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教育作用范文

时间:2024-02-23 17:51: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纪律教育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纪律教育作用

篇1

【关键词】 初产妇;焦虑;抑郁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6.185

分娩虽然属于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 但因其特殊性, 给众多初产妇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长期以往, 就会形成抑郁焦虑情绪, 不仅威胁到母子的健康, 而且还可能延长产程, 甚至是并发产后出血等情况。为此, 给予初产妇必要的综合护理干预, 是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必然手段。文章抽选本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49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 具体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 现作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抽选本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49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 年龄20~34岁, 平均年龄(26.1±3.3)岁, 孕周37~41周, 平均孕周(39.71±1.23)周。随机分为A组(24例)与B组(25例), 且两组在年龄、孕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A组行常规分娩护理, 即动态观察其产程、胎心与宫缩情况, 进行肛检, 并做好会阴与产后的护理等相关工作, 而B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为:①心理引导及健康教育。产妇入院, 护士采用“一对一”的形式, 加强同其的沟通交流, 全面把握其妊娠过程、生活习惯与产检情况、心理状态以及本身对分娩的了解程度, 鼓励产妇提出疑问, 并给予其及时回答, 引导其保持积极心态, 消除焦虑情绪[1]。同时, 由经验丰富的护师具体结合产妇文化程度与心理状态等展开宣教工作, 如临产知识的征象、缓解分娩疼痛的方法与自然分娩的过程介绍、母婴喂养的知识以及婴儿的护理措施、自我护理措施等, 同产妇间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并采取针对性教育办法, 让每位产妇都能全面把握分娩的过程。此外, 在分娩室中, 责任助产士需发挥出执行者、陪伴者与照顾者的作用, 实施“导乐分娩”, 比如给产妇腰骶部按摩以缓解疼痛, 在待产室中播放轻柔的音乐以缓解产妇焦虑心理, 并对那些需行剖宫产的产妇必要的安慰, 告知其手术的一些注意事项与安全性, 以消除其焦虑[2]。②个性化护理。产妇入院后, 最大限度为其创设一个和谐、舒适的病房环境, 确保室内温度、湿度、光线的适宜, 确保床单的清洁, 让患者产生在“家”的感觉, 以此来消除其抑郁情绪。同时, 引导产妇正确饮食,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多摄入富含高蛋白、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 多食蔬果以保证营养的均衡, 特别是在产妇有了宫缩痛的时候, 更是应鼓励其进食, 以保存体力, 便于产程的顺利进行。此外, 护士还可引导产妇进行一些放松训练, 以转移产妇的注意, 缓解其抑郁焦虑情绪, 比如, 在产前, 告知产妇一些基本的放松动作, 比如腹部深呼吸、肌肉放松等, 而产时, 则引导产妇进行肌肉放松、情境性放松, 适当按摩等[3]。

1. 3 疗效判定标准 于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进行SAS(焦虑自评量表)与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 问卷均由产妇自行填写或是由测评者体温而产妇回答, 若SAS评分>50分, 则为焦虑, 若SDS评分>50分, 则为抑郁[4]。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

2 结果

A组SDS评分由干预前的(57.25±6.83)分下降到干预后的(48.87±3.83)分, 而B组则由(58.15±6.91)分降至(40.25±4.53)分, 两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39, P

3 讨论

一般来说, 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主要来自于产妇子宫阵发性的收缩与胎儿自产道中分娩出来的过程, 而初产妇由于未经历过分娩, 极易出现恐惧、不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而这些负面情绪又会增加产妇肾上腺皮质激素与儿茶酚类物皮质醇等的分泌物, 进而使产妇出现“害怕-紧张-疼痛综合征”[4, 5]。如今, 伴随医疗模式的转变,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 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被重视, 特别是在产科中, 有效的心理护理, 可显著缓解产妇的不良负面情况, 为母婴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此, 本院结合初产妇的实际心理变化, 最大限度为初产妇营造了一个舒适的病房与分娩环境, 入院后对其展开全面的健康教育与必要的心理引导, 使初产妇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分娩, 同时, 引导产妇进行一些放松训练, 有效的缓解了初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6]。而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 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B组产妇, 其SAS与SDS评分要显著低于给予常规分娩护理的A组产妇。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临床初产妇的分娩过程中, 可显著改善其分娩时的疼痛感, 改善其抑郁与焦虑情绪,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化芹.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焦虑抑郁的影响.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4):667-668.

[2] 傅蕾, 张楠莹.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30):3764-3765.

[3] 邢孟琴.舒适化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疼痛及焦虑抑郁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4):40-41.

[4] 万里莉, 周瑞棋.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15):29.

[5] 耿兰, 王惠仔.舒适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心理和情绪的影响.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3, 24(4):528-529, 560.

篇2

[关键词]绿色教育 人才 素质 培养

一、什么是绿色教育

早期的绿色教育是以环境科学教育为载体,主要以卢卡斯模式(Lucas Model――关于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教育)为基本原则和理论框架,教育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生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自然和谐共处,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一代具有环保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而现如今,我们将绿色教育引申为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来培养符合“生态学”理念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所以同时也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和意义。绿色不仅代表着自然界那充满生机的颜色,对学生而言更象征着一种学术品质,一种求是素养。因此,绿色教育的目的由保护环境的教育延伸到多层次教育目标。也就是老师们在平时要真正的做到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们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将知识弄明白,而不是仅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们。否则培养出来的恐怕不是什么人才,更不是可持续发展型医疗企业人才,而将是一个个被同一个模具处理过的完全一样的没有任何发展潜质的学生。绿色方法,并不仅仅存在于生物的应用方面,绿色教育也是一种知识、技巧、态度、理念和价值观的培育,可以将它渗透进不同的专业中,它是一种概念的澄清与价值的形成过程,目标在于使受教育者通过接受教育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具备优秀的个人素质、培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性、既能适应当前社会的挑战、又能在未来社会中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

二、通过绿色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型医疗企业人才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指出,要加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提高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到教育理念中,培养出基本功扎实、有交流能力、有探索和解惑精神、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很快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医学领域的具有深远发展潜质的可持续发展型医疗企业人才。可持续发展型医疗企业人才应具备新时代新社会新挑战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型医疗企业人才的培养可通过绿色教育来实现,绿色教育可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1.育人环境。从教育观念上来讲,育人环境主要是指在校园内创造一种良好的育人氛围;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提高教师的素质及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大学生风范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坚持综合素质测评制度,并把其作为学生获奖、推荐、求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良好的育人环境能够培养医学生的德育素质,在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树立正确道德观,培养进取心十分重要。

2.学习环境。学校的软硬件条件是外部客观的学习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周围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在周围环境中增长求知的能力,才能做到广泛涉猎,不断学习,终身受益。面对世界科学技术的挑战,智育素质要求人才具有专业化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应变性知识。为此,要处理好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专业课程的关系;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关系。优良的学习环境是人成才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勤奋学习、追求真知的精神能够在一个学校中成为趋势的话,那么这所学校所培养出的人才也将与众不同。浓重的学术氛围,能够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独立钻研、求知创新的优良学风。主动参与各类学术活动,亲身感受青年学者和大师级教授的治学之心、广博学识和攀登科学巅峰的不退缩、不畏惧的奋进精神以及个人的风范。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发展,不断努力,培养了为国争光,为医学事业献身的毅力。

3.人文培养。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渗透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普遍降低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讨论。医学生人文素质亟需提高,人文素养是可持续发展型医疗企业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为了加强引导和培养医学生对人文学科的重视,学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这也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另外,绿色教育还应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4.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这样说,创新能力就是可持续发展型医疗企业人才的灵魂。创新教育即包含在绿色教育之中。一般来说,创新是指舍弃旧的东西,创造新的东西,它不断地推动着一切事物向前发展。创新,也是一种改革性的思维,以及在这种思维指导下的所做出的实践。所以,绿色教育的落脚点在于对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备称为可持续发展型医疗企业人才的根本素质。

5.因材施教。孔子在战国时期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观点。因材施教,实际上就是在教育方面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起来,实现多方位、多层次的培养。这里的“个性”并不是指学生的性格,而是指他们在学习方面的能力。社会并不需要同一个模板复制出来的学生,因此绿色教育应当注重创造个性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机会。并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鼓励学生修双学位,根据自己的喜好攻读一门第二专业。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心理干预;高血压患者;焦虑及抑郁;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127-01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必须进行长期的服药治疗【1】。高血压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环境中缺乏负离子是引起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原因【2】。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发病的概率也随之提高【3】。本文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两年间我院接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探讨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及抑郁的作用的研究对象,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两年间我院接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探讨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及抑郁作用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100例,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44-83岁,平均年龄(62.4.8±11.2)岁;观察组患者100例,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61.3.7±10.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显著差异,可进行观察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给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首先,应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该有耐心且认真的给高血压患者讲解相关的高血压知识,让患者正确的认识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性。其次,医护人员应该对高血压患者表示充分的同情和理解,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给与患者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提高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并竭尽全力安慰患者,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指导患者放松身体,减轻患者的精神痛苦和心理压力,从而稳定患者的情绪。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根据全国常模的评分标准,评分越低,与全国常模的差异越小。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分为满意(90以上)、一般(70-90)、较差(70以下),总满意度为满意和一般的总值。

1.4 统计学方法

对以上两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示,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两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的SAS及SDS评分比较如表1。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AS及SDS评分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的SAS及SDS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干预前SAS 干预后SAS 干预前SDS 干预后SDS

对照组 100 15.6±3.2 15.0±2.9 16.8±2.8 15.7±2.4

观察组 100 15.5±3.1 10.2±1.6 16.5±2.9 13.4±2.1

X2值 -- 4.76 0.002 4.56 0.003

P值 -- >0.05 0.05

两组高血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对比如表2。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表2 两组高血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n) 满意 一般 较差 总满意度(%)

对照组 100 46 24 30 70(70.0)

观察组 100 76 16 8 92(92.0)

X2 -- -- -- -- 4.52

P -- -- -- --

3 讨论

高血压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提高。【4】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及抑郁等不良的情绪,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5】。因此,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具有重大的作用。统计学指出,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针对性给与患者心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情绪变化,并且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主要探讨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及抑郁的作用。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朱翔.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及抑郁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12(08):153-154.

[2]吕启圆,李春玉.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焦虑和抑郁影响的Meta分析[J].护理研究,2011,12(19):1776-1779.

篇4

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在一段话日记中归纳出自己的心理活动或者感受。

2、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关联词,使句子的表达更加通顺流畅。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把事情叙述清楚,正确使用关联词语使语言更加流畅。

教学难点:把事情叙述清楚。

教学步骤与安排:

开课语: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很高兴见到你们,欢迎你们走进趣味日记的课堂。在的课堂里啊,我们总会收获许许多多的快乐,今天又有什么样的快乐在等待着我们呢?赶快进入快乐之旅的第一站吧!我们的口号是:

第一站:开心乐园---玩玩乐乐长见识

趣味小游戏:词语大比拼

游戏介绍:两组比赛,说有关于心情的四个字的词语,比比看,哪个小组积累的词汇最多!老师出示一些词语:

喜气洋洋

垂头丧气

愁眉苦脸

闷闷不乐

开怀大笑

欣喜若狂

唉声叹气

心急如焚

小朋友们,我们刚刚积累了那么多描写心情的四字词语,现在呀老师要在一个小游戏中检查检查你们对这些词语的掌握情况了。游戏的名字叫做心有灵犀一点通

游戏规则:老师把学生分成二个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小演员上台表演其中的词语,词语任由自己选。(不能说话,只能通过肢体语言表演)。其他同学根据表演猜一猜,这个同学的表演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每猜对一个就为其小组加一分,游戏结束时,根据分数多少,评出最默契小组奖。

小朋友们,学习词语、积累词语是我们学好语文、写好作文的重要方法,小朋友们把它们认认真真地抄到我们的积累本上。现在呀,让我们进入趣味日记第二站,跟老师一起把我们好听的站名喊出来,把我们漂亮的手势做出来,来,跟老师一起做:

第二站:快乐学堂---轻轻松松学知识

小朋友们,这个游戏有趣吗?好,那就让我们赶快带上这种愉快的心情赶快进入我们的

五彩画廊!“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咦?小朋友们,为什么五彩画廊的门打不开呀?噢,原来老师把我们的口诀说错了,那小朋友们帮帮老师,好吗?我们的口诀是:

五彩画廊

看图画,眼珠转,开动脑筋想想看。

说图画,话连贯,妙语连珠一串串。

提问:根据这组图片给我们编个小故事。看到图片你还能想到什么?(父母亲人的关爱)

(学生充分地说,老师进行当堂点评,注意引导学生把过程叙述清楚)

教师小结:我们也要像这位小朋友学习,关心自己的爸爸妈妈亲戚朋友,多为他们着想,做一个有心的好孩子!

智慧屋

同学们,刚刚我们从游戏中获得了丰富的心理体验,也从图片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和感

悟,其实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题:心灵旋律。(板书课题:心灵旋律)那么,怎样用一段话来写我们的心灵主旋律呢?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怎样用一句话日记来写自己的心语吗?

学生回答:先叙述事情,再写自己的心情。

老师要告诉你们,写心灵旋律的方法也是这样,只是要用一段话把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写清楚(高兴的开心的快乐的事情悲伤的都可以)。有什么让你们留下深刻影响的事情吗?(你打算怎样写清楚?)同学们说了很多,但是一段话日记写心灵旋律,还要求我们用一些精彩的词语使我们记录地事物更具体、生动,使我们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得更通顺、更流畅一些。什么样的词语可以使句子表达得更通顺更流畅呢?这就要用上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的法宝了:关联词语。

关联词语通常出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联系的句子里,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其它的关联词语吗?你们能试着用它们造句吗?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学生充分地说,教师对学生的表述要及时点评、修正。)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用一段话写心灵旋律的方法,现在让我们去品文轩看看同龄的小朋友是怎么写的吧!进入品文轩的口诀是:

品文轩

读范文,用心赏,好词佳句记心上;

勤动脑,心中念,标点符号也不忘。

范文一

提问:

1、这则日记写了件什么事情?

2、

我是怎样包饺子的?结果如何?(动词:“拿”、“摊”、“舀”、“放”、“捏”用得很准确。包饺子的整个过程描写得很详细)

3、运用了哪些关联词语?

范文二(A册119面)

提问:

1、

小作者写了件什么事情啊?

2、从哪里可以看出“我”怕黑?

3、找找看,文章中都使用了哪些关联词语?

“但是”、“还是”……

小结:我们在运用一段话日记的形式来记录心灵旋律的时候,不仅要选取你经历过感受最深的事件,还要运用关联词来使句子和句子的联系更加通顺流畅噢。

第三站:

梦想舞台——开开心心展自我

热身运动

练一练——把“要么……要么”、“因为……所以”、“即使……也要”、“不是……就是”填入适当的位置。

1、(

)小名同学关心集体,(

)同学们都选他当班长。

2、(

)刮风下雨,他(

)按时上学。

3、这支笔(

)你的,(

)小红的。

4、你(

)骑车上学,(

)走路去。

练笔竞技场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怎样用一段话写自己的心灵旋律,那现在小朋友们就把给你们留下

深刻印象的事情,你最真实的内心感受,按照我们刚刚学过的方法,写在你们的作文本上吧。

第四站:趣味积累——读读背背真快乐

读读背背——弟子规

二、小桔灯快乐学堂———轻轻松松学知识

开心链接

友情提示:家庭作业

1、

完成例一课后练习。

2、完成看图画学思考。

结语:我们今天学习了怎样用一段话日记记录我们的心灵旋律,还知道了在一段话日记中可以运用关联词来使句子和句子的联系更加通顺流畅。今天的课要结束了,别忘记了“友情提示”!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把事情叙述清楚

抒发真情实感

篇5

关键词:班主任;纪律;结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349-02

班级依靠纪律来运转,而纪律又通过班级来展现,一个拥有纪律的班级是可贵的,因为他们懂得纪律对集体的重要性,依靠纪律来使班级得到更好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心,同时依托于纪律来实现教学也是教育不断进步的前提,以一个有纪律的集体来前行将会取得与其他教学不同的巨大成功。同时班主任通过纪律来了解班级学生,在纪律的作用下使得班级凝聚成一个整体。

1.纪律的重要性

班级是一个大集体,以班主任为主各个班干部为辅以及其他同学共同构成一个大家庭,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级也应该具有自己的纪律。"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注重纪律的集体必定是一个成功的集体,依靠纪律可以尽量让同学取得公平,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能够一条一条罗列出来。古时的军队讲究急行如风,步合一致,可百战,这就是纪律的重要性,具有纪律的军队能够百战百胜,三国时期的曹操在行军途中也有严令新军途中要秋毫无犯,违者斩,可见纪律是多么重要。

班级在纪律的作用下可以更好的运行,以纪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以纪律来约束学生的道德思想,以纪律来调配劳务等等。纪律在一个班级里可以说是一种规则的体现,在纪律的调控下可以使班级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同学们也能够相处融洽。

2.如何让纪律与教育结合

学生在班级里学习需要依靠纪律来约束,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依靠纪律来使自己的教学能够较好的施行下去,依靠纪律学生能够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学习氛围比较浓厚的环境,而老师也能在一种比较安静的环境里认真的教学,而不是在课堂上反复不停的强调纪律,这不仅比较花费课堂时间,同时也会扰乱老师的正常教学,并且也会造成教师思维不连续,无法与前面所讲的知识融合。

在纪律的作用下,同学们往往能够学的更好,以我个人在做班主任的生涯中的看,学生就需要在学习中拥有纪律,教育教学需要纪律,也只有纪律才能让教学正常进行下去,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拥有自觉,因此维持纪律是一个班级、一个集体稳定发展的前提。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纪律与教育能够相互融合、相互包容,以纪律来调控教育可以在不失学习的条件下让教学活动更容易的开展,甚至于能够在纪律的条件下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听的认真,什么事都怕认真,学习也一样,纪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以纪律为依托进行教育可以让同学们学的更加出色。老师不必用多余的时间去让学生适应刚刚下课的心情,也不必再临近下课的时候躁动不安,因此以纪律配合教育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学习取得进步。

3.做好班主任

很多老师在做班主任的时候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包括学生的也包括自己的,每个学生都不同,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人生观等等,但是他们在学校都是学习和汲取知识,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这个时候班主任的作用就开始发挥出来了。

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班主任应该施以帮助,而这个问题又包括生活、学习、心理等等,很多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其实是很茫然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解决,同时在长期的学习压力下也会变得比较的压抑,这时班主任应该主动去与学生交流,但是也要注意交流的方法。很多时候学生对于班主任的态度是比较恐惧的,在先天的心理暗示下,学生遇到班主任一般都会隐藏自己的天性,遇到问题也不会主动的去和班主任反应,如何取得学生的信任与认同感是班主任取得个人成功的第一步。

做好一个班主任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学习好,更重要的是要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交流是作为班主任的基本手段,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态,同时也能够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以一个朋友的角度来与学生交流,平等的谈话往往能够使学生等到一种尊重,这会使他们为了得到这种尊重而不断努力学习来增强自己在班主任内心的存在感,通过交流也可以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以交流的方式来让学生取得自身认同并且不断的进步。

4.班主任与纪律的关系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人物,纪律又是一个班级存在的必备条件,当两者兼得的情况下,这个班级才能蓬勃发展,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态度来面对学习中的苦与乐。班主任需要通过纪律来让学生们明白自己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同时也需要通过纪律来让学生知道班级是一个大家庭,不容许他人的恶意破坏,通过纪律班主任能够更好的调控学生与学习的关系,并不断的以纪律来约束学生以一种正常的学习方式来获得成功,可以说纪律就是班主任的天平不偏不倚,既不让好学生吃亏也不让坏学生开心。

纪律不是空谈,是需要切实施行的,没有施行的纪律就像个笑话,因此作为班主任就需要去维护纪律的公平公正,要做到不偏不倚,不能让纪律变成空话,班主任依靠纪律来施行教育,同时纪律也在通过教学展现它的作用,以纪律的约束性来作为教育的前提才能让学习变得更加的可控。

5.学生与纪律的关系

篇6

[关键词]学校管理;教育惩罚;教师

惩罚作为管理、教育学生常用的方式,在维持正常的教育秩序和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生命化理念在教育中的凸显,惩罚越来越成为一个“禁区”,许多教师虽然自觉不自觉地使用惩罚,但是却不愿承认,甚至将惩罚等同于体罚,似乎使用惩罚就成了不尊重学生生命的做法。究竟惩罚是一个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如何界定惩罚和体罚的界限,这实际上涉及到惩罚的道德阈限问题。

一、教育惩罚的必要性辩护

所谓惩罚,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惩罚即处罚。”心理学则认为,惩罚是指当行为者在一定情景或刺激下产生某一行为后若及时使之承受厌恶刺激(又叫惩罚物)或撤消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那么其以后在类似情景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就会降低。

教育惩罚是指对个人和集体的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或批评处分,旨在制止某种行为的发生。教育惩罚和体罚有着根本的不同,教育惩罚作为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行为,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要求学生明白为过失负责任。它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的道德生命成长,是以让学生心服口服为标志,并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体罚却是个别教育者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身心上的严重伤害,是违背教育伦理的,它是以损害学生的身体为手段的。

历史上不少教育家都认为惩罚在教育过程中是必要的。马卡连柯曾指出:“凡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力,而且也是一种义务。”

赫尔巴特基于“性本恶”的观点,认为儿童生下来就有一种盲目的冲动的种子和处处驱使他的不驯服的烈性,“它扰乱成人的安排,并把儿童未来的人格也置于种种危险之中,这种烈性和欲望如果不从小加以约束,将来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反社会的方向”。因此教育过程中首要的环节就是管理。管理的办法包括威胁、监督、命令和禁止。他认为,学校为了维持正常的秩序,应该对那些违犯规则的学生制订惩罚簿,甚至还详细拟定了一个施用各种惩罚的制度。

涂尔干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要素就是纪律,而惩罚则是防止纪律丧失权威的手段。“为纪律赋予权威的,并不是惩罚;而防止纪律丧失权威的。却是惩罚,如果允许违规行为不受惩罚,那么纪律的权威就会逐渐为违规行为所侵蚀。”他还详细分析了惩罚的功能及在学校中的运用。

所以,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二、教育惩罚的道德价值

马卡连柯说过:“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能提高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在学校生活中,教育惩罚有着重要的道德价值,具体说来,教育惩罚的道德价值体现在对集体和对个人两个方面。

(一)教育惩罚有助于维持纪律,保证校园正常的秩序

学校是集体生活、活动的场所,这种生活和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秩序和纪律的基础上展开的。缺乏了纪律的保证,学校的生活就会陷于混乱状态。藤田英典将纪律分为外部纪律和内部纪律,认为正是由于外部纪律的动摇和内部纪律的放松,导致出现了“教育病理”的想象。他将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校园暴力、以强凌弱、拒绝上学、班级崩溃等现象称之为“教育病理”。他说:“学校内的‘纪律和秩序’,是学校教育成功的前提,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课题和目的。”为了保证学校内各种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有一种能形成并维持一定纪律和秩序的力量,这种力量的作用以及由它产生的纪律和秩序,融合了教师、学生、家长等的共识,并渗透于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

纪律是校园正常秩序的保证,而惩罚是纪律权威性的维护。涂尔干认为,道德的基本要素是纪律精神,而纪律表现为规范,规范给我们一种强烈的权威感,“正因为有了道德规范中的这种权威,道德规范才成了真正的力,当我们的欲望和需求,我们的各种欲求变得过度时,这些力就会形成对抗作用”。纪律约束我们的各种欲求,一旦欲求过度,就会挑战规范的权威性,这时就需要通过惩罚重新确认规范的权威性。如果允许日常违规行为不受惩罚,那么这样的行为就会侵蚀掉规范的权威。所以惩罚和纪律就建立起直接的联系:道德规则对我们具有一种权威性,如果有人违反道德规则,那就是对它的权威性的侵犯,为了保持它的权威性,我们需要惩罚这种错误行为。通过惩罚错误行为,校园正常的秩序得以维护。

(二)教育惩罚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使学生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一种能够将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连接起来的具有真正社会意义的中介组织,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实际上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对于学生来说,发展智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形成全面的人格,使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社会中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学生就要遵守社会的法律、道德规范,违背了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违背了道德规范,就要受到舆论的谴责。如果在学校里都是宽容和赏识,没有经历过惩罚,那么最终走入社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遭到法律的严厉惩罚。学生在校园的社会化主要是以对纪律的遵守为起点。学校纪律是学生能够感受到自身有限性的第一种限制,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处于具体社会生活条件中的规范感,所以,纪律精神是对未来职业伦理和公民道德的准备。

学生违反了纪律,就要受到惩罚。惩罚会使犯错者有切肤之痛,能帮助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同时还可起到警示作用,根据班杜拉的替代强化理论,其他人可以通过观察犯错者接受惩罚的这一事件,以此为警戒,从而内化于自己的潜意识中,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少走弯路。这样的教育惩罚既维护了制度的威严,也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集体目标的实现。

教育惩罚还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耐挫能力、荣辱感等作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三、道德阈限:教育惩罚的伦理限度

教育惩罚在教育中是必要的,具有重要的道德价值。但是任何道德行为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正如母亲对孩子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和无私的爱,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但是如果母爱泛滥无度,导致溺爱,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伤害。所以,作为有着重要道德价值的教育惩罚也存在一个阈限的问题,超过这一阈限,就会造成对他人的伤害,而走向不道德。“当教师,即使是为了学生(的未来、成长等)、与社会(的发展)的利他原因而对学生施以现代文明所不能接受的残暴体罚时,他(她)的行为本身已经超越了现代教育道德的阈限,而成为教育的不道德。”所以,当惩罚转化为体罚的时候,就意味着越过了道德阈限,从道德走向了不道德,这就是教育惩罚的道德阈限。

基于以上理解,教育惩罚的道德阈限是什么呢?

(一)尊重:教育惩罚应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旨归

惩罚应该具有人道主义的伦理精神。惩罚的本质不是使违规者遭受痛苦,通过痛苦来赎罪, “痛苦仅仅是惩罚的一种偶然后果,并不是惩罚的本质要素”。教育中的惩罚绝对不是为了使他人的身体或灵魂吃苦头,所以学校惩罚中,绝对禁止体罚。体罚是一种严重的道德障碍,“它们公然侮辱了作为我们整个道德基础的感情,即对人持有的宗教般的尊重。”“道德教育的首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儿童身上激发出一种人类的尊严感。而体罚却是对这种感情的亵渎”。“对于儿童来说,惩罚不过是一个可以感受到的符号而已,一种内在的状态就通过这个符号被表现出来;惩罚是一种标记、一种语言,而一般的社会良知或学校教师的良知,则可以将受到责难的行为所唤起的感受表达出来。”所以惩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通过惩罚传达给学生社会良知和社会规范的神圣性。

惩罚以促进学生道德生命发展为旨归,意味着惩罚要坚持尊重原则。教师要时刻坚守尊重学生人的尊严、生存的尊严和发展的尊严。尊重原则首先要求杜绝体罚。康德认为,人是目的,所以惩罚只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手段,惩罚应以学生生命的保存与发展为终极目的。所以教育者要以关爱、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的生命,杜绝教育中的体罚、心罚现象。体罚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学生生命的忽视,没有将学生视为有着独立人格的个体,教师是权威的代表者,拥有着知识权威和国家权威,是教育中的强势群体,而学生就像农民的土地和工人的机器一样成为了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教育者中的弱势群体,教师对学生的体罚和心罚就是强权主义教育伦理的表现。其次,教师对学生成长中的错误要持宽容的态度,因为作为无限发展的学生生命个体,其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是在犯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宽容态度,那么必然导致惩罚的随意性和目的性。第三,要慎用惩罚。“所有惩罚一经应用,就会由此丧失部分的影响力”“只有一个人尚未受到处罚时,处罚才会保持其全部的力量,既然一个人面临着过快地遭受处罚的风险,那么处罚的威胁值也可能很快耗尽”。所以,如果能用奖赏的手段解决问题,就尽量少用惩罚。

所以,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就是为学生的成长设定一个宽松的环境。

(二)公平:教育惩罚应以针对学生道德错误为指向

涂尔干认为,惩罚的本质是责难,而“责难是伴随过失而发生的必然结果”“既然惩罚本身是这种责难的外在表现,所以惩罚也是过失的自然后果。这是环境自发地对过失行为做出反应的方法”。也就是说,惩罚是与过失紧密相连的,惩罚是针对学生的道德过失而采取的方法。

康德在《法的形而上学原理》中也明确指出:“惩罚在任何情况下,必须只是由于一个人已经犯了一种罪行才加刑于他。他必须首先被发现是有罪的和可能受到惩罚的,然后才能考虑他本人或者他的公民伙伴,从他的惩罚中得到什么教训。”对过错行为进行惩罚,这是对惩罚正义性的基本解释。他用“正义”为人们合理地使用惩罚划定了第一道界线。

所以,教师实施惩罚,必须针对学生发生的道德错误,不能随意地实施惩罚。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要保持自己的权威地位,对于那些挑战自己权威的学生往往“不感冒、刁难”,甚至随意地使用惩罚来保持自己的权威,这势必造成降低惩罚的道德声誉和道德力。“只有当处罚被那些受到处罚的人认为是公正的时候才具有道德属性和道德价值。”所以,教师要慎用惩罚,惩罚必须指向学生的道德过错。

惩罚指向学生的过错行为,意味着要坚持公正原则。公正原则首先是指惩罚应该始终清晰地指向过错行为,绝不因为教师个人的恩怨随意地使用惩罚。其次是指惩罚要一视同仁,对所有规则所约束的人执行统一惩罚标准,对于同一过错行为惩罚的种类和量度,不以人的性别、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实施惩罚要有所区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惩罚的道德效用。

(三)理解:教育惩罚应以教师对学生的感情为基础

惩罚的偶然后果是痛苦,毕竟惩罚会为学生带来不愉快、痛苦的情绪体验,甚至导致对抗行为。所以,惩罚要以教师的感情为基础。“如果使惩罚不带有一丝感情,也就失去了一切道德内容。于是,惩罚被还原成彻头彻尾的身体行为,而没有什么能够为其提供作为存在理由的意义。”也就是说,惩罚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是单纯的行为,感情赋予惩罚以生命,这种感情就是教师对学生生命的眷顾和对学生成长的预期。所以,为了使惩罚达到预期教育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必须以感情为基础,使受教育者深切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教师的教育行为,包括惩罚行为都是为了自己的进步,这样,学生也就理解了教师的良苦用心,减少抵触情绪。我们不应该让学生接受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也没有触及到他们灵魂的惩罚。

研究表明,惩罚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教师和学生建立起“我与你”的关系,教师与学生是在平等的气氛中进行对话、协商和共同参与。教师以自己的生命走入学生的生命,进入学生的生命视野,体验学生的角色心情,教师的教育行为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些私欲,而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不成功的惩罚都过分依赖强权,强权下的惩罚导致的只是口服而非心服,因为“你越是力图通过强权来控制他人,你对他人生活的真实影响力就越小”。

所以,教师不应该冷血般地实施惩罚,“教师决不可让他的职业敏感因为习以为常而变得麻木迟钝。他必须密切关注他的学生,不要漠然地、麻木地看待他们的不端行为;他们必须为他们而感到痛苦,他必须对他们抱怨,他必须公开表明他的感受”。在惩罚前,师生就应该建立深厚的感情;在惩罚的全部过程中,教师应该善意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减少不满和抵触情绪;惩罚结束后,教师仍然应该语重心长地和学生交流,给学生反省的时间,以期达到心服口服。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8

[2]顾明远教育大词典(增订合编本):上卷[M],上海:上海教

育出版社,1998:176

[3]吴式颖,马卡连柯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59

[4]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李其龙,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3

[5]涂尔干爱弥儿,道德教育[M],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马卡连柯,苏维埃学校里的教育问题[G]巴班斯基,教育学,李子卓,杜殿坤,吴文侃,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393

[7]藤田英典,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M],张琼华,许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7

[8]孙彩平,教育道德与道德阈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56-59

[9]摩罗,教育伦理与学习伦理啪,社会科学论坛,2002(10):48—54

[10]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64

篇7

一、会计人员执业纪律

(一)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界定

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为保证会计人员在从事财会工作过程中恪守会计法规的规范,由其所属组织制定的、要求会计人员共同遵守的一系列规定。这一界定明确了纪律的特质,即组织制定,维护法规,共同遵守。

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连接会计法律和会计职业道德的中介环节,起着桥梁作用。会计执业纪律运用“再规范”的明示,帮助会计人员共同按组织要求的准则履行职责并习惯化,这必然会提高会计人员恪守会计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同时,由于会计职业纪律的内部强制和激励作用,也会养成会计人员内化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动性。

(二)构建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必要性

1、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规范会计执业行为、提高会计工作水平最基本的要求。会计执业纪律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离开这一基本环节,会计工作就无从谈起。如果没有良好的会计执业纪律,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就失去可靠保证,会计工作水平也就无法提高。

2、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贯彻会计法规制度的重要保证。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应当是以规范的会计执业纪律为保证。会计执业纪律混乱无序,必然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往往从会计执业纪律薄弱开始的。由于某些地方的某些单位,会计执业纪律制定或执行不利,不仅削弱了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也使内部财务收支处于失控状态,给违法违纪行为以可乘之机。这方面的教训非常深刻。

3、加强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遵守会计执业纪律是会计人员素质体系中的重要成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就要从会计执业纪律这一最基本的环节抓起,不断提高和改进会计工作。

4、遵守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会计工作通过提供会计信息为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会计工作在提供上述服务中,必须以健全的会计执业纪律为保证。

(三)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内容

第一条,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会计工作。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不得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不得申请取得会计人员荣誉证书。各单位不得聘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对持证人员实施监督检查时,持证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予以积极配合;第二条,必须具备会计师专业技术职业资格,才能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担任单位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经历必须在三年以上,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必须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业资格;第三条,必须执行直系亲属回避制度。单位负责人、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准担任单位或下属单位、控股公司的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担任单位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准从事单位或下属单位、控股公司的会计工作;第四条,每年必须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每年必须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学时不少于24学时,并通过统一考试,成绩合格;第五条,会计工作岗位的分工必须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不相容的职务必须分离。会计人员应该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使之完善、有效;第六条,出纳人员必须按规定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出纳人员必须在职责范围内,按照规定的程序(支付申请、支付审批、支付复核、支付办理)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第七条,出纳人员必须保证货币资金账实相符;第八条,必须认真审核原始凭证;第九条,不准随意使用、乱用会计科目;第十条,必须依法建账,规范登记账簿;第十一条,必须真实准确地确认、计量、记录会计要素;第十二条,必须做到账证、账账、账实、账表相符;第十三条,不准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第十四条,必须保守单位会计信息秘密;第十五条,必须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第十六条,必须保管好会计档案,不准乱堆乱放;第十七条,调动工作时,必须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第十八条,违法违规会计人员不得从事或继续从事会计工作。

二、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监管怎么实施

对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操守情况的检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政府、职业团体、各个单位、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一)改革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为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应逐步建立起单位所有者自主管理为主,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管理相配合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探索不同所有制、不同经营性质、不同经营规模下的单位会计人员管理模式,其特点是:(1)财政部门重点管理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检查会计人员的执业纪律;(2)公有制经济单位可采取适宜的会计委派制形式;(3)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可采取自主管理形式,即会计人员的管理权由企业掌握,主导权归于企业,保障企业享有选择会计人员的权利;(4)会计职业组织起着联系会员与政府的桥梁作用,应充分发挥协会等会计职业组织对会计人员进行行业自律管理的作用。

(二)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检查

1、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这项工作由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统一规划牵头,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成绩”的评定,增强继续教育的效果,重点注意下列几个方面:(1)会计人员执业纪律应该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每年必须脱产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时不得少于24小时,并通过统一考试,成绩合格”;(2)由省市财政部门会计管理部门根据当年继续教育的内容,进行统一命题,建立题库,并统一阅卷;(3)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应派专人监督指导培训单位组织培训的各个环节,并逐步推行培训与考试分开进行的办法;(4)对考试不及格的会计人员,要求培训单位组织其补考,否则,会计管理机构不予在继续教育手册或有关证明中盖章确认;(5)将每次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成绩纳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检查监督的硬性考核指标。对于按规定应参加而未参加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及会计人员所在单位应督促其接受继续教育,凡不参加继续教育人员,一律按违反《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进行处分。

2、依法把好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检查监督关口。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保证了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把守了第一道关口。财政部门依法严格把好会计从业资格检查监督关口,有利于强化对会计人员执业纪律遵守行为的约束,强制引导会计人员遵守执业纪律,使会计人员像重视自己的从业资格一样,重视执业纪律的操守。

3、建立持证人员操守档案并上网。目前,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档案实行电子计算机管理,这为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操守档案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检查监督、“会计法”执法检查和其他行政检查工作,将会计人员执业纪律遵守情况的各种量化考核指标以及受到的奖惩情况,输入电子档案,形成会计人员操守诚信档案。

会计师人员操守诚信档案可以作为财政部门监管的依据,还可以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开放。会计人员操守诚信档案上网将会约束、激励会计人员严格自律、自觉遵守会计执业纪律。

4、将《会计法》执法检查与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检查相结合。财政部门作为《会计法》的执法主体,可以依法对社会各单位执行会计法律制度情况及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不同形式的检查或抽查。在《会计法》执法过程中结合检查会计人员执业纪律,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正确把握违纪、违法、犯罪的政策界限;可采用专项检查的方式检查会计人员执业纪律;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实施检查。

5、认真组织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加强对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检查。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必须通过全国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取得。因此,在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过程中,加强对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检查,是很必要。

6、大力表彰奖励遵纪守法的会计人员。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行为受自身的需要支配和驱使。人具有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安全、交往、归属成就、尊重等高层需要,所以对自觉遵守会计执业纪律的优秀会计人员,奖给他们所渴望获得的,对满足自身需要有重大意义的东西,对不遵守执业纪律规范者,剥夺他们不愿失去的,能满足他们自身需要的东西。不同行为得到不同的实际效果,奖惩对行为的导向作用是巨大的。

三、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自我约束

强化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自我约束,必须要求会计人员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职业素质,提升会计执业水平。根据会计人员从事的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其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培养,促使其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职业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会计人员的主观能动作用。制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守则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守则如下:第一条,为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严肃财经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所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胜任

能力和职业责任;第三条,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纪律、规章、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财务制度和企业、单位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第四条,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守职业道德,严守工作纪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第五条,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第六条,会计人员应不断学习业务知识,积极拓宽知识面和提高技能水平,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第七条,会计人员应当了解、关心企业、单位发展的有关情况,并运用其专业技能,为企业、单位领导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第八条,会计人员应不断努力做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态度和蔼、主动热情,妥善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第九条,会计人员要有良好的全局观念和团队精神,工作中互帮互助、积极配合,决不推诿扯皮,敷衍了事;第十条,建立健全各项会计规章制度,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是会计人员的职责,要强化内部监管,堵塞管理漏洞;第十一条,会计人员应当保守企业、单位的商业秘密;第十二条,自觉接受上级单位有关遵守职业道德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四、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自律机制

篇8

一、对严肃换届纪律重要性的认识

严肃换届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才能保证党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换届工作开展以来,xxx组织我们系统学习了“十严禁”“八个风险隐患”等换届纪律要求,结合有关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思考,对严肃换届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这是铁的纪律。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同时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换届年,全党上下多次在工作会议上就换届纪律进一步强调。之所以严肃换届纪律、划定“高压线”,本身就体现了各级党委对换届工作的高度重视,其目的就是亮明坚决态度,落实有力措施,同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作斗争,用铁的纪律保证换届工作风清气正、健康进行。

其次,这是预防在先。从《警钟长鸣——严肃换届纪律教育警示录》中有关“十严禁”的各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到,个别干部在换届工作中搞投机钻营,拉票贿选,违反换届纪律,最终付出了高昂代价。而将换届纪律公示于众、广为告之,说白了就是提前预警,早打预防针,告诉干部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进而更好地教育干部、警示干部,筑牢纪律防线,避免发生类似的问题。

第三、这是职责所在。严肃换届纪律,是确保顺利完成换届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是选好干部、配强班子的重要抓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带头维护换届工作纪律,这是重大政治责任。必须明确要求,严格约束自己;珍惜荣誉,维护组织形象;弘扬正气,发挥表率作用。特别是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更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始终站在维护换届纪律的第一线,加强监督,把正风肃纪贯穿换届工作全过程。

篇9

关键词:高校反腐倡廉纪律;规章制度建设

1高校反腐倡廉纪律、规章制度建设的目前情况

1.1加强高校反腐倡廉的纪律、规章制度建设已上升

为共同意识的高度高校已认识到反腐倡廉纪律、规章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努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的纪律、规章制度形成机制,纪律、规章制度建设速度加快,质量更为科学性、系统性。其一,各高校基本制定了落实《实施纲要》和《工作规划》的纪律规章制度;其二是在高校整体工作部署当中注意加入反腐倡廉纪律、规章制度建设;其三是将反腐倡廉纪律规章制度建设注入高校各项活动之中,比如高校的“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各高校长中期规划,使高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都有纪律和规章制度保证。

1.2高校反腐倡廉纪律、规章制度建设的体系架构已见雏形

1.2.1以校务公开为核心,建立健全民主决策制度高校推行校务公开制度,所谓校务公开制度就是重大事项决策由集体讨论作出决定的制度,常常召开高校党委会议、常委会、党政联席会议、校长会议等,充分体现集体领导和个人决策相结合的原则。先制定“三重一大”制度,再辐射学校二级单位和下属单位,形成党委领导,行政主持、纪检委监督、全体师生介入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增进了学校的和谐团结,形成了民主管理的氛围。1.2.2建立健全反腐败源头治理的纪律和规章制度除学校的顶层制度构建以外,还规范了高校招标、招生、招聘、教学、科研、职称评定、后勤服务等工作,既注意实体建设,又重视程序规范,竭尽全力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防止腐败的产生和蔓延。1.2.3加强权力运行的规范化,监督检查关键部门和易发腐败部门,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高校每个工作岗位和工作环节查找易发腐败的风险点,然后用纪律、规章制度去约束风险点的权力运行,并加强对如干部任免、招投标、基建、招生、财务等关键部门和易发腐败部门的执法监察。再用纪律、规章制度明确限定自由裁量权,规范权力的使用条件,流程等,有效降低反腐倡廉的风险。1.2.4建立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网络系统,狠抓落实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党委、行政领导到校各级领导师生员工,各级都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将任务的分解化,责任的具体化,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身上,怎样促进责任书的落实呢?由党委自上而下进行责任落实检查、责任追究来保证。1.2.5推行校务公开制度,达到高校师生全员参与民主监督的目的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要求,各高校遵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准则,力争做到能公开就公开,着力保证师生的了解权、参与权,监督权。让高校教代会、职代会的职能充分发挥健全民主议事制度。

2高校反腐倡廉纪律、规章制度建设的不到之处

2.1高校反腐倡廉纪律、规章制度体系缺乏整体联动、前后衔接的严密科学性

这些年,高校反腐倡廉的纪律,尤其是规章制度出台了许多,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纪律规章制度单项来看,完美无缺,自成体系。但整体上看,彼此缺乏照应关联性、没有整体联动、前后衔接的科学严密体系;新旧制定的制度纵横交叉,多而乱,不能很好地衔接等等。正如周济同志所指出的那样,“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明显进步,但制度的集成协调和系统性还有不足”。

2.2高效反腐倡廉的纪律规章制度在质量方面还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迄今,在高校反腐倡廉的纪律,尤其是制度方面还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其一是缺乏实际性,有些纪律、规章盲目照抄上级文件和指示,条条框框多,原则多,并不针对高校实际情况,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其二是过时性,有些纪律、制度还是凭老眼光、老经验去制定,没有根据情况变化而有所创新和修改。导致纪律、制度落后于现实,如某些高校在差旅费、对外接待方面的标准严重滞后,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其三是缺乏实际操作性,有些纪律、制度原则性规定比较多,相对实际实施的程序性规定比较少,执行起来把握难度比较大,还有些制度简单概括,缺少具体执行规定,完全取决于领导和当事人凭着感觉去执行。

2.3高校反腐倡廉纪律、规章制度执行欠佳

所谓纪律、规章制度执行就是确保纪律、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的效率。纪律、规章制度执行欠有力,原因很多,主观的、客观的都有,但人是执行者,主观原因还是最主要的。2.3.1执行落实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这几年,高校出台了许多反腐倡廉的纪律、规章制度,相对比较集中繁多,基层教职员工消化理解的不及时,表现出重纪律、规章制度建设,轻宣传教育现象,有些纪律、规章制度还没有宣传落实,就被搁浅一边。高校基层教职员工搞不清楚出台了多少纪律一规章制度?纪律、规章制度具体内容是什么?也不清楚,更谈不上落实在行动上。2.3.2引导干部对纪律规章制度的执行的思想意识不高,“人治”思想和特权观念在一些领导干部头脑中依然根深蒂固打球,找借口,;当个人利益跟制度有冲突时,搞下不为例,回避纪律与制度。有些干部唯命是从,自始围绕着上级领导的意志,不能原则、彻底、规范的执行纪律、规章制度。2.3.3监督检查、责任追究不尽心一个纪律、规章制度出台以后,常常头重脚轻,缺乏深层次跟踪检查和全过程的监督,从而也就不能很好地进行责任的追究,使得一些基层教职员工心怀侥幸,钻纪律与规章制度的空子,说一套干一套,经意不经意地损害了纪律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使高校反腐倡廉的纪律、规章制度得不到很好地执行而大打折扣。

3高校反腐倡廉纪律、规章制度建设的对策

3.1制定反腐倡廉纪律、规章制度,用改革创新精神

加以推进纪律、规章制度的创新是反腐倡廉纪律、规章制度建设的核心和灵魂。首先在解决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关键问题时,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推动反腐倡廉纪律、规章制度建设的创新;其次,对高校反腐倡廉纪律、规章制度建设中的问题进行研究,达到既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又实践创新的三位一体。认真把成功的做法上升到理论高度,制定出纪律、规章制度。最后,要用科技因素实现方式方法创新,当今世界已进入科技信息化时代,这在高校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在制定、执行、检查、监督等各方面,尽量使用科技手段和方法,提高反腐倡廉制度设计的科技含量。

3.2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反腐倡廉的纪律、规章制度体系

反腐倡廉纪律、规章制度建设是高校反对腐败,提倡廉洁的核心步骤,是循序渐进的立体系统工程。其一,高校反腐倡廉纪律、规章制度建设要做总体部署,总体规划安排,设计好每一条纪律和每一个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其二,重视纪律、规章制度体系的衔接性、逻辑性、统一性,在党委统一指挥下,组成专门力量对高校反腐倡廉纪律、规章制度建设进行的设、变、废,既有实体规定,又有程序规定,既重点突出,又具有丰富性;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科学合理的纪律、规章制度的有机系统体系。

3.3加大高校反腐倡廉党纪条规教育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教育形式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广大师生员工党纪条规学习的宣传平台和载体。我们要大力发挥中心组,“两会一课”以及网络、报刊等阵地的作用,加上廉政党课,宣讲团、授课专家等宣讲党纪条规。聘请反腐倡廉有经验的学者专家“以案说纪”等形式,深入开展反腐倡廉纪律条规学习教育活动。其次,建立反腐倡廉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将其计入财政预算中,增加财政投入总量量,确保宣传教育活动的健康有序地开展。最后,寓学于赛,寓教于乐,也是高校反腐倡廉遵纪守规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可以开展党纪条规知识竞赛、还可以将党纪条规编排成少数民族节目进行表演,更可以举办“党纪条规”廉政漫画巡回展活动,使广大师生员工遵纪守法意识得到增强。

3.4重视领导干部遵纪守规的带头作用

领导干部不能凌驾于纪律、规章制度之上,对别人是,对自己是自由主义,领导干部是广大师生学习的榜样效仿的对象。因此,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教育,要对他们进行“考廉”,帮助他们去除特权思想意识,带头守纪守规,身先垂范,引领和感染广大教职员工。3.5高校要建立反腐倡廉的纪律、规章制度的评议和监控机制,奖惩分明要把遵纪守规纳入教师干部年度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民主评议考核等工作当中,成为评优的重要依据。将遵纪守规实际情况公之于众,实现透明评议。让纪律规章制度执行分层次监督,推进纪律、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建立遵纪守规的奖惩机制,奖罚分明,鼓励先进,打击违纪违规,严格执行纪律制度。

参考文献

[1]田淑兰.认清形势标本兼治,努力做好高校纪检监察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4(3-4).

[2]顾照明,陈利平.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现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24.

篇10

关键词:课堂管理;家庭教育;优化措施

教师关注及谈论的焦点往往就是课堂纪律。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玩游戏,所以在课堂上容易出现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所以教师通常会利用教学的各种条件去采取有效的课堂管理,形成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防止妨碍教学现象的事情发生。

一、产生课堂纪律问题的导火索

1.教师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在对课堂纪律出现紊乱原因分析中,可以得知,从教师自身谈起,其一就是教师备课材料准备单一、不充分,所以学生不能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导致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容易让学生产生懈怠、散漫的学习情绪。第二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削弱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当很多学生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思维时,就容易出现纪律问题,扰乱课堂氛围。第三就是教师不注重因材施教导致的课堂纪律问题的发生。教师往往在一种教学方法取得成效的时候,会将此方法进行推广。这就忽视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契合度,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平衡状态,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愿。

2.教学课堂与学生的兴趣联系不紧密

教师善于备课,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关注的焦点引入教学内容,营造一个有趣味的课堂氛围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趣味性的课堂不是指形式化的、表面的事物对学生感官的吸引,而是能采取各种有意义的事物刺激学生积极的情绪。而且学生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往往更容易拓展自身思维的想象空间,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的深度。如果抛弃了学生兴趣的焦点,轻视兴趣的作用,刻画出呆板的课堂氛围,也必然出现纪律问题。

3.家庭教育的不规范

我国目前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物质水平提高,给孩子提供了优越的成长环境,所以孩子就成了一家人关注的中心,有些家长甚至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而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最深的因素,父母的言谈举止很容易被孩子模仿。如果父母不对孩子的行为做出纠正,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对做错的事情不以为然等不良的情感和生活习惯。所以,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这些学生容易出现烦躁、退缩等不稳定情绪,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实施优化的课堂纪律管理策略

1.规范奖惩制度

首先教师可以在班上构建班规。利用开班会的时机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制定纪律管理制度,给学生的自觉性提供一个外在约束力。不仅有约束性规定,也要有奖赏制度,但应注意的是应对学生多多采取鼓励和赞赏的行为激励,也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从而在适当解决中,达到构建和谐、有张有弛的纪律课堂。

2.发挥鼓励对学生成长的需要

在课堂上可以实施加分和扣分项目的比赛,根据学生的求傩睦砣ス睦和引导他们。比如,以奖励小星星开展题目竞赛,出现问题型行为和答非所问就扣掉小星星,这时学生会为了小组的胜利约束自己的行为,同伴也会相互监督和提醒,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和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再通过对成绩的评价,让学生、教师充满自信和快乐,带动班上学习氛围的形成。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多予以关注,让他们也能融入课堂中,这时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提出简单的问题给予其回答的自信,也要通过沟通交流发掘这些学生身上的亮点。

3.改变教学方式

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良好纪律管理的保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推动力,所以教师平时要关注学生关注的焦点,及时切进课堂,调动学生深入探知的欲望。在课堂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应该构建多元化的课堂,引进游戏活动来支撑教学内容。开展一些新颖的课堂游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缓解学习的疲劳,还能调动思维,将注意力重新凝聚起来,体会知识充盈的,维护良好教学秩序。

随着现代教育方式的不断创新,教师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我们学校长期对课堂改革的研究得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以“任务展示―自主学习(独学)―小组合作(群学)―展示反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将自身精力发挥在学习上,使学生和老师之间产生共鸣,主动去倾听老师的问题和有效解决方案。课堂纪律管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自然提升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