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育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2-23 17:51: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践教育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协同教育提出的背景及任务
(一)协同教育提出的背景
教育部教师[2007]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引导师范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必要途径;是密切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也有利于帮助农村中小学提高师资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2]师资培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如何确保师资培养院校能够为各级学校培养出符合学校实际需求的高素质教师,就是需要探讨的。“教师教育问题”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破解“教育人才培养难题”,是扫清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障碍的重要举措,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来提高全社会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本含量,提高教育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动力水平,从而推动社会在各个领域的进步,以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培养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这是教育受到教育界关注的根本原因。
自现代意义上的师范教育产生之初,“师范性”就是师范教育的主要特征,而实践性培养作为“师范性”的集中体现历来也是师范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从师范教育的历史发展来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师范人才的培养中始终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性培养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3]协同教育以提升教师教育培养的质量、带动教师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调整教育研究的服务面向三位一体的共同体创新能力为核心,形成“教育高地、科研阵地、培养基地”,将协同教育的协同主体打造成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特点的平台,并围绕这一特征设计新型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汇聚创新要素,对内整合资源,对外协同发展。
(二)协同教育提出的任务
1.开展协同地区义务教育师资培养均衡发展
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内部均衡发展,而且也包含着义务教育对县域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与适应的外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本质在于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发展。从义务教育发展的事实来看,义务教育发展的外部失衡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加剧了义务教育的内部不均衡。关注内部均衡而忽略外部均衡问题,则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会丧失其社会基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突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困境,需要将内部师资培养均衡与外部师资使用均衡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概念。
2.协同开展师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的研究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协同主题发展的平台,开展师资培养学院和师资使用学校有效教育教学研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新课程、积极倡导规范办学行为与减负增效提质的今天,如何坚持“借助教学促进学生(师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增强师资培养院校课堂有效教学培养的的意识,注重有效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评价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是协同主体的基本研究任务。
3.协同开展探索地区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的研究
探索地区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探索推进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轮岗制度。由县(市区)级或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区域内的校长、教师有计划地在不同学校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任教,目标是促进区域内校际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通过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有序流动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制度设计。而要切实落实这一制度,则需要在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政策体系,人事制度改革,消解利益冲突,健全监控机制等方面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制度创新。.
二、协同教师培养的内容及机制研究
(一)协同教师培养的内容
协同教师培养是指将教师教育的院校师资和中小学学校教师的实践工作结合起来,使得培养师资的教师能够了解其培养的对象在实际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境中的真实状态,以及培养的对象为更好地实现工作的目标所必需的的知识和技能,以期望提升师资的实践教学的能力。鲍嵘在《论教师教学实践知识及其养成——兼谈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一文中提出:“对教师来说,教学就像一条实践的河流,河水是流境。教学的问题主要不是理论的或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一个教师在教学现场如何有所行动的问题。教师职前教育应把专业实践能力作为与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并重的培训内容,并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课堂管理、语言与备课技巧等进行训练。”w这样使教师培养的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更明确。当前师资培养的缺失就在于培养计划和培养活动的针对性不明确,培养师资的教师不了解其培养对象将来的实际工作情况,如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培养单位对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状况了解得不够深人,对于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中小学学生的本质属性、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师发展等方面的实际工作掌握得不透彻,甚至从来不去关注中小学的各方面的工作,结果就是师资培养院校和使用师资的学校相互脱节,严重影响到教师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影响到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协同教师培养的机制研究
师资培养院校和中小学校要建立和形成教师培养、培训及使用一体化的机制,共同商讨和确定协同培养教师的内容及培养的方式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高质量的课程资源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以往的课程设置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形式,课程的设置更多的受到来自于社会、课程专家、文化传统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课程设置的主体和课程实施的主体以及课程结果的体现的主体都是不统一的。在这样的课程设置下培养的教师,在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多方面的,如不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实际、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教师自身的专业性发展的基本缺失等。模块化的课程设置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形式,采用反推法来设置课程。比如小学教师的培养,通过到多所小学走访和做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当前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师资培养的院校里设置模块化的课程,需要哪方面的就来学习和训练哪方面,使得师资的培养更加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学校中的资源都可以作为学生培养的可利用的资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51到多所学校进行调研,明确各级学校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就师资培养所需的课程资源听取一线教师或学校校长的意见和建议。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层次的师资,学校中的教师、教科书、学生、教师和学生的经验经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策略都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必须加强建设,使之在师资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能。
2.组建强大的教学研究团队,建设高规格的实践教学基地
当前中小学中建立的教学团队对于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推进均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师资培养的过程中必须给培养的学生树立团队的思想。基于此,作为师资培养的单位必须建立强大的教学研究团队,对师资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良好而有效的团队建设,对于明确团队努力的方向和发展的目标、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团队建设还要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确保师资培养的过程精确化、有效化和时效化,确保师资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促进培养单位师资的专业发展,以便于更好地实现师资培养的任务。
除了在师资培养单位建立强大的教学研究团队,为了确保师资培养的高质量,还需要高规格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也是协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就使得校内校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对师资的培养发挥作用,便于师资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必须是高规格、高起点、高要求和高效益。在师资培养过程中能够真正发挥职责,要形成实践教学基地专人负责的机制,对于学生在实践基地的所有实践环节,必须经过师资培养单位和实践教学基地严格的科学的考证,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3.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实践活动,形成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
在师资培养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活动的内容要紧密结合专业建设与发展。结合学生社团的相关活动对学生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和培养是当前师资培养的一致做法,还要紧密结合实践领域内教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开展社团活动,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紧密结合,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来弥补课堂教学实践技能的不足,是非常有效的教师技能培养方面的措施。舒尔曼指出:“培养专业人员不能只是简单地把他们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而是在不可避免的、不确定的情况下学会运用判断,即学会变化、适应、融会贯通、批判、发明,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变成专业工作所需的临床知识。”[6]师资培养单位要结合实践单位的需要来建立并形成相关活动的政策和机制,对于活动的实施能够给予相关的信息指导和经费保障,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广泛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
在师资培养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和形成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要协同师资使用学校,在广泛吸纳相关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共同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从当前教师的录用和使用方面来凸显并提升对师资培养单位的影响的力度和影响的作用。建立师资培养单位联合师资使用学校共同评价的体系,实行评价方面的“双导师制”,对于师资培养的有效性的指导性将会更加明显。
三、协同教育培养教师遵循的基本要求
1.师资的培养必须以需求为导向
当前的教师是作为应用型人才来培养的,既然是作为应用型的人才,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就需要明确人才的需求状况,根据需求的规模、人数、质量、类型和层次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师资的培养需满足师资实际的需求,如当前城镇学校的教师已经处于饱和的状况,但是在条件相对贫困的地区,教师数量和质量仍然比较低,所以教师教育专业逐步紧缩,也才开始培养“全科教师”。因此,师资的培养要避免盲目性,就必须以需求为导向。
2.师资的培养必须以分类为指导
分类指导作为师资培养学院的根本要求,是适应社会对高技能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的客观要求而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协同的作用在于培养师资的单位和应用师资的学校相互协调、交流沟通、互派互访,培养师资的学院进人相关的学校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指导,采取培训教师,理论讲座的形式;应用师资的学校骨干教师或学校领导进入师资培养学院来对学院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师范、专业引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知识的讲座或报告活动,使得师资培养学院全体师生能够对实践领域的相关工作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有利于师资的自我发展和进步。
3.师资的培养必须做到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原则,其内容在于“三位一体两协同”的全程渗透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即“课堂教学实践一课外教学实践一专业实习(含见习)一-‘三位一体’”和“课堂理论教学与创新型实践教学相协同”“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交流培养相协同”——“两个协同”。该体系依托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以横向课题为牵引,增设贯穿大学四年的“课外教学项目实践”课程,把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的优质资源,实现了从学习型向教育教学能力型、从单知识点向多知识点、从单一的课内向课内外相结合模式的转变,打造出“教学实践环节”多层次、全过程不间断的培养模式,使本科生通过接触课堂实际,经受教学锻炼,体察教育教学的艰辛和快乐,从而实现早进课堂、早进社会。
4.师资的培养必须做到深度融合
协同培养师资的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要渗透在师资培养的方方面面。不但要有一定的深度,还要有一定的力度。要建立和形成师资培养的真正“协同”,注重协同的实效,从协同的整体设计、协同实施的具体环节、协同过程中关系的协调、协同阶段质量和效益的评价、协同结束后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形成等方面,发挥协同主体各自的作用和职责,确保顺利实现师资的培养和应用。要实现学院和学校的深度融合、部门和部门的深度融合、个人和个人的深度融合,集中协同主体的所有的资源优势,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使师资培养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协同教育作为师资培养过程中的较新的做法在实践过程中的确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当然,任何时候人们对新生事物都要有一个认识过程。尤其是当新生事物打破原有的制度安排,调整既有的利益分配,改变固有的行为模式,人们往往就会因为长期形成的固化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等对新生事物产生疑惑、观望、排斥甚至阻挠。所以,这样的认识过程也就往往是曲折的、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7]协同培养师资,必然能够为社会各级学校发展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教师,必须要不断巩固并发展协同师资培养的机制。
层,贫穷阶层则在权力阶层的挤压下,复制出贫穷阶层,使阶层固化,阶层流动减慢,社会丧失活力与公平。许多学者呼吁关注农村学生,政府也积极制定政策,提高部属高校农村学生比例,这样有利于加快阶层流动速度,使公平重新回到社会;但是这一行为触及到权力阶层的利益,使他们无法容忍,他们不仅会反对该项政策的实施,同时可能会借助这项政策获得更多利益,迫使政府制定的政策破产,不仅不利于公平的回归,甚至会加剧社会的不公正,导致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对此,从政策制定到政策实施,必须全盘考虑,尤其在政策实施环节,事先考虑到政策实施会产生的各种影响和遇到的各种阻力,进一步完善该项政策,同时实施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政策进行评估,将产生的问题汇总,重新修订该项政策。另外,一项政策收效如何,不仅要看政策制定的合理性,还需要关注实施环节,加紧配套政策的出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减少权力阶层的恶,防止他们借助该项政策获利,促进阶层流动,使社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吾文泉,徐文雅.反向歧视:大卫马麦特《奥利安娜》和《种族》评析[J].当代外国文学,2013,(3):64.
[2]Gross,BarryR.ReverseDiscrimination.Buffalo,NY.:PrometheusBooks,1977.3
[3]余海云.反向歧视[J].经济知识,2009,(12):40.
[4]付颖光.对反向歧视问题的法理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1,(11).
篇2
关键词:初中体育 健康教育 意义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200-01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快速发育阶段,用一句俗话来形容,这一阶段的学生就像成长中的庄稼一样,生理和心理都正处于“拔节期”,能否在这一阶段健康茁壮地成长与体育学科的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从我们初中教师的角度应该如何具体地认识体育健康教育的意义并付诸于教学实践呢?
一、初中体育健康教育的意义
1.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体育是怎样一门科学?怎样认识学校体育?回答这样两个具有种属概念的问题,对于充分理解初中体育健康教育的意义很重要。
体育顾名思义是针对人的身体的培养和锻炼。体育以身体运动的方式将人的身体付之于运动的状态,体现出的是一种利用身体的运动去完善和结实身体的活动过程。因此,人类亘古至今都极为重视发展体育运动。
学校体育是体育科学内涵的一个分支。就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身体的成长和发育来说需要体育,就学校的体育来说履行的是体育教学,学生通过学校体育来学习和明确体育运动的理念,培育体育意识,学会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体育的能力。
2.在学校体育中突出健康教育
将体育作最为凝练的理解可以用我们国人十分熟悉的八个字来概括,即“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在这样明确的概念下来认识学校体育,当也可作最为浓缩的理解,即“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在以往的学校体育教育中,虽然在教育方针上是将德智体“三育”等同作为学校教育目标的,但在我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智育一股偏大,智育第一的排位弱化了德育,更弱化了体育,体育教学的位置处于从属位置,体育学科和体育教师处于学校教育的尴尬境地。学生不把体育课的学习视为必学科目,体育课无关紧要的意识从学生到教师再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也就形成了。体育课中的健康教育更为淡漠,没有有意识和积极的措施予以展开。体育健康教育的弱化,或称之为缺失,带来的是学生身心健康的无法保障,体育强身健体、锤炼学生意志品质的作用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校生活呈埋头读书状态,身体健康状况堪忧,意志品质状况堪忧。摆正体育和德育、智育的同等重要的位置,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引起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视,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学校体育教育要实施健康教育的要求也就成为了正确的选择。
二、初中体育课健康教育教学的开展
1.初中体育健康教育教学目标
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即:理念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理念目标所要达成的教学目的是端正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从学校到体育教师,再到学生,都应该充分认识体育的重要,充分认识体育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将体育和健康的认识统一起来,认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技能目标所要达成的教学目的是教学体育技能,在体育健康教育教学目标下,教师和学生共同认真完成课程要求的每一项体育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体育、锻炼身体。情感目标所要达成的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乐于上体育课,乐于学习和体验课堂教学中的每一种体育项目,奠基终身体育意识。教师要有对体育教学尤其是体育健康教学认真负责的精神和讲求富有教学效率的方法,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同时调动起来。
2.初中体育健康教育教学实践
其一强调教师的因素。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初中体育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因素是关键性因素。初中体育教师对于体育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方法都需要通过职业培训的途径来赋予。学校应该完善教师培训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重视并积极安排对现有体育教师的培训、进修。从多方面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不仅仅是简单凭借期末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情况来对教师一个学期的体育教学进行评价。教师本身应解放思想,认真学习关于体育健康教育的文献、信息和经验,改变过去教学中所形成的狭隘体育观念和不适当的教法。
其二强调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因素。体育课实行健康教育,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体育安全教育,教给学生体育安全知识,要求学生形成运动安全意识和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教师在组织和教学体育课的过程中要排解学生对于某些体育项目的恐惧心理,以妥善的安全保护措施给予学生安全感。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艺术实践;意义;实施方法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气质。高校的音乐教育教学是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因此需要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艺术实践的引入和有效开展,以此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复合型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帮助。
一、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艺术实践的意义
(一)巩固了教学成果
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引入艺术实践,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调整,从而使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的需求,既达到了人才培养的目的,也使课堂教学效率更高。此外,通过艺术实践,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主动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进行学习,改变传统教学中被动学习的状态,达到提高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提高了学生能力
艺术实践是一种实体型活动。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获得社会或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可,以此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学识水平和专业能力状况,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通过艺术实践,学生还可以全身心地感受和体会艺术专业的魅力,摆脱课本枯燥的理论,激发自己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艺术实践当中,会通过舞台形象的塑造来完成学习。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出发,舞台的表演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学生演出的机会多了,才能有依据和经验去完善形象的塑造,从而提升自己的表演能力。由于艺术实践是综合性活动,不仅仅涉及学生在舞台上的表演,对学生的组织、领导、宣传能力也有较强的锻炼和培养。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到中小学从事教师工作,在这些岗位上,教师不仅仅要完成课堂的教学,还会涉及组织举办学校的各类艺术活动,因此在艺术实践中培养综合素质就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快地适应和更好地完成任务。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
艺术实践是一个综合性的平台,这个平台不仅仅提供艺术表演的场地和机会,更是提供了深入实际了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背景下对音乐艺术需求情况的机会。通过对音乐需求市场的了解,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危机意识,使他们主动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能力[1]。同时通过艺术实践,学生还可以通过合作的环节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和实践动手的能力,养成为提高全民音乐素养而奉献的精神理念。
(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人才的需求问题上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元化。作为艺术类人才,不仅仅要掌握熟练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较强的舞台表现能力,能编排节目、策划艺术活动等等。从这样的社会需求背景出发,仅仅通过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无法让学生达成这样的培养目标的,因此艺术实践具有存在必要性。
(五)促进了学生与课堂之间的有效互动
音乐表演的艺术特性是含蓄而又复杂的。虽然将音乐这门艺术的主旨表达出来需要经过声音进行传达,但正是“声音”对音乐的表达促进了音乐的丰富性。每一个音符都代表不同的含x,不同音符之间的碰撞能够带来不同的音乐体验。由于音乐不是固定性的艺术,所以想要促进对音乐的良好诠释,需要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所以学生仅仅依靠简单机械的课堂教学是无法真正体会到音乐的美感,需要有丰富的舞台实践才能完成,这就是艺术实践。艺术实践活动是丰富灵活的,不仅能够将音乐的基础知识进行合理的表达,还能够促进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大大增强了学生与音乐课堂之间的有效互动。
二、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艺术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实践机会少,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教学呈现出理论教学成分重,艺术实践机会少的情况。高校的音乐教育教学一般会设计基础的乐理知识、音乐历史、声乐、舞蹈、合唱指挥、乐器等等。在这些课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是首要的目的。很多高校在开展这些内容学习的时候更多注重的是技能的传授,容易忽略技能在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使学习的内容难以通过实践得到印证。很多高校对艺术实践内容,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其当成一种课外活动,没有通过学分制的形式来加强艺术实践的实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提高。
(二)艺术实践形式单一,覆盖范围小
艺术实践区别于课堂教学,从理论上说有更为丰富的形式,以此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但是很多高校在艺术实践方面,都只是举办了一些简单的艺术活动和演出,所覆盖的范围比较小,往往有表演机会的都是班级里面的少数佼佼者,对普通学生来说,难以得到提高的机会[2]。在艺术实践中还存在一个问题,高校对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给予了关注,却忽略了学生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此外,近些年受到高等教育扩招的影响,艺术的教育资源显得有点捉襟见肘,使艺术实践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三)艺术实践脱离了教育市场的需求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培养的人才最终需要输送到社会中,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市场的需求。很多高校在艺术实践的组织开展中,没有注重教育市场需求的情况,一味地按照传统的培养形式进行艺术实践活动,使人才输出无法与社会需求匹配,脱离了艺术实践的初衷。
(四)高校对于音乐教学中的艺术实践不重视
高校的教育就是为了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当然对于音乐学科的培养也不例外,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艺术实践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只有将音乐学习与艺术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音乐学习的有效性。但是现阶段,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艺术实践是不重视的,他们往往只是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和专业的培养,对于艺术实践认为是可有可无的。正是由于教师不重视,才使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进行艺术实践,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教育,就不能在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时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生艺术实践的质量。
三、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艺术实践的实施方法
(一)建立固定的艺术实践基地
艺术实践基地的建立,对于高校的音乐教育教学中艺术实践是有着重要影响的。如果有一个固定的基地,那么学生就有了固定实践的场所,可以定期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具有归属感。基地的建立会带动艺术实践的系统化进行,让学生得到系统的实践训练,更加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养成。
(二)丰富学生艺术实践的形式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这样的市场需求下,学生艺术实践形式也应该多元化发展。在原来的晚会、汇报演出的基础上,应该增设一些专业大赛、综合素质大赛、艺术节、校外活动和公益演出等等。以校外活动和公益演出为例,在校外活动中组织学生到少年宫、文化馆提供义务服务,参与节目的编排和辅导,不仅有利于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综合能力的提升,更可以让学生自己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调整。在公益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下乡公益演出和义务扶贫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从当前中小学艺术教师的需求来说,师德也是人才招聘的一个重要考虑指标。
(三)鼓励人人参与,增强艺术实践的覆盖面
音乐教育应该是一个覆盖本专业所有学生的教育。但是在艺术实践中,能得到实践机会的总是小部分人,大多数学生都是旁观者角色,如此的局势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要通过相应的鼓励机制来鼓励其他学生参与到艺术实践中。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来提供不同的机会,鼓励小组和社团活动的形式,降低活动的规模,减轻学生的压力,使他们有勇气参与艺术实践。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来构建一个人人有机会、人人都参与的艺术实践氛围[3]。
(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艺术实践形式
高校的人才培养最终需要社会的接纳,因此艺术实践的开展需要根据教育市场的需求来进行调整。要根据当前中小学音乐师资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设定艺术实践的形式,避免在人才培养的问题上走传统的音乐学院式培养的老路,使输出的人才高不成低不就。从当前的教育市场需求出发,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许多中小学的音乐教师不仅仅是担任教学工作,艺术活动和其他活动的组织,也会有他们的身影,有的甚至还需要担任行政工作或者其他工作。因此,在艺术实践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使之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四、 结语
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承担着培养音乐教育人才的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提高,艺术教育教学多样化也越来越明显。在这个背景下,注重艺术实践的开展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田冰洁.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艺术实践的意x与实施方法[J].魅力中国,2016(10).
篇4
目前西部升格师范学院在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过于注重学科课程,缺少综合课程,实践环节薄弱。师范生的实习时间短、实习任务重,再加上指导教师的指导不到位,让师范生疲于应付,从而导致教育实习流于形式。这样的教育实践难以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课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整合。
师范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师范生自主进行的综合学习活动,是基于师范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师范生的生活实际和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一种课程形态。师范综合实践活动与基础教育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共同的课程理念,前者源于后者又高于后者,并最终为后者服务。师范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研究性学习、教育见习和实习、社会实践等整合成为综合性的实践课程;使师范生能够经常深入中小学开展见习、实习、社会调查等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中小学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 设置师范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师范生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所谓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完善的教师素质结构应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专业能力为核心、专业品质为动力。无论是专业品质的形成、专业能力的发展还是专业知识的获得,都必须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加以培养和提升。许玲俊认为,职前教师教育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培养新型师资的新的生长点和切入口。师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可以拓宽实践领域、增加实践机会,提高师范生的教师素养,促进师范生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2 有利于弥补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不足
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专业化教师是职前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实践课程是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过分强调分科而忽视“领域”概念,过分强调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性学习是传统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最突出的弊端。其结果是师范生难以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难以发展相应的实践能力。而以整合和实践为显著特征的师范综合实践活动则强调师范生跨学科的学习、注重师范生在实践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因而有助于师范生开展实践性学习,从而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
3 有利于提高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效性
李军靠、魏宏聚认为,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教育专业的主要知识基础,它必须通过实践性课程的学习才能有效获得。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不足与形式化,导致了准教师们的实践性知识普遍匮乏的现实,这就决定了科学开发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紧迫性。教育实习作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中主要的实践环节,由于时间短、模式单一、教师指导不力等方面的原因流于形式,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师范综合实践活动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研究性学习、教育见实习、社会实践等内容整体纳入到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当中,有利于丰富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内涵、加强理论教学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效性。
4 有利于为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实践基础
师范综合实践活动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师范生自主进行的综合学习活动。师范生通过广泛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各种教育情境之中,通过不断地反思形成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并在形成实践性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相应的专业能力。同时,师范生在完成各种实践活动任务的过程中,其意志品质和专业思想也能得到很大的发展。所以,师范综合实践活动为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基础。
5 有助于职前教师教育中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
职前教师教育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的传授式教和学生的接受式学为主要特征。在学科课程的教学中可以运用师范综合实践活动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改革职前教师教育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形成能充分调动师范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教学方式。
二 构建师范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策略
1 更新课程观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和反思者,因此职前教师教育必须改革“技术熟练者”范式的课程体系,要以“反思性实践者”范式为主导,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实践环节对师范生的成长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教育实践不仅在于“运用”和“检验”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掌握的情况,同时也是师范生获得和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特性的过程。设置师范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为了在实践中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西部升格师范学院的领导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中设置师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确立课程地位
师范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保证,西部升格师范学院在培养计划中要压缩必修课程、强化实践环节,将其列入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计划之中。由于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内容的特殊性,没有必要全部列入课表,但必须要有一定的学分要求。教育见实习的时间要适当增加,做到集中安排和分散安排相结合。
3 提供保障条件
师范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是建立长期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这是由于师范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它不只是西部升格师范学院自己的事,还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有密切的关系,需要加强与它们的合作。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首先要扩展范围,以中小学为主,但不能仅局限于中小学,还应涉及其他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形成师范生专业精神的教育机构;也不能局限在城区和条件好的中小学或教育机构,还应涉及农村和条件较差的中小学或教育机构,要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互惠互利。西部升格师范学院要与教育实践基地建立起平等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保证师范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4 稳定教师队伍
师范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既定目标是否达成。师范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师范学院的教师,全面负责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研究性学习、教育见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另一部分是实践基地的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和实习。要选择那些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责任心强、学识渊博的教师来担任指导教师。西部升格师范学院还应协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对指导教师进行专门培训,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确保指导教师队伍的稳定。
参考文献
[1]李其龙,陈永明主编,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11
[2]林崇德,申继亮,王水丽,教师素质一亟待澄清的概念[N]中国教育报,2004-4-6(7)
篇5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陶行知;生活教育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开放性、实践性、生成性等其它课程都无法取代的课程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的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产生既是和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发展趋势接轨,又反映了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思想中,很容易找到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影子。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座右铭,为中国现代教育事业一生耕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先生说的“生活教育”是其全部理论的一个总概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因此,我们可以说,所有的活动都是生活,生活就是一切教育的来源。陶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有着借鉴意义,对我国当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和开展更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可以借鉴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来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性,有效整合课程资源
对于陶先生身体力行倡导的“生活教育”,他本人曾有过一段精辟的阐述:“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所谓的生活是指个体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的生活。”因此,“生活教育”中的“生活”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生态诸多领域在内的“大生活”。这种“大生活”决定的“生活教育”所具有“大教育”观,可以表述为“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在这样的“大教育”观指导下开展的活动必然是形式灵活、层次鲜明、渠道多样、内容丰富的有机整体。
生活的整体性造就了教育的整体性。以此教育思想为基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可以包括学生的个人、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因此,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就应该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使课程体系具有整体性,这样才会让学生体会到学校教育不再是脱离实际的教育,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和社会需求是紧密联系的,可以把学校所学和社会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特的课程价值。
首先,应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扭转传统学科教学相互割裂、缺少联系的局面,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无论课程内容还是课程目标,与新课标的学科课程是难以割裂的。
其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学科课程为基础,学科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综合运用在学科课程学习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科课程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整合、延伸与提升。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都会涉及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将学科知识在学以致用中重组和综合,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科学素养极为有利。比如笔者指导过的《闽江口湿地的考察与保护对策》实践活动,其中湿地动植物的考察就涉及生物学知识,湿地的水文和气象条件及卫星遥感监测等就涉及地理学知识,而湿地的水质鉴定又涉及化学的相关知识。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就必须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开展有效研究。
其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为学科课程知识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平台,而且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获得的知识以及问题解决的基本能力又促进学科课程的学习,有助于知识的整合。比如笔者和学生一起开展的《福州城区热岛效应的研究》实践活动,学生从福州城区夏季酷热难耐,发现了城区热岛效应是福州夏季高温的重要诱因。陈夏同学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城区现有绿地及可供绿化的区域较为有限,水平绿化空间不足。经过思考,她提出了《城市建筑的“绿外套”――垂直绿化研究》的课题。在课题研究中,她对爬山虎、常春藤等攀援植物做了大量研究,在估算叶片面积时就自学了微积分的方法;在测量蒸腾速率时,又学习了大量植物学的相关知识;在计算蒸腾量对周围气温的影响时,又学到了许多物理知识,这些知识和技能对她后来各学科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裨益,对于提升科学素养有大有帮助。
其次,应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各个模块之间的整合。在新课程标准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了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模块。在大部分中小学,这些模块都是分项实施,各模块之间没有什么联系,这样操作导致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如果能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各个模块相互整合,彼此关联,就能极大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以笔者参观过的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为例,该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各个模块整合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很值得我们借鉴。校方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总体规划,以《走进古镇黄龙溪》实践活动为例,校方让初二的学生全员参与,但绝不是象许多学校所实施的社会实践活动那样,就是安排一场类似于春游的活动草草了事,而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事先对黄龙溪古镇有所了解,从而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师生共同从中选择有新意、可行性强的部分课题,分组进行研究。当学生走进黄龙溪古镇时,他们是带着问题、带着课题有备而来的。这种将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实践活动,学生从中得到的体验和收获自然大不相同。再以《走进社区》实践活动为例,校方不是只让学生完成若干社区服务的时数,再检查确认一下街道、居委会的签章即可。而是让学生在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从而形成调查报告类的研究课题,分组进行研究。学生完成的调查报告中的许多合理化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许多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他们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尽了自己的一份心力。这样就实现了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这类关注到整体性的综合实践活动,正是体现了陶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的真谛。
2.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中心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陶先生的生活教育运动,本身就是生活教育理论与生活教育实践的有机统一。陶先生当年确定了“教学做合一”作为他所创建的晓庄学校的校训,对此他有过相关阐述:“我们的教育不限于学校的形式。既然真正的教育来源于人们生活间的接触,任何有人居住或聚集的地方实际上就是一所大众学校。于是,我们的学校是在庭院、走廊、街道、商店、庙宇、兵营中举办的。整个社会是我们的学校,全部生活是我们的课程。”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下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要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所以,校方与教师应创设情景,最大程度地提供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敢想、善问、多看、乐做,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感知、思考、操作的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自发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投身到各项活动中去。
还是以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为例,该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学校拿出总课时数的20%让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多样:如诗歌会、演讲赛、辩论赛、鸡蛋撞地球实验、汽车模型比赛、行政区划拼图比赛等;活动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如走进古镇黄龙溪、走进社区、走进双流新城、走进双流水环境、走进城市交通等。学生带着任务到知识的海洋中去自主学习探索,到社会的大熔炉中去调查、研究,并加深体验。学生收获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得到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该校学科课程的课时数和其它学校相比要少一些,但该校毕业生的升学考试的成绩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稳步提高,目前该校的中考成绩已稳居双流榜首,在整个成都市也名列前茅。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已经从扎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受益良多。
3.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陶行知认为:“创造力最能得到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习情境,保护和激发每个孩子的创造力。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绿叶,学生必然存在差异。作为一个群体,他们有着该年龄段的共性的身心特征;作为每个个体,他们又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心理特征。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发现特点,并把特点发展成特长。对学生的教育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使他们在各自基础上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能力、智力的差异应采取不同的措施、途径和方法进行教育。
陶行知提出了“六个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在笔者所进行的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总是努力践行陶先生“六个解放”的教育思想,力求最大程度地给学生提供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感知、思考、操作的条件和机会,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问题是启发思维的源泉,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再让这些问题引领他们去解决问题,同时又不断地生成新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才算是开展得有声有色。笔者在课上开展了“头脑风暴”的教学,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大胆联想,畅所欲言。如谢学军同学将自己在“头脑风暴”产生的问题和创意都记在本子上,一段时间后,他将这些内容拿来和笔者交流,当笔者一一看完其中的100多条创意时,他所产生的许多奇思妙想,让笔者都大为惊讶。后来他从中选择了《自给电感应水闸》和《Biefeld-Brown推进器》进行研究,两个项目都获得了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后一个项目还获得了“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的奖项。
篇6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实践;现实意义
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科目。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对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需要结合实际开展有效的、针对性强的思政工作,为中学生的全面更好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现实意义
从微观方面和宏观方面分析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现实意义。首先,在微观意义方面,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个体的更好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的个体行为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道德标准建立和价值观念形成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学生个体的意义影响,还集中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能够促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了解时事政治,更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多元化的思想和观念对现代中学生的思维产生了冲击、矛盾的影响,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净化学生的思维发展环境,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其次,从宏观意义来说,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为国家经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培养有担当、有智慧、有思想的现代化全面发展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储备。另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还能够有效传播我国有效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文化,在为国家发展塑造良好政治环境和舆论氛围方面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新时期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开展的途径和方法
(一)调度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很多中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兴趣、没有参与的积极性是影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加有效、更加高效的开展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对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有效的激发,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中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首先,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尊重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中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展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充分发挥中学生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提问、提出质疑,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自主思考才能够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效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给予足够的尊重,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在科学评价自身能力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强的思想政治学习教育。
(二)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实践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为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新时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开展教育工作,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结合时事政治教育开展思政教育,时事政治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融入应用不仅提高了中学课堂教学的丰富度和生动性,也能够为学生更好的走向社会、走向实际奠定良好基础。而且在目前信息传播十分快速的今天,中学生获取新闻和时事的渠道也是十分丰富的,电视、网络、手机都成为现代中学生了解时事政治和相关政治教育理论和知识的重要途径,这也为中学思想政治时事政治的融入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例如关于航天的时事政治就能蛴行Ъし⒅醒生的学习兴趣,在对相关时事进行持续关注的基础上还能够对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之情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培养。
(三)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手段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教学手段在教育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并且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优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效果,并且在教育意义实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首先,要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的重要意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将略显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生动、形象,通过多媒体手段对某个理念、理论和方法论等进行形象展示,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还能够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营造氛围、提供手段,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要注重网络教学手段的应用,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但是也同时带来了一些麻烦,教师要学会筛选,并且引导学生正确的利用网络。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教学群组、教学平台等来拓展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范围,延伸课堂教学效果,强化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网络的“双面性”给予充分的认识,学会利用网络,避免沉溺于网络。
结语: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到中学生良好道德观念养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建立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要从现代中学生的实际出发,基于个体发展意义和经济社会发展意义角度出发,做好主动性激发、时事政治融入和现代教学手段应用等相关工作,不断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郄美慧.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归因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0,(16):157.
[2]苏利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探讨[J].铜仁学院学报,2010,(6):26-28.
篇7
关键词:艺术教育 艺术行为 艺术实践 艺术素质
一、艺术教育现状
艺术教育的内容一般分为:(1)艺术理论知识;(2)艺术专业技能;(3)艺术行为。当前,我国的艺术教育机构大概有师范类艺术院校、专业类艺术院校和综合类艺术大学等。不同的艺术教育机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强调艺术理论知识的,有重视专业技能培养的,还有理论和专业相结合的。有一种观点认为:针对艺术教育,完成教学工作无须过高的专业技术要求,重在教育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掌握,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艺术教育,而不应以掌握某种专业技能为目的。过分强调技能训练,最终可能会过分依赖技能手段而丧失艺术创作的真实感和纯粹性。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艺术教育如果没有技术含量作为保证,就不能称为艺术的教育。没有良好的技术水准,必然导致低水平的艺术创作。就算掌握再多的理论知识也只是纸上谈兵,不能实际运用。
二、艺术实践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艺术教育过程中更应该重视艺术实践的教育。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都必须通过“艺术行为”来体现。艺术教育的现状往往过分强调理论或是过分强调技能,从而将知识教育、技能培养与艺术对于个人的要求(个人艺术素质)分离开来,忽略了艺术行为对于从事艺术创作的人的价值。前文所述的两种观点,无论是重理论还是重技能,笔者认为都忽视了以下问题:首先,艺术教育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其次,艺术教育应该是以艺术为前提的一种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即一种更加强调自我的、开放性的、非形式规定的教育。在理论和技能的前提保障下,我们更应该重视艺术实践的教育。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解决艺术对于个人所具有的意义及个人的艺术素质。美国的一位艺术教育家玛丽·埃里克森曾经谈到:“与其说艺术只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艺术行为就是通过艺术的各种实践来实现的。艺术应该认为是一种活动的思想,一种变化的、充满活力的形式。所以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实践应该是最为重要的教育方面。
当然又会存在一种观点,艺术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不就是艺术实践么?比如声乐练声、绘画练习素描、演员练习形体台词等等。但是这种“实践”其实是片面的。笔者所说的“艺术实践”,并不是指艺术院校的学生所进行的艺术技能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指学生把自己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有一些动手参与的部分,更要有动脑思考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像普通人一样发现生活中美的东西,而是通过思考如何从生活中去挖掘自己身边鲜活的事物,并经过自己的思考实践变为自己的艺术观点、思维方式,从而形成各自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段。所以光靠着学生闷在房间里苦练声乐、绘画、形体台词,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求学生把审美的思想,个人对于艺术的理解、思维方式、观察角度与自己的社会实践、生活实践相结合,明确技能和自我的关系、自我和艺术的关系、自我和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关系等等,从而达到提高审美修养、个人艺术素质的目的。因此,艺术实践不是一个简单的动手实践的过程,而是一个思想实践和动手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三、艺术实践深入分析
为什么要提出艺术实践这个问题呢?笔者要从对艺术的基本认识来探讨。艺术实践不单纯的是一种机械的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或者对专业技能的反复熟练,而是必须进入到社会生活中,带着一种艺术的审美,对视觉、形式的思考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冲突等。现有的艺术教学方法一般是在原有“艺术精英”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听一些比较枯燥的艺术理论知识和美学概念,或者是教师传授的一些艺术创作经验。一些学生因此把自己当做一个局外人,完全没有进入到对艺术的兴趣和艺术本质思考的过程中。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学生或者艺术创作者,每个人都要有强大的艺术感受力。这种来自内心的对生活对自我情感的一种表达就要靠艺术实践来实现。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
现实精神的谋和。艺术心理学有关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表演艺术的学生之所以从声台行表学起,不仅是为学习基本的表演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用听觉、视觉、触觉、感觉等多种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笔者认为艺术教育应该从课堂走向生活,不能用大量苍白的知识和僵化的技巧掩盖生活的缺失。艺术教育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个体生命存在的快乐,使他们意识到这种快乐并不遥远,而就在他们的身边,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由此将获得一双发现的眼睛。学生要动态地了解艺术的常识、美学的原理、专业技巧与自己参与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挖掘自身的各种精神体验和创造力,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介加以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方法或者一种体验是绝对的。答案就是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得到确立,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对生活的艺术洞察力、艺术的思维方式和独立创作的能力。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为:从艺术教育到生活,再从生活到艺术教育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更加全面的艺术实践的过程。德国的艺术家博伊于斯曾经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成为视觉艺术世界中的一句经典之语,很多艺术家都曾经被这句话所鼓舞而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会独立思考、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会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文化源心的人才。在艺术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知美、感知艺术,特别需要通过艺术实践从各方面用多样化的形式创造和表现生活。
四、结束语
篇8
论文摘要:民间美术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简述了中国民间美术的种类、特征及其艺术价值,并提出了民间美术应融入到现代美术教育教育中,以及中国民间美术对当代美术教育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民间美术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之中。作为中国文化民族性最为传统与纯粹的载体,它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形式,而是一种浓缩历史的记忆、质朴的民族信仰及情感,与中国文化的血脉同根同源。
一、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
1.1 中国民间美术的种类
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宗教美术而存在的,民间美术虽然来自民间,但却为其他美术提供了营养,成为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一,从民间美术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角度出发,即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的角度将民间美术大致归纳为八类:民间剪纸、民间木版年画、民间皮影、民间玩具、民间陶瓷、民间雕塑、民间印染、民间刺绣与织锦。民间美术是民间劳动人民群众创作的,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它主要通过物态形式直接反映生活,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体现服务于生活、美化生活的实用目的。
1.2 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
1)象征与抽象概括的互动。所谓象征,是以感性事物本身所显现的形态、色彩或生态习性,联想到某种与感性事物相似或相近的抽象涵义,从而附加了许多人格化的意愿。 “以象寓意”、“以意构象”、“借物抒怀”,是民间美术造型中最常见的手法。 民间美术善于将自然中的事物与美好的愿望相结合,并赋予吉利喜庆、迎祥纳福的意义。
2)实用与审美的协调发展。民间美术不仅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同时也具有装饰生活、美化环境的审美性特点。 实用性是民间美术的最基本的特征、而审美是在实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反映着民间质朴的审美观念。 民间美术的实用性和审美性两者互为补充协调发展。
3)区域与原发工艺的创造。民间美术的区域特征与地理环境、自然生态密切联系,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劳动人民往往把自己的艺术创作看成是一个民族、一个村落、一个家庭的才智象征。它不仅反应了这个民族的生产和习俗,也反应了他们的美学观点。就是同一个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的美学观点不同,作品也各异。
1.3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
中国民间美术是民族美术中群众性最广泛、与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地域最广阔、民族地域特征最鲜明、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它是中华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的长达七八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诸如那些神话传说的鹊桥相会、女娲补天、八仙过海等,还有民间故事武松打虎等题材,通过民间能工巧匠的制作设计,将劳动人民的爱憎和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都融入到民间美术造型中,可见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既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又有深刻的审美寓意。
二、中国民间美术教育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2.1 培养学生民族的审美趣味和能力
中国民间美术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品质,比如对装饰性的重视,对圆融和谐的追求,以及在线条、造型、结构、色彩、材质等方面就明显地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美术。 此外,中国民间美术特别重视寓意和象征,如剪纸形象中的“喜鹊登梅”,外国人看到的只是喜鹊和梅花,但不知道这里的深层含义是象征吉祥。培养学生的民族的审美趣味尤为重要,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学会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正是在学习和理解民间美术的特殊审美趣味和品质以及对民间美术作品内涵理解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理解力与审美判断力才能得到逐步地提高,形成独特的民族审美意识。 因此中国民间美术在当代美术教育中, 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不可或缺的内容。
2.2 培养学生基于民间美术素养的创新能力
每一代人的文化创造都以因教育为中介而不用从零开始,但传承文化的目的在于创造新的文化。 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创新能力,而创造能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 通过借鉴民间美术的方法,汲取民间美术中的优秀特点,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以此进行创新活动。 一切伟大的智慧,都来源于群众之中,民间美术既然是民众化的艺术,它里面所蕴含的智慧自然是最丰富的了。通过民间美术的欣赏,注重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感知力和科学态度,以及顽强的意志力和果敢的行为。尊重学生的创新激情和丰富的情感,鼓励学生锐意进取的冒险精神和批判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满怀热情的构建新思想、新观念,形成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审美教育的价值也恰恰在于此。美术发展史上的许多先驱无不是新思想重建的先行者,再才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推动知识经济和创意文化的发展,才能实现人的发展“和而不同”的最高境界。
2.3 培养学生基于民间美术素养的实践能力
民间美术融于当代美术教育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与培养创新精神相结合,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体验创新思维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在具体探究中,寻找民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关联,在跨学科的学习与探究中,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个人的创造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思维是动作的内化,动作是思维的外化。 “心灵”与“手”是密切联系着的,心灵推动手巧,手巧又促进心灵。民间美术融于当代美术教学活动中, 基本都需要一些工具和材料,学生必须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去体验民间美术的真正内涵。 其教学方法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以学生手脑并用的操作性学习为主。 通过民间美术的教学与实践,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中国民间美术扩展了当代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美术体验,在其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接触到许多优秀的中国民间艺术作品,这是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民间美术融于当代美术教育是凝聚民族意识的粘合剂,对当代美术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9
进入20 世纪下半叶,基于建构主义思想的基础教育改革蓬勃开展。相应地,为了更好地配合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建构主义也逐渐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它为人们重新思考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目前建构主义教师教育(Constructivist Teacher Education )正成为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流,在欧美许多国家广泛实践。
“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是以建构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组织、设计、培养、培训教师的新模式”[1]。这种新模式在教育理念、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相对于传统的教师教育来说是一次全面的、彻底的变革,标志着教师教育模式的范式转型。其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发展观
建构主义教师教育者强调应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基于自身经验主动地持续发展、 转变和超越的过程。 教师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成熟的体现是形成自己的、与实践有机统一的个人理论。
(二)教师学习观
其一,强调教师学习者的学习主体性与反思性。“强调应把教师学习者个人的经验、知识基础作为教师教育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把个体的主动参与、反思等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主要方法论依据,教师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者、被改造者”[2]。教师学习者自身应当成为教师培养计划制定、课程决策和成绩评价等整个教师教育过程中的参与者。其二,强调教师学习者学习环境的情境性、合作性、对话性及意义性。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合作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对话是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商讨;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即学习者对当前所学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其三,强调教师学习者学习的整体性。首先,教师学习者的个体经验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其次,教师学习者应把不同学科知识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学习,比如,把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相近学科等跨学科知识整合起来等。再次,知识与情境的整合,即把知识的学习与具体的教育情境整合起来,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课程与教学观
1、课程观。从课程设计上看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教育的课程是以个体经验、实践取向、自主反思 、主体间交往等为基础建构的协商性课程。建构主义教师教育课程是一种协商式课程文化:课程本质是由师生共同协商建构的教育经验;课程目的不强调灌输大量的专业理论,而是更注重培养学生反思的态度,基本的问题解决与个案研究能力,以弘扬教师学习者的创造性及解放学习者的创造潜能为根本旨趣;课程内容紧扣复杂的、不确定的教育情境,重视教师学习者的经验及社会生活;课程实施是一个解放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欲望、达成教学反思的多维交往实践活动的过程。
2、教学原则。建构主义教师教育的教学应该就是基于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学的情境性原则、社会性与反思性原则。情境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教师学习者去体会、去理解,真正获得有利于迁移的、能够运用自如的知识,使教师获得深层次的的意义建构 。反思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手段。与经验一样,“ 反思”也是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方案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教学中“ 反思”既是手段,也是目 标。 作为手段,反思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经验与知识的整合,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融合。作为目标,反思被认为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品质。 因而提升学习者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 为此,建构主义的教师教育首先要引导学习者与自己对话 ,对自己的体验进行分析和反思 。
3、教学形式与方法。在教学形式上,多采用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及合作性学习等形式。建构主义教师教育的学者认为,为使教师学习者与教师教育者、教师学习者与同伴在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展开充分的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创设适当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应是宽松、民主的。它鼓励个体之间主动合作与发展,支持学生的反思、探究和创造。这样的环境和教学形式,能够使教师学习者在学科内及学科间建立联系提高在学科间或不同情境之间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在教师教育的具体教学方法中,案例分析法、对话法、日记叙事法等都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日记叙事法在教师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在于:教师学习者在观察记录的基础上通过心灵的自由联想的形式,使个人的教育经验转化为具体的语言;用其批判性思维理解在其教育生活中起作用的原则和模式;可以帮助教师学习者认识到观念形成的依据,并拓展新知识建构的连接点,形成多样性经验的自我。[3]
4、教学评价。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教学评价主要体现为真实性、综合性及参与性等特点。 真实性评价是指评价活动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的,是过程性和诊断性的,评价的目的不是鉴定优劣,而是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手段。综合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以单一的书面考试形式而提出的,主张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评价。参与性评价主张教师学习者应参与自身成绩的评定。在参与性评价中,他们鼓励教师学习者在评价中扮演一种积极的角色,包括协商评价标准、方法和过程,以及进行自我成长评价等。
二、经典教育日记《劳拉日记:瑞吉欧教育展评》对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一)主要内容
《劳拉日记:瑞吉欧教育展评》(以下简称《劳拉日记》)是由美国著名学者Carolyn Pope Edwards(卡洛琳·波普·爱德华兹)、意大利学者Carlina Rinaldi(卡利那·里那第)合编的一部体现瑞吉欧教育理念的经典著作,其中译版已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它的英文版已在国际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本小小的教育日记,却富有很大的教育哲理。这是一本解读经验型教师如何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经典案例之作,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这是一部适合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幼儿园一线教育工作者阅读的“有故事”的学术著作。本书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劳拉日记》产生的背景、过程及其对幼儿、对教师、对家长成长的意义。“我们讲述自己,我们赋予那些故事以意义和价值——我们共同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它是一部传记,是一部记录了一种关系的传记,或者更确切地说,它记录了多种关系”[4]。第二部分主要展示了由瑞吉欧·艾米莉亚市婴幼儿中心两位教师伊露西娅(Eluccia)和艾薇塔(Ivetta)记录的关于幼儿劳拉在婴幼儿中心成长的10个经典故事。第三部分讲述了长大成人且已为人母的劳拉应邀回到当年的婴幼儿中心,与老师们一起重温当年老师为自己写的教育日记的情形。劳拉带着儿子大卫及母亲欣然接受了邀请,并感觉十分地幸福。此部分进一步向我们阐发了教育日记对儿童与教师的成长及家园(校)合作的意义。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对《劳拉日记》意义的评价,他们对于10个经典故事的专业分析与设问使我们能更深刻地去领悟其间的教育智慧,对于教师,特别是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极具启发价值。
(二)《劳拉日记》对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劳拉日记》作为一本教育日记,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对我们当今的教师教育改革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纵观全书内容,它很好地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师教育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了教师主体发展观。建构主义教师教育者强调应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基于自身经验主动地持续发展、 转变和超越的过程。教师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成熟的体现是形成自己的、与实践有机统一的个人理论。撰写《劳拉日记》的两位老师分别是伊露西娅(Eluccia)和艾薇塔(Ivetta)。他们每天认真记录着劳拉的表现,分析劳拉行为表现背后的心理成长水平。两位老师正是在这样每日的记录与思考中,在与同伴分享与交流中获得了专业成长。他们之后都发展为专家型教师,他们不仅通过出版论文论著传播自己的教育理念,而且成为幼儿教师的杰出培训者。
2、体现了教师学习观。与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思想所提倡的教师学习观一样,《劳拉日记》强调教师学习者的学习主体性。伊露西娅(Eluccia)和艾薇塔(Ivetta)两位幼儿教师,他们自觉撰写教育日记,自主在经验中不断学习反思,他们自身的教育经验、知识基础是自身主动参与和反思的结果,这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他们是主动的知识建构者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者与被改造者。同时,《劳拉日记》强调教师学习者学习的情境性与社会性。伊露西娅(Eluccia)和艾薇塔(Ivetta)两位幼儿教师每日获得的专业知识不是抽象的书本知识,而是在每日亲身经历的具体教育情境或问题中获得的情境性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对于他们是有意义的和易于迁移的。他们把日记记录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并在老师们中间、老师与家长之间进行交流,研讨日记中的重要发现,最后在这基础上生成新的课程内容。《劳拉日记》也强调了教师学习者学习的整体性。《劳拉日记》中的两位教师,他们持之以恒地记录与反思着每日的重要发现,他们的的学习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而不是零碎的、片段的。而且在记录中他们运用多学科知识来分析孩子的行为表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把反思理性与实践理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3、体现了教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观。建构主义教师教育强调课程语言以叙事、深描为主,通常采取故事 、案例等生动、具体的形式呈现课程。教育日记可以成为课程的内容来源及呈现形式,因为日记里有故事、有案例、有体验、有感悟、有反思、有建构。建构主义教学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与意义的过程,强调教学的情境性、社会性及反思性。《劳拉日记》中的伊露西娅(Eluccia)和艾薇塔(Ivetta),他们是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主体。撰写教育日记本身就是他们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的最好方式,这是一种体现情境性、社会性与反思性的教学方式。在教育日记中“ 反思”既是手段,也是目标。通过反思,两位教师有效地促进了自身教育经验与知识的整合及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融合。作为目标,反思成了两位教师的极其重要的专业品质,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反思能力,而且形成了很好的反思习惯。撰写日记的过程是一个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合作学习的过程。《劳拉日记》是两位教师合作完成的日记,在合作中两位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启迪,实现了在合作中的探究与创造。《劳拉日记》尤其是让我们认识到了日记法在教师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在教育日记中描述自己经历的事件 ,反思对事件的处理 ,给自己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也可以借助阅读理论文献获得启迪 ,帮助学习者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 ,进一步认识、理解并改进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
三、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思想视域下教育日记对于教师教育的价值
《劳拉日记》文中指出,教育日记在当下和未来都是一个有着重要教育价值的载体,也是教师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载体。这个工具正在对教师教育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创造着新的教师教育文化,即建构主义的教师教育文化。
《劳拉日记》作为经典的教育日记之一,体现着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思想的许多内涵,对当今我们进行幼儿教师教育、甚至真个教师教育都有着积极的启示。其对教师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帮助教师学习者树立“儿童本位”儿童文化观
教师撰写教育日记代表的是一种对儿童生活方式的专业性关注,是对儿童学习的专业性探索与研究,体现的是一种“儿童需求为第一”“儿童至上”的全新儿童文化观。教育日记成了“一种儿童文化的思考方式,使每一个关于儿童的故事有了意义”,“如果儿童的故事没有被讲述过,那么生命就不曾存在过”。[5]
长期以来我国的儿童文化是受成人权利压制的,儿童的地位没有得到切实的尊重。教师是儿童的主宰者与控制者。而《劳拉日记》体现的儿童观是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儿童需求为第一”“儿童至上”的儿童观。因此《劳拉日记》里的儿童,或者说在伊露西娅(Eluccia)和艾薇塔(Ivetta)两位教师笔下的儿童是神奇的儿童,他们具有非凡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两位教师是倾听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教师,他们是儿童的倾听者、观察者、研究者与支持者,是儿童学习的引导者。他们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儿童天真活泼的自然天性,他们信心百倍地相信儿童的自我创造潜能。他们凭借自己的专业智慧,引导孩子们充分展现他们的想象与创造。每个儿童都是那样的自信与神奇。正如作者所说:“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获得了关注,孩子们成为了‘被爱的对象’”[6]
(二)作为教师反思文化建设的重要工具
培养教师的反思文化以及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建构主义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反思文化建设过程中,教育日记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写教育日记实际上是教师参与教育的过程,是反思教育的一个过程”,“写教育日记无疑有助于训练教育工作者的观察能力,就好像是在‘放大镜’下观察在教学场景中每天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如果没有被捕捉并记录在日记中,就不会有意义和价值。”[7]教育日记让教师不再被动地发展,改变了教师教育的方式,让教师成为一名思想者。
教师可以借助教育日记经常对教育过程进行回顾和分析,或对彼此感到困惑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更多的专业反思。久而久之,反思便成为教师教育实践工作中的一种习惯。《劳拉日记》对于中国教师反思文化建设颇具意义。教育日记,即是教师每日关于教育的观察记录。它是教育主体观察记录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记录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教育日记展开对教育现象的思索,对教育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教育日记带给教师教育生活乐趣,让教师的教育生活充满热情,能磨砺教师意志品质,促进教师职业素养的养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8]《劳拉日记》的作者也提出:“对于教育者来说,教育日记无疑能够提升他们的能力,教育者可以观察事件在何时何地发生,同时,他们还可以跟同事一起分析并自我反思事件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形式,既包括自己的行为也包括儿童的行为。教育日记也是与家长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跟家长一起阅读教育日记,并以儿童的经历为背景,一起解读儿童在其中的行为表现。”教育正是在这种理性和感性的反思中,从‘随意’走向了‘有意’。
(三)作为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文化建设的载体
实践建构主义课程文化,建构主义教师教育者的角色主要体现在“灵活规划”和“倾听教学法”上。倾听是灵活规划的基础。倾听教学法指的是帮助教师学习者从他们的所作所为、经历和体验中寻找意义。正如卡利娜·里那第( Carlina Rinaldi , 1998 )在谈到幼儿教师培训课程时所说的:“课程既是明确的,又是不明确的,既是有结构、有组织的,又是开放的,课程更多的是基于灵活的策划,而不是死板的计划。”[9] 无论是“灵活规划”还是“倾听教学”都体现出今天的教师教育课程实施对教师学习者学习主体性的高度关注。而教育日记是帮助教师教育者实施这种课程文化的重要工具,是构建协商式课程的重要基础。“教育日记可以成为建构主义教师教育协商式课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更好的课程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0]
教育日记里的故事、案例、体验、感悟、交流、反思及自主建构理论可以成为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来源及呈现形式。倡导与指导教师撰写、分析及运用教育日记可以作为教师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或方法,体现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教学的情境性、社会性及反思性。
(四)作为教师教育评价文化建设的载体
在建构主义教师教育中,教育日记与教育评价密不可分,是促进发展性评价文化建设的重要工具。发展性评价强调教师学习者的自我反思,自我评价,采用质性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其评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充满乐趣和生机、伴随多种可能性的教学过程。教育日记是一种使教师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看得见的手段,是一个帮助教师学习者分析和反思先前经历的工具。它可以被看作是重访、重新构建、解读和重新解读,是决策的基础。教师学习者运用文字、录像和照片等视觉记录材料,与儿童、家长一起重温活动过程,为教师和家长评价儿童提供依据。教育日记不是一个测量工具。 正如布伦达·菲弗所说, 测量的目的是获得精确的量化结果, 但记录重在展示并研究“学习的痕迹”, 并不涉及标准化的测量。教育日记帮助教师学习者参与并审视自己的学习,以建构或者共同建构新的和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学习者会彼此分享研究笔记、文字记录、幻灯片、照片和录像等“学习的痕迹”,以便自身能够更好地检验和审视自己的作品、经历、语言和行为。 教师学习者还会通过提问、鼓励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或行为或者向他人进一步说明这些想法或行为等方式,帮助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 。教育日记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标准化测量的评价方式,即发展性评价方式,不仅赋予学习经历以意义,同时也赋予其价值。
(五)作为教师教育学习共同体建设的载体
建构主义教师教育强调教师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及合作学习,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教育学习共同体主要是指由教师教育者、教师学习者及家长共同组成的学习共同体。特别是教师学习者之间、教师学习者与家长之间组成的学习共同体。教育日记则是推进这个学习共同体的重要工具,通过教师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以及教师学习者与家长合作撰写教育日记,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学习共同体,不仅提高教师学习者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也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及文化素质。
首先,教育日记提高了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学习。教育日记使家长更加信任教师。“对于父母来说,教育日记提供给他们一个可以更加接近孩子的机会,父母能够透过教育者的眼睛来观察研究孩子,教育者的描述更加不带有主观色彩,有时也更加客观和细腻。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孩子远离家、沉浸在跟熟悉的环境感觉不一样的环境时是怎样的。”“ 给家庭一个记录孩子生活的教育日记,在年末和孩子离校时,教师可以将该教育日记完整地交给家庭。”[12]教育日记大大提高了家长对教师的信任感,成为维系教师与家长友好合作、相互学习的重要感情纽带。同时,教育日记还提升了家长的育儿水平。由于教育日记,教师与家长日常对话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因为家长和老师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教育日记可以每天都被阅读或者带回家中,有时家长也会在上面写一些注解或者评论。这样,家长、教师都可以更全面地获得孩子的信息,更科学地共同教育孩子。
其次,教育日记拓展了教师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学习空间。教师学习者通过撰写的教育日记与同行交流,或者与同行合作撰写教育日记,这两种方式都有利于教师学习者彼此的合作交流学习。
其三,教育日记也是联结教师教育者与教师学习者的重要纽带。教师教育者通过阅读教师学习者的教育日记,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师学习者的教育思想观念,发现教师学习者的教育困惑从而更好地引导教师学习者的专业成长。同时,教师学习者的教育日记也可以帮助教师教育者更好地了解教育实践,更好地了解教师学习者的实际水平及发展需要,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成长。教师教育者与教师学习者凭借教育日记这种方式或工具可以实现相互促进、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2]张奎明.国外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改革研究 [ J ].比较教育研究 , 2007 ,( 2 ).
[3] ]Fred Korthagen.How teachereducation can make a difference [J]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2010,36(4):407.
[4][5][6][7][9]卡洛琳·波普·爱德华兹[美].卡利那·里那第[意]/主编.劳拉日记:瑞吉欧教育展评[M]. 粟高燕.任丽欣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3.25.25.121.15.
[8]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 M ]. 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09.
[10] Garth Boomer . Negotiating the Curricculum : Education for th e 21s t Century [ C ]. L o n d o n .Washington , D . C . : T h e Falmer Press , 1 9 9 2 .76.187.
On the Value of Educational Diary in the view of the
Constructivist Teacher Education
_______From The Diary of Laury: Pespectives about Reggio Education
Su gaoyan
(School of education ,Taizhou university ,Linhai, Zhejiang 317000)
Abstract: The Constructivist Teacher Education is a new mode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t, which guides, designs , fosters and trains teachers. It marks a kind of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The Diary of Laury: Pespectives about Reggio Education is an educational diary which embodies the ideas of Constructivist Teacher Educ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t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diary helps teachers to form the child-orientation idea. The diary is also an important constructive tool of teachers education reflection culture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constructive supporter of teachers education curriculum culture ,valuation culture and the learning community. It is of course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al diary and cultivating the abilities of writing and using the educational diary, which should be regarde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vist Teacher Education..
篇10
[关键词]图书情报学教育 话语分析 教育使命 比较研究
[分类号]G250
1 引言
中国对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关注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对国外图书情报教育的模式、课程内容进行评介和引进;二是对国内图书情报学教育提出建议和意见。同时,也开始关注国内图书情报学教育的职业需求、实践基础、职业理念等相关问题。新的学科发展环境下的图书情报学教育定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问题也逐渐清晰,但对教育使命和教育定位的研究却很少见到。学科的教育体系和内容不能脱离教育使命,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教育认知也必定存在差异。本文试图分析中美图书情报学教育机构对其教育使命的意义构建,找出认知差异,并对国内图情教育使命意义的重构提出若干建议。
话语分析法(discourse analysis)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语言学领域,主要研究话语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研究话语如何建构现象,是一种借助语言了解人类认识社会的途径,目的是找出话语对社会世界的构建途径,并分析语言使用会对相对应的社会实践产生怎样的折射、建构和维护。话语分析能揭示认知差异及其原因,并能动地建构社会实践。对图书情报教育而言,对教育机构自身战略、使命和价值的话语描述将会引导教育机构设计相应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资源,并引导社会公众对图书情报教育的期待。
2 教育使命意义构建的语境
全球环境下的新语境:①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多数美国图书情报学院已转向培养更能满足商业、政府等公共机构信息需求的人才。②图书情报学院的生存和社会认识危机。学科与知识地图中心的距离及其所处的位置决定了该学科师生在学术社会里可以获得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图书馆学诞生之初便被视为“技艺”,而非“科学”。
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发展的语境:①面向社会需求,努力顺应社会信息环境变化;②如何在众多教育竞争者(包括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成为各个机构的重任。
中国图情教育使命意义构建面临的独特语境:①对图书馆职业理念的关注增加,研究者开始关注国内图情教育机构毕业生就业去向、职业需求、职业环境,在理论研究领域提出“图书馆职业哲学”;②图书情报学教育自身的求变、求强。
3 美国图情教育使命的意义构建
美国2009年大学图书情报专业排名的前10位学院中,只有罗格斯大学新伯朗士威校区(Rutgers U-niversity New Brunswick)的传播与信息学院(sC&I)、印地安那大学伯明顿分校的(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图书情报学院(SLIS)和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of Pittsburgh)的信息学院(IS)的图书情报专业没有明显的关于学院教育使命的阐述,但也以系主任致辞或专业介绍的形式突出了其教育特点及目标。其他8个图书情报学院详细,或简略地对其教育使命、愿景、价值、目标和特色课程进行介绍。如表1所示:
对美国主流图书情报学院教育使命等相关内容的话语描述成就了以下意义:
图书情报学教育使命=培养图情领域的领导者+为社会公众成功利用信息提供帮助+发现图情领域的新知识和新问题+通过自身的服务和教育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人与信息之间的和谐提供技术、原则、方法和教育;图书情报学教育愿景=通过知识、信息扩展人的能力+为社会提供保存过去、管理现在和设计未来的资源和教育+创造人、信息系统与组织的和谐。
同时,这些话语排除了以下意义:图书情报教育的使命是单为图书馆、情报机构和档案馆培养工作人员;图书情报学教育的职业适用范围是图书馆、情报机构和档案馆;图书情报学教育的使命不包括本领域的知识发现和问题解决;图书情报学教育的使命的阐释范畴是文献、文献信息;图书情报学教育不能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只面向受教育者。
美国图书情报机构通过其自身教育使命的话语阐述在建构意义的同时,也向我们传达了如下信息:①美国图情教育机构对其自身使命、价值定位的重视;②美国图情教育机构已经冲破图书情报学原有的机构限制,将其培养目标和存在价值空间扩大到了人类社会的一切信息知识获取利用领域;③美国图情教育机构强调对个人和组织发展的意义,以及对社会价值增加的贡献。需强调的是,“被排除的意义”并没有完全走出视线,而是在被扩大了的范围中不再占据中心地位。
4 中国图情教育使命的意义构建
中国图情教育机构对教育使命的关注并不突出,主要图书情报专业教育机构的网站上没有对教育使命、价值、愿景等主题的直接阐述。表2是中国部分图情教育机构及相关单位对教育使命的话语阐述。
资料分析发现,中国图情教育机构涉及较多的是历史沿革、师资力量、科研成果和其他成就的列举;而培养目标和教育使命、战略目标等内容则较为笼统和模糊,缺乏清晰度和重点;同时,也缺乏对自身存在价值的阐述。以上话语描述进行了如下意义建构:
教育使命=培养图情档专业人员+培养信息(资源)管理人才+职业精神塑造+为学生提供信息管理知识;教育定位=信息资源管理(定向于传统图情专业领域)。
但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范畴是什么?教育的价值仅仅是为了成为“一流”或“领先”?由于话语对社会存在的意义建构将会对社会实践产生导向影响,因此中国图情教育实践必然存在教育目标模糊、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中国图情教育的弱势地位、较低的职业社会认知度一定程度上受教育使命模糊界定的影响。
5 中美图情教育使命认知的差异
中美图情教育机构在“教育使命”及相关问题上的认知差异表现在:①认知程度的差异。美国图情教育机构绝大多数会以清晰的形式阐述其教育使命、价值等,中国仅有少数教育机构阐述教育使命、目标、领域等问题,且多是被动的、模糊的语言,体现出对“教育使命”等问题的认知有主观能动与非主观意识、强认知与弱认知之分。②认知范畴的差异。美国图情教育机构将社会、组织及个人的所有信息知识获取和利用活动都视为图情教育机构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包括教育活动、科研活动;中国图情教育机构则将重点放在传统图情领域,且专注教育活动。③认知个体性的差异。美国图情教育机构在“教育使命”等相关问题的阐述中突出个体性、独特性,并没有强调统一性;中国则大多采用相同的话语,并试图采用统一的语言。
在这些由话语表现出的认知差异的背后,又有实践的原因和表现:①中国图情领域的历史发展传统以及在社会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使得中国图情教育一直把图情领域“机构化”,即为特定机构(图书馆、情报所和档案馆)服务;同时中国图情领域的实践现状使其长期处于非职业化的发展状态。因此,中国图情教育就以为特定机构服务和提升职业化为己任,并没有思考这样的使命是否代表社会需求和自身的实际。②美国图情教育受杜威图书馆学理念影响,始终秉承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理念,并努力强调图书情报领域也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正是这样的传统及指导思想使得美国图情教育机构一直以社会需求为发展导向,但同时也存在弱化学科理论研究和教育的危险。
6 中国图情教育使命的意义重构
中国图情教育机构仍试图用旧的话语体系构建不断变化的教育活动,但话语阐述的意义构建需最大程度上反映“图情教育的真实”。因此需要借鉴美国图情教育机构的经验,探索对国内图情教育使命的意义进行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