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特征范文

时间:2024-02-22 17:47: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学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学特征

篇1

【关键词】模拟炒股 投资心理 投资行为

一、 引言

在世界金融证券化趋势的影响下,证券投资学成为当代金融学主要的研究领域。经过二十余年岁月的洗礼,中国大陆证券市场的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要求高等院校证券投资学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培养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原理与投资技巧基础上,强化证券投资实务教学以提高其证券投资分析能力。目前在金融专业证券投资模拟实验教学过程中一般注重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的分析,而往往忽视投资心理分析。本文拟采用心理学、行为金融学理论,阐述并分析了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学生在证券投资模拟实验中投资心理与行为特征,针对出现的一些心理障碍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高校证券投资实验课程的开展提供参考。

二、学生模拟炒股的心理、行为特征分析

(一) 教学条件

1.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期货与股票模拟实验室

配有国际化专用多媒体U型阶梯式教室以模拟体验,丰富而完备的各种软件系统为模拟交易保驾护航,譬如:安装卫星接收设备同步接收深沪证券交易系统,购买互联网国际国内证券交易投资咨询信息、证券实验软件(世华金融教学系统)。

2.提供人均模拟炒股资金50万元

采用T+1交易方式,但不实施增发、配股、分红派现与收资本利得税及利息收入与支出政策;多种方式师生交流,如问卷调查、开放教学网站的股票投资论坛栏目,开展投资咨询及学生间交流互动;师生开通微博发表投资策略、传道解惑、交流投资心得。

3.投资心理特征分析

我们将2006年-2012年暑假短学期(每年7月-8月期间的3周,计15个交易日的投资期限)证券投资模拟实验课进行了统计;发现与实盘操作相比,模拟炒股的心理特征表现为:

(1)因为用得是模拟资金,盈利或亏损并不会影响个人财富,最多只会影响到学生的实验业绩与排名,所以大多数学生是在一种放松的心态下操作的。

(2)部分学生有炒股经验并较高收益率,存在过度自信心理。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递交一份推荐1只股票的研究报告,并预测在交易期的涨跌。实验发现,处于牛市时预测只有43%是正确的(稍低于预期的几率水平),但平均的信心评分达到了63%;处于熊市时预测38%是正确的(低于预期的几率水平),平均的信心评分达到了56%。对于在两可判断中准确度和信心间的对应关系,基本符合心理学专家(Lichenstein,S.和 Fischoff., 1977)的研究结论:当准确度接近几率水平时过度自信达到最大;当准确度从50%增加到80%时,过度自信会随之减少;当准确度超过80%,人们通常会变得不自信。换句话讲,在准确度达到80%左右时,准确度和信心之间的差距最小,当准确度偏离这一水平时差距就会逐渐变大;心理学研究(Barber B. 和Odean T.,2001)还表明: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过度自信和过分乐观,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会进行频繁交易。如果男性比女性更加过度自信,那么他们的交易量应大大超过女性。我们发现,在研究的样本中,男性进行的交易量确实要比女性多41%。

(3)在模拟实验中常见的影响投资收益的以下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和投资收益。a.急功近利心理。有的学生对收益的目标定得很高,往往不是想着如何努力学习技巧与提高水平,而是总想着如何以小博大、更快的获利,但现实市场又往往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致使其更多的灰心失望。b.偏听偏信心理。有的当听到股评的言论和其想法一致时,就认为股评正确,否则就采取排斥态度。其实,他们听股评纯粹出于寻求心理支持的需要。c.盲目攀比心理。有的喜欢打听别人获利多少,如果获利比他少或操作失误,他就得意洋洋;如果别人战果辉煌,他就失落压抑;从而影响到自己的炒股心态。d.逃避现实心理。有的一旦被套牢后,就对股票不闻不问,既不乘反弹时轻微止损出局,也不积极研究换股或补仓等策略。因为他们不愿面对亏损的现实,不敢担当失败的责任,结果往往是套的越来越深,亏损的更趋严重。能否有效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将关系到他们在股市中成败的命运。所以,教师必须加以关注并引导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障碍。

4. 投资行为特征分析

(1)由于模拟股市中持有现金不带来利息,导致学生倾向于把全部资金买成股票, 以提高投资回报率;

(2)为了在收益率排名上取胜,即达到高于平均收益的水平,就少选几只股票;

(3)由于存在盲从心理,大多数学生在股价上涨时盲目追涨或在股价下跌时恐慌抛售,交易过度频繁,具有显著的非理性的从众效应和羊群效应。而因为交易频繁造成男性人均收益减少超过4.3%,而女性为2.2%。股市既是一种投资活动,又是一种心智活动,因此它很具刺激性。但是,若把刺激转变为频繁交易,就会患“市场病”。因为在多头行情中,多数股票都会涨一段时间。若频繁交易,就会因小失大,使人失去方向感和趋势感。而在空头行情中,多数股票都会跌一段时间,此时若频繁交易,就如刀口舔血。

(4)在投资方法的应用上,不注重价值投资,大多数迷信技术分析方法。尽管一些学生应用市盈率、市净率等相对估值方法来判断公司的投资价值,也有极少数精通会计的学生会关注并应用现金流量折现法、经济附加值法等绝对估值法计算公司价值,但大多数学生热衷于技术分析。中国目前属于弱有效市场,存在所谓政府对证券市场的行政干预——政策市与庄家通过大量资金的流入流出来操纵——资金市,会对学生的投资心态产生直接的影响;从投资理念角度,长期来看上市公司适合于价值投资,但对于短期模拟炒股来说学生认为技术分析有效的占绝大多数。

5.投资效果

处于不同市场期模拟实验收益率各不相同:2006-2007年处在牛市,2届实验班人均收益率22%;2008-2010处在熊市,3届实验班人均收益率-18%;2011年-2012年处在牛皮市,2届实验班人均收益率为-5%。另外我们根据每一届实验班学生的问卷调查、股市论坛的不完全统计,投资收益率符合牛市盈利、熊市亏损、牛皮市盈亏不一的规律。

三、建议

(一)思维比心态更重要

要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准确研判行情趋势,每次操作都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既不存在着类似赌博的侥幸心理,也不存在漫无目标的焦急浮躁心理,更不会出现操作失败的懊悔心理,可以克服许多难以克服的错误心态和心理障碍。要让更多的学生理解证券投资行为的群体心理学原理,采取“逆向思维”的操作方法。譬如,在实战中如果发现底部图形出现在股价所处的顶部,顶部图形出现在股价所处的底部时,则应警惕主力是否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此时只有在操作上多运用逆向思维,才能够走出形态分析中的陷阱,并获得不错的收益。

(二)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易心态

敏锐的市场分析能力、科学的资金管理、良好的交易心态是成功投资者必备的三种素质。对于已具有一定交易经验的投资者,良好的交易心态往往比前二种素质更难培养,而且对投资成败的影响往往也更大。建议考虑以下四点方法保持良好交易心态:(1)做好市场阶段分析,厘清操作思路。牛市市况中,守仓、捂股应是操作主基调;而牛皮盘整市中,寻热点、打差价往往是理想的操作策略。对于不同类型的市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交易策略容易取得好成绩,同时也有助于保持良好心态。因此,投资者入市前应对近几个月的市况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一、二种交易策略。(2)研判市场热点,分析持股依据。一般股市的炒作总是围绕着热点进行的,如资产重组概念、页岩气概念等。分析市场热点亦参与其中炒作,这一策略的好处在于交易本身顺应市场氛围,投资者情绪高涨,积极进取,不必承受持非热门股票的寂寞和焦灼,容易平衡心态。不过,市场热点也具有投机性强,还应注意转换频繁等不利之处。(3)利用投资组合,保持心态稳定。为避免回调的全线踏空、挣了指数没挣钱、高位套牢后底部区域砍仓,是三类引发心态躁动的常见现象。一定程度上,通过调整投资组合可以对上述现象加以防范。

经验如下:(1)不宜轻易全线空仓,因为在避免回调风险的同时,可能会面对巨大的全线踏空的风险,如确实看淡后市,可以采取减磅并持少量绩优、成长股的策略;(2)一般只在手中持筹获利的情况下才加满仓,建正金字塔型持仓结果;(3)好股票不只一只,资金可分散到不同行业、规模、价位的几只股票上,股市常常是东方不亮西方亮,死守一只股票获利时固然欢心雀跃,热点不在时则要顿足捶胸了;(4)掌握分批进仓、平仓的技巧,可顺应市场,更具合理性与操作性。对单只股票上扬空间很难准确预测,获利平仓后,价格继续大幅上扬是学生遇到过的苦恼,交易心态也受到很大影响。分批获利,平仓是防范这种捡芝麻、丢西瓜结果的好方法。对于砍仓止损也是如此,若没有壮士断臂的魄力,分步割肉也能避免风险扩大,比死扛要好。良好的投资心态概括起来即不贪、不惧、不急、不悔,然而修炼起来却是难上加难,远无止境。

考虑到大陆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证券投资学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树立价值投资理念,注重基本面分析,把握行业趋势,抓住投资热点,适当应用技术分析方法,实施有效的投资策略。

参考文献

[1]Lichenstein, S. & Fischoff. Do Those Who Know More Also Know More About How Much They Know? [J].The Calibration of Probability Judgements, Org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977(03).

[2]Barber B & Odean T. Boys Will Be Boys: Gender,Overconfidence, and Common Stock Investmen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1(116).

篇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业也加大了与世界金融业之间的联系,我国金融业发展环境更加复杂。这给高校金融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金融学教学必须在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上做出变革,强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才能满足我国金融业发展需求。

1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如今,金融业在行业发展上表现出以下特征。

11混合经营

早在20世纪末,美国金融业就掀起了金融业分业经营浪潮,金融业经营模式也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业的混合特征日益凸显,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界限很快被打破,许多金融机构都在经营主打业务的同时兼营其他金融业务。

12金融业的电子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金融业很快迈进了金融电子化阶段,这为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提供了便利,金融机构随时可以为人们提供各种金融业务服务。

13金融微观化金融市场的发展,提高了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能力,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多样的金融需求,各类金融活动越分越细,金融业务的微观特征不断加强。这些都要求高校金融教育必须加强金融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必须关注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来说,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必须加强教育创新,加强金融学教育内容、教学模式改革,加强金融学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资源配置,才能提高高校金融学教学的国际化水平,才能提高高等金融学人才的专业能力,培养出更多专业的金融学人才。

2当前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过细,基础课所占比例较低

金融学是一门在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期货学、经济数学基础之上衍生、发展起来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在金融学教学中,以上各学科的知识都必须有所涉及,受此影响,高校在金融学课程设置上都做了细致安排,课程设置分的非常细,并且,许多高校还在课程体系优化过程中进一步突出了专业前导课程的重要性,强调在专业教学中突出高等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计算机应用,这样的课程设置固然为学生学习宏观金融知识提供了便利,但是,它也带有明显的缺陷,即基础课所占比例较低、专业课内容狭窄,这对学生专业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22课程结构僵化

许多高校在金融学课程体系建构上,都非常重视学科的完整性,但是却不重视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社会的结合,在课程计划设置上也是刚性有余、弹性不足,严重限制了学生自由选择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大学生都是在第一学年就开始主修领域课程的学习,除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市场学、保险学等专业课程,许多课程大都是以金融学专业课程附属课程的形式存在。并且,许多课程都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非常小,缺少课外培养环节,学生参与专业实习、实践的机会较少,不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并重发展。

23忽略学生个性培养

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金融学专业知识,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行业工作的金融人才。但是,从高校当前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来看,它还存在许多不足,如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过于强调宏观金融类课程教学,没有充分认识当今金融形势的巨大变化,对微观金融分析工具和训练方法认识不足,对学生金融实际业务技能培养缺乏足够的关注,金融选修课覆盖面狭窄,建设滞后。可以说,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设计与培养目标存在明显差距,高校金融教学难以满足时代金融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3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策略

31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设置课程体系

金融业是金融学发展的导航仪,高校应紧贴金融业发展要求来建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这就要求高校深入分析社会金融业发展现状,就金融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展开研究,设置覆盖专业教育内容和相关知识体系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将金融学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都囊括到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中去,在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更多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兼顾金融专业理论知识的多样性和金融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同时适当增加思想教育、金融学术与科技活动等实践内容的比例,坚持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前瞻性,认真思考未来社会发展对社会信用学、金融消费学、中小金融业务经营和金融工程等新兴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从学生完整人格、能力发展方面综合考虑,如何打破传统的金融学课程结构,加强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新兴专业与传统专业的联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发展。

32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社会金融业发展对金融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要坚持通识教育原则,本着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在金融学教学中渗透人文与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国际化知识和身心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将学生课程体系结构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为包括专业理论和前沿课程、实践课在内的金融教学提供基础保障。而为了提高金融学专业教学的有效性,高校还要将每一课程模块的金融学专业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并将其细化为理论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及实践课,并加强三个模块课程及同一模块内部课程之间的联系,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此外,高校还要突出学生个性化教育,适当扩大选修课程的覆盖范围,根据时代金融形势变化开设更多进口金融学发展前沿的选修课程,如网络金融、行为金融课程,鼓励学生进行无学科、无边界选课,以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现实经济现状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

33兼顾宏观与微观金融发展要求,强化实践教学

篇3

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

一、投资者一般心理特征

一般来说投资者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代表性直觉、锚定、过度自信、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损失厌恶和后悔厌恶、可获得性、模糊厌恶等,下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代表性直觉

所谓代表性直觉就是投资直觉性的认为好的公司就代表了它的股票也是好的。产生这种心理特征的原因是人们对于事物进行评估的时候,只对重视的因素进行考虑而忽视了可能很重要的因素忽略。这种心理特征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即使数据很明显的属于随机状态的时候,人们也要尽量地发掘出其中的规律。

(二)精神账户

所说的精神账户是指投资者在脑海中将资金以用途非标准分为不同类型的现象。也就是说在投资者脑海中是把一些资金归为现金资产而另一部分资金就属于证券资产,人们对不同的精神账户中的资金的风险偏好是不同的。

(三)锚定

锚定是指投资者在进行判断决策的过程中过分的以自己的经验,锚定自己的想法,而不管其他不利于判断的证据,即便这些证据很有可能对于股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可获得性

在人们要评价一类事物的发生频率或者是某一特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时,会很快地回忆起他们能够想起的例子,并以此作为判断的依据,这就是可获得性。可获得性的行为偏差很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在被一定的信息所局限从而做出仓促错误的判断。

(五)模糊厌恶

模糊厌恶是指在伴有风险的不确定性中进行选择的话,往往会选择已知结果概率的不确定性。追求确定性的因素会使投资者产生宁可选择价值较低的但是概率上比较确定的投资选项的结果。

二、基于行为金融学下的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于行为投资策略的热情。一般来说在投资的惯性策略的作用下,投资者往往是购买在过去几个月中表现较高的股票,卖出那些在过去几个月中表现较差的股票。但是在我国由于投资者的信息掌握不够完整,投资者常常存在反应过度的心理特征,而机构投资者就利用个体投资者的这种心理特征来进行反向操作。对于短期投资者还可以根据日历效应,在周一开盘时卖出股票,在周三再买入。在年末买入股票,次年的一月底再卖出,这样投资者就可以在成本很小的情况下获得超额收益。规模效应给投资者的启示就是买入小公司股票,卖出大公司股票。在盈余公告效应下投资者可以买入有利好公告的股票,可获得长期收益。

三、行为金融学视角下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建议措施

和以往传统的金融理论比较而言,行为金融理论中的有限理性的假设与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实际更相符合,借助于对证券市场的主体的微观行为洞悉市场的运行体制的分析,为发展规范化的市场提高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一)推动带有中国特色的证券监管的微观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监管证券市场的活动实际上是从监管金融的行为中发展出来的,监管证券市场的活动充满了艺术性与挑战性。准确把握我国市场的特殊性质,在研究政权监管理论时吸收行为金融学的精髓,将研究的视角确定为行榻鹑谘В使用实验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与思路来创新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理论,深入分析导致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效率较低的根本原因,以期建立起以行为金融学为基础的、符合我国市场实际情况的证券监管的微观理论体系,以有效地监管证券市场,实现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科学的退市制度

应保障上市公司享有直接退市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将证券企业的精力放在产业创新方面。除此之外,风险投资退出证券之后,获取的资金需要投入到新的创业企业的培训中去。如此一来,借助于风险投资的支撑对新的创新型的投资公司进行配置,并建立起良性的循环体系。

(三)推动信息披露责任追究制度的不断完善

在《证券上市规则》与《证券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中详细规定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尽管我们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然而,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披露过程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证券市场的公开化与透明化程度。

(四)在监管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我国的证券市场得以运行的基础就在于投资者,因此只有重视与发挥群众的力量。才能实现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应培养投资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他们建立起理性的投资观念,进行理性预期。

(五)重视个人投资素质的培养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就必须具备股票投资取胜所需要的素质,即对普通的商业恐慌不屑一顾、敢于正视错误、灵活、百折不挠、谦让、独立的判断力、开阔的胸襟、耐得住痛苦、自立及忍耐等。

参考文献:

[1]李心丹.行为金融学――理论及在中国的证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篇4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证券市场 噪声交易理论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有效市场假说为核心的标准金融理论,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理论上,最严重的问题在于所谓“联合假设”问题,即CAPM和EMH两个假设互相依赖,使得它们实际上不可检验。在实践上,主要是现实金融活动中存在着大量标准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异象”。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挑战将金融学科带入了一个困境,同时也为新理论的成长提供了机会,随着噪声的概念被引入金融市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使行为金融理论成为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替论。

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以新的人性模式来研究不确定性环境下投资者决策行为的科学,它以金融市场中投资人的真实行为为基础,研究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如何进行资源的配置,并以此来了解和预测投资人的心理决策过程及动作机制[6],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以其更加逼近真实市场行为的理论分析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行为金融学把投资过程看成是一个心理过程,包括对市场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在这个心理过程中由于存在着系统性的认知偏差、情绪偏差而导致投资者的决策偏差和资产定价的偏差。行为金融学试图通过研究金融市场上人们行为认知偏差的心理学原理,并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来认识金融市场上的异象。与标准金融学的理性人和完全信息假设相反,行为金融学认为:

第一,投资者不是理性人,而是普通的正常人。并且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不能理性、无偏地加工信息。第二,投资者不是同质的,投资者由于个性气质和禀赋的不同,导致行为方式的不同,因此对未来的估计也不同。第三,投资者不是风险厌恶型的,而是损失厌恶型的,投资者面对收益时表现为风险厌恶,而面临损失时则表现为风险追求。第四,投资者的风险态度是不一致的,不是要么保守,要么冒险,而是可以同时具有冒险和保守两种心理特征。第五,市场并不是有效的。市场中资产的价格也不是理性的[7]。行为金融学认为,资产的价格不仅仅由资产的内有价值决定,还由投资者的心理、情感因素决定,这些因素在投资决策的制定以及资产定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有效市场理论的前提是投资者完全理性,因此也被称为“理性范式”(Rational Approach);而行为金融学的前提则是投资者各种非理性的心理现象,因此被称为“心理范式”(Psychological Approach)。行为金融学发展的特点可以用以下三点来描述:第一,行为金融学是将心理学和决策科学与古典经济学、金融学相融合的科学;第二,行为金融学是试图解释导致金融市场异常的原因;第三,行为金融学研究投资者是如何在判断时发生系统性错误[7]。

由行为金融学发展的特点决定了行为金融学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一个是深入研究投资者的行为与心理机制,即对投资者情绪(Investor Sentiments)的研究;另一个就是研究非理对市场总体行为的影响,即噪声交易研究。

二、证券市场中的噪声交易理论

金融文献中,噪声(Noise)是与信息(Information)相对应的概念。信息是证券市场存在的生命线,因为理论上说,除了必要的流动易需求以外,所有交易都应该基于信息。但在证券市场上,有时投资者交易的基础却是扭曲了的信息,或者虚假的信息,这就是噪声,而噪声交易理论是相对于有效市场理论出现的。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如果与基础资产相关的所有信息能够完全充分地反映在价格上,那么该价格基本接近于金融资产的内在价值。然而在一个真实的金融市场中,信息是异常复杂的,信息的获得也是要花费成本的,不同的交易者由于自身情况的限制,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存在差异,因此,交易者在市场所占有的信息是不完全的,与金融资产的价值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一偏差导致了噪声交易的产生。

噪声理论的主要假设有:(1)信息的获得是有成本的;(2)信息的传递存在时间上的差异,交易者并不能同时获得信息;(3)交易者的行为是存在差异的,并非都是理性的;(4)交易者所持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正是这种非对称信息下非理性投资者的行为,导致了金融市场上噪声交易的产生。噪声交易概念的引入以及不同的学者对噪声交易的不同解释,在更深的层面上反映了金融界长期存在的关于价格和交易量是反映基本面还是“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的争论。一方面,一部分人认为市场参与者是理性的,那些非理性的少数投资者将被市场套利活动的自然选择效应迅速消除。另一方面,有人认为很多投资个体并不是理性的,总体上并不存在非理从市场消失的必然趋势。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项结论性的经验检验能够解决这一争论,从金融学目前的发展状况看,行为金融范式被认为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解决方案。

著名经济学家Black认为,整体上看,噪声交易者作为一个整体将是亏损的,而信息交易者则在财务上处于强势。而且,噪声交易越多,信息交易者就有越多的获利机会。这一点似乎与Friedman(1953)的观点不谋而合,而Friedman却正是用这一点来论证市场理性均衡的,它认为由于非理易者的获利能力不足,市场的理性套利行为将会促使其消失[10]。因此,后来发展的噪声交易模型在这一点上大多无法与Black保持一致。最典型的是,Shleifer(1986)等人发展的噪声交易模型得出了与此相反的结论,论证了噪声交易者的持久的市场生存和获利能力[11]。

综上所述,这些并非真实的信息即谓之噪声,以噪声为基础的证券交易行为我们称之为噪声交易,进行噪声交易的交易者就是噪声交易者。噪声交易理论中将投资者分为理性投资者(Information Trader)和噪声交易者(Noise Trader)两种类型。理性投资者是信奉金融学基本原理的投资人(如证券分析师、基金经理等),他们通过信息进行交易,并期望从中获利。噪声交易者不能区分信息与噪声,他们基于噪声进行交易并误以为是基于信息进行交易,证券被错误定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噪声交易者的存在。

三、展望

从心理分析角度出发而抛开有效市场理论,从能决定市场价格本质特征的最基础的东西入手,还投资行为以本来面目,而不是靠理性人模型来决策,这就是行为金融理论的精髓。实证研究也表明,人们的心理因素是影响价格运动的重要因素,有时其影响甚至是举足轻重的。但心理分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深化,例如先天的心理偏差因素是否会相互影响,能否通过后天学习训练得到的一定程度的矫正,需要多长的时间与采用何种学习方式等。另外,金融市场交易主体的心理因素难以精确把握,难以具体量化,因而难以客观评价。

值得说明的是,所有市场交易者的复杂的心理决定其决策行为的复杂性导致了价格行为的复杂和混沌特征。近年来发展的一些非线性方法,如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等新方法,显示了良好的学习和适应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混沌市场所揭示的有序和无序的整合共存,更接近实际的市场价格行为特征,这也为理论研究和对经典投资流派及其投资战略的评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新范式能否完全、彻底地代替传统范式,如何代替,是目前及未来金融投资领域中引人注目的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永宏,赵学军.中国股市处置效应的实证分析[J].投资与证券,2001,11:44-48.

[2]刘力.行为金融理论对效率市场假说的挑战[J].经济科学,1999,3:25-28.

[3]杨慧敏,魏斌.行为金融学:理论探讨与现实运用[J].经济评论,2000,6:79-82.

[4]方毅.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及其发展展望[J].华南金融研究,2004,4:83-85.

[5]李树.行为经济学发展与经济学人性化趋向[J].经济问题探索,2001,12:12-15.

[6]丁际刚,兰肇华.行为金融前景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2,9:91-93.

[7]刘向阳.国外行为金融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2,3:125-128.

[8]黄树青.行为金融学与数理金融学的论争[J].经济学动态,2002(1).

篇5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有效市场 前景理论

随着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不断发展完善,大量的学者发现,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对市场当中的异象解释越来越无力,标准金融学原理遭受到现实挑战。在对传统的学科进行反思和重新审视的过程之中,行为金融学逐渐发展起来。

一、行为金融学的内涵

行为金融学作为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引入金融学的学科分析框架,从微观的角度研究投资者作为一个行为个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并以此来分析情绪、心理预期等因素,解释、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

二、行为金融学产生的背景

行为金融学是以现代金融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随着Markowitz的现资组合理论的出现,一大批金融数学模型成果相继诞生,标志着现代金融学严密的学科体系的建立。现代金融学以数学和经济学为学科基础,通过将复杂的经济问题抽象成简单的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现象。然而,过分的数学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对理论的过度加权和对现实的忽视。在这个背景之下,金融研究者开始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现代金融的理论根基和研究方法,行为金融学的理论随之诞生。

三、行为金融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产生

19世纪Gustave lebon的《群体》和Mackey的《非凡的公众错觉和群体疯狂》是两本研究投资市场群体行为的经典之作。它被认为是阐述行为金融思想的开山之作。20世纪50年代,美国奥兰多商业大学的布鲁尔(0.K.Burell)教授发表了《投资研究中运用实验方法的可能性》一文,开辟了将实验方法引入投资研究中的新领域。随后,1967和1972年,巴曼(Bauman)和斯诺维奇(Paul Slovic)又分别发表了《科学的投资分析:科学还是幻想》和《人类判断的心理学研究对投资决策的意义》,呼吁关注投资者的非理,成为了行为金融学发展的里程碑。

(二)发展

1979年,两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的Kahneman和斯坦福大学Tversky教授提出了前景理论的思想。这一理论为行为金融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繁荣

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行为金融学快速发展的新阶段。1985年DeBondt和Thaler合作发表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之后,Orden对于趋向性效应的研究,Ritter(1991)对于IPO的异常现象的研究,Kahneman等对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切换机制的研究,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90年代则进入了行为金融学发展的黄金。Shefrin和Statman于1994年、2000年共同提出了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行为投资组合理论。随着这些理论的提出和不断完善,行为金融学以更加独立的姿态进入了金融研究的方方面面。

四、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偏差

它包括以心理偏差形式表现出来的错误性结果的“启发式偏差”;过分依赖过去的经验以及素材所发生的背景,即由于“背景依赖”而产生的“框定偏差”;根据资金的来源、资金的所在和用途等因素而将资金进行归类,从而分别做出决策而产生的“心理账户”;人们错误地把影响设想的附加证据解释为对自己有利而忽略否定设想的信息的“证实偏差”和选择马上执行立即获得报酬而放弃滞后的事情的“时间偏好”五种形式。由于认知偏差的存在,投资者在决策中会陷入一定的误区,在金融市场中产生一定的认知、情绪与行为偏差。其表现形式包括过度自信、损失厌恶、后悔厌恶、处置效应、羊群效应等。

(二)有限有效市场理论

有效市场理论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包括投资者行为绝对理性;市场上不存在交易成本以及税收;信息是完全对称且无成本的;任何信息的变化对会迅速在股票价格中反映出来,即使存在股票价格与其内在价值偏离的现象,也会应为套利机制的存在而迅速恢复到内在价值与价格相一致的状态。有效市场理论是现代金融学重要的理论根基之一,然而它过于完美的假设却引起了行为金融学研究者质疑的声音。主要体现在:

1.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家认为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首先,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性或感情、心理预期、情绪等因素会带来一定的认识偏差,从而使自身无法以理性的方式做出估计;其次,在实际中,决策者并非都是绝对自私的,从而在决策时往往并非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倾向于综合权衡各方面利弊做出“最优选择”。

2.有限套利。行为金融学家认为,由于制度约束、信息约束和交易成本的约束等原因,市场的套利机制往往难以发挥绝对作用,市场只存在有限套利的可能性。在实际市场中,也存在着诸如基础风险、噪音交易者风险、履约成本、模型风险、套利的时间跨度等套利风险。

(三)前景理论

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在1979年提出了前景理论,作为一种新的个人风险决策的替论。作者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了人的行为决策并非都是理性的,他们列举了如下的四种情况:

1.确定性效应,即人们对确定结果过度加权,相对于仅仅是可能的结果。

2.反射效应,即前景的反射围绕0形成相反的偏好顺序。

3.概率保险,即支付一定成本来减少而不是完全消除不希望发生事件发生的概率。通过调查显示,投资者通常不会选择此类保险。然而期望理论效用函数为凹的相关原理却说明,投资者对概率保险偏好于普通保险。这与实际的调查结果相违背。

篇6

1文献综述

一般认为,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发表《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为标志,该文首次将行为心理学结合在经济学中来解释金融现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写了《人类决策的心理学研究》,为行为金融学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79年DanielKahneman教授和AmosTversky教授发表了《预期理论:风险决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为金融学中的预期理论。

中南大学的饶育蕾和刘达锋著的《行为金融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著作。吴世农、俞乔、王庆石和刘颖等早在中国证券市场初建时就对中国股市调查并进行取样分析,得出中国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其主要论文有:吴世农、韦绍永的《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陈旭、刘勇的《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及队策建议》。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相对不足,对投资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鉴了两位美国学者的思路进行论证。美国学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达摩达兰著的《投资管理》总结了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对行为金融学理论在投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发展,对投资行为进行了全面剖析,其对投资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独到之处,这种在行为金融学下投资策略的研究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罗伯特•泰戈特著《投资管理-保证有效投资的25歌法则》以其简单而明了的笔法描绘了行为金融学下投资方法的选择应具备的条件和原则,指导我们的实践。BrighamEhrharot著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中也不乏对行为金融学的应用,比如:选择权的应用等。

2行为金融学概述

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学、心理学和认知学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上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实际投资决策行为的一门学科。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研究主题:一是市场并非有效,主要探讨金融噪声理论;二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讨投资者会发生的各种认知和行为偏差问题。

主要理论:

证券市场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场定价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存在噪声交易者风险即金融噪声理论。投资者构筑的投资组合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特征即行为组合理论。

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总结的投资者行为偏差有: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投资者存在心理帐户;投资者还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和从众心理。

3行为金融学在实务中的应用

实际上,各种积极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场定价失真或无效。他们认为通过投资于定价失真的市场或资产可以获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无效性是转瞬即逝的,这样,这些无效性可能会为有耐心的投资者提供收益。“耐心”是一个好的投资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金融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诸如阿莱悖论、日历效应股权溢价、期权微笑、封闭式基金之谜、小盘股效应等等金融学难题。还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选择策略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动量交易策略等投资策略。一些金融实践者已经开始运用行为金融学的这些投资策略来指导他们的投资活动。

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在股市价格下跌时,分批买进股票以摊低成本的策略。采用这一策略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资活动。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一个决策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而非着眼于最终的财富状况。在心理预期的过程中,人们会把决策分成不同的心理帐户来考虑,常常拥有自信情节,高估已经拥有的商品或服务,并且倾向于增加这里物品或服务的使用次数。还对预期的损失过于敏感,把同样价值的损失计算成远高于同样价值的收益,而对已经形成损失的东西却表现出一种“处置效果”,由于期待机会收回成本而继续经受可能的损失。因此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心理”帐户和“认知偏差”这两个概念,应该在日常理财中关注。运用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时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当处置效应在证券市场上比较严重时,其带来的股票基本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幅就会更大;当价格向价值回归时,可利用动量交易策略,通过差幅获利。

市场无效性本质上是一种套利机会,如果足够多的资金追求同一种市场无效性,它肯定会消失。对于许多定量投资者来说,永远感到困惑的是,一旦某种市场无效性在学术刊物上得到详细论述,它就奇怪地消失了。实际上,如果昨天的无效性已广为人知,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资本,再设想它明天仍然存在是非常危险的。资本市场同样如此。因此,不要屈从或迷恋“权威”的信息,应该努力追求有个性的投资策略。

在职业资金管理游戏中获胜的资金管理者一般都是最少犯错误的人,但其中的许多错误都可以归因于人类本性——追求安稳、相信潮流、失败后希望改换风格和指导思想。投资组合管理中的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不了解自己的客户,不了解自己的投资市场,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走“受托人的钢丝绳”的游戏,一方面要获得高额收益,另一方面还不能超越客户的风险承受性。

4股票投资策略

4.1具备股票投资取胜的素质

对于我们来说,在股票业取得成功的素质应该包括:忍耐、自立、简单明了、能忍受痛苦、心胸开阔、有独立判断能力、百折不挠、谦让、灵活、愿做独立的研究工作、勇于承认错误,还有对普通的商业恐慌不屑一顾。这些素质的具备与巴菲特的忠告是一致的,与行为金融学是相符的,市场可能是无效的,积极管理者也有增加价值的潜力,但这些无效性既不简单,也不是静态的,利用起来代价也不低。换言之,市场无效性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消失。这就意味着市场无效性一旦被隔离出来,并广为人知,越来越多的资金追逐这一无效性时,这个特点就消失了。问题不在于投资者和他们的顾问很愚昧或麻木不仁,在于当信息收到之时情况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当乐观的金融信息广泛传播时,大多数投资人认为这个经济形势在近期内还会进一步高涨时,经济走势实际上已经向衰退迈进。头脑清醒的投资者可以在信息不完全、不理想的情况下做出正确决策,那种需要各种资料的“科学头脑”是不科学的。

篇7

关键词: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金融体系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2-0011-05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A

一、政策性金融学的提出

政策性金融(Poliey-oriented Finance,POF)与商业性金融是现代金融体系中相互对称、平行、并列和互补的两大基本金融中介。目前,中国的政策性金融已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刻和历史转折点,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许多基本而重大的问题亟待拨乱反正、整顿梳理。而创建政策性金融学科,重新认识、界定和全面深入地研究科学的政策性金融理论,并据此确立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定位和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重构或再构造中国的政策性金融体制,从而按科学发展观实现政策性金融可持续发展,已经势在必行。

古今中外,政策性金融的实践活动一直持续和延伸着。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共生共存,不仅是一个自然历史规律,也是一个必然的经济金融规律,有着一般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具有深刻的基本经济学和金融学含义。金融史专家孔祥毅教授认为(2003),一部金融史就是商品经济发展且受市场规律支配的历史,也是政府干预的历史。政策性金融作为政府适度介入和干预的一种有效手段,在金融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十分悠久。据史料记载(宋则行、樊亢,1993),国外最早出现的政策性银行,可能是1462年在意大利帕鲁奇亚市开业的第一家由政府低利向穷人贷款的“公立银行”(monti dipieta)。但真正开始引人注目是在20世纪40-60年代,即二战后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被称为政策性金融发展的“黄金时期”。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再度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不仅遭受危机的国家政府再次要求政策性银行发挥重要作用,重整本国经济,而且在国际上,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政策性金融机构也在发挥作用,援助和拯救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与此同时,一些处在经济转轨时期的国家纷纷要求组建政策性金融机构,他们相信,无论是在工业化时期还是在经济转轨时期,政策性金融都与经济发展直接相连。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几乎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政策性银行或非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有的国家,如日本、美国、法国、印度、巴西等,甚至设有若干家不同类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在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办理政府信用业务、也就是办理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机构“泉府”,经营政策性“赊贷”业务。泉府也可以说是我国政策性金融最早的组织形式。此后的一两千年来,中国的政策性金融一直以各种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着而从未间断过。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策性金融,则是一种不规范的“超政策性银行业务”(白钦先,1999)。1994年,随着三大政策性银行的组建,政策性金融业务逐步从各类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中分离分立出来,中国的政策性金融进入了机构专营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3年来,尽管目前我国政策性金融发展的还不是很充分,但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在贯彻落实政府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三农”政策、对外政治经济政策等方面,为国家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业绩。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人和机构出于自己的局部利益需要,刻意或故意曲解科学的政策性金融理论,误导了有关决策部门,不仅造成政策层面的混乱,而且导致政策性金融的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在立法失衡(政策性金融立法严重滞后)、监督失衡(政策性金融机构监督及绩效评价体系缺失)、区域失衡(欠发达地区政策性金融缺位)、产业失衡(农业政策性金融功能错位)、机构失衡(在住房、存款保险等领域有待建立必要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行为缺位和越位并存等,影响了政策性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也使得决策层不得不做出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政策主张。另外,有的政策性银行,做的主要是政策性金融业务,中央及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也早已明确其为政策性银行,但在理论上却不明确承认自己是政策性金融机构(曾康霖,2004)。所以,建立健全政策性金融学科理论体系,深入系统地研究政策性金融科学理论,以更好地规范和指导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实践活动,则具有迫切的现实针对性。

在政策性金融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从多种视角进行了一些探索。其中,作为政策性金融学科及理论研究的开创者和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首倡者的白钦先教授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白钦先(1999)在诸多相关系列性研究成果中,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政策性金融的内涵、六大特有功能和理论依据,将政策性金融提到基本经济学金融学基础理论的高度,揭示了其深刻的经济学和金融学含义,并明确提出了在金融体系中,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是相互对称、平行和并列的两大金融族类。曾康霖(2004)认为,按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金融制度安排。现阶段我国金融制度需要四类金融,即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互金融和扶贫性金融。郭刚(2002)从财政学与金融学相结合的视角并以准公共产品为重要切入口,探讨了政策性金融若干基础性的理论问题。谭庆华(2005)基于金融功能观,分析了政策性金融功能的实现机制。国家开发银行提出的开发性金融理论(2004),虽然没有明确而全面地界分开发性金融的概念,但也是对政策性金融理论的深化和发展。在国外,一般认为政策性金融是弥补市场经济缺陷的需要而必然产生和发展的(Gary ClydeHuPnauer&Rita M.Rodriguez,2001)。W.G.谢波德(W.G.Shephard,1975)从产业组织论的角度分析了在金融业寡占的情况下,设立政策性银行可以提高金融业的整体效率。在当今世界各国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的浪潮中,许多知名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仍然一如既往地声称并坚持其政策性金融的本质属性(KDB,2004)。目前,日本政府也要求改组后的新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必须树立鲜明的政策性金融的旗帜,充分发挥其先导性作用(张舒英,2007)。

国内外对政策性金融概念也有不同的表述,对政策性金融也有多种称谓,如国家金融、政府金融、制度金融、特殊金融、财政投融资等(白钦先,1999)。这种多称谓、不确定性和不规范性表明,各国对这一领域尚缺乏系统的全面的研究。笔者认为,政策性金融质的规定性,应该是指在一国政府的支持

和鼓励下,以金融资源配置的社会合理性为目标,以政府政策性扶植的强位弱势产业、强位弱势地区、强位弱势领域、强位弱势群体为金融支持对象,以优惠的存贷款利率或信贷、保险(担保)的优先可得性及有偿性为条件,在专门法律的保障和规范下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这里,所谓的“强位”,是指关乎国计民生而需政策性金融扶植的产业、地区、领域和群体,在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战略性的重要地位;所谓“弱势”,是指这些政策性融资对象由于自身的和历史的种种原因,造成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和特别弱势的状态。所以,对强位弱势的产业、地区、领域和群体的金融支持,既符合并执行了政府的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外经外贸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也是政策性金融的“政策性”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作为一种制度,政策性金融业务的经营主体有多种方式,既可以由专门组建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独立经营,也可以通过公开招标,委托其他金融机构兼营。国内外的相关实践证明,采取政策性金融机构专营政策性业务,效果会更好(王伟,2006)。

总之,目前学术界对科学的政策性金融理论研究,缺乏整体性、全面性、系统性、深入性的探究,也没有从一个学科发展的理论高度,系统地构筑政策性金融理论体系和学科架构。理论要联系实际,但理论更要超前于实践,未雨绸缪,以体现理论对实践的引导性、指导性作用,避免在改革发展中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及亡羊补牢等方法论上的失误。因此,在我国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金融理论体系,促进政策性金融学科建设和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政策性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根据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白钦先,1998),作为政策性金融学研究对象的政策性金融资源,包含着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和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三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从基础性核心政策性金融资源来看,政策性金融学研究政策性货币资本或资金量的高效筹集、融通和合理分配、利用。融资的高效性,体现于资金来源的充足性、优惠性、可得性和稳定性,这是政策性金融机构赖以发挥其功能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微观层次或基础层次上政策性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集中体现于对需要政府政策性扶植的强位弱势产业、弱势地区、弱势领域和弱势群体,按照信用原则和特殊的金融规则提供贷款、保险、担保和投融资服务。

第二,从实体性中间政策性金融资源来看,政策性金融学研究政策性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工具体系两大类,大体上与戈德史密斯(1969)所称的金融结构相一致。作为政策性金融制度形式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政策性金融资源配置的宏观主体,实现的是资源配置的宏观社会合理性目标。所谓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由一国政府或政府机构发起、出资创立、参股、保证或扶植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但并非不盈利),以国家信用为基础,按照特殊的金融规则(如非主动竞争性盈利规则等)运作,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特定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法律限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某种特殊政策性投融资活动,从而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稳定、进行宏观经济调节管理工具的金融中介机构。

发挥政策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要求实体性中间政策性金融资源保持一个合理的结构。这体现于对商业性金融资源没有或很少涉足配置的落后地区和领域,应及时建立健全政策性金融机构。李扬(2006)在“政策性银行改革与转型国际研讨会”上指出,目前中国最该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地方却没有政策性金融机构,比如住房领域,就应当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同时,政策性金融机构也要在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突出特色,引领金融创新的浪潮。在这方面,如出自法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混合贷款”和“网上信用评级”业务,就是在商业性金融领域绝无仅有的金融创新。我国的政策性银行也是国内率先引进现金流量表的,体现出政策性金融应该具有的超前诱导性特有功能。

第三,整体功能性高层政策性金融资源,是政策性货币资金运动与金融体系、政策性金融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如果说上述两个层面的政策性金融资源是政策性金融资源的“硬件”,那么政策性金融整体则为政策性金融资源的“软件”。政策性金融功能的优化和健全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重要方面。政策性金融主要是针对商业性金融功能作用的不足和缺陷而发挥自身特有的功能,特别是对商业性金融的首倡诱导与虹吸扩张。通过功能互补来提高金融的总体功能效应,强化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的效能。当前,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健全独立的政策性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因为良好的金融法律生态环境是维系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二者协调有序运作的基石和可靠保障。

政策性金融学的研究对象与政策性金融学的任务有着密切的关系。政策性金融学的对象制约着政策性金融学的任务,政策性金融学的任务实现着政策性金融学对象的要求。政策性金融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政策性金融这一宏观现象的产生、发展及运动的规律。具体地说,政策性金融学任务的内容主要包括:(1)揭示政策性金融质的规定性,划清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界限,阐明政策性金融与其相近学科的关系。(2)揭示政策性金融的产牛、确立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理论根基,阐明政策性金融活动的基本原理,明确政策性金融活动的基本规则。(3)阐明政策性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规律和内在矛盾,为正确处理政策性金融业内部关系提供理论指导。(4)阐明政策性金融与政府及国民经济中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政策性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5)揭示政策性金融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在其业务经营中的体现,为制定和调整金融产业政策,促进政策性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三、政策性金融学的研究内容:POF-SFE框架

下面,借鉴金融效率研究的SFE方法(沈军,2006;白钦先等,2007),把政策性金融学的研究内容整合在政策性金融结构(Policy-oriented FinanceStructure)、政策性金融功能(Policy-oriented FinanceFunction)与政策性金融效率(Policy-oriented Fi,nance Efficiency)(简称POF-SFE框架)的系统视角内进行一般分析。

(一)政策性金融功能是政策性金融学研究的基轴

政策性金融功能是联结政策性金融与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关节点,也是联结政策性金融结构与政策性金融效率的桥梁。任何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都是为了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帮助不同的地区

或国家在不同的时间配置和使用经济资源。金融机构的形式、监管机构的形式都应该基于功能观点进行重新整合。(D.B.Crane,R.Merton,Z.Bodie,etc.,1995)基于功能观视角分析金融中介,不仅是金融分析范式的重大转换,也是研究政策性金融的理论根基。金融功能不仅包括一般金融功能和商业性金融功能,而且也包括政策性金融的特有功能。不同类别的金融功能既相互对立、又有机统一于金融总体功能之中而相得益彰,而金融总体功能的优化和健全也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否则,对金融功能的研究将会是不全面、不完整的,对金融理论的认识也将是片面的,对金融实践也是有害无益的。所以,我们应该首先从理论上重视对政策性金融特有功能或个的研究。只有首先深入系统地研究政策性金融的基本功能、核心功能和衍生功能,也才能更好地认识政策性金融,从而进一步探究政策性金融功能的实现机制和政策路径。当然,与功能有正相关与负相关一样,政策性金融功能也有正功能(显功能)与负功能(隐功能、反功能)之分。其正功能体现在适度的、优化的政策性金融结构,从而可以促进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负功能则会延滞金融发展,进而延滞经济发展。

(二)政策性金融结构是政策性金融学研究的主体

政策性金融结构是政策性金融体系功能的主要体现,不同国家和地区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区别也主要是表现在其政策性金融结构之间的差异方面。政策性金融结构作为衡量各国和一国不同地区政策性金融发展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自然也就成为政策性金融学研究的主体。自从美国著名的金融学家戈德史密斯最早提出“金融结构”这一概念以来,国内外经济金融学者对金融结构理论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和分析,也提出了不同的金融结构观。在此基础上,本文所指的政策性金融结构,是政策性金融相关要素的组成、相互关系及其量的比例。政策性金融相关要素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复杂性与层次性。例如,国内政策性金融与国际政策性金融、地方政策性金融与国家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政策性银行金融与非政策性银行金融、政策性金融机构与政策性金融工具、政策性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政策性金融资产与政策性金融负债、政策性金融负债中政府融资与市场融资、政策性金融与经济发展、政策性金融功能与金融发展、政策性金融理论发展与政策性金融发展……都是政策性金融的相关要素。它们之间可以有太多的排列与组合,都可以形成一种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许多可计量的政策性金融要素,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量的比例或比率(如政策性金融相关率PFIR等),从而形成一种政策性金融结构。

(三)政策性金融效率是政策性金融学研究的归宿

金融效率是一个全球性论题,也是金融基础理论中亟待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政策性金融效率问题也应该成为政策性金融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然政策性金融是一种资源、一种稀缺而特殊的国家战略资源或政府资源,那么政策性金融效率即为政策性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政策性金融效率是政策性金融正功能的直观体现,能够比较好地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的有机统一。因为,一方面,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是强位弱势产业、弱势地区、弱势领域和弱势群体,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合理性要求。这也可以说是政策性金融资源配置的宏观效率。另一方面,政策性金融活动严格遵循信用的有偿性原则和特殊的金融规则,体现了一种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效率性目标。这也可以说是政策性金融资源配置的微观效率。所以,政策性金融效率包含了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效率。同时,政策性金融效率也是政策性金融质性发展与量性增长的有机统一。这种质性发展实际上是指在“六大协调均衡”基础上的政策性金融可持续发展(白钦先、王伟,2004),而政策性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也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量性增长则体现了以虹吸诱导为导向的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协调发展的量的比例关系。

四、政策性金融学的学科体系结构

政策性金融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和创建。这里,从基础理论、机构运作和国际借鉴三个层面来进行构建。如图所示。

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篇,分别论述政策性金融质的规定性,政策性金融外延与政策性保险,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区别与联系,政策性金融与开发性金融的理论辨析,政策性金融机构含义及特征;政策性金融历史演进探源,制度变迁理论与政策性金融演进的自然历史规律,国内外政策性金融的产生与发展,中国政策性金融制度的永恒性与现实性;政策性金融的理论根基,包括市场失灵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以及政策性金融的基本经济学和金融学含义;金融功能观与金融范式理论,基于市场原则的政策性金融功能观,政策性金融的主导性核心功能,政策性金融功能的实现机制;产权理论与政策性金融治理模式,政策性金融立法特征及内容,政策性金融监督机制与权力结构,中国政策性金融立法的实证分析,中国政策性金融治理结构的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外部关系,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与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关系、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与其客户的关系,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关系。

篇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与国际接轨,尤其是在加入WTO以后,高等教育国际化更成为一个不可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布后,天津大学率先颁布《天津大学国际化战略实施纲要》,成为国内首个推出国际化战略实施纲要的高校[1]。此后,许多高校纷纷将国际化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制定了突出自身优势、各具特色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极为广泛,涉及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国内外教育界普遍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应包括五个方面,即教育理念、办学模式、人员交流、课程体系和学术交流的国际化[2]。教育理念的国际化是指以国际化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扩大高校办学的全球化视野,对国外教育开放与融合,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办学模式的国际化是指国际合作办学:一是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招收当地学生;二是引进国外教育资源在国内办学,培养本国学生。人员交流的国际化包括学生和师资的国际交流,其中师资国际交流的程度是衡量一所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主要通过两个指标来反映:一是外籍教师所占的比例;二是本国教师中具有在国外留学、进修或学术交流经历的比例。学生的国际交流主要包括招收外国留学生以及本校学生到国外学习交流两部分。学术交流的国际化是指开展国际化科研课题研究、科研成果的国际影响以及参加或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二)金融学课程体系

国际化的内容课程体系的国际化是更深层次的国际化,是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下,构建国际化的金融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必要途径。金融学课程体系的国际化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开设国际性(或者涉外)内容的课程,如开设世界经济、国际法律、国际关系等课程,或在已开设的课程中增加国际化内容,如增加国际背景、国际案例、外国文化等;第二,开设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讲授的课程;第三,课程实施的国际化,即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授课时间和地点等的国际化[3]。

二、金融学课程体系国际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几年教育教学改革,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不断优化。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以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中介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保险学、国际金融、公司理财、金融工程、投资学为核心的主干课程,基本涵盖了金融学的主要领域;二是各高校依据各自优势、培养目标和模式设置的各类选修课程,如会计学、财务管理、投资银行学、期货市场原理与实务、信贷理论与实务等。但是,由于我国金融体系主要以国有银行为主、市场化程度不高、金融业开放程度较低、金融活动深受政府干预和影响,我国高校在设置金融学课程体系时仍然偏重于宏观理论,微观金融比重偏低,定量分析和实践环节有所欠缺[4]。

(一)金融学课程体系的国际化现状

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在国际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提出金融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新形势下,我国许多高校都制定了金融学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金融人才。第二,课程体系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在保持宏观金融研究与教学优势的同时,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公司金融、金融工程、衍生金融工具等微观金融理论与技术课程,以及银行实务、外汇交易实务、证券投资实务等实际操作课程,弥补了原有课程体系的不足。在已开设的课程中,各高校纷纷增加国际性内容,如对金融理论的国际背景和历史介绍、使用国外案例等。此外,一些高校利用自身的师资和学术优势,直接与国际著名大学的金融学教学接轨,在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逐步缩小与国际一流水平的差距。第三,开设双语课程,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或引进教材。近年来,随着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我国高校均开设了一定比例的双语课程,使用国外原版教材,中文讲授或中英文交替讲授,一些重点高校还开设了全英文课程。此外,许多高校加大了引进国外优秀金融学教材的速度,各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国外大学金融学专业教材,高校在教学中选用国外翻译教材甚至原版教材的比例大大提高。第四,采用科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式。我国高校金融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教学方式多样化。一般高校都具备了多媒体教学条件,一些高校还开办了网上教学和金融证券实验室。一些高校推广案例教学,通过对各类案例(尤其是一些国外案例)分析与讲解,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一些高校通过开设各类实务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

(二)金融学课程体系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国际化建设成绩显著,但仍存在不少问题。1.国际化课程体系尚不成熟,差距明显。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国际化还处于各自为政的境况,尚未制订成熟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和国际化课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缺乏对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指导,从而影响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培养质量。首先,由于我国金融学处于传统金融向新金融的转型期,我国高校的金融学课程体系带有很强的过渡特征:在“宏观金融研究”框架下增加部分“微观金融”和“实务内容”。但是,这种具有临时过渡性的金融学课程体系具有非常明显的缺点:系统性不强,修补痕迹明显;必修和选修课程比重设置不合理,选修课程的范围及选择较小;各课程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与协调,知识结构不完整;微观和实务课程比例较低;引进国外金融理论或课程时,没有与国情相结合,脱节现象严重。其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国际化程度不高。我国金融体系基本上属于具有明显传统金融特征的封闭式金融体系,虽然也与国外金融中介存在各种业务联系,但并未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因此,大多数高校虽然开设了国际金融理论、外汇业务、国际结算等国际课程,增加了国际内容,但依然缺乏对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市场运作方面的深入了解,运用国外案例、介绍国际背景历史时往往流于形式。2.双语教学比例较低,无法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双语教学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主要包括三个层次:(1)半外语型,即使用外文原版教材,中文讲授;(2)混合式双语教学,即使用外文教材,中英文交替讲授;(3)全外语型双语教学,又称沉浸式双语教学,即以外语讲授教学内容,教学中不使用汉语。2001年,教育部颁布《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其中对于高度国际化的金融学科,要求“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然而,我国高校金融学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并不令人乐观:首先,我国高校金融学双语教学层次较低,主要处于前两个层次,即使用外文原版教材,中文授课,或中英文交替授课,距离第三层次的双语教学还有一定的距离。其次,我国高校金融学双语教学比例较低,与教育部的要求有差距。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985高校全英语课程比例不到10%,211高校不到2%,而大部分其他层次高校都是零[5]。3.国际化教材的使用效果有待提高。在推广双语教学时,我国高校有两种主要的选择教材方式:一是直接使用外文原版教材,一是自编英文教材。某些高校出于经济利益或其他考虑,排斥国外优秀教材,而是使用自编英文教材,由于受授课教师学科背景和英文水平的限制,自编英文教材容易出现随意性和语言偏差的问题,严重影响双语教学质量。大部分高校使用引进的原版教材,但由于原版教材在内容编排、知识的广度深度等方面不太符合我国金融学的教学要求和实际,加上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均未达到要求,导致使用效果事倍功半。4.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有待更新。为了提高金融学教学的国际化程度,一些高校积极进行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模拟教学、多媒体手段、网络教学等先进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尝试。但是,许多高校金融学教师仍然沿用“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常常是一门课程从头到尾都由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由于大量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未应用到高校金融学教学中,从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弱、教学效果差。

三、加速金融学课程体系国际化的建议与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应积极采用措施加速金融学课程体系的国际化。

(一)制定政策,明确金融学课程体系国际化的要求

为了推动金融学课程体系的国际化,高校应明确国际化发展目标,出台金融学教学与科研的国际化标准,确定优化金融学课程体系的目标,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二)优化金融学课程体系

不断完善现有的金融学课程体系,将其分为“宏观金融模块(含金融学、国际金融、中央银行学、保险学、金融工程等课程)”、“微观金融模块(含金融市场学、金融中介学、公司金融、个人金融、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等课程)”、“金融技术模块(含金融统计、金融计量等课程)”和“金融实务模块(含银行实务、证券投资实务、外汇交易实务等课程)”[6];在十门核心课程外增设更多的微观金融、金融技术、金融实务课程,以选修课形式供学生选择(见表1)[7]。首先,对已开设的金融学课程进行梳理,注重各课程和教学环节在内容上的分工与衔接,明确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范围,避免内容重复和真空地带。其次,在设计课程的先后次序时,要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内在逻辑关系,合理地设计课程教学顺序,保证金融学教学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三)建立健全双语授课的课程体系

建议对国际化程度高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如国际金融、金融学、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等课程。对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选修课程则可以选用翻译的国外教材或国内优秀教材,中文授课。在双语教学层次上,建议先从低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开始,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积累,逐步过渡到较高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在条件成熟时,可在高年级开设的课程中选择几门(核心或选修课程)进行全外语型双语授课。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方式,使学生从心理、能力和英语思维上逐步适应双语教学模式(见表1)。此外,在具体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建议分班教学,即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将英语水平大致相当的学生分在一个班里,接受最适合的双语教学模式。

(四)推进金融学教材的国际化建设

建议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快教材的国际化建设,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先进性。国外出版的教材一般都配有教学目标、讲义大纲、练习、课堂活动建议等资料,课堂演示文稿、教学光盘、习题库及答案、学习指导、网上资源、教学网页等教辅材料,能够为教师教学提供充分的参考,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国外出版的教材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在引进国外教材时要特别注意甄别教材的质量。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学科和教学专家成立进口教材审查机构,对拟引进的教材、音像、教学辅导材料进行审查和管理。此外,在使用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所授内容的本土化,切忌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建议向学生推荐相应的中译本作为参考书,增加我国国情或案例内容。

(五)采用国际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篇9

一、加强林业金融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林业金融学是现代金融学的重要分支,是金融学与林业经济管理等学科相互交叉而形成的新兴学科。林业金融学在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促进优势学科和林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林业金融学科的建设,建立高层次的林业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基地和现代林业金融人才培养基地,可以为解决林业金融理论创新滞后于林业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和破解林区“三林”问题等提供持久的、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所谓“三林”,是林业、林区和林农的统称,是借用“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概念延伸而来的。所谓“三林”问题,就是由林业生态资源短缺、林区经济危困、林农生计困难而引发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统称。林业资源的自然属性和较强的生态外部性,使得“三林”问题有着与“三农”问题、“三渔”问题不同的特点。由于林业资源具有较强的生态正外部性,林木的生长周期长、投资风险较大,所以个体林农缺乏投资的积极性,需要国家财政的扶持补贴和金融支持。

(一)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急需金融理论的指导和学科的支撑

我国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的流动逐渐活化;再加上森林资源的升值预期吸引了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向林业聚集,所以林业资本的洼地效应得以显现。因此,适时开展林业金融理论的创新研究,创立林业金融学科,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金融服务工作,是破解林业融资难题的长效途径,是保障林权制度改革和巩固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根本举措,也对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以及实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1]。

(二)林业和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林业金融学科培养专业人才

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发展使社会对金融人才尤其是国际金融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所以加强金融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开创与发展林业金融学科,既有利于搭建林业金融理论创新研究的平台,又能大量培养符合林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金融人才,特别是培养金融实业人才和金融管理人才。而林业金融人才充实到林业金融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领域,不仅有利于推动林业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促进林业产业与金融市场的结合,从而为林权改革提供支撑;而且有利于为林农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提高林业产业资金的运行效率,从而促进林业产业化的进程,促进新时期林业发展的转型和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三)林业金融理论发展滞后,需要林业金融学科的引领来实现超越

长期以来,我国的林业发展与金融之间还没有形成相互结合的理论体系和市场机制。我国林业金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论是在研究方向、研究方法还是在研究基础方面,都与国际领先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加快林业金融学科的建设,借助学科平台提高林业金融的研究水平,明确林业金融的发展方向,使林业金融研究逐步由零散、无序和个别的分析与考察过渡到综合、系统和整体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实现林业金融理论发展的超越;同时,把林业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产品设计的研究置于林权改革的整个过程中进行,从而有效地解决林业金融服务功能单一和林业金融发展滞后等问题,为林权改革和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

(四)林业金融研究的基础薄弱,需要谋求林业金融学科与国际的接轨

随着金融理论的发展与深化,在国际上,相关研究强调从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进行总体研究,并追求其对社会经济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方法方面,注重计量经济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的运用。同时,国际上有关林业金融的研究历史悠久,研究基础相当雄厚,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为林业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2]。而我国林业金融研究的基础薄弱,在林业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和金融产品创新实践方面更是严重滞后。因此,通过加强林业金融学科的建设,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不但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层次,还将为林业金融学的研究工作带来新的启迪,从而缩小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升我国林业金融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

实际上,早在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与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三明市政府就联合开展了“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应及其深化研究”项目研究,对林业的投融资与金融创新进行了研究;2007年国家林业局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展了“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课题研究,随后国内其他综合类院校也开展了有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金融服务的研究。多年来,北京林业大学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金融理论研究方面积累了雄厚的研究基础,完全可以抓住林权制度改革这一有利时机,将林业经济管理与金融学2个学科的优势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优势资源,加强林业金融学科的建设,大力开展林业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的研究,突出学科特色。这将有助于提升北京林业大学在林业金融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影响力,也将为林业金融领域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做出新的贡献。

二、林业金融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我国林业金融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林业金融学科的发展严重滞后。因此,面对现实的挑战,必须从强化林业金融学科建设入手,明确学科发展方向,提高林业金融理论的研究水平,为推动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金融支持体系建设提供创新的知识体系。

(一)林业金融学科定位模糊,学科的核心内容和体系架构需要凝练

林业金融学科主要是从金融学和林业经济管理这2个学科演化而来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财政金融体系的建设还在探索之中。同时,尽管林业金融学科属于金融学科范畴,但又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不同于纯粹的金融学科。目前,林业金融学科作为一门交叉性极强的应用经济学科,在吸收金融学、林业经济管理、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理论进行融合创新,形成区别于农村金融、城市金融和其他产业金融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林业金融学科,建立一套完整的林业金融学科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等方面,都尚未真正破题。正是由于对“什么是林业金融”“林业金融的需求特征和金融供给状况如何”“林业金融服务体系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区别在哪里”“设立林业金融机构干什么、怎么干”这些问题的认识模糊不清,所以目前我国始终没有建立一个符合林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林业金融产品的创新也极其乏力。因此,必须正视各种结构矛盾,探索林业金融的发展方向,对林业金融学科的核心内容进行界定,搭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架构,重构我国林业金融服务体系。

(二)林业金融研究存在偏差,研究思路、重点和方法需要明确

多年来,我国无法建立林业金融服务体系,除了林业金融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复杂、难度大这一客观原因之外,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对林业金融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不充分,大部分的研究对象和成果主要是集中在对国家出台的有关林业金融政策的解读和论证上,学术研究的重点和研究思路偏离了解决问题的方向,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较多地局限于传统,现代的手段较少。林业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关系着学科的后续研究和相关决策的正确性,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滞后,不仅会延误学科的发展,也不能为相关决策提供准确、有意义的支持。因此,林业金融学科的建设重点应放在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上。如果基础理论是错误的,那么在其指导下的改革就不可能成功。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的最终失败就是很好的例证。其改革的目的原本是为了发展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结果却是这些金融机构全部或者部分撤出了农村市场,背离了国家建立这些金融机构的初衷。即便部分金融机构没有撤离农村地区,但也大都充当了“存款机”和“输送机”的角色,把农村和林业的资金源源不断地输出到了城市和其他产业领域,而农村和林业发展与再生产的资金仍然匮乏。

(三)林业金融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不够,需要进行跨学科的融合

目前,部分专家和学者提出要加大金融学、林业经济管理、产业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力度,通盘考虑林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一揽子规划农村金融体制和林业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但是,相关的研究并没有从宏观角度对农村金融体制的构建进行深入的探讨,没有考虑各种农村金融供给机制与林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协调和整合;甚至有的研究认为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就是林业金融服务体系改革的全部,认为农村信用社的问题解决了,金融支农(林)问题也就解决了。由于林业融资制度以及技术条件的运用有其特殊性,所以运用一般的金融理论来解释林业融资问题往往显得很牵强。因此,要破解“金融财政如何支持林业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如何支持林业产业发展和林农增收”“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如何进行职能定位与业务拓展”“商业性金融机构如何介入林业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村信用社如何改革才能形成高效率的投资机制”“农村民间金融如何实现规范化管理”“森林保险市场如何培育和发展”“公共财政的阳光如何洒向林业和林农”等问题,就需要在学科交叉的层次上进行融合与理论创新。

(四)对林业金融学科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科研平台和教材的建设有待加强

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近几年学校承担的林业金融方面的国家、省部级大型课题较少,无论是校内的投入还是来自外部的科研经费都严重不足。这既影响了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储备,也导致无力构建校内的林业金融实验室以及校外的科研和实验基地,进而间接地导致林业金融理论的研究与实际需求脱节、已有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转化。同时,投入不足还影响了林业金融学科专业教材的建设,导致林业金融方面的教科书品种不多、数量有限,且教材内容大都局限于我国的农村金融领域。

三、林业金融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与保障措施

林业金融学科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认真谋划,深入研究我国林业金融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路径,科学设计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学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突出学科研究的特色和重点,加强学科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学科的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的能力、水平和实力,从而适应新时期林权改革和林业经济发展的趋势,培养、造就和输送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林业金融管理人才,并通过构筑林业金融科学研究的平台与基地,为林业金融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3]。

(一)明确学科发展的思路,确定阶段发展的目标

1.学科发展的思路

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林业金融学科发展的思路确定为:通过金融学、林业经济管理、会计学、统计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优势互补、相互协调,把林业金融学科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重点学科;部分研究成果要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构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林业金融理论与政策支持体系,并将其应用于我国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金融体系建设的实践中。

2.学科阶段发展的目标

(1)根据林权改革和林业产业发展的需要,编制林业金融学科的发展规划,研究与确定林业金融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分别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阶段开设“林业金融学”课程,并将其作为金融学、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同时编写林业金融学教材;在金融学硕士点和林业经济管理博士点设置林业金融理论研究方向。

(2)根据社会对林业金融人才的需求情况,确定林业金融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林业金融理论研究的前沿以及林权改革和林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明确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研究与创新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组建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提高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3)研究与构建林业金融学科核心课程体系,通过完善教学内容体系,使学生全面构建林业金融相关课程学习的框架体系、把握林业金融理论发展的历史和脉络、了解林业金融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了解和掌握金融支持林业产业发展的经济学机理,以达到能够运用现代金融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分析现实的林业经营主体投资和融资决策行为的目的。

(4)建设林业金融学科的研究和实践基地,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校企、校区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各科研机构之间的合理分工与衔接,推动产学研之间的紧密结合,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研究成果的转化能力。

(二)突出学科发展的特色,选准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为了实现林业金融学科的发展目标,必须突出学科特色,确定研究重点;并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学科力量相对集中。林业金融学科主要是运用现代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观点,对林业金融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林业金融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为研究重点,以林业经营主体和林业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林业金融学科研究方向的确定,首先要参考国外相关学科的研究情况,并结合我国林业产业的特征、林区经济的发展特点和林权制度改革的现实情况等;其次,要克服以往用农村金融等原理来解释林业金融服务中的现实问题、用农村金融研究代替林业金融研究的倾向;最后,要对我国林业金融发展各阶段的情况进行系统的总结,着眼于林业金融的本质问题,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对金融机构的形式进行修修补补上。根据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以及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林业经营主体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林业金融学科重点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应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①林业金融支持的地位、作用、路径与体系建设;②林业金融需求主体的特征与林业金融资源供给状况的研究;③林业金融供给体系及林业金融供给主体(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行为的研究;④基于收益与风险的林业产业引资能力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⑤林业金融工具(产品)与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⑥林业公共财政体系与金融支持体系协调机制的研究;⑦政策性金融支持林业的发展模式研究;⑧林业经营风险形成机制与风险管理策略的研究;⑨林业经营主体借贷行为与信贷政策支持体系建设的研究;⑩森林保险制度的研究;瑏瑡林业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可行性与风险管理的研究;瑏瑢金融机构支持林业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发展模式研究;瑏瑣林业金融机构成立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瑏瑤林业金融支撑体系与相关配套政策的研究;瑏瑥林业金融立法与法律体系建设的研究[4]。

(三)提升学科综合实力,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林业金融学科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尤其需要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因此,在林业金融学科建设中,要注重吸引和引进外来人才,组建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高素质的中青年人才为骨干、以在校博士生和硕士生为后备力量的结构合理的学术研究团队,以提高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一流学科的建设,必须造就一支一流的学术带头人队伍。学术带头人队伍的建设,首先要着眼现有人才的培养和提高,要制定学术和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要为现有人才提供进修、提高的机会。其次要通过制定更为宽松灵活的政策,以优厚的待遇多渠道引进金融、财政、林业经济管理领域的高级人才。第三要通过聘请客座教授、访问学者,或直接引进校外优秀人才等多种形式,优化学术队伍的结构。第四要通过人力资源的整合,形成结构合理的林业金融学科的创新群体。一流学科的建设,还要鼓励学术团队开展创新研究,要支持他们在国家需求与林业经济前沿相结合的基础上开展基础研究,寻求新的科学发现;要积极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资金的支持,提高林业金融学科的研究起点,不断提升林业金融学科的综合竞争力。

(四)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提高林业金融人才的培养质量

课程体系建设是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关键。林业金融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主要着眼于以下3个方面:第一,根据林业金融的发展趋势,丰富课程体系内容;通过设置“林业金融专题”等特色课程,以及增加新型的金融活动和业务方面的课程,如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管理、投资基金管理等课程,以满足“专通结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求。第二,促进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国际化。课程设置要体现国际化特点,把国际上的一些林业金融热点问题和领域纳入课程内容;同时积极采取英语授课方式,并采用国外的原版教材,从而把林业金融前沿理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第三,增强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的弹性,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课程的学时和课程的性质(选修或必修)。总之,在林业金融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根据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积极与国际接轨,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和修订课程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超前性,从而使所培养的学生更好地适应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5]。

篇10

我国各经济院校的金融专业在专业建设、专业师资、专业成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一些重点财经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在各方面实力较强,其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质量、效果也较好,而一些非重点财经院校,尤其是一些农林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处于弱势,其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以湖南某农林院校为例,分析其金融双学位教育现状,发现金融双学位教育存在教学管理松散、教材选用缺乏针对性、毕业论文质量有待提高、缺乏对双学位学生的学习指导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双学位教育

一、双学位教育概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急剧膨胀,同时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导致一些学科之间的融合越发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变化。我国高校双学位是指本科生主修第一专业的同时,修读不同专业学科课程(第二专业),在达到第一专业、第二专业毕业条件时,同时获得第一专业学位和第二专业学位。双学位教育作为一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已在我国高校普遍实行,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多元化人才。金融学双学位教育作为双学位教育的专业之一,为社会经济部门提供具备一定金融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1]就业形势的发展要求金融学高等教育构建知识结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借助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开展,鼓励、指导非金融专业学生理性选择双学位专业,加强非金融专业与金融专业在构筑课程培养体系和教学实践中的沟通,促进学科交叉走向融合,可以扩大学科交叉的广度,提高学科渗透的深度,实现培养金融专业特色化、知识多元化、能力复合型的专业人才的目标。[2]由于我国各经济院校的金融专业在专业建设、专业师资、专业成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从各经济院校的金融专业排名来看),985、211经济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在各方面实力较强,其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质量、效果也较好,而一些非985、211院校,尤其是一些农林院校的金融学专业本身对其他专业来说就是弱势专业,其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本文以湖南某农林院校为例,在分析该农林院校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其金融学双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二、农林院校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现状

湖南省某农林院校的金融双学位教育是该校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为发挥学校多学科优势,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职场竞争能力,面向全校招收金融学双学位学生。预期目标是使其他专业的学生通过金融双学位期间金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了解并掌握金融学科相关专业知识,增强其在职场的竞争筹码,毕业后可从事金融相关工作。该校金融学双学位要求学生修满60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32学分,实践课程28学分(见表1、表2)。由该校统一颁发金融学双学位专业证书,在修满学分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实习和金融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后,在获得第一学位的基础上由学校统一颁发经济学学士学位。学制2年,招收对象为该校全日制在籍非经济类专业的本科大一、大二学生,授课方式为单独开班,上课时间基本安排在周末、假期等时间,金融双学位课程安排与金融学第一专业的学生专业课程安排相似(见表1、表2)。招生后,将金融双学位学生分为春季班和秋季班,招生时间分别为每年的3月份和9月份。从2013年3月开始招生到2016年3月份,该校金融学双学位学生共753人,开办了13春秋、14春秋、15春秋、16春等7个班,顺利毕业56人,退学14人,为社会输送具有金融学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56人。该校金融学双学位教育课程设计包含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课程较为多元化,让金融双学位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对金融专业都有较深理解,因此,该校金融双学位教育取得良好效果,获得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双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较为松散

根据调查发现,湖南省某农林院校金融双学位教学管理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在2013春季班开始上课时,双学位学生还较为认真。但该校金融学双学位教学多安排在周末、假期上课,上课时间集中,一般是一整个上午或下午的课,学生学习疲劳,缺乏兴趣,连续上课导致任课教师也非常辛苦,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此外,双学位教学安排在周末、假期上课造成学生逃课现象严重,有时100多人的课堂,实际到课学生只有10-20人,到课率极低,严重影响任课教师的上课积极性。若是第一专业的学生逃课率达到一定比率,任课教师可以取消其考试资格,但取消考试资格的规则在双学位教育中行不通,在双学位学生的观念里,他们是花钱来修双学位学分的,不让他们考试是不合理的。如此便造成任课教师与双学位学生之间的矛盾,而任课教师有时也会基于学院双学位教育的招生情况,被迫放弃原先遵循的一些原则,让不具有考试资格的学生参加考试,进而影响培养质量。另外,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导致各种教学通知不及时。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开设双学位专业的院系也往往缺乏必要的教学质量监督,不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

(二)理论课程设计、教材选用缺乏因材施教

根据调查,湖南省某农林院校金融学双学位教育的理论课程设计、教材选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内容与金融第一专业的学生没有太大差别,教学方式与金融本科的教学方式是一样的,未能做到因材施教。而金融双学位教育对任课教师没有考核机制(如督导评价、学生评价等),导致金融学双学位任课教师上课较为随意,往往是任课教师想上哪部分内容就上哪部分内容,上到哪就考到哪,金融双学位学生知识覆盖面有待提高。此外,根据调查,金融双学位教育理论课程设计中,一些理论课程的考核也通常采取开卷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双学位学生上课不积极,考试带本书来考试即可,甚至有些学生到考试的那天才翻开教材应付考试。由此金融双学位教育教学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同时,金融双学位学生之间也互相传递信息,双学位文凭随便混一下就可以拿到,这届传递信息给下届,如此循环,双学位学生学风令人担忧。

(三)双学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金融双学位教育分为理论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计划,前文分析了双学位理论课程教学的问题。在实践教学环节,该校的金融双学位教学同样存在问题,如实践教学课时较少且流于形式。笔者认为,金融学双学位学生因其第一专业为非金融专业,所以金融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较为缺乏,而实践教学是让其对金融知识有感性认识的教学方式,相比传统理论知识的面授,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并消化。而在实际中,金融双学位教育的实践教学课时较少,有教师指导的专业认知和实验仅16个课时,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和金融市场交易模拟都只有6个课时,学生在如此少的实践课时中难以深入了解业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笔者认为应增加金融学双学位教育实践教学课时,让双学位学生对金融实践知识有充分认识和感知,增加金融学专业学习兴趣。

(四)双学位毕业论文质量有待提高

湖南省某农林院校金融学双学位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堪忧。部分双学位毕业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都流于形式。学校对第一专业的毕业论文要求,毕业论文的重复比率不得超过20%,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督促学生撰写论文,对专业知识加深理解并掌握。而对双学位教育的毕业论文,学校并没有相关的要求,导致双学位毕业论文质量低下,抄袭现象严重,甚至存在这届的双学位学生直接拿上届的双学位学生毕业论文充当自己毕业论文的现象,学生应付心态严重。在毕业论文选题方面,一些金融专业双学位学生的毕业论文与金融专业无关,在答辩环节出现一问三不知,甚至连指导教师是谁都不知道等现象。部分双学位学生认为双学位毕业答辩只是形式,最终都会让他们通过,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亟需改变。

(五)金融双学位教育缺乏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学生所在院系和开设金融双学位专业的院系对学生缺乏必要而有效的学习指导,导致一些学生在选择金融双学位专业时,不知所措,盲目从众。有的学生修读一段时间后,由于没有兴趣或者处理不好主修专业与双学位专业的关系而中途放弃。有的学生虽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但由于专业相关基础知识薄弱,又缺乏教师的必要指导,学习起来非常困难,最后也只得放弃。还有些学生没有把握好主修专业和双学位专业的学习进度,等到毕业时,主修专业的学分要求已达到,但双学位专业没完成,而无法获得双学位。

四、促进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双学位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金融专业双学位教学管理

首先,加强教学管理,借鉴第一专业的教学管理经验,对于逃课率达到一定比率(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的学生一律取消其考试资格,同时作为教学底线,决不能突破,对学生按时上课起到威慑作用。[3]第二,改变现行集中上课的模式,上课形式可以多样化。对于金融学双学位的理论专业课程,学生可以选择集中上课也可以选择到第一专业的课堂去旁听,由学院公布第一专业和双学位金融专业课程的课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与时间,自行安排上课时间。第三,规范考试制度。建议金融双学位专业课程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这样可以合理考察双学位学生对金融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对学生自由选择上课时间的呼应,集中上课或旁听课程的形式均可,通过闭卷考试检查对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

(二)针对金融专业双学位学生因材施教

现行金融学双学位教学的理论课程设计、教材选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与金融第一专业的学生没有太大差别,教学方式与金融本科的教学方式相似,没有因材施教,金融学双学位的教学效果也不佳。应根据金融学双学位学生的特征,从课程设计、教材选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方面入手,制定符合金融双学位学生特征的培养方案。如在教材选用上,应选用一些应用型规划教材,浅显易懂,易于学生接受;教学计划应偏向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双学位学生对金融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增加其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学习。[4]这需要像金融专业本科生一样,为金融双学位学生配备专业指导教师,而且要在入学伊始就配备指导教师。如此可以进一步加深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为后续毕业实习指导和毕业论文写作铺平道路。

(三)落实金融专业双学位实践教学环节

对于金融学双学位实践教学环节课时较少且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建议增加金融学双学位实践教学课时,双学位学生在入学时即为其配备实习指导教师。如有资源的教师可为学生介绍实习单位,即使资源较少的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在实习期间提供指导。同时,由指导教师结合实习单位的意见,考核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并进行评分。

(四)严格把关金融双学位毕业论文设计

任何高校、任何专业的毕业论文都是考核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之一。为进一步提高金融学双学位毕业生质量,应对双学位毕业论文从严管理。如要求选题必须与所学双学位专业一致;要求写开题报告、对毕业论文正文进行,重复率要控制在20%以内;答辩给予通过或不通过(进行二次答辩)等一系列措施,以引起双学位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

(五)加强对金融双学位学生的学习指导

如前所述,一些非金融专业、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选择攻读金融学双学位后,由于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又缺乏教师的必要指导,学习起来非常困难,最后也只得放弃。为提高非金融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为非金融专业、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一些基础性的经济、金融专业课程,选用教材也要合适,应浅显易懂,不应与本专业学生选择同类教材。[5]同时,与本专业学生一样,应为金融双学位学生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职责包括指导学生进行专业认知、专业学习、毕业选题、设计、实习等。为激发指导教师的热情,应进行绩效考核,如对于优秀毕业论文、获奖等方面给予奖励等。

作者:蔡洋萍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邓学斌.金融学双学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5(10):28-31.

[2]刘灿.中国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2(1):30-32.

[3]程静.地方院校双学位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