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意见范文

时间:2024-02-23 17:5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经济发展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经济发展意见

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通过鼓励、支持和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到基层领办创办经济实体,进驻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围绕产业开展技术服务,把先进适用技术直接导入农业生产第一线,逐步形成以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为依托,以各类专家、技术人员为主体,以广大乡土人才为基础的基层科技创新服务网络,构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全面提高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目标任务

通过3年的努力,到2010年在全县建立一支50人以上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在水稻、小麦、三粉、水产、畜牧、蔬菜、蚕桑、香草等方面创建6个科技专家大院,提升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壮大一批优势特色产业,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培育一批科技致富典型,孵化一批科技先导型企业,提升和组建一批营销协会、专业协会、科技协会,造就一批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要求的乡土人才和新型劳动者,逐步建立有利于广大科技人员基层创业的长效机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县科技提升与普及同步推进的新思路、新途径。

三、科技特派员选派的条件、对象、程序、去向和服务期限

1、选派的条件:

(1)政治思想好,责任心强,作风正派,身体健康

(2)热心“三农”工作,志愿到农村第一线从事科技服务和创业。

(3)具有丰富的科技服务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

(4)科技特派员一般要求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相关的科技知识水平。

2、选派的对象:

(1)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具有专业特长和管理经验的人员。

(2)乡镇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工作优秀、服务面广的科技人员。

(3)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引进的优秀科技人才。

(4)各类企业的优秀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5)选派任职干部。

(6)离退休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

(7)从外地来我县工作的技术人员。

3、选派的程序:

(1)县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调查摸底,选择派驻重点,发放《科技特派员需求申请表》到各需求单位。

(2)县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需求计划,招聘公告、接受申请和报名并提出初步推荐人选。

(3)报名的方式采取“双向选择”,即组织推荐和个人自愿相结合。

(4)县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把确定的初步人选提交县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确定,并公。

(5)被选定的科技特派员由县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聘用,统一颁发《*县科技特派员工作证》,并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签订服务合同。

(6)被选派的科技特派员报市组织、人事、科技主管部门备案。

4、选派去向

(1)发展水稻、小麦、三粉、水产、畜禽养殖、蔬菜、蚕桑、林业等主导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乡(镇)、村(组),大户和农业企业。

(2)省市龙头企业。

(3)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大户和民营科技企业。

(4)缺乏技术、信息的偏远乡(镇)场、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可一员一点,也可一员多点。

5、服务期限:

科技特派员服务期限原则是时间服从目标任务,实行科技特派员与服务单位双方定时间、定目标、定任务,期限一般为3年,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连任连派,延长服务期限。

四、主要职责任务

1、宣传贯彻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推动科教兴颍和人才强县战略的实施,协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确定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寻求发展途径,培育新兴产业。

2、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每一名科技特派员每年至少要引进一项新品种和新技术,进行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带动所在乡镇、进行区域性农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发展后劲。

3、创建科技专家大院。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选聘的技术人才为首席专家,创建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构建科技专家大院,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推动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整体升级。

4、开发科技项目。每一名科技特派员,至少要开发一项科技项目,以项目为载体,示范带动,拓展服务空间。

5、培育提升一批产业(企业)。科技特派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或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树立培植典型,提高经济效益,辐射带动群众。

6、组建行业专业协会。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驻点服务优势,依靠骨干企业、经济能人和专业大户,因地制宜地组建各种类型的行业专业协会,搜集致富信息,搞好市场预测,掌握市场行情,疏通流通渠道,确保农民增收。

7、开展科技培训,培养科技人才。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特色,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技术培训,培养造就一批科技创业型人才。

8、搞好信息服务。充分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及时为农产品提供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五、基层创业主要模式

1、领办园区模式。科技特派员以合伙人或股份制等方式,出资创办领办公司、园区基地,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资金入股模式。科技特派员与农民或其他科技人员联合投资兴建经济实体,按股分红。

3、技术承包模式。科技特派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入股等形式与广大农民或农业企业协商合作,获得合法报酬。

4、返租倒包模式。科技特派员先承包土地,投资种植业或养殖业,然后返包给农民种养,给予技术指导,收取一定的承包费。

5、科技中介模式。科技特派员为企业、农民、经济实体开展引进技术、信息等科技中介服务,收取一定的报酬。

6、技物结合模式。科技特派员投资建立科技服务站,为农民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经营农药、种子、肥料等农资产品,获得合法收入。

7、组建协会模式。科技特派员以创办的科技园区、示范点、企业为依托,成立产、供、销协会组织,广泛吸收相关农户为会员,以实现协会会员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

8、无偿服务模式。广大科技特派员带着感情、技术和信息,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新技术,接受农民咨询,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解决技术难题。

六、政策待遇

1、各单位符合条件派出的科技特派员,其原职务、待遇、编制在参加创业行动期间由原单位予以保留不变,并优先保证正常的晋级、调资和职称评定。

2、服务期满后,科技特派员经所在单位批准可申请延期或申请离岗。对申请离岗的,单位原则上应予批准,离岗期间的待遇参照皖发[2003]13号文件执行。

3、企业科技人员、技术人员联合体、退休科技人员、企业法人、外来务工科技人员以及引进人才被选派为科技特派员,有关待遇由县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合作双方协商,从优解决。

4、科技特派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创业,也可以法人身份创业。以个人身份创业的合法报酬全部归已;以法人身份创业的合法报酬的分配,由派出单位与科技特派员本人在事前约定。

5、各级各类计划项目向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倾斜,科技特派员申报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立项支持。

6、全县各农村信用联社每年要安排一定信贷额度,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贷款的发放要符合信贷管理制度和办法的有关规定。

7、企业登记机关应当以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从快办理科技特派员创办企业的登记手续,自收到成立登记申请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15日内作出准予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

七、科技特派员的管理

1、科技特派员由县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县科技特派员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派出单位共同做好科技特派员的日常管理工作,认真做好科技特派员的驻点选择,配合驻点单位安排好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和生活,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日志。

2、科技特派员每季度须向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本人工作、学习、思想及项目进展等情况,写出书面汇报材料,半年写出小结,年终写出总结。县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通报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情况,交流经验,定期召开例会,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3、科技特派员要严格按照服务合同的规定要求去实施,认真完成目标任务。县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组织、人事及成员单位,对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随时检查,并进行年终考评。根据考核结果,决定是否继续选派。对不能认真履行职责、责任心不强的取消特派员资格和有关待遇;指导不力并造成不良后果的科技特派员,给予通报批评。

4、对科技特派员的考评考核,主要看是否完成合同所确定的工作任务,所在地是否有新的经济增长点,所在地的主导产业实物总量、总产值、纯收入等是否有明显增长;所在地的整体科技素质和科技意识是否有较大提高;引进的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信息及流通领域的服务是否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等。

5、县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年底对特派员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考核分成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档次,其中优秀等次不超过30%。对考核称职以上等次的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对特别优秀的报县委、县政府给予重奖。

八、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组织、人事、科技、财政、农委、农村信用联社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门人员办公。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负责科技特派员的日常管理工作。

2、落实工作经费。县财政列支科技特派员工作专项经费,每年财政预算安排不少于100万元,主要用于科技特派员开发项目的启动、科技专家大院的建设补贴、科技培训、优秀特派员的奖励、科技信息服务和县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经费。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考核目标责任制,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县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建立岗位培训制度,不断提高科技特派员的政策水平和创业能力;建立表彰奖励制度,每年表彰和奖励一批“科技特派员先进派出单位”和“优秀科技特派员”。

篇2

(一)粮食生产保持平稳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十一五”以来,山西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43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2006―2008年首次连续三年突破百亿公斤,其他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2009年遭受多年不遇的严重春旱和初冬雪灾,全年粮食总产仍达94.2亿公斤,为中等年景水平。园林水果、蔬菜全年总产分别达到38.3亿公斤和89.3亿公斤,同比分别增长12.6%和4.7%。肉、蛋、奶全年总产分别达61.1万吨、75.3万吨和72.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7%、22.2%和6.3%。

(二)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

全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继续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中南部无公害果菜经济区、东西两山干果杂粮经济区建设,启动实施了大同、晋中、运城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玉米丰产增粮、规模健康养殖、高效园艺建设、农产品加工增值“四大工程”,实施了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规划建设了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区、产业带和示范基地县,初步形成了粮经牧加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启动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200家。通过重点抓300个示范合作社建设、分批开展合作社带头人培训等措施,着力提高合作社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连续两年保持了在全国领先的势头,注册总数达到20945家,比上年增加8173家,增长64%。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支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了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方面的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组织开展了科技进村入户万人行动,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三)大力实施兴水战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2007年实施兴水战略以来,通过全力推进应急水源、农村饮水、农田灌溉等六大工程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2009年,引黄北干线引水工程开工建设,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省实灌面积2009年突破1610万亩,创历史最好水平。积极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首都水资源规划项目和淤地坝建设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2006年以来,4年解决了87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2009年解决了272万人。

(四)积极推进“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自2008年启动以来,集中实施汾河中下游河道生态修复、水土保持调蓄淤地坝、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汾河源头移民、河流水质监测能力建设等“十大建设工程”,并扎实落实“四大整治重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是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全力推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积极做好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选择确定10个试点县上报国家。继续实施省级造林绿化十大工程,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09年完成营造林530万亩,造林绿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五)全力实施“五个全覆盖”工程,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2009年,村通水泥(油)路、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村卫生室、村通广播电视、农村安全饮水等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深入推进,至年底两年全覆盖实现程度达67.5%。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重点支持了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建设,加大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富民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至2009年底,2000个重点推进村中95%完成村庄规划和“四化四改”建设任务,有70%以上的村形成比较明显的主导产业,“一村一品”发展势头良好。推进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至2009年底,全省共编制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50个,小城镇总体规划564个,全省115个农业县全部完成了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入了“示范带动、连片建设、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六)大力繁荣农村经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在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不断提高农业效益的同时,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全省农村启动了“零转移就业培训计划”,积极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2006―2008年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0多万人,劳务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以“两区开发”为重点,继续抓好整村推进、移民搬迁、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工作,2006―2008年共解决了6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移民搬迁15万人。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完善和强化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措施,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2006―2008年累计对农民的直补资金达到37亿元。全方位的工作措施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44元,比2005年的2891元增长46.8%。

二、当前山西省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态环境制约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脆弱是山西省情的一个基本特点。同时,随着煤、焦、铁等资源型产业快速发展,耕地、水、植被等资源又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或污染,更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二是农业生产的资源约束更加突出。山西省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水资源紧缺,人均水资源298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土壤瘠薄,60%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水土流失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9%,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由2005年的6023元上升到2009年的975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5年的3.08∶1上升到2009年的3.3∶1。同时,目前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依然偏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有限,而一些制约农民增收的体制还没有消除,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四是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尽管近几年政府新增财力向“三农”大力倾斜,但与新农村建设的投资需求相比仍严重不足,“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三、进一步促进山西省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全力支持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513工程”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大同、晋中和运城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抓紧制定出台切实可行、操作性较强的扶持政策措施,明确目标责任并抓好落实。按照批复的规划,认真对接项目,明确管理程序,做好省级专项扶持资金的落实。努力做好与国家正在着手启动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粮食增产项目、节水改造项目,及其他支持服务体系项目的对接工作,力争取得国家更多的支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尽可能将林业、水利及农业支撑服务体系项目向示范区倾斜,推进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起好步,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围绕“513”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按照省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意见》提出的各项有关扶持政策措施,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工作,特别是落实省级扶持资金,并引导、督促各市、县落实地方配套资金。进一步完善政府资金支持龙头企业的方式,增加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以及对基地的带动作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支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中南部水果蔬菜和东西两山干果杂粮等三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山西的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股权改革,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大力发展各种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以农业组织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建立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和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科教结合和农业科技创新,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四是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和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综合利用投资、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手段,支持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和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公益职能,创新服务方式,支撑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二)大力推进“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

继续做好“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牵头协调工作,确保全省重点工程顺利实施。一是尽快完成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部分实施项目的调整工作,并增加投资加快干流坝路林一体化项目建设,足额落实市、县配套资金,加快实施“十大建设工程”和“四项整治重点”,确保年底前完成近期工程治理目标任务。二是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十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和太原西山地区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力争2010年各项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结合粮食增产工程的启动实施和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2010年山西省应继续加大10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和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的投入,并做好与国家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衔接工作,发挥整体效益。二是加快应急水源工程和引黄北干线工程建设进度,并积极配合国家投资,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夹马口、大禹度等10个大型灌区和部分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力度,新建一批节水灌溉园区和集雨灌溉工程,启动实施西山提黄灌溉工程,扎实推进以淤地坝为主的水保生态建设,加快研究制定山西省水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四)实施生态兴省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是继续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努力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建设和治理任务。二是加大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试点和国有林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等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争取2010年启动实施。三是继续抓好以“身边增绿”为主的省级造林绿化工程和管护工程,并合理安排省级投资,发挥好投资效益。四是配合林业部门,推进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改革工作,从机制上解决森林和林地的管护问题。

(五)全力支持“五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一是继续全力以赴做好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的牵头、协调、服务工作,配合和督促有关部门,加大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年内各项任务的完成,并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二是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与国家项目的对接工作,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并做好争取下一轮国家项目支持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全面完成“五个全覆盖”的同时,围绕新农村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投资力度,加强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抓好新农村建设,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夯实基础。

(六)以推进小城镇和民营经济发展为重点,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步伐

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继续加强小城镇建设,重点发展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充分发挥辐射周边农村的功能,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繁荣小城镇经济。

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围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就业两大任务,突出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园区建设三个重点,加大力度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多途径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尽快培育和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加快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三是加大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特别是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行业准入门槛政策限制对山西省资源型中小企业的影响,积极引导停产或转型的资源开采型企业投资建设现代农业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增强农业竞争优势,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农民收入。

篇3

关键词:科技推广;合作经济;小城镇建设

一、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当构建主体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该体系的改革目标是:分类改革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通过创新体制和机制,建立起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离,公益性机构、涉农企业和中介组织协调,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结合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构建是适应市场化要求的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的立体模式。主要组织形式有两种,一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系统,二是市场力量主导的经营性推广系统。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系统主要由农业主管部门、科技主管系统、财政部门、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高等院校、部分广播电视传媒等组成。经营性农业科技推广系统在服务主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另一类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公司为主体,表现比较明显的是农业产业化中的各种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公益性部门、中介组织、涉农企业3类主体在农技推广体系中的作用。政府及公共部门应将精力集中在公益性的职能上,将经营逐步剥离出来,让给中介组织与涉农企业来承担。并对其在银行贷款、担保等方面进行扶持;对涉农企业应在银行贷款、税收等方面提供政策性优惠。

二、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1、转变观念,正确引导。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是农民,但这并不意味着合作事业仅仅是农民自己的。各级政府要提高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积极引导广大干部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应对入世挑战、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合作事业的发展,要充分认识到扶持合作组织就是扶持农民,就是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的具体体现,以高度的使命感和事业心,放手、放心、放胆地发展合作组织。

2、明确地位,优惠政策。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尽快确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和合法身份,使其合法权益得到法律保护。要根据其“以合作为基础,以服务为宗旨,兼顾公平与效益,促进社会稳定”的特点,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税费征收、金融支持、工商登记、市场准入、创业辅导等方面给予扶持。政府也要将合作组织纳入执行政府农村经济政策目标的组织体系中,在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组织农业科技推广、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方面,优选合作组织作为重要实施载体,创造机会发展壮大合作组织。

3、坚持民办,加强监管。合作经济组织不能走政府包办,政企不分的老路,但也不能放任不管。要坚持合作制的性质,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坚持市场竞争的原则,把新阶段的农村合作经济真正办成农民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的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和合作组织的要求,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政府引导,政企分开,民主管理,利益共享”的原则,强化对合作组织的有效监管,促进合作组织推行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真正做到民办、民营、民管、民享。

4、立足特色,兴办组织。一是兴办专业合作社,以特色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为依托,把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等专业生产的广大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上连市场,下连农户,形成专业化生产实体。二是发展各类服务型合作经济组织,以服务手段为依托,为农户进入市场提供重要的载体,为农民参与生产、流通提供各种服务,开拓农产品的营销市场,扩大农产品的销售。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利益机制为纽带,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把广大农民组织到产业化经营上来。四是发挥“订单农业”的中介作用,协调和促进“订单农业”的履约和兑现,为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5、创新机制,发展壮大。实践中,要充分整合资源优势,大胆进行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和机制创新。一是在发展合作组织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农村各类生产大户、运销大户和中介人在生产、经营上的优势,利用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在资本、信息、管理上的优势,利用供销社、农口站、科协等部门在人员、场地、技术上的优势,通过组织创新,建立各具特色,符合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股份合作型、中介带动型和科技服务型合作组织。二是适应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扩大经营领域,由单一的种养业向二三产业扩展,由单向服务向综合服务发展,由地域向跨区服务发展,通过服务创新,引导和组织农民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合作与竞争。三是创新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健全财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促进合作组织规范发展,自我壮大,发挥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巨大作用。

篇4

    1.1 吸引社会资金发展林业

    扶持以造林为主的专业户、中小型林业企业,吸引社会资金发展林业。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预测看,近50年,以大量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发展为依托,走农村城市化的道路,更符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应扶持造林专业户和中小型林业企业,使其很快形成规模。从小作坊、小工场、小林场、小果园、小桑园、小茶园、小种苗圃和花圃、小药材园等发展,逐步扩大,这是农村林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过程。

    1.2 大力扶持以林果、花卉为主的林产品加工大户、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一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寻求通过税收、信贷、补贴等市场经济手段,支持农村用材林、经济林、非木质林产品、薪炭林、森林旅游、森林绿色食品、养殖业等及果品加工、木材加工、纸品加工、木材加工、人造板产业的发展,使农村产业多元化,农民收入多样化,降低市场风险。森林培育需要规模经营,对形成规模造林的大户以及带动营林发展的制浆造纸业、人造板加工业、竹藤加工业等龙头企业,不分所有制和地区,加大政府贴息贷款和小额贷款的扶持,延长贷款期,让经营者既承担融资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又贷得起,还得上。通过政府扶持工业用材林的发展,为减少对天然林的采伐利用创造条件。二是各类林业经营主体应与农业经营主体一样,享受WTO“绿箱政策”、“黄箱政策”对农业的政府补贴项目。三是鼓励和引导农民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等方式,进入林业领域经营。四是应给民间资本与外商投资主体同样优惠的政策,促进林业发展[1-2]。

    2 适应加入WTO需要,加大政府的保护和支持力度

    生态建设具有很强的公益外溢性以及产品消费上的广泛使用性、不可分割性和非排他性,需要政府在资源配置上采取适当干预。林业具有双重性,既可以提供生态效益,又可以提供经济效益,在许多国家,森林和野生动物都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我国森林资源紧缺,物种保护任务十分艰巨。在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首要需求的情况下,加大政府的林业建设投入,扶持农民造林,增加森林资源,近期可以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扩大内需,稳定农村社会;远期可以逐步改善生态状况,治理风沙和水土流失,增加可再生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财富。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政府应根据WTO允许的“绿箱”、“黄箱”政策,调整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把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比重调整到占财政支出的10%以上,增加对林业的投入。

    2.1 继续保持国家对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的投入

    为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自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为从根本上改变生态脆弱、后劲不足、抗灾能力下降的局面,达到兴林富民的目标,政府需要持续保持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以粮食换生态,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同时,关注林业工程区农户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注重引导发展后续产业,为工程区农户开辟新的收入来源,在保护中求发展。

    2.2 改进政府补贴方式,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的财政投入

    按照“绿箱政策”的相关规定,加大政府的一般服务支出,保护农业科研、病虫害防治、培训、推广和咨询、检验和检测、营销和促销、基础设施、农业管理和服务机构人员的服务费用等;加大国内粮食援助、不挂钩的收入支持、政府参与的收入保险和收入安全网计划、自然灾害援助支持、对生产者退休计划提供的结构调整援助、对资源停用计划提供的结构调整援助、环境计划下的支出、地区援助计划下的支付;加大对林区发展给予投资补贴、对低收入者或资源贫乏的生产者给予农业补贴等。给予农村林业发展更多的地区援助和结构援助以及环境支付,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保证,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有效和关键措施。

    2.3 要恢复育林基金制度

    要恢复育林基金本来面目,形成林农自质的信用机制,尽快结束用育林基金供养林业管理人员、将本该属政府财政支出的项目转嫁给农民的现状。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降低育林基金预留标准;二是实行个人记名式帐户管理;三是免收一切税费。改革育林基金的前提是核定林业行政事业机构和人员编制,其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同时在收取育林基金的基础上,建立农民自质的信用基金[3-4]。

    2.4 建立生态建设捐赠基金和彩票发行制度

    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目标,我国生态建设任务十分艰巨,资金不足仍然是影响生态建设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截至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已突破10万亿元,城乡居民支付能力大大增强。为了加快我国生态建设,造福全民,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向生态建设投入。针对我国严重的生态恶化状况,要动员相对富裕地区和富裕人群自愿为生态建设捐款,由政府建立生态建设捐赠基金。用基金扶持相对贫困地区农民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状况。同时,建立生态建设彩票发行制度,筹集民间资金,投入生态建设。

    3 加快市场化进程,推进市场体系建设

    3.1 大力发展林产品市场

    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市场的规范,对林业产品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计划经济时期,林业的主要任务是按计划为国家提供木材,市场发育程度低,市场体系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改革开放后,林产品市场得到较快的发展,但迫于生态压力,林产品市场始终受到森林资源、产权等方面的约束。林产品市场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有利于拉动林产品的生产发展、加快森林资源的培育、加快人工林替代天然林的步伐,有利于天然林的保护。要完善林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一是应取消林业主管部门一家进山收购木材的做法,建立产地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与林业生产紧密联系,一方面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有利于规范和保护合法交易,也有利于林业主管部门对资源消耗的监督管理。国家每年安排一定的非经营性投资,重点扶持建设市场的水、电、路、交易场地等公用设施,为市场交易创造条件。二是促进产地批发市场和销售地批发市场联销,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三是制订市场管理办法,规范市场运作。对市场的审批建立、管理体制、运作规则、交易税费、违规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

    3.2 发展要素市场

    要依法加快制订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实施办法,促进和保护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吸引社会资金和农村的能人投资发展林业,促进规模经营,提高经营效益。要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建立健全中介行为规范。当前亟待建立森林、林木、林地勘验评估和木材检尺机构的规范办法,为要素市场形成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创造基础条件。

    3.3 发展生态服务市场

    根据森林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森林公园、野生动物园、狩猎园等是带动农村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国家应加强对森林公园、野生动物园、狩猎园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制订相关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旅游设施的建设,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篇5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新农村建设;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046-02

1 引言

发展和保护之间有矛盾,也有统一。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期,如何利用农业循环经济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农村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一条新路子,既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繁荣,也保护好农村的青山绿水。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既改变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同时也实现了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这对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小康社会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发展好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就是为农民朋友们提供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以期逐步综合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是生活水平,也包含了居住环境。而我们提倡的农业循环经济恰是以农业资源的再生循环,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甚至不污染来保护环境,将农村农作生产时留下的秸秆、动物粪便转换成再生资源,将本来可能视为污染物的东西转变成宝贵的生物资源,使得农业生产物每个阶段的生产物都进入了循环系统,从而实现了“生产资源―农作物产品―废弃物―资源”的绿色农业系统。通过这样的生态循环,既节约了能源,又美化了农村环境,这样的农业循环体统将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充分体现它的重要性,也将会成为建好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2.1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从外部环境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在农业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农业产品也会相应的升级换代,农民收入也会相应的增加,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也会提高,这一系列过程的实现都符合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初衷,达到了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促进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活状态。

2.2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它增加了农业生产的过程,增多了产业化的节点,从而增加了用工的需求,扩大了农村的就业需求,这样可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问题,让农民不用离开家就可以就业,从另一层面解决了农村空巢老人的赡养问题,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综合来讲,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扩大了农村人口就业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农民外出务工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2.3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资源有效保护和利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它是遵循“零污染、零排放”的原则,一是农业资源得到了最大休的利用,节约了资源,二是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零污染、零排放”,从而对农村环境不会造成破坏,保护了环境,保护了业资源,实现了农村环境的美化目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使农村环境更加美化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3 循环农业产业化与传统农业产业化的区别

3.1符合生态农业的要求是循环农业产业化的一大基本特征。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增加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的专门化生产和规模化运作,为赢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结果创造条件。

3.2循环农业产业化提倡产业集群化、多样化,主导产业要和其他产业共同发展,它强调了进一步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特别是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来降低生态环境的外在风险。

3.3循环农业产业化是以实现社会资源环境协同发展为基本切入点。

3.4循环农业产业化生产环节必然要经历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良性互动过程,生产的末端尽可能地减少形成废弃物的可能性,而仅有的废弃物也要通过多级利用实现再一次减量化,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4 循环农业产业化新模式的构建路径与实施途径

循环农业产业化新模式,即市场主导、要素优化组合和资源保护型的三种实施途径。循环农业产业生产可以充分利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将其每个生产节点的产生物进行消化,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再利用。目前在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中主要有以下这些模式:

4.1 绿色的种植业工程。通过种植绿色果蔬,可将生产出来的绿色无污染产品直接投放市场;可将生产出来的绿色无污染产品制成动物饲料;可将种植业进行科学规划,结合目前观光农业的发展,以种植业带动农业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4.2 养殖业工程。通过种植业生产出来的绿色饲料,规模化地进行养殖业的开发,在充分消化种植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时,可以生产出绿色的养殖业产品,这也正好顺应现代生活对绿色养殖业产品的需求。

4.3 沼气开发工程。种植业和养殖业必将产生出一定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恰好是沼气生产最好的资源。将种植业的废弃物和养植业所产生的动物粪便转化成沼气,一是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问题,也为这些废弃物的处理找到了去处,也为新农村的建设带来了一个洁净的环境。

4.4 循环模式的建立。在沼气生产中产生的沼液和养殖业中的动物粪便,这可是种植业所需的养份。通过这样的“种植业―养殖业―沼气生产―种植业”的产业循环,不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同时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

5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建设新农村重要性

5.1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注重循环体系的建立,通过建立循环农业体系来提升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的经济体系。

5.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生产各个节点的技术措施完善,可实现农业生产规范化、长远化和资源再生化。

6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困难

发展农业循环型经济,实现农业生产的循环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村容村貌的改观,从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以解决。

6.1 思想观念的改变。只有从思想上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了一个长远的认识,从根本上接受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理解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认同了这样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先进理念,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才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顺利的进行推广利用。

6.2 从教育培训上进行加强。要真正实现循环农业经济的实施应用,没有一支过硬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是不行的,只有从教育培训上找突破口,通过一定的示范带动,才能打消农民的顾虑,能通过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来实现农民脱贫,实现农村全面小康。

6.3 加强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因农业循环经济是一个周期比较长,见效慢的产业链,在短期内老百姓很难看到收益。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扶持的力度,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支持,并且要完善相信的政策法规,建立系列的长效机制,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上给予政策引导。政府也可通过出台政策的办法,落实试行农业产业化大型龙头企业专项贷款制度的新举措,并且通过放宽和规范农业龙头企业的贷款条件和年限,扩大信贷的规模,努力采取“封闭运行与专项放贷并行”的办法,确保农业循环体系运行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系统工程,我们政府只有从思想上给予引导,从政策上给予倾斜,从资金上给予支持,这条路子能能够走下去,也才能很好的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彩云,龙和,王小慈.发展循环经济优化新农村资源环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5).

[2] 任平,周介铭,曾永明,张果.基础于新农村建设视角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3] 永耀辉.论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1).

篇6

一、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我国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农村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户间的产业分化以及专业程度、农业商品率和农村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种新型的农民合作组织一一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有的叫农民专业协会,有的叫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有叫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合作协会等。90年代初这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发展。迄今为止,我国已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 40多万个,其中规模较大,管理较好、活动比较规范的有十几万个,占总数的10%。从我们最近对江西省赣州市的调查情况看,该市共有不同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1600多个,拥有会员7.8万名,联结农户20.3万户;平均每个合作组织拥有会员48名、联结农户127户,涉及到果品、畜禽、蔬菜、林木、花卉、运输等15个产业。1600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以专业大户为龙头组建起的经济联合体。第二种类型是以组织协会形式自发形成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其合作方式有合作出资型、产权出资型、连接规范型。第三种类型是以龙头大户为主、取得法人资格的合作经济组织。实践证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促进专业村、专业户上规模、上档次的一个有效途径,发挥了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是行业互助,通过以大帮小,以强扶弱,发展本行业的生产经营,解决了小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难题。其次是起到了行业协调作用,在专业村和专业户当中,各自都有自己的优势,这种优势在各行业中分布不均衡,正是这种不均衡,形成了积压户之间的成本、利润的不同,这是经济合作组织的基本动因。其三是促进了专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加快了经济信息的传递和技术交流,推动专业村、专业户上规模、上档次。总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农民协会为基础,以专业合作为重点,以股份作为方向,呈多样化发展态势。

二、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仍处发展的初始阶段,并在创建和发展中仍面临着较严重的外部环境与内在条件的制约,存在着不少问题。(1)规模小、农户覆盖率低,发展缓慢。(2)从运作方式看,松散型多,紧密型少。(3)地域跨度小,以乡村范围为主。(4)从运行机制看,不规范的多,规范的少。突出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部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没有登记注册、没有章程,有的有章程但制定很不规范;二是制度不健全,缺乏具体的管理制度,如议事制度、监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三是组织机构不健全,相当多的专业合作组织未设则务管理机构和监事机构;四是许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重大项目和活动中决策不民主,会员、社员很少参与决策和管理,许多成员认为协会或合作社是领办部门或领导的事,不太关心组织的发展,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等。(5)资金紧缺,制约了自身发展。在资金问题上,各地普遍反映的最突出的问题是资金问题,有的虽成立了专业经济组织,但资金动作很困难;有的地方虽制定了优惠政策,给予信贷扶持,但贷款额度极其有限,这些组织的运行仍然不畅,难以发挥较大的作用。不可否认,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中的组织者、管理者还面临着综合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等问题,但从外部发展环境看,有些地方制约的因素多,扶持的措施少。农业、民政、工商等部门要么都去管,要么都不管,办事环节多,程序繁杂,服务滞后等,所有这些,都制约着合作组织的发展,也不利有序竞争。

三、加快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

1、实现两个转变,转变(社会)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引导农民走专业合作之路。

当前,农业生产出现了两个特点:一是农民由传统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使用新技术方向发展,不再盲目追求高产,而是注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二是从各自为战自产自销的经营方式转变为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与千变万化的市场对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衽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农民经营方式的变化,一是要求乡镇领导由过去的指挥型向服务型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目前转变的节奏落后于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速度。本着“你办我支持,你有困难我帮助”的原则,切实尊重群众意愿,不论是对单位、农户或个人都一视同仁,从各方面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二是规范行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一定要有清醒认识,加强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及主要成员的培训和指导,宣传有关政策,助制定短期或长期发展规划。要引导建立完善的分配机制,改变靠权威、感情来支撑组织的状况,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协调农户关系上,要监督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履行合同或协议,提高农户对他们的信任感,使组织不断得到壮大。

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拟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地方,对农民群众进行合作社基本知识的宣传,使其明白合作社的性质和作用,以达到唤起或增强农民群众的合作社意识的目的。对已经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的地方,则主要是对合作社成员特别是管理人员进行合作社基本制度和经营管理技能的教育,以提高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性和经营水平。在合作社基本知识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合作社骨干和合作社企业家的发现和培育,通过他们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2、精心试点,抓好示范。

在合作社知识和合作社企业家有效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介入,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不能追求数量,大面积推开,而必须是精心试点,注重成效,通过成功个案的示范作用,帮助农民群众认识合作经济,带动农民群众开展专业合作。具体到某一个地方,农民专业合作的试点要注意产业种类、服务领域和领办主体的多样性。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合作的切入点。一般来说,应当针对农民群众的意愿,把重点放在技术服务、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销售。可以首先重点开展某一个方面的合作,取得经验后逐渐扩大合作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试点还应当包括组织制度规范性的建设,主要是坚持自愿、民主、互助、平等以及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突出农民专业合作的民间性和服

务性。培植重点,坚持典型示范经验。县、乡镇应抓住有利时机,筛选不同行业、类型,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典型,总结经验,及时推广,让群众了解怎么办才能避免走弯路,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3、多形式、多主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

由于目前我国农民合作意愿不足,合作社知识和合作社企业家短缺,外部力量介入,从而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多元主体领办的特点。应当继续发挥基层政府以及农业局、供销社、科协等涉农部门的积极性,加强多方协调,多主体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各个部门都有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国家也没有明确规定哪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但出台了一些部门性的指导文件。

4、注重培育、宣传推广名牌产品。

随着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农产品注册商标也随之出现,打破了过去农产品无标生产、无标上市的局面。农产品有了“名份”,一方面说明农民的品牌意识提高了,经营观念改变了;另一方面,品牌将加快农产品的更新换代的规模经营的速度。但要使品牌成为名牌,还需要一个过程。加大宣传力度,使地方品牌逐步扩大影响,进而培育出更多的名牌产品。同时,建立扶持基金,加大发展后劲要解决发展所需的如园艺、电脑、经营管理等各类人才问题。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经营策略等都需要提高,如果再依靠现行简单、原始的方法显然是不行的,这已经引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注意。

篇7

1.劳动力数量减少

我国农民素质普遍偏低,农业经济生产率不高。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生产管理水平不高,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村劳动力有向城镇转移的迹象,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

2.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低

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数量有限,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少。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耕地资源的流失以及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导致农作物的生产率逐渐降低。滥砍乱伐导致森林面积减少、土地沙化严重、水土流失面积扩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威胁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碳排放现象表示不满,同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在环境保护方面。重金属严重超标、废弃物堆积使得我国农产品贸易受技术壁垒限制,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导致农产品损失严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受阻。

3.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我国科技发展不如发达国家,农业经济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产品生产率不高,科技含量低。我国科研项目大多以政府为主导,对市场变化的了解程度不够,农民的经济水平有限,农业技术推广难。能够真正发展起来的龙头企业较少、规模较小,不能成为带动其他企业发展的榜样。我国的科研和教育资源主要集中于大中型企业,投资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费用较低,剩余劳动力分散不均,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二、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1.改善生态环境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农业,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节能节水,加强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资源回收再利用,形成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农业经济,从而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国家实施立法和行政措施,可以加速我国发展生态农业,充分利用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率、土地和资源利用率,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可以提高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突破贸易壁垒,增加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技术投入,从整体上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的技术含量,尤其要带动落后地区的技术进步。从基本的生产工具,到水利灌溉,再到信息化宣传一整套流程都需要高新技术支持。进一步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农业研发中心,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研中心,政府可以给予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扶持,逐渐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环境,加强农业知识产权方面的研究力度。从根本上来说,要针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农作物品种的培育、低碳农业的发展和防污治污技术的研发,提高农作物的卫生与安全水平。把农业科研投入作为资金支持的首要任务,提高科技投入中农业科技投入的比重,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鼓励农科教院校和企业参与农业技术的推广活动。从方方面面实现科学技术带动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作物大规模经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改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气候条件地区间存在差异,各地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经营主体应努力改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向集约型农业发展,把农业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推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和科技进步上,在此基础上推进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通过农业集约化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过程中,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落后地区农业资源的特色,实行“特色型”项目,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先进设备的技术改造项目,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提高原材料工业产品和废弃原料的利用率,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尽快形成农业经济的新增长点。

篇8

论文关键词:集中连片供水工程,促经济,建设新农村

1.基本情况

六枝特区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东部,东连普定、镇宁、南接关岭,西邻晴隆、普定、水城、北纳雍、织金。全区所辖5个镇14个乡,25个居委会,220个村委会,2006年末,总常住总人口64.95万人,其中乡村总人口52.1518万人。国土总面积179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743公顷,地形走向西北高而东南低。年降水量1476.4毫米,无霜期294天。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49.96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达5.17万千瓦。

多年来,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六枝特区坚持“兴利与除害相结合,开源与节流兼顾,治理与开发并重,防洪与抗旱并举”的原则,紧抓机遇,把水利建设作为基础设施来抓,引水、提水、蓄水工程相互补充,专业队伍与群众队伍相结合,修建各类小型饮水工程处,解决了万人的饮水困难。

2.农村人饮工程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六枝特区水利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农村人畜饮水现状和生存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就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言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2.1农村饮水工程多以村组为单元,数量多,规模小,补助资金分散,自筹能力有限,已成工程建设标准和供水保证率偏低,稍遇干旱,群众无水吃,重复出现饮水困难。

2.2“重建轻管”,受传统观念和农村经济条件的影响,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多以村组集体管理为主,水费只计收运行费用,不提留大修及拆旧费用,存在水费征收不到位,工程运行困难,维修费用无着落,致使一些工程失修、闲置、甚至报废。

2.3大多数供水工程管理人员为本村的群众,业务生疏,影响了工程的运行和管理。

3.因地制宜,建集中供水

要全面、科学、长期、有效地解决农村群众饮水问题,必须改变过去多级治水和小型供水工程遍地开花的模式,走“集中化供水、市政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路子。

3.1整体规划,科学选择水源,实现优质水资源的共享和统一调配,确保水源水量满足供应,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合理开发水资源,确保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2明晰工程产权,集中供水工程由水利事业单位承担管理,独立供水工程由投资者承担管理,由管理者负责主体工程的运行、维修及水费征收,真正落实工程管护责任,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

3.3统筹安排建设资金,实施项目配套。项目规划要尽可能地集中,扩大供水规模,避免重复建设,降低供水成本,管理成本,减轻受益区群众的投资负担。

4.集中供水对策

4.1强化政府行为,落实目标责任。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是为农村广大群众谋利益的公益事业,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化运作,也不能单靠群众自发来搞,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由政府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群众积极参与,才能确保顺利实施。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必须有政府行为作保障,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负责,狠抓落实。避免工程建设中不必要的阻拦,同时便于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有利于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质量,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工程效益长久发挥,彻底克服“重建轻管”现象。

4.2科学规划。总结过去建设人饮工程的教训,深入调研,充分分析,合理科学制定规划,确定辐射、覆盖面广,一有定规模和效益的农村供水工程。

4.3落实管理主体,组建管理机构。对农村饮水工程管理,要根据工程规模,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收费、有制度”原则,落实管理主体,组建管理机构。对乡(镇)的集中供水工程,由乡(镇)水利水保站管理,组建由受益群众代表参与的供水管理组织负责经营;对一个村组的小规模集中供水工程,由村民委员会管理,在村民自主协商的基础上,成立村民管水协会负责经营。

4.4完善工程管理机制,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在工程管理机制上,适应水市场发展的需要,创新机制,提高工程效益,实现国有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集中供水工程,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县、乡、村(组)、户分级管理,供水站长(或农户户主)负责经营。有关管理经营事项由产权各方商议决定,管理者决策,经营者实施。凡产权各方讨论通过事宜,管理站(或农户)应按程序办理,工程改扩建投资、供水外经营项目未经产权各方批准,不得随意进行。要按照分级管理责任制和经营权限,经营者对管理者负责,下级对上级负责,避免管理中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强化科学性和合理性,凝聚产权各方的合力。

4.5落实管护责任,保障供水安全。饮水工程建成后,要明确专人全面负责该供水工程设施的保护、运行、维修和供水安全。建立管护责任制,制定水源调度和安全供水预案,确保供水工程正常运行。

4.6加强水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农村供水工程都要按照按水利部《乡镇供水水价核定原则》规定,核定供水价格,严格实行有偿供水,合理收费,保证工程运行维护费用,实现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在不影响该供水工程正常运行和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水费收入中的折旧费、大修费,应由乡(镇(水利水保站在全乡(镇)饮水解困工程中进行统一调配,使各饮水工程保持安全运行和不返困。

4.7设立水源保护区,防止水源污染。禁止在保护区内堆放垃圾、排放污染物等危害水源水质的行为。定期化验水质,并通报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确保供水水质卫生安全。

4.8要加强节水宣传和用水治理,提高农村群众节水意识,普及节水技术,制定用水定额和节水考核标准,强化定额治理,限量用水、超量加价,降低管网漏失率。积极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的应用,提高生活用水效率,节约水资源。

篇9

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重庆市永川区边陲小镇吉安的经济概况以及该镇发展镇域经济的定位、总体思路和围绕既定的目标制定了五大发展举措等三个版块来透视一个小地方的成长历程。希望以此来探索如何发展镇域经济,如何使农民致富,缩小城乡差别。分别从培育“五朵金花”、打造“多彩果乡”、激活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科技助农、建立二大致富基地等五方面举措介绍发展特色农业、发展特色农村经济。

关键词 :吉安 五朵金花 二大基地 定位 镇域农村经济 举措

一、吉安镇地理气候和经济概况

镇域农村经济是全国农村经济的组织细胞。发展镇域农村经济事关县域农村经济、区域农村经济、全国农村经济。现就吉安镇近几年经济成长之路做一个认真梳理。吉安镇位于永川南部,地处黄瓜山山脉,自然条件适宜,气候温和,平均气温在16.5至17.5之间。季节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毫米左右。地处川渝交界处,连接泸洲的新旧两条永泸公路横贯全境。区域优势明显。据镇统计办统计:全镇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2990元,同比增长1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据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015年1月20日在国新办会上公布,201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由此可见,吉安镇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收入增长明显,远高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二、因地制宜确立发展定位和总体思路:

镇域经济的发展必须结合本镇实际,因地制宜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经济模式,吉安镇的定位和总体思路是:

(1)锁定三大目标:水果大镇、工矿强镇、乡村旅游;

(2)发展三大产业:多彩果业、科技牧业、新型矿业;

(3)发挥三大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区域产业优势;

(4)实现三大愿景:沿边重镇、秀美乡村、幸福吉安。

三、制定加速发展镇域经济具体举措

1、发展特色农业,精心培育“五朵金花”,打造“多彩果乡”。

吉安镇地处永川百里水果长廊的核心区,温润天然的独特自然环境和土壤质地,孕育出“五朵金花”——尖山富硒梨、三和蓝莓、一心杨梅、箭杆李子、高峰纽荷尔脐橙。年产各种水果3万吨,为全镇农村居民人均增收2750元。建成了永川“百里水果长廊的核心区”,拥有2.1万亩优质梨,8000亩纽荷尔、200亩箭杆李基地。其中,1200亩的七彩·蓝莓园,年产鲜果25万斤,实现产值25000万,也带动了周边农民47人就业。建成了是名副其实的“多彩果乡”。

2、依托“五朵金花”,激活民间活力,做活全镇乡村旅游。

吉安镇积极招商引资,全力推动后黄瓜山乡村旅游四季果园观光农业项目建设,尤其是投资建设以蓝莓为主题的健康休闲观光园,占地1200亩,其中蓝莓种植400亩,临湖花海20亩,苍翠林风体验区280亩,休闲娱乐区320亩,拟建成具有较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能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并为吉安镇新农村建设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区。这是目前川渝两地最具规模的蓝莓种植园,积农业观光、康健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吉安镇在园区精心打造了十大赏花胜地,和十二家卫生、安全、舒适的餐饮、住宿企业。让游客吃得放心、玩得开心、住的舒心,这直接给当地农民和商家增加了300多万的收入。尤其是带动了地方土特产品的生产消费。吉安镇还积极利用每月3月举办永川梨花节、在各种水果成熟时节举办采果节,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欣赏万亩梨花园。这也带动当地农民发展养殖业,游客乐于购买土鸡、蛋、自酿蜂蜜等出售,增加了农民养殖收入。当地农民积极参与,充分激活了民间活力。

3、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对“五朵金花”进行深加工。

当地两家酒厂加工梨子酒,梨子膏、蓝莓酒出售,销售情况很好,年销售10万斤。

4、科技农业助推农民万元增收。

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吸引资本下乡,做强全镇特色农业。一是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积极改良品种和引进新品种,并加强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二是引进了民间资本投入,建立了储存量达5千吨级果品保鲜超级水果冷藏保鲜库。现代科技设施、设备大大的延长了水果的储存期限,并保持水果的营养价值;也有利于农民在市场过剩,农产品价格过低时,暂缓销售,等待更好的商机。

5、建立“二大致富基地”,助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建立“乡土人才领跑带富”试点基地。对镇内10名重点乡土人才从资金、技术上予以帮扶。尤其是技术上采取“单独辅导、专家跟踪服务、实践操作指导、组织培训”等方式进行悉心培育,以达到带动周边群众致富的目标。如:吉安镇由一乡土人才新建立了一家3000头肉牛养殖基地,带动了周边农户饲养。

二是创建了中小企业创业园基地。尤其是今年矿业经济受市场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创建这个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尤为重要。因为它增加了当地农民就业收入,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确保了农村经济整体平稳运行。吉安镇通过招商引资力度,新增了一批工业企业落户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以达到以工促农的效果。再者,农业是经济的基础产业,工业是经济的支柱产业,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不能切割而谈。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吉安镇通过“多彩果业激活农村乡村旅游;科技农业助推农民万元增收;特色农业促进镇域经济发展”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镇域特色经济,以此积极探索发展农村新经济。

作者简介:

篇10

《意见》指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梅河口市、公主岭市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省政府关于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两市一区”)计划单列有关事项,凡省农委下放至市(州)级农业部门的审批、核准权,“两市一区”农业部门也同时拥有;凡涉及“两市一区”需报市(州)级农业部门审批、核准的事项,直接报省农委审批、核准;“两市一区”所在市(州)农业部门的审批、核准权下放给“两市一区”农业部门。

《意见》指出,将“两市一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与市(州)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同等对待,并纳入到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

《意见》指出,对涉及“两市一区”的农业建设项目、产业项目、中央和省预算内专项资金,由省农委给予单独安排,并给予优先考虑、优先安排、优先投资。

《意见》指出,支持“两市一区”现代农业发展。鼓励和优先支持“两市一区”加快农村改革步伐,大力发展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济体系,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努力使“两市一区”在农业深化改革上率先实现突破。鼓励和优先“两市一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农业技术、基础保障、政策制度、市场和人才体系,在产业政策上给予倾斜。

《意见》指出,支持“两市一区”培植支柱产业。鼓励和支持梅河口市、公主岭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经济长足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发展目标。要充分发挥珲春地缘优势,鼓励支持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开展外向型农业合作项目,将其逐步打造成我省农产品出口基地,同时积极争取农业部,把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成苹果、苹果梨、园参、林下参标准化示范基地,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强市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