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营销推广范文
时间:2024-02-22 17:59: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营销推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种子营销存在的问题
1.1 品牌意识不强,营销宣传不整合
众多种子企业都急功近利,仅注重产品经营,而忽视品牌经营。殊不知,企业在市场中真正得以持久生存的不是产品,而是品牌。目前形成自己优势品牌的种子企业很少。在种业现行的营销宣传上,绝大多数种子企业都在进行混合宣传促销,运用促销宣传的五大工具(广告、人员促销、销售促进、公共关系和网络)来开展系列宣传促销活动,较少有种子企业完全按照整合传播营销方式进行促销宣传。产品宣传与品牌宣传不能有机结合起来,只强调产品宣传,不注重品牌宣传,是一种短视宣传、空洞宣传。
1.2 市场细分不当,品种创新不够
在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对手无处不在的市场中,多数种子企业获得市场信息不迅速、不准确,认识不全面,对种子市场不加区别,将市场同质化,采取“产品多样化营销”方式,没有深度细分市场,进而不能进行深度分销与助销。大多数种子企业的科技人员少,品种研究基础薄弱,缺乏创新能力,品种创新难度大、速度慢,更谈不上达到领先水平,从而不能构建企业自己的核心产品线,失去竞争优势。
1.3 农技推广不力
大部分种子企业只重视种子流通过程中的销售服务。重点关注销售商的要求和农民的购买需求,忽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即使包含农技服务,也只是委托销售商安排新品种试种或召开新品种推介现场会,根本谈不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有的种子企业干脆不搞农技推广服务。致使种子企业难以长期持续发展。
2 农业种子推广策略
鉴于现阶段我国种子营销与农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加强种子营销和加大农技推广服务力度两方面着手,加以改进。
2.1 加强种子营销
2.1.1 强化品牌营销。品牌是使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一个名字、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是一种集个性、文化、价值于一身的企业资产。种子品牌是种子企业的形象,受到法律保护,可以防止竞争者假冒,保护企业的权益。良好的品牌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种子销售。
2.1.2 搞好良种示范营销,整合传播营销,深化市场细分营销。种子受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对于一个优良品种并非在任何地方推广都能获得成功。所以要先试验示范后才可扩大推广。种子企业急需由现在的混合宣传营销占主导向整合传播营销升级过渡。既强调产品宣传,又注重品牌宣传,将品牌宣传融入产品宣传中。使产品宣传和品牌宣传有机结合,实现产品经营和品牌经营两者同步,最终实现企业价值宣传,促进种子长期销售。种子企业的客户是广大农户,他们一般的购买行为大多发生在乡镇或大的村庄,即乡镇级的终端市场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一定区域内,企业要集中力量搞好乡(镇)级经销网点建设,建立完善的终端市场,实现销售渠道深度扁平化,减少流通环节,使产品能尽快到达农户手中。创造企业竞争优势,加速企业种子销售流程。
篇2
关键词:节水灌溉;影响因素;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S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边陲,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具有典型的内陆干旱气候特点,农业生产全部依赖于灌溉,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由于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新疆的水资源在地域和时空分布上极度不均,与水资源需求极不匹配,因而,形成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的特点。季节性缺水突出,春旱情况十分严重,严重影响着农牧业生产。由于缺水,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湖泊干涸,草场退化。 水土流失严重。农业水利工程设施薄弱,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完善,工程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重,效益低下,灌区内综合灌溉定额居高不下,水资源浪费严重。
新疆正逢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同时对水资源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新疆农业是用水大户,灌溉用水占总引水量的95%以上,而目前灌区渠系防渗率还不高,田间节水尚未全面推广,农业节水潜力很大,因此,只有建立节水型农业,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大力开展以节水为中心的水资源高效利用工作,才能缓解新疆缺水矛盾,这也是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制约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主要因素
1.水资源严重缺乏,用水矛盾突出。水资源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农业用水总量紧缺,供给能力增长有限。新疆干旱,蒸发量大,降水稀少,单位面积产水量只有4.8万m3/km2,不足全国的1/5,水资源十分紧缺。新疆是灌溉农业,工业发展、城乡发展用水量迅速增加,除伊犁、阿勒泰富水区之外,其它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很多地区靠挤占生态水来满足需求,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就现有的灌溉面积长期以来都处于不充分灌溉的状态,季节性工程缺水十分严重。因此,水资源的短缺成为制约新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影响因素。
2.领导的重视。对于发展节水农业,领导一般都很重视,层层下达节水农业任务指标,抓节水农业样板,但却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这就是对农民缺乏深入的节水宣传教育工作。这里的思想距离是:领导层对于发展节水农业的思想阻力普遍认识不足。
3.农民缺乏高效节水灌溉的观念。农业是节水农业的主力军,农民对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性、迫切性还认识不足,水价较低,农民自行采用引渠灌溉、沟灌、串灌等灌溉方式,无需投人过多成本,缺乏使用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性。“浇水越多越增产”的错误认识根深蒂固,以及无偿用水在农民思想上形成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须珍惜”的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
4.节水灌溉的配套综合管理不完善。(1)工程管理。由于历史原因,新疆水利建设始终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投入严重不足,欠账太多。主要表现为河流众多,缺乏骨干控制性水利工程,多数已建工程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完善,工程设施老化,效益降低。在这种水利设施条件下,难以实现灌溉所要求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实时调高效利用和保证供水。因而影响了节水灌溉的推广建设。(2)组织管理。①政府行为,现行各灌区“重建轻管”的思想还有一定程度存在,农业供水管理体制还有待继续健全,在灌区内还未真正作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政策措施不到位,节水政策、激励机制以及配套的法律法规等尚处于滞后状态,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与管理, 导致了生产部门及用水户的节水意识淡薄, 不利于节水工作实施。②农户行为,虽然政府支持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农户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如果采用新技术不仅不会提高收入,而且还会增加劳动力投入,那么农户做出的理性选择是仍然采用传统灌溉技术。政府行政干预下实施的新技术只是起到临时的“示范”作用。
三、影响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主要因素的对策
1.加强对水资源的宏观管理。要切实提高和加强对有限水资源的管理水平与力度。制定节水灌溉总体规划,并从全局出发,合理规划经济布局。明确节水灌溉的重点地区、技术与环节,根据水资源状况调整农业结构;要制定一些配套政策,奖励节水,惩罚对水资源浪费的责任者。制定鼓励使用节水灌溉技术的贷款、贴息等金融政策。
2.加大领导对节水农业推广的重视。为加快新疆节水农业的发展,应尽快制定新疆的节水农业规划,制定好各项建设内容完成的时间表,分解到各地县,由有关部门定期专-项检查,把任务落到实处,作为各级领导考核的内容。
3.大力宣传节水灌溉意义,提高全民意识。加大对节水农业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节水的意识,今后应多统计一些新疆节水农业的统计数据,让社会各届都对新疆节水农业的发展有一个较好的认识和了解。
4.积极完善配套的综合管理制度。(1)加大对节水灌溉设备和器材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政府可以向生产企业提供抵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生产节水灌溉设备,国家能够给予贴息支持或适当补助。并将节水设备和产品列人农资产品目录,享受农资产品减免增值税政策,进一步降低节水器材的生产成本,工程管理需要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的管理模式转变,加大推广力度。(2)采用节水制度建设,加强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尽快出台新疆农业节水的激励机制,对节水贡献大的单位和农户实施奖励政策,不能因他们实施节水灌溉和节水管理自身利益受到损害。
要切实抓好人员技术培训,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把节水工程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原原本本地交给农民。以用水户参与管理的理念,创建用水合作组织。并建立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和公平竞争的用人政策,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水利队伍。
总结
综上所述,新疆推广农业节水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新疆的节水灌溉工作仍然有着许多问题,如何因地制宜、合理的发展新疆的节水灌溉产业,是当前摆在各级水利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涛.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灌溉节水治理模式及其绩效研究[D].江苏:南京农业大学,2006.
[2]杜威漩.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研究综述[J].水利发展研究,2006(06):62-69.
篇3
1.我国农资网站有了一定的发展
据农业部信息中心调查显示,截止到2003年3月底,我国涉农网站已经增至6389个,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主要沿海省份,西部地区农业网站数量较少。据新华网2005年4月18日报道,目前,全国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已超过2000个,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均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已有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全国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中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的有1.7万多个,占乡镇总数的41%。广西、黑龙江、河北等省的省、地、县、乡四级网络已全线贯通。部分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已经取得效益,成为农产品供求、农业科技和农业贸易的活跃地带。
2.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已开始起步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已逐步、健康地开展,主要集中在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等方面的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研究。农业信息队伍建设及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全国333个地(市)中有260个设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占地(市)总数的78%。按照城乡统筹发展思路,已经开通的“中国农村科技信息网”、“中国兴农网”,解决了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各种涉农网站了大量蔬菜、瓜果、树苗、畜禽、养殖等农业供求信息和相关的经济、招商引资信息,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3.新型的农业电子商务中介组织出现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网上经纪人也开始在农村出现,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农业电子商务向理性化发展。网上经纪人通过收集各种农业信息,争取农产品销售权等,帮助周围的农民进行农贸产品的网上交易,服务范围从农村扩大到国际。这是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具有前瞻性的探索。
但是,无论从交易规模、数量、还是利用率、社会影响力、效益等方面来看,中国农资网络营销都滞后于国内其他行业网络营销的发展,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要发展农资企业网络营销就必须从全局出发,分析当前农资企业网络营销的问题,以及提出确实可行的对策。
三、我国农资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必要性
回顾农资行业形成以来的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农资行业的每一次大的变革都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20世纪以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演变,农资行业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现在全面竞争的市场经济过渡。如何改变传统的销售方式,摒弃传统的服务流程,为客户提供各种零售和批发的全范围的服务,建立完整高效的网络体系,许多农资企业想到了网络营销。网络营销的应用可以使得中国农资企业由过去简单的货源及资本等手段进行控制为主转变为以管理技术控制为主,达到四个实现:一是实现了扁平化运营管理框架,完善组织体系;二是实现了统一品牌形象、统一资源配置、统一价格、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营销策略、统一管理规范等连锁经营规范化管理;三是实现了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四是实现了网络运营的过程跟踪和监控。
四、我国农资企业网络营销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企业网络营销知识不足,存在误区
目前农资企业对网络营销的认识,呈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对网络营销的过分神化,一种是对网络营销的认识不足。可以说,这两种对网络营销的认识都是片面的,对企业的网络营销实践有着巨大的危害。
2.网络营销已获得初步应用,但整体水平比较低
各种网络调研、网络广告、网络分销、网络服务等网络营销活动,已不同程度地进入到农资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但是目前大部分农资企业处于信息阶段,一部分企业开始通过网站接受订单,处理顾客意见,进行市场调研等,少数企业进入到了电子商务阶段。由于绝大多数农资企业只把竞争焦点定位于实体市场,没有意识到抢占网络虚拟市场的重要性。很多企业跟风上网,为赶时髦,上网目的不明确。还有,农资企业网站利用率低,网站内容简单、更新频率低,网站的应用水平不高,推广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浏览量远不及商业网站。在营销策略上,很多的企业只把厂名、产品名、地址、电话置于网上,而开展网络调研、网络分销、网络产品开发和网络服务者寥寥无几。
3.缺少网络营销人才
人力资源始终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开展网络营销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具备全新信息观念和新型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是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的中坚力量。目前,国内农资企业选择开展网络营销的人员一般都是计算机专业的或是懂得些计算机应用的农业专业的毕业新生。
4.网站推广水平不高
网站推广是利用各种网络宣传方法来积极提高网站的访问量,如在搜索引擎注册,和其他相关网站进行相互链接宣传等。大部分农资企业网站在建立起来后没有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宣传,网站的流量很低。这如同在闹市建立了门店,却不做任何广告和宣传,这虽然也能带来一些顾客,但效果肯定不明显。
五、推进我国农资企业网络营销建设的对策
1.加强全员培训,树立网络营销意识
网络营销岗位要求从业人员既掌握计算机及网络在商务方面应用的相关技术,又应具有鲜明的商务理念。企业不仅应该加强对本企业员工网络营销知识的培训,更要把农资产品营销主体,即农户、龙头企业和营销中介组织作为农业信息化培训的主要对象。在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农民科技信息经纪人的作用,建立专业的农业信息“二传手”。这些经纪人,包括农民协会、村级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等,在小农户信息意识不强、技能不高的情况下,形成“进村入户”的农村信息服务中间载体,彻底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方面与农户联系,一方面通过网络、信函、报纸、电话等渠道面向国内外市场,将农民的需求信息在网上及其他渠道上,联系业务,同时为当地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2.加强网络建设,夯实经营基础
网络营销的快速发展是奠定在坚实的环境建设基础上,为使企业具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要构建一个值得信赖并能够保证信息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多层次开放的网络体系,加强基础网络的建设,改善农村用户环境。为此,要改善企业和农村用户的上网条件,发展高速、宽带信息网,要建设宽带网的协调机制,以避免发展商宽带网建设管理无章,重复建设的问题;要加快电信产业发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改善电信服务质量,要进一步降低信息传输资费,调低电信资费标准,使网络消费与农民的收入水平相适应,使那些实力相对较弱的个人和企业从容接入互联网,增加农村网络用户规模,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和价值。
3.加强网站宣传,提高网站知名度
在互联网上展开宣传攻势,打响企业知名度。可以将网页地址注册到本地区和全球著名的大型搜索引擎如雅虎、搜狐等站点中,或者登记到互联网上有影响的WEB分类目录里,使潜在的访问者能通过关键词和分类查询到自己的网站;在电子公告牌(BBS)、新闻、电子邮件组等拥有广泛用户基础的网络系统上,周期性地进行网站的推广工作、商业宣传和网络站点讨论;在中国农资网、农博网等行业性网络媒体站点上自己的网站信息;与其他的农资企业网站建立交换链接页面,鼓励其他站点在尊重网页版权的同时,复制自己站点的内容或创建到自己站点的网络链接,实现对农资企业网站的推广。
4.结合传统营销,发挥整合营销效益
网络营销是一种新的营销模式,然而单依靠网络营销来促销农资产品,难以解决网络虚拟性问题,因此农资企业应实现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进行优势互补,以解决网络营销虚拟和现实的矛盾,步上农资营销的成长之道。农资企业网站的知晓和品牌的建立,只有通过传统营销方式才能得以实现,农资企业应借助传统营销媒介建立品牌形象,利用传统营销手法引导农民消费者登陆企业网站。通过传统媒体的广告促销,引导他们进入网站,在消费者购买决策前树立品牌形象。把网站同企业的品牌形象紧密结合在一起,吸引真正有需求的目标消费者,以免虚耗宣传资源。
5.开展优质网络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
随着网络营销的开展,农民客户反馈的增加,纯粹地靠人手进行销售跟进和客户服务,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也不能充分体现网络营销的优势。于是,建立一套网络销售和客户服务系统便成为了必要。利用网络系统进行客户服务和销售管理,对于农资企业来说,也许就是一个简单的客户联系记录系统或者销售记录系统。适应网络时代的传媒特点,售后服务应及时到位、销售后勤保障有力,利用网络上与顾客直接交流的机会为顾客提供定制化产品服务,同时及时了解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评价,以便改进和加快新产品研究与开发,并可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
6.重视跟踪监控,搞好评价体系
网站推广之后,公司的营销工作完成了一个阶段,将获得较多的网上反馈,企业应借此进行网络营销效果的初步评估,以使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评估内容包括:(1)企业网站建设是否成功,有哪些不足;(2)网站推广是否有效;(3)网上客户参与度如何?如可统计实际购买者中有多少人是通过网站获得农资信息,进而产生购买欲望的,并分析其原因;(4)潜在客户及现有客户对企业网上营销的接受程度如何;(5)企业对网上反馈信息的处理是否积极有效;(6)企业各部门对网络营销的配合是否高效。评估指标主要有:网站访问人数、访问者来源地、访问频率、逗留时间、反馈信件数、反馈内容、所提意见等等。
六、结语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农资企业只有加快网络营销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立于不败之地。随着网络营销概念的普及和我国农资企业对网络营销的理论和方法的了解,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资企业实施网络营销战略,更加有效地配置企业的营销资源,提升营销效率,在农资行业中超速发展,脱颖而出。同时,我国农资企业网络营销能力的增长也必将为其全面参与国际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进清.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的现状障碍与对策.商场现代化,1999,(11).
[2]周凯.2008年网络营销发展趋势浅谈.互联网周刊,2008,(5).
[3]欧阳浩男,李虹.论网络营销及其发展趋势.市场论坛,2004,(9).
[4]葛化丽.浅析当前农资市场营销战略.市场与营销,2007,(2).
[5]程峰.笑谈农资营销现状之十问复合肥营销.中国农资,2007,(12).
[6]严玉听.2008年农资经销商为何赔本赚吆喝.中国农药,2008.
[7]杨友情.新农村农资营销新策略.农药市场信息,2007,(11).
篇4
国外农业旅游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首先所涉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主要集中于农业旅游的起源、农业旅游的内涵、农业旅游的类别、影响农业旅游的发展条件,农业旅游的发展方向和策略研究等,其次,研究视角多样性,既有微观角度的农业旅游性别特点和农业旅游的宣饔销方式等,也有宏观角度对农业旅游发展方向、农业旅游发展策略等的研究。最后,研究方法复杂性。研究者大量运用地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方法,对农业旅游的相关问题展开定性和定量分析。虽然有些学者将农业旅游与农业发展结合,但是并没有将农业旅游与农产品营销组合一起进行研究。
二、国内农业旅游和农产品营销组合模式研究
国内学者认为农业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其主要产业门类常见的有“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农家乐”等。城镇居民,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观念发生了改变,对长期城市生活的厌倦,他们更经常、更普遍的是周末出游。目的不一定是风景名胜,而是回归自然,走得也不一定很远, 就在城市周边地区,主要是体验幽静的田园生活, 感受乡村宁静的环境。
三、山亭长红枣农业旅游+农产品营销组合
山亭长红枣开发推广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长红枣系列产品为主,推广长红枣文化为辅的企业,公司位于枣庄店子镇长红枣基地中,公司拥有得天独厚的生产、发展条件,致力于将长红枣产品和枣文化推向全国,为枣庄店子镇的的老板姓发家致富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公司主要包括两个项目,一是农家乐旅游开发项目,包括民俗文化游和自助游;另一个是枣产品市场推广项目,包括枣酒、枣糕、枣片和枣饮料。公司主要是将山亭优质长红枣的枣片、枣酒等的加工产品和枣乡民俗自助游相结合进行市场营销和产品推广。通过枣产品的收益和农业旅游的收益全面提升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提升和宣传山亭长红枣的品牌知名度,推动地方农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根据资源的特点,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方式应该采取多种模式:集锦荟萃式;复古再现式;原地浓缩式;原生自然式,;主题附会式;短期表现式。而我们的“长红枣”民俗自助游则属于第一种和第四种模式:集锦荟萃式和原生自然式,利用当地政府或投资商的政策和资金投资,在当地已成规模的大片枣园建立以“农家乐”为主题的家庭自助游,并在周边将所产长红枣加工成枣糕、枣罐头等副产品供游人采买和远销全国。
根据农业企业的特殊性,公司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专利技术以及非常优秀的科研人员,有能力不断改进初期产品―长红枣产品,深入研制开发以长红枣为材料的产品系列及其衍生品;公司拥有高素质的营销管理与销售队伍,相关技术的高科技人才。公司营销管理人员均受过管理专业的系统教育,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良好的市场意识;销售人员具备营销专业知识和旅游开发经验;公司属于国家政策鼓励的以生产特色产品为主,推广传统优秀文化的中小型企业,继与镇政府合作开发后,准备与山东省的大型制药公司合作制作药品及保健品,将长红枣推向更高更广的平台。
篇5
一、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现状
(一)缺乏农业品牌的经营与运作当前,吐鲁番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新的困惑,农产品结构不合理、标准不符合市场需求、销路不畅等矛盾日渐突出,这本质上都是缺少农业品牌经营运作的结果。虽然葡萄、哈蜜瓜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但这些特色产品目前大多仍处于“有名品无名牌”的窘境中,大多数农业产品是没有品牌商标的初加工产品,根本就没有体现当地农业产品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吐鲁番地区的农业应通过不断加大特色农产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着眼于创建吐鲁番特色农产品自有品牌,指导当地企业及广大农户创出自己的牌子,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规模化、品牌化经营,走出吐鲁番农产品品牌开拓国内市场、打开国际市场的路子,为发展本地经济服务,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产品品牌价值没有得到合理提升吐鲁番是我国葡萄干的主产区,当地生产的葡萄干优势明显,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品牌价值提升的潜力仍然很大。限制其品牌价值提升的因素主要在于主体的意识、产品的档次、产品的质量、供应数量的均衡和供应商的规模这五个方面,因此提升品牌价值的途径和策略主要应从以上方面入手。
(三)农产品品牌建设速度缓慢吐鲁番地区农民的设施农业主体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主要是农民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小富即安”思想严重,更愿意依赖传统的技术,实行“春种夏管秋收”的种植模式,而不愿接受新的费工、费力、费心的种植技术。另外,设施农业作为一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吐鲁番地区大规模推开不到两年,规模效益整体显现的尚不显着,群体示范效应辐射力尚不够大,部分农民存在着等待、观望、徘徊等心理,这些因素影响了设施农业果蔬品牌的建设速度。
二、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可行性
(一)吐鲁番地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吐鲁番地区有丰富的热量与光照资源,它独特的盆地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产品生长,自然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全区各地大多都有以自身地域优势为依托的特色农产品,许多地方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如葡萄、哈密瓜、小白杏、红枣、葡萄干等等,这些都是享誉国内外的农产品资源。如果将这些农产品资源加以整合,并加大宣传营销推广力度,塑造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不是一件难完成的事情。
(二)当地农民有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看重商品质量,喜欢用品牌的商品,宁愿少买点,也要买好的,特别是农产品。长远来看,通过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提高农产品市场认知度,并且在社会上获得良好口碑,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三)各级政府的支持是吐鲁番地区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有力保障吐鲁番地区各级政府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提出一县市一品牌的发展思路和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主要面向集团采购、礼品和高端消费群体的销售策略。大力发展葡萄、精品哈密瓜、设施蔬菜等特色产品品牌建设,对优势农业龙头企业、优势品牌给予项目、资金方面的扶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品牌,增强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农产品品牌营销取得实效,为促进吐鲁番地区的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销售提升,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必要性
(一)吐鲁番地区农民增收致富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在吐鲁番地区对农产品实施品牌营销,将会提高当地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使品牌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销售价格;而且,随着人们的品牌意识的不断增强,品牌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销量和价格一起上升必然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生活质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积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可以挖掘国内各地对品牌农产品的消费潜力,提高对本国农产品的消费水平,拉动消费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已经改变,开始越来越注重消费质量,消费需求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从原来的单纯追求数量需求,转变为对农产品质量,营养,绿色环保等方面的需求,以满足其心理需要。由于农产品具有同质性强的特点,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可以更好地将其与市场上的普通农产品区分开来,满足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实现品牌农产品市场份额的增长。
(三)提高吐鲁番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应对外来农产品的冲击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品牌农产品一般都经过严格筛选,种植,加工和包装,最终产品必须通过多重程序检验,产品质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通过品牌营销推广,极大地提高其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提高本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应对外地农产品对本地市场的影响,将会起到非常有效的积极作用。
四、做好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工作
(一)加强商标的培育和推荐工作,发挥企业和政府主体作用各级政府应紧紧围绕吐鲁番地区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畜牧业积极培育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通过规模经营,产业管理,推广先进技术,健全质量检测,农业标准化和动植物疾病的预防控制系统的安全保障,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知名度。在加强商标保护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和发展吐鲁番地区农产品着名商标、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选择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及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和引导,在商标注册、品牌创建推广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帮助,把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争创驰名商标,做成一批全国和新疆的知名品牌。通过举办营销专家讲座、品牌商标论坛和法律培训、学习考察等活动,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企业充分认识品牌建立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提高企业经营者注册商标保护企业品牌意识,做好品牌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和促进吐鲁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重点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标准的宣传,严格按标准生产引导企业和农民增强主体意识和品牌意识,加强质量工作,积极抓好质量体系认证、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大力推广使用的葡萄、哈密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带动地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原产地证明商标,加强品牌管理,努力营销拓展市场,提高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品牌农产品占有率和整体规模,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和整体效益,全面提升吐鲁番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实力。
篇6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经济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160-01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路途是漫长的,在这条道路上,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审时度势,以现代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在保障其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产业调整和市场融合性调整。
1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迫切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础,发展农业现代化其本质就是带来全中国人民共同奔向现代化的新生活。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并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的产业结构已经根深蒂固,虽然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农村的现代化耕种技术已经全面推广,并获得了较好的产业成效,但是现代化发展的链条化结构还是不稳定,除了应用现代化耕种技术以外,其余的类似于营销、技术推广等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的推广还远远不够,其不均衡发展已经构成中国现代化崛起的重大约束瓶颈,其薄弱地位亟需改变。如何在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不仅关系到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农村现状根本改进,而且还关系到整个和谐社会建构和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实现[1]。
2现代化农业建设面临的问题
2.1 自然资源的局限
农业是依靠自然资源生产的基础产业,当今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却很少,加上非法占用土地的现象屡禁不止,耕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的局限十分明显。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有自然资源作为基础条件,在自然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很多农业现代化整合计划就只能搁浅。
2.2 农业信息化发展缓慢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对于农户来说其种植、养殖的各项产业都需要有足够的市场信息作为支持,但是目前我国的90%以上的农户还停留在依靠自己的判断能力来决定种植项目和养殖时间,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蔬菜市场和肉制品市场出现价格浮动,相应的农户的经济效益也变得不稳定,扩大再生产的信心降低,低投入的农户工作成为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模式[2]。
2.3 劳动力不足
受现代化农业耕种技术的影响,农业生产变得较为轻松,这样就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向城市了,农村青壮年劳力的转移,使得农村产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降低,新的技术缺少了人力技术传播的支持,很多新型技术不能引入,得不到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实验的机会。
2.4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我国大部分农业乡镇企业处于困境之中,产品结构与周边地区雷同,随着农业的生产专业化、地域集中和规模扩大,各种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起来。这些问题都归结于产业化程度过低,农业没有形成程序化的建设模式,独立的产业结构使得多种问题凸显,短期利益不能长期地发展现代化农业,也不能长期保证广大农民的基本利益。
3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3.1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带动农村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及加速农村城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农业信息化建设事关我国农业现代化战略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例如:农产品网络营销是建立在互联网之上,借助互联网特性来实现农产品的销售与经营活动的一种营销手段。具有跨越时空、覆盖面广、高效率等特点。通过开展网络营销活动,农产品企业可以扩大市场、提高营销活动的效率、降低产品成本等等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加快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还需要有政府的调节,政府部门应该建立相应的网络营销平台,开设专门的网络营销绿色通道,保证农民的产品有更广阔地营销天地。另外信息化建设也必须要通过地区网络来加强对各种农产品价格的列举和短期产品价格的预测,通过信息网络来保护农户的利益。总之,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也必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2 大力发展农业先进技术
从农业技术角度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进而实现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和改善民生、安稳民意的目标。在大力发展农业先进技术之初应该首先分析当地的农业优劣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状况,然后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全面的农业现代化指标,采用层析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计算各级权重,构建一个农业现代化指标评价体系。然后根据这些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技术的开展。使得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当然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是在农业技术员的技术传授下开展的,但是也需要有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才可以,所以村组织应该鼓励家庭中留有1名年轻劳动力,保证农业先进技术的有效推广。
3.3 发展“以工带农”的市场经济模式
农业现代化及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在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问题日益凸显,作为弱势群体的农业的发展也受到了阻碍,为了更好地稳定农业发展,以工带农的策略日渐成为经济社会和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焦点和关键。具体措施就是通过发达的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建设的扩大,实现农业结构的区域化布局,大规模的农业发展能够加快农产品“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使得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更具有紧密度,将农业的多种产业联合起来共同进入市场环境。这种经济发展途径其本质就是农业市场发展的现代化体现,将农业全面推向市场经济,进而推进农民进入现代化的生活和农村的现代化升级,进一步升级“农业”,为“农业”迈向现代化作出贡献。
总之,农业现代化发展应该认清当前存在的相关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先进技术、发展“以工带农”的市场经济模式,全面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新媒体;农产品;品牌;营销
1我国农产品品牌现状
当前,我国市场现有的农业产品的品牌种类很多但是鱼目混珠。被大众所熟悉的知名度较高的有中粮、北大荒等等,多是以其为主导的,不过许多的知名度不是很高的品牌和具有区域性的产品品牌始终难以被消费者认可。因为品牌被认可程度可以使消费者产生信任度,所以消费者在购买与选择产品时更多的是倾向知名度高的产品。
1.1企业缺乏规划农产品品牌的意识
公司的职工对于其生产的品牌的认知度不够高,也就使其难以准确的将自身品牌在市场中定位。对于相关产品在营销中的层次及分类都不够了解,相关产品的品牌设计没有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方向,使其难以拓展相关产品。农业产品的实效性相对较强,产品的销售与生产要及时,然而有些公司对这一特点难以明确出具体的概念。
1.2供求关系紧张,品牌农产品竞争激烈
国内目前对农业产品的需求量远远小于供给量,在这种环境中,各种农业品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也就推动了各个农产品企业积极构建自身农业品牌的信任度,努力达到消费者对农业产品的较高品质的要求,同时要大力建设产品品牌。为了提高农业产品的品牌知名度,需要在政府的政策帮助下,引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完善产品的营销模式,打造产品的附加值与美誉度,从而使中国顺利的迈入农业强国的行列。
1.3消费者对农产品品牌意识增强
当今社会的科技与经济正在快速的发展,广大人民对于日常生活的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从注重实惠转为注重品质与标准。消费者的购买力日益增加。对于消费者来说,与普通的品牌相比,知名度高的农业产品品牌更加使人安心,而且在当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采购农业产品来送礼,所以,由此可以得出,公司对于农业产品的品牌塑造是必不可少的。
2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2.1新媒体的概念
新兴的媒体技术是以先进技术为支撑而产生的媒体形态,例如数字触摸媒体、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等形式。与传统媒体的杂志、广播、报刊、电视的媒体形式相区别,新兴的媒体形式被称为“第五媒体”。
2.2新媒体的特点
与传统的媒体形式相比,新兴的媒体形式有着其独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生命力、效应、原创性以及价值等方面。大多表现在下面几点,首先是更多的符合了大众对休闲时间碎片化的要求,其次也做到了没有时间与地域限制的实时互动与沟通,以获得所需信息,第三是增加了大众对运用新兴媒体获得信息的主动性,第四是在新兴媒体形式中,更加的具有个性化,使市场细分日益完善。
2.3新媒体营销效用
在新兴的媒体社会,互联网和农业产业的运行日益的关系密切。大众能够利用淘宝、微博、微信以及电视购物等方式来采购到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同时能够实时的获得反馈信息。首先,农产品营销主体利用新兴媒体来产品的详细信息,塑造品牌形象,及时扩展市场,同时利用销量的增加来获得收益;其次,大众在各种新兴的媒体形式上来及时获得农业产品的详细信息,同时选择一种方式来采产品和服务,从而得到自身的满足。新兴媒体的兴起,使得农业产品的销售环节更加的便捷方便,从而得到更多的认可与欢迎。
3新媒体下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
3.1人才的缺失和硬件设施的落后
目前我国的农村的农产品发展尽管有着许多的新型经营主体的兴起,还有许多学习到相关技术的人才回到农村来发展农产品,不过,还是在很大程度上的缺少人才以及相关设施,也就导致其难以使农产品得到全面发展以及难以构建品牌形象化与知名度。首先,那些不但熟悉相关技术知识,而且还善于管理经营的相关专业人才严重缺失,难以把新兴的媒体形式与农业产品的品牌经营结合但一起,也就使其难以全面发展。其次,农村的相关设施都比较落后,难以达到许多农业产品的销售数量,大部分的村民都没有购买智能手机和电脑等设施的条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农业产品的发展。
3.2物流配送及储存技术限制
不管是通过互联网营销,还是在现实中营销,时间与地域始终都是牵制农业产品营销的首要问题,如何促进农业产品的保鲜与储藏技术,依旧是农业产品销售者与生产者一定要处理的难题。在新兴媒体与销售结合的同时,物流配送就成了其中最为主要的环节,如果这一环节处理不好,就会使农业产品的地域性限制被放大。大部分的农业产品尽管可以吸引大众的购买意向,不过因为物流不便以及运输等问题,就会使人们打消念头。并且目前的农村难以建成具有体制的加工流水线,同时还有储藏等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也就使农产品的销量难以提升。
3.3营销创新和持续性效用欠缺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形式的日新月异,日益要求农业产品与其他产品一样,在销售环节进行改革与创新。不过因为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的限制,农业产品难以与新兴的媒体销售形式更好的结合,使其难以利用新兴的媒体形式来分一杯羹。另外一方面,农业产品有着鲜明的季节性,也就是说农产品的每个季节的销售方式都是全新的,但是却难以持续,也就很难满足农业产品每一次的销售目标。
4新媒体下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策略
4.1利用新媒体推广农产品品牌
4.1.1借助新媒体的特性宣传品牌,增加品牌的认知度和知名度。新兴的媒体形式有着共享性、互动性、高效性以及信息传播速度快等优点,所以就能够通过这些优点来塑造品牌形象,从而推广产品。微博、微信、互联网等许多的新兴媒体形式都能够在国际间接收与相关信息,这也就使农业产品品牌公司能够及时的推出新产品。受众大多都会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利用这一点可以开展一些抽奖、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者的人气。从而有效的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同时还能让消费者记忆深刻。农业产品品牌公司可以创立公司的微信公众平台,按时公司产品的相关信息,同时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优势。在没有新品时,还可以一些美文美图或者是一些与产品有关的相关知识。
4.1.2利用新媒体信息扩大销售渠道,拓展客户层次。新兴的媒体形式有着丰富的信息同时还很生动,使人们产生不一般的视觉感受,能够让产品的广告在微博以及互联网等媒体形式上吸引大众目光,使他们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广告内容。
4.2借助新媒体对农产品品牌进行营销
当下,农业产品大多采用标牌广告、口头广告、墙体广告以及广播等方式来宣传品牌,这些宣传方式都是效率低成本高,因为农产品保质期短,很容易腐烂,交通存储等都不太完善,所以它的宣传一定有采用效率高的方式来塑造品牌,实时与消费者沟通信息。新兴媒体的发展为农业产品的销售提供了许多的便利。拿微博来说,其直观便捷、受众普遍以及即时的优点使大众都容易接受。
4.3调动人才积极性,及时配套设备
首先是要制定更多的政策,促进农村农产品的发展。其次是及时更新相关设施,不断推动农业产品生产及销售环节的完善。4.4推广先进储存技术,配套物流设施大引进及推广先进的农业产品贮藏技术,还要与相关部门以及村民完善物流体系,为农村的农产品销售提供便利。
4.5加大宣传与扶持力度,引导农产品品牌化发展
利用各种媒体方式来增加宣传力度,推动对农产品的扶持与帮助,树立产品品牌知名度,塑造品牌形象,以完成富农增收的目标。
5结论
为了更好的推广产品品牌,就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来进行宣传,从而提高产品的销售量,使其能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依靠新媒体,农业产品营销打破了以往的方式,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但是并不是完美的,还需要通过新媒体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扶持。
作者:何柳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篇8
增加农民收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农民生活改善,事关现代农业建设。当前,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民增收形势较为严峻。为进一步挖掘农业增收潜力,根据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和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农业部门职责,今年重点通过落实提升品质、扩大规模、提高产量、省工节本、加工增值、市场营销、拓展功能、延伸服务、盘活要素、落实政策等“十项举措”,力争全市农民来自农业的总收入比上年增加1.6亿元以上,人均纯收入增加298元,增幅超过13%。
一、提升品质促增收。组织实施品质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施有机肥料,扩大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种养模式推广,扩大标准化生产覆盖面,加快优化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培育一批品牌产品,不断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农民增收8870万元。以实施蔬菜提升项
目为载体,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山地蔬菜。在永昌街道下孟塘村、柏社乡孙下坞村建立设施蔬菜核心示范基地500亩,带动产业提升,实现增效2000万元。实施“精品果业”工程,围绕杨梅、枇杷、柑桔、大红柿等特色产业,实施枇杷优化改造、杨梅观光园示范基地及柑桔品质提升工程,带动水果产业提升,实现增效4000万元。以实施省级“北菊南移”项目为契机,发挥我市中药加工企业产业优势,利用山区、半山区旱地资源,发展以杭白菊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实现增收500万元。继续做好桑茶优化改造项目,实施蚕桑产业提升和初制茶厂改造,实现茶叶清洁化生产和加工。推进农产品品牌发展,做好农产品品牌的创建、管理、宣传、提升工作,全市新增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5个、无公害农产品3个、绿色食品2个,实现增收130万元。扩建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6家,新增出栏生猪1.7万头,增收540万元。生猪良种推广覆盖率达50%以上,改良20万头生猪,增收2200万元。提升蜂产品品质,扩大市场份额,增收300万元。
二、扩大规模促增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耕地抛荒,千方百计扩大生产规模,努力实现农民增收1470万元。推进冬季农业开发,发展双低油菜、鲜食蚕豌豆、马铃薯、鲜食春大豆等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旱杂粮,增加播种面积5500亩。着力创新农作制度,推广粮经轮作“千斤粮万元钱”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增加应用面积1000亩。扩大果蔗、棉田间套种6000亩。充分利用低丘缓坡等资源,发展山地蔬菜、生态畜牧业,提高土地利用率,新增山地蔬菜3000亩,完成5个农牧结合生态示范场和1个生态养殖小区项目建设。扩大蜜蜂饲养量0.5万群。
三、提高产量促增收。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和耕地地力建设,深入推进科技转化应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产出水平,实现农民增收1650万元。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2万亩,每亩增产粮食50公斤,增收200万元。抓好粮食生产,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做好省级“十百千万示范计划”,重点抓好5个示范乡镇(水亭、游埠、赤溪、上华、香溪),20个示范片和400户示范户建设,建立粮食高产示范区面积2万亩,辐射带动15万亩以上,增收484万元。扩大水稻机插,新增面积9000亩,亩均增产20公斤,增收36万元。推行科学饲养方法,强化动物疫病防控,降低家禽死亡率1个百分点,提高生猪出栏率2个百分点,增加肉猪出栏8000头、家禽76000羽,增收930万元。
四、省工节本促增收。坚持种养结合、农机农艺结合,推广立体经营等模式,推广轻型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使农民在运用技术中省工节本2445万元。深入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建设一个1100亩农机化示范区,力争水稻、油菜等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3个百分点。扩大农机装备和技术在主导产业的应用,提高主要作业环节和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比上年扩大20万亩,每亩节约肥料成本20元,增产增收20元,计节本增收800万元。积极推行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扩大应用面积1万亩,亩均用药和防治成本减15%以上、增收节支100元。大力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水稻、油菜、春大豆、马铃薯、蚕豌豆、*小萝卜等作物上应用免耕栽培技术。其中增加应用面积3万亩,按每亩85元计,可节省翻耕费用255万元,减少劳动力投入6万工,按每工40元计,可节省劳动力成本240万元。合计节省成本495万元。另以免耕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效作用,按每亩50元计,增产增效150万元。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建沼气工程5000立方米,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1100户,推广太阳能热水器6000平方米。推广茶园机械化管理、采收、加工每亩节约生产成本100元,实现增效100万元;推广棉花抗虫杂交棉新品种,节约农药成本、人工成本每亩200元,实现增效600万元。
五、加工增值促增收。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消化初级农产品、提高附加值和促进农民就业的重要举措,力争通过加工增值实现农民增收100万元。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贩销专业大户采用分级、包装销售产品,特别加大对我市大宗水果如杨梅、枇杷、蜜梨等农产品的按质论价,分级包装,扶持添置自动选果机,开发新包装。通过对企业连结农户建基地、开展订单生产予以扶持奖励等政策进一步引导订单生产,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新增订单基地2500亩;鼓励农民利用当地农产品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重视发展利用*水果为原料的加工企业。通过贷款贴息扶持等政策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引进添置新设备、采用新工艺、推广新技术,推进农产品加工技术改造,提高企业加工能力、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加快发展农产品保鲜贮藏应用,引进保鲜技术,降低农产品保鲜消耗,实现错时销售,提高比较效益。
六、市场营销促增收。加强农产品营销管理,推行设立乡镇级农产品营销管理办公室,构建*农产品营销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农产品促销活动,拓宽农产品市场销售市场,继续组织参加金华、杭州、上海等省内外各类农业展会,积极举办*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会、市场营销对接会,促进农产品营销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帮助农民增收500万。积极推进名优农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宾馆“五进工程”,鼓励新建农产品配送、营销中心(土特产店),探索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形式,扩大农产品市场空间。运用浙江农民信箱平台,积极参加网上农博会和特色农产品营销专场,推动*农产品网上贸易。
七、拓展功能促增收。利用*四季水果特色优势,积极发展四季水果采摘游活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拓展农业功能,开发乡村旅游业,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增收150万元。抓好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建设,完善设施、规范运营,提升服务水平。加大休闲观光农业在长三角地区的宣传推介,争取全省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旅游人数有明显增加。推行“农民种、市民摘”营销模式,因地制宜举办农业文化节庆活动,办好枇杷节、杨梅节、大红柿节、果蔗节、柑桔节等以农业产业为依托的文化节庆活动,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走进农村,带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和特色农产品销售。
八、延伸服务促增收。坚持服务主体培育和服务领域拓展并举,积极发展涉农服务业,通过开展代耕代管代收、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市场监管等服务,为农民节本增收170万元。进一步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支持农机手牵头兴办农机合作社,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机服务业,引导农机生产厂家依托农机合作社兴办维修服务组织。有序组织农机服务和跨区作业,鼓励业主拓展领域、扩大服务半径,提高农机具利用率,力争全市农机服务产值新增100万元。抓好水稻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减少粮食损失。抓好政策性农业保险,落实好新增加的油菜、奶牛等农业保险险种,完善生产经营风险救助。加强救灾种子、农药储备,切实抓好抗灾救灾技术措施落实,降低自然灾害损失。加大打击伪劣农资力度,认真调处生产事故,确保生产资料质量可靠,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九、盘活要素促增收。促进农村土地等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760万元。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积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着力减少耕地常年抛荒,增加农民土地经营权收益。力争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新增1.5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20%。加大力度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探索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鼓励集体资源开发,有效利用留用地发展村集体物业经济,大力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村级集体可分配收入增长5%。加强集体经济管理,大力推进财务公开,积极开展村级财务全面清理及审计工作,防范集体资产流失。
篇9
关键词 科技兴农 白莲 知名度 销售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里叶白莲已经近千年历史,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优质的泉水灌溉,使“里叶白莲”具有独特的品质和风味。其白莲去皮通心,粒大而圆泣,色白如凝脂,炖之易酥而不散,汤色清而食之香,实为莲中珍品。
作为农村基层农产品之一的里叶白莲,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功效,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消费者更加崇尚环保、绿色有机,农产品越受欢迎。而历史悠久、国家级的绿色产品里叶白莲更是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发展市场和前景也是具有很大竞争力和优势。
但目前建德里叶白莲存在着生产成本高,生产过程缺少现代科技的正确指导以及白莲品牌知名度低等问题,从而影响着里叶白莲的销售。本文通过实践活动提出两个创意方法解决建德里叶白莲销售难的问题。(1)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提高白莲成分中“硒”元素含量,提高莲子的营养价值,同时传教莲农机械设备的使用;(2)充分利用里叶十里荷花风景区的优势,与院校合作,吸引广大艺术爱好者前来写生、摄影,与节目、品牌合作,打造避暑旅游胜地,以景区带动农产品的销售。
2提高白莲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2.1降低里叶白莲的生产成本
白莲生产过程中要多引进现代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等辅助工具设备代替昂贵的、低效率的纯手工生产程序。同时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在白莲生长过程中,给白莲喷洒富硒化肥,增加白莲中硒元素含量,使得里叶白莲成为有名的富硒莲子,进而提高白莲本身的营养价值。这样既可以降低白莲生产成本,又可以提高里叶白莲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从而提高里叶白莲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量。
2.2加强里叶白莲的规范技术指导
建德市各镇政府应成立里叶白莲合作社,设立莲农技术咨询中心。组织、整理近年优良莲种和相关肥料资料,并发放给莲农学习。及时给莲农提供专业种植知识和规范技术的指导。不断提高白莲的质量和营养价值,推广里叶白莲品牌,提高里叶白莲的市场竞争优势,从而促进里叶白莲的销售量。此外,应组织、邀请白莲种植专业户参与白莲种植、发展研讨会,并定期将研讨成果制定成书本形式及时发放给各级白莲合作社和白莲种植专业户。白莲合作社和白莲种植专业户及时向广大莲农宣传、讲解白莲种植过程中的技能要点,提高莲子的生产量,从而降低白莲的生产成本。
2.3提高莲农素质和白莲宣传
关于白莲种植生产的研讨成果,应邀请白莲种植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宣传白莲发展种植的最新研讨成果和白莲生产中现代机械设备的使用要点,解决莲农常遇的疑难问题,指导莲农正确使用农业科技设备,提高莲农的生产和科学素质。同时,培养白莲种植专业户多渠道获取白莲相关信息的能力。教授白莲种植专业户在从网络中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利用网络资源对自己的农产品进行有力宣传,并拓展出一条里叶白莲低成本销售的途径。
2.4提高里叶白莲知名度
首先,可以利用景区优势。里叶白莲的品牌推广可利用建德里叶每年的荷花节、荷花摄影大赛和十里荷花风景区等优势,以景区的荷花摄影大赛为特色活动,吸引艺术摄影爱好者们前去景区写真、摄影,并积极与各大院校、品牌合作,打造旅游胜地。再者,可抓住《爸爸去哪儿》节目的余热,打造暑期亲子活动,定期举办比赛,通过大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的大力宣传,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品牌,独特经营,提高景区和景区优良特产―里叶白莲的知名度,起到以景区带动农产品宣传的作用。从而提高里叶白莲的知名度,带动里叶白莲的销售量。
2.5扩大营销渠道
里叶白莲的销售大都以传统销售为主,很难走出区域,销量自然也提不上去。要提高销量,首先要有精准的定位,在这里我们先将其定位,包括目标、消费者、产品、渠道、价格等,然后定下战略目标,在战略目标的制定时要注意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接下来是扩大自己的营销渠道,增加中间商,选择成员能被增减代替,所有功能不能增减代替的营销渠道,另外在拓展的时候也要注意对原来的渠道进行取舍,做到利益最大化。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微信、微博等平台营销,紧跟营销潮流,紧跟时代大背景。在时代大背景下,拓改自己的小背景,迎合消费者,提高销量。
篇10
382模式是充分依托文字、图片、视频三大载体,运用电子邮件、信息服务网站、搜索引擎、社交网站、即时通信工具、博客(含微博)、论坛社区、网络广告工具进行网络推广,在淘宝和拍拍两大平台销售产品的网络营销模式。
(二)382模式的优点
382模式对于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能全方位展示农产品特性。综合应用文字、图片、视频三大载体,能更形象、更客观将农产品的特征、状态、生产制作过程等消费者关注的内容直观的展现出来,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信心。
2.营销推广手段丰富有效。综合运用电子邮件、信息服务网站、搜索引擎、社交网站、即时通信工具、博客(含微博)、论坛社区、网络广告工具进行网络推广,形成立体化、多元化的营销推广手段,这些营销推广方式除了网络使用费之外,无需其他费用,而且操作简单,较容易获得推广效果。
3.销售平台简单易操作。淘宝和拍拍两大操作平台操作简单,不需很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只要懂得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即可,适合农民使用。与此同时,两大平台运作门槛低、成本不高、风险低,适合小本经营的农民使用。
(三)382模式的实施建议
在实施382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农业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一是要加强对农民的网络营销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让农民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使用、网店运营、电子邮件的运用等网络营销知识和技能;二是要在各类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开设服务于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课程和专业,储备一批高级技术人才。
2.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力争实现户户通宽带,户户有电脑,跨越农村与城市间的“数字鸿沟”。
3.加强诚信意识培养。诚信是开展网络营销的基础之一,没有诚信就没有网络营销,必须加强在农村的诚信宣传和教育,打造诚信农村、诚信农民,为顺利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