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现状范文

时间:2024-02-23 17:44: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商业银行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商业银行现状

篇1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对策

农村商业银行是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是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主力金融机构,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金融市场竞争环境激烈,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必要加强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研究,从而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一)财务预算缺乏科学性

农村商业银行经过体制改革,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离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收入预算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一般根据经验值在上一年的营业收入基础上乘以一定的增长率,即为本年的预算数,容易导致经营计划指标脱离实际,大幅超过自身的发展能力,同时当预算数与实际数存在较大差异时,不利于差异分析,不利于找出问题症结所在;费用预算仍采取按计划数分配,比如按照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来分配,未形成按需分配,容易造成部分支行浪费使用,部分支行不够使用,从而影响业务的发展。

(二)间接费用占比过高

农村商业银行的间接费用是指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共同费用和不能直接计入相应支行或产品的各项费用,如多支行或多产品共同消耗的费用等,这些费用发生后应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支行或各产品。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的一个现状是间接费用占比过高,导致平均分配到各支行或各产品的间接成本较高,容易造成成本失真的情况,对支行造成考核不公或者对产品无法合理定价等问题。

(三)考核体系不健全

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考核体系还木健全,一般以考核规模为主,考核效益为辅,比如对存贷款规模的考核,对利息收入的考核,但是缺乏对净收入的考核,对利润的考核,对不良贷款的考核。而且对利润的考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有的支行存款多贷款少,那么反映在账面上就是支出多收入少,按照账面利润考核显然就不合理,因为没有存款就没有贷款,存款是为贷款作了贡献的,这就涉及到怎样为这部分存款合理计价,就是资金转移定价问题。此外,现有考核机制也未考虑风险成本和资本占用等因素。

二、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对策研究

(一)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将银行经营战略、年度经营目标以及具体的经营活动有机连结在一起,是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和绩效考评的有机整合,是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有力工具。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应坚持上下结合的方式开展,从上层面,决策层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市场变化以及自身发展战略、风险偏好与风险管控能力等因素,科学测算和确定合理的经营计划;从下层面,各支行要合理确定存量客户和增量客户,以及预测来年的利率政策,测算综合执行利率和利息回收率,从而确定可实现的利息收入,经汇总后与决策层制定的经营计划相比较并适当修改,确保最后的预算方案科学合理可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偏差可以迅速定位至哪家支行存在偏差,并进一步定位至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偏差,是贷款放不出去,还是执行利率过低,还是利息收回率低,利息难以收回等,通过在执行过程中与预算的对比实现预算目标的控制。

(二)推行管理会计系统

管理会计系统包含资金转移定价、成本分摊和盈利分析等功能,其中资金转移定价模块可以实现精确计量各账户的资金成本和收益,分析各项产品和机构等维度的净利息收入和支出,建立资金内部定价机制,从而使采用利润考核指标时更科学,更有说服力;成本分摊模块可以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把营运成本依据一定的标准分摊到成本对象上,完成成本向本部门、业务品种、客户经理和关键客户各个维度的分摊,从而完成运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为实现全行多维度盈利分析、产品定价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根据分摊维度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摊方法,比如根据网点总收入占比分配管理费等;盈利分析模块通过对各分支机构、产品、业务线、客户经理进行经济增加值(EVA)贡献评价,经济增加值考虑了内部资金转移收支、风险成本和经济资本成本,比采用净利润指标考核更为科学合理。通过推行管理会计系统最终实现精确计量客户贡献,产品效益、员工业绩及机构效益,与绩效考核系统对接,为一线经营单位的绩效考核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实现绩效考核公平合理,达到调动全行各经营主体的活力和价值创造的积极性。

篇2

城市经济体系不同是,农村中需求理财产品的客户仍处于零散状态,以及我国农村特有的农村民间金融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用于理财的资金数量。另外,农村人口的理财意识薄弱、商业银行的理财品质不高等问题,都严重限制了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因此,农村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应主要针对本土农业人口,且应认真考察本地的农业种植和养殖特征。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

随着农业人口人均收入的增长,他们已不再满足一般的储蓄业务,而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提出了期望。在这一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农村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开发和销售上也呈现出可喜态势。然而与城市经济体系不同是,农村中需求理财产品的客户仍处于零散状态,以及我国农村特有的农村民间金融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用于理财的资金数量。为此,关于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及探讨也就十分必要。

本文用农村商业银行指代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中小股份制涉农商业银行,从而意味着: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增强自身的增值业务创新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机。另外,本文也将购买理财产品的消费群体界定为农业人口。

1 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中的困境分析

从笔者的工作体会出发,目前的发展困境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1 农村人口的理财意识薄弱

不难理解,若要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就需要广大农业人口的需求拉动。尽管部分农业人口通过自主创业和外出打工积累起了一定的资金,但在农耕文化的作用下难以涉足商业银行的理财增值业务。而且这一传统意识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改善。这就意味着,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上述困境,将在长期内持续存在。

1.2 商业银行的理财品质不高

根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定义可知,银行理财业务是指“理财师通过收集整理客户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倾听客户的希望、要求、目标等,为客户制定投资组合、储蓄计划、保险投资对策、继承及经营策略等财务设计方案,并帮助客户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增值。从中可以知晓,良好的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不仅需要理财师专业能力的支撑,还需要具有吸引农民眼球的理财产品。结果,似乎这两点都不十分完美。

2 分析基础上的现状反思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就有必要对当前发展现状进行反思。在反思之前还应强调,在未来发展路径的构建上需要遵循可操作性的原则,即关于改变广大农业人口的传统意识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具体而言,现状反思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2.1 针对需求方的现状反思

上文已经指出,农村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无论在理财师水平,还是在可供选择的理财产品上都不尽如人意。这一点加上农业人口的传统意识,就进一步限制了对理财产品的需求。这些都是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能否从农业生产所需资金的循环特征出发,来设计出符合农业人口偏好的短期理财产品,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不难理解,这里的理财业务须满足区域植根性要求。

2.2 针对供给方的现状反思

上面已经提到了供给方需要着手开展的问题,即设计出满足农业人口偏好的理财业务来。另外,针对农户作为农村经济系统中的基本单位,还需要通过农村商业银行人员的上门访问,来建立起银行与零散分布的农户的联系。

以上两个方面的现状反思表明,在推动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中,应主要从供给方面下功夫。而对于需求方,则可以在选择机制下进行针对性的偏好引导。

3 反思引导下的发展路径探讨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反思引导下,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路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建立。

3.1 提炼出区域植根性元素

本文一直在强调,农村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应主要针对本土农业人口。因此,当地农业人口的收入来源就与本地的农业种植和养殖特征息息相关。之所以指出这些特征在于,设计变现能力强的理财业务需要认真考虑其中的变现周期。这不仅关系到银行的运营成本,也涉及到理财产品的成功与否。从现阶段的诸多文献中,很难找到这一观点。

3.2 优化当前理财业务结构

农业人口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这就要求在理财业务开展中应简化产品的设计内容,并能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下来告知农户有关增值效果。因此,对于城市银行中的诸多理财业务,在农村区域中就需要抛弃。这里笔者建议,可以将农户自主创业时的资金安排作为理财业务来开展,这样也有助于农村商业银行深入了解该农户的经济能力,并为放贷提供原始信息支撑。

3.3 提升人员上门访问力度

在成本控制基础上的人员上门访问,仍需要借助市场营销学的原理,即需要界定目标客户。一般而言,对于理财有需求的农业人口,往往具有商品经济意识,并积累起了一定相对稳定的资金量。因此,可以将当地的专业养殖户、种植户,以及乡镇企业的管理者作为重点访问对象。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因我国农业人口分布广泛,且各农村区域的自然禀赋条件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本文并没有结合特定区域展开讨论,而是结合当前问题从发展趋势层面进行了原理性探讨。但本文的结论,将支撑各地理财业务开展中的思路。最后,对于本文主题的讨论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展开,但笔者仍在独特的视角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4 结语

本文认为,农村人口的理财意识薄弱、商业银行的理财品质不高等问题,都严重限制了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因此,农村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应在提炼出区域植根性元素、优化当前理财业务结构,以及提升人员上门访问力度等三个方面下功夫。

具体而言,当地农业人口的收入来源就与本地的农业种植和养殖特征息息相关;将农户自主创业时的资金安排作为理财业务来开展;将当地的专业养殖户、种植户,以及乡镇企业的管理者作为重点访问对象。

【参考文献】

[1]胡左浩,蒋方明,余伟萍.在个人理财服务中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以及作用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篇3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国际业务 风险防控

农村商业银行在农信社系统中经营状况相对较好,周边经济更为发达,压力也更为严峻。随着客户对传统银行业务要求的不断升级和对国际业务需求的增多,农村商业银行逐渐认识到开展国际业务是增强竞争能力、提高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利率市场化的预期下,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是各家银行都积极努力的方向,作为中间业务收入重要来源之一,国际业务成为了农村商业银行竞相发展的新领域,农村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农信社系统进军国际业务的“排头兵”。

本文谨从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的现状和问题出发,就农村商业银行如何更好地发展国际业务进行分析。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的现状分析

目前,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开办国际业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其发展的初始阶段仍暴露出一些共有的不足和缺陷。其国际业务带有初创时期的显著特点,即国际业务的生产和服务能力远远落后于客户对全面高效的国际金融服务的需求。这两者构成了农村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初创时期的基本矛盾,并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其国际业务的发展过程,就是对基本矛盾不断被解决并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过程。从市场份额上看,农村商业银行受外汇实力、营业网点和市场后来者身份的限制,在竞争中仍处于劣势。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程度不够

观念滞后仍是农村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的一大障碍,很多农村商业银行对国际业务发展的潜力及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国际业务客户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高级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对国际业务缺乏了解,也没有经验,以致对国际业务的发展和管理难以进行有效的配合和支持。二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是本币业务,国际业务的比重相对较小,在机构、人才、客户等方面均不占优势,以致各级行管理层认为与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发展国际业务,还不如集中精力做好本币业务。三是支行考核指挥棒未起到好的指引作用。国际业务在考核中占比相对较小,相关管理者认为这部分工作并不重要。四是从客观上来看,农村商业银行以前并未开办过国际业务,当面对操作比较复杂、合规要求更高的国际业务时,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

(二)缺乏专业人才

农村商业银行从事国际业务的专业人员短缺,从业人员专业程度低。虽然农村商业银行从其他银行招收了有国际业务从业经验的业务人员,但真正全面优秀的人才数量过少,且后续人才培养跟不上,人员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业务高速发展的要求。且这些熟悉国际业务的人才又多集中在国际业务部,流动性低,缺乏活力,多以内勤为主,外勤薄弱,不利于本外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际业务的发展。

(三)营销力量薄弱

农村商业银行营销手段单一,营销力量不足。主要体现在本外币联动协调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国际业务的普及和认知程度远不能满足本外币业务整体营销的要求,通畅的国际业务营销渠道仍需进一步完善,对外尚未形成一股合力,严重制约了业务规模的扩大。

(四)技术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经营模式,同时由于银行的电子化、自动化起步晚,国际业务处理系统较为落后,国际业务账务系统相对独立,缺乏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统一协调的管理,电子化程度低。

(五)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外汇管理部门对农村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市场准入要求较严,使得农村商业银行对国际业务创新望而生畏,对新业务的研究不够;同时由于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机制不鼓励创新,导致内部积极创新的动力和意识不足,没有创新激情,创新受到限制。因此对于刚刚涉足国际业务市场的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而言,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所谓的外汇创新大多停留在模仿阶段,导致外币业务在整体业务中所占比重较小、市场份额较低。

(六)未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管理

对绝大多数已开办国际业务的农村商业银行而言,本外币一体化管理仅仅停留在口头阶段。从实际管理的角度讲,本外币一体化管理并未真正实现。信贷管理部门仍然只管人民币企业存款、贷款,而不问外币企业存款、贷款;会计管理部门只管人民币会计,而不管外币会计,计划部门只管人民币计划、财务,而不管外币计划、财务等。

虽然在目前阶段,一些农村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人才缺乏,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国际业务量不大、人才紧缺,在这种情况下急于实施本外币一体化经营,很有可能会拔苗助长、欲速不达。但若要把国际业务做大做强,实现本外币均衡发展,从而真正提高银行竞争力的目标,就必须要把本外币一体化管理提到管理日程上来,真正将本外币一体化管理的职能落实到位。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国际业务的策略

(一)改进生产工具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加快国际业务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应尽快改变科技落后的局面,推进国际业务电子化建设,尽量取消手工操作环节,开发国际业务系统,将国际结算、资金清算、牌价和结售汇业务都纳入系统管理中,实现业务电子化,档案电子化。从而真正提高国际业务的办理效率和管理手段,为国际业务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二)组建专业化团队

篇4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mba 硕士研究生,上海 200093)

摘 要:设立挑战农村商业银行是国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设立农村商业银行,有利于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稳定区域经济。近年来,只有农村商业银行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更新,业务范围不断完善,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到位的服务。但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性银行,由于人员和资金不足,造成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营销困难的现象。要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商业银行贷款营销的现状,阐述提高贷款营销的策略。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营销;营销理念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087-01

收稿日期:2015-02-08

作者简介:段晓静(1987-),女,山西高平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MBA 在读,初级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管理。

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目标不明确,既没有近期的宣传规划,也没有长远的目标策略。的宣传有的时候,为了推出新的业务形式政策,必须不得不临时进行营销宣传的策划。在宣传的过程中,没有多余多于的时间去考虑怎样去进行营销宣传,从而造成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没有一套全方位、长远性的营销策略模式,随意性大,导致贷款营销的宣传效果不明显。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扩大,各大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不断地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营销策略要进行改革,是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农村商业银行贷款营销的现状

1. 贷款营销理念的盲目性

农村商业银行因贷款营销理念落后,营销目的不明确,营销意识淡薄,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模式,导致贷款营销的盲目性。地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客户群体素质不断提高,营销理念的盲目性将制约其长远发展,长时间不更正、不完善,会让客户对该银行产生不信任,从而造成严重的损失。在银行贷款营销中,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意识,对每个客户负责,不能单纯地考虑自身的贷款问题和经济利益。

2. 贷款人员技术能力不够优秀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贷款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所以,想要让农村商业银行获得更大的利益,带动当地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关键是要提高营销人员的工作技术能力。营销人员不仅要了解银行各项业务,还要更多的掌握各个涉贷行业、企业的财务基本知识。农村商业银行只有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促进商业银行贷款营销的发展。

二、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营销水平的方法

1. 普及商业银行营销知识,提高员工贷款营销能力

农村商业银行要不断地对各营业机构员工进行各种金融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营销素质,加强员工的自身修养,让员工对自己的营销任务更加的熟悉明了,让员工们更加了解自己将如何工作,自己将如何把银行贷款这样一种“商品”宣传介绍给客户,以及怎样找到优质的客户。要在支持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构筑经营风险的防线,识别和防范贷款风险。要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客户需要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盈利。

2. 不断地提高贷款营销的层次

农村商业银行要不断地提高银行贷款的营销的层次,也就是要对客户进行细分,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为客户提供分层次、差异化的服务。银行员工要及时地掌握客户贷款的要求,提高贷款的营销层次,提升服务的质量。只有拥有市场,效益,信誉和潜力,才会使银行的贷款营销水平有所提高。要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设计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使农村商业银行在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同时,以优质产品立足于社会,并在银行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3. 转变经营观念,树立贷款营销理念

过去的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经营产品单一、经营管理粗放、经营观念陈旧的问题。面对金融大环境的变迁,农村商业银行要真正的树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

在服务中,以要始终坚持“客户就是上帝”为的宗旨。银行的工作人员要建立起以营销理论为基础的组合营销策略,增强贷款营销的主动性,提高营销的效果。要充分了解客户的信息,了解客户为什么而来,根据客户的要求去制定营销方案,将原则性和灵活性充分地结合起来。用创新的思维方式,让客户对银行产生兴趣,扩大农村商业银行在市场中的占有率,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革,国家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贷款营销的理念也不断地提高,银行的利率市场化也在逐步推进,各大银行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银行的贷款营销策略要在给客户提供优秀服务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开发创新,加大对产品的宣传,这样才能在社会中,提高竞争地位。另外,银行要在市场竞争中稳扎稳打,不能做出只对于企业有利而伤害客户利益事情。这也是银行在竞争中能够稳定发展的必然需求。所以各农村商业银行要加强贷款营销策略的完善,让银行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客户群体,以发挥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鑫. 商业银行贷款营销问题探讨[J]. 甘肃金融,2009(8).

[2] 笱永峰.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营销问题所在和改进措施[J].现在商业,2010(26).

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农村商业银行;电子商务

进入“十三五”时期,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盈利模式及一些传统业务等诸方面的冲击日益明显。一直以来,互联网金融凭借自身牢固的客户基础、较低廉的交易成本、前沿的信息数据技术以及广泛的服务范围等诸多优势,开辟了新的金融业态,也进一步巩固了传统金融业的基础地位。面对复杂的金融形势,农村商业银行必须立足于自身的发展现状,有效应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1面向农村市场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

农村商业银行是基层商业银行,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具有较为庞大的农村消费市场群体。为此,农村商业银行完全可以把业务延伸到电子商务领域,以发挥其独特的金融优势。

首先,要为广大农村居民打造一流便捷的电商平台。构建这一平台旨在谋求更可观的市场份额,绝非追求短期的盈利。如今,农村商行不但要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强大冲击,还要时刻提防同行业者的竞争。基于此,银行要善于从内部攻破“堡垒”,简单地说就是要壮大自己以抢占先机,把那些有着强烈的电子商务信用贷款需求的客户从其他银行挖掘过来;同时还要防范第三方支付企业侵蚀本行业务,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为坚守商行已有的市场份额。其次,积极开发利用手机银行,努力扩大移动支付的市场份额。当前,已有不少农村居民开通了网银,并逐步普及开来。与此同时,手机银行也成为各农村商业银行大力宣传、推广的焦点。谁能在手机银行领域夺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无疑对于减少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是大有帮助的。再次,农村商业银行要积极争取同电子商务企业取得密切合作,要把银行的线上业务与客户的线下消费有机统一起来,加强与实体商户的联动,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范围,使客户获得全新的金融体验。

2加强内、外部的整合

2.1树立互联网思维带动内部整合

首先,农村商业银行要将创新力的提升摆在突出位置。要以产品创新体现市场竞争需求,凸显互联网金融特征,加大技术研发和科研投入,把新技术和金融业务的各方面统筹考虑。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为客户的参与拓宽渠道,以更好地体现和满足客户的各类消费需求,为客户提供高效一流的金融配套服务。例如,可打造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平台,以实现客户个性化、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在已形成的战略联盟的前提下,提高上下游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效率,形成互补前进、合作双赢的生动局面。其次,要结合互联网逻辑,创建专属金融架构,推动农村传统金融与网络新型金融组织架构的和谐共生。再次,要拓宽营销和服务渠道,由传统意义上的网点营销转变为移动互联营销;树立全新的互联网思维,提高业务办理的便利化程度,不断创新营运思维,推动互联网移动化进程。

2.2加大与同业机构间的竞争与合作力度

商业银行要加大与同业机构的合作力度,推动互联互享互通,以提升行业整体市场竞争力。首先,要与城乡互联网企业取得密切合作,促进优势互补,以占领更广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其次,要与各移动运营商取得合作机会,力求把控移动支付的新模式,拓宽移动金融的服务范围和客户覆盖面。再次,要推动同业机构之间的产品营销与信息传递进程,防范业务上的壁垒设置和资源重复性建设。此外,还要与其他商业银行展开对话与合作,逐步减少客户资金跨行流动的成本,推动银行账户间的互通互联,从根本上缓解第三方支付企业“抢夺”客户的现象。

3变革和创新各项业务

3.1中间业务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的进程,使更多的金融行为由线下转移到线上。为有效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农村商业银行要把握互联网信息脉搏,以满足客户需求,转变以往的运营模式,拓展中间业务的范围,提升业务效率;在支付业务方面,农村商业银行要以增强业务便捷性为突破口,守住被互联网支付业务所“垄断”的C2C业务;在客户开发方面,商业银行要善于摒弃传统的服务模式,特别要降低推动型产品服务规模,着力构建拉动型服务,从客户的便捷性和市场需求出发,善于与客户将心比心,使业务更为直观地体现客户需求。

3.2负债业务

在存款利率方面,商业银行要千方百计提升资本收益,以防存款负债业务的日益流失。在支付平台的建设方面,商业银行要密切与电商企业的合作,积极吸引信息技术领域的优秀人才,强化自身在网络风险及信息技术方面的建设,建设专属支付平台。在客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商业银行要借助庞大的客户群体优势,在互联网金融未普及的区域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以巩固和扩大市场。互联网金融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复杂金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的,那些收益较高、风险较高的组织产品,则要由银行供应。农村商业银行必须整合已有的新技术和业务,锐意创新,着力提升自身的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促使复杂金融产品的客观群体更为固定。

3.3资产业务

在大数据时代,农村商业银行要积极开发信用交易数据信息库,加大对农村乡镇企业、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帮扶力度,深挖客户群体以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要依托大数据的体系化运作,加快信用贷款业务的普及。构建一体化的信用贷款服务平台,推动客户管理的网络化趋势。

4将农村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改造成为社区银行

首先,要积极改造农村地区广大金融网点,主要包含国有银行在农村建立的各大营运网点等,因其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和消费资源,也具备必要的机构场所,因此,适合于改造成全新的社区银行。其次,要使农村信用社转变为社区银行,由于信用社在农村的历史较长,具有牢固的群众根基,且擅长经营信用贷款业务,因此,将其改造成为社区银行,可推动农村金融业的繁荣。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商业银行必须精确捕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动态,树立创新意识,积极调整营运战略,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整合互联网技术与银行的主要业务,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从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戌鹏.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及应对策略[J]. 现代商贸工业,2016,13(18):100-101.

[2]廖荣亮. 农村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探讨[J]. 财经界(学术版),2014,5(05):7.

篇6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战略;业务;贷款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大,使得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形势日益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商业银行已然无法继续采用原来的发展战略来应对这场激烈的市场较量。在经济体制改革所形成的全新竞争格局面前,农村商业银行需要主动进行发展战略的转型来谋求发展,为自己赢得先机以及竞争优势。

一、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农村商业银行的商业本质与政策目标难以协调统一

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之后的产物,因而在成立之初,农村商业银行便承担着大家对其支持“三农”的期待。改制之后成立的农村商业银行是以自身盈利作为最终经营目标的企业主体,但是地方政府为农村商业银行所制定的政策目标却是实现地方经济的增长与进步。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商业本质与其政策目标难以实现协调和统一,因而使得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限制。

2.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比较集中,因而经营风险较大

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初期的业务范围局限在所在城市。在经济体制的变化下,这种经营模式逐渐暴露出不少弊端,并成为阻碍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障碍。第一,地域限制会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一家银行只能将业务范围限制在同一个城市,那么银行势必只能在这个城市中寻找可开发的项目和产业,贷款目标因此也会相对集中,而这种行业与客户集中度过高的情况让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着比较大的经营风险,一旦这个行业或是银行的主要贷款客户出现经济问题,银行势必会受到较大影响。

二、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

1.明确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即:服务三农与中小企业。根据这一定位,农村商业银行就可以朝着社区型零售银行的目标逐步迈进,通过巩固农村金融市场以及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市场来壮大自己。第一,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对生态农业、“三高”农业以及旅游观光业进行重点支持,提高对农村重点企业的服务水平,并通过放宽贷款条件的方式支持新兴产业与外贸产业;第二,农村商业银行可以着力于扶持小型高科技企业、城市的绿化建设、小城镇的现代化建设,城镇居民可以从中获益的同时,农村商业银行也能更好地发展。

2.扩大业务范围

扩大业务范围是降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有效措施,而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较低的经营风险都是其稳定发展的基础,所以要想让农村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就需要着力扩大业务范围。为此,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战略规划,通过业务的创新来扩大业务经营范围。比如,农村商业银行可以扩大质押、抵押范围,并开发农民出国务工贷款、生态农业贷款、农民创业贷款等新的贷款类别,巩固农村商业银行在中小型企业中的信用贷款地位。此外,还可以为小型企业以及农户提供金融、经济信息以及经济政策的咨询服务,让他们更加了解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而促进小额贷款交易。

3.对产权制度进行改革

(1)提高控股人的持股比例

股权的过于分散很容易导致企业管理层意见的分歧,基于这一点,农村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奖励措施来鼓励小额股权人将银行的股权转让出去,从而提高控股人的持股比例,当持股人成为控股股东以后相应的就会提高对农村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关注,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

(2)吸引实力雄厚的投资者

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引进一些实力雄厚、潜力大的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入股,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得到改善,同时还可以通过投入资金规模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力来优化公司决策。此外,战略投资者的加入还可以弱化内部专制现象,让各位受益者之间相互制衡,而他们所引入的先进经营理念也有助于农村商业银行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

(3)加快农村商业银行的上市进度

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的上市有助于其充实运营资金,并推进其股权与资产结构的改善,让农村商业银行的决策层有更多的制约力量。所以在当前的形势下,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大力进行股份制改造工作,加快农村商业银行的上市进度,让其成为现代化金融行业的标志性企业。

结束语

由农村合作信用社经过改制所形成并发展的农村商业银行在制度与资本结构上存在一些问题是难免的,但是只要可以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进,就一定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来逐步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首先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然后通过业务的创新不断扩大业务范围,此外,对产权制度进行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提高控股人持股比例、吸引实力雄厚的投资者、加快农村商业银行的上市进度等方式来实现。只有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农村商业银行才能在当前的激烈市场竞争下生存并发展。

参考文献:

[1]麦瑞勇.农村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的战略选择——基于对端州农村商业银行的SWOT分析[J].南方金融,20119(8).

[2]汪敏.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国商贸,2013(19).

篇7

一、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现状

1.跨区域经营的区域选择情况

现阶段,大部分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采取逐级跨越,由县跨越市、由市跨越省,实现跨区域经营。响应国家“三农”政策,重新审视农村商业银行的定位。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农村商业银行实力有限,市场竞争也比城市商业银行弱。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将自身定位在乡镇地区或偏远的山区。实现跨区域发展经营模式可以采取在当地建立村镇银行、开设多个支行,实行股份制,吸引投资者或者兼并等措施。

2.跨区域经营的模式表现

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初期多半是建立村镇银行,积累行业经验,等待时机成熟后转战其他城市。例如,苏州市张家港市农村商业银行在山东等地开设了一家控股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建立村镇银行旨在吸引当地优秀的企业进行投资入股,共同发展。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开设异地支行,由于村镇银行品牌相对单一,难以与村镇银行创始人联想在一起。因此,开设异地支行能够强化品牌效应,塑造积极形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已有16家农村商业银行开设异地支行。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另外两大途径为实行股份制以及对外兼并。例如,江苏省常熟市在天津、武汉等地区银行合作入股。

3.跨区域经营遇到的问题

(1)存在行政过度干预的现象

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由于行政过度干预,致使经营策略难以落实。在异地支行的日常经营方面尤为明显,农村商业银行对下级村镇银行行政干预更为严重。于地方政府而言,保障当地经济持续发展,建设市政工程,难以离开银行资金的支撑,而农村商业银行异地支行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文件支持,故而行政干预在所难免。

(2)人才缺乏

人才是保证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银行开设异地支行需要专业人才进行支援。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异地支行的工作人员大多由总行委派或者公开招聘而来。由于资金有限,总行不会将资金投入到闲置的人员上,因此,总行委派的都是少数的精英骨干,而公开招聘的人员培训到上岗耗时较长,难以适应本行环境。

(3)控险制度较差

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时间尚短,银行的内控制度、控险措施以及管理制度上均不完善,信息系统加密技术不够先进,难以保障银行信息的安全,导致农村商业银行泄漏商业机密事件以及风险案件频发。

二、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几点建议

1.改进战略规划

跨区域经营对农村商业银行而言,不仅是一个机遇,同时,还伴随一定的风险。只有结合市场环境、银行内部实际经济能力考虑,制定出可行性战略规划。第一,农村商业银行应着眼于当地市场,与固有的客户保持密切沟通,这也是促进农村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有利途径。第二,农村商业银行应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储备充足的转型资金,从而夯实转型的基础。第三,应响应国家“三农”政策以及调整好自身的定位,做好跨区域的区域选择工作,立足于自身的经营模式和传统的客户,保障战略规划能够顺利实施。

2.探索新的模式

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不具备上市资格,转型资金不充足,难以吸引投资者,由于资本实力不强,市场流通渠道狭窄。扩大经营规模需要消耗大量资金,因此,农村商业银行需要探索新的跨区域经营模式。第一,在当地建立村镇银行,与当地优秀的企业与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寻求合作机会,第二,扩大金融便利站的网点,提升覆盖率,使更多的人使用这一自助设备,从而节约经营资金。第三,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实行股份制,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再者,农村商业银行应强化预算管理以及经济管理工作,进一步控制好跨区域经营的成本。

3.做好人才储备

农村商业银行重要资源之一就是人力资源,人才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前提条件,银行专业人才培养耗时较长。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应考虑积极吸纳人才,为日后的经营做好准备工作。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做到不仅培养人才,还能留住人才。

4.完善控险措施

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应事先制定好风险管理措施、内控措施、规范化操作管理。第一,控制各项风险指标符合指定要求,储备充足的资金。第二,强化信息安全管理技术,通过先进严密的管理技术,防止商业机密泄漏。第三,农村商业银行应不定期培养内部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升职业素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和惩处措施,防止不必要的风险发生。

篇8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1954年率先提出的。在其著作《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书中,阐述了“两个部门结构发展模型”的概念,提出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中农村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和城市现代化工业化体系两种不同经济体系的同时存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机构不仅存在于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之间,更存在于城乡二元体制之中。我国二元经济体制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农民工外出务工群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承包、“企业+农户”农产品深加工经济等,加速了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但二元经济结构仍是目前的主体。

(二)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是有美国《连线》杂志主编,于2004年提出:过去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人或事,人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而从利益最大化来看,由于进入网络化时代,加上交通的便利,人员来往的频繁,信息获取的成本大大降低。处于尾部的大部分农村地区也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利益。我国农村地区有些巨大的市场规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部门中低收入人群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银行业中,国有商业银行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拓展农村市场。从以上理论综述和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现状看,得到以下启示:1、农村金融市场有区别于城镇金融市场的差异性。由于我国城镇和农村存在着客观的二元经济体制,二者在经济形态、金融总额、消费能力、信用制度和产权现状方面等存在着差别,这就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在拓展农村金融市场时,要选择明确的目标客户,在现有体制下要调整在两个市场的资源配置,在产品创新、制度建设、团队建设等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农村经济一些现实问题面前,国有商业银行要采取一整套区别于现有体制的措施,积极探索一种新的模式和策略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产品需求和供给不足的矛盾,并实现国有商业银行自身业务的大发展。2、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尤其乡镇经济的异军突起,成为我国产业部门的重要组成部门。我国县域经济不仅“小而全”,而且各地方依据自身情况,发展各具特色的“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县域经济中尤其乡镇企业依据当地特点,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国有商业银行在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前要做好目标客户的选择,金融产品的供给既要重视传统的零售业务,也要注重批量化服务、产品的创新和拓展。一方面以乡镇企业、民营经济为根基的产业集群发展迅猛,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党的十六大以来,县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扶持县域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而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鲜明特色,也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能过剩行业提供了有利地带。这样乡镇企业集群化的发展,就为国有商业银行提供结算、信贷、理财、支付等业务提供了很好的对象,促进国有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同时,更加为商业银行提供批量化、规模化服务带来了机遇。

二、国有商业银行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一)经营方式、服务渠道、产品服务有所创新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重要性逐渐显现,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市场的竞争也逐渐显现,在农村地区主要金融机构为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部分重点乡镇分布有农业银行网点。目前,绝大部分国有商业银行越来越注重挖掘农村金融市场资源,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资金融资、结算、保值理财等篮子金融需求。大中小城市金融市场已经是完全竞争市场,对于客户、存款的竞争在农村地区也将逐渐展开。各大国有商业银行认识到这一点,纷纷扩大了县支行的职能和经营范围,组建惠民服务专业部门,打造自己农村市场专业化拓展队伍。在县支行配备了专业化的信贷经理和外出营销团队,并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在现有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打造专门服务三农客户的产品服务包。如电子银行助农取款服务,结算通卡转账免费服务,移动终端上门开卡服务等。在渠道拓展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布放了大量离行式柜员机,依靠非金融组织布放了大量助农取款点、POS刷卡机,并努力拓展电子银行客户群体,进一步释放了固定物理网点的影响力。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方式和产品服务方面的创新,以及对县支行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县支行的发展活力。

(二)存在问题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前几年大量的撤并基层机构,上收了县域机构的各类权限,客观上导致了县域分支机构业务发展范围和能力受限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的主阵地还是在城镇。在国有银行商业化浪潮下,对于县级及以下分支机构的撤并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改革前国有商业银行机构臃肿,人员众多,农村地区相对城镇劳动生产率不高,市场机会较低,必然导致资源从农村市场逃离。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本质追求。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在进入农村市场时存在产品适应性不强,不能够较大程度上满足市场主体的需求。二是在进行市场拓展时,也往往是单独作战,这样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收效甚微。除邮政储蓄和农行外,中行、建行、工行在乡镇网点少、人员少,拓展农村市场的队伍不够健全。产品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大部分集中在资金结算、支付方便。由于自身资源配置、业务拓展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在贷款、理财、保险等方面供给不足,产品创新不够。

三、国有商业银行拓展农村金融市场具体策略

(一)加强对客户的批量化开拓

在拓展农村金融市场时,鉴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情况,要关注重点地区和重要客户。一是抓龙头企业。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一直在紧抓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农民扶贫工作,认定了多家省市两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一般采取“企业+农户”或直接土地流转的模式,具有抓一个活一片的效应。二是借力非金融企业。十三大以来,国家出台汽车下乡、农机补贴政策。一般购买农业机械的农户都是农村中资金实力较大的农户,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国有商业银行可与农机销售企业合作,对该类客户提供小额农户贷款、农业机械分期付款服务。三是注重各乡镇产业集群客户。该类客户具有批量化特点,制作统一完备的金融服务方案,可批量化营销客户,满足其融资、理财、结算等服务。四是大力拓展个体工商户和中高端客户,积极渗透,重点突破,树立典型,制造影响,由点带面的批量化营销。

(二)完善运行机制

首先要完善人员配置和相应考核制度。组建农村金融服务团队,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完善现有薪酬考核机制。二是注重联动营销,要借外力,整合行内资源和行外资源。采取公私联动,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紧紧控制住客户资源,通过本行内个人业务部门、对公业务部门和电子银行部门等经营部门的梳理,共同开发农村金融市场。三是做好产品服务创新和研发工作。产品研发团队要深入了解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需求,打造适合农村金融市场的产品包,形成一整套的产品系列,满足农村金融市场各方面金融需求。

(三)重建业务渠道

一是物理网点的重建。对于产业聚集区,工商业、制造业发达的重点乡镇,要加快组建物理渠道建设,实现物理网点的扩张。在资源配置方面,加大对发达乡镇的倾斜,提升拓展现有网点的服务权限和潜能。二是注重电子渠道铺设。目前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银行覆盖率逐渐增加,电子银行的辐射能力较强,可以把国有银行的虚拟金融服务平台拓展到县域每一个乡镇。三是借助外力加快助农取款点的铺设,依靠非金融机构,延伸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触角。以无线网络终端、电话POS和电话支付为依托,铺设自身的虚拟网络。

(四)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和产品创新

篇9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工作中的内部审计环节,是银行合规运营和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对商业银行的财政状况进行评估、监督与控制。由于近几年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愈加迅速,银行风险控制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而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也逐渐突显出来。因此,银行管理人员应该对内部审计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一、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制不完善

审计部门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内部审计工作职能不明确,并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审核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并对银行运营活动的合规合法性进行监督。管理机制的残缺在一定程度上使审计工作失去了独立性,为审计结果的可信度与公正度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内部审计的职能由此无法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体现。

2.分工不合理

农村商业银行的审计部门不仅有审计职能,监督和稽核同样也属于审计部门的工作职能。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发现,虽然以上3个职能同时存在于商业银行的审计部门中,但往往都是分别且独立的开展工作,三者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与合作,使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的资源不能得到科学共享。由于审计、监督与稽核职能对银行的财务状况都起着控制和监督的作用,因此不合理的分工问题需要得到及时、合理解决。

3.部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内部审计工作知识面涵盖广泛,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部分审计人员没有扎实的审计知识基础,对财务流程和银行业务也没有详细的认识与了解。因此,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发现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此外,部分审计从业人员法律知识缺失,对国家新颁布的政策法规不甚了解,计算机操作技能不熟练也是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作业素质不高的几大表现,这使得内部审计人员难以对银行的财务不良状况进行全面且科学的分析。

二、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策略

1.转变内部审计职能

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职能大致有审核、监督与评价,由于过度追求对财务数据真实性的审核,导致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放松了对其他风险的警惕。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对内部审计的工作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增强内部审计的控制和管理职能,从根源上杜绝财务风险以及金融风险的发生,把传统的内部审计部门转变为增值型审计部门。需要注意的是,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不应与商业银行的运营活动相分离,相反,内部审计工作应该贯穿于银行的整个工作体系中,并把风险导向划入到内部审计的职能当中,以此实现增值的目的。

2.健全内部审计工作范围

大多数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范围是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的合规性进行审计,这种过于单一的工作职能使内部审计工作对财务风险的预见性大大降低,不利于农村商业银行健康、持续的发展。因此,农村商业银行要逐渐把工作范围向效益审计、管理审计和风险审计扩大,并把审计的关注重点拓展到银行信用、市场和操作方面,从而让内部审计向内部控制审计方向发展。

此外,内部审计还应把工作范围扩大到创新业务的审计上,比如农村商业银行推出的金融衍生产品、金融业务和电子银行系统等。在内部审计的过程中,银行管理层要把财务审计范围扩大到内控甚至银行的整个业务流程中,在原有的监督、评价和审计职能的基础上,为完善业务流程和内控系统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为银行的发展以及审计质量的提高提供宝贵的改进意见。

3.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银行要完善内部管理结构,必须要先从内部审计部门入手,建立具体和科学的内部审计制度。建立措施有以下两点:第一,要使内部审计部门明确自己的隶属机构,并详尽的划分出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确定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职责权限,保证内部审计活动的计划性和逻辑性。第二,建立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制度与工作标准,规范内部审计规范人员的行为,使审计活动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只有在以上两点措施的共同作用下,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制度才能得以不断完善,为审计工作的开展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4.采用先进内部审计技术

随着经济形势与市场发展的不断变化,使得现在的金融活动更加复杂,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也随之变得更加多元。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要顺应时代与市场的改革潮流,迎接挑战,不断创新银行的各种业务,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与便捷的金融服务。当然,银行业务的创新势必为内部审计工作带来更多创新要求,而要实现审计活动的创新,必须要借鉴与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或者非现场审计,使用计算进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对农村商业银行各网点支行甚至总行开展系统与数据的审计工作。

与此同时,各农村商业银行还可以把目光投向国外的商业银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借鉴与学习国外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建设银行专门的信息数据库,把内部审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收集起来,并进行机构性的整理。在审计方法方面,以科学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为主,结合信息技术对银行的经营活动和财务进行风险管理与风险排查,以此使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三、结束语

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农村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也为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只有不断规范内部审计的工作流程,让内部审计合规合法、有计划的进行,才能保证农村商业银行的良性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一、转变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观念

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发展基础和重要内容,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到农村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是由原来的农村合作社演变而来,很多原来的管理弊端就带到了新的环境下。所以农村商业银行应制定明确的财务管理观念及财务管理的中心任务。第一,树立全体财务管理人员市场经济观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市场经济左右着很多行业的发展。面对当下变幻莫测的金融形势,就要求工作人员时刻保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意识。及时转化自身角色,以本地经济现状为基础,服务三农,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者。例如:目前我国正处于利率市场化,存贷款之间的存贷利差缩小的大趋势下,农村商业银行就应该面对市场调控,及时改变市场策略,开拓农村商业银行收益的新渠道。第二,强化风险意识。农村信用社粗放的管理模式使工作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但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不断的发展,银行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竞争者也在不断增加,金融风险、财务风险随时出现。所以,财务人员必须提高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防控系统,并且还要认识各种风险以及时规避风险,保证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推进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全球信息进入一体化步伐。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也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顺潮流而下大力推进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过去,人工计入、人工计算、人工报账等工作,使工作过程冗长,且会出现很多错误。这个现实问题迫使财务管理进入信息化时代。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信息化会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简单、快捷、精准并可以有效减少人为的财务问题出现。高效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的实现,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信息平台的大量信息进行财务分析,更科学的分配财务资源。还可以与先进的商业银行进行实时沟通,借鉴各方之所长提高服务质量。

三、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细化财务管理

(一)从工作人员着手,提升团队整体的精细化工作意识

工作人员是任何管理组织不可缺少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入手是提高财务管理细化的关键。只有人人意识到财务管理的细化的重要性才能更好更快的推进财务细化管理。

(二)努力打造和谐的农村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环境

和谐的财务管理环境,既包括外部环境也包括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是与银行财务部门对接的社会部门进行交流合作的环境,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交流合作学习,积极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以便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出现问题时各部门给予本单位的支持与帮助。内部环境是指农村商业银行单位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即有下级对上级的沟通环境还有上级对下级的沟通环境。下级对上级及时汇报工作安排、工作进度做到即自我总结又接受上级监督。上级对下级,完整合理的激励机制是财务管理的一部分,既有对人员的考核也有奖励,这样才能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专业的财务管理团队,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细化。

(三)农村商业银行建立健全专业的精细化财务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是企业生产的必要基础,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细化管理也不例外,健全专业的精细化财务管理体系是每个银行面对的改革工作。

1.资产管理方面。资产的精细化管理要以科学的会计计算体系为依托,以实现资产的有效管理为目标。对于资产进行定期盘存并及时掌握市场动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作出科学的资产分配。

2.银行收入管理方面。银行收入方面主要是投资创收,精细化银行收入管理就必须严格计算收支情况,加强创收入工作管理,严格把控创收项目,避免少报、不报的现象发生。

3.成本支出管理方面。精细化支出管理既要关注支出情况也要对于做好预算工作,科学合理的预算和严格管理的资产使用过程是财务支出管理的必要手段。还有,要在日常工作中关注每一笔支出的交易过程,做到从细节入手。只有这样才能有支出与收入的精确比例,才能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