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实习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4-02-23 17:4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专业实习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人才市场 会计专业 调查
一、概述
(一)调查目的
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课程改革,在学校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处于中心地位。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因而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课程也必须充分适应这一要求。职业学院目前学科型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实践的要求不衔接,培养的毕业生很难适应岗位要求,难以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为此,从调查社会发展需求、改革培养规格入手,对会计岗位需求的知识、技能、情感等进行广泛调查,以便制定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确定培养目标,从课程的源头进行改革。
(二)调查对象
被调查对象:1.2010年届会计专业毕业生及2011年级实习生。其中有现金出纳、成本会计、车间统计员、仓库保管员、收银员等。2.毕业生所在单位的行业、企业专家。
(三)调研方法与内容
此次调研形式主要对企业走访,采用访谈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就会计专业毕业生对在校期间学习的文化、专业课知识与现行岗位能力的适用性,用人单位会计岗位的需求情况,对毕业生从事某一岗位工作的知识能力要求进行全面调查(见附表一、附表二)。从调查反馈的信息来看,无疑对我们这次研究提供了很重要的依据。
二、调查分析
(一)从毕业生调查表分析:
1.原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课程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广泛。
表一 毕业生认为重要的课程(样本数:2500)
《财务会计》、《基础会计》《、财务管理》普遍都认为重要。对于《金融与税务》《审计》开设比例偏低。
2.从调查情况分析:会计电算化规范的书写的处理是必备的技能,必须加强。
表二 毕业生认为重要的技能(样本数:2500)
在以上基本技能当中,学生的应用写作和口才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在学习珠算兴趣不浓,觉得现都有计算器没有必要再学习珠算。
3.从毕业生综合素质、岗位能力分析得出:
(1)学生就业岗位群:岗位分布比例如图所示:
从以上图来看,毕业学生中一部分是以出纳和收银的工作为主,还有部分不能从事会计工作。
(二)从企业、行业专家调查表分析
1.素质要求。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企业普遍认为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财务人员在面对重重压力之时,要保持一种自信、乐观、积极的心态,还需要时刻保持冷静,细心和谨慎,这样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②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a、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b、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③业务素质:a.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b.广泛的知识面;c.掌握会计电算化
2.能力要求。①较强的实践能力;②更新知识的能力;③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它们具体体现在:A、熟悉我国财经基本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B、 掌握会计、统计及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C. 了解财政、税务、金融的基本知识;D. 具有从事企业会计工作的能力;E. 具有熟练的珠算、点钞、操作技能;F、 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使用会计软件并能进行会计软件二次开发的能力;G、学生掌握财务管理学中的成本预算、分析、控制的决策管理能力。
三、调查启示
(一)在教育理念上我们应该始终坚持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向,转变目前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离、实践与理论相脱离、教学模式滞后的状况,做到五个推进:(1)推进专业课程改革,打破学科型体系结构。(2)推进实践和理论一体化为核心的项目化课程实施方式。(3)推进以弹性化、个性化为特征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实施学分制。(4)推进以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并重的评价方式的改革,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贴近企业生产、服务的实际需要。(5)推进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服务能力等“双师型”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二)根据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结合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调查情况,现初步将会计专业课程按会计工作项目或岗位调整整合为专业教学模块。如图:
高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块
(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技能兴趣,并结合起人才需求的特点及变化,实行能力本位模式,建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专业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湖南省会计从业考试学习从书编委会.会计从业考试从书[M].中国人民出版社,2012.
[2]黄清泉,王峰.会计基本技能指导与实训[M].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
[3]蒋丽.会计电算化[M].西南大学出版社,2010.
篇2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应用文写作提出这样的要求:能够根据学习、生活、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运用”,但在实际应用写作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中职应用写作教学效果不尽理想。
“活动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形式多样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活动为主线,建构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主体性学习活动,是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在中职应用写作教学中,笔者引入活动教学理念,结合中职学校以技能活动实操活动为主的特点,创设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应用文的写作,能够根据学习、生活、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运用应用文。
二.活动教学在中职应用写作中的实施模式
笔者结合专业学习活动、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把活动教学在中职应用写作中实施模式划分为以下三种,凸显专业学习的特色,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一)专业学习活动类模式
应用写作的学习要善于与专业课程相联系,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背景中,把专业知识与应用写作充分融合,应用写作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以应对未来职场的需要,这是中职应用写作与普通高中应用写作的区别之一。
教学模式:结合专业学习,对应用写作内容进行整合专业实操与应用写作同步进行通过专业实操反馈应用写作效果
教学案例:《基于会计、商务专业模拟公司实训课程的调查报告写作》
学习背景:我校会计、商务专业每学期都开设“模拟公司”这门专业实操课,学生需要学习市场营销、物流、商务等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每个班自由组合,成立若干个模拟公司,并选择合适的商品在学校操场摆摊一到两天,现场销售自己的商品。
学生选择某一具体商品作为自己公司的主营商品,需要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设计问卷,分析数据以后形成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完成这一学习任务,既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又需要学习应用写作知识。
具体教学步骤:
1、课前把“调查报告写作”与“模拟公司”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1)学生按照模拟公司实操课的任务要求,确定组长和小组成员,初步拟定“公司”的主营商品
(2)教师结合各小组所开设的公司类型,提供相关调查方案、调查问卷和撰写调查报告资料,学生对资料进行整理
2、结合模拟公司实操工作,完成相关写作任务
(1)制定市场调查方案,组长对本小组成员进行详尽的分工
(2)各成员共同商议,设计问卷,并开展调查
(3)资料汇总,各小组撰写调查报告
3、各小组根据调查报告所提供的信息,调整自己所开设模拟公司的主营商品,并根据模拟公司实操的进程筹备公司运作事宜
4、通过模拟公司的运作,检验调查报告的效果
(1)在公司正式运作前,各小组提炼要点,制作PPT展示本小组的调查成果
(2)在公司正式运作后,各小组根据公司业绩,对本次调查效果进行总结反思
(3)学生之间互评,教师最后作汇总点评
教学反思:
学生在未来的职场生活中,虽然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但也离不开应用写作;而更好地写作应用文,同样离不开专业知识的支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模拟公司的学了涉及调查报告的写作内容外,还涉及写作求职信、创作商品广告词、制作邀请函等应用写作内容,教学的模式基本相同。
(二)校园活动类模式
相比高中学生,中职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校园活动为学生接触、学习和运用应用写作知识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
教学模式:学习应用写作基础知识以校园生活为活动情境,进行应用写作活动学生作品与实践案例进行比照进行文本修改
教学案例《关于第三届校园社团文化艺术节相关应用写作的综合活动》
学习背景:我校团委今年5月份将举行第三届校园社团文化艺术节,每届的艺术节,从筹备、活动实施、活动结束,都需要精心组织策划,其中涉及的应用文较多。根据第三届校园社团文化艺术节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文种,进行应用文写作。
具体教学步骤
1.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讨论,梳理校园社团文化艺术节活动筹备、实施、结束的主要工作
2.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校园社团文化艺术节需要运用的应用文
3.学生确定要写作的应用文,开展写作
4.各小组派出代表介绍写作情况,并进行互评
5.师出示团委撰写的应用文稿,学生进行对比、讨论、修改
6.各小组对修改文稿进行点评,师汇总点评
教学反思
应用写作教学在实践运用中,情况往往是复杂多变的。以校园社团文化艺术节为活动平台,学生认真思考,反复斟酌,通过选择合适文体进行应用写作,以及同时进行多种文体写作,学生综合运用应用文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办公助理顶岗实习模式
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体验真实的职业场景,应对更加复杂的情况,我校的应用写作活动教学主要通过“办公助理岗位实习”的方式,开展技能操作活动。
1、办公助理岗位实习的具体实施
教学模式:办公助理岗位前培训学生开展办公助理顶岗实习,教师隐性指导科室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反馈改进,学生提升应用写作能力
我校每个科室提供4到5个办公室助理实习岗位,主要工作是负责科室日常简易的文书工作,例如简易的应用文书写作,资料录入、整理等。目前我校共有7个科室,办公助理的实习时间为一个学期。由于实习岗位比较少,要求比较高,所以这一活动模式只能在部分专业、部分班级开展。目前,我校办公室助理岗位实习主要面对将来最可能从事文书工作的班级,如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专业、会计专业,在这些班级里,通过学生自荐,教师考核,最终表现突出的学生才能获得珍贵的办公助理岗位实习机会。每一批参加办公助理岗位实习的学生需要在实习前以及实习期间参与综合培训,其中应用写作培训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岗位实习是这种模式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活动的主要过程,学生根据实际工作环境认真观察、主动思考、独立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变得更加隐性,教师观察学生的操作,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2、岗位实习促进能力的综合提升
办公助理岗位实习是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最接近职业生活的一种活动教学方式,学生在具体岗位中,遇到各种不可预知的复杂情况,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解决各种问题。如学生在团委工作中,经常需要拟写各种活动的通知,拟写各项活动的策划书,在各项的学生会会议中做会议记录,对交上来的各个社团活动申请书进行整理,交给团委书记处理;在就业科工作中,学生除了拟写通知外,还有机会接触各个企业的招聘启事、劳动合同等应用文书。通过一个学期的实习,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种类型的应用文,开拓了眼界;有机会进行多种应用文的实操写作,应用写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3、教学反思
技能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活动来获取,在中职类学校,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办公助理顶岗实习模式的目标指向就是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这种真实环境下获取的技能是任何模拟情境或单一任务所无法比拟的,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与未来的职业生活无缝对接。
三.思考与展望
本文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在中职应用写作中融入活动教学的理念,发挥活动教学的优势,根据应用写作的特点,发掘活动资源,通过结合专业学习活动、校园活动和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探索出三种实施模式,让应用写作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写作技能,让平面的写作变成立体的应用,让学生能在生活实践中恰当运用应用文。
在研究过程中,活动平台的设置,活动中师生的活动交流和活动的评价等仍然需要改进,这是笔者在未来的教学研究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活动教育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但武刚.活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3]陈少夫.丘国新.应用写作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4]颜赵娟.活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的应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5]陈佳佳.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6]林小燕.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困惑与对策[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
篇3
>>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新方案设计 基于卓越工程培养计划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实践教学探索 城域数据网工程建设创新方案和实践 视唱练耳教学新方案的探究与实践 生物技术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 面向“卓越计划”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专业认证背景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案与实践 中职院校数学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机械类专业力学课程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探索 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化工专业“卓越计划”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卓越计划”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关于数值分析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和探索 会计专业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面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测控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理论实践相结合搞好职高电子专业教学 基于“卓越计划”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实践 卓越计划背景下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理念的创新方案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http:///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庄志军,苏显春.地方工科院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
[4]王永生.高水平特色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1(6).
篇4
关键词:中职教学;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建立思路
一、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第一,会计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一特点决定在教学中需要加强对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由于会计学科的部分专业技术知识更多地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够较好地掌握,只有经过实践教学,在足够的练习之后,会计专业的学生才能透彻地了解会计学基本理论、技能以及原则。会计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教学在会计学科的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教学的基本途径,是会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部分。实践性教学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对已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巩固,检阅、修正当前形成的理论体系,培养会计学专业思维,树立职业伦理道德观念。与此同时,实践性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利用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科技专业人才的有效手段。
第二,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目标要求建立实践性教学体系。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会计专业的初中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同时,这也是中职学校的办学特点。为达到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的,要加强学生在会计职业方面的判断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应用性知识上,同时以理论联系实际,强化专业性技能训练,增加实践性教学在教学总课程中的比重。
第三,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效果低下,需要建立完整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就目前中职学校教学现状而言,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仍旧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了会计实务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灌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在当前的教学中没有科学的启发式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实验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难以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缺乏,学生在问题的分析上缺乏批判性思维,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自主解决的能力。从另一方面看,学校的教学手段与教学观念滞后。在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活动中,还是以教师板书等常规手段进行教学,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的教学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的设置上较多地偏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忽视应用型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偏离。
二、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立思路
(一)在会计教育中体现人才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知识经济环境下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理念需要跟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在人才的培养方面,需要以就业为向导,培养满足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专业要求,具有创新精神与开拓意识,知识全面且职业道德高尚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改变以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灌输,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二)以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理念
与普通高中与大学对人才的培养不同,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与大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知识深度与广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对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应当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即立足于为中小企业培养中等专业应用型会计职业技术人才来进行课程结构的设计,其教学内容需要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应当以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为中心建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观念的限制,以培养能力为核心,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实践性技能培养,将相关学科进行整合,使学生所学能够胜任社会岗位。
(三)改进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应当转变传统模式下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在会计教学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作用是提供学生与教师交流沟通的一个平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地位,采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式、分组讨论式以及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加教学活动的互动性与学生的参与性。
(四)多样化教学形式
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准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安排任务,让学生了解企业中会计处理模式的实际情况,例如让学生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在增加学生与社会交流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日后所要就业的岗位的直观印象。社会调查可根据其内容分成两个部分:其一是对被调查单位的会计核算进行了解,让学生对会计组织机构的岗位分工、处理会计信息的流程以及具体会计业务的核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社会调查报告;其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当前社会上会计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为主题进行调查报告的编写。在被调查单位的帮助下,学生完成调查表的填写,并以调查结果为根据进行初步分析。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社会上时事热点的思考,帮助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的形成。
(五)加强信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新科技手段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使用先进的教学工具不断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还能够让学生对会计领域高新技术成果与行业发展趋势有直观的认识。将多媒体技术引入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能够丰富授课内容,计算机以及先进财务软件的应用还能够提高会计教学的教学设施水平。
(六)规范课程考核
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立,使以往“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转变为重视学生素质和技能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此同时,教学过程在教学效果评判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传统教学模式中通过期中与期末两次考试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的模式已经难以在新模式中适用。建立综合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以及实践技能掌握等多元评价标准则十分必要。
(七)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实训基地
对于中职学校而言,校内的模拟室或者是校外实训基地都是其必要的基本设施,建立实训基地才能够保障实践性教学以及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顺利进行,尤其是当前社会对于会计行业从业者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的技能学习与训练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目前中职学校实习、实训基地明显缺乏的现状,需要学校完善实训基地这一基本建设。
三、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于从业者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劳动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以提升岗位胜任能力。在目前经济环境下,中职会计专业需要投放更多的注意力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张瑞梅.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初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7).
[2]郑中文.大力加强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9).
[3]张惠英.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的探析[J].中等职业教育,2010(12).
[4]程春秋.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2011(03).
篇5
【关键词】 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三段双轨递进式
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各方的共识,同时也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尽快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在构建适合会计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的、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上,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三段双轨递进式”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就是一种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以综合素质为基础的、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全方位实践教学模式。
一、“三段双轨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所谓“三段”,即按照项目课程的开设,实现从单项实训到岗位实训到最后综合模拟实训的阶段性实训,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全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谓“双轨”,即以一个典型的制造业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为实训资料,要求学生既能手工操作,又能运用计算机完成从填制凭证到编制报表等一整套账务处理操作。通过双轨运行,强化技能,总结提高,以形成职业岗位综合能力。所谓“递进式”,即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开展实习,撰写岗位实习报告,从而顺利完成由学校到企业的角色转变,真正胜任企业工作。
二、“三段双轨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层次分明的阶段实训
第一阶段:单项实训
该阶段的实训主要是根据《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税收》、《会计电算化》、《审计》等课程开设的随课分散实训。如《基础会计》课程中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的设置和登记,简单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单项实训;《会计电算化》课程中针对工资子系统、固定资产子系统、总账子系统等进行的单项实训。这些实训都需要老师体现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可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注意前后的连贯性,边讲边练,讲练结合。
第二阶段:岗位实训
即在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根据岗位技能和课程的特点,适时地将有关会计岗位的实践信息进行传授。这一阶段的实训主要通过对专业主干课程《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的整合而设置的针对会计基本岗位进行的实训,具体可包括:出纳岗位实训、往来结算岗位实训、固定资产岗位实训、存货岗位实训、工资核算岗位实训、成本费用岗位实训、资金岗位实训、财务成果岗位实训、总账报表岗位实训等。
岗位实训实施教学时,对业务举例要彻底颠覆文字表达经济业务、会计分录讲解账务处理的模式,按理实一体化的构想,先给出相关岗位涉及的原始凭证,再分析说明如何识别这些原始凭证,如何根据这些原始凭证确定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然后用记账凭证填写会计分录。此外,课后所附实训题中的原始资料也应以证、账、表等会计载体或辅以文字表述。该阶段的实训必须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场所和模拟材料(各种形式的账证表),采取个人独立完成的方式,使学生既能全面地熟悉和掌握不同岗位的业务内容、工作职责及其操作方法和技巧,又能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去思考、分析、判断经济业务,把握会计工作的实质,从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第三阶段: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应当包括分课综合实训与毕业前的专业综合实训两部分。
1.分课综合实训
这是对会计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课程结束后进行的系统实训。实训时间可安排在各自课程结束后,一般情况下,基础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会计软件操作各为期一周,财务会计实训为期两周。如基础会计综合实训可选择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进行,使学生不仅系统地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这一整套会计工作的技能和方法,同时也掌握了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2.专业综合实训
专业综合实训是在会计专业学生全部课程结束之后进行的一次专业综合实训,其内容涵盖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课程,可安排在学生实习离校前。专业综合实训包括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综合业务实训、ERP沙盘对抗模拟实训等会计专业技能训练。在此阶段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为学生设计情境,组织、指导、监控、考核学生的学习活动。
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综合业务实训的具体做法是:首先,熟悉模拟企业的生产流程、相关的财经法规与制度;其次,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代表一个财务科,在组内对学生进行岗位分工,设置出纳、记账、成本、主管等不同的会计工作岗位,并明确各岗位的任务与职责;然后,按照会计核算流程采用真实的账证表等进行规范化会计业务实训。每一循环结束后,将岗位进行轮换调整;接着对编制的财务报表从报表结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编写出财务分析说明书;最后,将手工会计核算资料运用会计核算软件进行电算处理,并与手工处理结果进行对比。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综合业务实训将学生置于会计、主管等不同的岗位,进行全部业务及全过程的会计处理,为顶岗实习和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ERP沙盘对抗模拟实训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式的互动学习模式,它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论和案例为主的课程,该课程涉及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物流、财务、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操作全部展示在模拟沙盘之上,每个学生都能直接参与企业的模拟运作,亲身体验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和完整的企业管理流程。ERP沙盘模拟对抗实训课程的开设,不但培养和考察了学生综合各单科知识并运用于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大局意识和创新思维,同时也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难题,为学生就业和未来成才构建了平台。
(二)相互验证的双轨实训
“双轨实训”法是针对一套数据,同时采用手工和电算化两种实训手段,并将其紧密结合的一种会计实训模式。具体地说,就是使用同一套模拟数据,让学生先手工完成会计循环的全过程,然后利用现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上机操作,从记账凭证的输入到自动登记账薄和生成会计报表,合理地将手工核算的方式与方法运用到电算化实践中。如此,实验内容相同、实验步骤和进度均相同,最终的实验结果应该也是相同的。这一过程体现在财务与会计一体化综合实训中,学生一方面可以将两种不同的会计模拟实训中生成的会计资料进行互查对比,以检查其正确性,比较两者操作的异同点;另一方面还可在实践中感受到两种会计数据处理方法的转化是怎样实现的。
“双轨实训”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现代化的设备。同时也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顺利地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拓展延伸的递进式实训
高职教育要想办出自己的特色,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将校内模拟实训拓展延伸至校外,呈现递进式的飞跃。而认知实践、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都是校外实习的有效形式。
校外认知实践是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经营现场、会计机构,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组织结构情况,初步了解企业财会机构的设置,认知会计的基本资料,使学生在对专业岗位进行实质性接触之后,能了解并热爱专业,树立对本专业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获得对会计的感性认识。认知实践的开展,通常可安排在第一学期。
社会调查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利用假期或校外实习的机会实地从事一些专题调查,调查完毕,让学生根据调查目的、调查内容和调查结果并结合自己的观点撰写调查报告。社会调查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实习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参加会计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属于综合性实习。其实习内容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专业课内容。学生进入毕业实习,要参与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学会分析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现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形成实习报告,由学校组织统一考核确定成绩。为了保证校外专业实习的质量,应聘请企业相关人员担任实习导师,全程督导学生的实习过程,保障实习效果。通过校外实习,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提供真实情境下的技能演练机会,实现技能运用的“零距离”。
三、“三段双轨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保障措施
“三段双轨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保证其合理建设和有效实施,必须强化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设:
(一)加快会计实训教材的建设
会计实训教材建设要根据实践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依照实践教学逐渐扩充的内容体系和梯次提升的层次体系的要求进行研制与开发,鼓励本专业教师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自主开发实训教材,以保证每个实践环节有实用教材,且随着实践内容和设施的更新而不断修订完善。同时引进国内外优秀的职业教育教材,结合教材的编写与引进,重新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使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具体来说,单项实训教材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模块设计实验,尽量选择实务型、设计型的内容;综合实训教材则应将手工模拟实习和电算化实习相结合,选取实务中发生的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建立模拟业务部门,以经济业务相关的内、外部经济联系、会计核算程序等为模拟实训对象,使之“再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随着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的身份界限在不断模糊和弱化,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显得尤其重要。
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采用以下途径:第一,建立教师定期校外实习制度,鼓励和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或顶岗锻炼,让他们参与企业会计工作的具体操作过程和实践活动;第二,可聘请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会计师、财务总监等会计人员来校进行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也可聘请一定数量的校外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来校兼职,承担一些模拟实习课程的指导任务;第三,鼓励教师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岗位职业资格的职称证书。
(三)建立稳定、高质量的教学实训基地
会计基地建设应注重数量和质量并重。在数量上基本满足实习及实训的需要;在质量上达到优质标准。会计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尽可能贴近生产实际,注意校企共建,可以从校企合作单位请财务部门负责人,按各岗位工作流程设计实习环境,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另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尝试成立会计公司,对外提供服务,对内提供实践机会和场所。
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中,要十分注意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赢”发展。实习基地要体现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在选取实习基地时要兼顾各个行业,为学生提供一个不同于校园环境的、直观的实践教学场地或环境;提供专业技能训练所需的现场、师资或其他条件,为学生提供就业前企业实际工作全方位的预演。
总之,“三段双轨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将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抽象的会计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消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提高毕业生参与人才市场竞争的能力,从而体现出高职会计教育的特色,使高职会计教育具有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玉珍.会计“三维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3).
[2] 侯丽平.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7)下.
篇6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问题;建议
2009年的会计人才白皮书的调查显示,当企业被问及“您对本科会计毕业生的印象”时,在理论知识方面,“扎实、全面”被选中比例为33.1%,“较扎实、较全面”被选中比例为58.5%、“薄弱、知识面窄”被选中比例为8.5%,基本达标;在实践能力方面,“有一定实践能力”被选中比例为20.8%,“实践能力较弱”被选中比例为26.9%,“缺乏实践能力”被选中比例为52.3%,可见实践能力是严重缺乏的。这是当前所有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存在的普遍问题。
而对于应用型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知识技能,许多学者做了有针对性的调查。被调查的企业均表示需要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各种要素的核算方法和账务处理;65.7%的企业要求会计工作者具有编制会计报表能力和报表分析能力;61.5%的企业要求会计工作者具有选择会计处理方法的能力。当前的应用型本科会计教学对培养学生实践、分析能力方面仍存在较大不足。
一、目前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教学未引起学生实质性的重视
现有教学模式下,应用型会计专业重视知识点的讲解,但不注重结合实践处理阐述。虽然绝大部分应用型会计专业都开设了会计相应课程的模拟实习,但学生还是容易将模拟实习理解成课程练习的转换形式。课程模拟实习在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上所起的作用还不十分明显,学生的理论知识还不能迅速转化为实践处理能力。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模拟实习毕竟没有进入具体工作环境,附加有很多假设条件,模拟环境简单化使学生感受不到实践的氛围;另一方面是模拟实习滞后于理论知识讲解,弱化了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效果。
另外,会计专业可考的证书比较多,很多学生从开始接触专业课程就是抱着考证的心态和目的来学习的,一般不重视跟考证不相关课程的学习,包括一些实践课程的学习。这种考证热的现象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普遍存在。学校没有合理的引导,学生自身认为与重点本科院校相比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往往用考取多少专业证书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而没有正确认识到身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其竞争优势是在较强的实践能力培养上。
(二)会计教师缺乏实践知识
教师是会计实践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所以要求其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教师整体缺乏实践知识,造成这种状况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教师来说,很大一部分教师是毕业后直接任教于高校,本身缺乏实践知识;鉴于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节约成本的考虑,教师从教后教学任务又很繁重,难以抽出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其次,就企业而言,由于财会工作性质特殊,集中反映的是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税负等方面的信息,促使企业高管人员不愿外人接触财务信息,一般也不会接待教师去参加实践。再次,大多数高校未与企业或中介机构联合,在组织、经费和时间上也未能对年轻教师做出相应的安排。这样的结果是,高校会计教师整体上缺乏实践知识,从而很难有能力从实践上对学生加以指导。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财会教研室共有专职教师16位,其中20多岁的年轻教师10位,比例占62.5%,这些年轻教师几乎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的,没有从事过相关的实践工作。还有一部分从事教学的兼职教师基本上都是在校的硕士研究生,更没有实践经验。虽然他们理论方面知识相对比较扎实但是完全缺乏实践基础,根本无从指导学生。而且因为学生与教师的配比严重失调,导致每位教师的教学任务量很重,即使有机会也根本无暇去参加相关实践。
(三)实验项目与实际差异较大
学生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途径之一是模拟实验,这就要求实验项目必须贴近工作实际,所设计的经济业务应该具有代表性、真实性、全面性和逻辑性,并能反映本学科的最新动态。但是我们目前教材提供的实验项目基本上都未曾提及企业部门设置、凭证的传递流程、财会部门各岗位设置等,对于需要作出职业判断的实验项目更是几乎为零。这样的实践结果,学生仍然只停留在会计核算和反映职能的训练上,对于会计人员如何监督经济业务的发生,如何进行职业判断,如何进行成本分析、财务分析和决策,如何与其他部门和财会部门的其他岗位进行沟通和协调,学生根本就没有实践的机会。因此,学生毕业后这方面的能力也非常不足。
二、改革现有会计教学的建议
(一)改变考核方式,引导学生重视实践
目前的教学考核主要是以笔试为主,考核的内容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为主,重点考察相关的账务处理。而以提高能力和素质的目标导向下,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质更能反映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改革考核方式,在考试形式、考试内容上可以更加多样化,在一定比例的笔试基础知识的考核外,增加对实际问题处理能力的考核,使学生更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期末以某个具体企业为例,要求学生对该企业撰写分析调查报告,从不同角度对公司理财状况提出合理化建议;结合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资料确定财务比率,结合报表附注分析财务状况,了解整个行业背景然后预计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等。这些分析报告反映了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判断企业情况的实际能力,以此作为学生成绩的评价之一,将一次性理论考试变为能力的考核,这样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举办会计实务性的专题讲座
目前在会计专业教学以及专业教材中,一些实务操作过程处理的内容普遍比较缺失。如企业发生日常购销业务时常用到的结算方式银行本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结算过程中需要到哪些部门办理,会经历哪些业务流程,相关票据如何填制,以及票据本身的相关法律责任和事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涉及哪些纳税事项,如何进行纳税申报,具体如何操作等等。这些具体实务操作内容因各种原因在实际教学中没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应用型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不能把这些知识直接“应用”于实际,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和适应,才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其实这些实务操作本身并没有多大难度,只要学生接触过,大致了解其中的流程,在工作中基本都能胜任。但如果从未处理过相关问题,就易给用人单位纸上谈兵的印象。
对于这些情况,应用型会计专业若能针对专业的实务处理聘请实务界的会计师、税务师等实践专家做一些专题介绍,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一些市场场景模拟,会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另外,“事实胜于雄辩”,实践中的专家来讲解经济业务中发生一些违规案例和严重的经济后果,对学生的威慑力和教育意义更强,也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
(三)提高教师教学和实践能力
目前的会计教学注重要素核算方法和账务处理的讲解及模拟实习,但对于会计职业能力培养比较缺失。考虑实践需要就要求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除了教授学生会计处理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其职业敏感性。如在会计政策允许范围内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有什么影响;企业在具体的经营环境下,在会计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应做出选择什么样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是最为有利的。经过这样的引导性思考,学生对于实际工作中的经济业务进行职业判断、职业选择的能力将会有明显提高。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实践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必须加强相关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稳定会计教师队伍,防止师资流失;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大实践教师的培养力度。如学校可以适当放宽对会计学教师业余兼职的限制,允许其通过到一些正规的公司或经济实体担任兼职会计这种方式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另外,还可以考虑以学校的名义同一些具备合作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签订协议,作为一种特殊的进修培训方式,定期派送教师到这些单位担任一段时间的专职会计。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聘请企业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业务管理人员作为客座教师,担任技术性、实操性较强课程的教学任务。这对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很有帮助。
(四)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会计实训基地是培养应用型会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没有合适的实训基地,或实训基地建设的标准不高,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可能成为空谈。因为学生只有到企业实习,才能身临其境,才能真正接触企业实际的经济业务,从而对会计工作的整个工作流程有深刻的印象。学校也可以走校企联合之路,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把校内教学和校外实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真正成为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结论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人才的培养必须放在经济环境、社会需求中考虑,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要明确在应用型本科会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实践教育。抓好实践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践中创新的精神。当然,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也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用发展的视角来看待,在社会需求变化中不断调整,逐步提高整个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教育水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顾艳.应用型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3).
2、陈玉荣.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07(6).
3、陈晓芳,吴静.高校会计本科实践教学创新思考[J].会计之友,2009(11).
4、胡克琼,杨侃.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财会月刊(综合),2007(10).
篇7
关键词:应用本科会计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 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会计学是人们对会计工作的方法理论的科学概括和经验总结,是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会计专业多以传统的学科教育形式,在本科院校出现。学科教育的毕业生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但岗位技能不强,这给强调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的应用本科教育带来了契机,也引发我们的思考:如何设置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何确保各各实践教学环节有效衔接,充分体现应用本科教育技能性和运用性特征?
一、应用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
应用本科教育是相对于学科教育而言的一个高等教育类别,同传统的学科本科相比较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特征 。在培养方案的设置上,更加鲜明地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并且试图与相关职业能力的养成有机结合,并且为毕业生后续专业拓展奠定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职业技能,构建学生的职业素养。
基于以上考虑,应用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掌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具备现代经济环境下的会计、税收知识;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相关经济信息处理,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机构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是相对于会计理论教学体系而言的,它是指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培养计划时,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和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的教学体系。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的科学合理程度对于应用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养成基本的职业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协调、合理搭接,成为达成会计专业培养的有力保证。
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一)应用本科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
会计实践教学目标应锁定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实践教学体系目标的确定由学校、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育研究专家共同制定完成。校外专家提供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应用能力的标准;校内教学管理机构及专家、专业教师结合校外专家提供的标准和要求,制定符合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学生的实践教学。具体为:通过专业实践锻炼,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具备会计以及相关、相近专业从业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有效应用能力、专业技能熟练操作技巧以及创新、拓展能力。
(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块
1、公共认知课程模块:该课程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高等文化程度;具备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寻找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树立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和勤奋进取的负责态度,锻炼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和健康的体魄,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生教育做好必备的文化基础及身心素质准备。该课程模块可包括思维锻炼、体育、信息技术、法律、职业道德、文学修养、实用英语等课程。
2、学科基础课模块: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金融学学等。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财务、会计和其他经济管理岗位群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具备相关实践能力做准备的基础性学科平台。达成培养学生职业发展潜力的需要,保证本科适应性的要求。
3、柔性专业方向模块[含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模块]:该课程模块可以依据相关专业核心内容以及国家各级各类职业资格考试配置课程套餐,供学生自由选择。
4、综合素质教育模块: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公共关系、社交礼仪、办公自动化、美学、心理健康、中外文学名著赏析、中外名曲赏析等。该模块为开发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素质教育体系,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应用本科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为达到校内养成专业技能的目标,我们设计了专业认识、课程实习、综合模拟实习、校外实习、社会实践五个实践教学环节。各个实践教学环节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来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1、专业认识。应用本科学生来源于高中和三校生。大部分学生没有任何专业体验。专业认识课程的导入从学生入学开始,根据学生对专业认知程度的加深逐步展开。目的是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直观感受,认识会计工作中的岗位设置,使学生逐步认识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职业界对会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树立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兴趣。可采用
方式有:骋请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公司业务能力较强的会计师、会计理论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学前专业教育;选定具有代表性的会计主体,将其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会计工作程序拍成录像片作为学生入学时专业认识教学片。
2、课程实习。课程实习是阶段性的会计实习,是结合课程特点进行的实习。课程实习培养学生“从实践到理论”的学习方法,通过实践活动来反思、理解抽象复杂的理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教学实施进程选定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筹划等核心专业能力养成的课程,结合理论教学进度适时适度开展课程实习。
3、综合模拟实习。综合模拟实习是通过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选定的模拟教材,由学生完成从建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的实习。
(1)综合模拟实习方式。手工模拟实习与电算化模拟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两种方式,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不能相互替代。手工实习是基础,使学生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逻辑关系,电算化实习是手工实习的发展,适用未来职业的需要。
(2)综合模拟实习中会计业务处理阶段,可采取全程模拟实习和岗位模拟实习两种方式。全程式模拟实习:每一名学生自始至终独立完成选定企业一个月的所有会计核算业务。目的是了解会计分工,加深对会计核算程序的理解。
岗位式模拟实习:设置会计岗位,按岗位分工进行实习,承担岗位职责,独立解决问题。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每一岗位的工作内容及各岗位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校外实习。学生走出学校,了解会计工作的环境。校外实习的两种方式,一是毕业前夕,由学生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实习。二是由学校创建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会计实习、实训中心,组织学生到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学生通过校外实习,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通过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感受实作。
5、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社会工作经验的积累,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感受激竟争。
每个阶段结束后都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实习实训感知、阶段性专业论文,并进行交流。旨在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济.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4(06)
[2]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教育厅关于遴选部分省属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试办高职本科的实施意见(讨论稿)[R].2007(10)
篇8
关键词:会计;自我导向学习;职业能力
自我导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SDL)是指个人主动借助或不借助他人的帮助去判断自身学习需要、制订学习的目标、确定学习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选择、确定适宜的学习策略,以及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相关职业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即人们运用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按照规定的职业、任务的要求完成职业活动的综合能力。随着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趋于多元化,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岗位基本知识,还要具有管理层品质和职业道德等品质,是一项综合的职业能力。由于会计人员工作繁杂,很少有集中的时间去学习理论知识,他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去学习、不断总结,随时去更新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保持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态度,才能够胜任日益艰巨和复杂的会计工作。目前对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研究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现状及影响因素,很少涉及到自我导向学习领域,这就限制了自我导向学习理论在会计行业中发挥作用。本文以本科会计教育成果最直接的检验对象――会计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引入“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这一概念,以探讨会计实习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关系,并试图分析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对职业能力的预测性,以期为本科的会计教育人员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化会计实习生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并提高职业能力提供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在企、事业单位财会部门进行实习的500名河南大学2015届会计专业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样本涉及到教育、制造、通讯、金融、销售、物流、餐饮等多个行业,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会计员等多个工作岗位。纳入标准:已经完成会计类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并在用人单位实习时间超过3个月;知情并愿意配合本调查的人员。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内容包括三部分:一般性资料、自我导向学习倾量表、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定量表。
(1)一般性资料:包括性别、性格、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专业课理论成绩、与同学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实习评价、与实习同事的关系等15项内容。
(2)自我导向学习倾量表(The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Scale,SDLRS):由Guglielmino教授编制、台湾教育研究者进行修订并验证。量表包括效率学习、喜爱学习、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创造学习、学习动机6个维度,共5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传统的Likert 5级计分法,有5个可选项:“从未”、“偶尔”、“有时”、“通常”、“总是”,分别计1~5分。
55道题目中,有13道题目(3、7、17、18、20、21、27、30、33、42、46、48、55)与自我导向的性质相反,属于反向计分题。
反向计分的公式为:Y=6-X
Y:因变量,代表反向计分后的分数;X:自变量,代表原始分数
量表理论最低值为55,最高值为275,通过计算得分率(得分率=实际得分/理论最高值×100%)来反映自我导向学习的水平。按照一般测验标准,将评定得分率分为四个等级:优秀(90.00%~100.00%),良好(75.00%~89.90%),中等(60.00%~74.90%),差(
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3,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16~0.840。
(3)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定量表:由会计教育学者杨浪萍等研制而成。该量表包括3个维度:专业技能、非专业技能和潜在技能,10个条目:知识基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资格认定、管理技能、社交技能、情感技能、特殊技能、心理技能、学习技能。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有5个可选项:“较差”、“合格”、“一般”、“较好”、“很好”,分别赋值1~5分,所有条目均为正向计分,总分10~50分,通过计算得分率(得分率=实际得分/理论最高值×100%)来反映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水平。按照一般测验的标准,将评定得分率分为四个等级:优秀(90.00%~100.00%),良好(75.00%~89.90%),中等(60.00%~74.90%),差(< 60.00%)。
本研究测得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0,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70~0.800.
2.调查方法
由调查者亲自发放问卷。问卷发放500份,回收480份,回收率96.00%;剔除少选、多选、信息缺失等无效问卷18份,有效问卷为462份,有效回收率92.40%。
3.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运用一般统计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
二、结果与分析
(一)会计实习生一般人口学资料
本研究中女生337人(72.93%),男生125人(27.07%)。本次调查中实习生305人(66.02%)为独生子女,85人(18.40%)是学生干部,312人(67.53%)较为喜欢会计专业,346人(74.89%)专业课程理论成绩为良好及以上、403人(87.23%)实习评价为良好及以上,与同学、实习单位同事、父母的关系主要是很好,分别为317人(68.61%)、303人(65.58%)、408人(88.31%)。
(二)会计实习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得分情况
会计实习生自我导向学习得分为(206.09±9.38)分,总得分率为77.04%,其中得分率为差的实习生占1.52%(7名),中等占43.51%(201名),良好占48.27%(223名),优秀占6.70%(31名)。
本研究结果显示,会计实习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良好)。从得分率来看,处于良好水平的维度依次排列为:创造学习>喜爱学习>学习动机>主动学习;处于中等水平的维度依次排列为:独立学习>效率学习。以上结果说明被测试会计实习生不仅主动学习,而且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较强的学习动机,但是学习不够独立自主,学习效率相对不高。
在会计工作中,面对复杂的会计实务,实习生会发现很多问题在理论学习中并未涉及到,或不知如何将课本中的理论更好的应用于实践,诸多困惑驱使会计实习生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及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意识提高;实习过程中,新知识的补充和问题的解决往往带来自我满足感,增加了实习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良性竞争环境促使实习生主动参与学习、努力获得相关资料,以学习、运用新知识、新方法来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完善工作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这也是具有责任感的体现。但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会计教育者过分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讲授,轻视对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较少涉及对学生学习方法及策略的引导较,导致实习生缺乏探究精神,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加之会计实习期间(实习期通常在每年年末)任务繁杂、工作量大,没有整段的自学时间,导致多数实习生缺乏独立学习的行为与态度:实习生往往希望前辈明确地告诉他们如何做是最优的,独立学习能力不高。会计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设问题,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交流,用自我记录、提问等方法进行科学的自我监控,明确已掌握知识和自身薄弱环节,进而整体提高其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三)会计实习生职业能力的得分情况
会计实习生的职业能力总体得分为(41.52±2.03)分,总得分率为83.04%。其中得分较差的学生占0.65%(3名),一般占43.72%(202名),良好占55.63%(257名)。
本研究结果显示,会计实习生的职业能力整体处于中上等水平(良好)。三个维度得分率均处于良好,从高到低依次是:专业技能、潜在技能、非专业技能。
会计实习生专业技能维度得分率最高,可能与以下三方面有关:文化基础扎实。本科教学过程中强调文化课与专业理论课学习,学生的文化、专业知识基本功扎实。专业技能强。熟练操作计算机、使用办公软件,教高的语言使用能力及外语能力等等都是会计从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大部分实习生从小学便开始接受相关教育,较强的相关技能提升了会计实践操作能力。拥有职业资格认定。学校、社会的宣传使学生在入学之初便认识到资格证书对于会计专业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在大四进行实习之前已经获得如从业资格证等相关职业资格认定。不论是资格证书本身还是参加职业资格认定考试的过程,都增加了实习生的职业能力。除专业技能外,会计实习生的潜在技能也处于良好水平,但相比专业技能来讲,得分率稍低,主要问题体现在:学习技能仍有提高的空间,这与自我导向学习评定结果是一致的。 “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形成了学生“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式。由于现在大多数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长辈的溺爱,导致他们在社会工作中出现心理认知的偏差和情绪自控能力的缺失。得分率最低的维度是非专业技能,主要原因有:学生主观上相对轻视非专业技能。会计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但又不是一项纯粹的技术性工作,与人沟通、交往、相处的社交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样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要素之一。但仍有约有39%的学生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从而无法顺利地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应试教育”的学习环境,忽略了非专业技能的培养。部分学生进入社会后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显得不知所措、适应迟缓,在人际沟通、自我情感管理等方面表现不佳,如:不善于表达,与同事不融洽,与领导不交流,遇事闷心里,不懂得沟通技巧,选择逃避等。类似现象反映出会计类专业学生在非专业素质方面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建议学校设置相关课程和讲座,教授社交技巧、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同时,学生也应积极参加社会、学校组织的团体活动,参选学生干部等,从而提升自身管理能力、社交能力。
(四) 会计实习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与职业能力的相关性
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分与职业能力总分及其各纬度之间均呈正相关,见表5。
以职业能力总分为因变量,以一般人口学资料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分为自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经协变量校正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可解释职业能力总变异的25.10%(F=10.064,P
由本研究可知,会计实习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与职业能力呈正相关性(r=0.487,P
三、结论
会计专业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通过不断学习来及时弥补会计实践中的不足。工作中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仅依靠学校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有能力在工作中进行自我学习、补充大量新鲜的事物。自我导向学习可以在知识频繁更新和充满挑战的现代学习和工作环境中增强学生自信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这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难忘的学习体验。
在会计教学及实践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并将其与教学过程进行有机结合,创设自我导向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有效地分析自身的个性、知识、技能等,提高学生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认识,具备较强的知识转化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其良好的职业能力的形成,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爱霞.国外自我导向学习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成人教育,2009(12).
[2]杨浪萍,汤俊.职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商业会计,2015(02).
[3]Guglielmino, L.M. Development of the self-directed learning readiness scale [D].University of Georgia: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1977.
[4]魏昊君.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研究[D].南昌大学,2011.
[5]Wu JL. Linking assessment questions to a research article to stimulate self-directed learning and develop high-order cognitive skills in an undergraduate module of molecular genetics[J].CBE-life Sciences Education,2009(08).
[6]陈明灿,蔡晓恒,李勇义.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暨第七届会计学院院长论坛论文集[C].2014.
[7]向多佳.关于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现状的调查报告――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类专业学生为例[J].时代金融,2014(07).
篇9
关键词:会计教学改革;应用实践能力;教学方法;理论指导
当今社会,会计学应用广泛,对会计人才的素质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在职业素养和应用能力方面都需要会计人才有较高的水平,这就促使高校关于会计方面的教育要更加具体,更加深入。现阶段,许多高校的会计教学都满足不了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在高校中,往往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不注重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这不仅给相关毕业生从业后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给相关单位带来了经济上和效益上的损失。所以各高校应该集中精力,注重会计教学的改革,为社会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社会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
1.高校会计教学的现状
从现阶段高校会计教学的现状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课程设施不满足现阶段的实际应用,教学指标总体评价水平是一般,某些指标令人担忧,所以教育改革必须得到重视,并且应该认真的践行。现阶段高校会计教学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1 理论与实践脱节
理论与实践脱节,是现阶段高校会计教学的最主要问题。很多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会感觉在学校学习的会计学相关知识,在工作中应用的不多,甚至是没有用到。反倒是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在学校的学习中并未涉及。会计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应该联系较为紧密的一门学科,很多的专业知识与素养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如果会计学人才对于实践中的知识的获取只能依靠长时间的工作,那么学校发挥的作用就大大减弱了。在学校只了解到了会计学的基本概念与知识,导致相关从业人员毕业后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如何开始自己的事业,很多会计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会选择转行,这是人才的一种浪费,所以高校会计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1.2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与想法给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这种教学方式,导致教师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想法和特长,对学生帮助的效果甚微。在传统的课程中,以教科书为依据,并且学习过程中分门分类,并没有把各个相关学科之间的紧密关系联系起来,导致学生对会计学知识的认识不足。
2.高校会计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2.1实践环境的改革
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学校要从多个方面,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可以通过在学校建立会计学实验室的方式。通过设施电算化实验室的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期末考试时要把实践课题的完成情况加入考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于实践的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还可以与会计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合同,每年选派会计学毕业生去单位参加实习培训,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能力,还可以为用人单位挑选出优秀的会计学毕业生,这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可谓一箭双雕。
2.2课程设置的改革
首先从教材的选择上,就要加以重视,杜绝质量低劣,学术水平低的课本进入课堂。其次在课程的设置上,应选择与实际相关的课程进入课堂,合理安排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使学生对会计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这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在课堂上,可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共鸣,使得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3教师队伍的改革
高校教师担负着教学和培养人才的使命,学生的专业素质很大程度上受到任课教师的影响,所以学校应该对教师队伍进行改革。高校教师应该具有完整综合的知识结构,不仅要精通会计学专业知识,还要对相关边缘学科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具有全面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对会计学学生的未来就业发展有指导作用。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定期由学科带头人带领全体教师进行学术交流,把会计从业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讨论,总结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还可以安排教师定期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进行学习交流,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实践水平,逐步形成一支专业素质过硬,操作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关于高校会计学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并且准确的认识。根据现阶段的社会经济环境与形式,要求高校对会计学进行全方面的改革。着力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独立分析与动手能力的专业人才。本文通过对高校现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改革的方案。在高校未来的会计教学发展中,要不断地、认真地分析会计学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对教学模式做出相应调整。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经济的发展和毕业生需求的变化推动着会计教学的改革,高校必须按照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高瞻远瞩,深入思考,为不断深化高校会计教学改革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彭焕文,邹海燕,陈丹苑.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J].商业会计,2012(9):120-122
[2]尹珍丽,陈洁.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讨――来自湖南部分高校的经验数据[J].财会通讯,2011(19):43-44
篇10
关键词: 技工学校 创新教学 思考
一、技工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会计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等。当前,许多技工学校都未能对地方特点、行业需求及社会需要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另外,由于没有对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再加上会计实践教材没有及时更新,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将不利于学生奠定基础、提高能力和综合素质。就综合技工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涉及面狭隘。
技工学校会计专业在课程体系的实施上并没有摆脱学科教学模式的限制,仍旧沿用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从而使课程体系受到知识完整性、系统性与学科性的束缚。并且课程设置上过多地进行专业课程设置而忽略基础课程,如此保守且不够科学的课程设置严重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会计工作属于管理类,需要了解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泛,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有着较强的应变能力与扎实的专业知识。因此,在会计专业的课程设计中要多涉及专业以外的知识,如当前的政治、文化、市场经济等。然而,就目前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所涉及的范围明显狭隘。
2.教学环节中缺乏实践过程。
为了顺应当前的教学宗旨,教学过程中都开始融入实践部分。然而,实践教学环节却仍旧未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教学依旧侧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却没有将注意力转到技能训练方面,因此实践教学效果甚微。且会计学偏重文科,从而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另外,在教材内容方面总是有交叉重复的知识点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时间与资源的浪费。当前有许多技工学校都会专门设立供会计专业实践的实训室,因此大多实践内容都在教室进行,但是依然未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会计循环的整个操作流程。
3.成绩考评缺乏综合性。
技工学校当前的会计专业的考核无异于大多数考核方法,都是采用传统的闭卷笔试来进行期末考试评定。但是这种考评方法却不再适用于技工学校考核,因为仅凭考试分数就做出成绩评定的方法实在缺乏科学性,其充其量只能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熟悉度和在答题中的使用灵活度,但是未能充分测试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合理的成绩考评体制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才能有效地促进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发展,以至于防止一系列负面影响的产生。
二、技工学校会计专业创新教学的思考
1.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革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就是先由教师对所学知识点的概念与原理进行讲述,然后再由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关练习,在练习中对知识进行巩固。在此种教学方法中,所贯彻的教学理念是教与学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先学了才会做。然而现在却是逆向思维,主张学生通过做来学。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积极查阅各种相关资料以供推论与分析,通过这一系列知识的积累来形成一套解决方案或猜想。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所学知识点,然后再由教师进行“学”的引导,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另外,还要积极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当今是信息时代,网络这个巨大的信息库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且又有屏幕显示可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与真实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
2.改善课程体系,凸显就业导向。
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要注意使其与“大专业”相对应,并引入“通才”的观念,再者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还要适当地增加一些财经类的相关课程。比如,现在有许多中小型企业对会计的要求是不仅要掌握会计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税务知识。与此同时,还要对课程体系进行重组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理论课程进行压缩,但是要以不删除必学知识点且能满足学生知识需求为前提。通过对会计岗位的一系列分析以构建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它的课程与教学内容设计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在会计中所需求的知识与技能是相应的。此种模块式教学不仅能够形成一个完善的应用型会计知识体系,还能够进一步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实现实习实践与知识的紧密结合。
3.重视考核评价方法的科学化与人性化。
学生的能力、知识及素质的构建要依据行业所制定的职业岗位标准,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教学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继承度为标准的评价方法。考评内容要尽可能地全面,所涉及的内容不仅要包括理论知识,还要包括实际操作技能、创新能力、解决能力、品德素质等一系列考核。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应属实践能力的考核,在考试的时候可以采用会计模拟核算考核、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等方式促使学生的能力可以在考核中尽可能多地展现出来。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技工学校若要促进教学质量与就业率的提高,就要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做出大胆创新,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崔国萍.从会计本科教育的表层论会计教学改革[J].会计之友,2007,(5).
- 上一篇:扶贫年终总结
- 下一篇:一对一帮扶学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