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范文

时间:2023-03-23 03:29: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生哲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生哲学

篇1

一、孔子之名:涵养及开展的起点

孔子生在春秋末期大国争霸的乱世,当时社会诸侯不安于位争权夺利。他虽曾率领弟子周游列国,但因其思想与理想不合而不被重用。终身生活贫贱流离失所,生在乱世又雪上加霜,中国常言的人生三大悲痛: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暮年丧子,孔子都遇上了。他阅历了幼年丧父,青年丧母,中年丧妻,暮年丧子,终身的坎坷不幸他没任劳任怨而把命运变成任务,没有强调本人所遭受的灾难却时时关怀社会。孔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打败了本人使本人不为苦痛所系,努力于追求社会群众的福利。他的阅历教导了后世,其思想和聪慧更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开启了儒家文化的先河。

孔子在论及名分时指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乱世的礼乐不兴渊源于名不正,招致言不顺事不成。孔子生逢的乱世始于人际关系的迷失,人际关系的失常则由于名不正,因而孔子提出了正名,以此作为化解人际关系危机的前提。所谓正名就是用周礼匡正曾经发作变化的社会理想,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恪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辱礼。孔子注重礼视其为维护制度的手腕并以为维护礼需求从正名动手。在那种名分已失天灾人祸之时,“孔子惧,作春秋”,他所惧怕的正是人际关系的沉沦社会的紊乱及人心的败坏。他固然注重礼乐教化却以为礼乐的基本在于仁德的涵养,要正名得从个人的涵养开端,于是提出了其道德哲学的中心概念——仁。

二、孔子之仁:人生哲学思想的中心

孔子将仁作为人格的中心视其为完整人格,只要到达这种境地的人才被称为仁人。仁是个体的道德内在性是个体成圣的内在根据,所谓成圣是个体涵养所到达的最高境地。仁的意义首先是独善其身的君子;其次是兼济天下的圣人,两者的综合就是仁人即内圣外王,此为儒家的理想人格。仁的内涵有以下解释:其一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泛爱众”爱一切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其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此为仁者爱人的道德标准。其三克己复礼为仁,请求人们经过增强自我涵养做到以礼为行事原则。其四“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的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孔子仁学思想的精妙在于将外在的传统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伦理认识的盲目请求,从最根本的家庭动手讲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使仁学植根于家庭伦理深化最根本的血亲观念之中。他们之间关系原则更突出的表现在孝悌、友仁和守信三个方面即人际关系中触及的孝、仁、信。

孔子人生哲学是以仁为根底的伦理型人生哲学,是讲道德重进取的理想主义人生观。它请求为人“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从而亲仁”,以仁为根底提出了儒家的中心概念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等等,都是做人的根本标准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人都处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应将做人的根本标准视为一种普遍的人际关系原则,这便是孔子倡导的“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伦理规律。凡在生活中可以坚持以上操节并以之为安身立命者,就是儒家所称赞的圣贤仁人。

三、孔子之道:追求的终极境地

道在孔子思想中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孔子之道即仁道。道的产生和培育是依托人的努力,道在人中并由人传送下去,“吾道一以贯之”,最终依托人们的活动而成为理想,“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孔子经常教诲弟子:“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居,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荣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些调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伦理准绳从其深层的底蕴来讲,说到底是人生价值生命归宿的大问题。

篇2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人生哲学;自我建构

我们每个人在进行自我建构,文化认同的时候,从小到大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环境中接受着不同教育,在人生的某些关键时候,我们往往犹豫不定,纠结徘徊,无法决定自己未来的道路,是服从家庭的要求,还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这个问题或许困扰过不少的人,这个问题上升到哲学层面,就涉及到我们是认同儒家文化还是道家文化或者两者都认同?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说到:道家是对自然的理想化,儒家是对中国家族制度的理性化;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道家则强调人内心自然自动的秉性。本文将主要探讨道家老子的人生哲学,文中有不足之处,祈盼各位专家指正。

一、完美人格的设想

老子的人生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著的《道德经》中。在老子眼中,什么样的人具体完美人格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1(八章)

这是老子对具有完美人格的人的特征描述,他应该拥有水一样的心态和行为。水有三个特征:1、柔弱。柔弱也是一种强大的表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2(七十八章),水滴石穿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水滴经过长年累月能把坚硬的石头凿穿,体现出弱小的事物也有着强悍的一面。同时柔弱也是充满生机的表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3(七十六章)在自然界,新生的事物总是柔弱的,但正是因为其柔弱,当中包含着无限的生机和可能性。如同刚出生的婴儿,是那么的需要人们的呵护,但他们第一声响亮的啼哭,紧紧握拳的小手,展示着他们拥有蓬勃的生命力。2、水总是处在低下的地方。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但老子认为,具有完美人格的人应该去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居低处后,贡献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他人,这样才“故几于道”。3、不争。水滋润万物而不与相争,万物在大自然中各在其位,各施其职,水为整个世界和谐有序的运转提供着养分,但并不与其争利。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知清静以为天下正。”4(四十五章)

这是老子对具有完美人格的人的形态描述,“若缺”、“若冲”、“若屈”、“若拙”、“若讷”这些描述都说明,一个完美的人格不是指外在,而是指内在。人格是在长期的锻炼中形成的,更多的是一种沉淀和内敛,而不关乎它向外的表露。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形成完美的人格呢?

二、自我修养和建设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处提到个人修养和自我建立,下面归纳为三点进行阐释。

1、致虚守静。“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5(十六章)老子认为,人心本是清明透澈的,只因私欲的活动使得心灵闭塞,所以需要下功夫,让心灵恢复本来的灵性。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开放,发展的社会,各种的思想通过发达的媒体冲击着我们,我们有时都不清楚自己到底真正需要什么,盲目的随着他人往前冲刺,快节奏的生活着。生活需要我们静下来,想一想,生活的本质,人生的意义,虽然这些问题永远没有答案,但是“这些问题可以扩充我们对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想象力,并且减低教条式的自信,这些都可能禁锢心灵的思考作用。此外,尤其在于通过哲学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便会变得伟大起来,因而就能够和那成其为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6让多余的欲望停止,让我们的生活回归到正常的节奏。

2、深根固柢。在《皇帝内经.素问》里说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7阳气和人身的关系就如同天空和太阳的关系,人如果失去了阳气,就会生病,折寿。所以要养护阳气,它才能更好的守护我们的身体,抵御内外的侵害。阳气决定着一个人的长生,在道家养生修炼中,十分重视人阳气的养护。阳气充足的人,精力充沛,在学习和工作中,至少在体力上能应对各种挑战,现在的大学生,多呈现出面黄无神之态,缺乏朝气。身体健康才能为人们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故“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8(五十九章)

3、自知者明。这就是一个人自我的建立,自我人格的塑造。在塑造自我人格之前,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审视和克服自己的缺点,坚定自己的优点。这和儒家《论语》里记载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9有所不同,这里的三省吾身,主要是从工作,交友,学习上来反省自己是否有诚心尽力,这是人对自己社会生活的反思。而道家提倡的是首先要自知,要做一个了解自己的人,这才算是“明”,有了自知,再进一步开展自己的其他活动。

三、最高的行为准则

在《道德经》的最后一章里,老子提出了人的最高行为准则:“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10(八十一章)是要提示人们,做人要诚信,说话不要浮夸,巧辩;做学问,要专精,要深入的了解,踏踏实实的把问题搞清楚。这三句话是我们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共勉的。(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715)

注解:

① 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10年,第86页

② 同上,第337页

③ 同上,第330页

④ 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10年,第236页

⑤ 同上,第121页

⑥ 罗素著,何兆武译:《哲学问题》,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33页

⑦ 刘永升主编,《皇帝内经》,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33页

⑧ 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10年,第283页

⑨ 王国轩等译:《四书》,中华书局,2007年,第2页

⑩ 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10年,第348页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M],中华书局,2010年

[2] 罗素著,何兆武译:《哲学问题》[M],商务印书馆,2001年

[3] 刘永升主编,《皇帝内经》[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

篇3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喜欢你了。

别人告诉我,背上有三条线的仓鼠性情温顺,都很乖。你尤其如此,带着一点波斯猫式的高贵和慵懒,终日睡在那里。所以你的体形和性格在同类里算是一个奇迹。明明骨骼那么细小脆弱,握在手里却有一个网球的重量。你四肢伸展趴着的时候,好像一块小小的毛茸茸的毯子。也就是因为这样,我们给你取名胖胖。

那些被习题弄得焦头烂额的日子里,你一直陪在我们身边。或者乖乖地睡在堆满锯末的窝里,或者躲在打开的书底下的空隙里。这个时候,我们所有的躁动和不安就全都沉静了下去。你周围的每个人说话都轻声细语:“胖胖呢?”“睡了。”没有了吵闹的声音,每个人都静静地弯下身来看你,连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会惊醒睡梦中的你。人的心一旦沉静下来,就会变得柔软而安宁。所以胖胖,我们要感谢你。

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你就会从窝里或者书底下爬出来,揪住一团卫生纸不停地撕扯,直到一截一截的纸能安全地把你包围,你才安心地从嘴里鼓捣出之前储存的食物,几粒玉米或者瓜子,两只小爪抱着细细啃着,然后舔舔爪子,仔细地梳理一遍胡须。看看周围的人,一脸享受的模样。

印象中你生活中的大事大概只有吃饭和睡觉两样,玩耍是在极少数时间里才能让你感兴趣的东西。我们热情高涨地为你建造了一个精致的两层小窝,有一条精致的通往上层的管道,也有一个核桃大小可以踩着滚动的圆球。听说别的仓鼠都特别喜欢玩,于是我们满怀信心地把你放进去,你却慢吞吞地爬过去,倚在圆球旁懒洋洋地闭上眼,无论怎么弄,你都不肯上去踩一踩。直到没有人逼迫了,你才围着圆球仔细地研究起来。原来再弱小的生命无论如何微不足道,也会有自己习惯的方式,不喜欢被别人左右。

在你身边同时还有两只“一线”――“文学”和“女青年”,这两只仓鼠特别喜欢极限运动。每次它们被放出笼子就疯狂地冲向桌子的边缘,然后不假思索地跳下去。被捉回来后又再跳,哪怕是摔在地上也义无反顾。可是胖胖你呢,自从有一次从桌子上一尺高的书堆上摔下来后,就再也不肯爬到高的地方去了。“文学”和“女青年”表演的时候,你只是隔着一张桌子呆呆地看着。我们做了足够的安全措施把你放到桌边,怂恿你往下跳,你死死扒着桌子边缘不松爪,仿佛要英勇就义一般,让人哭笑不得。

篇4

【论文关键词】超脱;豁达;绝对自由;情感

前言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杰出的思想家,他们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庄子就是其中之一。庄子豁达超脱的人生观,对历代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庄子的人生境界

古语曾有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但庄子对此不以为然,他宁愿做自由自在的鱼,也不愿沾染名利,尽管其毕生贫困,在穷闾陋巷中以编草鞋为生,但仍不堕其志,致力于道学的发展,并以乐观的心态追求至道,以求自身的逍遥。《庄子·山木》对庄子的洒脱有过这样的记载: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逢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上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楠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足见其人生的豁达和对名利的淡薄。

关于庄子的人生态度,《大宗师》还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庄子将死,弟子们欲厚葬,他立刻予以否定:“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赉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如此!”当弟子们又担心乌鸦老鹰会啄食时,庄子宽慰他们道:“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可见庄子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在一个相对落后的时代,不仅在人生态度上有着极其超然物外的洒脱,对人的生死也抱有非常达观的态度,看淡生死,把生和死当作一个必然要发生的过程,一笑而过。

二、对绝对自由的向往

在庄子看来,人生在世之所以不自由和痛苦,就在于不是一种真正自然而然的生存状态,用他的话说就是因为“有待”和“有己”。庄子认为人要活得真正自由,就要超越各种条件的限制,达到“无待”;同时又要摒弃自己的主体意识,达到“无己”。然而,要真正实现“无己”,则必须要从根本上否定人的“自我意识”,而这显然又是不可能的;同时人也不可能超越一切条件的限制达到“无待”。

很显然,庄子所追求的自由,不是现实生活中的自由。现实中的自由在他看来是不可能实现的;他所追求的,实际上是一种形而上的自由。于是,他对自己的人生做了这样的定义:“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天下》)。道通万物,当我们回到物之初即道时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分别,没有物只有“无”,“万”已消失只剩下“一”。于是庄子说:“与物相刃相靡,其行进如此,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归,可不哀邪?”

可见,现实世界的人们不能得到的东西,只有在另一个世界里才成为抽象的现实。在这个抽象的世界里,个人不得不用抽象的方式,在自己内心寻找现实中找不到的满足。大概,庄子对自由的追求,也正是如此。

三、庄子的情感世界

作为隐士,庄子一生中交友不多,而惠施则是其最好的一个。惠施学识渊博,是战国名家“合同异”派代表,庄子对他十分尊敬。但两人人生态度又有很大分歧,《至乐》中这段描述就可以看出端倪: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人且俨然侵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命乎,故止也。”与自己相濡以沫的结发妻子去世,庄子不但不哭反而鼓盆而歌,从人伦的角度看,这是违背情理的,丧失了一个在社会生活中的人应有的基本情感,故而惠子对此极为不满。然而在庄子眼里,人之生源于自然,人之死又返于自然,相送就要嗷嗷哭泣,岂不是欠通达明理?妻子睡在天地这个大屋子里即将成为永恒,不再有痛苦和贫穷,所以得要为她庆贺。。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当人想到稍纵即逝的瞬间,他就把现实事物当作是渐趋死亡的,像所有生命的朝生暮死一样,成为生长、腐朽和再生这一周期的一部分。他承认自己是属于自然的,和自然相认同。”[1]当庄子面对触目惊心的死亡惨状想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像白驹过隙般不可逆转奔向生命的尽头时,他以“自然之道”的价值尺度否定了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价值。然而在世人眼里庄子太过冷漠,以至于后来荀子批评他“不知人”。[2]他真是如此无情吗,《德充符》为我们提供了答案。面对惠施的质疑,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庄子认为人之形是“天”或“道”赋予的,人之情是由人自生的。一个人应该因任自然,保持心境或精神上恬静(“无情”),才是真正的生活。他于《大宗师》写到:“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这几句话是中国几千年来文学上常用到的,“相濡以沫”更是成了美好爱情的代名词。但在庄子眼里,“相濡以沫”固然令人感动;而“相忘于江湖”却是一种更高的境界,更需要淡泊的心境。

清人胡文英在《庄子独见》中指出:“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3]他,可说是庄子的知音。

四、总结

鲁迅在《文化偏至论》写到:“盖唯物之倾向,固以现实为权舆,浸润人心,久而不止。其弊果益昭,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以亏蚀,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重其外,放其内,取其质,遗其神,林林众生,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进步以停,于是一切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萌,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4]或许,这与庄子对社会的认识有着本质的相同。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则“陪

臣执国命”,在那个时代,庄子是孤独的,庄子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的出众,他的高度,他不愿沦为芸芸众生,没有人能理解他的烛热与博大。这如同屈原感慨“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一样[5]“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那时当权者与政客所追求的只是王霸之道,庄子很难在芸芸众生之中找到一个与之一样看透世情得窥天道的知己。或许,正因为如此,他宁可甘于孤独,超然物外,于是才有了震古烁今的庄子的超脱人生。

【注释】

[1]雅斯贝尔斯《悲剧的超越》,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2]《荀子·解蔽》:“蔽于天而不知人”。

[3]胡文英[清]《庄子独见·庄子论略》。

[4]鲁迅《文化偏至论》,《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5]屈原著,萧兵译《楚辞·渔父》,《楚辞全译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1]崔大华《庄学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张运华《先秦两汉道家思想研究》[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篇5

儒家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以《三字经》、《弟子规》为基础,讲求的是仁义,舍生取义,仁孝治国。讲的是入世,重视自身修养,与身边人建立和谐的关系。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以《道德经》《庄子》为基础,讲求的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规律,人要顺其而为。释家,也就是佛教,是以释迦牟尼为代表,以《心经》、《金刚经》为基础,讲的是超世,教人要深信因果,超脱轮回,要得正知正见,度己度人,成就佛果。

研究中国人的人生哲学,需要从儒道释开始。道家,追求清静无为、修养身心的性命之学,以孟子的“达者兼济天下,退求独善其身”为代表。在道家看,兼济天下是进取的目标,独善其身是失意后的无奈之举。儒家思想重在修身,即无论何时都应该坚持“独善其身”,而“兼济天下”则是当拥有机遇后,可以努力去争取的。释教追求的是内心的觉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可见儒、道、释三家皆是修身养心之学,殊途同归。儒、道、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经过一千年的融合,已经三位一体,以道行、儒礼、佛法为灵魂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其与西方哲学的最大区别,就是关注的是人自身的修身养心,通过内省,提高自身境界,达到与世界万物的和谐。这构成了中国式的人生哲学。

二、修炼太极拳,体味中国式人生哲学

太极拳,以“心为令”,无疑是与儒道释三教合流的中国文化思想一脉相通的。太极拳的宗旨,是修心为本,练体为用,恰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太极拳的修炼,讲求的是内心清静,以柔软的姿势去搏弈拙劲和蛮力,以无欲的方式,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其实中国式的人生哲学莫过于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国人要得到一样好东西,会在思想上把它看淡,而不是老去想一定要得到它。太极拳的“无欲”,不是让人“心无所思”,而是恰恰相反,“柔”可带来“极刚”,这种“无欲”带来的是平和的心态。

“大智若愚”。世人都想得到的、都去争的东西,你不要去争,这就是“大智”。太极拳的“柔缓”是修炼的手段,不是目的。虽然凡夫俗子认为你很愚蠢,其实不然,我们做事要的是最后的结果,而不是讲求手段。做事情,要因人而异、因智而异的选择方法,不人云亦云,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大道似水”。太极拳讲求从“柔”入手,待人处事也应当以“柔”待之。天下柔之莫过于水,但滴水可穿金石,也可绕道避之。修炼太极拳,以“柔”为本,通过身体放松,动作柔缓,去硬求柔,在追求至柔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客观规律。

“虚怀若谷”。江河湖海把自己放在了最低的位置,实现了百川汇聚。为人处事,随遇而安,能屈能伸,能高能低。太极拳练到刚柔相济、五阴并五阳的太极境界时,是可以品味出做人准则与处事哲学。“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太极拳讲求的是阴阳互变,阴阳对立统一,这是物极必反、循环交替的状态。太极拳的刚中有柔、柔中寓刚哲理,就是好事中有坏事,坏事中有好事。对人对事要处之泰然,宠辱不惊。“大成若缺”。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要去追求完美,留些遗憾,留些空间,要善待人生的顺境,修拳悟理,以辩证的规律看待成功。

篇6

苏轼是一位具有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开创了北宋词坛豪放的词风,成为豪放派的开山鼻祖。刘辰翁曰:“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本文就《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三首豪放词作一个简要的分析,以探讨其人生哲学。

1. 《江城子·密州出猎》以慷慨激越的情感,创造出雄浑开阔、豪迈奔放、情致高远的意境,这也充分体现了他宽广的胸怀、“横槊赋诗”的气概,抒发了自己的兴国安邦之志,展示了对个人受到的不公正遭遇丝毫不在意、豪放不羁的人生哲学。

熙宁八年(1075年)朝廷一片混乱,吕惠卿等一批小人把持朝政并继续推行新税法,人民不堪重负,饿殍满地。而大宋的边界地区仍未安宁,宋军且战且败,不得不割地求和。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深深地刺激了苏轼,激起了他保家卫国的壮志,因此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词。

首句“老夫聊发少年狂”,狂者,本文由收集整理豪情也。一个“狂”字贯穿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以“老夫”自嘲,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他“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一个“卷”字,描写了十分壮观的会猎场面。太守“亲射虎”,从容自若的镇定风度,豪迈的气魄和娴熟的本领自然呈现,不减当年孙权之英武!这样把一个意气风发的“狂人”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这显示密州时期,表面上看来很风光的,实质上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

词的下片写“少年狂”的胸怀,抒发他由打猎激发出来的卫国杀敌的爱国热忱,志之“狂”矣。“ 酒酣胸胆尚开张”词人性情本就豪放不羁,现在又加上酒力,“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壮志冲天。“鬓微霜,又何妨!”, 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的万丈雄心从未消失的英雄本色。一个“何日”把词人那种亟待盼望报效国家的殷切心情表现得极淋漓尽致。“会挽弯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此处用典“天狼”,在做到言简意赅的同时,更能把读者的视野无限地扩展,让人产生无数的联想,生动形象,使文章更有张力。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也表达了对生活充满信心。可以看出,苏轼继承了他祖父那旷达、自信、乐观的个性。

这样,词其中不乏慷慨激愤之情,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别具一格的旗帜,成为弥足珍贵的名篇。

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现的缠绵悱恻的离愁别绪,诗情画意的境界,富有哲理的语言,渗透出了苏轼的浪漫主义的豪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更彰显齐宠辱,忘得失,超然物外的人生哲学。

苏轼兄弟俩才华相当,手足情深。“我年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在一起生活时,共同学习,互相帮助;分开时,互相思念,写诗以表相思。密州、齐州虽同在山东,但与苏辙相隔甚远,来往不便,加之政治抱负不得实现,兄弟二人已七年未能团圆。有感而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此词一出,“余词尽废”、成为千古绝唱的“中秋”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从李白诗脱化而来;“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庄子那种厌倦尘世,渴望摆脱束缚、追求

逍遥的思想。显而易见,这与苏轼小时候师从张易简道士学习有关。《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更显出苏轼经一番“出世”与“入世”的思辨后,带着一种生的愿望而,也只有这样,才不至于“飘飘如仙”糊里糊涂地死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老庄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宠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正是他想“留正气给天地,遗清名于乾坤”。

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达到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由此可看出苏轼的心境清静,心态逐渐转向平和。

3. 《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为苏轼豪放词的巅峰之作。处在北宋社会危机急遽加剧、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的时代,政治上的屡遭贬谪,特别是“乌台诗案”给他巨大的打击,结合人生坎坷不平的遭遇,苏轼开始反思自己逢遭厄运的缘由了,特别是还开始用佛教的思想来反省自己。通过著书立说、与渔夫交往等活动,养成了稳健平和的正气、虚怀若谷的大气、刚毅坚强的丈夫气。回顾半生风雨,苏轼已经做到心中淡然、笑谈生死、忘怀得失、超然物外了。因此,在词中流露出他对政治失意的不满,有着“人生如梦”的消极情思等处世哲学思想。

上片怀古,气象开阔,气势空前,既写了大江,又写了历史,将二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若非苏轼的心中容纳了整个大江,容纳了全部历史,孰能如此?于是就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量。“千古”二字既表现历史久远,又表示风流人物众多。这样众多的英雄人物,都被这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淘尽了,沧海一粟之我又何足哉?此时既写下自己壮志难酬的遗憾,又发出岁月的无情、人生苦短而事业无成的感叹。“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悌下”。此时的黄州,不就是自己刚刚从监狱中解脱出来吗?壮志未酬,功业未就,时不我待,早生华发。对人生的问题,词人无法解决,旷达的胸怀好象也不要求解决,于是只好“一樽还酹江月”。

篇7

一封署名志文的读者来信去年在上海《青年报》登出后引起热烈讨论。来信就影片《沙鸥》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如:沙鸥用一生搏一块金牌值得吗?当冠军的思想是不是与“螺丝钉”精神相矛盾?等等。

有的青年说:沙鸥的精神固然可嘉,但用一生的代价去搏一块金牌大可不必。应该少花、甚至不花代价做点有益的事。有人认为:不想当冠军就不是好运动员,那么推而广之,不想当厂长就不是好工人,如此,谁还愿意去学雷锋当“螺丝钉”呢?沙鸥说:我爱荣誉胜过生命。用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去激励青年们的拼搏精神,是不足取的。

更多的青年以自己的深切体会阐述了沙鸥精神给他们带来的心灵震动:“搏击,我们民族的品格。”我们的祖国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让我们的国歌高奏,诅咒过去无用,浑浑噩噩不行;唯有沙鸥的这种奋斗精神,才是我们通向未来,使我们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希望所在。沙鸥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人的存在有没有价值,在于其奋斗目标有没有价值。只希求一个舒适的家庭或实惠的职业,自然不必付出多大代价,可是,随之而来的却是漫长的空虚和无聊。

青年们并不认为沙鸥是个人英雄主义者。“金杯,它经过了几代人的拼搏,它是几代青春与希望的结晶”。沙鸥正是把个人的价值完全融入到祖国的荣誉之中,把人生汇入到继往开来的伟大事业中。“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

影片《沙鸥》的导演张暖忻同志也参加了讨论,她鲜明地点出了影片的主题和沙鸥精神所在。她说:“近代的落伍和当代的劫难,使民族蒙受贫困的阴影。象球场上争魁夺标一样,在振兴中华、加速四化、

转贴于

篇8

嘲笑者们又像往常一样笑了起来,人们喧闹着要走。

帕帕德罗斯举起手,示意教室的人安静。然后,他凝视了我很长一段时间,似乎在审查我是否严肃。从我的目光中,他看出我并不是开玩笑。

“我会回答你的问题。”

他从裤子后面的口袋里掏出钱包,在一个皮夹子里搜出一块小圆镜,大小与一个二角五分的硬币差不多。

而后,他说:

“战争时期,我还是个小男孩时,家里很穷,我们住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有一天,在马路上,我发现了许多镜子的碎片。曾有一辆德国摩托车在那里发生了事故。

“我试着把所有的碎片找齐,再拼起来,但是无法做到,所以我只留下了那块最大的碎片。在石头上打磨成圆形以后就成了这个样子。我开始拿着它当玩具,发现自己用它能把光线反射到黑暗的地方:深洞、裂缝、漆黑的壁橱等太阳无法照亮的地方。所以,我非常喜欢它,把它当成一种游戏—把光线射入我能找到的最隐藏的地方。

“这块小镜子我至今仍保留着,并且,随着自己慢慢地成长,空闲的时候,我还会把它拿出来,继续这种富于挑战的游戏。等我长大成人后,便懂得了这不仅是一个小孩子的游戏,更暗示着我的人生价值。我知道自己不是光芒,也不能发出光芒。但是真理、理解和知识这些光芒就在那里,它会照亮许多黑暗的地方,如果我去反射的话。

“我是镜子的碎片,尽管整个镜子的式样和形状,我并不知道。但是,我竭尽所能地反射光芒,照亮世界上那些黑暗的地方——照亮人们心灵的阴暗处——让一些人有所改变。或许他人看了后会跟我做同样的事。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人生价值。”

篇9

当全球深陷泥潭的汽车巨头纷纷把目光瞄向吉利,希望这家中国民营汽车制造商成为它们的"拯救者"时,李书福脸上始终保持着那种别人猜不透的安详。他坦言,自己不欣赏靠收购兼并做大的欧美汽车巨头,而欣赏靠自主品牌发展起来的丰田。可看看他又是如何表述自己的榜样的:"吉利要成为中国的丰田,可就算变成了丰田,又能怎么样呢?"

李书福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矛盾的集合体,只是这矛盾并没有绊住他的脚步,反而给予他的前行无比坚定的力量,他的商业逻辑、人生领悟,正是在这种矛盾中完成升华。

对世界本质的认识

"从一万年的角度讲,任何人、任何企业都是失败的。"回答《绿公司》记者"对成功的理解"时,李书福讲出了这么一句话。一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他,偶然间流露的这句话,让记者洞察,这位"汽车狂人"有一种获得清静和超脱的本事,这让他更容易接近世界的本真。

他无畏的勇气或许正来源于此。认识到宇宙的本质是无,无是永恒状态,无是万物的归宿,尤其能辨证的看到"无是有的无,有是无的有","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才不仅是悲壮,更是一种最深沉的力量;"欧美情,日韩潮,崇洋何时了;中国车,飞多高,奋战十年变大雕"的自创诗句才有一种俯仰天地的豪情。

如果勇气的火焰被熊熊燃起而不懂得控制,就会变成灾难,可李书福又是一个危机意识很强的人,他反而从透视世界中获得了敬畏。不久前,他在一个汽车高层论坛上豪情万丈地提出"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在民间"后,特别重申"在民间不等于说希望在吉利,吉利可能明年就倒闭了,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中国汽车工业如果说它的重任不交到民间的话,最后是没有希望的,一定是没有希望的"。他没有被自己的理想俘虏,而是在一个更深广的时空中领悟自己奋争的火焰,这让他的心获得了更高层次的温暖和清静。

他像个西天取经路上的苦行僧,生活中除了汽车还是汽车,几乎毫无个人生活。他也认识到命运的沉重,好似那个不断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推石头的命",他回答,"但我明白自己是一个苦命,选择了汽车就是选择了苦难。"而紧接着的话又让人一惊:"如果生活没有苦,变成糖,不被人吃掉了嘛?"

朴素的道理又一次被他"李书福式"的表达。对世界的本质有了自己的理解,对自己这辈子的命运看得清清楚楚,让他觉得自己还是蛮幸福的,在痛苦中快乐,在挣扎中拼搏,更重要的是让他获得一种定力,保持一颗平常心:"知道即使成为了丰田又能怎么样,就很清楚自己该怎么做了,把最根本的问题都看透了,风险就小了,企业就会比较稳健。"

"每个人都是一条小虫子"

吉利从一个挑战者到今天的阶段性成功,越往下走,保持这种平常心就越珍贵。当一个"不准出生的人"成为国家工信部的座上宾,成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在世界的一面旗帜时,李书福迫不得已表现得越来越严肃,他开始把吉利称作"真正的国际水平的汽车公司",然后补上一句"虽然规模还不是很大"。人们说李书福变了,变得越来越像一个标准面孔的企业家。"表面上变了吧",他说。

今年3月,他面对媒体那突然间的愤怒,就是还需要修炼的一种表现。李书福向记者谈起了自己的苦恼:"我们现在做人很难的,要对方方面面负责任,自己把自己绑架起来了。"不过他很快恢复了平静:"办企业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性格去做,不能怎么高兴怎么做,要对员工负责,要对方方面面负责。做事情嘛,就得不断地学习"。

李书福说他自己最像一条在地上不断爬行的小虫子。"因为企业一直都很难,谁都能搞我,我必须忍受这一切。"从本质上看,他认为真正做事的人都是一条小虫子,包括奥巴马。后者去年底当选美国总统时,他曾感动得流泪,"我觉得他不容易,在这个世界上要做一件事有多么艰辛。"他用"做一件事",而不是"做成一件事"来表达"真正做事的人"的本质,在他的理解中,成功、"做成一件事"是没有尽头的,每个人面对未知的命运,面对每一个"美丽的追求",只有如他所述的那条小虫,一步一步扎实走下去。

6月13日,总理视察吉利送出寄语"行百里者半九十",不知站在总理身边的李书福是否又一次热泪盈眶。

两种财富

李书福不是宗教徒,可常常想到来世。他多次无比真诚地表示,下辈子无论如何也不再做一个企业家,而是一名工人、农民、记者或者诗人,总之是一个自由的人,一个不再为自己的事业"绑架了"的人。作为一名被视为财富偶像,正处在上升期的企业家,这样的表达会不会让吉利的员工、客户、股东感到不安全?事实却并非如此,李书福本色的个性,到头来与他对汽车的执着一样世人皆知。又一次,矛盾没有困住李书福,反而让他的心灵获得了解放。

篇10

该剧是编剧六六、导演滕华涛继《双面胶》《王贵与安娜》后的第三部联手之作。《蜗居》从人们对房子的渴望说起,讲述了姐妹两个在金钱、物质面前所表现出的不同价值观以及她们在大都市中生存的辛酸经历。在买房的重压下,姐姐海萍不知不觉变成了一个悍妇,妹妹海藻在目睹姐姐因为房子而遭受的不幸后,她选择了“走捷径”,通过“小三”路径省却奋斗过程,但最终发现“在道上混,终是要还的”。《蜗居》不仅演出了买房难的社会现实,也在拷问当下房子引发的社会问题。

与《奋斗》这样住在时髦公寓、还会空降一个富爸爸的“奋斗传奇”不同,《蜗居》以“双面胶”式的琐碎来展示奋斗的无奈――没有钱就没有房子,没有房子就没法要孩子,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想跟“小市民”撇清干系,却不得不为一瓶油与邻居闹得天翻地覆,婚姻幸福感被房子压榨得所剩无几。

被这个时代推着往前走,面对诱惑也会迷惘,但《蜗居》给出的价值观是主流正统的:一个基本的价值观是:不属于我的不拿,包括不能去破坏别人的家庭,本分、努力才能赢得善果。但它在贯彻这套正统价值观时也保有弹性,使得“小三”并不可恶,正派的老实人也未见得纯净到不沾尘。

比如海萍性格中就有很多为生活所迫的灰色地带,比如通过妹妹从市长秘书宋思明手中拿到的机会、房子,她都沉默地接受了。当海藻打电话给她说宋思明老婆找她时,海萍风风火火地赶过去救场,俨然觉得即便是“小三”也不能气短。

在《蜗居》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有类似海萍这样的灰色地带,没有绝对的好与坏,黑与白。

至结局时,剧情有了鲜明的划分:宋思明死于非命,海藻失去生育能力,宋妻成为阶下囚,海藻肚子里的小生命胎死腹中,孩子的夭折代表着对海藻这段“小三”感情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