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金融发展模式范文

时间:2024-02-23 17:4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金融发展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金融发展模式

篇1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融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0310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改革路线。目前江西省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功能尚不完备,但作为农业大省,对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巨大,且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释放的红利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快江西省支农金融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1江西省农业及金融支持现状

江西省是农业大省,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稻谷产量、橙类产量、水产品自营出口额等多项农业经济指标和供港蔬菜,供沪、供港生猪等多项农产品输出工作都排在全国前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和现代农业发展,省委书记强卫提出,推动江西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转变。2014年江西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粮食总产实现“十连丰”,农业增加值实现“十连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十连快”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

江西省金融系统积极改善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农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4年底,我省涉农贷款余额6131.82亿元,比年初增加984.94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51.74亿元,较年初增长19.14%,与各项贷款增速持平。

2江西省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村农业资源未能充分开发利用。我省农民的财产权利没有盘活,未建立土地经营权、集体资产股份收益权、住房财产等权利的确权、交易、抵押和担保机制,农村资源未能有效转化为的融资资源,“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推进较慢。

(2)政府资源未能得到集中利用。2014年江西省农业获得各项中央财政和省级资金100多亿元,但是未能整合农业补助、投资引导资金成立省级农业融资平台,统筹全省的农业投融资工作,对全省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3金融支持江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融资模式

以盘活农村资源、政府资源为立足点,探索创新模式,提升融资效率,牢牢把握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的机遇期,支持江西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显得尤其重要。

3.1开拓挖掘农村农业资源

一是创新“国资+民营+集体+合作社”的融资模式。

组建融合国资、民营企业、镇集体企业和合作联社的股份制企业,承担城乡开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股份制企业与市政府、镇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按集约化用地原则拆旧区、建新区,获得与土地增减挂钩指标对应的新增地块;政府将出让新增地块的收入作为财政补贴给予股份制企业(纳入财政预算),企业据此申请银行贷款,进行城乡开发建设;国资、民营企业分别为贷款提供全程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民营企业与村委会签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其项下享有的全部权益和收益为项目提供质押担保。该创新模式好处在于,一是盘活了农村土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融资作用;二是集体企业代表乡镇政府出资占股,合作联社代表合作社农民出资占股,使得农民可长期享受城乡开发建设的红利,保障其长远利益;三是市场化主体的搭建,有效解决了当前公益性项目无法开展的难题,同时提升了资源运用效率,抑制了政府过度负债;四是充分利用了国资、民营企业的资源进行担保,解决了农业现代化项目担保资源缺乏的问题。

二是创新龙头企业带动的融资模式。龙头骨干企业与周边村庄联合,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联合开发等形式,整合农村土地、山林、水库、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利用债券、股票市场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新型小城镇;按集约化用地原则拆旧区、建新区;节约出的土地由龙头企业使用,发展大型农业产业化项目;龙头企业、农户签订用款协议后公司再用自有现金流申请贷款,承担还款责任;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该创新模式好处在于,一是有效盘活了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域经营权等融资资源;二是龙头企业的资本运作和运营能力较强,可通过债券、股票、租赁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将有效促进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三是农民通过占股、收租、联合开发等形式,享受产业化经营的收益,保障了长远利益。

3.2集中整合政府优势资源

一是成立省级农业投融资平台。整合全省农业领域资源,成立一个由省政府批准设立,隶属于省农业厅的全省农业核心投融资平台――省农业投资公司。

二是妥善利用政府财政资金。改变传统的财政资

篇2

[关键词]工业;农业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241-01

一、个旧市基本情况概述

个旧市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红河北岸,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处于北回归线上的城市,该地矿产资源丰富,因为海拔差异较大,存在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故个旧市还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个旧市还是世界最大的锡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锡化工中心和锡材中心,相较于其它资源型城市而言,个旧市不论是在区位特点,还是在资源状况以及社会发展方面都比较典型。对个旧市可持续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和研究,不仅对个旧市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有利,而且还能探索出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从而为不同类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二、工业主导、促进农业生态旅游业深度融合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环境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现如今,随着个旧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产业的依赖性日益加大,资源枯竭的威胁已经日益明显,地表植被覆盖面积锐减,水土流失现象、石漠化现象日益加剧,导致个旧市生态环境自我补偿和可再生能力不断下降。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资源环境不仅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反而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制约,因此,如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考虑,那么要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将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经济结构缺乏合理性,城乡统筹面临巨大难题

个旧市产业主要是依靠有色金属采选冶,尽管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步,但发展还不够的合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支柱产业单一、服务产业比重小的经济格局。2014年,个旧市产业结构比为17.2:45.6:37.2,其中,服务业占比37.2%,在云南省处于较低水平,同时服务业内部投资结构还存在不合理性,对现代服务业的资金投入偏低。

城乡统筹面临巨大难题,个旧市乡镇自主发展能力有限,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同时区域性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也有待进一步发展,受生产资料价格日益上涨影响,使得农民增收渠压力加大,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明显,农村劳动力可转移剩余空间不断减小。

(三)发展方式有待转变,体制机制对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存在严重制约

当前,个旧市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步伐不大。企业缺乏较强的自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缺乏足够的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在资源合理利用、产业升级改造以及社会全面进步中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体制机制对个旧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存在一定制约,尤其是在深化改革、管理创新上拓展不足,地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还未有效地转化成竞争优势。

三、发展模式推广适合区域分析

从云南全省发展角度考虑,云南曲靖、昭通(含寻甸和东川)州市都是工业主导,促进农业生态旅游业深度融合可持续发展模式适合实施的区域(如图1所示),这些地方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特征。

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些地区都分别与贵州、广西和四川毗邻,是通向省外的必经通道,有著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山岭河谷相间交错。从气候条件看,昭通境内群山林立,具有高原季风立体气候特征,四季变化差异小,但在不同海拔高度上,气候差异性明显。在同一海拔上,昭通南部温度要高于北部,湿度也比较低。而曲靖主要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

从资源禀赋上看,首先,各地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昭通市有高等植物151科,457属,1025种(不含苔藓植物),草场植被资源有174科1604种。曲靖有野生动物4纲、24目、45科、249种,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20余种,有野生食用植物178种、工业用植物236种、天然草本植物465种、花卉观赏植物285种。其次,水资源丰富。曲靖境内江河纵横,境内分布着南盘江、北盘江、珠江源牛栏江、小江等众多河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06.28万千瓦。昭通境内水能蕴藏量为2080万千瓦。

四、发展模式总结

一是保存原有特色产业,利用比较优势,以建立特色工业园区为抓手,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扶优扶强为切入点,以精深加工为重点,鼓励技术改造,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和改造,延伸与扩展原有产业链,提高资源的附加值,发展接替产业,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二是通过机制创新,有效植入新兴产业,注重生产业配套,以围绕市场、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思路,以建设特色农业园区为抓手,以“优质化、生态化”为主题,以“高科技、高效率”为重点,鼓励生态农业的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实现优势再造,培育新增长点,使其成为接替产业。三是集聚资源、产业、区位、交通、基础设施、综合实力等优势,发展组合型城市群,实现工业、商贸、物流有机组合,开拓创新,联动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快特色园区建设,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市场运作的机制,构筑特色工业园区产业承载体系,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形成独具特色的集约化产业发展格局。扭住特色工业园区,加强招商引资,建设轻工产业园,以利于个旧市工业转型升级。同时继续把南、北选矿园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事项来抓,注重重金属污染治理,并以此为切入点,建设成为循环型和科技型选矿园区。积极推进实施“七彩云南,精品个旧”保护行动,对“两高一资”建设项目加以严格控制,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管理,对废矿、尾矿以及废弃物进行合理控制,从而实现循环利用。

(二)强化科技支撑引领,推进创新型个旧发展

大力推进创新型个旧建设,针对性地发展个旧市全市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核心技术,建设成为极具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实现创新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强化科技支撑引领。紧紧围绕个旧地方产业,加快产业化创新基地培育与建设,重点建设锡、铜等有色属新材料、农副产品、药材深加工等产业化创新基地;同时,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组建研发机构加强技术创新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科技中介服务;不断促进个旧市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加大科技领军人才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三)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把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个旧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发挥“锡文化”的地域特色,打造集休闲、康体为一体的旅游产业,推进“个锡之花”锡工艺鉴赏、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旅游项目建设,创造公平公开且规范的市场环境,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并以个旧及其周边城市的服务经济为纽带,形成产业城市群。要实现这个目标,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及其相关服务业;二是发展开发、建筑、装饰、物业、交易等房地产业;三是开展咨询、教育培训、会议展览、现代物流及仓储等新型服务业。

参考文献

[1] 丁善生. 谈濮阳市华龙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推进措施[C]// 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 2011.

[2] 张进伟. 基于产业融合的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模式[J]. 农业经济, 2016(2):101-102.

[3] 胡建团. 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策略[J]. 中外企业家, 2013(14):13-14.

篇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农村经济发展 可行性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大数据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展的金融服务,包括众筹、第三方支付、P2P网贷、金融机构互联网化等模式。我国互联网金融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以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化为主要发展模式;到2005年前后,第三方支付逐渐兴起并迅速占领市场;2010年以后,互联网金融逐渐从发展走向成熟,呈现实质性的互联网金融发展。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正处于向城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而是否达到城镇标准最为重要的判断依据则是人口指标和经济指标。我们应该注意到,不论是人口指标还是经济指标,都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人均收入密切相关。当农村地区发展资金不足时,地区经济发展将滞缓,而多种模式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农村地区发展提供了资金便利,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渠道。

一、在农村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

我国农村地区资金使用模式一般是将往年农业产出的收入作为今年进行农业生产所需要资金的来源,以资本积累满足生产、生活所需;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是将对再生产扩大产生严重影响。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不断变革,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遭受到挑战。现代化农业不仅对农业生产设备和技术、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手工作业的生产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需求,农民需要引进更先进、更具技术含量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设备,于是,资金就成为阻碍现代农业发展的P键性因素。虽然国有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有一定数量的金融贷款业务,但总体而言,尚处于供需严重不平衡的状态。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农业生产的不可确定因素较多,例如气候。农民资金的最大来源则是依靠销售农产品获得,一旦某年因自然因素、气候因素受灾,严重影响农产品的收成,农民将无法按期还款。贷款可抵押物缺乏或价值较低。农村土地是集体共同所有,无法进行抵押,而用来进行农业生产的厂房或设备价值又较低,无法进行大笔数额的贷款。基于传统国有银行借贷渠道的苛刻,互联网金融借贷模式则是弥补其不足,进一步拓宽了农村金融借贷市场。

二、农村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众筹是一种借助互联网平台筹款项目并向公众筹集资金的模式,其具有低门槛、多样性、对大众依赖性较强、注重创意等特点。众筹不分身份、地位、性别、年龄,只要是具有创造力、能够吸引大众进行投资的项目都能够进行众筹。其资金来源既包括传统金融机构,也包括民间资本。其中,民间资本是最主要的来源,公司、企业或风险投资人较少参与。

P2P,英文是person-to-person,意为点对点融资,是一种新型的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它将小额的民间资本积聚起来借给有筹资需求的人群。P2P最大的优势是避免了现有金融机构体系在选择贷款对象时可能出现歧视等弊端,对金融机构的体系进行了补充和完善。2016年P2P网贷平台成交额排名第一的红岭创投投资近80亿元,排名前十位的平台共投资近300亿元。

与前两种筹资模式不同的是,第三方支付是支付结算模式。具体来说,第三方支付就是具备良好信誉和较强实力的第三方,在与国内外各大银行进行签约后,成为买卖双方进行支付的中介。买方在购买商品后,将货款打到第三方账户中;当买方确认收货后并通知第三方后,作为中介的第三方方可将钱款转至卖方账户。

三、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互联网为农业金融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和传统融资平台相比,互联网金融更加平等、便捷,门槛也更低。在这个平台中,需要进行融资贷款行为的农业中小企业,只需在平台中进行注册即可获取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众筹模式中,需要筹资的中小企业在互联网中自己的项目与创意,资金拥有者或金融企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投资。而P2P融资模式中,P2P企业在接受到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后,对其进行审核后即可进行贷款发放。审核的关键点时申请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无论是哪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更加注重的是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而非抵押物,从这一点上看,有效避免了传统金融信贷平台的弊端,信誉良好的农民或农业企业可以简单便捷的获取发展所需资金,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互联网金融促进农产品产业链的完善

互联网金融模式中的第三方支付能够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生产资料到农产品销售全过程。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是农民或农业企业将农产品运输至农贸市场进行销售,或是直接将农产品出售给中间商,自己仅能够赚取很少的利润。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农民或农业企业能够略过中间商将产品直接出售给消费者,通过省略中间环节获取最大的利润;消费者也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农产品。在对当前各大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分析研究后,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涉猎农产品。无论是以图书起家的当当网,还是以电器著称的苏宁易购,都在逐步转型升级,增加农产品销售。

四、结语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是由于征信难、缺乏信用记录、抵押物价值小等原因,农民或农业企业难以通过传统金融平台获取资金支持或服务。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农民或农业企业规划出有吸引力的项目,并在众筹上进行展示,吸引有兴趣和投资意愿的投资者进行投资;或是在P2P平台上进行注册并资金需求,投资者通过承担风险以获取较高收益;也有一些地区有条件的地区,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并获取较大的利润。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农村发展互联网金融不仅有助于促进农业资金的良性循环,而且有助于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互联网金融仍应以征信作为支撑,并且需要控制好融资风险和互联网第三方支付风险,才能真正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农业产业新格局呼唤链式金融服务

农业产业化在中国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意味着我国农业经济已经逐步向高度市场化的商业农业转型。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企业化经营,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实现一体化发展;农业生产要素开始重新配置,资本、技术等要素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农业家庭经营基本制度下,一些农户突破原有的土地规模限制或者市场约束,成长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们发展成为专业大户或建立家庭农场,或者自发联合组建专业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持久而紧密的联系,逐步融入农业产业链条中,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组织化、一体化程度及农业竞争力。据农业部资料显示,2013年末,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33万多个,辐射带动全国40%以上的农户和60%以上的生产基地。其中,龙头企业12万多家,其所提供农产品占市场供应量的1/3,占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的2/3以上。截至2013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95.07万家,实有成员722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7.8%。

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农业经营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对传统农村金融供给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亟需农村金融机构通过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深度参与农业产业化进程,寻求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村金融深化的良性互动。基于农业产业链进行综合金融服务将会成为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效的一种新思路。

农业产业链金融就是从产业链的整体效益出发,依托于产业链形成的利益联结机制,以生产最终产品的龙头企业为核心,将金融服务延伸至龙头企业的上游和下游生产者。农业产业链金融通过遵循现金流动规律,绕开抵押物障碍,为农业产业链每一环节、每一主体提供充分的金融服务。

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的意义或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为探索金融与产业的有机融合提供新模式。解决我国农村金融长期以来存在的供给与需求“双不足”的困境,银行必须突破单体授信和过分依赖抵押担保的传统信贷模式,农业产业链金融就为产融良性互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二是为解决“三农”及小微企业抵押担保难提供新思路。金融资源在产业链上的配置极不均衡,农业产业链金融就是银行通过“借力”农业龙头企业,有效地整合产业链上的各类信用信息资源,解决农村金融信息高成本问题和抵押物障碍,为解决“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了新思路。实践中,农村金融机构基于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交易记录为农户进行直接授信,农村金融机构采用由龙头企业直接为上下游客户提供信用担保,或者基于应收账款、仓单进行质押,都是不同于传统农村金融模式的探索。三是为农村金融服务转型提供新抓手。农业产业链金融要求银行必须对农业产业链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更加深入地了解客户及其现金流,基于持久合作的经营理念,设计适合的金融产品或工具。农业产业链金融不仅涉及营销端,还需要配套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风险管理和考核机制,可以成为推动机构流程再造和管理精细化建设的有效抓手。

农业产业链金融新探索

产业链金融在工业领域运用得相对成熟,主要集中在钢铁、汽车、能源、路桥等有限的行业。将产业链金融模式移植到农业领域,虽然原理适用,但受农业产业特性的影响,需要因地制宜,灵活创新。

大型银行在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资金实力强、产品研发能力强、金融工具丰富、风险防控能力强、不受跨区域经营限制等。中国农业银行在农业产业链金融方面的成果最为丰富,他们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探索出了园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核心企业主导型三种模式。邮政储蓄银行与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积极探索核心企业主导型的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成效显著。

股份制银行或迫于竞争压力或出于拓展自身的竞争优势的需要也开始试水产业链金融。民生银行是产业链金融最忠实的实践者,着眼于在房地产、石材、石化等领域提供全产业链融资方案,既服务好核心企业,又服务好上下游小微企业,在农业领域也有积极实践。龙江银行通过整合各类资源,依托中粮集团,探索了农业产业链金融的“五里明”模式,推出了“惠农链”融资产品。近日,浦发银行也推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方案,依托“1-2-3”立体服务体系,借助依托专业机构、专业服务机制,打造“从田间到舌尖”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

一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也开始觉醒,主动融入农业产业化进程,探索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2013年5月,浙江银监局在辖内开始启动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工作,首批13家机构,第二批14家机构。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形成了六种特色的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一是按照服务模式不同,分为核心企业带动型和非核心企业带动型;二是按照风控技术不同,分为动产担保模式和信用担保模式;三是按照服务对象不同,分为小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和跨区域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

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真正落地,需要金融机构俯下身子,深耕农村金融市场。浙江银监局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工作负责人认为,推进农业产业链金融,离不开构建多元化、特色化的产品体系、项目合作平台和业务保障体系。

构建产品体系首先需要对产业进行深度研究,厘清产业链起止点、生产流程、关联环节、主体结构,掌握现金流、物流、信息流活动特征,并着重分析各个节点的金融需求。在此基础上,着力研发农业产业链的基础融资产品体系和综合产品体系。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搭建项目合作平台,对产业链金融产品进行组合运用,打造定制化、综合性行业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已立项项目实施全流程风险管理。包括:为融资主体开设专用账户,运用结算工具,实行进出台账登记等方式严格控制资金活动。要求融资主体按约定规则详细披露生产信息及财务信息,并建立相应的信息采集、挖掘及交叉验证机制,准确了解各主体的真实生产经营状况及变化趋势等。业务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建立制度与组织保障和动态信用管理体系、探索使用农业小微贷技术及信息科技辅助技术、主动整合各类社会资源。

理念转变是根本

从实践看,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开始意识到推进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在实际推进中,需要从理念认识和技术操作两个层面对农业产业链金融有总体把握,同时,还要注重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浙江银监局办公室的《关于开展辖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农业产业链金融的核心要义主要有五点:一是立足当地、有序延伸;二是聚焦价值、整合资源;三是掌握核心、因势利导;四是锁定预期、现金为王;五是封闭运作、信息共享。从银行角度看,尚需在以下四个方面深入理解农业产业链金融的核心与实质:一是农业产业链金融不是某种产品,而是寻求满足农业产业链内部各参与主体融资需求的金融组合;二是农业产业链内部各主体间的商业交易产生的商业信用可以为银行所用,有效地放大银行信用;三是银行基于核心企业的资源整合功能为产业链各个主体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四是银行基于农业产业链中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进行信贷产品设计和金融服务创新。

农业产业链金融是一种以系统观为指导的思维方式的创新。它要求农村金融机构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禁锢,充分利用产业链各主体之间内在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关系,深度理解客户的业务,整合或放大客户的信用,减少信息不对称。浙江银监局副局长袁亚敏结合浙江银监局在辖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推行农业产业链金融的实践,认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跳出传统信贷套路,在“三个转换”上下大工夫:将个体视角转换为产业视角,将抵押担保转化为第一还款来源,从以银行为中心转换为以客户为中心。

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具有系统性、复杂性、个性化特征,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具备足够的能力对农业产业链金融项目实施全流程的风险管理。同时,要求实施机构充分认识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面临的风险和障碍。首先,要对农业产业链自身固有的结构缺陷有充分的认识。农业产业链结构复杂,关联性较高,不确定性因素多,生产经营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市场因素的影响。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工具,银行对农业产业链信用风险的监测、预警、评估、预防难度较大。其次,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农业产业链具有差异化特征,金融机构必须协调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这就对金融机构资源整合能力、项目协调能力、风险控制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后,要预估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尚存在制度障碍。农业产业化必然伴随土地流转,而目前我国农业用地的产权关系复杂,农业用地的流转方式和程序缺乏法律依据、土地确权及评估机制,产权市场流转机制尚不健全,导致抵押难、变现难,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的发展。与此同时,政府担保尚未形成退出机制,也是阻碍农业产业链金融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

农业产业链金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虽然在推进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过程中面临不少的困难,如农业产业链组织松散、链条短小、核心企业合作意愿不强、产品创新能力不强等。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时代洪流滚滚,唯有顺势而为,积极融入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寻找适合自身的产业链融资模式,才能守住和拓展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片天地。

农业产业链金融要求银行必须对农业产业链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更加深入地了解客户及其现金流,基于持久合作的经营理念,设计适合的金融产品或工具。

篇5

(西南大学,a.经济与管理学院;b.金融学院,重庆 400700)

摘要:作为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中的重要品种,订单融资的快速发展有效化解了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而为农村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研究阐释了农村金融机构面向农业企业开展订单融资业务的内涵及意义;深入剖析农业企业订单融资的系统风险并揭示农业企业订单融资的信用风险、订单风险及操作风险等非系统风险特征;给出农村金融机构控制农业企业订单融资业务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业务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农业企业;订单融资;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4;F830.4;F22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4-1007-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4.061

收稿日期:2014-10-08

作者简介:朱烈夫(1988-),男,四川攀枝花人,硕士,主要从事农村与区域发展研究,(电话)1803075968(电子信箱)superstar1998@yeah.com;通信作者,丁南希。

“三农”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全局的基础性问题,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则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加及农村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为供应链金融系列服务中的重要业务分支,订单融资业务日渐受到中小型农业企业的青睐。订单融资使处于上游的供应商可将订单作为担保向金融机构贷款,金融机构在物流企业的协助下审核订单真实性并评估相应风险后对融资企业给予一定授信额度[1]。订单融资业务不仅成为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金融创新成果和金融业务增长点,而且成为化解中小型农业企业资金链条紧张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开展订单融资业务,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方式来促使农业产业资源向高生产效率型农业企业集聚,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但作为一种崭新的金融产品创新业务,在实际运作订单融资业务的过程中,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着诸多风险要素的冲击。农村金融机构有必要深入剖析制约农业企业订单融资模式发展的风险及其根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风险化解对策,以促进农业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 农业企业施行订单融资模式的主要障碍

1.1 制约农业企业订单融资模式发展的系统性风险

其一,行业层面的系统型风险威胁农业金融企业的农业企业订单融资业务的运营安全。农村金融机构的订单融资业务运营质量与其业务所依生的特定行业环境密切相关。在开展订单融资业务的过程中,农村金融机构需充分考虑农业行业的弱质性特点。农业的天然弱质性特点增加了农业产业投资的风险水平,故此,投资者通常本着谨慎心态来对农业企业实施投资行为,使得农业企业陷入融资渠道不畅通的困境。农业企业依靠运营资金积累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生产规模扩张的速度过慢,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背景下的社会公众对农产品的迫切需求。其二,农业企业订单融资业务的运营安全亦受到政策性系统风险的威胁。农业金融机构的订单融资业务易受逆向性政策变动的影响。农业领域的逆向政策风险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政策的导向与农业产业市场的发展方向不一致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在农业金融机构与农业客户企业发生订单融资业务后,若该客户企业的业务内容与政府新制定的产业政策导向相背离,将使得农村金融机构陷入逆向政策风险中。

1.2 制约农业企业订单融资模式发展的非系统性风险

1.2.1 制约农业企业订单融资模式发展的信用风险 农业企业订单融资业务是金融机构开展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由客户企业的道德风险所诱发的信用风险增加了金融机构的整体运营风险。由于我国金融机构征信系统尚未健全,未能实现对广大农村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及居民的征信信息全覆盖,使得多数农业企业的信用信息未被金融机构所掌握。信用信息不完善性导致金融机构难以有效甄别债务人的资信状态,由此所诱发的债务人到期难以按时还本付息的行为将直接增加金融机构业务运营风险,进而影响其净资产收益率水平。诱发客户企业信用风险的根源在于客户企业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中小型农业企业的业务内容繁杂而分散,金融机构若逐笔调研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将极大增加其信息获取成本;而部分金融机构在未能精准掌握客户企业的资信信息的前提下即行放贷,则增加了客户企业隐匿其私人信息来谋求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的机率。

1.2.2 制约农业企业订单融资模式发展的订单风险 其一,农产品价格波动所引致的农业企业业务风险将通过订单融资业务传导到农村金融机构。农产品订单融资在发达国家较为普遍,但在国内发展明显滞后,其原因之一是农产品价格的高波动导致订单价值不稳定、难评估[2]。农业企业订单融资业务的标的物是客户企业订单,农村金融机构应当对客户订单所指向的实际业务运作风险进行识别。农产品订单所指向的实际农产品业务的实施绩效易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衍生的季节性风险与地域性风险可通过订单融资渠道传导到农村金融机构。这是由于作为订单融资风险承担主体的农业企业的天然弱质性特点,农业风险将沿着农业企业的产业链和资金链的方向四处蔓延,从而威胁农村地区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其二,缺乏对农业企业日常业务实时监控能力和缺少及时止损制度降低农村金融机构防御订单融资业务风险能力。农业企业订单融资业务是一种类似远期契约型金融业务。农村金融机构缺乏为此类远期金融业务专门设置与风险评估相挂钩的交易中止机制,即农村金融机构既缺乏及时识别订单融资业务执行过程中风险的能力,又缺乏在特定客户业务风险陡生的情形下及时中止交易的机制。这种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及时止损的机制设置将削弱其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1.2.3 制约农业企业订单融资模式发展的操作风险 其一,农村金融机构的订单融资业务操作风险管理架构存在缺陷。在农产品订单融资业务实施过程中,农产品订单所融通资金存在业务主体转换频繁的问题。在从农产品采购环节到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运作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对信贷客户的担保标的物的实际业务运作状态进行及时跟踪,业务内容的复杂性要求金融机构对操作风险实施系统化管理,但此举将增加金融机构的业务处理工作量并抬升其业务运作成本。其二,农村金融机构的订单融资业务操作风险管理手段相对落后。考虑到部分客户企业为谋求本企业的私利而采取欺诈手段或其他不规范操作方式,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的常规化操作风险管理手段失效。农村金融机构需大幅增加其订单融资业务操作风险管控成本,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操作风险识别能力。但农村金融机构的技术能力相对落后,以手工操作模式为主要特征的操作风控系统难以应对犯罪技术日益升级的操作风险威胁。

2 农业企业订单融资模式风险控制的策略

2.1 农业企业订单融资模式的系统性风险控制策略

政府金融主管部门和其他涉农主管部门应创新对农业金融的管理模式,有效降低农业企业订单式融资业务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政策缝隙。农业企业的订单融资业务风险控制起始于原材料采购阶段,而农产品加工业原材料采购环节的资金风险控制过程存在显著的人治现象,其间所暴露出的采购款项拨付和货物流通流程运作的不规范性导致采购风险的失控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应当强化对订单融资业务所指向的农业企业的标的资产运营安全的监管力度,以有效平抑农村金融机构在订单融资业务上的业务风险。再者,为有效防范逆向政策风险,农村金融机构应在密切跟踪各级政府的宏观政策动向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客户企业特点的政策风险控制方案。在制定农业订单融资政策之前,农村金融机构应当与各级政府展开有效沟通,以避免金融政策与区域经济产业政策相冲突的问题爆发。确保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与各级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相一致,将有助于减少逆向政策风险对农村金融机构正常运营秩序的扰动程度,提升农业企业订单融资业务运营的稳健性。从政府支持层面而言,促进农业订单融资的实施需要政府部门牵头,提供各种政策支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保险公司和农业技术部门的合作,从当地农业生产需求出发,推进农业订单融资的实施[3]。

2.2 农业企业订单融资模式的非系统性风险控制策略

2.2.1 农业企业订单融资模式的信用风险控制策略 农村金融机构应当建设农业企业信息交互平台,以有效化解内涵在农业企业日常业务运营中的订单融资风险。订单融资业务中的订单风险源自农村金融机构与农业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以及由此造成的农村金融机构难以确切掌握客户企业真实业务信息。金融监管机构可以组织农村金融企业建设农业企业信息平台,确切掌握农业气象、自然灾害、农产品市场等宏观信息的预测预报能力,做好订单融资业务的风险预警工作。金融机构亦可借助农业企业信息平台渠道向农业企业提供相关信息服务,以帮助农业企业克服市场风险;通过将金融机构建设的农业企业信息平台与电商企业建设的农业企业网络交易信息平台的信息整合为一体,以确保农村金融机构能掌握客户企业真实业务动向,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盲目向信誉不佳的农业企业提供订单融资业务的风险。

2.2.2 农业企业订单融资模式的订单风险控制策略 其一,农业金融机构可向农业企业提供订单融资业务与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组合式融资业务,以有效分散客户企业在采购环节的订单融资业务风险。在农业企业采购原材料环节,农村金融机构可要求客户企业在申请订单融资业务的同时办理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以防止客户企业将其所融通资金挪作他用。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专业化运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监控客户企业的存货流转动态信息,以确保客户企业所采购原料的流通状态置于金融机构掌控之中。其二,农业金融机构可向农业企业提供订单融资业务与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组合式融资业务,以有效分散客户企业在交货环节的订单融资业务风险。在农业企业向订货企业提交该订单时,农村金融机构可要求农业企业办理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为促进销售,农业企业通常运用赊销的方式来获取订货企业订单,这使得金融机构的订单融资业务易于受到来自农业企业的客户企业的赖账风险的冲击。农村金融机构可促成农业企业将其在采购环节所办理的存货质押融资业务转换为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以有效转移和分散客户企业的订单融资业务风险。

2.2.3 农业企业订单融资模式的操作风险控制策略 其一,农村金融机构应积极培育企业风险防控文化。农村金融机构应当落实订单融资操作风险的制度化防控原则,在通过积极培育员工树立健康的职业道德方式来提升金融机构风险防控能力的同时,亦须建立与订单融资业务风控水平挂钩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对员工的操作风险进行量化考核的方式来精确揭示当前操作风险水平,并通过激励制度建设的方式来鼓励员工的风控意识和技术的持续提升,进而增进金融机构操作风险防控能力的稳健发展。其二,农村金融机构应当完善操作风险监控体系,促进风险内控体系和外部风控体系的同步发展。农村金融主管部门应当将结合农村金融机构的实际运营能力来制定订单融资业务操作风险防控制度,将订单融资业务整合进现有的常规金融业务监管体系中,形成包括农村金融机构全业务门类的系统化风控管理制度架构。考虑到订单融资业务的特殊性,金融监管机构应当建立针对订单融资业务的操作风险独立报告制度,并对该类业务的操作风险提出明确具体的监控技术标准要求和操作风险提示制度,以确保农村金融机构订单融资业务在合规基础上的稳健运行。

参考文献:

[1] 赵 琪.基于模糊可拓层次分析法的订单融资风险评价[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5-39.

篇6

【关键词】农业供应链 金融 模式设计

一、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设计前提条件及思路

(一) 前提条件

农业供应链的主体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购销贸易公司和农户,这些涉农企业和农户产生了大量的资金流和物流。涉农产业的供应链主要可以分类为四个环节,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的产销、农作物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的收购及加工和农产品的销售。农业供应链各参与主体将自己的产品提供给下游客户构建了农业供应链条同时也建立了农业供应链的基础。

(二) 设计思路

以往传统的涉农企业和农户贷款银行采用的是单独个体调查、审查,对单笔贷款进行授信的模式。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模式,而是从农业供应链整体出发,将农业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作为平台,发展当地优势的和有竞争力的涉农产业,将农业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以及农户和消费者紧密地连接起来,为农业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整体的、全面的金融解决思路和方法。通过这种运行方案,实现了农业供应链的转移支付作用,将信贷资金注入到农业供应链中,从整体上支持了农业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和各个节点企业及农户。

二、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指标体系设计

(一)财务指标体系设计

在财务分析的技术中,财务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很多,不同指标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反映不同的问题。在农业供应链金融实践中,根据某一目标客户的采购合同、销售合同可以确定其上下游企业,同时,通过分析目标企业在整个供应链的采购额或销售额的比重,也可以判断该企业与供应链的依存度。一般我们认为一家企业或农户的采购量或销售量的30%或以上在供应链中完成,那么可以视为其与农业供应链有较高的依存度,这也将成为我们的目标客户。在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中,我们通过访谈、现场和非现场的贷前调查,来具体了解某一企业在供应链中起到的作用。如果一家企业在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中起到了核心的控制作用,就可以称其为核心企业。在评价核心企业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时采用的核心财务指标有销售毛利率、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

(二)非财务指标体系设计

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以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评价,除了财务指标的定量分析外,还应该有非财务指标的定性分析。首先,企业经营的品种是否有较为集中的上下游企业,这些上下游企业是否能经常保持沟通和信息共享。其运作模式是否能够或者适合农业供应链金融;其次,是否能够找到符合准入标准的核心企业,这种准入标准除了以上所说的财务指标体系外,还要看核心企业的软实力方面是否能够真正在供应链中起到核心控制作用;再次,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否能够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控制和封闭运行,这是商业银行评估和防范风险的关键。

三、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选择

(一)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类型

根据农业种植、畜牧及渔业养殖、农作物加工、农产品原料供应和农产品销售各个环节不同的金融需求,LJ银行自行研究和创新了农业供应链金融的五种基本业务模式和六大产品。五种基本业务模式有:“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信托”。这五种基本业务模式与农业供应链的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及销售、农作物的种植及畜牧渔业养殖、农产品收储及加工、食品的生产及销售等几个环节相互联系,促进了农业供应链各环节运行的协调性。LJ银行根据涉农贷款借款人的实际情况,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担保方式,既有抵押、质押、联保等担保方式的应用,对于特殊情况还通过信用证、保理、买方信贷等金融产品进行了满足。多元化的涉农金融产品一方面满足了农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另一方面也提升了LJ银行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开拓能力。

(二)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推广及产融结合情况

LJ银行通过对省内大米加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企业与ZL集团大米事业部、粮食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发挥了ZL集团的核心企业作用,以企业间的收储协议带动订单式农业的发展,降低了LJ银行的信贷风险。通过与ZL信托的合作,LJ银行开发了融信通产品,利用信托的功能解决合作社缺少合规抵押、贷款难的问题,同时又巩固了ZL集团成员企业的原料基地。对ZL集团下属的ZL生化公司提供资金支持,以黑龙江省为主要原料收购地,构建了省内玉米外销渠道,提升了省内粮食贸易企业和玉米种植农户的盈利空间,为稳定产业链中的原料供应环节起到促进作用。

产融结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进一步研究ZL集团全产业链上的优质客户资源,LJ银行将目标锁定在生化能源事业板块旗下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在黑龙江省内的玉米代收代储战略客户群。在代收代储客户自有资金有限的前提下,有了银行专项的信贷资金支持,可以减少加工企业的资金压力,提高在黑龙江省的粮食采购数量,特别是在收粮高峰时期能够保证按采购计划收好粮、收足粮。LJ银行正在积极研发和设计“粮食代收代储循环贷款模式”,依托ZL集团对产业链上游客户的控制能力和信息对称优势,能够确保实现信贷资金的闭环运行,参与各方可以实现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

参考文献:

[1]王帅.龙江银行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D].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2012,6.

[2]王欢.供应链金融主要融资模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 2010 (31).

篇7

【关键词】 农村金融;财政支农政策;金融体系

一、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与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等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宋连升(2008)认为,尽管如此,重新审视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分工不明晰、结构不合理、效益不理想”等问题凸现,引发了社会对农村金融体系的不信任,引起了理论界、实务界和决策层的广泛关注。

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2007)和张进生(2008)认为,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制约,侧重对工业扶持,财政反哺农业不足等原因,致使农村资金需求与实际投入量存在更大的金融缺口,使得我国的农村金融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瓶颈和 “短板”,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要,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多层次发展的需要,难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张进生(2008)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作了如下概括:(1)三农的自身弱质及财政反哺农业不足;(2)支农的金融主体缺失,农村资金严重外流。

长期以来,有限的财政性农业投资资源存在投资主体错位、投资结构缺乏效率、投入方式不尽合理的弊端。加强优化我国财政性农业投资的结构,较好地匹配财政性农业投资各项事权的投入主体,是关系到财政性农业投资效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问题。

二、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建议

刘元浩(2008)提出:改进农村金融根本出路在于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

宋三旭(2007)提出了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措施:(1)创新机制,形成有序的金融分层;(2)创新业务,形成品种多样化格局;一是大力推行创新贷款;二是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三是建立完善利率定价机制。(3)创新服务,形成手段和方式的“繁荣”;(4)创新外部环境,形成良好的协作局面。

关于我国的财政支农政策和金融服务创新,许锡龙(2008)提出了以下对策:(1)高度重视财政支农配套金融服务工作;(2)树立“合作共赢”支农理念。(3)创新面向“三农”业务运作模式;(4)抓紧研究制定财政支农配套金融服务方案。

赵瑞芬,王俊岭(2007)研究了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完善与整合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建议:(1)稳定农业投入政策,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2)改革农业补贴政策;(3)利用好财政贴息政策;整合农业税收政策;(4)加强财政扶贫开发的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吴琦(2008)从造成中国“三农”问题的症结出发,通过日本,菲律宾农村金融改革模式的对比,揭示出适应中国农村经济的金融模式。她认为在机构组织建设方面,我国应采用“纵向联系”机制组织,实现金融机构的多元化,解决农村金融供给的割据格局。根据农村的实际金融需求,在需求较多的西部地区增设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或建立新型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外国资本兼并和重组、参股现有农村金融机构,适度设立多种所有制银行机构。借鉴日本三层机构之间的这种经济联系,实现合作金融机构的良性发展。在政策支持上,要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力度,财税上继续扶持农村金融,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益,要允许和鼓励小额个人信贷机构的生存。在法律保护方面,应尽快研究和制定《合作金融法》、《合作银行法》、《农村信用社法》等,并把立法工作提上改革的重心日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行业自律组织和专门的审计机构也应加快成立。

三、评述

发展经济学理论证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金融支持。通过建立资金回流机制,引导资金合理流动以及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创新金融组织形式,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分散农业生产风险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措施,应该发挥政府的作用,发挥合作化、政策化以及商业化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同作用,尤其是要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拓宽,不仅仅局限于粮棉油资金的回收上,引导邮政储蓄资金的支农化,发挥省管县,县管乡的财政管理体制。将财政支农资金合理高效地分配和利用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开发等方面,转变政府以前对农业的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的财政投资,逐渐引导和扩大对农业的直接投资。

对于一个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而言,没有一个单一的模式可以遵循。最适合的模式取决于目标卡客户的需求和其社会的经济特征。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应以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为导向,来构建符合农村经济主体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集约化农业的发展,农村产供销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及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对高效、便捷的金融产品和现代化金融服务手段的需求日益增强。但就目前松原市的现状来看,针对农村,特别是集约化农业的金融产品种类较少、结构较单一,适应农业生产方式变化而开发的金融产品还远远满足不了“三农”发展的需求,更难以满足集约化农业发展过程中多样的金融需求。农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是集约化农业的主要形式。据调查,目前松原农业专业合作社达到2130个,遍及四县一区。他们大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了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订单销售的经营模式。组建的比较成型的新型农业组织,目前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3户,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20户。我们调查了乾安县让字镇大咸村种植辣椒和花生的生产合作社,生产产品主要出口韩国。

种植辣椒110公顷,每公顷投入资金25000元,收入可达50000元,效益相当可观。但由于涉农金融机构没有针对这种集约化生产的信贷产品,合作社融资形式主要是依靠农民自筹,部分金融机构贷款也是以农民单户承贷,然后交合作社集中使用。由于农民单户贷款额度小,集中起来也不足总投资的20%,因此限制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的升级,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信用社作为支持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目前其业务主要仍集中在存款、贷款、结算三大传统领域,支付结算体系落后于大型商业银行,金融电子化建设滞后,金融技术创新、工具创新进展滞后。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多样化金融服务的需求。

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缺少配套使用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据调查2011年末松原市财政支农投入1.82亿元,增长42.24%。同时,在全部免除农业税费的基础上,各级财政向“三农”实施粮食、良种、农机、农资补贴18.78亿元,比上年增加51.68%。2011年松原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30亿元,增长46.1%。大量的财政和金融投入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资金短缺和集约化经营融资难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财政金融资金分散使用,形成不了合力。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单纯的、分散的财政资金投入,往往效率低下,不适应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的资金需求。

农村集体土地抵押权缺失,成为制约集约化农业融资的主要因素

集约化农业通过培育专业大户、创建家庭农场、引进专业农业企业经营等模式,采取土地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合理流转,为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奠定基础。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最大资产就是集中后的土地,但新《物权法》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抵押担保规定并没有新的突破,其明确规定通过家庭承包的土地在流转上不允许设定抵押,乡镇、乡村企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农村宅基地上房产不能抵押。这一规定造成实现土地集约化生产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申请贷款时,不能把集中的土地作为抵押物,造成农民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局面。

深化金融支持集约化农业发展的建议

(一)从改善服务上满足集约化农业对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为满足集约化农业对金融的多元化需求,应采取积极措施,不断完善涉农金融机构服务功能和效率,拓展服务领域。一是提高支农服务水平,积极建立和开发适应集约化农业发展的网点、服务系统、金融工具和产品。二是加快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进能够为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直接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会的建立。三是建立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农业担保、政策性农业保险、商业性保险体系。

(二)加快支农金融产品创新

农村金融机构应充分结合农村金融市场特点,探索创新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交易工具。探索开发适应集约化农业特点的定单质押、仓储抵押等新的信贷产品,拓展服务空间,实现支农与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应加快探讨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的配套使用问题,加大财政与金融合力

财政部门要加大对集约农业的合理支持比重,使分散的财政投入适当集中,加大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努力形成政府立项、财政补贴、金融跟进的良性投资模式,使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真正做到配套使用,发挥各方面资金的最大效益。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调节资金流向和作用,尝试多种方式,提高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全力加快集约化农业的发展进程。

(四)积极探索农村“四权”抵押贷款的有效途径

篇9

“十二五”规划着力强调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推进“三农”改革发展过程当中,金融行业融通和杠杆作用也逐渐地凸显。龙江银行结合丰富的资源和股东的优势,探索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有力地支持了差异化、特色化目标的落实,有效控制了农业金融的贷款风险,对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推动土地集约化经营和拓宽农民收入渠道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为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确定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为战略方向

从外部环境来看,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度的加快,以工促农、以农带工的发展,产业协同和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也需要金融的支持。黑龙江省耕地丰富,粮食贸易非常活跃,农业机械化水平比较高,农业深加工日益发达,而传统的农贷模式授信额度不足,导致业务规模无法满足农业供应链个性化的需要,黑龙江农民25%左右贷款得不到满足。这就迫切需要有一种创新的金融模式,能够跟上地方产业的发展。

从龙江银行内部的条件来看,龙江银行是2009年底挂牌,用了半年时间,使原有四家城市商业银行重组成功,注册资本金30.8亿元,股东主要有大正集团、中粮集团、北大荒集团、上海上实和上海国际等股东。这种股东构成决定了龙江银行研究农业供应链金融具有先天优势,尤其是中粮和北大荒集团这两家涉农企业股东,是龙江银行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核心竞争力。另外,龙江银行还有比较好的体制优势,一级法人决策链短,机制灵活,对客户需求能够迅速反应。

龙江银行没有按照传统农村授信业务单户考察、单笔监测、自上而下的点对点模式,而是站在农业供应链全局高度,根据当地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产品,以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为中心,捆绑上下游中小企业、农户和消费者,逐步探索支持农业供应链的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这种运作方式,加强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村客户、产品和渠道的建设,落实了以“实贷实付”为核心的信贷管理变革要求,特别是通过供应链的信用转移作用来支持供应链各个成员,既有助于解决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和农户的融资难问题,更有助于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和竞争能力。

差异化经营、专业化发展,打造农业产业银行

探索差异化经营。通过核心企业加农户,龙头企业加农户的方式带动,形成一种链条,用订单模式做批发业务,专门成立了项目组,研究供应链金融如何为供应链全产业链提供专业化服务。目前,龙江银行已经形成了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保险+农户+政府+银行+科技+信托的完整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针对具体情况,开发不同的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比如涉及土地流转,黑龙江虽已形成很多信用社、农信合作社,但土地始终无法流转。龙江银行引进信托,和中粮做产业结合。中粮信托把土地使用权设立一个信托产品,并将其让度给银行,银行最后是受益人,农民无需担保和抵押物。

标准化、专业化控制系统性风险。一方面按照银监会“三法一引”,供应链模式采用实贷实付,只发放农民生产资料,避免挪用,确保农民把贷款用到农业生产上。另一方面,在市场风险上,锁定核心企业的能力,制定核心企业准入机制;针对农业生产的风险,引进科技指导和农业保险;对于客户违约的风险,确定核心企业的连带贷款责任。针对中小企业,引进担保公司等。此外,充分调研,完善农业金融产品的设计,使之更人性化。比如,一改以往贷款的期限定在农民卖粮之前,而是根据农业的生产周期去确定贷款的期限和定价。

篇10

 

农业新业态及其主要形式

 

目前可观察到的比较成气候的农业新业态大致有这么几种:

 

从优化和提高农业发展要素配置效率的角度来看:一是出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即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各种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工商企业资本跨界投资农业逐步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新兴力量。二是以土地互换、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进行的农村土地流转,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奠定重要基础。三是利用互联网、农业科技等技术优势,既实现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服务等全流程的数字化,发展互联网+农业和农产品电商以减少流通环节,打通农产品直通市场与消费者的渠道;又通过农业科技提升农产品价值。

 

从产业融合、产业链延伸的角度: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不断地与第二、第三产业紧密衔接,超越传统农业种植、养殖的单一经营模式,在产业融合中,创新推出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以及涉农产品、涉农产业高附加值新服务:,例如,在城市郊区以农业为载体,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第三产业,通过提供现代都市无法供给而且对城市居民颇具新鲜感和生活体验价值的生产生活方式,以产业融合获取超越农业的增加值。

 

从农业发展方式角度:实现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是降低农业成本,拉开农业“天花板”和“地板”价格差距,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大势所趋。例如,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将土地集中起来,结合地域特征、历史传承,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农业科技,开展类似于“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或现代农业生产,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上面提到的三种农业新业态,已在浙江、安徽等一些省市有不同程度的开展和实践。

 

财政金融支持农业新业态发展的必要性

 

财政金融为何要支持其发展?即财政金融支持农业新业态发展的逻辑是什么样的呢?

 

一是农业新业态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方向。农业新业态承担着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重任,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有益探索,而且是推进产业融合的有力抓手,有望成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引擎。

 

二是农业新业态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正的外部性。农业新业态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和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而且,农业新业态能够吸收难以转移到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缓解就业压力;同时,农业新业态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等,均大有裨益。

 

三是支持农业新业态发展是普惠金融的应有之义。开展普惠金融,是体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一本质属性的重要决策,一直以来少受金融青睐的农业领域,理应是普惠金融应当着重支持的领域。

 

清醒认识困难挑战

 

当前,农业新业态发展面临的金融环境并不容乐观,从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的二分法,可以观察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作为间接金融主导机构的商业银行奉行“信贷思维'过于强调固定资产(特别是房地产)等抵质押物在信贷审批发放中的作用,对农业新业态的商业模式理解不深刻,没有动力向轻资产型的农业新业态发放贷款。

 

二是农业新业态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新鲜事物,虽然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产业升级融合的方向,但受制于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基本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无缘,目前尚处于天使资本、风险资本试错的阶段,金融支持的广度和深度均不够。

 

财政金融政策力挺农业新业态

 

针对上述制约瓶颈,创新财政金融支持农业新业态发展的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提高农业要素配置效率

 

一是培育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财政支农项目与新型经营主体有效对接。经国务院批准,从2015年调整完善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补贴政策(以下简称农业“三项补贴”),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明确条件,扩大范围,规范程序,将更多的财政支农项目交由新型经营主体承接,使其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参与财政支农项目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同时,加大对种养大户等新型职业农民、青年农场主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培训和培养。

 

二是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等政策落地实施。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保障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加快农村土地金融创新步伐,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贷和担保试点。

 

三是加快农村通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支持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互联网+农业大力发展的基石。同时,开拓互联网金融思维,将农业新业态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纳入信用评价体系,通过互联网金融机构开展信用贷款、P2P贷款和众筹股权投资等方式,向农业新业态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四是加大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力度。农业科技是助推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増加农产品价值、转向现代农业的内涵性因素。但受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经常面临较大制约。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力度,是政府扶持农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创新财税、金融支持农业新业态的模式

 

创新财税、金融支持农业新业态的模式,通过运用财政基金的形式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以政府参与、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PPP模式,采取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等多种方式,引导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和企业投资农业新业态,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积极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新业态企业在全国股转系统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逐步推动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征信体系,为市场运作和政策扶持提供基础信息支撑。

 

支持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2015年7月,财政部出台《关于支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进一步加大对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倾斜力度。包括:一是调整和完善鼓励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补贴政策,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采取贷款贴息、现金直补、重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等方式,支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二是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机化扶持政策,引导农机生产企业研发和供给创新;同时,通过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和鼓励开展大型农机金融租赁试点、创新农机信贷服务,鼓励和满足农机需求。三是加大财政金融机构对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力度。财政扶持资金向规模经营省份倾斜,并加大绩效奖励力度。鼓励农村金融机构采取定向费用补贴,发挥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増量奖励政策的引导作用,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支持适度规模经营。四是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丰富和拓宽农业保险有效供给品种和范围,加大对现代农业保险支持的力度,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有效提高适度规模经营的风险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