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制度的目的范文

时间:2024-02-23 17:5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议制度的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议制度的目的

篇1

【主题词】项目管理 三次会议制度目标策划过程控制目标考核

中图分类号:C931.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首次会议

项目开工伊始,集团公司对项目实施策划,集团公司召集新建项目部组织机构人员,对其进行项目策划,由公司内管经理牵头,各职能科室参加,对项目的管理目标进行策划。质量部门依据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及集团公司年度质量目标确定单位工程质量目标,设置关键部位质量控制点,要求项目部制订确保质量目标实现的措施。施工部门根据合同约定的工期,结合资源配置情况编制工程总进度计划或工期网络计划,根据相关规定确定项目组成人员和大型机械设备的选用和配置。材料设备部门根据工程量和施工计划编制项目材料设备进场计划。技术部门确定施工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配置计划,识别并列出特殊过程和关键部位控制点。依据相关规定,确定必须制订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分项或分部工程。安全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安全防护要点及关键防护部位。项目的管理目标策划后,公司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经营目标责任书》,明确项目管理的各项指标。同时要求项目部制定自己的项目团队方针、项目目标等。要求项目制定符合本项目特色的项目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组织机构人员的目标及岗位责任制等,明确项目召开二次会议的时间。

二、二次会议

二次会议是项目部根据首次会议拟定的各项目标,对项目进行实施策划,集团公司进行指导把关。项目部组织全体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和分析合同,结合工程特点及项目部实际情况,量化各项目标,细化管理制度、控制措施,确立岗位责任,本着以合同约定为基础、以目标策划为中心,以过程控制方案、措施、保证体系建立与完善为要点,进行了纲领性策划。策划情况上报集团公司,由公司项目管理办公室进行审阅修改后交项目部,定出二次会议的召开时间。到时由公司经理、书记带队,班子成员及职能科室参加,按照原定的时间,在该工地办公室召开了二次会议。会议上项目经理向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工程总体管理目标、团队建设目标、岗位责任目标以及为实现各项目标所必要建立的管理运作体系、控制办法和奖惩方案等系统交底。

项目经理根据首次会议的要求,与项目部团队共同对二次会议进行策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特征概述:

1、工程基本概况简介;

2、工程五大责任主体简介及主要人员联络方式;

3、项目团队组成与机构设置情况简介;

(二)、合同情况简介及总体目标确认:

1、合同主要内容概述;

2、项目总体目标确认

对工程项目的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安全与文明施工目标、成本策划目标、团队文化建设目标等进行分解。

(三)、施工具体部署与规划:

1、施工前期准备情况;

2、主要施工部署

主要对临建策划、周转材料使用计划、主要材料进场计划、机械设备进场计划、劳力组织计划、主要分项分部工程技术策划、工程亮点策划、专项方案策划、特殊过程及质量控制点确定及工艺标准等

(四)保证措施与主要制度制定情况:

现场安全、质量及文明施工等循环的时间及制度,指定出每周召开工地四项目标循环会的时间,通过每周的循环会,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各项目标的实施进行纠偏、改进。真正做到了提前策划预控,过程控制纠偏。

1、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如:项目部制定的质量验收单制、样板引路制、亮点策划、施工挂牌制、综合交底及综合验收制、周循环检查等等管理制度等。

2、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工程施工分包安全管理制度、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例会制度、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等。

3、确保工期的保证措施

如:劳务组织、工序安排、主要材机组织方式、计划管理办法等。

4、成本管理措施

包括:总的成本预测目标、项目成本管理保证措施、限额领料具体执行办法等。

5、项目文化、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项目经理根据自己的团队特点确立项目部团队文化及项目文化目标。包括:团队形象策划、临建策划、现场消防保卫卫生管理策划等。

(五)、岗位职责分工及签订目标责任书

项目策划的二次会议坚持“以人为本”,以首次会议为龙头,强化项目管理,管理就是管人,管人就要攻心。树立“阳光收入”的理念.这是项目管理的切入点。把项目各项目标管理与每个管理人员的切身利挂钩。签订目标分解责任书,充分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项目管理人员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明确了项目管理各项目标及保证目标实施的措施,形成了具有本项目特色的管理规划大纲,使项目部的管理走向由复杂化发展到简单化,由简单化发展到程序化,由程序化发展到系统化的轨道上来。项目经理对执行经理和主要管理人员签订目标责任书;项目执行经理对各管理人员签订目标责任分解书;项目执行经理对劳务公司签订管理控制办法等。

每月公司的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四项目标循环对每个项目的己定目标进行纠偏,采取PDCA循环进行持续改进,保障各项目标有序的实施,每月对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各岗位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一次考核,与年度绩效工资和岗位确定挂钩,为工程结束后的三次会议即后评价会议做好准备。

三、末次会议

除每个月及季度公司对项目进行总结评价外,在工程结束后,在决算审计报告出来后一周时间内,成立后评价小组,制定评价计划。内管经理任项目后评价负责人,成立后评价小组,制定后评价计划。后评价小组的成员必须保证评价工作客观、公正,必须具有一定的后评价工作经验。

(1)项目实施过程的总结。项目经理对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总结,阐明项目管理中的主要经验及教训,对项目成功度进行自评。

篇2

一、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等参建单位分别介绍各自的组织机构、人员及其分工

1、建设单位:

XXX——代表建设单位负责本项目实施阶段管理工作;

XXX——协助XXX负责本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工作;

2、监理单位:

XXX——本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全面负责本项目的监理工作;

XXX——本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协助总监理工程师负责本项目的监理工作;

XXX——本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本项目的监理工作;

XXX——本项目监理员,协助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本项目的监理工作。

3、施工单位:

XXX——本项目的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本项目的管理工作;

XXX——本项目的现场负责人,全面协助项目经理的管理工作;

XXX——本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本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

XX——本项目的施工员,全面负责本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

XXX——本项目的质检员,全面负责本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

XXX——本项目的安全员,全面负责本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

XXX——本项目的造价员,全面负责本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

XXX——本项目的材料员,全面负责本项目的材料管理工作;

XXX——本项目的资料员,全面负责本项目的资料整理与收集工作。

4、审计单位:

XXX——XXX公司经理,全面负责本项目的内部审计工作;

XXX——XXX公司经理,协助XXX经理负责本项目的内部审计工作;

二、建设单位根据监理合同宣布对总监理工程师的授权

由建设单位XXX宣布,授予总监的权力有:

施工组织设计审定权、修改设计建议权及设计变更签字权、工程验收签证权、工程付款签证权以及签发《整改通知单》、签发暂时停工令和复工令等。

三、建设单位介绍工程前期准备情况

建设单位已完成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规划建设用地、施工图审查、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手续。

四、承包单位介绍施工准备情况

1、施工单位工伤保险、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纳工作。

2、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合同约定已经组建了施工项目部,并得到了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审批认可,施工项目部现在已经正常运转。

目前正在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等技术文件。

3、施工现场已按设计房屋定位图放线,待规划部门验线。

4、现场施工道路、职工住宅、办公室等施工临时设施、给排水、供电已到位。

提出问题:

1、工期问题:附楼、食堂因受施工主干道路影响无法同时施工,需先施工护理楼后再施工食堂,合同工期9个月受影响;

2、旧房改造工程需病人迁至新建护理楼后方能施工,此项目在合同工期内,甲方需给予宽限工期的考虑。

五、总监对准备情况提出意见和要求

1、工期:投标前已要求施工单位自行现场踏勘,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全面考虑,所提出的工期问题属施工组织问题,顺延工期理由不成立。

2、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部审批。

3、现场施工临时设施完成后要及时报验。

4、监理单位核查开工条件满足开工要求后会及时发出开工令。

六、建设单位对施工准备情况提出意见和要求

施工单位提出的工期问题客观存在,工期以开工令下发的日期计算,施工方要按照合同总工期科学合理规划工期。

施工单位必须按施工合同、设计图纸要求以及建筑工程相关规范标准施工,保质保量,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七、总监介绍监理规划的内容

1、监理工作程序

(1)工程质量控制监理工作程序——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查程序、原材料、构配件质量检查验收程序、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程序、分部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程序、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程序、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等

(2)工程进度控制监理工作程序——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监理程序、工程施工月进度计划监理程序、工程施工周进度计划监理程序等;

(3)工程投资控制监理工作程序——现场工程量签证程序、设计变更及洽商管理基本程序

(4)安全与文明施工监理工作程序——安全与文明施工方案审查程序、安全用材料、设备质量检查验收程序、各阶段安全设施检查验收程序、施工安全隐患排查程序、施工安全事故处理程序等;

2、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施工阶段监理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监理目标,通过过程监督、动态控制、组织协调、合同管理,使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和安全符合预定目标的要求。

在监理工作中,运用动态控制原理,始终抓好质量、进度、投资和安全四大目标的控制,随时掌握目标实施情况,发现偏差,采取有力措施,及时纠正,使四大目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监督管理参建各方合同的实施;收集、整理工程技术信息资料;协调参建各方之间的工作关系。简言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就是实行“四控两管一协调”的全过程控制。

施工合同目标是监理工作的核心,应依据国家法规、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的条款,从施工准备到工程竣工的全过程中,实行事前、事中、事后三种控制方式及组织、技术、经济与合同三种措施,确保实现工程总目标的实现。

3、监理工作制度

(1)设计文件、图纸会审制度;

(2)开工报告审批制度;

(3)材料、构件检验及复验制度;

(4)变更设计制度;

(5)隐蔽工程检查制度;

(6)工程质量检查、检验制度;

(7)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

(8)施工进度监督及报告制度;

(9)投资监督制度;

(10)监理报告制度;

(11)工程竣工验收制度;

(12)工程例会制度;

(13)监理日志和监理周会制度;

(14)信息资料管理制度等。

八、会议确定召开监理例会的具体时间、地点,宣布监理例会纪律、明确四方(建设单位、审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紧密配合原则、有关处罚事宜等

1、召开监理例会的具体时间:每周一上午8:30时;

具体地点:施工项目部会议室。

2、监理例会纪律

a)总承包单位项目部必须参加工地例会的人员: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其他人员可以根据会议内容决定是否参加。

上述人员不准无故缺席。若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则必须提前半天向总监请假并书面委托替补人员(替补人员必须是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参加。

b)各参会人员必须按时参加会议,不准无故迟到和早退。确有特殊情况可能迟到或者早退,都必须事先征得总监的同意。

c)各参会人员在开会期间必须将通讯工具调成静音或震动状态,不接打电话,不玩手机或上网。如必须接听电话,到会议室外接听。

d)各参会人员在开会期间不得随意走动,不允许打瞌睡,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e)各参会人员在开会期间要求集中精力、认真听取发言并做好笔记,不得交头接耳,私开小会。

f)各参会人员在开会期间发言时不允许七嘴八舌,不允许脏话,不允许攻击他人或恶语相向。

3、建设单位、审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四方紧密配合原则,具体如下:

a)往来文件规定:

建设单位对工程的发文应通过监理机构发出;

施工单位对工程的发文均应通过监理机构转发其他单位;

项目监理机构直接向建设、施工单位发文。

b)往来文件签字、盖章规定:

建设单位发出的文件均应有建设单位代表签字、盖章;

项目监理机构发出的文件均应有项目总监(或总监代表)签字、盖章;

承包单位发出的文件均应有项目经理签字及项目经理部盖章,否则无效;

各单位之间的工作联系以书面形式为准,文件送达以签收为据;

紧急情况下,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或其他授权代表发出的口头指令,事后(48小时内)立即办理书面认可,并按正规手续办理文件收发签字。

c)经济签证规定:

所有经济签证应在签证项目发生后5日内申报,逾期失效,责任自负;

各承包单位发生增减工程量签证时,应在工程隐蔽或工程实体改变原始状态之前通知监理、建设单位有关人员进行实地察看,并现场计量,三方办理书面手续,作为签证依据;

签证单应附设计变更单、现场三方签字计量依据、现场照片等有关证据资料;

当发生增减工程量后,若没有得到监理、建设单位代表现场确认而追加的签证单或监理不明情况的签证单,监理方不予承认,后果由承包单位自负;

确实不能现场计量的,必须事前三方书面约定。

d)无效经济签证:

监理机构一人签字(应有现场监理及总监共同签字);

签证证据不足或含糊不清;

未经现场三方签字计量确认或未事前约定的;

所有经济签证,未经建设单位代表签字、盖章确认的。

e)安全文明施工检查:

施工单位每月28日组织安全文明施工大检查活动,建设单位代表、监理、各施工单位项目主管领导、安全负责人及有关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参加;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在规定的时限内必须整改完毕,未进行有效整改的上报政府主管部门。

4、有关处罚事宜,具体如下:

a)必须参加例会的人员未请假而委托替补人员参加会议,或者请假后未委托替补人员参加会议的,每人次处罚500元。

b)必须参加例会的人员既未请假,也未委托替补人员参加会议,每人次处罚1000元。

c)必须参加例会的人员无故迟到、早退的,每人次处罚200元。

d)参会人员在开会期间接打电话、玩手机或上网、随意走动、打瞌睡、交头接耳、私开小会等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每人次处罚200元。

e)参会人员在会场发言时起哄、脏话、攻击他人或恶语相向,每人次处罚500元。

f)未按时按质完成各项指令的(包括未按时回复的),每个指令处罚1000元。

接到指令后在规定时间内无动于衷的,无明显行动或有明显抵触情绪的,每个指令处罚2000元。

处罚后在延期时间内仍未落实的在上次处罚的基础上加倍处罚,并一律上报建设单位及业务主管部门。

g)没有按时完成计划的,每项处罚2000元。

若竣工时未延迟合同总工期,那么原来因延迟计划的处罚将予以退还。

h)上一工序未经验收合格就擅自进行下一工序施工的,处罚3000元。

已经隐蔽的必须剖开重新验收。

i)没有严格按照已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而导致重大质量、安全隐患的,每发现一次(处)处罚1000元。

j)施工现场发生任何安全问题,承包单位都要及时上报监理部及建设单位,对未及时上报的视情况处罚500~3000元。

九、审计单位对本工程造价审计方面提出相关要求

现场发生的签证要及时签证,尽量在发生前报价,不在合同范围内的工程量尽量在事发前解决。

工程变更严格管理,以不超过施工合同价的10%为原则,技术文件需审计部门确认的需至少提前一天通知。

施工单位上交的履约保函要确保真实、可信原则。

十、建设单位对本工程总体建设提出有关要求

1、因项目位置特殊,晚X点后不允许夜间施工,加班作业不得产生噪音。

2、X月份为安全生产月,要确保工程安全;

篇3

论文关键词 刑事诉讼 庭前会议 诉讼价值理念

2012年3月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刑事庭前会议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该规定虽然只是原则性的,但也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创新和突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对刑事庭前会议作了详细规定,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庭前会议的启动方式、案件适用范围和庭前会议要解决的问题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自此,庭前会议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中被正式确立。但是,从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及司法实践来看,关于庭前会议制度的一些问题仍值得深入探讨,亟待在理论上予以补充和完善,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刑事司法实践,更好地保障案件当事人的刑事诉讼权利,树立司法权威,提高司法威信。

一、我国庭前会议制度概述

庭前会议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修订后新增设的程序。《刑事诉讼法》第182条第2款规定:“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该条规定标志着庭前会议制度在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中正式确立。

庭前会议是法庭审理的准备程序,并不是法庭审理前的必经程序,它是人民法院在法庭审理前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或其他需要了解案件事实与证据的情况、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整理案件争点,为确保法庭审理的顺利进行所做的准备活动。

庭前会议对促进法庭审理的顺利进行和实现刑事判决的公平公正具有深远意义,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刑事诉讼价值理念。

第一,庭前会议有助于保证法庭审理的集中、顺畅和高效,提高诉讼效率。庭前会议程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由于程序问题没有解决导致的法庭审理屡屡中断、随意休庭或延长庭审时间等现象的发生,对提高诉讼效率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第二,庭前会议有助于提高审判的质量,促进法庭审理的实质化,避免走过场。 在庭前会议中控辩双方进行了充分的证据展示和意见交换,这些都大大强化了案件的实质审理,避免了法庭审理走过场。

第三,庭前会议有助于保障案件当事人的诉讼权益,进而促进程序的公平公正。庭前会议程序让控辩双方都在场,避免了程序问题上法官的预断、专断,而对抗化、公开化和透明化,保障了诉讼程序的公平公正。

二、我国庭前会议制度的立法现状及不足

(一)庭前会议制度的立法现状

2012年3月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庭前会议制度,之后的最高人民法院的《刑诉解释》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高检规则(试行)》也都对庭前会议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1.庭前会议程序的启动方式:依职权or依申请。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2条第2款规定,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通过“召集”的方式启动庭前会议程序。由此可知,庭前会议程序可以由法院依职权启动,但是当事人及其辩护人是否可以依申请的方式来启动呢?针对这一问题,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均未明确规定。

2.庭前会议的主持者—审判人员or合议庭其他成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2条第2款规定,庭前会议的召集者为“审判人员”。但是此处的“审判人员”的具体身份该如何认定呢?是否只包括案件承办法官?合议庭的其他审判人员是否也可以主持?刑诉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此也未做出明确规定。这么重要的程序问题若是没有合议制度来保障,是很难保证整个案件的实体公正的。

3.庭前会议的参加者—被告、辩护人是否必须参加。《刑诉解释》第183条第2款规定:召开庭前会议,根据案件情况,可以通知被告人参加。该条规定用词是“可以”,而非“应当”。即对于庭前会议,作为重要的一方当事人的被告人是可以参加也可以不参加的,而不是“应当”参加该庭前会议。而申请回避、管辖权异议等明明是当事人的权利,被告人不能参加该怎么进行申请呢?再者,在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时,是否可以召开庭前会议?刑诉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此也未做出明确规定。

(二)庭前会议制度的不足之处

虽然刑诉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庭前会议程序都作了规定,但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庭前会议程序的具体适用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刑事司法实践,促进司法的公平公正。我国刑事庭前会议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庭前会议的适用范围过宽,未能体现庭前会议繁简分流原则。刑事诉讼法对于适用庭前会议的案件范围未作明确规定,《刑诉解释》第183条对其案件适用范围作了详细规定。但在刑事司法实践中,一些审判机关对于没有必要启动庭前会议程序的案件也提出适用庭前会议程序,这种做法不仅有违庭前会议制度设立的初衷,也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国家司法资源,未能体现庭前会议程序繁简分流的原则。

2. 对庭前会议要解决的内容未作明确规定,违背其立法初衷。庭前会议是法庭审理的准备程序,其立法初衷就是确保法庭审理的顺畅、集中和高效,保障控辩双方的诉讼权利得到充分的行使。由于刑诉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未明确规定庭前会议要解决的内容,导致司法实践中,有的审判人员利用庭前会议来解决案件的部分实体性问题,结果造成庭前会议成为一次开庭活动,这样不仅不利于案件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护,更不能很好地实现庭前会议制度当初的立法目的。

3. 对于被告人是否参与庭前会议未作区别规定。《刑诉解释》第183条第2款规定:召开庭前会议,根据案件情况,可以通知被告人参加。该条规定表明,对于庭前会议,作为重要的一方当事人的被告人是可以参加也可以不参加的,而不是“应当”参加该庭前会议。但是,究竟哪些案件应当通知被告人参加庭前会议呢?在司法实践中控辩审三方可能会存在分歧,况且,对于某些涉及到被告人切身利益的事项,如果被告人不参加庭前会议也不利于其刑事诉讼权益的保护。

4. 对庭前会议形成的结果及法律效力未作明确规定。庭前会议的结果在刑诉法中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审判人员就庭前会议涉及到的与审判相关的问题是否有作出裁断的权力也未作出明确规定,这不但会影响到法庭的集中审理,还与庭前会议制度确立的初衷相违背。庭前会议的功能之一就是将控辩双方的程序问题在庭审之前解决,在开庭后尽量减少程序争议。但要真正地“解决”,就不仅要体现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上,还需要明确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法律效力,避免反复的无正当理由的提出异议和进行质证,影响了庭审的节奏和效果。

庭前会议程序除了存在以上问题之外,在制度设计上仍然有几个问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比如关于开庭时间的问题,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竟然没有将此纳入庭前会议的讨论环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高检的司法解释规定了控辩双方申请延期审理可以在庭前会议上提出,而最高院竟然不允许,这就导致在庭前会议上开庭时间的问题和延期审理的问题竟然不作为讨论对象,这让人匪夷所思。

三、完善庭前会议适用的建议

一项新的司法制度只有经得起司法实践的检验,方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立法初衷和相应的法律效果。针对我国庭前会议制度在立法及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革和完善的建议:

(一)明确庭前会议的案件适用范围,避免被不当扩大

并非每个案件都要经历庭前会议程序,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应明确庭前会议的案件适用范围。同时,庭前会议的案件适用范围也不宜扩大。原则上,只有争议较大、证据材料较多、案情重大复杂、社会影响重大、法律适用困难的案件才有必要召开庭前会议。解决了重大的程序问题,就会有力地确保法庭审理的顺畅、集中和高效,同时兼顾庭审的质量和效率。

(二)明确庭前会议的内容,避免法庭审理被虚化而走过场

庭前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庭审之前将程序性问题解决,使控辩双方明确案件的主要争点,以便法庭集中审理与案件有关的实质性问题,使法庭审理更加实质化,避免庭审走过场。庭前会议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准备程序,审判人员不应当利用庭前会议来解决案件的部分实体性问题,避免庭前会议成为一次开庭活动。将与案件有关的实质性问题留在庭审阶段解决,这样不仅有利于对案件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护,也可以很好地实现庭前会议制度当初的立法目的。

(三)明确规定应当通知被告人参加庭前会议的情形及在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时可以召开庭前会议的情形

根据《刑诉解释》的相关规定,庭前会议解决的事项大都是控辩双方在程序上有重大争议的问题,像管辖权异议、回避、调取新证据、提供新的证据材料、申请非法证据排除、申请不公开审理等等,由于这些重大争议的程序性问题往往涉及被告人的诉讼权益,原则上必须通知被告人参加庭前会议,反之,则可以不通知被告人参加。另外,在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时,应根据案件情形来规定是否可以召开庭前会议。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没有辩护人参加庭前会议的情况下,使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得到保护,真正实现庭前会议制度的立法初衷。

(四)明确庭前会议形成的决定及其法律效力

从庭前会议制度立法初衷的角度来看,审判机关应尽可能地将各种程序性问题在庭前会议中解决掉,开庭后尽量减少程序争议,并将处理结果形成决定或记载于会议笔录,使之成为后续法院判决的依据。将庭前会议所形成的决定在刑诉法中作出明确规定,将审判人员就庭前会议所涉及到的与审判相关的问题是否有裁判的权力也一并作出明确规定,这不但有利于法庭的集中审理,还与庭前会议制度确立的初衷相一致。

刑诉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庭前会议形成的决定的效力并未作明确的规定。众所周知,作为一项新的制度设计,庭前会议制度所形成的决定或记载的会议笔录若不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则它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控辩双方在庭前会议上达成的合意应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一般不得被随意推翻,否则庭前会议就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当然,如果庭审过程中一方确实有足够合理的理由能够证明,庭前会议中达成合意的内容违背自身意愿、发现新证据与新事实、与事实或法律不符的,均可以推翻之前的合意内容,并以庭审中重新认定的内容为准。

篇4

传统的项目控制是以各种文件、报表、图表为主要工具,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各类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为主要方法,再加上沟通各方面信息的通讯联系制度。而在资源昂贵、复杂并有较大风险的现代大型项目中,就需要开发一个有效的项目管理信息和控制系统。以下将首先介绍项目控制的一般方法,然后介绍一种适用于大型复杂项目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项目管理信息和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实施方法,最后论及WBS在项目控制中的应用。

1.项目控制的主要文件

项目的任务要求、工作范围、全部进度和项目规模等一旦明确以后,就应准备项目控制所需的主要文件。这些文件应包括:

①工作范围细则--确定项目实施中每一任务的具体业务内容,制定工作变动的基准。

②职责划分细则--说明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部门或个人所应负责的工作,包括工艺、工程设计、采购供应、施工、会计、保险、成本控制等各个方面。

③项目程序细则--规定涉及项目组、用户以及主要供货厂商之间关于设计、采购、施工、作业前准备、质量保证与控制以及信息沟通等方面协调活动的程序。

④技术范围文件--列出项目的设备清单,制定项目设计依据以及所需的技术依据,以及将要使用的标准、规范、编码及手续步骤等。

⑤成本控制文件--包括项目总成本预算以及分解到各部门和各项工作的分预算,把不同的帐户分类编号,列成表格。

③信息控制文件--规定各种文件、报表、图表的发放对象和方式、通讯联系制度以及会议记录和工作记录的方法。

此外,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内容,还可增减项目控制文件。项目负责人在对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时首要的任务就是在这些文件中明确规定各种有关事项。还应注意的是,项目中的某项工作一旦发生变动,相应的各有关文件均必须修正,然后再执行。在项目管理中缺少信息是很糟糕的,但得到错误的信息更糟糕。在工作中,如果一个部门执行的是原始文件,而另一部门执行的是修改后的文件,可以想象,这两部分的工作协调和结果会变得如何。

2.项目控制的重要会议

项目开始进行以后,要有效地控制项目,一般需要在各个关键时刻召开关键会议。这是项目管理与通常的直线职能管理的主要不同点之一。例如,以一个企业新建一条电冰箱生产线为例,这个项目进行中的不同阶段以及各个阶段开始时的关键会议。

关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上一阶段的工作,分析问题,提出新的建议,并介绍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使各有关人员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明确努力方向。关键会议也是协调各不同学科、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人员以及工作任务的重要手段。

除关键会议外,在项目进行的全过程中,应定期召开例会,如每月一次。会上主要介绍项目进展情况,检查有无拖期、是否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还有些非定期的特别会议,在有必要时随时召开。比如要订购大型设备、有重要的分承包要进行、某一活动出现了意外重大变化等等,都需要召开会议。

由此可见,项目管理中的会议是很多的。项目负责人若不很好地控制会议,就有可能陷入会海之中。所以项目负责人的职责之一是控制会议的召开,为召开会议作准备,使会议开得有效。

3.信息控制制度

加强通讯联系、沟通各方面信息是搞好项目控制的关键性一环。为了控制好一个项目,需要进行大量的通讯联系。联系的方式很多,如信件、电话、谈话、电传、图纸等等。这里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①所有重要问题均应有书面材料。任何问题都不能靠记忆,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永远记忆并准确无误。记忆的错误会造成损失与扯皮,因此必须用书面材料。

②所有会议都应有正式记录。

③分发的文件、备忘录、会议记录等必须说明要由谁来处理文件中的事项。

篇5

[关键词]新时期;会议全过程;管理问题

[DOI]10.13939/ki.zgsc.2015.11.049

1 新时期对会议管理的内在要求分析

1.1 会议全过程管理维护会议利益手段的多样性

会议全过程管理是调整会议效率手段主要的手段之一,对于会议利益的维护作用更加明显。当前我国的会议全过程管理主导力量不明确,在会议全过程管理中带有明显的外力干涉痕迹,同时由于当前会议管理体制的差异性,我国的会议全过程管理更多的要承担决策任务,并注重对于会议过程的调整。因此会议全过程管理在强化会议中的调整手段具有多样性,其调整有益于会议内部管理的调整方式完善,充分提升会议效率和质量。

1.2 会议全过程管理整合功能的独特性

会议全过程管理工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内部不同组成部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会议全过程管理的范畴下,会议的整体性表现在其动态性上,因此会议全过程管理在会议中具有独特的整合功能。在会议中,冲突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议管理的整体性,会议全过程管理的利益整合作用可以消解会议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形成整体性的会议力量,从而创造最大的会议利益。再者,会议全过程管理在会议中的作用日趋复杂化,会议全过程管理的作用主体是会议视野中的自然人,而在会议中,人是具有两面性的主体,尤其是在利益面前,人类会忽视公共利益而逃避自身的责任,并且在会议中更加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因此会议全过程管理要发挥其整合作用对于整个会议都至关重要,同时其整合功能的发挥也并非易事。会议全过程管理的整合性体现在对于会议各种利益的协调,均衡存在着利益冲突的双方,从而维护会议的正常运行,保证大多数人的会议利益和会议人格。

1.3 强化会议人员的参与性

会议全过程管理是指对会议全过程管理的取得、开发、保持和使用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激励和控制活动。它是把人看成一种关键资源,始终承认会议参与人是一个会议中的主体,强调会议中的交流和沟通工作,让会议参与者更多参与会议的商讨和决策,培养员工对会议的责任和认同感。新时期会议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①良好的会议全过程管理可以发挥人才的潜力,为其成长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提高会议管理的工作效率;②会议全过程管理能够优化会议内部工作,是会议开展的依据和前提。

2 当前会议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难点

2.1 会议人员结构复杂

会议管理承担的工作量较大,因此其会议工作人员较多,既有会议现场的主持人员、操作人员,也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同时这些人员的素质和学历各不相同,给会议全过程管理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通过对某会议现场人员的调查显示,在会议中参与会议的人的学历较为复杂,对于构建合理的管理机制带来了困难。

2.2 会议的频繁性

当前我国的会议频繁性较大,会议的频繁性较强,参与会议的队伍通常会随着会议项目而不断流动,虽然会议现场的会议时间固定,但是由于会议现场管理的混乱,造成了会议效率低下,同时下属的会议管理部门也根据会议项目的具体情况而组建,从而造成了管理机构的不确定,造成了管理工作难以开展。此外会议队伍人员的频繁性较强,往往会议项目的位置发生变动,其会议队伍也会相应发生变动。

2.3 会议评价信息的收集困难

会议的目的是通过会议评价信息的收集来完成决策的科学性的评估,同时传达相关的政策信息,但是在当前的会议管理中,存在着会议评价信息收集困难的现象,为会议全过程管理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尤其是在一些会议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方式,会议管理机构的各项管理措施很难及时传达到会议现场,此外这些会议现场的监督力量较为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管,也造成了会议全过程管理全面评价的困难。

3 会议全过程管理在会议中的核心价值

3.1 追求会议生活中的“实质公平”

会议全过程管理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会议的实质公平,这也是会议全过程管理的核心价值,在会议中,要理解公平的意义,就要结合其会议关系,并协调会议全过程管理和其他法律的关系,才能真正把握住会议全过程管理中的公平原则。通常而言会议中的公平离不开会议制度的束缚,同时公平原则的实现要建立在保证会议效率的基础上,而且公平的范畴要覆盖到整个会议中,扩大会议公平的会议影响力。会议全过程管理强调会议中的总体效益公平,同时要求个人会议行为符合总体会议的发展需要,通过国家强制性的调节配置功能,改变会议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实现了会议中的实质公平。

3.2 强调会议生活中的“自由”

会议全过程管理追求自由价值,虽然相对于民法而言,会议全过程管理追求自由的热情相对不足,但是会议全过程管理依然给会议提供了足够自由的空间,但是这种自由通常是以牺牲个人自由去争取整体自由,以便于保证其会议发展的无障碍性。同时会议全过程管理的自由是以会议责任为本位,强调在自由的环境下,形成和谐的会议发展结构,这也是会议全过程管理追求的最高目标之一,此外通过对会议主体的规范,为会议竞争提供自由有序的环境,实现全会议的公平正义。

4 新时期会议全过程管理的策略

4.1 建立治理结构和内控体系

治理机构是全过程会议管理的原动力,良好的治理机构能够为会议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会议管理的量化和控制都应当建立在完善的内控体系上。当前建立治理结构和内控体系是我国会议全过程管理中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会议机构要解决会议管理机构不足的问题,也要健全治理结构,从本质上增强对于会议管理的“硬约束”能力,同时建立独立的权利制度、内部控制制度,逐步形成以会议管理部门为核心的会议管理组织体系。

4.2 重视利益冲突,保障独立性

当前会议管理工不具备独立性,从而造成了会议管理中存在着较大的利益冲突,尤其是部分会议管理的不足造成“会而不决”的现象,造成了其控制会议管理能力的下降。因此在会议全过程管理工作,要重视委托管理和道德会议管理等问题,采用独立的会议管理管理体系。首先是要保证会议管理管理部门和内控部门的分工,保证其工作的独立性,同时也要增强两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其次要求会议管理部门保证会议管理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即时性,为会议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此外会议管理部门要把握工作的重点,把工作重点放在信息的采集和整合上,为会议的进行提供科学的决策指导。最后要根据相关的管理办法,对于会议管理执行状况进行跟踪检查,保证管理工作的成效性。

4.3 进行管理思维的创新

会议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到全过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端正会议管理工作意识,消除会议内部的不健全制度。研究调查显示,部分会议的管理体系不健全,依然摆脱不了传统的会议思维,思维的落后造成了会议管理的落后,在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同时又缺乏相应的专业管理知识,使会议管理彻底进入了混乱。因此,为了避免会议出现的这一问题,会议管理者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从全过程的管理入手,并针对会议自身制定完备的管理流程,对于会议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重新的规定,提高会议的整体效率水平。

4.4 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

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会议管理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会议的管理制度革新中,要把握住工作的重点,一方面是对于会议中人才的管理,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的使用,对于会议内部的管理制度改革要采用优秀的人才执行,并给予其充分的支持,对于会议中存在的管理弊端,要抛弃人情的观念;另一方面对于会议事务的管理,要根据事情的重要性,进行等级分割,并把管理工作安排到位。

4.5 建立领导能力强的管理层

会议的管理者是会议的导航者,引导着会议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会议管理制度的质量,一个优秀管理层能把会议在争端的边缘拯救回来,并继续发展壮大,相反,一个不合格的管理层会把会议带入混乱中。因此,会议要任用优秀的高层管理人才,对于会议的管理制度要加强全过程管理,保证会议在正常的轨迹上发展。

4.6 控制会议数量、提高会议质量

控制会议数量构成了事前控制的工作内容,这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办公经费的节约问题。因此要会议全过程的管理重点是控制会议数量管理,根据会议的必要性和召开形式确定会议数量,避免形式主义的出现。再者要提高会议质量,在会议管理中要围绕决议与实效间的匹配度来开展会议,加强会议前后的控制工作。

5 结 论

总之,新时期的会议全过程管理要充分了解管理模式定位,并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来进行会议内容的创新,保证会议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符合当前的时代要求,从而全面提高会议全过程的工作优化,同时要从会议形式、会议核心价值等方面入手,构建完整的会议流程,根据会议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会议管理工作,加强会议管理的执行力度,从而保证会议全过程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篇6

    一、XX公司XX项目的成员组成: XX营销部销售人员比较年青,工作上虽然充满干劲、有激情和一定的亲和力,但在经验上存在不足,尤其在处理突发事件和一些新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欠缺。通过前期的项目运作,销售人员从能力和对项目的理解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后会通过对销售人员的培训和内部的人员的调整来解决这一问题。 由于对甲方在企业品牌和楼盘品牌的运作思路上存在磨合,导致营销部的资源配置未能充分到位,通过前段工作紧锣密鼓的开展和双方不断的沟通和交流,这一问题已得到了解决。

    二、营销部的工作协调和责权明确 由于协调不畅,营销部的很多工作都存在着拖沓、扯皮的现象,这一方面作为XX公司的领导,我有很大的责任。协调不畅或沟通不畅都会存在工作方向上大小不一致,久而久之双方会在思路和工作目标上产生很大的分歧,颇有些积重难返的感觉,好在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正在积极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力求目标一致、简洁高效。 但在营销部工作的责、权方面仍存在着不明确的问题,我认为营销部的工作要有一定的权限,只履行销售程序,问题无论大小都要请示甲方,势必会造成效率低,对一些问题的把控上也会对销售带来负面影响,这样营销部工作就会很被动,建立一种责权明确、工作程序清晰的制度,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关于会议 会议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环节和内容,但是无论我们公司内部的会议还是与开发公司的会议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这与我们公司在会议内容和会议的形式以及参加人员的安排上不明确是有关系的。现在我们想通过专题会议、领导层会议和大会议等不同的组织形式,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一问题,另外可以不在会上提议的问题,我们会积极与开发公司在下面沟通好,这样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四、营销部的管理 前一阶段由于工作集中、紧迫,营销部在管理上也是就事论事,太多靠大家的自觉性来完成的,没有过多的靠规定制度来进行管理,这潜伏了很大的危机,有些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存在了问题。以后我们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和思想上多交流,了解真实想法来避免不利于双方合作和项目运作的事情发生。 以上只是粗略的工作总结,由于时间仓促会有很多不是之处,希望贵公司能给于指正,我们会予以极大的重视,并会及时解决,最后祝双方合作愉快、项目圆满成功。

篇7

刚到时,对方面的知识不是很精通,对于新环境、新事物比较陌生。在公司领导的帮助下,很快了解到公司的性质及其房---市场。作为销售部中的一员,该同志深深觉到自己身肩重任。作为企业的门面,企业的窗口,自己的一言一行也同时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形象。所以更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高标准的要求自己。在高素质的基础上更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此外,还要广泛了解整个---市场的动态,走在市场的前沿。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力争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销售人员,并且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针对今年一年的销售工作,从四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公司项目的成员组成:

---营销部销售人员比较年青,工作上虽然充满干劲、有激情和一定的亲和力,但在经验上存在不足,尤其在处理突发事件和一些新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欠缺。通过前期的项目运作,销售人员从能力和对项目的理解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后会通过对销售人员的培训和内部的人员的调整来解决这一问题。

由于对甲方在企业品牌和楼盘品牌的运作思路上存在磨合,导致营销部的资源配置未能充分到位,通过前段工作紧锣密鼓的开展和双方不断的沟通和交流,这一问题已得到了解决。

二、营销部的工作协调和责权明确

由于协调不畅,营销部的很多工作都存在着拖沓、扯皮的现象,这一方面作为公司的领导,我有很大的责任。

协调不畅或沟通不畅都会存在工作方向上大小不一致,久而久之双方会在思路和工作目标上产生很大的分歧,颇有些积重难返的感觉,好在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正在积极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力求目标一致、简洁高效。

但在营销部工作的责、权方面仍存在着不明确的问题,我认为营销部的工作要有一定的权限,只履行销售程序,问题无论大小都要请示甲方,势必会造成效率低,对一些问题的把控上也会对销售带来负面影响,这样营销部工作就会很被动,建立一种责权明确、工作程序清晰的制度,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关于会议

会议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环节和内容,但是无论我们公司内部的会议还是与开发公司的会议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这与我们公司在会议内容和会议的形式以及参加人员的安排上不明确是有关系的。现在我们想通过专题会议、领导层会议和大会议等不同的组织形式,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一问题,另外可以不在会上提议的问题,我们会积极与开发公司在下面沟通好,这样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四、营销部的管理

篇8

刚到xxx时,对xxx方面的知识不是很精通,对于新环境、新事物比较陌生。在公司领导的帮助下,很快了解到公司的性质及其房 ---市场。作为销售部中的一员,该同志深深觉到自己身肩重任。作为企业的门面,企业的窗口,自己的一言一行也同时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形象。所以更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高标准的要求自己。在高素质的基础上更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此外,还要广泛了解整个---市场的动态,走在市场的前沿。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力争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销售人员,并且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针对今年一年的销售工作,从四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xx公司xx项目的成员组成:

---营销部销售人员比较年青,工作上虽然充满干劲、有激情和一定的亲和力,但在经验上存在不足,尤其在处理突发事件和一些新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欠缺。通过前期的项目运作,销售人员从能力和对项目的理解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后会通过对销售人员的培训和内部的人员的调整来解决这一问题。

由于对甲方在企业品牌和楼盘品牌的运作思路上存在磨合,导致营销部的资源配置未能充分到位,通过前段工作紧锣密鼓的开展和双方不断的沟通和交流,这一问题已得到了解决。

二、营销部的工作协调和责权明确

由于协调不畅,营销部的很多工作都存在着拖沓、扯皮的现象,这一方面作为xx公司的领导,我有很大的责任。

协调不畅或沟通不畅都会存在工作方向上大小不一致,久而久之双方会在思路和工作目标上产生很大的分歧,颇有些积重难返的感觉,好在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正在积极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力求目标一致、简洁高效。

但在营销部工作的责、权方面仍存在着不明确的问题,我认为营销部的工作要有一定的权限,只履行销售程序,问题无论大小都要请示甲方,势必会造成效率低,对一些问题的把控上也会对销售带来负面影响,这样营销部工作就会很被动,建立一种责权明确、工作程序清晰的制度,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关于会议

会议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环节和内容,但是无论我们公司内部的会议还是与开发公司的会议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这与我们公司在会议内容和会议的形式以及参加人员的安排上不明确是有关系的。现在我们想通过专题会议、领导层会议和大会议等不同的组织形式,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一问题,另外可以不在会上提议的问题,我们会积极与开发公司在下面沟通好,这样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四、营销部的管理

篇9

针对以前的工作,从四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XX公司XX项目的成员组成:

XX营销部销售人员比较年青,工作上虽然充满干劲、有激情和一定的亲和力,但在经验上存在不足,尤其在处理突发事件和一些新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欠缺。通过前期的项目运作,销售人员从能力和对项目的理解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后会通过对销售人员的培训和内部的人员的调整来解决这一问题。

由于对甲方在企业品牌和楼盘品牌的运作思路上存在磨合,导致营销部的资源配置未能充分到位,通过前段工作紧锣密鼓的开展和双方不断的沟通和交流,这一问题已得到了解决。

二、营销部的工作协调和责权明确

由于协调不畅,营销部的很多工作都存在着拖沓、扯皮的现象,这一方面作为XX公司的领导,我有很大的责任。协调不畅或沟通不畅都会存在工作方向上大小不一致,久而久之双方会在思路和工作目标上产生很大的分歧,颇有些积重难返的感觉,好在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正在积极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力求目标一致、简洁高效。

但在营销部工作的责、权方面仍存在着不明确的问题,我认为营销部的工作要有一定的权限,只履行销售程序,问题无论大小都要请示甲方,势必会造成效率低,对一些问题的把控上也会对销售带来负面影响,这样营销部工作就会很被动。建立一种责权明确、工作程序清晰的制度,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关于会议

会议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环节和内容,但是无论我们公司内部的会议还是与开发公司的会议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这与我们公司在会议内容和会议的形式以及参加人员的安排上不明确是有关系的。现在我们想通过专题会议、领导层会议和大会议等不同的组织形式,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一问题,另外可以不在会上提议的问题,我们会积极与开发公司在下面沟通好,这样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四、营销部的管理

篇10

论文关键词 国际海底 勘探开发 生产政策 审查制度

一、研究开发制度的意义

笔者认为,研究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制度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陆地资源日益紧缺,海底资源极其丰富

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陆地矿产资源日益短缺。根据相关学者对现代工业依赖度最高的铜、镍、钴、锰四种金属的供需形势分析,计算出陆地储量的可供年限大约只有30至40年。我国虽属拥有这四种金属的国家,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样面临着匮乏的形势。根据梅洛和梅纳德的计算,就太平洋海域来说,各种矿产资源的蕴藏量达16000多亿吨,其中锰2000多亿吨,镍90多亿吨,铜50多亿吨,钴30多亿吨。整个世界洋底的矿产资源总储量在3万多亿吨,按现在世界年消耗量计算,这些矿产够人类消费数千甚至数万年。

(二)深海科技不断获得突破和发展,进行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的时机日益成熟

深海采矿主要由勘探、采矿、运输、港口转运和加工提炼五部分组成。在勘探方面,光波和声波的取样器械已充分发展并装备采矿船用以探测海底矿产;采矿领域,目前国内外研究的连续绳斗集统系统、空气水力提升系统和海底自行采矿系统,已分别在浅海、深海进行了探索性试采实验并在此基础上研发更为先进的采矿设备;运输和港口转运这两个领域涉及的技术要求不高;加工提炼方面,目前西方国家已经研究成功采用硫酸化焙烧、碳铵浸出和离析焙烧等方法来提炼海底矿产资源。

(三)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未雨绸缪,抢占先机

及早研究国际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制度,有利于我们全面理解和认识联合国的相关制度、原则和宗旨。因为,现行的联合国公约是对原来不合理的海洋法制度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且它是从整体上调整和规范海域所有问题的公约。制定公约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公正和公平的国际海洋法律新秩序,而制定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基础上的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制度则是实现公约目的的一个重要措施。在此基础上,我国可以未雨绸缪,尽早制定既遵循国际要求又契合我国实情的开发和利用制度,从而在这个问题上抢占先机、夺取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二、联合国确立的开发制度及评析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的平行开发制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妥协的产物,是一种过渡性的安排。

(一)《公约》确立的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制度简介

《公约》第十一部分以及之后的《执行协定》大致描绘了现行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制度的基本架构。

1.开发原则。《公约》首先确认了国际海底矿产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这一基本原则,同时规定了三项具体原则:一是任何国家不得对国际海底及其资源主张或行使主权;二是任何国家或个人不得将国际海底及其资源据为己有;三是国际海底进行的任何活动应为全人类利益而进行并应特别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开发制度。《公约》采用“平行开发制度”,即一方面由依据《公约》成立的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进行国际海底矿产资源的勘探、组织、开发和控制,具体由管理局下属的企业部直接负责;另一方面,缔约国及其国有企业、或在缔约国担保之下的具有缔约国国籍的自然人或法人也可以与管理局以协助的方式进行。

3.“定期审查”和“审查会议”制度。《公约》规定,自《公约》生效之日起每5年由管理局对开发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审查;从第一个生产15年后开始召开一次审查会议,详细审查现行开发制度的各项规定。

4.《执行协定》做出的主要安排。(1)《执行协定》要求《公约》下设立的各类机构、会议安排必须具有成本效益;设立过程采用渐进方式。(2)企业部:《执行协定》规定了企业部初期的活动方式。(3)管理局的决策制度:一般政策由大会会同理事会制定;各机构的决策采取协商一致的方式。(4)技术转让:按公平合理的商业条件从公开市场或通过联合企业的方式进行。(5)生产政策:国际海底资源的开发应按健全的商业原则进行。

(二)对《公约》确立的开发制度的评析

《执行协定》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妥协的产物,其中很多内容损害了发展中国家利益,而《公约》第十一部分的缺陷也是明显的。

1.关于管理局问题。 《公约》下成立的国际海底管理局肩挑重担,但《公约》对其职权的规定非常抽象,其所有权限和活动均需有缔约国的“明示授予”方能进行,故其地位和性质是不完善的。另外,有关管理局的组成、机构权限及决策程序的规定,均有利于发达国家成员的介入和操控,这对发展中国家是极其不利的。

2.关于企业部问题。根据《公约》规定,企业部是代表管理局直接行使组织、开发和控制的机构,但发达国家自始至终反对设立企业部。这就使代表全人类利益进行勘探开发的企业部的前景迷茫,《公约》确立的“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原则将难以实现。

3.关于审查会议问题。《公约》设立审查会议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定期检查《公约》各项制度的实施是否符合“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原则,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根本不需要这种制度,所以,《执行协定》对其进行了实质性的修改,表面上保留了这项制度,但实际上已被取消。

4.关于技术转让问题。《公约》促进和鼓励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国际海底资源开发技术,规定技术的转让是有偿但却是强制性的,其目的是为了让发展中国家也能及早掌握这些技术。但西方国家拒绝接受这种安排,强调只能按商业条件和市场规律进行。

5.关于生产政策问题。在现行的国际市场中,陆上的金属生产国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公约》为了保护其利益,制定了国际海底资源开发的生产政策,以此限制开发者的产量、维持国际金属市场价格的稳定。但《执行协定》取消了生产限额,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产量,这将极大地冲击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破坏海洋的可持续性开发。

三、我国的相关立法和对策

自1972年起,我国就参加了联合国海底委员会的历次会议。在会议上,中国代表团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想法,也提出了勘探开发国际海底资源及国际海底管理的各种制度和建议。这些制度和建议,成为日后我国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立法思想和原则。

(一)我国的立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1.我国的立法状况。早在1972年,我国就积极参与了联合国海底委员会的各项会议和工作,提出了自己关于管理国际海底及其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设想。1982年,我国签署了《公约》,1996年获得人大常委会批准,从而成为缔约国之一,《公约》的相关制度对我国开始生效。1976年开始,我国对大洋底多金属结核进行了大规模的勘探和研究。在耗费了4000万美元、近十年的艰苦努力后,我国于1990年正式向联合国海底筹委会提出了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登记成为联合国先驱投资者的申请,此申请在1991年获得通过,由此,我国正式成为世界上第5个“深海采矿先驱投资者国家”。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公约》的精神、如何有效地发挥先驱投资者的优先权、如何尽快合理合法地开发利用国际海底矿产资源,这既需要科技层面的支持,也需要完善法制的保障,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制建设非常欠缺。

2.存在的问题。(1)海洋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高; 我国国民和政府历来就有强烈的陆地意识,而对建设海洋强国、发展蓝海经济只是近几年的事情,这就使全民的海洋意识不强。反应在相关立法上,制定和通过《海商法》历时40余年、制定和通过《领海及毗连区法》、《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8年多,这些海洋方面的基本制度的立法尚且如此,关于国际海底矿产资源方面的立法就更难以想象了。(2)重视《公约》的修改和加入,轻视国内配套法规的建设; 如前所述,早在1972年我国就积极参与了联合国海底委员会的各项会议和工作,但与之配套的国内相关法规的建设却迟迟没有开展,如海洋科学研究方面的法规、海洋技术转让方面的法规以及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方面的法规等等,一直没有提上立法的议程。(3)立法规范性差,立法技术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在某些海洋立法形成草案后,并没有很好地征询和采纳学术部门和实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从而造成法律法规超前或滞后、缺乏可实际操作性。

(二)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1.针对《公约》及《执行协定》的对策。我国在国际海底问题的磋商和讨论中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我国在国际海底问题上仍需要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另一方面,我国也希望国际海底采矿条件不要过高,尽量减少需要承担的义务。即如何保持与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关系,又不反对西方国家降低采矿条件就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笔者认为,针对这个问题,关键还是要从《公约》和《执行协定》的规定本身出发,选择我国的相应对策:

(1)关于管理局问题。在管理局的性质和地位这个问题上,我国不能同意西方国家的主张。因为国际海底管理局可以有效控制西方国家的采矿活动,均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利益。

(2)关于企业部问题。《执行协定》对企业部的规定大大减轻了缔约国的费用负担,这对我国是有利的,因此可采取支持态度。

(3)关于审查会议问题。西方国家对审查会议的否定对我国并无不利之处,这既可以减少我国的费用承担,又可保持国际海底采矿制度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