
三是制定系统培训计划并进行审定。综合22个部门(区局)提交的部门年度培训计划,结合南方电网公司培训要求和局内生产业务发展现状与趋势,综合分析,以培训资源合理、科学配置最大化为目标,拟定2011年珠海供电局年度培训计划并提交局领导进行审定。
五、应用和推广
第一,创新培训形式,引入行动学习的方法,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促进培训管理团队的整体提升。本次项目以培训促进培训,通过对培训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保障后期系统性培训计划制定的执行力度和专业性。
第二,培训需求探寻的精细化分类调研。以岗位专业细分调研条线,以岗位胜任能力为本位,围绕各专业学员最关心最急需提升的核心能力为培训主体要素,深化对培训需求“缺什么补什么”的执行,提升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员工专业能力的精确提升。
第三,系统思维,统筹管理,使培训计划紧扣南方电网工作重点。坚持南方电网公司“培训一体化”原则,创建学习型组织,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员工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城市配电网;规划;可操作性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配电网规划是电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配电网规划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电网建设投资,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电力用户的安全可靠用电,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城市配电网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明确配电网发展技术原则和建设标准,制定配电网近期、中期规划方案及远期规划目标,指导配电网建设,提出配电网电力设施布局所需的站址、廊道等资源需求,促进配电网与城乡发展规划协调发展。
1、城市配电网规划现状存在的问题
1.1电网结构问题突出
高压配电网单辐射结构和单线单变比例比较高,不能满足满足N-1要求。中压配电网供电范围交叉重叠、迂回供电问题突出;中压配电网结构不清晰,转供能力不强,电网结构薄弱,分段输偏少,供电灵活性差。
1.2用户配电设施建设标准不高
新建住宅小区大多数未预留用户开闭所等公用供电设施,规划管理部门在审查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时也一般不考虑或未充分考虑预留公用供电设施,开发商向供电企业申请业扩报装时也往往在工程主体基本完成时进行,导致小区内无法建设公用的供电设施。
1.3配电网资源管理混乱
目前对于变电站间隔资源及电缆管线资源情况没有统一准确的数据平台,并且对于需占用间隔或者管线资源的用户配电网项目发展策划部无法掌握,影响了配电网各项资源的统一管控及配电网规划项目的可实施性。
1.4配电网管理有待加强
配电网发展缺乏先进理念指导,缺少远景目标网架规划,用户业扩供电方案与配电网规划之间缺乏统筹。配电网规划项目的刚性要求不高,未完全按照专业化管理要求统一执行配电网规划、项目储备和投资计划管理,规划与计划执行严重脱节,规划难以落地。
1.5配电网信息化手段十分缺乏
配电网接线复杂,设备众多,具有海量数据,更新频率快,数据来源多,以现有较为原始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且缺少配电网规划支撑技术平台,响应速度和准确度满足不了现代配电网要求。
2、做好城市配电网规划的具体措施
2.1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成立组织机构。成立由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分管电网规划、安全生产、营销的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县公司分管电网规划领导为成员的电网规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电网规划滚动修编工作的组织领导,并设立办公室,挂靠发展策划部,负责组织开展电网滚动修编工作和上下沟通协调等。精心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精心编制配电网规划滚动修编工作实施方案,细化配电网规划滚动修编工作的具体内容、人员分工、时间节点、工作要求等,有序推进配电网规划滚动修编工作的开展。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对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等有关规程规范的宣贯,定期举办各类培训,加强实践锻炼,以每年配电网滚动规划报告编制为契机,加强规划人员实践能力的培养。
2.2 节点管控,有序推进
明确工作流程。一是精心编制了配电网滚动规划工作流程,严格按照启动、调研论证、数据收集、编制阶段、评审报送、成果应用六个阶段执行。二是各相关单位按照各阶段的职责分工,严格履行职责,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三是以《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为依据,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明确了规划思路和原则,并贯彻落实到报告编制中。加强过程管控。一是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配电网滚动规划工作节点计划,组织相关部门审核每阶段的工作成果,审核通过后才能开展下阶段的工作。二是加强过程考核评价,实施周计划、月评价机制。发展部每月月初下达配电网规划工作计划,每周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和通报,每月进行评价考核,对经研所和县公司配电网规划工作进行打分排名通报,对排名靠后的县公司提出批评、考核,将压力层层传递,确保了配电网滚动规划工作有序推进。
2.3 多措并举,注重实效
注重基础数据的真实性。一是开展配电网调研工作。通过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及时掌握各基层单位、县公司在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认真听取他们对配电网规划工作的有关意见,并将他们反映的实际困难和提出的宝贵意见在配电网规划滚动修编报告中予以体现。二是采取分散收资,集中审核的方式。为了确保配电网规划台帐收资数据的准确性,经研所在下发台帐收资表前,对收资表格进行全面梳理,细化收资填报说明,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培训、统一梳理、统一完善”,同时对各专业上交的台帐收资情况进行集中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开展配电网规划集中办公。在完成基础数据收资后,由发展策划部牵头,经研所具体负责技术指导,组织运检部、营销部、调度、信通和县公司相关人员分阶段开展集中办公,全力以赴做好配电网规划报告编制工作。按照公司的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配电网滚动规划各阶段的工作,提前完成报告的编制工作。强化规划项目的刚性要求。为了提高规划项目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明确要求没有列入规划的项目不能进入储备库,没有进入储备库的项目不能安排投资计划,杜绝规划和计划项目两张皮,同时对列入计划的项目实施综合计划全口径里程碑节点管控,在月度例会上通报项目进展情况。
2.4 加强沟通,争取政策支持
加强规划落地。省电力公司、地市供电公司要与地方政府部门联合开展电力设施布局规划工作,将配电网项目纳入城乡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取得地方政策支持,保护站址和廊道资源。扩展资金渠道。省电力公司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出台新建住供电配套费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共建配电网,缓解配电网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2.5 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信息化支撑
加大配电网信息化建设力度。一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做好一体化规划设计平台及规划计划管理系统建设和应用,推广配电网规划计算分析软件。二是开发配电网规划综合数据平台,实现与生产、调度、营销、农电等各系统的自动接口,实现各类基础数据的自动采集,提高配电网规划效率。三是拓展城乡配电变压器无线监测范围,实现100%监控。四是加快电网GIS推广应用力度,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数字化的规划资源管理系统,对变电站、开闭所出线间隔以及电缆管线进行全过程管控。
3、结语
城市配电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向电力用户,是保障电力“落得下、用得上”的关键环节,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发展水平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配电网规划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电网建设投资,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电力用户的安全可靠用电,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庆波 洪凯《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Q/GDW1738-2012
[2] 刘开俊 王怡萍《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156-2006
篇7
电网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一致,每五年做一次,每年进行滚动修编。在电网公司里有不成文的规定,电网投资项目上马必须先入规划,可见电网规划在整个电网公司投资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决策内容。电网规划主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产业链上游的电源规划情况和电网公司自身的战略发展需要,确定整个(区域)电网的总体规模,并根据与现状的差距安排每年的电网资本性投资项目计划。简单来讲,根据电源情况(供方)和市场预测(需方)来确定电网项目安排。决策关键点。电网规划环节的决策关键是电力需求预测,通过社会经济发展分析和历史数据分析进行:社会经济发展分析,整理分析规划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资料,引述分析社会经济形势及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历史资料分析,整理分析规划区域及分区电力需求的历史资料,主要包括全社会用电量、网供电量及相应负荷,用电结构等。决策方法和指标。电网规划过程中采用了市场调研、电力负荷预测和基本的经济评价方法,重点进行技术评价,具体在负荷预测方面采用如弹性系数法、回归分析法、产值单耗法等;在经济评价方面,也进行了简单的投资估算和电量的敏感性分析。
2.项目可行性研究环节的决策内容和方法
电网项目可行性研究越来越收到重视,电网公司逐步出台了《输变电项目可行性内容深度规定》,明确在可行性研究环节的主要内容和需要达到的深度要求。决策内容。电网资本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主要由电力系统(一次和二次)、变电站站址及工程设想、线路路径及工程设想、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等部分内容组成,对接入系统方案等需要有综合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可根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做相应内容的增减。其中,电力系统论证是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其重点是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决策的关键点。电网项目可行性研究着重于技术的可行性:变电站布点、线路连接造成的电网结构变化、对电网容载比的影响,项目技术方案的比较分析,而对经济指标和财务评价仅做了一般性的计算,如投资估算、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决策方法和指标。在电网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运用了现场调研、市场预测等方法,着力进行技术对比分析。
3.项目后评价环节的决策内容和方法
项目后评价的理论虽然已经成熟多年,但近年才逐步引入电网公司试点开展,而且第三方的评价单位或不够独立或不够熟悉电网业务,造成了后评价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决策内容。电网资本性投资项目后评价主要对项目立项、建设、运行全过程进行评价,评价项目立项程序的规范性,决策方法的科学性;项目技术方案合理性,设备选型先进性;项目组织实施规范性,建设过程是否符合资本金制、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及合同管理等相关制度;工程质量、安全和造价管理控制;项目启动、调试和运行效果。决策的关键点。电网项目后评价研究着重于程序正确,即各个环节都需要具备相应的支持性文件,项目的技术评价其次,项目的经济评价再次。决策方法和指标。在电网项目后评价报告中应用了对比分析和成功度分析法,主要指标仍沿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技术经济指标。
4.小结
篇8
关键词:电网;物资集约化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01
一、物资集约化管理的现状
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进物资集约化管理,构建集中统一集团化采购平台和物资调配平台,构建国网特色现代物流体系,物资调配中心、供应商服务中心、物资质量检测中心高效运作,形成“一级平台管控、两级集中采购、三级物资供应”的业务运作模式,有力保证了电网大规模建设的物资供应,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度集成和高效运营,降低了电网物资采购成本,提升了电网企业经济效益。
二、物资集约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物资招标周期过长
按照国网公司有关集中招标采购范围的要求,公司物资一级集中采购率需达到95%及以上。将设计、施工、监理等服务类招标采购全部纳入电子商务平台实施。根据近年执行物资集中采购实际情况来看,从计划预审、招标文件审查到开标上报到国网一般需要三个半月的时间,国网招标又是双月进行,而材料设备生产周期也需较长时间,有时从提报物资计划到收货甚至要一年以上时间,严重影响电力物资供应的可靠性。
2.物资需求预测难度大
目前项目物资占全部物资的80%以上,项目物资需求提报的准确性决定公司物资需求预测的准确性。目前电网公司推行项目全过程管理,根据项目设计方案分别提报物资招标和施工招标,对应在sap系统中创建物资类采购订单和施工类采购订单,而多年来粗放型项目设计习惯尚未完全改善,加上电网工程项目的特殊性,有些项目在实施之前,只能准确预测项目主材及部分重点辅材,在项目实施工程根据工程施工情况才能明确需要的辅材型号数量等信息,因此在前期招标时只能对主材以及重点辅材提报物资招标,对于不能确定的辅材只能并入施工一并提报施工招标,导致财务账面项目成本核算不准确,同时并入施工招标的部分物资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影响公司利益。
3.物资账实不符
根据实地调研发现公司物资账实不符现象比较严重,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招标物资未按照合同约定时间到货,而物资部门出于考核指标的原因,在sap系统中做了虚假收货;二是由于无法按时实施停电计划或者招标物资到货较晚,有些成本性项目年内无法完工,但为了用完年度成本费用计划,各电网企业普遍采取年内先进行财务结算,下年继续实施项目的做法,这就要求在sap中对项目物资虚假发货,而有些项目物资甚至尚未到货;三是由于物资招标周期过长,有些计划内项目物资不能按期到货,或者有些突发性抢修任务无应急物资使用,便挪用其他项目物资,待本项目物资材料到货后再进行归还,而sap物资操作人员不愿意对应在sap中进行移库操作,导致物资账实不符,特别是有些上年已经进行财务结算的未完工项目在以后年度挪用其他项目物资的情况,更增加了物资实物管理的复杂性。
三、规范物资管理的有关建议
1.加快招标周期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物资、招投标管理部门应沟通协调好项目招标、采购事宜,及时收集、传递招标信息,协调好基层单位对国网、省公司集中采购物资中标、到货信息不畅通、不及时的问题。应及时、准确申报物资需求,加快物资招标频率,充分利用框架协议采购平台,协调生产厂家生产进度,畅通物资配送渠道,及时处理收发货流程,规范办理物资结算手续,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物资基础。
2.建议允许一定比例自行采购
建议适当放开物资采购权限,按照比例给与地市公司自行采购的权利,解决日常电力检修过程中突发抢修任务所需材料,以及计划检修项目初设阶段不能确定的辅材,保障电力生产任务及时顺利实施,提高会计核算准确性,保证物资进项税能够抵扣,维护企业税收利益。
3.完善应急物资保障管理系统
突发电力抢修任务物资缺失和物资集中招标周期过长的矛盾,急需公司完善应急物资保障管理系统,强化应急物资管理在内部供应链中的应急保障作用,实现应急物资需求计划快速申报、联动机制有序相应、调拨供应指令快捷下达,进一步完善国网公司物资管理水平,提高应急物资的供应效率,保障电力生产安全稳定运行。
篇9
按照采油厂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安排,调研组近期围绕“电网安全运行、电量有效控制”这个主题,深入供电大队各基层队以及采油厂各主要用电单位开展了调查研究,通过采取查资料、看现场、听汇报、座谈会等方式开展调查研究。调研中紧密结合采油厂生产经营建设实际,从系统优化、提高效率入手,总结基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经验,破解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难题,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到基层在电力管理工作中难点,以及基层同志对采油厂提出的建议和要求,为采油厂探讨和加快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电力管理工作新思路提供了有益借鉴。现将调研组调研中了解到的整个采油厂电力管理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做法及有关问题和对策、建议汇报如下:
一、__供电队基本情况
采油厂用电总量近2亿kw.h/年,日平均最高负荷2.25万kw;主要分为采油、注水、集输和非生产用电四部分。其中采油用电占全厂电力消耗的53.3%,注水用电占全厂电力消耗的38%,集输用电占全厂电力消耗的6.5%,非生产用电占全厂电力消耗的2.2%。
二、近几年来主要做法与成果
近几年来,采油厂围绕节电降耗和提高电网运行水平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通过实施外部治理、内部优化改造和精细化管理取得了可喜成绩。20__年对比20__年全厂用电总量下降了3581万kw.h,20__年对比20__年用电总量下降了26万kw.h,连续两年实现负增长。电力线路事故停电次数逐年下降,对产量影响逐年减少。这些做法被实践证明是符合采油厂实际情况的,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1、外部治理工作见到明显成效
针对采油厂部分线路电量流失比较严重的实际情况,自20__年4月开始我们以油田分公司用电专项治理为契机,全厂联动、严密组织、攻坚破难、分步实施,全面开展外部用电治理工作。具体运作采取三步走:一是认真调查分析,优化治理方案;二是宣传发动协调,铺平治理道路;三是开展集中整治,实现既定目标。截止目前,油区用电环境得到根本净化,共实施19条线路的治理工作,卡除分离地方用户99户,分离变压器容量21960kva,每日减少电量流失8万kw.h。
2、内部优化改造取得可喜成绩
近几年来,我们从注水、采油、集输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入手,全方位的开展调查分析,积极研究措施,注重技术引进应用和系统优化改造,深挖内部节电潜力,实现了降低单耗、提高系统效率的目标。
在注水方面,我们主要通过合理控制注水压力,减少污水回灌量,优化使用节电设备等措施,我厂注水系统效率由55.3%提高到56.5%,实现日节电能力1.45万kw.h。
在采油方面,我们通过系统优化,使我厂机采系统效率提高了4.6个百分点,日节电能力达到14.2万kw.h。主要做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优化加热方式,停用或改造高耗能的电加热设备302台,实现日节电能力6.2万kw.h;二是优化拖动系统,对低产低效井更换小功率电机735台,实现日节电能力7万kw.h;三是优化举升系统,合理组合管杆泵、有效治理偏磨井、调整低产低效井生产参数、间开油井200多,实现了“降次不降液、变径不变量、间开不减产、低产不低效”的目标,日节电能力1万kw.h。
在输油方面,通过实施变频改造,优化混输泵运行制度和掺水方案等措施,实现日节电能力达到0.4万kw.h。
3、电网科技含量得到有效提升
采油厂电力系统紧跟时展步伐,电网运行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推广应用了短路故障指示器、sf6断路器、真空断路器、遥控开关、ps-15横担、脱扣式(zno)避雷器、新型绝缘材料(硅橡胶绝缘材料、绝缘线、绝缘护套等),这些新产品在实际电网运行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配网自动化技术和线路在线检测技术在纯梁电网中也得到了试验应用,为今后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4、科学的应急预案为电网安全有序运行提供了保障
20__年因电煤紧张造成了两次大规模压负荷,给各行各业造成了巨大影响。面对严峻的供电形势,我们积极应对。一方面同各供电公司进行不间断沟通、协调;另一方面组织采油厂内部有关部门(地质、工艺、注水、采油、输油、安全等)共同研究、讨论,制定了符合采油厂生产实际的电网运行压电保产应急预案。确保了压电工作有序运行,把产量损失降到了最低,为采油厂电网安全有序运行提供了有利保障。
5、电力管理考核制度更加规范
为适应新形势要求,20__年2月份采油厂成立了电力管理办公室,并以厂发〔20__〕69号文件下发了《纯梁采油厂电力管理规定》,采油厂电力“系统节点”精细化管理模式初步形成,健全完善了各单位、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检查考核体系,实行严考核、硬兑现,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节电、管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厂形成了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研组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系统地总结出了近几年来采油厂电力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好的经验做法,又客观地发现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并就形成原因进行了认真剖析。
(一)、电网运行方面
1、线路设备老化问题较为突出
纯梁配电网线路设备老化具体表现在旧式瓷横担较多,导线较细且氧化严重,高耗能s7型变压器数量多、损耗大、故障率高, 零克 、避雷器等线路设备超役运行等等;这些就造成了潜在事故隐患多,线路抗灾能力差,容易引发线路停电事故。其主要原因是纯梁电网有三分之二是80年代初建成投产的,受限于当时电气设备生产制造水平,设计标准要求低,再加之后来线路优化改造资金投入不足,长期欠帐形成了今天的电网运行状况。调研组在纯化一线和纯西线断线事故现场实地调查,导线原设计为 50mm 2且没有钢芯,经过长期运行,氧化严重,目前实际载流截面积不足 40 mm 2,可见线路老化之严重。若不改变这种状况,很难有效地降低线路事故率。
2、采油厂电网运行监控管理不方便
纯梁采油厂管辖电网只包括配电线路部分,而没有包括变电所部分,客观上采油厂电网就缺乏有效地自我监控手段。突出表现在线路的运行负荷和运行状况不能实时监视,线路停送电及事故处理需要供电方的协同配合,缺乏自。其不利之处就是线路运行中增加了中间协调环节,延长了线路停送电时间。目前,油田电力公司是以服务原油生产为中心,运行中还比较好协调;但是地方供电公司是以企业效益最大化为中心,所以运行中协调难度就非常大。
3、电气设备缺乏有
效地检测手段
目前采油厂对各类电气设备(包括变压器、电容器、避雷器、电缆、开关、刀闸等)没有开展电力专业化试验工作,对入网运行的各类电气设备质量缺乏有效地检测手段。无法保证电气设备入网之后正常运行,是造成目前部分线路事故停电的原因。
4、纯梁电网损耗偏高
由于油田滚动勘探开发的特点和后来开发整体调整资金不足等原因造成纯梁电网线路普遍存在线路长、迂回多、线径细,负荷重、无功补偿不足,且s7型高耗能变压器数量较多,致使电网损耗偏高。
(二)、电量控制方面
1、用电计量系统不完善
受各方面原因的制约,目前采油厂用电管理系统计量还不完善,尤其是油田线路供电部分还无法实现单井计量、单台设备计量,用电分析受到限制,不利于推进用电管理精细化工作。这个问题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2、内部注采输各系统运行方式不尽合理
近几年,通过资金投入内部节电降耗见到明显成效,但随着条件改变,投资少见效快的节电项目已经很少,采油厂控制电费成本与投资降耗的矛盾日渐突出。在采油厂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运行方式不尽合理:
注水方面:采油厂一方面平均每天还有 2400m3 污水回灌需要消化,一方面水源井管理还存在着浪费水资源和电能的现象;此外,变频设备维修不及时造成注水站打回流,增加注水单耗。
采油方面:仍然存在电加热方式生产,生产参数不尽合理,管柱还需进一步优化,部分抽油机需要调平衡,拖动系统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机采系统效率的提高。
输油方面:仍然存在回压较高、泵效低,变频设备利用不好,运行方式不合理等问题。
3、油地电网分离工作还未全部完成
随着近几年油地电网分离工作不断深入,外部用电治理工作进入最后攻坚阶段,目前还剩下东部__油区23户还未实现油地分离运行。
4、发电机运行管理还不十分到位
随着近几年天然气发电机装机容量的增多,发电量已成为采油厂控制电费成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发电机在投产及运行管理过程中,制度不完善造成维护管理不到位,再加之我厂天然气管理方面的问题造成发电机开机时率较低。
(三)、队伍建设方面
近年来,随着采油厂勘探开发区域逐步扩大,供电大队所管辖的线路呈现出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电网维护工作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大量新井的投产,使得供电大队施工量明显加大,而目前适于外线登高作业人员仅45人,已经无法满足生产实际需要。
四、思考与建议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采油厂电力管理目标,必须按照“安全经济运行,用电管理精细”的总体要求,探索符合采油厂电力管理工作实际、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思路。为此,在调研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几项建议:
(一)、电网运行方面:
1、加大线路改造力度,完善线路事故分析考核机制
纯梁电网线路老化的突出问题,决定了线路事故率偏高。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我们不能指望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长时间形成的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理论,只能在运行发展中逐步解决。那么目前怎么办呢?调研组认为有三个有效解决途径:一是利用各种渠道,系统测算分析、搞好效益评估,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对老化特别严重危及正常运行的线路进行改造;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维护力量,加大日常周期性巡线、消缺力度;三是完善线路事故分析考核机制,按“三不放过”原则,对每一次线路停电事故都要有一个分析,有一个考核。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线路维护质量。
2、提高线路运行科技含量,完善电网运行监控手段
20__年,配网自动化技术在我厂试验应用后由于维护管理跟不上导致系统运行瘫痪,目前正在试验应用在线检测系统。从运行结果来看,可以大大提高电网监控水平和事故处理的效率,有效地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采油厂外线电工短缺的状况。因此我们建议下一步在全厂进行推广应用,从而进一步完善纯梁电网运行的监控手段。
3、开展电气设备检测,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
作为一个专业化的电力管理队伍,若没有对常用电气设备(如变压器、电机、控制柜、电容、电缆、避雷器等)试验检测手段,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没有相关诊断设备一样,那是不可想象的。当然就无法保证接入电网的各类电气设备都是合格的,也就无法保证电网的可靠性。因此我们建议,采油厂应尽快建立检测机构,开展检测工作。
4、开展综合治理,降低线路损耗
降低网损可采取升压、无功补偿、淘汰高耗能设备等综合治理措施,结合采油厂实际情况,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一是6kv线路升10kv电压运行改造,线路损耗可降低36%。按我厂20__年6kv电量(电力公司供电量)计算,年节电240万kw.h;二是对采油厂配电网进行无功优化补偿,找准无功补偿点、确定无功补偿方案,采油厂配电网可以实现年减少无功损耗电量350万kw.h;三是淘汰高耗能变压器。 s7型属于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耗能变压器,其自身损耗量是同容量s11型变压器的1.2-1.5倍,因此若对我厂在用383台高耗能变压器实施改造,年节电潜力可达100万kw.h,同时还实现了减容降费(基本电费)。
(二)、电量控制方面
1、逐步完善用电计量系统,推进用电管理精细化
从20__年开始,采油厂就对全厂完善用电计量系统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已经提交分公司有关部门。用电管理精细化是节电降耗的必由之路,是今后采油厂电力管理必须抓紧抓好、持续推进的工作,因此采油厂应继续下大力气尽最大可能完善用电计量系统。目前我们借春季电网检修有利时机正在实施的“分区计量”方案就是完善计量系统的关键步骤,应尽快投产运行。
2、挖掘内部系统优化潜力,控制用电总量
通过在生产过程中优化设计、优化生产参数、优化生产方式,尽最大可能实现“不用电”或少用电是最好的节电方式。目前,采油厂在这方面还有很大潜力。
注水方面:污水回灌平均每日还有 2400m3 ,下一步通过正二注、纯十注等注水站实施清水改注合格污水工程逐步解决,日节电能力可达1.2万kw.h;目前全厂水源井共有46口,开井39口,未开7口,日采水量 120__m3 ;水源井平均泵深 120m ,排量 32m3 /h,扬程 156m ,单井采水能力一般为 600m3 /d,单井电机功率为25kw。随着清水改注污水站增多,清水需求量逐步下降,我们下一步将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实际用水量,对用水量较大的水源井实行变频控制,对用水量较小的水源井实行定时控制,预计全年节电量100万kw.h,节水量60万m3。
采油方面:电加热全厂还有5
2处,总功率1285kw,通过改变生产方式可望在20__年得到基本解决,日节电1万kw.h;油井间开在20__年优化运行200口基础上,20__年再增加50口,增加日节电能力0.4万kw.h;建议采油厂组织有关部门、单位,积极利用peoffice软件,对采油厂油井管注、生产参数不合理进行优化设计,20__年计划实施300井次;采油厂全厂抽油机平衡率保持在95%以上;20__年我们将对254口井实施更换永磁电机或小功率电机,实现年节电潜力300万kw.h。
输油方面:充分利用密闭输送系统,合理调节油温、加药,降低原油粘度,减少动力损耗;优化混输泵运行方式,调整外输设备在高效区运行,控制好外输量,防止气蚀和水击;对371增压站的压缩机采取换小功率压缩机或采取间开措施,减少电力消耗。
对非生产用电杜绝长明灯、大灯头、电取暖,控制景观灯、霓虹灯,有效降低非生产用电。
另外,采油厂目前有各类变频设备217台,其中油井73台,注水70台,输油74台。目前正常运行190台,还有27台不能正常运行,下一步建议对损坏设备进行修理,确保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变频设备在生产中的调参和节能作用。
调研组经过认真调研,认为采油厂在内部系统优化方面每年还有节电潜力700万kw.h。
3、发挥政策优势,坚决完成油地分离工作
采油厂油地电网分离工作,自20__年4月组织开展以来,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目前只剩下东部__油区的23户未实现分离。下一步应该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全面完成油地电网分离任务。
4、完善制度,提高发电机运行时率
目前我厂有发电机设备12台,装机容量3200kw ,年发电能力850万kw.h。为保证开机时率,稳发满发,必须解决当前存在的设备维修、人员培训、天然气管理、发电量考核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必须建立一套适合我厂特点的天然气发电机运行管理制度,确保开机时率,完成采油厂下达的发电量任务。
(三)队伍建设方面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采油厂电力管理工作来说就是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理顺工作关系,发挥出职工的最大积极性,让职工得到最大的实惠。本着这个原则,我们认为要解决采油厂电力系统队伍建设的问题有两个办法:
篇10
智能电网建设对科技团队管理的要求
自2009年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投运后,国家电网公司加快了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推进步伐,并将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规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规划试点阶段(2009—2010年),重点开展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各环节试点工作;第二阶段为全面建设阶段(2011—2015年),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第三阶段是引领提升阶段(2016—2020年),全面建成统一坚强智能电网,使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水平、运行效率,以及电网与电源、用户之间的互动性显著提高。
目前,我国的智能电网发展正处于第二阶段。纵观世界各国及我国智能发展进程,当前智能电网建设呈现出以下特点:(1)要求高。智能电网旨在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这一建设目标决定了智能电网建设的高度。(2)技术难度大。从当前世界各国和我国智能电网研究来看,要实现智能电网发展的目标还需要攻克很多关键技术和设备难题。(3)试点推进。由于目前智能电网建设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研究阶段,因此我国在智能电网建设中采取试点推进的原则,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存在更多的探索性和试验性。
正是基于以上特点,智能电网建设对科技团队的管理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首先,要有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主导地位,科技创新团队是否由最优秀的人才组成是决定该团队创新研发能力大小的关键要素,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富有创造力的科技创新团队。
其次,要有明确的创新发展目标。目标是创新的动力和方向,没有明确的创新发展目标,科技创新团队就是无头苍蝇。智能电网是科技集成应用的综合体,需要在多个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和创新,智能电网建设需要科技创新团队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攻关课题。
再次,要有健全的统筹推进机制。智能电网建设涉及电力、电子、信息化等多个专业知识,需要科技创新团队、企业、科研机构等多个层面的共同参与,建立跨专业、跨层面的统筹推进机制是提高智能电网建设进程的关键。
然后,要有规范的管理流程。智能电网建设是一项持续的长期工作,特别是作为试点的智能电网建设项目,必须具备可复制性,其建设过程和建设结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有规范的管理流程以指导智能电网建设的持续发展。
最后,要有充足的资金来源保障。科技创新具有试验性,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体现科技创新的价值。
科技团队创新管理的实践和应用
青山湖科技城是杭州现有的5家国家级孵化器之一,其目标定位是中国自主创新的“示范区”、长三角产业发展的“智库”、浙江省海洋经济带的“枢纽”、杭州市产业升级的“触媒”、临安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是代表全国科研高新技术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是浙江省两家智能电网综合工程试点单位之一、浙江省首家由县级供电企业牵头实施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1.9亿,工程建设周期为2011-2013年,由清洁能源接入、储能系统、优质电力园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在内的16个子项目组成。作为该项目的实施单位——临安市供电局,结合企业实际和项目定位,不断探索智能电网建设和科技创新管理方面的新举措、新方法,重点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课题管理、机制建设、基础管理、资金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实践。
创新团队管理方面
(1)严把准入关。在创新团队成员的选择上,打破了指定团队成员的做法,通过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公开选拔、竞聘的方式,择优录用专业技能高、综合素质好、积极性高的成员,实现了科技创新由部分管理人员参与到全局所有人员积极参与的转变。成立了智能电网建设科研技术小组,组建了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建设工程项目团队、技术监督团队、QC团队、状态检修团队、ERP/PMS团队等科技团队,全局39名来自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青年骨干力量通过应聘加入到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16个子项目的科技攻关团队中,充分挖掘了企业内部员工科技创新优势,调动了企业员工主动参与科技创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积极性,保证了创新团队的专业性和先进性。
(2)严把培养关。在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上,一方面通过举办临电大讲堂、管理人员培训、班组长培训、学历进修等方式积极拓宽员工视野,提升员工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团队攻关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借助“培训中心”和“劳模工作室”两个培训平台,建立“周期学习制”和“交叉学习制”两种学习交流机制,积极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获取先进专业知识和交流典型经验的平台渠道,助推科技人才能力提升。在科技攻关中,切实挖掘、锻炼并培养了一批新人,在项目攻关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了项目建设的后备军或主力军,建立完善了科技创新人才梯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持续动力。
(3)严把考核关。在科技创新团队的考核管理上,通过开展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活动,通过“团队项目激励”和“团队成员激励”两种激励办法,对获得较高荣誉的科技成果和取得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分别实施奖励。建立了团队成员“淘汰更新”机制,对在科技团队中无贡献的成员进行淘汰,并及时吸纳新生力量补充团队新鲜血液,保证了科技创新团队的积极性和先进性。
创新课题选择方面
一是开放式选题。在课题选择上,不设定课题的范围、大小、专业、主题等要素,完全根据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由科技创新团队自主提出攻关课题,自行设定创新方向,自行组织实施课题,保证了课题选择来自工作、创新成果应用于工作。同时,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QC、合理化建议、群创项目等渠道,广泛搜集员工意见建议,丰富创新实施平台。
二是竞争性管理。在课题管理上,实行课题年初申报、过程指导和年终评比,对年初各攻关小组上报的课题进行统一评审和筛选,评定重点课题,调整淘汰无关课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主管部门每月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督办和指导,对毫无进展或进展困难的课题进行适当调整;在年终评比中,对优秀成果进行奖励。
统筹推进机制建设方面
(1)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成立了由省公司、市局和县局主要领导成员组成的项目推进机构,建立了由局领导、项目负责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广泛参与的月度例会和技术协调会机制,建立项目联络月报制度与上级专业部门紧密联系和沟通,开发智能电网网络交流平台,编制智能电网周刊,及时沟通协调系统上下、专业之间、团队之间的关系和问题。
(2)建立学习调研机制。由各科技创新团队提出各子项目年度调研需求,智能电网协调组对需求进行统一协调并排定年度调研计划,统一监督调研进展。2012年临安市供电局各科技创新团队共外出调研12次,累计90余人次,拓宽了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眼界和思路,吸取了大量的先进经验。
(3)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创新思路,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方式,主动借脑,加强与科研院校、专业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与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英大传媒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智能电网研究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4)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不仅在科技创新团队成员选拨、课题管理上采取开放竞争的方式,还建立了科技创新团队与团队之间横向对比、团队自身纵向对比的竞争机制,促进团队之间比学敢拼,促进团队自身的不断进步。同时,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取得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干部选拨、技能评定、薪酬待遇等方面的激励,有效提供员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方面
(1)建立完善规划体系。积极开展科技规划工作,与中国电科院合作编制我局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并在该规划的指导下编制了智能电网规划和青山湖科技城电力专项规划,成为指引临安电力“十二五”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有效引领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
(2)建立完善标准制度体系。制定《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技项目后评估管理办法》,规范科技项目全过程管理,建立科技项目后评估常态机制,对于技术经济价值较高、先进实用的成果进行推广应用。修订《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制定《科技论文、专利成果奖励办法》,建立了适合县局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促进了科技创新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发展。
(3)建立完善项目管理体系。由智能电网建设领导小组牵头,各科技创新团队具体负责,从项目立项审批到验收投产各环节加强管理,严格项目审批手续办理和过程资料台账管理,确保各项目实施规范有序、资料详实;同时,加强项目的闭环管理,确保所有课题均有立项、有实施、有成果、有应用、有评估、有反馈、有完善。
资金来源保障方面
(1)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强与省公司、市局的沟通,将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项目列入省公司重点项目,积极争取省公司投资8600余万元。
(2)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积极开展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减免税收工作,争取科技成果转化获得财税政策支持,2012年高新技术企业复评通过获得200万元免税;深入理解浙江省科技创新管理相关政策,积极争取科技创新奖励,近两年获得省、市、县三级科技创新类奖励近200万元;积极争取政府对智能电网建设的参与和支持,临安市政府投资的风光互补路灯项目已建成投产。
(3)积极争取社会和企业用户投资。积极做好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工作,主动为客户提供光伏发电、清洁能源接入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系统内的沟通协调工作,争取社会和企业用户投资融入智能电网建设,目前已有近3000万元的企业用户资金投资智能小区、储能系统、清洁能源接入等项目。
成效分析
自2009年青山湖科技城落户临安以来,临安市供电局即开始谋划建设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并积极研究探索科技团队管理的新模式。至今,科技团队创新管理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研究和应用已历时三年有余,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法,在科技人才管理和智能电网项目推进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丰富。通过科技创新团队开放式竞争性选拨,挖掘锻炼了一批新人,为员工成长成才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通过科技创新团队间的沟通协调、外出调研、合作交流等为员工提供了学习知识、开拓眼界、拓宽思路的多元化平台;竞争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体现了人才能效的阶梯分布,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