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数据报告范文

时间:2024-02-23 17:5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销售数据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销售数据报告

篇1

一、简述本年度的主要工作

(一)董事会工作良性运转

(二)行政管理,履行助手职能

1、在董事长、总经理的指导下,完成了向陈xx省长、蒙启良和王江平副省长的汇报材料;编写了“百千万工程”汇报材料,并发送给发改委、经信委、省内多家媒体;组织编写了半年工作总结及向集团职能部门调研需要的各项汇报材料。

2、严格公司各类发文管理,按时审阅每期《安全生产调度会纪要》。

3、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管理公司印章,有效控制印章使用风险。

4、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的管理和使用由专人负责,做到了用途不清、权责不明不出门的管理。

5、收取上级部门各项公文,及时传达到相关单位,跟踪执行情况,有效发挥了公司内外的桥梁纽带作用。

6、合理有效地安排会议室,做好会前准备及会后总结,使各项会议能够有序、高效召开。

(三)基础管理,助推有序经营

1、加强内部控制。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组织制订了《外协单位管理办法》、《零星工程管理办法》、《发票管理办法》等制度,《销售管理制度》在完善中。

2、加强基础管理考核。促进经营绩效提升。升级完善了《基础管理考评实施细则》,组织宣贯外协单位学习。每月召开一次基础管理考评会,并通报。

3、持续推进“6S管理”。规范了来宾停车位和车辆定置管理,及时查处通报违规停放,车辆停放更加有序。

(四)量化考核,强化结果导向

今年采取“3+X”的指标模式,将产量、消耗、利润指标与部门关键职责和年度主要工作相结合,与各二级单位签定目标任务分解责任书,每月召开一次目标量化考核会议,形成目标量化考核专题请示,并以此作为薪酬发放的依据。将“员工正能量”凝聚到公司目标上来,使员工与公司发展息息相关,促使企业与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为完成2014年生产经营任务作出了积极地贡献。

(五)数据管理,服务领导决策

企业管理是数据管理。我们运用“大数据”理念,把企业运营的海量数据通过高速的采集、整理、分析、挖掘,从大容量的多样数据中经济地提取价值。

1、建立了数据报表体系,每月向市统计局、工信局、集团企划部报送各类统计报表,并为各项汇报材料提供数据、图表及分析,用数据体现公司最真实的现状。

2、每日跟踪《物料投入产出对比表》,形成“到岗就算算”的工作模式。每周一将上周投入产出表发送给公司领导;每月更新《可控费用发生情况表》,帮助领导及时把握生产经营状态。

3、升级产量、供应、销售、物流等内部报表,设计企业运营数据报告、财务管理、销售统计分析、汇票管理工具,提升数据整理、分析、挖掘能力。

4、数据质量是企业实现卓越经营的一个重要保障。组织建立数据报告体系的培训,为形成真实、准确、完整的数据报告服务。

(六)信息管理,护航生产运营

2、视频监控系统是企业管理提升安全技防能力的内在需要,更是企业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战略共生耦合的载体。将视频设备完好率列入量化考核,并作为部门效能监察项目。视频维保费用比2012年下降了xxxxx元;视频设备维护分ABC等级管理;视频完好率从85%升至98.04%,预计11月底视频完好率100%。成功实现了PC终端授权监控,也实现了从“看不见”到“看得见”的转变,从“看得见”到“看得清”的升华。

(七)法律事务,规避潜在风险

1、严格履行合同评审职责,将风险消弭于萌芽状态。

2、跟踪并反馈合同执行情况,为合同的续签及改签等提供建议,提前规避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3、负责牵头瓮马高速施工高度危险作业至高压线路断电导致的侵权纠纷起诉及起诉前调解工作,合理维护公司的最大利益。

4、为推进合同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传递先进的合同管理理念,组织召开了两次合同管理例会,邀请外聘法律顾问对合同履行中存在的情况进行点评交流和案例分析,将“合同风险”列入“风控体系”重要内容。

(八)后勤保障,措施得力

后勤工作树立“保障有力、服务到位”的后勤工作理念,强化保障和服务两项任务,牢记安全和卫生两个重点。

1、加强员工食堂管控

(1)每季度做一次食堂问卷调查,收集汇总员工意见,协调食堂不断改进膳食结构、变换花样、丰富菜品,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就餐需求。

(2)强化食堂主要食材质量控制,公司主导采购大米、油品,切实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焦点问题。

(3)充份发挥摄像头的作用,食堂操作间视频监控后厨卫生,取食物处视频推进光盘行动。

(4)改善食堂卫生环境,清洗抽油烟机、粉刷食堂内墙、清洗窗帘等。

2、员工住宿

二、存在问题 亟待提升

(一)团队缺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需推进导师制,加强人才培养。

(二) 员工“吃住行”三件事亟待加强,如员工食堂菜品质量、员工宿舍配套设施质量、交通车和公务车卫生等。

(三)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不够。应将企业运营(产供销、人财物等模块)的大量数据,适时采集、分析、挖掘、提取价值,最终形成真实、准确、完整的数据报告,洞见数据背后的商业价值,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企业管理方面。一是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合规管理、风险管理、流程管理、缺陷管理等;二是提升精益生产、设备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建设等领域的管理水平;三是组织升级完善操作手册、检修规程;四是用好基础管理考核工具,促进企业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提升企业凝聚力;五是进一步加强目标量化分解考核,依据“集团考核指标”相应调整“公司共性考核指标”;六为发挥销售人员潜能,将市场开发部打造为公司的“创利中心”,需重新设计、签订考核责任书;七是助推公司加强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变现、数据报告管理工作,推进数据报告体系建设;八是协同完成十年顶层设计的煤化工发展规划;九是筹划引进战略投资,积极推进“混改”工作。

(二)法律事务方面。一是加强合同履约管理,建立大宗原料、备品备件供应商淘汰管理机制;二是认真贯彻《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用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定期报送年度报告并公示;三是规范和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为营造健康发展环境,维护企业形象,教育引导员工不得在网络媒体企业营销以外的商业信息。

(三)信息化管理方面。一是加速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深挖DCS、EMS、ERP等系统功能,助推两化融合;二是申报两化融合试点示范项目,争取政府资金支持;三是加快视频监控系统的第二期整合,提升安防、技防水平。

篇2

天猫降价商品最多更显诚意

据惠惠购物助手数据显示,双十一当天,天猫降价商品数量最多,其历史最低价商品占比达66%,其次为优购和易迅,京东仅排第四。

各电商历史最低价商品占比

从品类来看,天猫各品类双十一当天降价商品平均折扣中,玩具母婴、户外用户、美妆等品类占据前三,分别为28.88%、28.86%、24.68%,降价幅度均不足三折,不少店铺先涨后降的现象依然存在。如某天猫女装前三品牌的一款大衣,一个月前仅800元左右,却在双十一之前涨到了1600元,而后再降价至700元左右。

双十一当天天猫各品类店铺降价商品平均折扣

而在折扣前十店铺排名中,服装品类占比过半,杰克琼斯、美特斯邦威、优衣库、太平鸟男装占据前四,降价幅度分别为23.98%、21.99%、18.22%、17.44%。其次为手机数码类,小米一枝独秀,排名第五,降价幅度为13.24%。消费者对服装、手机数码类的需求依然最旺盛。

双十一天猫店铺折扣排名Top10

不仅如此,在今年双十一1小时销售额破亿商家中,魅族、小米、太平鸟、GXG、海尔占据前五名。在这些“亿元俱乐部”中,杰克琼斯和小米折扣力度最大,达到历史最低价商品比例分别为50.99%和38.62%,且较双十一前一日降幅分别为23.98%和13.24%,更显诚意。

天猫之外京东流量增幅72%居首位

除天猫之外,在其他B2C商城中,京东流量增幅领先于其他平台。惠惠购物助手数据显示,双十一全天,京东流量增幅达72.0%,其次为当当网和一号店,分别为48.7%和45.3%;亚马逊和苏宁易购排名第四、第六。

双十一当天各电商流量增长幅度

凌晨2-3点缺货率最高后平稳有升

据惠惠购物助手数据显示,在双十一当天凌晨2-3点,天猫缺货率最高,达16.08%。其随后下降至8%左右,但在5-6点和10-11点有小幅回升,至12点以后缺货率趋于平稳,但在双十一当天将结束时,缺货率又逐渐上升之势,反映出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些变化。

天猫双十一当天0-15点缺货率走势

篇3

The pinnacle of shopping for this Christmas came after the Christmas day. Even the hardest time has not come up; related statistics can tell us how hard it is now. the statistics from Spending Pulse notes: the retail market goes down sharply from Nov.1st to Dec. 24th. Judging by the crowded shops and the nearly full parks, we have to say the day after Christmas has come to be the busiest day! In order to survive the crisis, sellers immediately gave kinds of discounts for their customers so as to decrease their long list of stock-in-trade.

在这个寒冷阴沉的岁末,尽管经济海啸掀起的巨浪还未真正席卷而来,但是统计数字已经能反映出它的巨大威力。万事达旗下的SpendingPulse的数据报告显示:根据从2008年11月1日到12月24日期间作出的市场评估来看,整体零售市场已经出现大幅缩水――燃油的消费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到4%;奢侈品消费的缩水幅度更为惊人,大约为34%;服装行业的数字是19%到21%;在电子产品的行业中,这个数字为26%。

“不景气的经济大环境,和节日期间的糟糕天气使得人们的购物热情大打折扣。对于许多零售商来说,2008年的这个圣诞节成为近十年来最名不副实的假日购物季。人们很少出门,更不用说购物。这个张灯结彩的节日和人流稀疏的商场、卖场,紧紧捂住的口袋,能省则省的原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简直成为零售商们的噩梦。” SpendingPulse的Michael McNamara说。

然而,今年圣诞节后出现的购物高峰成为一个有趣的现象。Lazard Capital Markets的常务董事Todd Slater却说,根据当天卖场内和停车场的“满座率”来看,2008年的12月26日(星期五),圣诞节后的一天,无论是场内的拥挤程度还是停车场区域饱和的容积,折射出销售情况竟然比Black Friday(复活节前的星期五,西方国家一般视这一天为购物季节的开始)还要火爆,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店员却异常地忙碌,这个讽刺而滑稽的画面正是一年中的销售高峰日。

这还不够?

商场停车场的高“上座率”很难作假,它预示店内如火如荼的打折和正在疯狂购物的人群。Aeropostale(美国著名服装品牌)正在进行3到4折的促销活动,美国最大的百货零售商之一JCPenney正在展开新一轮的打折和清仓活动。Banana Republic(香蕉共和国,美国著名服装品牌)在本季则给出了4折优惠,而从2009年的1月开始,优惠幅度更大――他们开始实行“折上折活动”――在原来4折的基础上再打8折。

为了找回本该属于这个季节的狂热购物潮,零售商正在催眠他们的客户――用具有诱惑力的醒目标题不断地给客户灌输一种紧迫的感觉“如果不马上购物,你就赶不上这一波的折扣和优惠,你将会后悔莫及,你的心爱之物将离你而去。”零售商的这种举措是为了催促消费者们尽快地、疯狂地购物。Gap(美国著名服装品牌)的网站上用醒目的大字催促着:“赶快来购物!大家都在争相抢购的美衣中也有你喜欢的款式!”美国连锁百货公司科尔士 (Kohl's)也在煽动着他们的客户:“现在就要行动起来,看见喜欢的就要赶紧拿下!”

分析家认为,圣诞节后的销售高峰即使比起以往,显得异乎寻常的高。因为在整个11月到12月期间,零售商们经历过绝望――绝望地看着自己的货物从货架上卸下。业内专业人士指出:“圣诞节后的这一次购物潮是一个短期的小高峰――天气开始好转,人们愿意出门;而在金融危机中,零售商为了适应这种危机开始愿意尽快地作出调整。圣诞节后的折扣正是这样,它们是商家近期策略转换的产物――用全线清仓销售来减少那些远比他们预期要高的存货清单。异乎寻常的高涨热情便出现了!”

完美风暴

篇4

在互联网上,到底是哪些人最热衷“买买买”?互联网消费蓬勃发展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复杂行业生态体系?最新的《2016中国互联网消费生态大数据报告》给出了答案。

该报告集聚联合淘宝、天猫、滴滴出行等15家互联网公司数据源,涵盖了电商消费、社交消费、娱乐消费、休闲消费、内容消费、金融消费、分享消费、地产消费和互联网消费基础设施9大互联网行业。通过对各家数据的交叉汇总,首次深入九大互联网领域,描绘出以消费者需求为运行核心的互联网消费生态图景。

报告显示,中国7.1亿网民将成为潜在的互联网消费者。通过数据可使网民对于互联网的应用从获取信息转向消费与体验,是由消费者需求为互联网消费核心驱动力的集中表现。而需求推动的互联网各消费领域的运行,从某一方面也体现出互联网消费路径日渐渗透。

报告打破了以往研究细分领域用户画像的惯例,首次尝试融合9大行业15家互联网平台数据,描绘消费人群全景画像。

80后与90后作为互联网消费领域的核心消费人群,90后在线上拥有鲜明消费特征,主要的标签是娱乐至上、爱新鲜和个性化。90后在玩乐方面的兴趣广泛,既表现出对桌游、美食、夜生活的喜郏也对二次元、游戏等虚拟领域有着更高的付费意愿。

相比较下,80后则更顾家,在互联网理财、互联网地产、电商等消费领域有显著的消费特征,是互联网消费的主力人群。从阅读内容方面看,80后更加偏爱看健身、旅游、时尚、房产等话题的资讯;购物方面看,80后也更偏爱大家电、汽车用品、童装等居家物品,由此可以看出,80后互联网消费者特征的关键词是家庭化、品质和资讯控。

移动互联网的渗透和众多新应用的兴起使得我国互联网消费生态不断孕育繁衍,消费者的需求也因此更加清晰细分,便捷与品质的诉求是两大明显特征。

报告中提出,消费趋势的便捷主要体现在降低门槛、资源优化、服务整合和随时随地四个特性。以滴滴出行为例,滴滴优化夜间运力资源极大满足了人们夜间个性化出行的需求。数据显示,机场、火车站、餐饮等夜间交通资源不足的地方,使用滴滴出行的偏好度均呈现上升趋势,体现出网约车满足了消费者的交通需求。

篇5

BI近期的一个地理数据报告中,分析了为何激活地理数据使得移动广告一片光明,为什么这些数据提高了App的活跃度,为什么这些数据可以连接数千个小中型移动经济体,这里面又关系到什么技术和隐私问题?

基于位置的数据使得广告更有价值或更有效对于激活定位功能的设备,广告商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溢价,多个移动广告、移动交易的平台的数据告诉我们:已经激活定位功能的广告在CPM上看到了持续上涨或每1000点击价格的持续上涨;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因为用户一般在他活动区域的两公里之内,即使是banner广告也会有显著的点击率。

解决纬度数据问题移动广告圈里有个经常被讨论的事实:只有5-10%的移动广告有真实的GPS产生的经度数据,有些广告投放商甚至是根据邮政编码、市区、运营商IPs来投放的,但现在广告平台可以通过精确的地理数据以及方法从更少的坐标就能创建有用的纬度数据了。

超越了地理围栏(geofence)很多基于位置的广告平台开始改变他们的战略,尽可能地弃用邮政编码、市区信息、城市街区零售店这些信息。而现在利用地理定位数据不仅仅是为了地理围栏,更是要建立更广阔的听众基础,比如经常以某一频率访问酒店和机场的用户就会归类到商旅客户,以后不管这个客户到了哪个城市,都可以提供相关的广告业务。

篇6

自2012年起,国家知识产权局连续4年开展了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统计研究工作,在大量统计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界定方法。同时,在广泛征求并吸纳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后,最终制定并首次对外《专利密集型产业目录(2016)》(试行)。

《目录》包含产业具备明显专利优势

据悉,本次公布的《目录》包括信息基础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交通装备产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高效节能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共计8大产业,涵盖48个国民经济中类行业。其中,信息基础产业包含5个中类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包含6个中类行业,现代交通装备产业包含4个中类行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包含7个中类行业,生物医药产业包含7个中类行业,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包含6个中类行业,高效节能环保产业包含10个中类行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包含3个中类行业。

“《目录》包含的产业具备较为明显的专利优势,依赖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目录》的,是对《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任务要求的细化落实,有利于更好地引导社会资源的投向,并可作为有关部门及地方开展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胡文辉表示,未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会根据产业经济发展状况,对《目录》进行科学动态调整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司长龚亚麟指出,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工作离不开对产业发展现状的科学判断。“基于该《目录》,我局将建立针对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统计监测机制,利用目录动态可调整的特点,实现对于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态势的动态及时科学监测。”他表示。

专利密集型产业产品创新力巨大

《报告》显示,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经济拉动能力强,极具市场竞争优势和创新活力。2010-2014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合计为26.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1.0%,年均实际增长16.6%,是同期GDP年均实际增长速度(8%)的两倍以上,虽然专利密集型产业就业人口只占全社会的3.4%,却创造了全国10%以上的GDP;从产品竞争力来看,专利密集型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0.7%,出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是19.3%,分别是同期非专利密集型产业的2.5倍和2.2倍;从创新投入力度来看,专利密集型产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内部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3%,是非专利密集型产业的2.6倍。

最新数据显示,从产品竞争力来看,2015年,专利密集型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23.4%,是非专利密集型产业的2.5倍,出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16%,是非专利密集型产业的2.0倍;从创新投入力度来看,2015年,专利密集型产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1.5%,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是非专利密集型产业的2.3倍。

篇7

探索市场需求规律,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河南纤检局根据河南絮棉生产、销售和使用情况,分析市场需求,通过对市场需求调查,发现每个时期各种絮棉需求量是动态的。例如,几个重大节日和春秋时节一般是高端消费;而在大型团体换季,居民消费和高校招收新生时间,又是集团采购旺季;年初是各种寻求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对絮棉的需求高峰。从需求的购买力上分析,也可以看出:高端产品(产品约在几百元至几千元之间)约占20%:中等需求(产品约在一百元至几百元之间)占50%;低端需求(产品约在几十元至一百元之间)占30%。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规律,河南纤检局制定出絮棉产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既符合河南市场实际,又针对性强,专项治理收效明显。

围绕生产源头抓治理,全方位覆盖絮棉生产加工企业

河南絮棉生产加工企业占市场份额在80%以上,只要规范好了这些企业,就抓住了龙头,就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产品质量事故。一是摸清底数,逐厂登记造册;二是免费培训,倡导诚信经营:三是核实能力,掌握销售渠道;四是建立台账,把住原料关口:五是规范合同,约定质保信誉:六是发现问题,可追溯查源头。

通过普查,掌握了河南省有44家有规模(有固定厂所、有工商注册、有厂名厂址、有加工设备、有10人以上)的絮棉生产加工企业,其生产能力基本可以覆盖河南中低端消费市场,其销售范围也全部进入了监管视线。今年年初,该局为更好地监管絮棉制品,专门组建了絮棉制品监督科室,充实了监管人员专门负责絮棉制品的监管工作。为配合絮棉监管,他们着手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全面调整,把那些业务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踏实肯干、勇于吃苦耐劳的同志调整到行政执法一线上来,担当行政执法工作的重任。4月份,絮棉监督科对44家生产企业原料采购进行巡查;5月份,对企业合同和样品进行抽查和检验;8月份,抽查了44家企业的成品,发现有4家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合格。

建立长效机制管长远,让人民群众用上放心安全的絮棉制品

篇8

据悉,进入8月以来,苏宁的品类促销活动大都围绕女性消费群体展开。3000万卷纸、3000万包姨妈巾、200万罐奶粉的强势发力,全面引爆了818前哨战抢货狂潮。而紧随其后的818五周年庆“七天七夜连环抢”,苏宁红孩子领衔的母婴美妆“女性专场”又成为其中的重头戏。

据艾瑞咨询数据报告,2013年中国B2C市场母婴品类交易规模达到342.1亿,约占中国网络购物整体市场的4.3%。而易观智库在刚刚的《2014年第2季度中国B2C市场季度监测报告》中指出,2014年第2季度,中国B2C市场母婴品类交易规模达到了217.9亿元,较2013年第2季度同比增长161.7%。母婴品类无疑成为电商吸引女性消费者的核心品类。

苏宁红孩子市场负责人表示,此次苏宁易购818大促跳出了以传统家电、3C产品为主力的瓶颈,将重心着眼于女性市场,重磅推出母婴美妆产品大促。而苏宁红孩子拥有完整的电商母婴消费生态链,不仅可以有效完善苏宁现有的消费群体结构,同时能够与电器、3C、日用百货品形成有效互补。姨妈巾、奶粉、美妆、母婴用品的投放符合女性精准营销的思路,也进一步拉近了与女性消费群体的距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消费者选择苏宁红孩子母婴美妆产品,不仅仅在于其奶粉“满599减150”,美妆“满199减100”,姨妈巾5折起等多样价格优惠,信誉和质量是消费者更为关注的因素。

“互联网的两个瓶颈就是流量和粘性,消费者倾向选择低价产品,忠诚度并不高。但是,母婴美妆产品有其特殊性,消费者对品质更加看重。因此,正品、行货是我们最大的特点。而刚刚推出的奶粉险项目也将为母婴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保障。”苏宁红孩子上述负责人表示。

篇9

TalkingData数据平台部总监陶京琪表示,报告数据都是基于TalkingData覆盖的10亿移动设备,所有的研究结论也都是用户的日常行为的发现。而根据大数据 中的全部文章" href="tmtpost.com/tag/%e5%a4%a7%e6%95%b0%e6%8d%ae" target="_blank">大数据自身价值的挖掘,这10亿移动终端设备清晰的告诉我们2014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报告显示,安卓与iOS平台用户比例约为7:3,其中,安卓平台主要机型小米和三星分居第一和第二位,充分显示中国本土手机品牌的快速崛起。

由大数据分析获知,移动互联网网民近6成为男性,80后中青年是移动网民的主力军,90后青少年也逐渐成为新生力量。有意思的是在对于运营商的选择上,安卓用户更倾向于选择中国移动,iOS用户则青睐中国联通。

在对各类移动应用进行整体盘点后,发现移动即时通信依然是网民的首选,而游戏的日均使用时长最高,可见娱乐需求地位稳固。

在应用覆盖率Top20的移动应用中,BAT应用占主流。其中腾讯系占据九个,横跨社交、视频、应用商店、浏览器、音乐等多个领域,阿里系五个上榜,百度系只有两个。

现在,移动互联网已经度过了需求集中于通讯与社交方面的“萌芽期”和以购物与娱乐为代表的“初步发展期”,迈入到“高速发展期”,这一时期,出行、医疗、教育、餐饮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细分领域应用纷纷涌现,多元化生活服务为用户带来极大便利,线上与线下联动(O2O)成趋势。钛媒体根据报告,整理出了以下有价值的发现:

移动智能终端用户规模达10.6亿,3/4的用户是80后以后的用户

根据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移动智能终端用户规模达10.6亿,较2013年增长231.7%,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发展速度上,移动互联网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移动互联网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80后、90后甚至可能更年轻的用户,已经绝对占到主流,基本上已经有3/4的用户是80后以后的用户。

用户使用的移动设备中,苹果占据32.1%的最大份额,其次,三星设备占15.5%,小米设备占11.8%。

安卓平台主要机型以小米与三星占据主流,iOS平台iPhone6代新机型占比已超10%。

有意思的是Android用户更倾向于选择中国移动,iOS用户选择中国联通的比例高于Android。

用户的上网环境明显改善,从年初1/3的使用率到年尾一半以上的日常环境都会是Wi-Fi的使用,这就是说大家的上网环境更好了,同时我们看到2G、3G的比例在缩小,4G用户增长较快。

一线城市用户的应用喜好呈不同特征:北京爱打车,上海偏理财,广州爱玩游戏

基于TalkingData的统计,去掉系统自带的安装应用,用户平均来讲,一台终端设备会有34款应用,而每天打开20款应用。这能够反映出,移动端的入口是广泛分布的,不在一两家身上。

报告显示,一线城市用户的应用喜好呈现不同特征,对于北京用户来说打车是强需求。精明强干的上海人在理财的应用上非常普及,同时打车在上海也是重点的强势需求。深圳用户爱看视频,广州用户爱玩游戏。

各典型城市用户的应用偏好差异化明显,乌鲁木齐用户更关注新闻、哈尔滨用户喜欢阅读、昆明用户爱玩游戏、杭州用户更爱旅行。

用户平均每天使用移动应用时长达1458秒,重点应用类型中,游戏的日均使用时长最高。

用户习惯在早晨学习、查阅资讯,在午休时聊天、购物,看视频,晚饭之后的黄金时间多会玩游戏、看新闻,睡前时间会选择学习,或看视频、游戏等娱乐放松方式。

应用覆盖率Top20:腾讯系占九席,阿里系五个上榜,百度系只有两个

BAT在移动端抢占入口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且成果非常显著。在应用覆盖率Top20的移动应用中,BAT应用占主流。其中腾讯系应用占据九个,QQ、微信、搜狗输入法、腾讯视频、应用宝、腾讯浏览器、腾讯空间、手机管家,以及腾讯音乐,横跨社交、视频、应用商店、浏览器、音乐等多个领域。

阿里系也有五个应用上榜,包括手机淘宝、支付宝、微博、UC浏览器、优酷。可怜的百度只有两个,分别是百度地图和百度APP,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相对弱势。在BAT之外,也有四个应用强势杀入,分别是360手机助手、酷狗音乐、Wi-Fi万能钥匙和360安全卫士。

移动电商异常火爆

今年移动电商的火热无需多说,无论是从京东的“618”大促销,还是年尾的双11,移动互联网电商已经非常火热。数据显示,在日常生活中,移动电商不论是周六还是周日,都是和平时一样,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但线下的客流完全不同,一般周末是高峰,周一是低峰,分布非常有规律。

不过对于双11这一天,从客流来讲,双11同样给线下的客流带来的流量,用户在线上购物的同时,对于线下的浏览也不影响。

从客流分布来讲,服装服饰类依然是用户在线下购买的主要场所,其次是餐饮,还有珠宝、化妆品等等一系列的东西。

得益于发达的服装批发业,广州用户的服装服饰类消费力高于北京8.3个百分点,而北京作为各路美食聚集地,吸引了18.9%的客流;此外,北京人爱外出就餐、享受生活服务,广州人更注重服饰、也更居家

广州用户的运动户外类店铺客流量占服装服饰类整体客流的60%,而上海的潮流女装和牛仔休闲类客流量接近6成,可以看出,广州人爱运动,上海人爱时尚、更休闲。

服装服饰类线下品牌中,北京人品牌偏好更平均,相对偏爱URBAN REVIVO、UNIQLO等快时尚品牌,广州人偏爱ANTA、NIKE等运动品牌,上海人则更喜欢GUESS、IT等时尚潮牌。

用户需求多元化释放,行业更加趋于细分化

总结来看,移动互联网萌芽期主要是基础通讯和社交,最开始是像QQ、微信这样的应用先火起来,其次就是像视频、游戏和电商类有强烈应用的软件火起来了。但是从2014年开始,很多关于生活类的应用,才能真正发展和火起来了,包括旅游、医疗、教育、餐饮和出行,这些跟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在2014年充分得到了发展。

这尤其表现在O2O领域,去年1月—12月,在TOP1000应用中,1月份只有27款关于O2O的应用,但是到12月底,已经有44款,基本上接近于翻倍的增长,比较广泛的分布在餐饮、票务、汽车、旅游以及等等一系列的生活服务。

如今火爆的移动电商再也不是传统PC端电商的配角,基本上也成了主力军。包括天猫也好,京东也好,报出来的数字,移动端不管是销售也好,还是订单额也好,基本上能占到四成左右的比例。

篇10

制造业不景气累及软件商

“宏调的积极作用大家都看到了,可被双刃剑伤及的大量中小企业形势不容乐观。目前银行贷款增速已经连续数月低于15%,国企和大型民企可能还能贷到款,而中小型民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资金困境。”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张汉亚向笔者表示。

那么,当珠三角、长三角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倒闭,数万外向型企业艰难求生之际,为制造类企业提供服务的软件商生存现状又如何呢?“现在的日子很艰难,希望真的能够熬过这个寒冬吧。”某跨国软件企业中国区高层人士向笔者透露,进入今年上半年,公司每季报上来的销售数据连连下滑,“所幸总公司对于中国市场重视,我们承担的只是业绩压力。而据我所知,多家本土中小软件企业已无力支撑,挣扎在死亡边缘。”

IT咨询机构IDC日前的2008年《软件商成长路线图》白皮书显示:中国软件商市场空间巨大,但挑战突出,大部分软件商竞争力不足。作为鼎盛时期遍地开花的结果,我国50人以下中小软件企业超过全行业60%,普遍规模偏小。“对于这些发展中的软件企业来说,资金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中小软件企业要把自己的技术和特点,一直延伸到系统,延伸到服务,这需要长期有效的资金支持。”中国软件协会理事长陈冲如是说。日前,北京社科院中关村研究中心的数据报告显示,中小软件企业欠薪严重,其中1/3不能按时发薪。由于采用的是项目制销售模式,受客户经济环境影响很大,一旦项目款出现问题,企业极可能陷入崩盘。深圳软件行业协会会长陈一木透露,实际上,早在2004年,广东中小软件商就经历过一次洗牌,4成企业退出市场,全行业下滑了20%。

融资艰难 准备“过冬”

“单论软件开发能力,我们并不落后于其它国家。由于资金短缺、市场营销投入有限,很多有潜力的中小软件开发商要么转型做应用项目开发,要么勉强维持生存。”陈冲认为,解决中小软件商生存危机的首要任务是资本助力。

面对在宏观调控下的中小企业的窘境,如何拿捏政策尺度,最小程度减少经济的创伤面,正在考验着政府的智慧。从7月开始,中央高层展开密集调研。各界纷纷猜测,宏观调控的天平可能从“稳物价”向“保经济”方向倾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总理在调研时表示,“要从信贷、财税、产业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特别是支持和培育一批具有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一表态令挣扎在破产边缘的众多中小软件开发商看到了一丝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