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文化体系范文
时间:2024-02-22 17:59: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文化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镇化 农村劳动力 合理调控 解决方案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已由1952年的18243万人增长到2012年的67414万人,向城镇转移开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978-1988年为第一阶段,转移的主要形态是“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主要是当时迅猛发展的乡镇企业。1988—1992年为第二阶段,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农村劳动力的非农产业转移出现徘徊、收缩现象。1992—2003年为第三阶段,城市经济,民营经济、私有经济、外贸经济、合资经济等的迅速发展,以及带动的东部经济体的大力发展,极大的吸引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迅速扩大,这一阶段转移的主要形态是“进厂有进城,离土又离乡”,转移的目的地主要是各大中小城市。2003年至今为第四阶段,由于劳动力供求格局的变化、劳动力工资粘性导致的实际工资的下降、国家的惠农政策、劳动保障制度的缺失等导致城市出现用工短缺,产生“用工荒”现象。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之一,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
一、不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涌入城镇。然而,庞大数量的劳动力涌入必然会冲击城镇的社会结构和正常生活,也会给农村的持续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一)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城市带来的问题
城市就业压力增大。目前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规模庞大,新增劳动力数量持续上升,再加上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城市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加剧城市病问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使城市人口剧增,规模骤大,而先前的城市功能无法短时间内适应城市规模急剧扩张的需求,导致交通拥堵、住房短缺、基础设施紧张、城市环境污染严重、流浪乞讨等问题。
农民在城市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由于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与传统户籍制度,法制法规不够健全,工会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缺位,以及农民自身法律意识薄弱,缺乏维权意识,农民工在城市的诸多权益得不到保障,比如工资待遇低欠薪现象普遍;超强度劳动普遍存在,休息权得不到保障;劳动条件差,职业病频发;缺乏社会保障;子女教育权得不到保障等。
(二)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村带来的问题
根据2011年抽样调查资料推算,某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市外务工的达295.7 万人。在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后,滞留在当地的劳动力,男性占46.5%,女性占53.5%;男性与女性性别比86.8:100.0;而该市农村劳动力性别比是113.5:100.0。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当地农村从业人员发生了由男多女少向女多男少的逆转。在滞留当地的劳动力中,16-20岁的劳动力占4.8%,21-30 岁的劳动力占8.7%,31-40 岁的占21.0%,41-50岁的劳动力占24.6%,51 岁以上的劳动力占40.9%。在滞留在当地的劳动力中,不识字的占10.0%,小学文化的占45.0%,初中文化的占38.7%;高中和中专文化的占6.0%,大专以上文化的占0.4%。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导致了农村人口结构缺少男性、青壮年、较高文化人口的断层。滞留在农村的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思想保守落后,接受新观念和新知识的能力减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推进。
二、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合理问题的建议
(一)解决城市就业压力增大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大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有效的吸纳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增加对工业部门的投资和扶植力度,扩大再生产能力,促进工业发展,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但是,我国农村人口巨大,而城市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是有限的,仅仅依靠城市无法完全容纳数量众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以说,发展农村工业、服务业既能吸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城镇化,还能减轻城市的就业压力,缓解城市病问题。
(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首先,深化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打破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身份限制,建立覆盖城乡的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消除社会保障领域存在的二元现象,让农民工在政治权利、就业求职、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方面与城市居民一视同仁;其次,制定并落实健全的《农民工权益保护法》,该法应当规定农民工的各项基本权利,确立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各项基本原则和制度,另外,应对《劳动法》进行具体的修改,使它能够更好地保护广大农民工,同时要制定与之配套的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工资法、劳动保护法、劳动监察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等。最后,针对农民工职业不稳定、流动性较强的特点,除加强企业工会建设外,应组建专门的农民工协会,将其作为农民工自己利益的代言人。
(三)合理控制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
在保证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前提下引导剩余劳动力外流。劳动力过量外流就会削弱农业的发展, 造成潜在的或事实上的农业萎缩和农村衰落, 为保证足够数量的优质劳动力, 以健康持续地进行农业生产,要做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继续深化农村条件下, 适时适度地把握动力结构, 并制订相应的农村发展政策,加大惠农力度,增加对农业包括资金在内的生产要素投入, 调整两种力量的对比关系。此外,我们还应看到, 农业生产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趋势, 农村劳动力外流所引起的荒地应加以引导使其集中化生产: 一要建立和健全地土流转机制,打破土地经营权的垄断,推动土地使用权合理有序流转;二是扶持种田大户的发展, 提高规模经营的素质和组织程度;三要在经营形式上允许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多样化发展。
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导优质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创设宽松的经济环境。大力培育和扶植各种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经济组织向农村延伸发展。立足本地生产要素优势,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政府要制定落实相关的配套政策,创设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引导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流向农村,为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发展注入活力,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使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要解决劳动力外流带来的农村社会问题。首先要建立多元化的、覆盖城乡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 使城乡居民在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方面不受歧视,以保证农村外流劳动力的劳动权益以及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正常的生活。其次, 针对劳动力外流对农村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造成的危害, 加强农村地区的法制建设, 整顿已形成的不良风气, 进行正确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最后, 对农业基层社会管理和工作, 要结合各方面的支持来开展, 在坚持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基础上, 建立和完善各项因地制宜的制度, 逐步实行农村群众自治, 形成一个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生产持续发展、农村市场生机勃勃的良好局面。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处理好现今城乡的发展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新任务,我们看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农民工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已成为中国当前一个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在我国目前的具体经济社会环境下,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显得尤为必要,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工业化过程中必然面对的一个问题,这既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促成的一个必然结果,同时又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冲击力和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对症下药,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我国经济产业链的合理运行,这样才能很好地解决城镇化所带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肖新军.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模式选择—基于后起工业化国家视角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2007.
篇2
摘 要: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可是,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出发,论述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于吸收劳动力存在的问题做一个阐述,并且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便更大程度上促进城镇化发展,同时也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转。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城乡发展
近几年来,西北地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的南下,造成了西北的“农民荒”可是东南沿海地区却是日益人满为患,也一定程度上给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再加上国家变迁制度的不完善,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的制约,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如何合理的安排剩余劳动力成为了目前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纵观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劳动力的大量剩余已经成为影响西部大开大进程的一个重要障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我国西北地区农村人口9亿人,农村劳动力4.78亿人,乡镇企业和私人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为1.5亿人,从事个体经营的农村劳动力0.26亿人,从事农业劳动的有3.5亿人。运用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法测算,我国农业部门仅需要劳动力1.96亿人,因此,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1.44亿人。这是个绝对的静态的数据。考虑出生人口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城市发展对耕地占用和沙漠化对耕地的吞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还将以600万人左右的速度递增。可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转移任务十分艰巨。
二、城镇化对于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很快,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农村小城镇发展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度剩余则是影响城镇化建设的一大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积极则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便更好的促进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的发展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有力的平台:
首先,通过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不仅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也有利于缓解城市的内需不足与市场制约,减轻农村人口向城市高速流动的压力。有助于启动农村市场乃至整个国内市场,解决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在经济处于全面过剩的情况下,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创造经济的最大增长空间,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投资要求,避免“农村病”和“城市病”,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城镇化建设的聚集效应可以推动农村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聚集效应使得本地区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相对集中,扩大了本地市场,有利于进行规模生产,产生了市场规模效应,聚集效应还带来信息与人才,有利于乡镇企业适应市场的变化。
最后,农村城镇化推动乡村工业的集聚和结构升级,成为乡镇企业集约化发展、农村非农化及其增长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它延长了农业产业的链条,拓展了农业产前、产后发展的空间,孕育和培植大批的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
三、城镇化进程中有效利用当地剩余劳动力的措施
(一)改变二元城乡结构,完善户籍管理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对于政府而言,首先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完全放开县城和兼职城镇的户口迁移限制,打开城门,让农民自由进入城镇务工经商。放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限制,允许转移出来的有稳定职业的农民在城镇取得城市户口,给予农民在申请公工商执照、经营摊位和柜台、子女入学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其次,建立与土地相适应的模式机制。在重要本着明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允许和鼓励兼业外出经商务工和离土离乡的农民依法转让、转租、入股抵押土地经营权,促进土地经营权进入市场、正常经营流转,逐步集中经营。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
很明显,第三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容易进入的产业,也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多的产业。目前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一些传统的、水平比较低的交通和餐饮业上,对于一些高端的信息和科技服务几乎没有涉足,就当前的经济发展前景来看,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市场上将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还会有更广阔的发展潜力。小城镇是连接农村和某些中心城市的纽带,加速小城镇建设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就业,城镇化与第三产业是相辅相成的,城镇化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能促进城镇化的建设,因此,城镇化建设要把第三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三)加快小城镇整体发展水平
这是充分解决西北的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动力。目前。大城市工业发展很不景气,很多企业都处在转型期,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逐渐向技术密集型和信息技术发展,东南沿海一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逐步向北移,大量南下的农民工都面临着失业的危险,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发展城镇化建设无疑是雪中送炭,不仅解决了大量的农民失业的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四)健全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大量低素质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领域,不仅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低下,优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的结构性缺陷表现明显,从长远来看,妨碍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甚至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恩水平首要的是要把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突破口和基点,通过加强农村基本和基础教育,调整农村教育结构,摆正和开拓农村教育服务方向和办学水思路等,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本水平,正真建立其雄厚的农业和农村来以长期稳定发展的人力资本。因此,要努力做到大力开展以科技培训为主的农村成人教育,建立多渠道筹措经费的科技培训投资模式,尽快实行城乡统筹就业。(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范秀荣.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6(2).
篇3
关键词: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业;员工流失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3
一、浙江省纺织企业劳动力供求现状
(一)浙江省纺织企业劳动力供给现状
目前浙江省大多数企业仍然处于发展期,而且99%以上的浙江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占就业岗位80%以上。据统计,2014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40841个,总从业人员年平均数人数达7227800人。如表1.1所示,2014年浙江省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有7733个,占浙江省制造业企业数的18.93%,纺织业从业人数年平均数为1388600人,占浙江制造业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数的19.21%。由此可见,浙江省纺织企业同比其他行业,数量多,从业人数多,是主要的就业岗位提供者,是关乎浙江发展的重要产业。
(二)浙江省纺织企业劳动力需求现状
求人倍率是指劳动力市场的岗位数(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是衡量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重要指标,如果求人倍率小于1,则说明劳动力供不应求,反之则说明劳动力供过于求。如图1.1所示,2010年到2015年,浙江省劳动力求人倍率在1以上,说明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所提供的岗位数多于求职人数,虽然从2010年开始,求人倍率在逐年下降,供过于求局势有所缓和,但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依然突出。纺织业在制造业的企业数所占比重较大,而制造业的劳动力需求超过了45%,由此可见,纺织业所需的劳动力是远远超过劳动力市场所提供的。
(三)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员工流失现状
随着浙江省的发展,各纺织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员工流失情况。一方面是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劳动力逐年缩减。另一方面是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减少,使本省劳动力流向其他省市,以及在创新创业热潮下,各行业队伍不断壮大,职业选择方式和种类不断增多,使纺织业劳动力流向其他行业。如图1.2所示,2011年到2015年,主要劳动力年龄阶段15-64岁的比重在逐年下降,2011年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1.77%;65岁以上人群在逐年增加,2011年与2015年相比,上升了1.65%;0-14岁人群所占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与2011年相比,增长了0.12%。由此可见,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现象突出,劳动力逐年下降,而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队伍又在不断壮大,所需的劳动力将更多,纺织业员工却在相应减少,且员工流动性较大、稳定性较差,导致员工流失现象严重。
如图1.3所示,2012年至2016年上半年,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和高中文化水平的浙江省纺织业求职人员所占比重较大,在2013年到2014年,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求职人员有所增加,高中文化水平求职人员有所减少,2014年之后高中文化水平求职人员比重低于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求职人员。这些高学历求职人员想法多,面对纺织这一单调的行业,往往觉得无法体现自己的价值,特别是在中小型纺织企业。在进入该行业后,与学历在高中以下的求职人员相比,高学历求职人员无法忍受如此枯燥却难以晋升的工作,往往选择自行创业或转入发展前景较好的行业。
从员工角度看,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加大失业风险,不利于工作经验的积累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从企业角度看,一方面给企业注入新活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影响企业长久发展,造各类成本的增加,甚至造成企业生产停顿。
二、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员工流失因素分析
如表2.1所示,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对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员工流失影响因素发放了300份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员工个人情况、企业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等,回收247份问卷,回收率为82.3%。经过数据整理与统计,可以得出员工流失因素所占的比重不同,因企业缺乏科学管理体系导致员工流失的占57.8%,因薪酬制度不完善导致的占19.2%,因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的占12.7%,因员工就业机会增多的占10.3%。所以大多数员工流失的主要因素还是与管理不当有关。
(一)缺乏科学管理体系,内部管理不规范
据调查数据显示,57.8%%的员工认为自身所在的中小型纺织家族式企业缺乏科学管理体系,企业主一手掌权,在管理上一般以个人经验为主导,来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许多企业主都是雇佣自家人,抛弃“千里马”,才造成了企业人才损失。除此之外,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在大多数中小型纺织企业里没有得到好的体现,利益总是被摆在首位,管理制度大多是在压制员工,对企业自身产生没有约束作用,造成员工产生“叛逆”心理,企业难以长久发展。
(二)薪酬制度不完善,工资分配不均匀
大多数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在薪酬制度上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薪酬结构单一,缺乏科学的考核体系,缺少T工激励等。据调查数据显示,有19.2%的员工认为工资分配不均匀,薪酬的高低是企业主说了算的,工资因人而异,对于亲近者就多分配,对于外来打工者就少分配。这种情况造成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员工满意度与忠诚度自然不高。
(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员工发展空间狭窄
处于发展期的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在员工关系管理上却处于初级阶段,员工与企业几乎都是以薪酬为标准,据调查资料显示,存在12.7%的员工认为自己所在的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健全,有些甚至未设立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往往一人管多个部门,没时间与员工沟通,在绩效考核和人员规划上都没有专业的培训。所以员工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会离开所在企业,选择利于自身发展的企业。
(四)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员工就业机会增多
目前,浙江省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据调查结果显示,10.3%的员工表示与现在所在企业相比,会选择薪酬待遇更高、发展前景更好的企业。浙江省纺织业员工跳槽频率加快,48.9%的员工表示一年要跳槽四次,33.9%的员工表示一年跳槽一到两次,17.2 %的员工表示一年内不会跳槽。因跳槽频率的加快,员工工作周期缩短情况严重,工作半年到一年的员工占56.7%,工作一年到三年的占31.9%,工作三年以上只占11.4%。所以各中小型纺织企业通过提高薪酬等方式来吸引人才,并不能减缓员工流失,反而更易造成企业员工流失,形成恶性循环,企业加薪――留住员工――其他企业薪酬更高――员工流失――企业再加薪――招到员工。
三、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员工流失应对措施
(一)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完善企业内部管理
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要想建立科学管理w系就要抓住源头――企业管理层,一方面企业管理层,应摒弃经验管理,不断学习提升管理水平,适当听取员工意见,建立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在雇佣劳动力上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而不是亲属,做到帮理不帮亲,约束员工的同时也给其公平感,对企业自身也要进行约束,另一方面要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做到以人为本,关注利益的同时也要关注给企业带来利益的员工的发展,增强员工归属感。
(二)建立阶梯式薪酬制度,完善员工激励体系
建立阶梯式薪酬制度,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公平分配员工工资。员工激励体系的运用在中小型纺织企业很少见,一般来说企业主只是通过提高工资来激励员工,但这种方式在当代社会并不十分有效。现如今,员工激励体系不单单是工资的增加、各种奖励等方式,完善员工激励体系一方面要增加员工奖励方式多样化,不仅是在工资福利上增加,适当授权和关爱都能对员工形成激励,另一方面要深度了解员工,对不同员工选择不同的激励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扩大员工发展空间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保证员工稳定性的关键,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块投入较少,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首先要对各部门进行明确分工,建立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和考核体系,扩大员工发展空间,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这就好比一个游戏,游戏定期出新的产品,那么玩家就会不断被吸引,而不会去选择新的游戏。在这之后,在员工关系管理上要加强,适当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员工需求,提高员工满意度,增强员工对企业发展信心。
(四)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需求量大,想解决员工流失问题就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想实现转型升级,就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一是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积极寻求政府、银行等单位的支持,为企业实现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二是通过提高员工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或与高校合作,建设创新人才队伍,三是企业要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减少劳动力需求。
四、结论
目前,浙江省中小型纺织企业主普遍存在着素质偏低的问题。因当时社会教育的不健全,这批早期企业主大都未受过高等教育,除了善于把握商机之外,在经营企业上并没有一套企业管理体系,单凭个人经验发展企业,缺少组织能力,对于诸如企业文化、科学管理结构、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的概念了解得少之又少,且不善于利用员工的智慧和热情去经营企业,导致员工流失现象加重。
为解决浙江省中小纺织企业员工流失问题,一方面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来优化工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加强科技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改善员工工作生活环境,利用好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把握“以人为本”,在招工时,多注意员工素质,综合企业发展选择员工,对待正式员工,要适当沟通,真诚待人,关注员工业绩的同时也关注员工生活,公平对待每一位员工,做到责罚一致,让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产生良性竞争,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员工流失,减少企业损失,推动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丹丹.我国中小企业人员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河南大学商学院,2016.
[2]吴倩,殷建平.如何控制中小企业员工过高流失[J].江苏商论,2016.
[3]陈超.纺织企业中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及运用[J].纺织科学研究,2016.
篇4
关键词:劳动力女性化;农业经济;影响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农村劳动自农村走向城镇,从事非农职业。男性劳动力率先进入城镇,将家中农业生产留给妇女,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形成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情况。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农村经济、农业生产以及妇女自身的影响成为学术界争论的交点,至今没有达成共识。一种观点认为在农业生产中,妇女的贡献和作用较以前有所提高;一种观点是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发展经济有负面影响。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女性化的现状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农村劳动力逐步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我国各地都产生了农业女性化的发展趋势。按照我国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1986年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中,东部地区的妇女占36.4%,西部地区占13.6%,中部地区占20.8%。所以农村妇女向城镇转移的速度比较慢,而且越在贫困、边远地区转移的妇女劳动力越少,农村留守人员女性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由于贫困、边远地区的妇女文化水平较差,影响她们转移的能力。1990年妇女从事农、牧、渔、林的人数占从事农业生产总人数的52.4%,2000年为61.6%。2002年由全国妇联开展的妇女地位社会调查数据显示,在农业家庭中女性从事养殖、种植等农业劳动的人数占妇女总人数的82.1%,而男性占68.7%,女性高于男性17.4%。2006年妇联在甘肃、云南、四川、湖南、河南、江西、浙江、江苏、吉林、河北等十个省对万余名农村妇女进行调查,其结果显示:妇女参加农业生产的占总数的74.7%,妇女是生产生活的决策者,也是家务劳动的承担者。随着农村转移劳动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妇女在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男耕女织”逐渐转化成为“男工女耕”。农业劳动力女性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特征。农村劳动力进行非农转移,是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主要原因。在转移过程中,转移的农村女性数量比较少,转移的代价相对较大,因为土地制度、家务、生育、素质、性别、户籍等原因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女性难以彻底离开农村外出打工,而是被限制在农业生产上。所以我们要正视女性在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的贡献和作用,对于她们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在各有运用各种措施予以解决。
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农业经济具有的影响
(一)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发展农业经济的正面影响
第一、能在数量上满足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降低或避免因为劳动力缺乏而产生的耕地撂荒现象。第二、能够确保农民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的基本供应,减轻市场所面临的压力。第三、它能够保障农民的生活与生产条件,进而减少因为非农转移而产生的社会和经济风险。第四、能够让妇女运用闲暇时间对庭院经济进行发展,并投入到第二、第三产业的活动中,以降低城市交通、就业、住房的压力和负担,另外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第五、它能让农村的孩子和老人得到帮助和照顾,对维持社会稳定和农村正常生活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六、它能够给农村妇女提供实践机会、经营管理机会、锻炼机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等,进而增强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并推动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
(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发展农业经济的负面影响
第一、农业劳动力女性化会降低农业劳动力结构所具有的文化水平。因为各种原因,农村男性的文化水平高于女性。我国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5周岁以上有1.8亿文盲,其中1.54亿为农村文盲,城镇有0.28亿文盲,城乡文盲数量比为1:9,农村女性文盲是我国文盲的主体。而且文化程度较高的女性农民中很多转移到城镇中工作。所以随着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发展,会导致农业劳动力在整体文化结构方面有所下降,这是双重因素的减少,因为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文化水平比全国农业劳动力所具有的文化水平高。另外农村留守女性,不但要进行农业的管理和生产,还要教育子女、操持家务,让她们没有时间学习文化知识,造成其文化水平难以提高。第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会造成劳动力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降低。我国运行生产责任制后,生产决策、土地经营、技术选择等事情由户主决定,而农村家庭的户主基本是男性。从前农村女性很少有得到科学技术和管理技能的训练的机会和条件。就农业推广而言,以前女性很少参与推广工作,她们尽管广泛、大量的从事农业活动,但接受农业推广指导、培训、教育的一般都是男性。从调查结果看,女性通常只参与村社级培训活动,而参与县级培训的女性所占比例特别少。所以当会管理、懂技术、有能力的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后,会造成劳动力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降低。第三、传统农业生产结构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当丈夫外出打工而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时,留守女性就会面对劳动时间长,购买生产资料困难、天旱、劳动设施陈旧等问题,让农业女性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处于困境之中。第四、农村缺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体系,对农村女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影响。现在农村社会保障能力差、水平较低,合作医疗的作用较小,重大疾病统筹体系还没有建立健全。造成家中老人生病时,加重农村女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三、应对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负面影响和提高农村经济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农村女性教育体系,提高其文化素质
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劳动者,所以要保证农业生产安全、稳定农业生产,就要增强农村留守女性的文化水平,改变和更新其陈旧的观念,以满足建设新农村、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在农村女性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是客观事实。我国现在文盲群体,留守的农村妇女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这不但体现在由于农民工进城而出现的城市流动性打工子弟和农村留守学龄儿童的教育上,还反映出农村女性教育条件落后、教学资金不完善、教学内容较少等问题。面对这些情况,政府要从公正政策的环节入手予以解决。例如农村技术推广站可以运用夜校等形式开展农业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活动,向广大农村女性劳动者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并开展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在增强她们农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减灾防灾的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运用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农业科技的教育和普及,进一步增强农村女性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知识水平。
(二)推广农业信息和科技服务,激发农村女性农业生产的潜力
我国农业生产中不论是农产品还是生产方式具有的科技含量都较少,需要大幅度提高。在农村地区开展有效率的、规模大的信息服务与技术推广是建设农村、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运用此方式为农村女性劳动力提供实用又灵活的生产服务,促进她们提高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技能,并让她们详细了解市场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情况,提高她们的经济意识,为调整农业结构,迈向国际化、现代化奠定基础。地方及中央政府要增强财政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以补偿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缺失。例如建立起科技下乡服务到农村的田间地头,发放科技资料,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并开展专项技术讲座,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农业技术和知识。政府可以鼓励和动员高校农业专业人才,组织“教授顾问团”、“博士下乡服务团”等,对农业管理、栽培经济作物进行指导,并增强她们抗灾和作业的能力。在劳动力女性化的环境下,女人在生产管理方面有困难时,就要运用信息、科技等要素所具有的潜力,以弥补缺憾,保证粮食安全、农业稳定与经济快速发展。
(三)对农村家庭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
为了解决家人外出务工产生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三层女性选择减少土地耕种面积,在这些女性中半数以上选择将土地交给其他人管理,两层人选择将土地出租出去,以获得租金或实物,具有不足一层人将土质差、距离远的土地撂荒不种。对农业生产类别进行调整的女性劳动力占总人数的三层左右,调整方式主要有:用单季稻代替双季稻、减少或增加水稻种植数量、减少或增加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减少或增加家禽或家畜的养殖数量等。农业女性劳动力对生产结构进行调整的影响因素有两个。其一是丈夫打工提高家庭的收入,女性一人耕种土地比较困难,她们会选择减少土地耕种的面积。其二是农村家庭粮食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丈夫外出打工致使家庭降低口粮需求,女性会降低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经济作物的面积来提高家庭经济。例如甘蔗、柑桔、种桑养蚕等作物比较省力,可以分散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比较符合女性劳动力的特点,其收益性较好,很多女性劳动力会降低水稻种植面积,选择经济作物来解决劳动力少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家庭的经济收入。
(四)建立完善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减轻农业劳动力女性的负担
当劳动力参与率不断提高,农村女性的负担更加沉重,她们不但从事农业的管理和生产,还负责赡养老人。而岁月流转,让老人的抵抗力不断下降,生病特别是重大疾病,会增加农村女性的负担。现代政府重要的属性是公共性,政府要担负起建设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体系的责任,在农村范围内积极推行现阶段能够实现的医疗体系,摆脱现在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没有后顾之忧、更加幸福。完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体制能降低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负担,便于她们更好的参与农业生产,走好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每一步。四、结束语提高农业生产力、稳定农业地位是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必经途径和内在要求。我国已经体现出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趋势,成为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挑战。所以政府一定要正视农业劳动力女性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实践中要把性别意识引进到制定农村公共政策、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中,以达到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目标。
作者:王晓东 单位: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汪卫霞.农业信息化: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学术月刊,2011,(05).
[2]张笑寒;洪艳.农业劳动力女性表征与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2,(05).
[3]姚德超;汪超.农业女性化研究文献回顾与展望[J].农业展望,2012,(02).
篇5
1.构建知识体系是考试大纲对考生的能力要求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四项能力是考试大纲规定的高中政治学科的能力考核目标。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中有“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体系的建构;理清知识的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网络,有助于知识的有效存储和运用。
例如,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卷第38题第3问:结合材料三,说明该市政府是如何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
该题考查考生对“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理解、分析等能力。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包括: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依法治国原则。考生若构建了相关的知识体系,结合材料层次分别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就可以非常容易地组织好此题的答案。
2.知识体系的运用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
从命题角度看,政治试题具有科学性、难度大和区分度高等特点,综合性、大跨度的试题是适应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的要求而设置的。
如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卷第38题第2问: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要求,针对我国青嵩素产业的现状,说明如何提高该产业的竞争力。
该题要求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要求”,范围比较大。根据设问的要求,考生可从联系、发展、矛盾、创新等唯物辩证法角度去思考、解答。考生如果构建了关于“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体系,就可以非常自然地从自己的知识库中调动联系、发展和矛盾三大板块的知识,结合材料逐层分析,这样就不会出现因知识运用偏离主题而失分的问题。
3.知识体系是考生答题的重要载体
对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全面系统地掌握了学科知识,并且建立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库,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无论是做选择题还是问答题都会非常容易。如果没有建立知识体系,答题时就会出现偏离主题、答非所问等现象。
如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卷第41题:面对“用工荒”,政府应如何履行其应有的职能?
本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考生要在解读材料信息的基础上,调动有关政府的知识回答问题。有关政府的知识包括:政府的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等),政府的活动原则,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接受人民的监督等。考生若构建了关于政府的知识体系,解答任何有关政府的试题都会非常容易且不跑题。
运用上述知识体系解答本题,可得答案:①政府要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协调企业和职工的关系,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②加强宏观调控,帮助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③推动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推动农民工技能培训,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④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⑤政府还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接受监督,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1.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或对教材进行重组,构建知识体系
高考政治复习要注重对考纲、课标和教材的全面系统的掌握。所以在复习中,考生要对考点逐一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还要打破教材章节顺序,对考点进行重新整合,形成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在综合性知识体系的构建中要特别注意不同知识的重组、相同知识的归纳、相似知识的迁移和相关知识的联系等。
例如生活与哲学部分,考生就可以打破教材中课的界限,按照“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四个板块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
2.从微观角度构建具体问题的知识体系
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对某一知识点在理解与掌握上还有具体的要求,所以,考生还应针对具体问题构建详细的、微观的知识体系。比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从宏观上构建包括: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条件性等。从微观角度,就需要对某一具体知识进行细化整理。如:“系统优化的方法的要求”,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归纳:①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如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卷第12题第3问: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 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解答这一题的关键是考生是否具备了系统优化的方法的知识体系。考生根据这一知识体系的三个层次,分别从“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立足整体统筹考虑产业结构、环境等诸多要素,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不断优化组合影响经济发展的各要素”等方面结合材料分析,就一定能得高分。
3.知识体系的具体整合、归纳方法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供参考。
(1)列表法,即把同类知识用表格的形式表述出来。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清楚明白,一目了然。
如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体系:
文化对人的影响[]
来源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分层表述法,即按照知识体系包含的内容,分出一个个的层次分别加以表述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操作简便,记忆牢固。
如关于劳动者的知识体系:①劳动者的地位与作用;②劳动者的就业(从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三个角度分析如何实现就业;就业观);③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④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比较法。对一些成对出现的,其内容也具有比较、对照性质的知识,可以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条理清楚、运用方便。
如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的比较:
名称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含义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举例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影响社会总需求,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在企业生产经营方面,国家制定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国家物价管理部门核准确定公共交通、通信的收费标准
篇6
[关键词] 高校 农村劳动力 教育培训
一、高校的优势
1.高校的人才优势。高校尤其是农林高校具有栽培学、植物保护、经济、贸易、投资等各行各业人才,这些人才是广大农村地区所急需的,并且随着终身教育机制的贯彻落实,这些人才大多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不论是在参与传统教学活动,还是在现代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都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教学经验,为拓展职能,参与新型农民的教育培养创造了条件。他们可以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整合加工,生产出农民所需要的切合实际的信息资源,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农民,而且在农民消化吸收这些信息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提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
2.高校的技术优势。农民教育不同于大众文化教育而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广大农民居住在偏远的乡村,远离城市文明,空间的阻隔不利于农民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其次,由于农民大部分时间在田间劳作,很难抽出整段时间来从事知识技能的学习。因此,农民教育应围绕“科技兴农”主题,找准专业对接点,依托网络、电视、短信等载体,进行计算机信息获取和现代意识的培养,采用培训班、咨询站、网络服务、科技110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高校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远程教育与现代化文献信息服务方面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高校的资源优势。现在我国部分农村电脑已相当普及并且网络也普遍应用,用户无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借助各种通信手段接入互联网,从而接入图书馆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享受图书馆定题或跟踪服务。高校图书馆拥有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可以实现对多个数据库的跨平台检索。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简称CALIS)与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相配合,形成一个整体化、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现代文献信息保障体系,为高效率、高水平的文献信息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科研优势,理论服务于生产实践,提高科研转化率。
二、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特点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较低、作息时间和文化素质层次不一,留守人员年龄偏大等,对教育培训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和兴趣;还由于受、民族、家庭结构、地域位置等影响,制约着人们对培训的信任以及由此产生的培训效果。鉴于以上特点培训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灵活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根据农村劳动力的人员特点、岗位特点,安排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根据不同文化水平和文化环境编写不同的培训教材;根据不同的认知水平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根据不同社会组织的具体条件,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建立不同类型的培训基地和培训师资队伍等。也就是说探索一套适应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培训机制。
三、高校开展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对策措施
1.巧设教育培训内容,采取灵活培训方式。以高校为主阵地,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多数农民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文化程度又普遍较低,培训内容一定要实用通俗,如与农民生产密切相关的畜牧养殖、种植业等农业技术,要长时间、滚动式办班,组织农民轮流学习技术。对于涉及范围小,针对性强的技术,则以短班的形式组织学习,专人讲解,并上门做技术指导。高校在发挥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主阵地作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农民培训的特点,在教学流程上,实行目标、培训、实践、考核四个程序,按照农民特点采取短平快培训模式。在专业设置上,要以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为中心,以广大农民需求为重点,按照实用高效的原则,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活动。在教学形式上,力求务实多样。一是长短班结合,农闲时办长班,农忙时结合生产技术环节办短班;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讲课与实战相结合;四是讲解与专业户介绍相结合。
2.链接教育培训信息平台保障农村劳动力教育权利。高校要链接教育培训信息平台,提供最新劳动力需求动态,及时更新完善培训课程体系。建立健全新型农民培训的法律、法规,建立中央、地方各级政府的关于新型农民培训的政策、法规,用法律赋予农民享受教育培训的权利,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及其子女的劳动技能的培训要给予法律和法规的保障。以法律、法规形式建立相应的政府管理新型农民培训的工作制度体系,建立各乡镇劳动力信息数据库,做好对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引导,切实承担起发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责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依法推进新型农民培训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3.提供信息资源创新教育培训教材体系。高校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创新教育培训教材体系。培训农村人力资源所用教材不同于任何一般的学校教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特殊性。一是要求适应其文化水平,二是适用于不同工种和岗位,三是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学习形式。这样就要求有一系列教材,供学员选用。
参考文献:
篇7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过程中,社会文化道德建设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加强文化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更加重视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有助于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形成更加重视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公平公正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也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促进社会公平公正,需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公平的就业渠道,并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在以往的经济发展实践中,有的地方过分强调经济发展指标,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对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却重视不够,客观上损害了社会公平公正,不利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实际上,劳动关系不和谐,最终必将影响和损害经济的健康发展。倡导更加重视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要求我们既努力发展经济,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又大力加强社会公共道德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团结合作的氛围,形成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
增强企业的现代管理意识、民主平等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企业主降低雇佣成本的动机始终是存在的。个别企业为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不惜损害甚至牺牲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这样的企业里,工人的处境比较恶劣,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劳动收入低。这不仅导致劳动关系双方的矛盾十分尖锐,而且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有效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必须在加强法制建设、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的同时,加强对企业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现代管理知识教育,促进企业主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其现代企业管理意识、民主平等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诚信守法意识,充分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利与合法利益。
健全劳动关系道德评价机制和监测体系。当前,在个别企业中出现的较为严重的劳动关系不和谐现象,提醒我们要更加注重加强文化道德建设,健全劳动关系道德评价机制和监测体系。企业劳动关系的道德调节评价,是指根据道德的自律特点,以是非、善恶、美丑为评价标准,以启发人的道德良心、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导向功能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手段,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道德评价机制,使劳动关系双方在沟通协调中形成和保持和谐的劳动关系。在运用道德手段调节劳动关系的过程中,不仅要促使每一个企业坚持正确的道德立场和道德准则,用社会道德标准积极主动地调节好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而且更要加强对全社会的引导,在大力强化劳动监察工作的同时,通过加强劳动关系道德监测体系建设,改变仅仅从经济的角度看待企业发展的倾向,让全社会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道德监督与评价,形成全社会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格局,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
篇8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建议
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一直牵动着国家的政策,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这不仅直接关系到是否可以从根本上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进行解决,而且也关系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行,这和实现社会正义,公平也是相一致的。要充分认识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就业因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农业增收和农村繁荣的主要方式。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部分的工作都可以用机器来完成,而机器又要比人方便的多,这样就在农村形成了劳动力剩余。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进行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也在逐步增长,但仍然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发展仍然是有限的,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动。
2.促进城市建设和繁荣的重要力量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民们开始在乡镇企业就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可以说,农民工对城市建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3.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这是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共同趋势,。在中国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盈余的农村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大量的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流动,我们必须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按照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目标,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的进行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问题
1.城市和农村仍然存在就业体制上的障碍
户籍制度一直是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农民和商业城市的工人不能获得平等的社会地位,也不能平等就业,也得不到同等待遇。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已开始淡去,但至今仍没有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
2.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低
农村人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文盲的有,小学文化的有,初中文化的有,半数以上的几乎没有任何的教育,或者没有参加过任何的培训,这种情况造成了人员素质的低下。由于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长期水平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其中大部分工作是城市工人不想干的厚,重,脏,累的活。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农村的回流现象较为严重。
3.农民工工资水平低
尽管,近年来,农民工工资有所增长,但是在物价增长的同时,这些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比例计算下来,工资还是没有增长。
4.工人权利难以保障。目前,一些行业依然较为严峻是农民工工资的拖欠。尤其是到中国的农历新年,农民工聚在一起,去到主管部门去讨债,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农民工劳动合同的比例很低。签署劳动合同,按照基本劳动权利,保护农民工合法权利,有半数以上的农民工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5.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农民工一般都不会参加社保,即使参加了,整体的水平还是比较低。外来务工人员的整体水平较低,参与社会保障的比例很低。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建议
1.深化结构改革,逐步消除体制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城市和农村户籍制度,是对农民工不公平待遇的根源。目前,一些小城镇的户籍制度已经放开,上海,广州等城市也纷纷推出了新的户籍制度,但户籍作为一个整体的改革仍然是一个很长的路要走。逐步实行户籍放开的政策,保护农民工和城镇居民平等地位,为城镇居民的发展创造平等的生活条件。
(2)改革劳动就业制度。政府应该对现行的就业制度进行改革,统一城乡就业政策,对体制和政治上的障碍进行消除,使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享受同等待遇。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是密切相关的。提高农民工参与各项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保障农民工劳动力转移。
2.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劳动力市场,建立统一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就业服务体系,从内到外,公开竞争,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监管方面的作用和农村劳动力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制度化。切实维护劳好农村劳动力的权益,在企业实现平等的就业权利,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继续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
(1)城市和农村地区,不同地区的长期就业机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发展乡镇企业和区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转移,因此,要鼓励区域流动的农民进入大中等城市就业的同时,我们应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继续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努力扩大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2)中国人口众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城市规模过大,势必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就业,教育,法律和秩序,交通,环境等。此外,由于在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高,能够吸引农民到城市定居,是不同类型的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促进农民有序转移到城镇,要坚持以小城镇和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3)鼓励返乡农民工自己创业。农民返乡自己创业,在成功创业以后,企业又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样就可以改善农村的就业环境,缓解农村就业方面的压力。
(4)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人员始终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人员的素质培训和知识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这样可以适应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化速度,为了适应农村广大劳动力的转移的需要,应该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以及以技能为主导的农民工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篇9
论文摘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难度最大而又非完成不可的一项任务就是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长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那么农村应该靠什么来脱贫致富从而实现小康呢一是发展现代农业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二项都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个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日标,十六大报告对“个面小康”的解释是惠及十儿亿人的小康,日前我困农民占个困总人日的}o%以上,如果农村小实现小康,就小会有个面小康日标的实现,所以个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困苹命建设和改苹的根木问题)实现现代化日标,个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难度最大而又非完成小可的一项任务,就是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t<,小断提高农民产卜活水平)要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尽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在于:一方面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武装传统农业,尽快提高j’大农村、农民的科技素质,_另一方面解决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这就要求我们农业职业教育承担起为农业、农村一线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农业职业技术人才的重任,其它职业培训学校(机构)为农村人日转岗、转移提供就业培训,为个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新贡献、
一发展现代农业,从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农业产业转型一一必须培养大批能领导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应用型人刁一。wwW.133229.COm
个球市场的形成,我困的农业产卜产经营已经纳入了世界农业产卜产体系,而我困是一个产业化程度很低的农业大困.我困大部分农产品没有比较优势(规模小、成木高、质量低,标准体系小健个,等等),并且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普遍小高,使我困农业科技含量小高,科技水平的落后导致农业的劳动产卜产率低下,农产品价格偏高、无法与困外农产品进行竞争、加入wtc)之后,更缩小了政府保护农业的空间,很多限制进日的措施都无法继续使用,我困一此农产品加}一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竟争,我困农产品小仅难以开拓困外市场,而且连保住困内市场都难)这必将减少农民的就业机会,减少农民收入)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武装农业产业大大增加农业产业的技术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劳动产卜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提高农民收入、即从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农业产业战略转型、
这种战略转型的卞要内容包括:
(1高技术基础转型()既要发挥传统耕作技术的优势,又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武装农业产业,大大增加农业产业的技术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劳动产卜产率和土地产出率、
(2)产业结构转型()低层次的产业结构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刻闭狭小的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面对市场范围的扩大和竟争的加剧,面对需求层次的提升和需求多样化,农业产业的供给结构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3)产业组织转型、农业产业的产卜产、加}_、储运、销售、服务等环节,应通过专业性产业组织分}_}办作去完成,发挥分}一优势,以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竟争能力,形成规模效益、
事实上,改苹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发产卜了巨大变化,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小城镇应运而产卜,农村产业结构发产卜着新的变化,不f:统农业逐步转变为种、养、加一体化的大农业,科、}一、贸一条龙的新模式,初步形成了食品、饮料、果品、纺织、造纸、皮毛、药材、酿造、编织、饲料等十大农产品加}一业,数白个品种的农副产品加}一体系)农村经济成分旱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涌现出一批新兴产业,形成了以集体经济为基础,以乡镇企业为重要产卜民点,以港澳台地卜_和外商投资企业为补充的农村经济结构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的升级,农业的现代化.对劳动者的文化、技能、知识结构等要求将有明显提高)伴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旱现出新的特点)农村迫切需求掌握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技术、善于把科1i)}-1戈果进行一次开发、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h得经营答理、能领导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最明显的例r就是西部资u}优势之所以小能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根u},乃是农村劳动力文化技术素质太低,适应小了现代农业的技术要求和结构变化,只能从事体力性的简单劳动,数量众多而无质量优势)小仅当地缺乏资u}有效持续开发和利用的人才,而且小能满足外来资金投入集约化资u}开发的劳动力技术要求)所以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顺应这一变化,要大力发展农业职业和技术教育,加强职业技术培训,肩负起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的jll史责任)囚此积极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和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将来是木科),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造就一支数量庞大的、素质过硬的、适应现代农业大产卜产要求的农民队伍,从城乡一体化、个面发展教育、为农村教育提供出路这一角度看,有其深远的战略意义,需要立即付诸实施,
一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一一其“突破点”在于教育,要大力发展职业和技术教育。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小在农业产业上,而是在非农产业上,即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上、所以带领个困人民奔小康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让他们充分就业的问题)而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重要保障
据初步匡算,我困日前1/3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极小充分状态,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在1.5亿人左右)而且21世纪初期农村劳力将处于新的供给高峰,据预测,20o1-2010年个困农村将新增劳动力6350万左右、即使前20年保持年转移匕八白万人的速度,到2020年,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托力小可能有根木缓解)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是造成农业劳动产卜产率低、农民收入增加困难的根木原囚)
怎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纵观各u社会转型的jll史经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木路径是城乡勺_动,良性转换)通过推进}_业化和城镇化战略,有序地把一部分农村人日转化成非农产业人日,进而游离土地变为城镇人日,从而融入现代社会产卜活之中)通过教育、文化、科技、人员交流、产业联系、各种媒体的纽带和中介作用,把城市现代文明输入农村,逐步改造农村的社会意识)
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必须大力发展}一业,发展}一业的重要途径就是吸引外资,使我困成为资木市场,成为}一业制造大困,山此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中央1999年经济}_作会议明确把中困定位于“最终产品制造业大困”,困外也已经普遍认为中困是21世纪最大的“世界}_厂”、到底中困能小能成为世界}一场,就在于中困能小能把握这个机会,能小能提供大量高素质而相对低价的劳动力)以中困在个球产业分}一中的实际地位,我困日前客观上只能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保持在困际市场的竟争力)而这种优势实际上产产卜于农村高达1.5亿以上的过剩劳动力,但日前在中困4.8亿多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其中大专以上的只占到2.6%,初中及初中以下的仍占88%,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小高,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非常缺乏.这种状况小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我们必须注意到光靠廉价劳动力来竟争是小够的,囚为这并小能改善他们的产}一活质量,廉价的劳动力价格小能使他们富裕起来,离小康产卜活还甚远)),囚为现代企业正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化,劳动力将山过去的简单-体力劳动型向技能型、知识型转变)囚此必须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训}一作,以小断提高民}一素质,提升其就业技能,增强其在劳务市场上的竟争力)怎样刁一能有高素质或者说合格的素质昵?就需要加强训练,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提升其就业技能)政府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开展农村人力转岗培训,开发相关课程和教材,1i)}究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就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场所)
三农村人日转岗、转移就业培训将成为各级政府教育、农业部门近20-30年}一作任务的重中之重,政府应把农民教育当作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任务来抓。
篇10
根据调查,目前15个乡镇31个村共有外出务工人员3215人,务工地点涉及广东、陕西、宁夏、青海、北京、四川、新疆、河北、山西、山东、内蒙、江苏等12个省市,外出人员中,男劳力所占比例较高,为71.2%,女劳力所占比例为28.8%,据统计,在全县劳务人员中,从事建筑业的占28%,饮食业的占31%,加工业的占6%,批零业的占5%,农业生产的占5%,交通运输业的占2%,从事搬运等其他行业的占23%左右。这些务工人员月收入大部分在300元-1200元之间,有技术的务工人员月收入可达到2000元。目前,全县劳动力转移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劳务输出正逐渐由体力型向高素质、技能型转变,零散型向规模型转变,短期型向长期型转变。
一、张家川县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的来说发展势头较好,但从调查所掌握的情况来看,面临的制约因素也很多,这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培训工作实效性不强。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是全县农村劳动力结构的重要特征。据统计,外出务工人员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0%,初中文化程度占63%,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占1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只占2%;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0%左右。绝大多数农民工无一技之长。因此,大多数务工人员只能从事劳动型、体力型工作。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的提高。
(二)基础投入严重不足,基层工作十分薄弱。相对而言政府部门更加关注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则显得支持力度有限。由于政府的信息服务工作滞后,许多农民与外界接触少,获得用工信息的渠道不多,获取的信息量少,在外出务工的时候,时常面临不知往何处去,出去后干什么的困难。由于缺乏信息平台,劳务市场的用工信息和农村劳动力的求职信息难以实现自动对接,全县70%以上的农民外出务工是靠外出的农民工获得信息,而从公众信息渠道获得就业信息的却很少,农村劳动力转移只能继续走自发盲目转移的途径。
(三)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影响劳动力转移的进一步发展。一是大多数农民受小农意识和陈旧思想的影响,不少农民怕苦畏难,怕担风险,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受传统的固守土地思想和不愿背井离乡去吃饭观念,缺乏闯荡的意识,宁可成年守着几亩地,也不愿走出去闯一闯。小富即安的思想根深蒂固,阻碍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二是多数人的意愿是“离土不离乡”,主要是缺乏敢闯敢拼谋大业的思想,局限于小农意识,维权意识差,害怕工资、安全、生活方面得不到保障。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见效快的建筑、餐饮、商品流通三大行业。而从事工业加工制造业、维修业则比较少,主要原因是不愿投资学技术、怕吃苦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观因素。
(四)劳务输出总量不大,流动范围不广,季节性流动显著,没有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辐射面。一是剩余劳动力总量大、素质低,寻找工作难。二是季节性流动对“农民工”管理难。
(五)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环境比较差。主要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还得不到有效保护,绝大部分农民工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政策,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将农民工完全纳入,农民进城务工仍然受到许多不合理限制。
二、加快张家川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根本上讲要靠加快经济发展,通过经济增长拉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基本思路应是,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以发展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城镇化、组织劳务输出为载体,以强化劳动力培训、提高就业技能为着力点,理顺城乡劳动力就业的组织管理体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城乡统筹就业。
(一) 广开转移渠道,努力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就业潜力。围绕培埴林果、畜牧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畜禽产业,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得到就业。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进一步创造良好环境,吸引外商投资兴建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导本地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发展加工制造、商贸餐饮、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农村三、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畅通农民工异地就业渠道,扩大劳务输出规模。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务输出管理服务网络,加强区域劳务合作,在东部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劳务输出信息站,形成劳务接收地、劳务中介组织、劳务输出地之间互能信息、密切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