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2-22 18:0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学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学教育的重要性

篇1

办学理念是对教育定位,教育目标思考所形成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简单说是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学院”和“怎样办好学校、学院”这两个根本性问题的全面、准确、深刻的把握和认识。国内外著名大学法学院校都有各自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对学校、学院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既是对历史传统和办学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的集中概括。因此,办学理念是一个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对各个法学院校来说,法学教育应如何定位,法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法学教育该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以适应地区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切都取决于在法学教育中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办学理念。

然而,部分法学院校忽视了明确办学理念对法学教育的重要性,轻视了办学理念对于法学教育各方面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从未针对本院校的历史传统、经验、现状以及法学教育发展的情况认真思考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办学理念以统筹全局指导法学教育,甚者只将办学理念当做口号一样,抄袭他人、拿来主义,最终流于形式。这种现象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很多法学院校致力于教学改革本文由收集整理和创新,其实只是热衷于照搬其他国家、地区和院校的课程、教材、授课方式等细枝末节,却从没有考量过这些教育成果所反映出的办学理念。

也许,有人会说,办学理念是很抽象的东西,对具体的法学教育指导作用不大,或者认为,同一个国家、地区所采用的法律相同,那么该国家、地区的法学教育也应相同,有没有各自独特办学理念意义不大。其实,有这种想法还是说明没有对办学理念的决定性作用有足够的认识。本文即以澳门的法学教育为例论述明确办学理念对法学教育的重要性。

一、澳门法律的特点

澳门各高校法学专业教育的情况与澳门的法律制度密切相关,欲了解法学教育的情况就要从澳门法律的特点入手。

“葡萄牙化”是澳门法律的主要特点。而“葡萄牙化澳门法的形成当然必须追溯到葡萄牙对澳门实施的非法统治”。葡萄牙人于1555--1557年踞居澳门期间,自发成立了内部自治组织议事会,管理葡人社群的各项事务。居澳葡人议事会成立后,依葡萄牙的法律和风俗习惯进行内部自治,维护葡人社群的利益,同时居澳葡人亦遵守中国法律。葡萄牙于1822年在已颁布的第一部宪法中单方面将澳门作为海外属地列入其领土范围,后欲仿效香港模式改变澳门的政治法律地位,但澳门亚马留总督的殖民行动遭到华人的强烈反对,居澳葡人也不予支持。虽然澳门一直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在国际法上不属于“殖民地”,但是葡萄牙从1849—1976年间却对澳门实行事实上的“殖民统治”。这种事实上的“殖民统治”体现在澳门的法律及司法体系上即:澳门法律体系基本上是由葡萄牙的几部重要大法典组成的,即葡萄牙宪法典、民法典、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刑事诉讼法典、商法典六大法典,其次,葡萄牙也专为澳门制定了一些法律,如1975年的《澳门保安部队组织法》,1991年的《澳门司法组织纲要》等,再次,澳门立法会也在其设立之后制定了越来越多的各种法律和法规,最后,澳门总督也通过法令、训令及批示等形式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所有这些法律构成了澳门现行法律的基本渊源;如同葡萄牙法没有经过任何的转化程序而被直接强制置入澳门一样,澳门司法体系中的关键——法律人才也是由葡萄牙政府从葡国输入的,葡国政府直接从葡国向澳门输入葡国法官、检察官及律师等;澳门只使用葡文作为官方语言,法律法令均以葡文创制,澳葡政府及其法院当然也都以葡文作为唯一工作语言。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在葡萄牙统治澳门期间,澳门的法律及司法被打上了深深的“葡萄牙化”的烙印。

澳门法律的另一显著特点是正在向“本地化”发展。“澳门法本地化”是1987《中葡联合声明》签署后提出“澳门过渡时期三化”问题之一,具体包括“‘司法制度的本地化’、‘法律条文的本地化’、‘法律语文的本地化’、‘司法官员的本地化’和‘法律在本地民间社会的普及化’等”。至今,“本地化”进程已取得一定成果,如组建了三级法院体系并且本地的终审法院享有终审权、中文被确定为官方语言、原有的适用于澳门的主要葡文法律文本被翻译成中文等;但是,“澳门法本地化”仍然面临许多困难、进展缓慢。

另外,澳门法律先天就与内地、香港及台湾的法律关系密切。首先,“从整体上看,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及澳门(当然也包括香港),都是中国人或以中国人为主的社会,故理论上讲,这几个地区的法律制度当然都应是以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其次,澳门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及现代社会生产与生活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避免地要受所处区域内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影响。毫无疑问,澳门与内地、香港、台湾现在和将来都必然会休戚相关,互相影响。法制方面尤其突出,就长久以来的事实看,香港法律实务对澳门法律实务的影响极为广泛。此外,在家庭、婚姻及继承等领域,澳门在相当时期里是以台湾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为参照。不过,自1979年中葡建交以后,尤其是《中葡联合声明》发表以来,澳门已转为以中国内地的法律为参照。

可见,澳门的法律因其主权和治权变动等原因,呈现出“葡萄牙化”、“本地化”及受内地等地区法律影响等特点。

二、澳门高校法学专业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澳门高校法学教育历史有两个重要的年份,分别是1988年和1999年。1988年以前。澳葡当局未在澳门设立专门的法律教育机构,人才培养主要依赖于葡萄牙等国的大学教育。1988年下半年,东亚大学(即澳门大学的前身)开设了法律课程,自此,澳门终于有了自己的法律人才培养机构。1999年大陆后,澳门法科院系增多,教育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澳门科技大学、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也开设了法律专业。总体看来,至今,虽只逾十年,但法学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从澳门高校毕业的法学人才数目逐年递增,学历层次日益提高。

目前,澳门两所主要的培养法律人才的高校法学院——澳门大学(以下简称澳大)法学院和澳门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澳科大)法学院在学制、课程安排、专业设置、师资、培养目标、生源、授课语言、考试制度等各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不同者居多⑨。总得来说澳大法学院主要提供的是以澳门法律制度为主的课程,辅以少量中国法课程;澳科大主要提供的是以中国法律制度为主的课程,辅以部分澳门法课程。

(一)澳大法学院的概况

如前所述,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澳门长期在葡萄牙的管治之下。1974年之前历届葡国政府都将澳门视为其殖民地或海外省。葡国的法律基本上都适用于澳门,澳门的法官检察官都是由葡国委派的,律师也都是葡国人,因此,那时葡国政府并不感到有在澳门建立高等法律院校的必要。1974年葡国国内发生民主革命,此后的葡国政府对外采取非殖民地化政策。在澳门问题上,承认澳门是中国领土,暂时由葡国管治,即主权归中国,治权归澳门。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葡联合声明》规定中国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在回归后50年内澳门原有的法律制度基本保持不变。为了培养澳门本地法律人才,使法律制度和运作机制平稳过渡,澳葡政府于1988年在澳门创建高等法学教育,即在当年被澳门政府收购的澳门东亚大学内设立法律课程——葡文教学的法学士课程。1991年澳门政府将东亚大学更名为澳门大学,原来的法律课程也改为澳门大学法学院。

澳大法学院葡文法学士课程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参照葡国大学法学院模式设立的。教员都是葡国人,教材采用葡国法学教科书和资料,主要是葡国科英布拉大学的教材,教学语言为葡文。学生包括懂葡语的华人居民、在澳门生活或工作的葡国人和葡裔居民以及少数来自非洲葡语国家和东帝汶的学生。

葡文法学士学制为5年。课程设置的科目都是必修课,无选修课。除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和语言科目外,其余有25门法律科目。像欧洲大陆国家的法律院校一样,非常重视民法的教学。民法细分为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法、继承和亲属法各学年和学期科目。根据澳门社会的实际情况,葡文法学士课程学生还需修读中文和中国法。授课以教员讲授为主,在课堂上系统讲授法学理论和概念,分析条文和案例。考试包括笔试和口试,偏重考察学生用理论和法律条文解决问题的能力。澳大法学院葡文法学士课程文凭得到葡萄牙的承认,继而也得到欧盟的承认。

澳大葡文法学士的毕业生,特别是懂中葡双语的华人毕业生很多都已经成为了澳门各级法官和检察官、澳门公共行政机关的主管和领导以及法律顾问、华人律师等。从这个角度讲,澳大法学院为澳门主权与治权的平稳过渡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回应澳门社会的呼声,给华人居民开启高等法学教育大门,澳大法学院于1996年开设了中文法学士夜间课程,2000年又开设了中文法学士日间课程。澳门居民中华人占总人口的95%,而澳门的华人居民绝大多数都完全不懂葡语,中文法学士课程的开设,为不懂葡语的华人居民提供了学习澳门法律的机会,打破了只有懂葡语才能学习澳门法律的局面。中文法学士课程教学制度和课程设置以及授课内容基本上是与葡文法学士课程相同。基本教材是葡文法学士课程所用教材和讲义的中译本。即中文法学士仍提供的是以澳门法律制度为主的课程,这与葡文法学士相同,只是授课与学习语言为中文。

总之,澳门大学法学院的学士学位教育采用的是葡萄牙制,学制、课程安排、专业设置、考试制度等沿袭了葡国法学教育的传统,生源主要是澳门本地学生,培养目标是为澳门培养熟悉澳门法律的法律人才。

(二)澳科大法学院的概况

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的成立较晚,澳科大法学院建院于2000年,但发展较快,建院十年已具备学士、硕士及博士授权资格。澳科大法学院的教育制度与澳大法学院明显不同:其学士学位课程的安排是参照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教学计划订制而成,法学专业课程中内地法律课程的比重较大,除此之外亦包括澳门法律、葡国法律及当今世界主要法治国家的法律和法学理论,授课方式、考试方式与内地各大高校近似,生源主要是内地学生及部分澳门本地学生,培养目标是于内地、澳门均可从业的法律人才。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澳门高校法学院专业教育的特点是差异性较大,即同一个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两所大学的法学院在学制、课程安排、专业设置、师资、培养目标、生源、授课语言、考试制度等各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都罕见的情况。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笔者认为在于开头部分分析的澳门法律的特点,即“葡萄牙化”与“本地化”及受内地等地区法律影响等并存的情况。显然澳大法学院的办学理念受澳门法律“葡萄牙化”的影响较重,这与其发展历史有关,澳大法学院建于葡萄牙管治时期,其培养目标是为澳门培养熟悉澳门法律的法律人才,而澳门法律基本照搬葡国法律,带有浓郁的“葡萄牙化”色彩,因此澳大的法学教育也沿袭了葡国大学的法学教育传统。而澳科大法学院建于之后,其第一任院长是曾担任港澳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的萧蔚云教授,可以说澳科大法学院坚持澳门法律应“本地化”的观点,持澳门的法学教育应“本地化”及加强与内地联系的办学理念,与内地的法学院联系较密切,采用内地法学的教育模式,同时兼顾澳门本地需要,更关注澳门法律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篇2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大学英语 语法教学 重要性 教学方法

一、正确认识英语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占主导地位。由于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而遭到摒弃。随后取而代之的是认知法、交际教学法等。由于这些新的教学法是在否定传统语法翻译法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们在热衷于新的教学法时,对语法教学矫枉过正,从而忽视了语法知识的传授。

在习得母语时,语法教学似乎并不重要,但外语习得不同于母语习得。[1]外语习得中的学习者必须有意识地识别目标语的规则特征,通过一系列的假设和验证才能获得目标语的规则系统。无论是习得句型,还是习得规则系统,都包含了语法习得。语法在外语习得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引人注意和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无语法的教学,无论是以理解为基础的,还是以交际为基础的,只能导致蹩脚的、不合语法的洋径浜式的外语”[2]。因而语法的准确性是重要的,它是习得任何一种语言的捷径。如果不学习语法,那就很难甚至不能拥有说出既符合语法习惯又能让人接受的句子的能力。

目前,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教师普遍发现,很多学生的语法最多处于中等水平,有些甚至很差。学生自己也意识到中学阶段的语法没有学好,语法体系混乱,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会借助“语法”这个手段来实现成功的交际。语法水平不高直接影响了学生其他方面水平的发挥,比如写作和阅读障碍。这些说明了语法教学不仅很必要,而且很紧迫。

二、语法教学的各种方法

语法教学虽然重要,但是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除了应改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重视语法外,更要在教材与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变换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语法教学方式。

(一)概貌教学法,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很多英语教师在讲授语法时只强调个别精讲,没有追本溯源,从总体讲到局部。这样学生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掌握语法的概貌和各个语法成分的基本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具有不同于中学的自身特点。中学英语教学最大的目标是取得高考高分,而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则是让学生把英语变成实用的工具。因此,大学语法教学不应重复背诵枯燥的语法规则或走题海战术老路,而应服务于实用性这个目标。教学中应侧重让学生超越语法学习的表象,从语法的总体概貌出发,抓住内在规律,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讲授动词时,应先讲动词的种类:动词包括:1.不及物动词,2.及物动词,3.兼作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动词,4.双宾动词,5.成语动词,6.合成动词,7.系动词,8.助动词和情态动词。再补充动词在句中按成分可划分为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如图)。

动词谓语动词情态动词时态语态(主、被动)虚拟语气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分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动名词

随后再层层具体讲解。概貌法虽然看似简单,但这恰恰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做到了心中有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顺畅。

(二)层次教学法,由浅入深。

学生了解了语法的概貌和语法成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英语句子从易到难的五个层次的变化,让学生学会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语法在句子中的体现。

1.简单的简单句。帮助学生回忆简单句五种最基本句型及其所含的句子成分(主谓宾系表补)。

①SV(主谓);②SVP(主系表);③SVO(主谓宾);④SVoO(主+谓+间宾+直宾);⑤SVOC(主谓宾宾补)

例句:He left school.

主谓宾

2.复杂的简单句。在基本句型基础上加入修饰成分(定语、状语、同位语)后句子变得更加复杂了,但仍属于简单句(即句号前只有一个主谓结构)。

例句:He left the beautiful city Beijing yesterday.

主谓定宾同位状

3.非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

例句:并列句:He is a teacher and I am a student.

并列连词

复合句:This is the pen which my friend gave to me.

从句引导词

4.复杂结构充当句子成分。简单句子的成分一般由简单的词或词组充当,而随着句子变长变难,句子的一个成分可能就会由长而复杂的结构充当,如从句、非谓语动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介词短语等。

例句:Praised by the neighbours,he became the pride of his

过去分词短语作状语

parents.

5.从句套从句的结构。一个复杂的英语句子可以有两个以上的从句,这些从句之间可以是平行关系,也可以是从属关系(即从句套从句),这种情况理解难度较大。

例句:The child 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 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for appropriate responses will experience greatly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本句主语和谓语之间有三个定语从句,第一层是“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修饰的是“the child”;第二层是“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修饰的是“environment”;第三层是“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for appropriate responses”,修饰的是“stimuli”。三个层次一层套一层。

三、结语

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语法教学模式形式多样,对教学效果各有其长处和不利方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拘泥于某一种理论或模式,而应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教学时段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的整合,发挥各种语法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吴益民.语法在EFL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界,1997,(4).

[2]Celce- Muricia M.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M].Rowley:Newbury House,1991.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重要性 教学方法

引言

阅读教学占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比重非常大,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生都离不开阅读,然而现在的高中生对阅读不重视,既没有阅读兴趣,也没有阅读品位和能力,导致学生语文阅读题做不好,理解不上去,考试成绩也无法提高。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日常的阅读教育有问题,阅读教学不光要教会学生读书,体会文章的人文内涵, 还应当让学生从读学写。因此,阅读教学还兼具指导写作的任务。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阅读技能是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最常用的技能。从狭义上来讲,想要高质量地完成一份考试试卷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阅读能力的基础。从广义上来讲,无论是与教师、同学、家长进行沟通,还是了解更多的课外信息与知识,每个人做这些事情的第一步都是阅读。然而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重要时间就是高中语文时期,这便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之后,理解了书本知识的内涵与精华,并且经过组织讨论之后,相互交换自己的意见,各自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理解与见解。这样一来,学生们汲取的知识都是自己得到的,而不是老师凭空塞给他们的,所以对知识点的记忆会更加长久,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得书本上的知识成为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并且,不仅是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学生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阅读理解的基础,那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一定也会轻松许多。理解便是懂得,再加以学生自己的思想,教学的终极目标也就完成了,这就是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阅读教学现存的问题

教师由于教学时间太紧而占用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的时间。这个问题看似不成问题,但又是实际教学中最现实、最普遍的问题。新的高中语文课程要求在两个半学期内完成五个必修模块的教学任务,每个模块有四个单元的阅读内容,共八十篇课文,与以前的教学内容相比,阅读教学的量增加了,而教学时间却由原来的每周五节课减少到每周四节课,如果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是很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少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不得不压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文本的时间,或是干脆取消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的教学环节,直接进入对文本的分析,学生缺少对文本的初步感知,就没有个性化理解。教师要留给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的时间,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有层次的阅读文本,而不是以自己的讲解取代学生的阅读。有的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一堂课从头到尾唱独角戏,学生无须读课文,只要用耳听、用脑记就可以了。这样的课堂上,只要老师知识渊博,功底过硬,能把文本讲深讲透,讲得深入浅出,讲得生动传神,学生不读课文也能听得明白。但是,学生所得的却仅仅是老师所讲的,自己的感受、见解、质疑就谈不上了。如今,诸如此类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以代替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的现象有很多。尤其是学习文学作品时,教师动辄就播放电影电视剧片段,那些动感十足、色彩艳丽的画面的确能够吸引学生,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但是,这样却会影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应该让学生多亲近文本,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去感受作品的魅力。

三、阅读教学的途径

第一,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力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和凭借,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举一反三,迁移和延伸到课外阅读,提高语文能力。第二,在抓好课内阅读写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多读经典名作,多作探究性和创造性的阅读,提倡多角度的、个性化的阅读,除了为高考而读书,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让自己的爱好与潜力在更加个性化的相对宽松自由的阅读中发展。反过来,人文素质高了,也是有利于考试拿到好成绩的。多写读书笔记,持之以恒,一直坚持到高考前夕,因为,语文不同于数理化,其结构不是逻辑性、阶梯性的递增,而是潜移默化、循环滚动的,有如水中养鱼,积以时日,方见成效。若能长期保持学生对阅读写作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有了良好的语言积累和语文素养,加上得当的做题训练,高考拿到好成绩不是难事。而语文尖子生的高考成绩的突破也在此举。高一学年进行个好探究性阅读。也就是说,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少干涉,甚至不干涉,即由着学生“性子”选择阅读对象。这种个性兴趣探究性阅读,目的是锤炼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习惯和方法,为其日后深入地自觉地学习语文锤炼基本功。在这一阶段,特别需要教师有一定的魄力,即要敢于“放手”,敢于放开。当然,说是由着学生“性子”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阅读进度,阅读数量等等都要由教师精心策划,最终要求学生形成读书笔记。只要广大语文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下进一步地遵循语文的学与教的基本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阅读教学就能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呈现美好的前景。

四、结语

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高中语文教师在不断思考创新性阅读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明白,即使有了阅读的方法,没有阅读量的储备,还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方法的来源是阅读,方法的掌握还是阅读,方法不能替代阅读。因此,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足量的阅读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鲍慧莉.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阅读教学.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

[2]王世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放型阅读教学.文学教育(中),2013

篇4

(1)多数英语老师并非以英语为母语的教师而是讲汉语的中国教师。

(2)课余(甚至课堂上部分)师生间的对话都是用汉语进行的。

(3)因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匮乏而使学生很难学会符合于英语本族人的正常表达法。

(4)学生很少有机会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谈。

因此,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英语语法的辅助和指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自从初中英语新教材实施以来,不再是单纯地以语法项目为主要脉络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而是更考虑语言的功能。从教学方法上,彻底改变过去一言堂、满堂灌的格局,以生动活泼的方法进行“听、说、读、写、演、唱、画”,寓教于乐。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但我们不能忽视语法教学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语法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是语言得以成为语言的根本条件之一。“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理所当然地要有它应有的地位,语法教学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外语教学(教育部2003)”。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争议的不是要不要教语法,而是要研究语法教学的理念和方法,重新认识语法教学和改进语法的教学,本人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种语法教学方法。

一、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人们的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这是因为人们表达思想和吸收信息的需要是由特定的言语情境激起的。因此,学习和使用英语词汇、句型结构、语法规则和话语进行对话等交际活动都要依赖特定的言语情境。教师如果让学生机械地在单句中操练某个语法点,学生是达不到在特定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语言形式来实现交际的目的的。

二、在语境中教学语法。英语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词法指词形的变化规则,句法指句子的构成规则。但在语法教学中用孤立的句子去解释和说明语法规则,有时就很不严密。

如在讲到“They are flying planes.”时,这个句子表达的是动名词的用法还是现在进行时态的表达法,它的意思是“它们是飞着的飞机”,还是“他们正在驾驶飞机”呢?如果这个句子出现在一定的情境中,它的意思就不会让学生感到茫然,也不易混淆。因此在讲授语法项目时要尽量结合语篇和语境来进行。 转贴于

三、利用实物创设直观的语法教学情境。实物是最常见的直观教具。实物的运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教室里就可以认识客观事物。

例如:借助破杯子、坏了的玩具来介绍形容词broken,用一杯水来体现a cup of,把几样东西放在不同的位置来体现in、on、under、behind等一些介词的含义。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语法教学情境。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投影、图片等教学手段,能为学生创造悦目的英语交际情景,它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积极参加眼看、口说的学习活动,极大的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人称代词时,我是这样设计语境:

T:(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four famous people.)Who are they?

SS: They are Yao Ming,Liu Xiang,Twins and S.H.E..

T: Listen to me and guess: who is he/she?Can you?

SS: Yes.

T: He is very tall.He is good at playing basketball.

SS: Yao Ming.

T: Yes,you are right.Who can describe the others?

篇5

心理学家认为外语词汇能力包括:对字面形象出现{听觉,视觉,动觉}方面的良好记忆力,用以协助感觉部位对单词的牢固记忆;正确区别词汇方向语义差别的能力;独立猜测一个新外语单词词义的能力;记忆外语中不同的词语组合和短语、词组的转化;迅速识别并理解他人外语谈话和书写能力;迅速找到自己所要表达思想所必需的词汇的能力等。Nation(1990:31)`指出:“完全掌握一个词,应包括掌握它的意义、拼写、读音、搭配、语法形式、文体、联想以及它的词频。”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奈瑟尔[J.Neisser,1967]认为:认知学说的核心就是如何获得、改变、操纵、应用以及储存知识,因此英

语词汇教学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学得规定数量的单词,而且要使学生掌握学习词汇和快速有效记忆单词的方法;培养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准确地掌握同根词或多义词在文中的意思并准确地理解文章。

在学习英语中,学生如何获得英语词汇,如何记忆和应用英语词汇,教师肩负重任。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词汇教学观,通过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词汇学习习惯,从而扎实英语学习的基础,达到在尽量少的时间里得到尽量大的收效目的。

然而对词汇教学的研究长期以来被语言学家所忽视,Zimmerman在回顾英语教学法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指出词汇的教与学在第二语言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均未受到足够的重视,(Coady,2001)。 Richards(1976)是指出这一事实并强调词汇教学的重要性的学者之一,Carter和Mc Cartly认为:“尽管词汇教学长期以来被忽视,但在近15年来,从语言学对词汇的探索中,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交际法教学中和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中,词汇教学都得到了有效的促进,然而,所有研究中,真正忽视的却是词汇出现在课室教学中的具体教学方法”(Coady,2001:273 )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毕业生要达到国家英语目标五级的基本要求,五级的语汇的目标具体描述是:1,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2,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3,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4,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八级的词汇目标具体描述是:1,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2,运用词汇描述比较复杂的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3,学会使用30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从教育部新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来看,说明了在中学阶段掌握词汇的重要,词汇教学成为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过于薄弱,在教学中,教师过多地把精力和时间集中在应试技巧的训练、大量的讲解课文和做题上,而花在词汇教学上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即使在教授词汇过程中也显得缺乏足够的理论和令人信服的经验来指导词汇教学,词汇成了英语学习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学生大面积两极分化从原来的初二年级下学期提早到初一,英语教师骤然感到压力增大。

基于理论和现实的需要,教师应在遵循外语教学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寓教于乐原则,听说领先原则和趣味性原则的基础上,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采取精妙设计的教学措施,有效合理地进行词汇教学,现介绍几种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是采用如图片,实物,玩具,幻灯片等一系列辅助教具以及手势,动作,表情开展新词教学的手段,研究表明,视觉映象是一种强有力的记忆辅助手段(施良才,2001) 。在词汇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可以做到生动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一些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表示情感的动词以及形容词等一般可采用直观教学,使学生一开始就把实物或某些动作与英语直接联系起来,获得一个直观印象。特别是在中学的初级阶段侧重教学名词,其中学校,文化用品,人物,职业,交通工具,身体部位,场所等类别的名词,比较适合借助实物道具,简笔画,挂图,幻灯片,CAI课件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对于动词,则可以借助简笔画或体态语言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对于人称代词与物主代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学生为演员,以他们自已的物品为道具进行直观教学,既方便又有效。

2.音形义性结合法

词汇教学的心理认识过程在于把词的音、形、义、性4种刺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词的意义和用法建立联系,并能在言语交际中灵活运用。音、形、义、性是词汇教学的四要素,因为词的音、形、义、性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掌握了读音,就容易记住词形,掌握了词义及词性,就较容易掌握其基本用法。

2.1音。读音的正确与否往往与词的掌握程度成正比,在入门阶段,一定要强化字母、音素与音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对国际音标要求人人过关,为学习词汇打好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掌握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从课堂设计的角度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本单元内某些单词所具有的共同的发音规律,如:ea字母组合发[i:]音有以下单词:please teacher seat tea meat等。

2.2形和性。了解词的构成是打开记忆难关的一把金钥匙,在初中阶段,教师要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词的转化、合成和派生,大多数英语单词有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同词性的转化形成,如:succeed---success----successful---successfully, die----death----dead----deadly。英语单词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兼类词,名词可能与动词兼类,如:study既是动词,也可作名词,词形没有改变,但词义改变了,study(v. 学习、研究; n. 书房},在派生词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前缀一般只改变词义,而后缀不仅改变词义,也常常改变词性。在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词缀有un--, --ly, --less, --y, --ful, --er/or, --tion等。教师要让学生熟悉构词法的特征,使他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例如:在教授表示天气的形容词时,教师可以着重介绍名词+y构成形容词,形容词+ly构成副词等词性转化知识。例:

n + y adj.

adj.+ ly abv.

sun sunny

bright brightly

rain rainy

strong strongly

snow snowy

happy happily

wind windy

heavy heavily

slow slowly

quick quickly

2.3 义。 语义的教学是词汇教学的重点,认识一个词,首先认识其词义即该词所表达的意思,词义有中心意义和具体意义之分。中心意义是指基本意义或一般意义,具体意义是指个别意义,如:初三英语lesson42中有一个句子:“……his father saw him sitting on some eggs,句中sitting 的中心意义是“坐”,而它的具体意义在此是“孵卵”的意思。因此,在进行词汇教学时,教师应注意词的中心意义和具体意义,揭示词的这种意义的关系,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词汇,在词义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归类法和比较法进行教学,使用归类法时一般可以按词的语义进行归类,即属于同一词义场的词如:rice bread noodle dumpling cake hamburger等归类到一起,引导学生进行词义联想,促进记忆。使用比较法时,一般可将容易混淆的词或反义词,近义词设计到一个场景,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词汇的认识和记忆。如:Take---bring, borrow,--- lend, look---see (watch, hear, listen)。 在教be good at这个词组时,就与其同义词组do well in进行比较,同样,dear与expensive比较,fast与quick比较,也可以与其反义词slow进行比较。

3.图示,表解法

教师可根据新授词的词义和用法特点,采用图示法,表解法或简笔画的方式进行词汇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利用感官直接感受新词的词义和用法,以take, bring, fetch的用法区别为例:take (带走,拿走},指从说话者身边将某物拿到别的地方去;bring (拿来,带来) 指从别处把某物拿到说话者身边来;fetch (去拿,把人请来) 一般指从谈话者的地点出发去拿来或请来,含有go and bring两个动作的含义。这3个词的含义通过简笔画描述,无须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区别它们的用法。如图所示:

[ the box ]

take

Please take the box over there.

bring

[ the box ]

Bring that box here, please.

fetch

[ the box ]

Please fetch that box here.

4.语境教学法

语境就是上下文,即词,短语,语句或篇章的前后关系,在各种词汇教学方法中,语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理论研究者认为,词汇不是孤立地存储在人的记忆中,而是分门别类地存储起来的 (Ellis,1998)。有些词汇由于语义上的联系,形成了记忆中的词汇套,只要记起其中的一个词,就会联想到其他词,因此最好把词汇放在句子中学习、理解、以便记忆。学习词汇的目的不光是知道它们的读音、拼写、词义和词类就可以了,而是要能正确运用所学词汇,用它们组成句子,段落或语篇来表情达意,进行交际。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基本掌握单词的读音 、拼写、词义和词性的基础上,将单词、词组、习惯用语、固定搭配等放在句子,语段及篇章中去反复运用,这样不但有利于对音形义性的掌握,而且还可以熟悉词汇在句子中的语法成分和用法。Krashen (1992) 指出,对英语初学者来说,阅读是习得词汇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教会学生在阅读中运用语境知识,语境提示来推断词汇的意义是词汇教学的关键,在阅读课中,我们还可以适当将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作为任务留给学生在阅读中去独立完成。

5.主次分清教学法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长时记忆的能量是无限的,而短时记忆一次只能记住7+2个项目(施良方,2001,273)。如果一堂新课的词汇量比较大,教师要分清主次,有所侧重地施教,恰当地把握讲解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既要突出重点词,又要解决难点词,如果主次不分,平均分配时间和精力,将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使得他们感到词汇学习太多,太杂而不堪重负,于是逐步对词汇学习感到厌恶,从而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

6.比较联想法

比较联想法,就是通过各种适宜有效的途径,就相关性{相似性或相反性}将已学过的旧词汇与要学的新词汇进行比较,通过联想思维在比较中达到学习新词汇和复习旧词汇的目的。如:教furniture时,可进行如下的联想:

wardrobe chair table

cupboard bed desk

又如:教travel时, 也可进行以下的联想:

Plane holiday bus

Ticket crowds train money fun

7.游戏辅助教学法

在词汇教学中,英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利用单词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在课后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词汇游戏以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词汇。

如找词游戏,老师给几个、十几个或几十个字母,让学生按字母顺序(不能颠倒)在限定时间内找出所含单词,谁找得多,谁就是胜者。现举一例:

KNOWESTONEATHATCHAIRSPORTHISIT这组字母共有30个。

找词时间的长短,可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来决定。若限定5分钟,不同的学生们可能会找出10个、15个、20个或更多的词。那么这组字母里含有多少个单词呢?参考答案如下:

know,no,now,owe,we,west,stone,to,ton,tone,one,on,neat,eat,a,at,that,hat,hatch,chair,hair,air,sport,port,or,this,his,hi,I,is,sit,it等。

若时间短,可将上例分成几个部分,让学生做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

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很多,在词汇教学中, 教师应该勇于尝试和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耐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词汇学习习惯,并在词汇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要求学生多说、多读、多写、多背、多默、多用才能达到对英语词汇的长期记忆,词汇教学才能教有成效。

参考书目:

1,Coady.J & Huckin.T (eds)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Ellis D Becoming a Master student, USA: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8

3,Nation I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 USA: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90

4,胡春涧、王才仁主编,贾冠杰著《外语教育心理学》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5,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

6,李宋昊“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几条原则”《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9期

篇6

1.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被普遍的认为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冲动,情感或者说是一种欲望,一种能够驱使人去做一件特定的事的欲望。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们学习动机很强,那么他们就会持续参与学习活动并且能够在所学习的科目或者参与的活动之中找到乐趣。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够催生出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能够左右课堂的互动,课堂的互动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而学习情绪直接决定学习效果和能否实现学习目标。

很多时候,当我们面对一个应该解决的问题时候,会感受到一种内心的需要。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学习也是一种需要,它要受到学习状态的影响。同时正是这种需要使得人能够处于活跃的状态。那么老师的任务就应该是在班级中营造这样的一些场合。在这些场合之中,我们会希望学生们能够参加一些适当的学习活动,比如说阅读、讨论一些可能和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法有关的材料,或者从其他的途径来收集一些相关信息。在进行了这样的一系列活动过后,学生有可能会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者可能在老师的帮助之下获得了解决的方法。如果这种寻找解惑之道能够让学生充满快乐和兴趣,那么学生们会更加乐意在以后的活动中加入到这样的教学氛围之中。学习动机自然也就产生了。

在有效的互动场合之中,比如说在初中英语的pairwork活动之中,学生们往往变得很感兴趣并且高度活跃。他们的语言知识储备,创造力和语言交流潜力都极有可能被诱发出来并得到全面发挥,同时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之下会复习读过的材料以及学过的内容,最终在活动的过程中对以前的知识形成了有效地巩固。

2.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互动法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深化学生们对于英语的理解。它使得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和经验的互动,以及更加复杂的认知结构来学习英语,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们全方面的能力。一方面,学生为主体,任务为向导以及解决问题为目的课堂互动教学能够提供给学生们尽可能多的真正的实践练习。学生们实际上是在把所学的语言运用到所有的学习活动之中而不仅仅是单纯的了解它。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学计划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语言认知过程的推进者等角色,在学生交流出现困难时进行及时的帮助和干预,做到事半功倍。比如说初中英语新课标八年级下Unit1—SectionA—1a这一模块中,老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就应该在询问学生对未来的预测之前,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事先进行一些简单的问题热身例如“What do you think future life will be?” “what would you like to help study easily in the future?” “ what do you think the future house looks like? Can you draw it for us?”。在学生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在一旁协助提供词汇帮助,尽量降低难度消除学生的恐惧。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强调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结合,这就要求进行情景练习从而用有意义的练习来代替单纯的机械式训练,用实际操作来代替结构练习。语言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和他人交流并且语言的应用依赖于使用者的综合能力。教师为学习营造诸多条件比如说分组练习,时间的安排,各种素材和设备的利用。这些步骤都是为具体的课堂活动做铺垫。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一个能够被积极响应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他们的个人风格才能得到充分的重视,才能成长为既活跃又能够自控的学习者,才能够发现并解决问题。语言课程的中心实际上就是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并且这些活动都要遵循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某种特定的原则。

作为一位教学帮助者,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受教育的环境,且并不把自己的任务看成是单纯提供给学生所渴望的知识。因此课堂互动活动的组织以及语言学习中素材的选用也应该考虑到需要和语言学习者交流的这一环境因素。在这种综合考虑相关因素过后,英语的教学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

3.提高学生交流能力

英语教学过程本身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必须通过教师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实践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以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积极参与语言的学习,从而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最终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的交流能力通过练习能够被快速的提高。我们都知道学生们都热衷于语法并善于做选择题,但是他们的口语能力却非常的差,当他们试图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哪怕是用最简单的英语,他们都常常会有挫败感。初中英语教学对这一现象应尤为关注。很多高中生怕说怕读,往往就是初中口语能力未过关。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词语教学;重要性;教学方法

中国的母语是汉语,从进入学校开始学生就要学习语文这门课,由此可以看出语文在学习中占有重要位置。体现了小学语文中词语教学的重要性。语文材料的基础是由字、词、句组合而成的。因此,词语教学对小学生学习语文是很重要的,只有让小学生学好了词语,了解词语的词义,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有所提高,从而为小学生以后的语文知识打下好的基础。

一、小学生语文词语教学的重要性

1.词语教学是“字、句段、篇”教学的桥梁与纽带

在词语教学中,老师不能孤立地讲字不讲词,也不能放弃讲词而去讲句子。只有把字、词、句合理运用起来,给小学生讲解,才能使学生更能清楚地知道词语的运用。小学生只有掌握了更多词语,有大量的词汇量,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才更容易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2.词语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老师在讲解词语时,应培养小学生对词语进行归类、比较的能力,一方面学习学到了词语的含义,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归类能力,所以词语教学可以使小学生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得到强化。

二、小学生词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1.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的理解

在上语文课时,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的学习。让学生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要表达的主题,然后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来表达,这样有利于学生运用词语,也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

2.课本解读促进词语教学的理解

老师在进行课本阅读知识讲解的时候,让学生开动脑筋,多多组词,一起分析课文内容,这样有利于小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掌握课本内容,最后能学以致用。在业余时间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外阅读,增强词语的积累,方便以后写作。

总之,词语教学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很重要,老师要着重培养小学生学习词语的能力,加强教学实践,加强学生对词语运用的训练。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词汇量。

参考文献:

[1]谢常亮.浅谈小学语文词语教学[J].琼州学院学报,2007.

[2]管宇宏.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浅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73).

篇8

关键词:学校 法制教育 重要性

近年来,学校在法制教育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学校教育体制、教育理念尚未根本性地转变,仍然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校为了应付形式也会聘请法官、警察给学生搞一搞法制讲座,但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其影响和效果不佳,而学校又没有专业的师资和安排专门的课时,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法制教育的重任就落在了班主任身上,班主任在法制教育中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具体表现在:

一、班主任能迅速掌握学生的动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法制教育方案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是学生最信任、最依赖、最可靠、最畏惧的人,同时也是学生到校最先认识和接触最多的人。那么,班主任在和学生、家长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中就能更详细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交往情况和性格特点。根据自己了解和掌握的学生信息就能制定出有效的法制教育方案,使法制教育内容与学校法制教育要求、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有机结合。如:开学第一周,与家长联系较多,可以开展“珍爱生命,文明出行”的主题活动,宣传和普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杜绝学生横穿马路、闯红灯、骑电动车、摩托车等;在预防流感和食品安全等重大问题时,可以向学生宣传《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既让学生了解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当学生中出现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现象时,可以向学生宣讲《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等相关法律知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违法和犯罪应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帮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做到防微杜渐;在放假前给学生强调防溺水、防中毒、中暑、防火灾等注意事项时,又能简单地给学生讲一讲《未成年人保护法》、《消防法》、《自然灾害防治法》等。通过具体的事例,在润物细无声中对学生进行了法律知识的灌输,比学校聘请专业人士举办几场法制讲座效果要显著得多。当然,这与班主任的细心工作、勤奋学习和自身的法律素养是分不开的。

二、班主任能更好地利用职位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

班主任既是班级的管理者,也是班级活动的制定者和策划者,班主任对学生时间的掌控和支配比科任教师要充裕得多,他可以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利用自习和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主题班会、法制故事会、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教育阅读比赛、案例辩论、小品、法制摄影作品比赛等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法制宣传影视节目,如:《今日说法》、《小小律师》、《法庭内外》、《为了母亲的微笑》、《网》等,通过节目的观看,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罪恶与善良?什么是丑陋与美丽?什么是理性与冲动?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通过对影视情节的反思促进学生自省、自纠、自查,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警示,自我规范的目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和娱乐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班主任能将法制教育渗透到日常管理中

学生的法制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班主任在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从班级管理的细节和制度的制定中渗透法制教育。如:在班规班纪的制定时,就要巧妙地吸纳《治安管理法》、《交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不遵守行为规范受到处罚时获得法律知识。在法制教育方式上采用集体法制教育和对违纪学生个别教育相结合,课上法制教育与课下法制教育相结合,班主任与任课教师配合进行法制教育,班主任与家长联合进行法制教育等。在执行过程中设立监督员,充分发挥监督员在学生行为养成、遵纪守法、课内课外等方面的监督作用,还可以设立曝光台,采用星级评定和与兄弟班级进行横向对比等多种管理方式。要善于把握学生法制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法制教育方式,探索班级管理的新模式,让学生从管理的对象转变为管理的主体,充分发挥法制教育在管理中的指引、教化、规范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法制教育的受益者,实现学校法制教育的目的。

四、班主任在法制教育中能有效地建立法制教育网络

篇9

关键词:学前教育;重要性;科学方法

谈起幼儿教育,大家并不陌生,幼儿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科学,教育主题不明确,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幼儿学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在社会、家庭、幼儿园等多方面的互相配合教育下才能达到的特殊工程。通过为孩子创设适宜的心理环境,支持和引导儿童的经验建构,提高其科学能力,培养其科学探究习惯。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课程,每个儿童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70%的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这是因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思想品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具备着社会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优势。据专家分析,幼儿有以下方面的表现优势:天然的早期化、巨大的感染性、强烈的针对性、间接的传递性。如果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得好,这对幼儿早期的成长、发展十分有利。

二、幼儿进行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到四五岁时,脑会长至成人的三分之二,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发展,六岁以后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猜疑、易怒、悲观,具有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将很难把握未来遇到的各种挑战和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他这时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奠定人生成败的基础。

三、学前教育的方法

(1)善于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幼儿与成人是两个不同范畴的群体,两者在心理上差异很大,只有真正认识这些事实,才能对幼儿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幼儿的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好奇好问、认识具体形象、模仿性强、无意性大。针对幼儿以上的心理特征,就不能长时间地让幼儿单纯而枯燥地进行活动。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热情地、耐心地给予解答。在教育幼儿时,要注意将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生动化,便于幼儿接受和理解。要让幼儿多模仿文明的语言和优良的行为。

(2)智力开发要科学进行。智力是在外界环境中锻炼的结果。专家认为,它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对于平常人来说,后天因素的作用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大脑发育与成长大部分是在幼儿阶段进行的,一般可结合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发幼儿的智力:训练幼儿的动作发展;促进幼儿观察力的提高;丰富幼儿的语言观念;提高幼儿记忆力;培养幼儿思维能力;鼓励幼儿的创造力。专家认为,要为幼儿提供广泛的生活经验和内容。让幼儿的智力在吸收了形式多样的生活经验后得到发展。

(3)艺术启蒙要有新颖性。上面已经提到,由于幼儿个性好动、好问、好玩等。因此不能让其长时间地进行“读写”训练,要让孩子们多接受艺术启蒙教育,比如:唱歌、跳舞、画画等。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通过美妙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的感染力是巨大而不可比拟的。马雅可夫斯基说过:“歌手的声音唤起勇气。”婉转动听的旋律可以使人兴奋,给人带来无比的喜悦,又可以使人潸然泪下。音乐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幼儿的性情,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多开辟音乐欣赏课,让孩子们多接触音乐,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一些简单易懂的歌曲进行。

篇10

关键词:情境教学;要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5C-007-03

情境,是指引起人们情感变化的场景或氛围,对人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当人们处在一定的情境中,兴趣会被激发,求知的动力能够增强,认知水平及情感体验的效果也相应提高。因此,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中职语文课程也不例外。但审视当下的中职语文情境教学,可以发现,虽营造了场景,渲染出氛围,但只停留于新鲜和热闹层面,并未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究其根源,是应用者对情境教学本质及其要素尚未真正把握,以至于流于形式,难生实效。笔者以自己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及体悟,略论情境教学必须体现的要义,以期求教同仁。

一、情境教学须以服务目标为起点

众所周知,阅读是中职语文重要的教学内容。阅读教学,直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间接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潜在目的是帮助学生增加积累、接受熏陶,提高人文素养;根本目的是为学生具有创造能力奠定基础。阅读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实现的。如果没有互动,教学活动实际上不存在;只有形式上的互动,却没有产生实际意义,这种教学活动只能称之为输入式教学。

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还缺乏一定的语文运用能力,通过情境教学推动他们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的有效途径,但为了什么去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应达到什么效果,教师往往“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甚得法。

笔者经过探索、反思,认为必须以务实为创设教学情境的出发点与归宿。所谓务实,就是以实际的教学目标为指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针对他们实际存在的问题,按照预设的实际效果做整体设计。这其中,教学目标至关重要。“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其本质内涵就是以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为目标,以教师解决实现目标中的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活动。这是创设教学情境必须遵循的法则。

笔者两次教授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对教学情境有过不同设计,其原因是教学目标确立有异。

多年前,笔者将《项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掌握小说欣赏方法,批判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资产阶级思想。为此,笔者精心创设了动画情境,运用多媒体技术集音乐、图像和动画为一体,剪辑制作了两段视频。第一段是:玛蒂尔德在欢快乐声中翩翩起舞,尽显她的美貌与得意;第二段是:玛蒂尔德已显粗壮的身躯和苍老的面容,在陋巷中买菜,配上压抑哀怨的乐曲。两段视频在笔者解构了小说的开端、发展、、结局后播放,并又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联系课文谈谈自己看了视频后的感受。”答案不言而喻。

近年,笔者再教《项链》时,对教学目标做了重新定位,即学习小说欣赏方法,对小说中人物进行深度剖析,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依然使用两段视频,但将后一段视频的乐曲重新配置,虽非舞曲,但不失激昂,第一段是:十年前,玛蒂尔德享受着美丽。第二段是:十年后,玛蒂尔德失去了美丽,是否失去了一切?几乎相同的视频,因乐曲配置不同,加上启迪思维问题的出现,营造了另一种氛围,学生也因此陷入了沉思,深层的思维激活了。在笔者的引领下,他们对玛蒂尔德的评价,已从以往标签式的结论,有了自己的观点。有学生说,玛蒂尔德失去了假的项链,但坚守了正直的人格,令人钦佩。甚至有的学生还从玛蒂尔德为偿还债务辛勤劳作的描写中,看到作者莫泊桑的赞许之意。学生对小说的欣赏已从方法层面提升到运用的高度,对小说内涵也深入到本质的思考。思维的视野扩大了,思维的领域拓展了,思维的品质也提高了。

情境教学,要的是实效;实效,源于正确的教学目标。

二、情境教学须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

教学中的阅读,是以教科书中的文本为依据进行的。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各式作家写作不同时代背景的内容,再以各类文体呈现在学生面前,希望他们理解其中表达的题材及内容,还期望他们与文本、作者对话,进而思想碰撞,得出自己的体验与感悟,确是难事。其重要原因,是文本所反映的深厚生活,与学生有限的生活经验并不重合,甚至相去甚远。增大文本与学生已有认知的重合面,是保证阅读教学有效的前提。创设能唤醒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境,是增加文本与学生之间契合度的有效路径,也正是情境教学实施的要义之一。

以笔者教授《药》创设的情境为例。

鲁迅小说《药》是公认的经典课文。作者以5千余字的篇幅反映了时期的一个侧面,深刻剖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反映了作者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思考。题材壮阔宏大,又巧妙地以小说形式,通过华夏两家的遭遇体现。传统教法,是从小说欣赏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构,其中深邃的思想内容,往往贴标签似的灌输给学生。由于写作时代距今已远,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其结果是学生只达到了理解小说欣赏方法的层面,而文本表达的思想内容不甚了了,即只知道文本“说什么”,却不知道文本“怎么说”和“为什么这样说”。阅读教学的目的远未达到。

笔者依据情境教学的要义,用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生活经验,力使他们进入文本加以情境体验。上课伊始,笔者即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有去医院看病的经历吗?有的请举手。”平常的问题,因其普通,反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兴趣已被激发。第二个问题:“用口语交际中学到的说话的方法和技巧,讲述你看病的过程。”在两个同学发言之后,再提出第三个问题:“你看病后的体验或感受是什么?用一个词或短句写出。”于是,良药苦口利于病,有病痛苦、无病幸福,亲人关爱等都写出来了。笔者适时归纳:看病的过程,可以用时空转换明白表述,这是明线;看病得到的体验,属内心感受,是暗线。明暗线结合,看病的感受变得有意义了。可见,一件事的意义,单靠明线叙述,还不足以说明,暗线更为重要。于是转入第四个问题:“我们今天要学习鲁迅的小说《药》。有人在这一个字的题目后面分别加了‘?’‘!’‘……’3种标点符号,为什么?”待学生兴趣在更深层面激发后,笔者介绍了《药》的背景知识,再要求学生阅读文本,归纳人物、情节,理解“药”的深刻涵义,以及梳理出明暗两条叙述线索。

如上所述,《药》的教学是以问题情境导入的,这一情境是基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创设,并努力以问题使之与文本建立关联,再引领他们运用已有认知解读文本。在问题情境中,笔者始终与学生互动,带领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语言文字实践。短短的数分钟,推动他们与文本对话,开始形成一定的意义建构,为之后更深层次的阅读奠定了基础。

根据笔者教授之后的测试,《药》中的两个教学难点,即鲁迅对的思考,以及文本中明暗两条线索的安排及作用,学生基本掌握。

三、情境教学须以激活思维为目标

现阶段,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阅读量少是教科书“先天不足”带来的。一学期,一本文选性教科书共6个教学单元,教读课文一般安排为18篇。有限的阅读量未能给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创设有利条件及较大空间。让课文真正成为“例子”,是阅读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唯其如此,有限的阅读量才能因教学的高质量而发挥功用。

创设情境,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文发挥“例题”功用,必须成为情境教学的目标。古人云,“水本无华,激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视教室里的学生为思维活跃的鲜活生命,一旦激发必然迸发思维活力。持此观念,情境教学的目标就清晰了。

以笔者教授杜甫的七律《蜀相》为例。

学习古代诗文,是学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路径。古代诗文教学,不仅能增加学生文化积累,提高传统文化素养,还能增强其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意义重大。现阶段,中职古代诗文教学存在“言”与“文”割裂的问题:或只传授文言基础知识,作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状,犹如翻译外文;或按文学作品进行解构,人物、情节、写作技巧分析等,等同于现代文。以上问题,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视古代诗文学习为畏途。

笔者依据古代诗文教学的宗旨,针对以往教学中的问题,交互运用图画再现和问题设置两种方式创设情境,激活了学生思维,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简述如下。

首先,打出一幅写意的风景图片,画面近景是高大的柏树,中景是间生绿草的石阶,远景是祠堂一角。下署画名《诸葛武侯祠》。

接着提出下列问题:从画面找出与课文《蜀相》对应的诗句,能否看出画面中还没有表现的诗句,如果你以《蜀相》为题作画,你准备怎么创作?口头表述,与大家交流。

一幅画,引发了讨论,课堂气氛活跃,问题使画与课文关联,学生由画入诗,因诗评画,经历了一个进入文本再展开想象与联想的过程,思维被激活。期间,笔者与学生还进行了话题宽泛的互动。如,中国画中的工笔画与写意画之不同;欣赏古代诗词以知人论世为要求;中国祠堂的功能;古诗词“柏”这一意象的内涵;古典诗词与现代诗歌欣赏方法的异同等。努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增加他们的积累,激发他们对古代诗文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