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方向范文

时间:2024-02-22 17:5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护理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护理方向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4年12月来自不同社区的65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0例,女300例,年龄62-90岁,其中大专以上学历80例,初中120例,高中90例,小学300例,文盲60例,其中城市社区360例,农村社区29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晓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由资深护理专家进行指导和审阅,按照标准化调查方法制定调查问卷表,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基本资料、健康情况及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卫生资源利用现状、整体护理满意度等。调查问卷需要当场收回,本次研究共发放650例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软件对本组调查得到的结果进行统计,采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并对其进行x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患有慢性疾病,其中高血压患者居多,农村社区的老年疾病患者明显多于城市社区老年患者,其对疾病护理需求及社区护理需求与城市社区无明显差异,口腔护理的需求最多。

3讨论

3.1分析社区老年护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社区老年居民是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其中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率都比较高。所以,对社区老年人群必须建立连续性的疾病监测制度,将减少疾病的正确方法告知老年人群,以此减少慢性疾病发病率或者致残率、致死率。②社区老年人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各有不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必然会导致人们的认知能力不断下降,对认知能力和水平进行追踪观察,可尽早发现可疑性老年痴呆患者和痴呆患者。因此,对社区居民的认知能力进行检测,可尽快发现可疑病症,以便采取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措施。③多数社区老年居民并不知道存在社区护理服务项目,很多社区护理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大多数老年人群认为社区护理服务就是打针或者输液,只对慢性疾病宣传、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宣传的认知度较高,很多护理项目还未得到利用。④社区老年人对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不管是否存在基础疾病或者是否关注自身健康情况的老年社区人群,都必须提高对慢性疾病的防治能力,提高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年龄在60-70岁的老年人对心理护理及护理咨询的需求较大,原因在于这些老年人症处于中年向老年的过度时期,生活重心的改变,使其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更需要得到心理安慰和社区护理。

3.2探讨社区老年护理的发展方向

篇2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人;跌倒

随着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社区老年住院患者也逐年递增。而跌倒是社区老年住院患者最常发生的不良事件。有研究表明,跌倒的发生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而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比一般老年人高两倍多[1]。住院期间发生跌倒不仅会给老年患者增加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可能还会造成医疗纠纷,带来医院的负面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社区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来降低跌倒发生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2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未进行预防跌倒护理干预的老年患者451例,年龄65-93岁,平均81岁。2011年4月――2013年5月我院开展预防跌倒护理干预的老年患者496例,年龄65-98岁,平均85岁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均为3个月左右。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别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方法①制定跌倒风险评估表。对每位新入院的患者进行基本情况评估和跌倒风险评估并做好交接班,之后每周进行一次评估并做好护理记录,使每位护理人员都清楚知道该患者跌倒的危险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②做好入院宣教及安全教育,使患者及家属熟悉病区环境,并要求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必须有照顾者的陪伴下进行活动。有跌倒史的列为重点防护对象,加强巡视,发现跌倒隐患及时杜绝。③对易发生跌倒的患者床头挂上制作精美易懂的防跌倒标识,穿合适的病衣病裤,鞋子要防滑避免穿拖鞋,必要时行走用助行器,坐轮椅时用安全带,卧床时用床栏保护。并提供良好的病区环境和保护性措施,如地面的防滑工作,适宜的灯光,走廊厕所装有扶手等。④做好心理指导,有针对的讲解跌倒的严重性,预防跌倒的必要性,定期开展预防跌倒的小讲座,邀请患者和家属一起参加,让老年患者在心理上引起重视,加强预防跌倒的意识,做好促进预防跌倒的健康行为。指导患者做到上下床及改变时速度要慢,平时做好三步骤,即醒后30秒再起床,起床后30秒再站立,站立后30秒再行走[2]。⑤协助疾病的治疗做好相应护理,按医嘱合理用药,并指导安全用药。观察用药后反应,有无低血糖、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引起的头晕、站立不稳。⑥对进行康复锻炼的患者要求其必须有人陪护下才能进行,并有相应的保护措施,锻炼不能过度,劳逸结合、循序渐进,一有不适应立即停止锻炼原地休息片刻,再坐下或卧床。对住院患者做好饮食指导,适当增加营养,骨质疏松患者适当补钙。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用x2

2结果

2.1进行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跌倒发生率见表1。

3讨论

3.1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①生理因素。不同年龄、性别;感觉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减退;平衡能力、肌肉力量的下降均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险。②疾病因素。疾病会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导致老年人应对外界环境的能力下降,跌倒风险增加。有研究表明,老年人所患的慢性疾病越多,跌倒的危险就越大[3],而社区老年住院患者都有一种及一种以上的慢性疾病。③心理状态。由于老年人对自身评估过高和对危险意识不足,很多事都不愿麻烦照顾者,勉强为之,故易发生跌倒。④药物的影响。有些药物可使老年患者的反应力降低,并且老年人服用多种药物易发生药物联合作用,均使其跌倒风险增加[4]。⑤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地面、光线,住院环境设施等。跌倒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同一个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越多,发生跌倒的危险也就越大,所以预防跌倒的护理干预要求多方面多种形式的进行。

3.2目前社区老年住院患者越来越多,而住院的老年人是跌倒的高危人群[5],发生率高达40.2%[6]。跌倒在我国意外伤害死因中排第四,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居首位,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85岁以上老年人中达到最高[7]。跌倒的发生不仅造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而且影响着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人的跌倒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加强医护人员、老年住院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的意识,引起重视,并做好相应措施是至关重要的。跌倒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要把预防跌倒贯彻于整个护理过程中,相对减少老年患者跌倒的危害因素,国内外专家都认为,预防是控制跌倒的重要手段[8],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更有效。本次研究显示,在未进行预防跌倒护理干预期间跌倒的发生率是1.55%,而进行了预防跌倒护理干预后跌倒发生率下降为0.2%,表明了适当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跌倒的发生,减少了社区老年住院患者的不安全因素,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避免不必要的家庭、社会经济负担。说明对社区老年住院患者进行预防跌倒的护理干预是有效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玉波,陈雪丽.住院期间反复跌倒的老年患者认知损伤的临床回顾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8):741-742.

[2]邓蓉林,江道群,王静.住院老年病人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及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09,23(7):769.

[3]Larson L,Bergmann TF.Taking on the fall:the etiology and prevention of falls in the elderly[J].Clin chiropral,2008(11):148-154.

[4]覃朝晖,于普林.老年人跌倒与药物关系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3):3009-3101.

[5]范臻.住院老年病人跌倒的护理研究.现代护理,2006,12(6):571-572.

[6]朱月妹,袁浩斌,陈雷.老年人跌倒及其预防的认知和行为调查[J].家庭护士,2007,5(7):11-13.

篇3

关键词 社区护理发展 社区护理教育 卫生服务人员

一、国内外社区护理发展现状

(一)美国社区护理。美国社区护理开展时间较长,体系相当完善。上世纪60年代初就通过了联邦政府医疗资助项目,将家庭健康护理扩展到花费较少的医院外社区健康护理。20世纪80年代末又提出了把全国的卫生工作重点转向初级保健。美国社区护理机构是一个独立的医疗单位,护士占80%以上。社区健康护士一般由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临床经验丰富的注册护士承担,要求至少有3年~5年临床经验,具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及合作和管理能力。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设备的完善,许多社区护士涉及和参与二、三级医疗保健,社区护士逐渐趋向于具有硕士学位者,2000年在社区护士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达11.6%,远远高于医院护士7.6%的比例,又通过专科护理专家(Nursing Specialist)制度,使社区护士具备较高的行政管理能力,并与医生合作,管理和实施各项工作。美国护士协会(ANA)1986年制定社区护理活动基准为:理论、资料收集、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质量保证及专业人员的开发、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研究等,共9个领域。

(二)英国社区护理。英国是现代护理开创者南丁格尔的故乡,也是社区服务的发源地。目前,英联邦卫生保健系统大致由“家庭-初级保健-院外治疗-院内治疗”组成,而初级卫生保健是构成整个卫生服务及社区服务系统的重要部分。80年代以来,英联邦广泛实施了3种社区服务,即教区护理、保健访视和学校护理。教区护理是英联邦社区护理中最重要的服务形式。主要护理内容包括家庭护理、术后护理、病人出院护理、保健中心护理及社区护理等;健康访视的主要护理任务是疾病访视、婴幼儿及老年人巡视、预防和健康教育;学校护理大致分为两方面:一是选择和实施对学生的筛检,二是对学生的卫生保健及健康促进。英国的社区服务工作主要由社区护士来完成,社区护士的培养比医院护士要求更高,一般为3年基础教育,毕业后还要进行1年社区护理技能培训,使之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以适应社区保健工作的需要。

(三)韩国社区护理。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社区护理事业,并迅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70年代末试行了医疗保险政策,不仅解决了大量社区贫困居民的医疗费用问题,也使护士真正作为独立的角色,与医生、卫生技师一起作为保健管理者,担当起了初级保健医疗的任务。分布在社区各个部门工作的社区护士可分为精神保健看护师、保健看护师、家庭看护师、助产士、保健诊疗员、产业看护师、母子(妇幼)保健人员等,约占韩国护士的20%。韩国的社区护士必须毕业于看护大学并在临床上积累一定经验,在国家指定的专门机构经6个月至1年的专门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才可获得国家认可的资格。社区护士的主要任务有直接护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环境的监督和指导、实习指导、转诊和行政业务等。

(四)我国社区护理。我国社区护士的角色仍以二级预防的角色为主,与国外社区护士的角色和职能相比较局限,其主要原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工作的社区护士人数少,负担过重;从事社区服务的人员缺乏相关知识和能力;社区护理工作的相关政策不够健全等。此外,社区护理学的专业定位不明确,服务内涵和模式与社区卫生服务定位不一致,系统性的社区护理学研究相对滞后等因素均是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各国社区护理发展现状对我国社区护理专业教育的启示

(一)教育项目多样化,各课程间合理衔接,突出社区护理专业特色。结合我国医疗卫生大环境,开设具有我国特色的满足社区护理发展需要的社区护理专业学士课程、研究生课程,针对不同学历层次,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具体的培养方案。此外,为了避免科目重复,可以将课程分等,各级课程均包括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根据不同学历层次,规定不同的选择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进行自主选择,在不同等级课程的学习中尽可能避免科目重复,并兼顾自身的专业兴趣。

(二)社区护理除了面向社区、家庭与个人,还可进一步丰富专业学习方向。正如美国护理专业研究生方向主要分为临床型和科研型,前者以培养临床护理专家为目标而后者主要培养护理教育者或护理研究人员,社区护理研究生课程也可分为两个方向:即社区护理专家和护理教育者或护理管理者,前者侧重于社区评估、计划、评价、政策、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并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学习病例管理、学校护理、职业卫生护理、家庭护理、公共卫生护理、心理健康护理、学习障碍者护理等内容;而后者则侧重于教育及管理方面。

(三)教学内容以人和健康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突出护理专业特点。社区护理专业课程应结合社区实际,以某一特定人群服务或某一临床问题为切入点将此项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组织在一起,综合讲授基础科学与临床科学,使两者有机联系。如迈尼多巴大学开设的“初级保健技能与社区保健”专业,其核心课程之一为“初级保健技能―临床干预”。该课程学习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急慢性健康问题,涉及领域包括:病理学、影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特异性诊断、管理计划、转诊与随访策略、手术、生殖健康、儿童及成人急救。

此外,加强社区护理教学基地建设,使早期接触社区,加大实践比例增强学生实践技能,从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社区实践中,还应加强师资培养,带教老师不仅要临床经验丰富,而且需具备教育技能;教学中应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与评价方法,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罗洪.美国社区健康护理见闻[J].中华护理杂志,2001.

[2]刘虹,王云翠.国外社区护理对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启迪[J].中医教育,2003.

篇4

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充分认识未来新型护理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以适应社区新型康复护理人才的培养需要,是当前深化护理教学改革的急需。探索能够独挡一面的社区新型护理人才所需知识构建模块、实际操作技能和具有创新思维的能独立工作的综合素质等,则是广大护理教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我们围绕这个课题进行了一些理论性探讨,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性实践。

一、社区新型康复护理人才是未来就业的主流方向

高等院校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为社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人才,而毕业生的就业率,更是衡量高等院校教学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护理人才的缺乏,并非是大中型医院缺乏护理人才,而是社区新型康复护理人才缺乏,而目前我们高等院校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无一不是面向大中型医院所需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而忽视了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独挡一面、适应社区康复护理工作需要的新型护理人才的培养(而这些社区护理人员的培养,更能为全民健康提供保障服务),导致大量护理毕业生改行作其他工作,从而出现了一边是护理人才缺乏,一边是护理毕业生难以就业而大量流失的奇特现象。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今后护理人才就业的主流方向是社区而不是大中型医院。只有深刻认识这种现象,才能深化护理教学改革,培养适用于社区需要的新型护理人才。

二、如何培养社区新型康复护理人才

社区新型康复护理人才主要是面向基层,主要从事老年护理、婴幼儿护理、护理咨询等家庭护理和社区护理工作,其工作性质也有别于大中型医院。医院的护理工作不仅分科很细,而且主要是在医生的主导下工作,而社区的护理工作,其独立性质较大,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没有医生主导的情况下开展工作,这就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果断的应急处置能力以及稳定的良好心理素质。

基于以上因素,我们对社区新型康复护理人才的培养,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性尝试。即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稳定的良好心理素质;丰富的人际沟通能力;锐意的改革创新思维。通过对五个方面的强化培训,使学生毕业后不仅能适应大中型医院的护理工作,更能适应独挡一面的社区护理工作需要,不仅拓宽了毕业学生的就业面,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而且也能有效解决未来社会的需求。

(1)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培养社区新型康复护理人才的基础。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注重基础理论的强化训练,无论是公共基础课程、基础医学课程,还是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都按照临床医学的模式注意重点打牢基础,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和淘汰制度,下大力气打牢基础,拓宽知识面。在实习的前一年,开设社区护理、康复护理课程,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医疗、护理工作的康复服务,为社区新型康复护理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2)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是培养社区新型护理人才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把熟练的操作技能培养摆在首位,理论教学全程采用形象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讲授,然后到模拟病房式的实验室进行一对一的强化训练。在此基础上到医院开始早期接触临床护理工作,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小组、参加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等尝试性活动。各项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全部纳入学科考试成绩,并占总成绩的40%。并规定操作技能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参加临床实习。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各种操作技能的竞赛活动,并将操作技能的表演列为特殊项目参加文艺汇演。通过以上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操作技能的训练,使之在学生临床护理实习之前,就能够熟练的掌握了各项基本的操作技能,再经过一年的护理实习,达到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基本能够满足独立工作的需要。

(3)稳定良好心理素质是培养社区新型康复护理人才的必需。新型康复护理人才的重要特征,就是要胜任在没有医生指导下的独立工作,需要具备遇险不惊、沉着果断、独立处理各种意外的能力。在教学中除了开设护理心理学课程外,还利用模拟病房和模拟角色进行强化训练,对某些常见的特殊意外情况的处置如常见急救技术、肢体的功能锻炼、常见疾病的防治等,进行一对一的模拟训练,为培养稳定的良好心理素质奠定基础。

(4)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培养新型康复护理人才的必备条件。新型康复护理人才的工作性质,决定其必需具备丰富的人际沟通能力,无论是家庭护理还是社区护理,特别是老年护理和婴幼儿护理,首要的是要取得被护理者的充分信任。没有这个前提,一切工作都无从开展,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利用各种机会进行交流。因此在教学中除开设社区护理、人际沟通与交流等课程外,还开展了早期接触临床护理工作的活动,并要求各学生小组在活动结束后,要写出详细的汇报感受和体会,然后进行新的交流,共同讨论,不断升华,有效地提高了人际交流的能力。

(5)锐意的改革创新思维是培养社区新型康复护理人才的潜在动力。新型护理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也是护理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由其工作性质所决定,这类人才必需具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意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启发诱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从护理学的发展史,展望未来护理学的发展前景,增加职业生涯设计课程,鼓励学生为今后的工作提前进行自我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在创新能力,为今后开展创新性工作服务奠定基础。

三、社区新型康复护理人才的培养是教学改革的方向

培养社区新型康复护理人才,护理教学必需要改革,但是如何改?朝什么方向改?改什么?这是我们护理教学工作必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改革就是要改掉那些过时的并且被实践证明已经不适应的东西,护理教学改革就是要根据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人才培养规划和人才培养模式。

篇5

人力配置中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社区护士人力配置严重不足,医护比例倒置,一方面反映出社区卫生机构人力配置不合理,不符合成本效益的基本原则,造成社区医生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社区护士人力不足,不能满足社区群众对护理服务的需要,影响社区护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广大农村,社区护理多由未经培训的卫生员来承担;在城市,一个社区服务站服务一条街道,一条街道有3000~5000人,护士只有1~3名甚至更少,这势必影响社区护理的内容和质量。

1.2 护理人员水平有限

由于社区机构建设不健全,所以社区护士也很少。社区护士一般是由医院护士转化的,但医院护士暂时很难适应社区护理工作的需要。社区护理人员大多都未接受过系统全面的护理教育,尤其是在疾病预防和家庭保健方面知识陈旧且局限,难以适应多元化的护理,特别是高级护理人才短缺影响社区护理开展,____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选择年龄在42岁以上,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服务态度好,责任心强的护士负责社区护理[3]。施永兴[4]对____3家医院社区调查显示: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人数为0:2:15,说明现有社区护理队伍中拥有高级职称护理人员人数仍然很少。

1.3 服务对象及服务模式单一

调查显示,慢性病老年患者是社区医疗护理的主要服务对象,而老年患者又是服务的重点。对于健康人及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孕妇和儿童的服务较为欠缺。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家庭护理的要求会日趋复杂,其内容除了大量的基础护理外,将涉及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5]。目前社区的家庭护理主要是对患者的基础护理治疗或对家庭现存问题的处理,缺乏对家庭的全面评估和对潜在问题的关注。

1.4 社区护理缺乏社会重视

护理从属医疗,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不仅社会上的人们有这种认识,就连医务人员也这样人为,这种观念远远落后于国外,阻碍了护理学的发展,同时也势必影响到社区护理的开创与发展。护士职责被认为是以协助医生完成医疗工作为主,未被提升到促进和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高度,不能充分认可护士的社会价值,尤其对于护士独立自主的护理服务持怀疑态度,影响了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

1.5 社区居民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边远山区,文化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很差,尤其是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疾病的预防知识,表现出对定期体检和保健措施不理解以及疾病初期不及时就医,采取等待或乱投医的态度。

1.6 社区相关政策及法律制度不健全

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匀,对基层卫生保健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较少,投入到社区护理上的资金更少。另外,政府对社区护理宣传、提倡的力度不够;有关政策及财力方面的支持不够,社区护理所需要的交通、通讯、护理仪器和设备欠缺,这些因素势必会制约着社区护理的发展。社区护士经常会在患者家中工作,通常完成各项处理后离开,可能有许多预测不到的问题发生,安全系数与医院比起来要小得多,这就需要法律来维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

2.1 转变观念是做好社区工作的前提条件

护理人员往往认为社区护理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她的作用微不足道。实际上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护理在21世纪发展的方向,它强调以人的健康为护理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居民整体健康的维护和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护理。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是从一个患者扩展到照顾整个人群[6],开展社区护理有助于促进护理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2.2 保证社区护理人员合理配置

社区护理作为新兴事业,社区护士不管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相对不足的情况,这势必影响社区护理的内容和质量。根据各地调查情况,参照《卫生部关于____5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目标的意见》中规定的每万人口2名全科医生的标准,建议____5~____0年,直接提供家庭护理服务的社区护士配置不少于每万人口3~4名,并根据实际工作的开展逐步增加,保证配置足够的护理人员。

2.3 加强对社区护理人员的教育

目前绝大多数社区护士没有接受过较系统、规范的有关社区护理方面的课程训练,在实践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难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关注人才教育以迫在眉睫。应加大社区护理人员的培养力度,一是对正在从事或即将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或培训,使其逐步掌握与社区护理相关的,比较全面的医学知识,从而更有效地开展社区护理。二是把社区护理作为培养护士的一项要求,尽快在学校教育中开设社区教育及其相关课程。同时,利用高校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具有专科、本科学历的社区护理人才,提高社区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保证。

2.4 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社区内卫生健康的宣传和培训。一是在社区内积极开展妇女保健、

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食品卫生、劳动卫生的宣传指导工作;二是积极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培训、健康知识宣传以及各项咨询活动,条件许可的可以建立健康咨询门诊、热线电话以及社区健康促进协会。通过多种媒介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及社区护理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及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识,让人们认识到社区医疗护理是一种方便、经济的就医、治疗及康复的途径。成立社区护理服务中心和网络,由具有一定规模和条件的医院,成立专门的社区护理组织,负责培训基层和家庭护理人员,形成一支由医院护士、社区护理人员和家庭护理人员组成的综合护理队伍,共同做好社区护理工作。2.5 增加社区护理的资金投入

通过政府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将社区护理服务收费纳入社会医疗保险范围,采用非赢利的服务收费,接受社会团体单位或个人的捐助等方式来实现。这样,既方便和解决了老年病、慢性病及残障患者的就医难,护理不便等问题。也拓展了社区护理的服务范围,同时减轻了医院的工作负担,使医院能够集中精力做好疑难病症的诊断和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彭成。抓社区护理实习。促进护理学习能力提高[J]。实用护理杂志,____1,17(8):61

[2]李伟。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医学教育,____1(5):11-13

[3]姜日平。访视护理现状与发展[J]。实用护理杂志,____0,16(4):184

[4]施永兴,贺金仙。社区护理工作有效时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____2,37(11):887-877

篇6

护理专业就业方向有在各级各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急救中心、康复中心、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

护理就业方向:学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各级各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急救中心、康复中心、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并且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如果国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还可以为每一个家庭和小区配备一个护士,到那个时候护士可以进入家庭和社区,条件是国家有能力给这些人付工资。

根据卫生部的统计,到2015年中国的护士数量将增加到232.3万人,平均年净增加11.5万人,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可从事岗位:供应室护士、修脚师、公卫检验技师、养老护理员、助产士、医疗救护员、卫生工程技师、各科室导医、妇幼保健医师、学校卫生医师、急诊护士、手术室护士、护理师、母婴护理师、环境卫生医师、病房护士、育婴师/保育员、门诊护士、验光师。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1科研、调研能力

对于社区护士而言,除了要为社区民众宣传健康教育知识,提供日常的护理服务以外,同时还要帮助社区护理发展,完善好护理学科。所以,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应该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水平,跟上社区护理的发展。除此之外,社区护士还应当能够与他人进行社区科研活动。在护理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找出适合社区情况的护理新模式,帮助我国社区护理事业能够持续发展。

2预见能力

预见能力主要针对于预防性的服务,预防同样也是社区护士的主要任务之一。任何一名社区护士都应该对社区的家庭、残疾人以及社区中的健康人进行预防性的服务和指导。社区护士与医院护士不同,医院护士是针对已经发生了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而社区护士需要在问题发生之前,找出预防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减少问题的发生。尤其是在社区残疾人的护理过程中,社区护士能对突况提前采取有效措施。所以综上所述,社区护士人员的预见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1]。

3管理能力

社区护士除了要为社区民众提供护理服务之外,同时还应当将社区的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利用社区的各项资源积极开展健康活动[2]。社区护士应当对各种活动、物资有统一安排,对敬老院、餐馆以及餐厅消毒人员进行指导。这些都需要社区护士具备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

4综合护理

综合护理包括了专科护理技能以及中西医结合护理技能等。根据社区护士的职责以及定义,社区护士实际上就是全科护士,在进行日常社区护理服务的同时可能也会面临不同的患者,例如外科术后患者、临终患者以及精神患者等,因此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就免不了涉及到外科、神经科、内科以及中医科等方面的护理技能。所以,身为一名社区护士,需要对中西医结合的护理节能以及专科护理技能都有一定了解和掌握,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区民众[3]。

5沟通以及交流

社区护理工作除了需要护理对象的理解与配合之外,同时还需要合作者的协助和支持;这里所指的合作者主要是社区街道办、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由于社区护士所需要护理的人员范围相当之广,除了患者本身需要护理以外,其中还包括了家属以及其他健康人群。由于护理对象的家庭、年龄以及文化背景都有所不同,因此社区护士除了应当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以外,同时还应当熟练的掌握沟通方面的技巧以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在社区开展好护理工作。

6判断能力以及操作能力

对于医院中的护士而言,往往在遇见困难或问题时可以与其他医生护士一同协助处理应对,但社区护士时常需要独自完成各项护理操作,独立展开社区健康指导以及咨询活动。除此之外,不管是在患者家中还是社区的服务站,其医疗设备以及治疗条件都非常有限,与正规医院都有着天壤之别,所以这就要求社区护士自身需要具备较高的应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7护理能力

社区护理质量的好坏,完全取决于社区护士的护理能力。现如今,对于我国而言[4],社区护理工作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只有不断加强社区护士的能力,才能提升社区护理的整体质量。

7.1妥善管理各种社区卫生服务记录和档案由于社区的服务对象是长期的,保持完整的、准确的家庭或个人健康记录十分重要。这样可作为转诊到其他单位的参考,也是保护医护人员的法律根据。

7.2按医嘱进行治疗社区护士在社区中按医嘱对患者治疗不同于在医院中,无论社区或家庭中医疗设备用物较简单,特别在家庭中往往一人操作,护士更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三查七对一注意",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

7.3为了能够保证社区群众的健康,应当在社区中开展各种健康教育。社区护士除了应当具备健康教育的知识之外,还应当利用各种机会向家庭以及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宣传。

7.4要改进社区环境、加强传染病的公共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如社区的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儿童、老人在公共娱乐场所的安全等,有些安全保护要靠当地行政组织保证,但护士要善于观察发现并及时反映,协助改进环境卫生与集体卫生:如污水和粪便处理等整理。对传染病的管理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及早治疗,同时教育家属进行隔离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7.5将一起能够使用的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为社区中的特殊人群做好预防保健方面的工作。围生期妇女、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及残障者,这些人群也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社区护士要针对这些人群的不同需要,除提供直接照顾外,还应当对这些特殊人群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教他们如何维持健康,尽可能地融于社会。

7.6进行提供家庭护理,进行家庭探访,让社区护士到居民家中了解家庭整体卫生以及成员健康状况,对社区每一位民众的健康进行评估。

7.7在对该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慢性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进行分析时,能够熟练运用生命统计的方法。对该社区的卫生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为改善社区健康问题提供可靠依据。

7.8了解国内及本地区有关的卫生政策、法律法规及管理规范等。政策与法规是保证卫生工作向正确方向发展的指南,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医药卫生正在不断深入改革,社区护士要关心这些相关政策和法规,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尚少梅,巩玉秀.社区护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5,10,15.

[2]李伟.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1,07,30.

篇8

关键词 护理毕业生 社区护士 就业意向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加,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迫在眉睫,实现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已成为社区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吸引和培养一批高层次的社区护理人才也成为社区卫生工作的当务之急。目前国外的社区护理定位较高,社区护士的学历普遍为本科和硕士以上,而我国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的护士学历水平较低,主要由正在从业的护士参加短期教育培训后转型而来,远不能达到卫生改革对人才的需求。怎样就高级护理学生毕业后能面向社会基层“下的去、留得住和用的上?”笔者通过对本校的2013届本、专科毕业生进行有关选择社区护士岗位就业意向的调查。以探讨我校护理专业各层次毕业生对社区护士工作的认识和就业意愿以及在日常的教学培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现讨论如下。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择我校护理专业2013届毕业生本科122人、专科112人作为调查对象,共234人,其中男16人,女218人。调查内容为“知道什么是社区护士吗?、是否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你认为现如今的社区护理工作如何?你认为社区护理工作工资多少?何种情况下愿意从事社区护士工作?”结果有96.15%的学生不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其中本科毕业生达98.36%,专科毕业生达93.75%)学生认为工资水平提高可以考虑从事社区护理工作以及迫于就业压力也会暂时从事社区护理工作。从以上调查结果分析来看,社区护士工作有其特殊性,人才的培养方面要强调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笔者认为从以下几点加以强化社区护士的培养:

(1)增设社区护理专业,提高护士学历层次是解决社区护理人才缺乏的长远之计。我国社区护理工作的现状是社区护理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与经济、社会观念、政府支持度等有关以外,还与我国社区护理教育有一定的关系,社区护理教育并没有为社区护理的开展作好相应的铺垫工作,目前的医护比为1:0.78,提示社会对社区护士的需求量较大。近几年一些高校开始培养社区护理研究生,但将来主要从事社区护理研究、教育和管理工作,因而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因此,应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护理教育布局,适当限制中专层次的招生规模,大力发展大专和本科护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并尽快构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2)在培养社区护士与临床护士时在知识结构和运用能力方面要加以区别,社区服务对象年龄跨度大,疾病种类多种多样,且以慢性病为主,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所以要求社区护士不仅要掌握全科护理知识,而且要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在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他们在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3)建立实用型课程体系,突出社区护理工作的技能性和实践性教育部提出护理本、专科专业教育要开设社区护理学课程,重视与社区护理相关课程的设置,建立“医院一社区”联合性质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应用。逐渐掌握个体及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的护理及其管理的知识和方法。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护理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重要的增长点。目前,我国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士很少,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护理工作人员的比例则较高。在美国,社区护士逐渐趋向于具有硕士学位者,而我国目前社区护士主要由临床护士参加短期教育培训后转型而来,且学历较低,难以通过短期的培训达到社区护理工作中所需要的特殊性和综合性的知识结构,社区护理工作落后,跟不上日益增长的社区护理需求。而对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表明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比例仅为3.85%,这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社区卫生事业改革的发展是个严峻考验。提高社区护士的待遇,包括工资的提高和社会的认同度的提高,这也是实际工作中社区护理难以吸引高层次的护理人才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社会性方面也注意政策引导,认识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社区护理将承担更多的初级卫生保健、流行病学调研、卫生宣教等工作,成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社会要一方面注意政策引导,使护理工作受到关注和敬重,也鼓励和促使有志之士献身于社区护理事业;另一方面,加强社区护士自身的职业教育,积极主动地发挥护理作用,让社区群众接受更好的服务。还要注意解决实际存在的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玉梅,等.社区护理需求和工作内容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3(3).

篇9

1.1缺乏专业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区护理人员培养体系尚不够完善。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以高等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及继续教育为主要形式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社区护士的学历已经达到本科甚至硕士水平。而我国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仍然以岗位培训和社区护理专业自学考试为主,虽然一些院校开展了社区护理课程或护理专业(社区护理方向),但本质上缺乏系统的社区护理教育体系。

1.2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学校学习阶段授课教师缺乏社区实践的工作经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照本宣科的问题,不能将社区护理的理念、实质传授给学生。社区实践阶段由于部分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太健全,从而影响了护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准确理解,很难达到在社区实习的预期目的。

1.3缺乏符合我国社区卫生工作特点的社区护理教材

由于我国高素质社区护理人才的严重缺乏,目前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其社区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积累均不够丰富,社区护理教材的编写主要借鉴国外、预防医学的教材,所学内容有许多与原有的其他护理教材重复,难以突出“社区”、“护理”的特点,以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内容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高职高专社区护理教育教学的思考

2.1加强师资培训

目前在一个以临床护理教学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下,临床带教老师自身观念的转变和社区护理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促进我国现阶段社区护理教学的发展尤为重要。带教老师应充分认识到社区护理工作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与社区护理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其中涉及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社区保健内容及保健制度、社区健康与健康促进以及社区重点人群如老人、儿童、妇女、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的保健及护理知识等。

2.2利用多种途径开展社区实践教学

以整合优化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为指导,着眼于护理岗位需求,从一年级开始到三年级,利用暑期个人实践、社团活动、家庭访视、社区见习、社区实习等,深入社区,早期接触社区护理工作,开展具体的社区护理实践活动,并要求在活动结束后要写出详细的体会,然后进行交流,共同讨论,不断升华,有效地提高了人际交流的能力,并且在实践中能够认真理解社区护理的真实含义,以利于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培养她们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兴趣。

2.3加强学生的基本社区护理技能培养

社区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还应掌握社区护理的实际操作技能。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在注重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特殊人群护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实用型人才。

三、结语

篇10

[关键词]社区总护长;社区护理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正在实现由医疗型为主向保健型为主的历史性跨越,护理工作范围及工作职能也在不断地拓展和转变,社区护理也从单纯医院搬家转向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化”的服务,我院1997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后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社区护士长开展社区护理,覆盖6.4平方公里,为辖区近13万居民健康服务,形成自己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深受社区居民的认可,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社区中心配合市、区开展10多项科研调研工作,并有多篇社区论文在各种护理杂志上发表,社区护理科研也进展良好。在8年的社区管理护理实践中,护士长在社区护士的建站、培训、服务和质量管理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1建立管理制度,制订各项考核细则,以制度管理人

1.1根据《北京市城镇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意见》及有关文件要求建立社区护理管理网络,各社区站设立护理组长建立了各岗位人员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项登记、记录、统计制度,制定了常见病、多发病护理常规;社区护理操作规程;制定社区护理工作考核标准。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拓展护理服务项目,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工作流程。SARS期间完善了社区站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社区护理管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1]。

1.2依法执业在医疗举证责任倒置的形势下,强化社区护士职业风险意识,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恪守行业规范,加强法律法规教育,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护士管理办法、传染病法、消毒技术规范、职业安全防范办法等,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安全,减少护理纠纷和缺陷。

2转变服务意识,加大培训力度做到持证上岗

社区知识的培训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社区护理具有住地分散、工作独立、面对人群广泛等特点,应具备高度责任心、崇高的敬业精神、能独立解决护理具体问题的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和一定的交流能力,应采取多形式、对多渠道、多方法对人员进行培训。

2.1社区站根据环境、服务功能、管辖人口来定编人员每个站7~9个人,共同承担“六位一体”的服务,每人有重点负责项目,每项工作有交叉部分,团队协作程度直接影响工作量完成。要培养护士树立团队精神,转变思想观念,进行护理执业道德教育。建立社区站激励机制促进社区站健康发展。

2.2护士由专科转向社区,应学习全科护理理论,重点加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监测、管理知识组织护士每季度学习一个单元内容,出台重点复习提纲,并进行理论考核一次。由于临床护理与社区护理工作内容存在较大差别,社区护士除了要将临床护理中的基础护理技术应用到社区外,还要学习掌握社区急救、家庭抢救、外伤清创等技术操作。要学会母乳喂养指导、家庭护理、临终关怀、伤残康复护理等,以保证护理服务质量。同时还要掌握财务、药品、计算机信息管理知识,以适应社区护理服务需求。

2.3制定系统理论培训计划,分阶段组织系列知识培训班学习如:《高血压防治指南》、《糖尿病系列管理》、《心电图学习与指导》、《流行病学调查与统计》等系列讲座,并有重点考核。全员分期分批组织护士参加市、区社区协会举办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培养重点人员参加护理管理干部培训、残疾人康复指导知识培训、计划生育指导知识培训等,按照北京市社区护士培养大纲要求组织技能操作训练,全员参加人人过关。

2.4鼓励护士参加《北京市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证书》考试带动全体护士参考,参考率100%,持证率3年内达90%以上。尽早实现护理人员持证上岗要求。

3社区服务工作遵循法律原则

3.1社区服务按照服务项目管理社区护理治疗远不同于医院,医患关系也不同于医院,医院护理不能照搬到社区,拓展护理服务项目满足居民需求是护理工作的目标,同时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难度,特别是家庭护理服务增加了护理风险,根据实际工作的问题研究并出台了《站内患者输液须知》、《家庭护理、输液协议书》等,对社区站用药做了严格的控制,如生物制品、抗生素等药物应用做了严格限制;外带药患者治疗的实施方案等,以降低护理工作风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3.2应用护理程序开展家庭护理对家庭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也根据家庭环境也做了明确规范,特别是入户输液治疗的患者观察做了具体要求。同时社区护理还承担健康课堂、康复制导等工作。根据家庭护理工作流程,制定了家庭护理的护理病历书写模式,对家庭护理的病人按整体护理的要求,对患者评估、制定护理计划、护理措施、记录每次入户时患者的病情,如观察病情、心理、饮食、治疗、健康教育等内容,掌握患者病情进展,为医生诊疗提供参考。对完成的护理病历归入个人健康档案管理。

3.3拓展服务项目依据居民需求基础护理及健康指导对于长期在家卧床患者极为重要,根据患者需求护士在上门开展基础护理,如:褥疮护理、口腔护理等操作,并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指导。尽管这些工作繁杂、消耗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但更多的是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同时带来了社会效益。

4抓好质量管理是社区工作健康运转的重要环节

4.1社区质控工作在护理部和院感科的监督管理下执行的,将护理工作制成表格进行量化并制定考核标准护理质量检查采用坚持每月不定期抽查、定期月查和护理部季度大查相结合,在站上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讨,采取措施解决,并按照社区奖惩制度实施,做到奖惩分明。

4.2每月召开护理组长例会布置、传达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定期反馈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对社区站发生的特殊问题,特殊病例加以讨论,修改工作流程、制定解决方案。限于社区站条件,对布局和工作程序进行多次规范、调整,坚持质量持续改进。

4.3每季度召开全员护士大会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结合站上特殊事例,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医疗事故的防范。根据社区培训要求,组织全员加强重点知识培训和考核,做到学习有系统,考核有重点、实效。

4.4每月质量检查同时在社区站进行现场访谈每半年对辖区居民电话调查了解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和社区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一方面考核属区护理质量、一方面不断拓展护理服务项目、完善社区护理工作,最大限度内满足居民需求。

4.5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和医用废物处理管理社区站虽然设置在院外,地方小、条件差,但消毒隔离要求及医用废物管理和医院是相同的,由于消毒是在医院供应室进行,故对消毒包增订了运输管理规定,确保消毒包使用安全。社区站物品均由医院消毒、监测、管理,如:医用垃圾存放和运输严格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处理,医院有专人、专车回收,社区站有详细的医用垃圾回收登记。全科医生也参与了治疗,所以社区全员要掌握消毒技术规范知识,严格按规范要求落实,责任落实到个人。

随着人类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社会对社区护士的要求标准和期望值越来越高,如何建立社区护理组织体系,加强社区护理质量管理[2],使社区护理健康发展,是每个社区护理管理者必须思考、实践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