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劳动计划范文

时间:2024-02-22 17:5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班劳动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班劳动计划

篇1

北京市、黑龙江省、河北省劳动局(组):

关于一九五七年延期毕业的技工学校、半工半读学校、技工训练班的学员,他们的工作年限如何计算的问题,经与有关部门研究,我们意见,凡是根据国务院一九五七年总周字27号通知的规定延期毕业和分配工作的,应当从他们正式分配工作列入在册职工,并且领取了工人标准工资时,开始计算工作年限。个别地区和单位没有这样办的,应当照顾全局,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及时纠正过来。

其他年度延期毕业的上述学校和训练班的学员,其工作年限也应按上述意见办理。

篇2

班级规模改革是美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和实验的重心之一,政策的强烈诉求推动了班级规模研究的繁荣。试图证明班额效应是否存在,以及寻找班额效应强度的大小是班级规模研究的核心问题。[1]长期以来,学生学业成绩是这一领域研究常用的产出变量,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进展,但近年来却不断受到人们的质疑,因为这一指标忽视了对学生发展为健全“人”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人际互动能力的衡量,因此一直广为研究者诟病。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克曼就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发展美国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上,特别是“软技能”,即非认知技能。赫克曼将人力资本区分为认知和非认知两个部分。他认为,对认知能力和以考试成绩来衡量的学业成就的过度重视,以及对社交能力的忽视,直接导致了许多人力资源政策评价的重大偏差。[2]由此,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

非认知技能是指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除智力因素以外,对智力的发挥或发展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

一、非认知技能、学生学业成就与劳动力市场表现

学习成绩不是最好的同学,进入社会后反而混得更好,这就是教育中的“第十名现象”。相比认知技能在学业成就或就业中的作用,人们逐渐意识到非认知技能发挥着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作用。

1.非认知技能对学生学业成绩的作用

实验证据表明,非认知技能能促进学生认知技能和学生学业成就的发展,比如动机对成绩的影响。有研究对128名荷兰学生开展了心理特质与经济回报的关系实验,当报酬多少与成绩正向挂钩时,学生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来完成测试题目,以获得更高的考试成绩。[3]

其他一些研究着眼于学生行为特点与教育成效之间的关系。与考试成绩相似,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对今后的教育成效有正向影响。有研究以英国儿童作为样本,分析了11岁儿童的认知技能及非认知技能和以下三项指标的关联:16岁时是否还留在学校,到42岁时是否获得了更高的学位,37岁时的识字和计算能力指标。研究结论显示:那些11岁时展现了更好的社会适应性的孩子,更有可能到16岁时仍在接受教育,更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学位。[4]3

有趣的是,非认知技能对认知技能的影响起着调节作用:即非认知技能低的学生,其认知技能对16岁仍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影响的边际效用也低;非认知技能高的学生,认知技能的边际效用则相应较高。换句话说,即使有些学生在小时候有非常高的认知技能,但如果他们的非认知技能非常低的话,他们到16岁时辍学的可能性仍然较大。[4]4

2.非认知技能对个人职业参与和工资收入的预测作用

非认知能力对个体发展和劳动力市场成功的作用,在实证经济学文献上我们发现了两条有意思的观点:传统的观点认为,认知技能中的智力能力是成功的主要原因[5];近期的研究者却发现,非认知技能,如持久力、动机、领导能力和社交技能,在决定个体是否成功上与认知技能同等甚至更加重要。

非认知技能对个体劳动力市场发展至关重要。2002年,美国国家大学与雇员协会调查了被大众普遍认可的五种个人特质,依次是:沟通技巧、动机、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和学业成绩。其中只有一项(学业成绩)属于认知技能,影响个体成功最重要的其他特质都归功于非认知技能。

近年来,来自劳动经济学领域的实证研究发现,非认知能力对长期教育绩效和劳动力市场产出的重要作用。人际技能对工资有正向影响,根据学生的学习和考试动机可以预测23年后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收入。[6]

二、小班对促进学生非认知技能发展的独特优势

虽然大量研究证明了非认知技能的诸多正向收益,但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非认知技能,学界仍缺乏稳健的因果证据。在国际上,如何发展学生的非认知技能开始进入教育政策制定者的视野,班级规模缩减就是方法之一。

1.班级规模降低对非认知技能发展的贡献被低估

学界对班级规模缩减有效性的争论由来已久,大量研究都集中在探寻教学班额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上。20世纪80年代,美国田纳西州开展了著名的生师成就比计划(简称STAR计划):来自79所小学的学生被随机分配到小班和常规班额的班级中,研究持续了四年。与此同时,大量班级规模的类似实验也相继开展。可是迄今为止,班级规模的有效性仍然难以定论,研究者就“大班小班孰优孰劣”的问题仍未达成共识[7]其中美国著名教育经济学家汉纳谢克和克鲁格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两人各执一端。汉纳谢克对当时各种学校资源(包括降低班级规模)投入与学生学习成果关系的重要研究进行重估,结果并未发现班级规模和学生学业成就间的相关性。而克鲁格则认为汉纳谢克最大的疏漏在于,忽略了小班对学生非认知技能培养的影响。他认为班级规模减低的成本――收益分析中的收益部分被低估,因为学生的非认知技能直接影响了今后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收入,而这一部分并未被汉纳谢克计算到收益之中。[8]换句话说,班级规模降低对非认知技能发展的贡献被低估了。

2. 小班对学生非认知技能发展的正向影响

在理论上,学者们普遍对班级规模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持正向期待。按照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的原初群体理论,学校教育的基本组成单位――班级,属于一种原初群体。它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帮助学生塑造自我,使“镜中自我”得以形成;二是满足学生的集体情感需求。班级是学生非认知技能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其中小班对学生的非认知能力有明显的提高,比如使教师更易于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发展学生的社会性和自制力。

但关于小班确能提高学生非认知能力的直接证据搜集仍处于增长阶段。20世纪80年代,史密斯和格拉斯率先就班级规模与学生态度的关系展开了研究。两位学者筛选了59个代表性研究,考察了学生态度和情感变量。这59篇报告涉及了172项大、小班学生在情感方面的比较,其中147项(占85%)研究肯定了小班教学。也就是说,有85%的研究表明,在学生情感方面,小班教学优于大班(见图1)。[9]427在小班里,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厚,学习态度更好。教师课堂纪律管理时间显著减少,能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自控能力,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有更强的归属感。

作为班级规模领域中最为著名的实验之一,STAR计划为班级规模对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数据。不少学者运用SAGE的研究数据发现,小班中的学生更敢于提问,更守纪律;[10]43小班学生间更能了解彼此,更愿意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和问题。[11]

2000年后,学者们更大规模地尝试将班级规模效应测度从单纯的考试成绩指标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如青少年犯罪行为、青少年怀孕、高中毕业、大学入学和完成情况、大学质量、储蓄行为、结婚率、居住地点及住所拥有等。研究发现:扩大班额不仅从短期来讲会降低学生学业成绩,从长期来讲更有可能损害人力资本的形成。[12]

还有研究者将瑞典10-13岁的学生作为样本评估了班级规模的长期影响:13岁时,小班中的学生表现出更高的认知和非认知技能,诸如努力、动机和自信等;到成年时期(27-42岁),那些小班学生拥有更高的受教育水平和更高的收入。[13]

通过对一所中学8名6-7年级的教师进行访谈发现,社会懈怠能解释学生的课堂参与行为,班级人数增加时,学生对班级的贡献减少。[14]但也有研究并未发现类似的正向结论,并不支持缩减班级规模。一个研究考察了62个规模在16至37人之间的班级,经过为期2年的课堂观察,发现在师生态度、学生自我认知、艺术、写作、词汇、阅读和数学问题解决上均没有显著差异。[15]

3.小班对学生非认知技能发展的影响在低年级学生中更明显

学界关于非认知技能的发展路径一直未能达成共识:非认知技能究竟是早年形成的,还是直到成年亦有改进的空间?一种观点认为相对于认知能力在8岁左右形成,社会技能等非认知能力具有更大的延展性,但通常到在20岁前也会确定。社会心理学家则更为乐观,他们认为情绪能力任何时候学习都不晚。但总的来说,对学生非认知技能的干预越早,收效越好。学生年龄是班级规模影响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调节变量。

著名的元研究发现,班级规模对不同年龄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影响不同:小班对12岁以下的学生影响最大,13~17岁次之,18岁以上最弱。[9]432另一项研究则比较了以班级规模和学生态度或行为的关系为主题的17项研究,发现其中有7项显示小班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更积极,并且这种积极影响随着学生年级增长而降低。学前1~3年级的聚类分析显示了两者之间最强的关系,6个研究中有4个支持小班;对于4―8年级,3个研究中有1个支持小班,另外2个没有影响;对于9―12年级,8个研究中只有2个支持小班,另外6个没有影响。[16]

对STAR计划样本学生的跟踪研究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根据参加该实验的教师反馈,相对于常规班学生,小班学生的努力程度和首创精神明显更强,消极参与行为更少;[17]但对8年级学生没有观察到类似的效应。[18]

还有研究运用1988年美国教育纵向研究数据,通过2个跨学科项目,比较8年级班级规模是如何影响学生和教师的非认知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大班,8年级小班学生在几个学习投入指标上都有所改进,效果持续到2年后。且研究者还宣称这一结果仍是对小班影响效果的保守估计。研究者还对其中2000名学生进行追踪调查,以非认知能力的假定收入影响来估计,这些学生从班级规模缩小中获得的非认知受益总体是4.6%,其中城市学校的受益可以达到7.9%。[10]42

三、完善对非认知技能的测量以重估班额效应

人们通常用IQ智力测验和标准考试来测量学生用以解决抽象问题的智力和能力,即认知技能。智商到小学阶段就基本稳定了,与“硬”技能智商(如读、写、算)不同,“软”技能是难以用对认知能力的常规测试来度量的。迄今为止,大量的努力仍聚焦在通过标准化考试对认知技能的测量上,对于如何搜集非认知技能的信息,我们仍知之甚少。

分析当下实证经济学文献,非认知技能测量方法的选择极大受制于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有些研究使用心理学家罗特的心理控制源量表来测量,考查个体将成功或失败的责任归因于自身的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有些研究使用教师对学生的评语来测量,德克和海姆森使用教师和学生报告来综合测量学生的学习习惯,包括教师对学生课堂捣乱或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的评定报告,学生对自我学习动机和自信心的自评报告。还有研究尝试使用教育心理学中的“学校参与”概念作为非认知能力的整合性分析指标。教育心理学文献中的“学校参与”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行为参与,第二种是心理参与。行为参与侧重学生学习参与的形式,如出勤、作业完成情况、在课堂上的注意力等。而心理参与包括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反应,如兴趣、动机、焦虑和归属感。大量的研究表明,学生的积极投入与学业获得的成就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很强的学校特征。[19]

总体而言,非认知技能要么源于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么基于个体对自身个性特征的自我感知。相对于IQ数据,这类自我报告数据的信度、效度和精度都有待提升。有的心理学家尝试运用个体访谈法来提高数据的信度,但这种方法成本偏高。而且,对于非认知技能的测量,目前可获得的数据仅仅源于非常有限的国家,特别是美国和英国,国际间数据的比较分析尚难展开。如何完善对非认知技能的测量以重估班额效应,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在这一命题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方征.班额调整须与教育发展阶段相适应――班额效应“异常”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5(4):38-41.

[2]Heckman J.A Life Cycle Model of Family Labor Supply[A].inWeisbrod B.and HughesH.Human Resource,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Proceedings of Sixth World Congress[C].IEA,McMillan,1983.

[3]Borghans L,Meijers F,terWeel B.The Role of Noncognitive Skills inExplaining Cognitive Test Scores[J].Economic Inquiry,2006,46(1):2-12.

[4]CarneiroP,CrawfordC,GoodmanA.The Impact of Early Cognitive and Non-Cognitive Skills on Later Outcomes[R].CEE Discussion Paper 0092,2007.

[5]HerrsteinR,MurrayC.The Bell Curve[M].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4.

[6]SegalC.Motivation,Test Scoresand Economic Success[R].UPF Working Paper 1124.Barcelona: UniversitatPompeu Fabra,2008.

[7]RockoffJ.Field Experiments in Class Size from the Earlier Twentieth Century[J].Journal ofEconomic Perspectives,2009,23(4):211-230.

[8]Krueger A,HanushekE,RiceJ.The Class Size Debate[M].Washington D.C.: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2002.

[9]SmithM,Glass G.Meta-Analysis of Research on Class Siz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ttitudes and Instruction[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80,17(4):419-433.

[10]DeeT,WestM.The Non-Cognitive Returns to Class Size[J].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2011,33(1):23-46.

[11]ZahorikJ,Molnar A, Smith P. SAGE Advice: Research on Teaching in Reduced-Size Classes [J].Education Policy Studies Laboratory,2003, 1(103):14-15.

[12]KruegerA,Whitmore D.The Effect of Attending a Small Class in the Early Grades on College Test-taking and Middle School Test Results:Evidence from Project STAR[J].The Economic Journal,2001,111(468):1-28.

[13]Fredriksson P,?ckertB,Oosterbeek H. Long-term Effects of Class Size[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3,128(1):249-285.

[14]EnglehartJ.Teacher Perceptions of Student Behavior as A Function of Class Size[J].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2006,9(3):245-272.

[15]SharpsonS,WrightE,EasonG,FitzgeraldJ.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Class Size[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980,17(2):141-152.

[16]RobinsonG.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Class Size[J].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90,47(7):80-90.

[17]FinnJ,Fulton D,ZahariasJ,NyeB.Carry-Over Effects of Small Class[J].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1989,67(1):75-84.

[18]FinnJ,PannozzoG,AchillesC.The“Whys” of Class Size:Student Behavior in Small Classe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3,73(3):321-368.

篇3

关键词:经验;材料;机会;介入;评价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愿意进行的一种游戏。小班幼儿角色意识薄弱,缺乏角色意识,所以他们玩起来难于进入角色,游戏形式单调、平淡,使角色游戏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意义和目的。因此,我有意识地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孩子多方面去观察和了解社会生活来提高他们的角色游戏水平。

一、丰富生活经验,初步感知角色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它要求幼儿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按照他们对角色的理解来扮演角色,如果幼儿不具备担任某种角色的经验,游戏将会变得枯燥无味,以至不能持续。所以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让幼儿多接触生活、多观察社会,使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使游戏内容变得充实新颖。

我主要从几个方面引导幼儿体验生活;

1.参观大班的大哥哥、姐姐们的角色游戏;

2.模仿现实生活。

二、提供合理材料,激发角色意识

小班幼儿年龄小,为幼儿创设温馨的游戏环境,提供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材料非常重要。合理的材料不仅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更能激发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激起他们的角色意识。例如:玩“娃娃家”游戏。

1.主题操作材料的投放;

2.标记材料的提供;

3.场景的创设。

三、提供参与机会,充分体验角色

俗话说:“熟能生巧”,游戏能力的提高也同样如此。因此,我们也给予幼儿更多锻炼的机会,让幼儿多参与到角色游戏中,从而能充分体验角色,使角色意识得到发展。

在小班初期,我们以保护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为主,因此,游戏时以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角色来扮演为主,不做相关的限制,只是提醒幼儿在人太多的时候要谦让一下,等下次再选。小班下学期,幼儿已有了初步的游戏经验,为了让幼儿深入体验一个角色,把角色行为在游戏中体现得更好。我们会注重让更多的幼儿有参与的机会,因此会请没有体验过的幼儿先选,等大家都体验过了,再给幼儿更多的自主空间。

四、教师介入游戏,引领示范角色

小班幼儿对成人的依赖性强,当看到老师和他们在一起,成为他们的游戏伙伴时,感到格外亲切。教师应该深入游戏之中,加强观察,不失时机地向幼儿提出要求,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言语、动作、表情,特别要注意细心倾听,研究幼儿的游戏语言,洞察幼儿游戏心理,进行个别教育。由于老师的参与,幼儿明确了所担任的角色的职责,从而使游戏不断丰富起来。

五、注重游戏评价,提高游戏水平

一次成功的评价对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发展游戏的情节、巩固游戏中所获得的情绪体验等都有着直接的作用。幼儿游戏评价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游戏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评价。

1.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讲评

老师在游戏中也是游戏者,扮演一定的角色,把讲评作为游戏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讲评的时候,老师依然是作为一名游戏者的身份参加讲评。

2.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游戏进行讲评

角色游戏是让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进行模仿成人劳动、生活的游戏,从而对幼儿进行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教育,因此,我们在讲评时,总有预先的计划和目的的。

3.抓住游戏中的突发事件,灵活进行随机教育

抓住幼儿游戏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我在和幼儿进行游戏的时候,就能注意到这一点,并能将这些好的东西在集体面前加以肯定,那么,这些闪光点就会变成闪光片、闪光面。

在实践中,经过以上几个途径,小班幼儿在游戏时已由原来的平行游戏过渡到联合游戏,同伴间的交往也变得频繁了,合作意识也逐渐增强,角色游戏的整体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4

过生日是一个让每个幼儿都兴奋不已的话题。在小班时,班上的许多孩子每到生日这一天,就会带蛋糕来园,接受同伴的祝福,并和大家分享蛋糕。升人中班后,有几个在7、8月份(暑假期间)过生目的幼儿提出也想在幼儿园过生日。为了满足他们的愿望,我们在开学初给7、8月份过生日的幼儿过了一个集体生日。对此,孩子们觉得很新鲜,都希望自己也能过一个集体生日。于是,我们布置了一个有关生日的墙饰:“小熊过生日”的背景,旁边画了标有“1月”到“12月”的12个心形蛋糕。孩子可在自己生目的那个月份的蛋糕边贴上自己的照片。

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集体生日呢?不同的月份以什么方式过集体生日比较合适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这一综合活动。根据中班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特点和现有经验,我们在活动中设计了四个环环相扣的环节:

第一环节,教师让幼儿通过观看以不同方式过生日的录像片段自然进入活动情境,并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让他们看看说说。这不仅激发了幼儿过集体生日的愿望,也为下面做生日计划作了铺垫。

第二环节,教师在抛出问题“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过集体生日”之后,为了避免人云亦云,没有急于让幼儿讲述,而是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用绘画方式做计划,表现自己的构想。如此,每个幼儿都有充分发挥主动性的空间,满足了探究式学习的需要。

第三环节,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的计划,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的零星经验和构想经过归纳整理。形成几种有典型意义的过集体生目的方式。这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还能提升他们分类、归纳的能力。

第四环节,完善计划。教师引导幼儿展开讨论,积极阐述自己对不同月份出生的入具体以什么方式过集体生日的见解,最后达成一致。这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经验,也能赋予活动更多的社会意义。

目标:

1 大胆构想,制定过集体生日的计划。

2 敢于讲述自己的计划,能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见解。

3 感受自己做计划的乐趣。

准备:

1 幼儿有过生日的经验,并向亲戚朋友了解过生日的多种方式。

2 小班时个别幼儿过生日的录像片段,中班开学初为7、8月份出生的幼儿过集体生日的录像片段。

3 16K的白纸、勾线笔人手一份。

过程:

一、比较小班个别幼儿过生日和中班幼儿过集体生日的不同

1 观看小班时个别幼儿过生目的录像片段。

师:谁在过生日?在哪里过生日?他是怎样过生目的?(点蜡烛,吹蜡烛,许心愿,请小朋友们吃蛋糕。)

2 观看中班开学初几位幼儿过集体生目的录像片段。

师:这是哪几个小朋友在过生日?在哪里过生日?他们怎么会在一起过生日的呢?

师:请问几位过集体生日的小朋友,你们心里有什么感受?

3 说说两种过生日方式的区别。

师:这两种过生目的方式有什么不一样?(小班时每个小朋友单独过生日,中班时在相同月份出生的小朋友一起过生日。)

二、制定生日计划

1 教师鼓励幼儿思考过集体生日的不同方式。

师:这次这几位小朋友是在班里过集体生日的,接下去还有9月、10月……每个月都有小朋友过集体生日。请你们想想还可以在什么地方过生日?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过生日?想好了就画在纸上。

2 幼儿独立制定过集体生目的计划。

(教师提醒幼儿用简笔画或图标的方式画出计划。)

三、展示交流计划

1 将每个幼儿的计划展示在黑板上。

2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计划。

师:你想怎样过集体生日?请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幼:在好朋友家过/在麦当劳过/在肯德基过/请爸爸妈妈来幼儿园开化装舞会/去公园过/去海边过/以劳动的方式过,举行爬山比赛/帮小班弟弟妹妹做一件事/晚上放焰火……

3 引导幼儿给计划分类。

师:你们做的计划真多,非常棒!其中有些大致相同,你们能分类吗?

(幼儿讨论、总结出几种方式,如去公园、去海边归入“去郊外”这一类。)

四、完善计划

1 讨论不同月份的计划。

师:接下来每个月都有小朋友过集体生目。请你们想一想。这些计划分别适合在几月份进行呢?

2,小结:9月,我们做中班哥哥姐姐了,可以以帮小班弟弟妹妹做事的方式过生日,或是邀请小班弟弟妹妹来参加我们的集体生日;10月国庆节,可邀请爸爸妈妈以组织一次焰火晚会的方式来过集体生日;11月去秋游,可在郊外过集体生日;12月迎新年,可以以开化装舞会的方式过集体生日……

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为下个月过集体生日做各方面的准备。

评析:

过生日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在我园的课程中也有相关的主题活动,如“生日列车”。怎样让过生日活动更加有意义呢?该活动是教师的一次探究性尝试。

篇5

【关键词】幼儿 劳动习惯 培养

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注重幼儿的劳动教育,但也有不少幼儿受到家长的过度庇护、过分溺爱,所有的劳动事务都被家长包办;或是一些家长过分重视幼儿学习知识和培养艺术修养培养幼儿的,而忽视了幼儿劳动习惯的养成。这些情况都使幼儿失去了劳动的机会,丧失最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习惯。我们有必要助其拾起。

一、树立正确劳动观,萌发幼儿的劳动意识

劳动对培养和发展幼儿健康的人生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形成正确的劳动培养观,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劳动心理,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幼儿总是兴致勃勃地跟随大人或教师身边做这做那,这是其最初的劳动行为表现,具有无意识性和游戏性。教师应保护和尊重幼儿这种萌芽状态的劳动本能,用语言和神态去认可他们,使幼儿的劳动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形成劳动的意识。

二、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幼儿的劳动欲望

幼儿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活动,并且在这些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劳动的意义。运用恰当的方法,有助于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使幼儿间互助劳动。鼓励幼儿劳动,并不是让其掌握多少劳动技能,而是为了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1.劳动贯穿于一日生活中

充分利用幼儿的一日生活,教育、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并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服务能力,促使幼儿间养成互相帮助、互相团结的意识。在劳动中,教师给以指导、评价,坚持把培养劳动习惯与劳动态度的教育贯穿于一日活动之中。

案例1:小班,15:45,自由活动

教师对吃饭好、午睡好的小朋友进行“金苹果”奖励,奖励个数控制在五位小朋友之内,以激励幼儿的竞争意识。这个举措实施后,教师发现班级阅读区内的图书不再凌乱不堪……同伴间还会因为争取而相互鼓励。

案例分析:每个人都有一种出于本能的精神需求,就是“感受自己的重要性”。得到“金苹果”会让幼儿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为了这种被周围人尊重和认同的感觉,自己心甘情愿地付出劳动。这种出自于幼儿内心的想法,将成为他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2.劳动渗透于教学活动中

教师尝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培养,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自主活动为基础的劳动教育模式,把劳动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活动之中,认识劳动的意义,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鼓励其参与、体验,并且持之以恒、反复强化,最终形成良好习惯。

案例2:中班,9:15,教学活动

教师出示颇有趣味性的课件,“帮助桌子解决洗澡难题”,教师发现孩子们拿着毛巾给桌子洗起了澡。之后,大家以儿歌的形式总结洗桌子的过程,小朋友们还能把儿歌里的主角替换成别的事物……

案例分析:教师给幼儿一个宽松、愉悦的活动空间,使幼儿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得到良好的发展。让其从发现问题、学习思考,到动手操作,让幼儿在玩乐中体验劳动的快乐,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

3.劳动渗透于游戏活动中

玩是幼儿的天性,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游戏是幼儿最易接近的教育方式,又是幼儿实现愿望和获得经验的重要途径。把握幼儿这些“原始”的意识和行为,正是对他进行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培养的绝好基础与契机。

案例3:小班,15:45,区域游戏

菜园的“植物”发出请求:“看谁照顾的植物宝宝多?”两位小朋友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一人“作战”变为多人“作战”,教师则醉翁之意不在酒:“植物们今天能饱餐一顿啦。”

案例分析:幼儿最初是抱着游戏的态度去参与劳动的,教师可组织其把劳动当作游戏来完成。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让幼儿去“感受”、去“体验”劳动的意义,将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的任务融入幼儿喜欢的游戏中。

三、家园共同携手,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

无论哪一种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劳动习惯的培养更是如此,更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可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等形式,多与家长进行沟通;通过网络QQ群介绍家长们的成功之处或让大家来帮忙解决一些在平时遇到的困难;展示幼儿园的教学计划、方案,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家园同步发展。

篇6

关键词:小班教育;孔子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所谓小班教育,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学习速度,学习能力倾向,应该给予不同的引导,帮助,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机会,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并获得成功。

一、从中国古代教育历史来看,我国长期以来,所谓的书院,私塾本质上就是小班教育,促使人才辈出,从而促进了我国五千年文化的发展。

在我国,作为万世师表的圣人,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但从记录孔子及其门徒言行的《论语》中可以看到他采取教学的组织形式基本上还是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或者说是面对面教学的形式了,多者三四个师生教学,少则就只有师生二人教学了,偶尔也有聚众教学的形式,那也是跟我们现在的讲座报告了。可以说了孔子周游列国,干遍诸侯,招徒讲学,实际上就是把课堂背在肩头,进行随时随地的讲学,结合当前的形势,眼前的实际,进行授课;“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教育思想都是针对此种教学组织形式下总结出来的。试想,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班级学生规模,一个班动辄少则五六十,多者百多号学生,他即使是圣人,也不能也无力做到因材施教了。小规模教学培养如此多人才或者说重视质量轻视数量的教学思想对于我们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从世界各国现当代教育发展中经验教训和当今他们采取的教学组织形式来看,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进入了小班化时代,极大促进了他们国民素质发展,促进了科学教育发展,为他们发达的经济持续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促进了他们文明社会的健全。

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时代的到来,特别在当代世界,一个国家的国力强弱,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后劲,将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和专门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同时,科技进步与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可以这么说,没有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就没有科技的进步,也就没有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因此他们纷纷学校教育从批发式培养技术工人的模式转型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上面来,也纷纷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和要求,大都抛弃早期工业革命制造简单操作技术工人的陈旧的大班教育的教学模式,采取了小班教学。

三、当前我国家庭独子化和国家财政公共性教育保障能力的不断增强,也决定了我们中小学实行小班教育的必然性。

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实行严格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当前以及今后相当时间内我国中小学生源的逐渐萎缩,加上我国当前独生子女家庭逐渐增加,家庭已经具有相当经济实力培养和教育小孩子,作为父母迫切希望小孩子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同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财政保障教育投入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完全有能力实行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小班教育的实行,这也完全符合了国家提倡科教兴国的伟大国策以及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伟大目标,这就决定了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公平共享教育资源尤其教育质量的小班教育成为当前和今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

四、关于实行小班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国家和地方应加大对中小学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尤其是为学校和教师主动积极实行小班教育,促进学生素质教育提供物质保障和财政支持。《纲要》提出,要加大教育投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1、由于实现小班教学的模式,原来的大班就会划分两个或三个班级,这就需要更多的教学空间和学生活动空间。因此必须保障学校的教学设施较齐全,主要指教室的保障,还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图书馆,美术室,音乐室,文学社,电脑机房等,教师上课能根据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每个学生都能自己去动手做,亲身去观察体验,而不会因为学习资源发分配不足而造成学生在某些课程中只能有教师演示授课,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小班教育需要相对较大的成本投入,这需要学校和政府的合作,周密计划,完善办学条件。

2、实行小班教学,对各门课程的授课教师的需求量必然会增大,而这些优秀教师也必然需要国家、地方以及各级学校给予物质和精神保障,切实逐步提高教师的地位和生活待遇,使他们安居乐业,全身心地投入到光荣的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去;也从而增强教师行业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融入到教育事业当中,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质量水平,使学生素质教育得以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国家和学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行小班教育。

(二)学校必须转变办学理念,积极响应国家科教兴国,实行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指导方针。

(三)教师必须转变传统大班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班化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教师必须克服以前大班教育形成的定向思维,打破原有思维定式,积极探索和实践小班教育的新思想、新方法。(作者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参考资料:

[1]《课程与教学论》海南师范大学出版(网络版)

篇7

自主安排早点时间

我园的晨间活动包括入园洗手、区域游戏、吃早点等内容。我们改变以往教师整齐划一地管理晨间每个活动内容的状况,将吃点心变为生活区的一个活动,幼儿可自主安排吃点心时间。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小班,我们采取“挂钟上贴标记”的提示方式,帮助幼儿理解“长针指到标记之前可轮流到生活区吃早点”;在中大班,我们则通过班级“图文作息时间表”,鼓励幼儿根据钟面数字自主安排吃点心的时间。我们还将生活区布置成温馨的小餐厅,将大壶中的豆浆、牛奶等分别倒入小巧的茶壶中,用可爱的卡通餐盘盛放点心,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这样既满足了幼儿自我服务的愿望,也锻炼了幼儿有计划地安排事情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幼儿逐渐会有意识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吃早点的时间和晨间区域游戏。比如:有的幼儿来得早,时间充裕,就会先去玩区域游戏,中途再来盥洗吃点心;有的幼儿来得迟,入园盥洗完后就直接先到生活区中吃点心再去游戏……幼儿有了自后,在晨间活动环节更放松,也更乐意享受温馨的早点时光。他们逐渐学会根据自己吃点心的速度和游戏的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使游戏玩乐与生活自理两不误,从中享受晨间活动的宽松、自由、快乐。

自主进行生活护理

《指南》指出,“幼儿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动手能力较弱,他们的生活护理多是在教师主动关注和协助下逐渐学习并完成的。我们鼓励幼儿自己先动手尝试穿脱衣服,然后主动请教师帮忙检查,以此不断强化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到了中大班,我们给予幼儿充分自理的机会,放手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如整理服装,首先,我们与幼儿讨论“什么时候需要塞好衣裤?为什么要整理好衣裤?不整理有什么不好?怎样才算整理好?”并请幼儿观看相关视频,帮助幼儿了解整理服装的好处,明确需要整理服装的环节,再通过相互观摩了解服装整理的标准。幼儿因为感受到了个人仪表、个人健康的重要性,有了自己动手实践的愿望和主动性。于是,我们鼓励幼儿在每天的如厕后、运动后、起床后、离园前等时间不断练习,寻找好方法,并坚持每天都努力做好。他们由起初的“慢慢吞吞,偶尔忘记”逐渐到“熟练完成,形成习惯”,从一开始只能塞好衣服的前面逐渐到能塞好衣服的后面和两侧,从需要教师提醒和检查逐渐到能自己主动完成并请教师来检查,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也提高了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自主规划区域游戏

《指南》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游戏。”我们除了尽力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温馨舒适的区域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及给予幼儿充裕的游戏时间,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自主开展游戏之外,还对不同年龄班采取了一些不同的策略。

在小班,我们尊重幼儿的意愿,鼓励幼儿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和不同的材料进行游戏,并以参与者的身份和他们一起游戏,既满足了幼儿好奇、好动、好摆弄的需要,又不断激发幼儿参与的愿望和对不同材料、内容、形式的兴趣。

到了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有了初步的自主意识,我们便采取“自选插牌”的方式让幼儿体验“我的游戏我做主”的感觉。幼儿每天人园进活动室前可先思考“今天我想玩什么,我想和谁一起玩”,再将自己的“照片牌”插入自己喜欢的区域图片旁。有的幼儿为了能选到自己喜欢的游戏或能和喜欢的同伴一起游戏,无需教师要求和家长提醒,就会早早来园;有的幼儿遵守着与同伴的约定,一起插牌、一起选择相同的活动。

到了大班,幼儿的写字绘画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并有了初步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我们便尝试让幼儿借助“记录表”自主规划区域游戏。我们先和幼儿一起设计了“区域游戏计划表”,然后围绕“怎样选择,怎样记录”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我们引导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注意听取大家意见,在与同伴的争论中试着理解同伴的建议。最后大家达成了“用数字记录每天的自选区域(如周一想玩美术区,就在自己的姓名那行和美术区那列写上数字1)”的共识。由于这些方法和规定都是幼儿自己讨论协商的结果,因此,无需太多提醒和解释,幼儿都能理解并自愿执行。每天早晨幼儿入园后,会先在活动室门口的“区域自选记录单”中寻找自己的名字,然后对照着区域的图片认真地琢磨、抉择,有时还会和家长及周围的同伴商量,郑重地写上数字,记录下自己选择的区域。

自主管理值日生工作

在幼儿阶段,幼儿开始从只关注自己转向关注他人,从自我服务转向为他人服务。因此,我们以“我是值日生”为切入口,让幼儿通过参与值日生的劳动,培养幼儿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提高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刚开始,教师和幼儿一起商讨值日生的劳动任务、劳动时间、劳动规则和劳动方法,并共同设计制定了“值日生自选插牌表”。幼儿每周有一次轮流当值日生的机会,轮到的幼儿可根据入园的先后顺序自由选择劳动任务,戴上相应的数字牌,并在劳动任务栏相应的地方插上自己的“照片牌”。幼儿很看重每周仅此一次的值日生工作,很期望有优先选择的机会。因此,平时入园较迟的幼儿会因这天要做值日生而催促家长早早地送他人园;平日里不常主动做事的幼儿挂着值日生牌的那天,会主动协助教师做好班级各环节的管理工作。幼儿进入大班有了合作的意识,教师为值日生工作增加了分工的要求。在当天做值日时,每组的值日生要先在一起商量如何分工,然后各自插好牌,根据分好的任务去劳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每组值日生会有不同的管理策略:有的组迁移中班已有的规则,仍然按先来后到的顺序分工;有的组则是大家一起商量协调、共同安排劳动任务……无论何种方式,幼儿都能尊重大家的决议,尊重自己的选择,并认真执行各自的任务。

篇8

    动。

    2、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完善班级公约、班级学生情况、班级安全制度及措施、读书活动记载、家访及家长会记载,每学期召

    开主题班会不少于3次。

    3、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断完善成长记录袋资料,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组织好学校活动。及时上交各项资料。

    5、指导卫生工作。

    6、组织好大课间活动。

    教、研活动

    1、强化教研交流活动,实行教师互听互评制度,校长、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听课过程

    要有记录,听课后及时反馈听课情况。评课在教导处,评课记载教导处存阅。

    2、听课教师提前一天与授课教师预约,听提前进入教室,听课期间应尊重授课教师的劳动,不做与听课无关的事情。

    3、每学期按照教学计划有针对性的安排课题组教师上示范课、研究课,将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

    4、听课后,应认真进行反思,结合教学研讨活动,进行有目的研讨交流,按时上交材料。

    5、教师,由学校缴费 ;获奖论文按中心校规定纳入绩效工资考核。

    6、优岗考核和学生竞赛指导奖,按中心校规定纳入绩效工资考核。

    7、积极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及时交流、总结,开课,注意资料积累。

    (九)读书活动和小班化工作

    另见小班化管理方案和读书活动方案。  

    文明班级条件

    1、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学习目的明确,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活动中成

    绩突出。

    2、学生学习成绩优良,有刻苦学习,认真钻研的精神。

    3、严格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学校、班级活动。

    4、班风好:尊师爱生,团结互助,遵守纪律。

    5、清洁卫生好,经常保持室内外及包干区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

    6、经常开展内容丰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积极参加大课间活动。

    7、爱护公共财物,班级中无重大事故发生。

    8、班级布置精心,优美,班级事务分工明确,且有条不紊。

    9、活动开展好。活动经常,形式多样,为队员所喜爱。队员在活动中能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精神,并能从中受到教

    育。

    “七星”评选条件

    1、学生诚实、虚心、勇敢活泼,团结友爱,相互帮助,能帮家长、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

    2、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同情心。

    3、学习成绩突出、发展突出、学习有进步。

    4、班干部工作好,能发扬民主,有事同大家商量,能积极主动地工作,独立开展活动。

    5、班集体中无重大事故发生。

    三好学生条件

    1、思想好:积极参加文明礼貌活动,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社会主义道德、纪律。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尊敬师长,

    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爱护公共财物。能在学生中起模范作用。

    2、学习好: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认真、刻苦,努力掌握各门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成绩优秀。语文、数学、外语成绩为“

篇9

2021年小班上学期班务计划怎么写?以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指针,根据园务工作计划,扎扎实实,作好保教工作和家长工作,主要抓好幼儿的一日常规教育及品德教育,增强幼儿体质,发展幼儿语言潜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年小班上学期班务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上学期班务计划1一、班况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本班幼儿在常规方面以及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幼儿入园后比以前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学习环境,小朋友们都喜欢上幼儿园。

入园以来,幼儿以往那种自由散漫、蛮不讲理、不听大人的话及以自我为中心等现象有明显进步;在自理潜力方面,他们能够独立用餐;午睡时大都能先尝试自己独立穿_服,遇到困难再请老师帮忙;在常规方面,他们能够遵守纪律,不再乱走乱跑了。

透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发现以下问题:由于男孩较多且由于多为独生子女,有部分幼儿在生活行为和学习习惯中仍表现的比较自我……所以接下去的教育教学工作,老师应给这些孩子足够的安全感,逐步引导这部分孩子融入群众生活。

根据以上状况,我们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每名幼儿的不同个性,重视促进幼儿的发展,对幼儿实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

本学期班级工作人员将继续以热心、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使入园的孩子能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生活!

二、本学期工作的主要目标及任务:

1、幼儿生活管理方面:

随时对幼儿进行卫生常识教育,对个别幼儿进行重点指导.有认真按顺序洗手的好习惯,洗手时不玩水,会擦肥皂,会用自己的毛巾擦手;能正确使用餐具,有礼貌的进餐行为,细嚼慢咽,不挑食,精神集中地吃饭;持续桌、地面和衣服的整洁,餐后会擦嘴和用水漱口;能安静入睡室,在老师的帮忙下,能按顺序_裤,放在固定的地方,安静就寝,睡姿正确。

2、教育管理方面:

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确立相应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根据“纲要”目标和围绕华东师范大学的建构式课程,确立相应的教育目标、要求和教育资料及形式.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用心参与、主动学习,引导他们学习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鼓励他们动手操作,学会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

三、幼儿教育教学工作:

合理利用分区、分组、群众、方案活动、游戏等形式,确保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我们继续努力探索园本课程与叙事性智能理论的结合,教研时间,用心讨论,吸取其他班的长处。

认真开展科学领域以外的“语言、社会、健康、情感”等领域的探究活动。

认真参加园内观摩教学活动,从中相互学习与提高,用心并准时参加各种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潜力。

1.重视个别教育

幼儿年龄相差较大,性格也不尽相同,有的幼儿动作慢,有的爱哭闹,有的爱发脾气,所以在活动中,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性格的幼儿,我们要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找到适合不同孩子的不同方法,有利于幼儿各方面的快速发展。

2.环境布置

根据主题资料及时并逐步地更换主题墙,并主要以幼儿作品为主,做到与探究资料相结合,材料尽量丰富。

教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

并且,为了让幼儿增加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我们还将在每月开展各种环保活动,使孩子了解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3、家长工作

严格按照家园常规管理制度完成各项常规工作。

鼓励家长用心参加志愿活动,发现本班的用心分子进行表彰。

透过网页,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幼儿园。

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和家长会,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在园生活状况。

透过家长园地,使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资料,并且使家长了解一些最新的幼儿教育知识和育儿知识。

做好家访工作,普访一次,家园同步共同教育好幼儿。

小班上学期班务计划2经过上学期的学习生活,大部分孩子已初步树立自我动手的意识,同时社会交往潜力、学习生活常规已初步建立。但孩子还存在

动手意识弱、动手潜力差和依靠性强以及缺乏交往技巧、语言表达弱等不足。而本学期刚进来的新生,总体存在情绪不稳定,比

较难融入群众活动,没有构成规则意识,群众活动的时候,喜欢自由的单独活动的状况。这些孩子之间虽然存在着个体差异,但

是相信透过一学年的幼儿园学习生活,每个孩子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了更好的完成的工作,提高保教质量,将《纲要》精神贯

彻到一日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活泼、健康成长。现将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总目标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新纲要”的精神,坚持以幼儿园的园务工作计划为指导,用心开展奥尔夫音乐、的特色教育教学

工作。在日常的活动中我们将从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入手,努力为孩子们营造宽松、和谐、平等、互动的活动环境,促进其健

康、自由、快乐地发展。《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从过去_式的组织者,讲授者,转变为幼儿活动的伙伴式的支持者,合

作者和引导者。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状况,参照本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时时加以对照,了解并把握我班幼儿的发展水

平,用心引导,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并组织生动,搞笑的教学计划,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本学期主要工作任务及实施措施

(一)合理安排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具体措施。

1、制定适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的教学计划和班务计划。

2、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环境创设这一资源,促进幼儿认知潜力的发展。

3、根据幼儿对游戏的爱好,充分运用游戏作为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在对幼儿感兴趣的动手活动中训练小肌肉动作,手眼协调

,同时帮忙幼儿认识一些基本图形,并会尝试图形的匹配。

4、教师在活动实施前作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包括活动材料的准备,经验、知识的准备)。

幼儿的操作材料根据潜力强弱安排准

备。

(二)锻炼幼儿身体,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1、在组织一日活动中保证幼儿每一天二小时的户外活动的时间。

2、每个幼儿能随着音乐愉快地、精神饱满地做早操。

3、注重平时的观察,让幼儿在走,跑,跳,平衡等方面有所发展和提高。

(三)加强班级常规管理,构成良好常规;具体措施如下:

1、根据本班的状况,以《幼儿园班级管理》为指导,制订合理、科学的班务工作计划,并保证在日常工作中逐步落实,帮忙幼

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运用标记,故事等形式让幼儿明确一日要求,继续养成良好的常规。

3、用心配合幼儿园任务开展各项工作。

(四)安全教育

1、注意个体差异,鼓励个别胆小、缺乏主动性的幼儿用心参加活动。

2、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一些体育活动器械,丰富幼儿体育活动资料。

3、会根据天气的变化自动增添衣物,不在尖锐物边追逐,注意安全。

(五)做好家长工作,取得家长信任、配合的具体措施:

1、开学后利用接送幼儿的机会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状况,与家长交流教育方法,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2、每两周更换“家长园地”资料,资料的选取体现丰富性,实用性,教育性,让家长根据家长园地的资料对幼儿的薄弱环节加

以辅导,复习。

3、认真填写《家园联系手册》,从而使家长更好的了解幼儿在园状况。

(六)培养幼儿快乐阅读和快乐歌唱的兴趣,发展班级特色。具体措施:

1、利用班级环境创设特色氛围。

2、区域活动投放充足的材料,以便幼儿在活动中自由选取。

3、将幼儿的手工作品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布置主题活动墙饰。

4、将分享阅读和奥尔夫音乐相结合,做好课题的实施和开展工作。

小班上学期班务计划3一、环境分析:

本学期全班共有幼儿35人,其中男19人,女16人。大都为刚入园的新生。因为孩子年龄小,对于家人的依恋,对于环境感到生疏,情绪很不稳定,是以刚入园的一周内,班级内哭闹征象比力严重,如:王心怡、来晓宇等依赖性特别强,还影响到其它的孩子,经过家园的配合教育,现在初步适应了幼稚园生活,不再哭闹。在教员的耐烦安慰及疏导下,经过各种方法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帮助孩子感受幼稚园的快乐,使之慢慢适应幼稚园的集体生活。不同孩子的家庭环境各不相同,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特别宝贝,是以大多数幼儿都比较任性、娇惯,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同别人分享。在活动中,我们观察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糊口自理能力虽有所提高,但依赖性强,普遍表现为会自己穿脱裤子和鞋子,但不愿意自己动手,食饭慢,而且喜欢边吃边说话。

2、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吃手指头、咬人,用衣服擦嘴巴、没有良好的坐姿、不愿意收拾等。

三、在性格情感、文明礼貌方面有待加强。率性、“自我中心”的通病在这个假期事后表现突出。常常表现为不愿与别人分享皮球、一不对于劲就大闹等。个别幼儿没有施用礼貌用语的习气,不会主动问好。

4、语言能力成长不服衡。

有些幼儿能较清楚地举行语言表达,有些幼儿不能安静地听成人和同伴讲话,爱插嘴;部分能力弱的幼儿还不愿意主动与人交流。

是以在本学期教师要以通例习气养成为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举行指导教育:

(1)注意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养成正确的坐姿、站姿、睡姿以及用餐姿势,学习礼貌用语,养成说话先举手的好习惯。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入厕,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用餐卫生。

(3)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进修本身穿衣、穿鞋,餐后收拾餐具等。

(4)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5)鼓励幼儿来往,合作游戏,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总之,对于每个孩子一视同仁,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平衡的成长。

二、教育总方针:

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成长,加强健康水平,培养杰出的糊口习气、卫生习气和参加体育运动勾当的乐趣。

2、成长幼儿正确运用感官和语言来往的能力,促进其对于环境的熟悉,培养有益的乐趣和动手能力,成长智力。

三、萌生幼儿爱家乡、爱故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英勇、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规律等优秀的品质、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畅的性格。

4、萌生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感。

三、五大范畴方针:

(一)康健

1、慢慢适应集体活动,对幼稚园有安全感和信任感,保持稳定的情绪。

2、学习一日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条例,初步养独立进餐,不把手指、不洁净的东西放进嘴里,不抠鼻孔,会将脱下来的衣、鞋、帽放在指定的处所。

三、在成人的帮助下,有自理的心愿,学习收拾日常用品。

4、熟悉五官及肢体,了解其基本功能,懂得简单的保护方法,并对于身体各部分发育感兴趣。

五、愿意参加体育运动,感受身体锻炼所带来的快乐,能自然地走、跑、跳、爬、玩中小规模的活动器具,进修模仿操,鼓掌操。

(二)语言

1、愿意与教员、同伴举行交谈,感受用语言举行交流的乐趣,爱听故事、念童谣、看图书。

2、能安静地听教员、同伴的讲话,听懂并遵循成人提出的要求。

三、能用简单的句子回答不懂的题目,表达本身的意思。

4、初步掌握看图书的基本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会用简单的句子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五、听懂并学说汉语的标准语,精确学会发音困难程度较大的和容易混淆的语音。

(三)社会

1、乐意参加集体活动,了解并慢慢适应新环境。

2、熟悉本身,知道本身是个神州人,愿意与教员、同伴来往,在教员的帮助下,能与1-2个同伴一起玩耍。

三、了解幼稚园一日糊口中最基本的规则,知道幼稚园的皮球是大家的,不独有,学会轮流玩,能在教员的提醒下遵守条例。

4、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愿意学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五、喜欢教员、阿姨,了解家务劳动,开心参加节日活动。

(四)科学

1、熟悉幼稚园环境,熟悉常见的交通工具和糊口用品,熟悉本身身上的五官及用场。

2、不雅察几种常见的动植物,掌握其名称、显著特征,感受冬天的特征。

三、区别1和许多;多、少、一样多;会动手一一对于应地对于物体多少举行比力

4、熟悉几种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在教员的示范下,拼搭简单的物体,分清上下方位

(五)艺术

1、乐意用声音,动作表达本身喜爱的事物,学唱简单的2/4拍歌曲,学做简单的韵律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内容。

2、能愉快、自由地团、搓、撕、贴举行最简单的面塑、粘贴,能斗胆地用圆、线条、画出本身喜欢的物体,画大画满。

四、七种教育手法和具体办法的落实

1、体育运动活动

积极开展各类体育运动活动,在活动中让幼儿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包管2钟头的户外活动,用游戏情势组织幼儿举行行走、跑、跳、爬等动作的操练,在勾当中,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保教结合,注意活动的强度、疏密程度,合理设置活动量,并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不推人、不撞人,注意对于运动能力差的幼儿给予帮助、指导。帮助幼儿克服困难,加强信心,并购置一些简单的运动器具,做到人手一份,为幼儿创造活动供给物质享受,提高孩子运动的乐趣。

2、不雅察

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实运用感官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幼儿的察能力,创设自然角,气象角,引导幼儿举行各种观察活动,如胚珠的生长变化过程,蔬菜水果的形状特点以及一些常见的自然征象。在观察察中注意方法,运用集体和分组,个别相结合的体式格局,、远足等集体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特征,扩展视野,拓宽孩子的知识面。

三、作业

设置语言、艺术、科学、社会、康健学科,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路程经过过程、形象、具体的教学手眼组织教学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充实发挥幼儿的主导地位,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来熟悉事物,将幼儿操作、会商、提出不懂的题目渗透在教学环节中,以正题为中心,提高孩子主动进修的能力,慢慢建构孩子的知识,注重孩子进修的过程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眼,如灌音机、实物投影仪、电视机、pc等,从而优化教诲组合,以达到的教学成效。别的在作业活动中,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孩子杰出的进修习惯,如当真理听,正确的坐姿,说话先举手,用清脆的声音回应不懂的题目等,鼓励幼儿大胆回应不懂的题目,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对于个别能力差的幼儿适当降低规范,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劳动

懂得劳动最庆幸,路程经过过程日常各个环节,成心地激发幼儿爱劳动的心愿。进修穿脱单衣裤,鞋袜,搬小椅子,收拾整顿积木、皮球,并进修正确的方法,使幼儿在劳动中体验认识欢愉,得到熬炼,初步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

五、娱乐

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幼儿举行娱乐活动,结合年级组活动和全园活动合理制订游戏内容。如参社区环境、看演出、竞赛等等,在活动中注意幼儿人人参加,丰富活动内容,并结合节假日组织相应的活动,使幼儿感受娱乐带来的欢愉。

六、游戏

有计划地开展各类游戏活动,结合地区范围内容,筹办须要的活动器具和皮球,如安插娃娃家环境,便宜一些家具、家用电器、居家用品。开辟地区范围,如美工角,音乐角,科学角等,富厚区角内容,实时更换游戏材料等。同时,在游戏中,让幼儿保持愉快轻松的情绪,能自由地选择各种游戏角色,投入到游戏中去。教师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配合探讨富厚游戏的正题,提高孩子的经验,使之在簸弄、玩耍中学会扮演角色,体验认识游戏带来的乐趣,从而成长她们的语言、来往、动手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杰出的品德品质,对于个别不合群的幼儿则要积极引导,激发其对于游戏勾当的乐趣,使她们逐渐介入到集体活动中来。

7、日常餐饮

组织好幼儿的一日餐饮通例,形成固定习惯,帮助孩子知道和了解一些餐饮中的简单常识和科学知识,注意卫生行为习气和独立餐饮能力的培养,路程经过过程日常操练、评比活动,进一步加以强化,加强幼儿的自我办事能力。在现实餐饮中还要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路程经过过程多体贴、多帮助、多督促的方法,使不同程度的幼儿能力得到提高。

五、环境创设

在环境创设中,只管即便思量幼儿的年龄特点,师生配合动手合作,按照季节的变化及正题内容的更改,实时富厚教室墙面的内容,发挥环境教育的功能,努力创设柔美、形象、实用又具传染力的内部环境:如九月份儿:完成正题墙饰、气象角、自然角、评比角等区角的安插,十月份儿:结合10月1日国庆和正题,创设相应的内容,10月1日月份儿:结合季节与正题,师幼合作,富厚正题墙。十仲春份结合冬天安插冬天的墙饰。一月份儿完美新年的综合环境创设。在班级中重视幼儿的生理环境的创设,营建和谐平等的班级氛围。多体贴幼儿,经常与她们交心、沟通,了解她们的需要、心愿,用鼓动勉励、表彰的方法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长进心,使幼儿喜欢幼稚园这个大家庭。

六、家长工作

路程经过过程面谈、家访、电访、家校路路通、pc等多渠道的方法和情势,与家长保持密切接洽,加强家园间的沟通。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稚园及班级的教诲教学计划,勉励幼儿、家长积极参加园内组织的亲子运动会、出行勾当。发放家园接洽表,定期出刊家长场地,实时向家长先容教学计划,最新的幼教动态、小常识等,并举里手访,具体了解幼儿在家环境,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家园协力,使幼儿在各方面得到更快更好的成长。

七、安全教诲:

1、逐日安全晨检,查抄随身是不是带有不安全物品,并实时处理。

幼儿所服药品,要求家长注明姓名、药物品名称、剂量、服法。

2、幼儿上厕所时,教员时刻跟随,以免上茅厕滑倒摔伤,幼儿洗手时不玩水,喝水时注意开水的冷热,制止烫伤。

三、告诉幼儿不乱动电器、电源、不推不挤,来园向教员问好,离园再见,使教员心中有数,以免幼儿丢掉。不随生疏人离开或私自离园,了解自救办法,告诉幼儿辨认特殊号头的用场,(如:110、119、120)。

4、进歺时的安全卫生,要求幼儿安静进歺,制止食品呛入气管,被热菜、热汤烫伤。

昼寝时不蒙头睡觉,并查抄幼儿是不是带有异物(发夹、纽扣、珠子、拉链等),发现并实时处理。

五、户外活动时,不挤、不推、不追击,注意幼儿的衣着是不是整齐,鞋带是不是系好,以防摔跤。

六、幼儿离园时,生疏人接着幼儿时细心了解环境,在家长容许的环境下方可放人。教员离园时查抄教室各个处所是不是留有安全隐患和幼儿停留不动,发现后即时处理。

八、环境保护教诲:

1、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调整班级皮球的摆放,按照皮球的用场举行分类,只管即便易于孩子自由取放。

幼儿知道皮球放好后要放回原处,敬服皮球。

2、结合正题活动的内容,与幼儿一起安插正题活动墙面,真正发挥墙饰的相互作用。

三、结合季节的特征富厚自然角内容,幼儿路程经过过程介入自然角的管理,感受大自然的美,成长幼儿的不雅察力。

4、结合幼稚园的环保计划内容,以培养幼儿杰出的环保习惯为主,知道基本的涉及环境、噪音、动物保护的常识。

参加幼稚园的环保社区活动

5.每一周举行1-2次的环保活动、餐前等时间开展环保小知识,培养幼儿不玩水、敬服动物、不制造噪音等行为。

六、从小事做起,珍惜资源,不浪费食粮、纸张等。

7、家长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对于幼儿的影响是显而异见的,为了使家庭环境教育和幼稚园的环境教育取得一致,我们筹办开展以下工作: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环境保护的知识和加强幼儿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小班上学期班务计划4一、班况分析

本班幼儿共有幼儿32名,其中男孩16名,女孩16名,本班幼儿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踏入幼儿园的新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的环境,自己来到这个陌生的集体,接触新的老师,新的朋友,因此对新环境不太适应。但其中也有几个幼儿在假期中上过托班,所以开学初期幼儿没有对新环境产生不适。但还有大部分新生哭闹的较为厉害,每天早上入园时都拉住自己的家人不放。通过一周时间的适应过程,现在大部分幼儿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只有几个幼儿入园时间情绪不太好。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责任心来掩盖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让老师爱在孩子心中超过父母的爱。

二、本学期班级工作重点

1.首先坚持培养幼儿天天上幼儿园的的好习惯。

2.给与幼儿适当的指令,学习简单的礼貌用语和交往方式。

3.根据小班年龄特点以及教学活动所需,开展形式生动、有趣的主题活动,拓展幼儿的知识面,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4.抓好班级常规,增强幼儿集体意识。

培养幼儿有简单的相互协作精神。

5.督促、加强幼儿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技能。

三、班级管理

(一)常规工作

1.班级卫生保健管理

为了让幼儿能在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中游戏、生活,班中的卫生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在每日的饮食起居中,得到细微的养护照顾,受到科学的健康教育,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从班内卫生到为幼儿剪指甲,将一件件事情都职责到人,并且注意清理一切卫生死角,对幼儿的食物要多观察,实实在在地观察、填写好幼儿服药记录,确保孩子的健康。

2.幼儿生活管理方面

随时对幼儿进行卫生常识教育,对个别幼儿进行重点指导。有认真按顺序洗手的好习惯,洗手时不玩水,会擦肥皂,会用自己的毛巾擦手;能正确使用餐具,有礼貌的进餐行为,细嚼慢咽,不挑食,精神集中地吃饭;持续桌、地面和衣服的整洁,餐后会擦嘴和用水漱口;能安静入睡室,在老师的帮忙下,能按顺序脱衣裤,放在固定的地方,安静就寝,睡姿正确。

3.幼儿安全管理与教育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进行适当的安全教育,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潜力。

4.在抓好幼儿生活常规的同时重点抓幼儿的学习常规。

(二)幼儿教育教学工作

合理利用分区、分组、群众、方案活动、游戏等形式,确保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我们继续努力探索园本课程与叙事性智能理论的结合,教研时间,用心讨论,吸取其他班的长处。认真开展科学领域以外的“语言、社会、健康、情感”等领域的探究活动。认真参加园内观摩教学活动,从中相互学习与提高,用心并准时参加各种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潜力。

1.重视个别教育

幼儿年龄有差异,性格也不尽相同,有的幼儿动作慢,有的爱哭闹,有的爱发脾气,所以在活动中,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性格的幼儿,我们要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找到适合不同孩子的不同方法,有利于幼儿各方面的快速发展。

2.加强特殊幼儿的护养工作

孩子小,而且每位孩子都有各方面的差异。有的幼儿体质比较差,容易出汗感冒,教师应加强对这些幼儿的护养。

四、环境创设

在环境创设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师生配合动手合作,按照季节的变化及主题内容的更改,实时丰富教室墙面的内容,发挥环境教育的功能,努力创设柔美、形象、实用又具传染力的内部环境。在班级中重视幼儿的生理环境的创设,营建和谐平等的班级氛围。多体贴幼儿,经常与她们交心、沟通,了解她们的需要、心愿,用鼓动勉励、表彰的方法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长进心,使幼儿喜欢幼儿园这个大家庭。

1.墙面的更新

措施:随时更换主题墙,为每一个幼儿带给一个表达、表现、交流的平台,借助这一平台,个性化地展示自我。

2.区域活动材料的整理和投放

措施:(1)罗列以前现有的区域材料,并进行整理和归类。

(2)结合教学主题及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增设适宜的操作活动。

(3)材料在本学期初,先进行一次性的投放,然后根据活动状况逐步完善。

五、班本课程的设想

本学期我们将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认真细致的观察幼儿,及时捕捉机会,抓住教育契机,结合《指南》中3~4岁幼儿具有的探究能力: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明显特征;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于是我们决定生成一个关于“泡泡”的班本课程。

六、安全及卫生保健工作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更应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进行照顾。同时也不能对幼儿事事包办,进行能力上的培养。本学期重点培养幼儿自己正确的进餐,自己穿脱外套,能听懂老师的指令等。

为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开学初,对幼儿进行基本的常规培养,使他们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为今后的活动开展打好良好的基础。培养幼儿在活动后能自觉整理自己的玩具,养成良好的常规。同时,在平时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利用教学活动、晨谈及平时的言行教育培养幼儿做一个有礼貌、懂得关心别人的人。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能主动在饭前便后和手脏时洗手。能愉快进餐,正确使用小勺,不挑食,不剩饭菜,保持桌、地、碗三干净。安静就寝,睡姿正确,逐步学会将脱下的衣物叠放整齐,放在指定位置。学会把自己使用后的玩具、图书和其他物品放回指定位置。能吃各种食物,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初步学习会根据天气冷热变化增减衣服,出了汗会用毛巾擦干。对体弱幼儿多给予关注,对他们多提醒、多触摸、多询问,同时也请家长配合,加强孩子的体能锻炼,使孩子在幼儿园健健康康每一天。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安全工作教育,利用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简单的自我保护意识,如:着火了怎么办、迷路了怎么办等等。同时,两位教师多注意班级的安全环境,及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孩子开开心心来,健健康康走。

七、家长工作

家长工作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日常工作中要本着尊重、互助的原则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让家长能在第一时间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及时更新家教宣传的材料,让家长能更及时的学习到正确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家园互动,互相合作,协调一致。

(1)利用早晚家长接送幼儿的短暂时间与家长接触,了解和介绍幼儿状况,相互沟通提出推荐等。

(2)运用家园联系本,随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个别交换意见,互通状况信息。

(3)以家长园地形式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和班级活动安排和教育计划,结合各月重点并针对家教中存在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宣传家教科学知识、指导方法,介绍家教经验等。

(4)增设家园栏的资料,丰富家园栏的形式,增设小知识栏等。

(5)组织各种形式的家长活动。A:家长会B:亲子活动

小班上学期班务计划5一、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41名,其中男孩19名,女孩22名。幼儿人数很多,经过一学期的幼儿园生活,大多数幼儿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有个别的幼儿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通过和家长交谈以及最近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初步了解到我班幼儿有如下几个特点:

1、大多数孩子身体发育正常,一般没有得过大的疾病,但除于之恒小朋友易感冒咳嗽引起肺炎。

2、有些幼儿比较娇气、依赖性很强,早晨入园总有一些孩子哭闹着不愿离开父母,自理能力很差。

3、个别孩子会打人、咬人,与同伴稍有不合就动手打人,像、邵飞、陈嘉斌、程丰远、唐忆迈小朋友这种打人、掐人的现象尤为严重。

4、挑食现象严重,有的不爱吃蔬菜,有的不爱吃肥肉,常常浪费饭菜,进餐习惯很差,绝大多数幼儿在家里吃饭要人喂,边吃边玩;

5、有个别对各种活动参与意识较弱、活动常规也很差,但有一部分幼儿求知欲较强、好奇、好问,但语言不够连贯,个别幼儿发音不清楚,大多数不会说普通话。

值得高兴的是不少家长重视早期教育,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受到幼儿园的正规教育,能从正面启发幼儿产生上幼儿园的愿望。有了家长们的积极配合支持,我们教师会更加用一颗慈爱之心去精心照料、教育和培养他们。

二、工作要求

1、思想品德教育。

(1)培养幼儿爱幼儿园,能高高兴兴地自己走着上幼儿园(二月)。

(2)培养幼儿习惯于集体生活,乐意参加各项活动(二月);

(3)培养幼儿逐步学会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如搬小椅子,自己将玩具放回原处,包括在家里要把玩具放在固定的地方。(二月)自己学着穿鞋,认清左右脚,逐步学会系、解鞋带。(三、四月)学着折被子、衣服、并放整齐;(三、四月);

(4)培养幼儿爱父母、老师,能听老师、父母的话,不乱发脾气(三、四月);

(5)增长幼儿爱护玩具对日常用品要轻拿、轻放、不乱扔(五、六月);

(6)培养幼儿对同伴要友好,不打人、不骂人,不争抢玩具(五、六月);

(7)安全教育、热爱劳动培养(整个学期);

(8)培养幼儿尊敬老师和长辈,会有礼貌地称呼人,会用“早”、“再见”、“请”、“谢谢”、“对不起”等用语(整个学期)。

2、卫生习惯

(1)教育幼儿逐步学会饭前、便后、手脏时独立洗手,并用自己的毛巾擦手(二、三月);

(2)教幼儿学会在幼儿园、家里自己吃饭,不要成人喂,安静地进餐,吃饭时不走动,吃完分到的饭菜,餐后用毛巾擦嘴,在幼儿园里能将碗匙放整齐(整个学期);

(3)教育幼儿每天带手帕,并正确使用,不擦脏的东西,擦鼻涕后将脏的一面折在里面(五月);

(4)教会幼儿正确使用运动器具,注意安全。玩滑梯时能从梯子上走上去,坐好后再滑下来(三月);

(5)教幼儿进教室脱下围巾、帽子等(二月);

(6)教会幼儿有正确的坐姿及正确的绘画握笔姿势(四月);

(7)培养幼儿有正确的睡觉姿势,安静入睡(二、三月);

(8)教育幼儿不随地抛纸屑,看见纸屑能拾起来丢进纸篓(整个学期);

(9)教育幼儿不大声叫喊(整个学期)。

3、美育方面:

美化室内环境,并利用饭后及课余时间带幼儿散步,观察园内外自然景色;有计划地给幼儿欣赏适合年龄特点的美术作品和乐曲,给幼儿讲一些优美的童话故事,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力。

4、智育方面:

尽量采用直观游戏形式进行各项教学活动,以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看、听、闻、摸、尝等多中感官,逐步培养幼儿的求知欲望。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并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特点因材施教,实施差异教学。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喜欢与教师、同伴交谈,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安静,喜欢听成人讲述和朗读的习惯,并愿意欣赏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学会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并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乐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

三、措施

1、加强幼儿的常规教育,通过晨间谈话等形式,向幼儿讲清规则要求,并采用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训练,逐步培养幼儿能遵守各项规则,并加强安全教育。

2、多开展智力游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加强对各种游戏的指导,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之间的友好关系。

3、经常组织幼儿散步参观,通过参观,使幼儿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4、保证幼儿每天有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访工作。

6、写好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本园的工作目标,指导思想等,要求家长给予支持与配合,利用接送幼儿的机会,经常与家长交换意见和了解情况。

篇10

一、强化组织建设,实施科学管理。

1、强化组织建设。首先完善了园本研究管理网络,形成了园长—业务园长—教研主任—教研组长—教师组成的研究网络,成立了园本教研课题组,确保了各项任务的落实和研究目标的实现。

2、建立健全各种制度。科学、合理、健全的科研制度是园本研究的必要保证,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必要措施。因此,我园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制定和完善了全方位的科研管理制度。(1)教师集体备课制度。(3)定期听评课制度。(3)教师教育教研学习制度。(4)考勤制度 。(5)教师培训制度。(6)园本教研档案制度等。把园本教研工作提升到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中,针对园本教研工作及时调度,及时解决,做到了有章可循,依章办事,管理逐渐科学化。

二、立足本园实际,提出研究问题,实践课程“生活化”的研究

(一)、园本教研立足于本园实际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寻求理论依据,指导解决实践中存在问题 。业务园长为课题组负责人,组织全园教师学习“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让全园教职工理解园本教研的目的、意义、方法等。搜集园本教研学习资料,通过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让全园教师领悟园本教研的意义,对本园的教育教学情况做充分的调查,把老师感到困惑的地方、普遍性问题作为我们研究的方向目标,针对提出的问题,调整了

不错的新学期科研计划和工作重点。如:小班级部确定了《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训练》,中班级部确定了《如何教育特殊幼儿》,大班级部确定了《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园本课程的重点研究专题,探索性地开展园本教研工作。

通过《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训练》的专题研究,老师们明确了幼儿常规训练的重要性,找出了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常规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悉数了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常规。老师们都深深地感到: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一定站在尊重幼儿,从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角度上认识常规教育,并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在一日活动中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正确地进行常规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健康地成长。

(二)、深挖教育资源,突出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研究

教育“生活化”在幼儿园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被纳入幼儿园课程。为突出我园课程园本化研究特色,我们抓住幼儿生活,并善于发现教育的时机,把生活作为第一课堂深入研究,取得良好效果。

1、充分利用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深化园本课程研究。

我园教师的资历和水平,在全泰城幼儿园中一流。她们业务强干,观察和分析能力极强。为此,我们确立了《中大班幼儿饮食矫》、《中大班幼儿劳动体验》、《中班幼儿文明礼貌教育》、《小班爱身边亲人教育》的主题,作为课程“生活化”的重点开展园本研究。教师首先要观察幼儿,把每一个幼儿的情况和问题做好分析,然后在生活活动中不断探讨、调整教育和引导对策,分析幼儿的变化,形成研究结论。老师们所做的观察记录、教育笔记和反思等人均都在两万字以上,价值非常大。

2、 因地制宜,挖掘物质资源,推进园本课程研究。

课程研究情趣化。我们利用孩子对摄像机浓厚的兴趣,根据独生子女的实际情况,培养其劳动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师幼共同在小小种植园中,种上了黄豆、葵花、地瓜花生、白菜等,定期管理,及时收获,整个过程都是教师指导,主要有孩子完成。老师通过摄像机及时记录

不错的孩子的来园情绪,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前后效果比较等。摄像机对幼儿的参与兴趣及教师的分析研究真正发挥了作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根据不同的生活内容,开展了“百名幼儿画春天”、“师生共创儿歌、童谣”、“班级画册”等系列活动。孩子们的热情参与,不但给老师的研究带来了巨大动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幼儿自己在活动的体验中得到了快乐成长。

3、突出了重观察、重反思、重总结记录等措施,本正围绕课题内容进行探讨实践:开展园本教研工作的短期时间内,我们结合课题讨论工作中的问题。如教师教学中如何体现《纲要》精神;如何把握幼儿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实践;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关系;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再实践等等。12月份我园选择了课例《学习8的序数》活动进行了集体备课,一人上课,集体反思再实践教学,这种教研活动能给每一位教师提供实实在在的平台,每位教师都能参与,这种教研模式指导了教育活动,它能解决班级的一些共性问题,分享一些教育策略,体会自己与他人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通过分析与对比,处理环节的异同,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形象化。潜移默化地提高教师素质,贯彻《纲要》理念,同时还组织老师选择身边的典型事例学习教育叙事写作。

三、加强各层次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巩固教师职业道德,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掌握专业技能。

2、建立个人成长专业档案。

3、开展园本培训,如撰写教育叙事,写教学观摩分析,进行专题研讨,外出参观,观摩示范课等。根据教师不同层次,制定不同要求,养成理论与实践反思相结合的习惯,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