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改革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4-02-22 17:5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化改革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育 数字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3-0204-01
1 绪论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结构不断发展,大量的学校和学生需要足够的教学资源,但是传统的校园管理和教学不足以支撑如此大的体量,造成了部分地区教学水平的低下。传统模式下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越来越跟不上日益增多的教学任务,这就必然导致教育水平的降低[1]。数字化校园建设符合现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区别于传统教育手段和方法,可以为社会建设提供反应迅速的人才,因而受到的社会认可度逐年增高。但是由于技术手段和理论指导的研究不够深入,出现了一窝蜂的建设网络化平台,却不思考因地制宜地方案,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2 研究现状和意义分析
2.1 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分析
很多院校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大力建设数字化平台,却不考虑学校实际情况,导致了数字化校园平台虚华的外表下,只有寥寥无几的枯燥内容,根本无法满足教师学生的需求。而这些学校出发点都是希望依托数字化管理平台方便学校校务信息的管理、方便师生的日常工作和学习、借助网络传播为知识教授的载体[2]。没有达到应用的效果,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就是对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建设缺乏必要的规划和充分的了解。
良好的数字化校园平台,需要有详实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内容去接受学生和教师的检验。这就是我们在上面提及的“如何建设”的问题。显然,涉及到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多方面的内容,数字化平台在建设框架和方法上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
2.2 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意义
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可以帮助学校和学生在电子化的环境下,很方便的实现选课、讲解、练习、答疑等活动,方便学生和教师随时随地互动,在提供各种优质资源的同时缓解教育资源的短缺和局部地区的资源分布不平衡现状,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对推进教育优质化道路的力度增加,对数字化校园平台体系的建设意见有了一批结合实际的研究成果[3]。这些理论资料对深化教育资源的改革做出了指导,在某种程度上值得借鉴,但是从实际成效来看,各个院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上的跟进速度明显不足,导致了校园网资源的浪费,有些学校对平台的规划做的不够,造成了网络资源重复建设。
研究数字化校园体系的建设,符合社会需求和院校师生的整体利益,具有深远的意义[4]。主要是:(1)信息化是时展的趋势,建设与利用校园网络资源适应对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要求。(2)使得院校校园网物尽其用,同时借此可以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3)研究切实有效的资源建设和应用行动策略能够解决资源浪费和无针对性重复开发的现状。
3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要求
数字化校园资源建设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和内容、框架十分广泛。对于建设人员,最基本的就是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对于建设的方法和建设原则,根据不同的学校条件,应该选择适合的方案[5]。为了在校园管理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上达到同步和统一,应该充分利用起数字化校园的优质平台,将传统的讲台搬移到无所不包的网络中,将传统的管理方式搬移到数字化网络系统中去,借助大量的网络资源进行数字化校园的探索和改革。数字化校园资源体系建设的改革势在必行,关键点是抓住“建设内容”、“如何建设”和“如何使用”这些基本要素。
综合以上观点,数字化校园体系的建设与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确定一整套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理论体系,对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建设提供应有的指引;(2)确保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质量和切实目标,应该符合学校和师生的共同利益,具有普适额度便利性,达到预期效果[6]。
4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
4.1 网络资源建设
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建设是一项繁杂的工作,需要整个学校给予支持,需要各个专业的教师一起努力,不断充实课程内容。主要的是,课程的制作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工作,如果授课教师本身的任务较重,没有宽裕的时间,就需要网络建设部门提供方便的编辑工具,通过提供类似的向导使得不懂计算机技术的教师也能轻松制作课程资源,节约时间。更简单的,教师奖课件提交至系统,由专门人员进行课程的归类和制作。
4.2 其他模块建设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不仅在教学上对学校工作帮助很大,还要在学生的生活上给予方便和帮助。需要在数字化网络平台中加入学生课程选择、查询,学生卡的充值缴费、学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反馈等。
同时,网站需要设置其他的互动模块,如求职天地、校园信息、考试信息、学习交流论坛等,方便学生进行咨询和学习。
5 结语
数字化校园资源体系建设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在网络进行日常学习、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大家的效率。在接受课堂学习的同时,随时随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数字化网络课程,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诉求,节约了任课教师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7]。同时,为了适应移动网络的发展趋势,有余力的学校可以将数字化学习系统搬移到移动平台,如编写对应于不同移动平台的APP和对移动设备的浏览器进行页面适配等,让数字化校园资源体系服务更多师生。
参考文献
[1]夏东盛.数字化校园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王凤基.数字化校园资源体系建设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5:31-33.
[3]许爱军.数字化校园资源的发展现状、困境与推进策略[J].高教论坛,2014,05:96-98+104.
[4]郑爱权,车娟.数字化设计制造实训基地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1:184+186.
[5]赵惠,于素云.关于院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3,01:103-104.
篇2
关键词:纺织工程;数字化;印花工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于纺织等生活用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字化印花工艺的应用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但是数字化印花工艺的发展尚未成熟,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技术人员应该正视这些缺陷,结合印花工艺的实际过程,应用数字化的手段,不断开发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数字化印花技术。
一、数字化印花工艺发展现状
1、国际数字化印花工艺发展现状
数字化印花工艺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印染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近些年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国际印花市场主要按大洲进行划分,主要的市场板块有亚太地区、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市场。近些年以来,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印花技术在全球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技术和经济等因素的原因,数字化印花技术首先是从北美和欧洲发展起来的,因此数字化印花工艺在欧洲和北美发展比较迅速,工艺比较先进,技术相对较为成熟。但是近些年来,由于经济趋势等因素的影响,北美纺织业出现了萎缩现象,拉丁美洲额纺织业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亚太地区的数字化印染占全球印花总量的一般以上,其中中国和印度位居前列。
2、我国数字化印花工艺的发展现状
印染行业是纺织业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纺织行业中居于主导地位。2000年以来,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印染行业抓住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革,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现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印染布生产国家、消费国家和出口国家。
数字化印花工艺在我国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陆续开始进行相关的研究,但是仍然属于研究阶段,并没有真正的应用于工业生产。直到2000年我国研究出了第一台数码喷墨印花机标志着我国印花工艺进入了数字化的时代。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印花工艺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各种类型的数字化印花设备相继问世,同时促进了我国数字化印花工艺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很多技术仍然不太成熟,在数字化印花工艺在我国印染总量中占据的比重较少,规模以上的数字化印花企业也是凤毛麟角。
二、纺织品的数字化印花工艺前景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数字化印花工艺和设备在未来也会获得快速的发展与进步。数字化印花工艺较传统的印花工艺而言有着很多优势,这是保障数字化印花工艺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1、调色更加智能化
调色师数字化印花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印花工艺中主要依靠专业的调色人员根据工作经验进行实际的调色,但是这种调色方式存在一定的误差,很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印染的质量。但是应用数字化技术之后调色问题会迎刃而解,随着数字化印花工艺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程度会逐步加大,调色环节不是传统的人工调色而是根据实际的要求,计算机进行自动调色,最终调出最终的色泽,这是数字化印花工艺发展的必然趋势。
2、上浆更加均
上浆也是印花工艺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这也是进行数字化印花的前提与基础。因为上浆的目的是防止印染过程中墨水的渗化,这一环节对于印花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印染技术是进行人工上浆,在实际的过程中会存在“纬斜”、“皱印”、“不均匀”、“不平挺”等问题,这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数字化印染技术的发展趋势就是研发出更加科学的自动上浆方式,解决这种问题,实现上浆过程的自动化与均一化,保证印染质量。
3、渗色问题不再存在
现代的数字化印花技术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纸张印刷的四分色原理,利用四种颜色在三维空间的立体交叉与反射来表现各种自然光的各种色彩。但是现阶段数字化印染技术印花后的纺织物鲜活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一些颜色混合较多的地方出现严重的灰度,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数字化印染工艺中出现相互渗色的原因。为了数字化印花技术的发展趋势就是不断的改进工艺与技术,避免渗色问题的出现,从而保证数字化印花工艺印染的纺织物的质量。
4、避免正反色问题
数字化印花技术在印染过程中只能停留在织物表面,导致正反面色差大,使比较疏松的织物,经过摩擦或缝纫时,产生反面没有颜色的丝翻到正面来的问题,俗称“反丝”,影响了织物的外观,甚至无法被消费者接受。如果加大给墨量,改善反面渗透,虽然使“反丝”情况有所好转,但会影响所印图案的清晰度。
随着数字化印花工艺的不断发展,这种正反色问题会逐步消除,在进行印染的过程中实现更加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可以给纺织物进行更加精准的染色,从而便面正反色问题的出现。
5、设备通用性更强,设备要求更低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印花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现在使用的数字化印花设备已经是第四代设备。这些设备相互之间的通用性不强,相应的耗材也没有实现通用,这种情况严重的制约了我国数字化印染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研发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设备,使各种数字化设备的耗材等方面可以通用,因此来促进我国数字化印花技术的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数字化印花技术在耗材、技术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充分的重视这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此来推动我国纺织品的数字化印花工艺的快速发展。
三、结论
印花布图案设计同其它艺术一样,必须不断创新,紧跟社会潮流,才不至于在艺术长河中衰落。印花图案的创新与变化,必须结合生产工艺,结合装饰实用,结合消费者喜好,结合现代科技,充分发挥印染图案设计的特征,才能设计出更多、更好、更新的印花图案。
篇3
新形势下,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有效的发挥了数字化信息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特点:一方面,数字化信息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不但可以有效的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成本费用的降低,而且对于其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数字化信息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与其他相关部门沟通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指的是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在建立信息技术与现代网络技术平台基础上,实现对事业单位档案虚拟化、数字化及信息化处理,从而促进其服务职能的履行更加深入高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立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首先,随着以物联网、云计算等为典型代表的现代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完善与优化,其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之中,尤其是在解决档案管理工作难题方面。因此,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是顺应时代社会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当前,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其中一个改革关键点即为现代事业单位制度的改革,其改革过程中离不开信息化平台与系统的创建,这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是顺应事业单位改革的必然选择;第三,传统档案管理存在着程序复杂、流程繁琐以及信息资料整理难度较大等问题,尤其是在对历史信息或资料查询时,常常遇到信息不全及资料缺失等问题。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可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趋势需要。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改革内容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一定的制度建设原则,即明确职责、强化灵活化与规范化建设、注重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等。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改革内容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具体有:
(一)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的建设。当前,具有较为典型的数字化技术包含数字加密技术、数据库技术、扫描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而档案信息资料经由数字化技术转换为数字化档案信息可以有效的实现信息资料的更新、整合及补充等。作为事业单位的一个重要无形资产,档案数字化建设可以有效的为单位社会效益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
(二)自动化档案管理模式的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实现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改革的一项重要组成。典型的自动化技术代表包含数码扫描识别、电子标签以及OCR识别等。以自动化技术为基础,档案管理自动化包含信息数据的自动收集、自动筛选、自动检索以及关键词的自动提取等。自动化档案管理模式可有效的实现档案信息资料的批量处理与自动处理功能。
(三)体系化档案管理模式的建设。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体系化过程,较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不同,其包含了档案文档一体化、部门衔接一体化、内部流程一体化等。以数据集成技术、数据库机械、数据融合技术等为基础,有效的增强了信息数据的通用性和兼容性。
(四)互动化档案管理模式的建设。传统档案管理中,各个档案信息仅对应一份信息,缺乏互动性。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增加了信息的互动性,对于提升服务质量和增强系统优化等具有积极作用。
三、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与服务模式的改革措施
面对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需求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状问题,应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与服务模式的改革,可通过以下几方面开展,具体有:
(一)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能力培训,强化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意识。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能力关系到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对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责任意识的提升,对档案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加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完善性,建立健全符合事业单位发展需求的档案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档案管理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和树立档案创新管理,从而提升档案管理质量与效率。
(三)通过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业务标准进行制度化。实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业务流程的重构;通过不断的拓展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服务功能范围和服务内容形式等,实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服务能力的拓展;通过不断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软硬件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通过强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安全保障措施和引入具有先进性和活力的新生力量,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组织架构的重组。此外,针对事业单位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应针对指定信息统计,进行适应性创新。一方面加大优秀流动性人才信息档案的保留工作;另一方面简化单位流动人员管理模式,制定与单位相适应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方案,以促进流动人员档案管理质量与效率。
四、小结
篇4
数字化管理模式也就相当于现代化信息管理,因此数字化管理模式同样以计算机为信息处理手段,传输工具为现代化的通信设备,真正实现了人机一体的信息服务系统,这也标志着我的管理信息系统跟现代化接轨,是我国电力企业营销业务中科技化管理的一重大提高,人机一体的管理体系为我国电力企业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很大的便捷。数字化管理模式是紧随网络而产生的,将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信息化管理的衍生物,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对供电企业内部电力营销业务流程进行的一种再生产。数字化管理模式有效地将企业内部各种资源数据、客户资料以及企业财富数字化起来,完美的体现出供电企业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可计算性,使得供电企业各个部门出现的管理问题都可以通过量化管理技术得到彻底的解决。总而言之,数字化管理模式的优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定量化、综合化、智能化、集成化、动态化以及系统化,这些优点是其他管理模式触不可及的,值得深入研究和广泛采纳。
二、电力营销业务中数字化管理模式的作用和发展现状
1.发展现状
如今,据专业资料显示,在全球范围内,大多数先进企业都摒弃了传统的企业管理体系改为先进的字数字化管理系统,使得企业的管理体系以及各项数据都经过科学的数字化系统进行分析。但是,我国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相对国外广泛和熟练地应用,我国在此种技术上占据劣势。我国电力企业的经营理念大多都已技术为主,忽略了对企业的管理,这就使得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实质不能充分体现出来,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企业管理真正的宗旨。其次,由于我国各大供电企业的发展水平不同导致了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出现瓶颈,不能使企业实现完整的、彻底的以及系统的数字化管理。
2.数字化管理的作用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模式的作用体现在经营管理者以及员工工作效率两大方面,下文就将这些作用总结起来。⑴经营管理者的角度①通过数字化的管理将各种信息资料的整合大力提高了供电企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②通过数字化的管理使得企业配备物资以及信息资源得到优化,不仅使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得到降低,还为企业抢占了市场先机,创造巨大财富。③数字化的管理使企业设计效率得到提升,不仅能使设计的周期能够提前结束,同时也使设计的质量得到了保证。④数字化的管理彻底实现了资金的快速流通,使得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都能有效地对资金进行快速利用。⑤数字化的管理可以及时捕捉到不同客户的各种需求,大幅度提高了客户对企业的满意程度,真正实现了“按计划生产、按订单生产”的宗旨。⑵员工工作效率角度①数字化管理的应用大幅度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②数字化管理的应用在节约时间的基础上也使企业内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③数字化管理的应用使员工的工作质量得到保证。④数字化管理的应用可以真正挖掘出员工的核心价值。
三、结语
篇5
[论文摘要]数字化医院这一概念已日渐发展和成熟,国内许多医院在数字化建设方面都作了积极的尝试,但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发人深思,尤其体现在开发模式上。本文对数字化医院的概念、分类和建设方法进行详细比较和研究,以进一步明确数字化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并认真回顾国内外医院数字化建设的概念、类别和现状,深刻剖析了中国医院数字化的发展历程和建设策略。
现代数字技术和电脑信息处理技术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它帮助人们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工作着。在医疗卫生领域,它也逐渐扮演起重要的甚至不可替代的角色。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也对医院通_过数字化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为了进一步明确数字化在医院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将认真回顾了国内外医院数字化建设的概念、类别和现状,以阐明该项工作在医院管理和建设中的作用。
1数字化医院的概念
上个世纪末,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概念首先在IT行业被提出。20世纪9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出现了数字化医院(Di#tMHospital)的雏形。由于起步时间还不长,目前国内外对于数字化医院的理解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一些专家用广义和狭义来定义“数字化医院”。
1、狭义概念:指利用网络及数字技术有机整合医院业务信息和管理信息,实现医院所有信息最大限度的采集、传输、存储、利用、共享,并且实现医院内部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和业务流程最大限度的优化的高度完善的医院信息体系。
2、广义概念:指由医院与医院间、医院与社区间连接构成的区域性的数字化医院服务体系。即在狭义数字化医院的基础上,加上了与之配套的多层次网络连接,从而实现在一定区域内的零距离医疗卫生服务。
随着“数字化医院”这一概念的日渐发展和成熟,逐渐形成了由数字化管理(DigitalSupervisal)、数字化医疗(DigitalTreatment)和数字化服务(DigitalService)构成的现代医院经营和管理模式。建设数字化医院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它不仅需要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计算机科学,而且还需要利用其它学科的成果。作为技术核心的计算机科学,包含了大型数据库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模数转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同时,由于涉及卫生领域,因此还需要运用临床医学、药理学、检验学等知识和成果;除此之外,数字化建设还必需依赖管理科学和其它社会科学,如运筹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数字化医院建设将整合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服务为内容”、“以管理为抓手”的理念。它最突出的优势是能够高效整合和聚集能为病人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因此,医院数字化的建设和发展将对卫生服务有质的飞跃产生重大影响。
2国内外医院数字化建设之现状
在世界上,数字化医院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前沿课题。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已建成了无纸化、数字化医院~马来西亚中央医院(Se-layang医院)。美国阿拉巴马州伯明罕市,全球最大的医疗保健供应商HealthSouth公司与Oracle公司合作,投资1.25亿美元,筹建一所完全数字化和自动化的医院。
近年来,随着国内整体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医院开展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和力度也提高很快。许多医院数字化建设方面都作了积极的尝试。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病人可通过网络挂号或预约医生、在做完检查后,诊治医生会通过网络调出检查结果,患者可以通过计算机向医生进行健康咨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药库、药房、病区、门诊收费、住院以及门诊医生站系统以及检验信息系统已投入使用。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在小范围尝试应用PACS系统。新山子石油化工总厂职工医院用4年时间建设了医院计算机综合集成系统,包括医疗信息管理、数字化影像、医院财务管理系统等8个子系统。福州总医院自1998年推广应用“军字一号“高级版,1999年实施了检验联机管理、手术管理、血库管理、膳食管理和临床医生工作站等系统。2000年又投入建设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实现全院性医学影像网络并实现院内无片化管理。2001年开发了门诊诊问医生工作站。除此之外,在北京、广东、大连等省市的多家医院在开展数字化建设方面也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3常见的医院数字化系统包括:
1、医院信息系统(HIS,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
HIS就是应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等高科技手段对医院内大量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的现代信息系统,它能提供全院的经济运行状态、医疗质量状态、工作质量状态等等,以及获取各部门的信息反馈,从而使各部门的管理者进行计划决策、组织实施、协调控制。HIs是整个应用系统的主干,也是数字化医院的数据中心,起到了整合其它辅助系统的作用。
2、临床信息系统(CIS,ClinicalInformationSystem)
CIS主要目的是实现医院电子病历的全程管理。主要解决以下问题:电子病历的法律地位及技术标准;全程实现电子病历的业务流程标准;表格化医学文档标准格式;建立医学字典库集;国际系统医学术语(sNOMED)的改造和汉化:医学术语汉字输入法研究。临床信息系统(CIS)主要包括:门诊和病房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ERP)、图像储存和传输系统(PACS)、检验信息系统(LIS)、放射科信息系统(RIS)、危重病员监护系统(CCIS)等。
3、其它系统
(1)医院财务系统(FIS,FinancialInformationSystem)
它导入HIS中采集的诊疗收入和成本支出数据。集成标准化财务分析系统,正确评估医院的资金运作状况。
(2)医院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IntelligentDecisionSupportSystem)
IDSS由定量分析为主的决策支持系统和定性分析为主的专家系统结合组成。IDSS以模型库系统为主体,其模型库中包括数学模型、数据处理模型、图形模型等多种形式。涵盖医院的管理、医疗、科研等多种内容。IDSS将多个广义模型有机组合起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挖掘,使其辅助决策能力从运筹学、管理科学的单模型辅助决策发展到多模型综合决策。通过IDSS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客观、详尽的决策帮助。
4我国数字化医院建设中的若干思考
回首中国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历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与其他医院一样的共性问题,发人深思。从TT行业中流行的开发组织模式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委托开发、二是联合开发,三是自主开发。目前。我国大多数三级甲等综合性大医院采用的HIS开发组织模式都是提需求、出资金,委托软件开发商进行开发。实践证明在一些大型医疗机构中采用这一做法是相当不成功的。
随着卫生改革的逐年深入,医院对HIS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断增加新的需求,包括医教研工作职能结构的变化、医保政策的变化、医教研数据统计分析的变化等等。各个医院中运行的HIs基本上还是处于手工管理计算机模拟化的方式,尽管有些分析统计的数据,但还是只限于局部的、事后的分析。HIS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应付每月向医保局上报AB报表,应用水平不高,与HIS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没有充分发挥HIS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究其原因,HIS是MIS中最复杂的系统之一。不同于其它行业的MIS开发,HIS有着强烈的医疗卫生行业自身特点,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需求不确定性:由于医疗卫生行业正处于改革、调整期,由此导致需求不断的变化是HIS开发中遇到的最大困难。(2)医院内各部门间协调困难:HIS是一个高度集成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要求各部门之间要有高度统一、严格规范和大协作的精神。
篇6
关键词:数字化;高职教学;科研;一体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3-649-02
An Integrated Model Research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Study about Digital Campus
YE Qing-hua
(Zhounan School in Changsha, Changsha 410008,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igital campus vocational colleges promo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r research and teaching conditions, whether the conditions have been unprecedented to improve and enhance it for teacher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actice, the level of a good development platform. In this paper, under the digital campus vocation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for planning and Strategies.
Key words: digital; vocational teaching; research; integrated model
教育部在中央十六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要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高职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为适应这一文件精神,以现有校园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构建一个纯数字空间,扩展传统校园网的功能,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的全面信息化。在这种环境下,高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就处在数字化环境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当中。如何有效地、实时同步地发挥数字化校园优势,切实促进教学和科研改革,即积极进行网络教学和网络学习以及师生科研互动的教研设计和实践应用的研究,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与研的模式,使网络教学与教学研究应用从目前分散、无序、随意、低效的自由状态向整体优化组合、科学合理设计、创新实用高效的方向努力,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构建网络教学和研究的软硬件系统和新体系,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高职教育的未来,是我们高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1 高职教师教与研现状分析
1.1 高职教学现状分析
在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中,不少功课的教学,还是处在原始的教学方法中。教学硬件,还是原来的讲台和书本,甚至一本教材还在翻来覆去地使用,内容和方法不发生任何更改。即使拥有先进的数字化校园网络,利用的机会也相当少。这种教学方法,有许多不利因素:首先,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中,很多需要现场演示或需要试验的教学内容无法进行,教师没有办法让学生看到或听到他所需要的东西,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得不到保证,教师与学生缺乏双向信息交流,教学效率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形式单一。传统教学以知识传递为主,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价值观的形成关注不够,教师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评定都实施严格的控制,教学过于程序化和模式化;不利于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传统教学的手段单一,很少涉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对教师的素质相对要求较低,对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不利的。
1.2 高职科研现状分析
很多高职教育工作者认为,高职是培养学生技能的场所,重实践,轻理论;重效益,轻质量;重教学,轻科研。还有人认为在高职的教与研活动当中,教研即科研。在我国,由于不少高职院校是经过合并、重组、升格而来,新院校历史短、文化积淀少、思想观念旧、科研基础薄、学术氛围差,大多数院校教师没有科研任务和压力,没有研究专长和方向,他们认为科研就是教研,教研活动就是科研工作,撰写文章也多局限于教学心得等。另外,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失偏颇。在高职院校,把科研工作看做是为评定职称而发表几篇文章、为提升职务而积累一点资本而采取的一种途径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由此导致高职院校科研气氛不浓、风气不正、水平不高、成果不多,急功近利现象严重。这种情况的发生,有思想认识的原因,但更多的,则是学院缺少科研氛围,缺少相应的、及时的、高质的信息量。数字化校园的发展,海量的信息既为为高职教师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更为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活动提供了相应的平台。
2 高职数字化教学与科研工作一体化模式
我们认为,随着高职数字化校园的普及和发展,高职院校中,教与研应相互促进,相互成长。教学工作可以为科研工作提供很多现实的素材,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的后盾;而科研工作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学校综合实力,推动社会科技进步等。两者的综合,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氛围,更重要的,能为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这种教、研相长的方式,我们称为数字化教学与科研规划一体化模式,如图1。
这种模式中,我们看出,数字化校园建设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促进了高职教育向信息化方向的变革,即直接导致高职教育模式向网络化、智能化、简单化方面发展。表现在教学方面,直接促进了高职学生逐步摆脱传统的学习方式和环境,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变,既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表现在科研方面,由于数字化校园的发展,我们都要合理定位思想,接受新的观念,重新培养科研团队,整合有益资源,在普及与夯实科研基础的同时,鼓励多样化手段应用。依托数字化校园带来的种种便利,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科研水平;构筑数字化科研创新平台,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建立科研督导机制,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去,让科研从教学中来,又到教学中去。同时,利用数字化平台,建立科研方面的独特虚拟社区,使科研工作者能利用校园网络传播的特性,通过网上的互动满足自身的需要,构筑新型的科研生活空间,让大家共同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
篇7
[关键词]中职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校企共建
一、引言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信息教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制作、储存和共享成本下降,同时可大大提高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效率。数字化教学资源一般是指将传统的教学资源经过数字化处理,被现代教育手段所利用的教学资源,例如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手机APP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按照利用方式,可大致分为幻灯片、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和网上教学资源。与传统的教育教学资源相比,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呈现方式多样化、传播方式多样化、教学资源储存类型多样化等特点。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不同于传统的高中教育,中职教育的对象是即将进入社会参与工作的受教育者,因此中职教育的目的除了让学生学习高中基础课程,例如语文、数学、物理、英语和化学等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根据社会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技能。因此,良好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中职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校企共建为主要途径,建立以就业为目的的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实践体制是我国中职教育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我国中职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
我国有很多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也很多。在巨大的市场驱动和政府政策激励下,我国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截至2011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由教育部支持建设的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有28个;教育部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司开始“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项目建设,将46所高职院校、29所中职学校作为第一批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除了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项目外,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也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同时出台相关政策激励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项目建设。虽然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受到了省、市、校等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但是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建设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职业教育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成熟的体系指导。在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科学、成熟的体系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应该或者说必须在体系的框架下进行,从而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主体的相互协调。我国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主体主要有国家层面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职业学校、个人和企业单位层面的。各开发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造成数字化教学资源总量大,但是总体水平不高,而且资源内容重复率较高,各层次开发主体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目的不一致等问题。第二,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资源的共享问题是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瓶颈。在缺乏共享机制的情况下,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自发或有组织地低水平重复开发PPT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的现象不可避免。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与通识教育教学内容相比,标准性较强,个性化较弱,因此,对教师而言,教学资源的共享性更强。对学生而言,尽管网络已非常普及,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没有良好的教学资源集成和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状况并不令人满意。第三,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数字化教学资源普及的重要手段。目前,中职学校教师和学生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深度不同,大多数中职学校教师已经普遍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但是教学资源大多是教师自己设计的富有个性特色的教学资源,而学校或者省市级、国家级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访问率较低,造成教学资源闲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获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渠道有限,对如何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进行学习缺乏有效的指导。第四,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针对性不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技术需求。目前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大多是高校教师根据教科书转化的,理论性太强,甚至有些职业学校的教学资源到目前为止还是以理论考试为目的,致使学生在面对企业招聘过程中表现得比较被动。由上述可知,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前景是好的,驱动力也是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体制也会在不断的探索中不断完善。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宣传和政府激励,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率也会不断提高,共享机制也会不断成熟。
三、关于校企共建中职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思考
企业需求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手段。笔者结合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发展现状,对校企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实践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制订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技术标准
职业学校需要与企业合作制订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技术标准体系。企业和学校可以选择以国家数字化精品课程为平台,共同学习研究《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资源开发技术规范》《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等技术标准,共同研究中职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体制建设。
(二)共建课程体系
首先,中等职业学校应组建专门团队深入到企业当中,通过问卷调查、专题访谈和现场考察等方式,了解和调研企业岗位和技能需求,为职业学校课程体系改革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等提供参考依据。其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岗位调研结论,按照技能需求和学生技能形成的规律进行职业分析和教学分析,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典型的产品作为项目载体,修订以课程体系为精髓的人才培养方案。最后,确立课程体系。邀请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从行业标准岗位需求职业标准等技术层面对方案的可行性予以论证,兼顾中高职衔接和校本课程特点,确立能力本位职业导向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共建课程标准。
(三)制订数字化教学资源课程标准
职业院校在设置课程标准时应该以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为判断依据,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引入企业工程课题,争取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避免出现“死读书,读死书”的尴尬现象。学校应该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与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使开设的课程和建设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适合学生,满足企业需求。课程三维目标应该坚持以岗位需要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为核心,以专业素质为目标,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和创新能力,构建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指导数字化教学资源运用
企业工程师不仅要参与到中职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过程中,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运用上也要给予指导。企业可定期安排工程师对中职学校的教师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运用指导培训,指导教师如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上发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作用,同时提高教师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的创新意识,最终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培养学生注意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有效挖掘学生潜力。
参考文献:
[1]韩冰,顾京.浅析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6):14-16.
[2]石光耀.区域推进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74-77.
篇8
[关键词]现代油田、数字化管理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C9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066-01
现代油田数字化管理模式是指系统的运用了计算机,互联网通信,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把管理对象和管理方式通过量化、数字化的方法,最终实现组织、协调、服务、创新等高效、科学油田管理。通过油田数字化模式人们可以对油田生产各方面信息实现实时动态的监测,并根据即时问题进行快速、科学决策和处理。
一、现代油田实施数字化管理模式的背景
1、现代油田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管理方式落后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反观我国油田现场,虽然在一些大型的油田企业数字化建设已经起步,但还不能够做到尽善尽美。在一些中小油田,油田的现场管理还是需要企业职工到现场去查看、巡视、记录。扛着油田设备风里来雨里去,经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另外许多井场还需要与油田偷窃分子“捉迷藏”。信息化建设严重不足,只能靠人工去巡视和排查。这种传统管理模式一方面使油田工人面临着超负荷的工作,另一面也不能够完成保证油田工作质量,这无形中降低了油田的经济效益。
2、油田井场分布广泛,管理幅度过大
由于受我国油田生产的地形条件限制,绝大部分油田井场分布广泛,这就导致了油田管理幅度过大,很多企业横跨几个省区,甚至分布在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随着我国油田建设的迅速加快,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这么大的区域的管理,成本大,管理难度高已成为我国油田提升经济效益的一大瓶颈。
3、传统的生产方式落后,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受我国油田生产天然条件的制约,许多油田井场处于我国生态环境薄弱的地区或者生态保护区。这些地方生态环境脆弱,很容易受人为的影响和破坏。又因为我国在传统的油田管理方式上主要靠人员驻守,员工巡视等方式进行油田的生产和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投入高,消耗大,低效率,占地多,循环难是这种管理方式的现状。对油田周围的环境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最终导致油田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二、在现代油田实施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
1、是油田实现现代化管理,实现大规模建设的需要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对油田传统发展方式的改革创新工作迫在眉睫。近些年来,随着油田生产的快速发展,按照中央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我国大部分油田逐步具备了对改革传统管理模式改革所需的各项条件。在油田“大发展,大规模”已是油田发展主流趋势的情况下,实现油田数字化管理模式已是油田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
2、是实现有效控制油田生产成本的内在要求
油田经济效益的低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油田生产成本高居不下造成的。受传统油田管理模式的制约,油田井场的巡视、记录、安全等等都需要专人去做,这就导致了用工数量削减困难,由人工巡视、记录、安全等衍生的交通、住宿、吃穿等生活成本也不可小觑。据有关部门统计,有些油田生产成本中,人工成本占到生产总成本的40%以上,个别油田井场甚至能够达到50%。油田实现数字化管理模式可大大减少用工数量,对减低油田生产成本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对实践现代油田实现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几点建议
1、加快油田网络化建设,建立现代油田信息管理系统
现代油田实现数字化的实践,必须建立在充分的油田信息基础之上。这其中,就要加快油田网络化建设,建立现代油田信息管理系统。加大投入力度,对信息化所需的计算机,线路,视频设备,以及数据转换技术等实现油田各个井场的全覆盖,为油田实现数字化管理模式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2、转变工作思路,实现由人工向数字的转变
我国油田企业大部分为国有企业,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管理人员市场经济竞争意识不强,工作思路转变困难。在油田工作中,要建立现代化的油田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必须要转变我国油田管理人员的思路,使其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需要,从市场的角度深刻领会油田管理现代数字化管理模式所带来的便利和好处,从而从根本上转变油田管理人员的认识。在过去油田工作中,许多数据需要油田工作人员手动完成,既耗时又费力。实现油田数字化管理以后,数字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直接将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自动生成油田数据报表,这不仅大大减小了油田职工的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数据的精准度,保证了数据的及时和有效。
3、加大对油田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其业务素质
随着油田数字化管理模式的逐步建立,油田基层人员数量将大大减少,与之相对应的是,对油田高层数字化管理人才的要求却大为增加。油田企业要加大对油田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油田数字化管理人才业务素质,使他们尽快适应油田数字化管理模式的需要。
4、做好油田数字化设备的定期维护工作
油田数字化管理模式建立的基础是可靠的油田信息收集能力。要保证油田信息收集的可靠,首先必须确保油田数字化管理设备的有效运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油田数字化管理设备会逐步老化和损坏,导致油田数字化设备收集信息不够准确,这将直接影响油田数字化管理收集信息的效果,从而导致错误的发生,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基于此,对这些油田数字化设备的定期维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油田数字化管理中出现的设备故障开展及时的维修,有利于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为油田数字化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
四、结论
数字化管理模式是生产型企业实行现代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对现代油田生产实行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推动油田现代化的发展,有利于转变油田生产方式,有利于减低油田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油田的综合经济效益。加快油田网络化建设,建立现代油田信息管理系统;转变工作思路,实现由人工向数字的转变;加大对油田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其业务素质;做好油田数字化设备的定期维护工作,使油田数字化管理模式真正发挥实效。
篇9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调查研究;评价;生态化建设与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全球数字化学习浪潮的席卷下,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教与学正在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占当今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是否也随之在同步向前发展?笔者期望从常州科教城这一固定区域来折射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情况,包括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程度如何、应用效果如何,影响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1.调查目的
本研究通过调查高职学生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学习的情况,分别就资源建设和应用两个层面考查其认识和态度,找出影响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主要因素,旨在分析常州科教城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现状。
2.调查对象
本研究总共调查了常州科教城五所高校,即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二年级的各类全日制专科生,每所学院80人。性别上,男生233人(占58.25%),女生167人(占41.75%),性别比例基本均衡。代表性分析:鉴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的特殊性,一年级学生刚进校处于适应期,三年级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故选择二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得此次调查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3.取样方法
本次调查的取样方法采取整群抽样,在调查的五所高校中抽取5大学科门类,涉及文学、理学、工学、管理以及体育、艺术。在每个门类中随机抽取部分专业,每个专业随机抽取部分班级,每个班级按照20人采集样本。调查的专业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数字媒体设计、物流管理、软件技术、工商企业管理、应用英语、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体育服务与管理、现代纺织技术、服装设计等专业。
4.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的问卷设计采用自填式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共有20道客观题。问卷采取集中发放的方式,并采用不记名方法,在学生填写问卷之前,向其说明本调查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学生独立填写问卷后当场收回。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84份,回收率为96%,有效问卷365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91.25%。
5.数据的录入和处理
问卷回收后,即进行资料整理及录入工作。首先剔除回答不完全及不符合研究规范的问卷,将有效问卷编码输入计算机,再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内容主要围绕高职学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态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现状、应用效果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
1.高职学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认识程度
(1)在对学生关于“在您所学的所有课程中,教师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情况”调查中发现:有40.81%的学生反映教师经常使用,有48.4%的学生反映教师偶尔使用,有10.79%的学生反映教师从未使用。统计结果说明广大教师和学生已经开始关注数字化教学资源并尝试着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已经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2)在对学生关于“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对你学习的作用”调查中发现:28.2%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57.56%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11.92%的学生认为“不重要”,2.32%的学生认为“完全没用”。从统计结果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对学习很重要。
(3)在对学生关于“您对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学习这种新型教学方式的兴趣”的调查中发现:40.99%的学生表示“有很大兴趣”,47.68%的学生表示“有兴趣”,10.17%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1.16%的学生表示“反感讨厌”。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喜欢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学生对这种学习形式感兴趣,就更有必要对这种新型学习方式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将其价值最大化。
2.学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满意度
在对学生关于“您对所在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总体情况的满意度如何”的调研中发现:7.56%的学生表示“满意”,20.65%的学生表示“较满意”,23.55%的学生表示“一般”,41.57%的学生表示“较不满意”,6.69%的学生表示“不满意”。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目前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开展的现状较不满意,对当前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十分必要。
3.数字化教学资源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1)在对学生关于“您是否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该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来进行学习”的调研中发现:13.37%的学生表示“十分清楚”,67.44%的学生表示“一般了解”,19.19%的学生表示“不知道”。从统计结果发现,十分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该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来进行学习”的学生非常少,大部分学生只是一般了解,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在哪种情况下该使用。统计结果从侧面反映了学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认识程度还停留在表面,对数字化教学资源更深层次的运用还没有过多的思考。
(2)在对学生关于“您选择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学习的原因”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所列出的各项原因的同意程度前三项依次是:丰富课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拓展课堂教学,提高个人知识水平;促进与老师的交流,与其他同学的交流。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最想提高的还是“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网络工具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较浅层次的能力。
4.影响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主要因素
(1)在对学生关于“服务功能的缺失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的影响程度”的调查中发现,服务功能的缺失对数字化教学资源有效使用的影响程度排前三的依次是:对学习者个性特征和学习趋向把握不准(同意的占95.04%)、缺少有效的学习组织形式,交互性差(同意的占94.17%)、学习内容并没有根据学习目的来选择,深度和广度不够(同意的占93.60%)。
(2)在对学生关于“管理因素的制约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的影响程度”的调研中发现,管理因素的制约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是: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和维护、规章制度不健全、服务人员素质、服务人员的态度、教师的网络应用水平、教师的重视程度。
思考与讨论
1.需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在对“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中教师真情投入”进行调研时,学生普遍认为教师真情投入不够,而教师认为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师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内涵理解和在这种新型教学(学习)环境中教学(学习)策略和教学(学习)方法的缺乏。调查结果表明,师生普遍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还停留在一个初级层次,还是将其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真正作用并没得到很好发挥。
2.重构建设体系框架――走向生态化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可以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借助它可以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信息素养。高职院校通过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工具及时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可以借助案例库、试题库等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通过建立相关政策和规范,将区域内各类教育组织的生成性资源、科研院所、企业提供的教学资源三方面搭建有效的资源共享及管理机制,综合各类要素,形成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共享环境。
3.重共享激励机制建设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既可以带来社会受益,也可能为政府教育部门、学校、企业和个人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收益。而且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主体的收益期望和风险期望对其参与共享的积极性以及最终共享的有效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立利益驱动的共享激励机制使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主体能切实感受到共享带来的好处和不参与共享带来的弊端,以激发共享主体参与的热情。校企合作进行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合作中,必须考虑对企业利益的保护,可引入开放性质的版权协议和共同创作协议以保护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过程中的版权问题。
结语
促进信息化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离不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的最终效果是运用信息化手段营造出一种教学环境,实现情境创设、启发思维、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等的学习。将区域内各类教育组织的生成性资源,科研院所、商业公司提供的教学资源合理整合,综合各类要素,形成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建设体系框架与共享机制是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最佳路径。
参考文献:
[1]石巧珍,韩陈冲.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时空特点及作用机理[J].现代教育技术,2007(2).
[2]张伟,季小峰.应用科技大学建设背景下课堂教学变革新风向――“校企同步视频互动”网络教学及其有效性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5).
[3]谢舒潇,李招忠,林秀曼.多元化背景下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7(5).
[4]王娟,杨改学,王妍莉,孔亮.西部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3).
篇10
关键词:高校;数字图书馆;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2-0083-02
高校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传播者,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摇篮。而图书馆则是高校的知识宝库。在新一轮信息技术数字化的过程中,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成为了现代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方向。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丰富的馆藏资源,服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当今高校数字图书馆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高校数字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数据库建设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据统计,目前我国70%左右的高校图书馆已经基本实现了计算机管理,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建起了较好的硬件环境,联合编目、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网上资源导航和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获得纵深发展,各类有关图书馆的业务培训开展有声有色,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了较高的文献保障服务。但是从总体上看,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仍然存在有着不少问题。
1.经费不足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的购置、网络布线工程、数字化资源的更新、馆藏文献的数字化转换等,都需要大量资金作为后盾。
然而,近年来,各类图书、期刊价格大幅度上涨,虽然,进入“985工程”与“211工程”大学的数字图书馆的开发与建设有专项的拨款,然而,大量普通高校图书馆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靠学校单一财政拨款。许多图书馆的经费在每年的纸质文献购置、业务培训、科研等方面都难有保障,更不用说花大量资金购买许多急需的数据库资源,经费短缺使数字图书馆建设步履维艰。存储设备严重不足、网络安全系统有待建设、机房条件急需改善、电子阅览室规模较小、信息资源不能满足师生需要等等都是因经费不足而困扰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问题。
2.人才短缺
人才是事业成功之本。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但需要专业计算机人员,而且需要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能相融合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而现实的情况却根本不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图书馆多年来承担着收容队的角色,人员结构不合理,性别比例失衡,馆员队伍中专业人员与技术人员少、工作热情欠缺、年龄老化等一系列问题非常严重;图书馆地位一直很少受到足够重视,计算机、自动化等专业人才择业时很少会将图书馆置之优先考虑的范围,同时馆内不少人才又跳槽另谋高就;对现有馆员队伍缺乏系统的、有计划的在职学习和培训,馆员的业务水平难以出现质的提高,知识结构和观念落后陈旧,无法适应提供数字化信息资源服务的要求。
3.重复建设严重,资源共享程度低
短短几年,从数字图书馆概念的提出到现在许多高校图书馆已经纷纷投身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行列。然而,各高校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仍以自建为主,各馆独立建库。有的单位抱着“急功近利”的思想片面地追求数字化资源的量,有的单位忽视自身馆藏的特点和学校教学科研的实际情况,这就造成我国不少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盲目性:
一方面,数据库的重复建设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不利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共享;与此同时,不考虑后果的盲目建设无法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高质量的、能够进入国际市场的数据库。另一方面,信息资源收集不够广泛,不同馆的数据库各不兼容,各系统之间难以相互联通、应用;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上。
4.体制陈旧僵化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很多高校在数字图书馆管理体制方面仍然沿袭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体制,这样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中产生许多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
众所周知,传统图书馆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等与数字化图书馆之间存在很多矛盾,如果我国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还处于传统体制之下,将会产生诸如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的规范与标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网络知识产权等问题,也将会因为资本缺乏、资源的陈旧等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
二、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路径选择
目前,高校数字图书馆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与高校数字图书馆承载的文化传承和教育教化功能极不相称,建设好高校数字图书馆已经刻不容缓。
1.加大投入,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个庞大、系统、长期的工程,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的购置、网络布线工程、人员培训、数字化资源的更新、馆藏文献的数字化转换等等,都需要充足的经费做后盾,需要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
高校图书馆除依靠国家的资金投入外,一方面各高校领导应当以战略的眼光来考虑和重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实行倾斜政策,分阶段加大资金投入,甚至从年科研经费和扩招收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增加投入,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对外宣传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意义和将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吸引更多行业和领域参加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从而多方筹措资金。在实力不够的情况下,各地高校可以考虑联合进行数字资源的采购,各个图书馆成立专家委员会,对数据库进行评价选择,最后投票表决,多数赞成就买,经费各馆按比例分担,这样做,将大大缓解经费紧张的局面。
2.加强人才培养,增强图书馆员整体素质
数字化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及其后续储备人才,是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关键。传统图书馆时代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基本模式是人――书,或者说是人――书――人,更多的是手工操作,而数字化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员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计算机,手工操作被机器取代,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讯网络来获取或提供信息服务,即服务手段自动化、自助化,服务对象社会化、虚拟化。数字化服务环境要求现在的图书馆员应该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沟通能力,良好的计算机素养和网络素养,较高的数据库使用、维护能力和一定的开发能力复合型人才。
针对当前图书馆专业人才短缺的现状,一方面要引进人才,引进能驾驭计算机开发、运算管理和维护的专业人才和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图书馆员的培训,努力培养和提高现有图书馆人员的自身素质,使他们能够使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掌握信息处理技术。
3.加强合作,共享图书馆有效资源
任何一个图书馆,其规模再大、经费再多,也无法收集齐全所有的出版物,更不用说非正式出版的文献资料了,任何一个图书馆,其规模再大、馆藏再多,也无法完全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只有全社会的图书馆分工合作,共同建设,互借共享,才能有相对完整的文献资源的收藏,才能使读者的文献需求达到相对最高的满足率。作为学术、科研、教学都走在知识发展前列的高校,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方面应率先实现资源共享。各高校图书馆之间必须加强合作,取长补短,携手共建共同发展。国家教育部应当成立相应的权威机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指导委员会,集中领导、统一规划、加强协调、分步实施;并根据理、工、农、医、文、法等各科性质,下设若干个分支委员会,具体分工、负责、指导各自学科范围内的数字化资源建设。而且各高校图书馆可以建立数字图书馆之间的联盟,对商业性数据库的使用进行协调、谈判、签署共同协议,并逐渐扩大到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图书馆,开发有效服务和达到共同发展,这样,避免重复建设,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最终实现整个数字化空间中的资源共享。
4.创新体制,实现新旧完美融合
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是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技术完美融合。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化图书馆只是图书馆发展史上的不同阶段,并没有本质意义上的区别。现代图书馆务必要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充分应用各类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进行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也应把握这一主体方向,进行全方位的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数字化图书馆管理体制的改革要从文献处理一元化、馆藏建设虚拟化、读者服务自动化、馆员素质综合化、业务工作网络化等着手努力构建一个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与时俱进,立足本馆而又面向外界的充满活力的新型图书馆。为了便于协作和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在对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同时,对图书馆的预算与投资体制也要进行改革,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更应该改革一元化的投资体系,逐渐形成国家、社会、学校、私人多元投资体系,从而有效实现图书馆领域较为公平的竞争。
参考文献:
[1]王伟.新世纪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与理念的探讨[J].情报探索,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