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货币的职能范文

时间:2024-02-22 17:4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学货币的职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学货币的职能

篇1

1、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银行管理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金融工程学基础、财政学、管理学原理、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银行风险管理、投资银行学概论、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金融衍生工具等;

2、金融学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包括传统金融学理论和演化金融学理论两大领域,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产物,培养具有金融学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

3、主要研究课题有货币的本质、职能及其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信用的形式、银行的职能以及它们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利息的性质和作用,在现代银行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流通的特点和规律。通过货币对经济生活进行宏观控制的理论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 金融;货币;金融机构;金融学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01―0028―02

金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还有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投资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证券、金银、外汇交易所等。

1 货币的起源

根据历史记载,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在古波斯、印度、意大利等地都有用牛、羊作为货币的记载。

关于货币起源有种种解说:

1.1中国古代货币起源学说。中国古代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主要有两种观点:(1)先王制币说。这种观点认为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出来的。(2)司马迁认为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交换的手段,是为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而自然产生的。

1.2西方经济论著中的货币起源学说。在马克思之前,西方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有以下几种:(1)创造发明说。这种观点认为货币是由国家或先哲创造出来的。(2)便于交换说。这种观点认为货币是为解决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而产生的。(3)保存财富说。这种学说从货币与财富的关系中说明货币产生的必要性,认为货币是为保存财富而产生的。

1.3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关货币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以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马克思的分析首先从商品人手。马克思认为:在人类社会产生初期的原始社会中,人们结合为一个个的共同体,在共同体内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当时,既不存在商品,也不存在货币。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劳动产品也就转化成了专门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商品要进行交换,就要有交换的比例,但交换比例怎么决定呢?能够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只能是所有商品有具有的某种共性的东西,对商品来说,这种共性的东西就是商品的价值一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然而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商品的价值只能通过交换来表现。通过交换,看不见摸不着的价值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外在表现形式,这个形式就是商品的价值形式。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用来交换的剩余产品不多,随着一些偶然的交换行为的出现,价值也就偶然地表现出来,马克思把这个阶段称为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产生,用于交换的物品越来越多,一种物品不再偶然地同另一种物品相交换,而是经常地同许多种物品相交换;这时,一种物品的价值就不再是偶然地被另一种物品物品表现出来,而是经常地表现在许多与之相交换的物品上,有多少种物品与之相交换,就会相应地有多少价值表现形式,马克思称之为扩大的价值形式。

在众多参与交换的物品中,人们逐渐发现有某种物品较多地参与交换。并且能够为大多数人所需要。于是人们就先把自己的物品换成这种物品,再把它换成自己想要的物品,从而这种物品也就成为交换的媒介。这样,直接的物物交换就发展为由某种物品充当媒介的间接交换了。与此相适应,价值表现形式发生本质的变化:不再是一种物品的价值经常地表现在其他许多物品上,而是许多物品的价值经常地由一种物品来表现,价值的同质性通过一种物品更准确的表现出来。这个表现所有物品价值的媒介就是一般等价物,这种价值形式被马克思称之为一般价值形式。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一般价值形式下,交替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几种商品中必然会分离出一种商品经常地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这种比较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当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表现时,这种价值形式就成为货币形式。货币产生以来某形式随着商品交换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和发展。首先是币材,接着是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制货币、存款货币,最后是电子货币。

2 金融和信用

金融是信用货币出现以后形成的一个经济范畴,它和信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1金融不包括实物借贷而专指货币资金的融通(狭义金融),人们除了通过借贷货币融通资金以外,还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来融通资金。信用是指一切货币的借贷。最能表明金融特征的是可以创造和消减货币的银行信用,银行信用被认为是金融的核心。

2.2信用是指一种借贷行为,表示的是债权人(即贷者)和债务人(即借者)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这种借贷行为是指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偿还性和支付利息是它的基本特征。

3 金融机构的构成体系及其功能

金融学中金融机构的功能有提供支付结算服务、融通资金、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服务便利、改善信息不对称、风险转移与管理。

3.1 国家金融机构。国家金融机构体系是指在一个国家里存在的各种金融机构及其彼此间形成的关系。各国的金融机构体系虽各有特点,但在种类和构成上基本相同。国家金融机构主要由管理性机构、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三大类构成。

3.1.1管理性金融机构。管理性金融机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金融管理、监督职能的机构。目前各国的金融管理机构主要有四类:一是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局,二是按分业设立的监管机构如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监督委员会,三是金融同业自律组织如行业协会。四是社会性公律组织和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其中,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局通常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组织机构中居于核心位置。

3.1.2经营性金融机构。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是指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证券交易与发行、资金管理等一种或多种业务,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如各种商业银行或存款机构、商业性保险公司、投资银行、信托公司、投资基金、租赁公司等。

3.1.3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专门配合宏观经济调控,根据政策要求从事各种政策性金融活动的金融机构。这类金融机构的建立旨在支持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发展需要建立r相关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如一些国家为解决银行不良资产而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3.2 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机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际金融机构体系包括政府见国际金融机构、跨国银行、多国银行集团等。狭义的国际金融机构体系主要指各国政府或联合国建立的国际金融机构组织,分为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3.2.1 全球性金融机构。目前,全球性金融机构主要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国际开发协会、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国际清算银行等。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为协调国际间的货币政策和金融关系,加强货币合作而建立的国际性金融机构,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于1945年12月成立,总部设在华盛顿。在成立初期,只有39个成员国,到1992年底增至156个国家。

(2)世界银行。世界银行又称国际复兴银行,是1945年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成立的联合国专门金融机构,于1946年6月正式营业,总部设在华盛顿。它有三个附属机构: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和1988年成立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四个机构合称世界银行集团。

(3)国际金融公司。国际金融公司是专门向经济不发达会员国的私有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的国际性金融组织,属世界银行集团,总部设在华盛顿,1956年建立,它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最多的多边金融机构。

(4)国际开发协会。国际开发协会是专门对较穷的发展中国家发放条件较宽的长期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属世界银行集团,1960年建立。它是为了解决低收入国家贷款问题而成立的,其中工业发达国家为第一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为第二组,总部设在华盛顿。

(5)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成立于1988年,其宗旨是通过向外国私人投资者提供包括征收风险、货币转移限制、违跃、战争和内乱风险在内的政治风险担保,并通过向成员国政府提供投资促进服务,加强其吸引外资的能力,从而促使外国直接投资流人发展中国家。

(6)国际清算银行。国际清算银行是西方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和若干大商业银行合办的国际金融机构,成立于1930年5月,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初建的目的是为了处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赔款的支付和解决协约国之间的债务清算问题。

3.2.1区域性金融机构

(1)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是西方国家与亚洲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合办的政府间的金融机构。1966年在东京成立,行址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其宗旨是通过发放贷款、进行投资和提供技术援助;促使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合作。

(2)非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是非洲国家政府合办的互相性国际金融机构,它成立于1963年9月,1966年7月正式开业,行址设在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它的主要任务是向成员国普通贷款和特别贷款。

(3)泛美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是由美洲及美洲以外的国家联合建立的向拉丁美洲国家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成立于1959年,1960年10月正式营业。行址设立华盛顿。其宗旨是集中美洲各国财力,对需要资金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以发展成员国的经济。

(4)欧洲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于1998年7月1日正式成立,宗旨是维护货币的稳定。总行设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其前身是设在法兰克福的欧洲货币局。组建的欧洲中央银行主要承担组织和推动欧洲统一货币――欧元在1999年1月1日的如期启动,负责有关欧元的发行及管理等事物。

4 金融学学科体系

金融学可分为三大学科体系:微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以及由金融与数学、法学等学科互渗而形成的交叉学科。

4.1微观金融学。它主要含公司金融、投资学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三个大的方面。微观金融学科通常设在商学院的金融系内,它是目前我国金融学界和国际学界差距最大的领域,急需改进。

4.2宏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微观金融学的自然延伸,包括以国际资产定价理论为基础的国际证券投资和公司金融、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等等。第二类是国内学界以前理解的“金融学”,包括“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等专业,涵养有关货币、银行、国际收支、金融体系稳定性、金融危机的研究。这类专业通常设在经济系内。

4.3金融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与金融相关性最强的交叉学科有两个:一是金融和数学、统计、工程学等交叉而形成的“法和金融学”。金融工程学使金融学走向象牙塔,而法和金融学将金融学带回现实。

篇3

关键词:非金融专业;金融学;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53-02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奠定了金融学在现代经济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几乎所有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非金融专业都开设了金融学这门课程。然而,一方面,由于非专业课的尴尬,非金融专业金融学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多种因素导致现行的非金融专业金融学主要注重学生金融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忽略了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使得部分学习了金融学的学生既无法解决工作生活中常见的金融问题,也不能将金融学知识应用于后续课程的学习中,这严重背离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有悖于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深化经管类非金融专业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非金融专业学生运用现代金融知识分析解决金融经济问题的能力已成各经济管理类院校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偏宏观、略陈旧等。金融学与一些前期课程的内容交叉重复较多。比如,与宏观经济学有重复内容的一般包括利率和利息、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等;与政治经济学有所交叉的内容包括货币的起源、货币的职能等。如果重复讲解学生已熟知的内容,必会引发学生厌倦情绪,甚至可能影响后期教学。

金融学内容更偏重宏观。金融学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金融基础知识、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货币供求理论、金融的发展与创新、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其中仅前两部分属于微观金融的内容。这种安排会存在两个弊端。一方面,重宏观的金融学教学内容有悖于金融微观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因为非金融专业学生在学习了金融学后几乎不再接触其他金融课程了,而宏观的金融学内容几乎不适于处理日常工作生活中微观的金融问题,所以应用知识能力欠缺。虽然宏观金融理论能为学生熟悉金融市场、金融发展和政策奠定基础,但缺乏微观金融支撑的宏观理论显得空洞而晦涩难懂。部分内容较为陈旧。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国际国内的经济金融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即使是使用三五年的教材也无法跟上经济变化的步伐。因此,必然会出现某些金融学教学内容陈旧的现象。比如,巴塞尔协议Ⅲ是2010年11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G20峰会上获得正式批准实施,而在此之前出版的教材均按照巴塞尔协议II来说明银行经营发展的国际监管准则;第十八届三种全会正式提出股票发行的注册制改革,核准制将慢慢过渡到注册制,所以将核准制作为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的教材需要及时更新相关内容。

2.理论与实践脱节。很多学生都感觉很困惑,为什么在学习金融学时基本都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但在工作或生活中遇见金融问题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比如购房时不知哪种按揭方式更划算,手有余钱时不知如何理财。这是因为在学习时金融理论未能与实践真正结合,并未真正掌握金融技能。理论与实践脱节或者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必然减弱学习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必然会导致学习后应用能力的低下。

3.教学方法枯燥。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讲解完成所有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控制并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被动地进行着知识的存储和提取。这种单一而枯燥的教学模式缺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氛围压抑而无活力,这既不利于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又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4.教学手段单一。目前,各个高校各门课程几乎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直观化等特点,确实适用于理论性较强的金融学教学。但是,部分老师太过依赖多媒体,从始至终都只采取多媒体这一种授课形式,其他如黑板等几乎不用,若遇见突发状况而不能用多媒体时几乎不能教学。

由上可知,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有必要对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进行改革。

二、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微观化、实用化。首先,应科学界定金融学教学内容。这需要教师调查研究授课对象已学习和将要学习课程的教学内容,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然后共同讨论并确定非金融专业金融学的基础性知识,并根据基础性知识选择紧跟经济金融发展的优秀教材。基础性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教学过程必须覆盖的内容,以达到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在授课时,教师可以基础性知识为中心,特殊处理交叉知识,并适度与各授课对象的专业知识结合。

其次,为了突出现代金融理论微观化的特点,可在现有的知识体系下增加部分微观金融的内容,并适当将教学重点向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等倾斜。比如,在利率章节,可增加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等内容;在金融市场章节,可增加风险分类和金融风险转移策略;在金融工具章节,可增加债券价值评估、股票价值评估等内容。而与宏观经济学等前期课程中交叉重复的内容,可适当弱化甚至删减。

再次,在保证教学内容全面性和基础性的前提下,应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适当增加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投资理财、金融产品、风险管理等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在相关知识讲解时,可适当拓展至现实中金融问题的解决。比如,在利率章节,可分析购房按揭贷款时选择等额还款还是等比还款,可讲授理财产品的利息计算问题等现实问题。

最后,教师应积极关注金融学的前沿动态和热点话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并及时将发展变化补充到授课内容中去,力争最大限度地保证金融的时效性。比如,在讲授金融市场时,可适当介绍一些互联网金融等话题;在利率章节,可概括介绍一些中国的市场利率化问题。

2.教学方法多元化。金融学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金融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较多。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能够较系统全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却缺乏学生参与,课堂氛围压抑而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也忽略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外,还应结合诸如导入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辩论式教学、构建主义教学等多元化复合式教学方法,这不仅可以激发非金融专业学生学习金融知识的浓厚兴趣,还能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各个章节教学之前,可根据章节内容适当进行导入式教学,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比如,在利息章节,可通过描述现实中的利息问题或故事、新闻等,引出要教学的主要内容;在金融机构章节,可先展示“国内金融江湖群艺”讲述国内金融机构的笑傲江湖,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开始学习。在各个章节教学过程中,可组织学生分析讨论精选的国内外典型案例。由于案例资料信息量大涉及面广,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所以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对金融的敏锐洞察力,强化学生将多个知识点融会贯通灵活应用的能力。比如,在货币章节,可加入比特币的讨论;在中央银行章节,可安排学生讨论欧洲中央银行对欧债危机的政策选择。

3.教学手段多样化。金融学教学应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片、文字、表格、动画、视频等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图文并茂的课件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感,也能增大课堂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形象思维和学习兴趣。但是,某些有推导的金融学教学内容和需要强化的重点知识更适合以板书形式展示。比如,讲解货币乘数时,板书推导更利于学生理解。

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可通过金融认知实习基地的实地参观访问、金融实验室的模拟教学、金融专题的调查研究等多种方式,将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实践教学不仅能体现学习的现实性、可操作性和趣味性,还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中的互动关系也有利于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认知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师应加强自身建设。其一,应加强互相听课以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一般而言,高级教师治学严谨,善于把握知识框架和重难点,但课堂氛围稍显沉闷,不易调动学生兴趣;中级教师思维活跃,教学方法新颖独特,善于引发学生兴趣,但知识的统筹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各教师都可以通过互相听课扬长避短,提高自身能力。其二,适时到金融机构挂职锻炼,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只有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才能不乏空洞地将金融知识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将知识活学活用。其三,到国内外名校进修,并多参加国内国际的学术会议,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三、结束语

为落实我国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应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现代金融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金融经济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从教学内容上看,可适当增加微观金融的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看,可采用传统讲授式与导入式教学、案例分析等多元复合式教学方式相结合;从教学手段看,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或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或采用板书形式,或采用实践教学的形式等;从教师队伍建设来看,可通过教师互相听课、到金融机构挂职锻炼、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提高自身各种素养。

总之,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对复合型经管人才的需求,除了在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外,还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这需要不断摸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吴迪.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金融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3,(7).

[2]张曼.《金融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教育,2012,(3).

[3]黄萍.浅谈如何深化高校金融学教学改革[J].陕西高等教育,2011,(3).

[4]刘骅,张维.金融类课程互动式教学模式与优化方法研究[J].教学与研究管理,2012,(4).

篇4

论文摘要: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迅速,我国国际金融学科的教学体系明显落后于经济体制的转变和金融业的发展变化,已经很难适应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为了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跟上国际金融发展的步伐,我国国际金融学科高等教育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等都亟待改革和创新,并能与国际接轨,实现新的飞跃。 

 

一、我国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金融学科建设发展非常迅速,主要表现为全国经济类院校和非经济类院校都开始扩张金融学生源。但在“数量”迅速扩张的同时,“质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对照西方国家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水平以及21世纪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要求来看,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金融学高等教育中的专业划分过细,重复现象较为严重。简单的细化与分割容易使学生形成单纯的专业意识和狭窄的知识结构,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模式,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问题不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问题,也不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域的问题,专业设置过细、过专、过窄,既不符合现代金融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课程体系尽管日趋完善,但至今仍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在欧美,资产定价、公司金融以及新近兴起的市场微观结构是金融学研究的主体,而国内多数高校仍以“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 为基调,这两个领域在国外均属于经济学的范畴。这一差异使得我国的金融学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还是以宏观金融为主,微观金融领域的前导课程和基础课程还相对薄弱,这无法适应当前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业所出现的日益衍生化和日益工程化的发展趋势。尽管一些条件较好的高校已开始引进美国的原版金融学教材,力图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更新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但要真正有一个根本性、全面性、本土化的变革,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国际金融学科面临的新变化 

近十多年来,国际金融学科在国内外发展很快,国际金融教科书也出版了很多,其中许多达到了很高的学术水平。从掌握的资料来看,以下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金融学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1、金融自由化与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 

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就其从单一国家的角度来讲,就是其国内的金融日趋自由化和市场化。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问题的核心就主要是资本账户的开放。如何开放资本账户?如何在资本账户开放中趋利避害?由于其涉及到汇率制度安排、货币兑换、国际收支调节、资本流动的管制与放松和国际储备管理等这样一些国际金融学最基本和最本质的问题,因而也成为国际金融学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 

2、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目标的冲突与调节 

内部均衡目标有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和充分就业等基本目标和产业结构合理、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等衍生目标,外部均衡除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基本目标之外,还有贸易收支平衡、资本流动平稳、对外金融稳定、贸易条件改善、进出口商品结构升级贸易部门经济效益提高、对外贸易和外资流入的地区、行业、部门分布合理等派生要求。而在内外均衡目标的追求中,不仅本身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而且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外因素的牵制和影响。所以,内外均衡目标的冲突与调节成为各国在开放经济下在宏观经济与金融调控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3、与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相伴生的区域化金融、货币合作的重要性、迫切性日益凸现,各种战略规划和构想、各种组织形式和实践活动不断涌现,从而使其成为国际金融研究的又一重点和热点。 

4、以跨国公司、跨国银行为主体的国际融资、国际投资、国际资本运营和风险管理活动,无论是其规模还是影响,都越来越大,从而使跨国微观国际金融日趋成为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内容。 

三、国际金融学的新变化对教学目标的要求 

面对国际金融学的这些新发展, 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如下几点: 

1、加强对基本理论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在理论的逐步展开中深刻理解国际金融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只对西方国际金融理论作简单的介绍和批判、将国际金融理论与基本知识和实务合一的做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需要。我们应当加强对反映了市场经济普遍规律的经济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加强对数学等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的运用,并将这一学科的发展方向尽可能地体现在教学中,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密切关注国际金融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和新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一般途径,对于国际金融来说,这一原则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一方面全球范围内国际金融活动极为活跃,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使外部均衡问题日益突出、内外均衡的冲突越来越引起注意,而这一问题的表现及其解决在我国总的来说还处于萌芽阶段,急需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新的改革。 

3、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组织活动中,要避免学生由于缺乏对基本理论的完整接受和理解而导致的死记硬背和一知半解的学习方法,应该将基本理论讲得尽可能的清楚透彻,并多用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在课后习题练习与考试或考查中体现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视,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我国国际金融学科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思路 

1、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目标改革 

通过个人的教学经验以及与其他学者的交流,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对国际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 

(1)横向目标。本文将横向目标确定为专门培养以下三类金融人才: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目的在于培养以深厚的金融理论基础、扎实的科研方法、较为突出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经济学科学研究的先进人才,此类人才有益于我国金融学科的理论发展能够跟上国际的发展步伐,并能在国际金融的实践中取得丰硕的成果;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则主要就是与金融实务相结合,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与国际接轨。在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又可继续分为综合管理型人才、职能管理型人才、外向型人才等各种实务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则包含了“经济学+管理学”复合型人才,和“经济学+其他学科”复合型人才。 

(2)纵向目标。横向目标确定以后,还必须对纵向的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生做好一个系统的分类:对于专科生而言,专门塑造具有必备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国际金融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从事金融实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本科生,则必须塑造理论扎实、综合素质高、熟悉国际金融实务,并具有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够具有创业能力的高等经济管理人才。对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必然将他们塑造成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力并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高级经济学管理人才。一般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型研究人才,具有较高的科研创新水平;一部分则是管理型人才,突出的优势则是熟悉国际上的各种金融实务,能够在国际贸易之中独立承担交流能力,具有很强的经营管理创新能力。 

2、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 

根据国际金融学科的新发展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应当把上述的内容尽可能纳入教学内容之中。要改革好国际金融学科的教学内容,必须选择好教材,目前在国内一些高校内所选用的教材的内容较为陈旧,权威性明显不足,还可能存在一些错误;有的教材内容缺乏更新,与现今发展迅速的国际金融实务衔接不上,误使学生的认识有点滞后,不利于我国国际金融行业水平的提高。有的教材只是一味的学习西方的金融理论,缺乏与我国国情的密切结合,让学生学习之后无法运用到实际的操作当中去。因此,本着以上的问题,在选择国际金融系列教材上,应当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成熟和规范的教材体系,另外,由于国际金融形势不断变化,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也是层出不穷,决定了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更新较快,而国际金融教材从计划、编写到出版发行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是最新的教材,出现一两年后也会滞后于实践的情况。因此,国际金融课程教师应将国际金融的教学置身于与世界金融体系接轨的国际化教学之中,密切关注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不断充实最新资讯,力争最大限度地保持教材、课程、教学的时效性。 

3、教学方式与时俱进 

国际金融课程作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涉及当今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基本操作,内容跨度很大,这一特点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必须多样化。 

首先,理论联合实际,推陈出新,新旧结合。国际金融课程具有抽象性、专有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征,要求教师对于教学方式要启发诱导、推陈出新,针对国际金融这门课程理论性和实务性为一体的特征,应从当前的国际金融领域的具体实例入手,寻找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以鲜明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在教学方法上,由单纯注重课堂教学向模拟实战、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转变。 

其次,研究性教学必不可少。研究性教学是相对于应用性教学而言的教学形式,旨在通过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国际金融课程由于其自身的专业知识特征,很显然比许多其他学科,包括经济学的一些基础性课程更具有广阔性和适用性。 

最后,借助现代多媒体实现双语教学,加强与国际接轨。作为信息革命的产物,多媒体教学的引入使现代直观教学法可以通过图文并茂、声形并兼的方式来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况,可以更及时、更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国际金融领域的新动态,增加了授课的生动性、直观性,加大了授课的信息量。双语教学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更近距离和直观地了解国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4、考核方式多元化 

为培养合格的适合未来金融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从多角度考查学生能力。除了从教学目标、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外,改革和丰富考核方式也是实现新形势下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在总体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当前的新形势,就国际金融教学确立多样化的合理考核模式,包括围绕课程内容中所涉及的国际金融热点问题,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实际,有计划地安排课后查阅资料、组织学生讨论、再撰写相关的探讨性论文;将考试方式分成实务考试和理论考试,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模拟实务操作,帮助学生把第一课堂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各类课外学习和学术科研活动,这些安排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1]王爱俭.关于优化国际金融学科体系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1) 

[2]王晓军.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理论探讨,2008 

[3]王群琳.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5,9 

[4]张建友.国际金融学科的发展与国际金融专业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调整[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6 

[5]蔡庆丰,张亦春.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改革思路和培养目标设计[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2) 

篇5

当今掌握金融英语的专业人士为时代所亟须,这也使得高校金融英语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那么如何提高金融英语教学环节的效率和质量呢?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必须对这门课程进行不断探索,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改进创新,而将研究性教学的理念与思路深入贯穿运用于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之中不失为一条正确的道路。

一、研究性教学法的内涵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自身具有的能力,自主地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和经验培养能力并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是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中,教师起组织者、领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是知识探索者。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

传统的讲授式、传递式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严密性,注重培养学生对教学结果和理论的熟记。这种教学模式充斥着机械的被动的练习和记忆,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而研究性教学模式完全革新了这种教学模式,变学生的被动消极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借助课内外讨论、调研、实验、总结等一系列步骤去主动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参与性,突出研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了“知识+能力+素质”的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及领悟知识的潜能,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金融英语教学实践的特点

高校金融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熟悉和掌握金融学基础专业知识的金融英语的准确专业表达,培养学生运用基础金融英语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这门课程的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相比具有如下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金融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需注重对知识的练习和记忆

无论是专业英语的教学,还是高校大学英语语言的学习都在逐渐走出“哑巴英语”、“应试英语”的窠臼和误区,这已成为高校英语教师的普遍共识和实践指南。因此,在金融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就要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所谓的英语成绩很好的学生,但听说读写综合来看很不均衡,尤其是说和听的能力很差,根本无法做哪怕是简单的金融英语的交流,这样的高分难道能够恰当地衡量学生具有时代所需的素质吗?显然不能。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金融英语学习中需要理解和推理的部分很多,这门课程尤其需要学生老师多做练习多记忆,多听,多说,多模拟演练,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熟悉这种领域的语言,并进而逐渐会运用它。

(二)金融英语课程是金融学知识与英语语言的有机结合

金融英语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知识与语言知识的有机结合,因此学好这门课程不仅需要一定的语言基础,也需要具有一定的金融学知识的储备。囿于人才培养方案中金融专业英语课时的限制,目前高校师生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只是处于金融英语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初级阶段。此阶段对金融学知识的要求相对较低,也基本易于理解。例如货币的基本职能,银行的三大业务,央行的三大职能等,所以金融英语在金融学知识与英语语言两个方面需要更加侧重于金融语言的教学设计。但需要清晰的是,离开对金融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单纯靠金融语言的记忆是事倍功半的,而随着金融英语学习层次的深入这种关系会更加凸显强化。

三、研究性教学法在金融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基于金融英语课程教学的特点,教学实践中发现这门课程尤其适合开展研究性教学,将研究性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金融英语的教学中能够与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很好地融合起来,具体可设计如下:

1.将问题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讨论发现式教学广泛运用于金融英语每一节课的课程设计中,逐步降低乃至取代单向灌输式教学,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对于知识点,可结合最近人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来设置。对于情景式教学,将之运用章节等。此外,运用分组模拟场景表演,话剧表演等达到情景式教学的效果。

2.将金融英语的教学与金融英语专业证书考试结合起来。FECT考试是当今金融英语领域对这一专业技能进行鉴定和考量的最为权威的考试,是希望进入从事金融英语相关工作及出国深造的学生的首选证书之一,目前学习金融英语的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在学习和备考这项证书。而FECT的考试与金融英语的教学内容虽不完全一致,但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将FECT考试的辅导与金融英语教学结合起来,以任务式研究性教学法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夏平,陈大学,卿上乐.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173-175.

篇6

【关键词】中国人民银行 资产结构优化 资产负债表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产生及客观原因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央行产生的历史背景可大致概括为三点,分别是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及货币、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社会和经济体系之中。其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主要是由一系列客观要求推动(诸如:信用货币的发行;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金融业的稳健运行;政府融资;票据交换与清算)。它是发行的银行,更是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1}

中国人民银行享有国家的特殊授权,也承担社会的特殊责任。它用法律授权的管理方式,和特定的业务活动履行职责。是我国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也是主管金融的监督管理;风险防范;政策实施;维护其稳定的机构。

二、资产负债表分析

央行的资产包括国外资产;国内资产,负债包括基础货币;其他负债与资本等。资产为负债与自有资本之和。由下图表1可清晰的表示。

表1

表2 2005-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资产方项目规模变化表

(一)资产方规模占比分析

首先“国外资产”,其规模由05年的6339.16亿元上升到10年的215419.6亿元,而比重也从05年上午61.09%增加到10年的83.09%。若将其构成项目再细化,其中“外汇”上升幅度较大,份额比重也每年都在上升,到10年已经达到79.75%。“货币黄金”从05年至08年一直是337.24亿元,09年上升到669.84亿元。“其他国外资产”从05年到08年逐步上升至12582.02亿元,但在10年又下降至7983.06亿元。

由上述资料,可知中国人民银行资产配置的主要项目变为“外汇”,“货币黄金”的规模翻倍。因为需要缓冲流动性过剩(由于外汇兑付),“其他国外资产”规模在中途急速增加,而后又下降。资产业务中,“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的作用地位下降。我们国家央行对存贷款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的资金调控,对非存贷款金融机构(如: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余缺数量调控,力度和地位都在逐年削弱和下降。而由“对政府的债权”和“其他资产”的规模变化,说明我国央行更多的用公开市场业务的方式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的资金调控,也更倾向于用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间接方式。

(二)资产方问题分析

从05年到10年的“国外资产”项目数字变化表明,我国的外汇储备数量庞大,扩张迅速(由于购买过多的美国国债)。使我们国家的货币供应结构,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得到了一定的改变和弱化(由于冲销所需的巨大利息成本)。由于“外汇资产”是不可控的变量,它所占份额的不断增重使得我国央行的债权比重下降,因此中国人民银行未来发展的形势亦趋严峻。

表3 2005~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负债方项目规模变化表

(三)负债方规模占比分析

首先“储备货币”,其规模从05年的64343.13亿元上升至10年的185311.08亿元,在总负债中的份额从05年的62%降至07年的60.04%,于08年走上升趋势,直到10年的71.47%。若将其构成项目再细化,其中“货币发行”从05年的25853.97亿元增长至10年的48646.02亿元,增长稳健。于“储备货币”中的份额从05年的40.18%降至10年的26.25%。“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增长迅速,从05年的38391.25亿元增至10年的136480.86亿元。“其他金融性公司存款”时升时降,波动大,但在“储备货币”中的份额大幅下降,到10年已经小于0.1%。

一级负债项目“发行债券”从05年的20296亿元上升到10年的40497.23亿元,成功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债务资金的重要来源。

“自有资金”方面,五年来一直保持在219.75亿元,但在总负债中的比重呈逐年递减态势,主要是由于总负债规模扩大的缘故。

由上述资料,可知中国人民银行在近几年,不是用自身发行货币的方式来调节债务资金,而是主要用“货币发行”、“金融性公司存款”来获得资金。它们规模的扩大减小能直观地反映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升降。“发行债券”带来的庞大债务资金,使得“储备货币”在央行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地位遭到威胁。我们国家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也变为央行票据的发行回购。而对于变量难于掌握的“政府存款”,在某些方面表明,中国人民银行掌控债务资金规模的能力变弱,这从它在总负债中增加的占比中可以反映出来。而作为资金来源的其他负债,中国人民银行对其的依赖程度大幅提升。

(四)负债方问题分析

上表中各项规模占比变化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在近几年主要用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回购央行票据的方式来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用来遏制大幅扩张的货币供给(不断上升的外汇占额比例,被动增加货币供给)。经查阅资料,我国已经持续五年进行大规模的对冲操作(冲销外汇占款),而80%的对冲率可表明次操作是很成功的。但是,由于冲销需要有较高的利息成本付出(如:发行债券的利息成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利息成本),压力逐步增大,因此是不可持续的。

三、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外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分析比较(以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为例)

表4

由表4、表5可知,我国央行与美联储银行在较大的业务方面大同小异。但是,因国情不同,金融结构具有地域性的差别和特点,因此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在业务结构比例方面)。我国央行以外汇业务作为最主要的资产业务,存款业务是负债业务中的首要业务,而货币发业务位居其次。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以证券业务作为资产业务中的首要业务;货币发行业务为其负债业务中的佼佼者。

在一些大事件发生(如: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时,我国与国外各中央银行都会针对这一现象做出相应的措施。如表5所示美联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表明07年、08年、10年,美联储为应对次贷危机,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措施(如:减少持有的国债量;设立新的资产方项目;加大美联储的存款量即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用以应对危机。

表5

四、建议与意见

针对我国国情并结合实际,及上文一系列的分析对比,我认为中国人民银行负债业务的模式,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式,要做出一定的转变(解决对冲压力大的问题)。此外,外汇储备的管理,要从根本上做出改变(解决掌握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自主性问题)。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可参考美联储银行的优秀经验(如:减少持有的国债;增加在资产方的科目;增大在央行的存款及财政部的存款)。即在保持良好的资金流动性的情况下,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再由央行实施,有目的的放回金融市场之中,以解决问题。

注释

{1}参考中央银行职能定义。本文所有表格资料来源由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数据整理得出。

参考文献

[1]李建.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红地.中央银行对冲政策的选择.西安金融.2006.

篇7

摘 要 广义货币是相对狭义货币而言的一个经济学概念,其范围的准确界定对整个社会经济统计有着重要作用。而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准备金,同广义货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将就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同广义货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 库存现金 广义货币 基础货币

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货币和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货币和金融统计在了解国家经济状况中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频繁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也使得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稳健、货币金融政策的透明等问题愈发关注,货币金融统计因此需要更为准确高效。而进行货币金融统计的核心就是要确定货币总量,即确定货币总量的组成。

一、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概念

要明确广义货币的概念,首先必须明确货币的含义。由于货币在不同时期,存在的形式有所不同,因此,人们对于货币的定义有所侧重。一些经济学家从实物货币或商品货币出发来定义货币,注重货币的内在价值:一些经济学家从商品交换的“便利”出发,注重货币的媒介性。马克思将货币定义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和价值形态发展的必然产物。而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什金将货币定义为“货币或货币供给是任何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从职能方面来看,凡是能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的金融工具,无论是金属货币、纸币、还是信用货币等,都称之为货币。

人们持有以不同金融资产形式表现出来的货币,无非是用来作为交换工具或价值储藏手段,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所以金融资产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在短时间内以全部或接近市场的价值出售换得货币以购买其他商品、服务或金融资产,即货币的流动性,这对持有人非常重要。按照流动性的强弱通常将货币分为三个层次:M0(现金);M1(狭义的货币供应量);M2(广义的货币供应量)。

狭义货币供应量是指银行体系之外流通的现钞和商业银行等其他存款性机构的货币存款。其中,其他存款性机构的货币存款主要是指支票存款、活期存款和转账信用卡存款。因为具有高度的流通性,狭义的货币供应量M1构成了当前国民经济中现实的货币,基本反映了社会的直接购买支付能力。在我国,现行的M1定义是:M1=流通中的现金+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与狭义货币供应量相对应的广义货币供应量是指在M1基础上再加上银行体系的储蓄存款和银行体系的各种存款总和。在决定某种特定金融资产是否应当归入广义货币时,其交易成本、可划分性、期限以及收益是最基本的决定因素。交易成本是指这种金融资产可以转换为现钞或可转让存款,并且不以费用或其他收费的方式产生显性成本,或以拖延转换过程的方式产生隐形成本;可分性是指有些情况下广义货币的定义只包括特定小面值的金融资产;期限是广义货币组成部分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广义货币总量的结构从期限短的部分开始,逐渐上身到将长期存款或证券包括在内;收益是指处于逐渐上升的总量部分其收益率要高于低层次总量中的生息资产部分。在我国,现行的M2定义是:M2=M1+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二、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重要的存款性公司,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商业银行起源于早期的货币兑换业,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是指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基本业务,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企业。按照MFS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定义:主要从事金融中间业务和发行包含在该国广义货币概念中的负债的所有居民金融性公司和准公司。商业银行应当属于其他存款性公司。

库存现金是指企业持有可随时用于支付的现金限额,存放在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营的现金,包括人民币现金和外币现金。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性公司,与一般企业不同,库存现金是指商业银行业务库中的现钞和硬币,主要用于客户取现和商业银行本身的日常开支,是一项非盈利资产。它和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一并计入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由于它不能生利息,保管有风险且费用昂贵,而我国的中央银行会对商业银行存入其的准备金存款支付一定的利息,所以商业银行一般将库存现金量压至最低。

三、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同广义货币的关系

根据MFS的定义,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包括居民手中的现金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为狭义货币,在此基础上加上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信信用工具构成广义货币。从中可以看出,MFS明确指出了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中的现钞必须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也就是说银行体系中的现钞没有包含在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的范围内。自然,作为银行体系的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由于没有进入流通领域,不属于广义货币。而库存现金一旦进入流通领域,由银行支付给了住户等其他居民部门,这部分现钞也不再属于库存现金了。同时,也应明确指出:货币持有者通常包括除存款性公司和中央政府之外的所有居民部门。虽然中央银行和非居民持有的本币在原则上排除在广义货币之外,但如果持有量相对较小,花大力气来判断这种持有量可能没有必要。

虽然已经明确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不属于广义货币范围,但是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仍同广义货币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商业银行在内的其他存款性公司持有的货币虽然不属于通货范围,可是,通货却是通过其和中央银行之间的业务往来创造出来的。从通货的发行过程来看,它是其他存款性公司从中央银行提取并支付给客户投放到市场中去的。从通货的创造机制来看,通货是建立在中央银行制度基础上,通过中央银行与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存贷关系被创造出来的。在我国,通货是由中央银行的发行库支付给商业银行的业务库,再由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或对客户进行支付而投放到市场进入流通领域的。也就是说,现钞从中央银行转移到其他存款性公司后,并不构成广义货币范围内的现钞,这再次证明了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不属于广义货币范围。同时,也说明了,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在通货的创造过程中充当了中间者角色,中央银行的现金转移到商业银行,成为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然后商业银行再将其支付给客户,货币才真正被创造出来。这些支持广义货币总量的基础资金被称作基础货币。根据MFS,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各个国家对基础货币的定义不尽相同,就是在一个国家之内,根据基础货币的分析用途不同,也对基础货币做出不同的定义。但是,基础货币至少包括了两个未纳入广义货币总量的组成部分,一个是其他存款性公司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而另一个就是其他存款性公司持有的国家货币。这说明,无论各个国家对于基础货币的定义如何不同,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都属于基础货币的一部分。在我国,对基础货币的统计定义为:基础货币=金融机构库存现金+流通中现金+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金融机构特种存款+邮政储蓄转存款+机关团体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其中,金融机构库存现金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城乡信用社、财务公司所持有的现金。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即指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一起,决定了广义货币的供应量。在实际货币政策操作中,中央银行主要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控制广义货币的供给量,从而是国家的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虽然是国家货币,但由于没有进入流通领域,所以不属于广义货币范围。可是它是作为基础货币的一部分,是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同广义货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参考文献:

[1]杜金富.贷币与金融统计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篇8

关键词:网络虚拟货币;货币属性;金融系统风险

一、 引言

目前学术界关于网络虚拟货币对金融系统的影响主要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网络虚拟货币会对金融体系产生一定的冲击,因为它能够发挥现实流通中货币的作用(付竹,2007);另一种观点认为作为“提货凭证”功能的网络虚拟货币不具备货币职能,对金融体系不会产生影响(帅青红,2007)。鉴于学术界目前的争论,本文从货币职能出发,分析网络虚拟货币的性质,以及对电子货币与网络虚拟货币进行比较,探讨网络虚拟货币对金融系统的潜在风险冲击。

二、 网络虚拟货币的特征

1. 从货币职能的角度看网络虚拟货币的性质。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具备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当前的世界货币体系为牙买加体系,在该体系下,纸币已经与黄金脱钩,它仅仅是实体货币的符号,国家的信誉保证使其执行货币的全部职能,而本身不具有实体价值。网络货币显然不能符合作为货币的所有条件,只是在一定范围内行使货币的部分职能。

从价值尺度职能看,网络虚拟货币不能够履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网络虚拟货币与网络运营商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之间并非是直接对价的关系,而是分别对商品和网络虚拟货币二次定价的一次体现,它是通过商品价值与网络虚拟货币在量上挂钩实现的,即“商品价值——货币”、“网络虚拟货币——货币”这样的两个等价关系。因此表面上看,网络虚拟货币可以以一定比例兑换网络运营商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但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仍然是货币。

从流通手段看,网络虚拟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主要体现其在商品和服务交换中发挥中间媒介的作用,它在交易中应具有普遍接受性。然而网络虚拟货币具有一定的特质性,表现为在网路运营商之间形成比较庞大的网络商业联盟的成本较高,共同使用同一种虚拟货币的难度很高,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网络虚拟货币流通的范围。而且,网络虚拟货币与商品之间的单向流通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即网络虚拟货币只限于直接购买网络运营商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而已购买的虚拟商品反过来,不能够通过官方的平台再“卖出”,交换网络虚拟货币。以腾讯网中的“q币”为例,在其网站里,“q币”只能在网站内购买商品和服务,而没有有效的平台将商品“卖出”以换回“q币”。

从支付手段来看,网络虚拟货币只具备部分支付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是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以及利息等。由于网络虚拟货币使用范围的限制,网络运营商之间无法形成共同使用同一种虚拟货币的货币联盟,因此既无法用其购买非发行公司提供的商品服务,也无法被用来支付和偿还债务。

从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角度来看,目前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缺乏一定的信用支持,而且在法律上也并没有对虚拟货币的定价或运营商倒闭后的清偿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得网络虚拟货币的价值不具备稳定性,无法实现保值增值,并不具备贮藏手段职能。此外,由于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和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对相对价值进行表示的符号,它不具备世界货币的职能。

综上所述,网络虚拟货币仅仅能够履行部分货币职能,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具备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2. 电子货币与网络虚拟货币性质差异。

(1)发行主体与信用。网络虚拟货币和电子货币在其发行上具有一个共性,即都需要通过支付相当数量的法币。对于网络虚拟货币来讲,虚拟货币需求者必须向发行商支付符合比例要求的实物货币,以获得充值型虚拟货币;相似的,电子货币需求者也必须向发行机构交付纸币,以获得等量的电子货币。但从发行性质和信用的角度来看,网络虚拟货币和电子货币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主体是普

企业或者公用事业机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发行商销售非金融商品和服务。网络虚拟货币能够给网站注册用户之间进行虚拟商品交易提供交易媒介。例如,腾讯公司发行q币的目的是为了销售其提供的qq附加服务。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过程在本质上是用户对发行商的产品预付费用,是发行商对虚拟货币购买者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电子货币的发行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其发行是在金融监管机构(中央银行或银监会)的监控之下。电子货币的发行目的是为了降低货币流通的交易成本。除了为与发行者有协议的商家提供购买各种实物商品与服务之外,电子货币能够为普遍商品交易提供更为方便的交易媒介。电子货币发行的信用保证是金融机构的注册资本金和存款准备金,因此它提供的是一种银行信用。

(2)借币收费过程。借币收费过程指的是网络虚拟货币有条件的兑换实物货币,它是从q币购买非腾讯商品的过程抽象出来的一般概念。借币过程中的网络虚拟货币是以一种单向结算工具存在的,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职能。我们以网络企业如何借用q币来实现自身商品销售为例来具体描述借币收费过程,非腾讯公司与腾讯公司签订协议,规定其商品在获得q币支付后,可以将其收取的q币向腾讯公司换取人民币,或者将其收取的q币卖给qq用户,以获得人民币,进而获得真正的利润。相比较之下,电子货币与实物货币之间的兑换是无条件的,不存在所谓借币收费的过程,它实质上是纸币代用物。

三、 网络虚拟货币运行对金融体系产生潜在风险

网络虚拟货币具备两种属性,即商品属性和货币属性。其中,商品属性使其本质属性,货币属性为衍生属性。目前,相对于商品属性来讲,尽管网络虚拟货币的货币属性不显著,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承担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的货币职能,表面上看不会给金融体系造成脆弱性。但伴随着网络虚拟货币的货币属性不断强化,网络虚拟货币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管理层的渐次认同而逐步扩大,大额储值的网络虚拟货币使用范围的不断延伸,难免会给我国金融体系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1. 网络虚拟货币对银行业的潜在风险。在网络虚拟货币与实物货币实现兑换的情况下,在网络虚拟货币支付领域内可能会使商业银行面临“支付脱媒”的窘境。商业银行的核心职能之一是给经济体系提供支付服务,这种支付服务应覆盖各个经济各个领域。但如果随着网络虚拟货币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在该领域内完成的各类支付完全由网络虚拟货币完成而非法币,同时虚拟货币与法币之间可以自由兑换,则商业银行在该领域的支付服务就会在相当程度上被“挤出”,形成商业银行“支付脱媒”的现象。此外,网络虚拟货币的微支付功能的实现,使得商业银行支付服务边界收缩,分散了市场利益,支付市场的竞争格局产生重新调整,使银行业在支付领域的垄断地位下降。

2. 网络虚拟货币对现实货币流通的冲击风险。目前网络虚拟货币对现实的货币发行和流通体系的风险冲击有限,是因为其与现实中货币的兑换没有实现直接的双向流通通道,只是单向流通的。但事实上,事物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由于第三方的介入,使得实物货币与网络虚拟货币之间已经实现了双向兑换。目前在我国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行业,以销售和兑换网络虚拟货币为主要业务,以的方式销售虚拟货币并在此过程中收取佣金。它作为中介方,使得人民币与网络虚拟货币的相互兑换,而且是以相当低的成本实现了网络虚拟货币与人民币的可兑换。例如,“云网”就是网络虚拟货币的兑换银行。

网络虚拟货币与人民币可相互兑换的实现将会对显示的货币流通产生一定的冲击,对现实货币体系造成一定的系统风险。由于网络虚拟货币与人民币有联系,可能会出现对网络虚拟货币的投机行为,并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冲击现实正常的金融秩序。如果网络虚拟货币的供给方出现资金短缺,网络虚拟货币的需求方便会大量囤积虚拟货币,以谋取获得未来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人民币和网络虚拟货币价值大幅波动的情形,紊乱金融秩序。此外,网络虚拟货币的出现会给洗钱提供渠道,黑钱可以通过网络虚拟货币的买卖实现合法化,破坏货币流通秩序。

3. 网络虚拟货币对货币政策的潜在风险。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会干扰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使狭义货币供给量m1失真。由于网络虚拟货币与流通中的实物货币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网络虚拟货币的发

行及其特有的货币创造乘数将造成流通中需要的通货量减少,使其不能真实的反应流通领域的货币需求,从而弱化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此外,铸币税的竞争将会造成网络虚拟货币与实物货币兑换比较失真,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权。与中央银行发行法币相似,网络企业在发行网络虚拟货币的过程中,由于购买者从购买到赎回虚拟货币的时间不一致,使得虚拟货币的供给者在这段时间内获得无息贷款即网络虚拟货币的铸币税,这时会涌现大量网络企业主体为了攫取网络虚拟货币铸币税而发行虚拟货币,使得虚拟货币的发行量激增,而干扰网络虚拟货币的价值标准,影响其与人民币兑换比价。

四、 网络虚拟货币的风险防范与监管建议

1. 加强网络虚拟货币监管,强化央行货币发行的垄断地位。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机构不但可以发行虚拟货币,而且获得铸币税收益。对于网络虚拟货币可能冲击基础货币,挑战央行货币发行垄断权,央行应加强对网络虚拟货币发行的监管,通过建立监管平台,严格监控流通中的虚拟货币数量,同时对从事网络虚拟货币兑换的网站和企业进行监管,以控制虚拟货币兑换真实货币的途径。此外,央行应回收网络虚拟货币铸币税收益,具有铸币税收益的虚拟货币应由央行发行,而那些没有铸币税收益的局限于虚拟网络世界的虚拟货币,其发行权可以下放给私人机构。

2. 严格控制虚拟货币的发行、使用范围和兑换。在我国,虚拟货币交易涉及的税收征管、货币流量监控、法律监督缺乏系统严格的管制,随着网络虚拟货币和人民币之间实现双向兑换,由于技术和政策的漏洞会产生网络虚拟货币的私下交易、网络虚拟货币发行泛滥以及洗钱行为。因此,在监管过程中,需要以网络虚拟货币的交易、发行和兑换为最重要的检测方面,通过公布各虚拟货币发行量实时报告,公布各个发行公司信用等级认证结果,限制各虚拟货币发行和交易量。同时,在央行的监控下通过披露发行公司信息,实现对网络虚拟货币的有效控制,防止通货膨胀。

3. 商业银行应强化产品服务创新。为了防范网络虚拟货币对商业银行可能产生的“支付脱媒”以及垄断地位下降的风险,商业行应创新支付产品和服务,加大技术创新,开发适宜的小额低收费微支付产品。在现有电子货币支付服务的基础上,加强与第三方,尤其是网络虚拟货币发行方合作。同时提高技术,将支付服务向虚拟网络市场渗透,提高在社会各领域的金融服务能力,提高商业银行运营效率。

参考文献:

1. 包春静.网络虚拟货币的特征、成因及对银行业的潜在影响.上海金融,2009,(12).

2. 阳,郭三野,刘吕科.我国银行小企业信贷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基于银行问卷调研的分析.金融研究,2009,(5).

3. 付竹.以q币为视角探析虚拟币对现行货币体系的影响.金融经济,2007,(4).

4. 蒋少华.网络虚拟货币风险管理研究.北方经济,2009,(11).

5. 贾丽平.网络虚拟货币对货币供求的影响及效应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09,(8).

6. 帅青红.q币、u币、popo币与电子货币.电子商务,2007,(1).

篇9

关键词:黄金;信用;黄金非货币化

一、黄金地位的演变

黄金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演变情况如下:刚开始是皇权垄断时期,时间是19世纪以前,那个时候黄金极其稀有,只有帝王才能享有,它象征着权势和财富。第二个时期是金本位时期,随着越来越多的金矿资源被发现和黄金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才有可能去持有黄金,人类之所以进入了一个金本位时期是因为黄金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然后过渡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它是继金本位制下的第二个国际货币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是黄金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按兑换比例兑换黄金,美元成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主角。随着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面临国际收支逆差,黄金储备不断流失。到1959年底,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到勉强偿付其全部对外流动负债的水平。此后,美元继续外流,美元信用大为动摇,第一次大规模的美元危机由此爆发。金融危机的风暴吹击,使美国再也无力维持自由市场的黄金官价。进入70年代,随着美国通货膨胀的加剧,国际收支逆差和财政赤字不断扩大,致使1971又连续爆发两次美元危机。1976年,牙买加会议召开,黄金官价被取消,实施了黄金非货币化。

二、黄金非货币化的含义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美国想削弱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彻底实行黄金非货币化。黄金官价被取消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就不再用固定价格作为定值标准。在世界各国的汇率决定过程中,黄金不起决定作用,黄金价格也随即剧烈波动,平衡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差额也不再用黄金储备。

然而,黄金并没有完全退出货币制度。由于浮动汇率的频繁波动及有效的国际货币合作难以实现等问题,黄金的货币作用又想在一些西欧国家恢复,并以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的主张。但由于黄金产量已经满足不了世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需要,黄金再恢复金本位制时代所具有的那种作用已经没有多大的可能性,所以目前的主要趋势仍是黄金非货币化。非货币化,顾名思义即黄金不再具有货币职能,普通百姓可以自由持买卖和持有黄金。

三、增持黄金的重要性

1.在国际上,黄金依然是国际储备。黄金的特殊功能,在被当做国际储备上还是能被大多数国家所认可的。随着国际资本间的流动性加强,国际合作日益密切,当一国发生经济危机时可能会危及到其他国家,所以来增加黄金储备来保护自国的经济发展是各国央行的不二选择。而信用货币(credit money)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黄金与信用货币比的优势在哪呢?黄金本身具有价值,它是稀有的贵金属,价值含量比较高。而信用货币都是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表了一定的资产。黄金的流动是真正价值的流动,而信用货币则不然。其次黄金不是债务,持有黄金可以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只要你想兑换成所需要的货币或者物资,就可以兑换。而且,黄金在国际上可以作为融资的手段。比方说在1998年的金融危机中,俄罗斯通过减少大量的黄金储备避免了经济崩溃的灾难;韩国则利用黄金来兑换成债权国的外汇来偿还债务,使本国的实体经济快速地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这都是黄金融资功能的体现。除此之外,黄金最主要的功能是避险,虽然在之前黄金经历了一个暴跌,有人对黄金的避险功能提出质疑,但从我的个人角度来看,黄金依然是一个很不错的避险选择。在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黄金在全局性的避险情况中表现的非常出色,使得资金更多的流向黄金市场。这就是黄金的魅力所在。

2.在中国,我国是当今外汇储备蝉联第一的国家。但自2003年以来,这种外汇储备更多的是以美元来表现。而相对于黄金来言,中国对黄金的外汇储备太少,远远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所以一些经济学家提出要改善中国的外汇储备结构,加大黄金在中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2015年01月,世界黄金协会了最新世界各国黄金储备排名,中国黄金储备量是1054.1吨,排行第七,仍可能会继续增持黄金。我国要实行储备多元化,尤其是我国处于外汇储备冠居全球的地位。黄金储备是一国的经济保障,在中国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稳定人民币币值,使人民币国际化,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一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各国之间经济的联系得到了不断加强。但在另一方面,保护自国的发展不受到影响也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因此,持有黄金可以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经济的发展。

四、有关争论

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和凯恩斯经济学的问世而产生了黄金非货币化论。第一次美元危机在60年代初发生,以美国经济学家R.特里芬的观点为代表,黄金非货币化形成思潮。

在中国,学术界关于黄金非货币化问题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黄金已不再是世界货币,决定货币汇率的主要因素也不再是黄金;另一种观点认为,黄金实际上只是被人为地非货币化,尽管如此,在不远的将来还有可能发生黄金再货币化因为它仍然维持其世界货币地位。

参考文献:

[1]周洁卿.黄金和黄金市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12).

[2]陈尚林.黄金与美元危机[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7(09).

[3]陈炳才.黄金是否仍然具有储备、投资价值[J].金融研究,2003(07).

篇10

【关键词】 经济复苏 人民币 汇率变动 国际化进程

市场经济效应

1.前言

当前,国内、外环境均处于急剧变化中,人民币达到国际化进程标准已成为大势所趋。以国际结算为背景,人民币在其中除了有世界货币职能以及价值尺度职能外,还存在储藏职能与流动支付职能等,在跨国界环境下也可进行流通,因此其金融作用得到了升华,并朝着国际储备、国际结算方向发展,其货币价值也因此升高,同时汇率变动情况愈加突出,深入了解其经济效应对于维持金融稳定、提升经济效率尤其关键。

2.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背景下汇率变动具体特征

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背景下,汇率以升高为主要形式,究其原因,是由于人民币交易空间扩大,在货币供给处于稳定环境的前提下,货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货币也会因此而升值[1]。不仅如此,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劳动生产效率会进一步提高,对于生产力也会产生助推作用,使其不断升高,同样会使货币升值,而汇率随之变动。

3.基于汇率变动背景下对经济效应带来的影响及相关建议

3.1 汇率变动背景下对经济效应带来的影响

汇率变动背景下,经济效应影响颇深,集中表现于如下方面:(1)出口企业会遭受巨大冲击。一般而言,较短时间期限内,如果汇率波动幅度明显超出均衡标准,通常展开汇率超调政策,以实现汇率调整目标。然而,超调工作的持续推行,汇率均衡标准也会发生变化,若人民币始终处于升值状态,而出口企业仍以相同价格展开交易活动,其经济效益就会收到不利影响,部分企业开始以外币形式抬升产品价格,以至于其出口竞争实力受损[2]。(2)外商投资力度受到影响。“改革开放”政策直接影响下,国内对外开放力度增加,外商投资力度也随之增加,而汇率变动因素作用下,若人民币处于持续性升值的环境中,外商投资成本会明显上升,其投资力度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不仅如此,一旦外商撤资,大量劳动力都会处于闲置状态,除了会影响国民经济收入外,对于其消费能力也会带来不利影响,最终导致国内经济增长质量受损。(3)金融市场整体稳定性受到影响。人民币长时间维持升值状态,可能会有大量游资从各领域来到国内市场,以至于金融市场内出现泡沫,阻碍金融系统可持续发展。除此以外,如果升值预期出现了改变,同时境外进本大量撤出,就会使金融市场整体稳定性受到影响,严重时还可能会有金融危机风险出现。

3.2 相关建议

基于汇率变动背景,为确保经济效益的充分提高,后期工作中,建议相关部门重视重视如下工作。

3.2.1 重视对外汇市场的专业防范制度充分优化

外汇市场日常经营活动中,本身存在各类型风险因素,不仅会对市场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带来影响,而且还会阻碍国内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前行,所以要重视对外汇市场的专业防范制度充分优化,在健全防范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起监管协调工作制度,以外汇市场为对象,对资本的境外流动轨迹、境内流动轨迹展开综合监管,并且对信息化先进技术充分应用,确保数据分析工作的时效性以透明性,进而保证风险防范工作的顺利落实。与此同时,风险防范工作中,如果存在异常问题,需及时展开监督核查工作,并且综合考察市场交易现状,酌情增加外汇品种,并且将汇率避险专用工具酌情供予所需对象,在优化外汇储备的同时,结合市场经济状况调整存量,进而提升外汇市场日常交易活动的严谨性与灵活性。

3.2.2 重视对汇率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汇率波动若出现异常,经济效益通常会受到影响,为降低其影响力,除了要酌情对其双向浮动弹性进一步增强外,还要确保汇率波动幅度始终处于稳定范围内。不仅如此,基于风险防范环境,还要以外汇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为对象,以外汇管制为标准,鼓励经济主体进入至管制区间范围内,以明确其外汇供应信息,确保汇率改革工作的顺利展开。

3.2.3 重视对外汇市场的综合监管与建设

外汇市场专业建设工作中,除了要对交易主体对象酌情增加外,还要鼓励相关企业主动加入至交易系统内,并且对货币准入机制合理调整,适当降低其限制标准,通过丰富交易主体,并且优化市场工具以及改进交易流程,有助于规避市场异常波动。与此同时,通过展开综合监管工作,以市场内短期资本为对象,在对其市场流动产生缓冲作用的基础上,保护企业经营活动、金融系统的安全性,以规避汇率风险。

4.结束语

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已成为大势所趋,且进程速度不断加快,以至于汇率变动。而为了确保国内市场经济效益,基于汇率变动环境下,除了要综合考虑市场供求关系外,还要创建其浮动汇率专用机制,同时展开监管工作,通过对货币政策进行酌情调整,并且对其传导机制充分完善,以确保国内经济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目标。

【参考文献】

[1] 孙欢欢,寿纪云.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借鉴日元升值的经济效应[J].知识经济,2014,(13):93-93.