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2024-02-22 17:57: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教学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教学计划

篇1

关键词 网络教育 教学计划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教育变革,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在职人员的能力提升提出了新要求,网络教育担负着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要突破传统课程体系和现有教学模式的束缚,充分满足社会及行业需求,才能保证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1网络教育教学计划的内涵

教学计划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是各级各类学校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开设的课程及其结构顺序和课时分配,也称课程设置和课程计划。编制教学计划是组织教学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它决定着学习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教育,应根据各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基本培养规格,学制弹性灵活、课程模块化等原则,制定侧重于职业能力培养和知识应用水平提高的专业教学计划。

2网络教育教学计划改革的意义

确保教学质量已经成为网络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和网络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网络教育办学高校充分发挥教学和资源优势,力求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服务,从知识点课件制作、超星平台的使用、学堂在线SPOC专属平台引入等多个方面加大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建设。相对而言,各高校网络教育教学计划改革的步伐是滞后的,据调查,高校网络教育的课程设置基本沿用全日制教学计划,纯理论课程占课程总量的75%―85%,实践实训类课程严重缺乏,课程设置理论性过强,实用性不足,这是当前各网络教育办学高校教学计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这种教学计划,很难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网络教育而言,传统的教学计划已经远远滞后于社会人才培养需求,进行教学计划的改革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因此,如何结合网络教育实际,以重新修订教学计划为契机,进行系统的教学计划改革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计划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于促使网络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同样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3网络教育教学计划改革的思路

3.1课程职业化

网络教育教学对象90%以上是在职成人,其特点是具有职业性强、实践经验丰富,通过远程学习掌握新的技能提高职业发展能力是其学习的主要动力。目前执行的教学计划主要采用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适合全日制精英教育,对成人学生从事职业缺乏针对性,课程设置粘度不够,成人学习者更需要对职业规划有帮助实用性强的课程。面向在职成人的教学计划改革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改革课程设置,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强调课程的实用性、能力化和技能化。专业设置要符合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计划则应把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有机融合,侧重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来设计相应课程体系。课程考核要符合成人的标准,以实践考核和论文考查为重。

3.2课程模块化

模块式教学(简称MES)是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来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培训模式,比较广泛的运用于技能性知识教学。所谓模块是指在某一职业领域,按照实际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规范,将一项工作划分为若干部分,每一部分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能在适当短的时间内完成,例如在几周内而不是几个月内完成,这样划分出来的每一部分即为一个模块,一个模块是一个单元的课程内容。一个专业类中常有多个职业方向,可将不同职业方向的课程进行模块化设置,使学生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对基础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安排学习时间、掌握学习进度,选择对职业规划有帮助的模块进行学习。这需要办学高校要有完整的学分制管理体系、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并配有充足的可供学习者选择的职业化的课程资源。在保障学习者自主选择的同时,通过强有力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和管理制度,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3.3增设创新学分

所谓创新学分是指学生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类竞赛和校园文化活动,对获得一定竞赛奖励的学习者赋予一定的创新学分,计入总学分,不收学费。如通过举办网络教育学生摄影大赛、书画大赛、评选优秀毕业生、学子母校校园行等活动,对于建设虚拟校园,活跃校园氛围,增强归属感,丰富远程学习生活是非常有益的。

3.4英语课程改革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在网络教育办学院校基本以必修课形式存在,更是本科段的统考课程,其实,弱化英语教学与考试一直是近几年来高等教育界的呼声,部分省份的高考改革就是从弱化英语所占分数入手。学历教育学生一入学,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英语学习上面,但未来实际工作中应用英语机会很少。在远程教育中,尤其是专科阶段,外语一方面是非统考课程,另一方面并非为工作必须,很多工作并不需要,有时是工作必须的但又不能通过此阶段的大学英语学习达到掌握英语的目标,还得需要专门的外语培训或相关训练。并且年龄大的学生学习外语很吃力,自身并不是必须学习外语,因此可对英语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具体做法是减少一个学期的英语课程。同时,增加实用实训型课程的设置。

参考文献

[1] 刘道玉.论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改革[M].高教探索,2009(1):5-7.

[2] 高澍苹.网络环境下成人在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远程,2015(9):51-57.

[3] 陈向明.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四次改革浪潮[J].比较教育研究,1997(3):20-26.

篇2

1.缺乏对学生个性化差异分析。

传统的中级会计学教学模式是统一安排、集中授课,追求整体进度,依照中间水平进行课程的规划安排,不重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对不同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效果掌握程度不高,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出现,好的越来越好,基础差的学生学习愈来愈吃力,不利于学生发展。

2.学生学习能力缺失。

学习能力不仅表现为接受、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运用,传统中级会计学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偏重教师的讲述与重复,“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没有精力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融会贯通,对知识的认知只停留在表层,不能深入理解,独立学习能力较差。

3.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

中级会计学不仅是一门理论课程,更需要结合实践检验来丰富学习,这就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但每个学生的兴趣点不同,传统教学模式又不重视“因材施教”,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较低。

4.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仅限于课堂上的提问,这对于中级会计学教学来说远远不够,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学习效果也不能及时得到传达,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了“授业”的角色,并未实现“解惑”的作用。

二、中级会计学网络教学特点

网络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为中级会计学教学注入了新动力,结合其自身特质,信息网络环境下的中级会计学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方式现代化。

代替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全面主导地位的方式,网络教学提出一种双向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构建创造性学习空间,允许学生自由探索,以网络信息为载体,实现教与学互动的和谐场景。

2.教学手段信息化。

计算机软件、网络代替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黑板、粉笔、作业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更为丰富的实例,利用网络获得更多的资源,诸如企业凭证、账簿等数据,方便学生直观感受,实际探究,同时,还可利用各种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件,让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3.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

区别于传统的试卷考核模式,网络环境下的评价方式更为多样,通过凭证的撰写、账簿的核算及会计软件的模拟操作测评,教师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方便个性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教学计划的策划。

三、针对网络环境下的中级会计学个性化教学可采取的措施

1.优化课程设置。

网络环境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课程设置时,可根据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并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反馈的信息与评价及时做出调整,为每一名学生打造“量身定制”的课程安排。

2.综合教学内容。

中级会计学既是一门会计学基础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安排上,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合理分布,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能力训练。

3.改善教学方法。

信息网络技术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除基本的会计理论教学外,对会计核算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可依据学生兴趣点,选用包括案例教学法、虚拟现实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等在内的多种教学手段,也可以综合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学习,培养其独立学习能力。

4.改变考核体系。

篇3

关键词:临床教学;教学信息化;网络教学

我院是一所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同时是北京大学的临床教学医院,教学是我院主要工作之一。教育处作为我院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服务和研究部门,长期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改革和创新,对保障我院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03年我院就建立了一个教学信息化平台,主要包括信息、课程学习、无纸化考试和教学评估等功能,使全院教学人员可以随时了解各种教学动态,医学生和规范化培训人员可以随时进行在线学习及无纸化考试,医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网上评估,在教学和管理上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随着我院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旧有的平台功能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管理需求。目前每年约有1050余名医学生、350余名研究生、201名本院住院医师、170余北京市住院医师在我院接受培训,我院每年接纳进修医师700余名,举办国家级及北京市级继续教育项目40余个、院内继续教育讲座约200余次。卫生教育行政部门不断有新的教学管理政策出台,新医改形势下对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增加,北京大学医学教育改革工作已经着手启动,这一切都对我院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以上要求,规范各项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教育处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在原有平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一套稳定可靠、支持多系统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全面实现我院教务管理信息化、教学服务网络化。

新的教学信息化网络平台面向我院所有教学人员,包括学生/学员(医学生、研究生、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进修医师、留学生、本院职工)、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院级管理人员和科室管理人员),其功能划分主要包括人员档案管理、教学管理、网络教学与考核、网站管理四个子系统。

一、人员档案管理

人员档案包括学生/学员履历、教师履历和教学管理人员基本信息。

学生/学员履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受教育经历、奖惩记录和社会活动记录;教师履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教学经历和教学资质;教学管理人员基本信息包括院级教学管理人员和科室级教学管理人员的基本信息。

人员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使教育处统一掌握了全院各类教学人员的全部信息,而不是局限于某个终端,打破了以往不同管理人员分散管理的模式。该系统包含的信息同时具有私密性的特点,不是全面开放的,不同教学管理人员按照系统赋予的权限查看和使用相关教学信息,从而达到档案管理安全性的要求。通过人员档案管理能够及时了解我院学生及教师队伍的构成情况,有利于教育处制定全院招生计划和师资培养计划并及时进行调整,合理使用全院教学资源。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功能包括对规范化培训人员临床培训信息的管理、教学质量监控、课程安排管理、教室管理、津贴管理、答辩及学位管理、学生事务管理模块。

1.规范化培训人员临床培训信息管理

规范化培训人员临床培训信息包括针对各类人员的培训目标的设定、培训计划的安排(临床轮转安排、临床基本技能培训、CPR培训及必修理论课等)、临床培训任务完成情况的实时统计(包括病历书写、完成病种数量及完成手术例数等)和出科考核成绩。

该模块的建立极大地提升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水平,使学生/学员在培训初始就明确了培训目标,了解了培训的总体安排,并能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适当申请调整培训的进度,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要求;同时,该模块的建立使管理人员能够动态了解每个培训人员的培训状况及培训效果,变结果考核(终结性评估)为过程考核(形成性评估),并且可随时记录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

2.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监控包括了教师准入管理和教学质量三级(学生、同行、专家)评估。教师准入包括准入时间、准入申请、结果管理,教育处准入时间安排,教师在线提交准入申请,教育处在线审核并统一导入准入结果即教师的教学资质。信息化的办公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评估的结果更加客观,被评估人可以实时查看自己的评估结果,方便改进,教育处能够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置教师培训的方向,不断改进我院的教学质量。

3.课程安排管理

课程安排管理由管理员利用平台向全院范围各类课程安排,学生/学员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师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教学任务,督促教学人员及时完成教学工作。系统会根据课程计划安排相应的教室,并将授课教师的学时计入教师工作量。

4.教室管理

教室管理模块实时我院教学科研楼教室及临床技能中心设备的使用情况,便于科室的使用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使用申请,便于教育处进行统筹安排和统计查询。

5.津贴管理

津贴管理包括对各类学生/学员岗位津贴及导师教学津贴的管理,系统根据人员档案管理模块中的信息,如学生/学员所处的培训阶段及导师的带教情况自动生成津贴标准,使津贴管理工作动态、准确、高效。

6.答辩及学位管理

答辩及学位管理包括开题申请、答辩申请、论文提交、评阅人评阅、学位信息数据填写。该模块的建立使答辩过程流程化、答辩管理信息化,便于教育处统一审核学生答辩资质,改变了以往学位数据固定终端填写的低效管理方式。

7.学生事务管理

学生事务管理包括了请假管理、义工岗位管理、学生社会活动管理、学生党务活动管理及奖学金评比,涵盖了学生在学期间的所有主要事务管理工作,使得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化、网络化、流程化,便于各项管理工作的实时统计,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管理效率。

三、网络教学与考核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以教室为载体的面对面教育模式受到极大挑战,其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缺点愈加明显,我院利用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手段,建立了网络教学与考核系统。

网络教学包括了课程设置、在线听课和学习追踪管理,管理员课程及相应课件(医学生桥梁课、系统课、住院医师理论培训课程、全院继续教育课程等),听课人可自主学习相应课程。网络教学系统的建立缓解了医务人员学习与工作的矛盾,听课人可自行安排学习时间,反复学习相应课程,管理员可以随时查看课程学习状况,调整教学安排。

考核包括了题库管理、在线练习、在线考试、在线阅卷和成绩管理,该系统包含了约10万道临床医学的试题,同时支持各科教学管理人员建立的试题库,对涉及图片、音频、视频的题目实现全面支持,成绩统计实现多维度的分析且简便准确。

四、网站管理

网站管理系统包括信息、网上报名和讨论区。教学信息化网络平台可实现全院各种政策、法规、招生等通知公告的、检索,进修人员可在网上自行注册、进修报名,全院教学人员可在讨论区进行教学交流。及时的信息使全体教学人员对我院教学情况有了全面了解,从而能够积极参与教学工作。

该平台的建设已经完成了前期的临床调研工作,在我院信息中心的大力协助下基本完成了整体设计开发,目前正处于系统调试阶段。该系统基于我院教学平台,对医院的其他部门各自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并且可以采用导出、导入的形式与之进行信息共享。本系统具有可扩展性,日后可根据教学管理需求的增加不断进行升级;另外,该系统运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因此支持多系统运行,为日后与全院人力资源系统进行完美对接打下了充分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教育网络化;教育心理学;问题

教育网络化的不断普及为我国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新思路,也改变了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突破了学校的教学范围。教育网络化大量扩充了知识储备量,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以及自主安排课程时间。网络教学的发展必须要积极面对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教育心理学问题,如网络教学的时效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德育问题。因此,要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以更好地促进教育网络化的发展。

一、教育网络化的基本特征

1.网络化教学资源的充分性

网络信息储备量庞大,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结构,并开创了精品课程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实现了资源的迁移利用,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教学课程。网络教育能够满足大众的广泛需求,为学生提供在学校中没有的教学资源。

2.教育网络化的自主性

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教育能够充分实现受教育者的学习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学生选定学习课程后,根据网络教育提供的教学安排,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在网络教育课程的指导下逐步完成教学目标。网络教学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不存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联,能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3.教育网络化的民主性

教育网络化的不断普及,逐步实现了教育的民主性和平等性,体现了我国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多重限制,教育网络化能够突破客观因素的制约,为大众提供网络教育资源。学生只要了解基础的操作过程,就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平等地参与到网络教学中来。

4.教育网络化的先进性

网络教育利用了综合的多媒体技术,能够充分利用音频、视频、图像等多种形式的传播方式展现教学内容。对于有教学演示的学科,可以逼真地展现实地操作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大量的信息,同时大量减少了传统语言授课的弊端。此外,学生可以对有疑惑的地方重复观看学习,大大提高了信息资源传递的效率,为学生提供了很大便利。

二、教育网络化发展所引发的教育心理学问题

1.教育网络化的时效性问题

首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自身的教学方法,将自身的学识和能力慢慢渗透到日常教学中,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在网络上学习,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况和学习状态不能被网络教学所感知。这样一来,网络教育就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计划,教学效果往往不好。

其次,网络教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任务是既定的,而学生的基础及其他情况是不同的,无法针对每个学生的现状改变教学方法,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受教育情况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是不同的,因此无法保证每个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再次,学习过程中的网络监控保证学生能够按时学习,但是在监控状态下,学生能否集中精力学习,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这都是网络教育所不能有效控制的,而且也无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保证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

2.教育网络化中学生的道德问题

教育学中的道德心理的一般规律显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联系密切。传统的校园教学中,教师往往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而教育网络化往往是单一的单科目教学,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同时,网络教育容易造成个性丢失的现象,无法针对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容易造成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扭曲。

3.教育网络化缺乏创新性

目前,虽然我国的网络教育发展迅速,但缺乏创新和发展,大多网络教育机构都是模仿成功案例,缺乏自身的教学内涵,无法融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如新东方的网络教学在取得成功后,大多网络教学机构开设类似的英语网络教学,沿用新东方的教学模式,竞争只是表现在费用上,却不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了恶性循环。

4.教育网络化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传统的校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之余有着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这种人文关系的培养和情感的交流是网络教育所不具备的。教育网络化的学生面对计算机缺乏情感交流,难以满足情感和心理的需求,容易形成封闭的性格,致使学生把网络和现实混淆,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教育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方面有重要作用。但随着教育网络化的发展,我们要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信息技术;网络化;高中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1-0083-02

目前,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21世纪人才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高中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更应该重视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在计算机逐渐应用在教学上以后,原有的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网络化教学逐渐被应用到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的基础理论是建构主义理论。网络化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探索知识,主动构建所学知识。网络化教学能够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使资源实现共享,由于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习者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的现状

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个性发展各有差异,所以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各不相同,学习的状况也差异很大,就使得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掌握水平各不相同。有的学生之前就已经在家中接触过计算机,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已经非常了解,并且操作熟练;有的学生之前很少接触计算机,对于基本的知识比较欠缺,这就使学生发生严重的分层,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知识更新换代很快,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拘泥于教材,而教材的编写需要较长的时间,然后还要经过校方的遴选和订购,等买好的教材发到学生的手上,计算机知识已经有了新的发展,所以教材的知识往往是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的,这就使学生不能学到最新的知识,不能与现实的应用相接轨。

2 网络化教学的特点

网络教学平台分为学生课堂、公共学习区、管理区、教师课堂四个部分,用户通过注册后才可以访问该系统,不同的用户能够使用不同的功能,公共学习区是所有注册用户都可以使用的区域。网络化教学为每一位学生都单独构建了个性化网页,学生输入学号登录网络化教学系统,可以在课程公告中找到任课教师的课程通知,了解由教师的有关本课程的具体情况。学生还可以从资料模块中查找认可教师提供的课程学习资料;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在课程讨论模块上与在相同课堂上的其他学生讨论,也可以通过网上答疑,与本课堂的任课教师直接沟通交流。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可以利用作业提交板块,将做好的作业通过客户端提交到服务器端,并且可以灵活地对其进行处理,还能够查看自己作业的成绩。

在教师课堂这一部分,教师可以登录到系统上,通过网络把教学工作最大程度地延伸。利用资料管理板块,教师可以上传和删除有关的教学资料;利用作业管理模块,教师可以在网络上给学生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删除作业,;利用在线答疑模块,教师可以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管理和处理学生的作业情况和班级的通知。

管理区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区域,为了方便统一管理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的标准化管理,将教学资源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公共资源,另一部分是分班资源,方便管理学生的学习。

公共学习区是系统设置的为每一位注册用户提供的区域。在学习资料模块中,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其中的资源,学习交流模块为用户提供了交流和讨论的平台。

3 网络化教学在信息技术基础中的应用

网上授课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是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改变了传统的书本、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能够将文本、声音、图像、图画、动画等多方面的信息整合到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亲切活泼的教学环境,引入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在多媒体网络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网络授课,及时地答疑和批改学生提交的作业也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辅助教学手段。在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教师的工作也很繁忙,很少有时间安排固定的时间,在课堂上做出针对每一位学生问题的解答,而且由于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在教师安排答疑时间也不好意思向教师提问。而且高中生的学习时间很紧张,随时都有可能有疑问,如果不能及时解答,很有可能使问题积累,影响学生的下一步学习。网上答疑则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的问题,当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则可以通过BBS和E-mail与教师进行沟通,将自己想要提的问题发给教师,就能够及时便捷地得到解答。

信息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应用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上机操作在网上完成,并及时从网上上传给教师批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方便了教师批改作业,是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措施。教师还能在网上上传正确的答案,让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

在初中的时候学生大多已经接触过信息技术基础这门功课,但是计算机的学习逐渐深入,在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也有所增加。在高中阶段各方面压力都充斥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将信息技术的知识深入全面地讲授给学生,而且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的掌握情况各不相同,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很难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网络化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学环境,有效地保证了教学的质量。学生的自学活动需要教师提供必需的教学资料,比如CAI课件、教学计划、电子教室、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等,通过网络化教学的自学功能,可以为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提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机会。由于不同的学生学习进度也各不相同,教师可以在网络化教学系统上上传各门功课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需的资料,还应适当地上传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学习资料,引导学生拓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丰富自己的知识,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基础。

网络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展开项目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中去。由教师选择难度适中的问题和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思考,并且寻找解决的办法。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和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在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练习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锻炼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 结语

网络化教学是适合信息技术基础讲授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化的教学,获取学习信息技术基础所需的知识,锻炼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莉.基于Big6模式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55-56.

[2]张外平.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08(35):145.

[3]马苑.信息与信息技术:为“信息技术课”正名[J].中小学电教,2009(1):28.

[4]刘磊.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当做到“四个注重”[J].教书育人,2009(S4):70-71.

篇6

关键词:网络;教学模式;城市规划 Internet

Abstract: With the wide range of network applications, th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Internet has brought great impact on teaching reform of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mode based on Internet, and describe the practice on the urban plan mode based on Internet network.

Keywords:network;teaching mode;urban plan;internet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9-0091-02

1研究背景

多年来,我国的教学结构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来组织课堂的教学。这种模式的优点虽然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但也恰恰由于教师对教学过程占据了控制地位,导致学生学习流于被动,从而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网络的广泛应用,逐渐发展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这是由于网络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因此,这种教学结构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有利于高度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但是,这种教学结构往往过于强调学生的“学”,而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因此学生的学习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

由以上分析可见,两种教学结构各有其优势与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两者结合起来,学教并重,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从而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培养出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新型人才。这应成为我国高校当前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2网络教学的定义及特点

网络教学是指在先进理念指导下,运用网络资源,在教师指导下,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加强师生交流,加强师生协作研讨,优化教学过程。

网络教学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2.1教学资源的丰富。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可以共享各种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网上的教学内容不仅有本校教师编写的课件,而且有来自于其他院校的课件内容,学生选取那些适合自身特征的课件进行学习;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资料和信息,有效的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2教学环境的改变。在网络教学里,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和人数限制,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校外专家之间可以通过网络互相交流、讨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灵活的学习环境。

2.3教学方式的优化。计算机网络教学方式多样,既能进行集体协作性教学,又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并且由于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强,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效果生动多样,有效地破解了教学难点,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有效地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4教师作用的转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由传统教学中的讲授到通过答疑反馈和课程作业来组织和调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进行转变。

2.5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样性。而传统的教学难以适应这种多样性。在网络教学中,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选择适合自身的题目,并与教师进行及时的反馈和交流。学生从而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能较好的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学习。

3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学模式在城市规划教学中的应用

3.1作为教学基础平台

通过课程网站的建设,教师将教学的要求、教学的内容、参考书目和课程作业等资料上传到网络中,学生可以通过课程网站掌握课程的学习目标、丰富的学习内容和灵活的学习方法,达到教学形式多元化。同时,通过网络为师生提供一个互动和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辅导和答疑,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可以突破传统课堂中时空和人数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调整学习的时间、内容和进度,也可以随时通过电子邮件、QQ、BBS等多种方式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但是由于这种教学方式相对缺乏课堂氛围,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切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材料,建立自己的教学主页,在教学主页有自己任教课程的材料可供下载观看,在教学的过程中,定期更换讨论的主题和BBS的内容,并提供丰富的参考材料。同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以免学生学习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应每周定时与学生进行网上的交流、辅导和答疑,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的检验,并征集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3.2实现网上资源共享

建立门类比较齐全、资料相对完备的数据库,例如城市基础地形图图库、各级规划资料、道路资料、用地审批红线、各类法规规范规定、学术论文、优秀设计等各种资料库,以方便学生学习参考。

3.3建立专业交流平台

为加强本校学生之间的联系,可通过高端电子设备和聊天群的设置来实现网络交流。并且,每个专业教师在站点上建立相应的学科主题讨论组,并针对学习主题展开讨论,教师起到调控的作用,保证学生的讨论围绕主题进行,适时的进行点拨和引导。

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兄弟院校建立联系,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从教学资料的共享、双方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研讨、课程作业的联动等多方面实现校际之间的合作,从而为教学提供新鲜的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后,还可以与校外的各种机构建立联系,学生可通过网络向校外专家请教,同时校外专家也可以随时登陆网站和学生进行直接的交流,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

3.4建立网络实践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有研究者发现,协作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相比,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健康情感的形成。基于Internet网络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流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因此,在网络实践的这个平台中,我们强调协作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相结合。

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教学班为单位,也可以与兄弟院校合作,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联合教学。通过合理的分组(各组实力应比较均衡),学生以组为单位,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相互竞争、探讨和分工合作。而基于Internet的网络平台能够为这样的一种学习模式提供一个公共的交流和协作平台。师生可以借助高端电子设备和聊天群实现网络交流,并且可以通过BBS开设的联合教学专栏查看相关信息、提交设计成果与进行指导评论,

通过这种和同伴紧密沟通与协调合作,从而达到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学生与学生,团队与团队,院校与院校之间的竞争和交流又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另外,校外的设计、研究单位和政府以及民间机构可以设立一些适当的可以由学生来解决的问题,通过Internet 这个平台,要求学生解答,并提供大量的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源以供学生查阅。比如学生参与设计中的调研、方案构思等过程。在学生探索问题的过程当中,专家负责对学生的疑问进行适当的点拨,有效的刺激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提出问题、提供资料、适当的给予启示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适时进行总结评价是成功的关键。

4 结束语

应当看到,计算机网络教学在城市规划教学中产生了不可限量的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传统教学的优点也不容忽视,比如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等等;同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于运用网络教学;并且有时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面对面的交流也必不可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把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良好的结合起来。

另外网络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也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教学设计,没有一个有效的反馈和答疑机制,容易导致学生学习自由度过大,容易偏离教学的方向,使学习的进度和学习的成果不容易保证。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一个调控和组织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网络化教学 教学优势

一、职业计算机教学中网络化教学现状和优势

职业计算机教学中网络化教学在授课内容上,使用了计算机为教学工具,就可以充分利用其软硬件,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动画等多方位立体式进行教学,教学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学生较容易实现对知识的接收和理解。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中的网络化教学还是局限在某一间教室内,由讲师用一台主机进行演讲授课,学生在下面使用安排好的固定计算机来听课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主。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网络化教学模式才刚起步不久,很多地方还不完善。许多教育结构使用的网络化教学模式都是次网络化教学模式,并不能达到完全意义上的真正网络化教学。

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网络化教学模式有着其他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1.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网络化教学模式的灵活性。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模式有地域和时间上的灵活性。传统式教学流程一般是教师与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集聚到一起之后才进行授课。如果教师和学生没有住在同一地区,受到地域上的限制,就不能进行授课。传统的授课过程中又存在一个学生迟到和缺课的问题,往往是由于某一两个学生的迟到而浪费了其余学生的时间,影响了正常上课的进程。而网络化教学模式则克服了这些缺点.由于采用网络授课,学生和教师之间通过网络互连和交流,不必局限在某一地域中,只要学生与教师接入同一网络的电脑,不管师生位置相距多远都可以进行授课。课堂授课不必等学生到齐之后才开始进行,因为是网络授课,授课内容可以进行视频或音频存储,教学课件也可进行文件共享,这样对于迟到或者缺课的学生,其私下一样可以通过这些资料来进行补课学习,而且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与其他实时听课的同学是一样的。

2. 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网络化教学模式的互动性。多媒体的控制权只局限于教师一人,在硬件共用和师生互动上较差。网络化教学模式吸收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完全平等,大家使用相同的硬件设备进行交流,而且通过网络互连,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演示自己的想法和作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可以随时互动和交流,通过相应的通讯学习软件进行文字、声音,甚至是视频,来进行提问,阐述观点。

3. 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网络化教学模式的趣味性。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使得课堂的趣味性得到明显提升。引入了声音、图像、动画等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中,多媒体教学让抽象的知识以更为形象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更愿意接收,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就能学到知识。网络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趣味性上比多媒体教学模式更为优异。由于有了网络互连,多媒体的展示和演讲并不局限于教师本人,学生自己也可进行自己的创造以及在同学之间进行作品展示,充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4. 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网络化教学模式的丰富性。多媒体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在传统以文字、图表为主的教学内容上,影音、动画等元素的加入丰富了知识的表达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形成多方位立体化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网络化教学是在多媒体教学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在继承其教学方式丰富性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延伸和扩展。这一点在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实时性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5. 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实时性。多媒体教学丰富了教学知识的表现形式,但不能反映知识的实时性。知识的实时性是指教学内容以及原有知识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途。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就是不能将最新的知识内涵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且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代表了一种无法捍卫的权威。因为认知有限的学生只能从教师那里学到知识,并不能再找到其他途径来对教师的观点进行证明。而网络化教学模式很好地克服了这一难题。在接入Internet网的网络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运用互联网来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实时搜索,查看目前关于该方面知识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方式,做到时刻跟上知识的更新进度,保证学生学到的是最新的知识,在生活中用得着的实用知识。

二、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网络化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教学网络化教学模式起步不久,还处在一个实验性应用阶段,并没有一套健全的理论作为指导,因此教学过程中有些要注意的问题。

1. 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网络教学监管难度大,对于电脑,网络知识比较精通的同学如果进行弄虚作假或者实施搞怪行为,影响正常网络教学也是很可能发生的。

2. 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网络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病毒、黑客一直是令上网者头疼和警惕的问题。一旦网络化教学接入的网络受到病毒的感染和黑客的恶意攻击,必将给网络化教学带来严重影响。

3. 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网络教学缺少政策支持。在网络教学的发展、壮大的过程。对于刚刚兴起的网络化教学模式,很多教育机构还是持一种观望态度。而相关教育部门也是采取谨慎态度,只是鼓励其模式创新,但并未对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这也使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发展缺少了底气。 另外还有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网络化教学的推广受到软硬件的制约。

计算机中网络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优势性受到越来越多教学机构的关注。网络化教学以其独有的灵活性、趣味性、互动性、丰富性和实时性,必要取代传统的封闭式多媒体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潘江波,邓建高.仿真软件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7).

[2]陈志彬.浅谈计算机网络教学[J].学周刊,2011(35).

[3]王强.论教师与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基本素养[J].经济师,2011(3).

篇8

关键词:网络教学模式;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

目前,计算机的使用已基本普及,网络教学在计算机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日益加强,传统的多媒体时代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网络教学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成为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突破了时空的局限,拓展了知识的传播领域,为计算机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更为全面系统的前提条件。

一、计算机教育教学的意蕴解读

计算机教育是一种依托计算机的先进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通过开展计算机教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从目前我国计算机教育的现状来看,计算机教育的类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其一,计算机的普及教育,这种教育主要是在教育领域中广泛的应用与推广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基础技能,它是以广大的社会阶层为服务阶层,包括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如学校、企业、医院等,不管是学校里的小学生还是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普及教育来获得有关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基本素养;其二,计算机的技术教育,计算机的技术教育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应用为主的教育形式,它是计算机应用时通常会使用到的技术,如Word、Excel、幻灯片等Office办公软件,SPSS、Matlab、Mathaatica等数据处理软件及会声会影、Premiere等视频处理软件,这些软件技术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或学术研究中得以应用,而计算机的技术教育就是专门针对这些技术应用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计算机的技术教育,人们可以了解并应用不同的计算机技术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增强计算机应用的服务功能;其三,计算机的专业教育,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研究领域要比普及教育与技术教育更为深入,它的适用人群主要是需要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及技术水平的计算机开发人员与编程人员,如软件与硬件的开发人员、编写代码的程序人员等。由此可见,通过计算机的专业教育可以培养软件开发师、硬件工程师等技术方面的人才。

二、网络化计算机教育教学的优势

1.多元共享的网络学习资源。传统教学中,学生获得的主要是纸质的学习资源,知识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资源的获取渠道及方式都受到限制,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多样的学习方式。网络化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具有资源共享、容量超大、虚拟动态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它在计算机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与推广。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迅速登录计算机来获取所要查询的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最全面的信息资源,了解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在信息搜集方面,只要在计算机中输入信息的关键词语,就可以快速的找到相关的信息与资源;在呈现方式上,既有文字、图片,又有视频与音频,多样的呈现方式能够满足学生多远的视听需求;在资源共享方面,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实现资源的全面交换与共享,促进不同资源的有效利用。

2.自主开放的网络学习平台。纸质教学是传统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投影仪、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形式逐渐取代了纸质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视觉、听觉等直观性更强的多样化资源,这种教学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网络化的计算机教学具有三个方面的优点,其一,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教师,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选择自己喜爱教师的课堂教学;其二,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课程,学生能够依据专业要求与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与课程;其三,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时间,学生能够根据的时间分配来选择何时学习、何时做练习等内容,不需要为错过某一节课而担心。

三、网络教学模式下计算机教育教学的改革

网络教学模式下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开展的如火如荼,这种变革在网络开放性、动态性及实时性的优势下逐渐走向纵深化,表现出多元化的网络教学模式。

1.合作式网络教学模式。学生通过相互合作与交流,讨论与研究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与内容,逐渐理解并内化有关计算机的知识结构与经验,实现学生对计算机更为广泛的应用,这就是合作式网路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合作式网络教学模式主要由资源、空间、组织及硬件四个方面的环境构成,只有确保这四个方面能够协调整体运作,才能实现合作式网络教学的目标体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重点培养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自身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协作精神。

2.探究式网络教学模式。探究式网络教学模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与探索的能力,它的基本步骤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创设情境,提出探究的问题;二是启发诱导,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三是自主探究,深化理解学习内容;四是总结归纳,升华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来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利用探究式的教学将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我意识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3.对话式网络教学模式。对话式网路教学模式是基于对话式教学的基本方式而衍生出来的,对话式网络教学主要分为对话与讨论两种方式,对话方式主要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对话,既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又包含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可以围绕着某个问题展开,也可以根据某个主题或兴趣点展开,不同主体之间的对话可以为学生带来灵感的碰撞,让学生通过对话拓展自己的思维,打开自己的视野,获得更广阔的知识空间与领域。讨论方式主要有同步讨论与异步讨论两种基本的方式,同步讨论改变了传统小组讨论中空间的约束,学生可以利用电脑在任何空间领域开展实时的交流;异步讨论则需要教师将需要讨论的主题或话题放置在公共平台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登录到讨论组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另外,学生与教师还可以采用相互评论的方式进行沟通与交流,让计算机的教育教学充分的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与作用。

4.独立式网络教学模式。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个性特点的独立个体,教师要学生的实际需要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单独的辅导,这就需要采用独立式的网络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专门的辅导,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聊天工具或者电子邮箱来为学生进行单独的辅导与教育,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提高计算机教育教学的效果。

四、结语

网络的应用与普及为计算机教育带来新的教学方式,丰富的网络资源、共享的网络信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加强了教师对学生在线上与线下的指导,促进学生获得更好地学习效果。毋庸置疑,网络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教育教学会有大的发展空间,它能够紧跟时代的潮流,为更广大的社会阶层服务,最大限度的实现计算机教育教学的效果与作用。

作者:代业勇 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学习绩效;个性化教学;个别化交互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9) 02―0083―05

随着网络教学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方式,然而网络学习的绩效很令人担忧,研究人员也逐渐意识到网络学习绩效的问题。网络学习绩效的高低是评价远程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1]。日益普及的网络学习与较低的学习绩效之间的矛盾,将严重阻碍网络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有必要从网络学习低绩效的成因出发,以网络教学交互的设计作为突破口,寻找提高网络学习绩效的最佳方法。

一 网络学习的低绩效成因分析

网络学习的低绩效现象主要表现为:学习时间利用率低,学习资源大量浪费,学习方式过于陈旧[1]。章国英[1]系统分析了造成低绩效现象的主要原因来自学习者、学习资源、学习支持三个方面。我认为,学习者是网络教学的消费者或买单者,正如皮鞋商不能以生产的皮鞋尺码来要求消费者的脚一样,而是应该尽量地为消费者提供最合适的皮鞋,所以,网络学习应该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应该是一种适应个别学习需求的个别化教学[2]。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由教学服务机构提供,他们并不完全了解教学交互的全部,对网络教学交互的理解仅仅局限于设计菜单导航、架构教学论坛或聊天室、提供课件、笔记、练习题等。于是网络课程大多变成了课堂教学的简单搬家,简单的将教学内容呈现在网络上。因此,造成网络学习低绩效的本源对“个别化教学是网络教学的最终目的”这个根本目的的理解偏差,根本原因是对网络教学交互的研究缺失。

教学实践证明,交互性是网络教学的灵魂,直接决定整个教学的过程及其结果,对于学习者的知识获得、技能培养、兴趣激发以及正确学习动机与态度的形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Sims[4]也认为,网络教学环境中的交互是学生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必要而且基本的途径,对于成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个人探究具有潜在价值。交互型媒体的交互水平直接影响着学习者与学习内容、学习者与教师以及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的交互效果[5],这也会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绩效。所以,要解决目前网络学习中普通存在的低绩效现象,就要从设计个别化的网络教学交互出发,体现网络学习的个别化需求。

二 个别化交互的系统设计

网络教学交互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主动完成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与学习环境之间发生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和人际关系的组合[6]。Bates[7]按照交互发生的范围,将教学交互分为个别化交互和社会互。个别化交互是指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之间的模拟交互,社会互是指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家人朋友之间关于学习的直接或间接交流。

目前各类网络教学的设计都片面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体、应自主学习,简单的用多媒体形式展示课程材料,通过课件、资料等的堆砌完成网络课程的开发,这种单一的、静态的课程组织模式仅仅是课堂的简单搬家,并没有本质的突破。网络教学中学习资源的个性化组织已成为网络教学必须考虑的问题。另外,学习者往往因为不能及时得到想要的学习资料,而出现网络迷航、学习动机下降等问题。所以,个别化交互的设计与实现,即如何向学习者提供个别化的学习资源,是网络教学实现个性化学习的重要前提与基础。

个别化交互的设计是使网络学习更适合学习者个人的特征与需求,从而使网络学习更为高效、更具个性化。实现个别化交互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关键环节。

1 学习诊断

学习诊断,就是利用一些经过测量理论校定的测试练习题对学生进行测试,并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来估测学生能力以及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2]学习诊断是实现个别化交互的必要前提,系统动态组织学习内容和提供个别化学习提示都要以学习诊断的结果作为参考和依据。通过学习诊断可以为学习者建立学生模型,进行适当的分析后可以指出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和给出学习建议,并进一步为学习者推荐下一步需要浏览的材料。

2 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材料

系统应能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认知结构推荐最合适的学习材料。当前大多数网络课程都采用单一的模式,静态地组织课程内容,网络课程体系和内容都是预先设置的,缺乏满足各种类型学习需要的个别化学习机制。主要原因是,现有的网络课程绝大多数都是以课程为基本单位进行整体设计,整个网络课程不可拆分,再加上教学信息和教学交互的生成是依靠预设的存储信息和交互逻辑,因此在使用时要实现课程内容的定制就非常困难。同时由于学习目标一般也是预先设置的,难以针对每个学习者的特征提供与之匹配的学习任务[8]。基于这种网络课程的学习不是个性化学习,而仅仅是一种基于丰富学习资源的自学,最后的结果往往造成学习的无组织性和学习的迷航。

三 学习诊断的实现

学习者个别差异的存在是一种无法回避的事实,不同的学习者对学习的内容存在着不同的需求。学习内容个性化的具体表现就是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力、兴趣爱好和认识方式特点来选择实现自己学习目标的内容[8]。网络教学应该打破传统学习群体的概念,把学习者作为单个个体来看待。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认知特点和认知结构,所以每个学习者都拥有自己的学生模型。

学习者的学生模型参照教育信息化标准委员会的CELTS-11规范进行了调整,把学生模型分为基本信息库、学习者能力库和学习行为库三部分(见表1)。

基本信息包括与管理有关的学习者个人信息以及认知结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等部分。个人信息依据CELTSC制定的学习者模型规范,包括姓名、电话、电子邮件、国籍、民族、籍贯、出生日期等。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等信息,主要在学习者注册阶段进行采集,学生Agent会向学习者传递一份调查问卷,通过学习者的回答初步诊断、分析学习者现有的认知结构,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和学习风格,据此初步建立学习者的学习模型。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和学习动机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学习者能力库和学习行为库是动态生成的。学习者能力库是反应学习者在自己选修课程中的能力值或技能状态。学习者能力库包括课程能力值和课程单元的能力值两种,我们定义的学习者的课程水平由课程能力值和该课程下每个课程单元的能力值组成。学习动作库是为了能及时反映学生知识能力和技能状态的变化过程,可以从服务器端、客户端和端跟踪、采集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习行为数据[9]。我们把每个学习行为都看做一个学习事件Action,可以用学习行为主体subject(即学生编号)、学习行为类型class、行为对象object、行为的结果result、行为时间time等来描述,即Action=。这些过程化信息经记录和模糊处理后,存储在学习行为库中。

学生模型将伴随整个学习过程,主要由学生Agent通过学习诊断,主动的获得用户产生的有效数据,如学习者的学习时间、课程点击情况、提出的问题、参与讨论的情况、完成的调查、作业或测验等,并根据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建立和维护学习者的学生模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四 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材料

1 建立课程体系

据我们对多所高校网络课程的调研分析发现,大部分网络课程内部的学习路径是直线型的,学生自主确定学习路径的可能性很小;课程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当学生发现一些知识上的缺陷时,不能立即找到先行课程的链接;评价学习者的方法大多采用测验的形式,单一的评价手段中缺乏个性化评价。所以我们通过课程规则库来定义个性化的课程体系,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1) 基础构件

首先要考虑如何定义网络学习中的基础构件。我们不是简单的以课程作为设计和开发网络教学的基础构件,而是从系统架构的角度考虑,建立粒度适中、能在不同学习情境下重复使用的数字化教学构件,即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LTSC)提出的学习对象的概念。学习对象是基于单一目标,建立在静态或交互内容和教学实践活动上,以元数据标识的新型辅助教学构件[10]。学习对象是构成网络课程的基本单位[11],也是个别化学习材料的基本组成单位,课程材料库是以学习对象为基础架构的。整个课程体系是按类别、课程、单元组成一个层次结构,每个课程单元是一个最小的认知单元,因此以课程的一个单元(unit)作为一个学习对象,如果一个单元的知识点过多,允许将一个单元分割为若干个子单元。以课程单元为单位的学习对象至少包括说明、内容、练习(或测验)和评估等四个部分[11],并按照SCORM标准进行元数据描述和内容封装。

(2) 内在的逻辑体系

我们依据课程之间、课程单元之间存在着的逻辑关系来初步建立课程体系。据研究发现,各课程和课程单元之间往往不是简单的顺序关系,而是一种树状的层次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一个前提关系网络[12]。前提关系会有三种可能的情况:假设课程A是课程B的前提,意味着先要完成课程A之后才能学习课程B,那么在课程规则库中就添加一条规则AB;假设学习课程C的前提是课程A和课程B,意味着先要同时完成课程A和课程B之后才能学习课程C,那么就在课程规则库中添加规则A∧BC;假设学习课程C的前提是课程A或课程B,意味着先完成课程A或课程B之后才能学习课程C,那么就在课程规则库中添加规则A∨BC。我们把课程或课程单元之间的这种层次关系命名为“课程规则”,在设置课程时加以定义,如图1。

(3) 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课程体系中还应包括课程的评价管理。完成一个课程的标准要根据预定的学习目标来确定,但形式可以多样化,除了普遍的综合性评价外引入一些过程性评价手段。对于课程的完成条件可以设置五种:学习完所有材料、学习完一定比例的内容、学完指定的材料、通过所有测验、通过指定的测验等。这些条件可以是单个使用,也可以作为复合条件使用。如图2中就是设置复合条件作为该课程的完成条件。

(4) 材料的难度体系

对于大多数课程来讲,课程材料都有难易之分。给学习者提供难度合适的课程材料对于个性化网络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非常困难的课程材料会使学习者感到灰心,相反,过分容易的课程材料会使学习者缺乏挑战的感觉从而浪费时间。所以课程体系中,还包括课程材料的难度等级的定义:假设C={C1,C2,C3,C4,C5},是一套包含了五个难度等级的课程材料难度系数。C1表示非常容易,值为-2;C2表示容易,值为-1;C3表示适中,值为0;C4表示困难,值为1;C5表示非常困难,值为2。同一课程单元可能存在不同难度的课程材料,教师Agent(一个能模拟教师部分行为的程序)会根据学习者对应某课程单元的能力值提供难度合适的课程材料。

2 推荐学习材料

首先学习者要选择自己要学习的课程,选择课程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实现:学习者可以由教师为他指定学习的课程;学习者可以从课程目录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者也可以使用合适的关键词或学习者的知识水平搜索出相关的课程单元。接着,当学习者选择了一门新的课程之后,系统列出针对所修课程的水平测试问卷,通过测试获得该学习者对应所修课程的初始课程能力值和对应课程单元的初始能力值。根据学习者现有的课程水平来决定,学习者将从哪个课程单元开始学习以及具体需要学习哪些课程单元。如果学习者的课程水平过低甚至低于基本水平值,系统能根据规则库定义的课程体系为学习者推荐先行性课程。

学习者进入课程学习后,教师Agent根据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即学生模型)和严格的课程课程(即课程体系),从庞大的课程材料库中筛选出个别化的学习材料(如图3)。在学习过程中,学生Agent记录学习者的每一次回答和做出的响应,记录下每一次学习行为,从而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并更新学习者的课程能力值和课程单元能力值。与此同时,新的课程能力值和课程单元能力值将传送给教师Agent,教师Agent能及时为学习者重新选择更合适的课程材料。这种反复推荐的循环过程将一直伴随整个课程的学习,直到学习者根据要求完成了课程所有单元的学习任务。

课程完成后,教师Agent的推荐仍然在继续,它会根据课程体系中的层次关系,为学习者推荐几门后继课程,供学习者参考使用。

3 课程材料的自我调整

课程材料的选择主要是依据学习者的课程能力值,这种基于学习模型的课程推荐的方式是一种很好的解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方法,这必须要建立在一套科学而合理的课程材料的评价体系之上。传统的做法是,由课程专家决定课程材料的难度参数。但是,这种做法并不合适,因为大多数课程专家不是学习者,而且课程材料的难度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会因为某些条件的变化而引起课程材料难度的变化。为了满足真正的需要,本系统是基于合作性投票的方式对课程材料的难度进行自动化调整。也就是说,课程专家首先初始化课程材料的难度参数,然后依照学习者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程材料的难度参数。在大量学习者使用了这个学习系统之后,课程材料的难度参数逐渐变得合理而稳定。

课程材料的难度参数是两方面的线性结合物,一方面来自专家的定义和说明,另一方面来自学习者的评定,并且两者所占的份量是不同的。为描述我们提出的方法,做如下定义:

基于学习者合作投票的第j项课程材料的评级难度: ;(公式1)

表示在学习者的合作投票以后的第j项课程材料平均难度参数, 表示给予第j项课程材料i等级反馈响应的学习者人数, 是评价第j项课程材料的学习者的总人数,当且仅当 。

调整过的课程材料难度:

;(公式2)

是基于学习者合作投票的第j项课程材料的调整后难度参数, 表示课程专家给出的第j项课程材料的初始难度,w表示专家评定的初识难度的所占权重。

教师Agent能利用公式2在课程数据库中自动调整课程材料的难度参数,这是基于由课程专家定义的课程材料难度和由学习者合作投票决定的课程材料难度,然后加以线性化结合的课程难度参数。

五 小结

网络教学系统中,要提高网络学习绩效,可以通过提供智能化的个别化交互实现。本文从个别化交互的研究角度出发,通过智能Agent技术模仿教师的部分行为,深入研究了网络教学的个别化交互模型,通过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小学信息化建设项目教育绩效评价研究”的理论研究和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十一五规划课题“网络教师研修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的实践探索,在个别化交互的网络教学平台方面做了初步研究,希望能够对未来个性化学习和个别化交互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章国英,网络环境下远程学习低绩效现象成因及解决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6,12:36-38.

[2] 余胜泉.适应性学习――远程教育发展的趋势[J].开发教育研究,2000,3:12-16.

[3] Juei-ni Sun & Yu-chen Hsu. The Effect of Interactivity on Web-based Instruction Learners' Attitude, Satisfaction, and Perfor-mances[R].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5.

[4] Sims, R. Interactivity: A Forgotten Art? [EB/OL].

[5] 陈丽、刘慧琼,媒体界面交互性设计的流程和原则[J].中国远程教育,2006,4:22-30.

[6] 戴心来,陈齐荣.网络课程的教学交互及其设计研究[J].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2005,9:69-72.

[7] Bates. Interactivity as a criterion for media selec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J]. Never Too Far, June 1991, vol. 16:5-9.

[8] 王忠华,余艳.网络课程的个性化及其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3):79-83.

[9] 刘宇,解月光.动态学生模型与智能支持服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94-98.

[10] 李毅强,杨贯中.基于学习对象的课程构建[J].科学技术与 工程,2005,5(22):1733-1737.

[11] 路秋丽,余胜泉.面向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5,1:75-80.

篇10

关键词:有机化学;网络教学;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2-0015-02

有机化学是化学科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二级学科,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授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等知识。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师通常采用机械灌输的教学方法,巨量的信息鱼贯而入,学生常因来不及消化、难于理解,而陷入听不懂、记不住的被动境地,为了打破这种僵化的教学局面,我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探索,充分利用教学新科技手段、结合互联网模式,在本科教学中开展了O2O有机化学网络教学课

程,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较为科学的有机化学教学体系。

一、网络课程的建课方法

哈尔滨理工大学统一引入了超星公司的网络教学平台,为每位教师和学生匹配了不同的登录身份及权

限。每学期开课之前,教师向学校管理员提出开课申请,经管理员审核后,教师将课程内容下发给所教授班级的学生,学生以学习用户账号身份登录后,即可读取到自己所在班级任课教师发下来的网络教学资源。任课教师通过该平台能够完成建课、布置作业、下发参考资料、设置测验、答疑、发起讨论、查看教学统计等等教学活动。其中建课是教师进行网络课程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将课程知识碎片化,分节点制作教学资料,上传到网上,供学生阅读观看。其中“课程内容”编辑器,是制作网络教学课程的核心,在“课程内容”编辑器中可以运用多类型教学素材,诸如插入图片、输入音频、插入视频、插入文档、插入超星图书馆资料库内容、插入其他素材的超级链接网络地址等。熟练掌握这些素材的组织方法,可以令课程内容的内涵丰富、包罗万象。

二、有C化学网络教学模式的选择

网络教学应用于教学常见的有三种模式:理论讲授、翻转课堂、辅助教学。我们教学团队把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理论讲授与课程辅导有机结合的方

式,将有机化学课程引入网络教学,具体做法是任课教师将教学视频和教学PPT等诸多素材,置于网络教学空间中,学生可以对浅显的知识进行一般性收看,重点知识循环播放,难点知识逐帧研读。而辅助教学功能体现在,利用思考题、考试、讨论题的形式设置,让学生边学习,边思考互动,在互动社区,学生可以给教师的教学提改进意见,体现了“教学相长”,促进了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教师通过广泛收集学生意见,不断完善课堂教学,体现了“持续改进”的思想。学生可以提出学习疑惑,与教师、其它学生一起讨论互动。

我们教学团队也曾尝试搞课程翻转,但是效果不够理想,分析其原因是由有机化学的学科特点决定的,通

常教师在理论课的讲授中,常常有意识地将各章节串

线,注重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使学生跟随教师在不断复习前面的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经过反复的强化会令学生形成牢固的知识框架。而采用课堂翻转的教学过程则是,学生先自学、课堂讨论、教师总结的方法进行,由于有机化学知识比较深奥,大部分学生很难通过自学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分散自学后的讲述,势必会存在瑕疵甚至错误,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自学时常常不得要领,在反转课堂时几乎无法阐述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而在其他学生讲述的时候,他又难以分辨出正误。课堂时间所限,教师在评述时,会把重点放在难点和纠错上面去,知识结构不容易做到面面俱到、条理清晰,其不良后果是造成部分程度弱的学生或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加容易陷入知识框架不清晰、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的状况。

三、有机化学网络教学课程教法选择的策略

有机化学的教学环境如今变得更加立体了,包括课堂学习、实验室做实验、图书馆拓展阅读、网络教学空间的网上学习,有效地整合利用这些资源,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是做好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保障。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类似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等内容,其规则都是人为规定的,比较适合教师用理论讲授的方法,可以在实体课堂中完成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展现,学生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多看、多练、牢

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适合用化学制图软件,如chemoffice的系列软件,将特征模型绘制出来,如果能辅以Flas,则会很更加生动形象,在课堂上PPT的方式演示出来 ,也可以共享到网络教学空间上去。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是前人经过实验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的精髓,教师可以选择课堂讲解,还可将教学

PPT共享到网络教学空间上去,这部分内容通常比较容易理解,学生掌握规律充分理解并分类记忆即可。在学习有机物制备方法时,可配以实验室的演示视频,并要求学生动手做实验。各种类型有机反应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是有机化学学科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步步深入,逐步分析推导进而形成结论,反复、累次重演这个分析求解过程,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有机结构理论、反应机理时,要带领学生连续、重复地进行阶段性总结,剖析现象见本质,在渐进式学习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可以在网络互动社区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有机化合物的分离鉴定知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则需要通过教师理论讲述后,恰当地配合实验教学视频,同时强化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四、开设有机化学网络课程的思考

(一)有机化学教学宜选用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

相结合的模式

有机化学学科的教学,无论是线上教学内容设置,

还是线下实体课堂的教学,都要引领学生一起复述、归

纳,试着让学生对接触到的每一个有机化学反应,总结其反应原理、分析其反应条件剖析其反应历程。并要求学生们自己进行各类官能团化合物的反应与合成方法小结,后期再进行逆合成分析讲解,帮助学生们掌握设计反应的一般方法。 在传统的有机化学课堂上,教师充分运用的启发式诱导,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逐层推进的方法带动学生渐入佳境。而单纯的网络论理教学的效果很难达到这个效果,一个个并行的知识节点陈列,貌似并列的关系,往往让学生难以体会其中千丝万缕的逻辑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常用到提问、设问等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参与互动,教师往往可以通过学生细微的表情变化,捕捉到学生的领会程度或者存在的疑惑,这种微妙的课堂互动,则是网络课堂难以弥补的缺憾。

网络教学的优势在于自由灵活。在现实课堂中,一些学生因为不敢提问,或者时间所限没有机会提问,网络的开阔的空间让学生们打消了这个顾虑,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在小组学习和讨论中,大家提出研究问题,提出创新思想,有助于学生抓住某一个兴趣点,从而深入探究,为开展科研训练打下很好的基础。在网络教学中,可加大力度多关注学术动态, 将学术前沿引入教学当中,将自己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渗入教学环境,带领学生进行横向拓展、纵向挖掘 。

(二)网络教学推广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网络教学方兴未艾,但是并非每个高校都建立了高效的W络教学平台。因而困扰广大任课教师的问题有很多,诸如如何制作网课,网课的存储服务器问题怎么解决,如何实现师生的共享与互动,网络教学与日常教学的关系,如何量化网络教学中教师的工作

量,教师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检测,网络教学检测结果如何与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系统接轨等等。

一些老教师虽然是教学的高手、科研的行家,但是在利用现代网络科技教育手段上,却感觉力不从心,有诸多技术障碍需要克服,也有一些障碍是来自教师心理,阻碍着网络教学课程的发展与完善。此外,制作软件的局限性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课题,网络素材制作方法有很多,受版权、版本等限制,教师计算机技能各异等影响,教师间的教学交流、教学研讨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束缚。

综上所述,我们教学团队将有机化学引入网络教学模式教育实践,探索将有机化学知识合理碎片化、富媒体化,充分利用实体教室、实验室、网络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更丰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聆听教师的讲授,有便捷的渠道与教师、其他学生进行线上讨论与沟通,网络教学平台将学生的学习状态充分地记载,为教学改进和教学效果评估,提供了很好的数学依据。线上线下互相补充的教学方式,在有机化学教学中以结构、物性、制备方法、化学性质、反应机理、用途、创新设计构想为脉络,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把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手段结合起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放式”学习和“开放式”提问,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创新意识思考,这种传承与创新结合、继承与扬弃并举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本功;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其创新思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