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市场论范文

时间:2024-02-23 17:46: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金融市场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金融市场论

篇1

1、交易费用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家将交易费用理论应用于广泛的领域,如关系、寻租活动、企业内部考核等等。农户的借贷行为,是农户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一种以资金为对象的交易活动,同样要面对为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谈判、签订契约、监督执行而付出费用的问题。出于降低交易费用和节约成本的考虑,可以很好地解释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合理性问题。由于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要为与农户的贷款交易支付一定的交易费用。宁夏农村自身具有的很多特点,如地广人稀、基础设施不发达、较大程度上依赖社会关系等,这些特点构成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的较高交易费用。根据达尔曼和阿罗的交易费用理论,农村信用社与农户的贷款交易具体要支付下列费用:①、客户信息搜集费用。农村信用社作为经营货币的金融企业,只有将贷款成功发放、按期收回才能盈利,获得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信用社为了避免贷款不还的金融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必须花费一定的费用用于搜集优质客户信息费用。②、贷前调查费用。由于农村社会缺乏象城市信贷记录这样的信息网络,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信贷风险,农村信用社会在贷前对贷款农户的财产、资信等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在地广人稀的农村,尤其是在宁夏南部山区,这种调查费用是非常高昂的。③、签订贷款合同的费用。对于每一位贷款农户,无论其贷款数额大小,农村信用社都要在层层审核之后与之签订贷款合同。由于农户贷款具有数额较小、分散等“规模不经济”的特点,农村信用社与农户签订贷款合同时,就要为单位金额的农户贷款负担较高的交易费用。④、贷后检查、监督费用。农村信用社为了保证发放的农户贷款按时、足额收回,就需要对农户的贷款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在居住地非常分散的宁夏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要为此付出高额的费用。笔者认为,基于以上分析,农村信用社在与农户发生贷款交易时要支付高额的交易费用,而在国家对贷款利率实行制度约束的情况下,较低的贷款利息与高额的交易费用相比,农村信用社出于经营效益的考虑,就会理性地选择对农户“慎贷”、“惜贷”或“不贷”,必然造成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短缺。

2、交易费用对农户借贷的影响

如前所述,现阶段宁夏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市场失灵状况,是一种“卖方垄断”市场,农户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上的资金需求主体,为了获得贷款,也要支付一定的交易费用。农户在与农村信用社进行贷款交易时发生的交易费用主要包括:①、贷前获得农村信用社信贷信息的费用。由于宁夏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的短缺和农村信用社的垄断供给,农户必须主动去搜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信息。受自身文化水平的影响,加上宁夏农村闭塞的通讯和交通的不便导致的信息不畅通,农户为了获得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信息要支付较高的交易费用。②、获得贷款的费用。农户在获得农村信用社信贷信息后为了获得贷款还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由于在与农村信用社的贷款申请、合同谈判时处于不平等地位,农户必须按照农村信用社的要求,提供各种繁琐的信用、担保或抵押证明,这些无形中增加了农户的交易费用。③、其他费用。值得注意的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农村信用社可能会存在“寻租倾向”。目前,在宁夏一些比较贫困的农村地区,由于贷款发放的不规范操作,部分农村信用社存在“关系贷款”、“人情贷款”的腐败现象,农户为了获得贷款,还要额外支付一定的“寻租费用”,加重了农户的负担。

篇2

二、文字材料

1、各种方案的拟定安排,主持人主持词:罗望

2、明昌行长讲话材料

杨宇焰执笔(罗望负责交待、督促、现按曾宪久处长意见和明昌行长意见正在修改)。

3、给省内各中支、云贵藏金融学会、省银监局、省农发行、省农行、省农村信用社联社通知并反馈(责,任人:鲜明,已落实)

4、给专家发邀请函(责任人:罗望)

5、分行内部通知(鲜明,已落实)

三、宣传报道

1、金融时报报道(已落实,由报社总编魏革军、农村经济部主任许志平、记者方华参会),责任人:罗望

2、西南金融报道(孔凡胜),责任人:罗望

3、现场录象(办公室,由胡国文落实),照像(杨华强)

四、会场布置与落实(责任人:胡国文、鲜明)

投影仪、会标、座签。

五、专家通知、专家演讲电子版的落实

北京专家由罗望与总行联系(已落实)。

四川专家由曾宪久负责联系。

专家演讲电子版由罗望负责与专家联系要求在演讲前尽早提供,由杨华强负责安装在演讲场地并试用幻灯效果。

六、演讲报酬

由人事处负责落实,胡国文负责与人事处联系。

七、接送专家、客人安排(总调度及与车队联系:胡国文)

1、演讲专家及北京客人接送安排

时间、航班

接送专家或客人

接送地点

接送人员

9月14日,17:40到,深圳起飞ca4314

保罗.希尔

机场到锦江宾馆

9月14日,16:40北京起飞,19:00到,ca4104

焦瑾璞、刘晓勇、杨骏、熊庆丽

机场到锦江宾馆

晓强副行长、胡国文

9月14日,12:50北京起飞ca934

方华

机场到锦江宾馆

杨宇焰

9月14日

18:20郑州起飞,20点30分左右到、cz3471

魏革军、许志平、余杰、吴迪(同机到达)

锦江宾馆

罗望

9月15日早上

焦瑾璞、保罗.希尔、刘晓勇、杨骏、熊庆丽、魏革军、许志平、方华

锦江宾馆到分行会场(8点50分前到达)

罗望,

9月15日早上

李天德、文富德

川大花园到分行会场(8点50分前到达)

秦丽

9月15日早上

郑景骥

文庙西街126号(冠城花园1期)3幢1单元4楼12号,到分行会场(8点50分前到达)

鲜明

(找到3幢后按门铃012或打电话86110328)

9月15日中午

焦瑾璞、保罗.希尔、刘晓勇、杨骏、熊庆丽、魏革军、许志平、方华

午餐后送锦江宾馆休息并下午14点20前送回分行会场

罗望(交负责将礼品及讲课费交专家)

9月15日17:30起飞到北京

焦瑾璞、刘晓勇、杨骏、熊庆丽

锦江宾馆到机场

9月16日(具体时间待定)

保罗.希尔、魏革军、许志平、方华

锦江宾馆到机场

罗望、胡国文

2、14日贵州、云南、金融学会代表接站由杨华强负责安排

3、四川银监局、农行四川省分行、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四川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四川各市州金融学会来宾与代表由金融研究处负责接站接待。

4、9月15日演讲完毕送川大、财大专家回学校(三位专家的讲课费、礼品由胡国文负责交给)。杨华强、鲜明负责安排。

八、15日茶歇(办公室安排,已落实)

九、住宿安排(总负责:胡国文)

1、北京客人住锦江宾馆,焦瑾璞、保罗.希尔、魏革军安排套间,刘晓勇、杨骏、熊庆丽(女)、许志平、方华(女)分别安排单间(钟余负责与接待科联系)

2、贵州、云南、金融学会来宾及四川省内各中支代表住向阳大厦(钟余负责落实)。

3、其他代表都不安排住宿。但川大、财大教授及四川银监局、农行四川省分行、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四川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代表在分行招待所安排中午休息房。(共9人,钟余落实)。

十、用餐安排

1、9月14号晚

(1)由晓强副行长出面在皇城老妈宴请焦瑾璞、保罗.希尔、刘晓勇、杨骏、熊庆丽、方华(时间暂定在18点正)。

(2)魏革军、许志平、余杰、吴迪(同机到达),由于20点以后才到达,由罗望接机后安排在菜根香夜宵(人南立交桥)。

(3)贵州、云南、金融学会代表及四川各市州金融学会代表在向阳大厦用餐,由金融研究处钟余、杨华强、杨宇焰。

2、早餐在宾馆用餐

3、9月15日午餐(定餐由钟余负责联系,一号、二号厅桌座席卡安排(鲜明负责))

(1)焦瑾璞、保罗.希尔、魏革军、刘晓勇、杨骏、熊庆丽、许志平、方华、郑景骥、李天德、文富德、王泽平、李永真、朱小东在二楼一号厅就餐,由明昌行长、晓强副行长陪同(共计15人);

(2)贵州、云南、金融学会来宾(3人)及省级金融机构代表(5人)在二楼二号厅就坐,由金融研究处负责陪同;

(3)其余市州金融学会代表在二楼大厅就餐,由金融研究处负责陪同。

4、9月15日晚餐(胡国文负责与接待科联系)

1、在锦江宾馆宴请专家及金融时报客人(共计6人),由明昌行长和晓强副行长出面,金融研究处一名负责人陪同(焦瑾璞、刘晓勇、杨骏、熊庆丽将于15日17:30乘机回北京)。

2、其余代表及客人由金融研究处负责安排在向阳大厦用餐,由钟余、杨宇焰负责。

篇3

一、在市场营销方面的经验

自2003年山东被确定为深化农信社改革首批试点省份以来,济南润丰农村合作银行在省联社的正确领导下,稳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该行一直十分注重对“三农”的服务,并根据地处省会及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的实际,同时又将支持社区居民、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发展作为新形势下农合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通过信贷有效投入和综合服务助推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笔者以润丰合行为例分析深化农信社改革给该行市场营销工作带来的巨大变化:

经验一:转换经营机制,激发内在活力

面对2003年以来深化农信社改革的大好时机,该行积极抢抓机遇,把深化改革的重心转移到加快组织形式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等工作上来,取得了重大成果:顺利地完成了组织形式改革;建立了新型的法人治理组织架构;树立了新的经营理念;建立了公平竞争的人才选用机制;完善了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显著增强。

经验二:找准市场定位,发挥比较优势

在省联社提出的“面向三农、面向城市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四个面向”精神指引下,该行根据服务区域实际进一步明确了市场定位,将“三农”、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作为服务对象,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全员发动,围绕市场抓经营,服务客户促营销,充分运用利率杠杆撬动市场”等经营理念,打造方便百姓、贴近客户服务的品牌银行,树立了该行“地方性、社区性”零售银行形象。

经验三:围绕市场需求,实施业务创新

该行分别针对专业市场、中小企业、农户等客户需求,创新相应的信贷产品:推出了以动产质押贷款、汽车合格证监管贷款、流动资金循环贷款为代表的中小企业“成长之路”系列产品和“创业之星”商户贷款新产品,引导和促进了“银行+市场+商户” 发展模式;针对高端客户,推出高端客户消费信贷业务;在涉农地区,重点营销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户联保贷款为主的农业贷款品种。通过一系列的信贷产品创新,进一步提高了贷款市场占有份额,拓宽了业务渠道,扩大了社会影响。

经验四:方便业务办理,实施流程再造

按照业务垂直、机构扁平的管理模式,设置了包括营业部在内的20家一级支行。为加强营销管理,成立了公司业务部和个人业务部。在全行范围内推行了综合柜员制,将业务处理中不必由临柜当场处理的环节移交到中后台处理。创办客户自由选择度较高的“信贷超市”,简化贷款手续,为客户提供了优质高效的配套金融服务。建立了“先评级、再授信、后用信”的信贷业务流程。设立信贷专柜,所有新增农户、个体工商户贷款全部核发贷款证,所有贷款证贷款全部上柜台办理。

二、在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的不足

改革开放和深化农信社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合作金融事业的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身纵向比较在市场营销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进步,但与商业银行相比、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身加快发展的要求相比,整体在营销理念、营销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部分员工思想观念转变较慢。目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从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充分认识到“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但部分员工由于受知识面、信息量、所处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多年来沿袭的“等客上门”、“存款我求人、贷款人求我”的传统业务观念依然存在,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尚未真正形成。因此,在工作中缺乏危机意识和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暴露出的是一种安于现状、保守求稳的心态。这种心理导致其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信贷有效投入新的切入点,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应付上级考核,对贷款营销积极性不高。

篇4

【关键词】村镇银行,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强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2006年12月银监会公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到今年,已,有接近八年的时间。截至2013年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071家,其中开业987家,筹建84家,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速度相当迅速。而当前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专家学者都对村镇银行的发展及其服务于农村金融的作用等问题,都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一、国外研究综述

(一)农村金融理论文献综述

国外对农村金融的研究比较早,并且全面而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农村信贷补贴、农村金融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

1、农业信贷补贴论

农业信贷补贴论,也称为农业融资论。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业信贷补贴论一直都是农村金融理论界占主流地位的传统学说。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农村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资金短缺的问题。由于农业所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投资周期长、又缺乏抵押品等特点,而农户绝大多数都是贫困人群,他们收入少、没有储蓄,因此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是不可能贷款给农民以及农业企业的。为此,要促进农业的发展、缓解农村贫困的问题,就只有采取政策性的手段,为农业注入政策性资金,建立非营利性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开展资金分配,增加农业生产投入。

2、农村金融市场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金融自由化理论的深入发展,人们开始反思农业信贷补贴论存在的不足,农村金融市场论逐步取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的位置。与农业信贷补贴论不同的是,农村金融市场论注重的是市场机制。其主要观点为:农民以及贫困阶层具有一定储蓄能力,不需从外部向农村注入政策性资金;正是由于如农业信贷补贴论这种低利政策的实施反而阻碍了人们存款,抑制了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农村金融市场论的主要观点完全依赖市场机制,极力反对政策性金融对市场的扭曲,特别强调利率的市场化,认为利率自由化可以使农村金融机构能够自由调整利率,不用依赖外部的资金来源,也能保证利润目标的实现。

早在80年代之前,已有一些专家学者对农业信贷补贴论提出了质疑,如McKinnon(1973)提出专制货币政策阻碍了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Shaw (1973)指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受到了严重扭曲,政府对金融的管制大大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只有通过制度安排才能促进资金和维持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的稳定性。农村金融市场理论观点的代表者(Adams,1984)对农业信贷补贴理论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贫困农户是有储蓄需求的,只要有储蓄激励机制,大多数贫困的农户愿意选择到金融机构储蓄。

3、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揭示出市场机制并不是一只“万能“的手,要培育一个有效率的、稳定的金融市场,仍需要一些社会性的、非市场的要素去支持它,如政府的合理干预。构成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基础是以200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著名经济学家Stiglitz为代表的对不完全竞争市场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Stiglitz(1990)根据其研究结果指出,在小组贷款的方式中,组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银行所面临的道德风险,能大幅度提高贷款回收率。同时他也指出金融市场失败主要是因为存在不完全竞争、投资者缺乏信息等七个主要问题,他认为,由于市场的失败,政府就需要展开合理的干预以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有效率。Ghatak(1999,2000)、Tsaael(1999)等也在建立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在采用小组联保的形式下,同一类型的借款者集中在一组能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因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

国外专家学者对农村金融的研究除了以上三个主要的理论之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及供给主体的研究。如WynGrant和AnjeMaeNamara(1996)探讨了英国和爱尔兰两国农业贷款机构的发展及其之后的商业化。同时其研究结果也标明规模大的农户通常能更好地把握借款机会及运用新的金融工具。Han,D.Seibel(2001)指出非正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后由于受到规模、延伸和持续性等因素的限制,发展并不理想,提出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观点。(2)对农村金融组织微观运营机制的研究。M .S.Sriram (2002)以印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减少交易成本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建立信用来解决信息不充分问题。除此之外还包括对对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制度的研究等。

(二)有关社区银行、村镇银行以及中小型银行的研究

1、中小银行优势、定位及发展策略的相关研究。

Berger & Udell(1995)提出了“小银行优势”假说,其研究发现与大银行相比小银行更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并且像社区银行这类中小银行在获取和处理“软数据”的能力比大银行更强,在向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发放关系型借贷上拥有比较优势。Hauswald和Marquez的研究结果同样也表明,大银行在处理“硬数据”的能力比较强,但是由于远离关系型中小企业借款者,因此其处理地方“软数据”的能力远不如小银行。Mester等人也指出,与大银行相比小银行在处理信息上具有较强的优势。Keeton、Harvey、Willis (2003)根据以往10年的实证研究结果指出,社区银行与大银行相比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并且多数社区银行能独立运作、增长速度较快。

2、中小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Samolyk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经营状况良好的地区银行能较好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Simo和Stavins通过实证研究指出当地银行为当地家庭和中小企业的主要金融服务机构,并且当地银行的经营状况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有较强的相关关系。Holland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正是由于地区银行的规模小,他们破产或者倒闭所引起的系统性风险的概率非常小,但是大银行虽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分散风险,但他们的破产倒闭对整个国家的影响却可能是致命的。

3、村镇银行的发展模式。

盂加拉国的Grameen bank(GB)模式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成功的小额贷款运作模式。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孟加拉国的经济学家Muhammad Yunus研究调查发现正规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给贫困阶层,而非正规金融的高利贷只会让贫困阶层雪上加霜。1983年Yunus在孟加拉国开办了Grameen bank,Yunus(1999)的研究结果中提出该行的主要贷款对象为贫困阶层,目的是帮助他们脱离贫穷;贷款流程共包括三个环节:贷前、贷中和贷后,贷款的模式为“小组+中心+工作人员”,这种模式充分运用了多次博弈可大大降低信用风险的原理。

二、国内研究综述

在国内,村镇银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国内学者研究较晚,但自其试点以来,理论界和实践部门都对其展开了较为广泛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存在的问题、市场定位、可持续发展、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包括风险控制等。

(一)关于村镇银行运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研究。

目前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研究较多。刘津慧,唐青生(2009)指出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村镇银行变相成为当前商业银行在当地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并未按银监会的要求将网点设在贫穷的地方,而更多的设在比较富裕的地区,吸存能力有限等。曹泽辉等(2012)指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开发力不够,发展远远滞后于城市金融市场,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缺乏竞争力,农村金融体系结构也有待完善等。刘姣华(2014)指出当前我国村镇银行存在以下问题:发起行一支独大,民间资本参股动力不足,网点单一、社会公信度低、业务品种少、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支农作用不明显等。李照杰(2014)根据对天津村镇银行的调研情况总结出天津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市场注入受到限制、目标定位不明确,与其他银行相比缺乏竞争优势。

(二)关于银行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

鲍吉(2009)指出,村镇银行可以通过建立分支机构扩大营业范围和资金来源范围,把触角延伸到农村金融空白区,以建立一个覆盖面更为广泛的村镇银行,真正发挥为“三农”提供服务的作用。傅皓辉(2009)指出我国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弥补农村金融空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其在经营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如资本实力弱、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外部配套环境不健全等障碍。我国村镇银行可以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如格莱珉银行的“小组模式”、印度ICICI银行拓展农村业务渠道的方式,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实现错位经营、多渠道壮大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引导村镇银行的资金投向、提高其风险防控能力等来实现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李晓健(2011)指出广西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社会认同度低、支农配套体系不健全、中间业务发展不充分、绩效薪酬机制有待完善;并提出存进广西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导入企业识别系统、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同度、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支农配套体系建设、提高业务经营水平、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健全绩效薪酬机制。周才云,张毓卿(2014)指出我国村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遭遇到一些诸如经营风险高、获利能力不足、资金来源少等瓶颈,制约了村镇银行的进一步发展,为保证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周才云等提出应从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监管出发加强金融监管,政府也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同时村镇银行应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和构建区域金融发展圈。

(三)关于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的研究。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村镇银行的定位:

1、市场定位偏离初衷。

唐立新(2008)指出当前不少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偏离服务“农村、农民、农业”的初衷。由于针对“三农”的金融业务风险、成本较高从而违背了村镇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因此他们在经营时无疑会选择那些贷款金额大风险相对较小的客户如中小企业。

2、应明确市场定位。

邹力宏,姚滢(2008)采用swot分析法从村镇银行的优、劣势及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四个基本要素出发明确了我国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主要在欠发达地区为农户和微小企业提供小额贷款,但需注意减少政府的干预,同时应加强信用担保制度建设和风险控制。张寰(2009)认为村镇银行创新信贷模式,完善小额信贷的管理机制,致力于为小农户提供服务。田仲菊(2009)指出农村金融机构应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可以为农村的高端金融市场――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大型涉农企业、乡镇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创新担保模式,为其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四)关于村镇银行治理结构的研究。

柴瑞娟(2010)等认为首先村镇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非常灵活,村镇银行可以根据业务的具体情况和决策管理的特点来灵活设置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其次村镇银行的约束有效,由于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通常都是经验丰富、管理模式成熟的商业银行,其自身的约束力本身就较强,公司治理结构合理,故而村镇由银行的内部约束力也较强。陆智强(2012)认为村镇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类型是村镇银行的成本和发展模式两个影响因子的函数,根据其所设立的四类内部治理结构模型,得出结论:并没有适合村镇银行的最优内部治理结构,各个村镇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内部治理结构。

综上所述,国外有关农村金融、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理论已被我国理论和实务界接纳吸收,应用在指导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实践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各个国家的国国情不同,我们只能借鉴而不能完全照搬这些理论。目前我国的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但更多的是从理论上进行研究,而像国外那样收集翔实的资料数据展开定量的实证研究的却较少。

参考文献:

[1]高晓燕,孙晓靓. 《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6)

[2]樊巍.《对民间资本入股村镇银行问题的若干思考》[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3,(1)

[3]孟德锋,卢亚娟,方金兵.《金融排斥视角下村镇银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学动态2012,(9)

篇5

关键词:反贫困 内生金融 正式金融

理论演进

农村金融理论经历了信贷补贴论、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三个发展阶段。信贷补贴论认为,农村居民过于贫穷而无力储蓄,农村的资金普遍不足;非正式金融利率很高,往往具有盘剥农民的高利贷性质,这会加剧农户的穷困。因此,该理论建议实行政策性金融。

金融市场论则认为,农民及贫困阶层具有储蓄能力,农村不需要由外部注入资金,过高的资金外部依存度导致贷款回收率下降,而低利政策则会抑制储蓄。因而,该理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反对政策性金融对市场的扭曲。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认为,信息在信贷双方的分布通常是不对称的,农村信贷市场上的借款者比贷款者有信息优势,他们会利用此优势使得贷款者承担过多的风险,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于是,资金供给方通常采取信贷配给来规避风险。但配给制又带来新的问题:融资不平等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不利于收入分配和减少贫困。由此,该理论主张政府干预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较之前两种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论打开了信息问题是困扰金融供给的黑箱。但是,依靠政府干预来解决信息不对称,其效果未必理想。因为从知识论的角度看,政府并不善于运用分散在不同时空的局部知识。因而,这可能会给农村金融市场带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

内生金融理论积极发掘金融发展的内生原因,为理论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该理论指出,制度因素是金融发展的内在原因,是决定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交易成本大小及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发展中国家通常具有明显的二元特征—传统的农村社会与现代的城市部门并存,它们在诸多制度因素方面截然不同。因此,发展中国家城乡金融的内生演进因素也存在显著差异。

内生金融理论的优势

发展中国家的乡村普遍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的经济活动习惯于在一个小的熟人社区里进行,遵循着特有的信息传递机制与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因此,内生金融比外生金融在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利用熟人社会的信息传递机制来获取信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交易成本

由于农村社区经济活动范围小,专业分工不深入,对信息的需求很少。即便人们有什么信息需求,也能很方便地取得。内生金融的供需双方生活在同一村落或乡镇,在这个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中,他们借助于长期的共同生活、交往互动等途径获取信息。换言之,社区成员的信息具有高度的共享性和流通性。因而,对于内生金融的供给者而言,信息并不构成其交易活动的障碍。他们比任何外生金融机构拥有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更了解借款人的信用和收益状况,从而克服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他们可以获得关于借贷、偿付能力或过去信贷情况等方面的信息,来控制贷款规模大小,在收获季节他们通常会直接到农业收获的现场,从而及时地收回贷款。

(二)利用熟人社会的人际信任及制裁机制来防范与控制风险

一方面,村民们的交易活动建立在从熟悉中产生的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无形之中部分地把风险高的交易对象剔除;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的习俗、惯例及家族宗族的影响力大,对潜在的违约者施加了无形的压力,很大程度上降低其违约的可能性。社区约束力越强,成员之间合约的履行率越高,借款者越发重视还款,以便与对方保持长期稳定的借贷关系。一旦还贷可能发生问题,放贷者会动用社会压力或威胁的方式对借款人施以强大的压力。其示范效应让所有存在赖账倾向的借款者望而却步,从而限制了不具备还款能力的人进入信贷市场。

(三)利用熟人社会的互联性来满足农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放贷人与借贷人不仅在信贷市场上交易,而且在生产或贸易上也有联系。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贫穷的佃农从地主那里获得贷款,而这种贷款是一种联接型的交易行为,因为农民在土地或劳动力市场交易中常与地主发生联系。例如,放贷者同时又是稻米之类的农副产品加工者,这种互联活动将允许他接受稻米作为还贷方式。放贷人还会接受非货币化的抵押品。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模式

与此同时,部分发展中国家积极进行农村金融方面的改革。这种改革支持政府发挥间接的作用,充分运用内生性金融机制,从而卓有成效地纾解了乡村贫困。实践证明,嵌于社会网络和传统制度环境中的内生金融可以发挥有效的作用,以下两种模式尤为突出:

(一)乡村银行的小额信贷模式

篇6

【关键词】 农村金融;制度改革

一、农村金融体制的现状

(1)现有的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缺陷。在农村,主要的金融机构有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但它们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满足农村的需要。农村信用社是覆盖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由于资金实力比较弱,对农村的信贷能力也呈现弱势。邮政储蓄也没有发挥其投资融资的作用。(2)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存在矛盾。一是农村金融无法满足当前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的要求。现在农村的经济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的简单的耕作向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转变,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农产品也从简单的粮油作物向多种经济作物转变。二是农村金融无法满足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农村都在向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转变,发展高效、环保的现代农业,进而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增加农业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的效益。但是,农村的自有资金规模小,无法自给自足地完成所需的基础建设、技术改造以及日常经营,这些都需要金融服务扶持,大多数乡镇企业没有得到对应的专业化的金融服务。(3)非正规金融大量存在。非正规金融是和正规金融相对应的,指游离于现行法律制度以外的边缘性的金融行为。农村的非正规金融一般依靠地缘和血缘关系维持,利率由借贷双方约定,交易自由,不受法律监管,交易成本相对较低。农村的非正规金融游离于政府监管之外,不利于中央的宏观调控。

二、农村金融相关理论研究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休・帕特里克针对农村金融提出过两种模式:需求追随模式和供给领先模式。需求追随模式认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经济主体会主动对金融体系提供融资和服务,金融体系会不断完善,金融体系也会反作用于农村的经济增长。其传导机制是:经济增长―金融需求增加―金融机构扩张―金融体系完善―金融资产多元化―金融服务多元化―经济增长;供给领先模式认为,完善的金融供给能刺激金融需求增长,从而拉动投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其传导机制是:金融机构完善―金融资产多元化―金融服务完善―金融需求增加―投资增长―经济发展。信贷补贴论认为,农村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制约了经济发展。农业本身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缺陷,商业银行一般不把农村作为目标客户。为了缓解农村资金紧张,国家应该给农村注入政策性资金,建立非盈利性质的政策性银行,满足农业和农村的资金需求。农村金融市场论认为,农村金融的外部依赖性高导致了其不良贷款率偏高,低利率阻碍了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从而抑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排除政策性的金融市场扭曲。因此应该实行以自由竞争为主的农村金融改革。

三、应该采取的措施及政策建议

(1)增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水平。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今后发展的定位应该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要任务,面向“三农”,建立政策性金融为主、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政策性金融机构。(2)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扶持农村金融建设。农业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都要进一步增加涉农信贷投放,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可建立独立考核机制,积极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依法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四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和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权利质押贷款。抓紧出台对涉农贷款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政策性金融对农业中长期信贷支持的办法,放宽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的呆账核销条件。(3)扶持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加快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的具体办法,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农村微小型金融组织可通过多种方式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

参考文献

篇7

并键词:“三农”;居民收入;消费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92(2009)增-0023-06

一、农村居民收入变动情况

(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总体变动情况

选取1978年至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指数作为样本数据来观察3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总体变动情况。

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收入变动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1978至1981年,收入总体水平较低,收入增速居于高位但呈现逐年降低趋势;二、1982年至1990年,收入总体水平增长缓慢,收入增速明显下滑;三、1990年至今,收入总体水平明显增长,收入增速曲折上升。

(二)农村居民收入构成的变动情况

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从各种来源渠道得到的收入总和可以按照收入的性质划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我们仍根据上文划分的三个时间段来考察农村居民收入构成的变化特点:1978-1982年农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占主导地位,但是工资性收入逐年上升。1983-1990为第二个阶段,该阶段农村的工资性收入占主导地位,在所有收入中均占到了70%以上,并且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而农村的经营性收入的地位逐年下降。1991-至今为第三个阶段,1990年工资性收入所占的比重达到了最大值75.6%,以后就呈现震荡下降的趋势,家庭经营性收入又逐年上升。2008年,在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占38.94%,经营性收入占51.16%,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9.9%。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在农村收入中的占比一直不大,但是近年来,其在所有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在加强。

(三)农村居民收入变动与城镇居民收入变动的对比情况

为了对比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变动情况,我们选取1978-2008年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作为样本数据。为了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以197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基期,用定基同比价格指数对名义收入进行调整得到1978年不变价格下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并计算出相应的增速。

可以看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而且收入差距不断拉大。1979-198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9-199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速略低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9年之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速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但是增速攀升速度明显快于后者,到2008年基本持平。

二、农村消费的情况

(一)从GDP支出角度考察: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长期偏低

我国长期以来投资和消费的比例严重失衡,消费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最终消费率在1978-1992年间在60-70%之间徘徊; 1993-2002年间围绕60%的水平线上下波动;自2002年跌破60%之后持续走低,至2008年消费率已经跌至48.6%。不但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大约80%的比例,也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70%的平均水平。

为了解最终消费率构成,我们分别用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占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农村消费率、城镇居民消费率以及政府消费率。1978-2008年间,政府消费率相对平稳,平均为14.85%;城镇居民消费率缓慢上升,由1978年的18.49%缓慢攀升到2007年的26.36%;而农村居民消费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由1978-1988年平均30.41%,下滑到1989-1998年的平均20.25%,1999年-2007年更进一步下滑至12.34%。农村居民消费率下滑成为拉动我国最终消费率下滑的主要原因。

(二)从城乡居民消费对比角度考察: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总额(按支出法计算)从1978年的1092.4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3913.7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5.7%左右;剔除农村人口变动的影响,1978-2007年农村人均消费实际增长5.9%左右。这样的增速分别低于全国居民消费平均增速(8.7%)3个百分点,也低于城市居民消费平均增速(11.1%)5.4个百分点。

(三)从农村消费结构变化角度考察:农村居民消费目前已进入快速增长、转型升级阶段

我国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94年的9235亿元增长到2004年1.98万亿元的1万亿增量台阶,用了10年的时间。而自2004年起,只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就迈上2007年2.88万亿元的新台阶。2004年至2007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达13%,明显高于1994至2004年8%的水平。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于2000年下降至49.1%,人均纯收入于2004年达2936元。有关研究表明,在现有条件下,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恩格尔系数下降至50%后,农村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07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到43.1%,而交通通讯支出在家庭消费中的比重,由5.58%增加到10.19%,医疗保健支出由5.24%增加到6.52%。这意味着,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已经步入从基本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的转型升级阶段。

三、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关系研究

(一)农村居民收入变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比重降低、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和消费倾向被动推高是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尽管我国GDP长期高速增长,但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居民所获得的收入分配比例却在持续下降。在GDP分配的四个组成部分(包括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中,劳动者报酬大体上代表了当年非资本所有者获得。收入总额中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营业盈余比重略有降低,而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净额(未包括所得税)比重上升。这种状况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减少,而投资比重增大和国家所得增多的现实格局,表明近年来GDP快速增长受益最大的是国家,而居民受益则相对较少。从前文对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对比分析中可以发现,即使是在居民收入分配比重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仍在不断拉大,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限制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

分析1978-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情况可知: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过于缓慢,使得农村居民消费的倾向并没有随着收入增长而下降,甚至在2005-2008年的平均水平比1999-2004年平均水平还要略高。

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升高实际上是被动而非自愿的。农村居民由于收入增长迟缓,并且慢于生活支出的增加,迫使其将大部分收入用于支付生活消费,从而被动推高了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之比甚至在某些年份出现了大于1的情况,这一方面表明农村居民受到收入约束,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不足以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导致虚拟性消费(主要是“自给自足”消费,在GDP的最终消费中包含这种虚拟性消费,但这部分产品不通过商品交易,不需要用收入来购买)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它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城乡贫富差距扩大的严重程度,如果农村居民的收入得不到提升,农村居民的商品消费已经没有了提升的空间,因此,增加农民收入也就成为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最重要的途径。

此外,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消费增长的联动关系也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1994年之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与收入增长速度的变动趋势相当吻合,表明消费增长受到了收入增长的刚性制约。

(二)不同收入来源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为了考察不同收入来源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我们选取前文中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构成的数据与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的数据来构建不同收入来源与农村居民消费函数模型。

模型:

lgCi=a1+a2*lgFi+a3*lgSi+a4lgPTi(1)

(1)式中:Ci为第i期农村居民消费水平;Fi为第期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Si为第i期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 PTi第i期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之和。

运用式(1),采用计量分析软件sps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出结果为:

a1=1.060

a2=0.557

a3=0.363

a4=0

从结果可以看出,PTi即农村居民财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之和与农村的消费能力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式(1)变为:

lgCi=1.060+0.557*lgFi+0.363*lgSi(2)

结论:我国农村居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弹性较强,家庭经营性收入每增加1%,消费水平平均增长0.557%;工资性收入每增加1%,消费水平平均增长0.363%。我国农村居民的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对消费的拉动力较强,财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基本上对农村消费没有明显的拉动效果。

四、扩张农村消费政策的效应研究

(一)对我国已有的扩张农村消费政策的评价

我国的农村消费政策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我们通过表2的形式将扩张农村消费的具体政策归纳总结如下:

我们结合前文对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变动特点分析可知,在补偿消费政策实施的阶段,农村人均纯收入的迅速增长,特别是在1982年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出现了最高点(图3);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速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阶段,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绝对额甚至高于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额(图6),消费品零售额呈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是我国消费品市场发展最快的时期(图7),消费成为当时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力量,农村居民的消费率相对处于比较高的区域(图4)。

对比来看,在刺激消费政策实施的阶段,由于这一阶段的扩张消费政策在制度设计上明显向城镇居民倾斜,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开始在这一阶段明显下滑(图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拉大,农村居民消费受到收入增长的刚性制约,增速明显低于城镇居民消费增速(图3),农村居民消费率加剧下滑,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阶段,虽然采取了扩张农村消费的信贷政策,但是效果甚微。即使在消费信贷政策不断调整之后的2002-2006年,农村消费信贷的规模仍然偏小,增幅逐年递减。据对河北省18县(市)消费信贷调查的情况显示: 2002以来的五年间,18个县(市)消费贷款增幅逐年下降,年均下降8.34%,很多县2006年无新增贷款。影响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阻滞因素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村家庭收入渠道有限,收入状况不稳定导致农民偿债能力减弱。同样地,由于农村居民本身收入水平低,大部分收入都用于生活支出(当时的恩格尔系数高达60%左右),采取下调利率、征收利息税,刺激农村居民教育消费等提高消费倾向的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2004年以来我国出台了多项拉动消费的政策,特别是在2008年下半年出台了多项扩大农村内需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04年-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速连续5年超过6%,年均增长7.6%,农村人均纯收入累计增收超过2000元。2004年至2007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达1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2007年下降到43.1%,农村消费进入了转型升级阶段。特别是,进入2009年以来,由于实行了“家电下乡”政策,多年来农村消费增长持续慢于城市的格局开始改变。以河北省为例,2009年一季度,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99.3亿元,增长18.3%。 农村地区消费品销售增速相比城市区加快,2008年1至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城乡增速差距为2.1个百分点,而2009年1至2月份缩小为1.4个百分点,一季度又进一步缩小为0.6个百分点。

但是,在扩张农村消费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主要有:一是农村养老社保水平低。目前只有民政部门推行了孤寡老人“低保”制度,农村养老问题还要依靠农民自身积累,影响消费支出。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邢台地区农村中有排水设施的自然村仅占10%,有限电视信号普及率低,上网费用较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对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三是农民劳动力价值反映偏低,农民收入预期不稳。种植业年平均工资2089元,同比下降3.11%,养殖业年平均工资7291元,同比增长12.08%,农民外出务工年平均工资10680元,同比增长1.1%,农村劳动力价格远低于城镇而且存在行业不稳定的特点。四是涉农产品价格总体明显回落、农产品价格同比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农资产品。20种农产品价格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明显回落。

在目前的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扩张农村消费政策的效果也可能受到限制。目前东南沿海地区农民工失业仍在增加,尚未达到高点,2009年上半年失业问题会更突出。农民工失业人数,保守估计也将超过1000万人,这一数字占全国1.4亿外出农民工的7%以上。而从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构成看,农民务工收入已占据农民收入的近四成,农民务工收入下降的风险加大的趋势短期不能扭转,未来一两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将降低。如果当前农民的失业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农民的增收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二)未来扩张农村消费政策的路径选择

在政策设计上一方面要扩大农村居民收入来源, 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来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消费权利、降低未来消费预期的不确定性同样有利于消费需求的稳定和增长。

1. 在扩大农村居民收入政策上,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破解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值瓶颈。继续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增加预算内农业科研投入,同时加强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央4万亿扩大内需资金中应增加对农田水利、农村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强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建设,创造条件发展农产品现代化流通体系,减少流通环节对农产品增值的束缚,实现农业的产、销双环节增收目标。

二是二是进一步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政府要增加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出口型乡镇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的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就业的竞争能力。同时,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稳定他们对工资性收入的预期,增强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

三是增加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要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歧视性国民收入再分配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医疗保障;中央财政继续增加对农村居民收入的直接支持和补贴,同时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加强有效监督,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在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它们对消费的整体影响,从而拉动农村消费需求。

2. 在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方面,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消费预期。2007年我国农村已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3451.9万农村居民被纳入保障范围,仅占农村居民的36.7%,比例并不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面也未达到100%。因此,应继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其覆盖所有农村居民。另外,还应因地制宜的在不同地区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多层次、多标准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解除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

二是增强农民的投资理念。农村居民文化素质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通过投资来获得财产性收入。因此,为鼓励农村居民将现有的资金进行合理投资,扩大财产性收入,急需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强投资和理财理念。除让农民掌握普通金融知识外,还要加大教育力度,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对投资致富典型事迹进行宣传,增强农民的投资观念,增加农民对投资的信心,引导农民进行理性投资,增加财产性收入。

三是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健全农村投资体系。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对农村的金融支持仍显不足,农户和农村中小型企业贷款难问题仍较突出。资本市场落后及投资体系不发达,交易手段落后,现代化的有价证券交易系统还不能延伸到农村乡镇,农村居民能参与交易的金融商品有限。即使有些农民有闲置资金,也不容易进行投资使其增值。这不利于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农村投资体系。

四是发展消费信贷,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存贷差逐渐增大,大量资金流入城市,农民不得不依靠民间借贷,承受很高的利息。这既阻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也制约了农村消费的增长。因此,银行应从贷款方式、利率、期限等方面开发出适应农村特点的消费信贷品种,简化消费信贷手续,提高服务水平,扩大农村的消费信贷业务量,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邦宜 ,孙高向.农村、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差异与消费政策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4)。

[2]徐会奇 李敬强.不同收入来源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对策,国研网。

[3]韩英.改革开放30年我国消费政策的演变与未来政策构建,市场论坛,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