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慧消防范文

时间:2024-02-22 17:5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浅谈智慧消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浅谈智慧消防

篇1

【关键词】财务会计;教学;改革

一、财务会计教学存在问题

(一)教学理念滞后于社会的需求

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要大量专业化、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经济全球化强调会计人员的创造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然而,我省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理念大多滞留为以会计技能为导向的教学理念,这显然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二)教师自身素质及知识背景欠缺,教学水平和能力有限

教师是实施、推进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的实践和主力军。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而成,其教师自身理论知识体系与高职院校教师存有差距。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所教授知识的认识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可能成为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的障碍。

(三)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差

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应具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更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在没有实践的基础上的理论,财务会计理论将变得更加抽象难懂,导致学生在学习财务会计时主要以记忆为主,理解性较差。将来进入工作岗位时,学生也只是会做账编报表,而不能用报表数据去应对企业的实际问题。

(四)忽视学生对问题整体分析能力的培养

财务会计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各章节内容由一条隐形线将其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条隐形线就是企业的资金链条。然而,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按照教材章节逐一讲解教学内容,往往忽视了从整体角度分析每章节的具体业务,未注重引导学生从企业整体角度去理解,导致学生学习起来存在很大困难。

二、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改革途径

(一)创新会计教学理念,树立鲜明的教学目标

会计行为影响经营者、投资者乃至整个社会公众的利益,提升素质应当胜过培养技能。会计职业素质包括职业判断能力、与会计工作相关的知识、持续更新能力和职业道德。

注重提升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强调掌握实际做账、核算和报告的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复杂,财务会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如应收账款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之间,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之间等。新会计准则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因而新的财务会计教学目标突出强调提升职业素养,要求不仅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应注意与职业技能有关的职业判断、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提升。

(二)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技能,培养“双师型”教师

一是加强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通过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在线学习和职业生涯开发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个人基本素质。另外,定期或不定期轮流选派教师去企业实践锻炼,提高他们的时间操作能力,造就既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又有较强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二是积极引进企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应深入企业向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聘请财务总监、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担任客座教授,对在校教师进行会计教学工作指导,同时从事会计课程教学,从而提高会计教师的业务水平,弥补教师实践知识不足等问题。

(三)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一是构建新的理论教学体系。课程的设置力求突出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体现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和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二是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单项技能训练与分岗综合实训相结合,校内实训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模拟仿真实训,模拟操作课程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关注国内外会计发展的新动向,及时更新知识。结合会计实务中经济业务发展的新动向,增开一些选修课和讲座等,开阔学生视野,是学生及时掌握有关新的会计制度和政策的变化。

(四)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对问题整体分析能力的培养

建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予以改进。

1.建设应用型教材。加强教材建设是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建设应用型教材是广大教师在教学时时刻考虑的问题。应用型教材指将图片、flash、教学录像、网络资源等素材系统、逻辑地与文字介质教材相结合,及时更新国内外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将抽象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立体化,将职业素质教育蕴含其内。

2.丰富教学手段。调查发现学生喜欢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沙盘教学、分层教学、任务驱动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手段无法满足学生认知会计理论、掌握会计技能的要求,事实上各种教学手段并非孤立存在,而应相辅相成地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彭萍.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探讨――来自德州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实践[J].商业会计,2013(9)

篇2

【关键词】组织胚胎学;基础课程;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66-2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形态学基础课程,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其他基础医学及妇产科等临床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该课程教学内容抽象,知识面广,医学术语繁多,而大多数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都是第一学年开课,对刚入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对于中医院校的学生来说,西医课程课时少,系统的把握其课程精髓,真正理解和掌握组织结构与机能的关系,难度就更大。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的摸索和总结,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积累了一些感受和体会,希望能与同道进行切磋与交流。

1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注重启发式教学

理论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是实践课的基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常常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只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禁锢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能力的形成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不能引起互动式、启发式教学。而这种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正是适应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大纲的要求,很多教师为了面面俱到,不能很好的突出重点,反而让学生更加混淆,感觉不到实际所需要或者感兴趣的知识点,同学们学起来可能会觉得枯燥和繁杂。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与临床或者生活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比如我们在讲泌尿系统的时候:可以首先引入问题,为什么医生对术后病人的尿量观察十分关心?为什么在正常的尿液中不会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其根本原因就是人体要以形成尿液的形式来排泄代谢产物,否则会引起中毒症状。尿液是在肾中形成的,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是建立在怎样的一个结构基础之上呢?一步一步的引导出泌尿系统(肾)的学习。将临床问题渗透到基础知识的学习中,用临床问题去强化基础知识,使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基础教学发挥最大的作用。

组织胚胎学的课程开设一般都在第一学年,而一些后继学科比如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的开设课程大都在第二、第三学年,基础课和专业课有一段的间隔时间,原来的课程学生大多已经遗忘,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基础作用。我们尝试在组织学的讲解中,当介绍完一些重要器官的正常组织结构后,再联系一些该系统的典型的病理改变,让学生们比较着去理解和记忆,可以大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对组织学的学习,亦或是病理学的学习都是个很不错的手段。

2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资源

以前教学的载体大都是挂图,撇开挂图的携带不便之外,一套挂图几年下来往往都因经常折叠而破烂不堪。而且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很多是大班或合班上课,教室也越来越大,坐在后排的同学很难看清楚挂在黑板上的挂图,学生为了跟上课堂节奏往往是看一眼就过,一个劲的往脑子里塞,而不去联系功能进行思考,一堂课下来,往往并没有什么收获。而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就有一定的优势,多媒体课件贮存的信息量大,图片的清晰度高,还可以加入一些动画,使用方便,教师也可以根据专业不同随时更改授课内容,同时也可将最前沿的学科发展信息加入到课件中,这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地方。比如在讲绪论时,我们讲了一些现代移植技术的进展情况,用了一个著名的“组织耳”图片,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胚胎学的讲授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优势是最为明显的。人体胚胎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教学难度非常大。通过播放课件中的一些视频可直观地让学生看到排卵、受精、卵裂、胚泡形成及植入等的全过程,特别是三胚层的形成和分化的动画设计,使得学生更易理解,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不仅胚胎学,组织学中有些章节也是可以利用多媒体中动画教学,比如巨噬细胞的吞噬过程,血小板的止血作用,这些动画不仅带给学生视觉的感受,同时可以形象的描述体内的一些生理行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所讲的内容。

3强化实验教学

组织学是一门形态学科,本身就要求对大量细胞、组织、器官的光镜和电镜结构进行认识,通常我们都是按系统分别观察每个系统中几个相对重要器官的组织切片,已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那么在上实验课之前,首先就要保证标本的数量和质量。标本的质量非常关键,高质量的标本应该结果完整、标签准确。本身学生对标本完全是零认识,如果有的标本结构不清,或者质量较差,学生就会开始混淆书本上的理论,反而起到相反的教学效果。

实验课最初始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理论,加深印象。但是由于实验考核的简单化和在总分数中所占的比重较低,降低了学生的重视程度,也影响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有些学生感觉实验课是比较轻松的,抱着好奇的心态随便看看就下课。因此强调课前预习就显得意义非常。每次试验课之前预习本次实验内容,就可以防止实验课中盲目片面观片,达到学习目的。

同时,为了使在第一次实验课之前学生尽快入门,可将上一年级优秀的实验报告展出供学生浏览,心中有了大概,学生就可以了解完成实验报告需要的条件,同时可以缓解学生不会画图的心理压力,并对实验过程中学生绘制实验报告起到指导作用。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深化,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课教学,不仅可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立体和平面的概念。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深入学生之间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做好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

4趣味教学,寓教于乐

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有方法,组织学也不例外。如果方法对了,能事半功倍,如果掌握不到诀窍,就变成了枯燥无味的过程。为此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①让学生自行组成学习小组,设置一些题目,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驱使他们去寻找答案并在此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②布置一些有趣的作业,比如,让学生用生活中能找到的材料自己动手了做一些组织学的模型;③让学生自己对各章节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编制成朗朗上口容易记忆的组织胚胎学歌诀。这样将学习变成娱乐,而不是一味的学习,又是以小组为单位,增加的学生之间的协助能力,也提高了学习这门课的热情;④转变模式让学生自己上讲台。在我们的认知中,教师的角色被定位为教学活动中的“演员”,积极主动地讲解学科知识内容,而学生的角色却被定位为教学活动中的“观众”,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虽然“演员”和“观众”之间有时也有互动的过程,但却只是少量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曾经几次尝试让学生来自己讲课,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生也反映,自己当老师,会主动去挖掘一些与此有关的内容,反而学到的东西更多。

5改变考核方式,变被动为主动

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组织胚胎学这门课中,描述性名词比较多,在学习中,学生普遍反映记忆难而且比较容易忘记,学生也很刻苦花了很多时间却没有收到很明显的效果,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也就对这门课失去了学习兴趣。我们现在采用的考核方式,将整个考试成绩分为三个部分,客观部分占60%,实验报告占10%,主观部分占30%。客观部分采用闭卷考试,实验报告册就按学生当堂所交的报告册和读片成绩为基准评分,主观部分内容采用开卷考试,重在启发理解应用,符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也缓解了机械记忆的负担,消除了学生考试的的紧张心理。主观试题不再是教学内容的重复再现,而是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反映,这种考核方式更有助于发散思维,变被动为主动解决问题,对组织胚胎学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6结合中医药专业知识,加深理解与应用

中医院校的学生有其专业的特殊性,因此,如果能在基础课的教学中,适当地结合中医药的专业知识来进行讲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为此,在课堂讲授中,我们结合教材所给出的一些参考资料进行补充整理,尽可能突出中医药专业特色,如在内分泌系统的介绍中,可以就内分泌与中医“虚证”的相关性及在组织形态中的改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肝脏、胃的介绍中,结合了脂肪肝、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并给出一些相关的科研资料及图片,让学生对比正常组织切片、病理改变及中医药对其治疗作用后的情况,使学生更直观的看到中药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均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艺艳,安明,苏乘武.对组织胚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165-167.

[2] 高海玲,管英俊.组织胚胎学教学改革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5):599-560.

篇3

关键词:高校;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是高校开展各项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是高校稳健运行与平稳发展的物质保障。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宽敞的教室与丰富的图书馆藏等,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高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一个高校而言十分重要,一个优秀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能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而准确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真实价值是否得到真实准确的评估的一个重点。

(一) 固定资产的定义与分类

固定资产可以是有形也可以是无形资产,其主要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其原始形态的资产。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一般设备500元以上,专用设备800元以上的资产应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出将这个标准分别提至1000元与1500元。单价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大批量采购的同类物资也同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同时,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折旧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将固定资产分为类,分别为:1、土地、房屋及建筑物。2、教学专用设备。3、一般设备。4、文物和陈列品。5、图书、档案。6、家具。7、用具、装具。8、动植物。应计提折旧的资产有房屋及建筑物、教学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家具、用具及装具等。

(二) 高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必要性

固定资产分为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如房屋及建筑物等,其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耗,其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减少;无形资产如软件等,其价值一般会随着新技术的更新换代不断降低直至为零。由于高校会计制度一直没有要求计提折旧,只依靠“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两个会计科目来反应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导致固定资产一直以原值列示在报表账面上,致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虚高,不能准确的反应出学校资产的真实情况。管理层也无法通过账面直观地看出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来判断哪些设备应该更新换代,同样也不便于不同高校之间相互进行比较。

为了真实准确的反应固定资产的价值,引进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就显得很必要。新制度中增设了“累计折旧”科目,与企业会计制度不同,事业单位因为采用预算体系,预算体系是以前一年的支出数为基期数来计算下一年的收支预算数,若将计提的折旧计入当期支出会导致支出虚增,从而引起预算虚高。因此新制度采用虚体折旧的形式,即将计提的折旧冲减净资产非流动资产基金,这样可以避免折旧对当期损益的影响。计提折旧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能够准确的反应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可靠的信息供高校管理层参考。

(三)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分配到其有限寿命内,通过用固定资产入账原值减去已经计提的折旧,从而得出固定资产的现时价值。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做出以下规定:本月内增加的固定资产,本月不计提折旧,下月起计提折旧。本月内减少的固定资产,本月依旧计提折旧,下月起不计提折旧。对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和超期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选定一种折旧方法后,应在以后各期进行会计核算时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动。

固定资产有四种计提折旧的方法:工作量法,年限平均法,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法。工作量法是将固定资产的价值以工作量为基数进行分配,适用于损耗程度和工作量成正比的固定资产。年限平均法是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平均的分摊至其使用年限中,适用于损耗曲线比较平稳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和年数总和法的目的类似,均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尽量分配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前期,适用于高新技术设备等容易被淘汰的固定资产。

高校的资产种类繁多,单价波动范围也比较大,较难计提折旧,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充分考虑各类资产的特殊性,根据其自身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于一般高校而言,高校的固定资产除去房屋和建筑物,余下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一)科研类固定资产,如科研课题使用的移动硬盘、仪器设备等。(二)教学类固定资产,如大批量购入的学生用课桌,床椅、电热水器等家具,师生用计算机、打印机、投影仪等设备,教学用的教具等。(三)行政、后勤类固定资产,如行政办公人员使用的电脑、打印机等。部分高校有内部食堂,其固定资产会包括如食堂用煤气炉、橱柜等。(四)交通运输类如校车,公务用车等。

房屋及建筑物、家具和被服类固定资产每年都相差不大,其价值较为均匀的逐年减少,可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计算机类的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相对比较快,其使用寿命通常可以到达十年但往往不到七年就已经被淘汰。另有教学用的教具,如化学仪器显微镜、投影仪、心电图机、科研用设备等,其技术含量比较高,但更新换代的很迅速。再有教学用软件这类无形资产,单价比较高但同时淘汰的很快。这三类固定资产可用加速折旧法来计提折旧额,因为这类资产淘汰的比较迅速,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大部分分摊在使用寿命的前期,待该类资产过时淘汰掉时,其对应的固定资产账面值也相对较低,相对其他几种方法更为真实。交通工具、打印机、复印机这类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固定资产,其特点是寿命和其使用频率有关,和其购置时间长短无关,这类的固定资产可以采用工作量法,将其价值合理的分配在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月份。通过分类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能比较真实的反映高校的固定资产状况,并及时提供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信息。

(四) 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年限依旧没有很明确的规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还是比较依赖主观判断,这对折旧的数值也存在影响。另外,对于大批同类物资的定义也同样没有明确的界定,如一次性大量购入桌椅类单价比较低但是采购金额比较大且损耗较快的物资,是应做固定资产核算?还是做低值易耗品核算?这些问题均需要在未来进行进一步探索。(作者单位: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3,福建省会计学会

[2]徐向丽、章新蓉,高校与医院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比较,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3,1[p107-109]

[3]赵冬梅,新财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研究,会计之友,2013.8[p122-124]

篇4

关键词 盐滩地 治理 评价 浅析

1、 项目区概况

大荔县西坊村地处洛灌区东部,开发治理区包括西坊村和西临的夏家庄村,盐荒滩位于该村以南,面积1547亩,荒滩地属盐池洼西北角滩地。盐池洼地形为洛河二级阶地,是一个东西狭长的梯形洼地,四周含盐较大的地表潜水,经过排碱渠汇集于此,形成明水滩,周围有广阔的盐荒滩地。开发治理区土壤为草旬盐土,区内无积水,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0.45%,耕层含盐0.8%。开发治理区属温带大陆性中干旱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3.3,年平均降雨量513.6mm,年均蒸发量1689.3mm,无霜期214天。年均日照时数2385.2小时,太阳总辐射能量124.8千卡/平方厘米・年。地表潜水埋深一般小于3米,而潜水矿化度大于5克/升,不能用作饮用水和农作物灌溉水源。开发治理区盐碱荒滩地面积大,人均耕地面积少,农业人口人均收入不足500元/年。西坊村总计户数210户,总人口 890,人均耕地1.1亩。田间种植结构以棉花、西瓜为主。

2、工程质量评价

2.1工程完成情况 2010年8月底,经过灌区管理单位当地政府及灌区群众的共同努力,开发治理西坊村盐荒地1820亩,其中增加耕地1547亩,占开发面积85%,顺利完成2010年盐池洼开发造田任务。通过修建放淤渠,排碱沟开挖,维修加固干支渠工程,铺修道路,田间打坝围堰,渠道清淤,灌溉系统和其它工程。其中修灌溉渠4534m,放淤渠2140m,疏通排碱沟4036m,修铺生产路11000m,渠道清淤358920m,植树5000m。共完成土方10750立方米;干支渠道清淤5.8万立方米;砼34m3。

2.2质量评价体系

依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3―2000)之规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质量验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土地开发整理的综合质量,二是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地质量,据此参照国土资源部新颁《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制定出土地质量评价体系。

2.2.1土地质量评价指标及其分级

A、平整程度

1级:地形坡度

2级:地形坡度2°~5°,平整度较高;

3级 地形坡度5°~8°,平整度一般;

4级:地形坡度8°~15°,平整度差;

B、连片程度

1级:集中连片,便于机耕;

2级:80%以上集中连片,不影响机耕;

3级:60%以上集中连片,对机耕作影响不大;

4级:连片程度低于60%;

C、通达性

1级:临路路宽≥4米,距居民点

2级:临路路宽3~4米,距居民点2~3公里;

3级:临路路宽2~3米,距居民点3~4公里;

4级:临路路宽

D、区域布局合理性

1级:各类用地比例协调,布局合理;

2级:各类用地比例基本协调,布局基本合理;

3级:各类用地比例基本协调,布局不够合理;

4级:各类用地比例不够协调;

E、有效土层厚度

有效土层是指土壤层和松散的母质层之和,分级界限下含上不含。

1级:有效土层厚度大于150厘米;

2级:有效土层厚度100~150厘米;

3级:有效土层厚度60~100厘米;

4级:有效土层厚度30~60厘米;

5级:有效土层厚度小于30厘米;

F、土壤有机质含量:(分级界限下含上不含)

1级:有机质≥4.0%;2级:有机质4.0~3.0%;

3级:有机质3.0~2.0%;4级:有机质2.0~1.0%;

5级:有机质0.6~1.0%;6级:有机质小于0.6%;

G、土壤酸碱度(PH值)(分级界限下含上不含)

1级:PH6.0~7.9; 2级:PH5.5~6.0,7.9~8.5;

3级:PH5.0~5.5,8.5~9.0; 4级:PH4.5~5.0;

5级:PH

H、盐渍化程度

1级:无盐化,作物不缺苗,表层土壤含盐

2级:轻度盐化,作物缺苗2~3成,表层土壤含盐0.1~0.3%(易溶碳酸钠)或0.2~0.4%(氯化物盐为主)或0.3~0.5%(以硫酸盐为主);

3级:中度盐化,作物缺苗3~5成,表层土壤含盐0.3~0.5%(以碳酸盐为主)或0.4~0.6%(以氯化物为主)或0.5~0.7%(以硫酸盐为主);

4级:重度盐化,作物缺苗≥5成,表层土壤含盐≥0.5%(以碳酸盐为主)或≥0.6%(以鲁化物为主)或≥0.7%(以硫酸盐为主);

I、灌溉保证率

1级:充分满足包括水田、菜田和可随时灌溉的水浇地;

2级:基本满足,有良好的灌溉系统,在需水关键生长季节有灌溉保证的水浇地;

3级:一般满足,有灌溉系统,但在大旱年不能保证灌溉的水地;

4级:无灌溉条件的耕地;

J、排水条件(分级界限下含上不含)

1级:有健全的干、支、斗、农排水沟道,无洪涝灾害;

2级:排水体系一般,丰水年大雨后有短期涝害(田面积水1~2天);

3级:排水体系一般,丰水年大雨后有洪涝发生(田面积水2~3天);

4级:无排水体系,一般年份在大雨后发生洪涝(田面积水>=3天);

K、表层土壤质地(中国土壤质地试行分类,1978。土普办)

1级:壤土;2级:粘土;3级:砂土;4级:砾质土(1~3毫米砾石含量>10%);

L、灌溉水源:

1级:用地表水灌溉;2级:用浅层地下水灌溉;3级:用深层地下水灌溉;

M、综合评价分值的计算方法

根据土地质量评价指标及其分类标准,确定出待评价土地各项因素的等级,然后对照土地质量评价因素级别----分值对照表,查找出对应的权重和分值,从而计算出待评价土地质量的综合分值。

2.2.2指标分值和权重的确定

指标分值和权重将对农用土地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按影响程度,以0~100分作为评价指标值。某一因素最佳值为100分,其余低于100分,逐渐降低并将各级别与指标值一一对应,从而编制出《土地质量评价因素级别---分值对照表》

3土地质量评价方法及结果

3.1评价方法:土地质量评价采用对比定量分析的方法,将放淤治理区新增耕地面积与周边地区高产和中产田分别根据上述体系定量计算,再将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确定项目区新增耕地质量优劣。

3.2评价过程:

第一步:调查收集新增耕地,周边高产田、周边中产田的各项评价因素指标值。第二步:根据质量评价体系确定的各级别所对应的指标值,制定待评对象因素所在级别。第三步:根据待评对象所在级别对应的指标值和权重分别算出待评对象各因素得分。第四步:将三个待评对象的各因素得分分别相加,求出三个待评对象的质量综合分值。

3.3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的质量综合分值结果,结合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项目区新增耕地主要限制性指标接近当地平均水平,详见表3-----4

项目区新增耕地质量高于当地中产田平均水平,略低于高产田平均水平

位置 项目区 周边高产田 周边中产田

综合分值 94.5 95.6 91.1

项目区放淤质量较好,灌排渠道配套。路、渠、沟布局合理。

4综合效益

4.1经济效益

一期工程共开发可耕地1547亩,淤后耕层土壤良好,灌排齐全,能够满足当前农业生产需要,适宜粮、棉、瓜、果等各种作物种植。按当地传统瓜――棉套种模式,亩产值平均达1500元。一期开发治理后平均产值万元。现在已基本栽植了经济价值高的冬枣,三年后亩产值可达4000元,总产值达万元,效益非常显著,而且土壤可持久耐用,一劳永逸。

篇5

后来,使用小

>> 防自杀·360°防火墙 双料防火墙保安全 浅谈校园局域网构筑防火墙 360智慧防火墙 利用ACL打造“免费”防火墙 校园网防火墙设计 防火墙网络安全刍议 网络安全防火墙 网络安全与防火墙 防火墙安全技术探讨 筑起消防安全“防火墙” 防火墙网络安全研究 浅析防火墙安全及效能 安全超市普查.防火墙篇 局域网防火墙技术分析及典型配置 挑战局域网,ARP防火墙也无奈 防火墙在组建局域网中的应用 局域网一定要安装防火墙等 Vista防火墙也能防进防出 防火墙在企业网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下载尝鲜吧。

超简单,傻瓜式安装

软件的安装没有特别之处,只是在安装快要结束的时候,由于要安装网络协议和驱动,网络会暂时的断开,安装结束就会恢复。

之后,软件会自动对电脑上的软件进行安全检查,包括入侵检测,修改系统中那些不安全的默认网络设置(见图1)。够简单吧?

篇6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校园;RFID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3-5561-02

Discussion on the Networking Technology in Intelligent Campus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CHEN Xiao-ya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Jiangsu Polytechnic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Jurong 212400, China)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become more sophisticate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college applications more and more wide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Internet of things, put IOT times wisdom campus, pointed out the key technology of the In? ternet of things, and deeply discusses the Internet application in intelligent campus.

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intelligent campus;RFID

1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现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概念最早由麻省理工大学Auto-ID实验室于1999年首次提出,当时的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系统,即为“物联网”概念的雏形。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通过智能传感器,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按照相应的协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庞大网络。把所有的物体与网络连接起来,方便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及管理。它把新—代的IT技术充分运用到各行各业之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人类可以用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2在物联网技术下的智慧校园

高职类高校是一个开放式的校园,学生不但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学会一些基本技能,更要适当地了解社会并接触社会,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能更好地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新课改提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变革、改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2]的要求,人性化地提供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终身学习等、智能化学习理念的发展,IPv6、云计算、3G通信、无线传感网等技术的兴起,都预示着物联网在大学校园中的必然发展,为智慧校园的实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平台。我校物联网是以现有的校园办公网络技术为基础,利用无线数据通信、射频识别、计算机等技术,构造了一个能覆盖校园的物体互联网。

3关键技术分析

物联网它具广泛存在和广泛应用的特点,它强调的是将所有的物体都连接到互联网中,它不是简单的物物相连和人物相连,而是通过建立一定关系的智能系统,使得人、物、信息是互动的,通过这一系统,我们可以实现人对物的定位、管理、控制等。

物联网有三项关键性技术:

1)全方位感知:包括智能传感器,例如红外感应设备、无线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等;其次是传感网络通信系统。

2)可靠、安全通信:执行统一编码,按一定协议连接入无线通信网络。

3)智能化管理:通信网接入计算机网络,实现“网上网”,构建智能化管理系统。

4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

智慧校园是物联网在学校教学管理、学校教育管理、公共安全、后勤保障的具体应用,为学校构建智能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1物联网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在高职类高校,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利用物联网技术,能够为师生提供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且使教学中的每个物体都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征。上课铃响,学生步入教室,教室里的窗帘会根据室内的光线进行自动开合,通过学生随身佩戴的RFID电子标签连接RFID基站,从而打开桌上的触摸系统,学生可通过网络将自己存在的问题交给老师,还可以浏览老师上课所要讲解的内容。上课铃响,教师进入教室,打开教室前面的多媒体教学管理系统,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查看学生提交的问题,老师通过多媒体系统、投影设备进行讲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将授课情景传送到网络。利用物联网技术学生也可以及时了解有关学习的信息,例如学术、考证、就业、讲座信息等,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利用物联网技术学生也可以及时了解有关学习的信息,例如学术、考证、就业、讲座信息等,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当今社会亟需可持续发展人才,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高职类高校的显著特征。许多课程和技能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相比较,学生很难抓住重点。通过引入RFID技术,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找到需要的课程进行针对性学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物联网能为学生的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等提供支撑环境[3]。

4.2物联网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物联网在教育管理中可用于教务管理、图书管理、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将物联网技术用于教务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教务部门的教务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有助于学生学籍管理电子化,排课自动化、办公电子化,促使学生、家长、学校互动,方便家长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电子标签嵌入到每一个教学管理设备中,并相应的建立教学设备管理系统,从而大大地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有效的节约办学成本,实现教学设备的规范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通过建立校园物联网智能系统,实现餐饮、水电、图书借阅、校园宿舍出入管理、校园通信等的一体化管理,实现智慧校园。

4.3物联网在公共安全中的应用

目前,高职类高校校园管理的最大弊端是学生的高度自由,并且这也是许多危险事件发生的原因。引用物联网技术对学生进行实时定位,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为确保学生的用水安全,每一个宿舍都安装水压检测器。为实现每一个宿舍的用电安全,对学生宿舍安装智能感应电表。为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隐患,可通过安装烟孔感应系统和对每一个消防设施的定位。

4.4物联网在后勤保障中的应用

在整个校园物联网管理平台中,通过一些射频识别、图像识别、GPS、无线传感等技术,并结合日常的视频监控系统,全面感知校园的环境、人和物的变化,例如门禁监控、健康监控、教室照明监控、仪器控电、路灯节能监控、水电气的监控、灾害监控以及生态监控等。全力打造绿色、节能的环保智能型校园,为学生创建一个舒适健康的学习环境。

5结束语

随着人们不断提高地对于物联网技术关注程度,以及物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它将越来越广泛地被各类高校校园所应用,从而为学生创建一个更加宜学、宜教、宜研的大学校园。在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无处不在的学习环境、融合创新的科研环境、透明高效的教务管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快捷的校园生活都将实现,一个安全、稳定、环保、绿色的“智慧校园”将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乌家培.物联网产业及其发展[J].中国信息界,2011(4).

[2]宗平,朱洪波,黄刚.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0(4).

[3]贺志强,庄君明.物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2).

篇7

【关键词】火灾;古建筑;预防

古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它不仅遗留下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痕迹,也同时预示着人类未来发展进步的方向。我国的古建筑为发展旅游事业,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我国的古建筑消防安全极为严峻,严重威胁着古建筑的安全,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

1.当前古建筑消防管理现状

(1)产权不清, 责任不明,责任制难以落实

按照1984年文化部、公安部颁布的《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的规定,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由文物古建筑的管理和使用单位共同负责。一般而言,各地的文物局、文管所是文物古建筑的管理单位,但使用单位却是五花八门,涉及了各种行业,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解放初期,各地各级人民政府文物保护的观念尚不十分浓厚,文物古建筑纷纷被作为办公、仓库等用房分配给各有关单位,并办理了产权手续,这就在实际上造成了文物古建筑管理和使用单位的脱节: 一方面,文物局、文管所作为文物保护的专业管理部门从自身职责出发,对文物保护有着强烈愿望,而事实上却被文物古建筑的日常管理占用而难以插手;另一方面,文物古建筑占用单位保护意识十分淡薄,仅仅将文物古建筑作为一般建筑使用管理,使得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由管理和使用单位共同负责成为空谈。消防部门作为监督机构,只能在两家单位之间调停,事实上的消防安全责任难以具体落实。 我们认为,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政府协调,清晰产权,明确责任, 把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头上,但是由于牵扯面广,操作复杂等等原因,政府也往往无能为力,这就造成了文物古建筑在消防安全管理上的漏洞,使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职责始终处于飘摇不定之中。

(2)隐患较多,整改困难,资金投入不到位

一方面,整改火灾隐患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这在自身没有收入,仅靠上级拨款的文物古建筑单位根本无法实现,只有在开发旅游项目,有充足收入的文物古建筑单位勉强能够实现;另一方面,即使有充足的资金保障, 也还面临着许多技术性的难题。例如,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砖木或木结构建筑应设自动喷水灭火设备,这在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中存在着许多技术性的困难,一是消防用水与文物古建筑普遍缺乏水源的矛盾; 二是消防供水管网与文物古建筑古、旧的建筑风格存在互不相容的冲突,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消防供水管网的设置处于两难的境地:按照规范设计,暴露出来的喷淋头破坏了古建筑的整体风格,而照顾了古建筑的建筑风格,往往又存在喷淋系统不能发挥或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的状况。

(3)组织不健全,制度不落实,失控漏管严重

文物古建筑特别是没有形成群落、规模的文物古建筑,大多地处荒郊野外,远离城镇、农村。由于缺乏明确的管理、使用单位, 或者由于没有必要的经费保障,连最起码的保管人员也难以落实到位,基本处于失控漏管状态。文物古建筑作为特殊建筑,严加看管尚难保证其消防安全,失控漏管更无须赘言。武当山玉真宫、临汾尧庙两起古建筑火灾皆因人为纵火引起,派设专人看管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除国家重点保护的古建筑外,多数古建筑无组织机构或防火组织不健全,单位领导没有真正成为防火安全责任人, 没有专(兼) 职防火员和消防队(站),使防火和灭火工作没有保证。尽管国家已颁布了《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少部分单位也制订了管理制度,但不能切实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4)使用性质变更,火灾隐患增多,管理难度加大

一些单位对古建筑缺乏足够的认识,不重视消防安全管理,使其有的用作商店、招待所, 增加建筑物的火灾荷载;有的用作加工生产场所,违章安装使用电器设备,动力线路老化;有的室内违章动火,如火炉、火炕等, 这些都严重地威胁着古建筑的消防安全。

2.建议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强化防火安全意识

近年来,一些地区和单位火警不断, 屡屡发生火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防安全意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其一,领导的防火意识没有到位。有些领导对消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平时极少检查落实,上级消防部门来检查工作时应付了事,结果火险隐患没有及时整改,发生火灾也在所难免。其二,职工群众的防火意识没有到位。至今有些人仍然没有被众多的大火烧醒,不断违章用火、用电、用气,直接危害了消防安全。 其三,管理干部的防火意识没有到位。事务多,任务重,消防工作思路不清,不能很有效地指导本单位的消防工作。鉴于此,我们应加强消防教育,千方百计使全员消防意识到位。各级领导在教育职工的同时,自己更要加强学习,尽快使自己的消防意识到位。其次,拓宽、搞活消防宣传和教育的方式方法,使更多的职工和群众受教育,早日使消防意识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

(2)严格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落实消防巡查措施

古建筑管理和使用单位应严格古建筑内火源、电源和各种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古建筑内的用火、照明用电、包括香火炉的设置必须符合防火安全规定,不得使用液化石油气和煤气管道。在重点要害部位,应设置“禁止烟火”的明显标志。古建筑内点蜡烛应尽量改用小功率灯泡代替,烧香、焚纸应在室外避风处进行,并设置专门的香炉。古建筑内电灯和其他电器设备得安装须经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古建筑还应尽可能都安装防雷装置,落实防雷措施。古建筑范围内堆放有柴草、木材及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应尽早将其搬迁。古建筑内或是毗连古建筑的范围,搭有临时建筑,破坏原有防火分隔和防火间距的,应坚决拆除。古建筑中重要的木构件部分、重点保护部位与古建筑内悬挂得各种棉、麻、丝毛纺织品饰物和帐幔、伞盖等, 宜进行防火阻燃处理。 除此之外,古建筑还应加强24 小时值班和防火巡查, 条件允许的可以安装闭路监控设备,发现情况, 及时处置。

(3)完善消防设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由于大多数古建筑受地理位置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发生火灾后,不能完全依靠消防队赶来扑救,还必须因地制宜地完善自身的义务消防队和消防设施,以使火灾在初起阶段就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①在古建筑范围内应设计、布置消防供水系统。充分利用人工水井和天然水源或市政水源逐步解决消防给水;在有消防管道的地区,参照有关规定设置室外消火栓,或根据地区实际情况修建消防水池,设置消防水缸。消防给水可采取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合用的给水系统。城市间的古建筑,应利用市政供水管网设置室外消火栓。偏远的古建筑还应设置地下消防水池或挖水井,消防水池的最小容量应满足扑救一次火灾,保证不小于2小时的用水量。

②应按国家《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要求配备足够的移动式灭火器。为了及时有效地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可根据实际情况按标准配备移动式灭火器。

③设置火灾报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不影响原有古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和古建筑艺术风格的前提下,在重点古建筑内及收藏、陈列贵重文物的重点部位有条件可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重要的砖木结构或木结构的古建筑内,应安装闭式自动或简易喷水灭火系统,容易蔓延火灾的场所应安装水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装设电话或配备移动电话以备报警时专用,在不破坏原布局的情况下还要尽量开辟环形消防通道。

④建筑构件可燃性的处理。对已建的柱、梁、枋、檀、椽和楼板等主要木质构件,在木材的表面涂刷或喷涂防火涂料,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阻火膜,以降低木材表面燃烧性能, 阻滞火灾迅速蔓延。有些木柱、楼板、楼梯等构件在尊重民族风俗的基础上,可制作相应的防火保护层,以提高耐火等级。对扩建、改建、维修的建筑,尽量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材料,非使用不可的木材应浸泡在磷酸铵、硼酸、氯化镁等阻燃溶剂里进行阻燃处理。

(4)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技术防范措施

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具体实用的消防安全措施和方法,是做好防火工作的重要手段。技术防范措施,即采用先进的消防安全技术完善消防设施,确保消防安全。还以尧庙博物馆为例:该单位通过多方论证,在坚持需要和可能相结合,有效性和经济性相统一的基础上,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在重建过程中,博物馆将消防安全纳入了整体规划,在广运殿中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设备,保证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火灾。有人形容,防火报警系统是“忠诚的卫士”、“不眠的哨兵”。广运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安装投入使用以来,一直在日夜不停地巡检着该建筑内的上上下下、边边角角,充分发挥了科学技术防范的突出作用。

(5)发动社会力量,密切协调配合

古建筑的保护应由政府牵头,消防、文物、文化、宗教、旅游、城建等职能管理部门积极配合,把防火管理目标分解到每一个部门,并落实到人,以便积极有效做好防火工作,才能有利于确保各项消防安全措施的落实。古建筑是不可替代不可再生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结晶, 要求我们必须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后代负责的精神,通过努力,着力构筑古建筑消防管理新机制,让古老神奇的神州古建筑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李海辰,刘凤飞.古建筑防火安全对策[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04).

[2]宋泽春.古建筑消防特性及防火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1).

[3]何云锋.浅谈古建筑的防火特点及其对策[J].科技资讯.2006(15).

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应用

21 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建筑来说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智能化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1]。

1建筑智能化技术

(1)建筑智能化技术内容:建筑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消防与安全防范技术、声频与视频应用技术、综合布线和系统集成技术。分别对应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未来的智能化建筑将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2)发展阶段:中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智能化系统、定制智能化系统和可持续智能化系统阶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可持续智能化系统是行业发展的主方向。

2 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技术的关系

绿色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按照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2006)定义,所谓的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定义,绿色建筑分为设计阶段评价和运行阶段评价。设计阶段评价是针对施工图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获得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标识,说明该建筑在设计上是符合绿色建筑评审要求的;运行阶段评价是针对竣工后一年,依托累积的数据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获得绿色建筑运营评价标识。绿色建筑建设目标是否能够实现,是需要通过运营管理阶段来体现的。在运营管理阶段,只有通过应用适用技术、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才能够提升传统物业服务的效率和价值,从而实现节能、节水、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目标,缺少建筑智能化技术应用,绿色建筑建设目标的实现是难以想象的。

3 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3.1 节能环保方面

绿色建筑首先是强调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建设绿色建筑的目的是为了节能环保,而建筑能耗一般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包括供暖、供冷、通风、供热水、炊事、照明、电器耗电、电梯、排污、保洁耗电等。为了节省能源就需要在绿色建筑中采用新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利用智能系统的/智慧0,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下面介绍几种智能系统[2]:

1)智能照明系统是利用照明接触器、传感器技术,在建筑物内外安置高效节能灯具,根据实际的照明需要,智能地选取高、中、低档照度水平。这样可以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节约和控制用电,延长灯具寿命,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多种照明效果,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后,可以对自然光进行调节,加强自然光对建筑光环境有利的作用,可以节约电能。2)智能遮阳板控制系统是利用亮度传感器控制遮阳电机,在全自动的模式下该遮阳系统能自动根据阳光的照射角度、光线的强弱、风力的大小、天气的好坏等因素自动调节遮阳板的开启和转动角度,以及自己判断是否关闭。该系统可以保护建筑物及其使用者免受阳光直射,在夏天可以遮蔽阳光,阻截光线来避免过多热量透过窗户,降低室内温度;在冬天可以利用阳光给室内加热,提高室内的热舒适度,调节内部空间光照需求,从而达到环保和节省空调运作费用的目的[3]。

3)空调、通风、冷冻、采暖智能系统。空调机组系统是通过监测室内温、湿度参数,根据设定值,经DDC计算以控制水阀开度,控制空调机组启停达到保持舒适性环境和节能目的,同时检测各设备状态报警以便及时检修。送排风系统根据各区域新风、室内CO2含量来设定送排风的定时启停,以保证新风量同时又节能的目的。冷冻站系统是利用温感探测器原理及压力探测器原理,控制设备自控主要是冷水机组、冷却、冷冻水泵设备之间的连锁控制关系,进行自动启停,根据供回水温度、流量、压力等参数计算系统冷量,控制机组运行以达到节能目的。

采暖智能系统是利用温感探测器原理来完成控制,采暖系统通过热交换器为中央空调提供热水,监控系统的主要任务为控制热交换过程以保证要求的热水温度和流量。根据热水给、回水温度差及总流量判断用户热负荷状况,确定热交换器开启台数及阀门大小,保证热源的合理使用,达到最佳的节能及运行效果[4]。

4)智能电梯群控系统是利用智能化的电梯群控算法,由微机控制系统统一管理建筑物中多部电梯的召唤和指令信号,根据系统设定的优化目标和建筑物中的实际交通状况产生最优派梯决策的控制系统。电梯群控系统能够有效地改善客流调度及运输效果,改变原先由于电梯的单独控制而造成的楼层分布不均、资源浪费、电梯损耗不均匀等状况。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广泛使用在宾馆、商场、地铁、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有利于方便顾客和提高服务质量。但实际运行情况存在负载量不均匀、经常出现空转等现象,浪费了大量的电能,同时也使扶梯配件磨损严重,增加了用户的运营和维护成本。采用节能电梯以及电梯监控系统可以大大节约电梯用电量。

3.2 安全方面

为了创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宜人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办公和居住环境,绿色建筑要确保安全和健康,在绿色建筑中可以运用以下智能系统。1)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利用烟感和温感的探测原理,通过DDC对各消防设备进行监控,保障在火灾预警阶段,智能判断,有效防止误动作;火灾发生时,各消防设备有序投入,非消防设备有序撤出,保证人员安全。2)安全防范系统是利用门禁系统、闭路电视监测系统、录像系统进行有效监视,实现围栏及栅窗监测、电子巡更、入园识别、车辆识别、门禁管理、可视对讲、温感及烟感报警、煤气泄露报警、玻璃破碎报警、紧急呼叫等功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3)物业信息电子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水、电、气、热表的远程抄收计量,将繁重的抄表工作简化,使供电设备、公共照明、电梯和供水的监管、车辆出入、停车管理等更加方便快捷,以满足消费者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从而设立一个可以与外部世界沟通的通道。

3.3 其他方面

在绿色建筑中,用户可以使用现代化的通信设备,通过国际直拨电话、可视电话、电子邮件、电视会议、信息检索与统计分析等多种手段,及时地获得全球性金融商业情报、科技情报及各种数据系统中的最新信息;通过国际计算机通信网络,可以随时与世界各地的企业或机构进行商贸等各种业务工作。

结论

中国目前正处于各类建筑高速发展的时期,提倡和发展绿色建筑对我国能源节约以及自然环境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而发展绿色建筑的根本目的在于:使用户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更加安全高效;使建筑更加易于运营管理;采用技术手段优化和保证设备运行,、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所以,智能化技术是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温华.浅谈绿色建筑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福建建设科技,2013,04:52-53+26.

篇9

关键词 仁化县;图书馆古籍;古籍保护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8-0017-02

0 引言

图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尤其是古籍,更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对于公立图书馆来说,保护古籍不仅是图书馆的责任,同时古籍的存在也为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尤其对于县级图书馆来说,古籍图书的管理还是县级图书馆获得社会支持,提高自身功能的契机。

1 仁化县图书馆概述

1.1 仁化县图书馆现状

仁化县公共图书馆成立于1975年,先在职馆员6人,馆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馆藏图书10万多册,现为国家三级图书馆。自2010年起,仁化县图书馆在实现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基础上实施建设城乡一体的公共图书免费网络服务体系计划。通过几年的努力,图书馆的业务范围得以扩展,从过去的单一县级图书馆,发展已经建成的仁化县流动图书馆城口分馆、老城区分馆、大桥分馆、红山分馆、长江分馆、石塘分馆、武警中队分馆等7个图书馆,并且扶溪、闻韶、周田、黄坑4个镇分馆也正在待建中。其中每个分馆图书上架3000多册,价值人民币6万多元,服务范围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发展,新的公共图书服务体系正在仁化大地不断完善,服务读者20多万人。

1.2 仁化县图书馆发展的意义

仁化县图书馆的发展实际上代表了仁化县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同时也代表了仁化县的传统文化发展的程度,图书馆作为一切文字资料的运转场所,不仅对以往的书籍进行了保管,还帮助人们了解这些书籍、使书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仁化县图书馆发展不仅意味着社会主会议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还意味着仁化县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中华文化发展中的瑰宝。

1.3 探讨古籍现状与保护的意义所在

古代书籍不仅是古代文化和智慧的总结,也是中华精神文明的沉淀,对古籍的保护一方面能够使古籍成为一种“借鉴”,为现代生活和文学作品创作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保护古籍是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行为,是图书馆固有的传承文化的社会责任,也是图书馆履行社会职能的表现,因此,探讨图书馆对古籍管理的现状与保护方法,是帮助图书馆实现社会职能、促进图书馆自身业务水平发展的主要方法。

2 仁化县图书馆古籍现状

2.1 仁化县图书馆古籍的数量和种类

作为粤北山区的一座小型图书馆,仁化县图书馆在2009年全省古籍书普查中,发现明代末朝佛教经书1090多册,这些古籍是原丹霞山别传寺所藏的。传说这批古籍书是70年代“”寺庙被抄,有2个和尚用箩筐挑到仁化县图书馆寻求保护而来,经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专家签订和考察,这批古籍书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其中以历经明万历至清嘉庆近200多年而完成的重要佛教典籍《嘉兴藏》(径山藏)尤为珍贵。

2.2 仁化县图书馆古籍保护的状况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古籍普查保护帮扶小组到达仁化县图书馆后,在两天的时间内,着手开展鉴定、整理和修复古籍的工作,将原来杂乱无序的《嘉兴藏》进行了初步排序,详细著录(唐)释道世辑《法苑珠林》、(宋)释延寿辑《宗镜录》、(明)释宏辑《修设瑜珈集要施食仪》、(清)释宝华撰《瑜珈口施食要集》等47种共193册古籍,全面修复破损严重的护戒牒2张,并为《瑜伽师地论》、《华严随疏演绎钞》等4种共70册的断线古籍重新订线,部分封面破损严重或缺失的还另外新加封面及护页。

2.3 仁化县图书馆古籍保护存在的问题

2006年,文化部颁布了《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对古籍特藏书库的建筑、温湿度、空气净化与通风、照明和防紫外线以及消防安防等方面,做了明确要求。但是由于受到资金和技术限制,目前仁化县图书馆古籍书库在物理条件和工作者的职业能力方面都存在严重的欠缺,首先古籍书库的环境不佳,不符合《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另外,保护古籍所需的特殊技术如图书修补技术和对古籍进行数字化技术等都比较缺乏,这使得目前仁化县图书馆古籍保护处于举步不前的状态。

3 如何针对仁化县图书馆古籍进行保护

3.1 从细节上实施积极的古籍保护措施

首先,仁化县图书馆应该对古籍书库进行环境的细节化管理,古籍储藏环境湿度的调节以及对光、灰尘、虫害等的防治都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管理环境,古籍纸张的老化情况将有所减轻;还应采取措施防治古籍纸张的进一步老化,如采用人工去酸技术和修补技术,使古籍纸张受到更多的保护;此外,还应通过古籍文献的复制,如,防真复制、缩微复制、电子扫描复制等,使文献内容得以充分利用,使珍贵的原件得到更好的保护。

3.2 制定双重的古籍保护计划

图书馆古籍保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原生性保护;二是再生性保护。原生性保护是指对原本古籍进行保护,包括修复残破古籍、改善保护环境,对现存原本古籍进行定级、分级保护等。再生性保护是指对古籍进行影印或整理出版,对古籍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转移保存和再揭示。仁化县图书馆应该针对所保有的古籍制定双重的保护计划,一方面应该针对估计原件进行分类整理,通过各种手段对古籍进行补齐和保护,另一方面应该向当地政府申请专项经费,组织人员有计划、有选择地影印或整理出版这些珍贵资料,使古籍中的文化精髓得以传播。

3.3 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实现古籍科学管理

我国古籍资料众多而大多数都是残本,但图书馆专业古籍修复人才又十分缺乏,这使得估计保护任务显得十分艰巨。按照现在古籍科学管理人才的数量和有待修复的古籍数量比例,我国古籍修复需要近千年的时间,这就意味着,像仁化县这样的县级图书馆的古籍想通过向上级申请得到科学的管理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图书馆应该重视自主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单位选派优秀图书管理员去有实力的图书馆培训和学习有关古籍保护和修复的专门知识,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好那些县级公共图书馆本就已经没有保护好而且为数已经相当可怜了的古籍图书。

4 结论

综上所述,仁化县作为拥有珍贵古籍的县级图书馆,在古籍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仁化县图书馆应该细化古籍保护的措施,对古籍实行有计划的保护并重视自主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实现古籍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杨秀齐.图书馆古籍文献的管理与保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3(2):101-102.

[2]戴群.图书馆古籍坚定与保护研究新方法举例[J].云南档案,2010(9):220-222.

[3]马晓丽.图书馆古籍管理与保护工作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3(10):228-230.

篇10

【关键词】建筑机电 安装工程 施工管理

一、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建筑智能化的日益发展,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所涉及的学科和专业领域日趋增多、技术也越来越复杂、规模也不断扩大,既有其自身的固有特点,也有较强的通用性。它是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主要包括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生产运行以及竣工验收等阶段。科学、完善的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大大地节约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同时还可以创造出精品工程,从而给施工企业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为了更好的保证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顺利开展,必须进行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合理、规范的管理。

二、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主要内容

根据管理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图纸设计管理、组织管理、合同管理、施工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六个方面。

(一)图纸设计管理

图纸设计是建筑施工前期最主要的工作,也是整个建筑施工唯一的参考和指导。建筑工程图纸设计工作主要是由建筑投标和招标两方面达成一致的产物,建筑施工者只是在按图纸执行指令。对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来说,图纸设计管理主要是保证设计图纸的完整性,一方面要求设计图纸数量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要求设计图纸内容的完整性。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纸,要充分体现施工设计图的系统性、协调性和有效性。

(二)组织管理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中组织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组织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着这个工程是否能按时保质完成。为了更好的实施组织管理,我们应该建立适宜的、具有良好执行力的组织团队,并做好组织管理计划和责任分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简洁、畅通的组织沟通渠道,以保证信息的及时、全面、真实的传输和反馈,同时应注意合理、及时的解决组织管理中的矛盾冲突和意见分歧,;加强团队整体的理论水平,保证组织管理的权利和义务落实。

(三)合同管理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合同又称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简称施工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之间,为完成商定的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的主要目标是在规定的工期之内,按规定的价格完成符合相关质量、规模和范围标准的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就是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合同管理的成功与失败,在工程验收时将必然得到验证。合同管理的好,施工企业就能选到预期的效益目标,否则,将造成巨大的损失。

(四)施工进度管理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是在装修施工开始之前进行的,并需要在装修开始时结束,所以其进度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的进度管理是反映整个施工队伍组织水平的高低,反应能力的快慢,施工设备的利用率等各个方面。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进度管理需要将施工总计划中的各个小部分目标和控制点按施工工程分解到每一项、每一天的工程目标中,并严格按照计划编制详细的日计划、周计划、旬计划、月计划,并在明天休工之前半小时召开施工总结、协调会议,总结当天的工作完成情况,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开展计划。项目管理者必须不定时检查施工进度,督促施工者按照计划完成相应工作。保证机电安装工程按期竣工。

(五)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对社会治安、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非常巨大,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质量的控制,与建筑工程社会价值息息相关,并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质量控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1)施工前图纸设计质量的控制,应注意图纸设计的合理性和简洁性,保证施工人员能够读懂图纸,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补充、完善图纸中的不足;(2)机电安装设备的质量,是影响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施工所用的材料、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和评定,严格控制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进入施工阶段,并建立完善的原材料追溯制度;(3)施工工程中的质量控制也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方面,施工者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并注意施工操作的规范性,不能随意变更作业方式和作业操作范围,对质量不符合标准的工程不能进入下一道施工程序。

(六)安全管理

安全是所用工作最重要的管理,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也不例外。建筑机电安装施工工程中如果安全管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财产、人身损失,其后果是无法想象的。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安全控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①做好施工操作者的专业技术和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②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充分配置安全控制所需要的消防设备,并不定时的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更换;③施工管理者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安全体系建设,做好安全防范,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将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切安全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三、结语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是建筑施工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还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机电安装工程对于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高效性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不仅涉及的专业领域多,而且技术更新快和复杂。为此,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走现代化和专业化的管理之路,并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智慧,切实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全面提高机电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