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范文

时间:2023-04-01 22:25: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设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设备

篇1

英文名称:China Medical Equipment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7510

国内刊号:11-5655/R

邮发代号:82-55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2

Brightspeed Elite

保养项目:

1、表面除尘。

2、内部除尘。

3、电源供电情况检查。

4、通电检查。

5 功能检查。

7、清理滑环。

8、高压变压器检查。

9、高压电缆、电缆头检查。

10、PDU控制柜检查、除尘。

11、球管检查。

12、诊断床检查(机械、电器部分) ,限位开关检查。

13、散热风扇除尘。

14。、计算机部分除尘(电路板、散热风扇)检查连接线插接情况。

15、控制台检查、除尘。

16、空气校正,预热检查,水膜参数校正。

PM周期:

1 次/ 季度

时间安排:每年的 3 月、6 月、9 月、12 月

根据检查的结果,对仪器的性能作出评估,必要时联系厂方工程师。

三、CT室 动态 800排炫速 CT 医疗设备型号: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保养项目:

1、表面清洁

2、内部除尘

3、电源供电情况检查

4、通电检查

5、故障代码情况检查

6、功能检查

7、附件检查

8、高压电缆情况检查

9、诊断床功能检查

10、 龙门架旋转情况检查

11、 控制柜检查

12、 高压部分检查

13、 滑环部分检查

14、 球管检查

15、 探测器部分除尘、检查。

16、 操作台部分检查

17、 温控部分除尘、冲洗检查。

根据检查的结果,对仪器的性能作出评估,必要时联系厂方工程师。

四、核磁室 日立核磁共振 医疗设备型号:

AIRISTM-0.3 MRI

保养项目:

1、 MR发射单元、接受单元除尘、调整。

2、 MR控制柜各低压电源除尘、调整。

3、 检查连线、接头。

4、 计算机过滤网除尘。

5、 单元电路板除尘。

6、 检查信噪比。

7、 附属设备柯尼卡 LI-10 激光相机除尘。

UPS除尘。稳压电源除尘。并严格测量输入、输出电压。

PM周期:

1 次/ 季度

时间安排:每年的 3 月、6 月、9 月、12 月

根据检查的结果,对仪器的性能作出评估,必要时联系厂方工程师。

五、核磁室 GE 核磁共振 医疗设备型号:

Signa Hde1.5T

保养项目:

1、 表面清洁

2、 内部除尘

3、 检查电源供电情况。

4、 通电检查。

5、 检查故障代码、信息。

6、 检查磁体温度。

7、 检查液氦液面。

8、 检查液氦压力。

9、 检查头、体、四肢、乳腺线圈。

10、 检查 MR主机柜,除尘,检查连线、插接头、散热风扇运转情况。

11、 检查温控机组,除尘,观察制冷剂情况。

12、 检查空调的运转情况,过滤网除尘。

13、 检查计算机运转情况,内部除尘,电路板除尘。

14、 检查诊断床的运转情况, (机械部分加油,电路板部分除尘)

15、 检查冷头的工作情况。

16、 观察扫描情况,详细观察图像的而清晰度,分辨率。

17、 附属设备柯达 5800 激光相机保养除尘。激光头清理、热滚清理,检查机械部分运转情况,片盒部分运转情况,棱镜清理。信号传输情况,观察图片的质量是否清晰,有无划痕。

PM周期:

1 次/ 季度

时间安排:每年的 3 月、6 月、 9 月、12 月

六、放射科 岛津 800MA数字胃肠 医疗设备型号:

UXZS-159/DR 800MA

保养项目:

1、 控制台:除尘、检查连线、电路板除尘。

2、 DSA控制箱:除尘、检查散热情况。

3、 主控柜:高压电缆、电缆头、高压变压器、各种插板、插件、连线的连接情况。

4、 传动部分:机械传动部分清理、加油。调整电机皮带松紧度,传动部分调整、除尘。

3

5、 检查稳压电源稳压情况。

PM周期:

1 次/ 季度

时间安排:每年的 3 月、6 月、 9 月、12 月

根据检查的结果,对仪器的性能作出评估,必要时联系厂方工程师。

七、放射科 GE 数字拍片机 医疗设备型号:

Rovolution XR/d

保养项目:

1、 主机工作站:除尘,检查散热风扇,主板、内存、插板、连线除尘

清理后重新安装、插接。

2、 主控柜:除尘,检查连线,检查光缆,检查高压部分。

3、 运动控制部分:

OTS检查,离合器检查,天轨检查。

4、 温控机部分:过滤网除尘,温控低压电源检查,散热风扇检查,信号连接检查,制冷剂液面检查。

5、 平板探测器部分:检查室内温度,检查机械滑动部分,垂直、水平角度检查,检查平板水平、垂直、上下、角度控制开关,检查滤线器的插入情况。

PM周期:

1 次/ 季度

时间安排:每年的 3 月、6 月、 9 月、12 月

注意!主机柜是保养重点。

根据检查的结果,对仪器的性能作出评估,必要时联系厂方工程师。

八、放射科 GE C 型臂数字血管造影机 医疗设备型号:

ADVANTX LCV+西门子平板 C型臂数字血管造影机 医疗设备型号:

ARITS Celing

保养项目:

1、 设备间部分:

MPPU/VAMP 电源分配柜、电源控制柜除尘、系统配电箱除尘、检查, DLX控制柜除尘、检查,床控制柜除尘、检查,制冷机检查液面、除尘,检查温控机工作情况。

2、 机械部分:

L 臂检查, C臂检查,床升降检查,球管检查,高压电缆和连接器检查,气动碰触传感器检查,影像增强器检查,连线检查。

3、 电器部分:检查线路电压,电缆连接情况,光缆连接情况,检查隐蔽处的电缆完好情况。

4、 监视器部分:监视器检查,除尘,显示情况检查。

5、 图像检查。

6、 校准检查。

PM周期:

1 次/ 季度

时间安排:每年的 3 月、6 月、9 月、12 月

根据检查的结果,对仪器的性能作出评估,必要时联系厂方工程师。

九、手术室 GEC 型臂数字血管造影机 医疗设备型号:

OEC9800

保养项目:

1、 检查 UPS的工作情况,除尘。

2、 检查 C臂的运动情况。

3、 检查电池的放电情况。

4、 检查高压脉冲变压器工作情况,是否漏油,温升情况,除尘。

5、 检查主机柜电路的工作情况,电路板清理、除尘。

6、 检查球管的温升情况。

7、 检查床的运动情况,手柄的遥控情况。

8、 检查电缆的连接情况。

9、 检查显示器部分。

10、 检查脚闸的开合情况。

11、 检查图像情况。

12、 检查 C臂各电路板工作情况

PM周期:

1 次/ 季度

时间安排:每年的 3 月、6 月、9 月、12 月

根据检查的结果,对仪器的性能作出评估,必要时联系厂方工程师。

十、核医学科 医疗设备型号:

Millenmium MPR

保养项目:

1、 检查主机的工作情况

2、 主机箱除尘,检查连线情况。

3、 检查机架的运转情况。

4、 检查设备插件的连接情况。

5、 检查床的运动情况。

6、 计算机除尘,检查信号线的连接情况。

7、 检查探测器的工作情况。

8、 检查准直器的连接情况,工作情况。

9、 检查图像情况。

10、 检查校准情况。

PM周期:

1 次/ 季度

时间安排:每年的 3 月、6 月、9 月、12 月

根据检查的结果,对仪器的性能作出评估,必要时联系厂方工程师。

十一、放射科 GE800MA数字胃肠 医疗设备型号:

Precision THUNIS-800+

保养项目:

1、 表面清洁,内部除尘。

2、 电源供电检查。

3、 检查故障代码信息。

4、 功能检查。

5、 主控柜检查,除尘。高压变压器、高压电缆、电缆头、线路板的连接情况进行检查。

6、 变频器检查。

7、 控制台检查,各种控制按钮、开关检查,连线检查。

8、 诊断床限位开关检查,运动情况检查。

9、 影像增强器部分检查。

10、 球管检查。

11、 工作站除尘、检查工作情况。

PM周期:

1 次/ 季度

篇3

2013年3月28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第二十五届国际医疗仪器设备展览会上,东芝、西门子、飞利浦、GE四大高端品牌均以超大特装展台亮相,纷纷倾尽全力争夺参会者眼球。

对于这四家行业龙头企业而言,在中国市场上“逢展会必到”的营销策略是他们手中的一张王牌,成功宣传战背后,是四大厂商市场份额的逐步提高。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国产医疗设备不仅在名气上、宣传上稍逊数筹,更日渐沦为了本土医院都不感冒的产品。

是我们在质量上真的比国外医疗设备差?还是我们输在了宣传、营销上?抑或这是一个中国医疗设备市场大环境所致的必然结果?

外企眼中的金矿

几乎在国产医疗设备还没做好准备之时,外企趋之若鹜般杀入中国医疗设备市场。而让国产品牌感到压力的是,原本外企们不屑一顾的基层医疗市场也已成为如今他们眼中的金矿。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已经悄然打响。

“GE、飞利浦、西门子在我国积极开展针对县级医院设备采购的活动,这对国产产品的冲击将是致命的。”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医疗器械部主任蔡天智的担心不无道理。

目前在国内许多城市的三甲医院中,大部分高端医疗器械被来自日本、美国、德国的进口产品占据。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总裁江根苗对此感同身受,他分析称东软医疗的CT设备虽然在全国各市、县的人民医院的应用量很大,但依然不容易被三甲医院大规模采用。

其实这不是一两个企业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中低端医疗设备占有大量的市场份额并且性价比优势较为明显,但现阶段我国企业在对外竞争中尚未完全掌握议价权,而且部分企业短视也将影响整个行业的收益水平,从而导致企业后续研发资金短缺、自我输血和造血能力差,将因利润不高而葬送中低端市场未来发展的前景。

蔡天智认为,像西门子等国外高端医疗设备有多年的品牌积淀,一方面国内大型三甲医院已形成固定的使用习惯,另一方面高端设备的采购数量也成为其能否获评三甲医院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但业内也有不同的声音。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教授郭树彬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由于三甲医院承担着解决疑难危重症的重大责任,因此对设备性能要求必须严格把关。在某些高端医疗设备的技术水平上,国内产品和国外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要在保证医疗质量安全的情况下去看医疗成本,不应该片面地去看待这一问题。

国产顺势突围

一个好消息是,本土医疗设备企业已经看到了眼前面临的挑战,蓄力待发。

据医疗器械专业委员会的《2012年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显示,去年部分国内高端医疗设备市场对进口依赖度已出现缓慢下降趋势,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在高端产品领域的竞争力正在加强。

如果要成功实现高端医疗设备“中国造”,政策支持必不可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魏来表示,我国医疗设备制造企业主攻中低端市场并不意味着放弃高端市场,然而高端市场代表着技术密集、工艺精湛等特点,这就需要更为宽松的研发环境和充裕的资金支持。国家政策可以从财政补贴、丰富融资渠道等方面对企业给予支持。

在郭树彬看来,医疗设备国产化是大势所趋,关键在于国产化之路要选对方向。郭树彬认为国产医疗设备厂商适合于向家庭应用的小型呼吸机和透析机方面发展。至于国产医疗设备要多久才能突围,郭树彬认为,这要看国家和企业的投入力度,而不能只是停留在“喊口号”阶段。

尚普咨询医药行业分析师指出,尽管在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并购热潮不减的环境下,国内医疗器械企业面临巨大压力,但是政策的逐渐偏向也将为国内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巨大的机会。

我国的医疗器械企业很多,但是规模普遍较小;产品集中度高,利润率和增长率较高的产品的市场份额较小。由此来看,技术优势仍然是抢占市场的关键因素。所以,突破技术壁垒是国内医疗设备制造企业的首要任务。

“高端核心技术我国企业尚未完全掌握,还处于摸索研发阶段,相关制约我们的是软件编程、材料处理手段、精密制造能力。”蔡天智直言不讳地指出了我国医疗技术的“瓶颈”所在。随着政策的偏向,国家将会有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医疗产业,技术壁垒可能将逐渐被突破。

“科技专项资金还应大量投入,引导部分有能力的企业参与研发及后续跟进工作。”蔡天智在研发资金投入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国产医疗设备还有5年10年的路要走。虽然国内设备性价比高,但降低价格后,获得的利润就相应变少,从而导致企业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入科研和售后服务中。

在医疗设备售后支持方面,虽然我国企业整体做得不错,但仍有一些企业在这方面亟待加强。北京电力医院急诊内科医生谢文丽分析认为,国产医疗设备公司在服务方面的质量,也有待提高。在她看来,虽然医院也很想采购国产设备,但由于一些企业在售后服务方面的不到位甚至不作为,使院方心灰意冷。

也许,只有当国内大部分企业可以及时提供全方位医疗解决方案时,国产医疗设备才能登上与国外产品同台竞技的平台。

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企业在改进应用技术、工艺设计、生产链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具备了一定能力,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企业科技创新基础尚属薄弱,企业在增强技术创新、实现自我转型过程中必须从全球产业链的加工组装环节向研发和设计环节转型,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篇4

论文关键词:医疗部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

论文摘要: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高低,所以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极其重要的。要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多形式、多途径开发利用医疗设备档案资源。

医院行业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拥有大批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这些设备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工作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加强设备和设备档案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在医疗、科研中的作用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设备档案的形成

设备档案是医院在购置设备过程中形成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各种文件:如设备申请材料、可行性论证报告、有关调查材料、批复文件;(2)各种记录:如谈判记录、招标记录、定货合同、协议等;(3)各种原始凭证:如到货通知、提货单、发票影印件;装箱清单、操作使用说明书、厂家提供的安装图纸;(4)开箱报告、安装调试记录、验收记录、验收报告;(5)设备使用操作章程、维修管理办法、制度;(b)人员培训记录、设备布置平面图、线路图纸、故障维修记录;(7)设备报废申请及处置结果。从设备档案的形成过程涉及到设备从立项申请到最终报废,其时间周期长,中间环节多,参与人员杂,因此,设备档案的管理是一项既耗时又耗力且工作量相当大的工作。

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的意义

首先,建立医疗设备档案,能为领导和专家的论证及设备的引进提供有力的证据,为同类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由于一台先进的医疗设备功能多样、价格不菲,在引进时领导和专家将会进行详细的论证,包括设备的临床使用价值、资金的投入、创造的效益等。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就能为此工作提供证据和参考。

其次,建立医疗设备档案是设备维修、检修和管理的必备条件。机器设备在运转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热力、化学原素的作用,一些零部件会磨损、腐蚀和松动,将会影响设备的精度、性能和工作效率,这就必须维护和检修,要维护和检修,设备档案是必备的条件,它能为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提供依据。

第三,利用设备保修期和维修期的区别,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三、医疗设备档案的科学管理的原则

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使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其完整性和利用效率。因为医疗设备档案有其特殊性:一是档案材料多,归档时间长,如一台大型医疗设备,从论证、购置到安装将会形成大量材料,并且还有以后的使用和维修直至报废,有一个很长的周期。二是多种多样,设备有国产的、进口的,档案材料势必牵涉到多种文字,如中文、英文、日文等;其载体有纸张、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三是档案使用牵涉多个科室,特别是设备的构造图表、操作和维修说明书等一类材料,使用很频繁。因此,如不集中统一管理,很容易造成文件的破损和丢失,破坏档案的完整性,影响档案的利用价值。

四、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

1、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

设备档案的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的原则,便于开发利用,确保设备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设备档案工作必须纳入医院设备管理工作中,与设备计划管理、设备采购、使用等工作紧密结合,保证设备文件的完整、准确、系统。建立、完善管理网络广泛深入地宣传《档案法》,强化各级管理人员依法治档的意识。我院成立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的档案管理网络小组,实行医院、科室、操作人员三级管理网络,定期召开有关人员会议,明确工作目标,修订和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部分,纳入院部对科室的目标考核,及时与有关人员的考评、职称晋级、年终评优挂钩。明确设备操作者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同时,做好日常设备记录;每次使用后,要将使用情况认真做好记录;每半年将整理好的记录上报给设备科负责人,经核查后交档案室存档,在全院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网络[3]。

2、确定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范围

我们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明确了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文件。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随着设备从申购到安装使用,其相应的材料由设备管理人员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再移交医院档案室。同时将有关材料复印下发有关使用科室,让各科的设备操作者都了解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和要求,使之配合档案部门,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

3、建立健全归档制度。

首先要明确管理范围。对于中等以上医院,凡是1000元以上的教学、医疗、科研仪器设备,不论其资金来源、购买渠道如何,均要建立设备档案,纳入管理范围。其次要确定归档范围。上述管理范围的仪器设备,在其选购、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维修、报废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以及随机技术资料,均应归档保存。设备档案主要形成于申购过程与运行过程。申购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申购单、论证报告表、政府采购计划报批表、医疗仪器生产许可证、购销合同、协议书、发票复印件(原件保存在财务档案中)、装箱单、运输单据、安装调试及验收报告、设备安装使用说明、维修手册及其他随机技术资料等。特大型的设备还包括招标的有关材料、卫生资源配置许可的有关资料。享受国家免税政策的进口设备,还有海关免税证明、质量保证书、报关单、外贸合同、发票、商检报告等。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操作规程、维修保养情况记录、医疗仪器设备档案卡、使用率和完好率记录、每年的经济效益分析、最终的报废表等。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

篇5

关键词:精益管理;医疗设备;管理模式;设备管理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各地新添了许多医疗设备。医疗设备是现代诊疗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成本较高、技术先进,在经济方面影响整个医疗保障体系的稳定性,为此需要加强质量控制管理[1]。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很多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故障次数比较多,设备利用率不高[2]。精益管理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进行深入的管理方式,其应用于设备管理工作是贯彻预防为主,实施设备环节控制的一项重要的手段,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3]。本研究具体分析了基于精益管理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1当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先进的医疗设备运用到各级别的医院中,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做出更全面、更科学、更可靠的诊治结论,提高医疗质量[4]。但是在具体的管理中,不同地区的管理水平差距比较大,而且发展极不均衡。如在放疗设备的管理中,发现很多单位物理师由技师或医师兼任,他们虽然有物理师上岗证,但是基本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所以对于质控掌握不系统不全面。同时加速器配置比较低,并且没有配套的定位CT或X线机,导致在治疗中以普放和适形为主,放疗新技术开展较少。

2医疗设备精益管理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为此加强医疗设备管理,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精益管理是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其体现了管理过程中精心是态度、精品是成绩、精细是过程的理念。精益管理对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使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更加严谨和规范,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质量。精益管理也可以避免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遗漏,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觉性,确保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完善,杜绝了各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减少了管理缺陷的发生。精益管理也是一种工作程序严格、目标明确的设备管理模式,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患者角度出发考虑和设计管理流程,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将精益管理理念应用于设备管理中也能提高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服务水平,能更加有效的提升设备工作质量,患者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治疗和护理,从而增加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5]。

3基于精益管理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的应用

精益管理在应用中,要定期组织设备管理人员学习精益管理的内容,以挽救患者的生命、解除患者的痛苦为主要任务,并将培训内容制作成手册发放于个人,便于经常学习与强化记忆;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简单易学的设备管理内容,注重医疗设备的整体布局;根据设备的类型设置规范的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将各种设备进行明确细致的分类与标识,采取一体化模式,同时实施流程管理和责任制[6]。同时先进的医疗设备需要高技术、高素质、高技能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需要用新的思维观念去观察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对于放疗设备,尽快建立医师、物理师、技师“三师”对患者负责新体制,医师勾画好靶区,然后由物理师来制定治疗计划,最后由技师规范操作进行摆位治疗。总之,医疗设备管理引用精益管理理念能让设备应用每个环节完全严格执行精益管理制度,做到准确、细致,让设备管理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医院的发展和医患关系的和谐。

作者:张文静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于海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初探[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5,16(7):70-71.

[2]刘莹莹,沈秀红,刘菲男.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7):294-295.

[4]李海瑛.项目化管理模式在大型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4):109-111.

篇6

【关键词】 医疗设备 故障 维修 保养

1 医疗设备所具有的特性以及对维修人员的一些要求

1.1 医疗设备的特殊性

(1)医疗设备是当今高科技的代表,集合了是多种学科的尖端技术,许许多多的新发明最先均是用于医疗以及军事。例如医疗设备中的代表CT,它就是对X线进行了完美的利用,并且糅合了影像、计算机以及电子信息等多种技术,像MR则是计算机与电磁学的结合,LA是结合了计算机与军事中的微波技术。基本上所有的设备都可以看到计算机技术的身影。

(2)现代医疗设备的特点可以说是更新周期快而且种类多样化。现代医疗设备的种类应有尽有,基本上机体的每个器官均有相应的检测仪器,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其越来越趋于微型化但是功能却越来越强大。例如,CT自问世以来其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第一代单层CT设备通常需要十几秒的扫描时间并且扫描一个部位则要十几分钟,而如今的多排CT设备对一个部位的扫描快的话只要几秒钟。

1.2 医疗设备维修人员所必备的条件

(1)因为医疗设备自身的特殊性,而且其在医院诊疗工作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其性能的好坏将对诊疗效果存在着莫大的影响。怎样将设备保持在较好状态,是每一个设备维修人员都将面临的一大挑战。维修人员若是想对设备做到恰到其时的保养并能流利的解决设备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就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还要对各种新技术、新知识以及各种专业杂志文献保持关注和加以汲取;另外还要及时的进行培训,可以请一些专家到医院进行学术报告,也可参加国内外的一些行业内的学术会议。通过上述的途径,便可以大大的对维修人员的知识、能力进行拓宽加强,与时代的发展保持一致。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经验与技能的积累,进而为以后快速、准确的排除故障做准备。

(2)高素质维修工程团队的建立:

第一、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大对维修人员团队的管理。针对现有人员的人数及其业务能力,可将其分为生化、医电以及大型设备等组,将责任划分道人,使其拥有明确的分工,并尽量做到分工不分家,既分工又合作。将集体维修的概念树立起来,由此便可对维修人员进行高效有序的管理又能保证医疗设备的质量。

第二、正确书写维修档案并保管好,医疗设备在打开之初便将所有相关资料给保存起来,尤其是配件及线路图等,同时将维修手册给建立起来,及时对每台设备的原始参数,安装调试的情况进行记录,还有一些关键工作点的输出波形,信号电平等。另外在保养维修后都要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能更好的对每台设备的性能状态进行把握。在更新设备时领导可以此作为参考依据,同时可以让维修人员更方便的总结经验,提升其自身能力。

第三、备件库的建立。维修的关键就是备件,因此备件库应找专人看管,看管人应该及时对常用备件的动态进行反馈,没有的及时加以添补。另外一些大型设备的非常规备件应交由专门的工程师购买,这种部件通常价格比较高昂而且使用寿命也是有限的。这一工作如果处理得当,会大大节省医院这方面的成本。

2 维修思路

大型医疗设备本身就较为复杂,其故障的表现形式也比较多,除了仪器本身的硬件方面故障外,还有软件、机械等故障。按照传统维修思路,硬件故障一般较为常见所以认为应首先排除硬件故障并且认为只要对电路分析足够熟练就足够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机械故障一般比较容易找出,而且解决故障的方法也不难。但是硬件故障则较为复杂,在仪器出问题时,一般应首先考虑是否是软件方面的问题,如果是软件的问题,有时候很好解决,从而避免了做一些费力费事但又无用之功。例如本医院的核磁共振就有一次出现图像处理滤波无法使用的现象,然而在对启动的软件中发现滤波单元没有安装才导致上述问题。按照传统维修方法,我们可能认为是滤波板坏了,在更换后很明显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然后再来查找软件方面的问题,则会使本来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在对硬件故障进行检查时,维修人员则不仅要对电子技术基础有扎实的把握,还要熟知大型设备的结构原理以及相关软件的运用。对结构原理进行掌握所包含的意思是了解设备的每一个硬件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控制关系,并且要知道他们在整个仪器中的作用,这样在遇到问题时首先通过对机器的结构原理迅速分析可能出现的故障单元。了解一些诊断软件的运用后便可以大致经过测试来找到仪器的故障所在的大体部位,直至找出损坏的电路板及其配件。现今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线板越来越集成化,而且随着近些年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大部分电路板的芯片都是固定的,这虽给电路板的维修增加了一定难度,但还是应该先查出损坏的电路板。遇到这种问题应尽量先看电路板损坏的部位能否再修复,如若不能修复再购买备件。例如本院有一次遇到CT主机无法启动的问题,经过检查发现图像处理系统-5VDC没有输出只有输入,虽然知道该电源的元器件损坏,但由于元器件不好单独购买而无法修复,重新购买电源又需将近30000元,在对资料进行仔细查看发现该电源的最大电流为10A,结果花费了100元买了一个10A的5VDC重新改装了一下便使机器迅速恢复,但需注意该电源的地不能与其它的地共接,要不然将使电源烧毁。再比如,在遇到CT不能正常扫描的情况下,首先要查看高压是否正常,利用高压诊断软件便可很快找出损坏部分,然后再看能否加以修理。对高压问题进行检查时,通过高压诊断软件能够对阴极、阳极以及变压器等是否出现故障作出判断。如若不是高压问题,再对其他方面进行逐项排除检查。

3 结语

总而言之,要使大型医疗设备正常运转,日常的保养维修很重要,但掌握科学的保养维修方式更重要,只有使仪器的性能保持正常,才能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在仪器出现问题时,只有正确分析判断故障发生部位,才能够对仪器进行迅速修复。

参考文献:

[1]潘志耿.开展贵重医疗设备使用效益调查的实践与分析[期刊论文].医疗设备信息,2006,21(3).

篇7

预防性维护是指在设备服役期间,为了减少设备故障率,在设备故障发生之前就采取的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设备的检查、检测和性能测试、基于风险的检查间期以及常规护理等内容。设备的检查流程应该基于以下需求:设备的维护要求、风险分类、设备的功能和故障的发生历史[1-2]。预防性维护并不能预防随机故障,特别是与电子装备和低风险设备(不像高风险设备一样需要相同频率或密集度的性能验证)相关的随机故障。医疗设备应进行风险评估,以决定测试的频率。如果1台设备的测试频率过长,它可能会在下次定期维护之前出现故障或产生错误结果。反之测试过于频繁,本来可以更好地用于维护其他设备的时间就被浪费了[3]。临床医学工程师的工作,是要在定期功能性测试和医疗设备安全使用所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2基于风险评估的预防性维护周期

为了建立有效的维护方案,必须先决定检查频率[4]。应该将重点放在对医疗仪器持续安全运转产生影响的设备上。Vermont大学已经开发了一套风险评估系统用来决定维护的频率[5]。该系统认为预防性维护周期是根据风险、要求、后勤保障和设备历史4项因素综合确定的,这些风险包括设备的功能、与设备使用相关的有形风险、与患者安全相关的设备历史、对生命支持设备还需要进行特别的确认[6-7]。Vermont大学的基于风险的检查评分系统。

3维护周期确定的运作实例

为了说明基于风险的检查评分系统的具体应用,列举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和高频电刀2个实例。应用表1得到的评分结果。血氧饱和度仪是非介入监测血氧浓度水平的设备。因它是对患者进行直接监护的,其临床功能评分为3分;设备故障可能会导致不适宜的治疗方案,如患者血氧浓度不够,或者失去对血氧浓度的监控,其有形风险为3分;从故障历史上讲,血氧饱和度仪的故障难以预料,而且突发的问题通常在定期测试时不易被发现,因此问题避免概率应该评2分;历史资料没有记录与血氧饱和度仪相关的事故,对该设备并没有任何具体的设备维护的要求,故事故历史和制造商/管理部门的要求的分数都是1分。最终血氧饱和度仪的总分为10分[9],据此该设备定为年度检验。高频电刀是利用高频电流切割或破坏组织的设备[10]。因该装置是用于直接治疗病人的,其临床功能类别评4分;该设备故障可能造成病人的严重伤害,有形风险评4分;从故障历史上讲,电刀出现的故障难以预料,而突发的问题通常在定期测试时不易发现,问题避免概率评2分;历史资料显示,存在电刀故障导致病人事故的历史,事故历史评2分;由于对这些设备维护没有具体规定,制造商/管理部门规定评1分。高频电刀的总分为13分[11],据此该设备定为半年检验1次。应注意设备仅仅是按照通用设备类型进行评分。并没有具体到某种设备型号。风险评分准则仅仅是用来确定预防性维护周期的一个工具。如果对某个特定型号的设备。有不同于相同类型的其他型号设备的特殊测试或维修要求时,则针对个别情况维修时间应作调整[12]。

4维护方案有效性的评沽

对预防性维护方案有效性的评估应从以下几点出发:(1)预防性维护周期应每年进行审查,审查工作主要是对维护历史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便根据具体情况或新的规定或准则进行相应的调整[13]。(2)在定期性能检测时经常发现问题或有较高故障率的设备,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检查。同时,随着医疗器械的可靠性不断提高,在功能性测试中发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少。此外,随着电子控制器件逐渐取代机械系统,较新的技术往往对预订零备件的需求越来越少。例如现在的全身麻醉机采用电子流量控制元件,与采用的机械式针阀组件的设备相比,不但准确度更高,而且零件磨损较轻,可以不再频繁检查。(3)除了在功能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其他类型的设备问题也应被追踪。不能重现的设备问题和使用操作不正确产生的问题,都表明临床人员需要在如何正确使用设备方面接受更多的培训。若出现设备的摆放或清洁及使用不当的情况,则表明需要更多的员工教育或改变临床应用方案,例如当呼吸机出现需要更换管道和过滤器的问题时,则该设备在维修周期应该进行重新评估,或需要进行更多的技术培训。(4)性能标准应该是明确和合理的,而且要确保满足地方性法规。

5结语

篇8

关键词: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绩效

医疗设备是公立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物资保障,也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同时还是评估医院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必须对其进行优化配置、创新管理。从目前公立医院医疗设备配置和管理的现状分析,还存在一定的配置不均、使用效率低、处置随意性等缺陷,必须提高对医疗设备的管理认识,加强对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

一、公立医院加强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合理取得医疗设备,加强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实现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保障医院正常运营的前提。现代公立医院的业务运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先进的医疗设备,公立医院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买好、用好、管好医疗设备,提高使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医疗设备按配置管理分为大型医用设备与一般医用设备。大型医用设备又分为甲、乙两类,大型医用设备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或由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配置管理并核发配置许可证。公立医院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制定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与自身的功能定位、临床服务需求相适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条件、配套设施和具备相应资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批准,取得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可见,关于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国家已经制定了较完善的管理制度。而对于一般医用设备的配置,公立医院要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医院自身科学技术发展,与当地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医疗设备的配置需符合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共体推进建设过程中,医疗设备配置应进行统盘考虑,严格控制,先行规范,适度发展。

(二)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作为高技术含量的医疗卫生行业,医疗设备融汇了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先进,更新和换代的频率较快。而正由于技术含量高,医疗设备的购置价格也相对高昂。如何购置适用的医疗设备、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降低使用成本,如何做到物尽其用,成为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率的关键。

(三)提升公立医院服务的公益性公立医院是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公益性是其基本属性。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趋丰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出,公立医院应加强精细化管理,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疗设备购置主要由财政投入,医院应加强内部管理,持续改善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强化公益性。

二、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事前采购论证不足公立医院内部医疗设备配置不平衡,医院内科室众多,对于医疗设备这种重要资源引入缺乏合理的制度和机制,但以科室和部门的主观要求以及院领导自身的判断作为依据,对于医疗设备的引入缺乏科学的规划,没有客观的数据作为支撑。有些仅仅根据创建评审要求,仓促上马配置设备,忽视了单位经济的承受能力,忽视了设备的适用性,忽视了医疗设备管理者的责任。

(二)事中管理使用和绩效评价追踪不足医疗设备的投资规模较大、涉及的科室较多,专业性较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疗设备管理的难度。虽然管理模式在由过去的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但仍有部分业务科室存在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方式落后的情况。设备管理者缺乏责任意识,日常使用和维护保养不当,机器故障频发,导致设备性能下降,使用寿命降低。一方面医院的设备维修成本、新置成本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严重影响医院正常业务的顺利开展,甚至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极大地损害了医院形象,增加了医院的运营成本。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还普遍存在“重购置论证、轻绩效评价”的问题。前期购置申请报告阐述详细,设备可行性分析论证专业,设备购置的资金来源财政预算批复了,钱到了,设备买好,事情就算做完了。却没有在如何用好医疗设备,发挥设备的最佳效益上下功夫。可行性论证时年使用量,设备预期的使用绩效有没有达到,没有进一步去追踪评价,缺乏必要的考核评价机制。致使部分医疗设置被闲置或使用效率不高,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事后处置管理不规范医疗设备由于其专业性强的特点,报废处置标准难以制订。仅以设备的可使用年限来简单衡量,缺乏科学性。由于报废处置标准的不统一,造成了医疗设备处置的随意性。有的公立医院对不能使用但又未达到报废处置年限的废弃资产,搁置于仓库,不闻不问,等年限到后再去履行审批手续,不仅占用办公空间,而且造成资产严重不实;有的医院经批准处置后,对医疗设备长期不处理,待处理财产损益长期挂账;有的医院还存在先处置、后报批等随意处置现象,造成资产账实不符。

三、公立医院加强医疗设备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事前论证,合理配置资源建立医疗设备购置事前论证制度,结合区域医疗卫生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区域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应建立医疗设备购置审批机制,针对区域内公立医院、中医医院、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不同特点,结合区域老百姓的就医需求,审核医疗设备购置申请。邀请行业内医疗设备管理专家、财务管理专家、财政项目绩效管理专家等组建医疗设备购置论证组,按年度开展医疗设备配置论证。设立定性、定量指标,根据医院学科发展特点,专业科室能力,医院管理制度等情况,科学合理审批区域内医疗设备配置。医院设备的购置关系医院的整体规划和资金预算的综合调整,医院内部应建立申购论证制度,组织院内专家进行充分论证,逐步形成谁申请、谁购置、谁负责的医疗设备购置责任制。院内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确保购置的医疗设备物尽其用、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设备的应有价值,提升医疗水平。

(二)加强日常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的管理制度应当根据医疗设备的发展及更新情况不断改进,细化设备管理内容,不适用、可操作性不强的制度要及时修改或废除,不断进行制度的完善,不断优化管理方式,加强制度的约束作用。针对不同的业务科室、不同专业的医疗设备,制订适用性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法,明确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制定定期维护保养计划,将被动维修转化为主动管理,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使用价值。落实日常管理责任。公立医院应细化医疗设备管理责任,明确医疗设备管理的层级,将责任落实到科室,落实到人。一般可将医疗设备管理划分为四个层级:领导层负责全院医疗设备管理并协调各部门意见、设备科负责医疗设备的实际管理工作、财务与审计等相关科室负责医疗设备管理的监督及指导工作、使用业务科室负责医疗设备的日常操作及管理。各科室、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全院职工共同努力,做好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建立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各种APP报修平台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实现的契机。信息化作为科学的管理手段,能极大地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效率,实现成本效益控制。通过将医疗设备的购置申请、入库验收、使用维护、报废处置等整个生命周期都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可随时根据管理需求进行实时监控及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实现真正的精细化管理,发挥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内部审计,开展绩效评价建立医疗设备定期审计、绩效评价制度,构建科学的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方法体系。由医院内审科室牵头,成立医疗设备内审评估小组。把医院限额以上的在用医疗设备审计纳入年度内审计划,通过对医用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对设备年使用人次、年经济收入、直接耗材成本、维修成本、人力成本等数据进行综合评估,对设备验收及维修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对比设备购置前论证的预计绩效目标进行绩效评估分析,合理设置评估指标的分值、权重,按综合评分得出评估结果,出具审计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提交医院管理决策部门,把评价结果与科室的次年设备购置预算审批及设备管理使用人员年度绩效奖金相挂钩,重视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四)加强处置管理,规范管理流程建立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制度,制定医疗设备处置鉴定管理办法。医院应根据各地财政及资产管理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梳理医院内部资产处置流程,定期盘点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对需报废的医疗设备积极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及时、安全、有效的做好医疗设备处置工作。医疗设备处置的关键环节是如何鉴定医疗设备达到处置标准,满足处置条件。根据医疗设备的专业特性,报废处置的原因主要有四类。第一,设备性能下降,继续使用会引起安全事故;第二,维修成本过高;第三,设备、零部件停产,无替代品;第四,设备技术陈旧,无法满足工作需求等。医院应积极组织设备管理、维修专家进行医疗设备处置鉴定,现场评估,出具处置意见。满足报废条件后,按流程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履行审批手续,资产处置所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将处置所得全额上缴财政国库。

篇9

随着我国医疗的普及以及诊疗水平的不断上升,医院内医疗设备的种类和数量都在显著增加,各种临床设备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预后等各个阶段,它是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和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医疗设备已成为评价医院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能够客观反映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整体实力。由此可见,医疗设备的管理对于评价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是指医疗设备具体信息的记录与维护,其信息更新周期从临床科室提出需求申请开始,直至设备达到使用年限或因其他原因报废为止。设备报废后,该档案还需根据需求继续保存,以便为日后其他相同或相近设备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1档案管理原则

医疗设备档案是医疗设备购置、验收、使用、处置等环节中重要的资料存档,对设备使用情况具有可追溯性,对同类设备的购置和使用具有指导意义,对医学装备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档案法》等相关法规,档案管理的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档案完整,资料真实可信,具有可追溯性;②各层级条理清晰,便于档案查询,对重要信息有适当的备份,保证档案具有较好的使用效率;③由专人负责档案管理,档案收集和使用有明确工作流程和记录。

2设备档案内容

2.1购置档案

医疗设备购置档案是指设备申请及购置过程中的全部公文资料,设备购置一般采用公开招标或院内议价两种方式。公开招标方式产生的购置档案主要包括委托协议、招标文件、政府采购合同等资料;院内采购方式产生的购置档案主要为采购合同等。此外,还需医院医学工程处形成包括设备购置申请(由需求科室提交)、大型设备专家论证、设备资质证明等相关资料(由设备生产商或供应商提供),一同并入设备购置档案留存。

2.2验收档案

医疗设备技术档案是指设备到货验收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验收时设备配备的操作手册等相关资料、备用零部件及初始测试部件、设备验收报告、设备厂家提供的培训记录、预维护方案等。其中,为了保证设备到货准确无误、设备功能正常,验收现场应有科室负责人、医工处负责人及供应商三方人员在场,设备验收报告中应包含三方人员签字。科室自行保存所需的必要说明书及零部件,需在设备验收报告中明确标明,其余随设备一同到货的资料全部交由医学工程处登记并建立验收档案,由专人负责建档登记保管。同时,随同验收的医工处相关人员在验收完成时也需进行登记,该登记以设备验收时间顺序为依据,记录设备到货日期、到货情况、培训情况、安装科室及相关设备信息,用于设备快速查询及到货情况核对等。

2.3维修维护档案

据国外统计,不合格设备中约10%会导致严重伤害,33%会导致伤害,其他会导致轻微或潜在伤害。因此,发达国家的医院已经把医疗设备的质量检测列为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要求医院相关部门严格执行设备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最大程度消灭或降低由于设备故障带来的医疗事故。维修档案包括:

(1)送修登记。指设备由于故障送到医学工程处进行维修,由送修人员进行的送修和取回的记录,为保障设备流转记录的可追溯。

(2)维修记录。其主要包括:①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后,登记设备的故障缘由以及维修情况;②设备维修后进行质量控制检测时的检测数据。登记内容包括送修日期、送修科室、送修设备及附件、故障缘由、送修人等信息。医学工程处人员在自行维修或返厂维修后,对设备进行质量检测,在保证设备达到质量控制标准后联系科室取回设备,并在取回时完善送修记录,确定设备及附件完好齐全的情况下取回临床使用。维护记录卡是设备进行日常巡检后的相关记录,巡检工作由医工处人员去临床科室进行外观检查,主要巡视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外观是否完好等基础内容,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纠正不正当的操作,及时排除疑难问题,并作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本次维护日期、维护人、下次维护日期,并制作成卡片形式固定在设备机身上,以便查询和下次维护。当维护记录卡记录已满时,更替新的卡片并将已有卡片交由医工处相关负责人员进行统一管理。不同设备的维护周期有所不同,除颤仪、输注泵、监护仪等生命支持设备维护周期为每3个月1次,大型影像设备维护周期为半年或1年1次。

3档案管理的模式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主要体现在收集、保管和利用3个环节。首先要依据相关法规,联系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我院在医院档案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在实行医院、医学工程处、使用科室的三级管理基础上,加强各环节管理,明确设备档案的收集归档范围,规范建立设备各项档案,注重收集设备风险评估和预防性维护的原始记录,使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其次,应充分利用档案的扩展律和时效律,挖掘和利用医疗设备档案资源的价值。例如,根据设备的购置档案结合维修维护档案,编写设备经济效益分析报告,为医疗设备购置前期论证、规划设备升级换代等工作提供有力的基础数据;或根据设备的验收档案结合维修维护档案为设备的临床使用和维修维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档案管理有多种模式,目前医院中比较常见的是以下两种。

3.1档案分类管理模式

分类管理是根据档案类别不同进行档案分类,我院采用该类管理模式,档案内容主要分为购置档案、验收档案、维修档案和其他4个类别。

(1)购置档案以购置项目为保管单位,依设备采购时间和资金来源为位置索引存放。资金来源以英文字母表示,如Z代表政府采购、Y代表院内采购等。购置档案案卷编号由采购时间、资金来源和案卷顺序组成,例如S-13-Z-1表示2013年政府采购项目1号卷案。卷脊信息还包括:项目名称、设备名称、卷内文件。每案卷购置档案中可能包含多台设备的采购信息。

(2)验收档案以设备验收批次为保管单位,依设备类别和立卷顺序分别为一级位置索引和二级位置索引分类顺序存放。设备类别以英文字母表示,如A代表心电类、D代表超声类等。验收档案案卷编号由设备类别、档案在该类别中的序号和档案的卷号组成。例如S-D-17-1表示超声类别中17号卷案的第1卷。卷脊信息还包括案卷题名、生产商、产地、编制日期等信息。详细的卷案目录、卷内目录和卷内文件的档案编号登记均为档案调用效率提供了保障。

(3)维修档案根据设备的种类和维修维护的模式分为:①小型设备的送修记录采取统一登记,其预防性维护记录和质量控制记录采取分类登记,且均实现了电子化管理,以便查询和统计;②保修设备,包括核磁共振、CT、X线血管造影机等,其维修记录和预防性维护记录由服务商的专业技术人员出具,以独立设备为保管单位,依设备采购时间和种类为位置索引存放,便于核对设备维修详情和年度维护进度,能够对公司的设备预防性维护工作起到监督和敦促的重要作用。

(4)其他档案是相对独立的记录档案,包括设备计量合格证、设备巡检记录卡、不良事件上报记录等。档案分类管理要求档案人员在档案利用时,能根据利用需求,快速定位档案类别,定位档案卷案,提取档案信息。

3.2档案集中管理模式

档案集中管理是以设备主体为保管单位,依立卷时间为位置索引,即每台设备建立一卷档案,每卷档案包含设备的全部信息。从科室提交设备申请开始为设备立卷,档案中包含设备购置申请论证、购置合同等资料、设备验收资料、设备维修维护记录、售后服务记录等档案信息,随着设备使用,信息不断增加,直到该设备报废时,设备档案停止更新。已报废设备的档案应根据医院自身情况及相关档案管理规则,保存一定年限,为后期设备信息查询及设备更新换代提供依据。目前,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医院采用该管理模式。

4讨论

档案分类管理的方法比较便于同类或同期档案的集中管理,有利于设备之间相同或相近信息的横向比较。不论是以项目类别划分的购置档案,还是以类别划分的技术档案,都能够在查找特定档案的同时对比同期或同类其他档案内容,使得管理人员对于档案内容具有感知,便于档案的整体管理。在档案编目过程中,分类管理的方法能够便于档案分开管理,有助于档案存储和相关统计工作;在档案调用过程中,该方法能够缩小被调用档案所在区域的范围,有效提高档案查询和调用的效率。该方法实施过程中也有许多弊端。例如,由于档案内容缺乏一定的连贯性,因此如果需要单一设备的所有档案,就需分别查找多个区域才能将全部内容拼接在一起;每一部分档案都需要独立的空间存储,在设备量较大而存储区域有限的情况下,该方法容易导致存放混乱,容易出现人为错误的现象等。档案集中管理的方便比较便于单个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有利于单个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纵向比较。由于每件档案中包含一台设备的各类档案,在查找特定档案时能够获取该设备有关的全部信息,同时在存放过程中能够节约空间,方便存放。由于所有档案的统一管理,使得管理人员能够较容易检查设备档案是否全面,并针对不齐全的档案作出相关处理。在档案编目过程中,档案集中管理的方法能够便于档案整体管理,有助于统计设备使用过程中的连续性问题;在档案调用过程中,该方法能够快速查询与特定设备有关的全部信息,保证设备信息的完整性。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档案的建立依赖于单个设备的到货时间,因此档案建立顺序受时间影响较大;又由于设备资料常有无法一次性到齐的情况,导致设备技术档案容易延迟建档或出现多次弥补的情况,致使档案的时间排序标准不统一,给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维修维护记录在不断更新,造成技术档案被频繁修改,加大了人工工作量,间接提高了档案管理成本等。

5展望

档案管理是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最基础的工作内容,未来发展趋势具有以下两个方向:

(1)综合性。

本文介绍的两种方法均在不同医院中实施,充分说明两种方法各有利弊,需要医院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管理模式。医学工程处及相关部门也可以根据两种不同方式进行综合管理,在发扬单个管理模式长处的同时,有效减少和避免单个模式的弊端,使得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更加便捷,为临床使用和设备本身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信息化。

篇10

论文摘要: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高低,所以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极其重要的。要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多形式、多途径开发利用医疗设备档案资源。 

 

 

医院行业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拥有大批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这些设备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工作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加强设备和设备档案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在医疗、科研中的作用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设备档案的形成 

 

设备档案是医院在购置设备过程中形成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各种文件:如设备申请材料、可行性论证报告、有关调查材料、批复文件;(2)各种记录:如谈判记录、招标记录、定货合同、协议等;(3)各种原始凭证:如到货通知、提货单、发票影印件;装箱清单、操作使用说明书、厂家提供的安装图纸;(4)开箱报告、安装调试记录、验收记录、验收报告;(5)设备使用操作章程、维修管理办法、制度;(b)人员培训记录、设备布置平面图、线路图纸、故障维修记录[1];(7)设备报废申请及处置结果。从设备档案的形成过程涉及到设备从立项申请到最终报废,其时间周期长,中间环节多,参与人员杂,因此,设备档案的管理是一项既耗时又耗力且工作量相当大的工作。 

 

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的意义 

 

首先,建立医疗设备档案,能为领导和专家的论证及设备的引进提供有力的证据,为同类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由于一台先进的医疗设备功能多样、价格不菲,在引进时领导和专家将会进行详细的论证,包括设备的临床使用价值、资金的投入、创造的效益等。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就能为此工作提供证据和参考[2]。 

其次,建立医疗设备档案是设备维修、检修和管理的必备条件。机器设备在运转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热力、化学原素的作用,一些零部件会磨损、腐蚀和松动,将会影响设备的精度、性能和工作效率,这就必须维护和检修,要维护和检修,设备档案是必备的条件,它能为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提供依据。 

第三,利用设备保修期和维修期的区别,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三、医疗设备档案的科学管理的原则 

 

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使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其完整性和利用效率。因为医疗设备档案有其特殊性:一是档案材料多,归档时间长,如一台大型医疗设备,从论证、购置到安装将会形成大量材料,并且还有以后的使用和维修直至报废,有一个很长的周期。二是多种多样,设备有国产的、进口的,档案材料势必牵涉到多种文字,如中文、英文、日文等;其载体有纸张、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三是档案使用牵涉多个科室,特别是设备的构造图表、操作和维修说明书等一类材料,使用很频繁。因此,如不集中统一管理,很容易造成文件的破损和丢失,破坏档案的完整性,影响档案的利用价值。

四、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 

 

1、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 

设备档案的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的原则,便于开发利用,确保设备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设备档案工作必须纳入医院设备管理工作中,与设备计划管理、设备采购、使用等工作紧密结合,保证设备文件的完整、准确、系统。建立、完善管理网络广泛深入地宣传《档案法》,强化各级管理人员依法治档的意识。我院成立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的档案管理网络小组,实行医院、科室、操作人员三级管理网络,定期召开有关人员会议,明确工作目标,修订和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部分,纳入院部对科室的目标考核,及时与有关人员的考评、职称晋级、年终评优挂钩。明确设备操作者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同时,做好日常设备记录;每次使用后,要将使用情况认真做好记录;每半年将整理好的记录上报给设备科负责人,经核查后交档案室存档,在全院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网络[3]。 

2、确定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范围 

我们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明确了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文件。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随着设备从申购到安装使用,其相应的材料由设备管理人员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再移交医院档案室 

[3]。同时将有关材料复印下发有关使用科室,让各科的设备操作者都了解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和要求,使之配合档案部门,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 

3、建立健全归档制度。 

首先要明确管理范围。对于中等以上医院,凡是1000元以上的教学、医疗、科研仪器设备,不论其资金来源、购买渠道如何,均要建立设备档案,纳入管理范围。其次要确定归档范围。上述管理范围的仪器设备,在其选购、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维修、报废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以及随机技术资料,均应归档保存。设备档案主要形成于申购过程与运行过程。申购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申购单、论证报告表、政府采购计划报批表、医疗仪器生产许可证、购销合同、协议书、发票复印件(原件保存在财务档案中)、装箱单、运输单据、安装调试及验收报告、设备安装使用说明、维修手册及其他随机技术资料等[4]。特大型的设备还包括招标的有关材料、卫生资源配置许可的有关资料。享受国家免税政策的进口设备,还有海关免税证明、质量保证书、报关单、外贸合同、发票、商检报告等。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操作规程、维修保养情况记录、医疗仪器设备档案卡、使用率和完好率记录、每年的经济效益分析、最终的报废表等。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 

 

五、小 结 

 

当今医疗设备技术飞速发展,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了解有关医疗设备的发展动态和产品现状,以主动、积极、周到的服务来保证档案资料的有效完整,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以此来促进有关工作的进行,使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投资得到良好的效益回报,促进医疗各项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维新. 医院设备档案的管理[j].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6),340. 

[2] 郑新敏. 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和管理[j]. 浙江档案,199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