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范文
时间:2023-03-21 11:4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健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40年前台湾医疗服务量的80%是由公立医院完成的,非公有的只有20%;而现在,76%是由非公医院完成的。在大陆,我们现在看到的数据是,医疗服务量的92%是由公立医院完成的,民营只有8%。这表明,私立医院的潜力是足够的。
不久前,前卫生部部长高强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几位司长,带了近百人的团队去台湾考察台湾的医疗系统。台湾的健康保险跟医疗是怎么博弈的?台湾的医院是怎么变革的?以前台湾的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红包、回扣盛行,而现在统统没有了,这些是怎么变过来的?这将是民营投资或者是民营医院未来最重要的制度和法规依仗。未来的主流必将会是非公系统,从制度层面我们有非常多的期待。
医药行业的发展动力在哪里
过去的十年,是“新医改”的十年,同时也被称为医药行业的“黄金十年”。在未来,医药行业会向何处走?医药行业的发展动力又在哪里?
陈鹏辉
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有利于中国做创新药物的根本性因素改变。第一,全球最近几年发现了一些新的机理、新的靶点,这为创新性的公司提供了另辟蹊径的途径,不再是大家一窝蜂地都去做仿制药;第二,不管是苏州,还是武汉、天津,政府对初创的创新型制药企业,从资金到政策上的扶持都比前几年有了很大提高;第三,CRO公司为中国的创新药、仿制药企业打造了非常好的平台,中国的制药成本有所下降;最后,中国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支付意愿都在大幅提高。
我认为以上这四点是推动中国医药创新研发的一些动力和新的增长点。但是,我们过去面临的难点依然存在:审批周期长、等待时间长、从招标到医保没有配套的支持政策等,但如果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我相信这一切应该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我认为创新药会成为将来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热点,我相信再过十年二十年,中国创新药的企业会走到世界前列。在中国,创新药一定是不能被忽视的投资领域。
禹 勃
我认为医药行业创新的动力足够,未来中国医药板块大的机会在哪里?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谈。
一方面,我的基本预期是,未来5年~10年,中国会成为全球药品的供货中心。第一个原因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给中国的医疗板块带来投资机会,中国目前原料药产能约为270万吨,到2016年很多小分子化合物专利到期之后,产能预计会达到400万吨;第二个是,高端制剂也是基于全球原料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原料优势,中国未来几年时间在制剂上会有大机会;第三个是,依附中国品牌的中医中药,近来国家出台的关于中药产业的一系列政策,都非常利好;第四个是,中国活跃的资本市场与创新的结合,以及全球人员的储备,中国创新药的机会会大大增多。
另一方面,从内部环境来看,国家投入资本所形成的增量市场。过往的20多年里,医疗行业复合增长率达20%以上,中国基本医药板块未来20%的增长率还会持续。
姚元杰
医药行业的机会是产业变迁、产业升级背景下的机会,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医药行业可以用四个字概括:缺医少药,一大批制药企业都是在这种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之后,不少民营企业进入制药领域,之后,这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产能逐步变成营销。我们现在老提“看病难、看病贵”,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要“看好病”,你吃的药不见得是假药、劣药,但也不见得是性价比高的药,这里有很多工作要做。另外从产业升级的角度来说,医疗器械应该也会有很大的机会。
再一个层面是制度变迁的机会。医疗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变迁带来的投资机会,中国过去几十年中很多行业都出现了这样的案例,也有很多机构从中分享了很大的红利,比如金融业、银行、保险,都是逐步放开的。制度变迁的机会,值得投资者长期关注。
篇2
中国的财富增长和生活水准的提高,再加上对于提高社会保障的急迫需求,都为创业投资者和西方交易商创造了极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同时,中国机遇还为全球大型医药公司提供了并购市场的选择。“大型医药公司几乎都来到中国,他们全都为其未来发展在中国下了赌注。”安永(Ernst & Young)全球生物科技行业主管合伙人Glen Giovannetti表示。“他们传统的市场―欧洲、美国和日本全都出现增长放缓甚至停止增长的情况;他们都普遍面临更多且类似的竞争,如提供不同产品以满足不同需求的竞争。”
特定投资领域
面对广大开放的投资空间,大部分创业投资公司都有能力避免前沿的药物研发等高风险领域,从而把握其他尤为利益可观的机会。“我们依然处在容易实现的目标投资阶段,风险有限但成长潜力巨大。”派杰公司的主管陆洪波表示。
“我们也热衷关注专科医院:癌症医院、血管专科医院等。”富达亚洲(Fidelity Asia Ventures)健康医疗部门合伙人陈立实(Norman Chen)表示。“我们非常热衷服务业,我们认为服务领域一直缺乏创新和管理品质。”
孔繁建则将服务概念扩大至相关的金融服务领域。“我们知道医疗改革将会创造出大量投资机遇。”他说。“在美国,有许多为医疗健康保险提供支持的基础设施。那些基础设施在中国还没有实际存在。”
陈立实认为中国将经历大规模的医疗健康体系的改革,这种形势为投资者创造出机会。“从整体医疗健康产业市值规模衡量,中国是美国的1/20,医疗健康服务市值规模方面,中国则仅为美国的1/100。差距悬殊。”
在认同医疗服务、以及其他领域如兽医药品和医疗器械领域的重要性与吸引力的同时,陈立实还强调了被一些人认为相当具风险性的价值投资机遇,如早期的医药开发公司。
外包与跨太平洋合作
在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成长与发展中,印度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中美健康医疗产业的合作则对其形成一定的竞争与威胁。这部分应归因于药品研发外包的巨大潜力,而外包则是由美国不断上升的成本所驱动的。
成本节约和创业投资的结合对于即便是西方药品开发公司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药物开发公司在美国和欧洲常常缺乏资源来为他们自己的市场开发药品,更不用说日本或中国了。”Sam Fazeli承认。
目前在美国需要花费40亿美元开发一种新药,相当于20年前美国医药开发创业投资最繁荣时期规模的10倍。但在中国,李怡平说:“开发成本可能比美国要低20-30%。”因而创业投资者转向对合同研发外包(CRO)进行投资,将其作为一个非常有利可图的投资焦点。
“一些CRO在中国增长迅速,这是由治疗学和入院病患登记的类型不同导致的。”梁颖宇认为。“对于临床试验,亚洲类型的癌症或疾病的病患登记在中国要容易的多。”Fazeli同时还着眼于一种可能性,即“在中国开发药物,然后在美国和欧洲申请生物技术许可证,这是一些印度公司经常采用的方式。”据了解,大型跨国制药及研发公司正选择把开发及制造等工作交给中国、印度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去做,印度的仿制药领域在国际上具更大影响力,但跨国制药公司在新药研发方面则更愿意选择在中国进行。
此外,美国机构投资者对于医疗健康业的支持深度―包括对早期高风险创业阶段以及大型成熟公司的投资,则成为另一跨太平洋合作的重要方面。这使美国成为中国公司可能的上市目的地之一,这也同时为具备行业知识的医疗健康创业投资公司带来相应的优势。
“对于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来说,一个拥有充足资本、现金和殷实财富资源的地方就是美国。”Fazeli表示。“美国有一类投资者,他们对于高风险、高回报的交易是比较习以为常的。”Giovannetti认为。李怡平则谈到其自己公司所做的成功上市企业的经验。即便是在美国以外的市场,中国医疗健康公司的IPO都表现良好。“我们看到至少有三家中国医疗健康公司在英国上市,”Fazeli补充道。“其中一些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极佳―这都是由其呈现的卓越成长所推动的。”
对于最终在中国创造出逾10亿美元规模的医疗及医疗健康大型公司的观点,所有医疗健康产业投资者都表示认同,他们认为这些企业将可与那些已在印度发展起来的公司相媲美。
“我们当然相信会有一些‘本垒打’出现的,”陈立实总结道。“在药品开发阶段,他们或者会获得大满贯或者将被三振出局。”
风险比回报更高?
即使是在中国投资没有通常的风险溢价,但医疗健康业依然是一个极具风险甚至充满失望的投资领域。“在考察药物开发公司时,我是有过许多教训的。”Fazeli警告说。“我给不了你很多成功的案例。”Giovannetti认为在药品研发领域,“坦白讲,大部分案例是失败的。当赢得成功时,就是大成功,但大部分情况都是以失败收场。”
财务和战略投资者也许对于投资机遇的整体境况并没有充分认识。“我愿意以局外者的姿态专心做一个分析,即对于我们公司来说,到底在中国有哪些真正的机遇。”Fazeli说道。“许多投资都是在中国赚钱很容易的信念驱使下进行的。但要在未来取得真正的成功并不容易。”
但有一些策略可以减低风险系数。Fazeli和Giovannetti都提出可以先开始投资于一个低风险的业务、然后用赚到的资金投资研发。但对于所有创业投资者来说,最根本的保障是要认真挑选管理团队,并在快速增长的中国环境中,具备帮助公司扩张规模的内在能力。
“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因素,是有能力运转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李怡平谈到。“你可以进行尽量多的尽职调查;你最担心的是:是否你的公司或你的关键管理层能持续坚持并向他们所承诺的方向前进。”
篇3
[关键词] 医疗健康;App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F12 [文献标识码] B
一、绪论
近几年来IT行业发展迅速,人们日益体会到移动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带来的方便和益处,随着人们对移动设备的推广和使用,IT行业逐渐地发展成熟,IT技术逐渐地渗透到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各个领域,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各个行业的App也随之应运而生,医疗App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至今医疗App的大体框架已基本形成。
在国外医疗健康类的App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据皮尤网络和美国生活项目调查显示部分智能手机用户都安装了一款有关健康类的App应用,并且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2011年将医疗健康类的App纳入了管制范围,而对于国内刚兴起的医疗健康类App的管制,中国政府有望跟进[1]。
国内医疗App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发展势头比较好的App应用软件如丁香园、快速问医生、好大夫在线等,这些较为知名的健康类App凭借着对国内市场的准确定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同的健康类App主要的运营方向也不尽相同,市场上的医疗健康类App提供的功能以医疗查询、疾病查询、就医信息、症状自查居多,这些功能极大的方便了患者就医以及自身的保健。但随着App的广泛使用,医疗健康类App出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而本文正是对此类App如何去更好的应用以及应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通过对医疗健康类APP应用的研究和分析让更多人了解医疗健康类APP应用,为医疗APP市场分析人员提供可靠的分析方向,进而满足医疗卫生中多元化的需求。
二、医疗健康类App在国内出现的问题
1.医疗App市场鱼龙混杂,缺乏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2]
虽然现在患者能够通过移动App接受一些治疗方案,但是这些治疗方案是否真的能使患者康复,这还是一个问题。在过去的几年里各种健康咨询与简单问诊类的App层出不穷、他们有的通过网络的回复、图片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一方面从手机输入症状,患者所描述的信息可能并不完整而且他们所描述的信息有可能并不准确。另一方面通过手机问诊时医患之间并没有彼此之间的信任。而这两方面的根本原因就是相关部门对医疗APP的审核缺乏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
2.医疗App行业应用发展环境并不规范
目前国内医疗App并没有像美国一样将医疗健康类的App纳入国家的监管范围,并且国内的医疗行业并没有完全的开放,大多数的医院并不愿意共享患者和医生的私人信息,以致各地的App厂商与卫生机构的合作仅仅局限于地方区域。
3.医疗健康类App应用具有局限性
目前手机App应用功能普遍都有“手机问诊”类功能,通过手机问诊但能否做到确诊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检查,因为手机用户的所描述的一些症状可能只是“标准化”的症状,而在医学上一些细微的差异都可能是不同症状引起的[3]。除此之外医疗健康类App使用的对象范围具有局限性。目前医疗健康类的App使用人群一般为青年人,老年人使用甚少,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老年人患病的症状可能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使用“手机问诊”功能造成误诊的几率远大于青年人,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的使用在中国起步较晚,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使用并不太熟悉。
4.医疗App应用中的数据的质量和真实性无法保证
医疗健康类的App并没有纳入政府的监管,当使用医疗健康类App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损害时并不能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有效的维权。对于医疗健康研究模糊的领域,一些健康类的App谎称一些食物或保健品能够预防某些疾病,更有甚的是现在医疗App很多疑难解答来自于一些普通网站的搜索,其解答的内容良莠不齐,可信度很低。
三、App应用分析
1.医疗健康类App并不能替代常规的就诊
医疗App中的就诊咨询服务只能帮助患者了解大概的病情,对于疾病的确诊与治疗还需要去医院就医,因为对于现今App的功能还无法对患者进行临床测验,只能通过患者的描述提供诊疗方案,但患者的描述往往是不全面、不科学的。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急诊病患者更要慎重的使用App中的“手机问诊”服务。
2.移动数据库的建立可使App更加“智能化”
近些年来,由于一些医疗App误诊的事件,使医疗健康类App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而促使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如患者对自己的病症描述不清,患者的病症是由多种疾病的并发症引起的,但从App本身来说,它对患者的“诊治”太过“标准化”,对于一些个体化的差异的诊治不够“智能”。而如何才能使App的诊治更加“智能”呢?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移动病情数据库,通过以往手机App用户的问诊,积累一些常见疾病的数据资料,当再次有这样的患者询问时便可以从以往积累的“经验”中向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3.医生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可更好的促进App的发展[4]
如今App的市场鱼龙混杂,支撑App的医生团队更是数不胜数,在这样的环境下唯有建立一个医生信用评价体系才能使医疗App体制更加的完善,就像“淘宝”中买家买到商品后对卖家商品的评价一样,通过“好评”建立卖家的信用级数,通过这样的体系从而使医疗健康类App更好更快的发展。
四、结论与展望
首先,医疗APP终究是为人们的医疗健康服务的工具,它终究不能代替医院医疗中的全部工作,只有协调好医务人员、患者、移动健康类APP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发挥医疗健康类APP在医疗中的作用。其次,技术的发展始终要以人为本,而脱离人们的需求去谈技术的开发是不符合实际的,也是不现实的。医疗健康类APP也是如此,它的开发离不开人们的需求,人们的需求是开发的原因和动力。医疗App使医疗资源得到了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从而使我们通过医疗健康类App得到更多的医疗资源。未来的App通过建立一个良好的医生信用体系使患者使用移动App终端便可得到不同级别的医疗服务,并且未来的App趋向于“智能化”它不仅可以作为医生传输信息的工具,而且可以通过检索移动数据库进行“智能”的分析与判断,给患者一个合理有效的诊疗方案。
[参 考 文 献]
[1]五大趋势预测[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3(12):49-51
[2]刘砚青.“掌上医生”只赚吆喝不赚钱[J].中国经济周刊,2013(35):70-71
篇4
中心秉承“凝心荟萃,追求卓越”的精神,遵循内涵管理精细化,均衡发展协调化,人才建设多元化的发展目标,着力构筑人才学科高地,以“凝心荟萃”人才学科十大孵化工程为载体,加快人才培育,激励科研学术。中心现有卫生技术人员144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65人;市级后备人才2人,市级名中医社区师带徒1名,区人才和中医专项培养5人,院级后备人才23人。近2年来,横向合作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独立承担市级课题10项、区级和中医专项课题10项,发表SCI论著2篇。
中心与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利用精神学科优势,打造心理卫生进社区特色项目,提供全方位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社区95%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纳入家庭医生分层链式管理,推进“1+1+1”签约服务,开展上海市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创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专项、“健康云”试点等。中心以家庭医生责任制为核心,全面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亚健康及伤残、失独等家庭群体,为社区居民提供适宜、优质、便捷、连续、全程的健康照顾服务,并承担龙华寺重大民俗活动、滨江地区音乐盛会、体育赛事和滨江建设者之家的医疗保障任务。中心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上海市文明单位”十一连冠、世博优秀工作集体、上海市平安示范单位、上海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等多项国家级、市级荣誉称号。
中心的特色医疗品牌赢得了居民百姓的认可和称赞,同时也培育出了一批优秀的医护人员,成为居民百姓健康的“守门人”。扎根龙华社区15年的高文娟医生便是这样一位广受好评的“大民星”,她的事迹多次受到《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市级媒体报道,受邀做客“陈辰全明星”电视访谈节目,入选《全科医学周刊》“10张可爱的脸庞、10个感动的瞬间”。近2年来,她先后获得“第二届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称号,市卫生计生系统“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
1 家庭医生,“从心”出发,“智慧”施治
高文娟是全科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任龙华恒地苑和丰谷路社区团队长,签约881户家庭,为2 736位核心居民提供服务。1年中,家床、插胃管、导尿管、心电图检查、肢体康复等预约出诊高达1 706人次。成为集“全科医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于一身的全能型家庭医生。社区居民都说“高医生看的是病,呵护的却是心”。
在推进上海市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的试点工作中,高医生勇于创新模式,以“零距离、公益性、人性化”的理念,提出开展全日服务、全程照顾、全面负责的“三全”服务模式,补全居民的需求盲点。社区居民潘老伯是个植物人,作为他的家庭医生,高文娟待他像正常患者一样实现全程照顾。高医生查资料、研究营养学、护理学等,手把手地教家属把食物和肠内营养液通过鼻饲“喂饭”的技巧,如何翻身擦背保持清洁,防止褥疮和皮肤感染,如何帮助他按摩肢体,活动关节,减缓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高医生在体检时发现潘老伯肺部有湿音,检查血常规后怀疑为肺部感染,她果断地对其家人说“立刻送医院”。潘老伯经历了1次臀部褥疮,5次重症肺炎,每一次都因为送治及时而转危为安。他女儿激动地说:“高医生是我爸爸的守护神!”。
2 家庭医生,因为“用心”,所以“有爱”
“三全”服务让高文娟的“粉丝”日渐增多,她的电话号码一传十,十传百,5 000多张名片不够发。这其中,就有一位远在西昌航天卫星发射站的“超级粉丝”,他是俞二新村张阿婆的大儿子。高文娟照顾阿婆6年,每周都通过用手机发送照片,让他亲眼看到母亲的健康状况和看到母亲过百岁生日。阿婆去世时104岁,大儿子读的悼词就是一封写给高文娟的信,他声泪俱下地说:“母亲最后的愿望,只是对高医生说一声谢谢!”
孟奶奶肠道癌前病变,被细心的她早期发现;脑梗后失语的张老伯,一见高医生就竖起大拇指;老、中、青三代均患高血压病的家庭药箱瘦了,一家人成了“现身说法”的志愿者;大树下病友们围着她开“沙龙”,私底下都说“签约就找高医生,一个人看病,全家人受益!”。
3 家庭医生,“心术”传承,健康接力
随着社会发展,社区的健康问题日渐增多,如慢性病年轻化趋势明显、脑卒中瘫痪老人多、单亲家庭亲子问题多、生命终末期患者无处可去等,高文娟不仅忙碌于临床一线,还带领团队围绕团队式服务、家庭式照顾、医养结合、居家舒缓疗护和康复治疗等开展社区科研。迄今,她独立承担市级课题1项和参与3项,近2年在中华核心期刊5篇,被评为2015―2017年度徐汇区学科带头人。
篇5
首先,国家提供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是一种社会福利的健康保障,它规定凡是和企业有雇佣关系的个人均可参加,它提供了门诊、住院等最基本的健康医疗保障,是部分报销型的,属于补偿性质。所以有单位的职工均可以有一份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在此基础上,现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有一种带储蓄型的行业保险,在规定储蓄额的基础上免费提供少量意外伤害、癌症保障;另外2006年4月1日北京市政府即将给全市的退休人员做的第一件好事就是将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后个人住院自付部分再报销50%。
其次,外资和效益较好的企业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为职工提供团体补充医疗保险,在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报销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未能报销的部分,最高能达到实际花费的90%左右。这是企业自愿的。
再次,就是现在红红火火的商业健康医疗保险。当前市场上的商业健康医疗保险主要有三大类――重大疾病保险、住院费用报销型保险及住院补贴型保险。
重大疾病保险以特定疾病的发生为给付条件,在一般情况下,只要被保险人被确诊患了合同界定的某种重大疾病,不管医疗费用多少,都可按保险合同上的约定额度获得赔偿。这类重大疾病险种,是目前保险公司比拼的重点,历经多次改头换面,已经发展为储蓄型的重大疾病保险、定期的重大疾病保险、附加险型重大疾病保险、变相分红型的重大疾病终身保险、定期的少儿重大疾病保险等多种类型,还有专为高收入人群设计的高额重大疾病保险(以泰康的《尊崇一生》最为典型)。保障的重大疾病类别由7种发展到现在的32种或者更多。
住院费用报销型保险以发生意外或疾病而导致的住院医疗费用为给付条件,按保险合同约定比例报销。这种保险与社会保险和其他商业保险形成互补,理赔金在被保险人住院结束后给付,需要被保险人提供相应的费用发票。这类保险主要以附加险的形式出现,关注的重点是能否顺利续保。
住院补贴型保险是被保险人因意外或疾病导致住院,保险公司按合同约定标准给付保险金补贴的收入保障保险,与社会保险和其他商业医疗保险无关,也是在住院结束后给付。以泰康人寿的住院津贴保险最为典型,一般投保3年后能够享受续保。
由此可见,以上三种健康保险保障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不同家庭成员、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多有侧重。
还有一种就是门诊医疗保险,在目前的保险市场中,由于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较大,门诊费用保险还比较少,一般只是在团体医疗中才有附加门诊费用保险,个人健康医疗险中门诊费用类保险产品很少。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只有附加意外伤害门诊医疗保险,也就是说还没有开发出由普通疾病引起的门诊保险。
在银行柜台也可以买到的重大疾病责任的储蓄性保险,一般适用于年龄较大不便体检的客户。
篇6
我国医疗服务费用增速超过了人均收入的增长,医药卫生开销已成为家庭食物、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消费。
对医疗机构而言,医疗服务本身就是“产品”。但这一“产品”与一般服务产品的内涵不同,它是要满足患者身体康复的需求,可以用“医疗服务包”来诠释或定义它的特点。“医疗服务包”是指具有患者可以感知医疗服务的一系列特征,如医疗设施与设备、服务环境与态度、药品供应与质量、医务人员的服务技能、服务流程、医院品牌要素等。
我国居民中患病人数不断增加,每年有50.8亿以上人次患病,医院成为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场所,那么您对所享受的医疗服务满意吗?今年“3.15”的主题为“消费与发展”。为了医院更好的为百姓健康服务,我们有必要对医院的医疗问题做一个审视。
四川省某县第二人民医院产妇死于手术台事件
2008年10月初,四川省卫生厅得到某产妇死于某县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台的举报,经组织专家调查情况如下:产妇蒋晓燕,30 岁,足月孕,2008年8月31日下午3点入某县第二人民医院待产,18时实施剖宫产手术,23时40分 死于手术台。县法院9月5日裁决医院赔偿34万元。医院9月8日将相关情况和相关责任人处理情况向县卫生局进行书面报告。
案例分析:
1. 产妇入院待产尚未发作,家属请求手术便于将来小孩上学年龄合适。在不属于剖宫产急诊手术,家属有口头请求但无书面请求,且术前许多检查结果未出,也没有按产科手术常规要求备血的情况下,医院实施急诊手术。手术第一次关腹后,发生产妇大出血,医师再次开腹手术,产妇最后死于手术台。据麻醉医师、器械护士等介绍,产妇从入手术室到死亡,共被开腹三次。
2.没有认真贯彻三级医生查房制度,术前未经上级医师查房,术中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上报上级医师。
3.当班麻醉医师没有按规定在术前探视病人,了解与麻醉相关的情况。
4. 术中取出胎儿后,产妇出现血压下降并大量出血,手术医师没有及时检查引起大量出血的原因和采取相应止血措施。
5. 麻醉医师在产妇血压下降,明显出血的情况下,没有提醒手术医师做输血准备。
6.对产妇大量出血没有及时采取抢救措施给予输血治疗。
7.在选择检查创面、填塞纱布、输血、补液等抢救措施无效的情况下,没能把握时机及时切除子宫以挽救产妇生命。
8.术中临时配血时间过长,延误抢救时机。
9.手术过程中无特殊原因麻醉医师换班,且存在交接不明情况。
10.病历记录输血量大于实际输血量。
11.病历记录通篇无手术过程记录,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且病历真实性存在较多疑点。
12.发生重大医疗差错后,没按规定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3.卫生行政部门收到医院报告后没有按规定及时查处和追究相关责任。
根据调查组两次调查核实,认为蒋晓燕医疗事件是典型的医疗责任事件,从事件的多个环节反映出医院管理悬空,各种规章制度没有得到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没有落到实处;工作人员极度不负责任,严重违背医疗常规和操作规程,凭经验和印象执业;调查组反映,接受调查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医疗安全意识比较淡漠。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产妇苦等6小时失血而死
2008年10月8日,已经育有1子、再次怀孕4个月的董明霞住进济阳县中医院准备做流产手术。9日上午董明霞在接受清宫手术中突发大出血。
手术前,董明霞血型检测为O型。在准备输血时,医务人员才发现董明霞是RH阴性O型血。医院在无血情况下决定让董明霞转往省城大医院。11时多,董明霞被送至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齐鲁医院也没有这种稀有血液,于是向山东省血液中心提出用血申请。血液中心只有库存的冰冻血液,解冻至少需要5~6个小时,临时组织采血也要3个小时才能完成检测。17时20分,4个单位(800毫升)的解冻血终于被送到病房,但是为时已晚,董明霞已经死亡。
案例分析:
此事虽然目前还没有处理结果,但社会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议论不断。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连续发生4起病人因手术死亡事件
2008年9月3日、9月18日、9月24日、10月10日,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连续发生3起病人在手术中和1起病人手术后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现象,抢救无效意外死亡。10月11日,福建省卫生厅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省级专家赶赴三明市第二医院调查。
案例分析:
10月14日,专家到达三明市第二医院。经初步分析认为,连续4起因麻醉导致的死亡病例与这家医院围手术期患者管理不当有关。据福建省卫生厅介绍,这家医院主要存在5个方面问题:一是医院管理者及部分医务人员对医疗安全重视不够,麻醉科部分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医疗安全意识比较淡漠,医疗技术水平不高;二是规章制度不落实;三是对医疗技术准入把关不严;四是没有很好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和追溯机制;五是三明市卫生局没有很好履行行政监督管理职责,没有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福建省卫生厅责成三明市卫生局暂停三明市第二医院麻醉科的医疗活动,立即整改,整改后经省麻醉质量控制中心检查评估合格后方可恢复医疗活动。三明市第二医院院长谢召平被撤职,由三明市第三医院院长吕凯明接任,这家医院的分管副院长、麻醉科主任也被撤职。另外,三明市卫生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和医政负责人也受到相应行政处分。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
2008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9名新生儿自9月3日起相继出现发热、心率加快、肝脾肿大等临床症状,其中8名新生儿于9月5日~15日间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相继死亡,1名新生儿经医院治疗好转。
案例分析:
卫生部于2008年9月23日接到关于该事件的举报信息后,立即组织专家调查组赶赴该院,与陕西省专家调查组共同开展实地调查。经专家组调查,认为该事件为医院感染所致,是一起严重医院感染事件。认为医院管理工作松懈,医疗安全意识不强;忽视医院感染管理,未尽感染防控职责;缺失医院感染监测,瞒报医院感染事件;感染防控工作薄弱,诸多环节存在隐患。
西安交通大学根据调查结果对医院有关责任人作出处理,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和主管副院长的职务,免去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的职务,免去医院医务部、护理部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职务。卫生部已将此事通报全国。
本刊述评:本刊曾经对第四例案件全面进行报道分析,该案例的典型性在于:发生在医疗质量控制重点部门(新生儿科);发生在医疗质量控制重点环节(医院感染);发生在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是(8名新生儿死亡);事件发生后未按要求上报(卫生部定性为瞒报)并造成了严重后果。虽然我们看到院长和中层被撤职、免职,医院予以了赔偿,但这远不是事件的结局,医院会被这逝去的8条生命永远钉住在耻辱柱上,载入医院乃至我国卫生发展史上。
两会结束后,新医改将全面启动的实施。国家加大了对社区和农村、新农合的医疗投入,并引导百姓就医就近解决。这些社区和村级县级医院一直面临着设备差、医务人员力量薄弱的窘况,在处理急症急诊患者时,缺乏过硬的设备和技术,更重要的是,提高所有包括基层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成为目前迫在眉睫的要务之一。本刊借助案例回顾,希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一定要从事件中吸取教训。
篇7
[关键词]健康保险,管理式医疗,道德风险
一、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现状
我国商业医疗保险自开办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各寿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普遍都在经营健康保险业务,同时首家专业的健康保险公司已经开业,还有部分正在筹建。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险种已经超过300个,商业健康保险服务的领域也日益拓宽,健康保险产品覆盖面广,社会影响明显增大。当前我国健康保险市场的主要特征有:
(一)健康险的发展和医疗改革及经济增长同步
在医疗改革进行之后,作为社会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保险的覆盖面更宽,产品更加个性化,满足了医疗市场的需求,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尽管我国健康险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利润空间较大
2005年健康险保费收入为3 123 019.4万元(见图1),自1999年以来在短短的6年内增长了8.5倍,年均增长率为23.5%,这远远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而赔付和保费收入的比率自1999年—2005年分别为30%、19%、 54%、41%、29%、34%、35%。除了在2001年的比例高于 50%以外,其他年份均是在30%左右,说明商业健康保险还是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各大保险公司近年来争先恐后地发展健康险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三)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明显,健康保险在地区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以2006年1-5月的健康保险的保费收入来看,最高的三个地区分别为北京180 087.96万元,江苏131 890.48万元,上海126619.46万元,而最低的三个地区分别为西藏0万元,青海1906.12万元,海南3 323.12万元,差距巨大,当然这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就平均保费而言,东部发达地区最高,中部其次,西部最低(见图2)。北京的平均保费是贵州的47倍之多,地区差异明显。
(四)我国商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较窄,在整个保险业没有相应的地位,各项指标同发达国家甚至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
尽管目前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速度很快,但和其他险种相比所占比例仍然很低,其保费收入在人身险保费中所占比例2001年为4.32%,2002年为5.38%,2003年为 8.03%,2004年为8.05%,2005年为8.4%,而英、美等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都在20%以上。从保险深度来看, 200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82 321亿元,健康险保费收入仅占gdp的0.17%,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该项指标要比我国高出许多。从保险密度上来看,2005年我国健康险的人均保费仅约23元,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密度来讲,我国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覆盖面来看,我国由商业医疗保险提供保障的人群仅占总人口的3甲。左右,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为60%。我国的商业保险保费也只占个人承担医疗费用的10%,而这一比例在美国是50%。
二、我国健康保险中存在道德风险及费用控制问题
健康保险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道德风险的问题,健康保险关系中的三方:投保人、保险人、医疗机构不是同一个利益主体,掌握的信息也不对称,三者复杂的关系使得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对于投保人来讲,由于是第三方付费,对投保人没有任何节约的激励机制,缺乏动机去关心或监督医疗服务和成本,并有可能出现被保险方因为医疗服务的边际成本下降而对医疗服务的过度需求和过度使用,从而产生道德风险。
医疗市场信息的非对称性也使得被保险人很难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支出,相反医疗机构处于信息技术的优势地位,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利用自己的专业化优势,进行供方诱导,给患者提供额外的不必要的服务,致使医疗费用上升,而这些费用将全部转嫁给保险人。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几乎不可能对费用进行控制,从而造成沉重的负担。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机构实行“以药养医、以患养医”的经营方针,医政体制改革明显滞后,这些因素都使得不合理的医疗费用节节攀升,健康保险的经营风险增大。
三、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必由之路——管理式医疗
管理式医疗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其核心内容是保险公司参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管理,它是把医疗服务与医疗服务所需资金的供给结合起来的一种系统。管理式医疗的根本原则是要负责管理病人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并将这些服务结合起来,基本的目标是通过促进恰当有效地使用医疗服务来降低医疗费用。
管理式医疗在服务中融合了保险和医疗提供这两个功能,极大地改变了对医疗机构的激励。在传统的情况下,作为保险人的保险公司处于付费的位置,对病人及医生的行为无能为力,这势必导致医疗费用的上涨。而在管理式医疗保险模式下,医疗机构同意以一笔事先约定的固定费用负责满足一个病人全部的医疗保健,这就必然要对医疗费用进行控制,同时更加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管理式医疗的这种很强的激励机制,在兼顾医疗资源的利用和控制医疗费用二者之间就会更富有成效。因此,国外医疗保险模式的核心就是保险与医疗服务提供者成为利益共同体,这也是管理式医疗保险模式能够降低费用的根本原因。
(一)美国的经验
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管理式医疗,管理式医疗机构主要包括健康维护者组织(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hmo),优先医疗服务组织(preferred provider organization,ppo),专有提供者组织(exclusive provider organization,epo),记点服务计划(point-of-service,pos)等。
自1973年美国颁布了健康维护组织法以后,各州都建立了大量的hmo。由于在控制费用方面优势明显,得到联邦政府的推崇,并通过相关立法给予推广。美国hmo将医疗服务提供者组织起来,为本地区的自愿参保者提供成套的综合医疗服务,并按人头或根据保障计划从hmo报销费用。根据保险人、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投保人的三者关系,hmo有以下三种组织模式:
1.团体模式。投保人根据保险合同向hmo缴纳保费, hmo与医师团体商议,确定医疗服务价格,并按比例将保费支付给医师团体。投保人就医时,从与hmo有协议的医师那里得到医疗服务。
2.雇员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医师是hmo自己的雇员,从hmo领取工资。投保人向hmo交保费,生病时从hmo的医师那里得到医疗服务,省却了理赔环节。
3.网络模式。与团体模式不同的是hmo与多个医师团体签订协议,向不同的投保人群提供医疗保障。
hmo对医疗机构的支付方式主要有:
1.医生工资制:保险公司主要根据医生的实际工作日,以“工资”的形式来支付医生的劳务费用,这种方式主要用于hmo自己雇用的医师。
2.按人头付费制(capitation):医生按照与保险公司签订的协议,负责特定投保人群的医疗服务,其收入以医生所管辖的投保人数来计算,保险公司将以投保人的数量为标准按比例将部分保费预付给医生,之后保险人和投保人不再向医疗服务者支付任何费用。
3.按病种付费(drg):drg是根据疾病的分类,将住院病人按一定标准分为若干组,每组又根据疾病轻重程度分为若干级,对每一组中不同级别都制定相应的标准付费,这种结算方法主要针对某些专科医生。
优先医疗服务组织是一种建立在占领医疗市场和价格竞争基础上,协调医疗服务提供者与医疗服务购买者之间合同关系的一个中介组织。传统优先医疗服务组织建有自己的医疗服务网,通常包括基层保健医生和专业医生,为患者提供有成本效益的服务。优先医疗服务组织一般以实际提供的医疗服务为基础,采用比例付费法对医疗服务提供者进行补偿。优先医疗服务组织的参加者,可以在该组织提供的服务网内就医,不需支付额外费用;也可以到规定的服务网之外就医,不过要自己负担额外的医疗费用。
而把关医生是优先医疗服务组织规定每个参加者从优先医疗服务组织中选择一个基层保健医生作为其把关医生,通过控制参保病人使用什么样的医生,使用什么样的服务,控制住院天数来降低费用,这也是它与传统的优先医疗服务组织的一大区别。把关医生优先医疗服务组织同传统的优先医疗服务组织的另一大区别是,它采用人头支付法补偿基层保健医生的费用,结果将更多的财务风险转嫁给了医疗服务提供者。
专有提供者组织(epo)类似于hmo,不同的是投保人只能找指定的医生看病,否则费用全部自担。指定的医生按服务项目价格收费,但收费可打折。它对加入其服务网络的医疗服务提供者的选择更有限制性,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资信要求更加严格。所以病人可以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服务点计划(pos)是一种相对比较新的管理式医疗安排,服务点计划结合了hmo与ppo的特点,向计划参加者提供综合的医疗服务。计划服务网络内的医疗服务提供者收取固定的保费,一般不按实际收费,参加者也可以使用计划外的医疗服务,但在后者情况下其享受的福利相应减少,如分摊部分医疗费用,或支付更高的保费。对于部分特定的疾病,如器官移植、精神病治疗等则不能使用计划外的医疗服务。
(二)关于我国实行管理式医疗的建议
管理式医疗保险是在美国这种商业性医疗保险模式下发展并迅速壮大起来的,尽管如此,对于我国来讲还是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1.宏观方面
(1)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逐步修改相关法律条文,清除管理式医疗的制度性障碍,如《保险公司管理规定》限制了医疗机构参与商业健康保险的运作,《保险法》规定了保险公司不可以投资于医疗机构,《保险兼业管理暂行办法》决定了兼业机构也不具备这方面的职能,《保险公司财务制度》限制了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向医院支付双方合作所得的合法渠道。
(2)政府对于管理式医疗组织要给予一定的财政、税收政策的优惠,促进其快速的发展,以应对当前我国医疗费用高速上涨的情况,不仅可以使投保人获得必需的医疗服务,也能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
(3)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避免出现医疗机构与保险人侵害投保人利益的事件,因为在健康保险的三者关系中,投保人处于弱势的地位,而医疗机构和保险人在管理式医疗制度下,具有共同的目标,即医疗费用的最小化,在这个前提之下二者可能合谋,使投保人得不到必须的、足够的医疗服务。
(4)建立一种完善的健康信息系统及其管理系统,在这种系统中,保险人可以查阅到投保人以往的健康信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2.微观方面
(1)通过开展预防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来控制费用,健康管理从被保险人的角度出发,通过降低被保险人的疾病发生率来控制赔款,从源头上控制医疗费用,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
(2)通过选择医疗服务提供者和对医疗服务使用的审核控制费用。首先对医生职业资格证明进行审查,通过对医生行医记录的调查,制订明确标准,挑选医疗服务提供者等。同时在医生提供医疗服务之前对其进行恰当的评估,以避免浪费和降低对病人的潜在风险,为投保人提供高质量的、必要的,恰当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丁纯.健康险:牛排还是鸡肋[j].瞭望东方周刊,2004,(5).
[2]阎瑞昌.健康保险欺诈的常见形式[j].上海保险,2002,(10).
[3]孟 丹,郝冬梅,尹晓娟.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现状[j].当代经济,2004,(8).
[4]魏迎宁.走专业化道路努力推进健康保险跨越式发展[j].保险研究,2003,(12).
[5]李 琼,文 珊.商业健康保险破局之道[j].中国保险,2004,(11).
[6]吴定富.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保险业[j].保险研究,2004,(3).
[7]李艳荣.美国健康维护组织(hmo)的制度优势及启示[j].保险研究,2005,(11).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卫生服务理念,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便商、利商”的浓烈氛围,为在投资的企业家和广大企业员工提供健康教育、职业病防治和优质医疗保健服务,提升卫生行业形象,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任务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组成医疗服务小分队深入辖区内企业,每季上门服务不少于一次,为企业家提供保健知识咨询和必要的健康检查服务,为企业员工提供健康教育、职业病防治、义诊咨询等服务。根据企业要求,结合生产特点和季节变化定期到企业举办职业病防治和保健知识讲座,增强企业员工的自我保健意识,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卫生保健支撑。
三、医疗卫生单位对接企业安排
1、县医院、中医院至少对接县城内2个企业;县三院和县直卫生单位至少对接县城内1企业。
2、各中心、镇卫生院分别对接本镇辖区内1个企业。
四、时间安排
1、4月20日-4月底,各相关单位制定工作计划,主动与有关企业对接,填报《县卫生系统“进企业、送医疗、保健康”对接表》。
2、5月初-10月底,各相关单位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推进“进企业、送医疗、保健康”活动深入实施,每月25日前填报《县卫生系统“进企业、送医疗、保健康”服务登记表》。
3、11月1日-12月10日,各相关单位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县卫生局对此项活动急性考核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年终考评挂钩。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各单位要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事事关系发展环境”的理念,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分管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具体科室的负责人是具体责任人。参加本次活动的各医疗卫生单位均要有专人负责活动的实施,按照县卫生局的统一部署,结合工作实际,落实责任,精心组织,确保活动扎实推进。
2、强化督查,确保实效。此项工作已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各单位要切实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安排活动项目,调整活动时间,充实活动内容,主要领导要加强对活动工作的检查督促指导,及时了解掌握活动的进展情况,发现工作不力的,要及时纠正,确保取得实效。
篇9
在现实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每个人都会遇到,在高技术、高风险、高服务要求的医疗卫生行业,医务人员所面临的压力尤其巨大。国外的研究调查表明,48%的医护人员处于压力状态,这一概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国外有学者总结出医务人员的职业特点:
(1)离婚率高:由于医务人员工作非常繁忙,与家人沟通相对较少,很容易产生家庭矛盾;
(2)药物滥用:医务人员承受的压力很大,常导致神经衰弱、失眠,不得不长期服用镇静药物;
(3)酗酒:通过酗酒的方式麻醉自己,释放压力;
(4)疾病: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许多医务人员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及消化性溃疡等身心疾病。
二、为什么医疗工作者面临如此之大的压力
(一)患者期望过高导致工作压力巨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医生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甚至认为现在的医学水平能够治愈百病。但是,疾病的治疗难度也因个体及其他原因有所不同,很多疾病仍然是人类难以攻克的堡垒,但有些患者及其家属则认为这是医生水平太低、不够负责任所致,这将加重医生的心理压力,随即影响到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最终影响到患者自己的身心健康。
(二)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有调查显示,75%的医生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难受保护,这严重地影响了医生的工作积极性。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提出了举证倒置的处理原则,这对保障患者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却严重的影响了广大医疗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当今社会,处理医疗纠纷时常会出现病人或家属闹医生,闹医院的情况,竟然诞生了一个新的职业——医闹。这使得广大医疗工作者感到十分心寒。为了保护自己,很多医生在为患者看病时尽力多做检查,注意保留证据,为出现医疗纠纷时提供利于自己的证据。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医生往往失去了对患者所该有的父母心。通常,所在岗位风险越高,越容易出现医疗纠纷,医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就越大。
(三)待遇与付出存在巨大反差医生,被称为白衣天使,这是很高尚和神圣的职业。作为高技术、高付出、高风险行业的工作者,理应得到较高的物质回报。然而医疗卫生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是比较低的,高强度的工作、巨大的压力、较少的薪金会使医生体会不到自己的劳动价值,这些很容易导致医生心理的不平衡,同国外同行比较,就是一个天堂一个地上,就导致部分医生收红包、拿回扣的不良行为。
(四)社会对医生医德的认同度差现在部分媒体为了吸引读者,不顾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片面放大医疗卫生领域的丑恶现象,甚至故意歪曲事实诋毁医疗工作者,这使得本来就已经很紧张的医患关系愈发严峻。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对医疗工作者的印象就是负面和不可信任的,只要出现细微问题,或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就认为是医生的错,这给医生的心理上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严重地影响了医生的工作积极性。
(五)医学学习永无止境医学知识更新很快,社会的进步对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临着工作、晋升职称的压力,医生要抱着砖头厚的书本永无止境的学习。从读大学开始,医学生就要比其他专业多一年的学习时间,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多数医学生不得不选择考研,甚至读博,医生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六)现行医疗体制下导致定位不准目前的医疗体制使得医院和医生的定位难以把握。国家规定公立医院为“非营利性”单位,但在经营上却把医院推向市场,让医院自谋生路,医院不得不利用自己的特点,奉行“以药养医”的方针。医生也有父母子女,这使得医生面对看不起病的患者,也只能徒呼无奈。在道德与经济的双重心理压力下,医务人员很容易出现心理疾患。
三、音乐治疗对医疗工作者心里健康的作用
(一)音乐治疗具有改善人际关系,消除沟通障碍作用在生活和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对于医务人员,尤其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医务人员提高工作热情,加强团队协作,对患者的治疗有着非常有利的影响。音乐治疗能够提供一个安全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音乐活动通常是集体的参与活动,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如合唱、合奏等,促使他们互相交流,以音乐会友,增进感情,改善人际关系。因此音乐治疗能够改善人际关系,消除沟通障碍。
(二)音乐治疗具有调节医务人员不良情绪的作用。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极易导致情绪不稳定,这就需要调节不良情绪,放松心情,缓解压力。音乐对人的心理作用主要是对情绪的影响,它能消除负面的情绪,消除紧张、焦虑、烦恼,释放压力。优美的音乐可以使人放松,感到舒适,忘却烦恼。情绪不佳时,当听到喜欢的音乐时,人们往往会停下脚步,放松心情,尽情的去享受,消极情绪会逐渐消散。因此可以利用音乐治疗为医务人员调节不良情绪,达到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作用。(三)音乐治疗具有培养医务人员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的作用音乐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在陶冶情操,培养医务人员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音乐治疗有其更深层的含义。美妙的音乐常常会给人的心灵带来无可抗拒的感动和震撼,从而影响人们的心理情感,改善精神面貌。比如日本音乐家喜多郎的作品《宋家王朝》,音乐感染力非常强,能让人如痴如醉,体验到非常强烈的感情,从而对生活,对人生,有着更多的感悟,更积极的态度。可见音乐治疗不仅能够缓解压力,促进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还能培养医务人员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四、总结
篇10
关键词:Andriod手机;移动医疗;蓝牙通信;传感器;远程医疗监控
中图分类号:D267
0 引言
目前,全球社会在人类健康服务方面存在两大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公布的一项预测性调查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只有5%,而亚健康人口的比例已占到75%,其余则为疾病状态;全球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结果,世界上约30%的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糖尿病正在威胁着1.8亿人的健康;到2015年将有2.3亿人面临超重;还有迅速增长的神经退化疾病如帕金森氏症和阿尔茨海默氏症等。[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在实时性、灵活性、智能化、人性化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3]21世纪,移动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日趋成熟,又为医疗系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开始关注以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各种医疗系统的研究。[4]
本文针对以往医疗监护系统存在的缺陷和当代医疗监护系统的发展需要,并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在空间移动上的灵活性以及传感器的实时测试的优点[5], 设计并实现一个操作简便、性能可靠的个性化健康辅助监护系统。
系统通过便携传感器,将各项生理参数指标进行采集和收集,并通过基于蓝牙无线网络,实时传送到手机上,并经由网络传输到健康服务平台,形成健康档案,方便医护人员随时对健康进行医学观察,同时,可以及时对突况做出反应,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医疗状况。同时,用户可以在手机上直观的观察各项生理指标的值,实时查看自己的健康状况。
1 系统具体描述
整个系统主要分为3个模块,分别是便携传感器模块、移动终端模块和平台服务器模块。
首先,传感器模块将采集到的生理指标数据通过蓝牙发送到移动终端Andriod手机上,手机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可以通过图形化界面的方式将用户的生理指标直观地呈现出来。手机也可以将数据经由网络传输到健康服务平台,对用户建立健康档案,医护人员可以登录健康服务平台对用户健康状况进行医学观察。同时,可以设置报警装置,及时对突况做出处理。
下面分析对移动终端模块的具体设计。
2 移动终端模块设计
3 系统运行分析
当被测者测量的生理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感器进行传输时,此时启动蓝牙,通过各模块直接的调用,完成对数据的传输,同时更新数据库,当数据传输完毕后,调用数据输出模块,启动显示控制终端,对数据进行显示。
4 结论
移动健康辅助监护系统操作简便、性能可靠。能够有效地提高慢性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健康监护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能够有效地解决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带来监护难的社会问题;能够有效地解决慢性病护理和健康需求激增等问题。
因此,移动健康监护系统具有非常现实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本文的系统模型和移动终端模块设计对于移动健康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用于远程医疗、个人家庭护理、慢性疾病实时监控等等。
参考文献
[1] 李铁, 李镜波, 赵文. 移动健康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医学信息: 上旬刊, 2010, 23(013): 2035-2036.
[2]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卫生部、科技部、国家统计局.2004年10月12日
[3] 吴民. 移动医疗的应用[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2, 33(11): 2-5.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医疗安全管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