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的基础范文

时间:2024-02-22 17:59: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价值论的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篇1

论文摘要: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来看,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首先是劳动价值和价格理论。自然资源的价值由其内在的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和外在的数量有限性与稀缺性决定。自然资源的价值源泉一是体现在直接劳动耗费;二是体现在对自然资源的重置劳动耗费。正是经过人类劳动—对资源的培植、修复、保护、再生等在资源及其产品中凝结了价值,在这个价值决定的价格基础上,加入由资源所有权垄断而决定的那部分价格,构成了资源价格的全部内容。

累积效应不仅使区位内(边缘地或中心地)的经济与生态矛盾增强,也使区位之间,特别是边缘地与中心地之间的经济与生态矛盾扩大、加剧。莱斯特·布朗指出,大自然也是依赖于平衡的,“经济赤字是我们彼此之间的借贷,生态赤字却是我们取自子孙后代”。因此,我们的经济“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如果违背这个原理,就一定会由盛转衰,江河日下,终致崩溃。我国政府多次强调“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遗传资源惠益共享机制”,“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提高生态补偿接受者—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的生态保护积极性,把生态保护内化为各个人的持续行为;同时也使支付者承担了成本,养成资源有价、使用付费的观念和习惯,形成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这是边缘地分享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利益和效应的有效机制或途径。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来看,资源价值与价格理论是生态补偿及其价格决定的理论基础之一。

一、价值及其源泉新探

“价值”既是哲学领域的重要范畴,又是经济学领域的基本范畴,更是日常用语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汇,其词义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1.日常含义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2.哲学含义是指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当客体对主体有积极意义时就有正价值,反之则为负价值。3.专指商品价值,即“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它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大小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可以说“价值就是劳动”,就是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耗费,即支付的劳动成本。劳动成本越低即价值量越小,说明劳动生产率越高,人类的生产能力越强。由于“人与自然是共存、共生、共荣的关系。”因而自然本身既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外在“工具性价值”,又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生态价值”,“善待、保护自然就是关爱、保护人类自己,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伤害自然必定伤害人类,破坏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把自然的这种价值分为:经济价值,生命支撑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生命价值,多样性和统一性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价值,辩证的(矛盾斗争的)价值,以及宗教象征价值等并强调,“人们不可能对生命大加赞叹而对生命的创造母体却不屑一顾,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这整个源泉—而非只有诞生于其中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大自然是万物的真正创造者。这个价值的源泉是什么呢?有人认为,自然资源的这种价值除了来自于其本身属性能够满足人类需求之外,还受其数量有限性和稀缺性的制约。因此,自然资源的价值由其内在的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和外在的数量有限性与稀缺性决定。

的确,作为存在物,大自然及其相应的自然资源必然对人有用,从而形成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也就是说,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价值是属人的,“就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我们说某一事物具有价值,就是也只是因为它能满足主体的需要、符合人的利益。离开人类的利益和需要,我们并不否认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如占据特定生态位的生物)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绝不能说它们具有什么与人类的需要和利益毫不相干的‘内在价值夕!这些自然事物能够起到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因而被人们认为是有价值的,恰恰是因为生态平衡符合人类的利益和需要。倘若地球上根本不曾有人类,那么,即使生态系统再完整、稳定、平衡,又有什么意义呢?或者即使整个生态系统都彻底崩溃了,又有什么关系呢?但是,这种满足关系是果而不是因,大自然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其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方式、方法、程度等等,都要依赖于人的发掘、赋予和实践,也就是说,没有人的劳动,自然的效应是盲目的、间接的,甚至无效的。自然资源的价值还是要回到劳动价值论中来认识。

二、自然资源的劳动价值源泉

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的物质条件,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经人类劳动加工的人化自然资源,二是未经人类劳动加工开发的原生自然资源。由于自然资源本身的效用—存在价值或意义,使人类无法离开自然而独立存在,马克思认为,“土地(在经济学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料,现成的生活资料供给人类,它未经人的协助,就作为人类劳动的一般对象而存在。所有那些通过劳动只是同土地脱离直接联系的东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例如从鱼的生活要素即水中,分离出来的即捕获的鱼,在原始森林中砍伐的树木,从地下矿藏中开采的矿石……土地是他的原始的食物仓,也是他的原始的劳动资料库。例如,他用来投、磨、压、切等等的石块就是土地供给的……土地本身又是这类一般的劳动资料,因为它给劳动者提供立足之地,给他的过程提供活动场所。所以,必须维持自然资源的存在,那么,如何维持其存在呢?是劳动。“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一方面,通过劳动开发自然资源,使其满足人或人类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还是要通过劳动重置这些被消耗了的资源,以延续其存在,才能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利用和人本身的持续发展。因此,自然资源的价值和价格不是来自于其本身的价值或价格,而是来自于人的劳动的结果。马克思曾说“土地不是劳动的产品,从而没有任何价值”;瀑布和土地一样,和一切自然力一样,没有价值,因为它本身中没有任何物化劳动,因而也没有价格…。

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看,自然资源的价值源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劳动耗费。商品价值取决于人的劳动耗费,没有人的劳动耗费,或说人的劳动支出,就没有满足人类需要的物品,也就没有商品的价值,这是劳动价值论的真谛。“由于加进价值而保存价值,这是发挥作用的劳动力即活劳动的自然恩惠”。“一切商品(包含劳动在内)的价值(实际交换价值),决定于它的生产费用,换句话说,决定于制造它们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那么,劳动是怎样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呢?“劳动被使用,被推动,因而工人的一定量体力等等被耗费了,结果是工人筋疲力尽。但是劳动不仅被消费,而且同时从活动形式转变为对象形式,静止形式,在对象形式中被固定,被物化。这就是劳动的价值创造过程,也就是劳动的消耗过程,正是人类劳动的耗费,一方面在具体的有形的形式下支出,把生产要素转化为有形的商品或服务,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作为劳动的耗费、凝结或物化,作为同质的人类劳动耗费形成了商品的价值。西斯蒙第就曾说:“不管自然恩惠如何大,也不能白白送给人们任何东西;……大凡不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劳动而产生或获得价值的东西,不论对人类生活怎样有利、怎样重要,绝不是财富。马克思也指出:“机器和自然因素能大大增加一国的财富……但是……它们不能给这种财富的价值增加任何东西。

二是对自然资源的重置劳动耗费。由于自然资源的独特性质,使其必须不断地得到重置,即被再生产出来。“无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可耗竭资源,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都是有限的。为了维持社会生产的持续进行,消耗掉的自然资源也应该得到补偿或替代。其中,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其利用速度超过再生速度时,才需要人力资本的投人进行强制性恢复;而可耗竭资源则只能依靠替代品的研发来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因此,重置可再生资源(复原型重置,即把资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或水平,更新型重置,即重置后的资源强于重置前资源的规模、功能、状态或水平)和可耗竭资源(替代型重置,即用新的资源代替已消耗的资源)的劳动耗费及其相应的各种投入必然是该资源价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一切商品,包括自然资源的价值源泉不仅是其直接劳动耗费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其重置劳动耗费的结果。马克思指出:“价值不是取决于它所包含的劳动或它的生产所使用的劳动时间,而是取决于它能够被生产的那段劳动时间或者说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 “每一种商品(因而也包括构成资本的那些商品)的价值,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种再生产可以在和原有生产条件不同的、更困难和更有利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改变了条件再生产同一物质资本一般需要加倍的时间,或者相反,只需要一半的时间,那末货币价值不变时,物质资本价值及利润加倍或减半。因此,自然资源的价值“是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再生产资源而消耗的人类劳动决定的。原始自然资源的价值是按照再生产该资源所预期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决定的。  三、创造自然资源价值的劳动形式

生产物质商品、提供服务或再生自然资源等创造价值的劳动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社会形态等条件下是不同的,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即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范围是不断扩展的。“凡是创设、增加、转移和保存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都必然形成价值,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所谓创造使用价值是指通过劳动把生产要素转变为一种人们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一种新的使用价值。所谓增加使用价值就是指通过劳动原有使用价值的功能得到提升或使用范围得到扩展。所谓转移使用价值,一是指使用价值的存在状态的转移,即通过劳动使生产要素的使用价值变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二是指使用价值存在空间转移,即通过劳动把使用价值由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保存使用价值包括一是延续性保存,即通过不断附加劳动使原有劳动成果随着生产过程的延长而不断地得到延伸、保存,如钢铁工人把采矿工人的劳动保存在其劳动产品中,制造工人又把钢铁工人的劳动保存下来,随着劳动过程的延长,价值和使用价值保存的链条也不断拉长,特别是在知识产品的生产中,价值和使用价值保存的链条很长,甚至很难寻找到它的源头,也无法计量它的价值;二是存在性保存,即要保存使用价值而不得不附加新的劳动,增加价值,如文物的保护,要完整地保存其原有使用价值而不得不增加新的劳动,否则就会因为腐化、污染而使其使用价值丧失,所以文物是在保存中不断增加价值的,而不是因为时间本身或使用价值本身就增殖了其价值。在自然资源的劳动中,无论是直接劳动耗费还是重置劳动耗费都具有创设、增加、转移和保存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属性,即具有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的属性,从而使资源及其产品具有价值。在商品的价值组成中,除了劳动价值外还包含了原料、资本、技术等各种投人要素价值,使其各种投人要素价值得以补偿。

篇2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资本论;理论基石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10-0009-04

一、国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最新形成的八种价值论

《资本论》的重要理论基石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起包括剩余价值理论、生产价格理论、分配理论、危机理论在内的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作为指导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经济理论,《资本论》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在《资本论》研究,特别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方面,尽管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不乏理论困惑的存在。

归纳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可以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最新研究划分为八个方面:“广义活劳动价值论”、“物化劳动价值论”、“多元价值论”(或“泛价值论”)、“历史局限性的劳动价值论”、“广义劳动价值论”、“整体劳动价值论”、“统一劳动价值论”、“非劳动价值论”等。赞成“广义活劳动价值论”的学者认为,“凡是直接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物质商品和精神商品,以及直接为劳动力商品和再生产服务的劳动,其中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实体的内部管理劳动及科技劳动,都属于创造价值的劳动或生产劳动。”“物化劳动价值论”者认为,“按照传统的观点,认为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不能创造价值,这是一种严重的理论扭曲”。“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共同创造相对剩余价值,简称创造价值。”而在“多元价值论”者看来,“财产和商品的源泉与其价值的源泉必然是一致的,它们都是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和自然资源等多要素共同创造的,多元财产论在这种条件下也就是价值多元论。”即“土地、机器也能够创造价值。”“历史局限性的劳动价值论”的拥护者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反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下,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此,应发展一种“建设时期的劳动价值论”来指导当代中国改革实践。而“广义劳动价值论”者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所指的劳动内涵与当代已有很大区别。在当代,不光是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第三产业的劳动都可以创造价值。“整体劳动价值论”则将劳动划分为劳动主体及劳动客体,认为劳动主体即劳动者与劳动客体即生产资料共同创造价值。“缺少活劳动的劳动是不存在的,缺少物化劳动的人类劳动也是不存在的。”为了契合西方经济学的价值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一些学者提出“统一劳动价值论”,认为“把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格论结合起来,因而劳动的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规律融为一体,本质与现象表里如一,费用与效用自然结合,主观与客观一致,抽象与具体合一,供给与需求均衡,价值决定与价值实现统一。”而“非劳动价值论”者基本上不赞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提出建立旨在从道德上批判资本主义的非劳动价值论及其剥削理论。

面对上述众多的“价值论”,哪些符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哪些背离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确使人困惑。如果不解除这些困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资本论》的基石就会动摇,甚至危及经济学的整个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不断发展的中国经济改革急需发展着的经济学的理论指导,而理论的混乱必然导致实践无所依从,并陷入盲目发展的境地。我国当前的改革遇到的一些困难,在实践中受到的一些挫折,无不与我们的理论思维薄弱有关。

二、需要科学判断四个学派是否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框架

出现众多“价值论”的原因在于经济社会随着时展产生了重大变化。例如,社会生产部门的增多或扩大,使劳动者在新的生产部门中提供的劳动形式、种类比马克思时代大为丰富,从而为“广义活劳动价值论”和“广义劳动价值论”的产生提供了前提。中国市场经济中大量商品的涌流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使“物化劳动价值论”和“泛价值论”成为我国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理论依据。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实,使一些学者力图淡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社会属性,从而提出“革命的劳动价值论”或“历史局限性的劳动价值论”。面对西方经济理论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挑战及中国市场经济的现实,一些学者站在折中的立场,希望在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之间找到平衡,将两种价值理论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整体劳动价值论”和“统一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价值论概念并没有错,但参与完成价值创造的并非人耗单要素,而是人物力、智体力、耗费创造、产需结合的全要素劳动。”“引入稀少性概念,使用价值理论与效用价值理论就没有多少差别了。因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仅能被用来研究西方经济学难以说清楚的生产关系,而且也能被用来研究似乎只有西方经济学才能研究清楚的生产力问题。”当然,“非劳动价值论”则直接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立。

这八种“劳动价值论”可以归为四大学派:一是拓展派,包括“广义活劳动价值论”、“物化劳动价值论”、“广义劳动价值论”;二是综合派,包括“统一劳动价值论”、“多元价值论”;三是质疑派,包括“历史局限性的劳动价值论”、“整体劳动价值论”;四是否定派,主要是指“非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无论哪一个学派的哪一种理论,只要偏离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其内容或多或少都会曲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都会动摇《资本论》的基石。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雇佣劳动者活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由具体劳动创造,价值由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实体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价值形式可由交换价值、货币形式或价值决定的价格来表现。“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形式’。”价值的本质是生产关系,即人们之间交换劳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劳动力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成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劳动力特殊的使用价值,使雇佣劳动成为剩余价值的源泉。价值规律是商品社会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使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无法自行消除。

新的价值理论是否是发展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必须要把握几个关键点:第一,要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内涵的原意;第二,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第三,要正确地创新。这就要求学者们必须首先搞清楚马克思的原意,避免在理论内涵及范畴上引起曲解、歧义,造成自身的理论谬误。其次,要求学者们不能将马克思未说的或提到但不完全的观点强加给马克思,也不能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理进行断章取义,更不能将当代社会出现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涵盖不了的经济内容,硬性纳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框架。再次,要求学者们在正确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秉承其方法、内涵和范畴去发展和拓展。否则,既不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又会损害和歪曲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动摇《资本论》的基石。

因此,笔者认为,“非劳动价值论”不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框架,完全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相对立。“广义活劳动价值论”承认了马克思“活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根据当代社会出现的第三产业中活劳动表现的新形式,扩大了活劳动的范围,是在“劳动创造价值”方面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拓展。“广义劳动价值论”与“广义活劳动价值论”有相似之处,只是更加强调新的普遍出现的知识劳动、管理劳动、服务劳动也创造价值,进一步扩大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物化劳动价值论”认为,物化劳动是当前活劳动的凝结,也属于活劳动,所以也创造价值。“物化劳动肯定是本期生产的,是本期活劳动的物化”,“因此讲物化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归根到底还是活劳动创造的。”这种对“活劳动”的拓展是不妥当的。因为尽管“活劳动”是本期的,可是物化劳动既可以是本期活劳动的物化,也可以是往期活劳动的物化。特别是马克思对活劳动与物化劳动有明确区分,二者各有不同的内涵,不能将两者混同起来。因此,“物化劳动价值论”对“活劳动”的拓展不符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历史局限性的劳动价值论”突出强调“价值论”的现代社会性,淡化其历史性,实际是不承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乃至《资本论》的现实作用。而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乃至《资本论》正是解决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等问题的根本性理论,因而“历史局限性的劳动价值论”也是欠妥的。“整体劳动价值论”将劳动创造价值或活劳动创造价值分解为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共同创造价值,这严重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劳动客体是指生产资料等劳动条件,劳动主体是指劳动者,劳动是劳动者的劳动力消耗过程。“整体劳动价值论”存在概念及逻辑上的错误。“统一劳动价值论”试图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融合起来,这也是不妥当的。因为两者的理论范畴根本不同,而且效用价值论早已受到马克思的批评。“统一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是以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及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为根据的,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严重背离。由分析可知,只有“广义活劳动价值论”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框架,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活劳动创造价值”的拓展。而“广义劳动价值论”基本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框架,但由于未能说明知识劳动、管理劳动、服务劳动也属于活劳动的一种具体形式,因而容易被人们误解,认为这些劳动形式是作为抽象劳动而“创造价值”的。

三、推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坚持与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推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产业结构调整,收入分配问题等等,都需要通过正确的理论思维进行“顶层设计”来解决。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正涉及宏观经济社会的相关内容。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作为经济学的主要著作——《资本论》的基石,必然要发挥重要作用。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直接影响我们处理当前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政策导向。就这个意义而言,必须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动摇。实际上,近年来,我国理论与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偏差,都或多或少与背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关。在理论上,一些创新成果抛弃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有框架,脱离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涵,加入了一些不属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甚至把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观点解释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或嫁接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之上。这使经济学的理论范畴或多或少地变换了原有面目,而且形成了所谓“新的经济学”内容。这些内容还大量出现在教科书上,让人感到担忧。如,有的教科书未加特别说明,就认为“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知识劳动创造价值”、“管理劳动创造价值”。这就容易使人产生这样的迷惑:这些劳动是抽象劳动吗?如果是,那么抽象劳动难道是有差别的人类劳动?如果不是,那么它们就只能创造使用价值,而不是创造价值。因此,应该说明这些劳动都是活劳动的表现形式及范畴,具有劳动二重性,既创造使用价值,又创造价值,这样才不会使人迷惑。又如,有的教科书在否认价值是一种历史范畴的同时,否认资本也是一种历史范畴:“虽然不能认为资本是一个自古就有的永恒的存在物,但也绝对不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而且认为资本也不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是“社会经济生活中能够创造财富、实现价值增殖的客观存在”,因此“资本存在任何经济社会的一般属性”,也存在某一经济社会才有的“特殊属性”,由此可以有“资本主义资本”和“社会主义资本”。笔者认为,这些都是不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资本理论内涵的,资本只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定历史范畴。我国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资本,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资本,会逐渐丧失资本的功能,从而完成资本这种价值或生产关系的历史使命。再如,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被一些学者解读为: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应当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实际上,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具有特定的内涵,且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得十分清楚。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是马克思早已批判过的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理论阐释,这两种理论是互相对立的,不可能结合。我国当前实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合理的,也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但也仅仅强调是“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方式”“并存”,而不是“结合”。

篇3

摘要:如何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当代经济学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一方面,我们必须解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创含义与当今社会经济的结合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解决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兼容问题。首先讨论了“劳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认为凡是对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的并且能直接或间接与现实的或潜在的商品有一定联系的劳动(或者说这种劳动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现实的或潜在的商品价格),都能创造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物化劳动与价值创造、价值量的衡量、劳动价值论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价值创造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等几个热点问题;最后指出,我们要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必须抛开意识形态的束缚,采取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化,才能使劳动价值论更加符合当代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当代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3-0001-03

在2002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创始人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研究和认识。”[1]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面临的挑战

马克思《资本论》出版以及科学劳动价值论创立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资本主义还不太发达的时期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与马克思所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面临新的挑战。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创含义与当今社会经济的结合问题

由于马克思创立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时代特点,使得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与当今社会经济的现实出现了一定的差距。要使二者较好地结合起来,关键是要重新界定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

1.活劳动的重新界定问题。我们可以从马克思行文的字里行间看出,他所说的活劳动主要是指在生产线上直接作业的工人。如果按照这一界定,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可以比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出更大的价值,因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雇用了更多的劳动力。而现实的情况是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比劳动密集型产业能生产出更大的价值。

2.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动的价值创造问题。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只有创造物质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任何非物质生产部门都不创造价值,只参与社会再分配。但在当代社会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就业人数越来越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其就业人数与产值比重就全世界而言均已超过物质生产部门,如果说不创造价值显然不正确。

3.脑力劳动的价值创造问题。既然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认为只有生产线上直接作业的工人才能创造价值,那么像科学研究、生产精神产品、教育、管理等脑力劳动就不能创造价值,但社会发展的现实却是脑力劳动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这显然矛盾。

(二)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兼容问题

马克思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证明资本主义社会的非正义性,资本主义社会全社会的资本家阶级及其统治管理部门在整体上都是不劳而获的剥削者,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任务就是要剥削阶级,实现劳动者当家做主。而现在我们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再存在,劳动人民已经当家做主,用劳动价值论来证明我们社会是否合理、正义的作用己不显重要。我们深化劳动价值论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继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精神,即把劳动作为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的评价指标,旨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最基本的理论支持。

1.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兼容问题。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的最根本历史逻辑基础是私有制,因为在私有制下,出现了生产的私人性与生产的社会性的矛盾统一。生产的私人性使得生产的劳动过程总是具体的、个别的劳动,而生产的社会性又要求劳动具有一般的社会必要劳动的性质,要求个别劳动从一开始就为社会劳动并最终被社会所承认。于是,商品交换就成了人类社会的一种必须。在商品交换中,商品价格的形成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马克思认为,这时起作用的是价值规律。这就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形成的思维逻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这种思维逻辑与历史逻辑的内在统一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就受到了挑战,也就是我们必须解决劳动价值论的思维逻辑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历史逻辑是否仍然能够内在统一的问题。

2.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兼容问题。按照传统上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我们认为价值创造与收入分配之间是一种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即创造多少价值就应该获得多少收入,否则应视为不合理,或者说是剥削。而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制度却是按劳分配为主、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分配制度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不合理的,是一种剥削收入呢?如果不是,那么应该如何理顺劳动价值论与分配制度之间的关系呢?

二、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些思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围绕如何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并形成几种有代表性的思路。

1.在重新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坚持劳动价值论。这种思路是在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框架下,通过考证马克思等人的有关论述,并结合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现实、新问题产生的。这种思路要求准确理解马克思创建科学劳动价值论的真正用意,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基本精神运用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形成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

2.在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坚持劳动价值论。这种思路主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应该“与时俱进”,主要是通过扩展“劳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并用重新界定的劳动价值一元论来解释当代社会主义现实。

3.在调和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重新界定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这种思路企图将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结合起来,认为这两种理论的差别主要在于研究角度与分析侧面的不同,它们各有缺陷,但把它们结合起来则能解释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许多现实问题,比如说,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结合既可以说明价值源泉,同时也可以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

当然,还有一些专家学者由于接受了西方经济学中传统的生产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等思想,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创含义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实问题,因而主张用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价值论或效用价值论等来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但是这种思路不可能成为我国价值论思想的主流。

在上述发展劳动价值理论的思路中,我们赞成第二种,即通过扩展“劳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并用重新界定的劳动价值一元论来解释当代社会主义现实。

三、发展当代劳动价值理论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按照上述第二种思路来发展当代劳动价值理论,我们认为首先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劳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哪些劳动创造价值?我国理论界从重新界定“劳动”的科学含义出发,对这一问题形成了一种主流思想:不仅仅是马克思意义上的物质生产劳动能够创造价值,精神生产劳动、社会服务性劳动也能创造价值,这样,“劳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以重新的界定。但笔者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从质的规定性来说,都只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也就是说,凡是直接或间接与商品价值形成有关的劳动耗费,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因此,马克思所界定的劳动价值其精神实质是以此作为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的评价指标,创造价值的劳动不一定要与生产的产品(包括物质产品、精神产品以及服务性劳动产品)相对应,凡是对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的并且能直接或间接与现实的或潜在的商品有一定联系的劳动(或者说这种劳动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现实的或潜在的商品价格),都能创造价值。遵循这一思路,创造价值的劳动就不能够被劳动的三种具体形态所概括,因为有些劳动,比如说宇航员的劳动,就很难说它是物质生产劳动、精神生产劳动还是服务性劳动,但它确实对人类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并且这种劳动也与潜在的商品(比如说未来开发的太空游)有着一定的联系,也能创造价值。

2.物化劳动与价值创造。我国理论界对物化劳动是否也参与价值的创造观点不完全一致,大多数同志认为物化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但也有少部分同志认为物化劳动也创造了价值。比如有同志就认为,从企业角度看物化劳动实际上是社会意义上的活劳动,价值是由社会劳动(包括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创造的,绝对剩余价值来自活劳动,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则主要由物化劳动创造。所以,含有物化劳动的资本、土地获得利润、地租也是合理的。那么,究竟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呢?笔者认为,既然价值本身的精神实质是以此作为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的评价指标,它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物化劳动与商品之间所体现的是一种物与物之间的物质关系,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物化劳动不论在商品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都不可能是价值的源泉而只能是财富的源泉,因而也就不可能创造价值。

3.价值量的衡量。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有关价值量的衡量标准唯一的是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却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命题: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力(率)成反比。马克思提出这一命题时暗含了两个基本假定:一是一个企业在一定的劳动时间内无论生产出多少产品,其价值是一定值;另一个是无论在这一时间内生产出多少产品,工人的总工资不变。这一命题显然无法解释现实中劳动生产力(率)越高,社会生产的价值和财富越大的现实。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对创造价值的个人的劳动所作的社会贡献的量作一个全面的衡量。就像马克思在指出价值量的衡量标准唯一的是劳动时间的同时又指出,劳动有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之分,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也就是说,复杂劳动在单位时间里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在单位时间里创造价值的倍加,个人劳动在社会中的贡献不仅仅要从时间(量)的角度考虑,同时也要从劳动的复杂性(质)角度来考虑。马克思提出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力(率)成反比的时候显然没有考虑到劳动的质的角度,这是一个失误。当然,劳动的质仅仅通过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来区分是不够的,劳动的质有两个测量维度[2],一是劳动的重复性,即劳动的内容与方式在不同时间里是简单重复,还是每一次劳动都要涉及对新信息的处理与新情况的应对;二是劳动成效的可测度性,即劳动成果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进行定量的测量。劳动的重复性程度与可测度性程度越高则劳动的质越低,劳动的重复性程度与可测度性程度越低则劳动的质越高。所以,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与劳动的量与质成正比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价值量是与劳动生产力(率)成正比的,因为劳动生产力(率)越高的劳动其劳动的质也越高。

4.劳动价值论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劳动价值论与公有制经济是否兼容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是否兼容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将公有制为主体的财产制度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统一起来。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我国目前公有制经济与马克思所设想的高度计划经济下的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差别。在马克思所设想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下,是一种纯公有制经济,劳动价值论己经没有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所以,不存在兼不兼容的问题。而我国目前还仅仅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并且公有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实现形式,还只能实行市场经济,这己是被反复证明了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价值论与公有制是兼容的。

篇4

一、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理论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坚持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坚持的基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整个的基石,这块基石坚决不能丢掉。恩格斯曾经指出: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一是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正是以这两个伟大发现为基础创立了政治经济学。所以,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而剩余价值理论又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这就是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整个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而政治经济学又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仅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整个理论体系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而,只要动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足以动摇整个理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既是科学的、革命、建设的理论,更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就是要通过对商品、价值以及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等经济范畴的分析揭示无产阶级受剥削的秘密和贫困的根源,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必然性,它是科学的理论,革命的理论,建设的理论。然而随着商品经济和社会劳动的发展变化,我们又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问题。希望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来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而达到继续保持它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建设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具有拓展的空间,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必将促进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丰富理论宝库。

二、实践的发展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深化和发展的要求

时代环境的变化促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必须发展。就劳动价值理论研究而言,我们置身其中的时代环境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高科技产业异军突起,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更趋完善,工人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保障水平都有很大提高等等。这些变化,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研究不可能占有的“材料”。比如,尽管马克思当时已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一切国家和民族都卷入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已经看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但他未曾料想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如此之快,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关系的影响如此之深,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虽然对世界市场及国际价值作用的形式有所涉及,但是还不到位。因而,在新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开拓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发展和完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经济形式和体制的变化促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必须发展。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经济形式主要是以“工业经济”为主。如今, “以知识为基础”、“以科技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式或经济形态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大量的科技知识密集型的高新科技产业,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第三产业的劳动在价值创造中作用越来越大,因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需要向前发展。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主要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未来社会主义制度的预测或设想仅是以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如今,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远远超过了马克思当年的设想,我国实行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对马克思当年设想的一种超越,所以,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变化促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必须向前发展。

三、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深化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于社会和人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经济的发展。比如强调经济效益,注重商品质量,就是对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体原理的具体运用。在生产中,一方面在具体劳动上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质量高、耗量少的产品;另一方面,在抽象劳动上缩短劳动时间,减少劳动消耗,降低商品成本,从而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就是坚持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仍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原理。按照价值转化为价格的理论,商品的价值要转化为价格则必须依靠市场,在流通过程中得于实现。所以,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对于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劳动价值论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对人本身始终有着一种历史的、现实的和具体的实践关怀。劳动价值论充分突现了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和人的首位性,人的劳动是劳动过程最主要的要素,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价值论充分肯定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人类社会的进步过程中,劳动始终是第一位的因素,离开了人的劳动,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发展。因而,劳动价值论比其他任何价值理论都更为尊重人、重视人、依靠人,体现“以人为本”的最高准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得到广泛认同,而且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及其劳动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应该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5

〔论文摘要自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诞生一百多年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当代经济生活并未超出劳动价值论涵盖的范畴,反而为劳动价值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仅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拙,而且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理论依据;不仅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供了重要指导,而且成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刻阐释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赋予了活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作用,并由此奠定了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人类经济学说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尤其是在当代中国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许多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因此,有必要结合现实问题,加强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重要价值与当代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一、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一百多年后,当代世界经济结构和中国社会现实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今,人类已经进人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提升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创造出新型的生产工具,使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生产工具的发展使现代经济呈现出全新的生产模式。

在这种新变化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超过了物质资本,人的劳动形态由此而发生了三个方面的改变:一是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人类生产由以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二是管理劳动在规模和作用上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这种对生产进行科学组织与管理的劳动同样是一种高级的脑力劳动;三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服务劳动在社会生产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并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社会产品中,活劳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物化劳动的比重却逐渐增加。知识、信息、科技等日益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之,与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相比,现代劳动的内涵与形态所出现的巨大变化引发了人们对劳动价值论的种种疑问,为此,只有对现代劳动形态下劳动创造价值的机理以及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作出深人分析,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误解。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是活劳动创造价值。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活劳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体力和脑力的支出,而物化劳动则是指包含在过去劳动中的各种各样的生产资料。马克思认为,在价值形成的过程中,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其他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作为生产要素的物化劳动只能依靠活的具体劳动转移价值,其本身并不增加价值量。而且,这些物化劳动在转移自身价值时,也需要通过具体劳动来实现。尽管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优化了资本的有机构成,促使不变资本在产品中的比重大幅上升,但是,科学技术并不创造价值,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是人类活劳动的结果,而不是人类活劳动本身,因此,它自身并不能创造价值。在商品生产中,新技术和新知识进入劳动过程,但不进人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也就是说,不是新技术、新知识本身在创造价值,而是掌握和运用了新技术、新知识的劳动者把人类的简单劳动变成了复杂劳动,而复杂劳动是自乘的或倍加的简单劳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总之,劳动创造价值的形态发生变化并不意味着劳动创造价值的本质发生变化,因为劳动价值形态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人劳动创造性的提高,而不是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开始创造价值。

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越发展,人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就越大,因为具有更高创造性的科技劳动必然能够创造更高的价值。目前,世界各国及地区均日益加大了对各种高素质人才引进的力度,其原因就在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由此也印证了马克思关于活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理论的科学性。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诞生一百多年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当代的经济生活并未超出劳动价值论涵盖的范畴,反而为劳动价值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劳动价值论在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在以下四个方面显示着其当代意义: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阐述了价值来源于劳动的科学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揭示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且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价值论所阐述的商品经济规律与规则为商品生产与经营制定了行为准则。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是社会分工和产品的私人劳动性,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生存与发展,必须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就要求生产者努力去改进技术,逐渐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增加产品数量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此外,劳动价值论还揭示了商品经济的根源,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着社会分工,存在着各个企业自身的利益,就一定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这使社会经济自然地发展成为一种商品经济。如果按照价值转化为价格的理论,商品的价值要转化为价格就必须依靠市场,即价值只有在商品流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努力建设有序的市场环境,对于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营以及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要求各种商品生产和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循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一个有序的市场环境至少应当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在商品交换中充分体现价值规律,严格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二是要拥有比较完善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并建立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因此,为了又好又快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必须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指导下,严格依据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而超额价值则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由于“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样社会平均劳动要多,因此,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生产利润,必然要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加强劳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获得超额的价值。所以,生产者在经济活动中会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巨大效用。

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尽管是以简单劳动作为其研究商品价值的基本劳动形态,但马克思对含有科学技术因素的复杂劳动也作出了深人研究和充分肯定。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过程中的独立要素,与生产力中的各个要素密切相关。同时,他在阐述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时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可以说,在决定劳动生产力的诸多因素中,许多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科学技术相关。由于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是一种具有激烈市场竞争的经营活动,面对各种各样的生存与发展压力,商品生产者必须在生产中积极追求科技进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劳动者,以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同时努力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总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复杂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果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指导下,大多数商品生产者在生产和社会活动中努力提高科技意识,就会带动整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并促进全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

(三)合理调整收人分配关系的指导思想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收人分配制度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而劳动价值论不是形成收人分配制度的直接依据。一些研究者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支撑来探讨收人分配问题,实际上是混淆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价值分配与价值生产没有任何关系。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尽管物化劳动是创造价值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但它们在劳动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并不能直接形成新的价值。因此,在建立一定的收人分配制度时,应当充分尊重和维护创造价值的劳动者的权益,劳动者不仅应当通过劳动的付出来获得必要的产品,而且还应当名正言顺地参与其他产品利润的分配。

当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劳动形态与价值的形成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科技劳动、管理劳动、服务劳动早已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体力劳动的范畴,在社会生产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并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按劳分配依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分配原则,但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也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所公认的分配原则,因此,在中国目前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必须把两种分配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与调整分配政策的重心应当始终放在尊重和维护劳动者的整体利益上。然而,某些地方政府为了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投资积极性,过分倾向于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造成了劳动收人与非劳动收人的严重失调,扩大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收人的差距,加剧了贫富分化。为此,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指导,深人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劳动在生产中的主导作用,亲身体会到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在实际分配中理顺劳动收人与非劳动收人的关系,既贯彻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原则,又允许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来参与分配,适当调整高薪阶层的收人,积极扩大中等阶层的收人,大幅度提高低保阶层的收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篇6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超额剩余价值;科学价值库理论;科技劳动;案例分析

随着生产力发展及对两项理论的理解不断深入,劳动价值论面临着新的挑战。科技劳动属于劳动价值论的范畴,是更复杂、更高级的劳动。自动化生产条件下,科技劳动者对于价值创造所起作用日趋显著。企业在同一时间内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了比简单劳动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因此,本文将从科技劳动角度分析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丰富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为企业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一、正确理解新形势下的劳动价值论

优等物化劳动及自动化生产方式的运用,促使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数量大为减少,许多企业出现了“机器工人”、“无人车间”。例如,采矿工程领域出现无人值守的工作面回采煤体工艺,这是采矿方法的革新,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回采工效提高了2到5倍以上。这些企业采用大量先进技术设备,在直接减少大量劳动耗费基础上,生产出庞大的物质财富。对于这种现象,难以用劳动价值论进行正确、合理地理解、解释,因而产生如下想法:劳动价值论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失效了,应该以“知识价值论”取而代之。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看出了这种趋势,他在考察机器大工业的未来时早就预见了科技进步给生产过程带来的变化。

在新形势下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有两个逻辑关系需要理清。首先,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不等于劳动也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在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采纳了配第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并一直坚持。他明确指出了“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因此,劳动价值论与自动化设备创造大量使用价值并不矛盾。其次,科学技术创造使用价值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科技劳动的本质在于将物(包括自然界)的自然属性转化为使用价值,创造更多的财富。推理可以得出:科技劳动科技成果中潜在的使用价值(满足人类需求的属性)提升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人类劳动量增加生产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中劳动量)增加价值及剩余价值增多。

二、现代企业的超额剩余价值来源

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的生产及利润来源不再依靠单纯的体力劳动,而主要来自于科技创新在生产中的运用。科技、知识、信息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生产要素,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能够创造比生产工人更多的价值,这些价值都属于复杂劳动创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劳动创造价值。

1.从科技劳动分析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

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单位时间内个别企业创造的价值量高于社会劳动创造的价值量。价值量的增加必然是由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引起的。社会化生产背景下企业劳动力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价值创造的主体不仅包括生产工人,也包括产品技术研发人员,要重视科技人员对价值创造的作用。同理,超额剩余价值来源理应包括科技人员创造的价值。下面将运用科学价值库理论,即在继承前人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科学成果的价值不断转移,使其创造的价值只增不减,形成价值创造的不竭源泉。分析如下:

假定:W0为前人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价值,c1为进行基础性研究设施的价值,v1为基础科研研究人员自身创造的价值,m1为基础科研研究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则一定历史时期基础科学成果创造的价值W1为:

企业为获取超额剩余价值引进技术人员和先进设备,将基础科学理论中潜在的价值显现出来,经过如下两个过程,其一,从基础理论成果向技术成果转化过程。假定:c2为进行技术研究设施的价值,v2为技术人员自身创造的价值,m2为技术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则技术成果的创造价值W2为:

其二,从技术成果向生产产品的转化过程。假定:c3为工厂生产设备的价值,v3为生产工人自身创造的价值,m3为生产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则生产产品的总价值W为:

综上所述,企业生产产品的价值为W:

即:企业产品总价值是前人理论成果的价值,科研人员转移和创造的价值,企业技术人员转移和创造的价值以及生产工人转移和创造的价值的总和。因此,超额剩余价值是企业把理论成果内化到技术研究领域,再转化运用于生产领域中,使劳动生产率极大地提高,最终在社会流通领域中得以实现。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吸收的理论成果及技术成果的价格远远低于其本身凝结的价值,这两者之间价值的差额也是超额剩余价值来源的一部分。所以说,科技劳动创造的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产学研合作案例分析

我国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比较薄弱,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通常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高校和科研机构为科技成果产出的上游阶段,主要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源泉。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直接获取科研成果,集中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和市场中。高校和科研机构同企业的合作直接表现为技术成果的转化,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带来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具体的技术成果转化途径如图1所示:

沈阳鼓风机集团(以下简称沈鼓集团)是国内装备机械制造业的领军企业,以“科技兴企”作为其发展战略。一直以来,沈鼓集团坚持科技创新,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该企业每年以销售收入5%的资金投入到技术开发,建立了“两站、三院、四中心”的技术研发体系(如图2所示),并完善了技术创新体制和技术人员激励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基础理论创造的价值(W1)和技术成果创造的价值(W2)。随着企业技术向“高精尖”发展,多项核心技术具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

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协同发展模式,意味着企业决定研发方向,将技术成果直接成果投入生产创造的价值,这是企业超额剩余价值的主要来源。因此,对于企业来说科技劳动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沈鼓集团通过产学研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眼于市场,及时推出高精尖产品,使其位于同行业先进企业之列。

三、企业科技劳动创造超额剩余价值的启示

从科技劳动分析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可以正确理解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实质。科技劳动是随着社会及生产发展形成的非生产性劳动,是劳动价值论时代性的体现。科技为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出巨大的经济功能。体现到现代科技企业中,科技劳动中凝结着科技人员创造的潜在价值,企业将这种潜在价值以产品生产方案、企业管理制度、投资收益决策等为中介并入企业的生产过程,使科技劳动的成果融入其他生产要素中,促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企业实现经济价值和利益最大化。以海尔公司为例,海尔集团成立初期,是一个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小企业。为了走出困境,海尔在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的基础上谋求自主创新。在生产出第一全国产化的冰箱产品之后,国内第一台分体组合式冰箱、世界第一台无氟、节能、大冷冻力三合一的抗菌冰箱等相继问世。海尔的技术研发人员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劳动价值论将人的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复杂劳动相比于简单劳动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是加倍的简单劳动。在相同时间内,科技劳动者可以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率并加速其向产品的转化。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将会有大幅度提高。因此,科技人员的科技劳动成为创造超额剩余价值的主要环节,也是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重要方式。

四、结论

从哲学理论层面,通过科技劳动视角分析超额剩余价值来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理论的产生与当时历史背景有关,劳动价值论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仍然适用。科技劳动创造价值是对劳动价值论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2.在生产性企业中,劳动者是企业价值创造及利润来源的能动因素。自动化机器设备生产等物化劳动中凝结着前人理论成果、科技研发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劳动。

3.科技劳动内化在物质资料中的成果必须与内化在生产领域的成果相结合,才能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激发劳动创造价值的效能,带来丰厚的超额剩余价值。

参考文献:

[1]崔朝栋.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9(10):12-15.

[2]杨曾宪.马克思的剥削与剩余价值理论解构--“价值学视域中的劳动价值论与剥削”系列研究之五[J].社会科学论坛,2010,(15):18-33.

[3]雷石山.论马克思的科技创新动力观[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5):51-56.

[4]刘冠军.科技创新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一种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视域的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3):72-74.

[5]孟捷.技术创新与超额利润的来源--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各种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5(5):4-15.

[6]于永军,梁卫国,张百胜,等.近水平煤层矩巷道锚固参数确定及数值实验[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3(7):918-922.

[7]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翟翠霞.论科技创新及其价值特殊性[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549-552.

[9]刘冠军,邢润川.科学价值:“无人工厂”之利润的真正来源――一种劳动价值论角度的理解[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6):16-21.

篇7

    论文摘要:在当前资源约束矛盾突显的背景下,矿产资源价值与价格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分析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从供给需求出发,辨证分析了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提出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来认识矿产资源价值,以均衡价格论来研究矿产资源价格的辨证观点,形成了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格论的辨证统一。

    0引言

    矿产资源是指赋存于地下或地表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的自然富集物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当前资源约束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国家资源安全问题突显,因此开展矿产资源价值与价格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时代的迫切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矿产资源价值

    1.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经济学派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点是揭示了商品的社会性和劳动的二重性,他指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作为劳动自然属性的具体劳动,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作为劳动社会属性的抽象劳动,体现了人和人的关系,创造了商品的价值。马克思指出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而劳动是由社会劳动时间来衡量,进而提出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涵义,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

    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考察矿产资源价值,关键在于确认矿产资源中是否凝结了人类劳动。马克思在阐述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时曾论述到:“如果它本身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那么它就不会把任何价值转给产品。它的作用只是形成使用价值,而不形成交换价值,一切未经人的协助就天然存在的生产资料,如土地、风、水、矿产、树木等,都是这样”,这种论述长期以来,造成人们对马克思理论的片面理解,产生了“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矿产资源是自然界赋予的天然产物,不是人类创造的劳动产品,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因此矿产资源是没有价值的”传统资源价值观。

    1.2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矿产资源价值是不依赖于价值认识或评价主体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如果不能正确认识矿产资源价值,矿产资源就难以得到合理地开发利用;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在实践中正确认识矿产资源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矿产资源价值,也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

    在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新的形势提出了对劳动价值理论如何理解和认识的新课题。******总书记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也明确指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创始人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正确理解和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理论观点,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是非常必要的。

    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矿产资源是由天体、地壳的运动及其他地质作用形成的,但矿产资源与普通自然赋存物不同。一方面,矿产资源的物质性能和存在形式是自然界赋予的,直接来源于自然界;另一方面,矿产资源是经过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过程逐步形成的,而且大部分是经过地质勘查劳动后才发现和确定的。实践证明,地质勘查工作既包含了简单的体力劳动又包含了复杂的脑力劳动,最后确定了矿产资源的具体空间位置、矿产资源数量以及品味。总之,矿产资源是经过人的努力而被认识的,在进入社会、被开发利用前经过了一系列的劳动,可以说,矿产资源在人类认识其使用价值、开采、加工利用的过程中已经凝结了人类的“附加劳动”;为了了解其使用价值、开采矿产资源及创造加工利用矿产资源的条件而付出的劳动就形成了矿产资源的资产价值。

    笔者认为,尽管劳动价值论可以从人类认识矿产资源的角度作为解释矿产资源价值的基础、理论核心,但运用劳动价值论全面解释矿产资源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价格是不完全的,尽管价格取决于价值,价值又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但根据经验观察不难发现,无论商品包含了多少劳动量,或耗费了多高的成本,如果不能满足人们的客观需求,那么价格就低;相反地,即使一件物品不含任何劳动量,如果其能够极大的满足人们的客观需求,价格也将很高;因此,为了全面、正确地解释矿产资源的资产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价格,还应从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关系等方面继续研究。

    2供给一需求理论与矿产资源价格

    2.1马克思的供给需求理论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对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马克思指出,供给是’‘某种商品的卖者或生产者的总和”,需求是“这同一种商品的买者或消费者的总和”,而且这两个总和作为两个集合力量互相发生作用,而供给与需求对价格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马克思始终坚持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反复指明价值是价格围绕着运动的重心,价格的不断涨落也是围绕着这个重心来拉平的。价格上下波动和偏离价值,始终围绕着价值这个中心进行。

    马克思关于供求理论的阐释,揭示了价值对供求关系的深刻影响,是劳动价值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全面掌握和理解劳动价值论对我们深入研究矿产资源安全问题,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2马歇力’的均衡价格论在1890年出版《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提出了现代万方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理论—均衡价格论。马歇尔认为,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所形成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它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直接决定的,均衡价格就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所决定的价格。

    在论证均衡价格决定和形成的基础上,马歇尔认为需求价格,就是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它是由边际效用决定的。价格越高,购买者就越少,销售量就越小;反之,如果价格越低,购买者越多,销售量就越大。供给价格就是售卖者对自己提供一定数量商品时愿意接受的价格,它是由生产费用决定的。商品的均衡价格就是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时的价格。

    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撇开价值来谈价格决定,使价格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资产阶级庸俗化的表现。同时,供求决定论只能说明商品的市场价格如何围绕价值波动的现象,而对于供求平衡时的价格决定却无法解释。在这一点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显然更具有科学性。马克思指出:“供给和需求可以说明为什么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会涨到它的价值以上或降到它的价值以下,但不能说明这个价值本身。假定说,供给和需求是相互平衡的,或如经济学者所说,是相互抑制而停止发生任何一方面的作用。当供给和需求相互平衡而停止发生作用的时候,商品的市场价格就会同它的实在价值一致。所以在研究这个价值的本质时,我们完全不用谈供给和需求对市场价格发生的那种一时的影晌”。另外,均衡价格论还引入了边际效用论。马歇尔断言,商品的需求价格决定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通过买者主观上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来测定,但人们的需求是不断变动的,这种变动取决于“效用递减规律”。这就把价格围绕价值的市场性波动归结于人的主观心理因素,显然是形而上学的表现。

    尽管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还存在一些理论缺陷,但是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首先,马歇尔将物理学的均衡概念引入经济学分析,完善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体系。马歇尔就是用供给和需求这两种力量平衡和相等来说明市场体系的均衡,从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相互关系来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的。这种方法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析矿产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分析工具,具有借鉴意义。

    其次,均衡价格论中有关供给、需求、价格之间函数关系的分析,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价格的形成,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尽管马歇尔抛弃了价格的基础—价值,用价格决定取代了价值决定,但是他关于供给、需求价格之间函数关系的分析,在一定意义上对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市场机制实现形式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作用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对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必须进行客观的、辩证的分析,决不能轻率地予以全面肯定或否定。

    最后,关于价格偏离价值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辨证的理解这个问题。短期内由于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导致价格出现波动,价格可能偏离(或高于或低于价值),但是长期来看,这种价格的偏移始终是围绕着价值这个中心进行,事实上价格的波动始终是围绕着一个中心—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来进行。

篇8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现已全面实施国际上统一的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SNA体系,这意味着我国统计制度改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根本性的转变。与过去单纯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即MPS体系相比较,SNA体系最大的优点是扩大了核算范围,把由原来的物质生产部门扩大到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使我国在国民经济核算方面实现了与世界的全面接轨。但是由于SNA体系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理论依据与我国原有核算体系的理论依据相冲突。随着SNA体系在我国的全面实施,理论界对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依据到底是什么展开了讨论,这也促使我们必须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进行重新思考和认识。

在当今的理论界存在着这样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劳动价值论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SNA核算体系和劳动价值论是对立的,劳动价值论不能作为SNA体系的理论基础。SNA核算体系对劳动价值论所作的拓展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坚持这种观点的人其实没有充分理解理论体系,把看成是一种狭隘的理论体系,阻碍了理论的发展,同时也削弱了劳动价值论在现实社会生产中的作用。

另一种观点认为:新的社会发展现实面前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SNA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应该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或要素价值论基础上的。然而,SNA核算体系较比MPS核算体系,只是在生产性劳动的范围上做了拓宽,将第三产业、服务行业都纳入到生产性劳动的范围,成为价值创造的源泉,这里只是涉及生产性劳动范围大小的问题,并不能说明效用价值论或是要素价值论在起作用。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和资本、土地、自然力等能否创造价值不是一回事。SNA制度的合理性并非一定就能说明效用价值论或是要素价值论是正确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SNA体系可以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得到合理的解释和说明,只不过要对传统劳动价值论进行深化和扩展。传统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服务行业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不创造价值,它的收入来源于对物质生产部门所创造的价值的再分配,因此把服务行业排除在了价值创造源泉之外。

面对理论界的争议,其实我们只需要从新在认识一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不难发现真理在那里。MPS核算体系的终结虽然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清楚的看到,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的揭示了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商品价值形成和增值关系,并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衡量经济活动成果的基本方法,它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基础理论地位是不可动摇的,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其基本原理对于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运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劳动价值论科学的论证了商品价值的转移、增值和可核算性

马克思指出:“只要使用价值是有目的地用来生产新的使用价值,制造被用掉的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就成为制造新的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这部分劳动时间从被用掉的生产资料转移到新产品上去。”这清楚说明了劳动消耗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具有可转移性。明确各种商品价值的形成和转移关系,是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前提。

经济学对价值增值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广义增值,就是在生产资料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增加值相对于生产资料价值来说,就是产品价值减去生产资料价值的差额,具体表现为工资与利润之和。另一种是狭义增值又称价值增值,是在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具体表为利润。而SNA中的增加值指的是广义的价值增值结果。根据商品价值具有的可增值性,设立一定的价值指标来记录在核算范围内消耗的生产要素价值和增加值,并从全部产品价值中扣除那些在核算范围之外形成并作为投入在核算范围内被消耗的产品价值,得到的增值部分就是在核算范围内形成的新价值,能够反映核算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成果。

SNA核算体系中明确规定:“数量只有对单一的同质产品才可相加。不同产品的数量是不可公度的,也是不能相加的”。“价值用统一的货币单位表示,并且在不同产品中是可以公度和相加的”。这说明不同商品的数量不可公度,但是它们的价值可以公度。这与马克思对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数量特征分析结论完全吻合。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的可公度性是由劳动的可公度性决定的,而马克思又把劳动视为人的生命活动,“一个人在24小时的自然日内只能支出一定量的生命力”。不论劳动的形式是什么样的,都要消耗人的生命力,那么所用掉的时间总会大于零。这是人们为生产各种商品并由自身所付出的最一般的代价,而且要在交换中得到等价补偿,从而实现各自的利益。尽管不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存在个性差异,但是他们所消耗的生命时间具有共性,可以统一用时间单位来度量。

2.劳动价值论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指标

在对商品价值结构的分析中,劳动价值论已经蕴涵了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方法和指标:一般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资料价值、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构成,其中生产资料价值包括固定资产价值和原材料价值。根据这种价值结构,从全部商品(包括服务)价值中减去原材料等中间消耗价值,剩余部分就是国内生产总值;从国内生产总值中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剩余部分就是国内生产净值,即核算范围内全体劳动者的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从价值结构看,SNA中的国内生产净值相当于MPS中的国民收入。只要把MPS中的国民收入核算范围从物质生产部门扩展到第三产业,它在数量上就等于SNA中的国内生产净值。同国内生产总值相比,国内生产净值或国民收入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成果,应当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中心指标。商品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而劳动价值论又构成国民经济核算基础,所以社会劳动和价值总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一致性的。但在现实中,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劳动质量是有差异的,不同国家的劳动质量也不一样。这种差异会直接影响价值总量。现行国民经济核算方法默认劳动质量提高引起的价值总量增长,但是对不同年份劳动总量的统计一般不进行质量折算,所以价值总量增长率和劳动总量增长率往往不一致。只要全面分析劳动质量和数量变化对价值总量的贡献,就能看到它们的一致变化,即社会劳动总量和价值总量长期保持同步增长。

3.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其基本原理对于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运行仍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正确处理了外延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社会再生产的类型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主义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在建立社会主义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技术欠发达,在扩大再生产上往往采取外延扩大的形式,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经济落后的面貌,这样的外延扩大再生产为我国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却始终未能得到改善,片面的搞外延扩大再生产,忽视了内涵扩大再生产,没有及时的由外延向内涵上转变,使我国成为典型的外延型扩大再生产的国家。为了全面提高社会再生产的经济效益,我国很快从“粗放型”的外延扩大再生产转向“集约型”的内涵扩大再生产,使内涵型的扩大再生产占据主导地位。按照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要求,我们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

(2)正确处理好了社会两大平衡关系及调整了产业结构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原理,揭示了社会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处理好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的比例平衡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具体运用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关系原理,实质上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农、轻、重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将农业和轻工业划分为第Ⅱ部类,将重工业划分为第Ⅰ部类,由于第Ⅰ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Ⅱ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因此,除了两大部类内部各自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满足本部类内部交换外,第Ⅰ部类社会生产者所需消费资料,第Ⅱ部类社会生产这所需生产资料,则需要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交还才能得到满足。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的平衡条件是:Ⅰ(V+M)=Ⅱ(C),也就是说,第Ⅰ部类所创造的新价值应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的价值;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两大部类所需达到的平衡条件是:Ⅰ(V+M)>Ⅱ(C),也就是说,第Ⅰ部类所生产的新价值必须大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的价值。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为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的社会经济才能顺利的向前发展。因此,在经济建设中,必须做好规划,统筹资金的分配比例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理论上将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是按照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来划分和组织生产的。由于第一和第三产业其最终产品主要是提供消费资料,而工业主要是提供生产资料,因此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基本上反映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要使经济运行平稳高效就应协调好三大部门产业结构。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做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结构要逐步走向高端化,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在深度结构上要使产业走向高加工化,不断提高高附加值加工工业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在技术结构上要走向高新技术化,不断增强高新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这样才能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3)合理说明了积累,消费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社会主义条件下扩大再生产同样需要“积累”。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的收入被称为国民收入,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积累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消费则是用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二者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综合性比例关系。因此,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也是社会进步所必需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积累的源泉来自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消费是满足劳动者各种需求所必需的,只有劳动者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才能提高其生产的积极性,创造出更多的国民收入,从而达到积累和消费的总量均增加的目的。从实质上说,积累和消费又是即对立又统一的。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如果用于积累的部分过多,势必导致消费部分相应减少,二者此消彼长。但积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二者的根本目的又是一致的。积累率和消费率均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和国民收入总量的大小。因此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更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合理地安排好二者的比例关系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金华.核算理论发展与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3-23(3)

[2]朱启贵.科学发展观与国民经济核算创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

[3]曹立村,黄冠群.发展观演变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历史变迁[J].求索,2010(10)

篇9

论文摘要:科技革命及知识经济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挑战。仅仅从课本学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已不能直接解释许多新的经济现象。因此,应研究劳动价值论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发展劳动价值论。本文是笔者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的劳动价值理论

什么是商品的价值?马克思是从分析1夸特小麦出发,指出在1夸特小麦里面,有一等量的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马克思称之为商品的价值。这种共同的东西的实体是什么呢?马克思经过详尽的分析后认为它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是由其所包含(凝结)的抽象人类劳动量的大小来决定的。商品所包含(凝结)的抽象人类劳动并不是现成的出发点,而是劳动者的具体活劳动耗费在商品经济关系中转化变成的结果。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表现了主观具体活劳动耗费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果——满足社会需要的有效用的劳动的含量。这一点马克思在法文版《资本论》第一卷中说得很明白。马克思说:’‘商品要成为价值,首先必须是效用。同样,劳动要被看作抽象意义上的人的力量,人类劳动耗费,首先必须是有用劳动。”因此,价值是社会对个体活劳动耗费在商品经济关系中的有效用程度的一种评价。从劳动到价值有一个质和量都要进行转化的客观的社会过程。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有关商品价值这一术语的内涵是很明确的,它指的是商品在交换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个为一切商品所共有的某种等质的东西,即商品中所包含(凝结)的抽象人类劳动。它已经转化成社会劳动(对社会有效用的劳动),而不再是私人劳动(即个别劳动者的具体活劳动耗费)。价值仅仅是指“凝结”在某种使用价值中的抽象劳动,马克思在多处不断地阐明“凝结”这一思想,例如,马克思说了:“作为价值的上衣和麻布,不过是同种劳动的凝结。”“商品作为价值只是人类劳动的凝结。”“这个价值本身才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当我们把商品看作价值时,我们是只把它们看作体现了的、凝固了的或所谓结晶了的社会劳动。”显而易见,在谈到商品价值时,马克思总是强调它是商品所包含(凝结)的抽象劳动,而不涉及生产商品时的具体活劳动耗费。但是,这种细微的却是极其重要的区别,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中并没有引起注意。

二、劳动价值论面对的现实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相应带来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巨大变革,同时给传统经济理论提出了许多新课题。作为马克思经济理论基石的劳动价值论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有三方面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要由“知识价值论”来取代;第二种观点要建立新的“劳动价直论”;三是主张“发展”劳动价值论,充分注意到科学技术等,“知识”在财富,乃至价值创造造中的重要地位,承认知识及包含知识的先进技术生产设备与活劳动一起创造了价值,而且比活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些主张虽然观点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活劳动不再是,或者不是唯一的价值创造者。

这些主张对劳动下介值论在新形势下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以前罚门认为,“句句是真理”,不容经典作家的论述与之有任何差异;改革以后,虽然认为的某些个别论述、个别原理可以发展,甚至修正,但由于思维定式的作用,仍然认为的基本原理不能发展。澎门认为,发展基本原理不等于否定基本原理,发展是以坚持基本原理的本质为前提的。理论本身包含“内容”和“方法论,’两方面,内容的根本就是“基本原理”,方法论即“唯物论和辨证法”。当然,这也说明,发展只能在坚持方法论和基本原理的本质的前提下进行。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之一是应该发展的,但发展要坚持两个前提:即“唯物辨证”的方法论和劳动价值论的本质。劳动价值论的本质是“只有人.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新形式下坚持“只有活劳动才创造价值”这一劳动价值论的本质特征,是因为这一“本质”仍然揭示了知识经济条件下价值的真正来源。

马克思的劳动下介值论是科学理论。马克思从分析商品二因素入手,科学揭示出劳动的二重性质,科学地解决了价厦形成、决定和实现的难题。但是,劳动价值论是抽象的、本质的理论,它揭示的是整个商品经济发展的本质和规津,不是商品经济某一发展阶段的具体规律。在商品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劳动价值论有不同的表现形丸探讨这些不同的具体形式不是马克思的任务,他也不可能对当时还没出现的“阶段”的,般理论的具体表现形式作出准确描述。这一任务正是马克思的后继者—理论工作者应该做的事。将抽象的理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体化是对的丰富和发展。

科学技术能否创造价值,将书本上的理论和现实实耐目结合,可以作出这样的解释:知识是劳动创造的,而且是复杂劳动创造的,所以知识有价值,而且商品中凝结的“知宝州介值”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是知识作为脑力劳动的结晶不能创造价值,只能将自身价值转移于新产品之中。这种解释无疑是有道理的,但与书本上的劳动价值论是有矛盾之处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在创造造知识的劳动中从事基础科研、教育等独立于生产过程之外的成分被划为不创造造价值的“非生产性劳动”,结果科学技术劳动只剩下技术劳动;但科学理论研究的是技术创新的基石断口前提。二是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同一劳动单位时间里生产更多的产品。把这种劳动仅仅解释为是一种复杂劳动,单位时间里创造了更多的价值,是没有说服力的。三是根据劳动生产率与价值的关系的规律,并不能推导出科技不断进步会使产品中的’‘知识价值”含量越来越高的结论。科技进步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喇氏单位商品的佣直量,但无论劳动生产率姻可,等量劳动时间总是生产等量的价值。科技进步水平被劳动生产率提高水平等额抵消,因而科技进步并不增加劳动的总价值量。

可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单从课本上理解是不够的,一定要从现代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向、新特点、新趋叁冲目结合,使经济学能更妞断旨导洲门的实践,也是洲门今天学习经济理论的主要目的。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本质—有效价值理论

马克思在谈到商品价值时,总是强调它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由于主张劳动创造价值的经济学家们,都一致认为可以用劳动持续时间来计量劳动的量,所以马克思在谈至嘀品价值时,又强调了’角直是凝固的劳动时间或劳动时间的凝结。

政治经济学中用“凝结”、“凝固”、“结晶”以及“物化”等等用语,不能仅仅单纯地理解为要把抽象人类劳动凝结在一定的使用价值面,更深入的理解是:马克思使用“凝固的劳动时间”或“劳动时间的凝结”等等用语,就是要强调,在商品生产中可以直观知道的具体活劳动时间,并不是都能不折不扣地“凝结”到一定的对象里,面,全部转变成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不是社会必要的(浪费的、多耗费的等等无效用的)劳动时间是不会“凝结”到一定的对象里面,而是作为“杂质”衫洲滁了,只有有效用的劳动才会“凝结”到一定的对象里面。大家知道,倒可劳动产物都耗费了州门的劳动,但其社会效果却是千差万别的。如果社会经济生活中不需要进行商品交换,就不必计较其中有效用劳动的含量。劳动产物也只有在商品交换中,其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的有效程度才需要,并且获得评估,使表现在物的形彭让匕的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经过“凝结”的过程,将无效用的劳动作为“杂质”排除之后,剩下的对社会有效用的劳动才会形成商品价值。

综上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理本质上应是有效劳动价值论,理由有三个方面:

首先,有效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是指商品中所凝结的抽象人类劳动,它是对社会有效用的劳动的表现,而不考虑这种活劳动耗费的社会有效用程度。

其次,我们把劳动对象吸收的劳动量称为有效劳动,那末很自然地,有效劳动总量的多寡就是劳动对象吸收的劳动量抢以造产品的数量,即与使用价值的数量成正比的,这才是真正地体现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承担者。这样,在劳动生产力提高的情况下,同量的劳动量所产出的使用价值数量增加了,目也就是消耗同量的劳动量所创造的价厦总量也增加了,转化率提高了,即具体活劳动的有效性增加了,这就能圆满地解释在劳动生产力提高的情况下,社会生产中活劳动相对减少而价值总量却在增加的现象

再次,科技的发展对社会财富的创造发挥了巨大作用。有资料表明,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增书冲副变大大高于就业人数的增长幅度。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技术因素所起的作用已达60—80%,活劳动的作用显著下降,这与商品佣直是由耗费劳动决定的观点存在突出的矛盾。因为才剐居耗费劳动价值论,设备越落后,耗费的活劳动就越多,创造的个别价值也越多;而设备越先进,耗费的活劳动就越少,创造的个别洲也越少,这样,科技进步反而成了获取更多价值的障碍了。从有效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来看,一切都是顺里成章的。科技的进步,先进机器设备的采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耗费的劳动量到劳动对象吸收的劳动量的转化率,使得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大大高于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

三、“创造劳动”与“超额利润”

要想理解“超额利润”的深刻内涵,首先要搞清楚课本中的“总体劳动’,价值论在解释现实问题时的困惑。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人员的共同产品。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较直接地或者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现实的情况是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其生产组织结构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各种劳动形式的“个别分化”和总体“结合”的情况更加纷繁复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某些形式的劳动主要是智力劳动从直接物质生产领域分离出去,另一些原本分离的劳动形式又“总体地”结合在一起,限于“物质产品”。另一方面通过商品形式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已不局限于‘.间接生产”领域,创造价值的劳动不能再局限于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创查介值的方式也进一步社会化、复杂化。大量的科技劳动潜藏于其他“物化劳动”中,掩盖了价直的真实源泉,这是形形“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论产生的直接现实原因。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的论述是基于当时的生产社会化情况,化好旨的’‘总体劳动”主要限于直接物质生产领域内的“结合,’,而且他的论述只是在“资本一般”的限度内。

从科学劳动部门内部看,科学劳动不创造价值。由于科学理论研究的牛条珠刀险,其成果不能变成商品,因而其“价值”不能直接体现,这是传统理论的思维。那么从事理论科研的“创造劳动”是否创造价值?我们按传统的理论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一下:如果不承认理论科研劳动创造价值,那么,同等劳动条件的企业一旦采用了先进技术,在同等劳动强度和同等劳动时间会获得“超额利润”。“超额利润”不可能是先进设备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其本企业的劳动创造的,因为他们并未多付出“社会必要劳动量”。如果承认基础科研劳动创造价值,则运用的其他生产环节的“价厦.,属于物化劳动,它已经等额转移入产品之中,因而“超额利润”的来源仍然得不到说明。

篇10

一、关于商品价值的创造问题

该问题是近几年学术界研究、争论的热点。有的坚决维护只有活劳动才创造价值的传统观点,认为任何对此观点的怀疑和否定,都会直接导致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从而必不可免地导致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的否定。有的则提出了不同于传统观点的新观点,这类新观点主要有:

(1)钱伯海、温志宏等人认为不只活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商品价值由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共同创造,否定了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科技是生产力就不能成立,相对剩余价值包括超额剩余价值就无从得来,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就不存在,从而就等于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2)许成安等人认为非劳动的生产要素与劳动共同创造价值。不过,创造价值的到底有什么因素,彼此又各存己见。有的说是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有的说是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四种生产要素,有的说不只这些生产要素,尚有科学、技术及知识,还有的说,不仅是各种生产要素,而且还有非生产要素、非经济因素。

(3)沈建新认为,只有创造性劳动才能创造价值,重复性劳动不创造价值,而只能转移价值。[1]

(4)笔者杨英法认为,劳动、资本、土地、管理及科学、技术、信息等都是劳动者用来创造价值的凭借,离开了劳动者,任何因素都不能独立创造价值,活劳动也不例外,故能够独立创造价值的只能是劳动者,劳动者是运用生产工具、科学、技术、信息等在特定土地上通过劳动来创造价值的。上述诸因素都不能独立创造价值。如若可在非独立、作为凭借的意义上被看作创造价值的因素,那就看其能否增加或改善商品的效用而使商品的交换力在弥补自身成本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提高。由此观之,因劳动及生产工具、科学、技术、信息皆可增加或改善商品的效用,使商品的交换力在弥补自身成本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提高,故它们都创造价值,而加工材料是商品价值增加的载体、对象,只能弥补自身的成本,故其不能创造价值,而只能转移价值。如服装厂职工制衣,严格来说,是服装厂职工创造了价值,宽而言之,我们也可以说服装职工的劳动创造了价值,还可以说服装厂职工所使用的工具、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及获得的相关信息创造了价值,但决不能说布、线、颜料这些加工材料创造了价值。以此衡量,则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论、诸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论,虽都有道理,但因把加工材料也当成刨造价值的因素,故也有不妥之处。

二、关于商品的价值及价格的决定问题

这是劳动价值论争论的核心问题,发表的相关文章极多。首先在商品的价值、价格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争论。大多数学者都坚持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为价值的表现,围绕价值波动的传统观点,但晏智杰、王则柯等学者却认为没有必要运用价值这一概念,直接谈价格即可。

在商品的价值及价格的决定上,新的观点主要有三大类:

1、供求决定论。晏智杰、王则柯等人认为“价格机制的劳动决定论庞大复杂仍漏洞百出,供求决定论则简单扼要却普适有力”,[2]主张用供求决定论代替劳动决定论。

2、劳动价值论与供求价格论结合论。蔡继明、袁庆明、白连志、高翔、丁聪等持此类观点,认为劳动价值论与供求价格论各有长短,主张吸收二者之长而实现二者的融合。(1)蔡继明、白丽健建立了必要劳动I和必要劳动Ⅱ共同决定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不由必要劳动I和Ⅱ任何一方单独决定,而由二者共同决定。[3](2)袁庆明建立了价值供求价格论,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马歇尔的供求价格论都有科学价值,但都有理论上的不足或缺陷,应取二者之长来实现二者的融合,并提出了融合的图象描述方法,其要义是:价值(或生产价格)始终是价格波动的基础和中心,但供求关系的作用也不可低估,是引起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4]

3、成本供求论。笔者杨英法认为,劳动价值一元论确有缺陷,但供求价格论虽对同类商品在不同供求关系中的价格变动颇具解释力,却对同样的供求状态下,如供求平衡状态下,不同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异缺乏解释。此差异是因不同商品之间的社会生产成本(注意:不是个别生产成本)的不同造成的,故商品价值由社会生产成本与供求关系共同决定,价格又因交易者交易能力、交易策略的不同而围绕价值波动。成本无需必有,矿山、荒地、自然生长的树木等非劳动产品的商品便无成本,但因人对其有需求,故也有价值。此时,商品的,价值、价格会因需求量的日益增长而随年月不断增加,永无止境,其高低与成本的关系已不太密切,而主要取决于人们的需求、购买力。

三、关于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问题

传统政治经济学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按其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所谓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社会必要劳动耗费相等。只有当交换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耗费相等时,才是等价交换。故工农业产品之间,贫国与富国之间往往存在不等价交换。近年来,对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商品交换的基本要求等问题,都提出了新的观点。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商品交换是不是进行等价交换?二是怎样才算等价交换?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商品交换是进行等价交涣,但董明堂却认为等价交换只是偶然的奇遇,多数情况是需求收入价值大于供给成本,即使出现收入价值小于成本的情况,交换也是有利的,这可避免更多的亏损,换回的收入可转化成新的投资、生产经营成本。用成本交换的收入大于成本,交相利或交相益,是市场经济制度公平、高效率的奥妙之所在。[5]同样认为商品交换是进行等价交换,但蔡继明的等价交换涵义却与传统观点大不相同。蔡继明认为是由比较劳动耗费(通过公平交换被社会承认的单位产品的劳动耗费)所决定的比较价值(蔡又称广义价值)相等。比较价值相等时,“价值”(实为社会必要劳动耗费)在多数情况下并不相等。广义价值量与比较生产力成正比,而非传统观点所认为的价值量与生产力成反比。按照广义价值论,凡是根据比较成本或由平均比较利率决定的交换价值进行的交换都是等价交换,故工农业产品之间、贫国与富国之间的交换,尽管其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不等,但只要不存在超经济的强制,也是等价交换。[6]

[参考文献]

[1]沈建新.知识价值论[M].学术月刊,1999,(2).

[2]王则柯.价格机制:劳动价值一元论的困境[M].学术研究,1997,(8).

[3]蔡继明,白丽健.必要劳动Ⅰ和必要劳动Ⅱ共同决定的价值[M].学术月刊,1995,(9).

[4]袁庆明.价值供求价格论——对劳动价值论与供求价格论的融合[M].社会科学辑刊,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