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分析范文
时间:2024-02-22 17:59: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源环境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淮南市 投资环境 SWOT分析 对策
1 投资环境分析的重要性
投资环境是投资赖以进行的前提,直接影响着投资效益。
投资环境,是指投资者进行生产投资时所面临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它既包括经济方面的,也包括自然、政治、法律,社会、文化和科技方面的。投资环境是各种条件和因素的一个综合体。对投资者来说,必须考察各国各地区不同的投资环境,把资金投向有利的环境中。对欢迎外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来说,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方面投资,以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繁荣本国本地经济。
影响和决定投资环境的因素有很多,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社会政治因素。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地区,因为投资风险小,自然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市场因素。健全的市场、合理的价格体系、完善的市场结构与规模、良好的消费习惯等,都会对投资效益产生直接影响。三是资源因素。如资源的储量、开发水平、目前的利用状况等。四是交通运输通信因素。这是投资的循环和神经系统。五是资金因素。包括资金多少、来源、途径等。六是劳动力因素。主要是指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七是经营管理水平、吸收先进技术的能力、经营服务状况等。
招商引资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吸引外商投资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淮南市作为安徽的重要城市,国内的能源之城,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对淮南市投资环境进行SWOT分析。
2 淮南市投资环境的SWOT分析
SWOT(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也可以用SWOT分析法对淮南市投资环境进行分析。
2.1 淮南市投资环境的优势分析
2.1.1 政策环境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吸引投资者投资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淮南市人民政府在积极改善投资硬环境的同时,也在努力改善投资软环境,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事程序,制定了一系列投资优惠政策,为中外投资者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
2.1.2 自身基础与区位优势 良好的自身基础为淮南招商引资提供了坚实保障。作为国家14个亿吨煤基地和6个煤电基地之一的城市,淮南煤炭资源极为丰富,煤炭探明储量153亿吨,远景储量444亿吨,是全国首个投产的亿吨煤基地。淮南着力形成以沿淮工业带、合淮工业走廊为主线,以现有的七个省级开发区为重点,以多园区为补充的“T”型产业布局。其中,舜耕山以南重点建设高新区和低碳区,舜耕山以北至淮河以南重点建设加工区和服务区,淮河以北重点建设重化工区。高新技术产业有所发展,循环经济成长良好,文化旅游业大有起色。淮南朝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方向迈进。
2.1.3 经济、社会、市场等宏观环境 从经济环境看,淮南市结合现有的产业基础及未来产业发展导向,制定了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重点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公共安全、生物、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今后淮南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从社会环境来看,目前淮南市已建立多个政务服务中心,为广大企业和市民办理各种证照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为经济建设开辟绿色通道,为优化淮南投资环境,促进转型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淮南市政府进一步提升政府效能,优化投资环境,一切从发展大局出发,从方便群众、有利于客商出发,以争创全市项目审批工作“手续最简、程序最少、时间最短、服务最优”为目标,着力打造服务效能型机关,扎实推进机关服务职能化。
从市场环境看,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之举,也是提升经济综合实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保障。目前,淮南市正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即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引领和带动那些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意义重大,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2.2 淮南市投资环境的劣势分析
2.2.1 经济总量较小,第三产业比重不高 经济总量仍然偏小。淮南2013年GDP为819.4 亿元,在安徽省17个市中排名11位;财政实力不强,面对经济转型、城乡建设、环境改善、民生保障、公共服务提升及其它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资金缺口较大。
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大,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35.63%下降到2010年的27.8%,下降了7.83个百分点。工业结构上,煤电工业比重大,其他工业比重小,全市煤电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6 年的35.4%提高到2010年的4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83%提高86.5%,形成了全市经济过于依赖煤电工业的局面。
2.2.2 环境承载压力大,经济发展方式亟需转变 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火力发电及粗放的经济发展,严重地威胁着城市生态环境安全;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地域的扩展,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及畜禽水产养殖污染物分散排放等对整个市域的水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然而,长期以来,淮南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污水处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淮南市政府正在进一步加快淮南市投资环境建设,转变以往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为集约型。
2.2.3 城矿乡差异明显,民生保障亟需完善 居民生活水平不均衡,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2005年至2010年,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高出5813元、7408元、8306元、8563元、9153元和9631元,呈逐年攀升之势。农村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快,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发展有待进一步改善。
2.3 淮南市投资环境的机会分析
2.3.1 国家战略机遇 “两型社会”建设的大背景有利于淮南推进投资环境建设。2003年,安徽省启动了“生态安徽”建设工程,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首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并于2004年将该工程列为省“861”行动计划六大工程之一。国家和安徽省强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行动,为淮南改善投资环境建设营造了浓烈的政策氛围。
2.3.2 区域发展机遇 淮南市距离合肥市、蚌埠市等都非常近,自身在工业、电力、交通、水利方面都具有优势,可以借皖江城市带之力、占合肥经济圈之机、拥合淮同城化之利,提升整体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促进淮南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2.4 淮南市投资环境的威胁分析
2.4.1 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将持续增长,城市人口也将不断增加,“三大基地”与“六大产业”的发展,造成资源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产生量的持续攀升,加剧城市环境压力,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艰巨。
2.4.2 节能减排压力进一步增大 “十二五”节能减排压力对淮南投资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徽“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已明确,即:到2015年底,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碳排放强度下降1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7.2%,氨氮排放量削减9.9%,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6.1%,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9.8%。
首先,面对四项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减排的硬性约束,传统产业的排放、耗能、原料需求等方面将面临一定的挑战;其次,随着工程建设的总量和速度明显放缓,“十一五”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工程减排的空间也已经很小。
2.4.3 沉陷区综合治理难度日益加大 随着大批现代化高产矿井相继投产和先进煤炭开采技术的快速应用,淮南市采煤沉陷区面积不断扩大。截止2013年底,全市采煤塌陷区面积约26.4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6.8%。从2011到2020年,全市需搬迁约42280户(约14.8万人)。因采煤导致地面农田和住房沉陷引发的矛盾日益加剧,影响了部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也给社会平安、和谐稳定带来一定隐患,综合治理难度日益加大。
3 反思和对策
3.1 转变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改革开放的程度;改革开放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要创造一个开放的经济增长环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造一种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做好优化投资环境工作。
3.2 改善政策 改善政策环境对优化投资环境起根本性作用。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并统一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别是通过制定高新技术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在一定期限内减免高新技术方面的税收,鼓励对高新技术投资,为外来投资创造好的政策环境。要提供超前的法律服务,创造一个具有投资吸引力的法制环境;要提高行政部门办事效率,创造一个具有投资吸引力的体制环境。
3.3 加强领导,将淮南发展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宏观上把握淮南的发展方向,实行资源有偿、有限、有序开发的方针,形成长效发展机制。同时,要通过杠杆规范与整顿市场秩序,建立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和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促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4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多元化的产品、道路与快捷、方便、安全的交通体系有效结合,加强城镇和景区通道的快速化、景观化建设。在出租车、公交车、主要购物商店和餐厅等窗口服务行业,推行双语服务。完善路牌、交通标志、公交站牌等公共设施标牌的中英双语,实现图文标识无障碍。
通过SWOT方法对淮南市投资环境的分析,把淮南的优势展现给投资者,同时把淮南市所处的劣势解析出来,通过转化劣势为优势,打消投资者的顾虑。通过各种途径优化淮南市投资环境,这无疑对淮南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敦富.论资源与持续发展资源资产化、价格化[A].中国地理学会六届二次理事会学术论文[C],2008.
[2]杨皖苏,严鸿和.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人文地理,2007(06).
[3]沿淮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安徽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7.03.30.
[4]丰年,吕森林.《淮南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项目报告.淮南市地质矿产局,2009.11.
[5]糖风林,王艳.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城市投资环境研究――以淮南市为例[J].当代经济,2009(03).
[6]张梅芬.转型期煤炭资源型城市投资环境评价研究[J].煤炭技术,2013(07).
篇2
关键词:实践教学;环境资源;分析测试;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043-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稀缺等诸多问题也日益显现,如何保护有限的资源、优美的环境是人类在21世纪必须面对的难题。而应对这一难题的首要环节便是让人们清晰地认识当前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资源状况,了解这些环境要素,如当前的清洁程度或受污染程度。因此,培养具备环境与资源分析测试技能的专业人才成了新世纪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课程的开设恰好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成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环境类和农学类专业有益的选修课程。该课程特点有:(1)内容广泛,涉及面广。包括土壤肥力及污染物测定、水质分析、作物营养诊断、农产品安全与品质分析等。(2)课程内容和实验方法更新较快。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和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标准也不断制订,而这些新的检测项目也将被纳入到该课程内容中。另一方面,科技的飞速发展也使得分析测试的方法与设备不断改进,这些更精确、更高效、更安全的测试方法也将被引入到该课程中。(3)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对学生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均具有重要作用。笔者所在课程组成员在《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课程开设之前做了大量的论证和精心的准备工作,而在近年来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有待改善的问题。比如教学过程主要以验证实验原理和锻炼学生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为主,重视实验结果,整个实验过程缺少悬念,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环境或者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制约作用认识不够深刻;实验课时相对紧张,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从试剂配制、器材准备到实验测试、结果分析整套流程;有些实验技术手段与科研、生产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课程的考核指标仍需逐步完善等。为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笔者根据近年来授课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和分析测试科学的发展趋势,提出改革《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启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对实验中测试项目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进行讲解,然后学生按照讲解内容进行操作,通过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验证书本知识,反映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这种教学过程固然严谨,但也容易造成学生仅仅以完成实验任务为目的的弊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授课中加入测试项目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介绍。例如,在讲授土壤中氮、磷、钾等指标的测定时,向学生介绍我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情况,介绍学好本课程与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关系,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测定水体中污染物浓度时,让学生自己在校园内的池塘、溪流中采集样品,使分析测试过程与学生日常生活所处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设置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流程,让学生自主发现影响结果的因素
分析测试过程中环境因素与实验条件对分析结果存在影响,需要加以校正。直接将书本上的校正系数告诉学生,虽然也能完成分析测试任务,但难以让学生对所测试的具体指标受哪些环境因素和实验条件的影响有深刻印象,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容易忽略这些因素。通过不同环境、实验条件下,让学生对同一样品进行分析测试,对比测试结果,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因素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实验全过程操作锻炼,培养学生独立开展测试工作能力
《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是一门重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分析测试技能的课程。其中的每一项实验都包括试剂配制、器材准备、实验测试、结果分析等诸多环节,但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很难保证学生在每项实验环节中都能亲历亲为。而当学生就业后,往往需要独立地开展工作,了解、掌握各项测试指标的完整流程成了一项基本要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课程组教师除了在理论教学中强调实验流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外,在实践教学中,对每一项分析测试实验所包含的步骤、完成实验所需要的时间进行了细致、充分的论证。尽可能地将实验试剂、器材准备工作也加入到实践课程内容中来,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每项测试实验的全部过程。对于那些确实无法将实验所有环节都安排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的测试指标,则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制订专业培养方案,不断改进课程设置与大纲内容,使各门课程在内容上既能相互衔接,又能相互补充、加强。
四、多种实验方法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测试技能
随着试验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与改进,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无论是针对土壤、水质,还是植物分析,许多指标都存在多种测试方法,传统经典的方法往往需要更多的人为操作步骤,有利于锻炼学生在实验中的各项基本技能,并且采用这些方法,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也容易满足,适应面广。掌握好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今后在各级机构中顺利开展分析测试工作。而在应用大型仪器进行分析测试的方法中,自动化程度被极大地提高,能使操作人员从大量繁琐的实验步骤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减少了实验中造成人为误差的可能性,提高了测试精度。学习掌握这类分析测试方法,能使学生今后在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分析工作时更加得心应手。针对《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课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别重视分析同一指标时,应用多种测试方法的实验环节。例如在测试土壤中交换性钾、钠、钙、镁时,既使用经典的滴定和火焰光度计测试方法,也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ICP-OES)进行测定。通过这一举措,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测试技能。
五、逐步改善考核体系,提高分析测试水平
《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现阶段两部分的课时数相同,均为64课时,考核时采用期末考试成绩与实践操作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近年来,课程组教师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逐步调高了实践操作部分在考核中所占比例。除保留平时每项测试实验分数计入实践操作成绩外,适当增加实践操作测试环节。测试的时间和项目并不固定,一般安排在后半学期,针对学生进行分析测试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的步骤来设置。通过对这些最基本的实验步骤进行测试检查,利于学生养成标准、规范的操作习惯。另一方面,课程组成员也在争取适当增加实践部分的课时,让学生有更多动手操作的锻炼机会。这些举措逐步实现后,必定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对实践操作环节更加重视,分析测试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
作为一门分析测试类课程,《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的教学内容必定会随着测试方法科学的发展和分析仪器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在此程中,一些新的问题也必然会在教学环节中显现。因此,面对新的问题,继续推进有助于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实践,是一项长期工作。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尹忠红,郝振河,郝欣.浅析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J].教育探索,2010,(12):153-154.
[2]徐秋芳,孙向阳,姜培坤,等.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课程的创新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9):56-59.
[3]张笑归,刘树庆.提高“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教学质量的改革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5):153-155.
[4]徐国华,周权锁,杨超光.以科研和学科优势促进本科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0,(9):28-30.
[5]李孝良,于群英,段立珍.专业技能课程考核改革与实践——以《土壤农化分析》课程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7):187-188.
篇3
众所周知,生态环境的治理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尤其是土地的修复工作、水污染的治理等都是需要巨额的资金才能完成的。同时生态环境的治理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需要耗费很长时间以及资金和人力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转。然而我国的能源资源富集区由于长时间的开采无节制以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给生态环境的治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加之由于富集区的人员并未意识到生态环境治理所需的费用,很多富集区形成了巨额的历史欠账,导致富集区的生态环境治理缺乏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持。技术也是能源资源富集区经常会遇到的难题,生产和生活而导致的垃圾以及煤炭等能源开采带来的地质环境破坏等都是需要利用现代科技进行解决的。但是我国在能源资源的科技研究上时间较短,相对来说技术力量严重不够,加之科研机构工作人员匮乏,这些都给生态环境的治理带来不小的阻碍作用。
2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的对策分析
2.1制定好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治理的规划只有做好富集区的生态治理规划,才可以真正切实的做好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体制的构建。但是要注意的是规划的确定并不是简单的政策、形式以及内容上的统一,而是要在差异化中力争实现既定的目标。当然考虑到能源资源的富集区多分布在自然与经济交叉区域,因此会在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其实能源富集区的发展目标是为了追求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会形成区域优势,通过不断协调区域内的管理机构的职责等,逐步提高区域内整体的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人、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2明确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只有管理部门职责明确才可以真正做好能源富集区生态环境的管理目标的实现,有效地贯彻落实好国家关于生态保护的政策。目前,国家已经意识到现阶段生态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在做好宏观调控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强环保总局在促进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协调好区域内经济、政治、文化等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不同的问题切实做好相应的战略部署,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责任。针对不同的发展需求,转变好各部门的职能,清楚明确在富集区生态环境方面各自的责任,保证整体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合理有序进行。
2.3富集区生态环境协调机制创新跨区域环境行政协调机制是在各地环境行政管理的正常有序实施的基础上建立与运行的,并不是脱离区域内管理而单独存在的,跨区域环境行政协调机制的构建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急于求成,须依靠政府主导,积极培育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机制创新期间,还会出现许多复杂艰难的问题,但是在机制的总目标指引下,加强合作,最终会构建起一套有效的跨区域环境行政协调机制。
3结语
篇4
有鉴于此,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正在悄然兴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生态文化与传统文化有着天壤之别。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在于当代人,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则在于当代人和后代人,人与自然。随着生态文化价值观念的崛起,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就法学而言,对传统的法律的调整的呼声已经对主流法理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尤其对主流法律伦理冲击最大、影响最广。近现代科学、近现代工业社会的研究范式是以笛卡尔、培根和牛顿为代表的“主、客二分法”,在法学上的反映就是人与物、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心灵与身体、人与人的关系和物与物的关系的二元对立和分割。“主、客二分法”和民法的基本方法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贡献和现实作用是不容否定的,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很多法学家认为其缺陷和弊病也日益明显。
但如今讨论已经不是在对错中选择,而是在实际的,现实可行的,可操作的对于以笛卡尔、培根和牛顿为代表的“主、客二分法”的调整问题。所以,现在争论的焦点是法律主体的扩张的问题。在环境问题中,最鲜活的,也是最容易引起人类关注的便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瑰宝,但现在野生动物的数量却在迅速的减少,有些已经灭绝。所以,现在有很多环保人士,正积极的参与野生动物的保护之中,呼吁全人类共同的保护野生动物。就保护野生动物而言,能够有效地限制人的行为是重中之重,而法律在这方面应该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环境伦理首当其冲,很多法学家认为现阶段法律主体应该扩张,一共有三种思想:1.坚持原有的“主、客二分法”不改变。坚持对原有的方法论不改变,笔者认为就是坚持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2.法律物格制度的基本思想。认为动物还是属于物即客体,但是认为对于物的类型应当有所区分。对物进一步加以类型化,从而使得人对物行使所有权的时候能够有所区别,从而把需要特殊保护的物做出特殊保护的规定,对一般的物则以一般的规则来处理。3.法律主体扩张(野生动物)《德国民法典》第90a条明确宣布或告诉人们的结论是:“动物不是物”,动物也不是人,动物既不是民法中的人,也不是民法中的物,动物就是动物。“动物不是物”是对传统民法理论中“人、物二分法”的突破,是对传统民法学中“主、客二分法”研究范式的创新,即新修订的《德国民法典》承认世界除了民法中的人与民法中的物之外,还存在着既不属于民法中的人也不属于民法中的物的其他东西,例如动物。
主张“动物人格权论”的学者认为,动物不是物,那么动物就是“人”,动物也拥有“人格权”,因此对动物不但要对它加以一般的保护,而且更要赋予它主体的地位,赋予它“人格”,使动物享有“人格权”,具有生存权、生命权、健康权等权利;甚至还有学者提出,动物应享有人格尊严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权利。在这里姑且不说动物不是物,动物就是人了?这的确对笛卡尔、培根和牛顿为代表的“主、客二分法”造成冲击,但是思维却又被禁锢在“主、客二分法”的不是物就是人的范围中。但是把野生动物划出物这本身就有点不现实。在环境的日益恶劣下,野生动物大量灭绝,更有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已经濒临灭绝。基于野生动物灭绝的快速和它的不可恢复性,对人类和大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所以,非法捕猎野生动物能引起人们的愤慨。但是,如果就基于以上原因或者其它的理由就把动物“特殊对待”并不适宜。在这里,应当理智地保护动物:我们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而不是超越现阶段的能力,盲目地保护动物。虽然,人们都希望我们能够不伤害任何生物,包括植物。但这只是一个好的愿望,就现实而言,要做到非常困难。因为我们人类势必会不断地发展,发展权是人类最基本的人权,这不仅仅是在发展中国家。而且,现在主张把动物划出物,那么把动物放在什么地位笔者认为这也是个难题。若把动物放在人类之下,那其实和特殊的物就没有本质的区别。现在坚持把动物和物区分开,就人类的愿望而言是希望把动物的地位放在和人类相同的地位上,但这根本就是理想国。
所以,弱势人类中心主义或者理性的人类中心主义更适宜现在的形势。弱势中心主义修正了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某些做法,不仅仅着眼于当前的利益,还把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在内,确立了一种全新的主体观念。弱势人类中心主义提倡的是一种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了许多环境保护的内容,这种思想如果身体力行,真正地落实,完全可以满足保护环境的需要,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泉生.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M].法律出版社,2008.
[2]蔡守秋.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的反思与补充[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5
(1)研究方法与原理
本文拟采用改进的TOPSIS方法对北京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分析评价。TOPSIS方法即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最早由H.wang.C.L和Yoon.K.S提出[15]。它是多目标决策分析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该方法的思路是根据各被评估对象与正负理想解的距离来排列对象的优劣次序。所谓理想解是设想的最好对象,它的各属性值达到所有被评对象中的最优状态;而负理想解则是所设想的最差对象,它的各属性值是所有被评对象中的最差状态,计算各被评对象与理想解及负理想解的欧式距离,距理想解越近且距负理想解越远的对象越优。与传统的TOPSIS方法相比,改进的TOPSIS方法对规范化矩阵的求解和权重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降低了规范矩阵求解的复杂程度,克服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具体应用该方法进行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评价,就是首先确定人口与资源环境系统的最协调状态与最不协调状态,然后通过比较研究年份与“最协调状态”和“最不协调状态”的相对距离大小来确定该年份是否协调。
(2)数据来源
本文的原始数据是北京市2000-2010年的人口、资源环境相关指标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历年《北京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北京六十年》,部分指标数值是对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所得。
2北京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模型建立过程
2.1研究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1)理论基础
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从18世纪末马尔萨斯提出人口增长必然超过物质资料增长的悲观学说,到20世纪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口增长通过技术进步等可以促进环境容量扩大等针锋相对的乐观观点,可以说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很早以来就成为学术界争论的一个重要话题。从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全球环境退化,资源短缺问题,与此同时世界人口的加速增长以及发展中国家人口比重日益增大,使得人们再次对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关注[16],在这样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并得到各国广泛接受,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发展目标,而作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之一的协调发展特别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然而,有学者发现在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倾向,也就是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看成是简单的意义对比的关系,把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看成是简单的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要素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之间简单的意义对应的指标协调,这种倾向存在着一定缺陷,因为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是通过经济过程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不能将经济过程排除在研究框架之外[16,17],而是要放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技术等大的系统中,来研究人口与资源环境是否协调。
(2)相关概念界定
对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程度进行评价,首先要界定清楚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协调的概念,否则,研究的结论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错误。人口是指一定地域、一定时点的个体的总数或者集合;资源环境一般主要指自然环境,包括各种气候、地貌、水文、土壤、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童玉芬[16]认为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应该是指人口的变动(包括人口规模、结构、分布、质量等变动状况)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即当这些人口要素在发生变化的时候,所导致的资源和环境的相应变化,而不是简单指人口这个群体对环境意味着什么,或者施加了怎样的影响。所谓协调,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就是系统之间一种良性的相互关联,或者说是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配合得当、和谐一致、良性循环的关系;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则是指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大的系统中人口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一种和谐一致、良性循环的关系。
2.2人口与资源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根据现有的PRED或PREE指标体系等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初步选取了21个指标,其中人口指标10个,资源环境指标11个,为了更清晰全面地诠释人口和资源环境的内涵,笔者将指标进一步细分,人口指标中,以常住人口密度反映人口规模,而老年人口抚养比、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以及城镇人口比重等人口结构指标分别反映了人口的年龄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用婴儿死亡率、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比重以及每万人专利授权数等指标来衡量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以及创新能力,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生活恩格尔系数以及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反映人口生活水平;资源环境指标也分为三个方面,北京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城市,尤其水资源更为紧张,因此本文选取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作为衡量资源储量的指标;以万元GDP水耗和能耗来反映资源消耗水平;衡量环境污染程度指标有4个,涵盖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另外城市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所占比例、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污水处理率等4个指标反映了环境治理效果。另外,为保证指标的客观性,科学性,独立性,笔者对指标进一步筛选,采用偏相关系数(PartialCorrelationCo-efficients)来测定指标变量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低。根据分析需要,本文又将人口指标和资源环境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正向指标就是指标数值越大越好,用(+)表示,而负向指标则相反,用(-)表示。文中选取的资源环境指标和人口指标在北京这一研究区域内都具有明确的极性,以人口指标为例,人口密度、婴儿死亡率、恩格尔系数等极性是负的,也就是说与人口发展方向相反,即人口密度、婴儿死亡率、恩格尔系数越高,人口发展水平越低,而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比重、可支配收入、每万人专利授权数等与人口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即指标数值越高,人口发展水平越高。基于以上分析,建立了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
2.3北京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度评价结果分析
2000-2010这十一年随着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布局、居民生活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动对资源环境的作用也越来越强,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更清晰直观地呈现十一年间北京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度变化趋势,笔者将表3中的协调度d+i与时间序列进行拟合(如图1),结果表明人口与资源环境两个系统的协调程度趋于好转,然而这期间波动较大而且整体协调程度处于中低水平,本文将尝试对这一结果进行解释分析。从协调度变化曲线来看,我们发现这十一年北京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程度变化波动较大,2000-2003年这四年处于不断恶化的状态,由濒临失调状态逐步变为轻度失调状态,到2003年达到最低,协调度仅为0.3754,究其原因我们知道2003年以前北京的城市绿化面积还较低,受沙尘暴天气侵袭,环境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另外,由于科学技术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偏重第二产业等原因使得万元产值水耗、能耗较高,因而导致北京的资源长期处于高消耗状态,环境也不断恶化,人口发展方面无论是人口素质还是居民生活水平都处于较低水平。以上原因综合作用下,2000-2003年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程度处于逐步恶化的状态。到2003年,由于“非典”的冲击,多项指标为近年来最差,从而导致2003年为近十一年来最不协调的年份。2004年开始,“非典”疫情得到控制,政府从中吸取了教训,同时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改善环境的措施,使得2004年人口资源协调程度有所好转。2005年人口规模与2004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另外空气重度污染的天数有所增加、城市水质有明显下降趋势,富营养化程度加重等原因导致2005年协调度略微下降。2006年以后呈现稳步好转的趋势,这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以及政府采取环保措施力度的加大不无关系。然而,尽管有所好转,但是总体上仍然处于勉强协调的状态,造成这种低水平协调的原因除了以上分析的一些直接因素以外,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也就是说人口系统是在经济这一内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一系列的人动作用于资源环境系统的。我们知道,北京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好的三大城市之一,良好的融资条件、丰富的信息资源,充足的就业机会以及雄厚的研发基础等等使得北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来北京工作、生活和投资(据统计2010年与2009年相比北京常住人口总量净增206.9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净增195.5万,占净增人口的94.5%),从而导致人口密度大,交通拥堵,水资源短缺以及噪声污染严重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另外,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也是通过人动作用于经济过程产生的,如果将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都折合成碳排放量的话,有研究表明经济特别是产业结构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更大[18],然而北京产业结构还处于不断调整和转型的阶段,这一过程中对环境资源的消极作用并未减弱,而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口就业结构,在这样的内在机制作用下表现出人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除了经济因素,笔者认为制度因素也是造成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性低的重要原因,尽管政府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颁布了一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制度安排,然而并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资源浪费约束机制,环境保护也常常是在严重的污染发生以后才进行补救,而缺少完善的环境污染预防机制,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制度约束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失调。在以上因素综合作用下,北京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度处于勉强协调状态便不难理解。
3结论与讨论
篇6
关键词:森林资源;分布;环境;作用
中图分类号:S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149-1
1 森林资源的概念意义
森林资源(forest resources)是以乔木为主的生态系统。而这个系统包括: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以及其他一些与之相关的环境因子等资源。森林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树木资源;广义是指树木、林地及其空间内的一切植物、微生物和野生动物以及这些生命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总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凡疏密度(单位面积上林木实有木材蓄积量或断面积与当地同树种最大蓄积量或断面积之比)在0.3以上的天然林;南方3年以上,北方5年以上的人工林;南方5年以上,北方7年以上的飞机播种造林,生长稳定,每亩成活保存株数不低于合理造林株数的70%,或郁闭度(森林中树冠对林地的覆盖程度)达到0.4以上的林分,均构成森林资源。
2 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概况
根据我国第七次森林资源调查可知,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森林覆盖20.36%。活立木总蓄积149.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森林资源很少,而且覆盖率也较低,我国平均森林覆盖率仅为12%,各个区域差异性大、分布不均。我国绝大多数森林在东北、西南的边缘山区、东南丘陵和台湾山地,其湾地区森林覆盖率最高达到70%。福建、江西、浙江三省森林覆盖率超过30%;超过20%的有广东、辽宁、云南、广西、陕西、湖北等6省、区,超过10%的有贵州、安徽、四川、内蒙古等4省、区,其余各省、市、自治区多在10%以下,而新疆、青海不足1%。
3 森林资源对环境的作用
3.1 对空气的净化作用
空气污染日益恶化,已经成为各个国家以及世界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污染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大量煤、油、天然气和工业生产中废弃物的排放,致使空气污染指数不断攀升,对人类生命、生活、财产造成威胁。大气污染主要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污染和酸雨污染。按照我国标准环境规定污染物可分为以下两种,氧化碳和氟氯烃,全国性的发起污染包括: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光化学氧化剂等。森林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和颗粒减轻空气污染。森林有多方面的净化功能,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氧气的同时消耗了二氧化碳,保持了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森林中C的含量是农田的20~100倍,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就是森林面积大量减少。据统计,一公顷的森林每年可以吸收15吨左右的二氧化碳,所以人类要减轻对森林的砍伐。森林还可以降低空气中有毒气体的浓度,它可以阻挡吸收有毒成分,而且也是最大的S储存库。据报道我国陕西铜川市森林覆盖率较低,对空气中污染物的吸收有限,最终导致酸雨的产生。再次,森林可以降低空气中的放射物质、灰尘,固定地面尘土。
3.2 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近些年森林被乱砍乱伐现象尤为严重,从而也直接导致了水土流失、水土侵蚀和土地荒漠化。全球每年有5.0×106公顷的土地盐渍化,以5.0×104~7.0×104平方公里的速度变成荒漠,现如今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占世界土地的四分之一左右,涉及到全球六分之一人口的生存问题。如果杜绝树木乱砍乱伐的现象,加强对树木等植被的保护,那么土地盐渍化、荒漠化会得到明显的改善,而且森林可以固定地表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减小世界的粮荒危机。我国也是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国家之一,这与森林的破坏有关。所以要大力植被造林,让森林恢复其重要职能。
3.3 自然防御作用
森林有很好的自然防御作用,树木可以分泌出一种杀菌素,可以杀死空气中的有毒菌和浮游微生物,很好的保护了人类的健康,降低了人类相关疾病的生病率。而且森林是很好的声音隔离带,它可以降低噪音的功能。
3.4 调节气候的作用
茂密的森林能够吸收、散射部分太阳辐射,防止地表温度过高,有效的平衡了地面温度。冬季森林可以降低风速,使地表温度不至于降低过快。根据调查可知,夏季森林地带平均温度要比开阔地带低2℃~4℃,相对湿度提高15%~25%。
参考文献
[1] 周训芳,谢保国,范志超.林业法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2] 周生贤.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林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关系[J].中国发展,2004,(2).
[3] 王兴国,王建军.森林公园与生态旅游[J].旅游学刊,1998,
(2):16-19.
[4] 王永安.森林生态旅游新趋势[J].湖南林业科技,2003,22
(3):44-47.
篇7
关键词:矿产资源;环境影响;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0003101
面对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我国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日益恶化。大量废水、废渣、粉尘的排放,在污染环境的同时,还引发了各种疾病,对人体健康有着直接威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三个要素不难看出,环境、人口、资源三者缺一不可,由此可以看出,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对策,做如下简要分析:
1 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矿产资源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将直接关系着我国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及社会的发展。但在实际应用中,随着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土地造成的影响。矿产资源在实际开发中,排出了大量的废石弃渣,在占用大量土地的同时,这些废石在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淋后,大量的微量元素对周围的土地、农田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汞、镉、镍、砷等元素。这些元素大量的沉积在土壤、农田中,对土壤污染具有极强的隐蔽性、长期性及不可逆转性。其次,对水体造成的影响。矿产资源在开发中,对地下水位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矿山疏干排水引发的局部区域地下水下降,同时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对周围的地表水进行疏干,但在这一过程中,严重破坏了地下水均衡系统,导致地下水位出现大幅度下降,引发局部地区引用水匮乏。最后,对大气造成的影响。在当前矿区大气造成的污染中,主要来自于矿井排风、瓦斯抽放及各种金属矿产品,这些废气大量的排放到大气中,对周围的植物、土壤甚至群众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再加上采矿过程中形成的尾矿砂,这些小颗粒的尾矿砂,一旦遇到大风天气,在降低局域能见度的同时,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防治对策
2.1 加强经济调控手段防治生态环境问题
在矿产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之所以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其核心原因在于众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滥采滥伐,直接破坏了生态环境平衡。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能够通过经济调控手段,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进行调整,确保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同时在条件允许的天气下,加大矿山企业生态环保设施投资,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成为矿山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矿产资源的开采管理,避免过量开采的现象发生。
2.2 加强生态环保投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在加强生态环保投入的过程中,国务院“十一五规划”中对矿业企业提出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在环境保护的众多决定中,国家相关部门也对其提出了明确要求,除了完善当地生态补偿政策外,还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其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其次,中央及各地政府在生态补偿上,也应给予相应的经费补偿,在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最后,企业作为矿产资源开采的主要因素,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过程中,其核心前提在于约束企业自身行为,本着从受损群众的角度出发,由受益人群对其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确保开发企业与当期群众的实际利益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3 强化矿山“三废”灾害治理
强化矿山“三废”灾害治理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首先,针对尾矿、矸石等物质的处理,可以从其结构成分出发,通过相应的物理、化学方法,积极提取加工有用元素。在这一方面,煤炭企业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取得了好的研究效果,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其次,针对矿山排水也应引以重视。随着我国水资源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矿区排水已经成为我国水资源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矿山相关部门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排水系统的管理力度,积极改善排水系统,创新排水方式,在弥补传统排水系统存在的不足时,还能将排水与供水相结合,在减少水资源污染的同时,还能有效的解决供水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方面,以焦作、邢台等地位级市,充分显示了“排供结合”的优势,并取得了好的效果。最后,针对矿产开采中产生的废气,应加快研究步伐,对其综合利用,在这一方面的代表中,以煤层气的综合利用为主。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完善的时代,我国在开展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已经从单纯的瓦斯浓度降低转变为瓦斯充分利用,即通过相应的技术措施,将瓦斯作为燃料应用到生产、加工中,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还能进一步发挥矿产资源“三害物质”的经济效益及社会价值。
3 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矿产资源开采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开采措施;结合着环境的实际承受能力,科学、合理的开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满足工业生产需求,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程庆展.福建省矿山开发造成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J].福建水土保持,2012,(02).
篇8
[关键词]中韩贸易;隐含能源;增加值贸易;隐含能源生产率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6.001
1中韩贸易发展现状
中国与韩国于1992年正式建交,此后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2014年以来,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一大出口、进口市场,韩国是中国第二或第三大贸易伙伴国。表1显示,1998—2017年,中韩货物进出口贸易额增长了12.2倍,年均增长14.54%;其中,中国出口到韩国贸易增长15.4倍,年均增长15.87%,中国从韩国进口增长了10.8倍,年均增长13.88%。2017年,中韩贸易额达到2802.6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其中,中国对韩出口1027.5亿美元,自韩进口1775.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6%和11.7%。值得一提的是,韩国始终是中国贸易的逆差国,甚至是中国连续多年的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这是很不寻常的,因为近20年来,中国在世界各国心目中是全球主要的贸易顺差国,而韩国则实现了对主要贸易顺差国的顺差。主要原因是:第一,两国产业结构不同,韩国实现工业化时间早,产业结构比中国先进,加上地理上靠近,交通运输便捷,中国大量从韩国进口所需工业品,韩国以半成品和零部件为主的中间产品出口到中国占有相当比重(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占比高),而中国出口到韩国主要是最终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高);第二,韩国产品价格比大多数工业化国家低廉,有竞争优势,质量也不差;第三,韩国在华投资企业多,且大多是来料加工企业,它们须向韩国大量采购加工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表1还显示,从2014年开始,中韩贸易额增长乏力,中国从韩国进口甚至出现负增长,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有收窄的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全球经济和贸易形势变化(包括汇率的波动)引起的,另一方面也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对韩国产生进口替代效应、中国外贸转型(加工贸易占比下降)从而减少了从韩国的进口有关。
由于文章是基于WIOD网站公布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及其卫星账户提供的数据来测算中韩贸易的经济效益问题,因此,我们首先考察一下世界投入产出表提供的中韩贸易数据情况,如图1所示。
图1是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计算得到的中韩贸易额的数据,对比表1和图1,可以发现,世界投入产出表提供的中国出口到韩国的数据高于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而世界投入产出表提供的韩国出口到中国的数据在2002年(含)高于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中国从韩国进口的数据,2003年及以后情况则相反。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投入产出表的数据更全面,不仅包括服务贸易而且包括货物贸易;第二,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使用海关统计的数据,海关统计中的价格中,出口为离岸价(FOB),进口为到岸价(CIF),而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均是指出口数据,是统一的口径;第三,汇率的影响,中国的海关统计是人民币和美元换算,而韩国的贸易数据是韩元与美元的换算;第四,统计范围的差别,比如,是否涉及部分转口贸易货物以及可能的走私货物等。
图1显示,韩国出口到中国的贸易额一直高于中国出口到韩国的贸易额,说明韩国是中国贸易逆差的来源国,这个结论与海关提供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2显性贸易背后的增加值贸易和隐含能源
显性贸易的背后,其实是资源环境的损耗与经济利益的获得,文章测算了贸易中的隐含能源流动和增加值贸易,分别表示贸易带来的资源环境的损耗与经济利益的获得。
2.1中韩增加值贸易
为简便起见,以三个国家(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为例,说明增加值贸易的计算方法。表2是三国投入产出模型的表式。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中韩两国1995—2011年增加值贸易如图2所示。
对比图1和图2,可以发现,首先,增加值贸易出口額都在增长,这是出口贸易增长必然产生的结果。其次,同年度两国增加值出口贸易额小于出口贸易额,这是合理的,因为增加值只是总产出(总投入)的一部分。最后,韩国出口到中国的增加值一直高于中国出口韩国的增加值,这与韩国出口到中国的贸易额一直高于中国出口到韩国的贸易额是高度相关的。
2.2中韩隐含能源流动规模
利用WIOD网站公布的投入产出表及其卫星账户,对中韩隐含能源流动规模进行测算分析。
根据投入产出模型,一个国家各部门的产出和需求恒等式为:
考虑到WIOD网站提供的能源消耗卫星账户使用的是热量单位TJ(万亿焦耳),为便于理解,文章将热量单位换成标油,按照1TJ=23.8846吨标准油进行换算。
根据上述公式和WIOD网站提供的投入产出表和能源卫星账户,经计算,中韩隐含能源流动规模如图3所示。
图3显示,中韩之间隐含能源流动规模总体上都呈现增长态势,这是中韩贸易额扩大必然产生的结果。韩国隐含能源出口到中国的数量多数情况下大于中国出口到韩国的数量,这是因为韩国对中国出口贸易额较大引起的;但是,2005—2008年是例外,中国隐含能源出口到韩国的数量大于韩国出口到中国的数量。在中国对韩国出口小于韩国对中国出口的情形下,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只能是中国的单位产出能源消耗远高于韩国。可见,隐含能源的流动规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粗放式发展的状态。
3中韩贸易隐含能源生产率的比较
3.1出口隐含流生产率:一个度量国际贸易经济效益的指标
文章提出“出口隐含流生产率”这个概念,用以测量隐含流的经济效益。出口隐含流生产率PEX计算公式定义如下:
出口隐含流生产率可以理解为单位出口隐含流所蕴含的增加值。由于在国际贸易中,每一笔进出口贸易背后都是增加值贸易和隐含流贸易,因此,在每一笔贸易中,贸易主体都试图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即在同等条件下尽量增加增加值出口而减少隐含流出口。由此可知,对于贸易主体而言,出口隐含流生产率PEX数值越大越好,数据上升表示经济效益或环境效益好转,反之则相反。
假设有A、B两个国家,其出口隐含流生产率分别为PA,EX、PB,EX,如果PA,EX>PB,EX,则认为A国隐含流(出口)所产生的效益好于B国。
3.2中韩出口隐含能源生产率
根据上述公式,分别计算中韩两国出口到对方的隐含能源生产率,如图4所示。
图4显示,中韩出口隐含能源生产率总体来说都在上升,说明出口对于提高各自经济体的经济效益和资源环境效益都是越来越正面的。在多数年份,韩国出口隐含能源生产率高于中国出口隐含能源生产率,这说明韩国在中韩两国贸易中获得更好的效益,同时也反映中国经济发展质量还不够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任重道远。但是,1997—2002年是个例外,韩国出口隐含能源生产率竟然低于中国出口隐含能源生产率,这主要是因为亚洲金融危机对韩国造成了显著负面影响,包括韩元贬值严重低估对韩国出口获得增加值贸易的负面影响。这反映韩国经济脆弱的一面,但是,韩国已经从那场危机中走出来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对韩国出口经济效益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影响显然要小得多(出口隐含能源生产率只是经历了2008—2009年的两年停滞期,很快又重新上升)。
另外,从中国对韩国出口隐含能源生产率走势来看,2005年及以后呈现稳步提高的态势,而在此前这是不稳定的,说明中国在“十一五”开始真正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切实控制“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业的发展。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促进国内产业升级。”从那时起,中国持续推进经济绿色化进程,提出了能源消耗和排放等一系列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并取得了实质性效果。但是,与韩国相比,中国始终有差距,仍处于追赶过程中。
4结论与展望
篇9
关键词:林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耦合机制分析
资源型城市是指:其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或初级加工产品等资源型产品的一类城市。一般来说,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大都会经历开发建设一中兴鼎盛一经济衰退一产业调整一繁荣发展这样一个过程。林业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如果合理地在林木生长量与采伐量问建立一种平衡关系,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林业资源就可成为一种永续利用资源,从而使得林业资源型城市与其他类型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存在着差异性。
1.林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机制
1.1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的构成
从系统的构成要素来看,林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子系统是由人口、经济和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复合而成。人口是林业资源型城市的主体。城市内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城市内人口数量过多,质量过低,会给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阻碍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社会经济是林业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核心内容。经济良性发展能改善社会就业,促进社会的稳定;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科学教育的发展又反作用于经济的增长。相反,落后的科技水平会制约经济发展,过低的经济增长率会影响社会进步。
林业资源型城市的主导资源为森林资源,所以其资源环境子系统由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两部分构成。森林资源和区域内生态环境是林业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森林资源的存在,特别是天然林的存在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并且是改善区域环境的最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改善会促进区域内林业资源的再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经济增长和社会良性发展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制度保障。林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见图1)。
1.2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机制分析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上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协同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关联关系。我们把林业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现象,定义为林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
在整个林业资源型城市系统中,森林资源是其社会存在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也就意味着森林资源总量及质量支撑或者限制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提升会对森林资源及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反过来,森林资源总量减少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反作用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分别表现为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要求和对森林资源恢复的要求,其最终结果是促进森林资源再生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这样一来,通过压力——承载——反馈之间的互动就形成了林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
1.3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目标
林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作用的总体目标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区域内构建产业结构合理、生态功能高效、林业资源良性循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耦合关系为标志;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体,实现森林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在森林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的同时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和民生质量的全面提高,最终实现林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结论
篇10
[关键词] 资源环境约束;企业环境行为;环保规制;决策机制;对策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 F27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7-0033-05
[基金项目] 武汉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源约束下武汉市企业环境行为复杂性分析及对策研究”(批准号:06086)
[作者简介] 张劲松,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理论、企业信息化。
(湖北 武汉 430073)
一、引言
大规模的现代工业生产受到资源环境条件的约束。尤其是它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开发所导致的环境急剧恶化,使得环境问题从边缘问题逐渐成为全球政治和经济议程的中心话题。我国成立了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并逐步建立了各项环境保护制度,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政策体系。但是,以往企业环境污染控制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往往是自上而下的模式,缺乏自下而上的思考和实践,使得各类政策不能得到很好地实施,增加了环境管理的成本,降低了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必须积极开展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研究,探求环境压力与企业环境行为转变的内在关系,找到促进企业改善环境行为的最优方式,为我国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二、资源环境约束及其影响
1.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企业竞争力变迁。从工业发展的历史看,工业技术路线总体上是沿着从“耗费资源损害环境的技术”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技术”升级的方向不断进步的。当耗费资源技术是工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时,工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而当节约资源技术成为工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即节约资源技术比耗费资源技术更具有竞争力时,工业发展便进入高级阶段。
耗费资源技术与节约资源技术的企业竞争力比较取决于两个方面:(1)技术本身是否能够更大程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国家如何调节经济个体消费资源和影响环境的行为。企业竞争力变迁是指在资源环境约束下,企业使用节约资源技术比使用耗费资源技术更具有竞争力。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实行的管制制度和政策的技术标准也不同。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有关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标准也越高。在这样的条件下,耗费资源技术的竞争力必然显著下降。我国企业能否尽快实现竞争力来源的转移,即以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作为其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是一项关系到工业发展前途的重大任务。
2.资源环境约束下企业环保压力来源。资源约束环境下企业环境保护压力主要来自如下三个方面:
(1)环境法律法规压力。由于企业行为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相当严重,自然资源正在快速枯竭,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强制性环境法规及国际规则对企业环境行为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遵守和适应环境行为规范,承担相应的环境保护责任。
(2)国际竞争压力。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已转向技术壁垒。作为技术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贸易壁垒是指进口国利用环境保护制度,对来自国外的产品进行限制的手段和措施。绿色技术标准的设置使我国企业出口成本大为增加,从而降低了企业国际竞争力。
(3)生产技术改进压力。我国不少企业使用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和污染增加型的生产技术,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绿色壁垒的外部压力促使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积极采取环保措施,使得企业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
三、企业环境行为分析
1.企业环境行为内涵。企业环境行为是企业面对来自政府、公众、市场的环境压力而采取的宏观战略和制度变革、内部生产调整等措施和手段的总称。企业接受环境压力并将其转变为环境成本,作出相应的环境行为响应,使得原来由社会承担的环境外部负效应逐步为企业所认知和承担。企业行为和环境压力的相互作用,促使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战略。企业环境行为主要是满足政府的要求,表现为企业遵从各种政府法规和政策,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干预和企业遵从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企业环境行为程度的调查来评价政府监察、各种处罚、环境管理政策的效果。随着公众、市场等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企业环境责任已经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并逐步形成对企业多方面的环境压力。
2.企业环境行为驱动因素。企业环境行为的驱动因素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规制驱动。企业之间在污染治理方面存在着博弈关系,在没有政府规制的情况下,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表现为企业都不治理污染。强制性的政府规制的实施可以使企业回归到最有效率的均衡之中,社会收益也因此会有所增加。因此,企业进行污染治理的初始驱动力便是政府的环保规制。其二是市场驱动。在满足政府规制基本要求的情况下,企业通常还会主动采取进一步的污染防治措施。这主要是受市场因素的驱动。当企业采取了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时,不仅可以取得一定的收益,而且也可以显示其较强的社会责任感。通常,良好的环境声誉也会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3.企业环境行为动机分析。企业环境行为产生的动机表现在三个方面。(1)事业动机。指企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自身生存和长远发展视为最终目标,自觉地承担包括污染防治在内的各项社会职责。在事业动机的推动下,只要企业具有投资实力和适用技术,环境问题终会找到解决途径。(2)行政动机。企业以政府的法律、方针、政策为主要信号,以政府的偏好为其行为调整的方向。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的实施,微观上要求企业将生产经营活动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相联系,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促进环境的良性发展并举,即采取合理的环境管理行为。(3)利润动机。企业出于市场机会的考虑,采取合理的环境管理行为降低原材料用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4.市场经济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客观上起着激励多投入、高消耗来实现高产出的粗放型经营模式的作用。市场经济体制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其环境行为也必然随之发生转变。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要求所制定的环境政策可分为适应型政策、防御型政策和主动型政策。适应型环境政策的特征是企业基本遵守环保法规,先发展后治理;防御型环境政策是企业不仅遵守现有环保法规,而且为满足可预见的环境管理要求制定积极对策,主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防御活动;主动型环境政策是企业将环境保护、利润最大化、市场开拓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融为一体而采取的创新策略,优先选用清洁生产技术,将污染消除在源头。
四、企业环境行为决策机理
企业的决策环境和决策问题是复杂的。企业环境行为决策面临的是复杂的多目标问题,而这其中又由于决策偏好和认知偏误等多因素的影响,增加了决策的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对环境行为决策的机制进行分析。
1.企业环境行为类型及其变迁。企业环境行为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表现体现出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企业环境行为,即环境保护投入行为、企业环境管理行为及企业污染行为。不同的企业对环境管理采取了不同的行为策略,总体来看可分成政策应对型、风险规避型、机会追求型、持续发展型等四种类型。其中,政策应对型的环境行为若非强制性要求,不会主动考虑环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不会主动采取行动治理环境;风险规避型的环境行为是为了防止由于污染而引发事故,给企业经营造成风险,或者是保证对竞争企业的环境管理行为作出及时反应,以防止竞争对手施用积极的环境管理行为带来的尴尬;机会追求型的环境行为中,市场驱动因素成为企业环境管理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持续发展型的企业环境行为将环境与经营目标进行最佳融合,企业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已经将环境视为目标因素。
对于具体的企业而言,其环境管理行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企业自身条件及政府规制与市场状况等外界条件的变化,环境行为也会发生转变,可能自下向上,也可能自上向下。企业环境行为的变迁原因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环保规制的严格程度。当政府提高环保规制标准或加强环保规制的实施时,企业违反环保规制将面临严厉惩罚,这会促使企业认真考虑与制定本企业的环境管理战略,而不仅仅停留于简单应对环保规制。
(2)市场的需求约束。即消费者对产品与生产过程环境性能的认可情况。这种市场需求的激励会促进企业进行更深入的环境治理,使企业对环境管理的态度从消极走向积极。
(3)企业规模变化。当企业规模逐渐壮大时,规制者对其排污行为的监管相对容易,同时企业也更加注重自身的公众形象与声誉。企业如果违反环保规制,所导致的机会成本会更高。企业规模的变化,使企业环境行为从消极走向积极。
(4)环境管理改进所获收益的可占有性。企业是否会采取积极的环境管理措施,依赖于企业能否占有改进产品或生产过程环境性能所产生的收益。企业能够占有环境性能改进的收益时,才会有动力采取积极的环境管理措施。
2.企业环境行为决策函数。企业环境行为主要受内外两类因素的制约。内部因素为组织方式、体制、自身素质、目标、领导体制等;外部因素为自然、经济、技术、政治、文化等因素。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决策情境,而企业在不同的决策情境中会选择不同的环境行为。在外部情境和内部条件均较好的情况下,企业会选择积极的环境行为;在企业实力弱且外部环境较差的时候,企业倾向于选择消极的环境行为。企业的环境管理决策可用如下环境反应函数形式来描述:
环境行为=f(外部因素,内部因素)
其中外部因素包括环保规制、市场环境、社会因素以及竞争企业的行为;内部因素包括企业自身技术状况、企业战略定位等等。对某些企业,环保规制是影响企业环境管理决策的主要因素,而对另一些企业来说,来自于竞争者的压力、上下游企业的环境管理情况及公众的环保压力则是影响企业环境管理决策的主要因素。
3.企业环境行为决策的经济学分析。企业环境行为只有在其能为企业带来某种利益,并且这种利益至少要大于企业为之付出的全部成本时,这种行为才会发生。以企业环境污染行为为例。所谓收益,包括因忽视环境治理给企业节省的成本W和节省的环境治理行为管理成本C;污染行为实施成本包括被查处的惩罚为Q、查处后社会压力给企业经营者带来的成本为L,假定环境污染行为被查处的概率为P,企业环境行为的成本收益不等式如下:
(W+C)×(1-P)≥(Q+L)×P
上式可视为企业环境污染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揭示了企业环境污染行为的根源和本质原因。若环境污染的经济处罚力度不够,即Q值较小,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经济措施力度不大。以收费制度为例。收费标准一般偏低,大大低于超标排污的收益,也低于企业治理污染的成本。因此,使得收费手段难以奏效,对企业本身的刺激力度不够。环境管理是通过多级委托实现的,当各级人具有虚报信息和隐藏信息的动机时,环境污染行为被查处的概率低,即P值较小,上级部门很难切实掌握企业环境污染和环境管理的具体情况,难以对企业行为实施有效的查处或控制。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具有理性经济人的特性,其环境污染行为说到底是理性决策的行为。环境污染行为成本收益不等式告诉我们,要达到控制企业环境污染行为的目的,一方面,要加大企业环境污染行为的实施成本;另一方面,要降低污染行为的预期收益,使得污染行为的实施成本大于乃至远远大于预期收益。
五、基于环保规制的企业环境管理
环境问题涉及到技术、管理与制度三个主要层面,制度层面上的问题是其中最为根本性的。在缺乏有效的环保规制约束下,微观经济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就会在其决策中占据优势。设计有效的环保规制制度,建立宏观环境保护目标与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决策行为之间的传导机制,应成为环保管理者的关注重点。
1.环保规制的类型和手段。环保规制按照其对经济主体排污行为的不同约束方式主要分为命令控制型环保规制和以市场为基础的激励性环保规制。命令控制型规制是旨在直接影响排污者的环境绩效的制度措施,其具体手段是通过建立和实施法律或行政命令来规定企业必须遵守的排污目标、标准和技术。这种规制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污染者几乎没有选择权,主要是机械地遵守规制制度,否则将面临通过法律或行政渠道所施行的处罚。以市场为基础的激励性环保规制也被称为环保规制的经济工具,在制度设计时紧密利用市场机制,借助市场信号来引导企业的环境行为,具体方式包括实施产品税:以影响污染物品的相对价格;通过缴纳排污费等方式,实现资金转移。以市场为基础的规制的主要特征在于为经济主体提供了选择和采取行动的自由,可以使排污者通过选择对其自身来说最为经济有效的解决方式来实现企业目标。
除上述两种正式的环保规制模式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的环保规制,其主要方法包括环境管理认证与审计、生态标签、环境协议等。与正式的环保规制类型不同,非正式环保规制一般不具有强制约束力,是建立在企业自愿参与实施的基础之上的。
2.环保规制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这种利润导向决定了企业会不断地自觉地寻求可获利的创新机会。环保规制对创新的影响是双向的,相对于宽松的规制而言,严格的环保规制可以实际引发更大的创新。这是因为宽松的规制可以用渐进的方式进行应对,并采取末端治理方式;但更为严格的规制可以使企业的注意力不再更多的关注于末端治理,而是采取更为基本的解决办法,如重新设定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尽管遵循的成本可能会随着规制严厉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创新补偿的潜力可能会增加更快一些。因此,遵守规制的净成本可能会随着规制的严厉程度的增加而下降,甚至会形成净收益。
作为对环保规制的反应,企业环境行为创新补偿可以采取两种广义的形式。一是当企业面临着由于规制而导致的高污染行为的更高成本时,他们被迫要考虑可能会减少企业遵循成本的新技术与生产方法。这种类型的创新尽管会减少污染控制的遵循成本,但多采用末端处理方式。创新的第二种形式是企业可能会从环保规制引致的环境管理发现全新的生产方法,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同时改进了受影响的产品本身或相关的生产过程。
3.环保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环保规制对企业生产成本、收益或其获利性的重要影响,体现为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环保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直接关系着环保规制的环境效果。切实有效的环保规制应是充分考虑了企业竞争力约束的环境制度设计。环保规制是一把双刃剑,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环保规制必然会提高企业的成本,在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环保规制的实施必然会减少企业的赢利空间,进而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是有效的环保规制在提高企业成本的同时,可通过创新补偿与先动优势等途径为企业创造收益,部分或全部弥补企业遵循环保规制的成本,甚至会给企业带来净收益,即环保规制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双赢。
4.产业生态与环保规制。产业生态是各种产业活动及其产品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范畴。产业生态和环保规制的出发点都是保护环境,但存在较大差别。环保规制的实施主体主要是政府,而产业生态的实施主体主要是企业;在达到环境保护标准的过程中环保规制具有强制约束力,而产业生态不具有;环保规制由政府的强制力推动,而产业生态的激励机制是市场推动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企业的产业生态行为产生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环保规制,但企业的产业生态行为又超越了环保规制。企业自愿进行的产业生态实践,建立在现有的环保规制对企业行为的约束基础上。产业生态的系统思想要求环保规制不仅仅考虑环保规制对于本地区的影响,更要关注全球环境的可持续性。产业生态思想要求环保规制不是简单地把企业当作环境污染的制造者,而着重考虑如何发挥企业在减轻环境污染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即在规制的制定中,优先考虑如何激励企业基于合理的经济动机而最广泛地参与产业生态实践。
六、改善企业环境行为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政府环保制度建设。无论从手段类型、数量还是区域、领域覆盖面来看,强制性的命令控制型环保规制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以市场为基础的环保规制或自愿性环境管理则处于从属地位。与所面临的各种复杂的工业污染防治状况相比,命令控制型规制所拥有的环境管理手段比较单一,而且缺乏创新。因此,我国在环保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待改进之处。
(1)加强环保制度创断,实现规制手段的多元化。应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环保规制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实现规制手段的多元化。在制度制定与实施的严格程度上,应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环保规制基本保持一致,既不过于落后,也不过度超前。过于落后会使本国的出口企业更易于受到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的限制,过度超前会使本国企业的遵循成本过度提高,同样会削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改革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完善环境税费政策。目前,超标排污收费制度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其在环境治理上的经济激励作用,而且排污费收费标准大大低于治理所需费用。由于缴纳排污费比企业自己采取污染治理措施要便宜,所以不能激发企业减少污染排放的积极性。为了激励我国企业实践产业生态,需要对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进行改革。我国应适时开征环境税,对直接污染环境的行为和在消费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征税,提高企业排污行为的成本。
(3)扩大排污权交易范围,建立健全市场交易制度。排污权交易作为一种对污染物排放和管理的经济手段,对企业采用产业生态实践有良好的激励作用。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方面,应积极培育排污权交易市场,维护市场秩序,提高交易的透明度,降低交易费用,进一步完善环境资源的市场交易体系,为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创造条件,逐步完善和培育环境资源市场,为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配置奠定基础,通过引进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和健全、高效的价格机制,保证资源配置的高效率性。
(4)建立并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和公告制度。公开企业环境信息可以使投资者和消费者对企业的环境行为有清楚的认识,改变投资者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使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决策更加理性。这一制度有利于增加企业进行产业生态实践的动力,也有利于企业自愿环境协议的形成。为了弥补环境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应建立环境信息公告制度、环境听证会制度,及时向公众提供各种环境信息,让公众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监督企业排污情况。
(5)对环境资源实施许可证制度,进行产权制度创新。在实行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对环境资源实行有偿开发利用、有偿使用制度。目前,可以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实行许可证制度,它包括开采或使用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对于前者,必须根据环境资源的是否可再生性,确定其开采或使用的最高限额和利用方式。这些限额必须是可以转让的,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对于后者,环境监测部门制定总排污量的上限,按此上限发放排污许可证(许可证可以在市场上交易)。按照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改造传统产权制度。一方面,要明确产权主体并使其利益得到实现;另一方面,按照权利和责任义务对等原则来构造产权主体。只有这样,企业才可能真正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承担环境损失费用。
2.改善企业环境管理的建议。目前的企业环境行为状况表明,经济刺激型政策的不足,在我国排污收费领域体现为排污费标准太低而不会促使企业主动治污,同时协议收费现象的存在便是对命令控制手段和经济刺激手段的违反,在协议收费存在下无法保证企业环境行为有效。因此,必须改善企业环境管理方法和手段。
(1)严格环境政策,强化环境管理。环境政策不够严格,导致环境政策在实际操作上低效率。例如,我国企业污水费和超标排污费征收标准过低,远远起不到作为环境管理中经济手段所特有的经济激励作用。同时,环境管理还存在执法不严现象,环保部门内部管理还有待于加强。建立宏观层次上的严格的环境政策,强化微观层次上的环境管理,提高环境标准进而增加制度的约束力,是必要和迫切的。
(2)改进现有环境政策手段,施以行为激励型政策手段。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化是行为激励政策的典型表现形式,其思想最初来源于ISO14000。通过公开企业环境信息,能有效改变企业和公众对企业环境信息的信息不对称格局,提高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有效性,从而促使企业为树立良好的环境形象而主动改善其环境行为。
(3)建立企业环保投资援助机制,积极引导企业承担环境责任。企业的经济实力决定了进行环境投资不能仅仅依靠企业本身,对于特殊行业或企业,政府需建立环境政策和企业环境投资援助体制,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行离不开政府的积极介入和引导,应该按照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规定,制定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执行的法律条款,用来约束企业的行为。同时,政府也可以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鼓励公司自愿地承担社会责任。
(4)通过培训和环境教育,提高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很多企业并非无力承担环保投资,而是在逃避环保投资,认识不到从长远来看环保投资有助于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对企业领导进行环境教育和培训,能引导企业打消对环保投资的顾虑,提高其环境意识,从而提高改善其环境行为的积极性。企业把社会责任纳入到其发展战略中,就能提高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性。企业责任意识可以通过制度规范来强化,企业制度和规章的建立要体现企业的责任理念,明确划分事情的责权关系。
(5)社会要形成完善的企业责任监督体系。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开展,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关注。除了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的行为之外,还要发挥社会团体的监督作用。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过程中,开始起重要作用的往往是作为社会一般成员的消费者、投资者和大众媒体。有组织的消费者运动、劳工运动、投资者运动在为自身争取利益的同时,也促成了相应的立法,从而使得企业充分而全面地重视社会责任。由此可见,社会团体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我国社会责任监督体系的形成也可以充分利用团体的力量,从政府和社会两个方面着手,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社会责任监督体系。
(6)建立企业实质性参与环境管理的渠道,加强行业协会的环境管理职能。政府在环境管理中一般占据了主导地位,作为排污主体的企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被动遵守既定制度。行业协会在进行行业管理,包括行业的环境管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本行业的排污状况、各企业的具体情况较为了解,可以有效调动行业内的资源进行污染的防治。行业协会层次上的环境管理有助于减少政府环境管理中的交易成本,政府可以针对行业协会制定环境管理措施,同时再由行业协会组织协会内的企业实施,行业协会也可以有效地组织行业内的企业采取符合共同利益的环境保护措施。
七、结束语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政治体制转型期,企业的环境行为受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增加了政策制定和环境行为调控的难度。政府、公众和市场压力在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随着更多的公众和企业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来自市场及社会的压力逐渐成为企业环境行为的主导驱动力量。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环境问题突出,必须积极开展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研究,探求环境压力与企业环境行为转变的内在关系,找到促进企业改善环境行为的最优方式,为我国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本文通过对企业环境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在企业环境行为决策机理、环保规制政策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并从政府环境保护相关制度建设与改善企业环境管理两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任保平.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新型工业化及其制度供给[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5).
[2]关劲峤,黄贤金,刘晓磊,等.太湖流域印染业企业环境行为分析[J].湖泊科学,2005,(4).
[3]徐雪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环境行为[J].上海环境科学, 1997,(8).
[4]张.环境规制与企业行为间的关联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4).
[5]周群艳,周德群.企业环境管理行为的动机分析[J].重庆环境科学,2000,(1).
[6]张炳,毕军,袁增伟,等.企业环境行为:环境政策研究的微观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3).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资源教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