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学实验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2-22 17:48: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科学实验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 实验教学 现状 对策
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的教学包含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理论教学,一部分是实验教学。运动人体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也是高校全面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内容。另外,实验教学还能锻炼学生动手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还存在不足之处,建立科学合理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当前运动人体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
1.运动人体课程实验教学被边缘化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验教学的现象,认为实验教学只是作为辅的教学,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立的,对于实验管理体系、实验课程设置以及实验内容的选择都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另外,实验教学的内容紧紧围绕在理论课,使得课程实验教学相互孤立,原本联系紧密的运动人体科学各课程实验教学被分割开来,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还会使得实验教学的相对独立性不能发挥,实际教学中存在实验开课不足的情况。实验教学的效果得不到有效的改善,最终使得实验教学被边缘化。
2.实验教学内容出现重复设置
实验课的设置往往只考虑到与相应的理论挂钩,但是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均自成体系,相近的课程彼此独立,但其内容又有交叉,然而各自有强调自身体系的相对完整性,因此,使得有些课程实验内容会出现重复,学生很难形成“生物统一体”的科学整体性概念,导致实验室配置分散、功能单一。
3.运动人体课程实验教学目标不明确
运动人体课程实验教学目标的游离使学生无法将所学的体育知识运用到社会体育中。高校体育教学中实验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对于当今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以及特殊人群体育的运动技术等认识不到位,落后的教学理念使得运动人体课程实验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忽略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体育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高举社会体育专业的旗帜,但是实际上却局限于体育专业的范畴。
4.运动人体课程实验教学考核标准不完善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没有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综合测试指标体系。实验考核指标及其标准具有随意性,在不同的教师之间,考核的方法和标准则可能不相同,有的考核甚至完全依赖于看实验报告,这种混乱、不统一、不具有科学性的考核方法不能做到在“生物统一体”概念下全面地统筹安排,使得考核缺乏全面性、公平性、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导致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的考核结果不能将实验教学的真实效果和真实的水平表现出来。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对策及建议
1.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的地位,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
在高等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实验室是学校培养学生的主要场所。实验室教学在高等院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重视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专业水平。实验教学改革需要摈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课程体系完善的情况下进一步地独立开展。通过课程的设置,精选教学的内容,转变成为实验教学的模式。
2.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运动人体科学构成的理论课程结构中,以往的课程体系虽然能够形成一个简单的理论体系,但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性不足,制约了该课程的教学发展。因此,总结分析以往的理论课程,设立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课程,完善课程内容,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重新设计内容和知识点,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完善教学内容和体系势在必行。实验教学的内容设计可以让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思路,充分发掘学生的科研能力。
3.把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明确教学目标,对体育课程中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积极作用。充分认识教学最终目的是培养专业的社会体育人才,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资源。实验教学要求将社会体育专业的特点进行分析,针对社会体育对学生的特殊要求,全面把握教学的内容和方案,重视实验教学在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教学目标与高效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作用。
4.构建合理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估体系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评估受到评估方法或评估内容的不科学性影响。传统教学中,学生仅考虑实验的考试水平,忽视了整个实验教学的全过程考核。加之学生对实验课缺乏认识,只重视实验报告而忽略实验本身,违背了实验课教学的目的。需要通过合理、科学的考核方法,结合有效的考核指标,包括书面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全面把握实验教学的目的和教学的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创新思维,为评估学生自我素质和学校教学水平提供客观的参考。
总之,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改革打破原有实验教学的方法、实验教学的模式,适应时展的需求,对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起到了全面提升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一、加强演示实验教学,重视能力培养。
目前,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其原因之一就是物理教学中缺乏实验。因此,在当前我国中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对物理实验的教学,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为了研究好这些课题,教师必须研究教材中哪些地方学生感到抽象、接受困难,并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解决的方法,努力开发一些直观的演示,同时在教学中引进近代物理学的某些思想方法和现代科学的新成就,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更多地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变验证性实验为开放性实验。
中学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而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对知识的正确与否加以验证,巩固和加深对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认识。但是,对学生在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方面不能得到锻炼,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而开放性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自学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独到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可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变为开放性的实验。在实验教学中,要尽量再现实验的设计过程,多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换种方法行不行?”以此渗透物理思想,启迪学生思路。让学生由学知识变为主动探索自然规律,对知识学得更扎实更牢固,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
三、课堂演示实验中尽量让学生参与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边的学生。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演示实验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总结。演示实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参与,不仅有显示学生实验技能的机会,又能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加深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可领略物理学的思想,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优化演示实验教学。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激发探究兴趣化学实验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实验是化学世界的精灵,它为化学爱好者带来快乐,它为化学家带来灵感的闪烁。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实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学生好奇的目光。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最自主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为学生创造了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激发兴趣、培养科学精神的生动的学习情境。新教材中正是通过“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联想与启示”、“拓展视野”、“练习与实践”等栏目来体现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观。新课程中对实验内容的选择注重实验探究活动,如对化学物质组成的实验探究,对化学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对化学物质变化的实验探究。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学领域中过分夸大了化学实验所起的验证知识、原理、培养实验技能的作用,而忽视了实验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探究功能。坦率地说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通过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而且能够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新化学课程实验功能及其内容形式已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再好的设想和理念也需要落实,其关键还在于“如何教”和“如何学”。可以肯定的是“穿新鞋走老路”的办法是走不通的,我们该如何去做呢?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帷幕已经拉开,实验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新课程标准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真正由“讲科学”“看科学”转化为“做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从国内外情况来看,在课程改革中尽管涌现出大量的各式各样的课本,但有一个最显著的恒定的趋向是“走向实验”。以人教版化学实验教材为例,第一章就是“从实验学化学”,而且不再严格地区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而是加设“学与问”“思考与交流”“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等实验板块。有一句话很恰当地表达了做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起;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
人的认识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实践对于人类的认识发展来说,是具有基础性的动力因素。只有经历必要的感性阶段,积累相应的直接经验,才能促成学生有效的思考,使知识的掌握富于意义,最终上升为学习的理性认识,促进知识的有效建构和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时间对客体进行观察、操作,在操作中进行探索,学生才能充分积累直接经验,丰富感性认识。化学实验是以掌握化学学科知识要素及其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实践活动,化学中许多重大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也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运用化学实验所确立的化学学习平台,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形成化学概念,上升为化学规律,进而编织知识网络。
国家新的课程标准既包纳了学生必须把握的知识与技能,还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知识与学生的活动、体验交织在一起。知识不再是课程的全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培养成为实验活动的重点。新的课程标准将“提高学生的素质”改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测量标准中有一条就是“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了解”。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做科学”,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累积和认知能力的增长,接受和理解他人的经验,更注重学生整体精神的构建,才能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认为学生的任务是在教师帮助下学习和掌握书本知识,认识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掌握”而不是发现“真理”。验证性实验是传统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基本形式,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边讲边实验等,授课时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实验辅助,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实验事实,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在我国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中严重轻视实践、发现、探究等活动,否认科学知识的再生产理论,所以在教学中必然置学生于消极、被动处境,难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难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最终难以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化学课程标准中也将科学探究作为此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化学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同时,“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十分重视和强调学生自主地、开放地探究学习,这也是本次课程教材改革一个重要特征。
所谓探索性实验是指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了解它具有怎样的组成、有哪些属性和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等的一种实验,是相对验证实验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实验在观念上认为:社会中的人是一个天生的探究者,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化学知识,强调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使科学知识与科学过程相统一。在探索性实验中,可以根据实验的目的,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去影响研究对象,看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出现什么样的现象,产生怎样的结果。在探究性实验中,化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以实验探索的途径和手段进行的,课堂教学也要求尽可能用边讲边实验来展开,使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发挥学生的实验能动性,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或事实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因此,探索性实验注重的是在过程中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注重的是体验,既包括成功的体验,也必然包括失败的体验。而事实上,在探索性实验中,学生从失败中的获益往往比成功时还要大,因为学生需要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就达到掌握知识的最高层次――应用。
探究性实验强调学生自始至终是实验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的追随者,提出问题后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学习才具有主动探索的意义。通过学生自身的自主的思考活动,了解知识获得过程、经历知识价值生成过程,从而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知识、能力、态度得到统一的发展。
篇4
[关键词]人居环境科学;生态地域;生态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X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6-0045-05
[作者简介]袁 琳(1982—),男,河南开封人,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人居环境、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研究;雷 毅(1962—),男,湖北武汉人,博士,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哲学和科学哲学研究。(北京 100084)
[基金项目]清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基金项目“科技与社会相互建构的机制和问题研究:中国案例与国际比较”(2012WHYX007)的阶段性成果。
人居环境科学的提出,旨在综合应对中国城乡建设过程中的各类复杂问题,已成为指导当代城乡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基础理论。在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将人居环境科学提倡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运用于生态研究和生态实践仍具有启发性。
一、“人居环境”理念蕴含的自然观
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类社会只有在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条件下才能生存,即只有自然与人类的互动创造和谐的人居环境,人类社会才能适应生存,取得进步。①从“人居环境”的视角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基础是一种整体论或系统论的思想,并且承认人是生态系统的内在组成部分。人不应该也不可能超然于地球生态系统,尽管人具有积极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动属性,但这种人类产生和发展的形式并非人类拥有内在价值的依据。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整体性质基本上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关怀的道德对象需要突破要么强调人、要么强调自然的局限,进而扩展为对人地系统的整体道德关怀。共同承认人与自然的整体价值和人类实践的能动属性,就必然要求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须以适应自然且不违反生态规律为前提,以保持人地系统的和谐和可持续为准则。①
麦克哈格(Ian L. McHarg)认为,“生态规划方法最重要的特点是在于它的综合性”,对于生态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应“选择人类占统治地位的活动场所”。②他自己的研究即践行这样的主张:早期致力于大地生态适宜性的研究,强调环境决定论和聚居环境建设的适宜性,后来转而推动人类生态学与人类学方面的研究,认为人类学家将对生态问题的解决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尤其强调人文因素。③“人居环境”理念蕴含着天人协调的自然观,因此,将人、文化、环境作为一个综合的整体对象,运用“人居环境”的概念开展生态研究,有利于建立促进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尺度,有利于自然与人文因素在生态研究与实践中的统一。
二、“地域”作为整体的研究与实践对象
近年来,在处理人居与自然关系方面,“生态城市”的概念正被广泛使用,而“生态城市”理论在广为接受和应用的同时也正遭受当代学者的质疑。这些质疑主要包括:依赖高新技术和完美的城市模型,需要高投入和严格建设控制的生态城市能否真正实现?为什么世界上至今仍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这种源于西方的城市理论是否适合当代中国的实际需要?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如何才有中国特色?等等。与此相伴的是以东方山水园林美学为基础的“山水城市”,以及转化自西方的“田园城市”等概念的再发展和再应用,这些概念都为解决生态问题、缓解人居与自然的矛盾作出努力。但不论是“生态城市”还是“山水城市”或“田园城市”,其基本对象均以“城市”为本体,这本身就具有城市中心主义的倾向。自然、环境在不经意间成为城市的“背景”或“附属品”,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不能被置于重要的地位,甚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乱象。吴良镛院士曾经对“山水城市”建设提出过这样的担心:“如果将建设‘山水城市’理解为匆忙地在这些地区搞开发,实际上是背离了‘山水城市’的方向;如果这样搞下去,要不了多久,一些风光明媚的地区就会被‘城市化’;果真如此,所谓‘山水城市’也就名存实亡,成为失去山水的‘山水城市’。”④我们是否应该有一个更加有利的本体对象来描述人类聚居区和自然构成的整体,而不至于将自然疏于考虑呢?
生态问题本身均具有“外部性”,无论城市规模多大,都依赖于更大的自然地带,依赖于区域对于食物、水以及其他重要自然生命过程的供给。当这些联系有效且加强的时候,人居环境就变得繁荣而可持续,而在这些必要的联系变弱的时候,人居环境就会衰落。这决定了在解决生态问题时要认识到某个场所及其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的广泛联系,应以整体的视角关注容纳了生活、生产,承载了人类活动的完整的自然单元。
西方理论有强调以地域整体对象展开生态研究与实践的传统,并强调以自然定义地域单元,称之为“生态地域”(ecological region)。在具体的人居环境实践中,集水区(流域,watershed)是最常见的、应用最广的生态地域单元,以此为基础规划和建设人居环境有助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这一概念最初运用于纯自然地带,后来也在人类聚居区中被广泛使用,体现着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有机整体,常被当做一个“活的有机体”。①很多生态规划方面的先驱都强调对这一生态单元的应用。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在《城市文化》中曾经以“作为家园的大地”论述“地域”的概念,将城市发展看做地域发展中的地理现象,并强调要以自然单元定义地域范围。他将地域整体看做人与自然共同形成的集体艺术品,强调以自然地域为单元开展有机规划。②作为生态学家与规划师的本顿·麦克凯耶(Benton Mackaye)则将地域与人类生态学直接联系起来,明确提出将生态地域作为其确定的、基本的组织单元。③而麦克哈格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研究工作则更为直接地深化了对生态地域的认识及人类聚居区的生态规划实践方法。
“人居环境科学”关注的是整体的人居环境与综合的人类实践,强调对城市、乡村与自然进行整体、综合研究,注重人类聚落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组织原则。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中,人居环境科学一直倡导面向“地域”的研究,统筹城市、乡村和自然,这一点在吴良镛院士的各类研究中都有体现,如北京2024、京津冀、长三角空间规划项目等。此外吴良镛院士还提出了“地区设计”的思想,认为要重视各个地区的发展,要通过地区规划设计,实现生态基础的恢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文化的复兴,创造地区文化景观体系。④人居环境科学涉及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等多个层次,统筹社会、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多个方面,其倡导的“地域观”包含了多层次、多系统的基本架构,为通过地域整体统筹协调促进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基础。人居环境科学中的“地域观”融自然生态单元和人类聚居系统于一体,有利于整体认识地域自然与人文,促进城乡统筹、大尺度人工与自然的科学布局以及地域性生态文明的创造与发展。从这一理念来看,将当前的“生态城市”的概念发展到“生态地域”的理念,以地域为整体开展生态研究与实践也显得更具价值。
三、“第三体系”思想与地域生态研究的新路径
自近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东西古今文化态度的争论就一直存在。近代文化理论中,较有影响的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国粹派”,包括“中体西用论”与“中国文化复兴论”等;第二类为“西化派”,包括“全盘西化论”、“西体中用论”;第三类为“本位文化论”。⑤类似的争论在人居环境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从过去东西方形式的讨论,到今天东西方生态范式的应用,学者们因学科的细化也越来越趋向于在传统或现代的专门领域中开展研究。这种情况促使“保守”与“激进”分化,“传统”与“现代”分异,并产生了愈演愈烈的争论,而不同的立足点和价值观也带来了实践方式的差异。
张岱年曾结合中国的实际,应对东西方文化之争,提出了“综合创新”的文化观,认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只能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道路,即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母体文化,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作为激发现代化活力的异体文化,以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文化,在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国现代化为主体目标,借鉴中西文化的精华,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①张岱年先生所说的“文化”超越了仅仅存在于道德、观念层面的狭义文化含义,指的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由于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还改造人性自身,因此,这里的文化形成的同时包括了对外在自然和人自身的改造过程。从这一基础出发,张岱年先生指出,“体用论”割裂了内在自然与外在自然的改造,并由此批判了存在着脱离实际生活(用)的所谓抽象原则(体)之说,否定了存在一种超越于物质生产、科技活动之上的“体”。他试图用一种超越道德、艺术范畴并囊括了政治与物质生产的观念与实践统一的文化“综合创新”来替代“体用论”。
吴良镛院士将“综合创新”的思想带入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中。面对更加复杂、综合的对象——人居环境,他阐释了面向实践的“第三体系”的思想,并在《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趋势论》中对“第三体系”作了细致的阐释:“中国几千年优秀的文化传统需要再学习、再认识、再思考、再刮垢磨光,诸领域都各有特色可称为第一体系;西方文化也有其独特的体系,西方文明科学人文的成就包括今天先进科学技术与人文思想,解决了很多重大问题,可称为第二体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问题广泛内容繁杂需要基于中国国情将二者融合创造第三体系。第三体系需要分门别类据具体情况而创造,古今中外一切皆为我所用并无一定之规。”②“第三体系”的思想是基于“综合创新”文化观并结合当前人居环境研究、实践现状提出的新观念,这一观念强调古今中外优秀成果在某些方面的有机、系统综合,还强调与当前人居环境建设中“真问题”的结合,是文化观与人居环境科学倡导的以问题为导向研究方法论相结合的产物,表达了在“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基础上面向当代问题进行有效“实践”的方法论。
传统中国有着深厚的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的实践经验,是传统生态文明的集中体现。中国的大部分土地都经由数千年的劳作,人居环境建设也是人与自然不断协调进化中长时间生成的。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了大尺度的自然利用与改造活动,人居环境实践已经扩展到了地域范围内人与自然秩序的构建,既涉及人工自然基础设施建设等物质方面,也涉及山水审美、山岳祭祀等精神层面,这本身就具有众多智慧,且和地域紧密联系。而在当前全球化、城市化的背景下,中国各地域人居环境建设又都面临着很多与西方快速城镇化、工业化阶段相类似的生态危机。在中国地域生态研究中运用“第三体系”理念,既能体现对本土生态历史的尊重,认识传统生态文明及其遗产的价值,又能对照西方经验,对某些普遍问题的解决方法有所借鉴。以这一理念为指导形成的研究路径,与当代中国在历史悠久的大地上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相适应,旨在寻求传统与现代两方面力量的共同作用,将某一地域中历史上的和当代西方类似地域运用过的相关经验共同化为智慧,从而推进地域生态实践与生态文明建设。
四、复杂问题的“有限求解”与地域模式创新
生态学家陈昌笃指出:“传统的生态学研究方法认为解开作为生态学基础的过程是探索巨大地简化了的系统所进行的过程。这种简化范式无疑对了解生态系统如何被构建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但要试图把从简单模型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巨大的更复杂的实际世界问题时就产生了困难。”③人居环境科学的建构一直致力于面对“人居环境”这一整体、综合的对象,通过直面复杂的现实问题来寻求改良途径。在研究方法上,人居环境科学倡导融贯的综合研究,即先从中国建设的实际出发,以问题为中心,主动地从所涉及的主要的相关学科中汲取智慧,有意识地寻找城乡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新范式,不断推进学科的发展。①这种科学理念应用于生态研究与实践,有利于将生态问题的解决和复杂性科学联系起来,但同时也带来了如何对复杂问题开展求解的新问题。吴良镛院士提出的“有限求解”的理念解答了这一问题。所谓“复杂问题的有限求解”,即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化错综复杂的问题为有限的关键问题,寻找在相关系统的有限层次中求解的途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而是在保留对象复杂性的前提下,进行综合提炼,寻找关键点,也就是事物的“纲”,以期审慎地、切实地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复杂问题也没有“唯一解”与“最优解”,而是要纲领化、调理化、可操作化,依轻重缓急而步骤化,不能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②
地域生态的改善并非任何单一方面的行动能够解决,而是涉及方方面面,运用“第三体系”的理念在跨文化视野中发展实践智慧的研究路径同样也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在一个相对的时空范围内面对最为紧迫的问题开展求解。笔者曾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的相关理念,对成都平原都江堰灌区人居环境的生态实践开展研究。这一地区是典型的传统水利区,经历两千多年的自然利用与改造过程,逐步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地域人居环境典范,但由于对传统生态文化与遗产的认识和尊重不够,对未来城乡发展模式研究的不足,当代城镇化发展正对这一传统地区带来严重的冲击,并造成危机重重的局面。笔者重新梳理了这一地区古代人居环境建设中的生态智慧,充分认识到传统人居环境的生态价值,并将城市发展对精华农业地区的吞噬作为当前需要解决的最紧迫问题;同时通过对荷兰类似水利地区(如兰斯塔德)城镇化模式的比较研究,认为在这一地区改变以成都为单中心快速扩张的城镇发展模式,通过在地域范围划定大面积的农业遗产保护区、将城市建设用地移出传统都江堰灌区、形成新的地域空间发展模式可能是改善地域人与自然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③当然模式创新的背后还需要获取更多的共识,推广实践也需要制度设计,而且要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推进人与自然关系的优化。
篇5
关键词:“回炉”;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在2000年报道了贵州等地大学毕业生回到技校学习之后,近几年陆续报道郑州、天津、广州、沈阳等地有大学生“回炉”技校的现象。这其中有已经获得本、专科文凭的大学毕业生真正返回技工学校学习某一门技术艺;也有在读的本科生、高职生,甚至硕士生参加技校举办的单项技能培训,以期获得某一项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这种大学生“回炉”技校现象一方面反映我国的高等教育不能真正适应社会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办学定位不切实际、专业设置陈旧、教学内容与市场脱节。这给正在从事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独立学院以下一些方面的启示。
一、应把握本科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原则
截止2005年底,我国普通本科院校统计数据见表1。
从表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普通本科院校近千所,其中包括211工程、985工程的近百所全国重点高校,其余九百所左右普通院校都是属于中央与地方共管高校或纯粹的地方高校。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学校可分为精英型、精英-大众并存型、大众型三种类型,或研究型、通识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等类型。一般研究型高校是指承担培养精英型(研究或通识)人才为其教育任务的高等学校,主要表现为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培养具有国际和国家水平的研究型、创新性人才,比如我国重点建设的“211工程”、“985工程”高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重点大学;我国第二层次的本科院校一般属于精英-大众并存型高校它们是既承担精英教育任务又承担大众教育任务的高等学校,主要表现为研究生、本科生教育,一般以培养通识人才教育为主,由省级财政大力扶持的院校。大众型本科院校是指承担大众高等教育任务的高等院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院校。教育部近两年重新审核的独立学院应归属此类院校。
普通本科院校虽然与重点大学同属本科层次教育,但由于其经费、师资、生员无法与重点大学相比,所以其按照同一模式培养的本科生质量以及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无法与重点大学相比,近几年本科毕业生就业难主要集中在普通本科院校。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应充分认识自我,准确定位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看到发展历史短,生员质量相对较差等客观事实,认真分析自己学校在全国普通本科高校中所处的位置,根据学生自身素质特点把学院定位在培养生产、管理、服务行业的高级应用性、技能型人才上。
二、应把握应用性本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前瞻性原则
现在常听到就业指导人员甚至教育专家劝戒大学毕业生的一句话“先就业后择业”。其含义就是只要有单位愿意接收、能有份工作,管它专业对口不对口,先就业再说。其实这种“先就业后择业”有三大隐患。一是就业时并非自己所愿,到单位工作后会“身在曹营心向汉”,跳槽是早晚的事,造成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和诚信意识产生怀疑;二是造成资源浪费,试想一个国家、家庭、学校付出了无数心血、耗费3—5万元培养出的本科毕业生最终的工作却是与专业所学无关或无直接关系,在学生心里、家长心里只会觉得四年大学既浪费了金钱又浪费了时间。三是造成社会、家庭对高等教育的不信任,最终导致高等教育信任危机。试想当一个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本科生最终与一个初中生、甚至高中生干相同工作、拿相同待遇的时候,他们是否会问四年的大学教育值得吗?他们还会相信高等教育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吗?
我不想深究是什么原因造成高等教育的人才“过剩”?但这种现象却启示我在研究独立学院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时应把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原则。把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前瞻性要求不能简单地根据现实人才市场需求而决定四年后的就业趋向。应知道一个本科生从入校到就业与现实就业市场相比存在明显时间滞后性。我国相当部分的普通高校在1997—1999年眼见 “虚火”的网络经济神话愈演愈烈,已有计算机专业的院校纷纷几何递增地扩大专业招生规模,没有开设的院校不管条件如何,纷纷开设,短短三年时间全国不管是工科院校、理科院校甚至文科院校、管理院校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办起了计算机专业、网络专业。而网络经济神话却在二十一世纪初无情破灭,结果是2004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个别省份就业市场供求比近20:1,学生不要说像2001届毕业生开价月薪四、五千元,就是低至七、八百也难觅婆家。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就是专业设置时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只顾眼前甚至死盯着过去的就业情形,而没有真正分析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它可能对我国未来四年甚至更多年后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没有根据这些因素进行必要的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和调整,而是简单地跟风,所以人才培养并不适应未来就业市场的需求。 转贴于
三、应把握应用性本科人才专业培养计划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原则
培养应用性本科人才是近几年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教育部近两年审批的独立院校、一些有一定办学规模和历史的普通本科院校,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面前,尤其是从毕业生求职四处碰壁的窘景中逐渐意识到培养适应社会真正需求的应用性本科人才才是他们的出路所在。但国家及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也处于摸索阶段,所以各个高校对培养应用性本科人才的探索也刚刚起步,独立学院在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方面并处于劣势。总体来讲独立学院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应适应高等教育为社会经济服务的总体要求。其专业计划不应照搬传统一般本科相应专业的培养计划,而应遵循专业计划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应树立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的思想。
为此独立学院应组成校领导、专业教师、就业指导人员的调研队伍广泛深入地进行区域经济发展及毕业生未来就业区域市场调研,了解市场对专业人才能力的实际需求,并时刻跟踪专业技术前沿变化;院校各学科、专业负责人应综合市场对专业人才能力需求,理清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方面的能力,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体系,并和专业教师理顺每一个方面的能力应由哪几个方面的知识和素质加以支撑,最后将知识落实到一门门的课程及其所包含的内容上,继而制定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四、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中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原则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靠一门门课程、一个个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来实现。在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意根据社会需求、学生实际情况选聘教师、选择新教材、选做新实验,而不能简单地根据我有什么样教师、教师能开什么课、能开什么实验来决定课程以及实验的开设、课程以及实验内容的讲授。我们处在一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这就要求在课程内容选择时要有实用性、时效性,应尽量包含某一领域的新技术、新器件、新工艺,而不要简单地重复过时的、甚至已经淘汰的一些陈旧的知识。
五、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预就业原则
传统本科教育中一般遵循学校学习——毕业——就业的定式。这种模式导致学生毕业时惶恐不安,不了解自己的长处,不了解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具备某一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过程应打破这一模式,将就业前置。独立学院本科教学中可以施行学校学习——预就业——学校学习——预就业——就业模式。一般大一、大二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大三上学期让学生进入公司、企业进行就业实习,使学生在就业实习的过程中了解社会、明确自己的职业倾向,这样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中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知识、能力培养的针对性更强;同时学校也根据市场调研和就业市场现状做出一年后的就业预测,实时调整专业人才后期培养计划;然后进行一个学年的专业课程和实用技术学习,补充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专业领域中的一些新技术和新器件以及一些新的工艺,进行岗位实际需求能力培养;大四下学期将毕业设计、生产实习、就业三位一体同时进行。学生此时进入公司、企业,完成企业、公司和学校布置的毕业设计(生产实习),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毕业设计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有利于企业和毕业生实现真正的双向选择,可以有效避免毕业生短时间跳槽,降低学生不诚信风险。
六、应把握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中学生、家长投入的效益性原则
企业生产产品一般以追求最大利润(效益)为根本原则,学校应以学生充分就业、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最高效益。学生在高校要花费四年的时间和几万的费用,投入不可谓不大,尤其是一些农民家庭,为了孩子上大学背负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他们也渴望产出、渴望效益,即使不能带给他们最大效益但至少能够预期。培养应用性本科人才的学校费用普遍在本科院校中是较高的,更应该报着为社会负责、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加快教学设施建设、加大实验设备投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开创新的多层次就业思路,提高毕业生就业岗位质量,让每一位学生在毕业时能找到专业对口、经济收入相对较高的工作,使他们感到在高等教育的投入产生了相应的效益,他们为父母及自己在接受高等教育中的投入不致后悔,这是所有有志培养应用性本科人才院校的责任。
参考文献
[1]2004年全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网站.
篇6
一、任务设计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常见,而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课程的一个重点,在通过任务设计来增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的任务设计应当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有用的东西,这其实也是兴趣教学法的一种很好的体现。在学习一门语言时,对这门语言的体会以及对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的感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善于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尽量在班上多开展灵活的小游戏以及给学生们布置有趣的小任务,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能够强化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如A day out这一章节的教学目标要求让学生具备识别国外著名城市及景点的能力,能够通过简单的对话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假期旅游计划,并且能谈论自己想去的国家和城市。为了让这个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在进行相关阅读教学时笔者充分发挥了任务型教学法的作用。首先,笔者给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国外著名景点的图片及阅读资料,这些图片能够很直观地呈现出景点的特色,能够让学生们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笔者给学生布置的小任务是让他们看完这些图片及文字介绍后给自己制定一个旅行计划,并且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有了这个任务驱动,在看这些景点介绍的过程中学生们都异常认真,不仅如此,对于那些图片他们也非常好奇并且充满了兴趣。在非常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迅速记住了很多景点的名字及特色,并且能够自己组织语言将想法表述出来。有趣的任务设计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让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设计有梯度的任务
鉴于学生的英语基础、思维模式以及个性等差异,在进行任务设计时教师应当尽量设计有梯度的任务,这不仅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进来,也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良好体现。设计有梯度的任务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其实是很有帮助的。梯度任务不仅是学生在阅读文章过程中的良好指导,更能够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对文章含意有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阅读能力的锻炼要循序渐进地展开,学生只有能大致读懂文章才能逐渐对文章含意有更深入的思考与探究。梯度任务正好能满足这样的学习节奏及要求。
如在教学A charity show这章节内容前,笔者首先让学生对指定文章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并且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完成下述四项任务:
1. To know about different charities and how they work.
2. To learn to use some important expressions properly.
3. To learn how to make suggestions.
4. To try your best to help people in need.
这四项任务明显是有梯度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完成第一及第二项,后面两项除了对学生的语言基础有更高的要求外,还需要学生对于文章有更深入的探究。这四项阅读任务不仅很好地涵盖了阅读重点,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实现对文章由浅入深地探索与挖掘,这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三、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完成后的总结
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做好相关的总结是很有必要的。任务本身具备一定的教学价值,然而,如果学生能对自己的完成情况做出总结分析,这种价值将会有很大程度的增值。分析总结的过程能让学生发现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能够反映出学生长期形成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中不合适的地方,学生只有意识到这些问题才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体系,让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篇7
关键词 工商管理 个人与团队管理 体验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教育部在关《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可见,能力本位是高职教育观的核心内容。但是,长期以来,在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实践机会和能力训练不足等现象,影响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如何注重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交叉点,构建创新性、开放性、设计性、综合性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协调一致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今教改的重要课题。体验式教学法正是基于这一要求提出的。
1 体验式教学法及其在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1.1 体验式教学法的含义、优势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引申为“亲身经历”之意。20世纪 80年代大卫 · 库伯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理论的核心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是说,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课程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有目的地、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理论有效性或正确性的一种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过程,让学生逐渐具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另一方面,它强调交流与合作,改进了传统教学活动的方式。更有利于突显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养成。同时,“体验式”教学注重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能够进一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主动接受教师的教育与指导。
1.2 体验式教学法在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个人与团队管理是我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获取双证书的课程,它强调培养学生的通用综合管理能力和素质,包括自我规划发展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及领导能力等。传统的填鸭式讲授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获得这些能力和职业素养。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能保证学生能顺利地通过考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培养这些通用管理能力,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无疑是比较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任课教师创造与现实相似的教学环境,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锻炼自身的能力。同时,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渊博的知识、较好的表达能力、控制教学过程的能力和较强的引导和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自身教学能力及理论水平得到提升。
2 体验式教学法在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2.1 课前体验式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确定
在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中,最关键的是要按照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来选择体验式的活动,从而使教学内容和体验式活动充分结合,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本课程的体验式教学目标主要以培养学生的通用管理能力为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十大单元三十六章,内容繁多且分散,学生学习起来不好把握核心内容。本课程在教学中根据相关的内容把繁多的知识分解为几个专题,根据不同的专题知识确定各自的教学目标。如自我规划专题,教学目标是借助教师的指导和启发,要让学生强化自我认知的能力,学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沟通技能专题,要让学生能掌握一些常用的沟通技巧,学会就业面试技巧和日常工作谈判技能。
2.2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丰富的体验式教学形式
(1)案例式体验教学。教师通过的精心策划,把教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管理工作中常见的案例中,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具体分析,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集体智慧,各抒己见,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产生互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管理观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如在时间管理专题中,要求学生把自己或某人一天所有工作任务和冲突罗列出来,要同学们讨论怎样有效地安排,同学们通过思考、分析和小组讨论,掌握了时间管理的技巧,培养时间管理的观念和能力。
(2)情景模拟体验式教学。所谓情景模拟式体验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形象创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景,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潜在智慧,从而引导学生的整体理解和运用,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和谐发展。首先教师创设体验情景的主题,对学生的情景模拟学习进行引导;其次,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选择模拟角色,对情景体验内容进行探索;最后,教师对学生情景体验的总体过程、效果给予点评,进一步延伸学生对情景的有效体验。如在沟通技能章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招聘及模拟谈判。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可以更深层次地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沟通技巧、方法,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想象能力,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3)项目式体验教学。开展项目式体验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其综合能力。例如,在团队建设和发展专题,为使学生综合掌握及运用课程的相关理论,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学生自己分团队,组建公司,从设定公司名称、业务、组织结构、人员设置、组织文化等方面让学生提出方案,分工完成,最后做多媒体展示。这种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更能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团队协作精神。
(4)竞赛式体验教学。将竞赛引入到课程的教学中去,让学生在竞赛中、在游戏中掌握知识。竞赛式体验教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辩论赛、知识问答比赛、技能比赛等。如在组织文化专题中,让学生分组进行班级文化策划比赛,通过对策划书的撰写、PPT展示、答辩等环节的竞技,让学生通过比赛掌握相关知识,同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游戏。如在沟通技能专题中,要求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进行撕纸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沟通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玩得开心,学得起劲,还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6)实地参观考察体验教学。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考察是理论联系实际最有效的形式。如组织文化专题,就组织学生去参观企业文化建设较有特色及代表性的企业。既让学生更好体会组织文化的内容,也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
2.3 体验式教学的课外实践应用
体验式教学在课后也同样得到扩展。为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更好的掌握,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参与实践。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技能比赛、沙盘模拟、素质拓展、或给学生相应的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等等途径,让学生在课外的体验活动中丰富感性认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体验式教学法在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实践过程中的意义
(1)课堂效果显著。通过运用体验式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
(2)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担当多重角色。讲授者,要传授知识。组织者,要为学生营造情景环境,组织学生一起完成教学任务。学习的促进者,要促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指导者,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评价,指出他们学习中的不足,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在学习中扬长补短。
(3)体验式教学使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更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
(4)课程评价体系更完善。由于体验式教学形式多种多样,评价学生成绩也不再是单一的考试成绩,而要跟整个形式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及课后应用等有效结合起来,这无疑更能体现考察学生能力结果的公平性。
总之,“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让学生在各种体验活动中真正“动”起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能与实际结合,得到更好的运用与发展,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赵红梅.工商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6(4).
[2] 何红光,程云行,李文莉.工商管理类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9).
[3] 张秋来,黄德红.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5).
[4] 郭昆.工商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体验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9(7).
篇8
关键词:食品理化大实验;教学改革;现代教学模式;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238-03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集理、工、农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为一体,边缘性和综合应用性极强的交叉学科,要求培养的人才既能从事技术开发、也能参与产品研发和企业的技术改造。近年来,开设综合性设计实验已成为各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优良素质的有力手段,对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等起到重要的作用。为适应高校的“3+1”人才培养模式,并进一步提高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开设了食品理化综合大实验并进行了教学改革,主要从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教学方法,实验内容与科研紧密结合,重视学生自主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加强食品理化综合大实验教学改革,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科研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创新的能力。
一、基于“3+1”培养模式,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开设综合性实验项目,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适应首都建设世界城市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需求,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满足首都社会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我们在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及自主创新性实践环节,构建科学合理、注重实效的能力培养体系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理论学习和实践密切结合的“3+1”人才培养模式。“3+1”培养模式中的“1”就是学生必须要参加“3+1”中累计一年的实习时间,累计一年的实践教学可以包括前三年累计的课程实习、参加人才培养基地的毕业实习和就业实习,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适应这种培养模式,我们在食品理化检测综合大实验的实践中尝试教学改革,将食品理化综合大实验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行教学,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开设综合性实验项目,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与理论教学相协调,又相对独立且具有独立学分的实验课程体系,并且通过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验综合能力。我们在食品理化综合大实验的实验内容安排中以教学大纲为准则,通过一个个系列性、综合性大实验的实验项目将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验技能有机的联系起来,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保证基本技能的训练,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比如设置一次题目为乳品中三聚氰胺检测的科研实践,其中不但包括了取样,样品的预处理,样品中三聚氰胺的提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样品中三聚氰胺等多个实验内容,而且将这些实验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科研小课题,既训练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通过整个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与科研素质,此外,这种小科研课题一般贴近生产和生活实践,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
二、在实践教学中引入现代教学模式,优化实验教学方法,科学考核实验教学,建立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传统的实验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实验教学的考核也不科学。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模式,我们对食品理化综合大实验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改革,引入了现代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开展自主式、体验式和协作式学习,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过程的每个环节。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我们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开展将现代教学模式中的讨论教学模式引入实验教学,老师在每次实验过程中对出现的各种问题随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找到解决方法,每次实验结束时,老师与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要求各实验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让大家互相比较实验结果,鼓励学生自己对本次实验中的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和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最后对每次的实验教学进行总结,通过这种互动式讨论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并能科学考核学生在食品理化综合大实验中实践能力的提高,我们将食品理化综合大实验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行教学并进行单独考核和记分。实行过程考核和终期考核相结合的全程考核机制,坚持教学效果的过程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实效。考核成绩由实验报告成绩、平时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几部分构成。实验报告的撰写是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学生把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等实验资料经过学习、思考、整理和分析,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会对实验过程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并为毕业论文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平时实验考核主要是老师根据学生在每次实践过程中的实验操作等实际表现给出合理成绩。食品理化综合大实验的实践课程学习结束后会设置独立的实验操作考试,学生随机抽选实验项目并单独完成,老师根据实验项目中的各个得分点进行打分。通过三部分成绩的全面考核,综合大实验的实验成绩能准确地反映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三、实验内容与科研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为科研平台,充分利用科研平台的高新仪器和成熟的科研方法,同时将科研思想、方法和技术引入实验,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应用于实验教学当中,在实验训练中融入科学研究的理念,让学生通过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工作,在食品理化综合大实验中参与一些科研题目如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检测,食品中农药如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以及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除了进一步学习食品科学的专业知识、掌握食品实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还能让学生感受科研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熟悉不同科研项目中包含的不同科学实验方法和思维方法。实验技术应用中将一些较为新颖而有效实验手段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和质谱等方法都应用到食品理化检测实践教学中,兼顾了食品理化检测实验的基础性、实用性和科学性。这种将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融入到解决实际科学问题过程的实践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对食品理化检测实验的设计、实施、实验方法的实际运用、实验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实验结果分析处理方法等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点和重要问题有深入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食品理化检测基本实验技能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通过食品理化综合大实验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将第一课堂的实践教学活动全面纳入实验和实习教学体系,减少了验证性实验的比例,提高了综合性、科研型、创新性实验的比重,并且通过开设综合大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在验证理论的基础上加强了实验技能,有利于养成科学的实验作风,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参与构建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美玲,杨虎清,周存山,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220-221,230.
[2]李玉萍,周春丽,苏伟.生物综合大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与科学素养的培养[J].江西食品工业,2009,(04):15-17.
[3]覃广泉,蔡马,张伟锋.生物化学模拟科研型综合大实验教学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1995,(4):55-56.
[4]黄刚,钱微,张里,等.以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契机全面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11):161-164.
[5]章玲,王小燕,宋云龙,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3):269-271.
篇9
论文摘 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文就针对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谈如何从改变师生观念、实施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等方面入手提高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据了解,在科学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总体上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在实验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对科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验证,因此就出现多了验证性实验而少了探究性实验,多了教师演示实验而少了学生实验;二是演示实验难以面向全体学生,出现学生被动观察的现象,难以通过亲身的体验来获取知识;三是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总是先由教师演示,学生“看热闹”后,再去实验室“照方抓药”地做实验,学生只是简单机械地重复,动手不动脑;四是很多教师进行实验教学只是为了实验而实验,未能很好地发挥实验教学的知识、技能、情感的三维目标效果……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大大影响了实验教学价值的发挥。
二、从改变对科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研究科学实验教学操作策略入手来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1.端正教师和学生对待科学实验的态度,以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要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一要更新观念,重新审视在新课程背景下科学实验的教育教学价值,重新认识科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除了教师要端正态度外,还应关注学生对科学实验教学的认识,这样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认真研究科学实验教学的操作策略,使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达到最大化
2.1提高演示实验的有效性。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演示实验存在认识上的不足:一是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通常被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设法把实验做成功,实验现象明显即可,这是对演示实验肤浅的认识和狭义的理解;二是演示实验往往存在可视性较差的现象;三是演示实验中蕴含着的丰富内涵,没去深入地发掘。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相应的措施进行研究——演示实验必须确保成功:第一,要认真做好演示前的一切准备工作;第二,了解、掌握实验的准确程度,找出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和减少误差的方法;第三,要估计和掌握实验时间;第四,要认真设计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即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什么时候要提出什么问题,实验中要注意些什么等等。这些事项都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2.2提高分组实验的有效性。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只有体验和实践,才能有所创新。基于这种思考,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把凡是新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分组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也经历了一种科学研究的过程,最有效地落实了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提高了实验教学中学生体验的有效性。坚持完成分组实验,能够让学生收获很多。
分组实验中老师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二是引导实验观察、探讨分析实验现象;三是注重培养学生多动脑。例如,在沸腾实验中,我让学生注意水未沸腾时和快沸腾时声响的不同,分析“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的道理。再如,上分组实验课时,我会在热心指导学生认真完成各个实验环节的基础上,还注意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完整意识,加强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我会认真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从中了解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有必要时就课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实验。这样可以提高探究实验教学的质量,逐渐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转贴于
2.3开展课外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和创新意识。课外实验是科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科学课中的实验为根源,探索一些来自生活的创新实验来替代书本同类实验,可使实验生活化、趣味化、多样化。比如:可选取学生身边的物质作为实验药品,选取生活和社会中的科学现象、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作为实验内容,以拓宽实验的视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也能让学生“过把探究瘾”,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认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课后布置些家庭小实验,如用玻璃杯、饭碗和小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有的成功,也有的不成功。学生会于第二天七嘴八舌地询问老师,经过简要解释和指导后,有的同学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再如,我把教材中铁钉生锈演示实验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在家里做,到了上常见的材料铁的性质一课时,我将实验室预先做好的铁钉生锈实验的三支试管展示给学生看,并请他们与自己所做的家庭小实验结果对照,学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
2.4开展实验操作设计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有效性。目前的中考中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不仅仅限于笔试,还要测试学生实际操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因此开展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创意科学实验设计竞赛,丰富实验设计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也包括根据一定的实验目的,从零开始,通过探究实验仪器、药品、装置和操作方案,设计新实验。
综上所述,本课题组成员自从课题申报到课题的实施,有意识地围绕本课题,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各种策略尝试研究,以上的策略正在进行第一轮的实验,已有了一定成效,章老师所带的二(3)班及我带的二(5)班科学期末全市成绩评估,超市平均分十分,八年级科学组总排名居全市第五。这些成绩的取得跟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是分不开的,相信在我们的继续研究下,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将更会有进一步的进展,效果也会更明显。
参考文献
[1]国家课程标准专辑,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
[2]朱时清.《科学》实验教科书(7-9年级),浙江版
篇10
关键词: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方法
一、认识初中科学实验
初中科学实验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学生的成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1、没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现在在很多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课堂上,多数时候是教师做实验,学生看教师做实验这就使得学生被动参与到实验之中,并没能够自己动手实验、通过自己做实验进而发现实验的乐趣,并获取有关的实验体验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成为学习和实验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凸显同时,这样的方式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难有所获
初中科学实验的课堂上,也有学生自己参与到实验之中尽管如此,学生的所得与所获却很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很多实验是结论性实验即教师告诉学生一个实验结果,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实验的步骤,没有任何的创新性和挑战性可言,长此以往,学生对实验失去了兴趣;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小组组合不当以及教师引导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有些学生在小组合作实验之中,要么是被置之度外,要么是得到认可这使得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受挫,也影响到了学生知识的获取和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实施初中科学实验有效教学的方法
1、合理分组
实验教学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进行小组分组合作,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如,学生自愿、学生的性格各方面互补等基本原则要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加之教师对学生的学情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分组,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自己的团队精神,并在实验中做好自己的事情完善好自己的知识结构
2、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学生是学习和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这两个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是这两个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只有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才能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有关的知识理论体系才能够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在实验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得学生能够获得一种主人翁意识,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之中,进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在实验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教师少协助,鼓励学生多动手;
教师少发言,只及时提点学生;
3、教师少演示,让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例如,
进行“溶液变色及用天平秤固体及液体的质量”这一实验时从实验器材的准备如“试管、胶头滴管、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托盘天平(附砝码)、小烧杯(5 L)、量筒( L)、液体(水、放于5 L烧杯中)、食盐、药匙、同规格方形薄纸”,到完成实验的每一个步骤,教师最好是静静地观察学生的实验,但不要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行为提出任何的意见或者是指正
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实验的观察主要是看学生在实验中是否做到:
(1)是否有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有没有拨到“”点上
(2)注意观察学生如何调节横梁的平衡的
(3)在秤物品之前,有没有现在天平的托盘上放入方形薄纸
(4)学生是否有正确地使用量杯、量筒等基本的计量仪器
这样,学生就基本上是在无教师引导的场景下进行实验的,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随着实验的进行而增强,对未知知识的探索也会随着实验的进行而加强教师虽然没有引导学生,但是教师在此处观察学生的实验步骤,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这对于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达到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