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体育计划范文

时间:2024-02-23 17:4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后服务体育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后服务体育计划

篇1

一、学生现状分析

1.学校体育价值目标的认识

担任高等师范学校体育教师,我发现大部分学生不爱动,对体育课比较陌生,加上学生在初中时没有很好地上过体育课,以及学校场地器材有限,学校体育不可能满足个体的体制与健康水平的要求。

2.学生学习态度、习惯的认识

在所执教的班级中,我通过和学生交流,与家长沟通,发现有的学生不重视这门课程,也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玩耍课,大部分学生和家长认为学得好不好无所谓。有80%的学生放弃体育活动,即使有活动也是随意性的。课堂教学的技术得不到复习与巩固,学生积极性无人调动,主动作用得不到发挥。学期结束后,通过考核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技能,但经过一个假期,原来学会的动作又生疏了。

3.学生锻炼不足的认识

当前的教育体制迎合考选的功力心态,耗尽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精力。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加上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有些学生不敢或不愿涉足一些有困难有危险的运动项目。

二、体育课课后作业的重要性

1.家庭体育作业是推进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它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到家庭、到社会、到学生个人生活中去,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展示机会,在参与中得到提高,对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起到促进作用。

2.家庭体育作业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科学地练习,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家庭体育作业是体育教学的补充,使刚学到的知识、动作技术及时得到复习巩固,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延长,有利于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家庭体育作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5.家庭体育作业是家校协同调动学生积极性,共同为孩子的健康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可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借助社会力量为孩子的成长服务

6.家庭体育作业已被广大家长接受,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已从单纯的智力型向全面提高素质的教育观转变,它给家庭带来了和谐、健康和欢乐。

三、布置体育课课后作业的必要性

1.学生体育成绩下降引起的思考。一个学期结束了,教师完成了教学计划,学生掌握了必要的技术和技能,通过考核也取得了满意的成绩。但是经过一个假期(寒暑假),新学期一开始,原来学会的技术动作非常生疏,个别学生甚至全部遗忘,再测试成绩与原测试成绩相比大幅度下降。我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假期中只是休息,或是无目的尽兴地玩耍,原已学到的技术动作得不到巩固复习,动力定型逐渐退化,个别动作全部遗忘。这种反弹现象是比较突出的,这引起了我的深思。

2.体育教学必须得到延伸。人类已认识到“自我健身是在履行社会义务。自我健身是对个人、对家庭的负责,更是对社会的负责”。全民健身的思想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因此体育教学必须延伸到社会、家庭和每个人的生活中去。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阶段,教师正确地引导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课后作业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通过课后作业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课堂上学习的技术、技能,提高熟练掌握技术、技能的能力。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学生弱点来布置课后作业,通过作业,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基本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如快速跑的练习可放在课后进行。

2.课后作业与“阳光体育”相结合。在大力推行“阳光体育”的今天,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是每天不低于一小时,因此我们就可以以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在同伴的陪同、教师的监督下完成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充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一样或多样体育运动,如滑跳绳、武术、游泳、踢毽子、球类运动等,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后作业的布置要考虑季节性。由于各地气候的不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科学安排,考虑到当地气候特点,给学生布置适合本地气候的活动项目,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布置不同内容,如冬季布置耐力跑、踢毽子、掷沙包,春季可布置放风筝、远足、郊游等,夏季可布置游泳、观看各种体育比赛等。

4.课后作业的布置要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在教学中,往往发现一些学生缩手缩脚,缺乏勇气,如学习跨越,爬越障碍、耐久跑时,女生和一些胆小的学生不敢上高、翻越,吓得脸发白,腿颤抖,甚至哭鼻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结合多种重大的国内外体育比赛,布置一些以体育时事为主要内容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听广播、看电视等途径及时了解比赛的战况及运动员那种敢打、敢拼,一身泥土满身汗水,无数次跌倒再爬起的动人事迹,为国争光的优秀事迹,使学生在体坛明星的精神感召下,激发学习热情,树立克服怯懦的信心,并决心以体坛明星为榜样,长大后也用自己的本领报效祖国,为国争光。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又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增强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锻炼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参考文献:

[1]孔春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2002.

[2]李祥,梁俊雄编著.学校健康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7(2004重印).

篇2

政府支持、学校组织方式。北京、长春、上海、广东、南京等地,以政府统筹规划、财政补贴、政策扶持等多种方式,鼓励、支持学校利用场所、师资和设备优势,为中小学生组织普惠性的课后活动。如北京市教委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课外活动计划。北京、成都等地构建了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如北京市政府2015年按城区生均每年700元、郊区生均每年900元划拨专项课后服务经费。

上海市公办小学普遍向家庭看护确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课后免费看护服务。吉林长春市按生均每天2元安排托管经费,支持各小学校试行学生课后免费托管服务。

家长主导、学校配合方式。青岛等地“以学校家委会为主导、学校参与配合”,依托学校的场所和设备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包括由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轮流担任志愿者、学校派出教师或学校干部给予指导和配合,由学校教师或退休教师及家长共同配合担任志愿者进行免费托管,由第三方收费托管等具体形式。

青少年校外教育场所组织方式。吉林省公主岭市等地鼓励青少年校外教育场所和学校密切合作,共同开展课后活动。通过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吸引社会捐赠、向家长适当收费等方式建立课后活动经费保障机制。政府、学校、家长对青少年校外教育鏊提供的校内课后活动进行监管。

社区组织方式。重庆、广西、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以社区、社区教育学院和团组织等为主体,依托学校、社区、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和设施,招募志愿者、邀请“五老”、吸纳家长义工、聘请专业人士等,建立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为中小学生提供课后服务。

中小学教材禁现链接网址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消息 近日,教育部关于2017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学教材中一律不得出现提供额外教学辅助资料的各类链接网址、二维码等信息。

记者了解到,此前,中小学教材里曾发生过多起教材里的网址出现不适内容的情况,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里的网址出现、人教版高二生物3必修课本中网址为赌博网站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通知提出相应要求,也许是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通知指出,义务教育国家课程相关学科(除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之外)仍使用《2016年义务教育教学用书目录》公布的教材;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因部分册次教材审定工作尚未最终结束,上述教材使用工作将另行通知。

篇3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根据桃南路小学四个学会工作实施方案,我校将从2021年3月开始,举办学会做事校本课程活动。为使活动顺利进行,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确保活动有序进行,特制定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为准则,以目前我校学生的实际为依据,在“十四五”期间积极探索小学阶段“四个学会”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凸显“以品立人,以爱育人”的办学理念,回归“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打造学校新亮点,新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一项重要举措,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个性特长,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欢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谐发展,享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课后服务时间.

三、活动要求

1.成立机构,责任到人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学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和班主任为组员的兴趣活动领导组,教导处具体负责实施、检查,确保活动效果。

2.校本课程要注重全面培养学生兴趣。具体做法是:星期一到星期四课后服务不变,星期五全校六个短训兴趣班,学生参加一个。除了学校的足球队12名队员参加训练,每个班由1名教师负责。下个学期每班再换一个,这样学生在小学六年级参与培养12种兴趣,为今后变兴趣为志趣打下基础。

学校足球队要坚持训练,足球特色学校品牌创建进入新阶段。足球特色深入化,学校足球队要训练一定的技战术,在提高个人技术的基础上,提高团队技战术水平,培养团队精神,行形成练筋骨、磨意志、润情操的足球文化、学校足球队共计12名队员,从四至六年级选出。练筋骨体现在提高身体素质、提高足球技能、掌握一定的技战术。

磨意志体现在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润情操体现在遵守规则、尊重对手、互相鼓励,既要拿成绩,又要培养良好的体育素养,注重过程。

3.具体安排

结合学校实际,统筹安排,3月到6月为一个周期,9月到12月为一个周期.

3月到6月:

项目

辅导教师

地点

学生

油画棒

郭志芳

美术教室

一年级

折纸

赵艳琴

二年级教室

二年级

合唱

苗茵

音乐教室

三年级

剪纸

孙晓英

四年级教室

四年级

科学小制作

郝亚峰

实验室

五年级

劳动技术

史化忠

种植园

六年级

9月到12月:

项目

辅导教师

地点

学生

手指操

杜玉红

一年级教室

一年级

编花绳

张利

二年级教室

二年级

十字绣( 钻石贴)

贾瑞红

三年级教室

三年级

织毛衣

常冬梅

四年级教室

四年级

诗词趣谈

赵利涛

五年级教室

五年级

五子棋

荆晓燕

六年级

六年级

学校足球队由教练员挑选队员,体育教师要有训练计划,做好记录,及时总结训练效果.

4.实常规,健全制度

为加强活动组织实施,确保活动效果,避免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对活动坚持做到5定:

(1)定活动目标。各小组确定活动目标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2)定活动时间。周五下午二节课后,下午第二节课的老师必须按时下课,不得拖堂,确保学生活动时间。

(3)定活动内容。各小组按照计划展开活动,不得随意更改。

(4)定辅导教师。活动由指定教师组织,如有特殊情况,必须通知教导处,以便及时调整。

(5)定活动地点。学校确保各小组有固定的活动地点,不得随意更改。

实施活动的过程将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中,教导处将会对活动进行检查考核,保证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管理。

5.科学组织,追求实效

辅导教师要科学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建立点名制度,确定活动人数,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每次活动师生都要准时到位,特别是教师要至少提前3分钟到位,准备活动。活动期间,教师要加强安全教育,认真落实安全措施。班主任要加强教育,教育学生听从辅导教师教导,不得随意缺席,学生如有请假,必须通知辅导教师。如有特殊情况要通知班主任,告知学生,班主任妥善安排。活动结束后,负责老师要做好物品保管、门窗开关工作、使用后的卫生清扫工作。

未尽事宜,在实施过程中及时修订。

篇4

论文摘要:网络是一门新兴的计算机技术,它给校园体育文化传播带来了巨大影响,使教师学生都改变了观念,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它也改变了体育课堂,使体育知识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改变,推动了校园群体活动的开展。

1前言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和局域网技术的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智能网络,逐渐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人们足不出户,借助网络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时事情况、风土人情、交通旅游、天气资讯、体育赛事等等,所需要了解的信息都可以了解,人们的生活已逐渐离不开网络。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它既可以满足人的生理健康需求,又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需要;既是一种健身娱乐的方式、方法,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影响。世界范围内高水平竞技体育所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就说明了这一点。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知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体育文化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借助网络向学生传播体育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

2.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

2. 1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即学校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王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仕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2. 2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形态之一,具有强烈的个性,它来源于社会大文化,以社会文化为其背景,滋生于社会而又不同于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文化,因而它又具有自己的特殊功能。校园体育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就是校园精神,而校园精神是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是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心理特征、行为方式。有人把学术文化比作校园精神文化之首,而把体育文化看作是校园精神文化之躯。因此,体育文化作为校园精神建设的一种途径和形态构成了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网络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影响

3. 1网络更新了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

网络教学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方式。它给体育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促使帐育老师不断努力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学习并运用网络教学技术。并且它使体育教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它丰富了教学的形式,使学生参与体育教学过程,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网络教学的发展要求体育教师更新思想,需要体育教师将眼光放远,认真学习网络体育教学技术、制作网络体育教学课件,真正去网络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体育教学素材与资料,加强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

网络教学使得体育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更强,在网络教学中,课前体育教师依照教学的内容与要求,自定体育学习的顺序、结构等,设计整个学习过程;课后体育教师可以即时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辅导,随时一对一,一对多的复习指导,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3. 2网络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充分发挥了自主性

利用网络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的兴趣提高,热情高长。借助网络技术,将体育的的一些经典赛事和技术动作进行采集,通过电脑界面亲切,图文并茂,声像同步表现出,大大吸引了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如在讲授太极拳技术动作教学时,可以很快的介绍其动作技术要求,结合动态的图形,使f生很快就了解技术动作运行方向,不断的重复观看技术动作,并进行模仿技术练习,很快的掌握动作,这些是体育教师课堂无法做到的,在网络中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了。还有在进行篮球裁判法教学时,借助网络进行裁判规则讲评,了解基本的裁判规则后,结合激烈的现场篮球比赛,辅以及时的规则讲解,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变得不再枯燥,发挥了体育运动的魅力,因而丰富了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体育的趣味。

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网络体育教学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老师组织体育课堂教学,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锻炼的方式和方法,自己独自进行练习,老师在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进行指导,使课堂教学变成以自我学习为主。例如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本学期的体育的授课计划、体育考核项目、以及体育各项考核的标准,考核时间和每次课的任务,学生就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并加强课后练习。这样学生的体育锻炼就变得有计划、有目标,从而能够很好的完成体育课程学习任务。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3. 3网络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利用网络进行体育教学,首先使体育知识传授方式发生了改变

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内容及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等确定正确的体育教学目标。其次,进行适当的教学设计。再根据需要取材,完成一个内容丰富多样的体育网页。其中需充分考虑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环境。例如体育课程设置,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体育教学的整体课程计划,其次是学年计划和学期计划,然后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考核项目和考核标准。接下来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班级的特点,制定课时教学计划和目标,体育教师依靠课前设计,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要点,引导学生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其次体育知识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体育知识传授。网络体育教学中,面对学生的是计算机和丰富的网络世界。其中体育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过程中,学生登陆体育教师的体育网页学习知识,可以在网络中寻找相关体育知识资料、在网上就学习的问题和同学相互交流。例如在进行排球战术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一学习多种情况下的进攻和防守战术,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战术、在网络中通过动漫或FLAS日形式进行演练,体会自己设计战术的合理性,带着极大的兴趣通过尝试动手动脑通过实战演练去解决问题、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果学生对体育的一些技术动作一时不能理解,可以看提示,看示范分析,也可以呼叫老师请求个别帮助。总之通过网络体育学习的灵活性得到了加强。使体育教学变为体力与脑力并重,同时整个网络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少有老师强加的成份,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次体育自主学习。

3. 4网络推动了群体活动的开展

群体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群体活动,校园体育文化是不完整的,离开了群体活动,校园体育活动就失去了凝聚力,就失去了它吸引人的魅力,所以开展好群体活动,是一个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何利用网络开展好群体活动成为了学校体育部门研究工作之一。

群体活动开展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宣传和动员,而网络是一种最好的宣传工具。目前学生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大多数的信息都来源于网络,群体活动的宣传公布于网络中,学生可以了解,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参与到体育群体活动中来。另外校园体育群体活动直接参与者毕竟是少数,观众和支持者才是主体。目前有些学校就利用现代科技,对学校的重大体育群体活动,进行现场转播或采集图像资料通过网络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群体或动开展的情况,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群体活动中来。例如每年一次的大型校运动会,通过网络使学生了解各项比赛比赛进行的情况,从而决定自己支持的对象,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群体活动的热情,有利于推广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

4.充分利用网络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

4. 1建立专题性体育网页,增强师生之间的合作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体育知识是有限,再加上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学习效果未必理想。制作优秀的体育新闻网页、体育学习网页、体育宣传专题网页,在校园网上,让学生通过访问校园网,在线学习体育知识,在学习和自我锻炼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体会于网络中,进行共享。这样通过学习、网上探究、师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加强了,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 2建立名师BBS论坛,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意

根据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安排体育教师坐客BBS论坛,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例如可以讨论如下主题:“你喜欢上什么样的体育运动项目”,“与老师共评球赛”,“你是怎样看待你的健康”等。通过讨论,学生会把自己的想法呈现给体育老师和同学们,体育老师会对学生的观点做评述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供学生借鉴。这样就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共同促进利用网络学习的目的。

4. 3创建体育教师个人网站,适应学生发展、加强师生合作关系

篇5

关键词:体育管理;计划网络图;警察体育;构建

计划网络图技术是体育运动竞赛管理特别是大型运动比赛与场馆建设中运用较多的一种现代的有效管理技术。有的称之为关键路线图(要径法)、计划评审技术(柏特法)。它是系统管理思想在体育管理中的运用,是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行之有效且便于推广的先进管理技术手段。

警察体育教育是公安院校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教育,也是公安院校的特色教育。有的人也说警察体育课程是公安院校的“面子工程”,如何有效建设并管理好这个“面子工程”,一直是公安院校警察体育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运用先进的现代管理科学技术与方法,对警察体育的警体教学计划、警体训练与比赛计划、警体科研计划、警体师资教育培训建设等进行系统设计与规划,利用网络图技术,把各部门(教研室)、各分系统、各主题的各项具体工作的先后顺序及相互关系集于一体,通过计算网络图中的有关参数,找出关键图和关键作业(问题),不断改善网络计划,选择最优方案付诸实施,并通过网络图对整个组织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监控,保证最合理的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资源,达到计划目标,获得最佳的管理效益。

一、警体教学计划网络图的制订

警体教学计划是公安院校警体计划最基本的计划,要解决一名合格警察到底应具有哪些主要的警体素质,同时要使各教学与训练计划合乎科学的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达到培养目标,步入社会后成为一名合格警察,是系统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

警体教学计划的制订应按照专业培养的需求和社会(公安实践)的需要来确定教学大纲,按照教学大纲来选择确定教学内容,按照运动生理与运动训练规律、方法,以及各教学内容之间的必然联系,确定各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使前一个内容是后一个内容的基础或条件,后一个内容在前一个内容的支持和辅助下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教学计划的设计同时要考虑各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教学时数,这需要进行实证研究,获取原始数据,不能凭空强加给一场课多少教学内容,最主要的是要考虑教学效果,没有教学效果,计划就不是合理的和科学的。只有充分考虑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并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各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教学时数。确定好各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教学时数后,才能按照教学时数安排各学期的教学工作。

一个完整的警体教学计划网络图由专科教育五个教学学期或本科教育七个教学学期组成,分三个主要阶段:基础训练阶段、基本技战术训练阶段、技战术提高与实战能力训练阶段。三个训练阶段紧密联系,同时基础训练将贯穿始终。

二、警体训练与比赛计划网络图的制订

警体训练与比赛计划即是学生警体业余训练规划,是警体教学计划的补充和辅助,只有警体教学计划没有警体训练与比赛计划,将使警体教学计划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其教学训练工作也是不完全的。警体训练与比赛计划分统一的训练与比赛计划和组成不同级别训练队的训练与比赛计划。可以设计一周二至三次的统一时问的训练,如下午上完课后与晚饭之间这段时间,或者早操时间,按照运动生理与运动训练规律,不宜每天都早晚安排统一训练。

组建运动队应当进行梯队管理,尽量做到每个专业区队组建一个队,平时训练可由优秀学生或同专业高年级训练水平高的学生带队训练,各系可组成一个系级队,在此基础上,全校组建两个以上的校级队,由教师带队训练,女生可单独组建校级队或各自在自己专业区队的队训练。这样,校级的训练队有广大的基层训练队做基础。两个以上的训练队有利于竞争机制的形成,更好的带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热烈氛围。

比赛计划分教学比赛和单项比赛,教学比赛是就教学内容进行团体性质的比赛,教学比赛一般一个学期举行一次,宜安排在所有教学内容结束后的学期末前二至三周进行,使之集中精力进行完教学比赛后即可全心转入复习迎接期末考试;单项比赛一般是个人比赛,比个人的技术与战术,如格斗比赛、射击比赛、田径比赛、警察体能比赛等等,个人比赛一学年或一学期举行一次。在比赛计划的规划中,应当把各类比赛循环举行,使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经历过所有比赛一次。

警体训练与比赛计划应当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建立以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发展学生健康观,牢牢把握素质教育为主线的训练体系,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能力,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

三、警体科研计划网络图的制订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研究工作同时是一个高等学府应有的基本功能。有效的科学研究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警体科研计划是研究与警察体育学科发展有关的研究工作,具体包括警体教材建设、警体科研近期和长远规划、警体课程体系建设、警体课题规划与管理等。

警体科研计划网络图应当根据本校教师的科研实力合理制订,如果实际工作所急需、紧迫的问题,而本校教师不具有这方面的科研能力或者科研水平不够,应当进行横向的或纵向的联合研究,横向的联合研究一般是理论体系问题,与各科研机构或体育院系就警察体育学科中出现的重大理论问题联合研究,借助科研机构的科研力量和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及文化底蕴,来夯实和完善警察体育学科建设;纵向的联合研究指与实际工作部门的联合研究,就理论与实际的关联展开,警察体育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技能教育,它首先是为职业所需要,应当为职业需要服务,如果不能为职业需要所用,就是理论与实际的脱节,这种理论就无法指导实践。因此,纵向的联合研究是必要的,应当列入警体科研规划之中。

警体科研计划网络图就警体教材建设、警体科研近期和长远规划、警体课程体系建设、警体课题规划与管理等分别制订不同时段的计划,根据本校教师的科研实力来确定年限,同时各计划要协调进行,互为因果,在计划网络图的路径和作业点的计算中,各种因素应全盘考量,精准规划。各计划共同形成警体科研计划网络图。

四、警体师资教育培训计划网络图的制订

篇6

关键词:高二;田径教学;完善

田径类课程以其对中学生特殊锻炼的价值,被确定为中学体育教育的必修课程,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被认为是其它体育项目的基础,在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的各个阶段都有安排,这是对田径价值的充分肯定。以下笔者结合高二阶段的田径教学体会,对田径教学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一、拓展、完善田径课教学的内容,充分挖掘其健身、娱乐的功能

田径教学过程是一个传授知识技能和育人的动态过程,首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从而树立新的田径教育观念,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高二阶段田径教学应该对田径教学的内容、目标进行大胆创新。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打破田径运动技术系统的束缚。在田径教学中,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应合理有效的把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非竞技性田径运动内容,引进到田径教学内容中去,改变田径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比如,短跑的起跑教学并不只是仅仅局限于蹲踞式起跑,也可以采用站立侧向起跑或卧撑式起跑等方式,尽管蹲踞式起跑是最佳的快速启动方式,但人的快速启动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这一种在教学中应发展学生的多种启动方式。又如跳远的教学内容,并不仅仅是必须以动作技能较复杂的竞技性跳远方式来进行教授,可以加上助跳板跳远,用助跳板的方式跳远本身就是另一种跳跃技能,这样还可以有效增加学生成就感,进而激发起学习动力。再如,投掷实心球可以是滑步或原地投掷,也可是跳跃或跑动中投掷,总之,从多种形式发展学生的力量。二从学生身体发展的需要出发,构建田径运动健身体系。如将竞技体育的某些练习转化为田径教学的内容,田径运动项目与其它体育运动项目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复合型田径教学内容等,提高田径教学的吸引力、趣味性。田径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开发,应逐步体现内容的可接受性,以做到教学内容的开发和使用,有利于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体现内容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从真正做到教学内容为学生服务,为体育课服务。

二、注重田径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

高二阶段田径课教学方法应逐步朝着体现教学的现代化、教学的个性化、育人心理化和民主化的方向发展。除运用传统的语言法、直观法、分解法、完整法教学方法外,还应多采用新型教学法如,情景教学法、探究发现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游戏竞赛教学法等。但是“教无定法”,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教材等实际情况,因人、因地、因时的变化即使有有效的变换教学方法,以满足田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科学合理的处理好各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探索田径教学的基本规律,创造性的使用新型教学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对田径运动价值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田径教学的趣味性

在高二阶段体育课中或课后通过对田径运动价值宣传和教育,更好的让学生认知田径运动在教育、健身、娱乐、社会适应等各方面的价值,并有意识的加强田径理论知识方面教授,使学生储备一定的田径运动方面的知识,进而有效指导其运动健身的活动,让学生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田径运动的有益之处。另外,通过对田径运动项目的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体育教师通过对田径名人的讲解,不但可以让高二学生了解田径运动员及田径运动的魅力,也可以增加高二学生对田径运动的情感和兴趣,这样通过榜样的力量作用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好感,进而让学生更为直观的认知田径运动的特点和功能。田径运动的锻炼方法是人们根据需要自我选择,通过运用田径各项目的功能,以达到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为目的的锻炼手段。因此,体育教师通过田径运动锻炼方法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更为直接的认知田径各项目的功能,并形成科学合理的田径运动锻炼思维,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并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四、合理规划田径教学计划

合理的田径教学计划,能使田径教学工作有良好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体育教师科学而全面的考虑和安排田径教学,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使体育教师能更好的处理田径教材与田径课次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更好的便于体育教师经常客观的检查的自己的田径教学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体育教师的田径教学业务水平,以不断改进和完善田径教学的工作质量。因此,高二体育教师应对田径教学应有长期合理规划,如在全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中确定要学习的田径运动项目和课时数,并确定田径教学的目标,考核标准等,然后合理分配到两个学期中去。然后在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中,将田径运动教材内容按周次课时顺序排列成教学顺序。再者,在单元教学计划中,把一个具体田径运动项目,根据教材的性质,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将其分解成几个课时并形成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最后在课时计划中,根据教材性质制定田径教学目标,选择教材内容,制定田径教学方法,合理设计课堂组织形式,并预计课堂练习密度和负荷等形成教学计划。田径教学计划只有科学合理地衔接,才能使田径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从而避免田径教学盲目性、重复性等。

五、田径课考核评价体系要多元化

在考核评价上,既要注重结果性评价,也要注重过程性评价,适当增加学生互评、学生自我评价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方式。要综合考虑学生与学生之间、男生与女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心理行为、成绩进步等要素,使考核评价的方式多样化、科学化。真正使考核评价的效果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一、课前筛选体育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合理运用既要以教师为主导,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需求,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知识进行创新建构。这就要求体育课程资源需要经历筛选、组合、归类、选取等加工过程,使其优化后成为可合理利用的课程资源以调节师与生、教与学的平衡。具体方法可以从以下五个角度考虑:

1.从实现教育目标的角度来看,要考虑体育课所选的课程资源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整体素质,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包括身心健康、社会适应度与心理承受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健康知识服务社会的能力。比如多人球类练习相关课程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培养团结友爱精神;二人对抗性练习课程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耐力性活动项目课程资源能锻炼学生的耐受力,磨炼其意志;体育健康教育及安全防护知识课程资源能提高学生对自身及社会的认知等。

2.从认知规律的角度来看,要考虑体育课所选的课程资源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否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需求。比如根据初中女生柔韧素质发展需求,选择健身操、舞蹈相关的课程资源;根据初中生活泼好动的身心特点,选择体育游戏相关的课程资源等。

3.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角度来看,要考虑所选的体育课程资源是否有利于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学生学习的本质不仅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以及发展自我的能力。所选的体育课程资源应该有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才不违背教育本质的意义。

4.从教师素质的角度来看,要考虑所选的体育课程资源是否与教师的现实水平相适应。比如在初中体育课上,选用了难度系数较高的体操技巧类课程资源,不仅教师很难完成课程的教授,学生也难以理解知识要点和学习运动技能。

5.从教学针对性的角度来看,要考虑所选的体育课程资源是否与学生所学的内容有联系。教学目标决定了学生所学的内容,如果所选的体育课程资源与学生所学的内容没有联系,必然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也就失去了教育本来的方向和意义。

二、课中注重课程资源动态生成教学

例如一次体育课的内容是体育游戏,突然有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跑动时出现踝关节扭伤,这也是教师预先没有想到的。此时,教师一边为学生采取损伤的急救措施,一边可以将此案例作为新的课程资源动态生成教学,现场给学生讲解踝关节扭伤的原因,我们要掌握基本的损伤急救原则,制动、止痛、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切忌伤后马上搓揉伤部或用热水浸泡伤处等。学生在动态生成的教学中不仅仅掌握了踝关节损伤预防、处理相关的健康知识,还能尽量避免以后体育课上此类运动损伤的发生。事实上,这些动态生成的内容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只是有意识地把它作为一种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中学体育课上要合理地运用课程资源动态生成教学,我认为有必要把握以下三点:

1.要把教学大纲和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能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教学程式,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生成情况”,灵活取舍教学内容,及时调控教学过程和课程重点。

2.要把学生的差异看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客观认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学生个体生长环境,智力发展情况,生活阅历以及知识结构方面都有差异,因此,导致学生的身体、个性、学习等状况都有其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因此,学生即使在学习同一个知识时,也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必定会碰撞出火花,教师要注意利用这种转瞬即逝的机会,开发出新的课程资源。

3.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动态生成的教学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走,而是根据具体的情况,教师在整体上把控教学目标的同时,灵活调整教学过程,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三、课后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探寻问题

篇8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为培养世纪人才,起着特有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因此,学校体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兴起的“素质教育”打破了“应试教育”的模式,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思想正逐步完善,那种只重视“校园体育”而忽视校外体育的传统观念荡然无存。随着人们思想观念逐代更新,素质教育决非是跳跳唱唱,多上些副科这般简单。它是一项合乎世纪发展所趋,随应社会发展所需,科学合理的人类文化建设工程,它的完善仍需几代人的努力。而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组成的学校体育教育,同样扮演起素质教育这一角色。因而,随着现代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要争取与创造各类有利条件,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资源的开发,并加以科学化管理、运用,从而促进学校体育目的任务与目标的合理实现。

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合理开发、科学化管理与使用对策:

一、资源只有做到科学、合理化的开发与利用,才可能更好地提高有效使用范围

1.更新观念,提高有效使用率。设施资源的管理与使用,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配合与支持。校领导要给予重视与扶持,还需同其他单位有效挂钩,提高有效使用率。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从整体效益上讲,都有很好的发掘潜力。

2.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体育器材具有多种功能,只需转换视角与思维方式,就可开发与利用有限的设施资源。如:栏架除用作跨栏外,还可用作小型足球球门(或作投射门),钻越的障碍物等,篮球还可作保龄球用等等,做到物尽其能。

3.制作简易器材,缓解资金投入不足。学校管理者应结合本校实际,在有限设施资源基础上,开发制作简易器材资源,以此来改善教学条件。如:用废旧篮球作游泳浮物,旧足球和沙子等制作保龄球等等。这样既可节省资金,又能最大限度满足教学资源的使用。

4.适当改造场地器材,以提高利用价值。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展开,有限的体育资源已难以适应教学需要。因此,学校可把成人化的设施资源改造成适合中小学学生活动的场地与器材。如:缩小足球门,降低篮球架高度等等。做到物尽其材,开发其功用。

5.合理布局学校设施资源。

二、在确保安全、有效使用的基础上,学校场地器材的布局要形成相互依托、互为补充的多功能活动区

(一)课外体育锻炼计划科学灵活

随着麻雀学校的改造,示范性高中的兴起,学生生源的增加,学校场地、器材的有限性,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这就需要体育管理者从全局考虑,合理安排体育锻炼计划,做到科学性与灵活性双重体现。

(二)制定全校体育锻炼工作计划有效性

合理安排全校体育锻炼计划是场地有限资源能否被充分利用的关键。这既要考虑到教学、训练场地安排,又要兼顾体育锻炼场地合理使用。在拟定计划的同时与校教研处、教导处共同协商,科学安排好各年级体育锻炼时间,合理划分场地的使用范围,突出灵活性、管理统一性、规范性。

(三)班级体育锻炼计划周密布置

体育工作者要根据本周场地使用情况来灵活安排班级周锻炼计划,交由班级执行。由班主任领导并负责,体育委员具体组织,体育教师深入操场组织与指导学生活动,从而避免资源使用冲突的发生。学校在管理上建立定期研究、制定计划、汇报检查验收、总结评比奖励等相关制度。

(四)设施资源管理科学规范化

场地器材既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又是搞好体育教学与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物质基础。

(五)设施资源使用合理化、有效化

结合本校及周边环境,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空地,使学生在安全、适宜的环境中学习。搞好设施资源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管理工作,最大限度提高资源使用率。与此同时,加强场地器材的保养工作,合理使用有限的财力、物力,从而使每一件设施发挥尽可能大的功用。

(六)健全器材借还制度

器材借还制度的设立,使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能够保证学生有必要的器材和能及时发放器材。从而避免器材流失,降低其损耗数量。

(七)落实教师使用教具的有关规定

教研室统筹安排教师上课使用的教具及场地器材,监督其课前填写有关教具清单,课后签收器材。若发生丢失损坏器材应及时向管理员说明,并书面报告交教研室存查,以便按规定处理。

(八)完善场地租借制度

篇9

xxx是一位普通的体育教师。从教十一年,她牢记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他是一直非常的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地工作着。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人之举,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倾注着全部心血,做着平凡的工作,比他人更扎实、更投入,更有成效。她是学校 “青年新星”、“教学明星”,是区优秀教师,市对口扶贫先进个人。

一、勤学深钻、业务精湛

体育工作是程老师热爱的事业,上好每一节课是她追求的目标。XX年国家启动了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程老师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按《标准》制定计划,认真备课,努力寻求好的方法,让每一节课都是好课。由于她刻苦钻研,在区小学新课程体育教学竞赛课中荣获三等奖。在区中小学体育教学教案评选活动中荣获小学组(范文大全)一等奖。她撰写的体育教育案例获区级比赛二等奖,两篇论文 荣获市第三届、第四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赛三等奖。连续两年的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

2oo2年她担任教研组组长,她深知要把工作干好,仅靠个人是不行的,必须依靠整个团队。她组织老师学习新理论,拟定校本实验方案、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着力探讨阳光体育如何在校园开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学生每天进行锻炼的安排表。由于场地有限,一些体育项目无法在大课间活动开展时,就利用操场上的每一个角落,合理的安排,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时都能享受到锻炼的乐趣,健康地成长。每次活动时,程老师都到场,落实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去年区教委领导来视察,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赢得的了一致好评。

她积极组织开展体育校本教研活动,坚持每月同伴互听课四节以上,并积极开展课后反思、互议,学校体育组工作朴实、扎实、有效。XX年在市开展的第二届中小学优秀教研组长评选活动中,她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教研组长”。

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程老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她热爱事业甚于她的家人。

XX年2月,她的丈夫做了脑部囊肿切除手术后,她本该去照顾病重的丈夫。但当时正是区“三跳”比赛前夕。为了取得好成绩,早上七点到校训练学生。晚上六点才能回家,忙碌奔波,让她疲惫不堪,可是她没有怨言,也没有计较报酬。有的只是对丈夫的愧疚,对三岁女儿的歉意。那一年,学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区团体总分第三名!

篇10

摘 要 有效的课堂教学在课标实施中意义非常重大。本文从四个方面就:有效教学的内涵与外延、有效体育课堂教学的特征、有效体育课堂教学的探索、创建有效体育课堂的思考进行解读。

关键词 教学内涵 教学特征 教学探索 教学思考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与外延

(一)有效率的课堂教学于20世纪上半叶出现,主要是为解决知识无限与教学时间有限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二)有效体育教学的内涵包括效益、效率和安全三重意蕴。1.效益――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并对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有益。2.效率――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成本,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3.安全――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三)有效的体育教学的外延涵盖有效的课前准备、有效的教学实施和有效的学习评价等。今天我们把视角主要聚焦于课堂,因为一个学校如果缺少有核心竞争力的课堂,就只能行走在教育的边沿上。有效课堂是有效教学的主阵地。

二、有效体育课堂教学的探索

(一)盘活教材,这是有效体育课堂教学的基础

1.解读课标、研究教材,熟知学生的起始点,关注新旧知识连接点,掌握知识、技能的增长点。2.灵活处理教材,根据教材找准重点、结合学情确定难点;面向全体学生,了解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合理的选择方法、手段;要有恰当的学习坡度,为突出重点、难点搭建扶梯。要有恰当的负荷,学练的强度密度要适当。3.重视教材的教育性,挖掘教材的非智力因素,注重学生学习动机和动力,学习兴趣和态度,学习情绪和意志。4.精心备课,进行教学设计,按照我国现行的课程标准,这个系统对义务教育阶段来说依次是:水平教学设计学年教学设计学期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学时教学设计;而对高中阶段来说依次为:水平教学设计模块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学时教学设计。

在常态教学中一个单元常常含有好几节课,对同一单元来说,其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在设计思想、学情分析、教材分析上常常雷同或类似,因此在每节课的设计中都要写设计思想、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显然没有必要也不切实际。

(二)搞活课堂,这是有效体育课堂教学的条件

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创设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生动活泼的氛围,创设良好的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的教学生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 ,另外要创设开放性空间,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热情投入。

(三)激活过程方法,这是有效体育课堂教学的途径

1.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教无定法,但必须选择适应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启发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2.针对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学段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3.针对重难点的教学和技能要领的掌握,适时进行示范和点拨诱导。4.敏锐观察学生的学练状态、运动保护与安全,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控。5.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四)用活“以学定教”是有效体育课堂教学的核心

教师的难能可贵在于他们的教育意识,作为一个教师必须确定学生为主体的地位,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用民主平等的态度去与学生交流、沟通,要有一颗年轻灵动的心去和学生一起互动,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坚持育体育人。

三、创建有效体育课堂的思考

(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1.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四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信息、教学媒体。2.在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是主体(称为双主体),教学信息(教材等)、教学媒体(场地、器材)是客体,客体为主体服务,我们决不能反客为主,过于难的教学内容和过于花哨繁多的器材不是我们的选择。在双主体中教师这个主体处于“导”的地位,学生这个主体处于“学”的地位,通过“学”发挥“引领”和“指导”的作用,从“学”的角度看“学”是主体,“导”是“主导”这是基于当前教育环境的最好的师生关系的描述。

(二)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预设是教师教学实施前对教学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预测和设计。所谓“生成”是指教师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教学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对“预设”和“生成”我们不能绝对化,要注重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辨证关系。

(三)学会与会学

有人把学生习得一项技能比喻为得到一条“鱼”,而把会学比喻为有了“渔”的本领,“鱼”和“渔”同一个音的两个字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当然教师培养学生不能满足于教学生“学会”就为止,而要让学生“会学”,但是“会学”起步于“学会”,没有千千万万个“学会”,就没有后来的“会学”。我们现在课堂教学中提倡的“导学”就是要求教师的“指导”能引领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

(四)规范化与个性化

目前省教研室对高中课程实施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出台了一系列“规范”要求。而在实际工作教学中虽然有针对性的去实施外,可能我们在教学中还有些做的不够的地方,因此教学实施中要重视多样化个性化,当然并不是说只重视多样化个性化而忽视规范化。教学规范化是我们的“底线”,我们应该在这个“底线”的基础上去追求多样化个性风格。决不能以多样化个性风格为由,缺失规范化要求。

(五)课内与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