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化运营管理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2-23 17:51: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据化运营管理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据化运营管理的意义

篇1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成,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不仅使国内的商品经济流通加快,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为各地对外招商投资,创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可见,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伴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长,高速公路管理,以及构建于其上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应运而生。进入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伴随着加入世贸组织的脚步,政府对高速公路管理的干预范围不断缩小。于是,为了更好的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绩效考核的评价方式走上历史舞台。

1.绩效管理概述

绩效管理是指通过设定组织目标,运用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对组织运行效率和结果进行控制与掌握的过程,包括长期绩效管理与短期绩效管理。长期绩效管理主要通过战略规划系统来完成;短期绩效管理主要通过经营计划与经营检讨、工作总结来完成。绩效管理包括了四个环节:绩效计划、绩效辅导、评价反馈、结果运用。

2.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实行绩效考核评价的意义

2.1有助于提高员工工作主动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在落实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会对个别违章违纪、表现差的员工,进行相应的扣分,而且有连带责任的,也要接受处罚。要对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奖励。这样,奖罚分明,就可以大大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工作态度端正了,工作效率就可以提高,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效益。

2.2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理论水平和创新意识

作为路政部门,创新意识非常关键。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绩效考核中,对于取得创新成果的员工,要给予相应的加分和物质奖励。这样,就可以引导员工进入创新工作的氛围,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对于拓展工作思路,推动路政工作向前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3.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现状

3.1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高速公路管理,起步较晚。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管理体制还比较僵化,大多数采用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有部分单位完成了企业改制,但是,运营管理机制还是比较落后,难以适应现代化的管理需求。

3.2落后的管理模式带来的损失

3.2.1高速公路寿命缩短

3.2.2影响使用安全

3.2.3造成严重的质量后果

4.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

4.1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原则

4.1.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是指,一方面,要确保评价工作过程中所提供的基础资料真实、准确;另一方面,确保用于绩效评价的方法体系要科学。

4.1.2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是指,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考核采用的评价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基础数据、指标口径前后一致。

4.1.3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原则指,评价人员在评价过程中要保持独立性,不带有任何的主观与成见,也不受评价单位和外来因素的影响。

4.1.4稳健性原则

稳健性原则是指,对被考核单位的评价过程中,采取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评价结论要慎重,要有充分和令人信服的依据和理由,尽量做到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4.2建立科学的高速公路营运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见下表)。

4.3绩效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流程(见下图)。

4.4完善过速公路绩效管理的几点措施

4.4.1强化绩效意识

由于长期收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企不分的现象严重存在,行政性垄断特征明显,这就造成管理者的绩效意识不强。为此,必须改变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垄断地位,在服务或管理过程中,引入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真正把绩效考核同每个人结合起来,鼓励所有成员,积极参与绩效考核。

4.4.2绩效管理制度化

作为一种独特的管理活动,绩效管理不同于其他的管理方式,必须在制度的保障下开展。高速公路的绩效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只有制度化,才能保证连续性。同时,在立法中也要体现出高速公路的特性,给予高速公路绩效管理合理准确的定位,保证高速公路各方的责权利对称。在此基础上,完成各项技术性的立法工作,并全面落实绩效管理,真正实现依法治路。

4.4.3制定灵活多样的绩效目标

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改进组织绩效,所以,在绩效改进方面,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应有明确的目标。目标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具体的。要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总体目标与现实目标结合起来。

尽管不同部门进行的规划千差万别,但必须与总目标的方向一致。在设计绩效目标时,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设置有差别的绩效目标。

4.4.4完善员工的绩效考核项目

行政业务:收费车次;发卡数;征收额;销票数;车型小改大;长、短款;报表差错。

行为规范:行为扣分;业务扣分。

综合评议:请假;调班;基础扣分;班长评议;站长评议。

结束语

员工绩效考核,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性依据。作为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绩效管理对于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提升企业利润水平和服务水平等,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高速公路是国家的经济命脉,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而影响我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因此,加强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关系重大,而建立绩效评价体系,迈出了科学管理的重要一步。我们要继续探索,继续前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实际,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实际的绩效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叶勇,胡绍刚,王德财.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5(2).

[2]蔡守,周明耀,叶志才.工程项目管理效绩评估方法[J].扬州大学学报,2002(5).

[3]邱菀华.项目管理学———工程项目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交通部第二公路工程局,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公路施工项目管理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篇2

1.1经济指标多于质量指标通过文献研究发现,从1989年我国启动医院评价体系以来,评价指标的发展变化从注重投入产出、强调医院综合竞争力到注重经营效果,强调经营效率。虽然现阶段运营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和构建开始逐步加入社会效益指标,如患者反馈、医疗服务辐射情况、医疗机构履行的社会责任和医务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客观、具有可比性的指标。为了提高竞争力,参评医院往往把重点放在经济指标上,盲目扩张发展和创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的是双重补偿,即服务补偿为主,政府补偿为辅[2],政府补偿不能满足医院财政的收支平衡,只能增加患者费用;二是经济指标是政府部门考核公立医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公立医院往往曲解效率指标,忽略社会效益指标[3]。

1.2偏重结果考核,忽略考核意义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反应医院运营管理现状,以完善医院管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满足居民基本健康服务需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作为政府部门管理的一种行政手段,其考核结果和医院的发展前景、院领导班子的晋升提拔和医院内部医务人员的奖金福利等直接挂钩。公立医院一直被视为事业单位,是政府机构的一种补充,管理程度与企业人事和成本管理相比,滞后10a以上。考核缺少有效的过程管理评价指标,且周期较长,导致公立医院过于偏重考核结果,使考核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医院的管理运营,不利于医院管理的持续改进。

1.3网络化绩效评价方式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医院评审还处于单机辅助方式,即通过现场调查,获取医院绩效数据,利用计算机办公软件或专业统计软件,录入、计算、分析[4]。这种评审方式运行效率较低,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并且院方提供的是结果型数据,难以避免造假情况,信息采集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评审过程的公平性和透明性较低。同时,反馈调节机制不健全,不利于政府对医疗资源的整体把握。

2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指标体系构建

依据上述分析,本研究中基于第三方评价的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是一种系统管理工具,借助于信息化平台运行,动态、准确地对医院运行进行汇总、分析,对各级决策者的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1研究方法通过国内外医院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现状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关键绩效指标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采用分区域、多指标综合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指标初选、关键评价指标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指标评分与评分标准制定。专家咨询:拟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每轮邀请专家15人以上,包括从事医院管理研究的卫生行政部门专家、医院主管绩效管理的专家、医院院长以及医院从事信息化研究的专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有5a以上工作经验。第一轮专家咨询采用头脑风暴法,商讨评价指标体系的级别、指标设置、指标计算,对各级指标的重要性、敏感性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定量评价,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现场打分。第二轮专家咨询对各评价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和重要性评价,从而为各级指标权重的计算提供基础数据。

2.2评价指标初设

2.2.1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框架本研究建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综合考评体系,指标体系覆盖全院岗位,包括医院、科室、岗位三级考核体系,实现医院的全方位、立体化、动态化和信息化整体考核。

2.2.2专家咨询的可靠性主要由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系数两个指标来考量。专家积极系数:即专家对该调查研究的关心、合作程度,用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来表示。专家权威程度:依据专家对指标的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计算专家的权威程度。Cr=(Ca+Cs)/2(Cr表示指标的权威程度,Ca为指标的判断系数,Cs代表熟悉程度系数)。

2.2.3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指标初设采用优化后的平衡积分卡,从服务总量、服务质量、客户评价、管理效率和技术资源五个维度进行构建。初步考虑二级指标体系控制在20个左右,在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初稿)(见表3)中列举了总共65个比较常用的指标体系,作为咨询专家增加、减少或者修改指标的参考。咨询专家根据自己的见解,对一级指标体系的构成、二级指标体系的构成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其进行增加、减少或者修改。

2.3评价体系特点

2.3.1建立健全三级考核体系三级考核体系包括医院、科室、岗位。医院绩效考核有利于改变目前广泛存在的医院拼规模、拼设备弊端,改变医院过度医疗的导向;科室绩效考核可以建立科室间统一的管理标准,有利于解放科室主任的管理压力,让科主任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临床一线中去。岗位绩效考核建立起真正的多劳多得、按劳分配体系,激发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有效减少浪费,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2.3.2强调服务质量,尊重客户评价绩效考核的目的就是为了正确引导公立医院的办医行为,真实反映院长的管理业绩,为构建医院明确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打基础[5]。在市场化背景下,公立医院必须保持基本属性,回归公益性。平衡经济指标,突出医疗质量维度和客户评价维度指标和权重,从医疗服务供需双方角度进行评价,强化公立医院的社会效益。客户评价不仅指患者评价,还包括医院员工的评价,医生满意度、员工满意度都可以反映医院工作条件和管理情况。

2.3.3基于第三方的评价模式由政府委托的第三方医疗评价机构根据国家政策并结合实际情况建设与设计完整的“医院运营管理综合评价信息系统”,组织具体的评价工作,与政府建立良好的互动反馈机制,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为医院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2.3.4信息化平台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在计算机绩效运行软件中运行,与公立医院众多管理系统的功能统一化,使医院和医院之间、科室和科室之间、岗位和岗位之间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减少医院的投资,提高医院效率。与卫生主管部门联网运行,成为涵盖整个公立医院的整体运行体系,形成地区级,甚至是省级行政区域内医院的动态运行绩效考核,改变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真实表现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情况,有利于政府的宏观决策。

3小结

篇3

企业追求以销定产,生产成本最小化,渠道追求以销定存,库存成本最小化,同时要满足消费者的最终需求;因此存销比指标控制对营销管理的意义重大。首先,存销比指标对供应链价值提升直接体现在快速反应市场需求预估正确度或计划可行性层面,对原物料采购、生产组织等供应链的最优化调节具有计划调节作用,帮助企业以最低供应成本满足最大化市场需求;实际存销比数值偏离设定指标值越大,供应链体系成本越高;如:实际值比设定值少,会出现供应链紧张,产生额外追加成本;实际值偏多,会造成供应链存量价值浪费;第二、存销比指标能及时反映出产品发展中的问题;主要直接体现为市场实际销售与产品拓展目标的差异,从而根据差异找出市场发展中的问题,更快地帮助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变化而针对性采取相应策略去改善;如:市场政策评判、计划目标合理性、业务力完善、渠道网络发展策略等产品渗透问题,甚至终端动销问题;实际存销比数值偏离设定值多或少,直接体现出了市场高库存后遗症等增加营销成本问题或市场推力不足等渗透率弱导致的产品发展问题;第三、存销比指标的设定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进销存的管理对规模化企业尤为重要,评判进销存管理水平的指标就是存销比的适度性,尤其是通路渠道进销存管理中的存销比指标合理性;企业通路中的存销比指标大小更多地是强调周期内存销比的合理性或市场适应度;如:依饮料行业通路现状及产品新鲜度要求,通路月均存销比一般要控制在1-1.5内。第四、存销比数据分析可分为历史存销比数据、未来存销比指标、当期存销比结果;分别反应了过去的市场表现、未来的市场预测、当期的现状;也分别作用于计划、控制、考评等管理功能;未来存销比指标在企业运营管理中最具价值的,很多企业只关注当期或历史存销比,作为简单的市场预测工具使用,不重视未来存销比的设定,忽视了未来存销比指标对企业运营管理的导向作用和绩效提升作用,需要重视未来存销比指标在运营管理中控制功能的价值体现;

二、未来存销比指标的合理设定

存销比指标的设定需要具体企业具体分析,还需要根据各SKU的不同而不同,但还是有原则和操作步骤遵循的;存销比指标既是指导市场运营计划的工具,也是市场运营绩效的一个考核工具,因此制定合理的存销比指标就显得非常重要;从实操的角度,可按制定计划的原则和方式取得合理数值指标。例如月度存销比可按如下方法设定:首先,要对企业历史业绩和营销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整理出历史各月度对应平均存销比指标数据,该数据作为未来存销比指标设定的参考标杆;第二步,要对未来各SKU业绩目标进行月度分析,提出实现目标的月度初步计划分销指标;第三步,根据企业未来市场规划,结合商品属性的季节等环境要素,提出各月库存量的初步计划指标;第四步,根据第二步和第三步计算出未来的初步月度计划存销比指标;将该数据和历史平均数据按同期时间段各取权重50%得出一个权重指标,即:权重指标数=计划指标X50%+历史指标X50%,该权重指标既尊重了市场历史发展规律性,也体现了企业未来发展要求,因此可以作为未来的合理存销比指标用于市场运营管理规划及绩效考核要素参考使用;第五步,随着互联网思维模式对商品管理的影响,无论是电子商务企业还是传统企业都进一步加强了商品管理的电子信息化数据系统建设,存销比指标是商品管理电子信息化管理中的控制指标;在建立商品管理信息系统中,纳入存销比指标控制体系;

三、存销比指标在营销管理中的控制作用

首先,存销比指标是关键过程控制指标的依据;企业管理者应该将存销比指标作为营销管理过程的关键控制指标来重视;进销存管理一般可分为企业内部供应链进销存层面和市场外部渠道进销存层面,市场外部渠道进销存的现状决定了企业内部供应链进销存的计划调整,内外层面进销存的管理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很难协调,负责生产供应的部门会抱怨营销部门需求预估不准导致供应链成本增加,营销部门会抱怨生产供应部门不是缺货就是高库存导致新鲜度差而增加营销成本,根本原因是各方管理者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进销存管理的实质和找不到合理标准;进销存管理实质的理解对传统企业来讲,可以简单理解为相关营销过程管理,如我们可以理解“进”数管理实质上是业绩目标管理,“销”数管理就是代表具体营销动作的绩效管理,“存”就是代表市场策略或政策的依据;根据目标量计划进货量,具体营销动作的绩效直接影响销量的大小,库存的大小反作用于市场策略的跟进和调整;每一周期的进销存不断循环变化过程就是用数据表现了目标、计划、动作及评估再调整的营销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销比指标是不断动态变化的;不同SKU的存销比指标的动态变化过程反应了企业营销过程的供销链合理化水平,因此将存销比指标控制在一定合理化数值范围内也是从一个侧面加强了企业的营销过程管理控制;因此存销比指标控制管理对企业的营销过程管理具有实战指导作用,可作为一个关键控制指标应用于企业营销过程管理;以下举例说明存销比指标的控制应用:企业可通过设定合理存销比指标值及时检视企业营销策略与市场运营现状的存在问题。通过存销比指标的实际数值与设定指标数值的差异判断企业运营的目标差异,及时调整营销目标、检讨业务动作、反思营销策略等,如:在某个周期内,假定存销比指标合理度在1-2数值间是符合企业运营的良性发展的设定存销比指标,当企业实际存销比数值偏大到3时,说明了库存恶性压货或销量未达预期,作为企业运营管理者往往首先检视该比值分母“销”的问题,现实中很多管理者只关注分母的问题,而忽视了分子“存”的问题,其实这时首先要检视的是“存”带来的问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是当务之急,否则企业运营目标的实现就会无法达到;当实际数值偏小到0.5时,说明了库存将出现断货危机或销量超预期,要首先检视的是“进”带来的问题,要及时修正运营目标,否则失去市场发展机会或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销”更多地反映了“进”的预估准确性,也就是目标的合理性,且依赖于“存”的市场发展适应性,也就是市场策略的正确性;“销”只是体现出预期未达到或超出的意义!其次,存销比指标控制过程是动态的控制过程,对营销管理的动态控制具有预警作用;存销比指标是有时间属性的,反映的是一定周期内的企业内外环境经营要素的变化,准确把握好合理存销比就是商品营销管理中的合理控制过程;根据经营内外环境、商品生命周期、商品季节时间属性、渠道定位属性、市场策略及促销政策等各要素的变化设定动态的存销比指标;例如在时间属性处于商品旺季时,适当设定较高存销比指标,在商品处于成长期时,可以较高设定存销比指标;反之就应减少指标值的设定;在这个过程中,存销比指标值的偏离度对营销管理中的问题起到了及时提醒作用,帮助企业运营管理者及时发现营销中的管理问题;第三方面,存销比指标作用于营销绩效的管理水平;以销定产或以销定购是解决企业成本的最有效方法,信息化系统管理普遍运用于商品管理,提供企业解决供销链合理匹配的一个系统解决工具;市场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库存管理软件,但对使用者来说,信息化管理系统只是数据处理的过程,在任何信息化库存管理系统中,存销比指标反映的实际供销匹配度才是系统管理的根本目的所在,因此,存销比指标直接反映了商品管理的成本控制大小。库存偏高,说明了企业在商品管理中的成本增加,进而带来营销成本的增加,利润减少;库存偏少也不一定带来最佳营销绩效,会带来缺货风险导致丧失市场发展机会或增加供应成本,同样造成营运利润减少的结果;当制定合理的存销比指标作为商品管理的控制工具时,通过商品管理过程就能及时反映出运营绩效管理的水平;

四、总结

篇4

【关键词】终端管理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UMMP协议M2M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对电信运营商来说是一个机遇。面对存量市场饱和、增量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物联网无疑成为新的企业发展蓝海,解决电信运营商目前发展中增量不增收,利润下滑的尴尬局面。

由于目前物联网终端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行业终端设计处于各自为政阶段,行业终端监面缺乏行业标准和规范,终端生产厂家或者集成商需要针对不同的行业终端设计独立的监管维护系统,导致资源浪费,投入产出比不高。因此,如何采用M2M终端管理使得协议、配置、维护、监控、软硬件接口标准化,对终端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解决目前物联网产业中严重存在的孤岛式、低重用性、高成本,以及信息安全传输隐患和物联网终端生命状态的不可知的问题,是电信运营商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一、物联网终端

物联网终端是物联网中连接感知延伸层和网络层,实现数据采集(或汇聚)及向电信网络发送数据的设备,它担负着数据采集、预处理、加密、控制和数据传输等多种功能。

物联网终端分类方式有多种,按照体系架构的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

1、嵌入式UICC卡终端

嵌入式UICC卡终端中的UICC卡固定在终端中不可插拔,不能随意更换,终端用户如果想要更换运营商签约信息,只能通过远程配置或其它的方式实现。此类终端一般适用于对终端或UICC卡片环境要求较高的场合,如电梯监控管理,户外环境监测或车载应用等。采用嵌入式UICC卡将卡片封装在终端设备内部,将能有效减轻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影响,对抗震、抗氧化等起到很好的效果。

2、模卡一体化终端

无线通信模组,指集成了嵌入式UICC卡、基带处理器和射频处理器等功能模块的无线通信模块。采用无线通信模组的物联网终端产品称作模卡一体化终端。模卡一体化终端因为采用了嵌入式UICC卡,因此也属于嵌入式UICC卡终端。同时,无线通信模组集成了网络通信功能及用户鉴权和管理功能,适合电信运营商进行定制化服务及产品的开发,为客户提供终端管理、资费查询、位置定位等“智能通道”服务。

3、单模块(模组)移动终端

单模块(模组)移动终端,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模组)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等主控功能的终端设备。该类设备一般也归类于DTU,通常采用插入式SIM卡,该类终端在数据采集输入口和位于网络层的应用软件之间建立起数据传输通路,使采集到数据可以通过终端输入,原封不动的输出到位于网络侧的应用软件处理,类似于一个透明的数据通道。

单模块移动终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一般应用于行业测量中,如水电抄表,工业仪表控制等。优点是成本低,缺点是接口少,功能单一。

4、物联网融合通信模组

物联网融合通信模组是一种集大成的综合物联网应用产品,其特点是具有广泛的接入能力以及众多的外部接口、非数据透传、具备强大接口管理能力。它不是最终产品,开发者需要根据行业应用的特点对模组的接口以及功能进行裁剪,来完成最总的产品设计达到行业用户的要求。

5、物联网融合网关

物联网融合网关是一款用来实现物联网各类终端统一接入,数据处理与传输的通信单元。将物联网感知节点终端以多种方式,通过各类通道接入物联网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实现数据集群管理,分组统计,实现物联网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与融合。融合网关具备广泛的接入能力、强大的管理能力和协议转换能力。

物联网融合网关目前多用在家庭、企业或行业作为综合性网关,如家庭应用场景中,物联网融合网关不仅是家庭媒体转发中心,也是业务控制中心,负责家庭安防、家电智能控制和老人医疗保健等物联网家庭业务指令的下发与处理,通过对视频监控信息、定位信息、时钟信息和生理指数信息等多维度信息的融合处理,实现对老人或小孩的远程看护以及实现家庭防盗等功能。

二、物联网综合运营管理平台

中国联通物联网综合运营管理平台(M2M平台)是水平化物联网技术能力平台,该平台对物联网产业链中的主导意义通过物联网信息复用、跨域服务、网关中间件嵌入等关键技术能力来落地。

物联网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包括以下几个功能实体:(1)承载中心:物联接入服务点、业务承载服务点、资源管理服务点、资源策略控制服务点;(2)汇聚中心:能力引擎服务点、共享数据服务点;(3)商务中心:应用门户服务点、业务门户服务点;(4)支撑中心:业务支撑服务点、运营支撑服务点、管理门户服务点。

UMMP协议由中国联通制定下发,用于规范中国联通物联网综合运营管理平台与物联网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实现平台对物联网终端的统一管理。UMMP协议建立在TCP/IP或UDP/IP协议、SMS和USSD之上。UMMP协议设计的目的在于使终端能够安全,可靠,有效的与物联网综合运营管理平台进行通信,完成注册,登录,安全鉴权,远程维护,远程管理,远程控制等以系列工作,接受平台的监控和管理。同时,在管理和业务数据并行的情况下实现业务数据的传输,终端也能够将需要传送给应用的应用数据传输到目标应用平台之上,并能够正确接收到应用平台的响应消息或下行消息。

三、终端管理的技术实现

本方案中,结合UMMP协议,利用物联网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可实现对以下几类基本的终端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1、终端基本信息管理

终端基本信息包括终端生产厂家、终端型号、终端序列号、终端注册状态(已注册、已注销)、物联网客户信息。终端生产厂家、终端型号、终端序列号等信息。其中终端序列号全网集中管理和分配。终端序列号可在终端首次使用时向平台申请自动分配后保存在终端,也可实现通过人工在平台生成后预置在终端中。

2、终端通信接入信息管理

终端通信接入信息包括终端接入方式(固网、移动、固网+移动),如果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入,接入信息还包括:SIM卡的IMSI号、MSISDN、接入密码、接入状态(启用、暂停、停止)等信息。其中:IMSI号、MSISDN在物联网客户开户时保存在平台,接入密码是在终端注册时由平台进行分配,或者由平台记录后,终端预置密码。

运营商管理员可修改接入密码、接入状态等信息。

终端注册时,将终端基本信息和终端通信接入信息关联,平台保存关联关系。

3、终端状态管理

终端的状态分为:工作状态、故障状态、退出状态、禁止状态等。

终端通过M2M平台的鉴权即进入工作状态,未通过鉴权就进入禁止状态,长时间不能提供业务判定为故障状态。

终端通过M2M平台的鉴权后,处于工作状态,可以向M2M平台发送数据也可以接收信息;终端在工作过程中,定时向M2M平台发送连接检查信息,内容包括位置信息、信号强度、运行情况、通信方式等信息,M2M平台接收后向终端回送连接检查响应。

4、终端配置管理

M2M平台可以向终端发送控制信息,要求执行某些操作,如在采集周期未到时可立即采集数据并上报信息、更改报警门限、更改采集信息间隔、系统复位、改变通信方式等。

M2M平台可以向终端发送配置参数,或者终端主动向平台请求获取参数。

平台向运营商管理员、合作伙伴管理员和终端厂商管理员提供终端配置管理的操作界面。平台向应用平台提供终端配置管理的接口。

5、故障及告警信息管理

故障包括物联网终端设备故障、通讯故障和欠费停机,设备故障由物联网终端检测并主动上报到平台,通讯故障由物联网终端检测上报或由M2M平台检测,欠费停机通过M2M平台向M2M-BSS进行查询终端缴费情况来获得相关状态。M2M平台保存故障信息,通过短消息、Email等方式通知其管理维护人员,根据需要向应用系统发送终端故障信息。物联网客户或合作伙伴的管理员可通过门户查询终端故障信息。

6、终端软件升级管理

平台统一对终端进行升级通知、收集并保存终端软件升级结果。升级软件和软件下载不通过平台控制和管理,由终端生产厂家负责。平台向运营商管理员、终端厂商管理员提供终端软件升级管理的操作界面。通过平台提供的操作界面,管理员可设定升级软件版本规则、升级开始时间和升级完成时间、软件升级后的生效时间。平台按照设定的升级规则与终端交互,将升级通知下发到每个终端,收集各终端的升级结果并保存在平台中。管理员通过操作界面查询所制定终端的升级结果信息。

物联网终端通过嵌入含联通物联网专用码号10646号段的物联网模组,由模组按中国联通物联网UMMP协议与平台进行交互。由平台分配终端序列号作为终端标识,从而形成机卡配对信息,形成终端序列号,IMIS,终端厂商,终端型号,软件版本的映射关系。

针对不满足UMMP协议的非标准的终端,现有物联网平台对这些终端进行特殊处理,专门配置对应的私有协议来完成终端的接入。标准终端按标准的UMMP适配器接入。非标准的终端,配置私有的协议适配完成接入,在内部封装为标准的UMMP协议,后面的流程与标准终端一致。

四、总结

篇5

关键词:信息化 精细化管理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密集了重磅系列文件,指导城市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健康服务业、规范商业保险介入大病保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严控费用不合理增长等,标志着公立医院正在成为医改的主战场。医院运营面临巨大挑战,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已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改革即将在2017年全面推开,如果医院还走粗放型、规模型、数量型的旧模式,将会陷入发展困境。

一、“管理有据、活动有序、经济有活力”是管理目标

精细化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手段,用最小的资源耗费实现医院目标,这些资源包括人、财、物的消耗,也包括时间、空间成本。实施过程中,管理目标要精准,管理方式和手段要细化,既包括目标和任务的分解、相关人员责权利的明确,也包括流程、实施过程记录,执行情况考核标准等。

精准的目标要求和细化的管理方式要贯彻到管理的整个过程。对于医院来讲,至少应该实现三个目标。

(一)管理有据可依

第一个目标是为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精细的数据,作为日常管理和决策的依据。管理者既包括决策层――院领导班子成员,也包括中层干部――科主任、护士长、职能部门负责人,还包括拥有人、财、物配置执行权和建议权的重点岗位人员,例如,人力资源部管人员调拨的与医疗装备部、后勤管理部管物资计划的。有效的数据使这些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和管理决策中能够心中有“数”,管理有“据”。

(二)活动有序进行

第二个目标是实现医院的人、财、物运行有序、规范、可知、可控。所有与人、财、物有关的流动,谁审批、谁执行能够清晰记录;执行结果如何,人在哪个部门、物在哪儿摆放,可以清晰查询;运行效果如何、人的绩效、物的绩效,可以准确衡量评价。整个执行的过程应该是可追溯的,可视化的。同时,内部控制理论应该镶嵌到流程中来,做到事前、事中控制,从源头上避免“跑冒滴漏”和低效率运行。

(三)经济活动富有活力

第三个目标是通过目标引领、预算管控、绩效杠杆等工具,采用沟通、评价、奖惩等手段,调动、激励各个层级、各个团队的积极性,使医院的人和资产都处于最佳匹配状态,从而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

一言蔽之,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就是让管理有序,让活动有序,让经济有活力。

二、精细的运营信息化是管理的必要前提

从资源投入的角度看,医院既是资金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组织,也是知识密集型组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管的组织。以三甲医院为例,医务人员专业分工细,二级学科就有几十种,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模式,给部门、科室、专业组之间的协调沟通增加了难度。每天使用的设备上千种、上万台件,每天院区内包括工作人员、保安、保洁、病人及家属的流动人口上万人次,每年的资金流水动辄十几亿。这么大的资金流水,这么多的专业设备、工作人员和管理流程,要实现精细化管理,传统管理手段已经无能为力,必须依赖信息化手段。

这几年,三甲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上普遍都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建设成了HIS系统、电子病历系统、LIS、PACS等,在运营管理中,这些模块每天都产生海量的数据,但是医院财务人员还是感觉数据不够用、不好用、数据颗粒度大、数据的准确度没有把握、数据和业务的关联度不好。究其原因,这些信息模块是基于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效率的改善,围绕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临床管理的需要建立,而不是以运营管理目标为导向建立的。正如海水虽然充足却不能直接饮用,没有规划的大数据对医院管理并没有多大用处,只有经过精准分类的小数据叠加起来的大数据,对运营管理才有意义。精细科学的运营信息系统不会从天而降,需要科学规划、缜密推动、协同作业,财务部门作为运营管理的主体,必须主动作为,参与运营信息化建设活动。

三、运营信息化建设要遵循三个原则

运营信息化(HRP系统)建设要做到科学精细,应遵循几个原则。

(一)基础数据字典要精细

每个字典至少要有两个维度。例如人员字典,既要有人员编号、所属医师组、病区、科室这样纵向的归属维度,也要有职称、学历、院龄、论文、科研、荣誉等横向的管理需要的维度。基础字典的颗粒度精细程度,直接影响后期的数据归集、汇总,和对数据的挖掘、分析、得出结论的质量。数据字典要根据职责分工由不同部门和岗位来维护,例如,人员字典由人力资源部和科研管理部门维护,工资字典、会计核算字典由财务部门维护,供应商字典、物资字典、固定资产字典由采购部门来维护。

(二)业务流程要顺畅

流程梳理是关键,线形流程和内控理念要贯穿流程设计的始终。HRP系统建设的难点和核心就是流程再造,要站在医院管理的高度,打破部门壁垒,重新梳理人、财、物运行流程。每个业务的流程都应该是单行道,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是流程上的一个节点,每个节点的工作依据、工作标准、工作权限要明确。清晰的流程和岗位权责通过信息化固定下来,通过权限分配规范起来。例如,固定资产的流转从预算起步,到申请、计划、采购、验收入库、付款、折旧、报废,整个生命周期,每个节点都有表单,每个表单都从上个环节引出,环环相扣,避免变动。流程之间以人、财、物为核心网状联系,以业务逻辑为起点形成控制。例如,设备维修的报销,要和单台设备的维修合同、维修记录、维修预算相关联,相关信息充分联接,按权限审批才能进入付款环节。

(三)系统要提高自动化程度

数据和业务要同步。人、财、物运行的变化,要做到数据记录和业务发生同步,保证运营信息的时效性。例如,卫生材料验收入库一旦完成,会计核算系统里就自动增加库存物资和应付账款。业务和业务要自动触发。要根据业务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业务启动业务、业务控制业务的自动化程度,就如同开车,汽车一旦启动,司乘人员如果不系安全带,就会一直“嘀嘀”警示,同时车门自动锁定。例如,业务执行情况和预算的差距,会自动推动给相关管理人员;人员信息变更之后,工资库数据会自动变更,工资数据复核之后形成工资册,同时会计核算自动完成。

四、信息一体化的四个层级

数据字典、流程设计、数据形成通道规划完成后,就要以过程管控和数据整合为目标,逐步提高信息覆盖的宽度,实现财务业务的液态融合。根据一体化运营系统覆盖的范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级。

(一)财务信息一体化

第一个层级是财务信息一体化。这是财务部门信息内部整合的问题,解决预算管理、成本核算、绩效管理、会计报告几套工具重复录入、数据打架的问题。可以把会计核算作为进入财务信息系统的唯一入口,针对不同财务管理工具的需要,丰富数据的维度,实现一套数据几个模块共享。这就要求作为信息入口的会计核算必须非常精细,每一笔数据都要核算到最小的核算单元、最细的成本项目、提供多维度的数据口径。例如,对设备的核算,存放地点要细化到病区,使用年限要设两个指标,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用于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医院内部的折旧年限作为绩效计算依据。对于外来的票据,例如保洁费、水电费、洗涤费、保安费等支出,财务部门要主动定制表单,要求相关部门按规定填报,电子表单导入系统自动核算到每个项目、每个核算单元。

(二)财务运营一体化

第二个层级是财务运营一体化。就是使人、财、物运行信息和财务信息同步,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四流合一。这个层级的整合要跨越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采购、财务、合同管理、信息中心、临床医技等多个部门。制定详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囊括各项工作运行流程、各岗位工作职责的HRP操作手册,对顺利实现整合、发挥协同效应、让大家共同遵循新流程和新约定,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作为各部门、各岗位共同的行为指南,流程图可以让大家清楚知晓本岗位所处位置,提高配合工作的主动性,新入职职工也可以据此尽快适应岗位工作。实现财务运营一体化之后,大部分业务都实现了核算自动化,但也会带来新问题――如果源头上的数据出错,那么后面所有的记录都跟着出错。要避免这种情况,定期对账就必不可少,包括物资定期盘点、固定资产常态化盘点、应收应付款项的及时核对等。通过对账,既可以验证业务核算的准确性、流程链在医院的执行情况,还可以摸清相关管理理念在医院的推广情况。

(三)财务业务一体化

第三个层级是财务业务一体化。就是要把临床医技部门使用的业务模块整合起来,包括移动护理、移动医疗、大型设备预约系统、医嘱系统、HIS模块等。通过整合移动护理和移动医疗模块,可以准确统计每个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每个医疗项目占用的时间、每台设备为每个项目运行的时间等信息,为准确计算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提供支持。通过整合大型设备预约系统,可以实现单台设备完整的工作量、收入、成本费用数据的归集,为系统评价单台设备效益提供数据。通过整合高值耗材系统和医嘱系统,既可避免耗材使用中的“跑冒滴漏”,也可保证医疗质量安全。通过整合移动护理和移动医疗模块,可以准确统计每个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每个医疗项目占用的时间、每台设备为每个项目运行的时间等信息,为准确计算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提供支持。

(四)院内院外一体化

第四个层级是院内院外一体化。在这个层级,要把院内的运营信息和院外的相关平台整合起来。例如,可以把医院收治的癌症病人信息和省癌症中心统计系统对接,把医院来自各个地市、患有各个病种的发病人数和实际收治人数相关联,计算出其中的差距,可以准确判断医院在某学科、某病种、某地区的影响力,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科影响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推广和分院选址提供精准的数据。

在医改的大背景下,三甲医院目前这种人满为患、靠规模取胜、靠薄利多销发展的模式已经不可能持续。医院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是医院管理者努力的方向,也是发展的必须。利用好信息化这个手段,打造精细的HRP管理平台,对提高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基层和中层的执行力,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在HRP信息平台建设中,科学的理念、系统的规划、流程的再造、精细的岗位说明书、数据的共享和整合、必要的验证环节都是必需的,随着运营管理精细化要求的不断提高,还要持续改正、优化。

参考文献:

[1]应争先.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实践[J].中国医院,2011,(15):53.

[2]孔抗美,张莹,李韶斌,赵紫奉.医院医疗数据挖掘与分析[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1,(6):29.

[3]廖琴琴.财务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经营者管理,2015,(6):86.

[4]盛国林.医院内部数据字典编码规则探讨[J].中国卫生统计,2014,(31):366.

[5]金仲夏.HRP建设:革新医院管理[J].中国卫生,2014,(10):108.

篇6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HIS) 医院信息系统架构 架构设计

Discussion on the Architecture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

WU Yanqiu, WANG Lihua, Zhang Jin, SHAO Xiaofeng, WANG Tianbing(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of Beijing)

Abstract: A sophisticated architecture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 helps not only ensure the system’s stability and promote the hospital business going smoothly, but also reduce the operating cost and upgrade the management level, thus enhancing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on of the hospital. Taking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PKUPH)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ll layers of the HIS architecture,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of which the order is network infrastructure, integration platform and the integrated service systems such as the 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e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he reg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

Key words: HIS HIS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Design

当今社会已进入全面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疗行业也不例外。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系统)已成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实现医院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正如在写文章之前需要明确文章的结构一样,在任何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做的便是信息系统的架构。信息系统的架构主要涉及系统架构描述、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架构风格和系统架构评价等。对于医院而言,设计并建立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架构能够有效地保障医院各部门各环节的医疗或运营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实现对医院的动态控制和对各种资源的集成和优化,提升基础管理水平,追求医院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如图1所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系统整体架构体系自下而上共三层,分别是网络基础架构、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和医院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在最顶层的医院综合业务信息系统架构中,又包含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医院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和区域医疗信息系统三大模块。本文将从信息系统架构描述、设计和功能等方面对以上三层架构做简要说明。

一、网络基础架构

作为支持多协议、多业务、网络安全策略、统一消息管理、统一用户管理和IT运营管理的一体化网络平台,医院网络基础架构的主要目标是使医院网络的冗余能力、容错能力和稳定性得到提高,实现网络畅通的数据传输等。除此之外,确保医院核心设备正常、稳定运行,能够高效处理网络内流量,使医院以及各分院的局域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保障。

从功能上而言,医院网络除了提供整合数据、语音和图像等多业务的端到端服务之外,更重要的是支撑医院内部各大信息子系统。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医院主要的诊疗业务主要有门急诊诊疗、临床诊疗等,如图1中顶层架构中的临床医疗系统模块所示。而这些业务系统对于网络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比如门诊系统要求高可靠性、高带宽和高服务质量;住院系统要求高可靠性、高服务质量、高安全存储;PACS系统则需要储量大、扩展性强、数据快速存储、数据容灾、高宽带;运营管理主要是人、财、物的管理,最大的需求是数据在服务器端和网络上的安全;区域医疗因为需要医院资源进行共享和整合,这些需要稳定的广域网进行连接。

二、信息系统集成平台

信息系统集成是为了达到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其结果是将系统已有的部件(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或子系统有机地连成大系统,并使系统中每个部件或者子系统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当今的发展趋势是,医院信息化将走向大规模集成之路,医院要建设大数据整合的平台,并通过整合平台再分发到不同的医疗和运营管理业务应用中去。

篇7

关键词:Cognos;OLAP;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高速公路

前言

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为推进高速公路建设、运营和养护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标准化,先后实施了工程项目管理、运营管理和养护管理等信息系统。随着系统成功实施,取得了很不错的应用效果,但同时又引发了新的需求和问题:各业务系统相互独立,导致数据分散、多样,无法迅速、直观明了的查看企业整体运营状况;数据太多、信息太少,数据之间缺乏关联,数据无法转化为知识,无法支持和辅助企业科学决策。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构建的商业智能平台采用IBM的Cognos工具,解决了上述数据分析和知识展现问题。

1.Cognos功能结构图

图 1 Cognos功能结构图

Cognos Framework Manager: 用来组织和元数据模型;

Cognos Connection: Cognos8的Web门户,包含进入各操作模块的入口和报表保存的空间;

Cognos Query Studio: 用来创建基本的自助式即席报表;

Cognos Analysis Studio: 用来管理和展示多维数据,执行从简单到复杂的数据分析和比较;

Cognos Report Studio: 用来创建高级和专业报表;

Cognos Envent Studio: 用来通知用户可能对业务造成影响的关键业务或绩效事件;

Cognos Metric Studio: 用来管理平衡记分、绩效考核等;

Cognos Administration: 用来组织管理门户、权限设定、包的导入和导出等。

2. 商业智能平台的整体设计

贵州省高速公路商业智能平台,通过构建数据仓库(DW--Data Warehousing),采用微软的SSIS(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Integration Services)工具,按主题对工程项目管理、运营管理、养护管理等系统中的数据以及外部文档数据进行抽取、转换、清洗、过滤、装载;然后采用IBM的Cognos工具,进行联机分析处理(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和报表制作;最后基于.Net平台,采用AJAX技术和B/S架构,把Cognos制作的报表、仪表盘、电子地图等嵌入web页面展现给用户。

3. 基于Cognos的商业智能平台实现

篇8

G-BOSⅠ代曾引发客运行业运营管理革命

2010年7月27日,苏州金龙海格客车G-BOS智慧运营系统正式。这套系统是苏州金龙海格客车创新探索“车联网”应用技术并首倡研发,集成智能化、电子化、信息化等尖端科技,以海量数据挖掘、3G无线物联与智能远程控制为核心手段,为客车运营商量身定制的整合“人”“车”“线”三大要素的智能运营管理工具,它是苏州金龙海格“智慧客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G-BOS因具备安全驾驶管理、油耗管理、远程故障报警管理、维保管理、车辆匹配管理、3G视频监控管理、GPS定位管理7大功能而被称为机务管理者的“千里眼”、高明的油耗“精算师”、经验丰富的车辆“维保员”、精准的线路“选车专家”。这套系统具备车队管理方面的强大功能,得到了客车使用单位的追捧,万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G-BOS用户之一。该公司总裁胡新平在接受《驾驶园》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在安装G-BOS系统之前,车队对用车的油耗统计是将加油量与定线里程相除的传统方法,这样得出的数据误差较大,而G-BOS系统能直接记录发动机喷油器往缸内喷射的燃油累积量,这样得出的油耗非常精确。另外,这套系统对于机务管理同样细化、高效,以前想管但看不见、摸不到的管理盲区现在有了管理依据。它的意义在于实现了机务对车辆的远程跟踪,机务坐在电脑前就可以随时了解车辆及驾驶员的情况,非常便捷、高效。胡新平对于G-BOS系统的“省钱”功效更是赞赏有加。“机务能从G-BOS详细的数据统计表中看到车辆在运营过程中每时每刻的瞬间油耗,从而找出高油耗的时间点及原因。通过安装G-BOS系统,车队有的车百公里油耗降低了2.5升。再者,装上这个系统后,车队的管理成本也减少了,几百台车,以前要有十几个人来管理,现在一两个人就够了,管理人员的工资就省下了。该系统通过对驾驶员错误驾驶行为的纠正,使驾驶员急刹车的操作减少了,车辆轮胎的磨损也相应减少,原来每条轮胎跑1.8万—2万公里就要更换,现在能跑3万公里,这也直接降低了车辆的使用成本。综合来看,G-BOS系统对降低车队的运营成本有着很大帮助。”胡新平说。

目前,G-BOS已被全国1800多家道路客运企业安装使用,装车数量已达4万台,市场占有率高达60%。毫不夸张地说,G-BOS引发了一场客运行业运营管理的革命,车队通过G-BOS获得了更高效的管理、更精准的统计数据和运营成本的更大节约。3年来,海格客车不断研究道路客运行业新的发展趋势,顺应用户发展需求,优化使用体验,践行客车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力争与广大用户合作共赢。在积累了更多经验,进行了多轮实用性分析、不断对G-BOSⅠ代优化改良之后,海格G-BOS智慧运营系统Ⅱ代应运而生。

G-BOSⅡ代添加新功能、再次引领客车车联网技术升级

G-BOSⅡ代在传统GPS设备基础上进行了多项升级,如发动机故障诊断、发动机CAN油耗监控、行车辅助驾驶系统,配备了MP5、收音机、倒车监视等。另外,G-BOSⅡ代系统在Ⅰ代基础上又添加了更多人机交互功能,比如天气预报、不良驾驶行为的语音播报,行车数据报告,还增加了更强的培训学习功能。它集在线交流、网页留言和热线电话于一身,采用一对一的培训指导方式,让电脑操作不熟练的用户也能在短时间内学会操作。值得一提的是,G-BOSⅡ代还可以加装3G视频监控系统、客流计数系统、高精度油量监控系统等周边设备来满足用户更加多样化的需求。

苏州金龙海格客车在G-BOS 智慧运营系统Ⅱ代的上市会上提出了“合赢之道”的客户价值体系的新理念。“合”即标准合规、经济合算、易用合心、增值合作。G-BOSⅡ代的终端通过了公安部CCC检测认证和交通运输部部标认证,又率先通过了交通运输部平台符合性检测,是业内首家自有平台通过部标的企业。另外,G-BOS北斗双模终端也率先通过部标认证,成为客车行业首家通过北斗认证的企业。

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

一、城市商业银行会计运营风险主要表现

(一)人工操作风险

在商业银行会计的实际操作当中,以人工操作存在的风险最为突出。由于经办人员容易出错,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人工操作而言,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经办人员不能按照操作规范,产生一定的操作风险。另一方面是经办人员在利益的驱动下,,隐瞒操作等。这些都是由于人工操作造成的风险,但是由于人工操作的风险在短期内没有办法得到良好的解决,因此人工风险操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同时,在城市商业银行会计运行规范操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造成漏洞。如在2012年烟台银行的行长卷款潜逃的恶性事件,烟台支行行长通过利用提款操作的漏洞,私下卷走4.36亿元,给烟台银行造成了巨大的财物损失,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人工操作风险案件。类似的案件还有2015年发生的齐鲁银行的骗取贷款的案件,造成损失4.5亿元。由此可见,人工操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内部管控风险

内部管控风险针对的是商业银行的内部管控方面的问题。由于当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内部控制机制没有办法管控各种风险,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会计运营操作风险。比如在实际的城市商业银行中,会计运营的实际操作中,采用的最为重要的方法是实行内部控制,进而贯穿到整个会计运营操作过程当中,如果会计业务操作流程没有实施必要的内部管控,或者不清楚如何起到相应的风险管控作用,都会给会计运营的操作带来一定的风险。就风险控制的角度而言,由于贷款数目的庞大,相应的也增加了内部控制的压力,特别是在城市商业银行会计运营当中,每天都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处理,很多都是现金数据,存在的风险更大,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制定出严格的内部管控机制和建立起高效的内部管控团队,进而确保内部管控机制能够合理的运用在实际操作当中。但是目前很多城市商业银行缺乏这种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甚至还有部分城市商业银行也没有良好的内部管控机制,导致商业银行在实际的会计运营操作当中存在一定的障碍和风险。

(三)会计监督管理风险

会计运营操作风险采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会计监督管理。会计监督管理也是实际操作当中十分容易出错的地方,就近些年而言,商业银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来看,很多都是由于会计监督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如果仅仅依靠会计部门对内部风险进行管控,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需要内外相结合。由于会计监督管理存在较大的风险,也都存在城市商业银行会计运营的管理当中,从而引起会计运营的实际操作风险。同时,由于在实际的会计监督管理过程当中,部分的监督管理人员对业务流程熟悉程度不够,并不能够很好的遵守相关的会计规章责任制度,过于形式化、流程化,相关的负责人也没有很好的起到负责的作用。比如在日照的中信银行,在2013年出现了由于会计内部审查机制不健全,导致接近2000多万元的账目没有办法得到精准的核算。同时,在实际的会计审查监督管理阶段,一些监督审查人员不熟悉流程和业务内容,导致无力承担该项工作,不能够很好的完成这一任务,会较大程度的影响会计监督管理风险的形成。

(四)会计网络化风险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高科技的普及,会计电算化、网络化更为广泛的在商业银行会计运营管理当中出现,会计网络化极大提高了城市商业银行运营及管理的效率,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如木马、病毒、黑客等,还有部分会计操作人员在实际的操作当中熟悉度不够,或者并未按照标准进行数据备份,导致数据丢失,这些都会造成计算机网络风险的出现。

二、城市商业银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应对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人工操作流程规范

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在实际的会计运营操作当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标准,对会计运营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化,并且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进而确保操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流程规范。为有效强化相关人员的培训,需要责任负责人制定出完善的责任制度,对进行会计运营管理工作的人员责任进行明确规定,一旦出现问题,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在制定人工操作流程当中,需要具有针对性,根据会计运营业务的实际特点,制定出相关的人工操作流程规范。比如在实际的业务当中,对于一些不必要的业务可以进行简化或者删除,能够有效的提高会计运营效率,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人工操作风险,主要是由于在商业银行会计运营操作中,业务流程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流程越多,问题也相应的越多,因此,通过减少业务流程能够有效减少人工操作的风险。

(二)建立完善的内部管控机制

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管控机制有利于实际的城市商业银行会计运营管理。在商业银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控制当中,需要通过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管控机智进行约束,或者指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最大化程度是控制会计运营操作的风险。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管控机智,需要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特别是对与城市商业银行而言,为在会计运营操作风险控制中取得良好的结果,应当积极运用内部管控,还应当在内部控制当中建立起高效的团队,确保工作的正常运行。最后,需要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管控机制,以及管控机制在实际商业银行会计运营管理当中的具体体现,从而有效增加相关的内部控制内容。

(三)加强会计运营的监督管理

加强会计运营的监督管理,同时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管控机制以及监督系统。也应当开展有效的监督管理。比如在对城市商业银行的会计运营业务中进行综合审计,如果在审查过程当中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同时还应当让城市商业银行的各个部门发挥其自身的监督管理职能,如发现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或者是业务操作方面的问题等。一旦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反馈,并提出完善的修改意见,在处理问题的过程当中,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在商业银行会计运营管理方面,监督部门需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主动发现他们在业务流程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果在实际的会计运营监督管理中发现了文艺,就需要及时进行反馈,并且提出相关的修改意见,在实际处理问题的过程当中,需要追究相关人的责任。最后,对于一些会计运营的监督管理,还需要制定出相关的责任制度,而且当前商业银行会计运营管理还存在一些不当支出,如监督管理工作是由监督部门负责,这无形中就造成监督职能不明确,且较为混乱,失去了原有监督的意义。

(四)完善相关会计网络化的系统

由于当前商业银行在会计网络化这一方面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需要制定出完善的会计网络化风险防控系统,其中包含的有引进先进的网络安全保护系统,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网络安全责任制度,加强对于相关从业人员的审核和培训等。由于商业银行的数据库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总电保护会计信息安全及相关内容,这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会计网络化安全防护系统。比如在商业银行信息管理系统当中需要运用先进的防火墙技术,加强相关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力度,建立安全的网络保护系统,降低会计运营实际操作中的风险和威胁。

三、小结

综上所述,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会计运营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一旦操作不慎,就会给城市商业银行造成巨大的损失。对实际会计运营成本风险进行控制,需要从商业银行的内部管控机制入手,建立起完善的体制机制,确保形成相关责任制度,方能更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才莉.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业务操作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2).

[2]兰琳.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2(12).

[3]蒋延芳.基于会计运营视角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研究[J].金融经济,2012(22).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技术;大数据;应用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各个领域的运营模式与管理方式均呈现出了相应的变化。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各个领域均应大力发展计算机软件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而进行相应的改革,提高资源整合力度,促使企业的运营方式朝向规范化、标准化趋势发展,这样一来方可促进行业的发展,进而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主要对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的应用情况以及发展现状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对今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国内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

由于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速度飞快,很多企业为了促进发展,均提高了对数据存储以及数据库研发力度,由此一来也为很多用户提供便利条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后可发现,我们也可将其称之为巨量资料,实质上即为必须要采用相应的处理模式方可具备一定的决策能力、洞察能力的海量数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形成的数据信息也会逐渐增多,根据资料结果显示,数据早已高达10亿T。因此,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显著促进了国内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显著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更多综合效益。

2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的应用

结合国内的发展形势进行考虑,即使大数据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暂,然而却产生了极大的效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在这一背景条件的作用下,国内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必须要不断的完善与改革,方可产生更多的发展机遇。现阶段,很多行业早已将提升计算机软件技术作为主要宗旨,并且结合实际而推出科学规范的运营管理方案。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企业为了减少成本费用的支出,产生更多的综合效益,均已经加快了改革力度,朝向专业化的处理技术方向发展。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后可以致使数据信息更加透明化,提高数据的真实性。除此之外,我们也能够以真实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基础,判断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而拟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信息通信

随着IBMSPSS预测分析软件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减少客流量的流失,不仅可以凭借软件而判断客户的各项行为,同时也能够找寻出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所潜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及时解决,进而洞悉客户的行为,达到预留客户的目的。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以通讯行业为案例,电信工作人员能够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而了解海量客户的数据信息,并对客户的行为进行分析,之后销售至其他企业,产生更多的经济利益。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进行考虑,移动公司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客户实行全面监控与追踪,进而掌握客户的资料信息,最终采用相应的手段迅速将资料传递给负责人。

2.2商业运营

通过对动物园的运营状况进行分析后可发现,管理者利用Cognos,为I-PAD构建了即时功能软件,换而言之,在该软件的作用下能够访问游客信息,并以此作为服务依据。由此一来则可了解到,正确使用软件技术能够有效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而在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有重要影响力。

2.3企业信息解决方式

一般情况下,企业信息管理软件基本上则使用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工作人员流动、获取客户信息、互联网营销以及风险监控等。在SAS/EM的影响下,企业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数据信息挖掘步骤分为五个环节,具体如下所示:2.3.1抽样环节针对这一环节而言,则是产品在运营生产的过程中对数据信息进行抽样选择,例如验证集等。通常情况下来看,在选择样本容量时,我们可对其作出相应的定位,样本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意义,信息量充足,方便进行分析与应用。2.3.2开发与探索环节在此环节中可采用关联性以及趋势性等方法而获取数据信息,进而提高用户对数据信息的了解。在此环节中所采用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即:统计报告以及变量选择等。2.3.3修改与更改环节在此环节中主要以模型选择为主要操作目标,用户在进行创建以及选择等操作后能够对数据集进行更改。在此环节中所采用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即:变量转换以及产品编码等,最后则对数据进行分箱处理。2.3.4模型环节为了确保预测数据的精准性,工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应用辅助工具而对模型进行培训。在企业的运营规划中,这一环节尤为关键,并占有重要影响力,不仅可以确保产品质量,同时也能够产生更多的市场经济效益,对企业的运营发展可产生很多的积极影响。2.3.5评估环节通常情况下来看,在进行该项操作时,首先应对模型进行对比,并且运算出全新的拟合统计量,在此之后则让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此进行研究,对所产生的运营方案进行测试,最终形成报告文件。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显著促进了国内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更多综合效益。虽然国内大数据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暂,但是在数据采集以及应用等方面均已经逐渐趋于完善,不但可以减少成本费用的支出,同时也可提升工作质量,对企业的发展可产生很多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张萍.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03):15-16.

[2]程林.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