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货币的起源范文

时间:2024-02-23 17:4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学货币的起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学货币的起源

篇1

【关键词】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金融学;教学

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唯物辩证思维方法之一,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唯心辩证法体系中首次提出。但古代的一些军事理论家从战争史中概括战争指导规律时,就已经不自觉地采用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合理成分,使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不再是用来描述观念或概念的自我运动与发展的方法,而成为理解包括战争现象在内的整个社会历史现象的重要科学手段。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要求在认识事物时,要把对事物历史过程的考察与对事物内部逻辑的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逻辑的分析应以历史的考察为基础,历史的考察应以逻辑的分析为依据,历史与逻辑最终走向现实,以达到客观、全面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目的。

二、金融学课程理论的特点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将原目录中的“货币银行学”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合并为“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但是对于金融学学科体系是存在着广泛的争议的,我们是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课程为基础来进行本论文研究。

(一)金融学理论具有历史性特点

金融理论往往来源或根植于实践,这些理论都有着各种类型多样、程度不同的历史渊源或历史背景。几乎每一个金融学理论都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如果不去理解每一个理论的历史起源、发展过程,就很难理解理论本身的真正内涵。比如,关于货币理论,究竟什么是货币呢?如果单纯从现实来看,人们通常把纸币称作货币,但是中国古代又有贝币、银币、金币等,那么这些是不是也是货币呢?如果是,它们和现代的纸币又有什么区别呢?想知道答案,就必须对货币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再例如,关于货币层次的划分,中国的M1货币层次不包含居民活期储蓄存款,而关于货币M1的一般定义是包含所有的活期存款的;所以如果单纯以理论来看就解释不通,但是如果了解中国建国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居民活期储蓄存款是以存折形式存到银行的;不像企业活期存款以支票形式存在,可以直接进行支付;那么就能够理解中国货币M1层次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划分了。

(二)金融学各理论之间逻辑关系强

金融理论既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又是一门规范性很强的课程,不同部分的知识结构以及同一部分的知识内部往往有着严密而科学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既表现有必要的规范性分析特点,又表现为应有的实证性分析特点,而且随着金融理论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特点表现得日趋明显。

比如,对于货币的知识体系,许多章节都有涉及,有货币的概念、货币发行、存款货币创造、货币供给与需求等,这些知识点联系非常紧密,如果不深入、客观的追溯、考察、分析并解读历史,厘清它们的逻辑关系,将难以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理论。

(三)金融学理论与现实密切相关

金融学理论与我们置身其中的现实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经济金融环境当中,或多或少的受着金融时事的影响。但是要想通过现成的理论去透彻的理解、解决现实问题,还是有比较大的难度的。而且正是因为金融学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所以金融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文化意识,以金融视角进行思考和观察能力,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判断,所以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一般理论的简单解释。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因为金融学理论具有历史性、逻辑性强和与现实联系密切的特点,所以要求教师在思考和讲授金融理论时必须贯穿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统一的方法。在实际运用这个方法的时侯非常困难,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完备的知识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要有广阔的知识背景,而且能把复杂的纵向和横向的知识结构体系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一)寻根溯源,厘清脉络

每一个理论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所以在研究理论的时候,就不能仅仅只限于表面的解释。而是要探求理论的渊源,找出其产生原因,发展的历程,然后就主要观点或发展主要阶段以比较易懂的方式讲授给学生。

当我们讲到利息时,给利息的定义是利息是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或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取的)报酬。如果就到此为止的话,那关于利息的许多经典的意义我们是无从知道了。关于利息,认为利息实质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西方经济学将利息分为实质利息理论和货币利息论,实质利息论认为利息是实际节制的报酬和实际资本的收益,实际利息率最终取决于起初的生产力因素,如技术、资源的可用性和资本存量等。货币利息理论认为利息是借钱和出售证券的成本,同时又是贷款和购买证券的收益。作为一种货币现象,利息率的高低完全由货币的供求决定。我国学者认为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利息来源于国民收入或社会财富的增值部分。为什么各种定义差别如此之大,这就要从利息产生、发展及利息理论的演变去厘清。

再比如我们介绍货币银行学课程里金融市场部分中的欧洲货币市场,它是一个境外货币市场,有着相对宽松的市场政策和制度环境以及诱人的市场利率结构,所以欧洲货币市场才那么的发达。但是这只是比较肤浅表面的解释,因为即便给出相等的或更好的条件,中国的市场也很难像欧洲货币市场那样发达如此之迅速。因为一个发达的市场不只需要良好的条件,还需要历史的机遇。欧洲货币市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既有前苏联将其在美国的同类资产转移到伦敦形成境外美元,又有“石油美元”进一步促进,所以欧美货币市场才发展的那么迅速。这样对境外货币市场的特点和被管制程度等相关问题的理解也显得非常容易了。

(二)注重留疑,整合要点

如前所述,金融学理论各部分内容之间相互关联,交叉融合,比如国际金融里面的外汇与汇率、国际收支、国际储备等知识模块之间有密切关系,讲到汇率内容时候要用到国际收支知识,而讲国际收支内容时也要涉及到汇率知识,所以最好方法就是在先讲的内容里面注意留好疑问,切记这个疑问是经过老师的精心准备提炼出来的,另外,切记以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学生牢记这个疑问。并且还要通过案例、时事加以引导,让学生课下去查找资料,自己去寻求答案。这样就可以一方面避免学生因不懂而失去信心,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

当留疑做好以后,随着课程内容的进展,当进入到留疑模块时,要记得以留疑为切入点,逐渐导入所要教授的内容。在讲授完所有相关课程内容之后,还要有个归纳总结,就是把相关的内容以合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整理。比如简要归纳汇率与国际收支关系:当汇率被低估时候,会导致国际收支顺差;而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汇率升值,这虽然会使低估现象有所缓解,但同时也会影响一国出口。

(三)结合现实,深入探讨

历史的、逻辑的分析最终要走到现实中来。当对理论的来龙去脉,相互关系都厘清了之后,再去分析、解决现实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巩固对所学理论的记忆和理解。

比如,对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形式、货币的层次等有关货币的内容清晰理解之后,要求学生结合现实中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现实进行分析,给出学生自1998年以来的CPI指数,让学生自查我国自1998年以来的货币供应量,分析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再比如,对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内容,学生觉得不易理解,所以往往是浅尝辄止,不去深入探讨;尤其是对于“特里芬难题”和“没有泪水的赤字”,他们觉得实在无法理解。为了让学生深刻把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质及历史意义,在上课过程中结合“9・11事件”之后美国十年来经济发展变化这个现实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并详细解读美国作为世界资本家的本质;这样一来,学生兴趣盎然,不但认真听,还向老师发问,结果是不仅理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质,而且理解了二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展变化历程。

总之,在金融学教学中,使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无论是教师的引导功能,对知识体系的把握能力,还是学生的求知潜能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释放,由此而产生的教学效果是深刻的、全方位的。但是这一教学探索还处于初步阶段,需要我们很长时间的摸索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并且需要团队的协作。笔者会日积月累的充实理论知识,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去完善这个方法的。要走的路很长,但是,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篇2

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是指导教学活动的方针和原则。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层次人才的高等院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第一,牢固树立“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必须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第二,以人为本,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关照人的全面发展。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授人以渔”,在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2.更新教学内容,突出课程实用性

对于非金融专业的金融学课程,因授课时间有限,与政治经济学重复的部分如货币起源、货币制度等内容可以略讲;与西方经济学重复的部分如信用理论、利率理论、通货膨胀、货币供给、货币需求等内容可以少讲,从而集中宝贵的时间资源重点介绍一些证券、保险、基金等微观金融的内容;对商业银行部分,可重点关注商业银行深化改革、混业经营趋势以及网络银行等内容;以前经常被忽视的电子货币、消费信用、民间信用、金钱道德观等内容也应该加强。对利率市场化、中小企业融资难、金融全球化、金融创新、金融危机等体现时代特色的内容,教师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3.强化实验教学环节

可以在整合和充分利用已有实验室资源的基础上,利用相关设备和系统,建立涵盖证券、期货、保险、基金、银行、外汇等仿真交易的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模拟“操盘”,同时也可培养学生沟通、协调和合作能力。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金融中介公司已经推出了各色各样的模拟交易平台,网页版、下载版、手机版不一而足,这是一个容易被教师忽视的低成本、高效益的实验途径。这些免费交易平台涵盖了外汇、股票、基金、ETF、衍生品交易等几乎所有的金融投资领域,通常拥有同步实时报价、最新财经动态、专家市场分析以及种类繁多的技术分析工具,还有各种有奖交易竞赛供学生个人或组团参与。相比固定的实验课,这些免费交易平台在学生操演学习的时间、地点等方面更加灵活,仿真性和趣味性也比较强,只要教师加强相应的指导、检查和评比考核,学生就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4.创新教育方式方法

篇3

[关键词] 货币银行学 管理类专业 教学改革

管理类专业学生系统、全面的接受货币银行学的培训,有利于他们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经济规律,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金融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践教学中管理类各专业开设的《货币银行学》课程通常沿用的是经济学专业的教材、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两者在课程教学上并无任何区别。许多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由于不习惯抽象的经济学实证分析而觉得《货币银行学》很枯燥、甚至主观上抵制学习。在课时少,学生相对不重视等不利条件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则是每一位任课教师都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管理类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对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涉及的就是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从当今国内比较权威的货

币银行学教材来看,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大体围绕货币(货币的扩展信用),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静态的货币,主要研究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扩展――信用以及货币借贷的价格――利率;2.动态的货币,研究内容包括货币资金的流通,即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具体涉及到货币、资本市场及其运行机制,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及其经营运作机制等;3.货币与实体经济的相互作用,内容涵盖以货币供求为核心的宏观金融理论,如通货膨胀理论、货币政策理论、汇率理论等。通过以上基本内容可以看出,该门课程是以货币为研究中心内容涉及金融学几乎全部研究领域,具有强烈的“宏观金融”、“机构金融”的色彩,而把真正有可能与企业金融活动有关的微观金融部分放在“金融市场学”和“金融工程”等其他金融专业课程中。这种适应于金融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安排显然对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有失偏颇,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二、管理类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体系改革的内容

1.以企业金融活动为中心,建立适合于管理类专业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体系。管理类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体系的内容设计应该更多站在企业金融活动的角度加以取舍,突出以下三个方面:(1)“实用性”。管理类本科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性人才,而不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人员。《货币银行学》课程内容应避免沉溺于金融经济学中数学逻辑的严密推导,而更应强调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加深对理论,特别是能作为剖析复杂金融现象的一些基本结论的准确理解和运用,强化金融机构的“管理”、“经营”色彩。让学生更多的从企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角度审视金融理论的实践意义。(2)“微观性”。管理学与经济学以微观经济主体为界各有偏重。管理类专业的《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点应该是设定企业为主体,考察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融资行为和理财活动,以及围绕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活动。(3)“国际性”。随着我国企业经营活动国际化的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国际金融方面的知识要求也越来越高。管理类《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学体系也应迎合这一企业需求,加大国际金融的讲解。因此,在课程改革上,首先要将《货币银行学》宏观金融的特点微观化,内容除保留“货币、信用、银行”三大基本内容外,还应补充或强化金融市场 、金融工程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等相关内容。其中金融市场部分可以重点介绍目前对企业开放的股票、债券市场中有关企业股票、债券的发行、增发以及中小企业板块上市融资的相关规定,在此基础上适度介绍金融经济学中有关资产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无套利因素定价模型的部分内容,借此培养学生科学的风险、投资观念。金融工程部分除了介绍各种基本金融衍生产品的概念、功能外,还可以重点介绍我国目前已有的远期外汇类金融产品的套期保值方法,以及有关商品期货市场的交易、定价、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国际金融部分除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等基本内容外,还应强化外汇市场、汇率风险等管理内容,以及补充我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的相关介绍。除了上面有所“取”,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同样应强调有所“舍”,对于一些涉及货币思想史、政治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例如,货币的起源、货币形式、货币制度的沿革在政治经济学中都有所介绍;货币的供给、货币的需求、货币供求与利息率的决定、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内容都在宏观经济中也有所涉及,为了避免重复,该部分的内容都应舍弃、弱化或不必过多展开。

2.以全景展示,根据形式变化及时补充新知识。经济发展中变化最快的部分莫过于金融系统,这导致现有《货币银行学》教材中许多内容已于现实不符。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补充新知识。例如在金融市场部分,就应加入伴随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产生的新型金融产品“权证”的有关介绍;在国际金融部分,就应适当增加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影响分析;在商业银行部分,可以加入商业银行改革方面的知识介绍,特别是应加大介绍我国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股份制改革为代表的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的内容,以及网络银行的现代化发展等内容。好的课堂教学除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对金融基本理论的传道、授业、解惑外,更应强调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教师应在教学中不同穿插金融前沿知识的介绍,为学生们开启一扇扇知识的大门,让他们窥其奥妙,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在金融市场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适当扩展衍生金融工具的积木综合分析方法。通过收益图形形象的展示期货交易其实可以由一系列的远期交易构成;互换交易可以由远期交易加上无风险证券的交易组成;期权交易既可以组合成远期交易,又可以加上远期交易组合成其他的期权交易。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将不同金融工具进行组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金融衍生工具。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区域金融创新;金融理论;金融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蓬勃发展。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汇率、利率变动频繁,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再加上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金融业务已经不能满足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客户融资的要求,从而推动着金融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一系列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80年代形成,进入90年代如火如荼。

一、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为了从理论上阐述区域金融创新,西方经济学家陆续提出不少不同的见解,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形成了色彩缤纷的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流派。

在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欧美国家有大量的学者研究了区域金融问题,根据SheilaC.DOW、CarlosJ.Rodriguez-Fuentes(1997)的研究,西方关于区域金融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货币经济学展开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货币主义模型和凯恩斯主义模型)、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域影响、区域货币乘数、区域金融市场(区域利率差异、区域信贷市场),此外,一体化金融市场内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LuigiGuiso、PaolaSapienza和LuigiZingales(2002)、Jayaratne和Strahan(1996)也是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重要方面。

西尔柏(W.L.Silber)从供给角度来探索金融创新。西尔柏研究金融创新是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创新最积极这个表象开始的,由此归纳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西尔柏从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分析框架中推出的金融创新理论对于从供给角度研究金融创新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

凯恩(E.J.Kane)提出了“规避”的金融创新理论。所谓“规避”,就是指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措施实行回避。“规避创新”,则是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管理行为。它意味着,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相结合,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时就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

希克斯(J.R.Hicks)和尼汉斯(J.Niehans)提出的金融创新理论的基本命题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命题报考两层含义:(1)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实际意义。(2)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

威廉·L·斯尔帕(William.L.Silber),美国著名的经济和金融学家,他在1983年5月发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一文,在文中他详细阐述了金融创新的原因,并用直线程序模型加以说明。斯尔帕认为:创新活动是经济推动力的产物,在金融部门中,不定期的观察结果表明大多数金融成果都源于经济刺激。金融创新是微观经济的框架,它是约束诱导、技术的进步和立法的结果。

二、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对中国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中国的金融学者们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

张军洲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分析》(1995)中提出了区域金融的概念内涵:区域金融理论是以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发展空间结构变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他对区域金融概念的内涵要素进行了如下界定:一是空间差异要素。二是金融结构与发展水平要素。三是吸收与辐射功能差异要素。四是环境差异要素。这些要素的差异形成了区域金融概念的丰富内涵。

唐旭博士在《货币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999)中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类型出发,讨论了区域经济发展引起的资金流动的原因、途径、趋势、效果,以及资金流动引起的经济效果的实证分析;指出随着经济计划体制的转型,资金流动管制有了很大的放松,直接导致了区域资金流动的加大;提出了在了解国内资金分布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差别政策,显得日益重要。

殷得生和肖顺喜在《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中对体制转轨中的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们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的差距,运用交换和分工等原理,提出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他们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他们认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结构构成了区域金融研究的主题,也是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核心。他们强调了中央、地方与企业三方的利益冲突,蕴涵了博弈论的思想。他们的研究较为全面。

刘仁武博士在《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2002)中通过区域金融结构和进入发展理论框架,运用实证的方法讨论了区域金融的均衡、区域金融调控、区域金融风险控制的问题。刘仁武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创新,提出了金融结构健全和金融发展可持续的理论框架。

支大林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研究》(2002)中对区域金融的重要概念和范畴进行了理论界定,认为区域金融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提出区域金融成长的概念;指出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和环境差异性共同表现为区域金融的属性;从质和量两方面对区域金融成长的规定性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三、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研究的展望

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全球一体化的金融中心创造出连续24小时连续运转的金融市场。作为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血液循环作用的金融市场,其蓬勃发展的基础是金融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创新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因此区域金融理论还将面临更多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Shaw,E.,FinancialDeepeninginEconomicDevelopment,Oxford:OxfordUniv.Press,1973

[2]Austin,TheProvinceofJurisprudenceDetermined,BeiJing:ChinaRenminUniv.Press,2001 

[3]杨星.金融创新.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4]徐进前.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5]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6]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7]殷得生,肖顺喜.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

篇5

关键词:PBL教学法;设计核心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国际金融

作者简介:孙伍琴(1962―),女,浙江宁波人,宁波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金融投资。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3.5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127-02

《国际金融》是我国金融学专业的经典课程,是学生由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学习转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学习的桥梁,在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中具有基础、核心课程地位。但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的感受是:“难”――学生尚没有建立金融学科的知识框架,不好理解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均衡、汇率决定、货币危机等知识;“杂”――涉及内容包罗万象,如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国际货币体系等;“远”――大量内容都属于宏观现象,距离实际生活较远,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热”――汇率、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内容都是经济热点,学界、业界争论不一,且又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框架与逻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本课程尝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探索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简写为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一、PBL教学法的内涵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简写为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堂讲授和小组讨论,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PBL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医学院的综合课程教育,后来扩展到包括教育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的教学改革中,现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

PBL教学法的基本要素包括:一是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二是问题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和过程;三是鼓励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四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五是强调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不难理解,面对我国“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采取大班全程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地位”的教学现状,引入PBL教学法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促使教学过程完成以下替代:以学生为中心替代以教师为中心,以重能力培养替代重知识传授,以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式教学方法替代传统的课堂讲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PBL教学法在《国际金融》中的应用

针对《国际金融》基础、核心课程地位和“难”、“杂”、“远”和“热”等特点,尝试的PBL教学法包括三个环节:一是设计核心问题;二是建立学习小组;三是开展小组讨论。

1.设计核心问题

设计核心问题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搭起课程的知识架构和内在联系,便于自主学习。《国际金融》旨在研究一国如何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其内在的知识路线可图示如下:

由上述知识路线可知,《国际金融》的内在逻辑可归纳为:以国际收支为切入点、汇率为核心、国际协调为条件,实现内外均衡,具体包括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制度、内外均衡及其调节、国际资本流动与危机以及国际协调与合作等五大知识模块。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PBL教学法,设计了三大核心问题:(1)国际收支及其平衡;(2)外汇与汇率管理制度;(3)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与治理。

2.建立学习小组

建立学习小组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分析相关资料,以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习小组要求自愿组合,每组5人左右,确定1名组长。根据课程设计的核心问题,小组成员合作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制作PPT、参与课堂交流。

3.开展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在课堂交流过程中,又将所有的小组分为发言小组和质疑小组。发言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先发言,小组其他成员作补充或总结;随机抽取质疑小组的同学进行提问或点评。每次课堂讨论结束后,由老师对讨论主题内容、讨论情况作点评和总结,各小组分别作出自评和互评。

三、《国际金融》PBL教学法实施效果

PBL教学法强调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运用PBL教学法,《国际金融》教学改革的创新与特色有三:

一是通过设计核心问题为同学搭起了《国际金融》课程的知识架构和内在联系。如开放经济必然产生对外收入和支出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与不平衡状况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会与内部均衡发生矛盾和冲突需要通过调节以期同时实现内外均衡……,从而启发同学去感悟《国际金融》中因开放经济引起的内外矛盾等难以理解的内容,利于解决《国际金融》“难”的问题;利用《国际金融》的内在逻辑,帮助学生理清内外均衡、内外均衡需要利用汇率作为调节手段、内外均衡的实现需要国际协调与合作等知识模块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内容庞杂的《国际金融》其实有迹可循,利于解决《国际金融》“杂”的问题。

二是通过学生自己收集、分析相关资料以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以分析比较各国国际收支及其实现途径为例,一方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特征、动态变化趋势及其综合平衡实现模式;另一方面通过小组交流,还要求学生去认识和思考不同国家国际收支特征与该国实体经济(资源禀赋变化、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战略等)之间的关联、储备货币国与非储备货币国之间的资金融通关系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收支结构的福利意义等等。这一过程不同于传统教学法那样,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系统、连贯、完整的“绝对理论”,而是通过“问题”促使学生去阅读大量的课外资料,启发学生去思考本门课程的相关问题,进而通过交流与讨论,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和理由,最终理解和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鼓励学生去关心、理解大量离实际生活较远的宏观货币金融问题,利于化解《国际金融》“远”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交流与讨论,使学生也关注到了国际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及其各国的应对策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利于体会《国际金融》“热”的问题。

三是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和开展小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小组中的每一同学一开始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不一,从而解决问题的路径也不同。在准备小组作业过程中,小组成员先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并通过多次研讨形成共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必须群策群力,互相配合。

当然,由于中国学生长期习惯于以上课听课记笔记、下课自己看书复习为途径的个体学习,而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一下子还不是很适应,主要表现在很多应该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完成的学习环节,事实上落实到了个别同学身上,即存在“搭便车”现象。但要相信: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好时光,且可塑性大,只要引导得当,并且给予鼓励,PBL教学法将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互动式教学”。

参考文献:

[1]江捷.美国大学的“自由学习”及其启示[J].教学研究,2011,(06):85-88.

篇6

关键词:美联储;立性;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3-0013-02

一、美联储的独立性

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不断推进,金融深化日益加深,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人们开始思考金融系统中问题。美联储全称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国作为08年金融危机的起点,美联储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美联储的独立性问题是人们时常谈及的话题。Capie&Goodhar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定义为,中央银行拥有不接受来自政府的命令、亦不必与政府协商,而无条件拥有自主决定维持或变更现行货币政策的权利。目前所公认的是把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模式分为四种,美联储的独立性模式是最为独立的模式代表,美联储的高度独立性在世界上极具特色,是公认的独立性最强的中央银行。

美联储是根据欧文-格拉斯法案与1913年成立,它给予了美联储极强的独立性。美联储的独立性在组织、人事、财务、政策方面均有体现。美联储主席需要定期向国会做听证报告,美联储向国会负责,可是除了立法和提交报告外,它实际上受国会的约束非常小。美联储的理事任命虽然与总统有一定联系,但是特殊人事制度能保证理事不受总统牵制。美联储的理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是总统在征求参议院同意的情况下任命,每两年就得更换一名理事。美联储的财务上具有完全的独立性,业务费用独立,不依靠财政拨款,也没有长期支持财政融资的义务,主要凭借对金融机构进行贴现以及持有政府债券来取得收入。美联储具有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利,可以自主地在公开市场进行操作,具有不受国会控制的一些自和决策权。

二、环球金融危机的爆发

谈及美国的经济,艾伦・格林斯潘是不可被忽视的一个人,他被称为“经济学家中的经济学家”,在金融界享有极高的地位,他在职期间,业界曾评论“格林斯潘打个喷嚏,全球投资人都要伤风”。他认为“金融市场自我监管比市场监管更有效”,希望让市场保持其自由,减少对其的监管。在其执政期间,美国经历了十年高增长低通货的“新经济”,美国房市在2000年至2006年无限风光。

2007年金融危机开始浮现,2008年开始失控,致使许多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转型,一度让华尔街“秋风瑟瑟”。此次环球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金融风暴。金融危机爆发后格林斯潘曾经一言九鼎的权威已经不在,人们对美联储的独立性与金融危机的爆发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质疑。

三、二者的联系

1987年8月至2006年1月十八年间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的主席,在他的经济观念的影响下,对市场经济的管制非常少,由于美联储高度的独立性致使美联储监管的缺失。美联储的独立性使得公众和政府都难以对其进行监督,国会实质上也难以约束它,它在对宏观经济的判定和决策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不透明性。这种保密性、不透明性给金融危机的产生提供了“绿色同道”。

过去几年,美国的房地产在低利率的刺激下飞速发展。在2000年到2003年间美国的利率不断下调,最终降到1%,使得货币流动性增强,贷款急剧增加,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纷纷开始采取手段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机构大多提高信用等级,加大了贷款风险,房地产泡沫出现雏形。2004年,美联储意识到美国经济正在出现一些问题,同时网络泡沫的显现,让它感到了低利率的危害,开始加息,可是此时的美国经济已经超脱了美联储的控制了。房地产泡沫逐渐膨胀,最终破灭。由于美国在经济领域的霸主地位,它的危机逐步演变成了环球金融危机,让全世界遭受损失。

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格林斯潘在职期间所执行的货币政策错误和监管不利所致,实质上这一切危机的产生是与美联储的高度独立性相关的。缺乏大众的监督和其它组织或者机构的牵制让美联储太过自由。高度的独立性让美联储处于超凡的地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容易陷入一意孤行、独善其身的情境。美联储高度的独立性是导致环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但仅仅是导致的原因之一,危机的产生和爆发同时还有其它一些因素所致。

四、启示

虽然距离环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过去五年了,但是它依旧是讨论的热点,带给整个社会的教训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此次由美国为发源地而引发的金融危机,让一直受到推崇的美国模式的中央银行独立性模式受到了打击,上世纪末日本的“住专”事件表明缺乏独立性的中央银行同样对于金融体系有不利之处,也会成为导致金融危机的推手。总之,无论是过度的独立性还是缺乏独立性都可能酿成金融危机,保持适度的独立非常重要的,是构建稳定、健康发展是金融体系的关键因素。以史为鉴,从每一次的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依据具体国情做具体的适度独立性调整。

[1]刘广伟,金融危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J].金融经济,2011(10).

[2]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资产负债管理[J].金融发展研究,2011(08).

[3]俞佳颖,从金融危机后美联储独立性受削减看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J].

[4]魏书传,金融危机是格林斯潘时代的遗产[J].金融经济,2008(21).

篇7

有人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钱,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一《经济生活》里面就是指货币。《经济生活》里讲“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教育高中的学生正确对待金钱。虽然作为学生现在基本没有什么收入,但仍需要有正确的理财观念。人们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观念:理财是成年人的事,或者说理财是有钱人的事情,学生的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人们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不少人把理财等同于炒股票和炒楼等。理财其实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能力,是一生一世的事,从三岁顽童到耄耋老人,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能力要求。根据当代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国内外学者研究并提出中国青少年理财活动应该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第一、要具备正确的理财价值观,涉及对金钱、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和价值认同;第二、掌握一些理财的基本知识,包括基本的经济金融常识;第三、具备基本的理财技能,包括存钱的习惯,馈赠的习惯,合理消费的习惯。教材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涉及理财,但讲的过于简单。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到对于学生的要求,教师可以做适当的补充,特别是从理财的思想理念上给予引导。

第一,要理财先学习。学习理财的简单理论知识,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每个人的性情、生活观念、价值观等等都有所不同,理财的方向、选择也当然有所不同,要采众家之长,客观评价。高中生没有时间也欠缺一定看专业理财书的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投资理财导读类的书。这类书都简明扼要的介绍了一些国际上知名投资人的理财观点和理财哲学。罗伯特・C・莫顿在他的《金融学》里面说:“你可以在对Finance(理财金融)缺乏了解的情况下有成就吗?也许可以,但如果你彻头彻尾地一无所知,那你也许会同金钱迅速分道扬镳。”2006年至2007年10月,中国股市一路高歌猛进,伴随着的基金也成为老百姓发财致富的途径,各家银行门口聚集了太多连基金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老年人,拿着自己的养老金去买基金,结果到现在那些老人也没有拿回自己的养命钱。这样的报道在电视里看过好多。只想发财而不去学习相关知识,最后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二,理财不是有钱人的事。理财知识人人都该学,没有钱就更需要学习,高中生应该先做好理财基本知识的储备,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可以小试牛刀,把理论用于实践。马丁・舒华兹在他的《交易冠军》里说“敢于做梦。真正重要的不是你现在在哪里,而是你要往哪里去。或者就像我祖父说的:‘如果你连梦都没有,哪儿来的美梦让你成真?’”。高中生是最应该有梦想的人。有了梦,才会有方向,才会有前进的动力。理财的梦想也一样。

第三,明确理财包括的内容。不要认为理财就是炒股、买基金,炒房地产等。常见的理财方式里面包括:有计划的消费、储蓄存款(活期储蓄、定期储蓄、通知存款、教育储蓄)、银行理财产品(保本型的和非保本型的银行理财产品)、股票、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债券(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等)、黄金、商业保险(保障型保险、储蓄型保险,投资型保险)、房地产、收藏品等等。高中生可以从有计划的消费和储蓄存款开始。如果消费没有计划,花钱无序无度,那样就会无财可理。有计划的消费可以通过消费记账的方式不断改进和实现。储蓄存款的种类现在也有好几种,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搭配使用,最终要使利益最大化。说到储蓄存款,就要提到货币市场基金,它的功能和活期储蓄的差不多,但收益要高很多,甚至超过一年或两年定期储蓄利息,所欠缺的就是货币市场基金不能随时到账。

第四,要有风险意识。风险与收益同在,高收益意味高风险,但高风险未必有高收益,不要只看收益无视风险。为了控制风险,“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当然也不能“把鸡蛋放在过多的篮子里”,那样照顾不过来。不能贪恋不切合实际的收益。就是被奉为股神的巴菲特,他所管理的资产在几十年里平均收益也就是百分之二十几。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人试图超越他,甚至在股市大好的时候还嘲笑他管理的基金收益差,不配称为股神。可是正应验了巴菲特的一句话:“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这就是强调理财中的风险。

第五,正确认识保险。现在有许多人认为保险公司是骗子,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判断。保险业固然有很多待改进的地方,然而不能因此而否定它。没有保险,保障从何而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保险是针对风险的投资,保的是“万一”而不是“一万”。作为消费者,在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以前,自己要搞清楚权利和义务,搞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能只听业务员说。保险相当于给我们的财富围了一个保护的屏障。当你遇到意外事故的时候,保险会给你提供补偿性的资金,帮你渡过财务危机。保险分为好多类型,要先选择基本的保障。国内著名理财专家刘彦斌说过:“一个人没有保险就如同一个人没有穿衣服,我称之为财务。”

最后,要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家庭,最大的投资理财就是不断的学习,储备越来越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内在,特别是孩子的学习。给孩子的教育投资也是投资理财的一部分,而且这一部分投资是最应该,最有前途和希望的。高中生现在的努力学习就和积攒零钱一样,不断的积累,等着有一天的飞跃。 (上接第287页) 但实际的消费现状却不尽人意,存在“高知低行”现象。

3结论

曲靖市城区教师人群体育人口的体育消费意识很强,但实际的消费现状却不尽人意,存在“高知低行”现象。影响曲靖市城区教师人群体育人口体育消费的原因为:余暇时间、经济收入、体育消费意识、体育消费价格。曲靖市城区教师人群体育人口的体育消费支出较少,在总消费中的比例总体呈较低水平,并具有普遍性特征。消费形式以个人消费、实物型消费中的运动服装、鞋帽等生活必需品为主,总体消费理念比较传统,首先考虑的还是对生活的改变。

参考文献

[1]王雏琦对焦作市不同年龄人群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与分析[J].焦作大学学报.2009.3

[2]熊勃.甘肃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金融;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4(C)-0202-01

一、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特点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特点。所以,我们既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而且还应结合整个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教育本身的规律。就目前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有以下特点。

1、市场导向。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在办学方向上,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来培养和造就人才。二是在办学内容上,以市场经济的总要求来设立专业门类和课程内容。三是在办学效果评价上,市场中的用人单位有一定的发言权。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一个能够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办学体制。我们的国际金融专业正是由于市场需求应运而生的。

2、遵循规律。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进而能够比较主动地规划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遵循“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规律。

3、招生扩大。经过大规模扩招以后,各高校已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和更加有序的发展阶段,这对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非常有利的。高等教育已从英才消费变为大众消费。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高校自1999年开始到2003年,经历了一个以迅速扩大规模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一直到2004年,招生规模基本平稳下来,基本保持了与GDP同步增长的速度。国际金融专业也属高校经济类专业之一,其学生规模也是呈逐渐增大趋势。

二、促使高校国际金融专业改革和发展的因素

国际金融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等联系而产生的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它起源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学科,它研究的是国际资本总体运动的规律。2001年12月11日,我国成功加入WTO,融于世界经济大循环。面对这一新的情况,其理论研究也出现了一些相应的问题。国际金融也是如此,因此要对其专业建设进行一些改革和发展,分析起来原因有四点:

1、经济全球化需要一大批国际经贸人才(包括金融),因此高校应增加对国际金融专业投入的力度,使其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2、入世对国际金融的影响。如高等教育产业化。

3、学生自费上学。他们普遍有一种回报心理,认为他们交了学费,教师就应该为其提供教育服务。

4、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有一种思想是羡慕“商”字头专业,即是与商业、经济、管理有关的专业。还有一种思想是羡慕“国”字头专业,即是与国际、涉外有关的专业。而我们的国际金融专业既涉商又涉国,同时满足这两种热门思想,所以是热上加热。因此有些学校的国际金融专业一度成为最好的专业,即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如1987年,安徽省高考状元彭功惠,选择的就是武汉大学的国际金融专业。

三、怎样对国际金融专业进行改革和发展

1、高校德育改革。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因为国际金融工作要经常与外国人打交道,这就要求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维护祖国尊严,维护国家利益,反对各种有损国家利益和尊严的语言和行为。

2、高校课程改革。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其地位和开设顺序。改革的内容是删除一些内容陈旧的知识和学科,增加一些培养动手能力的应用学科。大类上分公共课和专业课,专业课又可分为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与国际金融相关的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世界经济学、外汇学、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国际信贷、国际投资、国际企业管理、国际经济法、世界经济地理、外汇银行会计、专业数学、专业外语等。如其中的会计、地理,有些已发生了变化,需要掌握和形成新的知识和学科。

3、高校教学改革。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改革。(1)对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生要加强外语教育,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2)增加一些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教材;(3)加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如:Window、Word、PowerPoint、Excel、Internet应用等;(4)现代远程教育中获取信息;(5)实习基地――银行。中国银行是我国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其国际金融业务实力最强,内容最全,历史最长。其他的是工行农行建行的国际业务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方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如:徽商银行、浙商银行、铜都农村合作银行、合肥城市银行等。它们的出现,一是活跃市场,繁荣了金融,使企业在需要金融服务时,有多家银行可供选择,对企业有利。二是这些小银行在业务上与大银行齐头并进,既有竞争,更有合作。如银行间的联行业务。使得这些银行中的工作人员同工同感,相互交流,这样对银行也有利。

总之,要把我们的国际金融专业学生培养成掌握外语、经济、信息技术,精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了解国际惯例,熟悉世贸组织规则,是能够适应现代经济背景下激烈竞争的国际型人才。

篇9

【关键词】案例教学;信托与租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案例教学法已经成诸多经济学科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但如何在《信托与租赁》课程中有效地使用案例教学,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一直是困扰许多金融学教师和学生的重要问题。

一、《信托与租赁》课程的特点

《信托与租赁》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属金融专业的重要分支,主要负责系统地讲授商业银行信托与租赁业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它不仅是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而且是管理学和经济学等专业的重要课程。

《信托与租赁》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信托业务,具体阐述信托的基本概念与特征,信托的起源与发展,信托的职能与作用,信托的种类以及主要信托业务; 第二部分是租赁业务,具体阐述租赁的基本概念与特征,租赁业务的基本操作程序,租赁的资金筹措,租赁项目的管理,租金及相关费用的计算及其他业务。一般要求学生先修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课程,具备一定的金融学专业知识。

如何讲授《信托与租赁》课程,培养企业需要的相关人才,是高等院校迫切需要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问题。长期以来《信托与租赁》的教学基本上以理论学习为主,而对学生解决信托与租赁业务的操作程序、业务管理等方面的训练几乎没有。而案例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准备和讨论,来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和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案例教学也能促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沟通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在《信托与租赁》中应用案例教学,将更有助于学生吸收和消化专业知识,启发创造性思维,培养专业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介绍

案例教学最早起源于1870年哈佛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对学生进行的职业训练中,后经由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的推广,逐渐扩展到商业、医学和管理学的教育领域中,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教学中[1]。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从此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且被广泛地运用到不同学科的教育中,也成为进一步改革本科教育,解决其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希望所在。

国际上以案例教学而著称的哈佛工商学院曾将案例教学法界定为:一种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其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2]。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方法。小劳伦斯·E·列恩(Laurence.E.Lynn)[3]认为,教学案例是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习者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后会从中有所收获。在我国,王珏辉(2007)[4]认为案例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和讨论,就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过程。萧毅鸿等(2012)[5]认为案例教学是指以案例背景材料为出发点,在教师培训者的引导与组织下,学习者通过调研并查阅相关资料,对案例材料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以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的一种教学方法。王永桂等(2013)[6]认为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平台、以问题为基础、以讨论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际上,与传统教学相比,案例教学的特点如表1所示。

综合来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对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有所感悟和认识,并且对一些难以掌握的理论,也能有所理解。

三、案例教学在《信托与租赁》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信托与租赁》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挑选案例,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讨论和进行总结。而学生则需要阅读相关案例资料、思考其中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讲解、辩论和表达,承担了更多的学习任务。显然,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中心,而教师是教学的参与方和引导方。

然而受课时的限制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为了学生能更快的掌握信托与租赁的相关专业知识,会不自觉的主导了整个案例教学的过程。有时教师会将自己对案例的理解和观点讲解一遍,不给学生充分自由讨论的空间;或是放任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没有进行相应的引导、提示和总结,这就使案例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也习惯了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或是害怕自己的观点受到教师和同学的质疑,而不愿意参加讨论,这些都会影响案例教学的质量。

(二)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对开展案例教学的制约

虽然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引入了案例教学法,但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体制,案例教学方法的改革迟迟难以推进。一种观点认为本科教育应把重点放在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而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技能可以在日后工作培养,而理论知识的讲授更适用于传统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无用武之地。也有人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事例教学”,只是传统教学的一个补充,为了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目前的案例教学依然注重结论的获得,轻视知识的探索过程。

同时,在现行的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传统教学和案例教学都是围绕考试的内容进行的,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预成的,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必须掌握与考试有关的内容。那么在现行考试体制未变的情况下,案例教学耗时耗力,可能会被教师和学生所排斥。

(三)《信托与租赁》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择问题

要使用案例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选择合适的案例,因为案例的适宜性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8]。案例需要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问题性等特征。多年来,我国在信托与租赁领域出现了不少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典型案例素材,但这些案例都处于动态发展和变迁过程之中,收集到相对稳定又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比较困难。

目前,对信托与租赁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的工作仍存在不足,案例资源不足且质量不高[9]。有些教学中直接引用国外的案例,由于国内外经济制度和环境的差异,国外的案例不一定适应中国的国情,这就增加了学生分析案例的难度。有的虽然使用国内自编的案例,但这些自编的案例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具有典型性和时效性的国内知名企业案例比较匮乏,且许多企业案例并不对外公开,这给案例的搜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而对案例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教师为节约时间,会逐一说明其中的知识点,使案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成了摆设,似乎只要知道了相应的规则,事实就很容易得出结论,而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锻炼也无从谈起。

四、《信托与租赁》案例教学体系创新的主要设想

(一)教师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对《信托与租赁》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案例教学基本方法和案例教学保障措施等基本问题进行不断探索,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社会关注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案例教学方法。例如,对于信托的种类和分类这种比较容易的教学内容,教师可提前布置求解性案例让学生调研分析,并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和评价;对于信托的资金筹措和管理这类比较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可采取教师提前布置经验介绍性的示范性案例让学生学习和分析,在课堂上以“学生问、教师答”的方式进行教学;对目前还存在争议和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在课前布置案例让学生研究思考,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教师总结的等方式进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案例教学进行严密的组织,一般有以下几个重要环节构成,如下表2:

表2 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

步骤 项目名称 注意事项

1 案例选择 教师要慎重地选择合适的案例,注意案例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启发性及难易程度;

2 教学准备 教师要熟悉案例的相关内容和背景知识,并进行事先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学生要提前阅读和思考案例,对案例有一定的理解

3 课堂讨论 可采用个人发言、小组讨论、集体辩论等形式;讨论内容可包括影响因素分析、方案比较和选择、最终实施方案等几方面

4 效果评估 可由教师或学生自行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要求学生写出书面研究报告,可作为期末成绩考核的一部分

(二)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不论是传统教学,还是案例教学,都是为了能让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信托与租赁》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以便于学生在今后工作中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托与租赁中的实务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这不意味着它不涉及到任何理论,其内容性质决定它必须要首先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7]。比如,在讲述租赁项目的管理的时候,需要对租赁的定义与特征、种类与分类、租赁的资金筹措、租金及相关费用的计算等概念和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如果对最基本的概念及各个环节的内容等都不了解的话,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就无从下手,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同时,在《信托与租赁》课程考核中,要针对案例教学制定与传统教学不同的考核标准。可以将期末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先将考核标准告知学生,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采取将每个学生在案例分析与讨论时的表现计入平时成绩、在期末考试中加入案例分析题型或是辅以论文、口试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10]。

(三)丰富《信托与租赁》案例类型,保证案例教学需要

首先,要在充实传统理解性案例的基础上,增加知识创新型案例。传统案例一般都比较简单,用于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和案例中所提出的问题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但目前,我们已处在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还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还必须增加知识创新型案例。这就要求教师要密切关注国内外信托与租赁行业的发展变化和重大事件,及时抽选出适当案例,确保紧跟社会热点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

其次,还可以将一些暂时还没有最佳解决方案的案例,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或是作为科研项目的一部分,运用案例研究法来完成论文的撰写,提高论文的原创性,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论文抄袭现象,也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一批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编写适合本科教学需要特别是本校使用的《信托与租赁》案例库。案例的编写,既可以参考他人的成果,进行总结和提炼;也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去信托公司和租赁公司调研,取得第一手资料,在实践中编写案例可以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李忠如.试论课堂教学案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4).

[2]Katherine.K.Merseth.Case Studies i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M].New York: Longman,1997.

[3]小劳伦斯·E· 列恩.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王珏辉.管理学科案例教学——实验视角[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7(1).

[5]萧毅鸿,周献中,凌海风,唐建.案例教学:一种有效的教师教育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

[6]王永桂,刘洪,汪远旺.案例教学中学生的角色定位与行为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3(3).

[7]黄爱双.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9).

[8]吴升.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商界,2010(8).

[9]朱尔茜.我国金融学科案例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2013(3).

[10]程鸣,冯梅芝.本科阶段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思考[J].财会通讯,2013(5).

基金项目:校级重点建设课程《信托与租赁》(项目编号:KCP2013-05)。

作者简介:

高晓燕(1964—),女,河北鹿泉人,博士,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篇10

[关键词]MFP,汇率错位,货币错配,害怕浮动,原罪论

自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各国表面上获得汇率制度选择的自由;然而,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反而对汇率制度选择变得更加无所适从。因为就解决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的问题来看,无论浮动汇率制度还是固定汇率制度都不是最优选择。因为,所有的经济都会或多或少面临各种各样的冲击,例如货币冲击、实际冲击以及国外利率的冲击。而承诺会带来最大程度的内在稳定器作用的汇率制度,既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的固定汇率制,也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的浮动汇率制,而是在这两者之间的某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于是,对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中间汇率制度更为可取。然而这也并不是说所有的中间汇率制度都同样可取,相对于其他中间汇率制度,MFP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具有独到优势。因为它既吸收了灵活汇率机制的优点(例如,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减缓冲击的特点),又包含了固定汇率机制的长处,可以有效地解决在新兴市场中可能出现的重要问题(例如,缺少名义锚和突然的汇率运动的脆弱性),

一、新兴市场经济体汇率制度的“选择困境”

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资本的流动性越来越高。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采用固定汇率制,意味着放弃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为了维持本币与盯住货币之间的官价,一国政府就必须保持国内利率与盯住国利率的一致,而在经济面临冲击时,政府往往就会因此失去运用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空间。对采用盯住汇率制的国家来说,当盯住汇率被认为无法反映本国的经济基本面时,即汇率错位,资本流动的逆转通常会表现为对外汇市场的投机性冲击。同时,采用盯住汇率制的国家还易于受到邻国投机行为传染效应的影响。这对于同邻国在贸易和投资方面有着密切经济联系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来说尤为突出。并且,维持盯住汇率制度往往需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因为它要求中央银行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以预防危机的出现,而在受到投机冲击时更要将利率维持在高水平上。在新兴市场经济体,由于缺乏一个发展成熟的债券市场,企业融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银行借款,高水平的贷款利率会导致坏账增加,从而大提高银行业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而浮动汇率制也有其自身的缺陷。操纵处外汇市场的是羊群行为,而不是理性预期。在后布雷顿森林时期,一些允许浮动的主要货币汇率都经历了高的波动性和错位。汇率错位在宏观经济层面上可能会加剧经济周期的波动,在微观经济层面上导致社会资源(尤其是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之间)的配置不当。

对那些金融和外汇市场不发达、经济高度开放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来说,汇率波动尤为不利。与工业化国家相比,它们的汇率更易于波动,能够防范外汇风险的套期金融工具也十分有限。虽然浮动汇率制可以缓和实际冲击对经济的影响,但它实际上还可能会加剧货币冲击给国内产出带来的不稳定效应。

就实际情况而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利率往往偏高,波动性也大;所以他们一般不愿意选择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再者说来,他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较难获得国际信贷;政府和企业的对外债务多以美元计值,中央银行难以有效地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导致这些国家的政策可信度较低。所以,他们既害怕贬值的紧缩效应,也害怕升值可能对其国际竞争力及出口努力造成损害(见GuillermoA.Calvo,1999;CarmenM.Reinhart,2000)。况且,这些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金融市场发展不健全,政策调节效率差,也不具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条件。强行将汇率决定机制市场化,只会加剧经济发展中的潜在风险。

新兴市场经济体汇率制度选择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建立在一国或几国“国内货币国际化”基础上的国际货币本位制度,内在地规定了国际汇率制度的不平等性。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建立在国际管理纸币本位基础上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体系。这样的制度安排,符合发达国家发展本国经济,占领世界市场的需要,但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来说,这是一个不平等的货币体系,其终极表现便是国际货币本位不平等。问题的实质在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平等性。从新兴市场经济体自身角度来看,由于“双重”和“共同”问题的存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不能有效地安排其国外借款,从而不能自由地选择汇率制度。

二、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新发展

一系列的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者们对汇率制度选择困境的原因探析,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原罪论”、“害怕浮动论”和“两极论”,它们从新的角度诠释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汇率制度选择困境。

1、原罪论

何为“原罪”(originalsin):根据hausmann、panizza、stein(2000)以及eichengreen、hausmann(1999)的定义,是指一国的货币不能用于国际借贷(外国银行或其它机构不能用该货币提供贷款,甚至在本国市场上也不能用本币进行长期借贷)。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进行国内投资时,便面临一种所谓的“二难选择”:即要么出现货币错配(借入美元贷出本币造成),要么出现期限错配(短期贷款作长期使用引起)。

由于原罪的存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融变得十分脆弱。假如汇率或利率一有波动,便会有大批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达到破产地步。由于现代企业高负债经营的性质,从而银行也被拖入,整个金融体系变得十分脆弱。另一方面,国际贷款人感到形势不妙,很可能提前逼债或抽逃资金,从而触发金融危机。由于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在国际市场上借取本国货币贷款,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易发生金融危机。

鉴于新兴市场经济体“原罪”的存在,汇率政策方面第一个直接后果是无论企业或政府都不愿汇率变动,久而久之汇率便会变得浮动不起来。其次政府的汇率政策会陷入两难:遇到投机攻击之时,一方面政府无法用货币贬值来缓解压力,另一方面也不能提高利率来保卫本国货币,最后只得听任金融崩溃。

2、害怕浮动论

calvo和reinhart(2000)提出了“害怕浮动论”(thefearoffloatinghypothesis)。所谓“害怕浮动”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即一些归类为实行弹性汇率制的国家却将其汇率维持在对某一货币的一个狭小幅度内,这反映了这些国家对大规模的汇率波动存在一种长期的害怕。

新兴市场经济体害怕货币升值的原因是,资本流入或贸易条件改善时,新兴市场经济体不愿让其货币升值,担心一旦升值,将会损害其国际竞争力和破坏出口多样化的努力。新市场国家害怕货币贬值的原因则较为复杂,总的来说因为贬值有紧缩效应。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政策长期缺少公信力,这些国家如遇贬值便会出现下述情况:①如果汇率、利率两者都波动,政府往往倾向于让汇率稳定,让汇率起名义锚的作用,加强政府的公信力。②如果贬值,这些国家不但将更难进入国际金融市场,而且国际资本流入可能急停(suddenstop),影响其经济增长。③在债务美元化的情况下,贬值会通过资产平衡表效应使许多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可能拖垮整个国内银行体系。④由于其中央银行不能有效地执行最后贷款人的功能,为防止银行挤兑风潮,政府须竭力把国内存款保留在本国金融体系内,在存款和外汇之间实行指数化,即把本币存款和外汇价格挂钩,而贬值会对此造成冲击。

3、两极论

目前关于汇率制度的新理论中,“两极论”(bipolorviews)可能是最富有争议性的理论。它离开了浮动和固定之争,将视线投向了两极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的比较和选择上来。

该理论的首倡者是Eichengreen(1994、1998)。该理论的要点是,由于资本流动和民主化破坏了当局采用随机的措施达到某个明确的汇率目标,那么惟一可持久的汇率制度是自由浮动制或是具有非常强硬承诺机制的固定汇率制(如货币联盟和货币局制度),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性汇率制度(intermediateregimes),包括软钉住汇率制(如可调节的钉住、爬行钉住、幅度(目标)汇率制以及管理浮动制)则正在消失或应当消失。因为无论是自由浮动制还是硬固定汇率制,它们有着共同的基础,即对货币难题寻求“市场解决方案”。因此,未来我们将会看到,各国不是选择完全自由的浮动汇率制就是选择硬固定汇率制。

三、MFP由来及其内涵综述

针对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的汇率制度“选择困境”,莫里斯.戈尔茨坦(Goldstein)提出了一种新的汇率机制,称为“管理浮动加”或MFP,可以有效地摆脱汇率制度的“选择困境”。从MFP字面意义来看,它有三个组成部分,即:M(管理)、F(浮动)、P(加),它们都有相应的涵义。

首先,“M”意味着:同完全自由浮动相比,当局能够使用各种政策来应对汇率的短期运动;例如,他们可以不时地干预外汇市场,以平抑他们认为的汇率短期的过度波动和保持市场的流动性。当然,在该制度下,汇率主要还是由市场的力量来决定,所以当局并不试图使用大规模的、绝育式(sterilized)的外汇市场干预方式以改变汇率的走势;同时,当局也不想平抑所有的短期外汇市场波动,因为这种波动有助于提高市场参与者的市场风险意识。

其次,我们称这种机制为“F”意味着:当局没有公开宣布的汇率目标,且汇率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市场的力量。

第三,就“P”的方面而言,它有两个要素:一个是货币政策的通胀目标机制;另一个是采取一系列积极的措施来减少货币错配。

综上所述,同Willamson倡导的BBC(band、basket、crawl)机制相比,它们处理问题的角度稍稍不同;但MFP却获得了许多BBC机制的目标。事实上,MFP机制同BBC机制有许多相同的地方。类似于BBC汇率机制,MFP也试图确定一个可行的中间带(band),从而给货币当局一些政策独立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至少是修正)外汇市场的波动性,而这种波动性是同完全自由浮动机制相联系的。

然而,BBC把汇率置于突出的地位,而MFP主要针对货币政策,它把国内通胀作为名义锚。与固定汇率相比,MFP更加重视国内经济的稳定。按照Goldstein的建议,在MFP中,当局仍然可以干预外汇市场和管理本币的外部价值,但其程度以成功控制了国内通胀为限。而且无论这两个目标何时冲突,国内价格稳定优先于汇率因素。

为了减少资产价格过度波动和金融危机脆弱性的问题,新兴市场经济体应该建立广泛的报告制度,这些制度目的在于监管突出的公共债务和私人债务以及外币的敞口程度。另外,在MFP机制中,为了促进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减少国内经济对外资的依赖,新兴市场经济体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措施。

此外,为了积极稳妥地解决资本市场自由化问题,新兴市场经济体应该采取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而在完备的监管体系被建立以前,一些相应的资本控制措施必须保留。

除了认同资本控制作为一种必要的、短期的权宜之计外,MFP同当前许多工业化国家中实施的浮动汇率制非常相似。而纯粹的完全自由浮动,只有理论上的应用价值,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事实上,许多实行浮动制国家也经常干预外汇市场,所以,浮动制同管理浮动之间唯一的区别是,后者在干预的频率和范围上更高更广。

当然从极端的角度来看,除了在汇率权重差别外,MFP和BBC基本上没有区别,因为这两种机制都起源于汇率机制频谱的对立端,他们本质上是通过互相交叉的方式上被定义。

四、MFP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意义

1、MFP有助于稳定国内外预期

MFP把通胀目标纳入货币政策框架,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是令人满意的:首先,有一个把通胀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度承诺。其次,为了达到自身目标,MFP对于通胀目标有一个公开宣布的特定期限。第三,中央银行在较大程度上摆脱了政治压力或政府指令,从而获得了足够的独立性。最后,货币政策的操作取决于透明度和可靠的指标。(见Bernankeetal(1999)、Mishkin(2000)和Truman(2001))。

这样公众既能知道货币政策的原因,又能了解货币政策目标所达到的程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国内经济主体的投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国外直接投资的流入;从而进一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2、MFP有助于避免(至少是减少)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错配

货币错配,即一个国家或部门的资产计价货币不同于他们负债的计价货币,所以它的净值对汇率变动非常敏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中介(特别是银行)的货币错配,有必要考虑两类错配:直接货币错配和间接货币错配,且这两类货币错配都暴露于汇率运动。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即使银行货款的计价货币匹配了银行的存款的计价货币,即银行不存在直接货币错配;但当他们的客户(非金融公司和其它)有大量的货币错币时,那么本币的贬值将会使许多借款客户破产,从而给银行带来极大的损失;所以对这类银行间接货币错配要特别注意。

在MFP汇率机制中,消除或限制货币错配的方法很多,例如:允许汇率运动到足够持续提醒市场参与者的货币风险;公布货币错配的数据指标(例如,短期外债对外汇储备的比率;或者银行间货款的货币构成);限制银行外币的净敞口头寸的规制条款;在新兴市场经济体发展更好的保值工具(规避机制)和更深的金融市场;建议更严厉的方法(例如,禁止政府借外债,或者使由国内居民的外债契约在国内法庭不具有强制力)。

3、MFP有助于加深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市场深度

低通胀率也将有助于加深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市场深度,于是,也会增加当地货币计价的国内货款的供给。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新兴市场经济体受困于长期金融市场的短缺;这种短缺的主要原因是,高通胀问题和不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所以,新兴市场经济体如果不重视通胀问题,那么其增加长期信贷供给的努力很可能是不可持续的或者代价高昂的(见Caprio和Demirguc-Kunt(1997))。

无独有偶,Khan、Senhadji和Smith也认为,高通胀加剧了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监管问题的严重性,减少了银行的借贷和恶化了其信誉等级,从而阻碍了本国金融的发展。

最后一点是,对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由于其私人资本市场程度开放程度较高,所以管理浮动制是一种长期货币机制。尽管在危机期间,资本控制可能产生一些回旋余地,从而调整其政策措施。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控制所产生的效果会逐渐减少,且与其实施相联系的成本会逐渐增加,所以,资本控制并不作为“P”的一部分。

五、结语

在当前金融全球化形势下,MFP为新兴市场经济体汇率制度选择提供了新的视角,其优越的特点,符合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我们必须强调,“没有任何一种汇率机制在任何时间适合任何国家”,也没有任何汇率机制能够替代良好政策和强有力的制度。事实上,汇率机制应被视为整个货币规制的一个部分,而整个货币规制本身又是作为完整宏观经济框架的一个部分。

【参考文献】

1.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1998

2.Goldstein,M.2002."ManagedFloatingPlus."PolicyAnalysesinInternationalEconomics.Washington,D.C.: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Economics.

3.让.梯若尔,金融危机,流动性与国际货币体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关世雄,亚洲货币一体化研究(日元区发展趋势)[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许崇正,论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兼论人民币走向浮动并实行自由兑换的最佳时机[J],《财经问题研究》,2004,(1)

6.仇海华,论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困境[J],《国际金融研究》,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